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企合作论文范文

校企合作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企合作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企合作论文

第1篇:校企合作论文范文

1开设课程前的准备针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的问题

我们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在本科教育中深入嵌入企业资源,企业除了提供资金赞助、实习基地、实验设备等硬件资源,还直接派出具备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授课,使得毕业生能够最大限度地符合企业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之前,我们仔细地选择了企业和课程,最终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合作,开设面向大三学生的“游戏策划与设计”课程。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1)腾讯公司作为目前亚洲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和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拥有很强的工程研发实力、技术平台和人才队伍。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成立10年多以来,腾讯公司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始终处于稳健发展的状态。目前,腾讯公司把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作为战略目标,提供互联网增值服务、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服务。面向未来、坚持自主创新、树立民族品牌是腾讯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目前,腾讯公司50%以上员工为研发人员,在即时通信、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搜索引擎、信息安全以及游戏等方面都拥有相当数量的专利申请。

(2)华南理工大学与腾讯公司早有合作办学的先例。早在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与腾讯公司创办全国首家“腾讯创新班”,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理念联合组建,旨在培养具有很强实战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研发型互联网行业优秀人才。按照“双向选择、择优录取”的原则,每年4月在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和理学院选拔15~20名相关专业的三年级全日制本科学生进行组建。

(3)电子游戏是近年的行业热点,新的游戏层出不穷,成为行业中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点,许多有实力的科技企业也纷纷组建游戏部门,开发自己的游戏产品。互动娱乐业务是腾讯公司四大网络平台之一,是全球领先的游戏开发和运营机构,也是国内最大的网络游戏社区,从用户的最基本需求、最简单应用入手,注重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和长久生命力,打造绿色健康的精品游戏。电子游戏是跨多学科的产业链,在游戏的初始阶段需要进行创意文案编写,在游戏的细化阶段需要进行规则和数值细化,在游戏的交互设计阶段需要进行界面布局与操作流程编排,在游戏的开发和测试阶段需要进行引擎编写、游戏制作、场景布局等工作,在游戏的发行阶段需要精美的宣传,各个阶段对人员的技能和素养的要求都不相同。

(4)大三是学生已完成基础知识教育的时期,也是开始专业教育的最佳时期。经过大一大二的基础教育,学生已经掌握了游戏开发所需的底层技术知识,具备了基本的知识结构,能够较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大三是进行专业教育的最初阶段,学生开始针对就业目标选择学习不同的专业课程,为进一步深入专业学习做准备。开设这样的课程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各部门各工种之间的合作并结合自己的兴趣找到切入点,从而更好地选择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

2对原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修正

在本次开设“游戏策划与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全程由腾讯公司设计课程内容、编排课程教材、制定考核目标、派遣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作为指导教师进行授课,并有专人进行授课情况跟踪,学校教师只负责安排课程时间、授课地点、成绩录入等辅助工作。在新的方案中,我们尝试对原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1)由企业设计课程内容和编排课程教材,不但可以紧密结合当前业界热点、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运作,避免课程内容与实际运用中的脱节,还可以引入企业中的实际开发流程、工具和经验,展现企业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在课程中融入以往难以获得内容。(2)由企业制定考核目标,可以更好地根据企业需求筛选所需人才,考核方式也更加多样化,避免了学生依靠死记硬背或相互抄袭蒙混过关的可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潜力。(3)由企业派遣指导教师,可以更好地贴近教材,获得更好的授课效果。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接触到一线的工程师,建立直接的联系。

二新开设的“游戏策划与设计”实践案例

1课程简介“游戏策划与设计”课程

由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面向2011级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总课时为32学时,作为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最终选课学生为46人。腾讯公司共派遣11名授课工程师和1名助教,授课工程师根据授课内容进行更换,负责课堂上的授课;助教则全程跟踪课程,负责与学生的互动和反馈。同时,课程还建立QQ群,所有授课工程师、学生、助教都加入到QQ群中,大家可以展开讨论课程中的活动和遇到的问题。

2课程目标通过比较

有针对性地根据游戏策划及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讲述一些基础性知识、重要概念与设计方法,并配合必要的实践教学,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游戏策划的职业与能力要求;(2)能掌握多种游戏策划基本技能;(3)初步学会运用一些具体的游戏策划思路和方法,如游戏评测、策划文案的撰写、系统功能、背景题材的选定等;(4)培养学生对中外游戏设计相关最新动态的关注,能够将理论应用在具体的游戏案例中,从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5)使学生掌握游戏策划的基本原理、规划思路与设计内容,可以进行初步的方案设计,完成合格的游戏策划案。

