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生化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读
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过程,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要求和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通过“读读、划划、圈圈”来学习认识新知和回顾巩固旧知识,找出教材中出现的新、旧知识点,并写好读书笔记。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分析能力。以便在解题时,能读懂包含在题目中的各种信息,学会推敲题意,整理分析出能解题的“信息”逐步提高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安排的优点是: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二、议
(一)是学生根据阅读教材内容说出圈划内容中哪些是新知识,哪些是已知的,知识点间存在着什么联系。这是进一步理解教材,再现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消化吸收。
(二)是学生相互议论新、旧知识点在提出的问题中的作用。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完善知识,有利于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三)(是)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说出解答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思考、敏捷应对能力。
通过阅读教材、议论问题、学生就会产生疑惑,逐渐感爱到力不能及。此时,老师再传授知识时,学生听课目的明确,注意力集中,可主动联想旧知识、结合知识点进行思考,使旧知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利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三、验
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教师的操作示范,把直观的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关键。而实验技能的全面提高,最终应是通过学生实验来完成。这就要求除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外,还应尽力创造条件,增设学生实验,或转化部分演示实验,让学生有更多地机会去动手操作。要重点指导学生分析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掌握操作步骤及观察的方法,并简要总结出实验结论。
四、写
书面写作。一是根据读书和听课,简要地整理出读书笔记和听课记录,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今后记忆和理解。二是强化习题解答,它是进一步熟练和进一步消化、再巩固知识的过程,是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过程,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每教完部分内容,都要设计相应的题目来强化学生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一、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知识
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与人的吃、穿、住、行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学之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让生物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大自然、体会生物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因此教师要经常收集一些生活有关教学资料,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记忆到应学的知识。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生物学知识,这些生物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物有着不可忽略的联系,这些需要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在生活中的生物奥秘,学会在生活中应用生物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是应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讲解生物知识,这就是需要教师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生物问题,然后将其呈现在课堂上,将生物知识巧妙的融入在生活化问题的讲解上。让学生感觉到生物知识让自己对大自然更加的了解,从而也更懂得保护大自然。教师还要善于挑选与时俱进的生活题材进行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或现象。这样学生就可以亲身感受、经历、感悟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也更懂得将生活中的知识与生物课本联系起来。如在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时,向学生介绍爱滋病、非典等传染病传播特点的同时,重点介绍其防治措施以及疫苗的研制情况。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生物知识的掌握,又在情感上增强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信心。还有如讲到细菌与真菌引起人与动植物患病的内容时,可以举出一些在学生中经常患的皮肤病为实例,也可以找些植物患病的标本让学生看看,加深学生的印象,便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将教学内容融入生活,深入浅出地把复杂难懂的生物学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联系起来,打消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心理,学习起来更加轻松,也能更加有效率。这种变繁为简的方式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知识是有用的,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很多现象解决很多问题,有利于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
二、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的生活方式
对学生而言,生活化的教学不仅仅是对生活知识的理解过程,也是一个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理解过程,所以教学方法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知识、生活的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理解。首先,教师应该建立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意愿、有机会交流各自的生活经验并了解对方的生活世界,只有师生和生生之间敞开心扉进行相互的沟通和对话,才有可能达到对生活的真正有效的理解,这对学生的生活导向有正面的意义。其次,教师应该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游戏性,这既符合初中学生好玩的天性,又可以让学生在自由自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教学的充满着魅力,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及成长的乐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来,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状态和质量。
三、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
初中英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是始于聪明调皮的学生,他们智力优良却学不好英语,究其原因无非是兴趣缺失导致学习投入匮乏。因此,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的另一重要途径就是丰提升学困生兴趣,增强学习注意力,进而提升英语能力。初中英语要提升学困生兴趣,一方面要借力生活、借力文化、借力热点,提升活动的时代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要突出主体,将这部分学困生放在焦点位置,让他们“不得不”好好学习。例如在教学初中英语“Colour”这一单元内容时,为了复习之前所学的颜色,为下面教学提供准备,笔者开展了这样的合作学习:让学生两两一小组,五小组一大组,小组成员一人挑出任意一件物品让搭档说出物品颜色,搭档说出颜色后挑选一件物品让对方说颜色,如此进行,直到所有颜色全说完。每个大组有一名负责人,负责人主要起协调汇总作用,既负责协调各小组活动的进行,又要将各小组的互动行为进行汇总,整理出较好的十个示例上报,笔者让这部分学困生当大组负责人。通过这样的安排设计,一方面提升活动互动性,增强趣味性,另一方面增强学困生的角色感,促进学困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最终促进能力的提升。
二、细导方法,抓住重点,破解难题提能力
方法不对,事倍功半。部分学困生初中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便是学习方法的错误,对于这部分学困生,教师应该仔细引导方法,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破解学习难题,帮助学生逐渐克服困难,提升学习成绩。对于初中英语这部分学困生转化,笔者认为可以利用成败归因理论,引导学生发现学习问题出现的主客观原因,进而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准确地认识自身存在问题,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初中英语“一般将来时”语法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will”与“begoingto”的用法出现错误。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归因,并根据归因结果确定解决办法。如有的学困生归因的结果是“没有认真学者区别,以为能够随意使用”,笔者便建议他:“认真投入,好好比较,再接再厉。”如有的学生归因结果是“:老是死记硬背,无法准确分清楚二者用法上的区别”,对于这种情况学生,笔者便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区分“will”与“begoingto”,细致讲明各个情况下如何使用更妥当,并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树,牢记区别。通过这样利用归因确定学困生各自的学习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议和解决,能有效改善学困生的学习问题。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两的,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的传统和信念。”
1.文化意识的培养为学生深入认知和正确运用英语奠定基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人类演进的过程中,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也是人类形成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符号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文化通过语言得以保存、继承和传递,同时,又对语言结构、语言交际形式、篇章修辞原则等在很大程度上产生深刻的影响,制约着语言的正确使用。因此,通过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强化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理解英语所蕴藏、承载的思想内涵,对学生深入理解和准确运用英语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开发性世界观的形成填筑基石。
