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机广告推广范文

手机广告推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机广告推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手机广告推广

第1篇:手机广告推广范文

关键词:测土配方技术;土壤肥力;农业增产

测土配方技术施肥是以肥料田间试验,土壤测试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效应,是节约肥料能源、提高土壤肥力、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由于我国农民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对新生事物的反应比较滞后,因此从以往的实践来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农业新技术的传播和应用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现状

1.1 技术力量薄弱

基层农技站的农技队伍力量目前还是很单薄,老技术人员退休后,基层土肥站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的缺乏,加上业务范围又比较广,通常情况下,很多站基本出现无专职的土肥员,造成技术力量的断层。每个技术人员不仅要做技术分析化验处理,还要做侧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因此,很多时候一个工作人员兼职很多职能,严重制约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

1.2质量标准体制不完善

测土配方施肥中的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属公益性职能。需要稳定的资金投入作保障,但目前缺乏推动测土配方施肥长期开展的长效机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技术措施。但在生产中农民对其应用存在误区。

目前,推广机构在制定配方过程中,主要出具的是包含氮、磷、钾三元素的配方,对钙、镁、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却鲜有涉及。在配方过程只有兼顾到中微量元素,才能进一步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

1.3农民认识不足

测土配方施肥在田间实施,实施者是广大农民,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很少有与农民生活习惯、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相适应的宣传工具和方法,致使较多农户还缺乏对测土配方技术的认识,严重阻碍了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进程。

2提高农业增产增收对策

为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得到大力的推广,既要让该技术市场化运作,也要让广大农民得到效果,看到增产增收,且将该技术运用到生产中。因此要完善相关的测土配方体系,建立培训基地,为农民创建技术交流的窗口,全面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果。

2.1完善监管工作体系

农业相关部门要积极的组织各基层土肥站开展各项活动,不仅要服务龙头企业,还要对民间服务。同时还要在税收贷款引导资金等方面采取鼓励优惠政策,加强对全社会测土施肥的行业管理监督和协调,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并且还对肥料管理,生产、经营、登记、市场监督、检测收费等规定明确细致,操作性强,市场督过程规范要具体。完善肥料质量监管法律规定,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给配方肥的质量监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如果通过立法的形式把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的各种政策、目标和措施法制化,必要时又可以及时进行修改,既有了稳定性,也能兼顾到延续性,有利于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成效工作机制的建立和确立,也能很大地增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和使命感。

通过完善立法,健全肥料监管工作,可以更好地规范肥料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保障肥料质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2科学合理的配方设计

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用各种单质肥料或复混合肥料为原料,配制成的适合于特定区域、特定作物品种的肥料。同时,通过总结田间试验、土壤养分数据等,划分不同区域施肥分区。同时,根据气候、地貌、土壤、耕作制度等相似性和差异性,结合专家经验,提出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农作物需要的养分由土壤供给和施肥两部分构成,做好配方施肥, 必须依靠科学的手段,了解作物土壤肥料的情况,然后根据有机和无机相结合,大量与中量微量元素相结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的原则。

为保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配方肥料批量生产和大面积应用的风险,在每个施肥分区单元,设置配方施肥、农户习惯施肥、空白施肥三个处理,以当地主要作物及其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比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校验施肥参数,验证并完善肥料配方,改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配方落实到农户田间是提高和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最关键环节。目前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模式,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具有市场前景的运作模式就是市场化运作、工厂化加工、网络化经营。这种模式适应我国农村农民科技素质低、土地经营规模小、技物分离的现状。

2.3加强业务培训与技术宣传工作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培训是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普及技术的重要手段。农民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最终使用者,迫切需要向农民传授科学施肥方法和模式。同时还要加强对各级技术人员、肥料生产企业、肥料经销商的系统培训,逐步建立技术人员和肥料商持证上岗制度。

在技术宣传上,采取电视广播或宣传车等宣传模式,到乡村发放宣传材料及举行讲座,使农民充分认识到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农民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最终执行者和落实者,也是最终的受益者。检验测土配方施肥的实际效果,及时获得农民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

技术研发是保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长效性的科技支撑。重点开展田间试验方法、土壤养分测试技术、肥料配制方法、数据处理方法、专家系统等方面的研发工作,不断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平。

3小结

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从试点向全覆盖延伸,配方肥施用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更为成熟、高效的推广模式必然会推动配方肥走向独立的市场化运作,带动土壤测试、配肥加工、配肥产品销售、技术推广、技术研发等行业的发展。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推广应用,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为农民科学种田提供了依据,并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农田的增产增效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斌.浅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改进[J].吉林农业.2011(11)

[2]李秋霞,黄驰超,潘根兴.基于资源环境管理角度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4(08)

第2篇:手机广告推广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角色定位;科技推广“二传手”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知识创新体系的主体,更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和桥梁,是支撑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之一。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定位准确,往往使办学目标明确,抓住发展的机遇。定位不准确则反之,导致招生不足,学生就业困难,社会声誉差,办学举步艰难,难以发展。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定位的提出,有助于高职院校厘清办学思路。

