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关母亲的格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活动背景: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面对的全部是天真无邪的孩子,和社会接触太少,不会和别人交流,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正好给学生这样一个空间,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人开始,减少孩子对社会的恐惧感。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家长大多在家务农,白天在地里干农活很辛苦,到了晚上要求孩子自己完成作业,由于非常疲劳几乎不与孩子促膝交谈,而学生有事不愿和父母说,和父母之间产生力很大的代沟,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可由内向课外的延伸,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减少代沟,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把这种爱传播给自己周围的人。通过活动感触亲情,进而达到感恩教育的目标。
活动目标:
根据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写一写有关妈妈的事情。
和妈咪谈心,进一步了解妈妈的生活与工作,并把情况记录下来。
从侧面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实践能力。
课时安排:1-2周。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
教师准备:把学生分成四组:第一组的学生搜集整理新闻媒体报道的或自己听说到的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第二组的学生每人寻找一首诗以表现母爱为主题的诗词或歌曲。第三组搜集与母亲有关的成语、格言、俗语等。第四组寻找描写动物母子之情的有关介绍或图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这里老师给与了学生明确任务,使学生知道该怎么做,同时老师也搜集有关资料来补充。
学生准备:自愿结组,调查了解自己的妈妈,准备妈妈的照片,写有关妈妈的作文。搜集有关妈妈的诗、谚语、图片等。
这里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问题,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起始点。在活动中,需要学生们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共同解决活动中的问题,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写作能力,诸方面都得到较大的发展。
第二阶段:活动流程
调查了解自己的妈妈。利用一周的时间,观察并记录母亲为你所做的一切,在日常生活小事之中,逐步走进母亲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交流,减少与母亲之间的隔膜,通过与母亲的深层接触,理解母亲的艰辛,激发对母亲的理解与热爱,在孩子与母亲间架起一座美丽的心灵之桥。
搜集资料
在实践中,不少同学对于调查、参观、访问,去图书馆看书,上网查询,这些活动很热衷,活动完也能说出一些收获、体会及感受,但过一段时间后,就有点说不清了。此时,老师应有目的、有指导的做好资料的积累和活动的记载工作,让学生准确的记录搜集到的有关母亲的感人事迹、成语、谚语等。通过活动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会与周围的人相处。
展示与交流
导入: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我们平时只是心安理得的承受着妈妈给与的关心和爱护,却从来没有关心过自己的母亲。我们就来了解自己的母亲,去感悟深深母爱。
小组内交流:出示自己妈妈的照片,讲述妈妈的动人故事,在这期间,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分析能力。
让选出的四位代表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妈妈的故事,使学生感悟到妈妈的平凡。
第一组把搜集到的有关妈妈的故事向全班同学汇报。老师讲述有关妈妈的故事使学生深深体会母亲的无私。
第二组的同学吧以表现母爱为主题的诗词或歌曲向全班展示,使学生们感受到深深的母爱。
第三组展示与母亲有关的成语、格言、俗语、谚语。老师出示有关的课件向同学们展示,通过这一活动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第四组介绍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故事。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了解动物世界中伟大母亲的壮举,动物也是有情感的,我们应该与它们和谐相处不在伤害他们。
教师介绍母亲节的由来,使学生把每一天都当成母亲节爱自己的妈妈。
教师小结: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而母亲则是给家送来温馨的源泉,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是不尽的源头之水,母亲如天大,同时又小的只能住在我们心里,我们要孝敬父母,希望同学们有这样的决心,将来有所作为,来报答母亲,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活动评价标准
调查采访的内容具体、生动、感人,能真实地反映母亲的生活与内心世界。
语言的表述流畅,口齿清晰,语调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拓展:通过这次活动你想说些什么?应该怎么做?
老师小结:母亲是生活中最爱你的人,不论你在生活中多么平凡,但在母亲的心中你永远处在最核心的位置,所以你应该进你的全力爱你的母亲,每一位母亲都是伟大的,每一位母亲都是值得你去爱的。
拿出你们的爱心,天空更加湛蓝,海水更加深邃,阳光更加灿烂,甜蜜的温馨弥漫在你周围,恬静的芳香陪伴在你的两侧,淡雅的爱意包围在你的左右。让我们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共创一个美好的人间。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蒂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洛克
3、习惯优于格言。习惯是以有生命的格言为本能,加血添肉而成。
4、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王尔德
5、习惯是行为的女儿,不过女儿反过来养育母亲,并按母亲的模样生下自己的女儿,不过更漂亮,更幸运了。——杰泰勒
6、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让我们想一想,什么是一个人忘不掉的呢?显然,习惯是忘不掉的,因为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爱因斯坦
7、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约凯恩斯
8、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欧里庇德斯
9、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它下楼。——马克吐温
10、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11、习惯是社会的巨大的飞轮和最可贵的维护者。——威詹姆斯
12、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叶圣陶
1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4、一个人如果每年根除一种恶习,那么他用不了多久就成为十全十美的人。——坎普滕的托马斯
15、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
16、当你开始依照习惯行事,你的进取精神就会因此而丧失。——乌纳穆诺
17、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莎士比亚
18、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萨克雷
19、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20、思想(且不论好坏与否)行为习惯,这就是人生的规律。——特赖因
21、能够自由地形成习惯的人,在一生中能够做更多的事。习惯是技术性的,因此可以自由地形成。
2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3、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约凯恩斯
24、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培根
25、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马斯洛
26、在克服恶习上,迟做总比不做强。
27、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培根
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9、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30、大事使我们惊讶,小事使我们沮丧,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二者都会习以为常。
31、习惯这始,哪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
32、习惯是智者的祸患、蠢货的偶像。——托马斯富勒
33、习惯比天性更顽固,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西寒罗
34、一个钉子挤掉另一个钉子,习惯要由习惯来取代。——伊拉斯谟
35、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就是最差的主人。——艾门斯
36、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奥古斯丁
37、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爱默生
38、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39、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0、坏习惯像饼子,碎了比保存起来好。
41、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陈鹤琴
42、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
43、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
44、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45、一般人都是依据爱好去想,依据学识及吸收的见解去说,但通常都依据习俗去做。
