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开发范文

校本课程开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开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课程开发

第1篇:校本课程开发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80-02

2001年6月8日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基础教育新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的方向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国家将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从而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获得了政策上的支持。预示着校本课程在今后将成为广大中小学的课程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成为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大亮点。

一、校本课程的界定

校本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实施的全部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学校自行开发的课程。而狭义的校本课程专指校本课程,即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要评估以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它强调以学校为本位,并与外部力量的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开发校本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并促进其发展。从课程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讲,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和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因此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依据学生个人的发展状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校本课程在开发的过程中照顾到了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本土的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成为课程与教学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评价者,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掌握国家课程政策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现实需要基础上参与课程改革。这必将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这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丰富学校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依据学校的特点,本校学生的个性特征而开发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繁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特长来学习这些课程。校本课程是伴随着学生的自我成长不断发展与丰富的,课程即教育情景与师生互动的过程和结果,具有生成性和动态性。

4.有利于促进课程决策的民主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打破了以往学者专家对课程开发的垄断,所有与课程有利害关系的人士均可有参与课程开发的,使得课程决策民主化。这样,学校成为课程设计的权力主体,使得学校在课程的选择和编制上有了一定的自。同时,也为解决课程的统一要求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为了广大中小学校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提供了一片“试验田”。校本课程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

5.有利于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学校特色体现在学校的文化建设、教师教学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校本课程开发充分体现出了学校的独特性,扩大了学校在课程上的主动权,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开发和创新,创立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发展。

总之,校本课程“以开发符合学生、学校或地方等特殊需要的课程方案为目标”,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体现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校自身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对学校来说,应通过开展参与式的校本培训,不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进而理解和把握课程的本质,掌握课程开发的本领。对教师来说,要进行自主学习,多阅读一些关于课程理论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方面的书籍与报刊,以获得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启迪。

三、校本课程的分类

依据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学校可开发六大类课程。

一是学习拓展性课程。以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为基础,开展与这些基础学科相关的学科知识竞赛,查漏补缺,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二是科技探索性课程。内容可选择制作飞机模型、无线遥控玩具、网站制作、软件开发、天文观测、地理探险、生物工程等等。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艺术欣赏性课程。内容有电影、电视的艺术欣赏,中西方美术作品欣赏,舞蹈、音乐、书法、文学欣赏等。目的是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四是生活类课程。内容有社区服务、植物栽培、家务劳动、学习安全生活常识等。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五是体育类课程。可选择游泳、武术、体操、田径、球类、棋类等,也可以根据本地的特色开发一些体育课程,使学生具有强壮的体魄。

六是报告、实践性课程。内容有学科教学、心理咨询、价值取向、职业辅导等为主题的讲座、校外人士辅导及各种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应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文化、学生与自我这四个方面,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满足不同学生的生长需求。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

1.“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杜郎口教学即教室三面墙全部设为黑板,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前后的黑板,均被分为八块,侧面及走廊墙面的黑板均被分为十二块,每位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固定的一块小黑板,余者或以小黑板为补充,或以水泥地面为黑板,作为自己的展示空间。学生在上面默写、作题,增强了透明度,强化了竞争意识,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同时便于老师纵观全局,集体讲解,在第一时间反馈订正。杜郎口中学是让学生在黑板默写,学生互相交换、当场批改。学生把默写内容展示给大家,并且由学生互改,既让学生多了几分学习动力,又让学生在批改他人的作业中又得到一次提高,它更符合人的心理规律――因为每个人都有被人尊重需要,特别是被同伴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是老师可利用的教育助手,所以这块被学生占领的小黑板,就是每个学生自己的人生大舞台。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基本模式包含“关注个体差异;鼓励主动参与;促进和谐发展”三项课堂教学要求;“预习、展示、反馈”三个模块;“备课预习;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六个环节。每节课要求教师讲解不多于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超过35(分钟),简称为“三三六”或“10+35”模式。

2.杨思教学模式

杨思课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六个基本环节

(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总体知道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2)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端正学生自学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4)检查学生自学效果。让中差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学生观察板演,找错误或比较与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板演相同;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指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目的: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通过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步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当堂训练、批改。布置作业;督促学生独立完成;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作业。目的: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

3.蔚县剪纸艺术

蔚县剪纸知识体系方面:蔚县剪纸概述;历史沿革:剪纸起源,初创阶段,成熟阶段,创新阶段,鼎盛阶段;制作工艺:剪纸的分类,制作流程,艺术特色;通过这三个板块,学生能够理解或掌握蔚县剪纸的历史沿革和剪纸工艺等知识。教材结构方面:教材共有十四课,每课有确定的教学目标,图文并茂的正文,相关知识的拓展,课后作业练习,这些就是蔚县剪纸教材的结构特点。课程内容包括:戏剧人物脸谱,文物古迹,皮影,神话传说,民俗风情等等。学生的剪纸也富有创造性,造型生动活泼。教学过程:请教当地艺人,力求客观全面真实准确。

蔚县剪纸艺术让学生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培养了学生健全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玉琨,沈玉顺,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钟启泉,崔允■,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校本课程开发范文

课程领导是在学校情境下课程领导者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历程,被视为学校课程发展与学校变革的“同心轴”。[1]这一历程可以促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提高教师参与变革的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学校课程发展和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的目的。在学校变革的过程中,课程领导被天然地赋予了“校本”的属性,其指向学校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以保障变革的连贯性。同时课程领导者具有明显的团队化特征,在其背后需要一个具有协同精神的共同体的支撑。有研究表明:领导需要多样化的角色,课程领导在不同阶段得扮演不同的角色。[2]在学校变革的不同阶段,课程领导依据变革的需要以及特点,不断尝试新的角色,通过有效的领导策略,实现其不断引领、促动变革的内在价值。本文拟通过分析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启动、推行、实施、成果4个阶段的特点与变革需要,梳理课程领导发展演化的脉络,呈现出课程领导鲜活的现实表征。

