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范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第1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范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原来小村庄空气新鲜、树木成荫,环境优美。后来,小村子里住了几户人家,他们不断用锋利的斧头砍树,一天,一天……山上裸露出了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树木不断减少。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而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小村庄消失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哪些锋利的斧头……

这个故事使我们懂得了:保护树木、爱护我们的家园。如果不知道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的家园——地球。不爱护大自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失去我们的家园。

我们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三年级:程乙哲

第2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范文

那个小村庄就这样毁灭了,幸运的是,有十几个人活下来了。其中一名男子说:“我们应该都知道了原因,因为我们乱砍乱伐树木 ,所以造成了这次洪水。我们应该齐心协力,一起种树。”家家买了小树苗,都来种。过了几年,小树苗长大了,但是,人们并没有砍掉它们,而是越种越多。

最后,小村庄变成了以前的小村庄,森林还是郁郁葱葱的,河水还是清澈见底,天空还是湛蓝深远,空气也变得甜润了。

小村庄回来了,美丽的小村庄回来了,人们高兴的跳起了舞。

第3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范文

我在导读第三自然段时,角落里,一只小手举起来了。这只小手我太熟悉了——他听课从来都是很难维持五分钟以上的,偶尔,他也从恍惚中回过神来听一会儿课,然后必定断章取义,举手发问。一节课里,常常要为他一个人折回来花几分钟为他解释。时间长了,我便视而不见,继续着自己的教学预案。通常。他的手举了一会儿,便会自动放下。

但是这一次,那只手依然倔强地举着,同学们也都把目光投向了他。我只好让他站起来:“老师,小村庄的人为什么只顾砍树不栽树呀?”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孩子也附和着:“对呀,他们为什么不栽树呢?”我心说:完了!完全打破了我的预案了。

站在讲台上,我的思维却在急速地运转:教学该怎么继续下去。我转向黑板,在刚才写下的“砍”字后面,挥手写下一个大大的“栽”字,再加上一个硕大的疑问号。我不动声色地说:“这的确是个问题,但是咱们还是先像村庄的人一样,尽情地砍吧,管它呢?待会儿,我们再来探究这个问题,好吗?”教学又回到我预设的教学上来了:在一遍遍地动情导读中,在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中,在一声声凄惨揪心的哭喊声中,学生被带进了课文描绘的情境中,他们的表情或惊诧,或凝重,或痛苦。

接下来,我开始讲述牵动人心的“栽”。“同学们,现在再看看这两个字:砍——栽?你有什么要说?”我将问题再一次还给了学生。

“小村庄的人大量砍伐树木,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结果只能遭受灭顶之灾了!”这个孩子的阅读面挺广。“没错!正是因为小村庄的人大量砍伐,才让这么美好的小村庄化为乌有!他们多不应该啊!”我快速转身把黑板上的“砍”字擦去。

“可是。大家想想,在小村庄里盖房怎能离开木材?造犁怎能离开木材?做家具怎能离开木材?他们美好的生活怎能离开木材?”我要引他们进入更深的思考。

一阵沉默后,又是那只倔强的小手举起来了:“砍树并不是错,错只错在他们只砍树不栽树!”

学生们都认同地点头。

“那你们认为该怎么办呢?”

“别光砍树,要多栽树!”

“要少砍多栽!”

“对!”我转向黑板,重新写上一个小小的“砍”,并把原来的“栽”重重地涂上几笔。“可是,同学们,小村庄的人当时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啊!假如,时光能够倒流,当小村庄的人刚开始大肆砍伐树木时,让你给们写上一份布告,你会怎么写呢?”

孩子们陷入了思考,此时下课铃声响起。我说:“今晚的作业,就请大家把这份布告写下来吧,有困难吗?”“没问题!,''学生大声地回答。

第4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有效教学行为

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是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乐于学习语文呢?要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消除教材中“难、繁、杂”的弊端,改善缺乏时代气息和脱离现实生活的教育模式,避免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缩短主体感知与文字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获。

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灵活运用于教育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有效教学行为的实践研究呢?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使枯燥的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

现代信息技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资源,促使枯燥的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使教学内容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例如:在教学《拉萨古城》一课中,课文中提到的如:经幡、香香鸟、边贝墙、大昭寺、八廓街、桑烟……这些离现实生活较远的东西,运用现代信息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拉萨古城》的主页,可以点击学习软件,有课文、学习向导、学习宝典、我来露一手、畅所欲言和知识拓展等,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们通过网络不仅能查找资料,主动学习课文,还能进行一次精彩的网上之旅,尽情地欣赏拉萨的美丽风情,畅谈自己的感受。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提高了学生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还改变了学生单一的学习行为方式,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授课活动方式,为学生实现个体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的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环境、资源与通道,使学生更渴望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二、利用现代信息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第5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范文

十月,莫言的《蛙》成为了最热的热点。

十月,莫言的《蛙》受到了追棒与漫骂。

莫言这个名字,年轻一辈的人还未听过。《成长的岁月》后面也有莫言这个名字,可他是谁呢?十月,我才认识了他-----《红高梁》的作者,那个时代的记忆。

但与此同时。有人说:这书分明就是贬低了我们中国人,迎合了西方人,从而获的奖?

