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管理工作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医疗保险;医疗保险从业人员;人才建设
随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已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医院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对参保患者以及医保相关事务的管理,医院与医保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互动更为频繁。医院医保从业人员作为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主体,不仅应有能力去应对与处理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中的繁杂事务,同时有责任推进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医院须加快医院医保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本文基于医院医保工作的重点内容,面对目前医院医保管理队伍的现状,提出医院医疗保险从业人才建设与培养措施,旨在为今后医院医保从业人员及团队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1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经历了40年的发展与革新,从试点地区医保制度的探索,到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我国参保人员享受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体系日趋完善[1]。医院医保管理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和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的改革联动,加之网络信息化、科技驱动力助推,我国医疗保险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医院临床科室或其他管理部门借调人员建立医疗保险管理团队,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医院医保管理的需要[2]。重视医院医疗保险人才建设与培养,则是医院医保管理工作高质、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
2医院医保管理人员的工作要点
建立一支怎样的医保管理团队,就必须首先了解医疗保险管理人员的工作要点与内容。我国医院医保管理工作具备多重作用,它维系着参保患者、临床诊疗、社会保障机构之间的关系,在“医”“保”“患”各方中起到了桥梁作用[3]。医院医疗管理工作既要满足参保患者的就医诊疗需求,在保障医疗保险基金合理、高效使用的前提下,向医保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既要为患者解决病痛,更要为参保者减轻经济负担。医院医疗保险管理除日常业务办理工作外,还要做好“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在获取医保政策的同时,将繁多的政策条文进行梳理,将复杂的医保政策以易于理解的表达形式与方式向就诊患者、科室医师进行宣传与普及,与此同时向社保机构反馈医院医保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配合社保机构监督检查等相关工作。随着医保网络平台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网络移动支付医疗费用,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等工作,给参保患者增加了就医体验感外,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也迈向了另一新纪元。
3医院医保管理队伍的现状
2015年,中国医院协会了《全国医院医疗保险服务规范》,其中在机构设置内容中指出医院医保管理部门应至少按照每100床位匹配1名专(兼)职医保管理人员的标准配置[4]。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医疗保险管理人员配置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医院医保管理人员配置不足,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结构缺乏,职称比例不协调、与岗位不匹配等问题[5-6]。在医院医保管理部门建立之初,医保工作人员大多由医院其他部门人员转入而组建,人员构成存在着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的问题,虽然调入人员的专业结构多样,但缺乏针对性,使得医院医保人才管理培训的难度加大。19世纪90年代起,全国医学及综合类高校陆续开设医疗保险专业,为医院输送医保管理人才。医疗保险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具有专业知识基础,但医保管理工作的实质与理论知识存有一定差别,工作经验的不足导致对医保管理工作的内涵、医保政策的理解和落实不够深入。完善的医保人员岗位培训制度,是医院医保管理工作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目前,针对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定期而专业的培训较少,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医保从业人员年平均接受培训次数仅为2.9次[7],学科交流机会少,培训形式较为单一,医保从业人员的培养方向与职业发展规划较为薄弱。我国医疗保险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机制尚未健全,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完善,加之专业职称聘任存在困难,一方面削弱了医保从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限制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空间。
4医院医保管理人才建设与培养的措施
医院医疗保险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是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医院医疗保险从业人员肩负着医院与医保共同发展的重任,关系到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安全与效率,关系到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具有社会效益以及社会影响力[8]。随着我国各项政策制度不断落实与健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医疗保险政策的落地也惠及参保人员诊疗服务的方方面面。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知识信息更新速度快的背景下,领域内外的社会各界对医疗保险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期待越来越高,对医疗保险从业人才的专业素养、沟通亲和力、解决问题的效率以及综合素质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效果则基于医疗保险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人才的培养与制度建设。学科专业背景强大,专业知识扎实,具备再学习的能力,具有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的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则会为医疗保险事业发展以及人才梯队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4.1复合型人才建设
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各种崭新的发展元素不断注入医院医疗保险管理过程中,参保人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就医体验感的满意程度和期待也越来越高。医院医保管理工作涉及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团队中的的人员配置应覆盖多学科的同时,配置的人才应具备解决医保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专业针对性。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过程中,建立“复合型人才”的医保管理团队则对落实医保政策、推进医院医保工作有着积极作用。首先,具有社会保险、卫生事业管理知识背景的人才是医院医保管理工作建设的基础,在落实好医保政策的同时能够迅速了解工作性质与内容,较早地适应工作状态。其次,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与临床管理内容相衔接,具有临床知识与经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管理的重点,是医院医保管理的切入点。除此之外,医疗保险行业中具有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有医学统计学教育背景、数据分析经验的专业人才同样是“复合型”医疗保险管理人才团队中必要的组成成员,从而提高医疗保险领域科研能力和水平。
