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性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新课标提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着重教与学的紧密结合,特别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那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以情感人,以情激趣
古人云:“亲其师,乐其道”,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师生情感的深浅会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师生之间能够加强情感的交流,课堂气氛就一定会更加活泼、和谐、融洽,能拔动学生的思维这根弦,使之与教师进行心灵的交流与对话。比如,老师带着微笑走进教室,用明亮有神的眼睛看着学生,学生就能从老师的目光中感到亲切,受到鼓舞,从而体会到学习的欢快,进而充满信心地上好这节课,再如当学生回答得正确时对学生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学生便能从中体会到老师的鼓励与信任,从而兴趣倍增。所以,教师要学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学会表达对学生信任和鼓励的情感,爱学生,就要让学生体会到、感受到,当学生体会到来自老师的关爱时,一定能让他们更亲近自己的老师。
在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许多的方法,但从多角度评价和鼓励学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态度,当成绩优秀、自信心强的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可以适当的鼓励,但并不应每次都鼓励,有时还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程度中等的学生,应充分肯定他的进步,如有不足,可以说:“回答得很不错,如果能更全面些就更好了!”对待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则可以说:“我为你的勇敢感到骄傲,相信你再想一想一定能够回答正确的。”如果发现学生的回答中闪现出思维的火花,就应该及时鼓励:“答得太好了,我感到特别高兴”或者说“非常好,继续努力,相信你会有更大的发现,取得更大的进步。”总之,要把自己欢乐的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成功中,学生又可从老师的夸奖中,产生不可遏制的激情,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努力提高和改善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成为了学习的动力,这就促进了良性的发展。
二、导之以趣,授之以法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小学生的注意力是以随意注意为优势的,缺乏稳定性与持久性,那么,如何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一堂课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好好把握。
首先是新课的导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好的开头,如何一下子紧扣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急于读下去,乐于读下去,激起听课的兴趣,开头好了,课的成功就有了希望,在语文课中有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像故事导入,提问导入,解题导入,介绍背景导入,但无论怎么样导入都要注意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有的放矢地以简炼、新颖、生动、活泼的语言一下子吊足学生学习的胃口,使他们乐学。
其次要讲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因文而异,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方法,对于一些简短的文章,不妨抓住关键,加强拓展,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像,发散学生的思维,把薄薄的文本读厚,然后从中取其精华,学会总结,再把读厚的文本高度精炼概括,这样既能让学生充会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一些长篇文章,则应突出重点,兼顾全篇,避免一段段往下讲,而从重点切入,带动全篇,既可压缩教时,又可做到事半功倍,在重点学习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学生就能学得轻松,而避免“劳民伤财”,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既学有所得,又能不断地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之感,兴趣就油然而生。
三、以读增趣,以趣增读
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之外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的氛围,那怎么才能创设氛围使学生获得阅读的乐趣呢?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读书,乐于读书。
首先是加强引导,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养成的,在引导学生读书时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读的时候实实在在地想一想、问一问、做一做、抄一抄、写一写,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读技能,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而变为主动学习。
•给儿童多方面的营养。
儿童从进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低段,所接受的教育基本是童话式的,一切都是和谐的和美好的,这对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品格底蕴是有较大作用的。但也不能让儿童总生活在童话里,以为现实生活如同童话世界里一样。比如乌龟和兔子赛跑究竟谁会赢?中国的孩子和美国的孩子答案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孩子受童话的影响认为肯定是乌龟赢,因为兔子一定会骄傲,在半路上睡大觉。而美国的孩子则理性一些,认为乌龟不可能跑赢兔子,因为既然是比赛,兔子怎么可能去睡觉呢?他们的答案就带有对现实世界理性思考的光芒。儿童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与成人有较大不同,我们不可能让儿童以成人的方式去认识客观世界,但起码应该让儿童明白,童话与现实的认知方式是不同的,不能用童话世界的经验来指导现实生活。
其次,同伴间过多的、缺乏独立思考的互助和合作,以及教师对弱势群体的过多帮助,容易让儿童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儿童的自立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这个问题上,中美教育也是不同的。曾经看过一位留美学者写的随笔,她在文中叙述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一次她送孩子去幼儿园,看见一个大个儿男孩从一个小个儿男孩手中抢走了玩具,还把这个小个儿男孩推倒在地,于是小个儿去找老师,老师却并没有直接去帮他,而是对他说,你要用自己的力量把属于自己的东西夺回来,老师相信你的能力。于是小个儿勇敢地扑上去,硬是从大个儿手中把玩具夺了回来。我们姑且不论老师的处理是否符合教育规律,但至少对培养孩子的自信自立精神是有好处的。
另外,教师一味的鼓励和过多廉价的表扬,有可能让儿童把学习看得过于简单,使自以为是、浅尝辄止的情绪滋生,使儿童抗挫能力下降。在全面推行新课程的今天,我们教师都懂得了要多给儿童鼓励,于是,“你真棒”、“你真行”、“你真聪明”成了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教学用语。多给儿童鼓励是不错的,但表扬不能滥用,也不能拔高了用。如果儿童是跳起来摘到桃子,即使是小桃子,也应该给予鼓励,但小桃子就是小桃子,不能说他摘了好大一个桃子;如果儿童有能力跳起来摘一个大桃子,他却不愿意付出努力,只摘了一个小桃子,这时应不应该表扬就值得斟酌了。我们应该明白,有时批评也是一盏明灯,可以使迷途的羔羊重回阳光大道,而批评以后的鼓励就像兩后的阳光,能把孩子们的心灵照亮。