一、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定位提出的背景

(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据有关资料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前则3-5年增加1倍。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发明比过去2000多年的总和还要多。与此同时,技术知识每年以10-15%的速度贬值。以高等职业教育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以实训基地作为科技推广平台,以培养高技能劳动者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力量,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高职院校在当今时代必须扮演科技推广“二传手”的角色。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引发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多表现为经济的竞争,经济关系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经济实力的消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而经济的竞争其核心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竞争的核心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竞争。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干事马约尔先生在1999年“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所指出的:“未来,促使一个国家社会与经济腾飞的骨干力量是专业技术人员。”“在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仍享有优势,尽管它未必适应就业需要;另一方面,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合格的技术员、技术工人奇缺。这种教育机构的失衡是经济发展的明显障碍之一。”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社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是国家科技进步、高科技推广应用、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原动力之一。因此,各国都极为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把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并与现代科技融合互动发展使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进入经济社会中心,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高职院校成为科技推广的“二传手”,是我国迎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坚实基础。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量变到质变的结果。马丁・特罗特别指出:“量的增长必然要引起质的变化。”所谓质的变化包括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功能的扩大、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学术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的变化。从教育系统外部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和构建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增长、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以及国民素质提高等等;从教育系统内部来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都有一个明显的快速增长过程,涉及到转变观念、调整结构、改革体制、创新模式、拓展功能等诸多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把高职院校推到了科技推广“二传手”的位置上。

(四)就业形势的严峻

连续几年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无疑给许多高校敲响了警钟。加之当前国际金融海啸对我国的冲击,更是雪上加霜。高职院校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的实质就是就业教育,学生能否就业是检验其教育质量的关键。学生就业不仅要看就业率,还要看就业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科技推广的“二传手”角色的定位,才能使培养的学生真正掌握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才能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形成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的角色定位的意义

(一)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的定位是形成高职院校特色重要手段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学生就业服务的教育,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学校应该有特色,这样才能被社会认可,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特色不突出的学校或专业,其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就差,待遇就低,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聚集的地方更为突出。学校或专业特色的形成,既靠对职业市场敏锐的观察能力,更要靠高职院校自身的科技能力。高职院校只有具备较强的科技能力,在科技推广中很好地扮演了“二传手”这个角色。使学生掌握了创新技术,才能使所办专业区别于他人,形成独有的专业特色。只有站在高端,具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才能引领职业技术的发展,造就学院或专业的品牌,形成学院的特色。

(二)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的定位切实促进校企之间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现在高职院校已普遍认识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其发展。但是校企合作的另一方企业的往往热情不高,因为他们不能从校企合作中获得利益,学校一方又不愿放弃既得利益,造成很多校企合作只是轰轰烈烈地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再由企业接受学校的几个毕业生,然后就变得悄无声息了。这只能看作是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简单介入,不能称其为校企合作。在这样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一方没有能够利用企业的设备和资源支持教学,企业一方也没有得到先进的技术帮助其生产,校企合作只是高职院校的一厢情愿。真正的校企合作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共赢合作,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科学技术的支持,提供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毕业生,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实习场所、实习设备和技能培训。高职院校只有积极开展科技活动,掌握了先进技术,把自己定位于科技推广的“二传手”角色,才能为校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三)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的定位可以更好成为“产学结合”的纽带

高职院校对于“产学结合”是认同的,创造了许多的“产学结合”模式,但多数“产学结合”模式导致的不是产业失败就是产业与教学两张皮,互不相干,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科技创新,没有实现“产学研”的真正结合,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的定位不明确。放弃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产学结合”,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产生真的教育教学能力。高职院校所办的产业或引进的产业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它应该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实验场,是学生所学新技术的综合实训场,要使所办产业发挥这样的作用,高职院校就必须有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来支持,在科技推广中扮演“二传手”的角色,否则它最终会被新的技术浪潮所淘汰。

(四)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的定位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的教师,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该是某一范围内其所从事专业的领军人物,应该站在学科技术发展的前沿,不断吸收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试验新技术、创新新技术,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企业,传授给学生,不能只是从书本到黑板,不探索,不实践,只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积极从事科技活动,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能力,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的定位是对新时期高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应该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素质。然而现在有些老师所掌握的技术滞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该成为技术的高地,掌握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建立和保持这种高地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提高从事科技活动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科技素质。

(五)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的定位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关键

高职院校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的实质就是就业教育,学生能否就业是检验其教育质量的关键。学生就业不仅要看就业率,还要看就业质量。对于就业质量,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衡量指标,笔者认为可以用毕业生的就业薪金作为参考指标。毕业生就业当年平均月薪至少应该高于其同龄的没有接受高职阶段教育的相同岗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要达到这个目标,高职毕业生就需要熟练掌握先进的技术,能够给就业的企业创造超额的利润。否则即使毕业生能够就业也不能说是教育的成功,只能说是市场在某个领域有比较大的人力资源需求空间而己。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的定位,可以使毕业生真正掌握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毕业生以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同时证明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否则就是毕业生用自己的利益损失换取了低质量的就业机会,国家和家庭在高职阶段投入的教育成本无法得到补偿。

三、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定位的对策

(一)重视专业建设奠定基础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定位的核心。高职院校科技工作的重大突破,都与某一专业的创新或专业间的融合密切相关,学校的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活动都应围绕着专业的发展而展开。学院只有从特色入手,利用优势专业的层面上去打造富有科技创新含量的品牌专业,将重点专业建设与科技创新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才能为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定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技术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注重技术应用是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高职院校技术应用平台建设,要以先进理念做指导,构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要下大力气整合人才和专业资源,借鉴本科院校和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经验,以面向科技创新管理为目标,构建科技推广的网络,逐步实现技术应用平台建设的程序化、管理业务的标准化、报表文件的统一化、数据资料的完善化,切实解决技术应用平台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不具备本科院校的科技开发能力,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只能消化吸收科技成果,把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技术的应用是科技开发活动的核心,注重技术应用的开发,才能为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定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以人才建设为根本

人才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后盾和支撑,这是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一流的人才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专业,也不会产出一流的研究成果。由于受历史和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科技人才与本科院校相比,科技帅才和将才严重不足,难以凝聚起强有力的创新队伍,这也成为制约高职院校科技发展的一大瓶颈。在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实际操作中,还可以通过科研项目带动人才建设,以专业方向汇聚人才梯队,发挥现有学科人才的传帮、带作用。这样既提高了自己人才的水平,又可以全面提高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定位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面向21世纪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邹天幸,刘春生,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陈家颐.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7(2).