一、启动阶段:改革家与发起者

变革的启动过程是为了变革的推广与实施所采取的动员方式和计划过程。变革启动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领导困境,是在进行革新之前就寻求大多数人的同意还是一开始就自行决定。[3]如果领导炮制的愿景仅仅是纸上的东西,当大多数人都不理解,而领导未能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或坚持,仅采取肤浅的谈论而不是有根据的咨询和行动时,这一愿景并不会得到发展。

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这样的问题:创新性的观念(外来的思想)要与学校现有的文化、习惯产生碰撞,进而产生抵制与消解,学校教师不愿意理会或者不想理会关于变革的事宜,部分教师犹豫不决或存在困惑,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接受并愿意追随。面对此种情况,校长应凭借自身的学术智慧与专业特长,不断地在教师群体中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用改革家的勇气与决心,承担起变革发起者的角色与责任。

(一)“唤醒”——引起变革共鸣

教师课程改革意识的唤醒一方面有赖于课程改革方案与构想的清晰程度及合理性,另一方面要靠校长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整体性、全方位的培训。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之初,校长意识到仅仅一次的培训并不能够唤醒全体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意识与热情。为此,学校利用假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理论培训与学习,并为教师布置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项作业。时至今日,有些教师回忆说,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与理解确实是从那一个假期开始的。事实上,集中的理论培训与学习使广大教师经历了一次头脑的风暴与思想的涤荡,唤醒了教师最初的课程改革意识。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任何一次课程变革都不是等待全体教师高涨热情的到来,而是在持续推进与“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解与认同度,此时真正的“唤醒”才刚刚开始。

(二)“卷入”——激起研究热情

建立核心的研究团队有效地保障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启动。经过了一个阶段的集中培训与学习后,学校将部分学科的骨干教师以及学校的课程主任、教学主任组建成研究团队,将重要的职责赋予这些支撑整个课程开发的“关键人物”。他们在学科教学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学术权威,能够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职责和权力的下放有助于他们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从而激发起他们参与研究和变革的极大热情。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启动阶段,这些被“卷入”的关键人物成为了校长这个课程改革发起者的最初的同盟。

二、推行阶段:推动者与扶持者

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行阶段就是要有计划地把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将实施方案与教师更广泛地联系起来,吸纳更多的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后续的深入实施做好组织、思想和资金的保障。学校的课程领导团队在这一阶段也逐渐扩大,从最初的校长或者学校的领导班子扩大为已经融入了“关键人物”的课程领导团队。课程领导内涵的丰富,决定了校长角色由最初的改革家与发动者转变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推动者与扶持者。

(一)权力下放,自主驱动

为了保障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化水平,学校组建了各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团队,赋权增能,实现了学科的自主发展。学科团队的建立标志着广大学科教师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展开了课程研究与开发。同时,学科主任实施对本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直接对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确定各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方案。学科研究团队的成立无形中更广泛地吸纳了一线教师来参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了以学科课程委员会为核心的新一层级的课程领导,为广大教师直接参与变革提供了足够的基层组织保障。

(二)研培并举,多元沟通

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信息要经过自上而下、由局部到全体的传递与共享。信息沟通的方式是多元的,包括文本上的,如学校文件的下发,同时也包括会议、沙龙、培训等多种形式。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行阶段,学校一方面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实施方案,另一方面主要是依托学校的教研活动,将研讨与培训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校本课程开发与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使广大教师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具有极强的关联,打开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推进教师的持续学习,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全面实施提供思想上的保障。

(三)资金扶持,适当激励

适当的激励能够唤起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与信心。学校设立了教师科研基金,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并提供资金保障,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创设良好的环境。获得专项基金支持的教师能够进一步引领、带动具有相同研究兴趣的教师共同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此同时又孕育了新型的研究团队,使更多的教师以多元的身份和形式参与课程变革,不断实现其作为课程领导者的角色与价值。

三、实施阶段:协调者与促进者

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实施,原有的课程体制与新课程存在的矛盾日益凸显。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校长、学科主任和教师所经历的角色转变。校长作为最高一级的课程领导者更多地成为了变革的协调者和促进者,而学科主任和教师更加自觉、理性地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来。让教师有能力、有动机、有条件在变革中参与研究与反思,已经成为课程领导在本阶段的使命。

(一)转变制度,确保落实

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展开,学校发现原有的课程制度遇到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比如:一些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相对集中的课时,新增加的校本课程可能会占用学科课程有限的课时安排;校本课程的定期研发与学校原有教研活动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如何提高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的研究质量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引发学校课程制度、教研制度的变革。此时校长适时大胆引入学校课程制度的变革,提高制度对于改革的适应度,从而将变革引向深入。

首先,学校将传统的固定的课时制度改变为长、短课时相结合的弹性制度。课时制度应该为课程内容的需要服务,传统的课时制度保障了学科教学的统一性,但忽视了学科的独特性以及不同课程形态的差异性,无法满足校本课程实施的需要,而弹性课时制度通过设立长、短课时,能够满足不同课型的需要,能够为某些校本课程的整合实施提供相对集中且较长的课时,从而保障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其次,学校将教研制度转化为研修制度。传统的教研制度更多地指向常规教学的备课活动,并没有为广大教师提供针对某些问题的专门研讨时间,而且多数是以集体讨论的固定形式进行,缺乏教师的内省与反思。为此,学校将传统的备课制度与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结合起来,规定了每月两次的教师专业发展日,开展了一系列的校本研究活动,也为教师的个人反思预留了时间与空间,真正实现了教师的内外兼修。

