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学术论文范文

计算机学术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学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学术论文

第1篇:计算机学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模式EXCEL

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新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乃至个人的经营、投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依赖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

1.1内容日益丰富。长期以来,在我国存在两门相互独立的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分别隶属于数学学科和经济学学科。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的。随着大统计学思想的建立和统计学在实质学科中的应用的需要,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在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平均及变异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抽样调查、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同时也系统的充实了统计推断的内容,如: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等。

1.2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首先、结合《统计学》的课程特点——概念多而且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公式多且计算有一定难度等。如果学生不做必要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实践活动,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使得学生的数学或者数理统计的基础不是特别好,对于专科学生来说更不用说,推断统计将是他们学习的困难。

1.3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授课内容越来越丰富;课程难度太大可能导致学生兴趣下降;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其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学生味同嚼蜡,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最后得到的效果就是使其不思进取缺乏新意。高等教育扩招后,大多数学校,授课班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一个教师跨越不同专业授课。这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授课内容的核心和相互关系,学会控制和驾驭课堂教学,注重统计学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等等。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只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而是师生之间思想、心得、智慧的“双向”交流,教师和学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

二、《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2.1统计学从数学技巧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统计计算技术不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思想、统计应用才应该是重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所以,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内容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而对大量复杂具体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多做一些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与教科书上的例题不同,例题的作用是单一的、有限的,通过例题只是掌握和熟练所学的统计方法及计算公式,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让学生了解了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需要什么数据,怎样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2通过统计实践学习统计。它要求统计教师不仅要融会贯通统计理论和方法,而且要对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有熟练的把握。在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起引导作用,针对不同的统计教学案例,教师只有事先亲自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才能对学生使用哪些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建议,并对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得到的分析结果作出比较透明的比较和评价。通过课堂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某些团队、小组或自己组织去开展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活动,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三、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如何从烦琐的数理统计技巧转向数据处理的训练,教师的导向是第一位的,必须选择容易获得而且普及性比较强的统计分析软件,并在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实践中广泛采用。

3.1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无疑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BMDP、SYSTAT其功能固然强大,统计分析的专业性、权威性不可否认,但是对于没有开设统计学专业的院校这些软件并不常用,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作为一款优秀的表格软件,其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虽然比不上专业统计软件,但它比专业统计软件易学易用,便于掌握。对于《统计学》这门课程而言,利用EXCEL提供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结合电子表格技术,已能满足统计方面的要求。

3.2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3.2.1在教学内容上,依据EXCEL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结合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强调统计报表制度,在EXCEL环境应该更注重抽样推断,EXCEL提供的随机抽样工具使得抽样调查不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统计图也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对数据的描述。

3.2.2案例教学成为《统计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精选案例教学,比如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精选抽样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对于控制产品质量,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进行分析。

3.2.3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合理评定学生成绩。对于《统计学原理》的考试,多年以来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陷。在过去的《统计学》教学中,基本运算能力被认为是首要的培养目标,教科书中的各种例题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财经类专业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是格格不入的。为此,需要对《统计学》考试进行了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不仅体现出《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以及推理能力,还注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创新能力。二是考试模式不居一格,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还在教学中用讨论、答辩和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上机操作和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第2篇:计算机学术论文范文

