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作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图像数字化是计算机图像处理之前的基本步骤,目的是把真实的图像,转变成计算机能够接受的存储格式。数字化过程分为采样与量化处理两个步骤,采样的实质就是要用多少点来描述一张图像,比如,一幅640×480的图像,就表示这幅图像是由307200个点所组成。可见,想要得到更加清晰的图像质量,就需要使用更多的点来表示图像,也就是使这幅图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相对需要付出更大的存储空间的代价。采样的结果就是通常所说的图像分辨率。量化是指要使用多大范围的数值,来表示图像采样之后的每一个点。这个数值范围包括了图像上所能使用的颜色总数。例如,以4个bits存储一个点,就表示图像只能有16种颜色。数值范围越大,表示图像可以拥有更多的颜色,自然可以产生更为细致的图像效果。但是,也同样必须占用更大的存储空间。量化的结果是图像能够容纳的颜色总数。两者的基本问题都是视觉效果与存储空间的取舍问题。
在采样与量化处理后,才能产生一张数字化的图像,再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的各种技巧,对图像进行修饰或者转换,方能进一步达到所希望的图像效果。
数字化后的图像数据在计算机中一般有两种存储方式,一种是位映射(Bitmap),即位图模式;而另一种是向量处理(Vector),也称矢量图模式。位映射是将图像的每一点数值存放在以字节为单位的矩阵中。当图像是单色时,一字节可存放8点图像数据;16色图像每两点用一个字节存储;256色图像每一点用一字节存储。这样就能够精确地描述各种不同颜色模式的图像画面。所以此种存储模式比较适合于内容复杂的图像和真实的照片。
向量处理不存储图像数据的每一点,而是存储图像内容的轮廓部分。例如,一个圆形图案只要存储圆心的坐标位置和半径长度,以及圆形边线和内部的颜色。该存储方式缺点是经常耗费大量的时间做一些复杂的分析演算工作;但图像的缩放不会影响到显示精度,也即图像不会失真,且图像的存储空间较之位图方式要少得多。所以,向量处理比较适合存储各种图表和工程设计图,而一般图像文件较少采用向量处理方式。
总体来看,位图是记录每一个象素的颜色值,再把这些象素点组合成一幅图像;而矢量图是保存节点的位置和曲线、颜色的算法,所以,位图占用的存储空间较矢量图要大的多,而矢量图的显示速度较位图慢。
多媒体图像处理中的调色板是包含不同颜色的颜色表,每种颜色以红绿蓝(RGB)三种颜色的组合来表示,图像的每一像素对应一个数字,而该数字对应调色板中的一种颜色,如某像素值为1,则表示该颜色为调色板的编号为1的颜色。调色板的单元个数是与图像的颜色数对应的,256色图像的调色板就有256个单元。真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直接以三个字节(RGB)表示颜色,因此不需要调色板。对于16色或256色图像并非全部的图像都采用相同的16种或256种颜色,由于调色板中定义的颜色不同,则不同图像用到的颜色是千差万别的,所谓16色或256色图像只是表示该幅图像最多只能有16种颜色或256种颜色。不同的图像有不同的调色板,在多媒体系统中如果需要同时显示多幅图像时,由于系统在同一时刻只能支持有限的颜色,如使用256色驱动程序,则系统必须以256色来同时显示多幅图像,因此,必须使用调色板编辑工具进行调整,以达到不失真地同时显示多幅图像。
下面就针对几种有代表性的图形图像文件作一些简单说明。
BMP文件:是MicrosoftWindows所定义的图像文件格式,最早应用在Microsoft公司的MicrosoftWindows窗口系统。众所周知,MicrosoftWindows现今已成为PC机环境下窗口系统的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因而BMP图像文件格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在Windows环境中运行的图形图像软件都支持BMP图像格式。
BMP图像文件有下列五个特点:
(1)该结构只能存放一幅图像。
(2)只能存储四种图像数据:单色、16色、256色、全彩色。
(3)图像数据有压缩或不压缩两种处理方式。
(4)调色板的数据存储结构较为特殊。
(5)Windows设计了两种压缩方式:RLE4和RLE8。RLE4只能处理
16色图像数据;而RLE8则只能压缩256色图像数据。
BMP图像文件的文件结构可分为三部分:表头、调色板和图像数据。表头长度固定为54个字节。而只有全彩色BMP图像文件内没有调色板数据,其余不超过256种颜色的图像文件都必须设定调色板信息,可见其结构较为简单。对于BMP图像文件的显示,16色BMP图像与256色图像的扫描行数据组织都是从左上角开始。只是16色图像采用紧缩像素法,每像素占用二分之一个字节,即4bits,而256色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占用一个字节。
GIF文件:GIF文件是"GraphicsInterchangeFormat"(图形交换格式)的缩写,是由CompuServe公司为了方便网络和BBS使用者传送图像数据而制定的一种图像文件格式。目前,GIF图像文件已经成为网络和BBS上图像传输的通用格式,经常用于像动画、透明等特技制作。
GIF文件有下面七个特点:
(1)文件具有多元化结构能够存储多张图像,这是制作动画的基础。
(2)调色板数据有通用调色板和局部调色板之分。
(3)采用改进版LZW压缩法,该压缩优于RLE压缩法。
(4)图像数据用一个字节存储一点。GIF图像文件在压缩图像数据之前,必须先将图像数据处理成一个字节只存储一个图像点的值。
(5)根据标识符寻找数据区。GIF图像文件内的各种图像数据区和补充区,多数没有固定的数据长度和存放位置。为了方便程序寻找数据区就以数据区的第一个字节做为标识符,让程序能够判断所读到的是哪种数据区。
(6)图像数据有两种排列方式:①顺序排列;②交叉排列。
(7)最多只能存储256色图像。
GIF图像文件结构一般是由七个数据单元组成,它们是:表头、通用调色板、图像数据区以及4个补充区。而只有表头和图像数据区是文件不可缺少的单元,对于通用调色板和其余的4个补充区不一定会出现在文件内。
在GIF图像文件内可以有多个图像数据区,而每个图像数据区存储一幅图像,通过软件处理和控制(如PaintShopPro和AnimationShop)使得这些分离的图像能够形成一个连续有动感的画面,即动画图像。所以,GIF图像文件常用于制作Web网页和多媒体系统的特技效果。
TIF(TIFF)文件:TIFF文件是"TagImageFileFormat"的缩写,是由Aldus公司与微软公司共同开发设计的图像文件格式。它有如下特点:
(1)善于应用指针的功能,可以存储多幅图像。
(2)文件内数据区没有固定的排列顺序,只规定表头必须在文件前端,对于标识信息区和图像数据区在文件中可以随意存放。
(3)可制定私人用的标识信息。
(4)除了一般图像处理常用的RGB模式之外,TIFF图像文件还能够接受CMYK、YcbCr等多种不同的图像模式。
(5)可存储多份调色板数据。
(6)调色板的数据类型和排列顺序较为特殊。
(7)能提供多种不同的压缩数据的方法,便于使用者选择。
(8)图像数据可分割成几个部分分别存档。
TIFF图像文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表头、标识信息区和图像数据区。文件内固定只有一个表头,且一定要位于文件前端。表头有一个标志参数指出标识信息区在文件中的存储地址,而标识信息区也有一组标识信息,用于存储图像数据区的地址。标识信息区内有多组标识信息,每组标识信息长度固定为12个字节。前8个字节分别代表标识信息的代号(2字节)、数据类型(2字节)、数据量(4字节)。最后4个字节则存储数据值或标志参数。文件有时还存放一些标识信息区容纳不下的数据,例如调色板数据就是其中的一项。由于应用了标志的功能,TIFF图像文件才能够实现多幅图像的存储。若文件内只存储一幅图像,则将标识信息区内容置0,表示文件内无其他标识信息区,只存储单幅的TIFF图像文件结构。若文件内存放多幅图像,则在第一个标识信息区末端的标志参数,将是一个值非0的长整数,表示下一个标识信息区在文件中的地址,只有最后一个标识信息区的末端才会出现值为0的长整数,表示图像文件内不再有其他的标识信息区和图像数据区。
PCX文件:PCX图像文件是由Zsoft公司在80年代初期设计的,专用于存储该公司开发的PCPaintbrush绘图软件所生成的图像画面数据。目前PCX文件已成为PC机上较为流行的图像文件。
下面是PCX图像文件的几个特点:
(1)一个PCX图像文件只能存放一张图像画面。
(2)它是使用RLE压缩方法来进行压缩的。
(3)PCX图像文件有多个版本,能处理多种不同模式下的图像数据。(4)4色和16色PCX图像文件有可设定或不设定调色板数据的两种选项。
(5)16色图像数据可分为一个或四个bitPlane来处理。
TGA格式是由Truevision公司为视频摄象机图象而设计,用于帧捕捉的最主要的24位图象格式,其典型的图象尺寸为400*512个像素,每像素16.24或32位彩色。目前各电视台节目制作时叠加的台标或栏目标花多是以.tga图片文件引入字幕机的。在电视台节目的制作中,制作人员有时也需要利用非线性编辑设备从录象带上抓取画面(抓帧),然后将所抓画面用于印刷或上网新闻图片。这时抓帧所得的图象就是TGA文件格式,可以利用PhotoShop进行格式转换。
JPEG格式一般用来显示照片和WWW以及在线服务的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文件,它能保存RGB图象中的所有颜色信息。JPEG也是一种带压缩的文件格式,但在压缩时文件有信息损失。当需要在INTERNET上新闻图片时,一般以.jpg格式的图片上载,不能太大,一般为180*160像素,以免文件过大,影响网民下载兴趣。
以上粗略地对一些常用的图像文件作了一点简单的介绍,无论选择哪种文件格式,都要考虑文件的大小。下面以一副8英寸*11英寸,分辨率为72dpi的图象为例,来比较一下不同的文件保存它时的文件大小。
作为电视制作人员,面对如此多的纷繁复杂的图象格式,怎样做到心中有数,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本人以为首先必须区分清楚各种文件格式在计算机中何时出现?如何实现它们彼此之间的格式转换?以及在什么情况之下,一种格式好于另一种格式,然后就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有区别的决定选取的文件格式。