(二)跟进督导,提高质量

在实施阶段,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如何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在各学科范围内均衡发展。各学科原有的发展基础是不同的,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其研究的深入程度与课程开发的质量也是各有差异的。对于每一个开发校本课程的学科或者教师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来自实践方面的指导。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督导委员会,督导委员会主要由校长、学校的课程主任以及学科主任组成,定期参与所负责的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研讨,并给予教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督促各学科组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展开。

在变革的实施阶段,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推进遇到了来自制度上的阻力,同时也遇到了来自研究团队自身的压力,而问题的解决与缓解,需要来自制度上以及组织上的有力的革新与改善措施,这些进一步彰显了课程领导对推进变革的决心与执行力。

四、成果阶段:评价者与推广者

评估一直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课程领导在评估阶段,一方面要全面总结,整体评价,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学校课程改革的成果,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评价者与推广者。

(一)关注多元视角,全面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

全面、客观地审视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需要借助一定的评价方法,动态地把握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学校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评价始终坚持学生发展评价与教师发展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即:一方面,通过观察、测量来评价校本课程作用于学习者身上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价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所经历的发展和成长。同时,校长也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性评价与成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各学科课程开发委员会建立了本学科课程开发档案,定期记录研究日志。学校鼓励各学科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将优秀案例汇编成集,从而提高了学校研究成果的水平与档次。

(二)搭建交流平台,积极推广校本研究成果

高质量的成果代表着学校和学科较高的课程开发水平和研究能力。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成果总结与推广的过程中,应遵循实效性强、具有可操作价值和成本低的原则。学校确定了研究发表制度,每年定期召开学校的研究发表会,通过该项制度为推广校本研究成果搭建平台,使教师能够分享在实践中生成的经验与智慧,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精品意识,提升学校整体的科研能力与水平。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历程告诉我们,学校的变革成果与变革的过程同样重要。学校在变革的历程中,要善于总结、提炼高品质的学术研究成果,提升学校科研与课程变革的实际效率,通过成果的继承与发扬,进一步传承学校变革的精神与旨趣,从而实现变革的可持续性。而课程领导者要为课程变革的评价提供导向,为成果的分享与推广提供支持与帮助。

透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学校的课程领导内部结构上呈现出了多层级化的发展态势,即除了校长以外,学科开发主任以及随着课程开发深入推进所涌现出的学科骨干教师,形成了多元力量的课程领导群体,从整体上提高了课程领导的能力。内涵的扩展决定了课程领导在校本课程开发的4个阶段所经历的角色转化,以及因此而表现出的不同的领导策略,其核心在于不断通过权力下放与监管指导相结合,为教师广泛、持久地参与学校课程变革提供思想、资金和组织上的保障,从而推动课程制度的重建,使课程变革持续、全面引领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靳玉乐,董小平.论学校课程领导的范式转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4):44-48.

第3篇:校本课程开发范文

[关键词]垦牧文化;美术;校本课程;开发

一、挖掘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我们在将垦牧文化引入美术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其所蕴含的垦牧元素,用图片、文字等将其记录下来,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生动展现通州湾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涌现出的杰出人物,让学生在触摸垦牧文化的同时产生地域文化自豪感,真正激发他们对垦牧文化的兴趣。经过调查,我们决定开发“灶花”系列课程。

1.了解灶花

过去,本地区乡下人家为了避免柴火燃烧时产生的烟灰溅到锅中,往往会在前面砌上一堵墙,能工巧匠们在上面现场创作,描摹出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装饰图案,就是我们常说的“灶花”。

2.欣赏灶花

在对灶花有基本了解后,让学生回家观察民居里土灶台上的灶花,上网搜索灶花图片,在课堂上集中欣赏,讨论灶花的艺术特色,体会其独特的美,感受其所包含的丰富的区域文化。

3.创作灶花

随后在课上讲解灶花的创作流程:工匠们在创作时主要以黑线勾勒为主,一般是“现粉现画”。掌握首先墨线打底稿、随后上色的基本流程后,学生试着自己在纸上创作灶花。有了前面的积累,学生的创造力被充分激发,一幅幅特色鲜明的作品展示出优异的学习成果。在“灶花”系列课程的成功开发后,我们总结成功的经验,充分挖掘资源,先后开发出“芦扉花布”“芦花靴”“蓝印花开”等系列课程,为孩子们的美术学习创设了广泛的垦牧文化情景,从中学习美术知识、绘画技能,成功加深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对垦牧文化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审美素养,树立了新一代通州湾孩子的家国情怀。

二、学科融合,拓宽实施途径

融探究性与综合性为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是核心素养时代课程整合的重要实施途径,为此,在美术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入开展跨学科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各方面素养都能得到发展,成为垦牧文化传承的生力军。课题组统筹规划,利用校园内的部分场地,开辟了实践基地———“垦牧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实践基地中的美术元素:活动伊始,孩子们参与班级垦牧园的命名、美化,他们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园徽,童趣盎然、匠心独具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自己的美术才能。在垦牧园开辟过程中有的孩子自己设计、制作的稻草人,每个班级都制作了植物名片,孩子们抓住自己班级所种植的植物的主要特征,以水彩画、水墨画、素描等不同方式呈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靓丽的风景。孩子们观察垦牧园里的昆虫、植物的生长、劳作的方式真实的体验、有趣的实践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冲动,在美术课堂上、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我们的学生以泥塑、绘画等不同形式的作品精彩呈现垦牧文化的独特魅力,赢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我们的垦牧园既是实践基地,也成了学生艺术创作基地。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我们在发挥本学科优势的同时,博采众长,注重与其他学科充分整合,让学生在综合性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多维度的情境体验,这样,在有效加深他们对美术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促进他们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全面提升,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造全新的平台。

