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第1篇: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疾控中心 仪器设备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313-02

鉴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范围的不断拓展,疾控中心所面临的挑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当中,卫生检测作用显得极为重要。由于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出现了多元化之态势,导致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已不仅仅是一项较为简单的财物管理工作,而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检测结果是否准确,除了和检验专业人员的能力水平息息相关之外,仪器设备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可见,强化疾控中心仪器设备管理显得极为必要。

1 疾控中心仪器设备管理现状

1.1 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一些疾控中心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纯属纸上谈兵,难以落实到位,造成管理工作漏洞多多,一些科室未能设置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岗位,而一些使用仪器设备的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尚不熟悉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导致其管理意识较为淡薄,一部分仪器设备使用者未按规定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造成仪器设备的故障率急剧提升等。

1.2 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因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和工作态度不积极,甚至规避个人的管理职责,造成一部分仪器设备操作者只懂得依据操作手册来简单地操作仪器,却不指导仪器的工作运行原理及其性能,如果平时维护保养不到位的话,就会造成一部分仪器设备在正常的使用期限内都难以进行工作。

1.3 仪器设备档案信息有待健全

仪器设备档案作为设备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仪器设备从采购申请一直到报废为止的全部资料,其建立能够反映出仪器设备的各项参数、性能以及完好状态等丰富的信息,从而帮助使用者了解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保障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一些仪器档案因为人员变动等因素没有建档或者虽有建档但资料不全,导致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大量缺失。

2 加强疾控中心仪器设备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形成疾控中心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要形成仪器设备管理体系,就应当大力推行分级管理负责制。仪器设备管理由分管领导、设备管理科室与使用科室等共同负责。设备科是负责设备直接管理的部门,主要是在分管领导的领导之下,负责管理本单位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与维修、管理等,为此应当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使用科室使设备管理的二级单位,主要是在科主任的领导之下,由专人负责本科室仪器设备的申购、审批、购置、建档、使用、维修、报废等全面管理,并做到定期和设备科开展核对。

2.2 注重疾控中心仪器设备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仪器设备管理是系统化与动态化的过程,应当立足于制度管理,使整个工作有序化、任务明确化、责任清晰化。在设备管理之中,应当规定科学规范的程序,让设备管理的各环节均做到有章可循。在采购设备时,应建立起仪器设备计划管理制度、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办法、仪器设备验收制度、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从而避免由于盲目决策而造成的资金浪费。同时,要逐步建立起仪器设备财产清查制度、仪器设备报废管理制度、仪器设备调拨管理制度等规定,从而防止资产的浪费与流失。

2.3 开展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教育

在仪器设备管理中,人员是最根本的要素。要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并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作出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员工开展戒勉谈话,严重的应追究其责任。要定期开展检测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在购买大型仪器设备时,应当要求生产厂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操作者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与工作原理,解决简单的故障,并依据仪器设备之性能开展定期维护保养。例如,常用仪器设备在使用之后应做到防尘、防污,对于光学类仪器,应做到每周至少通电一次实现防潮与防霉,对于一些有防潮部分的仪器设备应在其内放置干燥剂并定时进行检查更换。

2.4 着力提高仪器设备的经济效益

各家单位除了加强日常设备维护管理之外,还应当建立起医疗设备档案。设备科室与财务科室应当分别从医疗设备的物质形态与价值等内容建立起仪器设备档案,要从设备的采购进单位,一直到最终的报废,开展全方位与全过程监控。将每一台仪器设备的采购、使用、维修与报废等相关资料进行完整记录,从而为仪器设备的管理提供决策的依据。对于达到报废期限的仪器设备,必须严格依据国家所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要全面审查仪器设备的报废手续是否完整齐全,要组织专业人员从技术上作出论证,从而确定仪器设备已经真正失去了使用价值,从而杜绝没有达到标准就进行人为报废。要立足于会计核算,认真监督检查报废医疗仪器设备的整个审批程序、提前报废或者变卖仪器设备的收入情况,从而防止这部分收入出现流失。

3 结论

综上所述,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保障疾控中心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内容,各个环节必须要做到责任到位。唯有持续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才能有效避免工作中产生相关差错,以保障患者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有效,并积极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预防疾病能力和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第2篇: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校;设备管理;仪器设备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1.029

仪器设备是高校国有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物质保障和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物质基础,是高校综合实力及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加大,高等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添置仪器设备进行实验室建设和改善教学设备,高性能先进及进口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在管理设备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产生了一些问题,须引起高度重视,下面就谈谈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可以改进的措施。

1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问题分析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规范管理缺乏制度保障

许多高校没有建立健全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在仪器设备购置、使用和报废等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比如,大型仪器设备采购时,没有专门的设备采购领导小组和调研组,未经过认真充分的调研及科学论证,未对学校现有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缺乏监督,往往仓促上马,造成资源浪费。使用中,也不能做到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难以跟上步伐,往往造成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低下,甚至闲置,效益不明显,损坏、积压、浪费的情况比较多。

1.2 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首先,高校相关领导对仪器设备的重视程度不够,普遍认为高校的工作,教学和科研才是重中之重,设备管理工作是为之服务的,临到上级检查或需要用到的时候抓一抓、促一促就行,没有意识到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管理跟不上,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混乱局面甚至流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1.3 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差、维护能力低,管理手段落后