4、邢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凸显职业教育的六大支柱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4(1).

5、王军伟.面向21世纪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1(10).

6、高建宁,黄利文.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3(8).

第3篇:手机广告推广范文

1月20日,个人护理专家屈臣氏新版手机客户端最近全新上线,顾客可根据本人手机的型号或是使用体系(Iphone/Android/Java)挑选使用屈臣氏的手机客户端软件。随时随地搜罗个人护理最新资讯,最合适白领一族忙里偷闲时做做功课,既便于随时选择所需求的护理产品,又能够及时掌握最新、最专业的潮流资讯及优惠运动。HOT热卖产品、美丽秘籍、美丽大讲堂美丽资讯及秘笈等多项功能为女性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个人护理顾问服务,真正实现一机在手,美丽随享。

营销目标

有效提升新版手机客户端的下载量,吸引屈臣氏既有客户中广大的手机网民体验屈臣氏手机客户端,体现屈臣氏始终致力让每一位顾客时刻都能欢欣自在、仪表出众、身心健康,从而享受更丰盛的人生的品牌使命和产品价值。解决方案

易传媒针对目标受众为18--40岁之间,对屈臣氏品牌和产品有一定认知,且拥有iPhone和Android智能手机的白领用户,利用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该群体进行360度覆盖。PC互联网结合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富媒体广告创意形式,配合绝妙的创意互动内容,在第一时间与受众产生互动;移动互联网采用创新手机广告形式,以高关注度的动态通栏广告和投放在优质媒体上,与此同时,针对用户APPT下载习惯,结合硬性和软性广告资源深度推广屈臣氏品牌APP,从而提升屈臣氏手机客户端的认知度和曝光效率,吸引受众关注和下载客户端软件。

精妙执行

整合多种渠道锁定目标用户,高效推广屈臣氏手机客户端。现代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被数字媒体包围,PC和手机成为两种最重要的媒体接触设备,易传媒结合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跨媒体追踪,整合多种渠道最大程度覆盖目标受众:移动互联网采用优质手机媒体资源直接推广APP,在PC互联网则通过知名下载站和手机论坛等主流下载渠道覆盖和传达品牌信息并提供下载方式。

移动互联网:高关注度广告结合机型定向直接引导下载

PC互联网:软性及硬性媒体资源结合有效推广屈臣氏手机客户端

上传屈臣氏APP到国内领先应用商店,并结合推荐位推广促进下载。易传媒与国内领先APP商店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将屈臣氏APP迅速上传到各大应用商店,同时利用应用商店推荐位,最有效推广APP下载。

第4篇:手机广告推广范文

手机广告作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一座尚未开发的营销资源,由于其能给运营商和SP带来巨大的流量和现金收益,在2006年逐渐受到世人瞩目。短信、WAP、彩信、流媒体技术、USSD技术在国内应用的增多、商业模式的逐渐成型、风险投资的日益关注、主导运营商的介入、国内商家对于手机广告效果的认同带动了国内手机广告市场的蓬勃发展。

正是因为手机终端已逐渐被人们接受为第五种媒介,其个性化、分众化、定向化和互动性的特点很好的满足了广告传播的特性。

庞大的手机用户群带来的广告受众是任何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以覆盖面最广的央视为例:在常规节目时段其广告受众不及中国移动的1/2)。

2006年5月底,中国手机用户已达4.2亿,使用手机人数占中国总人口的30%。中国移动手机上网用户超过8000万,是目前最大的广告群体。

手机广告的可计算、可管理的高送达率是传统的四大媒体很难做到的。尤其是运营商后台的数据处理系统能精确计算出手机广告的接受效果。

移动网络的点对点沟通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从普通用户的使用习惯来看,手机可以做到24小时的贴身沟通。

灵活、丰富、多变、时尚、高科技等多种形式的手机广告投放形式引起了手机用户强烈的兴趣和关注度。再加上了运营商或SP通过多种捆绑销售的策略给予观看手机广告的用户以优惠,使得手机用户对于手机广告的高专注度达到了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高度。

运营商强大的经营分析系统对于用户数据信息分析与处理有利于广告分类精确投放广告主们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可以了解终端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他们在梦网上的点击记录、阅读每一个网页所停留的时间、用户浏览的相关内容以及用户每月话费额度。通过对在梦网上刊登的广告进行精确统计分析,广告主们可确定自己产品的潜在消费群体,做到精确投放广告。

商业模式是电信市场开展新业务的核心关键环节。从目前的手机广告发展趋势来看,尽管手机广告业务无论是技术、平台还是商业模式都进入了市场的导入期阶段,但是由于用户的需求和用户体验还需要有一个市场的培育期。

用户体验

手机用户由于受到屏幕、电池、手机网页的界面、心理、SP陷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对于手机广告的接受度

还处于认知阶段,需要运营商和SP加强对于用户体验的引导。

终端

手机广告和传统媒体的可视化程度不同,因而要达到较高的广告投放效果,对手机终端的要求较高。在手机广告推广初期,广告形式以SMS、MMS和WAP为主,目前普通手机就可以满足基本要求,但随着手机广告中增加音频和视频时,现有手机终端已不能满足要求,需要更为智能化的终端。

网络

在2G和2.5G时代,由于网络传输速率低,目前只能在手机上推出以SMS和MMS形式为主的手机广告,其表现形式单一,对用户的吸引力小,用户的黏着度低;同时3G在国内上马的时间还不明朗,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手机广告推广速度。

资费

手机广告的资费分两种:一种是看广告不收信息费,但收取流量费;另一种是看广告送话费,每月送话费的额度封顶。前一种资费方式因用户要向移动运营商支付流量费,不符合大众免费看广告的消费习惯,因此在手机广告推广初期不宜采用。而对后一种广告资费方式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第5篇:手机广告推广范文