无论谁看到,谁的心都会痛,真的是这样吗?

《蛙》讲述了一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人执行计划生育的故事。书中,“我”以向一位日本友人书信的方式描述了,一个小村庄围绕计划生育发生的事。其中书中“我”的姑姑这一形象最为鲜明。“我”的姑姑是一名计划生育工作者,几十年来,在这个小村庄中,一直为此努力。

莫言由“计划生育”这一事披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一个个事件衔接了一部中国年代史。

全书,我仅是粗略地看了一遍。但“姑姑”这一人物,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她是一位从医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工作者,在这个小村庄中来回奔波了无数次她不落下一户人,她不论亲人,一样对待。遇到那些极为固执的人,她用武力强行对待,为此她被人打伤过,辱骂过,但她从未动摇。一心向党,严格执行党的任务。她因为计划生育,而孤寡终生。但她也羸得了人们对她的尊重。

莫言用其简单的语言,创造了《蛙》。莫言用最贴近人心的语言,直击人中国人灵魂深处的痛。这才是文学的魅力。

在文末才出现的《蛙》,如同生命的化身。“蛙”与“娃”太相近了。

只看了一次还不够,只是震撼人心还不够。要再读第二次,走近那个时代的中国。去真正发现“蛙”的,背后。莫言与《蛙》要用灵魂去阅读,去品味。

中国人并不丑,而是我们的知识还不够。

第6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范文

1999年的时候,我在小镇一家洁具厂上班,在一个叫兴围的村子居住下来。不曾想到,我在这个村庄,一住便是十年。在小镇,有许许多多像兴围这样的城中村,她们如粉装素裹、素面朝天的女子,沉静、质朴、脱俗、美丽,羞羞答答地隐藏于闹市之中。与繁华喧闹的市区相比,这些“都市里的村庄”,把静谧与安逸,一直深入到村庄的骨髓深处。

兴围村依水傍河,古木参天,如诗如歌,有着江南水乡特有的经典韵味。人行其中,青瓦白墙,木栅花窗,清润秀美,如在画中游。村子中的椰树、木棉树、榕树等亚热带植物成片相连。村子院落整齐,黛青色瓦舍上的杂草青苔,显露出老房子的漫长年代和昔日客家人的田园生活。房前有树,屋后是一片片碧绿的菜地。行走于村中,水塘、古井、宗祠、碉楼古色古香,独特的客家居住风情随处可见。村中的老屋子,如一位年长的智者,守着村子一份安详和宁静,诉说着那些如烟的往事,见证着小镇的成长。

一座碉楼,它威严、醒目,高高地矗立在兴围村的村口。听村上的老人们讲,碉楼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村子中央,有一排气势雄伟的院落,门楼上面雕着龙凤吉祥的图案,门上“罗氏宗祠”的字体,显然是有些年头了。每次路过,我总是忍不住要停下脚步,以无比虔诚的目光,仰望。我的目光掠过百年的尘烟,走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一座宗祠,一段历史,这里的每一幢房子,都有一个故事。兴围村大都是以前留下的老房子。建了新房后,村子的人都搬到新房子里去住。老屋没人居住,也舍不得拆迁,便出租给附近工厂的工人。

宗祠的右边有一口古井,掩映于绿树红花旁。井内的水干净、清澈,冬天温暖,夏天清凉。井上安装木制的辘轳,绳索上系着一只木桶,转动几下摇把,辘轳便“吱吱呀呀”地唱起歌来。井边,常有一群身着靓装披着长发的女子在洗衣。欢声、笑语,一串一串,清脆、悦耳,宛如飘动的风铃,回荡在小村的上空。若是在细雨蒙蒙的午后,你会看到从小村深处走来的手执花纸伞的女子。女子身材曼妙,裙子飞扬,迈着细细的步子,在村庄款款前行,宛如戴望舒笔下走来出的“丁香姑娘”。

