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梦令赏析范文

如梦令赏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梦令赏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梦令赏析

第1篇:如梦令赏析范文

关键词:李清照;《如梦令》;“争渡”释义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295-01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所作之词,多写其悠闲生活。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其中代表作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 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由此可见,这里的“争渡”含有“怎么渡”的意思。但人教版统编教材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却注释为“争抢着把船划出去”,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又注释为“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初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长春出版社2006年1月第3版)中干脆采取折中的态度,注释为“抢着把船划出去”,一说,“争”通“怎”。显然,人们对“争渡”一词释义存在着歧见。 对于它的释义讨论,时有所见。一种注释为“争抢着把船划出去”。另一种注释为“怎么渡呀”这值得商酌。

我认为这“争”应作“怎”讲。

徐仁甫先生说:“自来宋人用‘怎’字,唐人用‘争’字。”这就是说,唐人是以“争”字作“怎”字,宋人才开始“怎”“争”分用。但这不等于说宋人没有把“争”字作“怎”字用的。从大量的语言材料来看,“争”“怎”通用,在当时是很普遍的。如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秦观《虞美人》“欲将幽根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姜夔《念奴娇》“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周邦彦《烛影摇江》“争奈云收雨散”,管道升《渔歌子》“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等,就是“争”作“怎”字用。

为什么宋人有时还要用“争”作“怎”呢?原因之一,就是受平仄的限制(虽然可以改用别的词,但究竟开始阶段,沿用也在所难免)。就拿《如梦令》来说吧,这首词的格律: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它迭韵处的定格就是“一|(韵),一|(迭)”(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如秦观“消瘦,消瘦,还是褪花时候”和“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都是按这格律填写的。从词调的平仄格律看,“争渡”句的“争”处于平声位,如果通假“怎”,读仄声不合律。李清照是严遵词律的大家,绝不会唱出拗口的乐句来破坏整首词的优美韵律,这是无可非议的。从上段所举例子来看,“争”都用在平声位上,通“怎”,不难看出,宋人词作在平声位上用“争”通“怎”,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所以李清照在那首词中只能用“争渡”而不能用“怎渡”。

从全词的感情基调来看,当时主人公的心情是甜美、轻松、欢愉、恬适的。如果突然来一个“抢着划”(其实质就是尽快地努力划)的紧张气氛,这就有损于全词的完整美。要说“抢着划”也是一种欢乐的话,那也是一种吃力的、紧张的狂欢,与轻松、恬适的语境背驰,与封建社会的妇女,尤其是封建贵族妇女的礼范不符。事实上,作者所表达的是:一个宁静的晚上,主人公因沉醉归家而误入荷花丛,一时大家欢乐地呼叫“怎么办(怎么出去)……这嘻嘻的笑闹声,惊起了溪边宿鸟。好一幅天真活泼、充满情趣的景象,跃然纸上,形声俱备,读来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身临其境,游人开朗愉快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实在妙不可言。如果作“抢着把船划出去”解释,就只是一般性叙述,流于平铺直叙,要逊色得多了。

再说,即已“沉醉不知归路”,“晚回舟”而“误入藕花深处”,又怎么“抢着”划出去,向何方划?要说这条荷溪就在她家附近,荷溪的一切她们都很熟悉(事实)。当“误入藕花深处”,发觉错了,立即端正船向再“抢着”划的话,这一转折就未免太突然,角度也太大了些,令人难以接受,词的情趣也大减。

第2篇:如梦令赏析范文

一、让学生读起来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唐朝韩愈曾说:“手披目视,口诵其言,心惟其义。”可见他也是把诵读作为训学的规则之一。在诵读中可采取教师范读、学生单独朗读、齐读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读诗的兴趣。读诗时,要求学生首先注意停顿,掌握好节奏,以读出诗歌的韵味。诗歌的节奏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建立的,由“顿”来体现的:四言诗每句两顿,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五言每句三顿,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七言每句四顿,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其次在读诗的过程中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再现诗中描绘的景,在心中体会诗中抒发的情。除了上述的诵读方法,还可以配乐朗读。汉字本身就平仄错落、富有音韵,若配乐朗读,就锦上添花了。背景音乐可依据诗歌的感情特点而定。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配以古曲《阳春白雪》,乐曲时而低吟、时而激越,在抒情上和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处。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所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音乐的旋律在儿童心上唤器鲜明的画像。这种旋律是认识理智的创造力的一种不可比拟的角度。”可见这样处理有助于对诗歌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二、让学生唱起来

