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迟子建散文范文

迟子建散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迟子建散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迟子建散文

第1篇:迟子建散文范文

从一个“龟儿子”变成了精锐部队老A的一员,许三多在这个漫长的途中,经历了无数的磨难。

新兵训练结束了,许三多被分到了偏远的红三连五班。五班的生活寂寞无聊,老兵们靠打牌来打发时光,单纯的三多依然每天出操、训练。后来,他又靠一个人的力量修成了以一条路。团长听说了此事,把许三多调到了钢七连,许三多无奈地离开了他十分眷恋的五班。

到了钢七连后许三多成了越来越没信心的人——周围的人都比他强,作为装甲侦察兵,他还竟然晕车。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终于从全连最差的兵变成了排头兵。而在在他二十一岁这年,他失去了那个被他看得比命还重的史今班长,但他明白了自立。

在不久后,在部队整编活动中,拥有五十七年光荣历史的钢七连被拆散了。许三多负责看守营房,受尽了孤独的折磨。那年许三多二十二岁,他失去了七连,但是懂得了荣誉。

在老A选拔中,他成为了留在老A的一个,而且他在选拔中“毒气战”这个部分成了历届考核中第一个敢脱下那套笨重的防护服的人。加入老A后在一次真的战斗中,他一拳杀死了人质,捉住了毒犯,却带来了无数的心理阴影。为此,他甚至想复员。而在最后,他留了下来。在二十三岁那年,他失去了天真,因为杀过人的人就没了天真。

第2篇:迟子建散文范文

春天,冰封融化,大地回春,燕子归来初绽的花朵,星星点点,枝头的绿意,都在为未来的繁茂而努力的生长。

冬天,寂静的夜里,大地酣眠,雪儿悄无声息的纷飞而至,铺落了一地厚厚的雪毯。清晨,打着呵欠,一推门,满眼满院的雪。

于我都是满心的欢喜,满眼的纯美。

喜欢这种感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浓妆艳抹,就是一种原本的素着,纯纯的本色,于容颜,更于内心。

女儿的笑声如六月的清泉叮咚的流淌,那样的纯,那样的真,时常将我内心纠结的缠绕解开,将我眉头皱起的疙瘩抚平,将我下垂的嘴角提升,弯成一个美好的弧度,明媚的上扬。我开始意识到,那种至纯至美的欢乐已搁浅在童年,童年已变得十分遥远和亲切。

真的很羡慕女儿,高兴就笑,悲伤就哭,从来不加掩饰,散发着本真的心情,那是因为女儿有一颗纯真而美好的心灵。我希望女儿在未来的时光里,可以一直拥有这样的明媚,这样的本真,感染自己,感染别人。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帘梦。有时候,这种随意和真实是这样叫人心动,也只有此刻,世事才会如此波澜不惊。凉风吹起书页,这烟雨,让尘封在书卷里的词章和故事,弥漫着潮湿的气息。独倚幽窗,看转角处的青石小巷,一柄久违的油纸伞,遮住了低过屋檐的光阴。

钟情的文字,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是那种纯朴里散发出来的感人。别看那一本本无言的宁静的书,一旦迷上它,你会为那种无与伦比的辉煌所叹服的。

喜欢迟子建的书,纯朴但暖心。看她的书,就如一位邻居大姐再向你娓娓道来她所有的故事。

第3篇:迟子建散文范文

关键词 迟子建 温情主义 对比

苏童说:“一支温度适宜的气温表常年挂在迟子建心中,因此她的小说有一种非常宜人的体温”。确是如此,迟子建的作品里从不乏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与残酷,然而她也总会在黑暗的夹层中留出一抹温情的光,用最平淡朴素的笔触直抵生命的本质,给人以平和、希望。

读迟子建的《踏着月光的行板》,如同嗅一朵落在泥土里的花,它的色泽并不鲜亮,甚至带了乡土的咸腥气息,但是那一屡花香却久不消散,弥漫出那份独特的真挚醇和与坚韧品格。

一、灰暗的世界与诗意的眼睛

《踏着月光的行板》有一个底色暗沉的开头,林秀珊身处于牲口棚似的火车站。然而她的心理活动却仿佛一束光――“疾驰的特快列车像脱缰的野马,不紧不慢的直快列车像灵巧的羊在野地里漫步,而她常乘坐的慢车,就像吃足了草的牛在安闲地游走。”不过一句话,便将一个混乱嘈杂的地点瞬间转换成了童话般的安然世界。

顺着林秀珊的目光看去,旅途中一切灰暗的景色都被赋予了或滑稽或浪漫的表现,她像是一个艺术家,简单一番点染便把世界添上了灵性与诗意。“这火车的车轨,在她眼里分明就是两条长长的腿。而城市街道上伫立着的电话亭,在她看来就是一只只大耳朵。” “她和王锐一样喜欢在列车经过江桥时眺望松花江。有一回她刚好看见落日浸在江水中,感觉这条如蛟龙的江仿佛是衔着一颗灿烂的珠子。”

自哀自怜、自怨自艾这样的词语,在她身上从来无可寻觅。她喝下三营子里的水,喝得一口黄牙也总是笑着展露出来;她在农村过中秋节,就用洗衣盆装上清水,看水中的月亮;她因为贫穷不能拥有自己的电话,就调皮的指着电话亭说:“瞧,那不是咱家的电话吗?”她并不困囿于自己的社会身份和贫穷生活,反而自由诗意地勾勒着这片白山黑水间动人的景物,让它响彻着自然的音符。

明知身处泥淖,不忘希冀光明。在迟子建的笔下,灰暗的世界与诗意的眼睛并不矛盾,它们的对比反而更突出了那份温情――即使知晓并且承认生活的风霜逼迫,也依然能为身边随处可见的景色所感动。迟子建在现实的灰暗世界之外,在林秀珊的眼里,存储了这样一个纯净诗意的世界,这一抹亮色映照到读者心里,便让苦楚的世俗生活亦呈现出人间烟火的温暖。