第4篇:校本课程开发范文

【摘要】素质教育 校本课程 开发 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发展。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和创造性。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具体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和丰富性。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比国家课程更加丰富的问题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而且在活动中,学生会不断地接受各种新的刺激,遇到不同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变换思维方式和角度,培养和发展思维的广阔性、灵敏性、深刻性和敏捷性。

(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传统的课程强调学科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体验。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国家课程强调统一性和普适性,很难考虑到个别学校、学生的差异,难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而校本课程就要求开发者注意学校实际,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发挥,个性化教育的目的就能得以实现。

(二)校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的需要出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学生实际需要什么,成人不一定清楚,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之一就是学生自己,更能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个性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有课程决策的权利。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内容和结构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

二、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

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下,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底层,教师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进度,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这样无疑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潜能。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教师的课程决策权。

(一)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校本课程立足于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资源优势,将每一位教师视为具有研究潜力的创新人员,充分信任教师,实现学校自我构建。教师在不断的从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致力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解决问题,勤于思考,大量阅读书籍、文献、报刊杂志等,更新了知识结构,扩展了视野。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又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和研究能力,促使教师为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继续研究、学习,在这无限的循环往复的研究、学习、再研究、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

(二)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们的合作意识。教师们在传统的情况下,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孤立的开展教学,校本课程主张以学校为整体,集体协作共同决策和开发,要求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研究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方案。教师们在合作过程中会增强合作意识,提升了合作能力。

(三)校本课程开发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可以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质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一般可以在高校学习中可以获得。只是本体性知识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不再是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显著因素。条件性知识指教师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获得,但更多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渐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的去把握和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加深。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面临实际的课程开发和课程事实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只能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获得。而教育情景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所以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知识只能在实践中获得。

三、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基尔贝克(M.Skilbeck)早就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地方。” 对学校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把学校推到了课程改革的前沿,学校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体。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独特的实体,校本课程因校而异,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特色化课程的建构是实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创建学校特色。学校具有特色,也就意味着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创性。开发校本课程,其最终目的就是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使他们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校本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校情开设课程,是可体现校际差异的课程。差异是什么?差异是学校之间的不同,也就是特色。有差异才有开设校本课程的必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创建学校的特色奠定了基础。

第5篇:校本课程开发范文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204-02

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在专家、学者的积极倡导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受到众多中小学的追捧,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但是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不应只满足于表面的繁荣景象,而应该深入地思考国学经典的真实情况。国学经典诵读如何与学校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国学经典如何真正地关涉学生学校生活与日常生活?国学经典到底如何对小学生施加影响……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在X小学进行了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就开发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开发原则以及实践经验做以下具体阐述。

一、开发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现今的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易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友爱、缺乏理解的品质,因此要通过国学经典思想的熏陶和感染,规范他们的伦理道德、言谈举止、礼仪风范,修正行为举止,学会为人处世,从而达到德以补智、品学兼优的目的。《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孟子》等都是古代圣贤思想和智慧的集成,是我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体现。在这些国学经典中,有孔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人之道,有老子“宽容是处世第一法”的处世之道,有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感悟……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承担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建构学生优良品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让作为中国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积淀的国学经典进入校园,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感受古人的人格和智慧,体会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国学经典诵读课程不仅能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精神,而且学生可以通过诵读积累丰富的语言,锻炼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将古人所具备的优秀文化内化为自身的人格、气质和修养。

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1.基于学生的知识结构选择内容。在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阶段,我们分组重点深入地研究了《论语》、《孟子》等经典,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挑选其可以理解和需要一定努力方可理解的章节。研讨过程中,有的教师指出,“国学经典诵读其实和小学语文学习联系非常紧密,应该作为补充而非重复”(Z老师)。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尽可能地剔除与语文教材重复的内容,但在主题上有些内容虽与教材有包含关系,但只是在编排层次上做了一些安排。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分小组收集相关国学经典素材,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资源共享库。除此之外,注重家校合作,通过网络平台和家长做好沟通交流。

2.内容编排体现层次性和丰富性。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不仅要体现层次性,还要尽可能地涵盖历代名家经典。从层次上说,内容编排分低、中、高年段。低段的主要内容是古诗,学生通过诵读陶冶情操,感悟世间美好;中段内容主要来自《三字经》、《千家文》、《笠翁对韵》,旨在让学生能够享受诵读的过程,学习道德规范,提高文化修养,形成儒雅的品质;高段的国学经典内容更为丰富,包括先秦两汉诗歌、魏晋南北朝诗歌、元曲、《论语》、《大学》、《中庸》等。通过诵读,开阔胸襟,滋养心灵,提高对语言美的感悟能力,提升语文的写作能力。

3.教学方法及诵读形式的多样性。每周一次的研讨会上,我们发现多数教师在指导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时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会选择最简单的诵读法。“诵读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见效更快。”我们并不否定诵读法的好处,但诸多教师在使用诵读法教学时,将其同“朗读、背诵”混为一谈。其实,让“小学生达到背诵的目的是错误的,诵读的目的应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多多积累国学精髓,引领他们把无意记忆变为知识储备,从小腹有诗书,在民族传统文化滋养中健康成长”(J老师)。