把音乐引进教室,除了作为背景音乐配以朗读,还可以直接来唱。因为中国上古时代诗歌、音乐、舞蹈原是三位一体的,诗歌和音乐有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关系,音乐美应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利用歌曲和诗歌都可和乐而唱的特点,让学生诗、歌共赏,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能把诗歌的情感内化为自我的审美情感。李白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烦忧”和黄安的歌曲《新鸳鸯蝴蝶梦》中的“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有相似之处,可让学生在唱中背诗,在唱中体会诗和歌的异同,从而体会诗歌的意蕴之美。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有古今不同的演唱版本,例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学习时,可先让同学听完不同的两种版本,然后让他们就自己喜欢哪一种诠释的方式进行讨论。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准确地把握原词的内涵和艺术风格。

三、让学生“画”出来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立象尽意”,“象”即客观物象,“意”即主观感情,意思是诗人将感情注入客观景、物,而不直接地表述。所以就有了“诗是无形画,画时无声诗”的说法。诗人在创造绘画美时,往往通过色彩来描绘大千世界的音容笑貌,使诗的形象具有绘画的可观性和直观感。像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红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像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像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是通过色彩丰富审美形象,强化艺术效果。因此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可采取将诗歌中用语言文字表现的色彩转变为真实可感的颜色的方法,让学生先大胆地用色彩画出他心中的景物特征,然后比较诗中的色和画中的色的差异(这种差异包括色彩本身,也包括这种色彩在表现作者的主观感情时的作用)。比较中学生在把握诗歌的物象特征的基础上不难发现诗歌中的摹虚和绘画中的写实的异同,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第3篇:如梦令赏析范文

一、把同一作者的相同风格的诗词作比较

诗作选入教材的诗人都有较丰富的诗歌创作,同一个诗人、同一个主题风格,诗人可能用不同的诗作来表现,在教学时可选择该诗人的类似主题的不同诗篇进行比较阅读,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诗人,走进诗人的内心,了解诗人某一段时间的特殊的思想状况。

如学清照的两首词《武陵春》和《醉花阴》,这两首词都表达的是作者自己对已经逝去的丈夫的深深的思念之情及自身无限的忧愁苦闷的思想感情,词中无一不透露着哀婉动人的悲切之情。但是两首词却在写作手法上略有不同:《武陵春》重在通过描写人的内心的心理活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是“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用奇特的比拟以及假设的情景道出了词人深重的的忧愁之情,与万般美好的春天的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而《醉花阴》主要是借景抒情,借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世界,“薄雾浓云”“玉枕纱橱”“暗香盈袖”“帘卷西风”等词句无不烘托出“愁永昼”“凉初透”的秋季萧条、凄凉的氛围,塑造出词人“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的女主人公的形象。

二、把不同作家同一主题的诗词作比较

诗歌作为最具抒情特点的体裁,往往能反映出不同的主题,总体说来,古诗一般选用一些“人之常情”的题材,通常表现的是亲人请、思乡情、朋友情、古人情等。不同朝代、不同生活区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生活状况、不同性格的诗人,面对相同的主题,能唱出各具风格的歌、吟出各具特色的诗。对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家的诗作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形成对某一主题的诗歌的一种整体的认识,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块儿。

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既可扩大知识面,又可悟出某种事物所代表的具体的思想感情,还可在对比诵读中提升对诗词的感悟能力。

再如,同是送别诗,王维在《渭城曲》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是一种深情体贴的离别。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一种少年刚肠的离别。李白的景象宏阔、别情深挚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后两句看起来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又包含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远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这种通过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诗歌的比较阅读,引领学生了解不同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不同诗人的诗歌特点,形成对特定主题与特定环境的形象而又具体的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诗词的印象,加深学生对诗人的感悟。