2.文化意识的培养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指路引航。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它涵盖了知识向度、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着名的交际学者Gudykunst指出,有效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cognitive component)、情感能力(affective component)和行为能力(behavioral component)。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师生跳出英语学习只注重词形变化、遣词造句、语法结构等纯语言知识的局限,推动语言知识与文化背景知识学习同步进行,使学习内容和形式由原来的枯燥、单调转向生动、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积极的情感态度又会促进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去探索,加深学生对原文化和目标文化之间关系的认知、意识与理解。
二、影响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因素
(一)考试制度的不完善制约教师的教学
在此模式下,教师的个人才华和创新才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由于进度、竞争的原因,以及考试内容、难度和形式的影响,教师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可能完全按照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缺乏英语学习氛围
中西方各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它需要我们必须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来面对这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本族语是汉语,学生在只有在学校的课堂上学习英语,而且没有语境可以去练习。因为语言它本身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但是对于中国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交流的对象。因而他们只是停留在学上面,没有去更好的运用,把它做为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
(三)教师对学生跨文化交加能力的影响
教师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态度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形成都有影响。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文化与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培训,又没有多少人有体验外国文化的机会,在加上教材,教学目的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没能很好的导入文化,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三、培养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1.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教学形式
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师,教育者必须先教育,转变观念是树立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前提条件。如果英语教育不具备跨文化教育意识,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建立跨文化意识,完全是一句空话。当然就我们的现状看,一夜之间,要求所有的中学英语教师都具备跨文化意识好似不可实现的。但是,至少要要求教师首先具备使自己迅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的强烈愿望。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调整教学思路,重视文化渗透,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以文化教育促进语言学习,帮助学生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2.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给学生讲解语言意义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容以及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介绍背景文化时可将中英文化作一番比较。这可以加深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理解,激发他们去了解产生差异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而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度。例如:圣诞节、情人节 感恩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
3.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角色扮演是种模拟语言情景的英语教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扮演不同人物角色,在此背景下发生的事情用语言和动作表示出来。它大大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发展,如听力、观察力、灵活性、想象力和即兴表达力等,而且角色扮演肯定会对学生的认识兴趣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他们学习,促使他们自觉的掌握英语。如当今学生掌握了Panda、lion、tiger 等动物单词后,教师可设置一个 环节“At the zoo”(在动物园),利用一些西方特有的打招呼方式或者指示语等,让学生扮演,使学生更牢固掌握了已学过的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4.创设文化背景,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
关键词:对外汉语 初级阶段 中国文化教学 方法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2012B201)
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学习汉语,来华外国留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这些来华的留学生学习目的不尽相同,学习时间也有长有短,从几周的体验式学习到几年的专业学习都有。对外汉语教学除语言的教学外,文化教学也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20世纪八十年代起,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逐步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视并展开了研究讨论,到现在已经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
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化教学,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如中国的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以及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二是指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的教学。本文所谈论的对象是后者。
根据当前的对外汉语课程设置,中国历史文化常识课一般开设在中高级阶段,学生水平一般较高。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这门课作为必修课开设在本科三年级。但是,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他们也有学习这门课的愿望,而他们的汉语水平又处于较低的层级。那么,我们能不能为这部分学生开设这门课呢?如果可以开设,该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
我们认为,可以为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开设这门课,只要教学方法运用得当,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教师用语的运用
合理运用教师用语,这是教师讲课时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教师的课堂用语必须符合学生的汉语水平,否则,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我们在面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教授中国历史文化常识课时,如何运用教师用语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需要注意:
(一)尽可能地采用初级阶段学习过的句式、词汇
这首先要求授课教师了解初级阶段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熟悉初级阶段的教学方法。这样,在历史文化课的教学中就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特点,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师用语。
比如我们在向学生介绍故宫的太和殿,可以在展示图片的同时,告诉学生在故宫中“太和殿最大”,再告诉学生“皇帝最大”,然后再告诉学生只有那些重要的日子如“皇帝登基(可用“新皇帝第一天”来表述)”“皇帝结婚”“元旦”(用“中国的新年”表述)等,皇帝才会在太和殿举行仪式。这样,学生便能够明白太和殿的重要地位和它所象征的意义。再比如,我们向学生介绍秦始皇兵马俑,可以结合图片,告诉学生这些兵马俑的身高,兵马俑的数量以及这些兵马俑相貌、神态的差异。这样,我们只需要用简单的几个句子和词语,便能让学生感受到秦始皇兵马俑的气势以及古代中国工匠高超的技巧和智慧。
(二)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词汇和句式
上面我们谈到在教学中,要尽量采用初级阶段学习过的句式、词汇。但初级阶段分初级上班和初级下班,这部分学生水平也是有较为明显的高低之分的。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使用简单的词语、句式。
比如我们在上面介绍太和殿时,涉及的关键词主要有“最、大、重要”;在介绍秦始皇兵马俑时,使用的关键词主要有“多少、多、高、一样”,这些词语都是初级阶段学生学过的,易于理解。
以上两点,看似简单,却并不容易做到,需要授课老师熟悉初级阶段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并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适时调整。
二、身势语的使用
在语言教学中,身势语是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有些内容用语言不易解释清楚,但有时通过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或一个简单的表演就能解决问题。在对留学生的历史文化课教学中,适当地使用身势语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在介绍京剧旦角的分类时,老旦、武旦容易讲明白。但青衣和花旦则不易说明白,这两种角色除了扮相的不同外,还有性格的不同,一个文静,一个活泼。可“文静”“活泼”都是比较抽象的词语,我们很难跟学生解释。这时候,如果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演,用表情和动作将动、静两种性格展示出来,学生便不难发现这两种角色的差别了。
在初级阶段的历史文化课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身势语除了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以外,还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三、问题的设置
对外汉语教学特别强调师生互动,它几乎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而问题的设置,教师问,学生答,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常用的形式之一。在对外国留学生的历史文化课的教学中,我们也要设置问题,穿插在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以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实例来做简单说明:
(1)龙门石窟有很多佛像,有的大,有的小,一共有多少个佛像?
A.90多个 B.900多个 C.9000多个 D.90000多个
(2)徽州的传统建筑修建“马头墙”的目的是什么?
A.为了好看 B.为了防水 C.为了防火 D.为了防小偷
(3)兵马俑有多高?他们一样吗?你觉得有多少个?