BMP格式是WINDOWS和OS/2机的本机文件格式,当计算机系统平台是基于这两种软件时,我们打开计算机最常见到的屏幕保护画面(即壁纸)一般就是.BMP文件。这可以通过打开控制面板中的显示设置看到。当然如果您使用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附件提供的画图板(PAINT)创作时,系统默认的保存格式也是.BMP,您也可以选择存为.JPEG或.GIF格式,并把它们用作屏幕保护画面,使您的屏保与众不同。BMP格式也是您与没有图象处理软件的用户共享图象文件的一种很好的格式。在一些个人计算机中还普遍支持另外一种图象文件格式,即PCX。PCX文件是压缩的,因此同一幅图象用PCX格式保存比用BMP格式小。PICT是Macintosh系统的本机文件格式。
TIFF(带标记的图象文件格式)是一种很好的跨平台格式,如果需要保存带有选择区域信息的Alpha通道图象,可以选择这种格式,TIFF文件能够保存一个Alpha通道。
JPEG格式包含有颜色深度信息,在保存照片和具有平滑渐变或混合模式的图象时,最好选择JPEG格式。它的压缩比可以达到100:1,压缩比越高,图象质量受到的损失越大。使用时系统一般会要求选择图象大小和分辨率。
GIF格式用于保存许多帧可一幅接一幅显示的画面,通过软件处理和控制,这些画面能够演示一个连续有动感的画面。这种能力使得GIF成为网上最流行的选择。由于WWW浏览器只支持GIF和JPEG格式,所以目前从INTERNET上下载的某个网页的内容时,除了可以得到文字及JPEG格式的图片外,还会得到许多的GIF文件,一般为一组或几组分离的小画面,它们就是该网页所含动画的组成子画面。其实利用Photoshop可以很容易的创作动画。在Photoshop上创建一幅每层有一帧新画面的图象,然后将它存为本机PSD格式,并输出给一个动画程序,如Gamma公司的GIFMovieGear,并设置每一帧画面的持续时间,然后执行转换,就可以生成一个动画文件了。制作自己的网页时,动画制作是免不了的。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管理西部大开发
一、知识管理相关概念解析
(一)知识
所谓知识,是一种有价值的智能结晶,又称之为智价。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edge)。显性知识是指记录在各种介质上的知识,如图书、档案、数据库、各种计划、总结、报表等等;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未编码的经验性知识,如个人的技术诀窍、直觉、想象与创意等等。显性的知识可以在知识库中直接复制与进行独立的学习,隐性知识则需依赖人际传递达到学习的效果。一般来说,显性知识在扩散速度与学习效率方面较隐性知识高,所以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更为重要。而隐性知识才是竞争中别于对手且不易被对手学到的核心竞争力。
(二)知识管理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基本可以归纳为三个学派,即技术学派、行为学派和综合学派。
第一,技术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教育背景。他们常常被卷入到对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重组和群件等的设计、构建过程当中。对他们来讲,知识等于对象,并可以在信息系统当中被标识和处理。
第二,行为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商业管理的教育背景。他们经常卷入到对人类个体的技能或行为的评估、改变或是改进过程当中。对他们来说,知识等于过程,是一个对不断改变着的技能等的一系列复杂的、动态的安排。这些人在传统上要么像一个心理学家那样热衷于对个体能力的学习和管理方面进行研究,要么就像一个哲学家、社会学家或组织理论家那样在组织的水平上开展研究。
第三,综合学派认为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组成该学派的专家既对信息技术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又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他们推动着技术学派和行为学派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融合为自己所属的综合学派。
综上所述,可以把知识管理定义如下:知识管理就是为组织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去适应组织发展、生存和竞争的需要,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对相关知识的内外连续管理过程,把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传播知识作为组织核心优势和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关键,把知识集体共享和知识创新视为组织得以持续发展的灵魂,是为组织不断发展和组织文化全面提升而创造的一种现代管理机制。
二、西部地区知识构成水平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加大,在西部大开发,大学生支援西部建设等政策优势的吸引下,国内大型企业为完善其产业链条的需要纷纷在西部地区设立自己的生产、销售、流通中心,大量外资企业进入西部地区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特别是大学生支援西部以及高科技人才西部创业计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引进了大量的科技人才。然而由于历史、地理条件等原因,西部地区知识构成水平相较于中、东部地区仍然比较落后。
(一)劳动力素质总体水平低
第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就整体水平来看我国西部地区的国民受教育程度、劳动力素质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盲和半文盲比例高。据统计,全国1.45亿文盲、半文盲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文盲或半文盲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为39.5%,比东部地区高11个百分点;2000年东部地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为13.8年,科技人才占劳动力的21%,而西部地区的这两项指标分别为8年和7%,西部少数民族平均受教育程度只有5年;2000年四川、云南、贵州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仅占0.4%——0.45%,具有高中文化的为4.7%,文盲、半文盲率高达21%——38%,而同期全国农村劳动力中的相应比例分别为1.2%、15.34%和18.9%;西部地区每万名劳动者中有大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的仅102人,还不到东部地区的10%。
第二,劳动力人口结构不合理。西部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落后,工业化程度比较低,仍然是以农业为主,且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
第三,高级人才数量少,科技人才更少。在县以上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从业人员,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为5.05%,而东部是14%。
第四,劳动力知识更新缓慢。西部地区在三线建设时期,伴随着大量军工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在西部的落户,西部的某些省份大学毕业生及科技人员的比例相当高。但是随着新技术革命步伐的加快及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人才的知识已显老化,与知识经济对对科技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目前,西部专业人才队伍老化,高层次人才出现严重断层,IT人才则更为短缺。这些问题成为制约西部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竞争力差
知识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但知识不能自动形成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维持取决于企业知识采集与存储、共享与交流和应用与创新的能力,即在知识管理过程中显露出来的能力。企业知识管理过程实际上是知识在企业中流动的过程。企业知识流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知识的创新,创新的知识再经过采集与存储后重新被利用,由此完成了一个循环。西部地区的大多数企业不注重知识的采集与存储、企业没有建立知识信息共享平台,实际运用中仍然采用粗放的经营方式不注重知识在创新中的作用,企业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价格竞争力低下。
(三)观念与环境上的落后
观念的更新与环境的催化,对于人才的成长和涌现非常重要。在中国的西部地区,缺乏的就是竞争环境与创新环境。不求上进、不求进取、小富即安观念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观念的落后不仅表现在普通人的身上,而且也表现在西部企业家的身上。在这一点上,东西部的差距非常明显。西部企业远离国际市场、国际潮流。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今天,西部部分企业的眼光依然停留在区域内,没有国际战略眼光,不敢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这对于西部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四)高等教育发展滞后