不少高校对设备管理工作认识不够,随意指派设备管理人员,待遇低下。设备管理人员主观积极性不高,不能及时熟悉新设备各方面性能、操作规范,不能积极钻研设备的维护维修保养知识。设备管理人员客观维护水平低下,不能对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维护。特别是大型精密的仪器设备性能复杂,设备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或进修,缺乏仪器设备必备的维护维修保养知识,常常使得大型仪器设备因一些小问题而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了设备不能正常使用,进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秩序。另外部分高校仪器设备管理还采用账簿式手工管理,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已经不适应当今高校蓬勃发展的需要,无法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损坏、调拨等数据进行及时变更,无法对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分析,不能实现仪器设备的动态有效管理。

2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改进措施

2.1 建立健全一系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基本保证,是日常措施落实的评价标准。高校应在仪器设备的审批、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方面建立健全一整套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到设备的审批、采购、维护等各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章可循,全部过程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一是建立仪器设备审批制度。做好设备审批前的采购申请或采购计划论证工作。二是建立仪器设备采购制度。仪器设备的采购工作由资产处或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根据《政府采购法》或《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规定,进行采购。三是建立仪器设备保管使用维护维修制度。仪器设备采购回来后,要落实管理责任人,建立技术档案,定期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维护,做到日常保养和学期结束大保养相结合。对本部门利用率低下或已经闲置但其他部门可能还有利用价值的设备,提出调拨申请,供主管部门参考,全校统一调剂,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2 重视仪器设备管理,形成激励机制

主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该重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对工作中勤勤恳恳、善于钻研、成绩显著的设备管理人员,除大力表彰外,适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作为年终考核评优的参考依据之一。这样激励设备管理人员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自己所做的设备管理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更加兢兢业业为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及管理工作,从而稳定仪器设备管理人员队伍。

2.3 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综合水平,改进设备管理手段

设备管理人员思想上要牢固树立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业务上除了要求他们工作中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外,还要钻研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知识,要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越来越高,主管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培训工作,提高管理工作者思想和业务水平。管理手段方面,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应该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借助软件,依托校园网络平台,来完成资产设备的管理工作。实行计算机电子化、网络化管理,不但建立了强大的数据库,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随时查询和打印各种数据,而且数据更新十分方便,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添加新设备以及进行校内部门之间调拨设备、报废无使用价值的设备等大量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通过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管理者实现了资产的动态管理和监控,再经过科学分析,使得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

当今高校的发展离不开设备管理工作,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必须有一整套栏竦墓嬲轮贫龋并严格遵照执行。全校上下应该重视设备管理工作,管理人员也应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利用现代化工具手段对其进行科学、规范、系统管理。

参考文献:

[1]张艳琼,李.实验教学中常用仪器设备物品的管理与使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

第3篇: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一、高校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各系部门各自为政的管理

现在很多高校设备管理部门无法按设备管理制度对全院教学设备实行管理,长期形成各系部门教学设备管理中各自为政,造成小而全,购置系里所需设备由各系领导自己决定,不按设备购置的制度执行,购回的设备只拿发票到设备管理部门上账,有的甚至账也没有上,就在会计部门报账,出现许多重复购置现象,而库存的新设备系部门从不问津,管理部门也不去合理调拨,闲置的新设备二三年后就落后,甚至被淘汰。这样学校投入大量财力购置的教学设备大量闲置,使用率不高,造成浪费。

(二)各系分管设备的人员缺乏与设备管理部门的反馈管理

设备管理部门很少与各系分管设备的人员沟通设备管理部门把一些新设备分到各系后,不再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有的系使用一次后,不再使用,管理部门不对设备作合理调配,迫使其他系都各自备有使用率不高的设备,如教学中使用的幻灯机,投影仪等设备。

(三)教学设备等固定资产出现脱节管理现象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人才频繁流动,各高校的调动人员一经院系领导同意后,不与设备管理部门办调离手续,通常发给个人使用的但属固定资产的设备,也被带走,一旦离校无法追回,这就需要制定学院人事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有同样的审批权,否则对低值而耐用的设备,设备管理部门无法控制。财务制度的不严格或办事人贯的疏忽,都会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财务与设备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密切的联系使很多没开验收单的设备报账,为杜绝这种现象,财务总账与设备总账至少一年一核对,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二、充分认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规范教学设备的管理

(一)教学设备管理应规范化

设备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设备的规章制度认真、负责的管理好教学仪器设备。各高校的所有教学仪器设备必须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归口于设备处或设备科管理,同时各系部门有专人分管各系部门的教学仪器设备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各高校结合实际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建立教学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建立固定资产设备和低值耐用设备的管理办法,保证帐物卡一致。

(二)做好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工作,规范高校设备管理部门的设备采购制度

加强采购计划的管理,搞好购前论证,是保证仪器设备发挥效能的前提,对各院部门计划购置的仪器设备,实行统筹计划,做到合理布局,克服重复购置现象。具体做法为: 凡申请购置仪器设备的单位,应首先向学校主管部门提交“仪器设备购置可行性论证报告”,该报告应包括设备的概况、该设备对教学科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人员配备情况、安装使用的环境条件及现有同类仪器在本地区的分布情况等等。严格对购置计划进行审查论证,建立一个健全和完善的采购供应机制,规范仪器设备的采购程序,加强集中统一采购,要将政府采购的原则和模式引入高校设备采购工作中,增加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引入竞争机制,加强监督,相互制约。采购应遵循“透明、公开和择优”的原则,避免暗箱操作。

(三)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

教学管理部门所需要履行教学仪器的合理调入、调出、验收、申请、审批、购置设备的维修直到报废的仝过程。同时要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对教学设备的科学化管理。要想很好的完成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自己所作的工作一切都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能够严格执行管理设备的条例与制度,擅长管理,同时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懂设备的常规使用,操作和维护技术。设备管理人员常做采购设备工作,这就要求采购人员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不谋私利。另一方面陈旧老化的教学仪器设备逐渐要被先进的仪器设备代替,不断熟悉设备的性能,指标是设备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安心设备管理工作,具备敬业无私奉献和创新的精神,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把设备管理工作搞好。