三、把同一作者不同主题风格的诗词作比较

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的变化,诗人的思想感情也会随着外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诗人,却有可能写有不同风格的诗作。将同一作者不同主题风格的诗作进行比较,可以体会诗人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内心世界,从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古诗词中美的意境,陶冶学生的情操。下面以李清照的两首词《如梦令》《武陵春》来进行这方面的比较: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写于作者前期,豆蔻年华,与友人出游后,是一首早期的忆昔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悠闲写照。其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当时的李清照过着一种悠闲的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活泼开朗、天真纯洁的那种蓬勃的朝气。本词的意境优美,写景如画,从溪亭、日暮到荷花、鸥鹭的描写,在恬静淡雅的画面勾勒中,作者年轻时期闲适风雅的贵夫人生活,潇洒豪放的性格,也就十分鲜明地表现出来,而由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的新鲜、美丽而又迷人的艺术境界,更给读者呈现出美的境界,使人久久沉浸在一种清新愉快的感受中。

后期,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赵明诚病死后,自己孤身一人、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依旧是一年一度不变的春景,可惜物是人非,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无穷落寞。《武陵春》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武陵春》写于宋高宗绍兴五年也就是1235年。当时正值金兵南下宋朝面临国破人亡的时期。李清照携家眷避乱到当时一个叫金华的地方,环顾四周凄凉的环境回忆自己悲惨之往事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并不是其他一般的闺情怨妇词所能比的,它是李清照中年孀居后所做的。这首词借暮春之时的景色,抒发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整首词意境丰满到位,一唱三和,非常人所能描述,继承了传统词的写作手法,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通篇采用深沉忧郁的语气,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境中流荡无所依的才女的形象。

第4篇:如梦令赏析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103―01

文学,博大精深。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作为一门艺术,文学犹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永远透溢着神秘而又灵动的人性气息!高中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赏析探究文学作品,在文学的海洋里畅游。培养学生文学的赏析与探究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积累,强化素养

学习语文要重视积累。肚子里积存了“墨水”,说话、写作时才会信手拈来,表情达意才能随心所欲。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推荐好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多听、多读;督促学生采用制卡片,做笔记,写批注等方法,积累一些词语、熟语、文言知识、文学常识、写作素材等;同时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多说,多写。 “积跬步”,才能“致千里;“积小流”,才能“成江海”,积累的越丰富,语感就越好,驾御语言的能力就越强。语文素养提升了,鉴赏探究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二、走近作者,把握内容

每一片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思想、观念、情感的表现,他包孕着作者的性格、经历、情趣、志向。就是同一个作者,由于生活境遇的变化,作品的风格主题也会发生变化。比如,诗人杜甫,年轻时生活顺畅,豪情满怀,《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示了他勇登人生高峰的志向;而当遭受战乱、漂泊之苦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现的却是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李清照前半生,安逸幸福,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闺中生活:《如梦令》通过写出游“误入藕花深处”,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自然的少女形象,《醉花阴》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抒发的是相思闲愁;而国破家亡后,作品以悲苦为主,《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抒发了词人沦落天涯、孤寂落寞的悲凉凄苦。就是同样的主题,时代不同,情调也各异,如都表达的是爱国之情,屈原的忧伤,辛弃疾的激愤,的乐观……所以只有走近作者,了解作者,掌握作品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准确地欣赏和探究作品。

三、变换教法,激活兴趣

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识文绘图,依图做文,配乐朗诵,启发联想等方法,激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领略文学的迷人风采。如赏析《诗两首――再别康桥》,先播放《风吹麦浪》歌曲,同时展示一张成熟麦子的图片,让学生随美妙的音乐和优美的歌词进入情感世界,感受收获的愉悦;然后,回归文本,对“新娘”“青荇” “金柳”“柔波”等意象进行解读,体味作者热爱与眷恋的情愫。在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依文配图,电脑展示荷花盛开时的不同状态,让学生在视觉美的享受中,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从而让学生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在文学的海洋遨游,愉悦精神、净化心灵、增长学识,提高鉴赏和探究能力。