二、错杂的人事与纯挚的人性

迟子建以林秀珊和王锐的视角为线索,以火车三次的往返为脉络,串联起了一个个火车上的故事,也解构了火车上来来往往的人。

王锐经过龙凤站时,遇到了一对夫妇。跟着情人离开后因病被弃又回到丈夫身边的女人,嗜酒粗鲁口无遮拦却再度接纳了妻子的男人,世间男女间纠缠的复杂关系在他们身上体现得鲜明。这已经不能以王锐简单的“想说那男人几句”或者“忽然同情起对面的男人”来评判,然而其中动人至深的莫过于男人无限怜爱地抚弄那女人头发的刹那。“我老婆的水分就像这瓶里的酒,让情人给滋咕滋咕地喝干了,留给我的,就是个空瓶!可我还不舍得扔掉这个空瓶子!”失望,怨愤,犹豫固然令人难堪,但在最后都没有覆盖他心中留存的那份纯挚的爱。

相应的,林秀珊的火车行经哈尔滨时,遇见了一个特殊的犯人,听到了一段忧伤的口琴。这是一个杀害了两个人的死刑犯,可当他拿起口琴的时候,“冷漠、忧郁的目光会变得格外温暖柔和”,他吹出的曲子“柔和、温存、伤感、凄美”令人听而伤悲。

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每个人的身上亦有光亮和阴暗的两面,构筑了这世事的纷乱错杂,不可以一眼观之,一言论之。而在迟子建的笔下,这些错杂的人事固然令人怅惘嗟叹,却也总能见到她以纯挚的人性增添于文中的温彩,她总是精心发现和弘扬人性善与人性美,给人们疲惫的心灵建筑一个宁静安详的桃花源。

三、卑微的浪漫与崇高的爱情

《踏着月光的行板》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但它最根本也最动人的也确是这一段夫妇之间辛酸而深刻的爱情。

王锐和林秀珊的爱情并不像时下流行的《小时代》式由俊男美女、香包名车堆砌而成的华美爱情,林秀珊不是公主,王锐也不是王子,他们只是社会底层普通的劳动人民,生活得忙碌而贫贱。他们不能以物质表达浪漫,但那些看似卑微的互相挂念与陪伴,却在日日夜夜中浸透了浪漫的气息,篆刻下崇高的爱情。

而小说中对这份爱情的描写达到,是火车交错间短暂的相见,王锐一眼就认出了林秀珊,看着她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张晓风的散文《两岸》写“我向你泅去,我正遇见你,向我泅来――以同样柔和的柳条。”这一眼里,望出的是一份崇高的爱情,是安静坚持的生死相依,是平凡岁月中不离不弃。

贫贱的生活不能伤害爱情,而让他们更纯粹地全身心地相爱。物质的拮据固然令人心酸,但也赠予了他们独特的浪漫情怀,迟子建写下了在这卑微浪漫里崇高的爱情,它朴素真挚,带着扑面的温情,让读者也仿佛置身于那书中的夜晚,月影衔山、灯火温暖,而我心亦因你极简极静。

四、结语

《一个人的百年》中称“人的庇护从何而来呢?现世的社会和彼世的信仰,前者给人以生之依靠,后者给人以死之希望。”迟子建的文章亦是如此。

她从不避讳那些无常世事和残酷生活,她展示现实,剖析现实。城市“打工仔”生活的颠沛与困苦,城市化“圈地运动”对农村土地的吞噬,社会生活中的阴暗角落和阴影在《踏着月光的行板》中展露无遗。但同时她也心痛于现实。所以迟子建选择了用最善良的笔触审视人世,审视人生,用诗意的眼睛、纯挚的人性、崇高的爱情点缀衬托,在对比中凸显温情,“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觉得悲凉”(冰心)。

嗅一朵泥土里的花,赏一段平凡而伟大的情,文章的最后迟子建写道“这列车永远起始于黑夜,而它的终点,也永远都是黎明”,我想这便是迟子建独特的温情――途径黑暗,前有光明。

参考文献:

[1]方守金.迟子建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2,(2).

[2]迟子建.我只想写自己的东西[J].小说评论,2002,(2).

第4篇:迟子建散文范文

但是,我终于还是读了这部《额尔古纳河右岸》。最初的原因是它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授奖辞中说它,“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当然,并不是获奖的书就值得购买,对另外三本书我就毫无兴趣——因为他们达不到我的阅读要求。

我从一个阳光照耀的初春的上午开始阅读此书,几乎是手不释卷,在第二天读完了“清晨”和“正午”两个部分。我得说,这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在阅读中我有了基于文学本身的久违的沉浸。即使作为一个挑剔的读者,也不得不由衷发出赞叹。

作品以鄂温克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口吻,叙述一个民族的生存、坚守和文化变迁。“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这是它的第一个句子。这些比喻的、完成式的、叹息着的句子,有一种来自命运本身的苍茫意味,简约、直接,使忧伤与诗意洋溢而出,为整部作品确定了基调。

这部作品有着强烈的“唯心”色彩,大自然中的树木、野兽、河流、天空、星月,有着和人一样的灵性,或者说是神性,这使它超脱出我们当下的尘世经验,显现出清新、原始的格调。奇怪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它常常引发我类似怀乡的忧愁——我会忽然想念已经远逝的葱茏岁月、想念少年时代的田野、某个初春曾经去过的山林,想念起初恋或者倾心夜谈的朋友。

有多个评论说,这部作品是一个民族的史诗性挽歌,如果以一个读者看,这首挽歌并不单单是哪个民族的挽歌,抑或还可以说是一曲关于某种美好生活的挽歌、关于人类某种价值观和生命方式的挽歌。人们仰望天空,沉醉河流和山林,心中敬畏神明,唱着单纯的歌曲,生于“风声”,最后又被埋葬于风中。作品中除了作为主要人物的形象之外,更为动人的是变化的白云、闪烁的星光、能望见天空的希楞柱、驯鹿、月亮、萨满的舞蹈、桦树与松树、明亮的流水,它们既是人物的生活背景和依据,也同样是书中的主角。它们共同构了这个世界美好而又脆弱、欢乐与苦难交织、幸福中满含悲伤的生命景象。

“精神清冽,内心温暖。”我这样指认迟子建小说的特质,她的一系列以中国最北方为地理环境的小说,大多有着白雪墓园般的安静,空气寒冷,一尘不染,却又有着静静燃烧的火堆般的心情。在那里,人类有着美好的品行,似乎人类与世界、自然以及宿命已经和解,因此苦难和死亡不再是可怕的和痛苦的,而仅是生命的另一内容。如今这部《额尔古纳河右岸》,除了她一如既往的真挚、澄澈和温情脉脉,我从中读到了更多的哀伤和悲悯。我一直认为,一个作家具有宽阔深刻的悲悯情怀,才有可能走向伟大!那么这部作品是一个作家持续成长的结果?还是迟子建本人的生命历程获得了文学上的补偿?