突然发现联通的营销推广创新了,因为联通和旗下的华盛竟跟“像果国际”学会做电视直销了,真是可喜可贺。

电视直销在欧美等国家是较为常用的一种营销方式,其具体表现手段主要有四点:激昂的主持人和画外音、消费人群使用产品前后现身对比、专家论述闻所未闻的高科技原理和大量的数据、超长时间的滚动播出,通过不间断的轰炸传播来吸引公众和刺激观众购买欲。

在中国,电视直销曾经成功的打造出“背背佳”、“好记星”“商务通”等产品优异的知名度和销售量,其推广效果毋庸置疑,但是随着诸多产品的介入,电视直销广告的真实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怀疑。中国消费者协会曾作过一项抽查,30个主要电视频道的中电视直销广告占虚假违法广告总数的61%。而联通在此时却反其道而行的推出了电视直销广告,不知这是联通之所以成为通讯巨头的非同凡响之处,还是联通的品牌足以抵消推广手段的负面因素,或者有些人根本不了解一些浅显的营销推广常识?。

联通此举,犹如一个略有姿色的女子,在长期的包装和推广中已经被部分人认可和接受,而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女儿追求女儿,女子的父母却拿着喇叭在市集上不停的聒噪:“我的女儿漂亮、能干,会生小孩”,现在拨打电话来报名,真是让人跌掉眼镜、惊掉大牙。

以不断的反复强调和优惠的交话费送手机举措来扩大关注度,吸引眼球,促使更多的人购买CDMA手机,如果联通的出发点是这样的话,那么这则广告会有一定的效果,关注度和销售额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然而结果却未必真的销售火爆,从者如流。

营销的本质是卖出产品,可以认为只要能卖出产品就是好的营销,然而在推广的过程中也需要讲求技巧,俗语说“话有三说,看你如何去说”,所以面对看到广告就换台的观众,在内容上需要发掘潜在购买群体的真正关注点,并且运用视觉艺术给予包装,才能有效的吸引别人的关注而不至于产生厌烦心理。例如卖菜,只是跟着买家的屁股哀求着“买我点菜吧”,那样很可能被送入精神医院。

如果说广告内容虽然粗糙,但是只要成功的吸引眼球,销售量就会上升,那这绝对是谬论!因为以关注度带动销售量的做法只是一厢情愿的,因为还缺少一个最关键的因素:美誉度。不被认可,就无法让消费者心甘情愿的解开腰包。所以在营销推广中,关注度、美誉度、销售量三者之间不存在单一的联系,必须衡量关注度、美誉度、销售量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只有当关注度与美誉度同时上升时,销量才有可能会增长,也就是说在广告推出后,多数人知道这则广告、多数人认可广告传达的内容,才能真正有效的带动销售量的提升。

此外,营销推广的手段讲求创新,从理论上讲只有不断给消费者以新的刺激和购买理由,才会让消费者保持持久的关注,树立自己的品牌关注度。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创新出奇制胜,迅速的抢占市场份额,但是作为大型企业,其已经通过长期的宣传推广树立起一定的品牌形象,而棋行险招的创新,却很可能立刻摧毁苦心打造的形象,当年的可口可乐更改配方而产生的“新可乐风波”,至今仍是不能忘却的教训。

顺便说一下的是,其他联通CDMA广告的内容也大有可疑之处,仅拿联通CDMA宣传的可以防止被窃听而GSM网络会被窃听的内容来说,一般情况下普通人的电话谁有兴趣窃听,就算有人想窃听,又去哪里买这种007詹姆斯.邦才能搞到的设备呢?再者GSM可能会存在被窃听的危险,那么联通就应该取消其旗下的GSM业务,可是为什么不但保留,还研制兼容CDMA和GSM的双模手机,回想广告,感觉是明知有危险还继续把消费者向虎口里推,如果不是存心不良,就一定是想日后自打嘴巴。日前西安的移动公司推出了针对窃听内容的广告,广告中父亲对儿子提出他手机可能会被窃听说道:作人要诚实!俨然是教训的口气。

第6篇:手机广告推广范文

今年将是寻找廉价产品的一年,消费者的手头上有越来越多的价格查询工具。因此需要用超低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通过二次销售和推荐新的消费者来获取利润。除此以外,如果人们用手机比价时,要随时准备着打折或者其他激励措施。

2.手机拉式营销

手机拉式营销意味着让消费者通过手机与你的广告进行互动,然后拉动他们做出购买的决策。这种营销方式需要把传统广告和号召行动结合起来。例如,让消费者通过输入一段关键字或者验证码来获得优惠券,或者拍下报纸杂志上的优惠券广告来获取折扣。

3.手机推式营销

手机推式营销意味着通过短信或者电话的方式发送促销信息。对于小型企业如果要发大量的文字或者电话信息的话,还是相当昂贵的。所以,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它更加便宜而且能承载更多内容。

4.三屏营销

从2012年开始,网络推广需要不仅考虑到人们看电视时间的变化,还要同时考虑到人们关注另外两个屏幕: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可以在电视上做广告邀请观众通过另外两个屏幕参与到你的促销活动中。在平板电脑上通过邮件、视频和社交网络推广;在手机上,利用应用程序追踪线下促销活动和销售状况。

5.网络推广本地化

如果你想开发丹佛的潜在客户,会考虑在洛杉矶时报上做广告吗?其实洛杉矶时报的网络版可以到达丹佛的读者,从而展示你的广告。所以2012年应该在全国刊物上做地域性的广告,前提是这些刊物上包含目标地域的新闻。