(四)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完善固定资产设备和低值耐用设备的管理办法,严格实行高校固定资产打卡制度,保证帐物卡一致,有专人管理设备库,不仅要库房的账物相符,还要熟悉库房设备的来源和用途。知道来源可以在设备出现问题时及时与厂家取得联系,知道用途以便合理调配各种设备,做到心中有数,可避免重复投资和设备闲置,切实使设备达到规范化管理。

2.健全管理机构。高校的所有教学科研设备必须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归口于设备管理部门,各部门的仪器设备的管理必须落实责任到人,任务到人每年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对设备档案进行整理,形成对设备使用率、运行情况、分布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并向学院领导汇报,为下一年度设备采购计划提供可行性参考。

3.建立科学的设备管理档案。加强档案管理,对设备要求从开始填写“仪器设备购置可行性论证报告”就进行建档,同时建立纸质和电子两种档案,建立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收集保管好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保修卡及维修记录,设备的随机资料、图纸、履历书、合同等要全部归档。特别是对大仪器设备、精密仪器设备、贵重仪器设备、专用成套仪器设备等还应要求使用部门认真填写《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仪器设备使用日志》《实验室工作日志》《仪器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本》4种设备日志、记录。

第4篇: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校 仪器设备 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10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许多高校办学规模得到扩大,办学条件有了大幅度改善,办学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随之,高校添置的教学仪器设备也不断增多,构成日趋复杂、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管理体系和手段已无法适应发展,探索与教育规律相符合的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意识淡薄,措施乏力。长期以来,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优势,高校在购建仪器设备时只需全额直接列支,不需计提折旧费,一直无偿在使用仪器设备;这种长期依靠“吃皇粮”的发展,使得许多高校的各级领导更关注发展需求和资金投入的力度,对于仪器设备存量和质量的高低及管理责任落实都缺乏意识与努力;加之,由于教学科研工作的特殊性,一些操作程序在采购、验收、使用、调拨、报废等环节上显得不够规范,甚至有随意行为。许多高校管理者都将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师资队伍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校仪器设备的管理,保一直留一些不合时宜的管理办法,至今未加以修订,沿袭着旧有的管理模式,导致管理不完善,体系不健全、手段陈旧落后,甚至于有的管理部门对管理范围、内容、着力点都没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就更难拿出一套长效的管理措施,一本涵盖各类仪器设备存量及利用状况的账实相符账簿来。

2.多头管理,职责不明。除规模较大的高校外,许多高校的仪器设备都处于分散归口管理状态,实施多部门分头管理,有的不同归口部门使用不同的软件管理,各自为政;有的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处管理国有资产,实验与设备管理处负责设备仪器,财务处负责价值核算,各级学院只管使用,缺乏统一领导,无法将责任落实到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实物管理与资产管理无法有机结合,有的部门只管使用,不管养护;有的仪器设备多人使用、无人负责,有的仪器设备保管没有登记和丢失赔偿制度,以至于重大的损坏、流失无法追究也无人追究。由于长期缺乏统一的协调与沟通,致使账物脱节,存在严重有账无物、有物无账情况,一旦发生问题,就相互推诿。

3.重复购置、利用率低。高校多以院系为单位、由不同领导分管,有些部门从本单位的使用方便和小集体利益出发,争设备,在配置上都追求小而全;有些部门借助学科建设、科研课题、管理创新等名义争投资,在配置上追求高、精、尖,为了局部利益都实行占有制的管理,使一校之内相同或相近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大量重复购置和存在,使用效率不高。有的仪器设备购置前缺乏科学的论证,造成高能低用,高价低效的严重浪费;特别是用于教学、科研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不但有局限性还有时间性,尤其在高新技术快速度发展的今天,其淘汰更新的速度更快,如果早期的使用率不高,就会造成隐形浪费,导致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低下。

4.手段滞后,效果不佳。许多数高校的仪器设备都在使用单机版的管理软件,信息无法实现共用共享,管理处在静态信息阶段。一方面,单机版的管理软件只侧重于仪器设备的录入、统计和静态分析,对仪器设备的动态无法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单机版无法实现网络化,仪器设备管理无法做到同步与纵横多维沟通,录入信息容易发生偏差,造成账面信息与实物信息不相符;尤其在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和放置地点经常变动时,信息无法及时反映,更难做到对仪器设备的有效监控,最终导致仪器设备管理与实物管理无法有机结合,资源也无法实现共享,浪费流失现象严重。