我在兴围居住的房子带有一个小院子,院内种了一小块菜地。我喜欢在洒满阳光的院子里,看书、写作、种菜、晒太阳。我会在下班的时候,从喧闹的工厂,走回幽静的村庄,走进洒满阳光的院落,感受它的安详、幽雅和朴实。此时心静如水,心灵在瞬息间归于平静。推开木制的大门,进入青砖围绕的院落,房子是老式的民房,冬暖夏凉。厨房、冲凉房和客厅在一楼。踩着木制的楼梯缓缓上去,便是卧室。进了卧室,里面有一张木制的床,床上的花纹盘龙绕凤。推开木窗,便看到满眼一片碧绿青翠。如是遇到月圆的夜晚,月亮透过窗纱,从窗子里探头探脑地照进卧房,银色的月光洒满了屋子。我的一位写诗的朋友,在来到我的住处后,曾赞叹不已,即兴作了一首诗:“小村好地方/古色又古香/碉楼映池塘/古井伴斜阳/迎门见玉翠/闭窗望月亮/世外仙居地/桃源好风光”。

村口的“好再来”豆腐坊,豆腐现做现卖,生意极好。经营豆腐坊的,是一对四川籍的夫妇,他们磨豆腐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丈夫叫青山,妻子叫水秀,村上的人常开玩笑说,这小两口的名字真有意思,一个青山,一个秀水的。在如今食品安全让人担忧的年代,“好再来”豆腐坊的豆腐以“好味道、好天然、好准称”赢得了极好的口碑。有好多开着私家车的本地人,成为“好再来”豆腐坊的回头顾客。这对夫妻和气、朴实、从来不会缺斤少两的。最重要的是,豆腐手艺做得地道。兴围村的村头,一年四季氲氤着浓浓的豆香。水秀皮肤白净,模样周正,头发在后面挽了一个髻,穿着干净整齐的蓝底白花的小碎花儿衣衫,往豆腐坊前一站,亭亭玉立,宛如山水画中走下的江南女子,与小村的古朴融为一炉。时间长了,大家熟了,便有人开玩笑,称她为“豆腐西施”。

村子里居住的,是天南海北的异乡人。四川的、湖北的、河南的、湖南的,虽然成帮成派,却也和谐相处。走进村子,南腔北调,各地的方言随处听得到。

第7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范文

水南校区四(4)班 吴时羽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节约用水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小村庄里。

村里春天绿树成荫,夏天鲜花盛开,秋天金色一片,冬天雪花飘飘,真是美极了!

那里的人善良,朴实,热情……可他们有一个大缺点就是不节约用水,因为他们以为水是用不完的,只要一下雨就会多起来。可是他们错了,水是会变少的,那些雨水是不干净的,只有被叶子净化过的水才能用,才能喝。

村子里有三家人,他们是村子里最会用水的人,他们分别是一个富人家、造纸厂和一个饭馆。

先说那个富人家吧,他们家洗脸要先把脸盆洗上个三四次之后才肯把水倒进去洗脸;做饭的时候用三桶水洗三种菜;洗米的时候要把米洗十次以上;洗碗时又要用一桶水洗,再用一桶水浸泡;洗脚时用一桶水泡,一桶水洗。这样一来他们家一天就要用上几十桶水。

第二家,这个造纸厂,一张纸的质量比一般的厂都要好得多,可他们造一张纸是别的厂十张纸的用水量,他们100张纸就要用上一桶水了。

第三家是一个饭馆,这个饭馆一天有100多个客户。一个客户吃的喝的都要用上一桶水,这样一天就要用上100多桶水了。

过了一年又一年,河里变的干枯了,人们没在意,还是像以前一样奢侈地用水,后来,那里就变得像沙漠一样,没水,人们只能用袋子把绿色植物包起来,三个小时只能取一丁点水,更别说一杯了,所以人们不得不改掉这个坏习惯。一天只用一点水,一年过去,因为人们开始节约用水,水来了,自来水来了以后,人们再也不敢随便浪费水了。洗了脸的水拿来冲马桶,洗菜的水拿来浇花……这个村庄也不再干旱了,老百姓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再也不用为水少而发愁了。

第8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亲情;友情;家庭;生态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006-01

卡勒德・胡塞尼因于2003年创作的文学作品《追风筝的人》而被众人所熟悉,并引发了全世界读者对阿富汗文学的关注。胡塞尼因此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胡塞尼没有因获此殊荣而停止文学创作,并于2007出版了一部女性关怀小说《灿烂千阳》。2013年,胡塞尼出版了他迄今为止最新的作品――《群山回唱》。这部汇集了亲情、友情、生态等多重主题线索的作品获得了更多读者的认可和称赞,成为了胡塞尼“最扣人心弦的故事”。