3理论课程安排好的游戏设计是这样一个过程

创建能激起玩家通关热情的目标,以及玩家在追求这些目标时做出的有意义的决定需遵循的规则,同时可以表示游戏实际设计中的具体实现和描述设计细节的文档。游戏策划与设计涉及到好几个范畴:游戏规则及玩法、视觉艺术、编程、产品化、声效、编剧、角色、道具、场景、界面,以上的元素都是一个游戏设计专案所需要的。游戏设计者常常专攻于某一种特定的游戏类型,例如桌面游戏、卡片游戏或者视频游戏等,尽管这些游戏类型看上去很不一样,可是它们却共同拥有很多潜在的概念上或者逻辑上的相似性。因为游戏的开发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在完整的工作流中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无法进行一一详述,所以每次课都只针对其中的一个方面,展开讲座式的讲解,由该领域的一线工程师负责具体的授课。课程的具体安排见表1。在每次的授课中,授课工程师会根据课程内容随机提问,积极回答的学生不但可以获得加0.5分的奖励,还可以得到腾讯公司的吉祥物———企鹅公仔,这样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回答热情。

4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的开始阶段

授课教师就向学生介绍了2款可用于制作游戏的工具包:UDK和2DFM,并用做好的Demo进行了讲解,激起了学生制作自己的游戏的热情。(1)UDK(unrealdevelopmentkit,虚幻引擎开发工具包)是Epic公司在2009年对外的虚幻第3代引擎(UnrealEngine3,虚幻引擎3)的免费版本。UDK不包含源代码,但包含了开发基于虚幻3引擎独立游戏的所有工具,还附带了几个原本极其昂贵的中间件,所以UDK与虚幻3画面表现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游戏制好者可以用UDK来创建非商业目的的独立游戏,也是商业引擎市场的一种营销手段,在出售游戏时只需要交纳99美元的授权费用。(2)2DFM是2DFTGGameMaker的简称,也叫作KGT2nd、2D格斗游戏制作工具、2D格斗游戏制作大师等。2DFM这个系列的工具软件共有2款,一款叫做FM95(有根据人物之间距离来自动缩放场景画面的效果),另一款是2代软件2DFM2nd(没有缩放画面的效果,但有场景的滚轴效果,支持变量的使用,可以制作许多超级复杂的功能,实际上我们也能用变量制作出缩放画面的效果),我们通常所说的2DFM指的是后者。这个系列的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完全不需要编程基础就制作出专业级游戏来[17]。通过在课堂上展示用以上工具制作的2个Demo,向学生介绍了两大类游戏(第一人称射击类和格斗类)的特点,展示了场景的搭建过程、人物角色的构建、关卡的设计,并鼓励学生利用工具自己开发一款小游戏。在制作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玩游戏与做游戏的区别,并尝试站在策划的角度理解游戏,让玩家能够按自己的思路进行游戏。

5创意激发从事游戏策划与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具有无限的创意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并能够挑选出既具有游戏策划潜力,又符合企业要求,最好还具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学生,是课程的另一个目标。因此,课程摒弃了考试、论文、课程设计等以往的期末考核手段,而采用竞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最终的考核。在这方面,由腾讯公司牵头举办“QQ游戏全国大学生创意开发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交一款在朋友聚会场景下使用手机进行的互动游戏。奖项设置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最佳创意奖10名[18]。作品可采用以下方式提交:(1)开发类。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团队不超过4人),提交PPT、上传应用程序包。PPT内容包括参赛个人/团队介绍、创意展示和如何实现;应用程序包将创意方案通过编程实现出来,并能够在Android平台上流畅运行。(2)创意类。个人报名,以PPT展示创意构思的方案,只限参与最佳创意奖评选。作品的评审工作由腾讯公司组织在第一线工作的产品经理进行,在创新、用户体验、用户价值、运行体验4个维度对作品进行评价,分值为1∶1∶1∶1(创意类为2∶1∶1∶1)。

6教学质量保障

由企业进行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材编排、考核目标制定、授课工程师派遣的一揽子方案实施,容易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一方面授课工程师普遍缺乏理论教育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授课工程师随课程内容人员更换较频繁。为了较好地保证教学质量,学院派出了一位专业教师进行全程跟踪,每次课结束之后,都根据课堂上出现的教材、教学问题进行总结与反馈,以提高下次课程的教学质量。

7成绩评定课程的最终成绩

由3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课堂签到及回答问题),期中作业,期末答辩。期末答辩是针对提交的竞赛作品,由学生进行15min的论述,授课工程师再进行评审的过程。采用答辩的形式,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创意、设计、实现作品的过程,同时也能更好地考察学生的交流能力。

三结束语

第2篇:校企合作论文范文

校企合作有助于推动国际贸易专业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采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企业要参与其中,对人才培养提出要求,学校需要根据人才新要求积极改革教学内容,进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对人才。同时,外贸企业也能够参与到国家贸易专业设计和课程改革中去,和有关专家一起编写专业课教材,这对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鉴于以上情况,国际贸易专业实施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是很必要的。