2000年,我国大陆共有1866所各种门类的高等院校,其中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民办普通高校和民办成人高校分别为1018、811、32和5所。分布在东部地区的高等院校为901所,占大陆总数的48.3%,4类高校分别为491、387、20和3所;分布在西部地区的高等院校为366所,占大陆总数的19.6%,4类高校分别为198、164、3和1所。东部地区高校占全国总比远高于其人口占全国总比,西部地区的高校占全国总比则低于其人口占全国总比,因此东部地区在高等教育的硬件设施上占有明显优势。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全国性的名牌大学绝大部分位于东部省区,而西部地区除四川和陕西的少数高校以外的绝大部分高校的知名度、教育质量都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我国目前普通高校招生仍采用地区配额制,在招生数额上总是向所在地区倾斜,这样的结果就是东部地区的学生相对于西部地区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大学,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名牌大学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不平等必然导致东西部地区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差距。再加之长期以来大量西部人才向沿海地区的流动,使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相对科技力量方面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三、知识管理在西部发开发中的作用
一个区域繁荣的基础是该区域内企业的繁荣,而企业的繁荣除了与其自身的学习、创新能力有关外,还与其所处区域的竞争能力有关。为了提高区域的竞争能力,必须重视区域学习和区域知识管理。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力及自然环境等区域资源禀赋存在一定劣势,西部开发需要用大量知识资源弥补地域资源的不足之处,通过知识资源来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增强区域竞争力。而传统的区域开发忽视了自觉的区域学习和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很难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发展的需要。
(一)有利于提升西部企业的竞争力
西部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有利于增强企业绩效,这既可以表现在直接的经济收益方面,也可以表现为其他方面改,如企业的运行效率、人员的工作能力、用户满意度等。另外,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也可以增强企业的稳定性,减少一些因人员流动而带来的知识损失。具体说来,知识管理能为西部企业带来如下的好处:
第一,更快地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和知识,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使西部企业真正走出去,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第二,西部大多数企业依旧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信息流通的不顺畅制约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进行知识管理,一方面通过所有员工直接的信息存取可获取连续和快速的工作流程,减少纸张的流动和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让员工共享企业的经验、教训和最佳实践,可以防止重复劳动,提高生产率;还可以减少或杜绝重复性的错误,避免错误成本。
第三,西部企业进行知识管理,一方面使员工能够快速并可靠地与合作伙伴进行联系,增强交流与合作意愿以及团队精神,减少信息搜索的时间,可以快速的、低成本的、高效的决策和问题解决;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与顾客的联系。可以通过用户资料库可以获得客人的爱好和兴趣,从而为客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有利于促进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飞跃式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西部必须搞好的一项战略性工作。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它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及西部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它关系到西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展西部知识经济,实现西部跨越式发展,需要一个人才“金字塔”梯队。不仅要大力开发与引进知识经济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同时也要提高西部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西部地区采用知识管理必将对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一,有利于西部地区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的流动、吸收、创新是知识管理的关键步骤。西部大开发中劳动力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得自己的职业保障,强大的职业需求推动有利于促进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一,有利于高科技人才的引进。知识管理过程实际上是知识在组织中流动的过程,知识的流动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参与。如知识的采集和存储需要有引进一批数据库管理人才,知识共享需要引进一批计算机、网络人才,知识与生产的结合更需要一批实际经验的专业人才。
第二,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用人理念的转变。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存在着体制僵化、观念落后、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而那种小富即安、不求进取的文化、心理,则是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巨大障碍。西部的振兴与腾飞,毕竟要落实到西部的企业,而西部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西部人的素质的提高。因此,西部企业必须加快体制改革,转变人才观念,实行任人唯贤原则,注重个人的工作实效,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机构精简。
(三)有利于促进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是西部地区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和人员素质提升的关键,当前西部地区仍旧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管理对西部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必将对西部办学理念的转变和办学质量的提高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一,有利于促进西部基础教育的发展。知识管理强调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西部大开发中劳动力再也不是简单的体力付出,基础教育在劳动力素质培养中的根本作用得到显现,人们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有利于促进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历来是传播知识、进行科技与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西部大开发中进行知识管理对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必然要适应这一形势转变办学理念、设置相关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才能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不断发展壮大。