问题的类型可以是选择题,如上面(1)(2),也可以是问答题,如上(3),也可以是其他题型。问题提出后,给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再分别请学生给出答案。最后,教师公布答案,说明原因。如第(1)题,公布答案:D。然后简要说明。很多学生可能想不到数字会这么大,也必然会惊叹于中国历史之悠久,积淀之深厚。再如第(2)题,公布答案:C。然后我们再做说明。马头墙除了它的功用之外,现在已经成为了徽派建筑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设置问题,实现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
四、教学内容的选取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值得留学生去学习了解的方面很多。而学习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有一个过程,不可能通过一门课在规定的时间内讲得全面透彻。在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初级阶段的学生时,我们更要顾及到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接受能力,必须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切不可不分详略、主次而面面俱到。
例如,我们给学生讲“中国古代的神话”,只应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中国人比较熟悉的神话作为教学内容,讲清楚神话的内容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即可。比如反映人类产生的女娲造人、反映天地产生的开天地、反映对自然现象认知的后羿射日、反映不屈精神的精卫填海、反映人类始祖奉献精神的神农尝百草等等。这些神话基本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它们反映了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对宇宙、自然以及日常生活的体验与感知,对待生活的态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众所周知,多媒体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对外国留学生的历史文化课教学中,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它的使用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初级阶段学生的教学更是如此。图片、视频、一些文字内容的展示都需要使用多媒体。
例如,我们要告诉学生秦始皇兵马俑里的兵佣和马俑各不相同时,只需要通过播放图片即可达到目的。再如,我们想告诉学生长城有多长,只需要展示一张标有长城的中国地图,告诉学生长城的起点和终点,便能让学生感受到长城工程的伟大。再比如,如果我们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少数民族,可以用图片展示少数民族传统的服装、民居、美食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美丽自然风光,还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少数民族的舞蹈、传统习俗、传统节日等等。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直观生动地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要注意时机的把握和时间的控制,应以适时、适度作为基本原则。
以上我们谈了几点对初级阶段留学生的历史文化常识课教学的几个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学生个体不尽相同,即便是在初级阶段,学生的水平也有高有低,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宪春.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文化渗透方法[J].长春:教学探索2008(6)
[2] 马叔骏,潘先军.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层次[J].延吉:汉语学习,1996(1).
[3] 莫赛.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文化因素导入研究[J]. 南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6).
[4] 田桂民.对外汉语教学应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播[J].天津:南开学报,1997(6).
[5] 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延吉:汉语学习,2006(6).
[6] 张占一,毕继万.如何理解和揭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北京: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4).
[7] 邓时忠.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6).
[8] 王钟华.建立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关系问的思考[J].北京:世界汉语教学,1991,(1).
[9] 王魁京.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与第二语言的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6).
[11] 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
/
关键词:内地新疆高中班;汉族普通班;化学学习动机;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3?0020?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提出
内地新疆高中班(以下简称“内高班”)已经开办近13年,新疆的孩子在内地的学习情况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通过文献查阅可以发现,对内高班学生的研究主要分布在政治、汉语、英语等学科上,而关于化学等理科的研究较少,尚未发现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比较研究。本研究将内高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析研究其化学学习动机,同时与汉族普通班(以下简称“普通班”)学生作比较分析。
2 问卷设计与实施
2.1 问卷设计
根据国内外教育心理学家关于学习动机研究的成果[1][2],内高班学生、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高中化学教学实际情况,结合刘克文的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分类理论设计调查问卷[3]。问卷由以下六类学习动机维度构成:
(1)认知动机:学生对化学知识及其获得过程具有极大兴趣,渴求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对学习化学知识无满足感等。
(2)崇高理想动机:学生理解了学习化学知识的社会意义,从而产生学好化学的强烈欲望和责任感。
(3)自我实现动机:学生为了升学或将来能找到一个满意的职业而学习化学知识。
(4)义务动机:学生为了班、组集体的荣誉,为了帮助其他同学,为了报答化学老师和家长的关心而学好化学。
(5)依附动机:学生为获得家长、老师的夸奖、同学的羡慕等而努力学好化学。
(6)受迫动机:学生因为害怕家长或老师的责备或批评,怕同学的讥笑,害怕考试结果达不到毕业水平才不得不学习化学。
每一类学习动机都有5道题目进行平行考察,组成30道题目,每一道题目有5个备选答案。
2.2 问卷实施与样本分析
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对上海某重点高中的内高班学生进行调查,在平行条件下也对普通班学生进行调查。向内高班所有学生发放问卷,各年级随机抽取两个普通班学生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467份,回收467份,得到有效问卷446份。其中内高班学生245份(预科班72份,高一65份,高二70份,高三38份),普通班学生201份(高一74份,高二85份,高三42份)。
选用克隆巴赫α信度系数法来计算问卷各个维度的信度系数,经分析处理得总体α=0.878,因此问卷的信度基本达到要求。
2.3 统计说明
分别以“5”、“4”、“3”、“2”、“1”代表备选答案“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不能确定”、“基本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以“认知动机”类型为例,得出每份问卷,即每位学生在该类型上5道题目的平均值M1,然后求出所有M1的平均值M2。M2即为所有学生“认知动机”的动机指数。以此类推,得出其余五类化学学习动机的动机指数。
3 结果与讨论
3.1 内高班和普通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分析
如表1可知,内高班学生各类化学学习动机的强度顺序为:认知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崇高理想动机>义务动机>受迫动机>依附动机;普通班学生各类化学学习动机的强度顺序为:认知动机>自我实现动机>义务动机>依附动机>受迫动机>崇高理想动机。
分析发现:认知动机是两类学生化学学习的主要动机,要明显高于其他学习动机。其次是自我实现动机,其动机指数数值与认知动机的差距较大,但要明显高于其他学习动机。两类学生的认知动机(F=3.522,p
内高班与普通班学生最显著的不同要数“崇高理想动机”,在内高班学生中该类型化学学习动机强度处于第三,而普通班中则处于最后。可见,国家“派请新疆学生不远千里来到内地学习,将来为家乡做出贡献”的初衷似乎正深入学生的心中。相比于内高班学生,普通班学生更愿意听到父母、老师们的赞许与夸奖,以此激励自己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
3.2 内高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差异性分析
3.2.1 化学学习动机在性别上的差异性分析
结合表2与表3可以发现内高班男生的动机强度普遍高于女生,普通班学生也是如此。对于自我实现动机类型,内高班男生的动机指数高于女生,而且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F=7.598,p
对于普通班学生崇高理想动机(F=4.061,p< 0.05)和受迫动机(F=4.117,p
3.2.2 化学学习动机在年级上的差异性分析
结合表4、表5可以发现:对于各类化学学习动机,不同年级的内高班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特别是认知动机(F=10.436,p
预科班学生的认知动机强度较高。作为全疆最优秀的学生,有幸来到祖国内地接受优质教育,学生感到无比的幸运,再加上心中强烈的使命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相信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都具有较强的认知动机。同时,刚接触到化学不久的预科班学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阻力和自身基础的负面影响较小,所以对化学学习产生较强的认知动机。而随着年级的上升,化学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而且相比于普通班学生而言,学习能力相对弱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可能就一下子失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所以导致认知动机强度逐渐下降。