4.2鼓励继续教育与专业培训
新医改形式下,现代医院医保管理工作对医保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医保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岗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仍需要增强自身能力的建设。利用网络平台、领域交流座谈等途径,加强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培训,建立医保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9],根据医疗保险工作的特点,不仅要对临床医学知识、医疗保险学等专业知识进行继续教育,培养医保从业人员的政策解读能力、医保知识能力。还应重视如卫生经济学、医院管理学、心理学、医院信息管理、医患沟通等学科的培训,以培养医保从业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信息管理能力。
4.3建立完善的考评与激励机制,完善职医疗保险职称管理
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工作,其工作内容与临床诊疗相联系,为临床医疗提供服务,同时面对患者及家属,为其解决医保问题与难题。医院医保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建立的考评体系要符合医院医保管理岗位特点,满足医疗保险管理内容的具体要求,职称制度应适应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考评制度和职称管理不能流于形式,考核与评价标准要在医保管理效益与效果方面的有一定指导作用,落于实处。根据考核评比结果,对学习能力突出、工作业绩优秀的医保从业人员进行激励或表彰,以提高医保人员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
一、指导思想
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重点监管,突出实效”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卫生法律法规,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医疗信息公示制、量化分级管理制、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管理长效机制”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医疗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全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打击非法行医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我区医疗市场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全面实施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结合年度医疗机构校验工作,主要对医疗机构以下执业行为开展监督检查:
1、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医疗活动的;买卖、转让、租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医疗活动的;使用过期、失效或伪造、涂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执业活动的。
2、超出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范围开展执业活动的(特别是擅自变更医疗机构或科室名称的。
3、医疗机构将本单位的科室、门诊部、业务用房租借或承包给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出租科室”、“外包科室”,或以该机构名义从事诊疗活动的。
4、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
5、非法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
6、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活动的。
7、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及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的。
8、未经批准或备案擅自开展“义诊”活动与医师违反规定外出行医的(包括未在注册地点行医的)。
9、违法违规医疗广告的。
10、诊疗过程中存在欺诈患者行为的。
(二)传染病防治工作
1、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科学防控工作。继续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及新发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在制度建设、疫情报告、预检分诊、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实验室生物安全、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疫苗接种管理等方面工作开展情况,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的责任意识,提高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组织举办传染病防控专题培训班,加大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相关负责人和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治、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实验室生物安全、医疗废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防控能力和水平。
3、严格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加强与环保等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大对违法处置医疗废物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落实全省、全市生态城市创建目标要求和我市卫生城市复审要求。
4、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工作。开展对医疗卫生机构一、二级实验室备案管理工作,开展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专项监督检查,摸清医疗卫生机构菌(毒)种管理状况,规范实验室致病微生物采集、储存、运输和检测工作,防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
5、加强疫苗接种管理工作。开展对全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门诊疫苗购置来源及规范接种情况专项执法检查,规范疫苗购置和接种管理工作。
(三)消毒产品监管工作
1、进一步加大对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违规宣传的整治力度。按照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全市开展整治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行动方案》及省卫生监督所下发的《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清理整顿我区消毒产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消毒产品夸大宣传、冒充药品行为,保证消毒产品卫生质量。
2、加强对重点消毒产品监管工作。重点开展妇女卫生用品、消毒剂、湿巾、抗(抑)菌洗液等专项监督和抽检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清理卫生质量不达标产品。
(四)放射卫生监管工作
加强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及放射防护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监督管理,加强放射卫生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