二、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几点对策

1.健全管理制度,强化队伍建设。高校应针对校情和仪器设备管理现状,结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相关的财政法规制度,从加强内控制出发,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形成一整套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控制流失渠道,盘活仪器设备存量,实现资源共享。当前,亟待制定或修订的管理制度有:高校仪器设备经济责任制度、高校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高校仪器设备保管、使用及养护制度、高校仪器设备损失、丢失与赔偿制度,通用设备定期抽查制度、高校仪器设备定期考核评估管理办法、高校仪器设备报废与处置规定等一系列内部管理规范,明确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与占有、使用部门以及使用人的责任,使整个仪器设备管理周期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科学的监督管和理责任制。当然,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同样需要一支觉悟高、责任心强、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管理干部队伍,注重吸收一部分敢于较真,有经济管理意识的人员,充实管理岗位,注重加强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2.改变思想观念,提高管理效率。树立起经营学校的理念,加强预算管理,实现源头控制。高校应根据各学科或专业办学对仪器设备的需求,建立起科学的配置体系、配置标准和利用率考核奖惩办法,促进各级使用部门实事求是地根据所需和实际存量,来编制核定购置、使用和处置仪器设备的预算,提高准确度。高校财务部门则依据配置标准严格审核安排预算,每年综合分析预算差异,提高预算安排的准确度。高校采购管理部门则严格执行预算采购,坚持对大型仪器设备的购建实施可行性论证和项目评估,克服仪器设备随意购置和盲目追求,从意识和源头上控制盲目购置、重复购置;高校仪器设备管理部门通过相关标准对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进行定期考核奖惩,使资源配置目标和使用效益得到优化;加强对闲置仪器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调剂,减少仪器设备闲置,使闲置仪器设备合理流动发挥效益。严格报废的审批程序,实行仪器设备集中、统一报废处置,规范残值财务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质量。高校应依托校园网建立起仪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管理责任固化为数字化的程序,通过计算机实现仪器设备整个管理周期的实时、多维、动态监管,记录仪器设备的增减、调配变动情况,掌握采购、使用、处置以及结存等信息;通过服务器连接,让不同身份的管理人员、决策者在不同地点运用计算机可以同时实施不同的管理活动,实现仪器设备网上同步管理,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务核算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使用者之间的纵横多维沟通和协调,提高管理质量。

4.建立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怎样提高存量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效能,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一直是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课题。高校可通过创建先进实验室的共用共享,建立一个大型仪器设备、实验室、专家共享平台,公开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信息、仪器设备情况与技术参数、实验内容、服务范围、服务时间、收费标准;建设和管理知名专家库,为科研、实验、设备应用提供咨询服务,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案,为设备维修和维护提供帮助和指导;依托网络,实现仪器设备、实验室、知名专家信息公开透明和网上预约服务;借助技术手段,实现对仪器设备、实验室运行实时精确监控,建立绩效考核体系;从而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效能,更好地为学校的师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

[本文由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高等院校教学设备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9C019资助]

参考文献:

1.叶可辉等.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3)

2.武红玲.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1)

3.万海燕.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10)

4.赵子军.浅谈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009(9)

第5篇: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检验;仪器设备;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a)-099-02

目前,很多血站检验科的化验工作由全自动仪器代替了手工操作,大大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精密度和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高科技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重要资产,也是实验人员的重要工具,直接用于检测献血者的血液是否合格,对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仪器设备的专业性、技术性越来越强,精密度越来越高,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对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使其检测结果更准确,是检验科管理的重要任务。

1 检验科设备管理工作中的现状

1.1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不严

目前有些检验科领导还没能够对仪器设备管理有足够的重视,缺乏对科室仪器的全方位有效管理,仪器使用人员管理意识较为淡薄,管理上存在漏洞;仪器设备的管理职责没有明确到人,导致使用人员责任心不强,只注重设备的使用,在充分享受到自动化设备带来的好处时,忽略了对设备的有效管理和维护;有些职工认为,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是主管的责任,自己无关,自己只需要处理日常工作即可,对应该鉴定的仪器设备未能按鉴定周期来鉴定,并未能按要求进行维护和保养。

1.2 对仪器设备了解不够

高科技含量的设备对检验人员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仪器设备科技含量高,构造更加精密复杂,使用功能更强大,但是仪器的安装及培训过程却很短,大概在一周左右,有的甚至更短,导致有些工作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未能完全掌握,有些仪器功能未能真正充分利用起来。另外,工程师在安装及培训时只对简单的操作方法培训,仪器的机械构造和工作原理一般不详细介绍,造成工作人员只会每天重复性地使用,遇到简单的问题,就不知所措。

2 对以上问题采取的对策

2.1 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制定标准操作规程(SOP)。由使用科室建立仪器设备的使用SOP,SOP的内容一般包括:目的、职责、适用范围、原理、仪器设备所需耗材的要求、操作步骤和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校准、使用维护记录等。建立SOP的方法是首先由具体执行操作的工作人员编写具体的操作规程,由科室负责人汇总审核,形成统一SOP文件初稿,发回工作人员进行讨论、试操作形成反馈意见,根据具体反馈意见,对SOP文件进行修改、定稿,建立起适宜操作的SOP[1]。

2.2 把握好新设备购置后的安装以及培训时机

在制定、完善和细化SOP文件的同时,对执行操作工作人员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培训过程中工程师在安装仪器时要进行详细的讲解,不能仅仅追求速度。工作人员应多方面学习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联性。对仪器的型号、功能、软件的安装、备份、修复等也要初步了解,遇到简单的问题能及时处理。对新购设备使用人员到生产厂家和使用该设备的单位进行设备使用前培训,掌握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知识。应特别注意关键环节和细节培训,达到统一操作和规范操作的目的。未经培训人员严禁上岗,以免造成设备损坏。仪器设备工作一段时间后,全科人员应集中学习和讨论,以便为将来的工作带来便利。

3 对于设备管理的建议

3.1 严格执行管理SOP

严格按照制定的SOP文件进行仪器的操作。再完善的制度和SOP文件,如果没有工作人员的认真执行,势必会使制度和文件形同虚设而成为一纸空文。因此,为了确保SOP文件得到认真执行,应严格采用自检互检、审核考核等方法监督、检查、检测SOP文件的执行情况。