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育万年松。儿童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营养,感性的与理性的、理想的与现实的、文学的与科学的、表扬的与批评的,都要让他们去经历去体验。不出点洋相是学不会溜冰的,一个人的成长,不经历点波折是不够的,所谓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
二、给儿童的心灵播下美好情感的种子
儿童的心灵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同时也极易受到玷污;又是一块未经开辟的神奇土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播下的是温馨,就会收获热情,如果你播下的是冷漠,可能就会收获残忍。而语文课程对儿童心灵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语文教材是经过层层严格审定的,她非常重视儿童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多方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时候不能违背文本的价值取向,思维训练不能脱离健康情感的轨道。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追求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体验的个性化,从而违背文本的价值取向、脱离了健康情感的轨道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比如一位教师上《狐狸和乌鸦》一课时,用启发的语气问学生:“……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狐狸吃到乌鸦嘴里的肉。”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发言。
生甲:“狐狸借一把锯子来,把乌鸦落脚的树锯断,让乌鸦掉下来……”(典型的没有环保意识,树能随便锯吗?并且,学生忽视了树还没锯断,乌鸦就会飞走了这一显而易见的事实)教师评:“很有意思!但乌鸦会飞走,结果狐狸还是不能得到肉。”
生乙:“狐狸借一把枪来,一枪把乌鸦射下来。”教师评:“很有创意!竟然想到用先进的武器。这样,狐狸不光可以吃到乌鸦嘴里的肉,还有乌鸦的肉吃了。”(教师显然没有考虑动物保护协会的意见,在为“残忍”推波助澜。)
生丙:“狐狸弄一个打火机来,把树点燃,把乌鸦烧死在树上,肉就掉下来了。”教师评:“用火攻,有意思!乌鸦不把肉吐掉不行了。”(不光是环保意思缺乏,已经犯了森林纵火罪了,残忍程度升级。)
生丁:“乌鸦叼的肉是给它的孩子们吃的,狐狸想办法钻进乌鸦的家,把乌鸦的孩子们捉住,逼着乌鸦把肉交出来,……”师评:“真是绝了!乌鸦再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了。”(哇噻!还是不是老师?还是不是学生?连的一套都出来了。)(转引自徐卫《学生冷漠谁之过》)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诱导可谓深入,学生的体验可谓独特,学生的思维可谓活跃,但它违背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脱离了健康情感的轨道,对儿童的心灵造成了污染。“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蒙台梭利《儿童教育》),这是我们语文教师要特别警惕的。其实,在《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中,乌鸦爱慕虚荣确实不好(这是文本的价值取向),但也是一个受害者,值得我们去同情。乌鸦本是一种讲孝道的鸟,俗话说:鸦有反哺义,羊有跪乳恩。如果教师能从这个方面加以引导,让学生想办法去帮助乌鸦改正爱慕虚荣的毛病,那么学生就不仅学习了语文,而且从品德方面得到了启示,也受到了热爱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教育。
三、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一个好的行为或好的方法,可能使人得益一时,一个好的习惯却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可以肯定地说,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他还进一步指出:“凡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要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
人们常说,好习惯是童年养成的。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对于语文教育而言,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听,就是倾听,细心地听取。有些儿童不会倾听,要么心猿意马,要么毫无耐心。培养儿童倾听的习惯,关键在于细心和耐心的听。只有养成了倾听的习惯,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思想和情感,才能传达出与对方进行平等对话的信息,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说,就是开口说话,良好的说话习惯包括想清楚再说、用普通话说、声音响亮地说、完整连贯地说等要素。读,就是读书。读书时,书本与眼睛应相距1尺左右,不仅要会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还要会默读,边读边思考,在书上作圈点批注,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才是良好的读书习惯。写,就是书写。书写的姿势要正确,达到“三个一”(眼睛与纸面相距1尺,身体与课桌相距1拳,手指与笔尖相距1寸)的要求;书写的态度要认真,达到清晰、整洁、美观的要求。
其次要注意培养儿童质疑的习惯。质疑是中国传统的阅读教学经验之谈,古人认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朱熹语),“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而疑之难”(唐彪语)。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质疑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法,在一般情况下,一堂阅读课应经历自读-浅悟-质疑-精读-深悟的教学过程。不然,一堂课学生都是按老师预设的进行,学生提不出问题,课堂上没有思维的交锋,这样的课怎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质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手段,质疑的前提是熟读精思,没有思考和勇气,就不可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不断的质疑和探究中,儿童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理解中质疑,每堂课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质疑,使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
第三,要培养儿童专心致志的习惯。学习中养成凝神静思、专心致志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品质。心理学表明:一般人不可能高质量的同时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时做,必须使每件事的质量有所降低。古语云:“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专心致志的习惯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致力于主攻方向不分神,在一个单位时间内紧紧围绕主攻方向安排学习内容,其它一些与之不相关的事情都不去想,更不去做。二是上课全神贯注地听讲,做作业时聚精会神地思考。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能够做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有些儿童上课时易走神,作业时不能进入状态,“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孟子?告子》),有一点动静就离开作业思路,然后又从头开始集中注意力。这显然是与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背道而驰的。