(五)打击非法采供血行为
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关于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中加强衔接配合的暂行规定》和《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从医疗机构的设置准入、人员资格和管理制度、血源管理和质量控制、血液储存、发放情况入手,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采供血行为。
三、工作安排
(一)各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培训工作
1、培训范围: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有关负责人。
2、培训内容:不良执业行为、传染病防控、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放射卫生、打击非法采供血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3、培训方法:区卫生局负责组织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并将全年培训情况按要求上报市卫生局领导小组。
4、培训时间:5月底前。
(二)全区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执法检查
1、检查范围: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检查内容:非法行医、传染病防控、疫情报告、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实验室生物安全、医疗废物及污水处理、疫苗接种管理、放射卫生管理和打击非法采供血工作等。
3、检查方法:采取全面检查、专项督导、记分管理、监督公示相结合的办法对辖区所有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4、检查时间:5-8月份。
四、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区卫生局成立医疗机构卫生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把整顿、规范医疗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作为卫生执法工作的重点和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出成效,促进全区医疗服务市场更加规范有序。
(二)明确责任,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培训工作,认真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做到严格执法,履行职责。同时,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负责人是依法行医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对医疗机构违法执业的,除依法对医疗机构进行行政处罚外,还要对医疗机构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三)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投诉举报登记制度,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和群众举报属实的案件,依法严肃处理。
我们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系改革和创先争优活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解决医疗卫生服务和行业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我院实际深入开展民生工程,在七月底完成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1755名,完成50岁以上人口健康体检6000名,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推动医改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和谐。
(一)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段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1、优化医院门诊环境和流程。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12号)和《2011年全区医疗管理工作要点》,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实行窗口工作人员提前十分钟挂牌上岗、取药等情况一般不超过5分钟。加强门诊服务窗口和诊室弹性排班;实行窗口、出院、电话、入户等多种预约方式,方便患者检查,力争做到随到随查;全面推行检验检查报告及时发放制度,在确保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节假日门急诊和住院医疗服务,完善医院标识和就诊流程引导系统;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2、优化急救服务。完善院前急救,加强院前、院内急救医疗服务的协调配合,确保急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加强医院急诊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急诊绿色通道。对急危重症病人应先抢救、后结算,确保及时施治;根据急诊流量,合理调配急诊力量,适时配备急诊加强班。院内要组建24小时生命救援队,配备相应的抢救设施,及时救治危重患者。
3、改进住院服务。全面实施以合理配置护士人力、实行责任护士制度、规范提供分级护理和整体护理服务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以“技能好、会沟通”为重点,尽快提升年轻护士技术操作能力和人性化服务水平。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严格探视和陪护管理,为住院患者创造整洁、安宁的住院环境。推行住院服务中心化,为住院患者提供陪检等服务,方便住院患者。认真落实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制度,出院患者一周内电话随访率应达到95%以上。
4、推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08号)要求,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同级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促进合理检查,降低患者就诊费用。
5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要尽快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教育并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建立健全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1、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提升医疗质量。依法加强执业准入和监管,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严格落实《病例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规范病历书写和手术安全核对工作。强化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和手术分级管理,严格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手术能力和权限审核,坚决查处违法违规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越级手术现象。健全医疗质量控制网络,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体系、制度和机制,及时、完整、如实、准确上报质控信息。加强重点科室、部门建设与管理,做到人员配备到位、设施设备配套、技术水平过硬、管理科学规范。继续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医务人员培训,加强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2、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进一步落实“三合理”规范,坚持因病施治,重点落实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导原则和规范,加强对抗生素尤其是三线抗生素临床使用的检测。