除了诵读法之外,我们还探索出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一些国学经典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结合多媒体,进行配乐朗诵。例如,《蜀道难》的教学中,我们配以激昂的音乐艺术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在一些典型的具有画面感的国学经典,如《清平乐・村居》、《天净沙・秋思》等的教学上,我们鼓励学生采用画图、做多媒体课件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将古诗讲给学生听,真正地体会古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多样化的教学手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国学经典。

三、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践成效

学校紧密围绕“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这一课题,进行各种尝试、探索。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校园文化的丰富都有巨大的意义。

1.学生方面的实践成效。校本课程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学习习惯的养成、语言功底的积淀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学生可以从小陶冶高雅情趣,培养优秀民族精神,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有一次,我的班级在拔河比赛中输给了隔壁班,同学们都很不服输,与对手班级同学横眉冷对。于是我在下午的诵读课上就带学生朗诵‘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并向他们解释其中的道理。在这之后,我发现学生对比赛的态度有所改变,懂得了今后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与挫折了。”(X老师)。

在思想品行上,学生的日常行为修养也得到了提升。“因为是一年级,打架吵闹的现象特别普遍,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我感觉他们之间会用经典里面的一些观点来‘约束’自己和他人。”(R老师)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沉淀,古代贤者积累在百篇诗文中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等,都能转化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可多得的财富。

2.教师与学校方面的实践成效。课题组成员通过反复地研读国学经典,在伦理、修身、处事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时,首先要先领会经典中蕴含的人文性情,做到“知行合一”,方可对学生产生榜样作用。此次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课程内容,提高了教师自主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这一过程中,该校每学期都会组织教师开展校本课程研讨活动,按主题评选优质课,进行观摩研讨学习。除此,学校还会邀请高校、社会中的一些专业人士来校,面向全体师生举办讲座。通过示范引领、观摩研讨,教师能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摸索出灵活多样、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四、问题与反思

虽然此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已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虽然进行了国学经典的诵读,但受家庭因素、社会环境的影响,无法在短期内达到道德层面的提升。其次,对一些课业繁重且本身成绩并不是很好的高年级学生,他们在基本课程的学习上已经比较辛苦。“平时上课的一些内容已经消化不了了,还要上补习班,根本没时间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和学习,自己的兴趣也不是很大。”(C同学)因此,要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此外,有些教师身兼多职,鲜有课余时间用来钻研国学,国学素养不够深厚,增加了他们的教学压力。“由于自己是数学教师,国学素养并不是很高,所以在教授时也只能带领学生诵读。”(L老师)因此,本研究组考虑应成立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专家小组,带领一批有志于此的教师一起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发与实践国学经典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季羡林说国学[M].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Case in the X Primary to Jinhua

HUA Xiao-hui,LIN Ya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Zhejiang 321004,China)

第6篇:校本课程开发范文

关键词:篆刻 校本课程 价值取向 学生发展 学校特色 教师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国学、戏曲、传统工艺等等不断升温。随着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重视的时代趋势,篆刻和书法一起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中。特别是中学和高校在实施新课程中开展了“篆刻”模块教学的实践探索,并努力挖掘“篆刻”艺术的育人资源。近几年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篆刻教育开始进入小学课堂,一些学校开始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开发与篆刻有关的校本课程。

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校园里掀起了一阵全民参加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的热潮,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加入到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的行列中来。许多学校依据社会资源打造传统文化学校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色。使传统文化艺术活动渐渐成了学生的主流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却偏离了素质教育的作用,充满了浓浓的功利性。

小学怎样在校本特色活动中做好素质教育工作,怎样让艺术节活动回归到教育本质上,这是目前小学素质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教育本质看,文化学习和艺术活动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实现其自身的充分发展。其中如篆刻教育不仅是学生对篆刻的认识,还应包含许多内容,诸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个体审美能力的提高、创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等,而这一切教育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认识

泰勒原理提出“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学科专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信息。”许多学校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会过多的考虑当代社会的资源,把目标仅仅指向学校的特色,忽视了学生的需求,这样从价值定位上已经偏离了校本课程的原意。一切课程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考量是必不可少的。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突出强调了必须以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为前提,为保证这一目标,校本课程将需求评估作为开发的首要环节及课程开设的依据,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及学生需求被排除在课程之外的弊端,使课程的开发真正体现学生的需要,也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篆刻教育是否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否适合所有的学生学习,能否得到学生、家长及教师的认同,能否有充分的师资与资源确保篆刻教育的实施呢?因此,在篆刻校本课程制定前,要对学生、家长及教师就这些方面展开需求评估,了解篆刻校本课程的价值认识。

1.学生对篆刻校本课程的价值认识

1.1学生对篆刻校本课程的喜好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喜欢程度有很大的减弱。

1.2学生对篆刻校本课程的认同程度,学生对于篆刻校本课程还是有很大期待的,想了解篆刻历史方面的知识,知道篆刻名家故事,希望能欣赏更多的篆刻作品,想学习篆刻的技法。

1.3学生对篆刻校本课程的价值认识,认为篆刻对于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能学到新的技能,能参加比赛,并且表示篆刻锻炼了自己的耐心。

2.教师对篆刻校本课程的价值认识

2.1教师对篆刻校本课程的认同程度

教师的对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认同有利于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对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认同感更有利于教师在参与其中并得到专业发展。

2.2.教师对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认识

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学校自身来说,篆刻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完善学校课程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其次,对于教师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能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还能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最后,校本课程利于学生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与需求,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和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通过篆刻校本课程的实施,能让学生掌握篆刻的基本技能,塑造坚韧、专注、创新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激发了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篆刻校本课程开发价值迷失的原因分析