3.2 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程序

各种仪器的维护都有一定的周期: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等。主要的内容就是进行清洗或易损部件的更换、酶标仪的保养和维护、灯泡的光量检查或更换、波长线性和准确性的检查等。这些都是根据各种仪器自身的要求进行特定的维护和保养,对一些技术性较强的维护应由厂方派专人进行[2]。定期良好的日常维护保养是减少检测检验设备故障,延长设备使用期的有效措施。要建立设备定期保养制度, 进行日常和定期保养,完成对设备的外部除尘、充电及内部清洁,保障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要加强设备使用环境的检查,保证设备使用的正常运行。对使用环境要求高的设备要对其设备运行环境进行必要的改造,做到防尘、防潮和防高温,对水、电和地线等要做严格的净化处理,要做好设备的防护工作,保证设备有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同时,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后应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做好日常使用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定期进行性能检定,确保仪器设备性能良好,运行正常。使用次数较少的大型关键设备及长期不用的仪器每月应至少开机检查一次,并做好维护保养记录[3]。

3.3 仪器设备要有专人管理

检验科要确定一名兼职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本科所有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申报维修、检查、监督,配合专职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日常巡查。科室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和专管专用。对于万元以上的共用设备须另指定专管员,对设备每半年还须进行一次除尘、除垢、上油等内部保养,以便提高使用人员的责任心。

3.4 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仪器设备的校准与工作人员的培训应受到充分重视。除了工程师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外,应经常举办一些技术讲座或培训班(计算机培训、外语培训),或者派工作人员到更高水平的单位学习。另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管理新形式和新方法,加强同行间的经验交流和学习,才能更好地管理仪器设备。

[参考文献]

[1]陈保民.血站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0): 62-64.

[2]曾照芳.临床检验仪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6-257.

第6篇: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随着院校教育形势的发展,医科院校的科研医疗仪器设备建设得到很大发展,对临床教学、医疗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提高医学院校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切实发挥国有资产在高校中的作用,是高校设备管理部门亟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笔者现对医学院校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一些看法,与同行共同磋商探讨。

1 当前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设备管理在高校诸多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管理质量与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标志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暴露出了在新形势下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1 对设备配置缺乏统一规划 在设备资源配置上,一些单位还存在着部门所有、个人所需的思想,往往追求“小而全”的资产配置模式。整体投资计划性不强,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统筹安排,重复投资现象较严重。致使一些设备使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投资效益的提高。

1.2 设备管理制度不规范 医学院校和其他高校在设备管理方面有些不同,设备管理部门不但负责院级的设备管理,同时还对学院的二级院系设备进行管理。由于一些制度不健全,程序不清,诸如:免税申报和大型设备论证等一些程序不规范,致使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一些失控的现象。

1.3 设备闲置浪费现象严重,使用效率低下 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为了达到评估的指标要求,实际能力和长远需求考虑不周,盲目追求仪器设备的现代化、高档化,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贵,不惜投入巨资无计划地购置国内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有的并非教学、科研急需或本校普遍需要,有的只为个别研究项目或个别人而添置。与此同时,由于大量经费被投入到购买新的仪器设备上,旧的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的保养与维修,功能过早丧失,提前进入淘汰行列,造成资源浪费。

1.4 管理人员思想认识有误 设备管理职能部门对所从事的工作认识有误,在一些人的眼里认为设备部门只是采购设备,登记入帐。而对设备如何管理缺乏有效地认识,特别是对大型精密仪器的技术状态和使用情况没有足够的重视。

2 加强设备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2.1 更新观念,提高设备配置的合理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认识要提高,观念要更新。在管理机制上,首先要改革那种条块分割、封闭分散的管理体制,摒弃“部门所有”、“小而全”的旧观念[1]。在资源配置上,加强统一规划安排,从医学院校整体利益出发,进行认真地调研,既要考虑适用性又要考虑共用性,以提高投资效益,避免重复投资和资产闲置及流失现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和科研部门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作为研究工具。对于大型仪器设备的购买,首先要做好认真细致的调研工作,特别需要设备部门把关的是:了解本校和附属医院同类设备及使用人员的情况,避免大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或只为某一学科、某一课题所购,课题做完了,也就将大型仪器闲置不用了,更有甚者只为个人所购的现象。

附属医院的旧设备也可以与学院新购置的同等设备互换使用,附属医院给学院补贴一定的费用,既可以保证教学的使用,也改善了医院的设备,还为学院节约了经费,一举三得。

对在用大型仪器设备要重视其功能开发和技术改造,改变封闭式的管理办法,通过对大型仪器的利用率、完好率的追踪调查进行动态管理,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益。逐步实现大型仪器向全校、全社会开放,将大型仪器使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部门和个人的直接利益挂钩,确保其年平均使用机时达到国家教育部的规定。

2.2 从源头入手,加强制度管理 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涵盖管理工作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仪器设备添置计划编制与专家论证制度、仪器设备采购招投标制度、仪器设备入库验收与财产登记制度、仪器设备领用与保管及调配制度、仪器设备定期检查与维修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状态信息收集与数据分析处理及其备案制度、仪器设备报废注销制度、废旧仪器设备再利用制度、仪器设备添置计划与招投标及产品说明书等文书档案管理制度等等方面,并要随着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以及教学、科研等活动对仪器设备需求及其特点的变化而进行及时地修改、补充和完善[2]。另外,还应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负责制,一级抓主管部门首先从源头入手,加强仪器设备的制度化管理,进一步规范设备的购置程序,严格实行三级审批制度。要求凡是添置5万元以上的设备,要逐级申请上报,学校根据仪器整体配置情况,召开校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进行论证审核,并报校领导批准后实施。其他1~5万元的仪器购置,也必须有专家论证报告, 保证仪器的合理配置, 避免仪器的重复购置。其次,针对许多部门存在仪器设备闲置的情况,组织开展全校范围的闲置仪器设备调试,盘活固定资产,有效避免仪器设备资源的浪费。同时制定相应的检查和监督机制,建立奖优罚劣制度,维护设备正常良好的运行,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3]。