我曾从作家王树增口中听说,当年在北师大作家班同学时期,莫言和迟子建是两位最勤奋的作家,每天就是大量读书、写作,据称迟子建每天能写一万字。这点,我们从迟子建海量的作品中就可以想见。“天赋是靠不住的,出类拔萃需要长久不懈的努力。”另外,作家的个人经历也会影响她的作品。大约在2002年,也就是写作这部作品的三年前,迟子建的丈夫(漠河县委书记)因车祸撒手人寰,一对相敬如宾、恩爱有加的情侣从此天人永隔,可以想见,那种悲伤是如何让迟子建身心痛彻,我们并不知道在以后数年她如何从中恢复,在她的生命中又留下了怎样的痕迹。但是我相信,《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作品中,有了以前所没有的东西,看看她对一个个死亡的描述,那里有多少沉重的的叹息和无奈的与泪水!

作为一个小说家,迟子建从来就不以塑造人物、讲故事、设计冲突和结构见长,而是以优美的语言、从容的节奏、丰富的意象取胜,她所做的不是描绘具体事物,而是倾述,从内心向世界的倾述。事物经过心灵的含蕴之后,再表达出来,那些文字就被赋予了精神意义。语言因此产生了内在的节奏和张力。品读一下某些段落,它们几乎可以咏唱,即使并不押韵,却有一种明显的音乐性。

我以为,中文之美包括了多个层面,每个字词在它有本来意义之外,还有着独特的形状,独特的色彩,独特的声响,甚至还有独特的味道和触感。从事写作的人,如果反复推敲过一万个以上的好句子,最好是你曾经有较长的诗歌写作经验,就一定会对文字的形状、色彩、明暗、声音和气味有所领会。

迟子建这部作品中的语言,可能是她作品中是好的语言(我能不能说也可能是中国当代小说中最好的语言?),比喻丰富,感情充沛,色彩绚烂,节奏感极强,就像那条闪光的额尔古纳河,丰盈、宽阔,伴随着风的歌吟,在夏日山谷中汤汤流动。当然,它述说的是一个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故事,关于美与哀伤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出现和消逝的故事。

已经写得太长,但我还有另外的话说。

这部小说尽管优秀,却远非完美。

我的所有关于“好”的感想,基于本书的前两个部分,“清晨”和“正午”。我认为“黄昏”一章的写作水准与另外的部分有着较大的差距,它显得驳杂、气短,就像一个奔跑者忽然力有不逮,开始上气不接下气。这不能归结于本章所要表达的时代内容,即使单从语言上看,它的节奏在许多地方已经失去了。

长篇小说的创作,是对一个作家心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即使作家有很充分的准备、很充沛的激情,也需要掌握合适的进度。在后面的跋中,作者说自己两个多月写成了它,而在第二卷之后回了哈尔滨,依我看,就是从那里,第三卷发生了松弛和溃散。

第5篇:迟子建散文范文

一、激发热情,拉近距离

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之前,教师应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知人论世,了解到名著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目的,使其能“亲其人而信其书”,知道名著是能给他们启迪和帮助的,自然会激发兴趣,主动阅读经典。

在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做的是让同学们明白阅读对他们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我为学生印发过谢冕先生的《富有的是精神》《读书人是幸福人》等文章,也为学生播放了一些由名著改变的电影戏剧、百家讲坛等视频,我们还随时开展一些读书会等活动。例如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展活动,在作家诞辰日举办他的作品介绍会。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开展读书交流会等各种活动,让学生们的思想进行碰撞和交流,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二、分类引导,品读经典

学校图书馆应对学生全面开放,同时建立班级图书角,保证学生有书可读;教师尽量少布置书面作业,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确保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

我们可以把名著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分类介绍给同学们。

小说是同学们较为喜欢的体裁,在调查中我发现有63%的同学最喜欢读小说。中短篇的小说如《边城》《老人与海》,我安排在读书课、自习课上来读;长篇小说如《复活》《堂吉诃德》,我多安排学生在假期读,并且制定计划,让学生在高一课余时间读完《三国演义》,在高二课余时间读完《红楼梦》,并举办相应的知识竞赛。

此外,我还把当代的优秀小说如《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等推荐给学生,这些作品也深受学生们欢迎。我们还曾举办了河南作家的专题交流会,引领学生们认识了我们河南作家姚雪垠、二月河、周大新、刘震云、李佩甫、阎连科、刘庆邦、王奎山等,让同学们认识到文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情。

诗歌也是受同学们欢迎的文学体裁,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有22%的同学表示最喜欢诗歌。通过与同学们座谈得知,同学们最重视诗歌,因为古诗的默写、赏析是试卷中必考的内容。古代诗歌的教学,是我们每位教师日常教学中常抓不懈的重点。我们不仅在课堂上讲解分析诗歌,还要求学生在早读时间大声诵读、自由背诵,并且我校还开发了校本课程《新诗经》,为学生补充了大量经典诗歌。

对于新诗的学习,学生在刚进入高中时就能接触到徐志摩、戴望舒的诗歌,但我认为重点还是安排在高二年级较好,因为在高二年级,学生们将在《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本中接触许多经典现代诗歌。我们可为学生们播放中央电视台《新年新诗会》的视频。一首首名篇佳作,经过主持人们的深情演绎,再次闪现出熠熠光辉,感动了学生们纯真的心灵。我们还可给学生们讲解一些诗歌朗诵的技巧,包括声音基调的把握,节奏的安排等等。那段时间,我们班里掀起了读诗的热潮。当然我们还应趁热打铁,在班里开展诗歌朗诵会,让学生们找出自己喜欢的现当代诗歌诵读。我发现:泰戈尔、普希金、郭沫若等早已进入同学们的视野,汪国真、席慕蓉、海子、舒婷、余光中则是同学们最喜欢的诗人,许多经典的现代诗歌同学们也熟读成诵。我还鼓励同学们自己尝试创作诗歌,那些较好的作品还曾发表在我们的校报《矿砂报》上。