4 结论与启示
4.1 内高班与普通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异同点
(1)内高班学生各类化学学习动机强度总体较高,但低于普通班学生。其中,认知动机强度最高,自我实现动机次之。
(2)内高班男生各类化学学习动机强度总体高于女生。其中,内高班女生的崇高理想动机较高于普通班女生。
(3)内高班学生在预科年级时认知动机最强,除了认知动机和崇高理想动机以外,其余各类动机强度随着年级的上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4.2 调查结果对教学的启示
4.2.1 以认知动机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其他类型化学学习动机
研究表明:两类学生都有较强的认知动机,但笔者认为仍需要继续加强,特别是需要注重更多的化学实验课程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更高的化学学习认知动机。在此基础上,内高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化学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结合,并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环境等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为祖国、为民族而刻苦学习的崇高愿望,树立今后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再者,内高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运用更多更深层次的结合家乡实际的教学素材,研究并建立适合民族特色的化学教学体系与反映民族文化的化学校本课程,以发挥传承民族化学文化的功能。后者在普通班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进而转化为崇高理想动机。最后,化学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给学生创造更多提升自信的机会,不断提高其自我效能感,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持久而稳定的动力。
总之,在对内高班和普通班学生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利用认知动机较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培养、激发学生其他化学学习动机,教学过程中传播更多关于化学的“正能量”从而提高两类学生总体化学学习动机。
4.2.2 关注女生群体,培养和激发其化学学习动机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内高班女生与普通班女生都具有类似强度的自我实现动机,但是内高班女生有着更强的崇高理想动机。这和两类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经历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可以考虑加强两类学生的交流,让她们彼此感受不同的文化,特别是普通班女生,需要增强自己的使命感以提升崇高理想动机。另外,内高班男生的动机强度高于女生。除了生理因素外,传统观念也致使女生学习化学等理科学科的信心与兴趣降低。但是早有研究表明男女生之间不存在智力上的差异。因此,要激发和提高女生的化学学习动机,那就要加大正面宣传,积极引导公民转变观念,为女生学好化学创造良好的环境,对女生的化学学习寄以更高的期望,充分发挥科学探究实验的积极作用,引导女生学好化学,提高其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应针对女生的个性特点如细心、耐心、善于观察等进行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特别是内高班女生,她们的依附动机较低,所以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更需要多多鼓励与表扬,肯定进步,善于发现她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引导,把她们在其他方面的优势转移到化学学习中来。注重“进步大于分数”的观念。
4.2.3 “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
针对内高班和普通班学生这两类学生,化学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因人制宜”,以保持或激发学生更强的认知动机。就内高班学生而言,化学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白高中化学与初中的不同,漫长的四年高中化学学习是一个化学知识不断摄取与应用的过程。再者,在低年级阶段要严格按照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以应对今后更深入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思路能使学生的化学学习由较低的学习阶段“跃迁”到较高的阶段,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化学学习认知动机,从而在今后学习中不会受基础不扎实、难度加大、抽象等因素的影响而降低认知动机。就普通班学生而言,化学教师需要注重培养、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结合化学实验教学,经常委婉地指出:如果能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就能不断改进实验技术,提出更好的实验方案;学好化学可以解释生活中许多现象和问题,有了这样的启发和引导,必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化学的兴趣。另外,化学教师要认识到内高班学生的认知动机随年级上升而下降趋势明显,应该意识到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在激发基础上的延续与保持。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65.
[2]王祖浩.化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215.
[3]刘克文.初中生学习化学动机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育,1992,(1):26~3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与建议
初中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较为丰富的常识。这些是他们以前积累的知识,但从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显得零碎、不够深入。课前应了解学生有关的具体知识情况,以便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外理教材及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课的开始,建议除检查学生对绪言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之外,还应检查他们掌握的有关空气常识的情况,以针对性的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演示实验时,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术,还要指导锻炼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此外,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并把它推广到其它实验。即把验证性的实验改成探究性的实验。先不把结果告诉学生,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然后通过设计实验来研究此问题,并逐渐的解开疑点,找出答案。
在通过实验推断空气组成成分的基础上,对于200年来,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当时的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这研究的,应介绍他们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使学生受到对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同时也应叙述一下,从那时起,科学家把“天平”用于研究工作,使化学研究走向定量化。
教材通过讲述空气对人类的危害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介绍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教师应该有意齐全的积累一些有关大气污染事件的报道资料,尤其应对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作些调节器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关大气污染的防治可作为课外讨论专题。
在讲述过程中,也应介绍大气的自净作用。启发学生在各自的岗位承担起环保的义务。
对稀有气体,通过简史介绍,启发学生科学研究新领域总是在不断发展,科学思维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就接受新事物,在学习中适当发展求异思维,而不能盲目的接受甚至产生僵死或孤立片面的思想。在介绍稀有气体的用途时,可以演示稀有气体在放电管中的放电现象,以增另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后,可介绍几种元素符号,以分散元素一节的教学难点。
关于空气成分的教学:
在知道空气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杂质组成的后,在本节中需注意,关于氧气,将在下一节学习,氮气将到高二学习,二氧化碳在本册第五章学习,本节不做深入学习。
关于稀有气体,要指出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叫它们“惰性气体”,但科技的发展,例这种“惰性”也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有些稀有气体也能和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联系它的化学不活动性,介绍稀有气体的用途。
关于污染的形成,介绍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整个大气本身有自净作用,但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杂质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就形成了污染。
教学设计示例
目的:
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
2.使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
4.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和才干的机会。
重点:增强环保意识。
课时:1课时
准备:
1.搜集资料
在本课前2~3周动员学生多方面搜集有关空气的素材,包括课外读物、科普书籍、杂志、报纸、照片、录像、漫画、实物等。例如:
课外读物:环境知识读本、关于空气的知识、大气污染方面的文章
照片:风景地的蓝天、本地的晴天和污染天气、学生外出旅游、交通堵塞、工厂烟囱冒烟
杂志(或照片):酸雨、太空、臭氧层空洞、水灾等照片
漫画:大气污染的严重后果
剪报:某一期的《大气质量周报》或《大气质量日报》、大气污染报道等
录像:空气、酸雨、保护臭氧层、温室效应
2.课外预习和调查
结合搜集的素材,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为在课堂上介绍有关知识做准备。
3.课前活动(见学生页)
(1)[观察]烟气观测活动。
(2)[小实验]哪儿的尘土多?