2.3 精心养护,提高设备使用效能 各使用单位建立健全制度, 操作人员认真负责,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认真做好设备的使用和维修记录,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针对设备数量递增快、维修经费不足和工程技术人员少的情况,一方面精打细算,挖潜节流,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另一方面,建立三级仪器检修制度,对大型贵重仪器、常规仪器和专科仪器可分别采取供货商或生产厂家全程跟踪维修、学校统筹维修和科室重点检修等方式。

2.4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高校设备管理人员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技术人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科学研究涉及的学科面不断扩大。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跟上时展的步伐,除掌握计算机等必备的现代化手段,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调查研究、组织实施和总结提高的能力,循此逐步提高管理水平。对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可通过岗位培训、技术培训、校际之间的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多种途径达到。

2.5 更新管理手段,推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计算机网络化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和群体化。校级分管领导可以通过校园网上设备信息的自动采集,对设备经费的使用,仪器设备的购置、分布、使用频率、运行状态等情况进行随时随地查询,掌握“ 家底”,为设备管理决策科学化提供有效依托。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与各实验室及有关设备使用者保持适时联系,随时获取各处仪器设备的拥有量、使用时段、使用效益等信息,实现对全校的仪器设备动态管理。同时还应开发闲置或待报废设备的再利用价值,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程度也会因信息的及时获取与交流而得以大大提高。当然,实行仪器设备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也并非完全排斥传统的管理方式,相反,一些好的做法与经验应继续保持。尤其是为了确保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和根据管理制度的规定,在有些环节上原始资料与记录必须以传统的纸质形式进行保存,如领导的签名、上级的批复等。

【参考文献】

[1] 刘莉.加强医学院校设备管理工作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0(5):31-32.

第7篇: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字:实训室;设备设施;管理

高职院校实训室、实训车间是学校科研和学生实训的重要场所,培养高素质人才,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高职院校实训室、实训车间正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实训室、实训车间是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度有现实意义。学校实训室、实训车间设备设施、仪器是实训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实训设备设施的使用率,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伴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高职院校教学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实训室、实训车间建设也成为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项目,做好实训室、实训车间设备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发挥实训室设备的作用,将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院校实训室设备管理现状

1.观念传统

实训室、实训车间设备包括很多设施,有实训台,实训的各类精密仪器仪表,工卡量具等等。精密仪器仪表造价相对较高,实训室、实训车间管理会对精密仪器进行重点管理,而对其他仪器的使用则不进行重点管理。学校相关领导对实训是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使用制度,导致实训室、实训车间设备使用率降低,甚至有时会发生设备不能平均分配使用的现象,给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学生进行实训带来很大麻烦。

2.使用审批制度不健全

由于管理观念传统,实训室、实训车间设备的审批制度也不健全。有些教师或者学生可以随意借用实训室设备进行实训,因为没有建立完善的使用审批制度,造成借用混乱,不能按时归还实训设备,影响其他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和实训,严重的还将影响大批学生的正常实训课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部分学校的实训设备管理还停留在非常传统的管理阶段,不仅记录麻烦,查找困难,还容易造成一定的混乱,影响设备的使用。有些学校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就盲目采取一些现代化管理办法,同样给设备使用带来很多不便。有些学校虽然采用了现代化的数据库管理软件,但是并不能完全适合本校的实训设备管理。

4.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高职院校实训室、实训车间设备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学校使用的是退休教师,有些是学历较低的人员,所以,实训管理的水平也不一样。然而高素质人才进行实训室管理会从工作中发现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正,同时能够为实训室发展提出更有效的建议。而有些素质较低的管理人员不仅工作态度有待改正,工作方法也较古板,不能为现代化实训室、实训车间管理提供更多的有效建议。

二、加强高校实训室设备管理的途径

1、创新观念

思想认识问题是决定实训设备管理成效的根本性问题。如果思想上不重视实训室、实训车间设备管理,必然会导致在日常工作中的马虎大意,实训设备管理工作也就不可能做好。因此,学校领导应该统一全校思想,使全校教职工认识到实训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能够自觉维护实训室、实训车间设备。实训设备管理的意义主要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实训室、实训车间设备是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的必备仪器,离开了这些设备,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就难以正常进行,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不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其次,实训室、实训车间内的设备一般来说都比较贵重,而且大型精密仪器现在高职院校实训室、实训车间里也非常普遍。如果出现损失,就会给学校经济带来严重损失,甚至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实训室建设经费的整体规划,职工社会福利的提高和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对于实训室、实训车间设备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这也

是学校是不是真正重视实训室设备管理的重要表现。

2、建立严格审批制度

在设备采购时,严格立项审批手续,在前期做好把关工作,按照学校和具体实训室、实训车间建设的整体规划,技术先进、经济合算、科学实用的原则选择理想设备,避免订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防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确保购进设备的质量,从入口上打好实训设备管理的基础。设备进入实训室、实训车间后,做好详细的登记工作,把好实训室、实训车间设备收关,使进入实训室、实训车间的设备万无一失,还要认真登记、造册,建立详细的信息,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充分的方便和依实训设备管理问题的思考。在使用时,应该在注意谨慎小心,避免人为产生损害的同时,也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使用效率,在最大限度内使实训设备发生作用。同时,做好实训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工作,保证设备能够始终处于完好的状态,避免在使用时因维护不当产生损失。另一方面,实训室、实训车间设备管理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问题,这是实训室、实训车间设备管理最重要的核心环节之一。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制定科学、规范、有效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开展和提高实训室、实训车间设备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实训室、实训车间仪器设备管理要想有效进行,必须使之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因此,在实训室设备管理工作中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教育部2000年修订了《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高职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颁布学校的具体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应该包括教学、科研设备管理办法、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实训室、实训车间仪器设备训收工作规程、多媒体教学系统管理制度、保管制度、规范操作制度、维修制度、仪器设备管理考核制度、实训室、实训车间安全检查制度等。

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实训室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在进行人员选拔的时候,不能完全注重学历,更应该注重管理人员的全面素质。同时,学校应该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从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正,将错误降低,提高实训室、实训车间设备的使用效率。总之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是为教师进行科研,学生进行教学实训的基地,实训室、实训车间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科研发展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所以,加快实训设备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保证学校实训室、实训车间正常运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马琳,长春大学学报,2003/04.