二、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实施路径分析

1、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在学校根据企业要求进行人才培养。企业需要什么的人才,学校就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样可以保障所培养的人才毕业后的有效就业,同时,也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培训成本,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实用人才,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订单式人才培养具体实施如下:首先,企业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明确要求,并提出学校需要开设哪些课程,企业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课程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其次,企业要为学生提供实训课程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三,在学生毕业后,企业需要为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促进学生有效就业。

2、学校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动向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就需要企业和学校能够共同努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就国际贸易专业而言,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需要整合校内外的不同教育环境和资源,能够把课堂教学内容与一些职业技能有机整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在基地学习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了解与自己今后就业联系紧密的各种信息,通过实习,学生不仅要树立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同时,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提高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

3、学校企业合作参与国家贸易专业课程建设工作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发展离不开课程建设工作,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课程建设需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一方面,外贸企业要向学校提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对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明确出来,然后,学校企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投入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进行教材内容的改革创新,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的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同时,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4、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学校的国家贸易专业的教师而言,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但缺乏实践教学能力,缺乏国际贸易专业相关职业过程方面的知识,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要企业参与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外贸企业可以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兼职,引导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习,进行职业考察,使教师熟悉本专业的相关典型的职业工作和职业任务,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更利用教师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升。另外,企业还可以派专业人才到学校授课,这样,不仅能够为国际贸易教学提供生动的教学案例,同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最重要的是,本校教师在于行业精英的交流过程中,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这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成长极为有利。

5、学校为企业员工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

第3篇:校企合作论文范文

1.中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特点

中药学是我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传承,古有神农尝百草,药王孙思邈,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药在我国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伴随着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今日世界各国知名药学实验室都有中药学研究,中药学的研究和应用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在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处于领先地位。广东药学院作为全国三所独立建制的药科大学之一,从2011年开始了全日制应用型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作为国内知名药科院校,广东药学院从2007年获得中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授权点,作为学校一级学科和品牌专业得到长足发展和深入研究。但应用型中药学专业硕士校企合作在我校尚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广东药学院中药学专业硕士是经国家统一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全日制三年制专业型硕士,第一年第一学期进行硕士阶段中药学理论的学习,各学科优秀带头人亲自授课,系统学习中药学理论,为以后两年的实习打下坚实理论基础。第一年下学期按照不同导师的具体安排学习,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在导师的安排下在实验室开始实验的学习,为开始自己的课题做好准备。(2)在导师的安排下,实验室学习和企业、医院实习相结合。(3)由各自的导师安排相应的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创作毕业论文。研究生第二年和第三年几乎全部派到实习单位实习,在企业联系好第二导师,由双导师指导,实现与科研工作相接轨,有一部分同学毕业后留在实习单位工作,实现实习与工作相接轨,实习为工作打好基础,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符合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宗旨,实现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

2.中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校企合作要求

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法,为尽快适应社会发展和拓展学校科研应用与专业型硕士培养,校企合作是必经之路,与各知名药企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学院中药学专业硕士培养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也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素质和增加学校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广东药学院中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校企合作的方式

1.学校与企业协商签订培养议。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为了更大程度地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提高人才质量,我校领导积极与相关医药企业沟通协商,在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向企业提供科研指导,派遣中药学专业型硕士去企业实习,完成毕业论文。通过一年的合作经验,我校学生在各知名药企的表现受到一致好评,为更深层次宽领域的校企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导师个人与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合作。

学院中药学专业硕士导师绝大部分拥有博士学位,一部分导师有过企业工作经历,绝大部分导师都有与医药企业合作的项目,与一些药企领导有过一定层次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他们能够按照学生的培养要求和企业的科研需要,派送专业型硕士去药企实习,完成毕业论文。导师与企业之间合作也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合格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素质又能加强学术交流,拓宽科研合作,还能促进企业发展,是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校企合作途径。

3.企业校友联系开展定向培养合作。

学校作为全国三所独立建制的药科大学之一,伴随着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数十年共同努力,学校在华南地区已颇具影响力,吸引了若干知名企业与学校建立合作机制,谋求长期共同发展。校企合作很好地把学校的人才培养、影响传播与企业的科研进步、人才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按照企业需求定向培养学生,实现了中药学专业硕士实习与就业相接轨,既符合企业利益,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中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自2011年学校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硕士三年来,我校专业型硕士培养已取得一些较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开展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相对较晚,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在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1.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不够完善。

部分中药学专业型研究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一旦进入实习单位,发现所学理论与企业的具体实践不相符,不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还有部分同学所在实习单位只存在简单的科研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科学研究,背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宗旨。