1.学校对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迷失

学校把篆刻作为学校的一个艺术活动来开发,而不是用课程开发的角度对待。开发过程中,没有成立篆刻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认为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仅仅是兼职篆刻老师和负责社团的大队部的事情,对课程的开发还存在一定的轻视,以至于篆刻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不能及时解决。对于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也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篆刻课程的实践似乎是为了艺术节的篆刻比赛服务的,这就违背了篆刻校本课程原有的价值。

2.教师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偏误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不强,大部分教师认为篆刻学习可有可无,没有认识到篆刻课程本身的价值所在。或者有些教师已经认识到了篆刻课程对学生发展有帮助,但是由于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或时间存在着问题,所以不愿意为自己增加额外的工作量来开发校本课程,忽视了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作用,而且没有真正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职责的一部分,不是额外的负担。

3.家长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功利性

在调查中,62.20%的家长表示支持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有31%的家长是持无所谓的态度,有6.8%家长反对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支持的家长中大部分认为孩子可以多学一门技能对自身发展有好处,一部分认为可以增加孩子参加比赛的机会,而持无所谓和反对意见的家长则更看中孩子的学科成绩,认为篆刻既不能作为谋生技能,以后的中高考都没有涉及此项内容,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三、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实现

1.篆刻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校发展

1.1树立学校精神,科学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设置充分尊重学校办学自主、发挥学校能动作用的体现,学校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为出发点,精心开发课程,而不是作为可有可无的权宜之计。学校要有健全的制度和计划来管理校本课程开发,要把办学理念纳入课程管理中,在实践中开发和完善校本课程。

海滨一小创建于1929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了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海滨一小秉承着“悦读人生,智润童蒙”的校训,在学校文化积淀的过程中,通过准确定位、科学谋划来提升学校经典文化品质,让其闪耀出理性的、时代的光芒。篆刻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多年来开展篆刻兴趣小组,篆刻社团的基础上继承、规范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本土色彩和学校文化特色。

1.2以环境为契机,完善校园的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隐形课程”,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优美的校园环境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让校园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墙壁,每一项细小的设计都能给人以美的感染,艺术的熏陶。走进我校,你便会深深感受浓浓的艺术氛围,走廊里、过道上,到处陈列着学生的篆刻等作品, “祖国昌盛”、“北京奥运”、“和谐世界”吸引了许多的篆刻爱好者,使家长、学生都会停步观赏,成为学校的一道艺术风景线。午间休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邀请篆刻社团的优秀成员讲述自己的成功小故事,向全校同学宣传篆刻文化。此外,学校的社团活动展板又向大家展示了学校开展的各种篆刻活动取得的成果,校内处处彰显篆刻特色,让人一进门就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篆刻教育氛围。

2.篆刻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教师专业发展

篆刻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否真正有效,在最终意义上取决于篆刻校本课程目标能否真正在学生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可以说教学是篆刻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为了创设高效的篆刻教学,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组织篆刻教研活动,及时反思、总结经验,综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完善课程设置,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1强化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

为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能力和水平,海滨一小制定了《篆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和《篆刻校本课程实施纲要》,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管理运行机制,明确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使教师主动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促进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2.2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和研究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为研究者的角色,结合学生发展的特点,提取本学科中能与篆刻课程相结合的资源,创造性地开发课程内容。如海滨一小的篆刻内容整合了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特点挖掘内容。在“青田石的认识”这一内容,有数学老师结合数学知识探讨石头的“质量面积”和“体积”的问题,科学老师针对石头的类型和硬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这样创造性地调整和改进篆刻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培养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2.3篆刻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生发展

我们在篆刻教育活动过程进行了德育渗透,加强少年儿童艺术修养,培养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3.1培养兴趣,发展个性

在学生的眼里,篆刻小社团是个“快乐的天地、自由的王国”。社团活动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开展创造性活动,增长创造的才干,激发创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发展他们的个性,使每个社员都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小舞台。

2.3.2树立精神,激发潜能

2.3.2.1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篆刻是充满挑战性的艺术,是门精细活,在每一方印章刻制前,学生就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将印石在不同型号的砂纸上磨平,备好文房四宝、刀具等工具材料;刻制过程更加需要严谨,必须全神贯注,摒弃杂念,双手配合,做出准确的、有成效的动作,决不能马虎了事。这一过程,对学生养成耐心严谨、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起促进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2.3.2.2激发“自豪、愉悦、成就”的情感

篆刻是富有趣味的创造性活动,学生对篆体的新鲜,对章法的惊奇,对刀与石相撞产生效果的好奇,对书画作品、藏书印效果的钦佩。当学生们在一方印章上显示出自己的知识、技能、技巧时,他就会受到鼓舞,从而产生自豪感、愉悦感、成就感。

3.能力培养,提高素养

3.1提高艺术感悟和审美能力

印章是独立的造型艺术,是融书法、绘画、雕刻为一体的艺术。一幅完整的书画作品中少了“印”的存在仿佛就像缺少了点睛之笔,没有了韵味。由此可见,在方寸之间,它蕴涵着气象万千的审美价值。学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的艺术体验,才能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能力 。

3.2提高文化水平和艺术素养

篆刻选用的文字被称为篆体字,一枚古朴精美的印章反映了华夏远古文化。殷墟商周的甲骨文、石鼓文、汉瓦皆可入印。而这些文字年代久远,现在极少应用,所以学生在开始识篆体字的过程中会有“望篆生畏”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采用“猜一猜”、“写一写”等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消除学生畏惧心理,获得成功感产生兴趣。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汉字造字的规律,象形文字的美感,并且让学生对学过的字 “写一写”,掌握篆书的书写要领,巩固学习的效果,并指导学生学会工具书的使用,解决学生认篆、识篆难点,打好篆刻学习的基础。