散文是不太受高中生欢迎的文学体裁,因为大多数同学表示散文没有什么情节,不太吸引人。调查中,只有11%的同学喜欢散文。我为同学们推荐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梁衡的一系列人物传记式散文、张晓风温情脉脉的散文,同学们渐渐被散文丰富的内涵、深邃的哲思、缠绵的温情、优美的文笔所打动。在此基础上,我又为同学们介绍了朱自清、汪曾祺、林清玄、龙应台、迟子建、毕淑敏等不同风格的散文家及其作品。当然,同学们之间也互相介绍彼此喜欢的作家,鲁迅、韩寒、巴金、冰心、丰子恺等都受到不同同学的喜爱。

三、注重积累,以读促写

在引导学生们阅读名著时,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只注意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在肯定和鼓励的同时,我们也引导学生注意作品的语言和构思,让学生们在读书时做好笔记,摘抄优美段落,积累写作素材,学习构思技巧。

记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既能写下自己的感悟,也能摘抄一些好的句子段落。可有些同学是有惰性的,因此教师要定期检查同学们的读书笔记,以便更好地督促同学们进行阅读。我们可以分阶段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可以开展手抄报活动,可以举办“读书伴我成长”的征文比赛,还可以以“名著中的经典语句”“名著中的经典情节”为内容举办演讲活动。这些都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可以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对解决写作的材料积累、构思、立意是非常有益的,所以阅读名著对写作教学的促进是势在必行的。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自然会“下笔如有神”。

第6篇:迟子建散文范文

军事文学家魏巍先生的家是一个小院,坐落在北京西山处一面山坡上。客厅简朴、敞亮,颇具部队风格,墙壁上挂着一张巨幅中国地图,靠近沙发的小桌玻璃板下,是魏老的手笔条幅“黑发不知勤奋早,白头才觉读书迟”。魏老的夫人叫刘秋华,他们是1946年结婚的,魏老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女们成家立业后,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小家。魏老与夫人相依为伴,默契和谐,品味着悠然的幸福生活。

80多岁高龄的魏老依然满面春风,鹤发童颜,思维敏捷,步履稳健。先生那恬淡的神韵,安详的举止,还平添了几分飘逸……魏老不老!魏老喜欢竹子,把翠竹当作刚直不阿、高风亮节的人品象征。他说:“竹子是空心的,古人曾有‘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的诗句,用竹子永不凋败、抗严寒耐冬雪来赞誉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魏老一席话,令人不由得联想起世人皆知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尽管世迁,如今人的观念变了不少,但谁又能否认魏老的作品给几代人烙下的深深印记?

魏老的养生经是坚持散步,起居有节。魏老的保健可以追溯到青年时代,他说:那时在部队,每天都要行军打仗,一天走八九十里是家常便饭,走五六十里就太轻松了。这种战争的洗礼,不仅练就了过硬的身体素质,而且练就了军人所特有的坚强意志。建国以后,由于工作繁忙,当时身体好,就没有注意保健。后来渐渐上了年纪,才开始意识到保健的重要。于是,开始了散步。每天早晚沿着军营山间的林阴道走上半个小时,既呼吸了大自然清新的空气,也让工作了一天的大脑放松一下。前年是魏老身体状况不大好的一年,心脏病时时威胁着这位忘我工作的老人,但老人每天仍坚持散步,一次走不了半个小时,就改为十几分钟。

饮食方面,魏老从不讲究,平时吃的与普通人家的家常便饭没有两样,考虑到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高,所以不敢多吃,每周控制在三个左右;因为有糖尿病,要控制主食的量,现在基本上是早上一瓶酸奶,中午和晚上各一两主食,副食量也不多,几样清淡的小菜即可。魏老的起居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晚上12点左右上床,早上6点半起床,中午睡一觉,下午3~6点是会客时间,其他时间看看书报,写些散文、言论等不太长的文章。

第7篇:迟子建散文范文

今年的秋天来得早,来得快,来的悲切。不经意间,快到中秋了,这个早晨我起得迟,被一个学妹的短信吵醒,可能是昨晚熬夜的原因。她告诉我,某老师在课堂上夸我了。我默然笑了笑,心里有些不好意思,窗外正下着带大不大的雨,沙沙的雨声让人感到无比的宁静,我用惺忪的睡眼看了看远处的树和飞动的车子,还有一片石榴地和几座高楼。依着窗台,陷入片刻的沉思。

那一年,我把青涩的梦交到这里,带着一种懵懂情怀踏上了这片红土地,有人说好,也有人说不好,但我坚信它是好的。能来到这里,是一种缘,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因为我的分数没有达到二本线,却读了一个二本的学校,母亲说我命好,我的父母很质朴,没让我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能考起个二本,毕业后能当个乡村教师,他们就心满意足了。我天生很笨,数学老是头疼,所以真的要如父母的愿了。来红河读书,我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没有羡慕过别人的学校有多好,就像不羡慕别人的父母一样。别人的父母再好都不爱,我只爱自己的父母,别人的母校再好都不爱,我只爱自己的母校。我明白大学有名和无名都不重要,大庙有大庙的好,小庙有小庙的好。只要心诚,都可以念经,都可以参悟。

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别人有些差异,不喜欢老老实实,刻刻板板地读教科书,喜欢自由地去浏览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考试的时候也没有认认真真背书,成绩很不好。但我从来没有抱怨过,路是自己选择的,四年的大学生活已所剩无几,很眷恋,每个人都很眷恋。在这片土地上收获了爱情,友情。认识很多老师,校内校外的都有。大一,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两个社团,书法协会和蛮原文学社,也结识了我的书法老师和写作老师,和他们成为朋友,和他们成为至交,用笔墨书写了自己的心灵,用艺术和文字唱起了生活的赞歌,回想大学生活走过来的时间,还是有很多东西留下的,发表的一些文稿,抽屉里厚实的证书,诸多都盖满了母校的章。我开始读懂了陋室铭,“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们学院的院长路先生,作《有名潭记》传诵于校,学生不才,也曾作诗《我在有名潭想你》,备受同窗喜爱。因为在那里,谈过恋爱,写过诗,看过日落,这一切足矣!