2.双导师负责制仍需改进。

中药学专业硕士培养实行双导师负责制,校方导师负责研究生的整体培养规划,企业导师负责研究生的科研学习和课题研究,两位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的论文制定和完成论文及答辩工作。目前,学校部分研究生存在导师对研究生负责混乱,校方导师和企业导师不能很好地协调,研究生培养方向不明确等问题。部分校方导师偏向科研进展,而企业导师则偏重企业效益等问题。

四、改进对策

1.增强校企合作的理念。

企业经营者需要转变观念,要有长远的眼光,着眼未来,校企合作可以在企业的影响之下培养企业需要的、具有企业特色的专业人才,这本身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加快企业的发展。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能够研究科研的生产,积极主动地担起实习、研究生产的重任。企业在管理生产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选拔企业中的优秀人才担任导师的角色,培养学生的科技技术,向学生传输实践经验,使得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能够掌握企业中的管理生产流程,学习企业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样通过实践,才能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课程对岗位的“零对接”。

2.深化合作共赢的切入点。

一是企业应该注重民生的培养,积极主动把握市场的总方向,能够在政府的支持下把开展校企合作作为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注重培养人才,提高技术力量,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有效地提高企业自身的战斗力与竞争力。二是要契合双方需求。校企合作办学,双方都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充分提升自身价值,使得双方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得到双方共赢的结果。只有全面通过合作进行互惠互利,共同谋求发展,才能在校企合作中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而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合作伙伴是否合适。我们的实践表明:校企合作伙伴应遵循互补、双赢和信誉良好的原则,针对校企双方课题研究或生产技术革新需求点,使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和企业进行探讨,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培养方案,吸取企业给予的意见,最大程度地节约教育成本。充分调动校企中的人力资源,提高人才的总体质量水平。企业应该与学校站在统一的战线上,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使得这些人才能够适应于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三是要努力把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学校是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机构,科研型学校是每一个高校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然而,不能盲目追求科学研究和,应该把科研成果更大可能地与生产应用相结合。为此,我校应该借助校企合作的良好平台,拓宽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在企业开设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提升企业员工的理论知识,促进企业发展,实现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

3.完善校企合作的组织体系。

第4篇:校企合作论文范文

(一)把握教与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教师对本学科的理解和把握是引导学生学好本课程的关键之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是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要在教学的重要环节中起主导作用,包括制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堂精讲、课下答疑(网络教学);指导学生实验以及评判学生成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课下预习复习、完成作业、网络学习、论文撰写以及实验实训中作为主体进行学习。

(二)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移动通信课程通常在大三下或大四上才开设,学生正处于找工作、考研的关键时期,怎样让学生自主愉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下面重点阐述移动通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索。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整合文字、图像、flas、视频等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生动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多径信道的统计分析时,对瑞利分布、莱斯分布产生的环境条件可以用flas的形式来展现,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讲解移动用户的登记和位置更新过程,可以借助flas,既生动又形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从网上筛选的短片或者其他优秀教师的视频资源,加深学生对某些重要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问,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和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这种互动式的交流,既使课堂生动活泼,又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拓展视野。授课过程中,还经常采用类比的方法,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打比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复杂的问题。比如,在讲到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平坦衰落的判定时,将信道的相干带宽比拟为高速公路的车道宽度,将信号带宽比拟为汽车的宽度,只有当汽车的宽度小于车道的宽度,才发生平坦衰落。当汽车的宽度大于车道的宽度时,必然发生频率选择性衰落。通过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学生能从现实中找到鲜活的例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了丰富教学手段,除了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外,我们还利用MATLAB和VHDL语言,进行仿真实验演示。例如,在讲授多址方式时,通过仿真实验的形式给出了三种主要多址方式的实验结果,使学生对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一目了然。在讲授扩频通信中采用的伪随机序列时,将m序列、gold序列的仿真波形显示出来,通过对结果的分析,使学生对伪随机序列的产生和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为培养本科高年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可组织开展专题讨论会,让学生就技术背景、应用前景等撰写综述报告。教师分组安排学生针对移动通信领域的几个专题开展讨论,如移动通信的3G/4G技术、CDMA的软切换技术、MIMO技术、OFDM技术等。通常专题讨论会在课程的后半学期开始,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查找资料,提交综述论文,并组织评判。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关专题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述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三)举办通信前沿技术讲座对3G、4G中的关键技术和新发展,通过专业教师开展通信前沿技术讲座、聘请校企合作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做报告等形式,让企业或者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士从不同角度讲述移动通信系统的新理论和新应用。这样既能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弥补部分课时不足的问题,将移动通信前沿技术移到讲座中完成。