四、课外延伸,拓展学科

篆刻艺术文化具有多元性,其教学不仅仅只是在社团中开展,还可以跟语文、思品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篆刻小社团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在课堂中碰到的问题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活动,从而得到解决。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课堂效益得到了不断地提高。通过大量的社团活动,社员的兴趣增强了,探究学习的气氛弄浓郁了,学习能力明显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这样必然会提高学科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卫东.“篆刻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校本课程开发》编委会.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张广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4]郭艳波.龙南小学校本课程的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1

[5]付全新,王坤庆.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第7篇:校本课程开发范文

关键词:科普教育;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特色社团

面对国家基础教育领域中学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探求学校科普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课题。我们将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分为两大系列,即“学科教育系列”和“创新教育系列”,在“创新教育系列”中主要以“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开发为核心,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育人功能的课程体系。本文依据课程构成的四大要素,结合本校实施科普教育的实践,就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开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期能对学校创新教育发挥指导性作用。

一、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目标

(一)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的首要目标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概念和科学精神四个方面。学校通过科普宣传、科技讲座、科普培训、科普实践等途径构建科普教育基础环境,在全校营造科普教育氛围,让科普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从而推动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着力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阶段虽然不可能培养出科学家,但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对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多向性、求异性等的有效提升,学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科技实践活动,科技项目研究等特色活动课程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三)建构“教、学、做”一体化的创新教育模式。课程目标必须在实现教育主体发展的同时完善学校创新教育模式,我们认为,只有“教、学、做”相统一才符合认知发展规律,才能具备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功能。学校通过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实践基地、创客空间、网络信息平台等教育资源,形成做中教、教中学、做中学、学中教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创新教育模式。

二、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结构

我们依据学校和地方实际,根据课程论,综合考虑课程结构的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特征的基础上确定我校“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结构”(如下图)。

以上课程结构图中,依据各层次教育目标设置6门特色课程,三类不同层次的课程采取递进式的逻辑化顺序,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

三、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纲要

我们将“课程纲要”分为“一般项目”和“具体方案”两个部分来论述。

(一)关于“一般项目”。“一般项目”就是简要说明开课的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等。在此不一一展开阐述,仅就“教学材料”作两点说明,其一,教学材料主要指教学所依据或选择的教材,即校本教材。现阶段校本教材的来源主要有自行开发的校本教材,或者从现成的科普读物、教育书籍中选择的教材,或者通过摘编、改编的教材。其二,随着课程设置的不同所使用的校本教材不同,如我校的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就是根据课程结构中的三类课程选择和采用由三个板块构建的系列化的校本教材。

(二)关于“具体方案”。“具体方案”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其中“课程目标”有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如前所述的课程目标即为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的整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即为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一般采用国家课程目标设置标准,即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概括与提炼,并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而成的教学实施计划文本。以我校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纲要为例,课程内容包括三大板块,以表格形式简述如下:

另外,“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将择专章予以论述,本文不再赘述。

第8篇:校本课程开发范文

关键词: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策略

一、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小学音乐师资情况的影响

在进行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占据着主体的地位,所以,在音乐校本开发过程中,音乐教师的师资是非常重要的。受到影响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教师的数量。在大多数学校,音乐教师的资源都保持在劣势状态,特别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如果在学校中没有一定的音乐教师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成为一项难题。(2)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在我国许多小学,存在音乐教师的音乐水准低、学历不高、教学水平差等现象,这种现象都会导致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对课本及课程内容缺乏认识,从而使音乐校本课程受到

影响。

2.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影响了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展

我国大多数小学,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和学校的教学质量。这种片面的看法使音乐课程遭到了忽略,经常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部分学校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让一些所谓的“主科”占据了音乐课程的时间,不仅降低了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在工作方面的创新性也有所下降,影响了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展。

二、促进现阶段小学音乐校本开况的对策

1.加强小学音乐师资队伍

在我国众多小学中,只有不断地扩大音乐教师的队伍,引进一批专业水准高、创新能力强、能力素养精的教师队伍,才能在进行校本创新时,提出比较专业的教学标准,创设出比较贴切的教学理念,编排出比较科学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才能得到更加长久的发展。

2.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小学音乐校本课程

在开发音乐校本课程资源时,应当大量地关注民间的文化资源,并且加以创新,运用自己独特的思路将其融入音乐校本课程中去,增强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热爱的情怀。

3.利用社会音乐资源改进小学音乐校本课程

音乐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社会中整理并且搜集大量的音乐资源或让学生去观赏一些社会中的演出,使学生的课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还让学生对音乐的实践能力有所

提高。

在我国,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在音乐课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就我国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音乐校本课程的发展,受到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以及学校重视程度的影响。所以,在现阶段,我们只有不断地对小学校本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创新,同时加强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对一些地方的音乐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才能使小学音乐课程真正地走向音乐校本课程的道路,从而使校本课程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更好的

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校本课程开发范文

[关键词]语文;古诗;小学;诵读

小学阶段是学习语文学科最为重要的黄金时期,也是打好语文基础最重要的时期。单纯依靠教材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多读好诗、好词,我校立足课内,放眼课外,提高认识,激发诵读热情,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班级的班队会上及学科教学中深入浅出地广泛宣传,使学生提高对诵读古诗词活动的认识,激发诵读热情。我校还精心组织,扎实开展诵读活动。诵读古诗词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精心策划和组织,既要使诵读工程井然有序,又要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让诵读成为快乐的事。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古诗词诵读的教育工程。