一类手术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联合使用率、三线抗生素使用率等指标保持在全区较低水平。继续开展医务人员“三基”抽考。认真落实临床路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治疗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规范。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3、加强医疗技术和大型设备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切实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严格的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1、继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继续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结合卫生行业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2、贯彻落实医德医风制度规范。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全区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要点》(宁卫党发[2011]10号),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建立医患沟通责任人制度,住院患者主要由责任医生、责任护士负责沟通,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由主刀医师沟通,门诊患者有接诊医师负责沟通。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落实医德医风考评、医师定期考核和不良行为记录等制度,加大医院巡查和违法违纪行为惩处力度,严肃执业纪律。
3、坚决杜绝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肃行业纪律。坚决杜绝吃、拿、卡、要、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强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加强经济管理,健全内控机制,严格统方权限和审批程序。
(四)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1、要认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
一、主要任务指标
(一)肺结核病人发现治疗任务308例(其中初治涂阳病人数190例,复治涂阳病人数20例,阴性病人数98例)。
(二)医疗机构结核病病人报告率100%,病人系统管理率95%以上,病人追踪到位率85%以上,肺结核病人治愈率85%以上。
(三)对可疑肺结核症状者的查痰率98%以上,病人家属筛查率95%以上。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
各单位要按照省、市、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确定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指定专门科室和人员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
1.加强痰检质控工作,提高结核病人发现能力。各查痰点要进一步加大对可疑肺结核症状者的查痰率,认真做好病人的发现及复查等工作,同时认真落实痰检质量控制的各项措施,确保痰检质量。
2.强化病人管理。各级医疗单位要继续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标》要求,严格管理,对诊断肺结核的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及时报告并转诊至医院;要加强对所有非住院肺结核患者的管理,对已报告但没有到医院就诊的可疑病人进行追踪,动员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尽早到医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3.做好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新农合等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结核病防治体系。坚持至少每季度一次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各医疗单位工作的日常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
4.做好DOTS与手机项目工作。各医疗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结核病疫情监测及网络报告工作,保证DOTS项目和手机管理系统研究项目工作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一是加强免费药品管理工作。医院要进一步加强肺DOTS项目的免费药品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抗结核药品管理手册》要求,制定抗结核药品管理制度,严格出入登记手续,做到药库、药房分设,账物相符,确保药品无过期、霉变、破损,保证项目病人全程服药的需要。
二是严格控制项目经费。医院要规范使用中央转移支付等项目经费,严格按照项目工作要求,及时支付报病奖励等资金,按时完成项目资金报账、项目总结等工作。
三是增加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医院要按照项目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对各医疗单位的督导培训,确保达到上级要求的培训次数和培训人员数,提高我县结防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防机构的工作能力。
5.重视艾滋病、结核病双重感染。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结核病筛查工作,切实做好艾滋病、结核病双重感染的防治,进一步提高结防机构的防治水平。
(三)深入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
医院、各医疗单位要继续加强结核病相关政策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国家下发的《中国健康教育材料资源库》、《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材料资源库(学校版)》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上进行宣传,在门诊区域建立规范的健康教育栏目;充分利用“3•24”世界结核病防治日等有利时机,加强对中小学师生、基层妇女干部和乡村医生的结防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并发动乡村医生大力开展对病人开展结防知识宣传;继续开展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做好志愿者的培训和指导,促进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的提高,为结核病控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广大群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75%以上。
部科站室主任按照所承担职责的履行情况,依据《工作月报》和《考核月报》内容总结全年工作.侧重本部科站室工作的主要绩效,突出的员工事迹,存在的主要问题等.12月10日前完成并报院长.在医院专题研讨会议上交流汇报.
各科室业务主任,护士长依据《月度工作小结》内容总结全年工作.侧重总结所承担职责的履行情况,工作的主要绩效,突出员工的事迹,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12月5日前完成并报所属部科站主任;科室护士长总结同时报医院护理办一份.在专题研讨会议上交流汇报.
全体员工总结个人全年工作,同时制订2006年度个人职业发展计划.总结注重工作绩效,思想认识,工作缺陷,尤其总结今年个人职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医疗科所属内科医护人员结合三级医师,护师职责履行情况加以总结.个人总结11月20日以前完成.各部科业务主任,护士长签署评价意见,11月底报部科站主任.
各部科站主任签署对所属科室业务主任和护士长在业务,管理,沟通三方面能力的评价意见,于12月10日前报院长处;主持召开员工年终工作交流会议和核心组会议,汇总本部科站人员全年工作评议并签署考评意见,12月15日前报经保部,为年终先进工作者评比做准备.
经营保障部依据《医院月度综合考核情况通报》汇总全院全年个人考评情况.按照奖励和处罚加减百分办法,以各部科员工高低分排序.12月10日前完成.为年终先进工作者评比做准备.依据全院每月工作总结,做好2005年医院工作总结,12月20日前完成.在2006年工作会议上汇报.