(四)开展网络课程建设移动通信作为学院新建的网络课程,在学校求索学堂网站上,通过课程资源、学习辅导、在线考试和答疑等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我们利用网络的特点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料和链接。网站的内容主要有:课程描述、教师队伍、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设计、教学资料、互动栏目等。这些丰富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启发思路,在课下深入学习和研讨。教师通过与学生讨论和答疑,达到网上师生交流的目的。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从课程考试、科技竞赛、就业考研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

(五)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在课程进行中和结束后,通过询问不同层次的学生、班干部或进行问卷调查,从学生那里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反馈。

二、以项目实训和现场实践强化动手能力训练

在移动通信课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上,我们进行了如下尝试:首先,通过硬件验证、软件仿真、实际系统训练等多种手段,完善实验课内容,提升实验课的层次,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利用移动通信网站为学生提供实验课的要求和流程,图文并茂地讲述实验内容和实验系统,便于学生在实验前进行预习,对实验有一个感性了解。以往主要采用实验箱进行一些验证实验,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只有一个初浅的认识和模糊的印象。而通过对校企合作单位的调研,我们发现学生在软件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加强,可利用MATLAB或者VHDL语言,指导学生进行简单通信模块的编程和简单移动通信模型的搭建。这些实践不限定时间和场所,利用无线通信实验室作为开放实验室,既可在课程进行中完成,也可在毕业设计阶段完成,更具灵活性。设计题目先在毕业设计中进行,然后推广到课程设计中。在大四上学期,我们通过3GWCDMA项目实践这样一个完全模拟真实场景的软件仿真项目,使学生对3GWCDMA的基本原理和设备配置有较深的理解。在四周的毕业实习阶段,我们利用无线通信实验室的嵌入式手机平台对学生进行实训,其中一些项目还可让学生继续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进行深入研究。

第5篇:校企合作论文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事”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新,人与事的结合常常处在动态的矛盾之中;企业培训是指企业或针对企业开展的一种提高人员素质、能力、工作绩效和对组织的贡献,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活动。企业通过员工培训使得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得到改善和提高,达到人与“事”相匹配的有效途径,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业绩,推动组织和个人的不断进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重发展。目前传统的视听教学设备如电视机、幻灯机、投影仪等已无法满足企业培训的需求。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在逐步取代传统方法成为主要的训练方法。在企业培训目标的确定问题上,既要满足社会对企业的需求,也要重视员工个人的需求,鼓励员工向复合型创新人才方向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员工主动参与培训学习过程,允许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培训学习需要来安排自己的培训学习。所以,企业培训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在培训方法的运用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实现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与实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硬件与软件设备,还要有大量的信息资源的储备。当然,最重要的是还要有不断更新的培训师团队。这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对于大多数企业都是难以做到的。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的广泛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从教育规律、教学方法手段、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有深刻影响。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强调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观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现代教学技术创设了开放、合作、和谐的课堂教育模式。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课件、设计教学内容,应用图形动画制作等形式,将虚拟仿真技术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如临其境,使不可能进行的实践操作、实验在屏幕上展现,化想象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现代教学技术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远程监控技术,创造出一个远程交互可控的现代可视化网络多媒体视听教学环境,这种及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室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在可视化网络多媒体教室中上课的过程都可以录制并存储在网络中心的存储服务器中,学生课后在校园网络上随时可以再现教学内容,师生在网络上互动交流;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安排课程实训练习,利用网络虚拟空间提供实训工具用具和场地,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当然高职院校再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离开了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及职业技能信息,都是毫无意义的。

三、现代教育技术为校企合作互惠共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高职院校办学和企业培训都是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和技能。企业对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体会最深刻、最具体,企业是技能需求情况最好的判断者,高职院校具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为双方深度合作提供了可能,在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高职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符合市场需求,准确定位,就必须主动走进企业,企业能在改进职业教育内容方面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企业对职业教育过程实施可以介入,比如安排学生进行技能实践学习,高职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校企合作还可以共同进行技术开发,走产教合作道路,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企业培训也应主动联合学校,企业可以利用高职院校较先进教学设施和教学技术,进行企业实务操作规范程序、企业员工基本素质以及分析判断解决等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训。除此之外企业也可以利用高职院校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相关设备,相互合作,共享信息资源,探索开辟网上合作教育的新形式,建立开放式学习、远程培训的平台。企业培训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也不再是单纯的从培训者得到学习资源。企业通过电子阅览室实行开放式培训,企业在此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学员创造一个宽松、自由、舒适的学习环境。远程培训解决了企业员工在时间和空间受限的问题。远程培训改变了单一的集中培训模式,可以为企业节省大幅度的培训开支。