一、立足于课内

各年级古诗课内教学以“三步读法:知诗人,解题意――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以兴趣,助记忆”为主要模式,有时根据诗的不同内容和特点,可灵活对这一模式中的某一环节加以调整。同时,读的训练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初读时,学生读准读流利,细读则引导学生读通读懂;品读时,指导学生读出感情来,在读中感受诗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各个层次的读,要做到形式多样,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提高读的效率。我们尝试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和领略古诗的意境和情趣,使学生被古诗深深吸引,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古诗词是一种负担。在古诗课堂教学中尽量避免教师机械的“串讲串问”,积极运用“简笔画”“投影”等教学手段,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再结合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语句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在情境中想象体会诗情,通过表演、朗读和绘画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诗境。

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古诗的时候重视激励的作用,想象能力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尤为重要,当学生有所领会时,教师应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学生在学习古诗时产生了成就感,对学古诗、背古诗会产生更大的热情。为了提高学生记忆古诗的兴趣,可以指导学生寻找一些熟悉的适合的曲子来吟唱古诗,这样学生不觉背诵之苦,还能取得比单纯背诵更好的记忆效果。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课外学古诗,课内要适当渗透学习方法,比如之前提到的“三步读法”,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在遇到疑难时做上记号,或求助于注释、插图,或向老师请教等。

二、放眼于课外

课内学生对学习古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自然地就会把这种兴趣延伸到课外。学校要求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学习古诗的条件,营造学习古诗的氛围。为此,我们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背诵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对于认字较多的学生,可自行看书背诵,教师只是督促和给以指导即可。每天早自习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领读及背诵,引导这部分学生多读多记。第二,对于识字不多的学生,以教师领读的方式为主,如此反复读几次,学生就能背诵了。第三,如果学生还不认识字和注音,教师在课余又忙碌而无暇教学生逐句背诵,可采取在一体机上以录音的方式辅以背诵。

除此之外,我们还对班级的布置进行了小的调整。第一,利用班级黑板的一角开辟“每周一诗”栏目,在教师稍加讲解后,让学生每天早上读两遍,每节课上课前吟诵一遍,中午上课前六七分钟,可以播放一段古典乐曲,让学生“自我陶醉”地吟诵。一个星期后,就算记忆力不太好的学生,也可以熟读成诵。当然,为了防止遗忘,要求教师定时总结回顾,并引导学生根据诗的作者或诗的内容进行简要的整理归类。第二,为了让学生在课后学古诗时有更多的收获,例如提高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合作精神,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古诗配画小组”,让爱好画画的学生把课外学到的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绘成题诗图,对于好的作品要给予鼓励,并定期展示,而一些适合于表演的诗,可以让“表演组”的学生合作表演给大家看,喜欢唱歌的同学可以成立“古诗吟唱小组”。还可以借助家长的帮助,每学期召开家长会时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学古诗给予支持,有条件的可以帮助孩子定期把背诵的古诗录下来,然后在集体中交流。教师可以指导个别家长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诗还原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种景色,或在生活细节上,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关的诗句来,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诗句进行“内化”。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背一首诗,可以在每周的周一布置,周五检查诵读情况,要求班级每月上一次古诗活动课,每学期开展一次赛诗会。

为了促进学生的诵读热情,我校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活动,比如每月一次的各班古诗词活动课,每学期一次的古诗词赛诗会等,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古诗、诵古诗的积极性。在诵读古诗词的活动中,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尊重学生的理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性地进行背诵,对于诗词及格言的含义,不需要他们一定要理解,学习古诗词的经典是学生一生的财富,需要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去理解;二是让教师也加入背诵的行列,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从而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坚持不懈,效果初显

两年来,由于这项活动坚持不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并不断完善,开始突显出成效:第一,陶冶了品德情操。古典诗词中很多的经典文章都弘扬了民族正气,表达了对自强不息的生命力的赞美,有的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有的表现生活的情趣,有的赞美了自然的魅力。一些学生从诵读活动中感悟诗词的内涵,丰富了自己对美的理解,成为爱祖、爱自然、爱学习、意志坚强的人,并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民族、天文等人文社会知识,一些学生从诗词中获取了营养,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底蕴。第二,培养了审美的情趣。古典诗词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赋予了诗词音乐美、文采美和意境美,一些学生从中得到了美的启示,感悟着美的真谛。第三,有助于健康心理的养成。诵读的形式丰富,师生间的交往合作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尊重、交流、竞争、分工、合作和共享。一些学生从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朗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一些曾经腼腆、胆小害羞的学生如今也愿意落落大方地站在众人面前诵读古诗词了。第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它的特征是感悟语言文字和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诵读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可以产生敏锐的语感体验,并且产生写作的灵感。一些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引经据典,自然而贴切地引用诗词,更可贵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尝试着进行诗词创作。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古诗词诵读以来深刻感受到的变化。

为了使这项有益的活动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努力使古诗词的诵读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使之与学校教育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注重评价的多样化,使诵读古诗词成为每一名学生都喜欢做的事;努力探索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语文趣味活动,使古诗词诵读的内容更为丰富。

总之,让背诵古诗文走进校园,对于我们来讲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仅要重视背诵古诗词的知识教育,还要在拓宽整个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上努力,在育人方面努力。我们坚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华古诗文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一定会扎根我校,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将以自己的办学特色,使诗词诵读之花在我校开得鲜艳长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