第四,要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习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不可分割的。特别是独立思考的习惯对批判地吸收前人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就是凭借“怀疑一切”的精神提出了划时代的“光量子”概念,创立了相对论。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要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体系;就要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懂的问题;就要不“尽信书”,勇于探索,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10岁时随老师郊游,看见一女尸漂在河里。老师随口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小郑在年龄、落水原因、三魂七魄是否看得见等方面提出了疑问,然后修改道: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老师连声称赞改得好。这种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的精神,成了千古美谈。
1.主观思维影响。
我国普通高等公共体育教学由于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严重的教育教学滞后性,如:教学内容狭窄、教学方法调一、教学效应不佳等诸多不良现象。以体育技术教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比较重视教育的显性意义,忽视受教育学生的潜移默化的隐形意义,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挫的现象,当他们离开校园,有些院校大三上学期就彻底的告别了体育这个十几年的教育长伴者,甚至有些学生离校后认为高校体育教育毫无意义。这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体系与学生即将面对的现实社会严重脱节,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一大硬伤。同时,在我国高校多数院校存在“笼统”教学模式,忽略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拒绝分类教学模式,让部分学生产生一种上体育课的心理压力,不能让公共体育课程回归当初的教育本质和教学目标。
2.客观因素限制。
体育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善与健全一直成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我国不少高等院校体育设施简陋、器材匮乏、设施陈旧,难以给学生的体育活动提供必需的硬件保障,影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文章作者在通过走访交流调查,占很大比例的高校学生认为在公共体育课堂能学到的有用的东西很少,课堂所讲授的内容与将来参加课堂的原始认知相差较远,不能及时满足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需要,使缺乏对课堂的热情,甚至波及到其他大学专业学科的学习。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学习多基于对未来社会工作实践的需求,能够对学生毕业步入社会角色转变有实质性的帮助,课程教学应围绕不同学生集群进行展开。
二、深化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分类指导教学意义
1.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分类教学的推广与实施,使枯燥的体育课程由简单而又单一的跑、跳教学向快乐的教育的本质纵深进行发展。让课堂能够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能够让教师感受教学的快乐,使学生在快乐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用,让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回归到教学的本位。各方面有利因素在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堂的集结,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幅上升,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体育教育教学中来,最终使沉积已久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向积极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转变。
2.有利于深化我国高校课程改革。
随着科技是第一生产的地位不断被显性化,如何为科技保驾护航,助推社会腾飞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大课题和使命。作为教育的高等殿堂———高校,高校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成败,高校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公共体育课程长期以来被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进行教学,而长期以来沿用缺乏创新精神的“笼统”式教学模式,让师生的参与热情不断受挫。普通院校公共体育分类指导教学法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公共体育这一单一课程的课改发展,而且能够形成样板式效应,助推整个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和完善,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发展目标。
3.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
据调查了解,我国大学生各项身体技能素质正在不断下滑,与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2.72厘米和1.29厘米;学生体重呈现瘦、胖相当的哑铃模型,近视率接近90%,近视率居全球第二。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数据的呈现,为我国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敲响了一记警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以增进学生健康、提高学生体魄和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目标,高校体育的分类教学开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热情度,对学生在参与中潜移默化的体验课程设置的目标有极大的帮助,让身体各项机理得到充分的调节和锻炼,有助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分类指导教学开展策略
1.灵活课程设置。
高校公共体育课分类指导教学切入点在教学课程设置上,高校在学生入学第一学年的公共体育课程以体育基础课为主基础课,侧重在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之上,内容主要有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在第二学年增设选修科目,主要有三大球大球、艺体等项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使其受益终生。针对多数高校在高年级不开设公共体育课的现象,作者认为体育课程的开设是相当必要的,课程的不断实施有利于他们养成体育锻炼形成习惯性,把健康身体形成必然性;同时有利于高年级学生顺利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分类教育的方法应不断地进行创新,各高校应适当增加了理论课的教学课时,注意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乐于学习。