医疗社区部主持总结医疗业务及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病友协会,残疾人康复,计免防疫及疫苗注射全年工作和开展情况,对外出培训,进修情况加以汇总分析;质控办主持总结质量控制,风险管理,临床路径,投诉处理等工作情况;护理办主持总结规范护理,培训和继续教育,院感管理情况,对陪护管理制定并实施改进加强措施.12月10日前分别报主管院长.
经营保障部主持汇总财务,投资,员工福利,职业培训,读书活动,后勤保障等情况,侧重全年及2006年各项变动成本分析;医保办总结分析医保管理的主要难点,对全年多次违反医保规定的员工进行汇总分析;微机办总结评价各工作站运行情况,对计算机操作的员工进行能力分析评估.12月10日前报总会计师.
2006年的工作研讨和部署
召开院领导和部科站室主任专题会议.分析明年社会及改革进展,国家和上级政策变化,医疗市场竞争趋势,我院发展应对策略.重点学习我院内参资料《梁万年—建立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生收入的市场化是医疗改革当前急务》两篇文章,回顾我院几年来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做法,遵循我院追求卓越理念和保证我院的持续发展,针对2005年工作的缺陷,思考研讨确定2006年医院工作要点,综合工作目标和具体办法.年底之前结束.
各部科站主任主持,召开各部科站员工会议.集中学习我院内参资料《梁万年—建立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医疗卫生服务》文章,回顾我院几年来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做法,遵循我院追求卓越理念和保证我院的持续发展,针对本科室2005年工作的缺陷,思考研讨确定2006年科室工作加强改进的措施.12月25日前结束.
召开院领导专题会议.调整和确定《2006年组织机构设置和部科站室主任,业务主任,护士长任职》和《职能管理组织和人员名单,主要职责及考核办法》等事项.年底之前完成.
按照2005年各职能部室业务分工和职责,各职能部室分别提出医疗社区卫生工作,质量控制工作,护理工作,经营后勤保障工作,计算机管理工作,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2006年度工作安排,报主管院长,总会计师审定,12月底完成.
按照医疗社区,经营保障两大系统工作内容,主管院领导,总会计师主持,部主任参加,召开各项工作专题研讨会议.制定2006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慢病防治,残疾人康复,继续教育,院感管理,质控活动,病友协会,职业培训和读书活动,财务监查,物资采购,物价管理,治安消防等系列工作安排.2006年年初工作会议之前完成.
总会计师主持,对成本核算科室的经营情况,费用提留及核算办法评估分析,制定《2006年各部科站成本核算办法》,修订《2006年财务预算及各项费用控制办法》,确定《2006年各部科站岗位奖金标准及考核发放办法》.12月底完成.
局属各单位、局管各民营医院、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
20*年全区医疗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卫生强区”为目标,贯彻执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基层卫生工作任务,以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均衡、普惠、优质化发展为主线,按照“注重创新、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要求,着力推进卫生设施布局调整,着力推进卫生服务设施、服务内涵、服务标准均衡化发展。
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一)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落实《*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20*年建设任务,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确保上报市卫生局的建设计划涉及的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9个(列入三年计划并列入区政府实事),改建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按时完成。(详见附表)。建立有效的补偿和考核机制,实施中心与站点一体化管理,实现无盲区管理。
(二)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吸取*、*等地一流社区卫生服务的先进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1.完善团队,深化内涵。探索责任医师团队日常运行机制,充实“四式化”管理模式。在科学分析中心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年度工作重点,设计适宜载体,分步实施,务求实效。
2.加强考核,提升服务。建立医疗与社区相互制约的绩效考核方案,建立二级考核体系,建立责任医师团队公共卫生基本服务包,以项目管理简化考核方式,强化目标管理,即提高首诊率、管理率、控制率、满意率。
3.中医康复,打造品牌。以创建省级中医示范区为抓手,将中医元素渗透到健康管理的相关环节,全面推进中医进社区工作。落实《20*年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杭卫发[20*]282号要求,开展“社区康复示范站”创建活动。
4.信息建设,提高效率。各中心要配合市局做好信息化建设,提高健康档案电子化率及动态管理率,探索健康评估、绩效考核、健康教育信息化。
(三)提升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一是充分利用全科培训来改变队伍。二是充分利用名医强科来带动队伍。三是中心站点互动来激活队伍。四是充分利用区级医院资源来培育队伍。五是充分利用高等院校资源来提升队伍。六是充分利用省市专家来支援队伍。七是充分利用团队长骨干作用来夯实队伍。
(四)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探索和实践拆迁人口、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笕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中心剥离,并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医政工作要点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以质控为龙头,修订质控标准,将区级医院质控标准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分割开来,同时增加体检质控,加强针对性。加强监督检查,改变检查方法,增加随机检查次数,促使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