4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7、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习惯抵得上一磅智慧。——托布里德
48、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
49、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50、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
5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52、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高汀
53、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确定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决心实现它。——歌德
54、只有强者才懂得斗争;弱者甚至失败都不够资格,而是生来就是被征服的。——斯威特切尼
55、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
5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7、最为贤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视时代的习惯,同时又一点也不违反它地生活着。
5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代文学家韩愈
59、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60、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61、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萧伯纳
62、根深蒂固的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63、习惯是一条巨缆——梅茵
64、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神话传说具有法律的功能。从法律的起源上讲,神话传说承担着维持秩序、规范行为及裁决争讼的功用,是藏族婚姻法律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这在中外法律的起源上都有例证。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中国古代的基本法律观念,当系脱胎于先民的神判活动,无论是“皋陶治狱”的神话传说还是法的古体起源传说,其实都源自于极为古老的神话思维方式¨。云南怒族的创世神话曾经作为法律依据调解和裁决了怒族与傈僳族的土地争夺案。在国外,生活在南大平洋上的美拉尼西亚人同样以神话作为维持社会等级、确证在某地的生存权利的法律依据。作为大陆法系国家的典型代表德国,其法律的起源和发展亦可以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中寻觅踪迹。事实上,古希腊的神话影响了西方人的法律思维,而古罗马的神话则影响了西方人的立法技术和法律实践。在藏族婚姻法律文化中,神话传说同样起着维持秩序、规范行为及裁决争讼的法律功能。藏族的神话传说主要通过宗教叙事得以传播。苯教作为藏族原始宗教,至今在藏族社会中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作为苯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神话体系及内容蔚为大观。立足婚姻法律文化,分析和研究苯教神话,在《离神记》、《黑头藏人起源记》等苯教神话文献中,处处讲述“夫妻分居在各自的母系氏族中,婚姻生活采取丈夫走访妻子的形式,子女从母居,属母方氏族,世系和财产继承从母系”的故事,许多情节充满母系社会时期典型的生活事件和生活场景。另外,《黑头藏人起源记》、《兄妹分物记》等苯教神话文献中,能够找到有关“妇女社会地位下降,实行妻从夫居,子女从父居,世系按父系计,婚姻由对偶婚转变为一夫一妻制,财产继承从父计,崇拜祭祀男性祖先”等反映父系社会生活场景的故事[41自佛教传人社会以来,关于藏族的起源就有了猕猴与罗刹女结合繁衍人类之说,这在藏族社会著名典籍《柱间史》、《红史》、《贤者喜宴》、《王统世系明鉴》、《王臣记》等书中均有记载①。该传说可视为藏族先民不同部族之间从族内群婚向族外通婚的抽象反映。有研究指出,传说中的“猕猴”与“罗刹女”是血缘图腾符号。二者结合的传说实际上隐含着远古两地氏族之间的联姻。在罗刹女和神猴结合之前罗刹女所在的部落是族内婚,由于族内婚所生子嗣在遗传学上劣质于族外婚。藏地土著居民意识到该弊端,遂选两个相距甚远且没有血缘关系的部族结合。’在该传说中普遍记述,“由于的人种,是猕猴菩萨和岩妖魔女传出的缘故,分成为两类,父猴菩萨传出的一类,性情宽和,信仰虔诚,心地慈悲,勤奋努力,爱做善业,出语和柔,长于辞令,这是父猴的遗种也。岩妖魔女传出的一类,贪欲好怒,加上谋利,好盘算,喜争执,嬉笑无度,身强勇敢,行无恒毅,动作敏捷,五毒炽盛,喜闻人过,愤怒暴急,这是魔女的遗种也。”J4显然,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该分类是典型的性别角色分工。据此,笔者推断,吐蕃自佛教传人、男权社会建立之后,为维护统治地位,其亟需在自身起源即“族源论”上提升男性地位、贬低女性地位,关于族源的神话传说即承担此任务。
二、民间故事
据藏文史籍记载,吐蕃政权前期的赞普们主要是凭借“仲”(故事)和“弟吾”(又音译为“德乌”)(谜算)和“苯”(宗教)来护持国政。换言之,“仲”即“故事”具有法律的功能,民问故事是藏族婚姻法律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经典作家恩格斯曾对民间故事作过高度评价,他说:“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8在法律未产生以前,民间故事承担着维持秩序、规范行为的法律功能。藏族民间故事分为书面记录的故事和口头流传的故事两种。书面记录的故事主要源于《尸语故事》,它自印度传人藏区以后,大部分故事已被藏族化、本土化,散发着浓郁的藏区文化气息。口头流传的故事有原始观念的古老和社会现象的记实]。故事中蕴涵着丰富的藏族民间民俗文化,其中关于“藏族婚姻形态”的故事即为其重要的一例。《俄曲河边的传说》即为典型的“藏族婚姻形态”的故事。该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在俄曲河边住着牧马少年蒙白吉武和牧羊姑娘琼青尼玛,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两个的感情也日益增加,但姑娘的母亲却嫌贫爱富,将姑娘嫁给了一个远方的商人。商人丈夫三天两头外出经商,她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就十分想念蒙白小伙儿。小伙儿自从姑娘出嫁了以后,也是茶不思、饭不想,常常来找琼青姑娘。此事被婆婆发现,问明情况后告知了自己的儿子,经过商量就留小伙儿住下了,两人共同拥有一个妻子——琼青尼玛。商人出门经商,牧马少年在家放牧,日子过得十分美满_1。该故事讲述了藏族婚姻法律文化中单复式婚即“一妻多夫”婚姻形态中的“朋友共妻制”。通过民间故事的方式,藏族社会对该种婚姻形态给予了非常正面的评价——“日子过得十分美满”。可见,在吐蕃社会法律没有产生之前,事关婚姻方面的民间故事起到了规范婚姻秩序、指导日常婚姻生活、评价婚姻的功能。这实际上承担了法律的部分功能。
三、卜卦巫辞
前文述及,吐蕃政权前期的赞普们凭借“仲”(故事)和“弟吾”(谜算)和“苯”(宗教)来护持国政。其中“弟吾”(谜算)中就包含着占卜巫辞的内容,“弟吾”,又音译为“德乌”,就是指苯教的“巫师”H。。可见,卜卦巫辞也具有法律的功能。“从认识世界的概念上来说,巫术与科学十分接近”¨。卜卦和巫辞最初是由一些神秘莫测的、模棱两可的前兆联想,继而发展成为一种前兆迷信,再进一步系统化而形成的。所谓的前兆,有吉兆,bang,汉语称休征,是有利的或无害的现象;凶兆,nagn,汉语称咎征,是不详的特殊现象。吉兆、凶兆都是人们把事物发展过程中多次发生的迹象加以综合、排比、联系、推理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判断系统。同时,把它普遍化、系统化并用来预测将来可能产生的事物,或者,预料某种事物可能产生的后果。由于受当时人们认识水平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对这种前兆产生迷信,又逐步发展,到了吐蕃时期就成为苯教巫师手中十分有力的工具,被他们弄得十分神秘而且具有权威性n。这种“十分神秘而且具有权威性”的概念体系成为规范人民生活、维持社会秩序、预测未来的重要指针,实际上承担着法律的功能。就本文的研究主题而言,它也成为藏族婚姻法律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据敦煌藏文写卷P•T•1047第39号的记载:“妇女参与国王政事,国王社稷不保;国王脸色如寒鸦;妇人当权,社稷败亡。”l跎该卜卦巫辞的内容后世直接通过“妇女不得参与国王政事”的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并成为金科玉律。又如伦敦印度事务部图书馆所藏敦煌藏文占卜文书23.1-3-4号记载:啊“吉”山雄壮耸立,宽广丛林茂密,一只羚羊孤兽,纵身跳下山头,虽壮仅有一只。女神开口言道:此乃山中财宝,将它收入圈中。此乃美女成亲之卦。娶亲,能成。问何事,皆吉“。其实,很多占卜都问到“婚姻成不成”这一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婚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内容,而且“婚姻与家庭也已脱离了早期的形态,成为新的社会基础”_13_可见,卜卦巫辞在吐蕃社会法律产生之前,在婚姻领域实际上承担着维持婚姻秩序、规范婚姻行为的婚姻法律文化的功能。
四、谚语格言
谚语格言,是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在法律的范围内,称之为“法谚”,即“法律谚语格言”。“法谚虽非写景,亦非言情,但要言不烦,蕴藏法理,金科玉律,字字珠玑,加以韵语出之,读之趣味盎然,极易成诵,不似法条读后之有同嚼蜡也,故习法者每以读法谚为快。”L】法谚与法律的关系密切,它们基本上渊源于法律的规定、原则和精神,至少是与其密切相关¨。谚语不仅是传统中国乡民的法律意识和诉讼心态的表达,同时还具有指引乡民建构法律秩序,以及表达他们的法律思想和诉讼感受的价值¨。中国少数民族谚语有一部分是民族法律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体现阶级本质,各阶级在法律上的不平等和政权对法律文化的强制施行,具有社会调整功能、社会规范作用,不同于仅受社会舆论力量制约的道德规范¨。可见,谚语格言具有法律的功能。从最早的远在公元8、9世纪的古藏文文献——《敦煌文献》中录有的《松巴谚语》到11世纪产生的藏族名著《喻法宝聚》的谚语,再到13世纪著名的学者萨班•贡嘎坚赞的《萨边格言》,以及14、15世纪以后产生的《格登格言》、《水树格言》、《天空格言》、《火的格言》、《土的格言》、《国王修身论》等著名典籍,均为重要的格言书籍。除此之外,在藏族历史典籍中,诸如《柱间史》、《王统记》、《贤者喜宴》、《王臣记》、《青史》、《红史》及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也有不少篇章也运用了具有哲理和雄辩意义的谚语。谚语格言是藏族婚姻法律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在《松巴谚语》中记载:“善言相睦,是家庭的根本;恶语相伤,是魔鬼的入门。”¨又如《藏族民间谚语》中记载“长官百姓能合力,物质财富滚滚进;父母子女能同心,家庭富裕村庄兴”¨。这些谚语告诫人们在婚姻家庭生活中要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在功能上与中国现行《婚姻法》第4条“夫妻之间的尊重和忠实义务”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生在阿妈怀里,献在喇嘛手中”E2o]。该格言则从婚姻家庭继承的角度,对家庭财产的处理做了精准的概括。有学者在研究中精辟地指出,这些格言谚语“揉进了大量的宗教道德意识和法律道德戒条的成分,以至于成了一种熔道德、宗教、法律为一炉的‘掺和搅拌式’精神混合体”。