一、亲情主题

亲情是贯穿《群山回唱》的主线。受贫困所迫,帕丽于三岁那年被父亲萨布尔卖到了喀布尔的有钱人家。帕丽因为年幼,不久便适应了新的环境,忘记了家人。而这种骨肉分离之痛却深深的刺伤了已经什么都不能忘记的哥哥阿卜杜拉。阿卜杜拉一生都收藏着妹妹帕丽最珍视的羽毛盒子,从未忘记过妹妹。令人欣慰的是,六十年后,兄妹二人得以重聚。虽然阿卜杜拉的老年痴呆病使他忘记了妹妹,但是这段刻骨铭心的骨肉亲情却不再有遗憾。

父亲萨布尔对帕丽亦是爱的深沉。“砍下一根指头,才能把手保住。”为了保住其他孩子,进而支撑整个家,萨布尔别无他法。送走帕丽后,他砍掉了她经常荡秋千的老橡树,狠狠地朝它轮着斧头,好像要砍断对帕丽的思念和愧疚。坚强而又自尊的萨布尔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这份厚重的父爱。

二、友情主题

友情,是仅次于亲情的第二大主题。仆人纳比与女主人妮拉之间是深厚的友情。由于不光彩的过去以及无法生育带给妮拉的阴影,她一直过着不幸的生活。然而纳比的出现为妮拉的生活带来了一丝光明。当女主人对他敞开心扉,向他讲述了自己的痛苦和无奈时,纳比乐意倾听妮拉的诉说,两人因此成为了“身份地位悬殊”的朋友。纳比带着这位朋友来到了自己的家乡,并为弥补妮拉不能生育的遗憾而提出请她收养帕丽的建议。对帕丽一家而言,纳比的建议是残酷的。然而,对于妮拉来说,是纳比给了他新的生活。妮拉弃丈夫而去,是纳比替她收拾残局,照顾其丈夫直至终老,其中,除了对瓦赫达提先生的感情,更大程度上,纳比是在替妮拉扛重担。两人之间的友情显然已跨越了其他。

而在希腊的蒂诺斯岛上的马库斯与萨丽娅,同样有着深厚的友情。马库斯初次见到萨丽娅是在自己家里。他着实被萨丽娅被毁的脸吓了一跳,而这也坚定了他后来成为外科整形医生的信念。马库斯深深佩服萨丽娅的聪明智慧,因为萨丽娅竟然能用废旧的鞋盒自制出能拍出照片的简易相机。从最初马库斯被萨丽娅的脸吓到反胃,到后来的佩服其科学天赋,再到最后的信任,显然,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已坚不可摧。

三、生态主题

生态一直是胡塞尼颇为关注的话题,并在其前两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在《群山回唱》中,生态也是最为突出的主题之一。小说的开篇是萨布尔讲给旅途中的阿卜杜拉和帕丽两兄妹的故事,这个故事充满了生态隐喻。故事中的马伊丹・萨卜兹是一个干旱、荒凉,不被大自然眷顾的穷村庄。即便有一条河流,那条河终日流淌着泥沙。村里的人穷苦贫困,魔王的到来加剧了人们的不幸。这个故事里的小村庄正是小说中萨布尔的家乡沙德巴格的真实写照。沙德巴格贫穷落后,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故事中当一个名叫巴巴・阿尤布的男人一路艰辛去魔王城堡救自己的小儿子时,他目睹了魔王城堡丰裕的自然资源和美好环境。小儿子在这里健康成长。他决定放弃带儿子回家的念头。后来,作为魔王送给勇敢的巴巴・阿尤布的礼物,瓢泼大雨开始光顾小村庄,缓解了干旱。小村庄从此风调雨顺,村民过上了好生活。而这样的自然生态正是沙德巴格的村民们所向往的。

与此同时,战争带给阿富汗深重的灾难。房屋街道被炸毁,人们随时可能被炸弹炸飞。无数的难民逃到巴基斯坦甚至是美国避难。树木被无情的砍到;肥沃的土地因被炸弹炸毁而寸草不生;河流几近枯竭。阿富汗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一团糟。正如小说中人物所期待的,阿富汗人也期待着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