四、反复吟诵,主动探究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就道出了鉴赏的基本方法――反复阅读。文章毕竟不像绘画那样直白,一目了然;也不像乐曲那样,激昂澎湃,情感外露。含蓄隽永是文学的本真。“见多”并不一定“识广”,碰到的知识如果我们都只是走马观花的浏览,那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永远难识“庐山真面目”。不潜心研读,不咀嚼,不体味,如何了解个中味?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理解、感知,对文章提出自己的观点,交流时有话说,变被动为主动,鉴赏和探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5篇:如梦令赏析范文

一、看题、序、注。

1、看题目,找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地方,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而诗歌的题目往往是全诗内容的体现。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紧紧围绕“望月”展开,诗人由望月写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看序言,明意图。交作缘由和思想内容,则为序。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便有典型的序言介绍:“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在中秋之夜醉酒后赋词以表达节日之兴,并寄托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

二、分析意象。

意象,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心中的物象,诗人借助意象来达到抒发内心臆愿,表达内心情感思想的目的。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中:“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柳”谐音“留”,写出了对友人的情重与不舍。古诗常见的意象有以下几种:1、表达离愁别绪、漂泊的愁苦之情:“孤舟、征帆、长亭、杨柳、西楼、芳亭、羌笛、杨花”等;2、表达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与眷恋:“月亮、大雁、鸿雁、蟋蟀”等;3、表达凄凉、哀伤、悲痛、落寞和衰败:“杜鹃、猿啼、秋蝉、梧桐、白霜、烟雾、秋风、西风、夕阳”等;4、表达惜时、人生短暂和历史发展趋势以及绵长愁苦等情绪:“落花、落红、残红、流水”等。以上种种意象,可谓丰富多彩,一切景物皆情语。

三、找表达技巧。

古典诗词十分讲究表达技巧,诗人通过表达技巧来体现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

1、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仗、夸张、引用等手法在古诗词中使用较为广泛,如“载不动,许多愁”妙用夸张和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

2、运用表现手法:衬托、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对比映衬等也是比较普遍。如王冕的《白梅》中,运用了衬托(以冰雪衬梅的坚毅)、对比(与桃李对比凸显梅的高洁)、象征(借梅表达诗人的理想追求)。

3、运用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在诗歌中运用比较广泛,重点为描写和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包含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游子漂泊在外的孤寂和愁苦之情,但全诗主要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四、赏析语言。

赏析诗歌的语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体悟炼字炼词。诗歌多以凝练传神的字、词来表达丰富的内心情感,此类赏析语言的题目,一般考试题型往往设计为:“你认为诗中某个字写得最妙?为什么?”举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的“直”字更显得荒漠的无际。“圆”字更显得长河的磅礴,二字构成了大漠纵横交错的壮观景象。还有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应是绿肥红瘦”一句中,“绿”代指叶,“红”代指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而“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分充足而更加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风雨吹打而凋谢稀零。一句就包含了两种状态的对比,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精绝之笔。

第6篇:如梦令赏析范文

一、诵读感知诗意,艺术解读诗境

诗歌被创造出来的本质就是诗人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只有通过学生反复地朗读才能够对诗的意义有所体会和理解。而且就对于培养语文语感这一教学要求和目的,也说明朗读的重要性。其中,朗读的方法又分为:对白读、首尾读、齐读、范读等,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方法对诗进行反复地朗读,从而对诗产生初步的印象,有自己的感情体会,教师再进行有节奏的教学过程,充分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对诗歌中蕴涵的情感融会贯通,从而对诗歌的艺术格调能够有所体会。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就说明了朗读对语文诗歌学习的重要程度,“读”是诗歌教学的生命,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才能感知诗意。