2.转化思想认识。
通过长期实践证明,大学生对公共体育的见解往往局限在大学教育,忽略了体育的长期有效性,很多学生在离校后便放弃了对体育的坚持,受益终身的体育,因其长期不练,终究毫无益处。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分类指导教学应在增进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现有基础上,强化体育意识、认知的培养,使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等各种要求。同时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当注重个体学生教育教学,满足学生个别个体的需求,设立新颖的体育课,把学生引导到体育兴趣上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3.完善教学硬件。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论;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程将教学重点放在应试能力的培养上,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的培养,使语文教学成为一种低效率的教学活动,学生无法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兴趣。陶行知在教学中总结了生活教育理论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当代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讨论。
一、构建生活化语文教学环境
陶行知在生活化教学理论中曾提到,一切教育应以日常生活为中心,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没有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是缺乏吸引力的教学内容。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活中的每个事物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要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的前提是要构建生活化语文教学环境,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结构,使原有封闭的语文教学内容转化为开放的、和生活紧密相连的课堂内容,使教学环境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生活和语文学习联系起来,从而将课堂移动到生活中的每个情境,也让生活中的每个环境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素材来源。
二、将生活资源运用到日常语文教学课堂上
语文的教学内容多以贴近生活具有感染力的文章为主,这些文章在给学生提供语言素材的基础上也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进一步形成。陶行知在日常语文教学方法上主张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日常语文教学中,将生活资源在日常教学中活学活用,解放学生的思想,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和思维定式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和想象空间,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当中思想得到无限延伸。在课堂上教师也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手段为课堂提供技术支持,利用信息技术将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资源影像资料搬到课堂上,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接触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
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利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进行语文教学,让教学“活”起来,让日常教学的内容和生活充分结合在一起,让生活走进课堂,在生活和教学内容的交融中提升教学效率,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兴趣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你们想猜猜吗?这个谜语是:‘一口吃掉牛尾巴。’(打一字)”同学们听了,脸上都闪烁着兴奋而好奇的光彩,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这时候我抓住时机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谁说的对?”孩子们齐声回答:“想。”“那么,请你们翻开书本,读一读《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生字,从里边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充满激趣的导语,很容易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识字活动。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有时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但他们平均每天都要认识十几个字,而识字教学本身又很枯燥无味及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等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又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四册《识字学词学句(一)1》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整节课,我设计了一个旅游的大情境,在愉快的旅游中分成六个环节,让学生识字。
1、买票:自读生字,组词。
2、浏览景点:认识景点名称(即山东泰山、安徽黄山、杭州西湖、贵州黄果树瀑布、西安兵马俑、洛阳龙门石窟、四川乐山大佛、南京中山陵)。
3、扫除拦路虎:认识“徽、杭、瀑、俑、洛、窟、陵”等字。
4、请小导游介绍景点特色。
5、奖励优秀小导游。
6、请优秀小导游再带大家浏览景点,再认读景点名称,巩固生字词。整节课,我精心设计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情景,使学生如亲临其境,学得津津有味,效果极佳。
关键词:艺术教育儿童天性
儿童是祖国的明天、国家的栋梁,儿童的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事关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做好儿童的教育工作,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具有强竞争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与推广,教育界开始逐渐关注现代艺术教育,许多家长们也都意识到艺术学习与艺术熏陶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童是有天性的,正如动物植物是有生长规律的,如果你破坏了它的生长环境或是改变了它的生长周期都会影响它的生长,急功近利反而会一无所获。
法国教育家卢梭就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他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教育应当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为更好地开展儿童艺术教育,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儿童的天性!