五、传统禁忌
法律作为一种规范模式或文化形态最早发端于禁忌引。禁忌,英文词汇为“taboo”,音译为“塔布”,是波西尼亚的一个字眼,它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意义,一方面,是“崇高的”、“神圣的”;另一方面,则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其所代表者和宗教及道德戒律并不相同,它并非建立在神圣的宗教仪式上,而是建立在它自己本身之上。它与道德戒律也不同,它没有明显的、可以观察到的禁忌声明,同时,也没有任何说明禁忌的理由。[。]22-禁忌是法律孕育之母。“(禁忌)是人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社会约束和义务的体系,它是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石,社会体系中没有哪个方面不是靠特殊的禁忌来调节和管理的”J。“禁忌不仅在法律产生以前曾起到了调节人的行为的主要作用,而且在法律产生后也仍然起着补充作用。可以说,法律是从原始的禁忌习俗中摆脱出来的,是在原始禁忌的母体内孕育成长起来的,当建立在错误的因果关系的认识基础上的巫术、禁忌不能再直接调节重大的现实社会关系时,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接触、冲突、矛盾,法律就产生了”。人们的法律意识根植于禁忌意识。这与禁忌的目的密切相关。“禁忌的目的主要表现为:保护或避免有益于生命的重要行为受到干扰;保护弱小者不受侵害;保护一般人不受鬼神的伤害。在早期,破坏禁忌所遭受的惩罚,被一种身上的或自发的力量来控制:即由被破坏的禁忌本身来执行报复。稍后,当神或鬼的观念产生以后,禁忌才开始和它们融合起来,而惩罚本身也就自动地附着在这种神秘的力量上了。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影响,对破坏者的惩罚才由团体来负责执行,因为这些破坏者的行为已对其他族民的安全产生了严重的伤害。”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人类早期的刑罚体制及与此相联系的法律意识最早可以追溯到禁忌时代。藏民族在生产和生活中制定出的禁忌范围和禁忌内容,必然会反映到婚姻方面。藏族在婚姻方面的最大禁忌,是禁止近亲婚配,即必须实施“血缘外婚”。这已经成为藏族婚姻法律文化的通婚规则之一。者将不耻于人类,或受到家庭严厉的处罚,或遭部落处死,或驱逐出部落并永远不得返还部落。整个藏族社会同其他民族一样,极其唾弃现象。之所以有该种婚姻禁忌,据学者的考证研究,认为该种健康的婚姻观念得益于牧业经济,牧业生产给牧人的启迪中,重要的一条是繁殖牲畜必须走杂交这一途径。唯有远亲(最好不沾亲)杂交才能培育优良畜种,才能得到优质的畜产品,获取丰富的物质财富。藏民从自己的经济生活中看到了近亲结婚的恶果,远亲结合的益处,他们把这一法则也应用到自己的婚姻生活中,使得婚姻健康圆满。
六、伦理道德
法律有着天然的伦理属性,法律和伦理道德的关系非常密切。法律是外在的强制,而伦理道德则是内在的强制。整个社会秩序的维持和控制,要靠法律、伦理、宗教及其它综合因素。“藏族道德规范都是藏族人民带有公益的准则,它既符合藏族人民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也有利于维护本民族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秩序。因此,它是高于集团、阶级意志之上的社会共同意志,并为藏民族全体成员广泛接受和自觉遵守。它体现出了藏民族整个社会和各阶级、阶层、集团之间共同利益的不可抹煞的一致性”。藏族婚姻伦理道德是藏族婚姻法律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有着“藏族论语”之称的《礼仪问答写卷》更是通过宣讲伦理道德的方式劝导民众,以有利于婚姻秩序的维持与稳固。《礼仪问答写卷》指出,“娶妻要选有财富与智慧者,若两者不兼备,应挑选有财富者,选婿要选有智慧而富裕者”,“美妻可以找到,不争气之子没法换掉”。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婚姻关系对当时的统治者而言,是增强统治力量和扩大财富来源的重要手段。“礼仪”即伦理道德是法律的补充和外延,而法律则是“礼仪”的极限和影子。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从这个角度而言,其效果与中国传统伦理规范《论语》中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l2效果是相同的,即统治人民要“礼法并举”。
七、宗教规范
藏族社会至少从吐蕃时期开始就在实施“依法治国”,但这里的“法”是指佛教教义,即宗教规范。在佛教术语体系中,佛教教义属于“三宝”①之一。宗教是藏民族的文化之源。藏民族的法律、伦理道德及其他社会控制方式无不与宗教密切相关。所以,在藏族传统法律的研究中,宗教规范与法律规范及伦理规范的并存一直是其非常重要的特征。。宗教规范中涉及到婚姻方面的规范是藏族婚姻法律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藏族原始宗教苯教古文献《黑头凡人的起源》中记载了藏族人的起源及最早兄妹结婚及其婚姻禁忌。《黑头凡人的起源》中写道:内部有情众生的产生,从最初的绝无空,产生些微存在。然后产生光和芒。光是父,芒是母。由此产生黑和暗,由此产生微风。由此产生微霜,由此产生露珠,霜和露珠的结合,形成了镜子一样的湖。花卵破裂而产生女人朗朗玲玲就生下了最初人类“唐戈王子”。“我是女性有功于男性,现在你这个男性应该有功于女性,两地异性应该结合。结合以后生了唐波、唐木、唐戈三个”。根据《黑头凡人的起源》的英译本即1966年在印度出版的《卓浦》(又译为“辛绕的训诫”)中的记载,斯巴桑波奔赤和曲江甲毛之间有九兄弟及九姐妹,从而产生了九个妻子、九个丈夫,即十八对夫妇。这其中第三个女JLnq做米堪玛谟,他跟她的丈夫贡巴东居之间有八名后裔,他们就是人类最早的祖先。这与世界上各民族的兄妹结婚创世说极为相似。而在苯教天神中的三大系统的神灵即恰神、祖神、穆神都与人类发生过婚姻关系,这种婚姻关系既有天神之子娶人间女子为妻,又有人间男子迎娶天神之女为妻。这说明,在藏族的宗教规范中很早就有男女婚配应当远距离(如“天与地”的距离)结合,反对近亲结合的规定。这实际上反映出人们对生殖和血统的秩序和因果关系的深刻见解,对兄妹婚危害的痛定思痛,而且以祖训的方式法定“兄妹不婚”,并进一步延伸为“同姓不婚”,再延伸为“氏族外婚”的禁止性规范。这些规范成为藏族婚姻法律文化的重要内容。
八、藏族盟誓
杨女士:35岁,婚龄7年,目前无经济收入,准备开办自己的公司;
丈夫:41岁,就职于一证券类报刊,月薪10000元。
“格言”:其实,谁养谁,这不是问题,关键是看你们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在一起数星星,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一起数星星的心情。
我是差不多7年前结的婚,那时我在一家效益不错的国营单位工作,月薪已有5000元左右,每年还有公费旅游,真抵得上我家楼上那位在一个日本小公司当总经理的待遇,而我先生则差多了。他起先在一所高校搞行政工作,千把块收入,后来跳槽到一家专业小报当记者,也就1000块出头,不到两年报社竟弄到发不出工资的地步。在我们婚前3年的恋爱季节和婚后3年的新婚期间,我始终占据家庭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
那时候选丈夫,还抱有少女时代的幻想,还无可救药地认为肯定是要找一个读文科的,懂得风花雪月的,知道早晨看日出、傍晚看晚霞、夜晚数天上星星的男人。对于他一个月挣多少钱,却从没有想过。父母那时候大概差点被我气死。父亲苦口婆心地说:“学工科的、学医的、学法律的……哪一样不比学中文的有用?”母亲她老人家平生最看不起的事儿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我成了我老公的“长期饭票”,家里面凡是呼吸的都由我来养活,凡是不呼吸的都是用我挣的钱买的。
我晚上在外面应酬,一过10点,手机响起,必然是老公打来的;我出去旅游,老公无怨无悔地到机场接送,每天一个热线电话,了解我所有的行踪。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他关注我,我乐得享受。我拿了奖金,可以毫无顾忌地买名表、时装,上美容院、去健身,不必看老公的脸色。一次我去香港旅游,自己买了一大堆东西,最后总算没忘给老公也买了一套名牌西装和一只手表。他没有钱可以在家里看书、读报、学习、会友,这不影响我们交流该交流的一切,也不影响我们晚上一起数星星。
时常会听到同事或朋友高谈阔论她们的老公,我觉得我的老公没什么好说的,也没什么说不得的。我相信我选的男人应该知道他应该干什么。
若干年以后的今天,我受不了原来单位死气沉沉的空气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想开创一片自己的天空,就辞职出来干自己的事业,不料开头很不顺利,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现在我处于每天在家带孩子,没有地方上班,没有地方领一分钱的状态,而我的老公却在4年前跳槽到一家著名的证券类报刊当记者,收入颇高。现在他经常出差,轮到我帮他整理行装;晚上超过11点,我会给他打电话,询问他几时回来。我的心态很平和,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现在可以说是在休养生息,我不会一直这样,我会干出自己的事业,就如当初他也曾卧薪尝胆。
人家说我对老公是“先养后肥”,做了一次成功的投资,买了一只潜力股。其实,谁养谁,这不是问题,关键是看你们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在一起数星星,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一起数星星的心情。
(心怡)
心平便是福
詹耀华:47岁,律师;
丈夫老吴:49岁,干部。
“格言”:相遇是缘,相守不易。一个人满足不满足,全在你的心态和立场。
律师詹耀华在遇到现在的丈夫老吴之前,已经独身了10年。也许是因为有过失败的经历,再次择偶的时候,她便格外小心。不好的婚姻犹如泥沼,身陷痛苦却无力自拔,与其如此,不如做个潇洒的单身母亲。当然,除了其他的顾虑,经济上的考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打拼多年,她已有了可观的积蓄,如果遇人不淑,撕毁婚约的同时,财产至少得折损一半。于是,寻寻觅觅,觅觅寻寻,终于遇见了老吴。
老吴是海关的干部,一个单身父亲,为人宽厚、善良、豁达。他们的交往和结合,似乎是水到渠成,还带着点年轻人一见钟情式的浪漫。詹耀华说:老吴能让你产生这样的信赖,无论是你的人还是今后的命运都值得交付给他,在情感中,钱变得没有意义了。结婚前,老吴一再对詹耀华说:你的钱是你自己的,我一分都不会要你。普通人难以免俗,曾有不少人认为老吴“高攀”了,还有人说他“因祸得福”(老吴是丧偶的),那些话自然不入耳。爽直的老吴回敬道:你倒也试试“因祸得福”看?说的人便闭了嘴。
但生活毕竟是生活,日子还需脚踏实地地来过。婚后的相处,詹耀华和老吴两个人都在不经意中作着努力。可贵在于,詹耀华是个非常理性和清醒的妻子,这也许和她的职业有关。结婚初始,他们已经把关于经济地位的认知框框打破了。作为一名成功的律师,詹耀华收入不菲,但她觉得律师这个职业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朝不保夕的自由职业;而老吴尽管相形之下清贫得多,但他捧的毕竟是个“金饭碗”。因此,做律师的实在没有太多可以恃傲的地方。