四、结语

第6篇:校企合作论文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 毕业设计 实践性 双师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毕业设计是高校本科教学期间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既是对在校大学生所学知识的最后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同时也检验了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实践程度,为更好地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今天的高校毕业设计(论文)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企业与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迫使许多高校开始思考原有的办学模式,不得不改革传统象牙塔毕业设计模式,寻求毕业设计与社会实践接轨的途径。而校企合作模式作为学校与企业的最佳对接形式成为高校增强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最佳模式。

1 目前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毕业设计选题虚拟化,缺乏实践性

目前,很多高校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中采取导师指定或学生自选课题,这些题目和企业项目无任何关联,选题不能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多以理论为主,实践性、针对性不强,且目前的毕业设计(论文)基本在校内完成,最终只要完成论文部分即可,依然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这种模式并不符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有些高校甚至通过毕业考试的形式完成对毕业生资格的考核,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1.2毕业设计(论文)的地位正在下降

缺乏以企业为依托的毕业设计容易进入全面的概念化状态,没有实际应用价值。很多高校都在讨论由于毕业设计质量的下降以及毕业论文大量出现重复和抄袭现象而取消毕业设计(论文)。原因之一,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与找工作的时间冲突,毕业设计无形中成了学生的负担,学生敷衍了事。毕业设计(论文)成了一种形式,渐渐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另一个原因便是毕业设计不能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目标相去甚远。

2 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本科毕业设计,无论从选题、指导还是硬件设备等方面,都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提供了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撑,使毕业设计(论文)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又能保证毕业设计质量,为学生毕业后进人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2.1选题依托企业项目,提高毕业设计实战可行性

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是很多高校正在尝试的教育模式,依托企业项目为选题对许多毕业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对企业实际项目的兴趣远远大于自选虚拟题目,经过实际项目的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学到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和实践技能,选题质量得到保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并在实习的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模式对高校培养方案的实施更具应用价值。

2.2校企合作改革毕业设计模式,促进校企双赢

企业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为企业提供优秀人才的同时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同协作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模式的毕业设计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和需要,实现毕业设计题目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企业成为整个过程中的主体,依托行业实践实现校企无缝对接,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双师型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由单一的学校导师制转变为校企双师制。该模式既提升了毕业设计质量,又增强了企业人才的竞争优势,实现校企双赢。

2.3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模式缓解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成为今天国家和高校关注的重点之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其中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关键因素。用人单位希望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因此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和社会各界企业单位的联系,积极鼓励学生在企业里面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种校企合作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提升质量,另一方面以需求为导向,加深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用毕业设计的方式搭建学校与社会、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让企业更加了解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

第7篇:校企合作论文范文

大部分企业对于与中职院校合作主动性不够强烈。因为学生与企业在技术强化模式上存在隔阂隐患,参与实习岗位的学生技术水准必定难以合乎特定企业需求,这主要是因为学校专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且缺乏对应实践规划经验,造成专业与实践应用脱节现象,科研水准与技术适应潜质都留有瑕疵。各地区职业学校资金运行渠道拥堵,社会认可程度低下,造成实际办学思路与企业发展指标严重脱离现象,因此便不能透过真正意义层面开发课程与专业创新格式,企业对于其课程评价机会当然就不多了。专业教师参与度不够可观,中职院校全面承担着社会综合技能人才培养重责,要求师资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强。但现实状况中大部分中职院校专业教师距离此类规划要求过于遥远,动手操作与活动参与能度都十分消极;专业教师无论是在客观或是主观层面上都不希望参与到特定合作训练项目中。

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一)订单式

就是依照企业用人标准布置订单,由学生提出培养活动内容与规格,其间机电工程相关企业会透过联席会议等途径辅助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必要时委任专家到特定校区进行演讲;某些地区会依照企业订单形式进行班级团队命名,确保学生毕业后期能够顺利转移到企业内部工作。

(二)工学交替

实际校企双方经过长期合作积累沉淀的互惠互利人才培养经验,因为中职院校在成本与资源布置上有所限制,单位专业甚至难以落实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而企业短时间内又急需大量先进人才涌进。于是,两者可以透过协议签订提供学生实习场所,涉及机电操作技能与职业素养强化方案由双方共同商议。过渡到企业内部实习期间,专业知识也可同步灌输,截止至今,各类中职学校都已经开展暑期生产实习项目,确保学生能够在各类生产端口中积淀高效操作经验,其间企业会发放工资,相应地减少学生学费压力状况。

(三)产学合作

企业会直接向学校中心转移,在此阶段,校企双方能够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活动,依靠专业教师指导与现场观摩进行企业最新技能与管理经验掌握,当然学校会从中获取一定数量的报酬;而机电相关企业为了赢取品牌竞争效应,也可考虑安置奖学金激励机制,鼓励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个体,能够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意识,在此类专业发展道理上永无休止地奋斗。