(二)加强人员培训。在继续做好全科、继续教育、厂矿企事业单位及民营医疗机构等培训的基础上,以区级医院为基地,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的临床技能培训。联合*师范大学医学院,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适宜技术培训。
(三)规范医疗服务。选择部分病种,探索制定医院临床、社区管理的临床路径,提高医疗安全水平。严格遵循卫生部颁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版)》指标体系要求,加快医疗质量保障和持续改进体系建设。
(四)严格准入和监管。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合理布局,依法设置和执业审批,加强新设机构、诊疗科目、人员的准入管理。认真执行技术项目准入规定,把好技术准入关。继续做好中心医疗机构分级监管工作并纳入机构校验。继续深化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治理活动。
(五)加强惠民服务。进一步深化“爱心门诊、惠民病房”工作。加大医疗费用减免力度,严格执行市卫生局新推行的优惠减免措施。
(六)依法加强血液管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七)科研活动。鼓励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开展医学科研活动。
(八)人才培训。提高我区医学学科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开展“名医强科”建设,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九)抓好行风建设。树立卫生良好形象,继续抓好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做好药品和一次性医用耗材跟标采购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加强追踪督查。
(十)药事管理。继续抓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加强品和特殊药品的管理,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
(十一)巩固和推进创建绿色医院工作。结合生态市创建工作,深化创建“绿色医院”活动。进一步监督和指导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和监测工作。
(十二)计量工作。继续做好医院计量认证工作,已完成的医疗机构持续改进,促进提高。
(十三)认真做好医疗投诉和来信来访工作。积极做好医疗争议事件行政调解等工作,及时回复各类医疗投诉。
关键词:公立医院 成本核算 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要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最大化降低运营成本。新医改实施以来,我们看到,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必须坚持全面覆盖、分级核算的原则。通过医疗成本核算,更新医院经济管理观念,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才能强化服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一、公立医院实行成本核算的目的
我国的公立医院是国家投资办的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单位,怎样合理利用资源,让社会满意,是各管理层积极探索的问题。要优化资源,就得搞好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成本核算工作与医院长期发展的关系。成本核算的目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决策。成本核算可以向管理当局提供许多重要信息,帮助他们做出较好的决策。如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与否、大型设备的采购、各种医用高值耗材的采购等。
2、有利于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在各项预算编制过程中,可靠的成本信息是预算质量的保证。通过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分析差异,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使医院的支出趋于科学化、合理化。
3、衡量资产和收益。通过计算成本效率(包括单位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支出、单位元固定资产提供服务量)、资产效益(包括单位元收入积累率、单位元专用设备医疗收入)、资产保值(包括净资产增长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就可知道管理的效果,以此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更好地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
二、目前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成本核算粗放。
成本核算粗放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层只重视医疗服务成本和大型设备的投资,对成本核算管理停留在一般号召或简单的布置上,没有深入、细致、严格、规范的管理规定,没有专门的成本分析制度,没有明确的责任人;二是领导层忽视了医疗辅助及管理部门的成本,对设备使用周期的成本效益分析等问题更是不屑一顾;三是领导层认为成本核算是会计部门或成本核算部门的事,与其他业务科室关系不大,因此在成本管理工作中态度不积极,缺乏主动性,给这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力和难度,导致成本核算数据来源不准,口径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
(二)成本核算工作方法不当
目前,我国各医院还未形成规范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成本核算仍处于事后控制阶段,不重视事前的成本预测和事后的分析,把成本核算工作的重心放在对已经发生成本的编报上,而忽视采用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科学的分析指标对成本核算工作进行全面掌控。