第8篇: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卫生检验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由于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食品安全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先后侵袭,国家加大了对基层卫生检验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力度,一大批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陆续配发、购置到位,并实施运行。同时对仪器设备档案是否完整、有效和科学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和完善检测仪器设备档案,对提高卫生检验质量与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充分利用仪器设备档案,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率,使其更好的为公共卫生事业服务,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1.1仪器设备的来源及类别 基层卫生检验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来源主要为:项目配备(包括国际项目、政府贷款项目和科研课题项目等)、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配发、因工作需要单位自行招标采购。

常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有:理化检验、生物实验(微生物、病毒、免疫、分子生物学)、临床检验、现场监测、通用辅助设备等类别[1]。

1.2仪器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责划分目前,国内各级卫生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没有统一,就大部分基层实验室而言,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归属于业务办公室或质量管理办公室,管理一般采用二级管理模式,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为一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仪器设备的招标采购、开箱验收、建档、维修、检定和使用过程中的定期核查等工作。仪器设备使用科室为二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制定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和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可行性报告,仪器设备使用中的动态管理,对科室的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测和监督。

1.3仪器设备验收及基本情况登记新购置、配发的仪器设备到位后,尽快组织科室负责人、使用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一起开箱验收,要对照装箱单清点配件和资料,要根据仪器的技术指标进行调试验收,仪器设备使用科室填写验收记录表、仪器设备基本情况登记表,同时编制仪器一览表,其主要内容要包括能代表该仪器设备的主要信息还有对仪器设备状态(检定/校准、停用、维修、报废等)的描述。大型仪器设备生产厂家必须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安装、调试、培训。仪器一览表的编制与更新不仅能详细了解仪器设备资源状况、便于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而且能根据工作需求灵活调整使用,使仪器设备最大程度得到有效利用。所有登记表格信息填写完整后应及时归档保存。

1.4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

1.4.1前期资料收集仪器设备使用科室负责收集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技术调研论证报告,标书,合同,验收记录,装箱单,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检定/校准证书原件,供应商资质等相关资料。年底前交本单位档案室统一管理,同时留好移交清单并索要仪器设备档案号

1.4.2 使用资料的收集 主要收集仪器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操作作业指导书,使用记录,当年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证书原件,维护及期间核查记录等。以上资料科室收集好后,待新一年度使用新的记录表格时,交本单位档案室统一管理。

1.4.3 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完整的仪器设备档案信息资料,在保证仪器准确高效使用的同时,还可方便各种信息的统计、查询、汇总,满足资产账务管理的需要,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建立“仪器设备计算机数据库”,实行数据化管理。暂时无条件的单位要列出 “仪器设备一览表”,仪器信息要齐全,方便查询。

2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现状

2.1 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制度不严因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职能交叉、重叠管理的现象,出现“谁都管而谁都管不好”的现象。有些单位的仪器、档案管理人员不太熟悉检验业务,对仪器的使用范围、精密度、维护保养、注意事项等无法理解;使用人员档案管理意识较为淡漠,缺乏足够的重视,使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如:少数单位的仪器管理人员工作粗糙,责任心差,经他手的一些仪器购置资料丢失,造成档案资料不全现象;仪器设备一览表由科室仪器保管员填好后,只做简单的汇总,不再检查验证,不同科室的同型号仪器设备填写内容出入较大或无法区分仪器归属科室现象时有发生;对于所管理的整个单位的仪器设备底数不清,使用年限、 运行、报废情况,均为一本糊涂账,导致整个单位的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资料乱七八糟。部分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填写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维修等记录,有的虽然有记录但不规范。有的部门在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培训、使用、维护等工作中未按有关规定执行。

2.2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没有明确,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一般来说,仪器设备购置申请、技术调研论证报告等在仪器使用科室,而采购、招标在采购部门,仪器到位后,采购部门人员常常不能到场验收或集中归口档案材料,导致档案残缺。另外对仪器设备档案收集管理工作也没有做到应有的重视,如对需检定的仪器设备未按周期检定,需期间核查的未进行相关试验,造成使用资料的收集缺失,直接影响单位的实验室认可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不到位仪器设备档案既能反映仪器设备在以往的使用过程中其量值是否准确可靠,性能是否完好,又能客观反映直接由仪器设备出具的检验结果是否正确,计量器具是否按时送计量部门检定等。有的单位仪器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对仪器设备没有建档,或虽建档,但资料残缺不全。

2.4 分散保管现在部分基层卫生检验实验室,没有一整套的设备管理系统,仪器设备档案呈现分散保管状态。这与相关规定也是背道而驰的,仪器使用科室希望这样,是为了日常使用时查询方便;档案管理部门因为可以减少部分工作量,乐意如此。但这样做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单位仪器设备的整体情况,也不利于后期的管理利用。

2.5 归档一些不是原件的文件材料 一些卫生检验实验室在进行仪器设备档案检查时出现档案是复印件的情形,包括仪器设备购置合同以及技术协议。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归档要求,也不具有法律的效应,同时也就失去了归档的意义。有以下几点原因会造成这种状况:购置仪器设备时签订的合同,协议份数不足,用复印品代替;购置仪器设备的流程不规范,有时使用传真方式就签订了合同;使用进口设备,由公司的。