诗歌的情感都是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是诗人用艺术的手法来表达出的,虽然每一首诗歌蕴涵的情感、所描述的事都不尽相同,但是其艺术表现手法都是相通的。比如在我国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播放轻快调皮的音乐,配合诗人喝醉后掉进池塘的素描画,让学生体会到诗人愉快的情感,从而对诗歌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

二、体验古诗情感,再现古诗画面

古诗是一代代人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魁宝,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韵律和节拍。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偶尔会出现诗歌中的插图部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提出问题:大家观察图片,发现诗歌中的哪些意境呢?图中的人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让学生可以争先恐后的畅所欲言,教师再按照一定的感情,进行朗诵,充分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情感进行理解,和诗中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师还可以借助录音进行范读,让学生在不断的听和模仿中得到感悟。为了加大学生的模仿力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仿大赛,促进学生通过对诗歌的深度理解后,根据自己的想法用相应的情感和朗读方式来对诗歌进行朗读,朗读到位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奖励。

初中语文诗歌中“诗中有画”的诗不在少数,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期间,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画出诗中描写的图画,自己具体而又非常形象地对诗中的画意进行重现,完成对诗的自主理解。比如在学习《泊秦淮》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在深秋时节,秦淮河上烟雾迷茫,船和人都笼罩在轻纱里……一幅迷茫冷寂的画面。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自主学习。

三、引导自主学习,拓展教材内容

因为是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而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以学生为绝对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初中语文诗歌赏析中还是要以学生的自主赏析为主要教学目的,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自主对诗歌内涵进行探讨学习的空间,同时在课外引导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主探索,自主体会诗歌情感,了解不同诗歌、不同诗人所代表的不同艺术特色。在课内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前,教师需要提前设置教学问题,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探究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诗歌之间情感、艺术特色进行联系的能力。在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学习,依次朗读理解、对比品读、查找资料、分组品读四个步骤。其中对比品读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在不同年代、内容的诗歌中,把情感、意境、主题风格、抒情方法等进行对比,比较的方向多了,自主学习也就有了深度。

第7篇:如梦令赏析范文

一、感情朗读体会音乐美

古诗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与其他文体相比具有独特的节奏美。小学生进行古诗学习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感情朗读的过程中体验古诗的音乐美。教学中,教师具体采取的方法是引导学生掌握古诗朗读的技巧,比如根据古诗内容确定朗读的基调,掌握朗读的重音与节奏等。

例如,教学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因为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中表达了诗人杜甫的喜悦、激动之情,在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时,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这首诗的音乐节奏。“剑外忽传收蓟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这一首诗的起始句和结束句,因此在朗读时要急促一些,而“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感情,因此在朗读时要舒缓一些。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把古诗中的“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等词语读出重音。学生只有掌握了古诗的情感基调、节奏和重音后,朗读时才会抑扬顿挫,才会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阅读是学生一种自主的学习方式。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把古诗情感朗读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从情感基调、节奏、重音等方面表现出古诗的音乐美;这样,学生学习古诗的方式才能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兴趣才会浓厚,并进一步在朗读的过程中体验到古诗的音乐美。

二、赏析品读感受意境美

古诗虽然语言简短,但是却意境深远,这就是古诗的独特魅力所在。《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赏析品读,从而提高各方面的语感。古诗是小学生进行赏析品读的良好素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赏析品读的方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1.链接背景,进行品读。古诗,如果单从字面上去品析,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古诗离学生的生活现实比较久远。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古诗品读时,教师要根据古诗内容链接诗人写诗时的时代背景。这样,小学生在进行古诗品读时就会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学陆游的《示儿》(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时,要让学生明白诗人写这一首诗时正值金人入侵,再加上南宋政局动乱,内忧外患让南宋屈辱求和,从而导致民不聊生的景象。陆游是爱国诗人,虽然已经85岁高龄,却依然对此感到气愤。学生在有了这样的理解之后,才会感受到古诗所创设的意境,才能在品读中体验到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2.延伸拓展,进行品读。学习古诗的过程应该是拓展延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在有效的品读中感受和理解古诗的意境美,从而有效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