(3)[调查活动]交通流量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4.布置教学环境组织学生编写环境墙报、图片、漫画、小论文等,布置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教师用简明的语言说明本节课的意义及教学活动的方法。
2.观看录像《空气》
3.课堂展示
学生按自选专题,根据课前的准备发言、讨论(一人中心发言,其他人补充)。
4.讨论(选择以下部分题目讨论)
你愿意在树林里还是愿意在室内活动?
吸烟会不会污染空气?
焚烧树叶、庄稼秸秆会不会污染空气?
有哪些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家庭最主要的空气污染来自哪些活动?
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有什么好处?
新装修的居室有没有刺激性气味?
你能为保护空气质量做哪些事?
5.专题讨论“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6.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发言及讨论作必要的补充,鼓励、表扬学生认真自学,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勤于实践态度和方法。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并不重要,不要求有统一的结论,重要的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及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7.布置作业指导举办关于大气的环境专刊、演讲比赛,组织野外活动、参观等。
学生活动1:
烟气观测活动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热点,自主学习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教师有意识地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去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并通过一些相应的主体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开展化学实验的探究,让学生“模拟”科学家去探索问题,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想象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探究热情,这是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前提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探究欲望,才能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保持不懈的探究精神与长久的探究动力,这样才能将知识不断地转化为能力,促进自身科学探究意识的增强与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1.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自身的形象与能力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初中生具有很强的亲师性,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而重大的影响。为此教师要重视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要做内有修养,外有形象的教师,不仅要重视自身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以赢得学生的好感,更为重要的是要做一个具有专业修养与高尚道德的教师。教师对化学的热爱、对教学的激情、对学生的关心这些都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树立教师在学生心中的高大形象,从而使学生自觉地以教师为榜样,将对教师的积极情感转移到化学学习中来。
2.形成化学有用论。许多学生对化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觉得化学没有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化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引入学习,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与运用中真切地感受化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可以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形成化学有用的观点,这样自然就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
二、对人文科学和情感态度的开发与培养
教材强调,让学生认识身边的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物质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系,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这些目标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待自然、物质和科学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有利于学生对待社会和自身发展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学习,注重了对本地环境污染的调查与环境保护。
三、进行广泛的自主探究拓展
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自主探究学习,对于加深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爱好和保护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得更好更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加强思维品质修养都十分有益。开展课外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有:
1、家庭小实验。让学生按教材学习的知识,在家里用身边的材料(如茶杯、食醋、纯碱、鸡蛋壳、酒、蜡烛等)做一些小实验。通过小实验的探究,观察、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如:关于铁生锈的情况调查,可从生活中常见的破损的搪瓷铁盆、在混凝土外的钢筋、敞放的涂油无锈铁钉、镀铬铁质指甲剪等几方面调查铁锈蚀的现象,说明从中得到的启示。
2、课外阅读。可以上网或到图书馆阅读化学家的故事,阅读科普读物,阅读有关现代科技成果方面的文章等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课外参观、调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调查城镇化工厂、化肥厂、食品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等,了解一些工业生产原理及其对环境污染的状况,提出防止污染的建议等。也可以调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事例,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一些简单的自主探究,予以解释。如在学完“水资源的保护”这一课题后,让学生通过调查身边的水资源污染的情况,通过从报纸、网络收集关于水资源保护的一些知识,把活动过程及改进保护水资源的建议写成小论文,然后与同学交流。另外组织部分学生开展社会小实验和社会调查,如“自来水的硬度检测”,“污染空气”与“酸雨”的关系,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计算判断儿童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
关键词:认知诊断理论;认知诊断模型;测验编制;效度;应用
当前大部分测验只能提供单一的测验总分或能力值,但是具有相同分数或能力值学生的认知结构(或称知识状态)可能不同,因此,对他们采取的教学补救措施是不一样的。由此产生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才能精确地测量出学生的知识状态呢?认知诊断理论能够回答该问题。
一、认知诊断的发展