第三,有利于促进西部继续教育的发展。知识管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运用对于劳动力的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一学定终身的思想已经不适合西部知识管理的需要,西部劳动力只有不断学习和参加各类培训才能适应工作需要,这样函大、电大、夜大、自考、成人教育等多种持续教育形式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的各种短期培训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也将获得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敬华,金昕:《知识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2]郁义鸿:《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周海炜:《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战略与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樊治平:《知识管理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杨海英:《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6]项国鹏:《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载《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第6期。
[7]齐玉水,周明:《知识管理模式与西部企业竞争能力》载《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8]张岳:《知识管理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载《北方经济》2002年第9期。
关键词: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复种制度夏播大豆
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复种制是中国北方旱地农区传统种植制度的典型,而当今学术界对其形成时间的认识却有很大分歧,我曾对此略有研究,建立了二年三熟制明中后期形成的新观点①。当初,因条件所限很少能看到日本学者的论文,1997年11月赴日拜读许多日本前辈的论文,才发现日本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本文即是在此基础上撰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评述中日两国学者在二年三熟制形成时间问题上的研究方法与主要观点,并对自己的观点作一反省和定位。
一、二年三熟制及其形成的条件
二年三熟是指在一块土地上春季种植粟、高粱等作物,待秋收后耕地播种冬小麦,次年五月收麦后,又播种豆、粟等,在连续二年的时间内实现三季收获。如果能够在同一块地里这样周而复始,连续多年地坚持下去,那么,就可以说形成了一种制度——二年三熟轮作复种制。
华北平原二年三熟制的形成必然要受到自然环境、种植技术与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索的制约。从自然环境条件来看,气候因素对种植制度影响最大。历史时期华北平原的温湿程度虽有一定的上下波动,但无论如何变化,华北总不出暖温带地域范围,正常年份其积温与降水状况都完全可以满足农作物的二年三收。也就是说,华北平原实行二年三熟制的自然条件自古具备。因此,下面将着重从种植技术与社会经济两方面论述它的形成。
限制二年三熟制形成的种植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冬小麦的推广种植。冬小麦秋季八九月播种,翌年五月初收获,充分利用了气温寒冷的冬季,可与其它作物错开节气搭配形成倒茬轮作复种,因此,冬小麦在二年三熟轮作制中处于中心作物的地位。第二,冬小麦播种前的当年必须收获一季庄稼。第三,收麦后当年必须夏播豆粟等作物,而且当年要有收成。其中,第二与第三项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即冬小麦的前作与后作轮种技术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二年三收,只达到其中的一项是不行的。比如第二项实现,春种秋收谷物后在其地上播种了冬小麦,但如没有在次年麦收后进行复种的话,只不过是谷地改茬种麦,只能实现二年二收;第三项技术成立,收麦后有夏播之豆粟,但如前一年种麦前无谷物收获,也是在二年中实现二熟。
①拙文《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复种制的形成时间及其作物组合》,刊于《陕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社会经济条件也是制约二年三熟制形成的重要因素。二年三熟制是一种复种制,在同一块地里一年内种植不止一季作物,这必然会较多地耗费地力。因此,补充肥力,加强养地措施就成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中国传统农业时代,养地之法不外二途,一是多施肥粪,增强地力。在北魏《齐民要术》时代,中国已经使用踏粪、火粪、人粪、泥粪与蚕矢,但这些肥粪数量太少,故《齐民要术》中只有给经济作物瓜、葱、葵等施肥的记载,没有对粟、麦等主粮作物的施肥,到元代王桢《农书》时代,北方仍然是这几种类型的肥料。故我以为靠多施肥粪的养地之法很难支持二年三熟制的形成。二是充分利用作物轮作的生物养地之法,其中有两大措施:第一是利用绿肥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发挥“美田之法”的养地功效,这在《齐民要术》卷1《耕田第一》中有详细说明:“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穫种,七月八月犁掩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这是一种大面积的养地方法,但却是以牺牲一季收获为代价的,也与二年三熟的增加复种,提高土地利用率背道而驰!第二乃利用豆类作物与麦谷类作物的合理轮作,因为大豆具有独特的根瘤固氮作用,收获后能遗留一部分氮肥于土壤中,不仅无害反而有利于下季作物的收成。实验证明:“种一亩大豆,就可吸收空气中氮素差不多为7斤,相当于三十多斤硫酸铵”①。与其它作物的耗损地力相比,黄黑大豆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良好换茬作物,它又可大面积种植,养地效果好,规模大。因此,种植大豆是在肥粪不能充分供应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增加复种的最佳方法。华北农谚中有“麦后种黑豆,一亩一石六”,“麦不离豆,豆不离麦”,正说明麦豆复种能够增产,是最好的搭配形式;而且大豆又“地不求熟②,”适宜免耕直播。故我认为麦后夏播大豆的推广种植是二年三熟制形成的主要标志。
形成二年三熟制另一重要的社会条件是要有一定的人口压力与劳力资源。二年三熟制度下,无论是秋收后种麦,还是麦收后种豆,都要抓紧节气抢收抢种,前者还要耕地整地,播种后都有大量的田间工作诸如中耕锄草、治虫与收获等,这就促使劳动量与劳动强度的大增!而人的劳动能力是有限度的,在地广人稀之时,人们可以大量垦殖荒地,靠扩大耕地面积简单粗放地经营即可获取足够的生活必需品,无心更无力去精耕细作增加复种。只有在土地日辟,生齿日繁,人多地少的矛盾尖锐起来以后,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衣食之需,人们才必须去努力变革种植制度,争取一年多熟,靠增加复种指数来提高产量;而且,人口压力既给实施精耕细作多熟种植带来了必要性,又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因为农业生产劳动力也会随人口增加起来。
判断二年三熟制在华北平原的形成时间,必须从上述自然环境、种植技术与社会经济三方面全面考虑,三者缺一不可!那么,以此标准来衡量,则无论两汉、北魏还是唐代中期都没有完全达到上述三方面条件的要求,是可知,当前学术界流行的观点是很难成立的。
①《中国农学史》,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54页。
②《齐民要术》卷2《大豆第六》。
二、明代以前华北平原没有形成二年三熟制
综合中日两国学术界有关二年三熟制形成时间的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两汉时形成,北魏时形成,唐代中期形成。下面就这三种观点,先列其论证依据,接着按上节所述标准进行衡量,看其是否能够成立。
1.两汉形成说——日本的米田贤次郎先生最早提出此观点①,中国的郭文韬与韩国的闵成基两位先生皆赞同此说②。
西汉中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在关中推广种植冬小麦,使小麦逐渐普及于华北各地,而且种植地位也不断提高。正因为此,他们认为“冬麦推进了轮作复种制的发展,因为冬麦和其他作物搭配形成了倒茬轮作。西汉《汜胜之书》里有‘禾收,区种麦’的说法,说明西汉时期已经实行谷和冬麦之间轮作复种的二年三熟”。认为西汉形成二年三熟制的学者主要是依据上述小麦推广与“禾收区种麦”的两个证据。实际上这两个证据都不足以说明其观点的成立,因为冬麦的推广种植仅是其条件之一,不能仅仅据此立论,而汜胜之所谓区种是分区精耕细作的方法,粟收种麦不在同一块地里,不是复种,退一步说,即使粟收后在其地上播种冬麦,但麦收后如没有复种,也仅是二年二收。
坚持两汉形成说的最重要证据是郑玄注《周礼》所引东汉初年郑司农(众)的话语。郑玄注《周礼·稻人》引郑众:“今时谓禾下麦为荑下麦,言芟刈其禾,于下种麦也”;注《周礼·薙氏》又引郑众:“又今俗间谓麦下为荑下,言芟荑其麦,以其下种禾豆也”③。前条说的是禾后种麦,后者说的是麦后种植禾豆,是冬季作物小麦前茬与后茬的当年都有了复种的技术,故有人把它作为华北出现多熟种植的确切的文字记载。但是,史料本身并没有提供把禾下麦与麦后禾豆连结在一块地里的证据,第一节已经说明,如果两者不能结合起来,仍然不能实现二年三熟,仅仅只是二年二收。