(三)成本核算信息化程度低下
当前,很多医院的成本管理系统在医院的信息系统中功能不完整,采集成本数据时与其他系统未能做到完全对接,使得数据资源不能共享,人工操作和人为干预的项目很多,数据的采集不及时。
(四)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部分财务人员长于记账、报账,短于分析、预测;长于会计操作,短于控制、管理,很难履行对财务收支和管理目标进行预测、分析、控制等主要职能。
三、加强成本核算管理的工作要点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争取全院的支持与配合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涉及医院的各个方面,因此领导层在提高自身队伍建设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对成本核算工作的宣传,让全院职工了解加强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能得到临床、医技科室认可,更要有各种技术扶持和后勤保障单位的参与和配合。
1、医院各级领导加强成本管理的意识。医院成本核算涉及范围广,触及多方经济利益,要想组织、协调好成本核算工作,只有各级领导从全局出发,高度重视,让各部门人员改变传统的认识观念,在全院职工中增强成本核算意识。
2、要强化基础工作,加强对各部门人员的培训。医院要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成本核算培训,使得医疗、医技、管理、后勤等各科室按照各自的职责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对财务部门的人员进行更要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包括成本核算的基础知识、流程、方法、技能等;对医院各核算单元的核算员进行成本核算的业务知识培训;对全院职工进行成本管理的观念、运用的手段等方面的培训。
(二)建立一套科学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1、构建良好的成本核算工作内部控制环境。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执行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应做好以下工作:管理层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应加强员工的文化建设,使员工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提倡成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以使员工在成本核算工作中能从大局出发,避免为了各核算单位的利益而损坏医院的整体利益。
2、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机构。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应当由分管财务的院长亲自领导,以财务部门为中心,专设成本会计,各相关部门人员协助配合此项工作,各相关成本核算单位核算员负责统计、核对、报送本部门的成本数据,使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有机的统一,实现医院经济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一、2月份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召开市群团惠民帮扶中心建设推进会。
2、牵头组织召开市级群团部门工作会议。
3、拟定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区)及市级部门群团工作考核细则。
4、分解细化20xx年度综合目标任务。
5、与市人社局、市妇联等单位联合开展“春送行动”和“全省工会系统就业创业援助月活动”。
6、完成工会惠民省财政专项资金的上报。
7、协助完成“12.29”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8、完成20xx年春节期间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活动的信息和总结报送工作。
9、做好舆情监测报送工作。
10、继续做好组织建会。
11、做好“暖冬行.爱传递”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和总结报送。
12、完成走访慰问工会优秀人才活动的信息报送。
13、做好职工志愿服务工作信息报送。
14、完成20xx年2月“走基层”活动情况统计报送。
15、下发了《关于开展20xx年度集体协商“集中要约月”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16、完成“我们的家风”公益广告创作的报送。
17、完成20xx年推进四川省创新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台账汇总表设置。
18、继续做好“天府先锋”微信信息更新工作。
19、与网信办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作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的通知。
20、协助省总对巴中对基层工会现状调研。
21、向省总报送关于市州产业工会情况调查表。
22、继续做好“创文”工作信息报送。
23、召开市总工会党组民主生活会。
24、完成“一报告两评议”工作。
25、做好职工(农民工)春节期间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理了农民工欠薪问题。
26、向省总上报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工作情况的汇报。
27、制定下发《xx总工会2017年法律工作要点》。
28、制定下发《xx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20xx年工作要点》。
29、向省总女工部上报了金秋助学受助学生回访的及留守学生(儿童)关爱活动的情况。
30、制定下发《关于开展第三届四川省“玫瑰书香”家庭文化建设年活动的通知》。
31、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系列活动的通知》。
32、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女职工维权行动月活动的通知》。
33、安排部署20xx年市总女工委“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
34、为市级6个基层工会办理了工会法人资格证书。
35、为2个基层工会办理女职工大病互助保险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险。