吾师说剑楼诗侠题《文渊壁记》于文渊壁上,前些天我同师兄二无居士和师弟龙溪客隐去拜访他,王老师很随和,一起吃了个饭,喝了些酒,我有些醉,探讨了一些关于书法和诗歌的真旨,无理而妙,随性而为。他去《中华诗词》当了副主编,去国内很多大学做了讲座,他也很眷恋我们的母校,每年都会回来看看,包括我们那些毕业的师兄,他们工作了,节假日时而不时的回来,大师兄二无居士时刻跟我讲,农民街的烤豆腐有多好吃,说起来有些好笑,似乎只有母校的包浆豆腐才是人间美味。另一师兄北冥鱼,去年中秋就回来了,我们都吃到他发的月饼,母校有很多事,很多人是难于忘却的。青春在这里,足迹在这里。

第8篇:迟子建散文范文

女性并非只是作为性别特征的存在,她们以自己的主体性参与了历史的进程,通过自身生命体验来写对社会历史的独立思考,和对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注,还有广阔的现实生活和历史继承,完成了从“为女”到“为人”的过渡。20世纪90年代,历史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创作力图完成这个突破,如凌力的《少年天子》《暮鼓晨钟》《倾国倾城》,赵玫的《武则天・女皇》《上官婉儿》,张洁的《知在》等等,在女性自我基础上完成了“大我”文化身份的构建,这既表明了作为创作者的女性积极参与大历史的文化意识,也是对当时女性小格局写作的另一种反叛。女作家素素的转变可谓是一种代表,早期作品《女人心绪》以女性身体进行小自我的突围与反抗,“下一本书我将走向哪里?”这种追问是女作家在完成了对男性的反抗之后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去寻找生命的厚重。而《独语东北》就是素素找到的这种意义对接,古代女性在历史发展中的命运及其地位成为关注点。王英琦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我觉得盲目地随从脱离生命实体感受的这流那派,拘囿于一己的命运遭际,倾力抒写那个放大膨胀了的自我,散文的价值和品格必将滑向庸区俗境和低格调。说到底,一个散文作家所追求的自我价值总归是有限的。只有从宏观的高度,宏观的视野,把握观照社会人生包括一己之我,把对整个人类的关怀视为终极思考终极关怀,才有可能写出真正胸怀浩大,具有历史跨度和美学光辉的鸿篇巨制来。”{6}展示以往被男权中心及女权中心极端叙述所遮蔽的另一维度的形象。

创作者力图对古代女性不平等生存境遇的洞察尤其是对女性心理的探索,对历史定论的重新言说。这种复述与重写,在某种程度上正如莫・彭蒂在其《知觉现象学》中所说的那样:“我自身既是‘观看者’,又是‘被观看者’,我自身看见观看着的自己,然而这又都是一个自己。都是通过‘观看者’内在地成为‘被观看者’而达到的一个自己。”{7}散文这种书写文体已经决定了其重写的目的不是为了“再现”,而是为了“表现”,展示出女性对自我对宏大本身的一种渴望。历史散文中将女性形象的多层次多维度展现出来,将女性散文创作从身体经验、日常生活拉回到历史文化层面:一方面,它用散文独特的话语形式贴近了历史女性的心理,无论是“天使”或“妖魔”,将其真实的内心体验呈现了出来;另一方面是女性对大历史的承担精神的一种赞扬,在重塑历史女性的同时,也重塑创作者对现实中女性何为的一种思考。

史书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大体可分为“天使”与“妖妇”,前者是温柔、美丽、顺从、贞节、无知、无私的,而后者则是、、凶狠、多嘴、丑陋、自私的。“女性所能够书写的并不是另外一种历史,而是一切已然成文的历史的无意识,是一切统治结构为了证明自身的天经地义、完美无缺而必须压抑、藏匿、掩盖和抹煞的东西。”{8},正如匡文立在《历史与女人》所言:“数来数去,历史上扬名的女人除了坏娘娘就是好。”{9}于是历史上被钉在耻辱或光荣柱上的阎婆惜、西施、王昭君、杜十娘等等率先走入历史散文的写作视域。

阎婆惜在《水浒传》中是恶女人,美貌又,对宋江没有半点情分,要置他于死地,最后的被杀也令人拍手称快,但全文没有她的心理描写和辩白,这位女子从始至终存在的价值就是衬托英雄的伟大。崔卫平的《宋江为什么要杀阎婆惜》中这位女子呈现出了另外的风貌,成为一个试图获取婚姻幸福,却不幸走入历史阴暗角落的可怜女子:“年轻的、正当年华的女人只想过自己的日子,享受自己生命所拥有的权利和美妙,不辜负转瞬即逝的良辰美景……说到底,阎婆惜向往的无非‘两人世界’,是皇帝来了也可以不开门的那份小天地”,“她单纯的生命和这种生命极其单纯的要求,暴露了宋江竭力加以掩饰的他自己生命中的黑暗……阎婆惜这个不谙世事的年轻女人”,但“宋江像破布一样卑微、颤栗的灵魂”{10}是令她颇为失望的,女性要追求正常生活而不得的愿望也从未得到过应有的重视。女性通过这种书写,完成了对历史中刻板的女性形象的颠覆与反驳,形成了历史女性心理的立体丰满感。