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方面是非常多并且涉及面非常广泛,从计算机技术的作用来讲主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很多教师将计算机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能够帮助教师完成一些教学管理以及教学的过程。在很多高校学生都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通过让学生参与一定的项目并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这使得学生学习的速度和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使得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简短和有针对性。另外还有的老师将计算机用于自己教学成果的检验和对自己教学思想的检验,也就是这种教学软件工具对于计算机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1多媒体教学工作中交互式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性是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一个最为典型的应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关于一门课的教学资源也是越来越丰富,通过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使得网上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这些教学资源中不乏精品的课件、视频或者是图片这些对于教师本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的教学资源都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可以将这些多媒体技术巧妙的应用于自身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多媒体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对于教师上课的或者是教学过程存在的一些意见和看法及时的反馈到教师这里,对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调整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2远程通信、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在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中,网络技术以及远程通信技术的应用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技术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一个结合,另外还有多媒体技术作为教育的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网络交互性,使得远程教育得到实现。这种远程教育的方式已经在很多著名的高校流传开来比如网易公开课,在远程教育实现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目前在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将经历放在远程教育的研究上。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虽然也存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但是二者之间的交流大多是以语言为载体,并且很多学生碍于面子不愿意和老师进行过多的交流,这个时候计算机技术中的交互性优势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计算机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3.1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通过教育的环境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教学环境的创新包括教学心理上的创新以及计算机教学环境上的创新,如果在学生讨论的过程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畴,作为教师来讲不应该强行的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课堂当中来,而是应该对学生的质疑给予鼓励,讲出心中的疑惑,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再利用计算机实现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于老师的讲述提出了质疑,作为教师不能给学生一味的否定,应当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自身想法所出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否定自身不正确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帮助其树立信心,使得学生在课堂当中时刻保持活跃的思路。但是在这种教育创新环境的营造过程中,要将这种做法的起始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计算机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再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并将可以利用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教学当中。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的过程中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内延伸到学校外,要不断的将计算机中的有利于教学的新技术应用在教学过程当中,将计算机应用在各个学科和各个专业领域的教学实践当中,通过计算机使得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得到增强,使得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3.2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3.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才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唯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才会对课堂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感兴趣,在课堂中才能够保持注意力。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校的效果。

3.2.2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计算机与相应课程的结合来开展教学,按照教学大纲与相应的教育理念来进行教学设计,能够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科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的结合,来出相应的题目,这些题目不仅要难度适中而且还能够提高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四、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展望

要想使得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加强计算机应用的范围以及应用的深度,那么就要对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积极的创新。目前很多很多方面的应用创新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的思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应用创新,才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彻底的变革,在一定程度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在对某个领域中的模型或者是知识进行验证理解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建立相应的推测方法,或者是数学模型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利用计算机来建立实际问题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编程来求解模型的结果最终对于数学知识以及其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能够灵活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又推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这使得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得学习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这使得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理解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五、结语

第3篇:计算机学术论文范文

1.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定义

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老师采取对话方式与学生进行关于教学内容、课程安排等问题的讨论的美术教学活动,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训练的教学手段。综合应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网络技术,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美术教学,改变了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2.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特点

用计算机来辅助美术教学,不再像课本一样只是展示文字、数字、图片等信息,而是能同时输出声音、文字、图像、动画和视频,轻而易举地做到图、文、声并茂,向学生们呈现了多维立体的效果,增加了信息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于美术教学的意义

美术课程直观性较强,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美术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美术作品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领略到作品的美,并融入作品中感受意境之美。另外,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的作品,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眼界。利用局部放大的特效帮助学生掌握作品的细节,有利于学生他们的日后进行自我创作时进行细致的刻画,加上教师的详细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为学生以后的美术学习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学美术教学的应用

1.运用PPT辅助软件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的核心要素。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如果学生比较积极,那么就能使其精神活跃,思绪如泉涌一般,注意力和学习效率也相应提高;如果学生比较消极,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思绪闭塞,记忆力快速下降,甚至于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达到目的。传统的美术教学只是老师对教材上的图片进行讲解,照本宣科,单一乏味的语言加上枯燥的练习,使得没有积极性的学生更加消极,原本有积极性的学生的积极性也逐渐被磨光。运用计算机中的PPT软件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将美术的图片、声音及文字相结合,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融入美术教学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使得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更好地深入了解美术作品,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CAI辅助软件能调动学生学习动力

若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那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能使作品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由他们自己去体会作品的震撼之处,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欲望,并自主进行学习。绘画种类繁多,风格迥异,题材广泛,描绘对象各式各样、丰富多彩,很难真实地表现,对于绘画教学,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要把很多时间和精力花在讲解知识、技法上,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收能力;而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无论从知识技能的讲解,还是别具创新的课程设计,其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讲解初二上册《墨与彩的韵味》这一课时,运用CAI辅助软件计算机,制作出绘画的动画过程,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关于水彩画的绘画技法,首先,以舒缓的古典背景音乐引出教材上以及课外相关作品,在放松学生心情的同时带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更加融入作品之中,紧接着运用动画演示梅花的绘画技法,凸显出梅花的花瓣、枝的墨色的干、湿、浓、淡的动态变化,加强学生的视觉冲击力,提高学生对绘画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梅花的绘画方法。这样就减少了传统的画面讲解时问,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发挥空间。