6.接近营销

可以让人们选择通过手机接收附近商店的促销信息,比如ShopKick和Foursquare就提供这样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的位置检测或者地域定位技术找到商店。许多人已经开始使用手机的位置检测技术了,所以在2012年测试接近营销可以帮助你在将来成为一家技术型卖家。

7.社会化媒体推广

如果你的客户已经有了相当的数量,那他们很有可能会在网络上讨论和评论你的商店。要尽可能博得积极的评价,这就叫做社会化媒体推广。利用像Trackur或者GoogleAlerts这样的社会化媒体监控工具,找出有关于你的公司或者产品的所有评论。参与到讨论当中,然后礼貌地请大家分享或者评价。

8.客户社会关系管理

普通意义的客户关系管理(CRM)一般是用来追踪用户的购买行为的。但是不要忘了你的客户也会在网络上分享他们的其他方面,这些是你可以收集的,这就叫做客户社会关系管理(SocialCRM)。在2012年的每一周都花些时间监控和收集消费者的任何有用信息。例如,你发现人们在网上讨论暑期度假的事情,这应该是你提供暑期度假产品促销的好时机。

9.全球化营销

手机网络的迅速扩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网。像WordLens这样的翻译工具可以使得人们更加容易阅读信息,像网站、电子邮件和广告都可以被翻译成本地语言。为了使你的生意更加全球化,可以先看看哪些国家的用户被你所吸引,根据这些用户作测试。然后针对这些国际用户制定产品和服务策略,如果效果不错,就可以复制到其他国家。

第7篇:手机广告推广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渠道推广 社会化营销 联合推广

移动互联网现在的市场环境,移动应用的数量级早已上亿,但真正有一定知名度并且用户群体稳定的产品所占比例很小,打开任意一个应用商店可以验证,很多应用是之后就立即消失在茫茫应用的海洋里面,而这些开发者也支撑不了漫长的时间成本,就纷纷退出战场,只留下应用的躯壳做少量的更新维护工作。可以说每款应用开发出来只不过是万里第一步,要想脱颖而出,产品本身质量过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好的产品也要有好的推广渠道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和效果,而应用开发出来后如何选择有效的渠道进行推广,同等投入下如何才能达到最佳的推广效果?是开发者遇到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一、渠道推广策略的选择

首先,一个好的产品首先应该在很短的时间(通常为几十秒)回答几个问题,产品做什么?用户是谁?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市场规模?如何盈利?其他问题本文先不谈,但了解用户是谁是决定产品成败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知道目标用户,才能通过正确的渠道找到潜在使用者,在菜市场卖香水肯定是渠道策略的失败,即使你让所有逛菜市场的人知道你的香水品牌,也不会促成多少成交量,这个道理换个专业的概念就是现在常被提起的用户转化率,让多少人知道你的产品不重要,关键是知道你产品的人都是具有潜在需求的用户,都能转化为实际用户,只有这样渠道推广才是有意义的,市场成本才能最大化转化成收益。在产品构架初步成型的阶段,开发者应该锁定非常明确的目标用户群体。

其次,在对产品目标用户群体有了明确的定位之后,就要大量的搜集渠道信息,尤其是需要付费等成本较高的渠道,要了解渠道的用户特点是什么?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不同渠道的用户质量有差别,每类推广平台的用户质量是完全不一样的,渠道推广及运营的目的就是渠道效率最大化。比如论坛用户大多为移动应用的深度玩家,如果一个产品处于推广初期,可首选论坛渠道,以便检验产品市场效果并获取用户意见。而传统互联网门户用户,大多迟观望状态,对新应用试用较为保守,需要根据产品细分不同栏目做投放。

二、推广渠道分析

(一)渠道一:第三方应用商店

网络运营商: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均运营移动应用商店,移动Mobile Market、电信天翼空间、联通沃商店的审核周期均较长。

硬件开发商商店:主要以手机厂商为主,包括APPStore,诺基亚Ovi,联想应用商店、华为智汇云、Samsung Apps等,其中诺基亚Ovi需要支付小额的应用费。

软件开发商商店:主要以Google Android Market,Windows Mobile Marketplace为主。

国内其他应用商店:主流商店包括创新工场的App China应用汇,QQ商城、360宝盒、机锋市场、木蚂蚁、优亿市场、安卓市场、安智市场、开齐商店、N多市场、安卓星空、历趣安卓市场等,这类商店审核速度较快,一般为1-2个工作日。

第三方应用商店渠道特点:应用商店带来的下载量跟展示位息息相关,开发者应该研究应用商店排名规则,大部分商店的排名规则与同一款应用几天之内的下载量、点击率和新增量等有关系,这也是网络水军诞生的立足点,很多应用靠一笔成本可以暂时进入排名,但如果应用本身无吸引力,也只能昙花一现。除此之外,最热的词不外乎SEO搜索引擎优化,核心是如何通过应用描述将应用推到软件商店搜索的首页上面,建议开发者在应用描述方面选取特定关键词以及搜索标签,增加被搜索曝光机会,同时在应用描述方面尽量有创意,尤其是正文描述的第一句话最为重要,要能够吸引挑选者的眼球。

(二)渠道二:手机终端、mid内置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捆绑特色应用程序已成为潮流,并且内置何种应用程序日渐成为终端产品的一大卖点,目前软件商店、移动社交、手机钱包、移动视频、手机导航等应用正逐步成为手机标配。总体来讲,手机预装对应用销售来说非常有效,产品的使用转化率会非常高。因为用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有很大机会频繁接触到内置软件。并且内置软件无法删除,终端内置能够持续的累积用户数量。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产品成为手机的内置应用?目前来讲除非特别优质的应用产品,可以帮助手机提升使用价值,做到免费预装。大多数应用都是需要付费给手机厂商的,并且费用较高。如开发者难以支付高昂的预装成本,也可同手机厂商谈分成合作。如大型手机厂商为了保证操控体验,对于应用质量把控非常严格,开发者可先从水货智能手机入手。