被冠以民族大义而备受赞颂的女子也得到了另一维度的解读:她们走入历史是出于无奈,是在男性无法承担责任将女性推到历史前台:“实在打不过,中国的皇帝就开始玩‘和亲’这一政治手腕,现在是战争让女人走开,那时却因无计退敌,就让女人冲上去……在长城之上,女人是一只划过天空的和平鸽。”{11}女性作家走入她们的内心,表达出要寻找到真正自我的倾诉与思考,张抗抗针对“立于史书上的西施,是一位深明大义、胸怀大志的巾帼英雄”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有没有人问过西施,她是愿作浣纱的西施,还是作王妃的西施”,“我在心里和西施姑娘说了些女人的悄悄话”。这种穿越时代的对话说出了这两种生活方式,或者说古今女性的心声,“来自浣纱溪的西施,是真正大智大慧的女人――既然在宫廷强大的男性统治中无法得到她期待的真爱,西施便爽快超越了爱情。她把所有的爱心给予了贫弱的家国,就这样被迫扮演了几千年来爱国者的楷模和典范”。事实上她渴望着“不再负有沉重的责任和使命;无须再委曲求全、夜半惊梦;她浣纱织布、粗茶淡饭平安度日;夫妻恩爱、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她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唱就唱、想爱就爱,不想爱的,不爱就是了……”{12}创作者试图通过展示其内心来展示历史遮蔽的同时,还原历史女性的本来面目,她们不需要被男性放置在高高的神台上,表演出本不属于自己的生旦净末丑,而是希求获得真实的自我本真。若洗去粉饰,这些女性并不想在史书留名,成为千载神话,而是渴望远离战争、阴谋等等,演绎日常生活的“传奇”。迟子建在《与周瑜相遇》{13}化身为古代的一名村妇,通过与周瑜的对话来展示出自身对历史、对战争的一种看法,不等同于以往喜欢血腥战场上的大英雄周瑜,对大将军的崇拜气息全然消失,作者通过喜欢“艾草味”的日常生活秩序,喜欢身着布衣的周瑜,从侧面表达了女性对诸多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历史上能够留下姓名的女性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在历史记载中只是模糊一片,却有着相似的命运,牌坊、女书同样都成了女性被压抑的象征,前者是强行的压制,而后者则一直试图在裂缝中寻求到自己的声音。《那有形的和无形的》中牌坊隐喻着女人的一生:“从青丝缕缕的,熬到白发秋霜的老媪,一个有血有肉有灵性的大活人,往往就为了一块冷冰冰、死沉沉、毫无灵性的石头活着、生存着。”社会约束将生命活力消除殆尽,彻底变成枯槁的个体,但好女人的评价标准并未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而消除,“只不过,它的外在形式发生了变化,昨天的妇女追求的是一个有形牌坊,而今天的妇女追求的却是一个无形牌坊”{14}。某些约束女性的标准,虽然在制度上已被消除,事实上依然存活在当代人的意识之中,即使是思想较为独立的作家本人,也发现自身依然在遵循着这一无形的道德要求,甚至是一种回归,“在这种病态的思维变异中,我离人的自我越来越远,却离‘好女人’的要求越来越近”{15},但外在强压的身份认同使女性离独立意识和自我价值越来越远。女书的出现是男权社会中女性力图记载自身生命历程及价值体现的证明:“女书的字体呈长菱形,仄纤垂下,如风吹柳叶的飘荡。她的姿态还可以让人想起旁的一些意象,比如女桑,那种柔嫩的清癯的纸条;比如女萝,那种细弱的顽强求生的蔓草。”{16}书写女书的过程,就是展现自我的过程。而事实上女书的命运也象征着女性的命运,是一种重复,是时间残酷的剥夺,“没有一部女书,是可以传至三代以上的。每一代的妇女都在原处开始书写的,如旧年的草木枯老衰亡,新一年的草木又在原地原样生长起来。这种没有任何个人期待的传承,将任一星点单个人的生存意义都剥蚀殆尽。女书的优美是残酷的”{17}.筱敏通过她的文字传达出强烈深沉的痛感,女性的声音从未被传承,女书已成为坚韧地记录自我声音与想法的象征。事实上,创作者对牌坊和女书的关注,本身就是基于对生命价值尊重的一种自觉,是对历史中女性命运的整体观照。从宏观角度讲,“在总体倾向上表现出对主体间性的理论自觉,表明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已经走向一个独立和完整的主体性女人。这是女性文学一百年来关于人是什么和我是谁的追问一个大幅度的跨越”{18}。

中国女性主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男权当做是传统家国民族等集体主义名词的代表,反叛男性中心主义的途径,是将自身彻底置之于拒绝家国承担的方式,必然造成这样的认识误区:“她们似乎觉得女性意识的全部内涵仅在于女性对自身心理层面和生理层面有别于男性的一些特征的自我认同,至于个人心理层面和生理层面之外的社会文化现实各层面,彷佛都是与性别意识毫无干系的超性别范畴。”{19}但事实上除此之外,更有作为“人”对人类发展所要作出的承担与责任。张抗抗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我们需要两个世界”“希望人们首先把她们作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女人看待”{20},认为女性不仅要描写女性的内心世界,更要描写与男性共同面对大世界,承担社会责任。女性作家选择散文方式对古代女性的重新书写,尤其是对大历史具有承担意识的女性书写,无疑“为当代女性的自尊与现实生存提供了坚实的心理依据”{21},正如女性主义者祭祀斯达霍克所言:“我感到虚弱时,她就是我的帮助者和保护者;我感到强大时,她就是我自己力量的象征;在其他的时候,我感觉到她犹如存在我体内和世界的自然的能量。”{22},文学中的建构可以有现实指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女性消解了以往二元对立模式,强调男女平等与共生的关系,追求本体论上的平等,达到生态平衡。