36、做好财政代扣、地税代征工作,促使工会经费稳定增长。
37、做好单位20xx年工会经费收支决算和20xx年工会经费收支预算工作。
38、做好20xx年度工会资产的统计报送工作。
二、20xx年3月份重点工作安排情况
1、牵头组织召开袁常委分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目标管理工作会议。
2、继续抓好“五创联动”工作。
3、筹备20xx年市政府与市级群团部门联席会议及市级群团部门联席会议。
4、启动20xx年度市总工会文书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5、开展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工人先锋号、安康杯”竞赛活动先进典型的推荐评选工作。
6、认真做好全市“劳动竞赛”活动启动仪式的筹备工作。
7、认真做好20xx年度工会民生任务分解工作。
8、继续深入推进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提质扩面增效。
9、继续做好工会组织建会工作。
10、继续做好工会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理。
11、继续做好职工志愿服务、禁毒、双拥信息报送。
12、制定出台xx首届职工(农民工)文化艺术节实施方案。
13、开展“xx工资集体协商集中要约现场观摩活动”。
14、继续做好“走基层”活动情况统计报送。
15、制定出“五.一”职工系列文体健身活动方案。
16、结合《20xx-2020年四川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制定出巴中工会教育培训方案。
17、做好四川省总工会办公室向乡镇(街道)等基层工会赠阅《四川工人日报》工作。
18、继续做好工会创新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相关事宜。
19、继续做好依法治市工作,及时报送活动信息。
20、向省总法律部和市司法局报送《20xx年春节期间集中开展农民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的报告》。
21、制定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方案。
22、在“三八”期间,在女职工中开展法律咨询、健康知识讲座,女职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及走访慰问困难女职工活动。
23、在巴人广场开展女职工维权月宣传活动。
24、向省总上报“三八”妇女节期间开展的活动情况。
25、整理20xx年法工女职工工作资料档案。
26、继续做好女职工大病保险和法人资格登记工作。
27、继续做好财政代扣、地税代征工作,促使工会经费稳定增长。
28、按进度报送工人文化宫、工人疗休养院清理整改工作。
29、做好20xx年财务资料的档案整理工作。
30、制定出台市总工会能力提升、作风整顿工作方案。
31、及时出台市总年度工作要点。
32、推动出台群团助力脱贫攻坚方案。
各乡镇(场)、县政府各部门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抓紧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3月26前将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报县应急办,7月底之前完成编制和修订工作任务。编制和修订应急预案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到切合实际、符合规则、简明扼要、形成体系、持续改进;并做到区、州、县三级预案相衔接。各乡镇(场)、社区、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预案要做到全覆盖。
一是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相关行业的专项应急预案,做到企业、学校、社区、村等单项预案和政府预案上下贯通。各乡镇(场)要负责制订完善本乡镇(场)的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并督促指导制订所辖村、社区应急预案;煤炭局负责指导全县各煤矿预案的修订完善;经贸委负责指导全县企业预案的修订完善;教育局负责指导全县各学校预案的修订完善;安监局负责指导各危化企业预案的修订完善。县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也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符合本单位的部门预案。
二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制定人员密集场所和关系民生的公共设施单位单项应急预案。全县各车站、各级各类学校、医院,供水、供电、供暖等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单位必须制定相关应急预案,由县交通局、教育局、卫生局、城建局等负责监管和督导。
三是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较大规模的集会、节会、庆典、会展等活动的应急预案,由组织承办单位负责制定。
四是按照附后的《增和修订县级专项应急预案目录》,完善相关专项应急预案。对于列入专项应急预案编制目录,尚未编制的预案,由责任单位尽快组织人员编制;对于印发已满3年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要结合形势发展和工作实际进行修订;并于6月1日前按规定发文程序报县应急办;今后凡印发已满3年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原则上都要适时修订。
二、严格落实应急预案的备案制度
县级专项应急预案以县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同时报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和县应急办备案;部门应急预案以部门名义下发,同时报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各乡镇(场)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以乡镇政府名义下发,并报县应急办备案。社区、村等基层预案报乡镇备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报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大型活动应急预案在活动举行前15日内报应急办和主管部门备案。各乡镇(场)、县政府各部门要于7月底前完成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对于编制的预案,要按报送规定及时报县应急办备案,确保不漏项。
三、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