(三)渠道三:传统互联网网盟渠道

对于免费应用产品,网盟渠道更接近于广告投放渠道,如何考核网盟渠道的推广效率是首要问题,开发者按照下载安装数量支付了网盟推广成本,换来了一定的下载量和激活量,但是如果没有锁定正确的目标用户群,留存量就会少的可怜。需要注意的是,推广所积累的用户数据中,留存率是非常重要一个指标,也可以理解为活跃度,当然如果产品本身需求定位有问题,可能不会有很强的用户黏性,但如果网盟推广用户的留存率同其他渠道推广的留存率相比相差甚远,就可以较为客观的反映出网盟渠道的优劣了。差的推广渠道带来的通常为一次性用户,登陆一次后再也不会使用,严格意义上说,这并不算真正的用户。优质的网盟渠道会通过内容定向、网站定向、人群定向、地域定向等方式锁定精确的目标用户群体,吸引他们的关注。因此,要求网盟渠道要了解移动应用的目标人群,只有带来的人群要同应用设计时设定的目标人群高度吻合,这样的用户才能成为活跃用户,才能实现网盟渠道较好的推广效果。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应用来讲优质的推广渠道却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应用,关键是分析目标用户能否高度匹配。

(四)渠道四:跨平台交叉推广

所谓跨平台推广,无非利用多种传播平台进行交叉组合推广。包括但不限于社交化平台传播、微博微信传播等等。这种方式不但零成本并且宣传组合拳非常有效果。同理开心网、人人网等SNS社区,甚至天涯、豆瓣等也是一定要开通应用主页的,微博和社区的力量在于其强烈的自媒体特征,并且能近距离跟客户沟通,使用互联网并能接触到移动互联网的人,都能成为应用的宣传受众。如果你的应用开发的足够实用与新鲜,能够满足一部分细分群体的需求,同时你又找到了这部分群体,那么恭喜你,口碑传播离你不远了,是的,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就是用户之间的传播,现在很多人都是从朋友那里了解最新的和有价值的应用。此时开发者可以通过分享、推荐、赠送礼品等方式,对用户的自发传播进行激励,一边聚集用户一边做口碑传播。

(五)渠道五:广告推广

广告推广也是成本化的推广方式,主要为通过网络广告、搜索广告或者应用内广告投放。目前网络广告最常用的形式为点击付费广告CPC、实际效果广告CPA、千次印象付费广告CPM、销售额付费广告CPS等等。从移动应用推广效果来看,按实际效果和下载量付费更倾向于保护开发者的利益,因为证明网页的实际点击量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而违反规则者又总是存在。这些广告形式既可以基于互联网广告平台,也可以投放在移动广告平台,在网站选择上,综合性的门户网站对于提高知名度较为有效,但提高下载量及激活数量的关键还在于需要精确匹配用户群。所以很多开发者更倾向于选择垂直网站,或是专题论坛上面做一些推广,效果会更明显。应用内广告建议开发者更多的通过资源置换方式做整合,在目标用户群相近的大量免费应用中相互宣传。通过合理的置换和配置达成两个应用双赢的局面。

(六)渠道六:线下推广

第8篇:手机广告推广范文

手机网民大幅增长,迸发巨大潜力

互联网作为上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已经成为了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作为本世纪新生产物的移动互联网正在迅速发展。2010年初,摩根斯坦利的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报告称,全球已经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60年代是大型机时代,70年代是小型机时代,80年代是个人电脑时代,90年代是桌面互联网时代,本世纪将进入第五季,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第5个新技术发展周期。”报告认为。

这股移动互联网的风潮也蔓延到了中国,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数达到2.77亿人, 较2009年底增加4334万人,手机网民在整体手机用户和总体网民中的比例都在大幅提高。在2010年上半年,手机网民的规模仍然比传统互联网网民增长得更快,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这正体现出移动互联网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大优势,脱颖而出

随着这股大潮的来临,手机继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之后,成为消费者感知外部世界的又一新兴渠道。研究机构Juniper预测,移动互联网广告在未来的5年里将会有4倍的增长空间,包括网络广告、文字广告等在内的整体移动广告收入,将从现在的14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60亿美元。毫无疑问,手机用户将看到越来越多的广告。

“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现在可以说是处在1999年的互联网广告时期,互联网广告从零到200亿元(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207亿元)的规模,花了10年时间。我预计手机广告要达到此规模,最快3年、最多5年时间。”上海新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简称易传媒)创始人及CEO,闫方军认为,未来如果有大的世界级公司产生在中国,一定是在中国数字媒体领域,一定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内有创造力、创新力的公司。

1)广泛覆盖

作为一个整合平台,易传媒的首要优势就是覆盖超过2亿移动互联网网民,即中国72%的网民和整合优质移动互联网媒体资源,包括中国最大的WAP门户资源和涵盖各类领先的SNS、游戏和新闻等垂直WAP网站等优质媒体资源,确保广告与网站内容紧密结合,提高用户关注度。另外,易传媒积极与应用软件开发商(APP Developer)加强合作,整合超过10,000个APP的优质资源,覆盖海量品牌手机用户和中国几乎所有智能手机用户。