西汉时著名的农书《氾胜之书》曰:“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谨摩平以待种时”④,明确地指出种麦地要在五六月耕地,种麦之前的当年不可能有一季作物的种植。崔寔《四民月令》按月叙述农事活动,在五月六月的记事中皆有“菑麦田”的记载,“菑”乃耕义,这正与《汜胜之书》记载的种麦方式相同。郑众提出的禾下麦与其前后时代农书所载种麦的基本方式不同,这只能说明其禾下种麦方式是特殊的没有普遍意义的种植法。两大农书同时也没有五月麦后种植禾豆的记载,同样也说明麦后种植禾豆也是特殊的没有普遍意义的种植法。这两种轮作方式既然都是很不普及的,其结合在同一块地里的可能性更应该是微乎其微的。
从当时的人地关系比例来看,人口并没有形成对土地的压力,缺乏形成二年三熟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元始二年人均占有耕地9.6市亩,每个劳力约需耕种30市亩。这在当时较为落后的生产力情况下,每年种植一季作物已很困难,怎还会有余力去进行复种呢?何况,每年一收已足以自给,何必再去辛辛苦苦地复种二茬作物呢?!
2.北魏形成说——坚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以贾思勰《齐民要术》为依据,认为此书所记的轮作方式可以构成相当发达的二年三熟制。日本米田贤次郎先生在《齐民要术与二年三熟制》一文中首倡此说,中国研究《齐民要术》的学者多信从之。但仔细分析,北魏时代是没有二年三熟制的。《齐民要术》卷2《大小麦第十》:“大小麦皆须五月六月嘆地(不嘆地而种者,其收倍薄)。”暵,即后来的耕地晒*[日+垈]技术。这里明确表示种麦之前必须从五月份开始耕地,因此当年不可能存在麦子的前茬——春播作物,因任何春播作物都不太可能早在五月份成熟。也就是说,北魏时代的普通轮作种植技术中没有粟后当年种植冬小麦者。从《齐民要术》关于麦、粟、大豆等作物播种日期的记述上看,仅有麦与粟豆的年际轮作,没发现有年内复种者。
①《齐民要术与二年三熟》,《东洋史研究》17卷4号:《关于中国古代的肥料》,《滋贺大学学艺学部纪要——社会科学》13号,1963年;《中国古代麦作考》,《鹰陵史学》8号,1982年。三文后来皆收入同氏《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史研究》(同朋舍1989年版)。
②郭文韬著有《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稿》(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与《中国古代的农作制和耕作法》(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两书,皆坚持二年三熟制西汉时普及说;闵成基先生的《汉代麦作考——禾麦轮作成立期》(《东洋史学研究》五,1971年),认为二年三熟制成立于西汉武帝时,到东汉时盛行。
③后一条不见于《十三经注琉》,而见之于孙饴让《周礼正义》。
④《汜胜之书》原书已佚,此文见《齐民要术》卷1《耕田第一》所引。
坚持北魏形成说者还有一个证据,即《魏书·世宗本纪》有:“诏:缘淮南北所在镇戍,皆令及秋播麦,春种粟稻,随其土宜,水陆兼用,必使地无遗利,兵无余力,比及来稔,令公私俱济也。”只要认真分析,就可肯定秋种麦与春种粟并不在同一块地上,既不是指麦后种粟,也不是指粟后种麦。
从北魏时代的社会经济形势来看,当时中国北方连年混战,经济残破,劳力缺乏,抛荒地较多,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来增加复种。
3.唐代中期形成说——西嶋定生先生首倡此说,而后得到天野元之助与大泽正昭两位先生的赞同与补充①。他们三人都是著名的中国农业史研究专家,故此观点在日本影响很大。中国的农史学者也多接受此说。不过,仔细考察,此说颇多破绽,很难成立。
西嶋先生从唐代碾碨的普及论述到当时小麦种植的推广,又引东汉郑众之话,证明东汉初年已出现粟与麦的前后轮作技术,《齐民要术》记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谷子品种都有十多种。这些条件加起来,使唐代二年三熟制普遍起来,形成了早粟一冬麦一晚粟的轮作复种体系。
我认为这样的轮作形式是很难成立的,首先,它不符合《齐民要术》所总结的“谷田必须岁易”的轮作原则②;其次,从肥料供给与地力维持角度分析,在粟的年际轮作中又加上一季冬小麦,三季都是特耗地力的作物,当时又缺乏充足的肥粪以补充大量消耗的地力,故不可能成立。日本学者古贺登先生早已看到了这一点,他说:“粟和麦都要求相同系统的肥料,……因此,即使麦茬后播种粟尚能成立,吸肥力特强的粟后种麦时也会令磷肥极度不足,加上麦的吸肥力很弱,就会严重危害麦的生长。”由此,他的观点是“即使在唐代,华北也没有粟与麦组合的轮作复种制”③。
西嶋先生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他认为,唐大中元年十月敕中所说的“二稔职田”是指一年有两次收获。其实“二稔”并非指一块田地的二熟,而是指职田有五月收麦者,有秋季收粟稻者,这正如两税法夏季收麦、秋季收粟稻类似。所以,这一证据无法支持其二年三熟制形成于唐代的观点。
唐代形成说的学者也找到了一条粟后种麦的直接材料,《旧唐书·刘仁轨传》载:“贞观十四年,太宗将幸同州校猎,属收获未毕,仁轨上表谏日……今年甘雨应时,秋稼极盛,玄黄亘野,十分才收一二,尽力刈获,月半犹未讫功,贫家无力,禾下始拟种麦,直据寻常科唤,田家已有所妨”④。从“贫家无力,禾下始拟种麦”来看,这种粟麦组合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史料显示唐代普通的种麦技术仍基本上同《齐民要术》时代一样,种麦前要嘆地。唐末韩鄂撰写的《四时纂要》两次提到“暵麦地”,一是在《夏令卷之三·五月》,二是在《秋令卷之四·八月》。我承认《旧唐书·刘仁轨传》的记载是真实的,粟后种麦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知道,即使有了粟后种麦,如果没有麦后复种,仍无法说明形成了二年三熟制。
①西嶋定生:《碾碨的背景》,《历史学研究》125号,1947年,后收入《中国经济史研究》,中译本此文作《碾碨发展的背景——华北农业两年三季制的形成》;天野元之助:《魏晋南北朝农业生产力的展开》,《史学杂志》66卷10号,1957年;大泽正昭:《唐代华北的主谷生产与经营》,《史林》64卷2号,后收入同氏《唐宋变革期农业社会史研究》,汲古书社1996年版。
②《齐民要术》卷1《种容第三》。
③古贺登:《中国多熟制农法的成立》,《古代学》8—3。
④此事在《唐会要》卷27《行幸》与《册府元龟》卷542《谏诤部·直谏》中也有记载,“只禾下始拟种麦”作“禾下始宜种麦”。
还有两条史料,也均无法说明问题。一是《唐大诏令集》卷1《废华州屯田制》:“今宿麦颇登,秋苗茂盛,私田加辟,公用渐充。”文中宿麦与秋苗并举不能说明麦后种粟,这是因为“秋苗”不是指秋季谷物仍处苗期,而是指春种秋收谷物之苗,唐人颜师古说:“秋者,谓秋时所收谷稼也”①。二是《资治通鉴》卷232贞元三年秋七月:“又令诸冶,铸农器,籴麦种,分赐沿边军镇,募戍卒,耕荒田而种之。约明年麦熟,倍偿其种,其余据时价,五分增一,官为籴之。来春种禾亦如之”。麦收在五月初,已是初夏,至今华北农民仍称麦收为“夏收”,故麦后种禾如不直接称作麦后种禾,也应是来夏种禾,绝不可说成“来春种禾”,是此文麦禾不在同一块地里明甚。
唐代形成说的学者至今仍没有找到一条直接证明此说成立的史料证据,说明二年三熟制度在唐代仍没有形成。不仅如此,按照我的观点,直到宋元时代,华北平原都没有形成二年三熟制,这有充足的史料依据。被认为金代乃至元初在北方流行的农书《韩氏直说》解释古语“收麦如救火”时说:“若少迟慢,一值阴雨,即为灾伤;迁延过时,秋苗亦误锄治。”元代《农桑衣食撮要》卷上《五月》也有类似记载:“农家忙併,无似蚕麦。(收小麦)迟慢遇雨,多为灾伤,又,秋日苗稼亦误锄治”。麦后如有复种,收麦拖延必误播种晚禾,书中无语,可知并无此类情况。元朝司农司所撰《农桑辑要》所载耕作技术更直接证明当时没有麦后复种之技术,据云:“凡地除种麦外,并宜秋耕”,“如牛力不及,不能尽秋耕者,除种粟地外,其余黍豆等地春耕亦可”。即凡欲种粟黍豆类等须头年秋天或当年春天耕地,全无麦后的夏播复种,更不用说麦后的免耕直播了。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与王桢《农书》所记豆粟稷全为三四月播种,俱无麦后复种者。这一点大泽正昭先生也已经看到了,他说:“确实,通读元代三大农书,全没有记载二年三熟制,其技术仍没有超过《齐民要术》阶段”②。假若当时实行了二年三熟制度,这些大型农书为何全无麦后复种的记载呢?如果不能全盘否定这些农书记载,那就只能承认,唐宋以至元代华北都没有形成二年三熟制,也就是说明代以前华北没有形成二年三熟轮作复种制。
①《汉书·元帝纪》永光元年三月条注。
②大泽正昭:《唐宋变革期农业社会史研究》,汲古书社1996年版,第91页。
三、华北平原二年三熟制形成于明中后期
元末明初,华北平原遭受战乱与自然灾害破坏最为严重,于是成为明初移民屯垦的重点区域。洪武末年,其区仍有很多荒地,故政府实行“嗣后新垦荒地,永不起科”的优惠政策,鼓励人们垦荒生产。人少地荒的这种情况缺乏激励人们走向精耕细作的动力。可知,明前期华北不会有二年三熟制的产生。
明代中叶以后,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由于农业经济水平提高,促使人口日益增多,而可供开垦的荒地随着垦殖深入却不断减少,人均占有耕地数量下降,人多地少的矛盾显现出来。据明代实录资料,明正统至嘉靖年间,全国人均耕地多在6.5—8.0明亩之间,按一明亩折0.9216市亩计算,明中后期人均耕地在6—7.5市亩之间③。人多地少不仅可提供足够的多余劳力来进行复种的劳动,而且人口对粮食需求的增多也要求精耕细作,靠增加复种来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二年三熟制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在华北逐步成熟。
③粱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1,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页。