三、机电工程专业实施校企合作核心要素细致解析

(一)机电专业引导体系规划。

专业建设离不开课程体系的规范力度支持,尤其在阶段教学计划制定上要全面贯彻德育与技能水准同步强化指标。专业课需要教师时刻督促学生个体树立工学结合理念,能够自觉依靠企业需求进行生产工艺要领掌握,同时提供给学生特定的教材资料,加大技能课程考试监督力度。学校应及时开展运用职业能力鉴定为核心的机电专业技能体系重建活动,如在课题指引前提下进行专业教师行业顶岗实践,为专业市场论证与办学方向舒展扫清不必要的障碍因素;另外,机电专业还需进行课程项目综合化定位工作,其间教师有义务多次到企业生产现场进行调研,邀请多加行业技师到校任教,促进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华丽蜕变效率。

(二)机电专业类教学思路梳理

1.理论与实习教学并重。专业理论灌输须遵循实用原则进行模块化调试,其间注重学生实践工作能力强化,令其能够在动手操作中提升创新潜质,能够在日后岗位上尽职尽责。教师要做的就是全面熟读企业新进人才素质标准,培养学生机电控制与维修技能。2.实训基地建设。构建具备一流专业实训功能的教室空间,尽量联合传统专业建设经验进行科学发展观念延展,目前机电工程类企业职业项目包括机电维修、工业电气自动化、智能楼宇技术等,若想从中稳固专业建设实效,就必须透过以上专业类型实施强化改造,尽量为高新综合应用技术专业类型拓展提供指导方向。

(三)师资队伍的科学组建

若想全面稳固师资团队指导力量,可以借助以下三类途径进行人才吸纳:首先可以透过单位年限高校毕业人才招聘会进行专业对口毕业生收取,再就是在本校毕业生中筛选作风硬朗且技术过硬的高才生留校,并委派具备丰厚技术操控经验的教师予以重复教育;这便使得教学与实际工作充分结合,真正拓展学生个体技术应用潜质与职业道德素质,教师也能够在技术经验交流中不断获得进步。

四、总结

第8篇:校企合作论文范文

1.1校企合作模式还存在着目标上的不一致性

对于学校来说,它希望自己培养的是具有综合物流专业知识的物流人才;而对于企业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这样一个重视知识,一个重视实践,就出现了培养目标上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对于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会导致院校与企业之间关于培养目标的分化和争执。

1.2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制定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企业和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之后,企业就放任学校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他们只重视结果,也就是所需工人的输入。但是由于企业对于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不予以关注,到最后得到的教学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出现了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人才不相符合的问题,这对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1.3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存在着十分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当前经过探索已经出现了“校企互动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和“‘订单’培养模式”等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校企合作教学中很多的学校和企业并没有看到每一种教学模式的适用性,而是采用一种教学模式走到底的方式,从而影响了不同教学模式的使用效果,也影响了对于人才的培养。

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改进建议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学校与企业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共同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分析,建立以就业导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结构设计。”

2.1坚持校企目标一致原则

根据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校企双方站在培养社会、企业仅需人才的同一立场上,坚持学校、企业目标一致的原则,签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协议,培养协议不仅能明确社会当前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各方面能力要求、素质要求,还将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予以规定。

2.2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依据社会需求和实地调研,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应面向各企业所需求的物流一线技术应用与现场管理岗位,这就要求对学生的培养不但要注重物流作业各环节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也要重视对学生各项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更多企业所需要的“多技能复合型人才”。

2.3落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课程阶段的完成,可以实施不同的培养模式。

2.3.1校企互动式模式

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校企互动式模式在初期教学中应进行强化,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以及企业参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制定后,指派经验丰富的企业优秀管理者或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学中,进行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实施校企双方互聘,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知识的深层理解和技能提升,也为企业生产过程、产品更新提供创造性见解。

2.3.2工学交替模式

在学生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后,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应加以巩固:学校和企业可以按工读轮换制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部分,在一部分仍在学校上课时另一部分去物流一线技术应用与现场管理岗位,接受实际技能培训和上岗实习,拟阶段进行轮换;或者学校和企业可以制定计划,让学生在企业中全日作业,顶班劳动,在工余通过管理人员或者辅导教师的讲课、组织讨论等方式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内容联系起来,在技能提升训练中形成更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2.3.3“订单”培养模式

学生由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组成,培训和考试内容依据社会当前需要、企业需要,针对企业紧需专业来实行技能和课程教学,这种模式完全依据企业需求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在学校教学完成、具体培训结束后,企业组织考核,合格后就可按合同上岗就业。