在此维度下,多次书写秋瑾也就有了各自不同但又大致相似的目的,即女性自我大历史精神的显现。“两千年父与子的权力循环中,女性是有生命而无历史的。那里有妻子、有夫后、有妇人、有婢妾,而没有女性。但,从秋瑾的时代起,中国出现了一批批真正代表新社会力量的女性社会活动家、女演讲者、女革命家和女战士。”{23}何向阳在《如汝须眉巾帼》中写道“秋瑾喜酒喜剑,从未将自己当了他们眼中心中定拟的所谓女人……奇怪怎么总回不到女性上来,如果性别题目只是某类时髦话语流行主义的话,不会也罢。”他决定“探讨一下作为女性的秋瑾的理想男性不为多余”,用秋瑾那富有阳刚气魄的诗词证明其自身作为社会人的承担,消泯了作为女性的身体特征。“当其时,她何尝只把自己当作女人!一柄龙泉挂在壁上多少年了,对于以身体实践以生命信仰的人,它,终是个提醒。中原中国,山河凝烈,处此地者当自知自重。”{24}女性选择了主动介入,除了证明自身之外,更是为了参与到大历史前行的步伐之中。荒林在《叙述秋瑾》写出秋瑾作为女性的“美丽、智慧和尊严之光”{25},张梅《秋风秋雨愁煞人》中秋瑾不仅仅是智者和勇者,更是“一个有闲愁的人,因此她懂得秋风秋雨,而觉悟使她脱离了闲愁,她在狱中咏叹的秋风秋雨是因痛苦而生。出师未捷身先死,一种遗憾就如此地通过秋瑾的惆怅永远地弥漫在清末的秋风秋雨中,使我们一听到秋风秋雨就想起觉悟,想起秋瑾女士,想起深刻和闲愁”{26},恢复了女性应有的一面。秋瑾不再是中性的,更不是男性的化身,从某种意义上言,是在深刻认识到自身处境之后的寻求女性自我价值的一种自觉选择。

作为对女性命运的承担,母性形象得到一定程度的凸显。素素在《绝唱》中对辽西红山文化遗址中女性塑像有这样的考察与描写:“我也是第一次这么强烈地感受到孕妇的美。她们的女性特征太明显了,腹部凸起,臀部肥大,体态自然优雅,优雅里还有一种壮硕。她们的那种舒展,那种健康,是站在阳光下的感觉。”{27}将红山文化所蕴含的母性色彩铺陈得云霞满纸,生机盎然。母性文化的平静、安稳的力量,曾是人类历史前行的动力,提倡回归到“母性的正位”{28},也是对后现代歇斯底里的母性书写的一种反抗。

历史散文中的女性形象书写,与历史小说、小女人散文及私人化写作结合起来,可谓塑造了多样的女性存在。但作为个体,女人与人的平衡点究竟在何处,依然是复杂的、模糊的,是女性书写中隐在的困惑。男女区别被界定为理性与感性的界定,但事实上却潜含着一种等级优劣之分,为颠覆这种模式女性故意为之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女性对于自我的建构。她用身体反抗,固然有颠覆,但“身体是感官的,受本能控制,往往是非理性的,而思想是理性的,审慎的,由表及里的、由近及远的,用身体思想就是把女性思想的可能性和限度局限在感官和非理性之内”{29},舒婷的《两栖女性》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女作家面临的陷阱乃是她自身”{30}的结论,即女性作家内在如此纠结之际,商业时代使情况更为复杂,女性在文本内的大胆反叛仍是被欲望化、被窥视的对象,只是手段更隐蔽,甚至是被伪装成凸显女性自我独立意识。

更多情况下,女性依然被解读为传奇(甚至是猎奇)故事,如张廷珍的《女儿泪》中的朱淑真,《当痴心女人遭遇爱情时》的唐婉儿,《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的杨贵妃都是通过女性生存的不幸,来感慨甚至是寻求一种女性的生存法则,如何利用自身作为女人的优势,甚至只是作为性别的优势,在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穿梭,游刃有余地获取自身需要的资源。虽然作者也在后记中坦言:“只有在这些文字中,我才能不加收敛地把我的想法渗进去,借古人的口表达我的内心,表达我在现实中难有机会表达的种种见解,包括某种智慧。”{31}女性成为在历史的夹缝中求生存、乃至成功之后的一种榜样,被参照,被膜拜,全然不顾其中的阴谋、女性的委曲求全等等,女人心机成为被渲染的对象。《读史做女人》系列丛书则被标志上了现代女性的《孙子兵法》、“现代智女枕边书”的字样作为销售的推介手段。其自序中写道:“力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和揭示特定历史条件下,存在于她们心中最真实的憧憬、彷徨、喜乐、哀伤。从她们的眼里和心理,还原一个当事人眼中相对真实客观的历史场景。从女人身上读历史,或许更真实,更有启发。”{32}真正的女性作家向外迈出的一大步被无情地拉了回来,将历史散文中的女性写作退回到了讲故事的境地,小而精致,不再有推向大境界的可能。

与此同时,历史散文大潮中也有许多男性作家进行了女性形象的塑造。不可否认,男性创作者较之以前也更加注重女性意识的开掘,“女性气质、女性历史和女性审美创造力构成了王充闾女性历史文化散文的重要视点”{33}。虽不能说是男性依据自身的需求运用男性叙述话语创造的欲望符号,毕竟是置身于想象之中完成了对女性的创造,尽管在叙述策略上已经悄然避开了对女性形象物化的描写,直接写其具有高贵的才华与品行的赞美,在对女性才华及人格尊重的前提下完成了“天使”形象的再塑造。更多情况下,也可将此种写作范式理解为现代文人“红袖添香夜读书”旧梦重温式的现代想象。杨闻宇的《慎重细节》和周涛的《从李甲说起》中,都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决绝进行了赞赏,“她的最后投江像美丽的瀑布从崖头纵扑而下那样化成一道彩虹,谱就了千古绝唱”{34},“我还是被杜十娘的投江深深震撼,佩服她的勇毅决绝”{35},对这位被侮辱与损害的女性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但这终究还是在讲故事,讲述人物一生追求的坎坷,未能感同身受的身在世外之感依然存在。同时也有传统意义上士大夫趣味对女性的一种欣赏,如余秋雨《西湖梦》:“苏小小的形象本身就是一个梦……对情的执著大踏步地迈向对美的执著……死于青春青年,倒可给世界留下一个最美的形象。她甚至认为,死神在她十九岁时来访,乃是上天对她的最好成全。”{36}。事实上女性可能并非想要有这样的结果,杜十娘投江是对爱而不得的绝望,而不是为了成就历史美名。女性愿意用生命来换取爱情本身就是对男权社会的一种抗争与不满,但却未必愿意为此结果而主动献出生命。当然,男性开始注重并逐渐尝试女性视角的运用,无疑是一很大的进步,这也为面向未来的生态及两性伦理的乌托邦构想在文学写作中奠定了基础。