2)全面解决方案

在广泛营销的基础上,易传媒可以精准地选取受众。依托于强大的覆盖优势,易传媒移动互联网广告网络以“人”为本,配合所拥有的精准定向技术锁定目标受众,帮助广告主实现精准营销。其三大定向手段内容定向、移动设备定向、地域和位置定向更是受到了广告主的交口称赞。其中内容定向是根据目标受众的兴趣和特征,利用相关类型APP和包括新闻、财经、体育、时尚、游戏、娱乐和社交 7大精品内容频道在内的优质WAP网站全面覆盖目标受众。移动设备定向是根据所使用的手机判断受众特征,为广告主挑选最合适的目标受众。易传媒可以精准定向不同的手机品牌、操作系统和手机型号,全面覆盖中国的高端智能机、知名品牌机和国产大众机等不同层次手机的用户。地域和位置定向可以精准定向全国超过300个城市,锁定目标市场消费者,针对不同地域受众投放广告,有效实现区域营销。这三大技术无疑使易传媒脱颖而出。

3)高效到达

易传媒采用高效广告投放技术,包括通栏广告、文字链广告和多元互动形式的广告,与目标受众直接互动和沟通。通栏广告关注度高是提升品牌指标的利器。易传媒提供第一屏、大尺寸的优质广告位,适合展示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指标,用户黏度高,广告曝光效果好。文字链广告号召力大,与WAP网站内容无缝整合,最大化广告效果,有效吸引用户参与。易传媒根据用户特征投放广告,提高用户活跃度,优化用户转化率。用户打开品牌WAP站,还可以看到多种广告互动形式,包括拨打热线、广告位优惠券派送、打开APP下载页等高效互动的形式,第一时间与目标受众进行互动,有效避免点击流失,最大化营销效果,这都是易传媒不断优化用户体验的效果,希望直接呈现用户最希望了解的信息。

4)透明衡量

易传媒的每次广告投放都提供全面广告数据追踪,包括艾瑞的权威认证监测报告等第三方认证。

跨互联网和移动平台的整合策划

作为中国领先的整合数字平台,易传媒移动无线网络无缝整合互联网及移动网络,将易传媒数字平台的展示类广告网络、公关网络、社交网络、视频广告网络和电子商务等产品及服务全线延伸至移动平台,覆盖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为品牌提供跨媒体平台的整合数字营销解决方案。

互联网富媒体广告形式及广告投放技术适合进行线上品牌和活动推广,而手机与线下结合更紧密(基于地理位置的广告、短信推送、优惠券下载等),可作为连接互联网与线下渠道的桥梁。另外,打通品牌的互联网网站与移动网站,统一进行用户管理和追踪,利用注册信息,有效整合用户的互联网及移动网络媒体浏览和广告互动行为,都是很大的突破。易传媒统一管理和优化各个平台的广告投放,可以做到更有效、方便地控制广告的投放。

第9篇:手机广告推广范文

随着移动互联网迎来高速发展的时期,基于3G的各种应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包括移动邮件、移动IM、可视通话、手机电视等。其中位于移动阅读金字塔顶端的手机杂志,最为行业人士和风险投资家所看好。

所谓手机杂志,是将传统杂志的内容移植到手机终端上,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阅读和海量内容快捷下载的良好体验于一身。早在2.5G时代,手机杂志就以润物细无声之势,打下了千万级用户江山的市场。艾瑞咨询的《2009年中国手机媒体营销价值研究报告》统计显示,手机杂志已经成为目前手机用户最常订阅的内容载体,2008年用户规模达3100万,同比增长72.2%,预计2009年将达6400万(图1)。艾瑞咨询认为,未来手机用户及手机彩信渗透率的双高增长将使手机杂志用户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3G催热手机杂志

用户需求是开启手机杂志市场的前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与3G用户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8月末,中国手机用户达到7.1亿,其中上网用户1.81亿。庞大的用户群为手机杂志带来了丰富的潜在客户资源。同时,手机阅读、手机聊天和手机搜索是目前排名前三的手机上网应用,用户使用率分别为90.8%、47.9%和46.9%;另外,23.6%的用户表示愿意为手机电子书阅读付费,是目前用户付费意愿最高的应用,其后分别为手机电视的17.6%和手机网游的11.8%。事实上,用户对手机杂志的需求本质上是碎片化阅读需求。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迫使都市人使用移动设备在上下班途中、等人的空闲等零散的时间进行见缝插针式的阅读。有数据显示,传统媒体阅读率连续6年下滑且创出新低,而数字化媒体的阅读率却在逐年上升。

3G的出现将用户需求转变成现实的市场。一方面,手机上网速度大大提升,缩减了手机下载的时间;另一方面,3G上网资费不断下降,消除了用户大量下载的后顾之忧。以中高端杂志为例,购买一期纸质杂志需要10-20元,而将相同的内容置入手机,其流量大致为2M,使用3G手机下载,仅费时不足30秒,参照当前GPRS流量收费标准,收费不足1元。

在3G催热下,手机杂志得到了蓬勃发展。主流媒体纷纷转向手机平台,不仅寄望于在传统阅读下滑趋势下挖掘新的盈利增长点,更希望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把握先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手机杂志已突破300种,其中尤以时政财经类、汽车消费类、时尚生活类、消费电子类为主,目标用户基本锁定在20-45岁的白领阶层。用户可在电脑或手机上下载并安装客户端,进行注册登陆后,便可直接浏览或下载订阅杂志、书报,手机屏幕将对杂志中的文字、图片、广告,乃至一个标点符号都无一遗漏地呈现。

市场规模超过50亿元

逐利是商业的本质,手机杂志的兴起,各方憧憬的正是其巨大的市场空间。尽管目前未有研究显示该市场的具体规模,但我们可以从两个指标大致勾勒这幅图景。

首先是GPRS流量费。上网费过高曾一度是抑制手机各种应用普及的最大障碍,但资费的不断下滑以及包月付费方式的实施都将手机上网费用控制到最低,从而创造出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参照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的收费标准,以30MB对应收费5元,按2009年6400万用户计算,该业务年收入约40亿元,而实际流量收入还存在超预期的可能(表1)。一方面手机杂志用户规模仍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包月收费大于5元是大概率事件。手机杂志面对的是典型的“长尾市场”,此类市场虽然个人用户单位贡献不高,但其用户基数可观。