詹耀华说:结婚后,她便感觉自己和老吴不会再分开,他们可以相互信赖地走到老、到死。她把收入悉数上交,除去开销,全都用于了投资或储蓄。同时,也在慢慢改变着老吴的消费习惯。出于职业需要,詹耀华颇注意自身的形象包装,每月用于服装购置、健身和美容方面的花销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老吴不但逐渐认可了妻子的“职业形象”观点,自己也被妻子“改造”了。詹耀华给老吴买很多衣服,调教他的穿衣品位。用世俗一点的话来说,丈夫穿得好,是妻子的荣耀。詹耀华在骨子里是个颇传统的女人。
有女友说詹耀华“亏”了。结婚后,詹耀华不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在消费上有了一点节制。“这怎么能叫‘亏’呢?”詹耀华说,“有了家的感觉当然不一样,我们要为全家4个人考虑。这样的节制让我感觉踏实和温暖。”是的,怎么能不“节制”一点呢?他们每年举家去国外旅游,夫妇二人经常去大剧院看演出。尽管在外面吃饭的次数减少了,可是在家里做饭更能吃出“家”的味道。看来,一个人满足不满足,全在你的心态和立场。
詹耀华很愿意对别人说:再婚的感觉很好,而且,妻子收入比丈夫高丝毫不会影响婚姻的稳固。
(将来)
一朵花的心声
王凯:28岁,机关公务员,婚龄3年,月薪2000元;
妻子:27岁,报社记者,月薪5000元。
“格言”:就像是她给你吃食,你就必须表演,或来个倒立、或翻个跟斗。不然你的良心会被皮鞭抽得鲜血淋漓。
关于爱情,我要求一半一半,你不会嫌我爱得比你少,我也不要求爱得比你多。关于生活,我也要求一半一半,董永式的我耕田来你织布,你买菜来我做饭。这曾是我理想的两人生活模式,事后才发现,生活永远没有halfandhalf,绝对的一半一半必定有让男人沦落为被“养”的危险。
我生性恬静,行事散漫,爱好幻想,常处于呆呆地状态。祸根可能和大学所读专业“中文”有关。妻子比我小1岁,相同专业,毕业后在报社做记者。这是她的理想。为了理想,她可以没日没夜,舍我忘我。
于是我俩的状态天差地别,工作迫使她风风火火,四处应酬,拉拢关系。而我则安静地蜗居在单位和家的两个壳里。我感觉它们都很有保障,可以做梦。有些地方我自信比妻成熟,关于审美,关于艺术;有些地方我天真得像个孩子,爱看动画片、卡通书,讨厌关系和人群。我喜欢和妻发嗲,有时嗲得让我忘记了实际年龄。我晃着她的胳膊,拉着她的衣角,嚷着要一杯她喝了一半的咖啡,和上面的唇印。这时候我只有18岁。
我们恋爱6年,结婚时我25岁。去年我们买了房,房子一不留神买大了,生活也开始不平静了。
钱,什么坏事都是从钱开始。家里的财政制度是AA制。原本1人1000元的家庭支出让我游刃有余,我还有1000元买碟、买书、买衣服。每年还有些钱出去旅游。如今又加上1人1000元还贷,我一下子沦为赤贫。而妻呢,仍能轻松面对,毕竟她比我多2000多块。
有时,我缩在沙发里,看着碟,心里想,它们还能看多久,没钱买新的了。妻在电脑前耕作着,心态明显也浮躁了。她在我边上晃来晃去的,脸阴得吓人,我裹着毯子都觉得冷。可面子上还是硬撑着。
“今年去哪儿?我们有很久没出去旅游了。我受不了了,快憋死了。”
“我没钱。今年春节都没新衣服穿。要去你自己去吧。”
“十一”,妻真的一个人出去了。稻城、香格里拉、松蟠草原、丽江、中甸,用足了7天。回来后兴奋了没几天,脸又耷拉下了。她挽着我的胳膊说,风景再美,一个人看终究没什么味道,以后我要你陪我再去一次。我无力地看着空中,应酬式地安慰她,好的,好的。
“为什么你不想些办法多挣些钱呢?每天在家不是看碟,就是听音乐。”她说。
妻开始养我了,我辛辛苦苦写稿子,妻子动用了一切资源帮我投稿。书、碟、衣服又能买了,可以前的懒散和自由都没了,看部电影都想着能否写稿。日常的作息不再听从身心的使唤。即使累了、倦了,还要在屏幕前飞动十指。稍有懈怠,必遭到妻的无情指责。就像是她给了你吃食,你就必须表演,或来个倒立,或翻个跟头。不然你的良心会被皮鞭抽得鲜血淋漓。
(王凯)
家是一个圆
齐女士:46岁,某女足领队,基本工资固定,奖金情况根据球队赛况而定(具体数字不宜公布);
丈夫:49岁,研究所技术人员,收入不愿公开。
婚龄:19年。
“格言”:家是一个圆,不管是谁掏出来的,圈在一起都是自家的。
“钱”永远是个敏感话题,当我几次向齐女士问起她和她丈夫目前收入的具体数字时,却始终无一例外地“撞了南墙”。唯一肯定的是,她的高收入中有着诸多无法预见的不确定因素,比如:赛事的频繁度、球赛的输赢等。相比之下,丈夫的“铁工资”确实远不及她,但稳定系数却很高。
也许是多年共同生活形成的默契,齐女士夫妇俩对两人收入间的不小差距始终都保持着漠然,我以我的真诚相信它的真实。因为我相信,当“握着你的手就像握着自己的手”时,赚多赚少也许真的不是那么重要了。但如果两人没有这些年来相濡以沫的生活,他们还会如此不在乎吗?回想20年前,丈夫插队落户后考上大学,两人结婚时他还在读大四,当然没有收入,是齐女士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养着他。也许是齐女士有长线“投资”的眼光,没过几年她丈夫的收入就超过了她,用她的话说是“压力激发动力,动力产生效益”。而她现在的高收入,我想,也正是对这句话的再次印证。
作为领队,齐女士在队里是个包揽大小事务的“管队婆”,可在圆圆足球之外的世界里,特别是在家,她却是个对财政大权放任自由的“省心人”。说出来你也许不信,她连自己丈夫现在每个月赚多少钱都不知道,而家里有关理财的事情全都由她的丈夫来管,也就无意间造就了一个优秀的家庭“出纳员”。
在如今的社会里,很多人都是大事小事都不管,钱事要管,像齐女士这样低“钱商”的人恐怕已不多见了。但也许对于一个家而言,有个低“钱商”的老婆是幸福的。原因嘛,很简单。因为她搞不清楚老公赚多少,自然也就不会为谁赚多谁赚少而产生任何“思想活动”。
齐女士结婚近20年,她和丈夫两人的收入起起浮浮、时高时低,但两人的感情却好似裹了一层厚厚的保鲜膜,保持新鲜不串味,没有染上万人迷的“铜香味”。今晚,她刚从硝烟弥漫的九运赛场回来,也许胜利将会给她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但这样的胜利也是以无数与家人相聚的日子去换取的。所以她觉得多挣点钱回家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她对家的关心相对地少了。
持家+金钱=十分的幸福,至于是七加三、还是六加四那并不重要。这并不是说金钱可以代替对家人的关爱,但如果你的爱人有能力又有机会多赚一点的话,你又为何不能帮她补上一笔,合力画出一个完美的圆呢?
在与齐女士的访谈中,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结婚时,算命的说过,我丈夫以后会大发的,我现在多赚点,以后他发的时候,我们俩差的不会太大,哈……”乍听之下,以为是玩笑,当时我甚至有点觉得她是用这种“宿命论”来敷衍我。可后来当我无意间提及她丈夫的工作和收入都比较稳定时,她却极为敏感且十分认真地对我说:“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他不会发大财?不一定的,你看美国“911”事件谁能想得到?所以很多事都是可能发生的,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有伯乐看上他的技术,不就……?”那一刻,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保护意识,不仅是对她的丈夫,还有她、她的儿子和她的家,因为他们是一体的。
(鲁怡)
养他不要紧,恨他眼高手低
刘女士:33岁,外资公司部门主管,婚龄4年,月薪12000元;
丈夫:38岁,赋闲在家,无收入。
“格言”:为什么嫁了大款甚至做了“二奶”的女人不需要向社会提供理由,而我自力更生、兼顾他人还要像犯了错误一样交代前因后果?
25岁那年因我原来的公司老板为人太过苛刻和吝啬,又小肚鸡肠,所以我跳槽来到现在的公司。当时,我先生(当时还不是)是我的部门主管,他的大将风度和亲和力,令我对他大加赞赏。就因为我们的恋爱,他不得不另选东家,结果又做得不开心,于是索性决定自己给自己干,不再受老板的气。
我是受过老板气的,所以对他说:“做得不开心就出来,人活着就图个舒坦,钱不是问题,况且我们还有点积蓄,我的工资也不算少,男人倒是应该有雄心壮志,干一番事业。”由于我的纵容和鼓励,他踌躇满志地开了自己的公司。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在公司升了职,顶替了原来属于我先生的那个位置,做了部门主管;而他,在大公司做惯了,一切讲究排场和层次,对涉足的领域很挑剔,小打小闹的、没有技术含量的、没有发展前景的……都不做,而要做的投资又大,风险又大,找合作伙伴也难。于是,像个待嫁的姑娘,高不成低不就的。过去,他是我们公司最能干的,但一旦为自己干,这个老板却不那么好当。于是,近一年来,他白天在家上网,晚上出去会友,悠闲得很。
他这种男人,因为被养这个事实,而更加不满现状,更加强化他们思维和肉体的统治欲,比有钱的老公们更难对付。而奉献着的女人们除了白天出去挣钱,回来还要时时注意不要刺激了男人,特别是在朋友面前,不要让他或别人想起他是被养着的这个事实。所以,我总是悄悄地往他的“登喜路”皮夹内放上一叠百元大钞,然后绝口不提。
母亲大人对我们目前的生活状态一百个不满意,她质问我:“好好的一个工作,他为什么要辞职?”在母亲看来,女人是万万不可“倒贴”的,这似乎是我们这个时代一条坚固的社会信念,不仅有关利益,而且有关荣誉。我心里清楚,母亲关心和在乎的,除了她的女儿,更多的是她自己的面子。的确,除了我们自己,所有的人都怀疑我们的婚姻幸福。甚至有个女友有次神秘兮兮地对我耳语:“是不是他在床上特别棒?”
我愤怒,为什么嫁了大款甚至做了“二奶”的女人不需要向社会提供理由,而我自力更生、兼顾他人还要像犯了错误一样交代前因后果?
不过,我看着我的老公,发现他的脸是越来越白了――紫外线伤害不到嘛!我没有给他压力,不知道他自己有没有压力。显而易见的,由于充足的睡眠,和不受办公室空调的烘烤,他脸上的皮肤是水嫩水嫩的,比我靠做美容的脸可爱多了。
我严守一条纪律,一般不跟朋友谈论老公,免得回答一些无聊的问题,接受一些探询的目光。一次偶然的机会,与我的3个年轻的女客户一起吃饭,席间惊异地发现,3个人的老公都在家里赋闲,而且都是在筹划一份不知道有没有着落的生意。3个女人一律轻描淡写地莞尔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小百合)
调查数字解读
样本人数:50人;
年龄:20-50岁;
男女比例:1:1;
被调查者学历:大专以上。
问题一:你认为在家庭婚姻生活中,承担家庭主要经济责任的应该是丈夫还是妻子?
回答比例:有95%的人认为应该是男人,而非女人;只有5%的人认为夫妻双方应共同承担家庭经济责任;而认为应由女人来承担的竟然为零。
数字解读:这不能不说明,在我们这个社会,男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同时,男人相应肩负的责任也非常沉重。从调查中发现,不单女人认为男人应该为家庭的“米袋子”而努力工作,就连男人自己都奋不顾身地为了妻儿的“牛奶面包”而“浴血奋战,死而后已”。
问题二:你能接受妻子在外工作挣钱,丈夫在家料理家务的状况吗?
回答比例:有20%的人认为“能”;46%的人认为“不能”;34%的人认为“无所谓”。
数字解读:这一结果显然与前一题的回答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其中男人选择“无所谓”者占大多数,而女人的意见较为分散。这是不是说明,虽然在形而上的思想领域,男人女人们的态度高度统一,而在实际的“柴米油盐”中,人们是可以通融的,毕竟生活是不易的,挣钱也是艰难的,能者多劳,男人在争做参天大树为家庭遮风挡雨的同时,也不拒绝做一棵小草,享受一下阳光雨露,在树阴下乘乘凉。时代毕竟不同了嘛!
问题三:如果妻子的职位和经济收入都高于丈夫,你认为这样的婚姻关系牢固吗?
回答比例:有40%的人持肯定态度;60%的人持否定态度。
数字解读:显然,在这里,持肯定态度的人数在增多,比例在上升。这是否印证了这句话:“男人有钱就变坏”,而居家的男人是没有“变坏”的理由和经济基础的,这样的婚姻反而更为稳定和牢固?同时,相比较而言,女人没有男人“花心”,没钱的女人才变坏,有钱的女人为了事业而拼搏,为了养儿养女养老公而奔波,无暇顾及其他了?
问题四:如果你朋友的家庭是妻子在养丈夫,你能认同并表示理解和赞赏吗?
回答比例:有48%的人说“能”;38%的人说“不能”;14%的人是“理解但不赞赏”。
数字解读:数据慢慢变得越来越有趣味了――问题的主体似乎从被调查者自身转移到别人(朋友)的身上,事情马上变得轻松了许多。于是,持肯定回答的比例首次突破半数,占了主导地位。原因恐怕很简单:现代人比较善于接受和理解各种新鲜事物,特别是这一问题不再关乎自己的名声和荣誉,那又何不宽以待人呢?