理论和实际需求推动了认知诊断的快速发展。理论上,认知诊断的计量模型可以提供一个有效机制来验证认知理论;实践中,美国政府于2001年提出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更是促进了认知诊断的蓬勃发展。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众多学者开始注重认知科学和心理测量学的结合对教育领域的指导作用。Glaser曾批判传统的教育测验缺乏对被测心理特征的关注[1],Snow和Lohman在其编写的《认知心理学对教育测量的影响》中曾预测,教育测验可能会要求提供更多的学习诊断及教学指导信息。Nichols首次将认知科学和心理测量学的结合称作认知诊断评估,并在1995年出版专著《认知诊断评估》,从而使得该名称沿用至今[2]。Stout认为在21世纪,认知诊断将会成为新的测验范式[3],并得到广泛的研究。许多认知诊断研究者先后出版专著,从各个角度详细地介绍了认知诊断理论及其应用,其中包括:Leighton和Gierl在2007年出版的《教育认知诊断评估:理论及应用》[4],Tatsuoka于2009年出版的《认知评估:规则空间简介》[5],以及Rupp等人于2010年出版的《诊断测量:理论,方法及应用》[6]。
近几年国际和国内更是掀起了认知诊断的研究热潮。2012年9月在南昌举办的第十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专著《认知诊断理论、方法与应用》,对国内的认知诊断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作者仅在CNKI输入“认知诊断”关键词查询所有期刊后,就得到了23835条结果,而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可以看出认知诊断研究正在蓬勃发展。
二、认知诊断的相关理论
认知诊断理论主要包含Q矩阵理论及认知诊断模型(CDM)两部分,下面分别对这两部分进行介绍。
(一)Q矩阵理论
Q矩阵理论的先驱是Tatsuoka教授,她认为Q矩阵理论欲确定学生不可直接观察的知识状态,并且运用可以直接得到的观察反应模式(ORP)表示这些知识状态[7]。学生的知识状态由属性向量表征,“属性”表示测验项目的特征,是学生正确解决特定项目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能力和技能[8]。一个完整的Q矩阵理论包含:属性层级结构(AHS)、邻接矩阵(A)、可达矩阵(R)、缩减矩阵(Qr)、学生Q矩阵(Qs)、测验Q矩阵(Qt)及期望反应模式(ERP)[9]。下面用一个具体例子对Q矩阵理论进行详细阐述。图1为假定的关于某份认知诊断测验的属性层级结构。
如图1所示,该份测验界定的6个属性之间存在层级关系。例如,属性1是属性2和4的先决条件,即掌握属性2之前必须首先掌握属性1。这种层级关系是必要的,比如掌握乘法之前,必须先掌握加法。根据图1所示结构,可以得到邻接矩阵A阵,它是描述属性间直接关系的矩阵,图1的A阵如表1左侧所示。由A与同阶单位阵I的和A+I,通过Warshall算法可得到可达矩阵R阵,它是描述属性间直接、间接以及和自身关系的矩阵,如表1所示。
注:A1-A6表示图1中的6个属性,“1”表示存在关系,“0”表示不存在关系
在得到R阵之后,可以通过删除法[7]或扩张算法[10]导出所有可能存在的项目类别,即在图1所示的属性层级结构之下,一份测验能够编制出来的题目类型,记作缩减矩阵Qr阵,行代表属性,列代表项目类。在图1所示的层级结构下,最多只能出15种类型的题目,如表2所示。
将Qr矩阵转置并加上一列全0向量(代表该学生一个属性都未掌握)即可得到图1下所有可能的知识状态的集合,共有16种知识状态。
测验Q矩阵,即Qt矩阵是由Qr阵的列自由组合得到,但有一点十分关键,即自由组合中必须包含R阵,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状态与期望反应模式一一对应[11],换句话说,Qt矩阵中必须包含R阵,才能保证对学生知识状态评估的精确性。
期望反应模式指学生在不存在任何失误和猜测的情况下对题目的作答反应模式,即学生掌握了题目考察的属性就能答对该题,只要有一个属性未掌握就答不对该题。但现实中,学生在作答时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失误或猜测,因此,期望反应模式是一种理想化的反应模式。
对上述概念进行串联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图2来理解Q矩阵理论:
(二)认知诊断模型
测验施测后,只能得到学生的作答数据,要想得到学生的知识状态,就需要使用认知诊断模型进行估计。目前开发出来的认知诊断模型已达100多种[12]。下面仅简单介绍几个比较常用的认知诊断模型。
1.线型逻辑斯蒂克特质模型(LLTM)
Fischer提出的LLTM模型是认知诊断模型的雏形[13],它是在Rasch模型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其模型为:
,其中θi是学生的能力参数,bj是题目的难度参数,qjk是属性k在题目 j上的复杂度计分, K为测量到的属性个数,ηk是属性k的复杂度权重,d是标准化常数。LLTM用属性复杂度的线性组合表征题目难度,属性对题目的贡献越大,则题目的难度也越大。
2.规则空间模型(RSM)
Tatsuoka提出的规则空间模型是一种基于模式识别和分类技术的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Q矩阵理论,分析出测验考察的所有认知属性以及每道题目考察了这些认知属性中的哪些,同时还能确定学生所有可能的知识状态种类。RSM认为学生的作答还会出现失误和猜测两种意外情况,这时学生的ORP会与其ERP不符,那么该如何基于ORP估计出学生的知识状态呢?RSM根据项目反应模型计算出一组序偶R(θ,ζ),它在规则空间中是一个坐标点,称为纯规则点。θ是学生的能力参数,ζ是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一个警戒指标,表示能力为θ的学生其实际作答反应模式偏离其真实能力水平相对应的项目反应模式的程度。基于ORP,可以计算出每个学生的序偶,然后使用贝叶斯判别或马氏距离判别可将学生判归为某个纯规则点,这个纯规则点即代表了相应的知识状态。
3.属性层级模型(AHM)
AHM是在RS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模型同样采用了RSM模型的Q矩阵理论,但有两点不同之处。第一,AHM强调首先要界定好属性及其层级结构,据此来编制诊断测验,RSM是在现有测验的基础之上,反推属性及其层级结构。第二,AHM根据最大相似概率对学生进行判别,RSM通过建立规则空间,使用距离判别法对学生进行判别。Leighton等提出了两种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和概率论的分类方法:A方法和B方法。
方法A:
,其中
sj(01)表示学生i的期望反应为0,但观察反应为1的所有题目的集合;sj(10)表示学生i的期望反应为1,但观察反应为0的所有题目的集合。P(θi)为学生i的正确作答概率,由项目反应模型估计得到。
方法B:
。该方法与A方法的区别在于,B方法认为拥有某个观察反应模式的学生,掌握了所有逻辑包含在其中的期望反应模式的属性组合,对于那些逻辑不包含的期望反应模式,只需考虑失误而不需考虑猜测[14]。
4.确定性输入,噪音“与”门模型(DINA)
DINA模型是具有显式项目特征函数的诊断模型[15],其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
是潜在反应指标,具体含义是指,若学生i掌握了项目j所考察的全部属性,则ηj=1,否则,ηj=0。从中可以看出,DINA模型能将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掌握了题目考察的全部属性,一类是至少有一个题目考察的属性未掌握。αik 指学生i是否掌握了第k个属性(k=1,2,…,K), αik =1表示掌握,αik =0表示未掌握。qjk表示项目j是否考察了属性k,若qjk=1表示考察了,qjk=0表示未考察。sj是题目的失误参数,它表示学生 i 掌握了题目 j 考察的全部属性,反而答错的概率;gj是题目的猜测参数,它表示学生 i 未全部掌握题目 j 考察的属性,反而答对的概率。一个质量较好的题目,应该具有较小的 sj 和 gj 参数,并且要满足1-sj>gj[16]。
5.融合模型(FM)
FM被认为是一个很成功的认知诊断模型[17],其数学表达式为:
。
其中
,表示掌握题目j考察的全部属性的学生的正确作答概率,也称作题目的难度参数,其值越大,题目难度越小。
表示学生未掌握属性k所带来的惩罚,每少掌握一个题目j考察的属性,正答概率就会下降。r*ik也称作属性区分度,其值越小表明属性越重要。cj 表示学生答对项目 j 所需残余能力的程度,它是表征 Q 矩阵完整性的指标,cj值越大说明 Q 矩阵界定越完备[18]。
三、认知诊断测验编制方法