3.CAI辅助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了美术教学的范围

运用CAI辅助教学后,大大缩短了课时,以前2-3个课时的美术课,现在一个课时内就可讲完。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欣赏的范画通常会比较多,老师把范画和范例按次序和展现方式安排好制作成课件,用自己的方式播放演示,老师只需轻击鼠标即可,把剩下来的时间用于引导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检查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调整课堂的进度和深度。通过计算机教学软件,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对没有掌握好的内容进行多次练习,老师把教学内容通过CAI辅助软件演示后,就能节省许多工作量,老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指导学生。

四、结语

第4篇:计算机学术论文范文

2: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

3: 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

4: 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

二、论文撰写与设计研究的目的:

吉林省的林业分布十分广泛,以长白山系为主要脉络的山地广泛分布各种森林资源,而作为林业及林业环境的发展,林业生态信息则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系统,快捷,准确,合理,系统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这些信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现实的问题.在信息交流的这个世界中,信息好比货物,我们需要将这些货物(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其中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这些货物(信息)交流的"公路"和"处理厂",我做这个题目,就是要为它画出一条"公路"和若干"处理方法"的蓝图.

由于森工集团这样的特定企业,其一,它是一个统一管理的企业,具有集团化的特点,网络的构建具有统一性.其二,它又在地理上是一个分散的企业,网络点也具有分散性.然而,分散中还具有集中的特点,它的网络系统的设计就应该是板块化的.从信息的角度来讲,信息的种类多,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角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硬件的地域布局,也要考虑软件平台的配合.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新观念,大步向前.我相信,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我的努力,我将为它们创造出一条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

1,论文(设计)研究的对象:

拟订以吉林省林业系统为地理模型,以林业网络综合服务为基本需求,以网络拓扑结构为设计方向,以软件整合为应用方法,开发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集散集团企业的企业网络系统.

2,论文(设计)研究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设计,论文的撰写,预期达到网络设计全面化,软件整合合理化,网络性能最优化,资金应用最低化,工程周期最短化的目标.

3,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

一),主要问题:

设计解决网络地域规范与现有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设计解决集中单位的网络统一部署.

设计解决多类型网络的接口部署.

设计解决分散网络用户的接入问题.

设计解决远程瘦用户网络分散点的性能价格合理化问题.

设计解决具有针对性的输入设备的自动化信息采集问题.

合理部署网络服务中心的网络平衡.

优化网络服务系统,营造合理的网络平台.

网络安全问题.

10,基本应用软件整合问题.

[nextpage]

二),论文(设计)包含的部分:

1,地理模型与网络模型的整合.

2,企业内部集中部门网络设计.

3,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总体分散.

4,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远程结点.

5,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移动结点.

6,企业网络窗口(企业外信息交流)设计.

7,企业网络中心,服务平台的设计.

8,企业网络基本应用软件结构设计.

9,企业网络特定终端接点设计.

10,企业网络整合设计.

5,论文(设计)的实验方法及理由:

由于设计的过程并不是工程的施工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详尽的去现场建设肯定有很大的难度,也不是十分可行的,那么我们在设计的阶段就应该进行仿真试验和科学计算.第一步,通过小型网络测试软件平台,第二步,构建多个小型网络搭建全局网络模拟环境,第三步,构建干扰源利用小型网络集总仿真测试.

6,论文(设计)实施安排表:

1.论文(设计)阶段第一周次: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准备试验用网络硬件和软件形成试验程序表及试验细则.

2.论文(设计)阶段第二周次:开始第一轮实验,进行小型网络构建试验,模拟网络服务中心,模拟区域板块,模拟远程及移动网络.

3.论文(设计)阶段第三周次:进行接口模拟试验,测试软件应用平台,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论文(设计)阶段第四周次: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实验报告1).

5.论文(设计)阶段第五周次:进行第二轮实验,模拟环境(干扰仿真)实验,提交实验报告2.

6.论文(设计)阶段第六周次:完成结题报告,形成论文.

三,论文(设计)实施工具及参考资料:

小型网络环境,模拟干扰环境,软件平台.

吴企渊《计算机网络》.

郑纪蛟《计算机网络》.

陈济彪 丹青 等 《计算机局域网与企业网》.

christian huitema 《因特网路由技术》.