另一个指标是手机杂志广告规模。与传统媒体广告相比,手机杂志广告具有两大亮点:一是关注度高,二是营销效果好。艾瑞咨询研究显示,手机杂志关注度约为传统互联网广告的8-10倍,尤其是图片广告更受手机杂志用户的青睐,44%的用户会因为看到自己喜欢的品牌而关注该广告。同时,广告商可以根据用户手机资费、上网记录等情况判断单一用户的收入情况、个性偏好等,从而以更精准地定位来提高广告关注度。从营销效果来看,手机杂志广告更利于产品推广和促销推广。艾瑞咨询研究发现,目前生活信息类、金融与投资类资讯是用户关注度最高的无线广告信息类型,生活信息与广告的融合展示将成为手机杂志广告更好传达给用户的有效方式。

从整体上看,尽管增长迅猛,但手机杂志广告市场尚处于萌芽状态。随着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功能日益丰富、运用程序不断普及,手机广告市场将得到巨大发展。艾瑞咨询研究显示,2005-2009年手机杂志广告收入由0.1亿元猛增至5亿元,预计2010年将达8.4亿元(图2)。事实上,日本的实践也表明手机杂志广告市场有光明前景。资料显示,日本无线互联网广告价格是互联网广告的5倍,而目前国内无线互联网广告价格还低于互联网,以此为参照,手机杂志广告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利润分成机制在博弈中成型

手机杂志市场的巨大蛋糕吸引了众多商家参与,从产业链角度划分,分为传统杂志(内容提供商,CP)、手机杂志阅读软件提供商(应用提供商,AP)和运营商(业务提供商,SP)三类参与方。作为内容提供商的传统杂志是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内容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用户的消费意向,这与传统杂志销售的好坏无本质差别,当然,相同的内容在表现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手机杂志阅读软件提供商是手机杂志的业务中枢,一方面整合分散的传统杂志,另一方面通过提供阅读软件向用户提供多选择的服务方案,其作用如同虚拟报刊亭。运营商则是手机杂志的业务平台,提供代收费系统、付出渠道成本、并进行相应推广。

三方参与、各司其职是手机杂志商业价值开发的基础,其中利润分成是为关键。对于利润分成模式,理想的分成关系是渠道运营商、手机杂志阅读软件提供商、传统杂志之间公平约定分成比例,从而保证每一方的积极性。由于市场仍处初期阶段,因此参与三方的分成机制仍在博弈中。

首先是GPRS流量费分成博弈。在GPRS费用不断下降但仍不廉价的今天,流量费无疑是手机杂志的主要利润来源。尽管流量费的博弈主要在阅读软件提供商和运营商之间展开,但运营商的垄断地位,使其成为无可置疑的赢家,此前基于移动平台的分成大多为八二或七三。2009年9月,中国移动率先与十大内容合作伙伴签订手机阅读合作意向,据称采取了分成的方式。而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同样会在手机阅读上有所跟进。总体而言,阅读软件提供商与运营商之间的分成机制逐步清晰,博弈空间已不大。

其次是广告费分成博弈。尽管当前广告收入规模不及上网流量资费规模,但未来天平将向广告倾斜,成为手机杂志最主要的利润贡献者。该博弈存在于阅读软件提供商与传统杂志之间。从当前发展态势上看,传统杂志占优。一方面,在报刊出版领域,广告是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不仅弥补发行上的亏空,还带来不菲的真金白银。因此,对于控制内容的传统杂志,往往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广告权。另一方面,作为新出炉的业务,阅读软件提供商首先打的还是借助传统杂志名声、培养品牌效应的牌。因此,除了向用户提供免费的软件下载和安装,在前期阶段就连当期杂志的订阅也无需付费,而这个时候他们还要为传统杂志的版权埋单,遑论参与广告收入分成。

分成博弈上的劣势导致了阅读软件提供商仍处于砸钱烧钱的阶段,不过这并非博弈的最终结果,事实上,手机杂志任一参与方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都将导致交易结构的不稳定,从而引发再博弈。鉴于运营商的超然地位,未来的博弈将集中在广告分成上,或双方共同参与、或一方负责但分配合理。有阅读软件提供商透露,基于手机的互动性,未来将尽量针对每一位用户安排符合其兴趣、需求的广告,不仅使广告投放更精准,同时内容上也更贴近用户,从而在博弈中取得更大的话语权。

VIVA:手机杂志阅读软件

提供商样本

成立于2007年1月的VIVA是一家集手机电视、手机杂志和手机电台为一体的手机新媒体平台技术和运营服务公司,目前是该领域杂志数量最齐全、用户最多的平台之一。VIVA的创始人韩颖,曾是网通前任CEO田溯宁的得力助手,在电信、网通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人脉资源,且担任过央视国际的高级顾问,熟悉媒体的运作,这让VIVA有了优良的先天基因。

作为虚拟的报刊亭,VIVA手机杂志的商业模式包括:签约运营商,取得授权,类同于租赁或修建报刊亭;研发手机阅读软件并免费向用户提供,类似布置报刊亭;整合分散的传统杂志,将其纳入手机阅读平台,这类似于将各类杂志摆上货架;最后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产品销售。

纵观VIVA手机杂志的模式,核心在于资源整合及产品销售。资源整合方面,VIVA抓住传统杂志对新业务的诉求,先后整合了包括时尚、财经、娱乐、音乐、体育、旅游、时政、汽车、电影、动漫、数码、IT、摄影、军事、健康、生活等17大类期刊,建立了千余种杂志媒体库,与1300多种期刊签约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