四、结语

《群山回唱》是一部拥有多重主题的小说。亲情,友情,艰苦,牺牲,一切都在这个以阿富汗为背景的故事中展现。在阿富汗这个苦难深重的国家,悲剧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与前两部作品相似,作者胡塞尼在“讲好故事”的同时,亦在向大家传递人道精神。虽然阿富汗一直在重建,但是阿富汗的人民依然处于贫困之中,战争带给人们的重创,包括家园被毁、骨肉分离依然无法平复。这部作品带给读者一定的启示。我们应热爱和平,热爱大自然,关爱贫困国家和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第9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范文

[摘 要]语文教学中,从题目入手来阅读,可以纵观文章的全局。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引导他们养成解题、析题的习惯。教师可通过妙解题目关键词、揣摩题目修饰语、拓展题目外延等,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深化学生的学习认知。

[关键词]题目 关键词 修饰语 外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55

课文的题目是作者精心构思而成的,“题好一半文”说的就是题目的重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妙解课文题目可以为文章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文章的题目蕴涵着最重要的信息,通过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和修饰语的详解分析,可以使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明确学习的对象。对课文题目的拓展追问,更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我们教师要教给学生分析课题的方法,以便学生从文章题目中摄取更多的信息。

一、妙解题目关键词,准确把握内容

学生预习时往往会忽视课文题目,而直接进入文章内容的阅读。其实,题目中的关键词才是最重要的地方,透露着最重要的信息。文章或者是描述“物”的,或者是表现“人”的,或者是陈述“事”的。解读关键词可以帮助学生找出文章的重点,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教师还可以用解题的方式导入新课的学习,透过解题设悬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一课,课题的关键词就是大石头,文章也是围绕大石头展开的。分析课题明确大石头是文章的线索后,在解读课题时就可以根据大石头来展开教学了。为什么要写这块大石头呢?通过预习,学生了解了从李四光小时候绕着大石头玩,到后来李四光学了地质学后的研究,再到文章的升华——应学四光的质疑精神,这些都与大石头有关。这样,抓住了关键词,就像抓住了“串珠”的线,课文的学习就浑然一体了。关键词就是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低年级学生分析能力还比较低,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

二、揣摩题目修饰语,明确限定程度

文章的题目类型很多,有的课文题目就是一个“名词”,明确告诉了我们文章的内容是什么,至于要突出哪个方面,就需要我们通过课文内容去了解了。如三年级上册中的《灰雀》一课,整篇文章就是围绕着灰雀展开的,表现的是“小男孩内心的后悔和知错就改的勇气”。《风筝》一课,课题很明显就告诉我们,文章是以“风筝”为线索的。像这样的题目,没有修饰语的限制,简单明了。

有的课文题目是带有修饰语的短语,修饰语对中心语起到了修饰、限定的作用。如三年级上册第二课《金色的草地》,其修饰语为“金色”,这就给人带来了疑惑,从常识来说,草地都是绿色的,这里却要突出金色。那么,什么样的草地是金色的呢?又会有什么花是金色的呢?在分析题目的修饰语“金色”的时候,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也充满了兴趣。再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修饰语“富饶”强调的是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教师在解题的时候,就应该让学生明白,文章写的是西沙群岛的富饶,然后再学习课文,学生就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有的课文题目是一个句子,对此,我们更要分析其修饰语的作用。如三年级《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在分析题目的时候,修饰语可以分为“一幅”和“名扬中外”。“一幅”是数量的限制,“名扬中外”则是突出画的出名。那么,这幅画为何有如此的美誉呢?了解画的名字是《清明上河图》后,有的学生就非常激动:“我爷爷家里有这幅画,就是不知道它是名扬中外的。”还有的学生说:“我家客厅挂着《清明上河图》的十字绣呢,我也不知道它竟然那么出名。”对于课文的内容,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能了解,甚至平时也见过这幅图,不了解的是其名扬中外的含义。所以,教师在开展新课之前,要先分析课题,让学生明确课题中的修饰语,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能更透彻。

三、拓展题目的外延,深化学习认知

有的课题本身就带有疑问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课题猜测内容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在猜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把学生引入文章主旨的探讨中,在分析题目的时候,就可以与文章的主旨相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如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因为学生事先读过了课文,课题的悬念不是很大,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概括:“文章说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也许会回答:“一个村庄被洪水冲走的故事。”“因为人们砍树,大雨把村庄里砍树的斧头冲走的故事。”虽然学生都能说出一点内容,但是都没有认识到“大雨冲走小村庄”的根本原因。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小村庄的故事最后是个悲剧,那么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树木葱绿繁茂,大雨能把小村庄冲走吗?”这样,学生的思考也就更深了一层,能够联系到环境的破坏、毁灭家园等。这个时候再进行课文的学习,就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