发展儿童艺术教育的时代意义
首先,艺术教育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的作用,这是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爱因斯坦就以他的切身体验告诉我们:“艺术的力量是无穷的,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其次,艺术教育是推动我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教育改革的实质是要把在升学考试竞争中取得好成绩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转向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提高素质为主要目标并不懈地进行革新的教育。
再次,大力发展艺术教育符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艺术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精神文明的范畴,发展艺术教育事业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儿童的天性特点
其一,儿童有艺术的天性
“艺术,这是体现人的心灵美的时间和空间。正像体操能使人的躯体挺拔一样,艺术能舒展人的心灵。”[1]笔者想说,所有的孩子,其实都有艺术的天分。从咿呀学语开始,他们就大展歌喉、哼唱出最动人的音符;从刚刚学会握住笔杆,他们就在纸上、墙上、桌子上……只要能够碰触的地方,展示自己的美术才华;从双腿跌跌撞撞可以行走,他们就把自编的舞步展示给了世人……
其二,儿童有求知的天性
“儿童是一个发现者。在寻求他自己的适宜形式方面,他是一个尚未定型的和有灿烂前景的人。”一切人类生来都是渴于求知的(亚里士多德语)。“求知是人类的本性”[2],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是儿童探索的源泉。
其三,儿童有渴望尊重、平等交流的天性
尊重和自由是孩子成长的前提。每个家长都爱孩子,但爱的方式却各不相同,而爱与被爱的前提都是尊重和自由。人人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孩子也不例外。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其四,一些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天性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一些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天性,诸如: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情绪化、以自我为中心等。
如何对儿童天性进行艺术教育
第一,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性进行教育
“一只鸟儿学飞,一条鱼儿学游,一头野兽学跑,都不需要任何强迫。它们一旦觉得自己的肢体长得够强健了,它们立刻就自行去做这些事情。”[3]儿童的身体发育有其阶段性,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才会长牙、走路、说话……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知识的学习也有其阶段性。但这些阶段又不是截然分开的,无论体格、感觉训练,还是知识和道德教育,都不能过度集中地放在某一阶段实施,更不能强制进行,而只能适当分配在每一发育阶段,循序渐进地实施。
比如说五六岁左右(具体年龄是没有限制)有一定自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孩子,才可以开始学习器乐,而舞蹈、绘画等则可以更早地学习,并没有太多的限制。儿童学习艺术的年龄并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大脑接受能力。
“人的智力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建立于儿童在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4]所以我们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善于发现儿童萌芽状态的阶段特征,“应该当心地捉住他们的性质上的有利时机”[5],“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而勉强被迫去做就要花费加倍的时间与劳苦”[6],然后给以适时、恰当的引导,抓住关键时机进行教育,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儿童天性艺术教育因人而异
由于收入状况、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儿童的成长发育、智力发育状况等都不相同。这就要求家长多注意观察和引导,配合老师共同教育。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家长把孩子所进行的艺术教育当作互相攀比的资本;有的家长则认为学习艺术就能够帮助孩子出人头地;还有的家长认为音乐能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就认为越早学习音乐越好……也不管孩子的兴趣爱好如何,就强迫孩子去学习艺术。这怎么可能形成兴趣?自然也学不好,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儿童的艺术教育首先要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入手。家长积极主动地了解、认识儿童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然后加以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在确定目标之后,孩子就要跟随老师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然后,老师针对不同性格、条件、爱好的儿童,采取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认真的教学工作。
第三,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儿童、多与儿童交流
人生而平等,不论年龄大小,不分贵贱贫富,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理应得到尊重与信任,这会增长孩子的自信,增加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
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当学会弯下腰来、蹲下身子与儿童交流、讲道理,尊重、响应、鼓励、发现和引导他,给他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那远比体罚收效更快、更持久、更有影响力!