其次,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逐渐发展并渗透到农村生活中来,赋税折银成为历史的大趋势。小麦面白质清,口感好,人们目为细粮,在市场上易出售,价格也高;亩产量属中等水平,但受水旱影响较小,收成稳定。农民在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一麦胜三秋”的道理,纷纷扩大小麦的种植。根据我的研究,明中后期鲁西南平原地区的小麦播种面积逐步扩大,由明前期占总耕地的约三成,提高到明末清初的五成左右①。而且,小麦扩种的这种趋势并非仅为鲁西南地区独有,土壤水热等自然条件基本相同的华北平原各地似应与此同步。故崇祯年间编写的《天工开物》认为:“四海之内,燕、秦、晋、豫、齐、鲁诸道,丞民粒食,小麦居半”②。华北平原小麦播种地位的提高,为增加复种,形成二年三熟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粟后种麦的轮作换茬现象趋于普遍。粟麦轮作技术出现很早,唐朝粟后种麦的现象还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普通的种麦技术仍然必须五六月份暵地,这种状况到元朝时仍未改变。王桢《农书·百谷谱集之一》记载的大小麦种植法仍然是:“大抵未种之先,当于五六月嘆地。若不暵地而种,其收倍薄。”明中叶以后,这种状况有了根本转变,春播秋收茬口地里种植小麦已成为主流。王象晋在明末撰写的《群芳谱》多记有华北的农事,其《谷谱·田事各款·粪地》云:“肥地法,种绿豆为上,小豆、芝麻次之,皆以禾黍末一遍耘时种,七八月耕掩土底,其力与蚕沙熟粪等,种麦尤妙。”这是说春种谷物套种绿肥,并于当年种麦的事情。其书记载的农谚说:“稀谷大穗,来年好麦”,也表明粟后种麦的换茬轮作已较为普及。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十五册《山东上》引《汶上县志》说,如果采取暵地措施即当地所谓的塌旱地,次年“来牟(大小麦)之人常倍余田”,暵地现象已经成为较为特殊的现象。顺治时代撰写的《登州府志》更明确地记有“黍后俟秋耕种麦”③,是可知麦之前作现象即禾麦轮作在明中后期已较为普遍。
第四,随着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与禾麦轮作现象的普及,明中后期,麦后复种的晚大豆开始出现并且得以推广,于是秋禾麦豆的二年三熟的农业种植制度逐渐在华北平原形成并趋向盛行。大豆有春播和麦后夏播之分,明代以前的农书均记载北方大豆三四月播种,全为春大豆,大致麦后夏播的晚大豆在明中后期逐渐推广,到明末清初,在土壤较为肥沃的华北平原地区上升为主导地位,基本上取代了春大豆。万历《恩县志》记载,小麦“八月中种,五月初收”,而黄黑绿诸色豆,“俱五月初种,九月中收”④;明末成书的《群芳谱》也说,黑豆在五月“夏至前后下种,上旬种,花密荚多”,黄豆种植时间“与黑豆无异”⑤。麦后种豆乃是直接耩种的免耕法,蒲松龄《农桑经》总结山东麦茬复种豆的经验说:“五月……留麦楂,骑麦垅耩豆,可以笼豆苗”,“豆无太早,但得雨,且不妨且割(麦)且种,勿火时也”⑥。收麦后可随时种豆,甚至可以一边割麦一边种豆。这说明上述《恩县志》与《群芳谱》所谓五月初播种诸豆应为麦茬后作物,因一般春大豆播种当在三四月。顺治时,登州府一般农事安排是:“春时播百谷,正月种麦,二月布谷及黍稷蜀秫麻等项,三月种大豆与稻,稻有水
①拙文《明清山东粮食作物结构的时空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1期。
②宋兴星:《天工开物》卷上《乃粒·麦》。
③顺治《登州府志》卷8《风俗·稼穑》。
④万历《恩县志》卷3《贡赋·种植》。
⑤[明]王象晋著,伊钦恒诠释:《群芳谱诠释》,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⑥[清]蒲松龄撰,李长年校注:《农桑经校注》,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25页。
陆两种,谷雨前种棉花,俱秋收;麦后种豆,黍后俟秋耕种麦;又有冬麦俱来年五月初收”①。如果说这些例证还不能使我们信服二年三熟在明中后期已经成为华北平原重要的种植制度的话,那么,曲阜孔府档案所记载的有关曲阜、汶上等县几十个村庄清初麦后普遍复种黄黑豆的事实,则足以坚定我们的认识。据《顺治九年红庙庄地亩谷租草册》记载:本庄顺治九年,“共麦地一顷二十三亩四分九厘,共该麦八石三斗一升,共该豆八石三斗一升”,顺治十一年也与此相同,种麦地也收取了与麦租等量的豆租②。又据《顺治十一年齐王庄春秋地租总帐》,本庄“共三等麦地一顷六十六亩一分一厘,以上共收半季麦租二十五石九斗二升七合……共该半季豆租二十五石九斗二升七合”。说明麦地的租额一半是麦,一半是豆③。档案中还明确记载,在清初的顺治年间,曲阜、汶上、邹县、泗水、鱼台、菏泽等县二十多个村庄清初的孔府种麦地,除收取麦租外,还收取等量或少量的大豆。明代初年的耕地一般分为夏麦与秋粟两类,到清初,在曲阜孔府的档案中,其实行定额地租的土地一般地被称作麦豆地与春地,后者也可叫做秋谷地,几乎所有各庄清初的档案资料都是如此,充分说明华北平原广大地区普遍实行了二年三熟的种植制度④。西周生撰写的《醒世姻缘传》描述了章邱县明水镇一带明末清初的农事安排,三月里耕地播种,“俟次种完了棉花、蜀秫、黍、稷、谷、粱,种了稻秧,已是四月半后天气;又忙劫劫打草苫,拧绳索,收拾割麦,妇人收拾簇蚕;割完了麦,水地里要急着种稻,旱地里又要急着种豆,那春时急忙种下的秧苗又要锄治,割菜子,打蒜苔……才交过七月来,签蜀秫、割黍、稷,拾棉花,割谷钐谷,秋耕地,种麦子,割黄黑豆,打一切粮食,垛秸杆,摔稻子,接续了昼夜也忙个不了”⑤。从中可以明确地看到秋收谷物后,耕地种麦,麦后种豆的二年三熟轮作复种制。
在明末清初的改朝换代之际,山东各地同样也遭受了战乱与自然灾害的严重破坏,不少土地荒芜,劳力流散,而当时的人们仍然普遍地实行二年三熟的轮作复种方式,充分说明这种制度至此时已经相当成熟与稳定。所以,我把二年三熟制形成的时代推断在明代中后期。到清代中期,由于人多地少给粮食生产带来的巨大压力,二年三熟制在华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平坡地盛行二年三熟制外,即在低洼涝地上,农民也要争取多熟种植,如乾隆时,济阳县低洼地,农民收麦后“即与高阜并种秋禾”⑥,咸丰时任沂水知县的吴树声,著有《沂水桑麻话》,书中说,其县涝地上,“麦后亦种豆,雨水微多,颗粒无收,徒费工本”。那种认为清中期二年三熟制形成的观点则失之太晚。
本文是我的“一家之言”,自己也觉得有些保守,几乎全盘接受了古代农书、地方史志与档案资料的记载,把中国北方先进种植制度的形成时期拉后很长一段时间。但以现有的史料来看,我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明中后期形成说最接近历史的真实。真诚地欢迎大家就此展开深入讨论。
①顺治《登州府志》卷8《风俗·稼穑》。
②《孔府档案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1页。
③《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第三编,第十一分册,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89页。
④《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第三编,第十一分册,第1—282页。
所谓“理”,是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去说服员工,不仅让员工明白应该做什么,还要明白应该怎样做。为达到上述效果,A事业部党总支将企业文化教育课程列为基层支部内部培训课程体系的必修课,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事业部经营管理形势,每季度开展员工形势任务教育。同时党总支每年度对重要经济岗位人员开展廉洁从业诫勉谈话,对基层员工以班组为单位,结合一线员工思想调研情况开展针对性教育。此外党总支还通过典型教育、声像教育等途径,让广大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自身素质。
二、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延伸
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化,是指通过合理的运用信息化的科学技术,有效地提取出重要信息,从而科学合理地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质量,保持思想政治工作动态有机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化是其自身的改进和进步,其本质是通过扩大现代化信息技术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程度和范围,从而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实现相关资源得以优化配置的手段和途径。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新成果,发挥网络作用,开展“网上政工”,大胆创新,从而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化进程,A事业部创建了集“知识分享、新闻动态、制度宣贯、员工互动”为一体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每周进行企业文化制度和业务知识的宣贯,让员工近距离的感知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时定期推出“榜样在身边”典型先进人物宣传报道,用真实的闪光点感染广大员工。此外,A事业部利用网络平台策划了“微摄影”、“微竞猜”、“微学堂”、“微距离”、“英语无微不在”、青年论坛网等特色栏目和“一个党员一面旗”、“亮身份,做表率”等主题活动,通过一系列网络互动活动将网络平台与企业思想政治活动完美结合在一起,利用网络平台的特点使企业思想政治活动实现了由平面到立体,由点对点到面对面,由抽象到生动的转变和延伸。
三、以“教育实践平台”为补充
封皮:院学位办已在指定的地点免费提供了标准的彩色空白学位论文封皮,送评阅和最终定稿的学位论文应使用标准的封皮制作封面。学位论文复印费、封面印刷和装订费应由学生自理。
中图分类号:根据论文的主题内容对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选取(到本校图书馆网站上可查)。
论文编号:为“我校单位代码(10006)+ 学号”(以《北航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显示的学号为准),如:“10006MP0411106”.