3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建议与决策

3.1 构建完善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根据ISO/IEC17025:2005要求[2],制定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是发挥仪器设备社会、经济效益、确保仪器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前提,也是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仪器设备档案是各种仪器设备正常使用、维护以及进行技术性能开发的不可缺少的材料,是卫生检验实验室的重要技术储备。仪器设备档案同科技、人事、财务等诸类档案一样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3]。适应卫生检验实验室的仪器、档案管理一般采取单位及科室两级管理网络的特点,建立并不断完善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及使用责任人制度,相互配合,各司其责,努力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3.2 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人员的素质教育、业务培训人是管理工作中的决定因素,有计划的对全体检测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科研思维能力训练,引导他们重视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功能开发、文件记录及档案收集,不断提高全体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并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3.3 建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程序,明确职责,规范管理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好坏可以直接评价一个检测实验室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所以必须从仪器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维修、报废、建档等每个环节实施有效的程序化管理。不同的环节,不同人员分工不相同,责任也不同,应明确各自的管辖范围及应承担的责任。购置立项时,资产部门应负责收集本阶段的文档,如购买请示等;招标采购时,采购部门应负责收集整理仪器设备的招投标书,签订的合同协议,特别注意要求合同必须都是原件,而且份数必须充足;开箱时,科室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参加验收并收集此阶段生成的档案;使用过程中,资产管理部门应协调相关的科室人员,及时整理归档培训、使用、养护、维修生成的文件材料;单位档案室管理人员要以积极、主动、周到的服务做到有求必应,忠于职守,做到档案资料即客观完整,又方便查阅和利用,充分发挥档案的功能。

总之,卫生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必须认真负责,严格把关,相互配合。为了维持仪器设备的计量特征,保证在分析工作中正常运行,应按照CNAS-CL01:2006认可准则和实验室资质认定准则的要求,规范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使各项管理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结合自身特点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建档方法与理论,保证本单位所有仪器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保证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客户和社会提供可信的数据和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罗建波、刘礼平.公共卫生实验室质量技术与安全[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354-356.

第9篇: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摘要】目的提高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方法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医疗仪器设备在医疗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抓好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关键。主要体现在选购、订购、验收、资产管理、资产报废和档案管理六个环节。结论好的医院设备管理既能提高诊疗水平又能提高医院的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使用高、精、新医疗仪器设备越来越多,对管理要求更为突出。现实要求医院从领导到使用科室操作人员都要加强仪器管理意识,管理好设备、用好设备、不断学习、积累经验,认真做好医疗仪器设备的各个管理环节,才能符合医院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医院在市场的竞争力。

(1)选购

根据医院诊断和治疗的需要,确定了要买何种仪器设备后,面临选择何种型号、规格的产品,要做到:第一,要考虑可行性、适用性、是否适用于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第二,要明确订购的产品应该具备的性能和技术指标。第三,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选购好型号和规格。第四,货比三家,原则上选择3—4个在国内外颇有信誉,有生产许可证,有经营许可证及质量好,售后服务好的企业和厂家,向对方发出邀请,进行招投标事宜。首先听介绍,了解报价,医院订购医疗设备的决策人员经过认真论证、比较,作出决定。经过以上四个步骤,合理地、正确地选好所需购的仪器设备。

(2)订购

选购好产品的厂家、型号、规格接下来的工作是订购。订购过程必然会产生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订购合同。合同的内容包括品名、型号、规格、生产厂家、价格、付款方式、到货日期、包装要求、售后服务、所购产品的配置和性能要求及其他附加事宜等均要考虑周详。一份有效合同应该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上,公平、透明、合理,明确供需方的权力和义务,同时体现出订购过程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3)验收

到货后是验收,包括物资验收和性能验收两方面。验收要求验收人员认真负责,以本医院的利益为重,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在物资验收过程中原则上要按有效合同和配置清单验收的要求验收。

具体包括:①外观是否有损坏;②物资是否齐全;③是否符合订购得配置要求;④详细记录,记录其型号、规格、系列号或出厂编号、安装和验收时间;⑤资料收集,随机资料均要登记。性能验收,是在仪器设备完全安装调试好后进行,有专业人员或操作人员、使用科室领导把关。对仪器设备按性能指标的要求进行逐项测试。物资验收和性能验收两方面达到要求后才可以正式验收。

(4)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是以上选购、订购、验收三个阶段的延续,仪器设备管理中的资产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需要医院领导、管理人员及医院设备使用人员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并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我院医疗仪器设备资产管理工作经过近年的探索,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管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建立医疗仪器设备的资产管理制度,设立一套完整的帐、物、卡,一式两份(设备科一份,使用科室一份),同时实行电脑化管理,每月定期增添新购的财产帐,详细记录每台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厂家、价格、购置时间、使用科室等;每年对全院的帐、卡、物核对一次。

(5)医疗设备的报废

对于使用时间过长,几经维修不好,无实用价值的设备,必须经维修专业人员鉴定,认定没有维修和实用价值的才同意申请报废,经主管设备科科长(1000元以上经主管院长)批准后正式办理报废手续,对部分符合报废条件但可用于教学的设备按报废留用处理。

(6)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

医疗仪器设备的归档材料包括从申请购买设备到验收整个过程中所形成的所有材料和设备的随机材料。主要包括:可行性论证表、申请表、招投标事宜、谈判记录、标书或合同、装箱清单、验收安装报告、随机资料以及办理进出口手续的相关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