[美]othmar kyas 《网络安全技术——风险分析,策略与防火墙》.

其他相关设备,软件的说明书.

1、论文(设计)的创新点:

努力实现网络资源的全面应用,摆脱将单纯的网络硬件设计为企业网络设计的模式,大胆实践将软件部署与硬件设计阶段相整合的网络设计方法.

题目可行性说明及预期成果:

第5篇:计算机学术论文范文

1)化无形为有形

初中生物知识中很多是现实生活中无法接触的、无形的知识,所以学生学起来有些不切实际的感觉。学生对于这种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好像学习天书一样的感觉,无法理解,更别提要好好掌控了。所以教师要借助计算机先进的技术手段,用图文来表现出有形,让其形态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便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章节时,对于细胞核、DNA、染色体、基因等概念,学生总是觉得很抽象,因为这些东西不是平时能接触到的东西,学起来枯燥乏味,对知识难以掌握、不好理解。教师在讲此章节时,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其中,可以先告诉学生“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将龙九子的图像用课件展示出来,先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想想生活中的故事或谚语,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母生九子,母子十个样”“克隆”羊技术等,小故事配合生动有趣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情绪高涨,热情愉悦,在愉快兴奋情绪下学习,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教师再展示出细胞核、DNA、染色体、基因的从属关系图进行讲解,学生就会感觉容易理解,掌握起来就不那么费劲了。课堂效率因此得到提高,学生学习也就不是难题了。

2)化抽象为直观

初中生物抽象的知识较多,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略知识的发生过程和思维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就是一味地灌输说教,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就是一味地听,没有其活动的空间,没有其探索的环境,所以只能死记硬背地去学,学起来就比较抽象吃力。如果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给予充分的图形支持,将学生引入学习环境,学起来就会容易得多了。如在学习“食物的消化”时,教学内容要求区分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这个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讲解,将酶的催化和胆汁乳化的过程分别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学习,找出两个过程中的不同点,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总结,这样学生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灌输学生不一定能记住,可是自己在动态的学习环境中总结知识点,会很牢靠地将知识印在脑海里。这样,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得到了拓展。

3)化静止为运动

运动的图形或状态能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利用计算机课件将课本的知识动态地表现,在课件动态展示过程中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学习“伸肘和屈肘”这章内容时,知识点就可以动态链接来展示。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必急于对知识点进行灌输,可以先将挂图展示出来,然后用计算机辅助展示人体模型,同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和计算机课件里的模型进行运动,在动态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一边观察自己的上肢,一边分析总结,而后产生共鸣。在课件直观演示的过程中,师生互动,挂图、计算机课件和自己的上肢对照,然后逐一指出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桡骨等各结构的位置及名称,这样就不用单纯地死记硬背了。接着可以用计算机课件将部分结构的作用演示出来,在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的情境中,继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讨论发言,从而得到伸肘和屈肘动作就是这样完成的结论。这样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学习氛围也轻松愉快,开放性的教育,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也达到了新课标生态教学的要求。同时在这样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进一步引入,让学生自主分析体育课上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动作的完成,就轻而易举了,也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状态下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现了学生是主体。

2巧借计算机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发现式学习

第6篇:计算机学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 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21世纪,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时代,在教育教学中,计算机技术被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初中语文教学也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在教学中充分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一个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从而使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更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1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模块之一,同时,阅读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展现渠道之一。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能力,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和作文水平的提高都有突出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而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学生阅读学习中的主要模式。课内阅读中,学生学习教师传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课外阅读中,学生实践课内阅读中所学到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两者相辅相成。

1.1 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是学生阅读技巧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课内阅读中,教师通过课文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导学生阅读的技巧,使学生能够在独立阅读中自由地运用所学知识获取文章中的主要信息,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写板书和运用课本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较弱,同时,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所板书的内容,使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学生的接受范围存在差距。

一方面,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可以自由地对课件进行设计,自主地选择课堂教学的内容,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润色,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另一方面,运用计算机辅助阅读教学,可以将文章中重点的词句明确地标出来,节省了课堂中学生翻书查找的时间,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为清晰。通过计算机技术所制作的课件来教学,教师不需要像传统的语文教学一样将板书展示出来,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有效地牵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真正做到跟随教师的脚步。