密 级:保密论文须直接注明密级及相应的保密期限,如系公开论文此项不注。
论文题目:应准确、鲜明、简洁,能概括整个论文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内容。论文题目中所用到的词应考虑到为检索提供特定实用的信息(如关键词),一般不宜超过25个中文字,若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副标题应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的下一行用破折号“--”引出。论文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学科专业:公共管理
指导教师:一般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如有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副指导教师或联合指导教师,可增1名指导教师。
培养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1.1项目信息的全面搜集
国际工程公司一般拥有较为广泛的项目信息来源。包括业主公开招标信息,咨询公司、中介等机构的宣传,各重要纸质、电子媒体的传播等。从事经营基础工作的商务人员需要非常敏锐地获知这些项目信息,归纳整理并初步辨别信息的真实度,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1.2明确重点发展地区、项目和业主,细分市场,了解所有有关背景资料
根据市场现状,商务人员需要结合其公司的战略发展和营销方针,对项目信息进行科学的筛选,制订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地区的海外市场的计划,充分了解背景资料,包括政治、经济、历史、语言、文化、行业发展状况等,明确重点开拓和投标对象。这是与国内项目经营基础工作区别最大所在,在整个经营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1.3与业主和其他中介公司的关系运营和维护
全面收集项目信息与业主及业主所在国的有关信息,培育信息来源和渠道,在日常的关系运营和维护中加深与业主之间的了解与情感交流。
1.4与本国政府机构相关部门的关系运营和维护
国际工程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运作和竞争参与,需要取得政府的绝对支持,了解国家政策方向,借势而为,趋利避害,为海外市场的扩张保驾护航。海外市场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经济利益、文化习俗之间的竞争。
1.5投标工作
这是经营基础工作的一大重点。及时、快速地组织人员完成商务组织、技术组织、采购组织、施工组织,分别完成:①招标文件、招标合同要求、风险、责任,结合本公司的各方面条件的分析;②业主需求的全部技术内容;③针对不同供货商进行询价比价工作,并制订购货计划,考虑运输方式和发生的相关费用;④了解当地施工条件,对施工工艺、技术、进度、材料和劳动力等各方面进行构思,确定质量监督原则并制订施工计划。⑤分析、计算投标的各项成本。上报高层后,由公司确定利润及最终投标价格。同时,随时做好与业主和招标机构各项问题确认等沟通协调工作。这也是前期经营基础工作的综合成果。
1.6为配合经营工作进行的日常管理工作
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合同管理、翻译、涉外商务管理等事务。这些工作繁杂,设定科学的模板是合格的经营人员的必备利器。
2经营基础工作的知识管理
那么,我们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管理,在诸多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里找寻逻辑,发现方向,全面提升基础工作的质量,抓住机会完成投标、谈判工作,以实现最终合同签订,取得实质性成果。由此,我们将经营基础工作知识作出以下初步分类:
(1)项目技术类知识。
作为国际工程公司,首先是依托专业领域的技术来满足客户需求,并通过不断更新创新技术和开辟创新服务内容在相关行业内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占据一定份额的市场。在不同行业,相近专业、不同的工艺流程都涉及对多种专业知识的综合利用,国际上也有相对稳定的公认标准来衡量企业工艺、专利、设备的先进性,并确认企业在本行业领域所处的地位和影响。因此在与外界进行早期沟通时,公司相关展示件是极为重要的敲门砖,包括公司介绍、公司业绩、技术特色、技术创新和发展等。以业绩为例,经过知识管理的分类和解析,采用不同方式设计业绩的展示模式逐渐成为极其重要又基本的工作之一。在分析业主、咨询机构的需求之后,针对项目背景和特点,提交不同类型的业绩,事半功倍。同行业宜根据自己行业特性和技术更替来进行整理分类,替代对任何业主任何国家任何条件下都只提供一份一模一样的业绩表的做法。以俄罗斯某烧结项目为例,该业主选用的烧结原料特征要求工艺流程利用小球烧结技术。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沟通时,投标方通过策划设计好的内容安排,调用投标公司知识库中小球烧结的业绩及原有业主产能产量相关数据,在带领业主进行现场考察时,就此项相关内容与业主进行了充分的技术交流,将公司的业绩重磅推出,在最短的时间里让业主认识了解了他们关注的方面,迅速并突出重点的展示得到业主的肯定。国际工程公司的技术等全方位支撑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专业信息平台上实现共享与交流。
(2)商务管理类知识。
商务管理类知识是经营基础工作中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包括战略思想、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物流管理、风险管理、法律等。其中营销思想无疑是经营工作的核心,项目融资也在当前形势下,成为经营基础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越来越多的项目可能采取EPCF(总承包+融资)或者EP+F形式。某些融资可以充分利用属于国家层面的政府专项贷款。这类融资项目合同一旦签订即可开展融资手续。融资取决于政府及国家银行对于项目的审批,且有不同类型的组合,一旦外方政府完成项目审批流程,该项目即可通过相应审批流程完成融资手续。这类涵盖政策和金融相交织的相关知识需要在项目经营进程中,随其发展不断挖掘、了解并确认、分析。
(3)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知识的管理。
走向海外市场,是思维和行动横向的扩展。而纵向路径的思考,让我们了解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并对现在和未来做出判断。充分利用对特别的“人”的了解,来认识事件背后的意义,分析项目发展的趋势,是经营基础工作中的必修课。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对认识人的共性和个性的认识紧密相关。例如在俄罗斯的经营过程中,我们深感“老大哥”的心理优势无处不在。最初我们怀着向其宣传当代先进科技和工艺的心态前往,同时了解其真实的状态和需求。经过对现场踏勘,看到树立起来的“1937”“1967”等丰碑式的纪念标志,对其历史沿革的查找和分析,以及与其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我们设身处地感受到前苏联当年技术强国的气势和实力。换位思考后,调整心态,在技术文本内容上加强了工艺技术创新的介绍,就其现状为业主综合考虑了工艺的改进需求,并对解决设备使用问题做出了建议性意见。谦虚谨慎、与时俱进的中国风范,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在语言的功用上,绝不仅是简单交流和信息获取。语言使用的熟练程度决定我们对其国家文化的理解,以及专业的程度。提高专业术语表述能力,充分理解语言习惯代表的文化含义贯穿在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推进项目进程的过程中。
(4)项目组织运作类知识。
在经营基础工作中,如物流、运输包装、交通咨询、礼品服务、展位设计等,涉及相当专业的项目运作类管理知识。服务外包的情况日益增多,也是分工细化、运作专业化的体现。这些外包服务的组织、管理,对经营基础工作的商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甄别和选择外包服务,在合适的时候以合适的价格为经营主体工作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并纳入知识管理的信息平台范畴,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是未来的趋势。
3创建更好的知识管理环境
通过对国际工程项目经营基础工作和涉及知识领域的了解,我们认识到,需要进一步发展知识管理体系的管理界面,培育知识管理的管理环境来促进经营工作。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的管理界面,应由战略思想、组织管理、资源管理、文化管理、风险管理和评价管理等六个方面组成。如图2所示,经营基础工作知识管理与这六大管理的关系都是双向影响的。其中,整个经营基础工作内容的规划、建设、维护无时不刻深受公司战略思想和公司文化的指引,反之也为战略规划提出新的启示和思路,给公司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公司组织结构和资源的配备给予知识管理官方或非官方的支持是巨大的,反过来,知识管理也对组织和资源结构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知识管理要求归纳总结、分享再创造的同时也必须受到安全、成本等风险管理的制约,必然要求责任与自由并举,并接受来自组织的评价和修正。同时,知识管理本身又对风险和评价管理提出了不同时代不同形势下的挑战与更新的要求。
4结语
针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在思政工作管理上的问题不断爆发,各高校也加强了对思政工作的认识,希望能够通过网络手段,有效引导学生的思想。例如建立一个校园网络或网上组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内容如下: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应用分工明确的管理体制,主要负责管理的部门是党委、组织部和学工处等等。但是这类人群看待学生的角度不同,由此在管理中,其引导方式也有一定不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这种发展,所以很难针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在思政工作管理体制中,分工过于明确还可能导致监管上的分割,从而形成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漏洞。管理人员在工作处理机制上,没有及时感受到突发事件,工作力度不强。而学生在网络终端上的技术便捷,产生了在网络上话语权的优势。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社交网站、微信和其他通讯工具,在相对隐蔽的状态下沟通,由此增加了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这种问题的重要性,一些能够妥善解决的小问题,就会发展成群体性时间。这种状况主要是高效没有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处理与监督,无法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动态,导致突发状况迅速发展,进一步升级和恶化。高效仅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管理手段,工作效率低且浪费时间,无法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例如罢餐、罢课等现象,都会影响学生的稳定和安全。
二、高效网络思想工作管理体制的出路
1.设立网络思想管理部门。高效应在校内设立网络思想管理部门,由此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模式。这种管理部门的设立,能够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力度,能够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做出准确且有效的反应,让管理上层的精神能够及时下达给相关部门,以此完善各方面工作。首先,管理部门可以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该新闻发言人可以定期在校园网络中或是其他网络终端中,学校的各方面信息,并解读高效的相关政策和精神。在出发突发事件时,要与学校统一口径,以免的信息引起误会,并有效防止信息的进一步升级。这个管理部门应统一信息,并统一信息渠道。学校的党委和政治辅导员和教师,在分割的模式中,分别信息,就会导致信息过于冗余,降低了学校的公信力。所以学校应统一信息,让学生更为高效的了解信息。管理部门应建立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时刻保持敏感性,对学生中出现苗头要及时采取处理方法,做好思政管理人员的下达的工作,建立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寻找突发事件的疏导渠道,最后还可以和其他学校相互学习,共同开发网络监管系统,掌握思政工作进展。2.培养网络思政管理工作人员。针对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网络技术,在高效信息处理、整合,以及学生的管理工作,都应由思政管理工作人员负责完成,所以高效应培养网络思政管理工作人员,并建立一支完善的管理队伍,能随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巡视、辅导和评论,从而占据思政管理工作的主阵地。这支队伍应具有多方面因素,如政治素养需过硬,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责任感。在人员选拔方面,管理部门应挑选这些政治素质高、正义感强的青年教师,并让他们通过长期有效的工作提升学生对他们的信任。高效也要对这支青年教师团队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升鉴别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让这些青年教师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处理,并取得较好的成果。这支队伍具有政治敏感度和较强的工作管理能力,在工作中增加学生对这种思政管理方式的接受能力,并让学生认识到这种管理的权威性。3.建立网络思政工作标志性栏目。在这种信息大爆炸的影响下,多种多样的信息常常让学生感到不适应,容易在这些虚拟的世界中迷失自己。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就是提升学生对于证明信息的关注程度,并在虚拟世界中,有明确的上网方向。学生在上网时,拥有非常明显的意向,这就导致思政网络在实际应用中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应建立标志性和品牌性的栏目,首先要做的是,管理好校园贴吧或BBS。学生对校园贴吧的关注度很高,所以将其中的思想加以引导,就能够顺利打造标志性栏目。例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北京大学的“北大未名”等BBS,都清除了不良信息,并进行了适当的舆论引导,将其当作正确引导学生思想政治的主要手段。