例如,在教学《游园不值》(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时,当学生通过朗读明白了这首诗的主体内容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辩论题进行辩论:诗人游园是“值”还是“不值”?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这首诗所蕴涵的深刻意境:这是对人生观的价值取向。诗人虽然没有遇到园主人,却从“一枝红杏出墙来”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这样,学生对古诗的感受与理解才是深刻的。

实践证明,古诗品读是小学生解诗的重要形式。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品读,就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想象精读领悟诗情美

古诗中总是蕴涵着作者浓厚的思想情感,这就是古诗的诗情。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语言积累和社会阅历都不丰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想象精读中领悟古诗的诗情美。所谓想象,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认知经验对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通过加工改造形成新意象的过程。学生通过想象精读才能与古诗内容产生共鸣,并在共鸣中进行移情,在移情中进入诗情。

例如,在教学《如梦令》(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时,我让学生根据古诗内容进行想象,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有的学生说自己通过想象看到了“溪亭日暮图”,有的学生说自己通过想象看到了“误入藕花图”, 有的学生说自己通过想象看到了 “惊起鸥鹭图”……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用文字写下来,并进行朗诵。这样,学生通过想象精读,就有效地感受到了这首古诗的诗情美。

第8篇:如梦令赏析范文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都把背诵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忽略了对诗歌的全面感知,结果导致学生只会一些简单的背诵,不能真正理解到诗歌所构建的精美意象。语文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全面感知诗歌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突破。

1. 从绘画角度来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诗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给我们展示出无限广阔的空间,如何去感受美呢?教师可以把书中涉及的实物检索成绘画素材,引导学生去发挥想象,把它描绘成一副完美的图画,让学生从欣赏画的角度去领会诗意美,这样就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美的意境。我们在学习贺知章的《咏柳》时可以尝试着来描绘出这样的景象:春回大地,柳树发芽,那柔软的柳枝从树梢上垂下,绿绿的,在水中映出美丽的倒影,一阵微风吹来,嫩绿的柳叶在阳光下婆娑起舞,让人不由联想到一定是二月春风的杰作吧!倘若遇到有绘画天赋的学生,让他把这些景象画成一幅画,“柳”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更为直观了。

2. 从音乐的角度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一首好诗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往往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而一首好歌儿给人的感受是任何人都说得出来的。读诗的感觉像什么呢?如“真情像草原一般广阔”,似“潇洒走一回”一般洒脱;犹“二泉映月”一般悠长,若“赛马”一样奔放。借助音乐来体味诗意,学生一定会感到趣味无穷。我国古代的乐府诗可以配乐演唱,其实这也是一种以音乐来感受美的形式,学生如果能以优美的乐音唱出全诗的内容,不论他采用何种曲调,只要他能从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就说明学生对诗的理解已经达到一定的境界了。

3. 从改写的角度来拓展诗歌的内涵

诗歌因为字数有限,很难准确形象地传达出具体可感的审美意象。中学生社会阅力不丰富,知识水平有限就更难把握其深远的意境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扩充句子入手,从读诗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多角度进行思维,让学生把诗歌改写成语言优美的散文诗,或者是扩充为写景叙事的散文,这样领会诗歌的内涵就不是一件难事了。有位学生在曾经对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了这样的改写:常常回忆起在溪边亭子里饮酒赋诗,尽情玩乐直到黄昏的情景,我们高兴得忘记了回家。太阳西下,正忙着寻找回家的路,焦急之中不小心把小船划进了荷塘的深处。一阵飞鸟的叫声映入耳际,原来是我们奋力划船的声音惊醒了正在栖息的鸥鸟。看罢这则生动的改写,领会诗境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4. 从赏析的角度来体味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有特定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人对诗歌感受的深度也各不相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基于这一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一首诗的主题并非是绝对的唯一,学生的见解,只要是合情合理,教师完全可以鼓励他们保留,即使是不妥,教师也要承认他们动了脑筋。倘使学生实在谈不出自己的所悟,就应当指导他们利用丰富的图书资源来探究诗歌所表达的丰富感情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经过一番思考加工后,自己悟出来的就不再是教师传授的统一模式了。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提出疑点,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从而得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结论。