1.2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学生实践课内阅读知识运用的平台,也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重要平台。传统的课外阅读教学以督促学生看课外书为主,但学生的阅读进度教师很难把握。而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来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将挑选好的文章或小说展示在课件上,并对学生可能看不懂的词语进行标注,使学生更好的阅读下去。同时,教师能够自主地对文章进行删改,使文章更符合学生阅读,还能够自主地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设置,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这一资源共享的平台对于教育行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传统的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训练时,需要学生购买练习册或是给学生打印试卷等,耗费了大量的资源。而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就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的平台,获取自己所需的阅读材料,节省教学资源的同时,也使教学资源变得更为丰富。

2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作文是学生思想和知识的统一表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是要求学生观察生活,在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地对自己所观察的事物进行描述;二则是要求学生感受生活,获得良好的生活体验,并在作文练习中将该体验展示出来。

2.1 情境构建

例如,在对作文题目《家》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与家相关的视频,如描述家人温馨场面的视频、描述家人日常互动的视频等。视频的播放可以将学生快速地带到家人相处的场面中,每个人的家庭相处模式都不一样。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会产生联想:我和我的家人是怎样相处的呢?在我和家人相处的过程中,有什么是难忘的?然后,教师展示学生所提供的全家福,让大家感受家庭的温暖。在讲完了家庭后,教师可以展示国庆节的举国庆祝的场面,将家的概念从“小家”提升到“大家”中,使作文的立意更深刻。通过情境构建,教师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这对学生写作立意的提升有十分突出的帮助。

2.2 对比提高

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应该及时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同时,与同学的作文进行对比,学习优秀的范文,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在学生进行习作后,用投影的功能对学生所写的作文进行对比和评价,帮助学生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江西省于都县第五中学,江西赣州342300)

第7篇:计算机学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接口技术;教学改革;proteus

1引言

《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大学本科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和常用接口技术的入门课程[1]。课程由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和微处理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常用接口技术三个部分组成。该课程目的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建立起整机概念,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并且具有知识点多、概念抽象、理论性强等特点,学生掌握起来并非易事,就以往学生的反应,此门课程学习难度大,知识不易理解,普遍存在“重软件、轻硬件”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如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2引用

proteus仿真软件Proteus嵌入式系统仿真与开发平台是英国labcenterelec⁃tronics公司开发,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完整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仿真平台。它包括原理图编辑与仿真软件包isis和布线编辑软件包ares两部分组成。Proteus7.5SP3及其以上版本新增对8086CPU及其相关接口芯片的仿真。硬件实验设备由于结构固定、资源有限且成本高、损耗大以及寿命低等缺点,pro⁃teus的引用对于改善教学实验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求知欲,以及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学生只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proteus软件后,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设计仿真操作,既节约了成本,又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对实验教学来说是一个课堂的延伸[2]。对于8086来说,将其编写好的源程序可通过外加EMU8086编译器生成.exe文件,然后在proteus上进行仿真,达到教学目的。Proteus的引用不仅可在实验教学上使用,也可在理论教学中使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边讲理论知识,边进行教学演示,直观形象,使学生对生涩难懂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是教学的有力的辅助工具。实践证明,引用proteus,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更加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Proteus是教学的一个有利的补充,但它只是一个仿真软件,不能完全代替实物实践,仿真实验和实验箱上的实验还是有区别的,由于实际电路运行时表现的各种电气特性等,使在proteus上调通的,在硬件上不一定能够成功的实现,基于以上认知,采取proteus仿真实验和实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先课下通过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实验效果,再到实验室进行实际硬件电路的操作,查看实验效果,这种教学搭配,充分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的形象直观性,增强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课时安排