问题五:你认为不能接受妻子养丈夫这种婚姻状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回答比例:有39%的人认为是“自己的心态”;25%的人认为“即使女人愿意,男人也会接受不了”;23%的人认为是“周围人的看法”;13%的认为是“女人自己会觉得委屈和受不了”。
数字解读:虽然意见分散,但我们若按被调查者的性别一划分,回答就显然集中多了,女人多选择第一和第四个回答;男人选择第三个回答的占绝大多数。看来,女人在乎的是自我的感觉,她们喜欢沉溺在自我的世界里并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而男人看中的是“面子问题”,他们关注的是别人的目光和唾沫,他们既希望不要有太重的经济压力,偶尔也可以往女人身后躲一躲,又怕别人说他“不像个男人”。嗨!真是左右为难。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实践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133-01
一、引 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教室应运而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好策略、好方法,它让语文课堂更完美。
初中语文课本大致可分为:现代文、文言文、综合性学习、课后古诗词和名著导读及语文复习课六个部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各部分的特点,结合“五步教学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设计,将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现代教学
针对现代文部分,以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再塑生命》为例,以前在教学这一课时,很难进行较深层次的挖掘,一般是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领会文中主人公身上所表现出的可贵精神内涵便认为圆满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可当我今年再研读这一课时,在反复修改课件的过程中我发现《再塑生命》还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东西。我运用信息技术将课件围绕“五步教学法”进行设计:用幻灯片展示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的检测内容、合作探究所涉及的问题。这些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加以展示极大地节省了板书所用的时间,在拓展延伸环节通过信息技术图文并茂的展示了古今中外的和《再塑生命》中主人公相类似的成功人士及有关格言,这不仅节省了板书所用的时间,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通过播放歌曲《少年强》给学生更强的心灵震撼,使其对自己的未来更加自信!这些已从学生的课后反馈中得到了证实。所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将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文言文教学
由于文言文本身的时代特点,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文言文的教学实践中,效果将明显优于单一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以八年级下册课文《与朱元思书》为例,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运用信息技术将文中所述美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展示,让学生边听诗文朗诵边欣赏美景,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也可将学生掌握所需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加以展示。如此将枯燥的文言文字生动形象化,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文的解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确是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好策略、好方法。
3.综合性学习教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部分,若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远不如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的效果。以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为例,它以“献给母亲的歌”为话题,旨在让学生在感恩母亲中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激起学生的感恩之心。在教学设计中可运用“五步教学法”将其设计为五大板块,由浅入深逐步激发起学生的感恩之心。这对于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来说,是一次极好的爱的教育,特别是让学生在倾听歌颂母爱的歌曲过程中回忆有关母亲以往对自己的关爱的点滴,在回忆中感恩母亲,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由此对母亲多一些理解和尊重,再恰到好处地给予学生引导,激起其灵魂深处对父母的感恩、对老师的感恩、对所有关心自己的人的感恩等,促使学生今后能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和生活,这对其以后的人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最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书写出来与大家共享,既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是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好策略、好方法。
4.课后古诗词教学及名著导读教学
语文课本中的课后古诗词,如果只是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亦可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初中语文课本每册课后都有十首古诗词,一般课本上只有诗前导读和少量的课下注释,针对每首诗仅靠这些学生很难从中有全面的理解,而理解是背诵和正确运用的前提,所以可利用信息技术将其完善。比如针对每首诗词设计一些课件,内容包括: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名句赏析及常见问题设置。对于已谱成曲的诗词,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加以欣赏、吟唱,效果将会更好。这些课件的恰当运用,既让学生对诗词有了全面地理解,又激起了其学习兴趣。这一方法用于名著导读教学,同样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
5.语文复习课教学
语文学科的复习课如果按以往的传统方法进行复习,效果远不如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的效果。传统的复习课一般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复习题,学生在下面手抄。黑板空间小,于是写了擦擦了写,较多地占用了课堂时间,一节课复习不了多少内容。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复习课中,首先可省去板书所占用的时间,学生在多样化的复习形式中其积极主动性得到很大提高。在本学期的期中复习备考中,我运用信息技术将复习内容设置为:字词专项练习、现代文专项练习、文言文专项复习、综合性学习专项练习、课后古诗词专项练习和名著导读专项训练,共六大板块,每个版块运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复习。以字词专练为例,我首先将所复习的字词以幻灯片的形式加以展示,并注意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的多样性,把所要复习的内容,以字词注音、找出错别字并改正、选出用词不当的一项等多种题型进行展示,将学生的答案运用投影仪加以展示,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复习热情,将原本枯燥的复习课生动多样化,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弟子规》告诉我们如何做人。
德有伤,贻亲羞
要孝亲敬长,修身养德。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孝”字,“上老下子”,强调血缘的延续。“首孝弟”,“首”提出了做人的根本在于孝道和悌道,即孝敬长辈、友爱兄弟。这里面包含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就是恭敬心。一个人的道德、学问都是从孝、敬中不断得到提升而自然流露出来的,可以说,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了孝与悌,他才具备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素质。
以周朝为例,周文王的祖父是太王,太王生有三子,老大太伯,老二仲雍,老三季历,周文王是季历之子。当初太王有意把王位传给老三,可自古传位以长为尊,太伯善于体察父亲心境,就以为父采药为名,跟二弟一同上山,再没有回来。后来,圣主主政,国泰民安。太伯和仲雍这一让,让出了孝道,让出了手足之情,更让出了对天下百姓的忠。孔子对此举赞叹有加,称其是“德之至也”。在祖辈的影响下,周朝历代君王都奉行孝悌之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正所谓“上行下效”,百姓看到领导者这么孝顺礼让,纷纷效法。周朝也正是凭借这孝悌之风,得以绵延八百余年。
《孝经》中有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悖德。”可见,修身养德的根本在“孝道”。孔子曾说过:“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就是“孝”是德行的根本,教育要从这里开始。“教”育的“教”字,左孝右文,教者,孝之文也。《弟子规》正是把握了教育的根本,由“孝悌”开始教育孩子。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里强调要从生活的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摒弃一切的傲慢与不耐烦,做到时时处处存恭敬心。这其实也需要家长身先示范,营造有孝有爱的家庭环境,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养成“父母呼,应勿缓”的好习惯,将来也一定能做到“师长呼,应勿缓”“上司呼,应勿缓”“爱人呼,应勿缓”,有了恭敬心,才会真正学有收获,身边的人际环境也自然和谐。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奉行孝道首先要善待自己,爱护自己的身体;但仅能做到爱护自己还不够。莫言在诺贝尔获奖感言中谈道:“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就去学校,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这是一个“德有伤,贻亲羞”的典型例子,可见力行孝道更要注重修身养德,要努力对家庭、社会有所贡献。
“对尊长,勿见能”,这句是强调要注意培养谦虚的处世态度。《易经》中提到:“谦卦,六爻皆吉。”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吉凶参半,仅一卦都是吉兆,即“谦卦”;《书经》里也提到“满招损,谦受益”;《了凡四训》第四篇就是讲谦德之效,袁了凡先生参加过几次进士考试,每次考前都要观察考生,他发现那些对人恭敬谦逊的学生往往能够考中。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持谦虚的态度,即便再有才华也绝不可能是自己天然形成的,一定是得益于很多前辈的经验传授、指点与帮助。
事虽小,勿擅为
要谨言慎行。《弟子规》中强调“谨信”,谨,是谨慎,信,是会意字,左人右言。其中提到了很多基本礼仪,告诉我们言语、行为要有分寸,要处处谨慎。
曾在书中看到两则有关“谨慎”的小故事。一家企业招聘员工,很多人过关斩将到了面试环节。其间主考官说临时有事要离开1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开始应聘者们都坐在考场等待,不久,就有人起身翻看办公室的材料,随后应聘者们都纷纷起身翻阅,10分钟后,主考官走进考场,将面试结果直接公布,无一人入围。“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入虚室,如有人。”《弟子规》将他们未被录取的原因写得很清楚。还有一个故事,曾有一架美国的直升机坠落,调查发现原来是在检查时不够细致,之前就有裂缝未被查出。可见,我们做人处世要时时谨慎,一旦疏忽,轻则输掉了修养,输掉了人生机遇,重则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弟子规》中还讲了很多说话的规矩。“凡出言,信为先”,要讲诚信;“话说多,不如少”、“见未真,勿轻言”,要少言谨言;“惟其是,勿佞巧”,要实事求是;“市井气,切戒之”,言语要得体等,《弟子规》用简明的语句引导孩子学会谨言慎行,做到这些,将来步入社会时也定会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尊重。
凡是人,皆须爱
要怀平等仁爱之心。“爱”是个会意字,就是用心去体会对方的需求和感觉,这样人与人才能和睦相处,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要人和,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会兴旺昌盛。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怀仁爱之心。《弟子规》中详尽阐释了“平等仁爱”之理。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它蕴含着儒家倡导的“仁”和墨家主张的“博爱”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尽管强调人是万物之灵,但对于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天地下的万物,也是强调要有爱心的,所以中华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这在环境保护已成人类共识的今天,理念是相通的,能够爱天地万物,事实上也是在力行孝悌之道,我们常把天比作父,地比作母,每个人都是天地的子女,理应爱护天地万物。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2005年月11月22日在京了《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这是中国首次正式的有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调查报告。根据该报告,目前中国青少年有网瘾比例达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其中,男性青少年有网瘾比例为17.07%,女性青少年有网瘾比例为10.04%。
母亲节到了,很多妈妈享受着孩子送给自己的甜蜜礼物和甜蜜祝福。但是,张潇艺的母亲却永远等不到这天了。一年前,这位天津塘区的13岁少年,站在一栋24层高楼顶上,张开手臂,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纵身飞跃。他要去追寻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英雄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以及守望者……张潇艺自杀的前一天,连续玩了36小时的网络游戏。他的死,给父母留下了永久的伤痛,也给无数“网瘾”儿童和家长们以深深的震撼。
事实上,只要家里有网瘾儿童,没有一位家长不痛心疾首的。网络游戏就像一个入侵的“第三者”,开始跟父母争夺孩子,而这场战争,家长们往往打得筋疲力尽,却难以取胜!
家有网瘾儿童
家有网瘾儿童的家长们开始慌了神,担心下一个张潇艺会不会是自家的孩子。
CASE1
“电脑修不好,我就打你!”
妈妈:柳艳38岁
电脑让儿子变得六亲不认
“儿子本来是个很乖、性格也很温顺的孩子,但是自从玩上游戏,性格就变得很暴躁。他玩游戏时,不允许我们跟他说话,我们一制止,马上就能开口大骂。上个月,孩子的奶奶从外地来北京,老人的心脏不好,而儿子每天一做完作业,立马就打开电脑开打,在网上打什么CS、《传奇》还有《大话西游》,音响里的机关炮惊天动地,老人的心脏病都快犯了。他爸爸制止他,他不理,还嚷嚷要他奶奶立马回乡下去,他爸爸气不过,把电脑砸了。结果那两天他不吃不喝不愿上学,说除非电脑修好了。还对他爸爸说:‘电脑修不好,我就打你!’这时的他,已是双眼通红、一脸凶相!我百思不得其解,玩电脑游戏怎么让他变得这么狠毒?”