5. 从联想与想象的角度来创新诗歌形象

第9篇:如梦令赏析范文

关键词:中学教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探究与讨论

在国家现行的课程标准当中,明确规定“在对古诗词进行诵读时,学生应有意识、有目的的去积累以及感悟和应用其中语言知识,并据此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欣赏品味以及审美情趣。然而现实却是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一些古诗词缺乏的感性认识,只能单调的通过死记硬背来他应对语文考试,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产生的厌学的情绪。因此如何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

一、创设一种适宜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应该说,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对其学生古诗词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实际的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能力差异,通过各种采用各种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创设一种轻松、欢快的教学情境,以有效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努力的营造一种故事情境

比如在学习陶渊明先生的《归园田居》时,可以学生依据自己对这首诗的大体了解,将其以故事的方法讲述出来,老师听完之后,先对学生予以一定的鼓励和激励,然后参照文章对学生所讲述的进行点评和修正,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

2、营造一种生活情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是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也应结合作者所处那个年代的文化背景以及历史背景对其进行详细讲述,以引领学生进入到作者的内心情感射界当中。比如在学习《木兰诗》时,老师就可以依据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来设计一些导语将学生引入到诗词中所描绘的那个场景中去,像提问下学生“现在都流行反串,谁能描述下花木兰女扮男装之后是什么样子”,这样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

3、营造一种表演情境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会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特点,让学生依据所要学的古诗词,自编自演一台情景剧。比如在学习白居易先生的《观刈麦》时,可以让学生无实物的去模仿一些收割麦子的情境。

4、营造一种音乐情境

这种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音乐将学生引入到一种诗词情境当中来。比如在学习《诗经》这种意境深远且风格简朴婉约的,可以伴着王菲演唱的《幽兰操》来开展古诗词教学。

二、进一步的了解诗人,感受其创作背景

一般来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些诗词作品,大都是作者通过自己依据自身的亲身经历或者是自己的所发所感而创作的。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和熟悉诗词创作时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是搞好古诗词教学的关键所在。比如在学习杜甫的《春望》时,可以先描述下诗人所处时代的时代背景:杜甫生活在唐朝中期,那时的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的动荡时期,国家外忧内乱,朝败,整首诗先是感慨时局动荡,然后再是念家,最后再念己,将诗人那种心系天下以及忧国忧民的宽襟显示出来。而这正是本诗那种沉郁悲壮的主要原因。

三、多诵读,让学生领悟其中感情

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去朗读几遍诗词,从整体上去了解和感知下古诗文的传统美,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指导和引领学生进入到古诗词所描写的意境当中去,并通过一些富有感染力以及张扬力的朗读,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以及更加细致的去了解和掌握作品中所强调的中心思想,并亲身体会诗词所表达出的一种强烈又饱含真挚的情感。此外在对古诗词进行朗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讲究节奏,在诵读时其韵脚要念的响亮些,同时停顿的时间也要稍微长一些,而且在朗读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掌握作品中所体现出现的感情基调,比如像苍凉悲怆的《示儿》、轻松欢快的《清平乐》、触景伤情的《相见欢》等等。

四、赏析名句,积累素材

应该说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名段、名句进行赏析、品味,对于学生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对古诗词意境的分析和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能从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时,因为钱塘湖边百花齐放,霎时好看,所以采用了“乱花”中的乱来描述花的种类之多。“没”字看着比较浅显直白,但却如同画龙须点睛样重要,它不但准确的摹状,又将钱塘江边那种春意盎然之感淋漓尽致的突显出来,可见作者文底深厚。

五、总结:

现阶段,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一些古诗词缺乏的感性认识,只能单调的通过死记硬背来他应对语文考试,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产生的厌学的情绪。因此如何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金 玉.

鼎其新而守其正————八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状况的调查及对策[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15)

[2] 肖泽祥.

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09(05)

[3] 买晓英.

古诗在胸 受益良多——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尝试[J]. 教育革新.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