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主要分为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接口技术三大模块,共64学时,为兼顾各个模块之间的承上启下以及知识的连续性,主要分配学时如下表1:微机原理主要讲授微机基本知识,如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机系统的概念以及微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时序知识、指令系统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涉及内容有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格式、变量属性、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和子程序设计,接口技术涉及内容有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常用I/O接口芯片等。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实践,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实践教学总学时16学时,具体分配如下表2,其中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部分安排4学时,由于此部分上机实践只需计算机即可,不需其他硬件,学生在课上学习好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后,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在图书馆或宿舍完成作业和上机实践,节约课上学时,为其他内容的讲授提供充足的时间。接口技术实验共分为6次实验,分别为proteus的使用、8259中断控制器、8255并行接口芯片、8253定时计数器以及A/D、D/A转换。每次实验安排2学时,要求学生课下提前预习,为下次实验做充分的准备,保证每次实验顺利地进行,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其中proteus的使用这一实验安排1次,是因为在本门课程学习之先,学生已学习过《电路制图与仿真》这门课程,此门课程主要介绍proteus软件的使用,因此在proteus的实验主要介绍EMU8086编译器的使用,学会使用proteus进行8086的仿真。常用接口芯片部分的5次实验均设置了基本实验部分和提高部分两个层次,其中基本部分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完成,按照电路原理图进行连线,编写实验程序,完成实验效果。提高部分要求学生在完成基本部分后,有余力的学生可对电路进行设计并编写相应的程序改善接口的性能。每一个层次的实验,要求学生进行现场演示。

4实验考核

实验评分标准分为实验操作部分、现场提问环节以及实验报告三个部分组成。学生抽签决定实验考核内容,并进行现场演示,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结果以及对现场的提问回答情况等形式进行现场评分,以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达到教学目的。实验操作部分占实验总成绩的比例为50%,现场提问环节所占比例为30%,实验报告占20%,其中实验报告要求学生重点报告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以及解决此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实验的心得体会,避免抄袭和实验报告的形式化。

5充分利用多媒体

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提升教学效果。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在实验过程中难懂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动画进行直观形象的演示,使学生更加能够领会实验的内容和目的,便于理解和记忆。

6结论

《计算机接口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于此门课程的教学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对于本门课程的改革实践,实验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学生主动性、学习热情有所提高。此课程是一门公认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3]。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也应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科学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本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作者:鄢艳红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志军,杨延军,王道宪.微机原理实验课程内容的层次化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05-106.

第8篇:计算机学术论文范文

1.1高职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规范的要求,课件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教学的配套教学资料。通过研究高职的教学课堂,不难发现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能力稍显不足,很多情况是完全照搬书本内容,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精炼和提取,这样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种情况就是教师过分注重课件的形式,仅仅将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料堆积起来,过分注重学生的感官刺激,实际上内容毫无创新之处,并没有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此外由于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要求较高,教师对授课的相关软件的掌握程度也直接影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然而现在中,很多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偏低。

1.2存在滥用多媒体的行为

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教学上的确能够给课堂带来新鲜的活力,调动课堂的气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多媒体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的选择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如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对于理论性较强且需要发挥学生的理性思维的章节,其完全不必采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传统课堂的良好的师生交互更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1.3重硬件,轻软件

目前国家大力提倡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以其实用性的教学特点迅速发展起来,各个高职院校也进行了扩招,为了争取更多的生源,高职院校在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上下足了功夫,其中不少高职院校都配备了国内先进设备和教学设施,可在引进了大量硬件设备的同时,却忽略了软件开发和实际应用水平,教学素材照搬、照抄网上的资源,没有形成适合本校的一系列教学素材库,这种情况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2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对策略

2.1优化课堂结构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中心,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根本无法参与到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来,这样下去无疑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合理并高效的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高职教学中,为了能够给学生更好的课堂体验,教师必须在教学的组织、教学材料搜索、教材的钻研上下功夫,只有有机将理论知识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才能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情境,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2多媒体课件制作切记注重形式而忽略内涵

采用多媒体教学不能过分的追究教学课件的“奢华”,追求“大容量”的知识传授,这样往往导致学生上课仅仅成为感官刺激,这样不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影响教师授课积极性,降低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从教学材料的选取、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多方面进行着手,做到多媒体课件内容和技术的平衡,使学生在与老师的互动过程中学到知识。

2.3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方向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做到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不同课程需要不同的教学设计。如讲解《计算机文化基础》这类课程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最新的计算机上技术信息、产品等最新的内容和技术来帮助学生学习。而针对实践性要求较强的课程,如《Photoshop》、《flash》等,就必须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只有通过不断练习,发现问题,寻求办法解决问题,学生才能真正学会相应的技术,而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需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如是共性的问题,可针对全体同学,着重讲解,以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3结语

第9篇:计算机学术论文范文

2: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

3: 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

4: 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

二、论文撰写与设计研究的目的:

跟随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尤其是20世纪后10年,以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契机,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逐渐以信息为中心,信息时代更离不开网络, 任何一个规模企业尤其开始依赖网络,没有网络企业就面临着落后.