儿子:苏鸿13岁
电脑它是个伴
“我家很冷清,我爸爸妈妈两家都是外地的,没什么亲戚可串,我一直很孤独。所以我不玩电脑什么呢?我现在就是感觉电脑它是个伴。那里面有音乐、聊天室,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我爸妈脾气不好,所以我一直是个受气包。但在网游中,我却能随便砍砍杀杀,我感觉特别痛快。这种刺激和神勇的感觉,我在生活中找不到。其实,我并没像张潇艺那样,迷恋网络到要去死,我只是在网络中觉得很满足。如果有更有意思的事值得我做,我想我会离开电脑的。可是有比游戏更有意思的事情吗?反正我到现在还没有发现。”
心理探秘:情感孤独是网瘾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极有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迷恋网上的互动生活。
CASE2
“死有什么可怕的,我在游戏中已经死了多少回了!”
“两年前,儿子考上区重点中学,我给他买了电脑。但很快,他就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有一次,他边打边和同学通电话,说给人家2万元收件夜魔披肩。我一听就傻了,赶紧质问他,2万元是从哪儿来的,他不屑地说:‘我花15元买个点卡,在网上换了100万游戏币,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他说的是虚拟货币,我根本听不懂。我劝他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可他顶撞我说:“我们班第1名都玩‘网游’,在学校,谁不玩电脑会被大家瞧不起。”这以后,他玩网游更疯狂了。一天,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他成绩已由第9名跌落到20多名。我终于忍无可忍,刚好那天我回到家,听到他在阳台给同学打电话,说《大话西游》已练到30级时,我便气得打开窗户对他说:“如果你想自毁前程,干脆现在跳楼算了。”没想到他说:“死有什么可怕的,我在游戏中已经死了多少回了。说完,他真扒住窗台要往下跳,吓得我抱住他尖叫起来……”
儿子:倪刚,15岁
其实我在网上一点都不快乐
“我为什么爱上网游,我想可能是上初中后功课非常紧张,各科老师每天发一张卷子,我累得都喘不过气来了。父母一开口就是考大学,我感觉没别的路可走,所以就酷爱《大话西游》这类游戏。我在里面打妖怪、升级,把学习的烦恼全忘了。我爸爸妈妈以为我这样整天上网是因为我很快乐,其实不是的,我一点都不快乐!我的生活一团糟,除了吃睡和上网,我的生活没有别的内容,除了上学,我几乎呆在家里大门不迈,饭菜都恨不得爸爸妈妈给送到房里来,这样的生活,让我心里很空虚,每当从游戏中下来的时候,我就很恨我自己,可是一旦坐到电脑面前,我马上又管不住自己了。”
心理点评:面对虚拟世界缺乏自控力
中学生自控能力欠缺,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于是网络成为中学生心目中展现自我的最好平台。
妈妈圆桌:
家长A:我儿子也中了网瘾,幸好我是“全职太太”,有充足的精力对付他,我的方法就是分散他对电脑的注意力。比如我经常带他去看好莱坞大片、各种体育比赛、话剧,他想滑雪,我就给他买滑板,他想看《哈里・波特》,我就把书和光盘全给他买齐了,他说哪儿好玩,就带他去旅游。结果,他一天一天地逐渐摆脱了电脑的控制。
家长B:我女儿自打迷上QQ聊天后,成绩急剧下降,由于长时间看屏幕,皮肤起包起皱,还有了眼袋,我们全家人急死了。先来“硬”的,不行,她甚至提出要离家出走,后来,我开始来“软”的,我每天在她的书桌上放一条格言,例如:“好啤酒是2/3的啤酒加1/3的泡沫,好生活是2/3的现实加1/3的网络”;“我们不希望你的童年全是100分,但也不希望全是网络”。渐渐的,女儿上网时间少了,还把格言收录到一个文件夹里,我们对她戒网瘾充满信心。
家长C:对父母来说,最可怕的不是孩子中网瘾,而是他觉得你老土,什么都不懂,他从心里瞧不起你,对你的忠告置若罔闻。于是,为了和儿子平起平坐,我也开始玩“网游”,不出几个月,我就得心应手了。玩双人游戏时,我的功夫一点不比儿子差,儿子对我刮目相看。男孩子都佩服有能力的人,我很快就让他屈服我了。这时,我再向他灌输“网络是娱乐的天堂,也是学习园地”,他就能听进去了。现在,在我的引导下,他已开始学做网页,还到文学网站读书、发言,交了很多成熟的朋友。
[专家支招]
5 种孩子易沉迷网络
1 家里很有钱,这类孩子买得起点卡和高配置电脑,比一般孩子玩得更尽兴。
2 父母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让他们失去约束力。
3 单亲家庭或父母感情不好,这类孩子在情感上很孤独,容易在网上寻找寄托。
4 成绩不好的孩子,他们通过在虚拟空间中展示才能,来平衡受挫心理。
5 性格上有缺陷的孩子,比如缺乏自制力、内向,或控制力强,喜欢表现自我的孩子。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标签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瘾儿童的标签。网络成瘾的判定标准常用的有3个:
一是连续一个月以上每天上网玩游戏4~6个小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学习;
二是认为上网能得到快乐;
三是不上网就会出现症状,如头痛、出汗、烦躁不安等,但一坐到电脑面前,这些症状就立刻消失。
4 个秘诀让家长帮孩子摆脱网瘾
1 加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保障了,自然不会再去网上找朋友。
2 开发孩子的其他兴趣:迷恋上网的孩子,通常都对外界比较冷淡,家长应多让他们参加夏令营、兴趣班,让他们试着与人交际,体验群体游戏的乐趣。
3 做孩子的同盟军:俗语说要“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家长要想说服孩子远离“网游”,必须找到和他沟通的渠道,让他对你畅所欲言,这就要求父母也要懂电脑,然后再旁敲侧击,让他们从“网游”中抽离出来。
4 避免暴力对峙:别太把孩子上网太当回事,有时,孩子只是喜欢上网看看而已,而母亲一“吼”,把他惊着了,他心烦意乱了,真就依赖上网络了。
关键词: 彝族 阿都情歌 结构
凉山彝族“阿都情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阿都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方最独特的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它主要流传于布拖、普格等县阿都方言区。这个方言区的情歌最多、最优美,风俗习惯和民族风情独具特色,最引人入胜。特别是青年男女的情歌对唱,像醉人的千年醇酒,深深地吸引和陶醉着多少痴情、英俊和亮丽的少男少女。这个方言区的彝族青年男女对爱情历来是热情奔放和炽热追求的,尤其是青年男女对美满姻缘的瑰丽幻想在阿都方言区情歌对唱中异常炽烈,这是一个乐观而坚强的民族,他们所展露的是生生不息的情感世界。这里的小伙子和姑娘年过十八、十九岁后,大多用情歌交友,或采取一定的对歌形式,表达爱慕之情、以身相许之意。这种情况至今仍然很盛行。情歌对唱是阿都方言区彝族民歌中最丰富的一部分,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和独特风格的诗篇。这个方言区的许多青年男女,在自己青春年少的时期,表达各自爱慕的心意时,常用对歌和对唱的方法来示爱——这叫情歌对唱。这个方言区的彝族各个都是唱情歌的高手,都有一有机会便即兴编唱情歌的习惯和才能,而且常用对歌来悲叹自己的命运;用对歌来排除自己的悲痛,驱散自己的寂寞;用对歌来控诉婚姻大事一切由父母亲所包办,恋爱不自由的苦处;用对歌来抒发自己纯洁的爱情;用对歌来认识和观察与分析自己一生的生活等等。因此,对歌几乎成了这儿青年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阿都方言区的情歌对唱中,开场时对唱的歌,彝语称其为“古祝吼”,即“唱爱慕歌”。并以贤惠的表妹和英俊的表哥的腔调出现,甚至把催人奋进的激情、优美动人的音调和铿锵的词句,多种韵味装进自己即兴演唱的歌体里,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或多或少的表哥表妹间的爱慕歌。这类情歌的特点是思想纯朴、感情奔放、旋律最动人、最婉转,大多包含了阿都方言区彝族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是阿都方言区彝族民歌中最富特色的歌体。彝族唱情歌不是随便唱的,是有严格要求的。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圣扎地区也好,依诺地区也好,阿都方言区也好,彝族是最讲究礼仪和道德的民族,一般来讲不许在大庭广众下唱情歌,绝不允许青年男女面对面地唱情歌,也不允许在家里唱情歌,更不允许在长辈面前唱情歌。情歌对唱多在节日(火把节或送祖念经)、集会、放牧、砍柴、背水或劳动的地方唱,不在露天的野外唱,即使要唱也要叫小姊妹放哨,躲在密林里唱,怕被人听见害羞。
阿都方言区情歌对唱中为什么以表哥表妹的音调出现呢?这跟阿都方言区母系社会遗俗有关。阿都谚语曰:“蕨笈无舅舅,草头朝下弯,杉树无舅舅,杉板任人砍,竹子无舅舅,竹捎弯又翘”。另有一句尔比还这样唱:“没有舅舅可把水井当舅待”。从这类尔比格言里面看出,阿都方言区母系血缘的舅舅,比对父系血缘的姑家还要尊重,姑娘出嫁舅家的表兄弟有结婚的优先权,也就是姑家的女儿由舅舅家优先选择后,才准许嫁给外人,但仍旧给舅家送一笔礼物(旧社会时须送银子或礼品),新社会是打酒唱明即可。阿都方言区彝族历来向舅家送一笔礼物的目的是表示赎取婚权。从这些“尔比格言”和传统的婚俗中,我们可以看出阿都方言区的彝族对舅舅是相当尊敬,尊重舅舅的历史是相当长,而且这种风俗习惯世世代代相互沿袭下来。因此,这也是阿都方言区的青年人唱情歌多以表兄妹为对象的原因。当然,这种习惯随着时代的变迁也被金钱、财富、权势的诱惑所打破,也就成为了常常引起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