女性走向何处,不仅仅是历史散文面临的处境,更是文学乃至社会学讨论的重大课题。女性作家因性别优势,更应在复杂的文化选择中选对立足点,立足性别生态的大视野,以女性智慧观照世界的同时,反观自身,用超性别的视角看待世界,而这种真正的觉醒或许仍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注释:

{1}⑧{23}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序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第269页、第25页。

{2}韩小蕙:《论90年代女性散文》,《创作评谭》1998年第2期。

{3}徐坤:《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小说界》1998年第4期。

{4}楼肇明:《繁华遮蔽下的贫困》,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赵稀方:《中国女性主义的困境》,《文艺争鸣》2001年第4期。

{6}王英琦:《王英琦散文自选集・自序》,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7}[法]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8页。

{9}匡文立:《历史与女人》,李晓红编:《三十年散文观止(下)》,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第335页。

{10}刘思谦主编:《女性生命的潮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选读》,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0页。

{11}{27}素素:《绝唱》,《永远的关外》,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第39页。

{12}张抗抗:《西施故里有感》,《张抗抗散文》,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第162页。

{13}迟子建:《与周瑜相遇》,《北方的盐》,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19页。

{14}{15}王英琦:《那有形的与无形的》,《王英琦散文自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

{16}{17}筱敏:《女书》,《成年礼》,鹭江出版社2010年版,第380页、第382页。

{18}刘思谦:《生命与语言的自觉: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中的主体性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9}李林荣:《嬗变的文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20}张抗抗:《我们需要两个世界》,《文艺评论》1986年第2期。

{21}{22}叶舒宪:《西方文化寻根中的“女神复兴”》,《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4期。

{24}何向阳:《如汝须眉巾帼》,《思远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25}荒林:《叙述秋瑾》,刘思谦主编:《女性生命的潮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选读》,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6页。

{26}张梅:《秋风秋雨愁煞人》,刘思谦主编:《女性生命的潮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选读》,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0页。

{28}卢升淑:《中国相当代女性文学与母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0年5月,第5页。

{29}吕林:《世纪末的精神守望: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主潮》,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页。

{30}舒婷:《两栖女性》,《露珠里的“诗想”》,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90页。

{31}张廷珍:《野史的味道》,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0页。

{32}君子心:《读史做女人》,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33}王春荣:《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的性别审美解读》,《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4}杨闻宇:《慎重细节》,《明月松间照》,京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35}周涛:《从李甲说起》,韩小蕙编:《永久的悔》,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第9篇:迟子建散文范文

笼蚊烟其实很简单,先是用一蓬干树枝将火引着,让它燃烧一会儿,就赶紧抱来一捆蒿草,将它们均匀地散开,压在火上。这时丝丝缕缕的青烟就袅袅升起了。蚊子似乎很不习惯这股在我们闻来很清香的烟,它们远远地避开了。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吃晚饭了。

这样对着青翠的菜园和绚丽晚景的晚饭,是别有风味的。饭桌上通常少不了一碗酱,这酱都是自己家做的。每年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一过,寒风还在肆虐的时候,做酱的工作就开始了。家庭主妇们煮熟了黄豆,把它捣碎,等它凉透了,再把它们揉捏成砖头的形状,用报纸一层又一层地裹了,放置起来。酱喜欢阳光,所以多数人家不是把酱缸放在窗跟前,就是搁在菜园的中央,那都是接受阳光最多的地方。夏日的晚餐桌旁,占统治地位的就是酱了。那些蘸酱菜有两个来源:野地和菜园。野地的菜自然就是野菜了,比如明叶菜、野鸡膀子、水芹菜、鸭子嘴、老桑芹和柳蒿芽,通常要在开水中焯一下,让它们在沸水中打个滚,捞出来,用凉水拔了,攥干了再吃。园田中的菜适宜于生吃,只需把它们在清水中洗过便是。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这个人拿棵葱,那个人拿棵菠菜,另一个人则可能把香菜卷上一绺,大家纷纷把这些碧绿的蔬菜伸向酱碗,吃得激情飞扬的。而此时蚊烟静静地在半空浮悬,晚霞静悄悄地落着,天色越来越黯淡,大家的脸上就会呈现出那种知足的平和表情。

我最钟情的酱,是炸鱼酱。鱼来自草甸子中的水泡子。水泡子里有鲫鱼、柳根和老头鱼。父亲用一根柳条杆为我做了钓鱼竿,虽然它不直溜,但钓起鱼来却不含糊。我挖上一些蚯蚓,放到铁皮盒里用土养起来,做诱饵,然后扛着简陋的鱼竿和蚯蚓罐去了大草甸子。我择一个水深的地方,将鱼竿抛下去,静候鱼咬钩的时刻。我把逮住的鱼用铁丝穿上,重新上了蚯蚓,把饵线再次抛入水中。水泡子中的鱼不似河里的,它长不大,都是小鱼,而且由于是死水,鱼有股土腥味,所以绝不能清蒸和调汤喝,只能放上浓重的调料煎炒烹炸。我钓回来的鱼,基本都是把它连着骨头剁成泥,舀上一碗黄酱,炸鱼酱吃了。只要晚餐桌上有一碗鱼酱,园田中的蔬菜就遭殃了,一盆青菜往往不够,再拔上一盆,可能还是不够,不把酱碗蘸得透出瓷器的亮色,我们的嘴是不会罢休的。

酱缸其实是很娇气的,它像小孩子一样需要精心呵护着。它的脸要蒙上一层白纱布,以防蚊虫飞进去,弄脏了它;它喜欢晒太阳,似乎还很害痒,要经常用一个木耙子捣一捣它,把它身上的白醭撇出去;它还惧怕雨水,所以酱缸旁通常要放着一块玻璃,一看雨要来了,就把它盖上去。我就很心疼家中的酱缸,有的时候在学校上课,一听到雷声轰隆隆地响起,就举手跟老师请假,撒谎说要上厕所,而我出了教室后会一路飞奔回家,冲进菜园,盖上酱缸。酱没被淋着,我却会在返回的路上被雨水打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