吉林省的林业分布十分广泛,以长白山系为主要脉络的山地广泛分布各种森林资源,而作为林业及林业环境的发展,林业生态信息则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系统,快捷,准确,合理,系统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这些信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现实的问题.在信息交流的这个世界中,信息好比货物,我们需要将这些货物(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其中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这些货物(信息)交流的"公路"和"处理厂",我做这个题目,就是要为它画出一条"公路"和若干"处理方法"的蓝图.

由于森工集团这样的特定企业,其一,它是一个统一管理的企业,具有集团化的特点,网络的构建具有统一性.其二,它又在地理上是一个分散的企业,网络点也具有分散性.然而,分散中还具有集中的特点,它的网络系统的设计就应该是板块化的.从信息的角度来讲,信息的种类多,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角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硬件的地域布局,也要考虑软件平台的配合.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新观念,大步向前.我相信,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我的努力,我将为它们创造出一条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

1,论文(设计)研究的对象:

拟订以吉林省林业系统为地理模型,以林业网络综合服务为基本需求,以网络拓扑结构为设计方向,以软件整合为应用方法,开发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集散集团企业的企业网络系统.

2,论文(设计)研究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设计,论文的撰写,预期达到网络设计全面化,软件整合合理化,网络性能最优化,资金应用最低化,工程周期最短化的目标.

3,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

一),主要问题:

设计解决网络地域规范与现有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设计解决集中单位的网络统一部署.

设计解决多类型网络的接口部署.

设计解决分散网络用户的接入问题.

设计解决远程瘦用户网络分散点的性能价格合理化问题.

设计解决具有针对性的输入设备的自动化信息采集问题.

合理部署网络服务中心的网络平衡.

优化网络服务系统,营造合理的网络平台.

网络安全问题.

10,基本应用软件整合问题.

二),论文(设计)包含的部分:

1,地理模型与网络模型的整合.

2,企业内部集中部门网络设计.

3,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总体分散.

4,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远程结点.

5,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移动结点.

6,企业网络窗口(企业外信息交流)设计.

7,企业网络中心,服务平台的设计.

8,企业网络基本应用软件结构设计.

9,企业网络特定终端接点设计.

10,企业网络整合设计.

5,论文(设计)的实验方法及理由:

由于设计的过程并不是工程的施工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详尽的去现场建设肯定有很大的难度,也不是十分可行的,那么我们在设计的阶段就应该进行仿真试验和科学计算.第一步,通过小型网络测试软件平台,第二步,构建多个小型网络搭建全局网络模拟环境,第三步,构建干扰源利用小型网络集总仿真测试.

6,论文(设计)实施安排表:

1.论文(设计)阶段第一周次: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准备试验用网络硬件和软件形成试验程序表及试验细则.

2.论文(设计)阶段第二周次:开始第一轮实验,进行小型网络构建试验,模拟网络服务中心,模拟区域板块,模拟远程及移动网络.

3.论文(设计)阶段第三周次:进行接口模拟试验,测试软件应用平台,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论文(设计)阶段第四周次: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实验报告1).

5.论文(设计)阶段第五周次:进行第二轮实验,模拟环境(干扰仿真)实验,提交实验报告2.

6.论文(设计)阶段第六周次:完成结题报告,形成论文.

三,论文(设计)实施工具及参考资料:

小型网络环境,模拟干扰环境,软件平台.

吴企渊《计算机网络》.

郑纪蛟《计算机网络》.

陈济彪 丹青 等 《计算机局域网与企业网》.

christian huitema 《因特网路由技术》.

[美]othmar kyas 《网络安全技术——风险分析,策略与防火墙》.

其他相关设备,软件的说明书.

1、论文(设计)的创新点:

努力实现网络资源的全面应用,摆脱将单纯的网络硬件设计为企业网络设计的模式,大胆实践将软件部署与硬件设计阶段相整合的网络设计方法.

题目可行性说明及预期成果:

2、可行性说明:

由于题目结合了"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使得题目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于是进行《企业网络设计——基于集散企业的综合网络设计》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