在阿都方言区流传着长短不同的彝族“阿惹妞”即“幺表妹”体情歌。从表面看这类情歌似乎演唱的格调和词句基本上类同,感情也没有多大的差异,但进行详细比较的话,却有极大的不同。从艺术风格上看,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细腻深刻,有的描写简略。突出地显示了音韵和谐,铿锵悦耳,语言朴素、简洁、明快、生动,形象鲜明,意境清新,形式活泼等特点;从表现手法上看,这类情歌普遍采用了比兴、比拟、夸张、谐音、双关的手法,特别是夸张和双关,其巧妙程度令人佩服;从唱腔上看,这类情歌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或高亢激昂,或细腻婉转,令人难忘。总的来看,彝族的“幺表妹”体情歌中,有的结局悲观失望(悲观失望类的情歌在阿都情歌中占优势),有的积极争取胜利(但这类情歌甚少),这就充分表现了长期封闭的阿都方言区彝族社会中的口头文学的不定型性和集体性。但是阿都方言区的彝族情歌在广大劳动人民口中始终是不断地丰富着,创造着,发展着,而且逐渐被补充和完善成了如今这样丰富优美的佳作。阿都方言区的彝族情歌对唱主要是以探情、初恋、相恋、相思、盼望、祈求、遂愿、分手、尾声等结构来倾诉青年男女的爱慕之情。阿都方言区的彝族情歌对唱的比喻形象生动,既有传统唱法,又可即兴吟情咏物,既含蓄优雅,又奔放热烈,其情其景,十分感人。因而他们即兴唱出婉转而动人的爱慕之曲,自然的大山情怀,造就了他们用情歌来表达彼此间的爱慕和痴情。布拖的青年人个个都是天生的歌手,所唱的歌词,大多语义深刻,含蓄、贴近生活,褒贬得体,在情歌对唱过程中许多青年男女都集民族风俗、饮食、服饰、礼仪在一起,以夸张、比喻、排比的手法,尽情歌唱美好生活,赞美心目中的情人,用词恰到好处,很有哲理性,令人深有同感,听后令人信服。
阿都方言区的彝族情歌对唱主要根植于阿都的方言区,流传于阿都方言区彝族人民的口头上,由世代人民传承,很有阿都方言区的彝族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这些情歌对唱的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高。它以健康的思想,深切的内容,清新的意境,丰富多彩的比拟,优美的韵律,欢快的节奏,博得了广大阿都方言区的彝族青年男女的喜爱,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它最大的特点是旋律优美流畅,甜蜜抒情,极富歌唱性,而且,内容极其丰富多彩。因此,它在不同时期成为阿都方言区彝族青年人的心声和真情实感的流露,更是阿都方言区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还真实地反映阿都方言区彝族青年人的心理特征、美好的愿望、道德情操和对坚贞的爱情追求。再一点是从阿都方言区彝族情歌对唱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阿都方言区的彝族社会礼仪,更可以看到阿都方言区彝族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这些情歌对唱是研究阿都方言区彝族婚俗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这里笔者重点介绍阿都方言区内的彝族情歌对唱。凉山民间文学集成(歌谣卷)[1]约3000余行,这是阿都方言区内彝族青年男女在火把节或在荒野上背着第三者唱与相会的姑娘听的情歌,从中可见一斑。
一、探情歌
“探情歌”首先由男方以动听的情调或试探性的语言向女方探寻可不可以开玩笑和对唱。如果遇到对方不属于同辈或不能开玩笑之类的话,及早回避走开,让同辈的人来继续对唱情歌;情歌对唱以后,对方有兴趣或者乐意的话,或根据对方的唱词即兴编唱,触景生情,唱词十分委婉又动听,力图把双方感情和心音拉近,并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情歌对唱推向。如“男:啊呀啊呀——啦,/那位贤惠的表妹哟,/我这个阿哥想唱歌,/彝家有句俗话说过,/有耳就听四方八面,/……/你似机灵的猎犬撵过兽,/见了猎物大显英雄本色;/你是聪姑善结交,/见友亲切又和蔼,/今日此时天已晚,/就让我俩倾心唱唱歌。//女:啊呀啊呀——啦,/那位贤能的阿哥哟,/坡前坡后来相遇,/单羊碰上单独狼,/一犬一猎来相遇;/独子巧把独身遇,/独鹰来把独鸡遇;/孤马却和孤虎遇,/独女碰上单身汉,/你独我孤来相逢。/……/”。在情歌对唱过程中如果两者属初次相识和相会,而且一时间又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彼此之间的心思和愿望的话,可以通过中间人,再约定时间、地点、下次来时的具体人数及要求,向对方唱明,让对方准备好需要赠送的礼品,等到下一次相会时相赠,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阿都方言区彝族青年男女情歌对唱,按照习俗女方须带三、五、七、九同伴来赴会,意思是组合完了一对后,剩下的仍由其他的来组合之含意。男方的人数也要如此相应,故此要唱明。
二、初恋歌
阿都方言区的彝族青年男女通过唱探寻歌以后,男女青年之间一旦有了好感,双方就可以自由接触和交往,也可以悄悄地约会。彝族唱初恋歌首先以初恋的内容唱起,并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如何爱慕的绵绵情话向对方吐露,而且大量地采用比喻、排比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用彝族传统的、优美的克智诗或尔比格言来向对方展示自己的英姿和美丽,传递爱的信息。其中可用比兴和比拟、夸张、谐音等方式进行,主要是向对方吐露心声;或者用传统美德向对方训导,表达爱意,逐渐把双方的感情和心音逐步拉近。歌声如果打动了对方,感情不断深化的话,情歌对唱可以转入下一个程序。如“男:啊呀啊呀——啦,/那位贤惠的表妹哟,/我俩约会的这一晚上,/但愿莫遇上阴雨夜,/天边无云不打雷,/但愿十里无雷声;/但愿响雷响干雷,/但愿雨丝不着身,/但愿林雨不寒冷,/好让表哥表妹一路顺遂来相会。//女:啊呀啊呀——啦,/那位贤能的表哥哟,/啊呀啊呀,相会趁良宵,/啊呀啊呀,但愿阿爸出远门,/啊呀啊呀,但愿阿妈早入睡;/啊呀啊呀,但愿姐姐去婆家,/啊呀啊呀,但愿兄弟去赶集,/啊呀啊呀,但愿猎狗撵猎去,/啊呀啊呀,但愿今晚无客扰,/啊呀啊呀,好让表妹无忧敞心扉。”
三、热恋歌
阿都方言区的彝族青年男女通过前面的探情、初恋歌的对唱后,当男女之间逐步产生了好感,或者被对方的唱词深深吸引被打动的话,相互有情有意,甚至达到了“热恋”的程度时。这对男女可以悄悄离开集会点,走入密林中,走进山花烂漫的原野,继续歌唱他们的情歌。彝族唱热恋歌,一般以缠绵的、生动活泼的,情趣盎然的情话为主调,展示自己的英姿和美丽。唱热恋歌的内容必须以健康的思想,深切的内涵,清新的意境,丰富多彩的比拟,优美的韵律,欢快的节奏,不停地向对方示意,争得对方的欢心。甚至把自己的心里话向对方吐露,向心爱的人表达真情,或阐明爱上对方的深理。如“男:啊呀啊呀——啦,/那位贤惠的表妹哟,/北斗星已偏移到达基沙洛,/月亮已翻过冷升山峰;/千人百众已入梦,/生灵万物梦正浓,/贤惠的表妹哟,/咱俩也该早歇身。/早睡身体好,/早起如得宝。//女:“啊呀啊呀——啦,/那位贤能的表哥哟,/你急个什么呀,/自小睡到今,/睡得耳朵成卷卷,/睡得脸面扁又扁,/睡得背背溜溜平,/睡得脚杆纤纤细,/贪睡贪吃猪生活,/闲暇坐坐唱唱又何妨。/谈心胜得十头牛,/情语顶得一双羊,/谈情情更浓,/传情情更长。”
四、相思歌
阿都方言区的青年男女经过多次的接触和交往后,彼此间的爱慕和感情不断得到发展,为了达到下一个目标,就唱“相思歌”。如“男;啊呀啊呀——啦,/那位贤惠的表妹哟,/刺痒之物惹人农耕,/高山燕麦芒刺惹人爱,/磨成炒面揉成情;/掐人女惹人爱,/姑娘争人都诱人,/缘深意切情亦真;/荨麻虽是扎人痛,/织成麻袋常帮人,/蜜蜂虽蜇人,/蜂糖甜嘴又补身。/表妹哟表妹,/你从岩边过,/带来气息蜜糖香;/你在山坡走,/散出芳香荞花味;/你从沼泽边上过,/水仙羞红了脸;/你往高山行,/索玛花从此妩媚。//女:啊呀啊呀——啦,/那位贤能的表哥哟,/那位贤能的表哥哟,/在那宁尼山岩上,/是那岩鹰筑巢地,/巢边鸡毛似云絮;/在那斯匹山那方,/是虎狼栖息处,/窝旁白骨积成堆;/曾经我俩嬉戏地,/绿色酒瓶像柴堆;/花花糖纸果皮屑,/风起蝴蝶在翻飞;/白色蛋壳铺满地,/如像灰窑堆石灰,/这些怎么能忘记。”唱“相思歌”必须巧妙地应用谐音、双关的手法,特别是夸张和双关,紧紧围绕着相思的内容,即兴唱出婉转而动人的爱慕之曲,用煽情的情歌来表达彼此间的爱慕和痴情,用婉转动听的情话深深打动对方,向心爱的人吐露相思的情话,唱得入心入脑,争取把对方引入深深的爱河里,不能自拔。因此阿都方言区的青年男女所唱的相思歌,通常是如泣如诉,非常感人,使两个相爱的情人难舍难分,一日不见如丢魂魄似的。相思的话儿如此深厚,如此激烈,其巧妙程度令人叹服。
五、盼望歌
阿都方言区的彝族青年通过情歌对唱后,使双方的感情进一步深化,相思的感情日夜继增,因此在情歌对唱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思念和盼望的歌词融为一体,这种叫做“盼望歌”。“盼望歌”的唱词不仅要朴素、天真、深情,入情入理,情意深刻,含蓄、贴近生活,褒贬得体,而且要把民族风俗、饮食、服饰、礼仪汇集在一起,用夸张、比喻、排比的手法,尽情歌唱美好生活,赞美心目中的情人。这类盼望歌比喻十分恰当,很有哲理性,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觉,听后令人信服。而且它全都出自于阿都方言区的心理和生活,因而在彝族民歌特色上显得格外动人心弦,很有意味。如“男:啊呀啊呀——啦,/那位贤惠的表妹哟,/可知痴情表哥在等待你,/白日巴望你急迫送太阳过山,/夜晚想念你久久待天明,/天上大雁眼里来,/地上姑娘月里藏,/望得眼欲穿,/等得腿脚酸;/盼你与我同放牧;/山中同砍柴,/井前同背水;/陪我把锄同耕耘,/一齐挥竿收庄稼,/欢欣共晒场,/风雨并肩一条路,/同乐齐赶街,/相伴屋檐下,/共吹铜口弦,/同桌共木杓,/合心同喝酒一杯。//女:啊呀啊呀——啦,/那位贤能的表哥哟,/所作所为赖于脚,/所思所想心之故,/所吃所嚼为牙齿,/所唱所言是舌头,/所看所望靠眼睛,/所见所闻系耳朵,/过往之事到此止,/旧日思绪就此住。”
六、离别歌