3结语

第9篇:校企合作论文范文

1.1无锡是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南方基地,需要大量的微电子专业人才

无锡是中国微电子产业的摇篮,是我国第一块集成电路的诞生地,微电子产业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产业基础。近年来,无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530计划),大力吸引微电子高端人才,创办了一批有竞争力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2013年无锡市政府又出台了《无锡市微电子产业规划(2013—2020)》,为无锡市微电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无锡微电子产业形成了产业结构比较完整,产业规模庞大,管理比较完善的良好局面。2013年无锡市微电子产业合计完成营业收入652.12亿元,规模列全国第二[7]。SK海力士和华润微电子分别以第二名和第四名入围2013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制造企业。江苏新潮科技集团、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和英飞凌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分别以第一名、第七名和第九名入围2013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封装测试企业[8]。虽然无锡市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微电子产业的优秀专业人才比较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微电子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而高校是优秀人才的聚集地,江南大学微电子专业可以发挥人才优势,为无锡的微电子产业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

1.2江南大学注重校企合作

无锡日报2013年9月21日发表题为“江南大学发挥高校优势,开展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做无锡的创新引擎和发展智库”的文章,文章指出:“江南大学提出要以项目为平台,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为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添砖加瓦,这是江南大学推进与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方式和途径。”江南大学作为无锡唯一的一所211重点建设的高校,非常注重与企业的合作,积极参与国家、无锡地区的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本地区的经济服务。比如:与无锡市政府合作建立的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高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孵化基地;江南大学的科研经费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加,其中60%~70%的科研总经费来自于与企业的合作。总之,江南大学一直探索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也为我校微电子专业寻求校企合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1.3微电子专业自身建设的特点

微电子产业是近几十年来全球发展最迅猛的产业之一。目前,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超过了以汽车、石油、钢铁为代表的传统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集成电路自诞生以来一直遵循摩尔定律的发展规律,即集成度和产品性能每18个月增加一倍。各种半导体新材料和新器件层出不穷。微电子专业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好专业基础知识,还有必要进行专业的实验技能培训和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才能跟得上微电子技术发展的潮流。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进行专业的实验培训,还有必要阅读一些最新的参考文献,参加一些前沿科学的研究,甚至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但是,微电子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非常昂贵,一个小型的微电子工艺实验室的建设要几百万到几千万人民币,这还不包括每年实验室的维护费用。对于一般高校来说,这是很难承受的。其实,对于国内微电子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比较好的高校,其实验室也主要面向研究生开放。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寻求校企合作。而微电子作为无锡最主要的优势产业,也给我校微电子专业提供了加强校企合作的机会。因此,无论是从学校周边地区微电子产业发展的状况,以及学校的政策,还是从本专业自身建设的特点来看,校企合作是提升微电子专业本科生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积极探索提高我校微电子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的校企合作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为企业解决具体的技术难题。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科研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1学研结合

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校企合作,实现微电子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理论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例如:实施以项目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鼓励老师承担企业和研究所的横向课题,让大三和大四的一些优秀学生参与项目的研发,这样既发挥了学校的智力优势,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也使得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共赢。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观一些重点企业、研究所的生产车间和设计实验室;并且,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地与企业、研究所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让学生切实感受一下微电子工艺和设计的实践过程。学校也积极为大四的学生联系周边的微电子企业和研究所,鼓励学生去这些企业实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既为企业提供了优秀的人才,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2.2在职人员互聘

我校微电子专业8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而且,有许多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的背景。目前的状况是老师有很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对微电子学科的前沿比较了解。但是,对企业的需求和微电子产业的市场需求不是很了解,导致研究与市场需求脱节。还有一些教师,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获取了一些核心技术,但苦于没有资金的投入,没法把一些研究成果产业化。而我国的一些微电子企业研发能力相对不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因此,有必要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鼓励教师积极承担企业和研究所的课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企业技术攻关。或者,鼓励教师到企业中挂职,真正深入的生产的第一线,与企业的研发人员合作,研发新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也鼓励企业和研究所的工程师和专家来学校做兼职教授,讲授一些微电子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甚至也可以请这些有实际生产和研发经验的专家参与编写本科生的教材。由于这些工程师和专家均来自生产的第一线,他们有更丰富的生产和研发经验,对微电子产业的市场寻求更了解,对提升微电子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2.3共享实验室

微电子实验室的建设需要一笔很大的费用,但凭高校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微电子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当然,高校可以为企业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企业可以有偿开放一些实验设备和设计软件让学生用于科学研究、实践操作甚至参与企业的研发;这样既有助于企业能提前了解这些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能留住一部分优秀人才;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从而使学生也愿意留在企业工作。而高校的微电子实验室,也可以面向企业开放,从而共享实验室。总之,通过共享实验室,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效率,高校和企业实现了共赢。

3结论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