三、结语
摘要: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搞好施工企业的统计工作。
关键词:企业统计;企业管理
企业统计是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发展,企业统计工作愈来愈重要。施工统计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工程管理的重要手段,而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各项工作的核心。搞好统计工作,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各级管理部门对统计工作的重视
然而近几年来,一些企业统计工作不但没有加强,反而明显减弱,企业管理者重生产、经营,对企业统计不重视,企业统计机构被撤销,统计岗位被合并,统计人员精简较多,许多企业专职统计人员减少。但统计工作并没有减少。统计的主要仟务,一是为工程项目决策和检查执行情况提供依据;二是为编制工程施工计划和检查施工进度完成情况提供依据;三是对工程动态提供分析依据。因此,除了统计部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规定的统计制度,根据统一的统计制度要求,结合本单位(项目)管理实际需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统计制度外,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许多领导往往只关心已完工程进度和工作量(工程量)的统计,而对原始记录不齐全,计量方法不当,报表填写不规范等现象,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于出现统计的数据前后不一致,报表填写一人一个样式,由此造成的对工程施工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决策,对检查工程计划的完成不能提供可靠依据,甚至于工程成本无准确核算而不能如实反映施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2.统计人员的设置要有相对的专业性和稳定性
许多人认为统计工作就是抄抄写写、加减乘除,填几张报表,没什么专业性和连续性,把统计工作简单化,这是不对的。《统计法》第24条规定:“统计人员应有执行统计任务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建筑专业统计指标是围绕建筑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而设置的一套相互配套的指标,即建筑产品的统计,包括用实物数量反映的产量值统计;用价值量反映产值统计和建筑产品质量统计;因此现代化的统计工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是难以胜任的。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就不可能如实的反应产量完成情况;就不可能对产品质量有正确的统计,导致产值统计的不准确性。土木工程施工通常具有规模大,工期长、施工人员流动频繁的特点。因此,需要工程统计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衔接性,而统计人员的频繁调动,显然对统计工作不利。
3.要切实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
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指将基层统计工作中的一般规章制度管理转变为规范管理的形式,形成一个科学的工作流程。其基本特点为原始记录、台帐和报表的形成必须有严格的工作程序;企业内部业务部门的统计核算与综合统计机构必须有资料供应和反馈关系。
3.1原始记录是基层单位利用一定的表格或文字形式对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做的直接登记和最初记载,是指未经过加工整理的各种表格、卡片、帐册单等第一手材料,其内容反映了施工管理经营和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因此填写时要按规定要求内容如实填写,数据真实可靠,各类人员签字齐全,使其具有可追溯性。
3.2统计台帐是基层单位根据经营管理和核算工作的需要,用一定的表现形式将原始记录资料按时间顺序进行登记,系统地积累资料,并定期进行总结的帐册。其作用一是能使建筑业基层单位的统计资料系统化、条理化、档案化;二是能清楚地反映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有利于领导研究施工趋势和规律,以便随时进行指挥调度;三是有利于检查建筑施工企业各类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
3.3统计报表是收集统计资料、进行统计调查的一种形式。即由基层企业通过表格的形式,按照同一规定的指标和内容、上报时间和程序,定期地向上级报告计划执行情况和重要经济活动情况特定的统计报告制度。
4.要实现统计资料管理的程序化
1.1促进中职学生今后的发展
事实上,中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差,再加上现在的中职学校培养学生侧重的是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也导致了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只能从事操作性的工作,而对于分析统计、综合管理等任务却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这也无疑为学生的未来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如果学生想要从事其他工作,那么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其理论分析与方案设计的能力明显要高于中职学生,因此其在今后的个人发展上,就拥有比高职生有利的条件。开展科学的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有利于促进中职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涯和拓宽道路方向。
1.2根据行业特点,有必要开展衔接课程
就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基本情况而言,因物流管理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对于年龄尚小的中职生来说,难以适应这种高难度的工作。由此,很多中职学生在选择物流管理专业后,毕业后并没有从事与此相关的工作,也使得物流管理专业人员流失率大。因此,开展必要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积极鼓励中职学生继续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心理和生理上吃苦耐劳的能力。
2当前物流管理专业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2.1缺少一个相对合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
因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不强,甚至几乎为空白。对于同一个班级中拥有较强的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中职学生来说,太过简单的物流管理基础课程可能会使他们逐渐失去兴趣,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下难以有效掌握相关专业技能;而对于一开始就进行大跨度的物流专业知识讲解,会使得没有基础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产生“畏难情绪”,打击学生的信心最终可能导致学生放弃专业学习。原因就是因中高职专业衔接课程缺乏合理的衔接培养方案。
2.2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不合理
就目前很多中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来讲,很多学校开设的关于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相似度很高,这也足以说明高职的课程不能完全满足中职学生继续求学的真正需求。而前面说到,因缺乏合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培养方案,生源的基础实力参差不齐,这也给中高职专业衔接课程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没有考虑到高职教学各类生源的素质差异,中高职衔接课程也存在很大的而艰巨性与复杂性,生源结构过于复杂,其起点不同,素质不适应,最终导致中高职课程内容重叠、断档且不适应。
2.3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展存在滞后性
近几十年来,我国中职教育的改革力度在不断加大,但其教学内容并没有完全摆脱学科本位的框架,课程改革的脚步还是相对滞后,且存在很大的不完善性。然而,对于中高职课程的建设却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在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中职教育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弹性较大,这无疑为衔接课程的设置带来了不确定性,很多中高职衔接课程为避免这样的情况,依然开展老旧的教学模式和内容。
3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研究
3.1基于工作过程的衔接课程开发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衔接应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以具体的范例性工作任务为内容,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进行学习,以获得可迁移的知识。因此在开设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时,应充分根据市场的变化,将工作是为教学的一部分,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采取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创新的人才。
3.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性的课程实践
充分分析市场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基于工作过程原理开发出具有系统性的实践衔接课程。按照物流企业的工作设置环节,将工作过程引入衔接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清楚每一个环节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实践引入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对于基本知识的运用,更能促进学生多项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良好的公共关系协调能力、操作和管理能力以及一定的商务谈判和营销能力。
3.3制定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为实现有效的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就应针对衔接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的表现、学生的反馈等因素进行充分分析,以掌握衔接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挖掘课程设置存在的不合理性和不完善之处,因而进一步对中高职衔接课程进行调整分析。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是衡量课程开展效率、效果以及真正作用的最佳途径。因此,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全面促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开展。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