阿都方言区彝族青年男女的情歌对唱,除了上述的情歌外,还有“离别歌”。“离别歌”通常按照情歌对唱的程序,即兴编唱很有哲理的如尔比格言、克智诗、典故、美德教育等唱词来训导对方,阐述世间的动物也好,人类也好,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必须离别的道理,用比拟的手法劝慰堕入情网的年轻人要面对现实,到了一定时候不得不忍痛相离别的深理。阿都方言区的彝族青年男女所演唱的离别歌哲理性强,听后使人深受感动,而且触景生情,情深意长。这类离别歌对往事的怀念,约会、分离、控诉、寻觅等整个过程,充满了无限的悲伤和回忆,对即将离别时的痛苦心情,离别后的爱慕和牵挂,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彝族的离别歌里不仅有非常动人的诗词,而且有许多缠绵悱恻的情话,使人听后回味无穷。如“男:啊呀啊呀——啦,/那位贤惠的表妹哟,/太阳早晨出,/为送别情人头顶升。/犁头不愿分牛把它分,/骏马不愿分跑道把它分,/朋友不愿离道路把它分,/姑娘不愿离婆家把它分。/母亲与女儿相陪伴,/越陪伴越孤单;/狗与崽子相结伴,/越伴越凶悍;/小伙沾赌博,/愈赌愈晦气;/父与子相伴,/枯坐两对面,/情人两相伴,/难分又难舍;/唱分不愿分,/眼睛盯眼睛;/唱走不忍走,/千言万语才开头。//女:啊呀啊呀——啦,/那位贤能的表哥哟,/杉树瓦板当房盖,/大河大江可捕鱼,/撵入山林有猎物,/平整大田播稻谷,/精耕细作多施肥,/粘糯米性能足。/野苕绵绵能作稠,/表哥表妹情更稠。/爱你爱得难动步,/恋你变得成痴憨,/围猎捕猎在一山间,/恰似套獐把你圈。/但愿园中围棚栏,/蜘蛛吐丝把你缠,/水中密网把你网;/你像天上明月亮,/我是伴月一颗星;/我愿夜夜常相伴,/千里万里紧相随。”
七、期盼歌
阿都方言区的彝族青年男女通过多次的交往后,双方除了追忆彼此之间从相识到相爱的缠绵情景外,可以尽情地对自身、对所爱、对故土、对物产等赞美,也可以尽情歌唱各自的内心世界,期盼为爱情殉身,期盼心爱的人永远不分离,期盼表哥和表妹心贴心,期盼共享欢乐不分离。这类歌称呼为“期盼歌”。唱“期盼歌”的时候,唱词必须围绕着“期盼歌”的内容进行,而且以比拟、对照、形容、幻想为题,尽情吐露爱情的不幸,诉唱婚姻不自由,期盼着与心爱的人长相守,但愿望却难以实现等歌词来训导对方。阿都方言区的青年男女所唱的期盼歌十分婉转动听,令人难忘,完全符合彝族青年的心理特征,彝族青年的美好愿望,彝族青年的道德情操和坚贞的爱情追求观。如“男:啊呀啊呀——啦,/年轻的小伙想唱歌,/那位贤惠的表妹呀,/唱美当数月亮美,/冷月不如你艳丽,/明亮温暖数太阳,/温情脉脉不及你;/土司讲规矩,/不如你识礼;/牯牛叫声大,/不如你声甜;/青冈树虽硬,/难比你坚强;/山芋粘涟涟,/不如你情牢,/表哥和表妹,/相处情绵绵。//女:啊呀啊呀——啦,/那位贤能的表哥哟,/原谅我唱句过头的话,/山上羊群被人赶,/没撵我的我不管;/坝上猪儿被狼叼,/没叼我的不操闲,/夜间别家儿女被人抢,/没动我的心泰然;/人家情侣遭横祸,/表哥无恙我心安。/只因姑娘心意诚,/夜间想你难安眠,/白天想你难咽饭,/心中好像老鼠打洞洞。/天空繁星数不尽,/星中之王只一颗;/地上草丛密密麻,/草中之王只一窝;/世间人儿千千万,/我心中只装着你一人。”
八、分手歌
阿都方言区的彝族青年男女情歌对唱到一定程度后,双方经过了多方面的交锋和接触以后,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两者相互有情有意,萌发了长相依、相爱的念头,眼下分手的话,都是依依不舍,但现实生活又不得不使这一对含情默默的情人忍痛分手,因此阿都方言区的彝族男女青年在情歌对唱中都要唱“分手歌”。彝族的“分手歌”一般以比拟的手法,向对方唱各种分别的道理,以此来唱服教育对方,阐明任何事情做到一定程度后,要适可而止,避免深陷其中,不要给对方带来痛苦。阿都方言区的彝族青年男女在一起玩耍,在一起谈情唱爱,即使是没有缘分相爱下去,互相分手也是相当自由和彼此尊重的,始终如一地把爱意深藏心中,并且将事先备好的礼物相赠。分手时男方馈赠给女方的礼物一般以耳缀、领口或者是口弦为主,女方回赠给男方的礼物一般是以戒指、头帕为主,以示永久纪念。如“男:啊呀啊呀——啦,/贤惠的表妹哟,/与父母离别,/分手是在火塘边;/与弟兄离别,/分手是在内庭院。/羊群相离别,/分手在草原;/五谷相离别,/分离晒坝间;/老狼相离别,/转背在山巅;/獐麂相离别,/分散在林间;/鸡鸭相分离,/分群在屋前;/朋友相离别,/分手在路边;/情人相离别,/痛苦在心田。//女:啊呀啊呀——啦,/贤能的表哥哟,/无主作权不调解,/毕摩不会念经不沾腥,/艺浅休揽银匠活,/不明事理少开口,/生冷食物莫张嘴,/不会针线莫穿衣,/污浊生水别下咽。/智者走敌方,/化敌为友朋;/蠢人至友处,/使友变成仇。/过去的所作所为,/也许是我的过错,/过错酿别离,/不得不分手。/兄长为领主,/弟弟成奴仆,/父母分开时,/赠给思念服;/兄弟分手时,/情谊饭相酬;/情人分离时,/互吐肺腑言;/表哥表妹两分手,/割爱忍痛楚;/从今远别离,/相思心中囿,/闭目影憧憧,/耳里语绵绵。”
九、尾声
阿都方言区的彝族青年男女情歌对唱,內容相当丰富,像这样的情歌不管你怎么唱,三天三夜都无法唱完相爱的歌,十天半月也无法倒尽缠绵的情话。尽管如此,阿都方言区的彝族青年男女的情歌对唱到一定程度后,双方都要严格遵守彝族的唱歌规则和习俗,不管如愿以偿否,参与情歌对唱的青年男女则由各自的朋友劝和,即停唱,并且将事先备好的礼物赠送给对方,以示留念,护送回家,把心中的爱慕和相思的情意永远深藏在心中。如“合唱:啊呀啊呀——啦,/情深意长俩情人,/啊呀啊呀,绵绵情话吐不尽,/啊呀啊呀,千言万语诉不尽,/啊呀啊呀,嫩笋茁壮拔不尽,/啊呀啊呀,长条嫩笋长在后,/啊呀啊呀,俊秀男女还会有,/啊呀啊呀,相逢日子还会有,/啊呀啊呀,吐露机会还会有。/啊呀啊呀,今天这夜晚,/啊呀啊呀,对唱就到止,/啊呀啊呀,待到相逢日,/啊呀啊呀,你我再相聚。//啊呀啊呀——啦,/啊呀啊呀,情深意长俩情人,/啊呀啊呀,怜惜今日忘从前,/啊呀啊呀,有眼相视眼已迷,/啊呀啊呀,/有手相搀劲已足,/啊呀啊呀,有脚相随愿已偿,/啊呀啊呀,情话绵绵心已醉,/啊呀啊呀,情饭相待肚已饱,/啊呀啊呀,情意相赠已富足,/啊呀啊呀,互敬糖果甜在心,/啊呀啊呀,相互掌伞蔽风雨,/啊呀啊呀,相盖披毡共暖身,/啊呀啊呀,口弦相诉成知音,/啊呀啊呀,爱恋之情记心头。”
综上所述,凉山阿都方言区的彝族情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其唱词内容十分丰富,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不仅体现出较高的传播和研究价值,也是少数民族歌谣的奇葩。阿都方言区的彝族情歌主要以对唱的表现形式在高山峡谷或田间地头随意呈现,信手拈来,质朴地流露出彝族青年男女的心声,表现了他们对美满爱情的憧憬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些感情真挚又富有诗意的情歌是最容易把人的感情煽动起来的精品情歌,不管你的思想多么守旧顽固,只要听了这类情歌对唱,一定会使你那陈旧观念有所改变。同时它又包含着那么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容。
参考文献:
关键词:班级管理现代信息技术作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可使班级信息管理系统化
1.班级管理常规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常规工作和班级管理的基础信息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期初的报到注册,学期末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勤记录、奖惩记录、学生通讯录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管理系统,内部可以对应学生主题管理的方向做出相关表格文件或文档等内容,同时也包括了每一位学生的电子档案。2.主题管理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用到信息技术管理的地方除了常规管理外还有主题活动,班会、实践教学等很多其他临时的工作。如建立针对班级的系统,可以根据时间顺序专门记录整个班级的成长过程,包括组织的有重要意义的课外活动,夏令营,家长会等等,并且做好相关视频、图片、文字记录,这样有关于学生成长的全面记录,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并且加强了同学之间交流的兴趣。
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增强班会课的效果
相对于传统班会课中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师总结,信息时代的班会课更加新颖多样,使学生参与到了班会课中,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所提高。并且通过这样一个形式多种多样、课堂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来强调是与非、加深认识、开展教育,建立起了良好的班风,加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1.情景再现,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现代信息技术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投影片和背景音乐等展示有关资料,创造与主题班会息息相关的情景,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受到感染与熏陶,从而得到更好的教育。例如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校园、社会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2.形式多样,增加容量。我们传统的主题班会中,学生和教师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这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而且班会的信息传递工作也不理想。在此,多媒体的加入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把文字、图象、声音、动画和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更大的拓展了班会的信息容量。在三月八号“女神节”前,我设计了名为《伟大无私的爱》的主题班会。班会前奏,播放了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并且放映了“母亲哺乳婴儿、妈妈关爱孩子”的影片。班会进行时插入了歌曲《常回家看看》、《妈妈的吻》,舞蹈《亲情无价》,古诗《游子吟》,并且还有名人格言等。在一节课中顺利完成了过去两三节课的内容。探究其原因,正是有了信息技术这个展示性超强的平台和互联网上浩瀚渊博的信息帮助,才能找到丰富多彩的视听资料,从而减少了传统班会中繁琐、复杂的劳动,创造出了一些重要的场景,提高了班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