认知诊断测验与传统测验的主要区别在于:(1)认知诊断测验的目的是侦查出学生的知识漏洞,进而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促进个体的认知发展;而传统测验意在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或筛选,较少关注个体的认知结构。(2)认知诊断测验需要由认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专家事先界定出完成测验任务所需的认知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层级结构,然后根据Q矩阵理论编制测验;传统测验一般是根据双向细目表来编制测验,无法侦查出学生在认知结构和认知加工过程方面的情况。(3)在编制认知诊断测验时,不仅要满足测验考察的内容、题型、难度、区分度等标准,同时还要兼顾可达矩阵、每个属性的考察次数以及每道题目所考察的属性个数等因素。(4)传统测验追求的是总分分布形态尽量呈正态分布,分数之间的变异性越大越好[19],认知诊断测验对总分形态没有要求。
基于以上区别,认知诊断测验的编制方法与传统测验大不相同。国外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其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20],包括:认知设计系统[21]、证据中心设计[22]及基于KL信息量的认知诊断测验编制法[23]。在综合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编制一份优良的认知诊断测验应该包含以下步骤:
1.确定认知诊断评估的目标和群体;
2.根据目标,由专家界定出完成测验任务所需的认知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层级结构;
3.根据属性层级结构,利用Q矩阵理论建立一系列矩阵,其中测验矩阵Qt阵十分重要,是认知诊断的测验蓝图[9];
4.根据Qt矩阵编制认知诊断题目;
5.选择合适的认知诊断模型对题目参数和学生的知识状态进行评估;
6.对题目质量进行分析,例如,题目参数是否合理,Q矩阵质量是否合格,界定是否完备;
7.根据第6步的结果对题目进行修订或增删,以及对Q矩阵进行重新标定,之后重复2-7步骤,直到所有的题目均达到理想标准;
8.测验组卷。
四、认知诊断测验的效度检验
效度检验不应该仅局限于对测验本身是否达到预期测量目标的范围(内容/结构效度),还应该包括补救和指导效果的考察(校标效度)[24]。关于效度检验,目前有以下两派观点。
(一)Messick框架
Messick提出的效度检验框架[25],关注的是由认知诊断设计带来的正向或负向结果,它强调认知诊断设计与补救之间的联系。Messick区分了认知诊断结构效度的7个方面:(1)内容是否体现了认知诊断的目标领域;(2)学生是否运用了相应的认知加工过程去完成测验任务;(3)评分是否反映了学生能力与目标领域的交互作用;(4)认知诊断得到的结果是否能预测期望的结果;(5)认知诊断测验的结果是否公平可信;(6)认知诊断测验是否有较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7)测验结果的外推性如何,例如是否能够推广到不同时间、地点以及实测环境。
(二)荷兰学者框架
Borsboom及其同事提出了认知诊断效度检验的三个主要概念[26]。(1)测量概念:认知诊断评估需要关注的是那些可以被量化的研究侧面,其中包括测量到的内容与想要测量内容的一致性、在不同情况下测量到的结果是否具有不变性,以及测量到的结果是否准确。(2)决策概念:能够用心理测量方法进行量化研究,包括额外评估,以及根据经验与诊断评估分数相关联的其他标准。强调对一个较稳定特质的测量结果是否能准确预测未来,是否采用了最佳的测量方案等。(3)影响概念:量化基于诊断评估所进行的决策评价,不能直接追溯到诊断评价的心理测量性质本身,而应该根据测量结果的变异性来考察效度。该概念包括测量的结果是否可以被接受,对不同人群测量是否公平等。
以上两派观点均是从理论出发,探讨在认知诊断中该如何对效度进行检验,以及应该关注的方面。实践中,一些学者采取具体措施对效度问题进行了检验。Tatsuoka和Tatsuoka将补救措施作为实证效度的证据[27],他们对学生进行前测后,根据诊断结果对学生实施了针对性的补救措施,然后在实施后测之后发现,93%的学生有了进步,7%的学生发生了退步;Jang在对二语阅读理解进行诊断后将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发现,所有的教师认为诊断信息十分有效,能够使学生了解未掌握的属性有哪些,并有效指导教师教学,有39%的学生经常使用反馈的诊断信息来指导自己学习,50%的学生偶尔使用反馈信息[28]。Embretson和Yang还提出建立项目难度对认知属性的回归检验,来测量认知属性对题目难度的解释量,以此来验证Q矩阵的内部效度[29]。
五、认知诊断在实践中的应用
认知诊断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两个领域:教育领域和临床诊断领域。其中第一个领域的研究颇丰。
(一) 认知诊断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数学学科方面,余嘉元运用RSM对江苏省中学生解不等式题进行了诊断研究,这是RSM在国内的首次应用[30]。范士青用RSM,采用任务分析的方法归纳出加减法运算的属性及其层级结构,以此编制测验,调查了268名小学二、三年级学生对整数减法计算的掌握情况,研究发现,有87%的学生被成功划归到18个理想反应模式中[31]。
在语言研究方面,Hartz等人运用融合模型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评估测验及PSAT测验进行了研究[32];刘慧以现代汉语普通话六个基本颜色词为对象,运用RSM对汉语非母语者对这些颜色词的认知模式作出判别,并对他们的掌握情况作出诊断性描述,这是RSM在汉语语言测试中的首次应用[33]。王静用RSM对857名被试进行了C.TEST阅读理解测验的诊断性评价研究,将90.57%的被试成功地划归到50个理想反应模式中[34];赵雪晶用RSM对289名以汉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进行了量词掌握模式的诊断研究,有95.16%的被试得到了成功归类[35];蔡艳、丁树良和涂冬波根据高考英语数据,采用AHM方法对82000名考生作了认知诊断分析,探明了目前高中生在英语阅读问题解决的认知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指导及评估提供了丰富信息[36]。
在认知能力测验方面,康春花和戴海琦用LLTM对空间折叠能力(心理旋转)进行了实证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7]。戴海琦和刘声涛还用LLTM对影响瑞文测验项目认知难度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38]。余嘉元用RSM编制了40道题目,对南京市中学生进行测量,发现其中有318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缺陷,他们能够被划归到16种不同的理想反应模式中[39]。赵顶位将AHM运用于三段论推理测验编制及个体知识状态的判别中[40]。赵顶位和戴海琦用高阶DINA模型对江西省三所中小学4-8年级学生的几何类比推理问题解决能力进行了诊断评估,探明了目前学生在解决几何类比推理问题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提出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提供依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41]。
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方面,刘启亮用RSM作了初中化学认知诊断的研究,将91.46%的被试判归为21种理想属性反应模式,然后就根据诊断结果该如何进行补救进行了相关探讨,从班级和个体两个层面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些补救方案[42]。黎娇以欧姆定律学习为例,运用RSM进行了中学物理教学评价中的实证研究[43]。徐光建用高阶DINA模型编制了高一物理认知诊断测验[44]。
(二) 认知诊断在临床诊断领域的应用
Templin等人运用DINO模型对593名被试在病理性赌博方面进行了临床诊断研究,按照《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TR)给出的10条标准,估计出了每个被试在各条标准上的“掌握程度”,从而判断该被试是否存在病理性赌博倾向[16]。
此外,Reif等人认为以往人格问卷的编制缺乏直观性,并且题目的难度均是由实证研究所决定。为了增加问卷题目的结构效度,他们使用LLTM编制了人格问卷[45]。
六、结语
未来认知诊断的发展不仅需要关注对测量模型的研究,更需要加强理论建设(Q矩阵理论),只有两者齐头并进,才能更好地壮大认知诊断理论。正如Leighton等人曾说:“认知诊断评价还处于婴儿期,但它的起源是非常牢固的。”[5]最后,希望更多的心理学工作者能够加入到认知诊断研究中,共同推进该测量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Glaser, R., The future of testing: A research agenda fo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psychometrics[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1, 36(9): 923.
[2] Nichols, P.D., A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cognitively diagnostic assessments[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4, 64(4): 575-603.
[3] Stout, W., Psychometrics: From practice to theory and back[J]. Psychometrika, 2002, 67(4): 485-518.
[4] Leighton, J. and M. Gierl, Cognitive diagnostic assessment for educ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5] Tatsuoka, K.K., Cognitive assessmen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rule space method[M]. Routledge New York, NY,2009.
[6]Rupp, A., J. Templin, and R. Henson, Diagnostic measurement: 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Guilford Press, 2010.
[7]Tatsuoka, K.K., Architecture of knowledge structures and cognitive diagnosis: A statist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pproach[J]. Erlbaum: Hillsdale, 1995: 327-359.
[8]丁树良, 王文义, 罗芬. 认知诊断中Q矩阵和Q矩阵理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 36(5): 441-445.
[9]丁树良, 汪文义, 杨淑群. 认知诊断测验蓝图的设计[J].心理科学, 2011,34(2): 258-265.
[10]杨淑群, 蔡声镇,丁树良,林海菁,丁秋林. 求解简化Q矩阵的扩张算法[J].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44(3): 87-91.
[11]丁树良, 杨淑群, 汪文义. 可达矩阵在认知诊断测验编制中的重要作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34(5): 490-494.
[12]辛涛, 乐美玲, 张佳慧. 教育测量理论新进展及发展趋势[J].中国考试, 2012, 5: 002.
[13] Fischer, G.H., The linear logistic test model as an instrument in educational research[J]. Acta psychologica, 1973,37(6): 359-374.
[14]韩裕, 张敏强. AHM分类方法的改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15]Junker, B.W. and K. Sijtsma, Cognitive assessment models with few assumptions, and connections with nonparametric item response theory[J].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001, 25(3): 258-272.
[16] Templin, J.L. and R.A. Henson,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using cognitive diagnosis models[J]. Psychological Methods, 2006, 11(3): 287.
[17]涂冬波,蔡艳,戴海琦,漆书青. 现代测量理论下四大认知诊断模型述评[J].心理学探新, 2008. 28(2): 64-68.
[18] Hartz, S.M., A Bayesian framework for the unified model for assessing cognitive abilities: Blending theory with practicality[D].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rbana-Champaign, IL., 2002.
[19]漆书青, 戴海崎,丁树良, 现代教育与心理测量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0]蔡艳, 涂冬波, 丁树良, 认知诊断测验编制的理论及方法[J].考试研究, 2010(003): 79-92.
[21] Embretson, S.E., A cognitive design system approach to generating valid tests: Application to abstract reasoning[J]. Psychological Methods, 1998, 3(3): 380-396.
[22] Mislevy, R.J., L.S. Steinberg, and R.G. Almond, On the role of task model variables in assessment design. In Siring & P. Kyullonene ( Eds. ), Generating items for cognitive tests: Theory and practice[M]. Hillsdale, NJ: Erlbaum, 2003.
[23] Henson, R. and J. Douglas, Test construction for cognitive diagnosis[J].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005, 29(4): 262-277.
[24]王卓然, 郭磊, 边玉芳, 从与标准测验理论差异谈认知诊断的特征[J].考试研究, 2012, 32(3): 10-20.
[25]Messick, S.. Validity. In R. Linn (Ed.),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 3rd ed., pp. 13-103) [M].NewYork: Macmillan,1989.
[26]Borsboom, D., &Mellenbergh, G. J..Testvalidity in cognitive assessment.In J. P. Leighton&M. J. Gierl (Eds.). Cognitive diagnostic assessment for education:Theory andapplication(pp. 85-118) [M]. 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7] Tatsuoka, K.K. and M.M. Tatsuoka, Computerized cognitive diagnostic adaptive testing: effect on remedial instruction as empirical validation[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1997,34(1): 3-20.
[28] Jang, E.E., Cognitive diagnostic assessment of L2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Validity arguments for Fusion Model application to LanguEdge assessment[J]. Language Testing, 2009,26(1): 31-73.
[29]Embretson, S.E., & Yang, X.. Construct validity and cognitive diagnostic assessment.In J. P. Leighton., & M. Gierl (Eds.), Cognitive Diagnostic Assessment for Education[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0]余嘉元. 运用规则空间模型识别解题中的认知错误[J].心理学报, 1995,27(2): 196-203
[31]范士青. 小学生加减法计算错误的分类与认知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2]Hartz, S., L. Roussos, and W. Stout, Skills diagnosis: Theory and practice[J]. User Manual for Arpeggio software. ETS, 2002.
[33]刘慧.规则空间模型在留学生汉语颜色词掌握模式诊断中的应用[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4]王静.C. TEST 阅读理解测验的诊断性评价研究[D],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5]赵雪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量词掌握模式诊断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6]蔡艳, 丁树良, 涂冬波。英语阅读问题解决的认知诊断[J].心理科学, 2011,34(2): 272-277.
[37]康春, 戴海崎. 采用LLTM作测量与认知结合研究的初步探讨[J].心理科学, 2001,24(5): 569-572.
[38]戴海崎, 刘声涛. 瑞文测验项目认知难度因素分析及LLTM拟合验证[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2(2): 411-414.
[39]余嘉元. 关于新课程改革中的诊断性测验研究[J].教育探索, 2006. 5: 24-25.
[40]赵顶位. 属性层次方法下的三段论推理测验制及个体属性掌握模式的判别[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1]赵顶位, 戴海琦. 基于认知设计系统的几何类比推理测验的编制及认知模型分析[J].心理学探新, 2011,31(3): 278-283.
[42]刘启亮. 规则空间模型在初中生化学知识学习诊断与补救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3]黎娇. 规则空间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评价中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