正如洛克所说:“如果谁希望自己的儿子尊重他和他的命令,他自己便应十分尊重他的儿子。”“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儿童一到懂话的时候,就懂得道理了。”
“成年人必须相信,在儿童的发展方面他们只能起一个次要的作用。他们必须努力理解儿童,这样他们才能适当地帮助他们。这应该是儿童家长的目的和愿望,也应该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目的和愿望。当然,儿童远比成年人弱小。如果儿童要发展它的个性,成年人必须控制自己,试着领会儿童的表示。”
第四,在儿童天性艺术教育过程中,注意儿童良好个性品质、自控能力、协作能力等的培养
幼儿时期是道德情操培养的关键期,优秀的道德品质必须从摇篮时期开始熏陶,“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是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7]所以加强道德教育需要早下手,要注意言传身教,避免懒惰和不良社交,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另外,老师、家长在课外时间,应当多给孩子讲述音乐家的成长经历、奇闻轶事等,引导孩子更多地涉猎相关学科丰富的知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磨炼孩子的意志,培养良好的性格,增强孩子的自控、自律和自我激励能力的培养;通过安排一些集体排练、演出、比赛,培养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形成儿童之间相互理解、欣赏,互相学习、交流和默契合作的良好气氛……提高儿童的整体修养。
第五,全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将艺术教育进行到底
创造力是儿童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儿童成长、教育过程中,儿童应处于主动地位,“儿童自己所作的自由选择,使我们能看到他们的心灵需要和倾向”。而艺术学科又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它为儿童提供更多自由、更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教师要善于运用艺术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进行充分的自我表现。通过发展儿童的直觉思维,让儿童体验充满创造性的愉悦。
老师不仅应教授知识,还应给予儿童机会去发挥创造。不是告诉他们固定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做创造性的尝试。对于他们的创造性尝试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从而养成善于思考、积极尝试、勇于创造的态度。
但是,在儿童充分展现创造力的同时,还要让儿童形成这样一种认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就如同玩游戏一样,凡事都是有规则的。
第六,抑制和引导不利于儿童发展的天性
在儿童生活当中出现的那些不好的、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天性,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注意进行积极的抑制和引导。
正是由于儿童具有上述天性和成长特点,更需要科学、完善、系统的教育观来指导和规范儿童教育、儿童艺术教育。但同时还要注意到: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而不只为成人期做准备。所以,儿童教育一方面要着眼于未来,为儿童的未来生活与发展做准备,另一方面又要着眼于现在,使儿童有一个欢乐幸福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新华文摘》[J].2003(2)141
[2]苏霍姆林斯基著,毕淑芝等译,《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607
[3]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形而上学》[M].商务印书馆,1983第1版,1
[4](意)蒙台梭利著,江雪编译,《童年的秘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101
[5](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52
[6](意)蒙台梭利著,江雪编译,《童年的秘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63
[7](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51
[8]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51
[9](意)蒙台梭利著,江雪编译,《童年的秘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80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有许多,但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是否对该门学科产生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第一步。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情绪,能够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同时也是形成良好的教与学局面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向学生发出信息,这一信息发出,必须是诚恳且深沉的,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理服人,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在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要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讲课时面带微笑,目光要亲切,表情要轻松愉快。在与同学们回答问题的互动环节中,应激励和信任每一位同学,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经常表扬先进,鼓励进步,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一节课中的关键环节,好的导入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很快地进人学习状态。笔者尝试用音乐导入新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舒缓的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曲调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并且还可以给学生一个轻松温馨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也是一件轻松惬意的享受。可以说,音乐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必须强调的是,歌曲导入不单单是盲目地放一首歌曲而已,而是必须与该堂课的内容相关,紧扣主题,只有那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二年级Unit5Canyoucometomyparty?时,就可以放一首HappyBirthday歌来导入。对于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学生们个个都很熟悉,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在课堂伊始播放这首歌时,会让学生们回忆起许多与生日有关的快乐的事,并且会猜想老师今天怎么会放这首歌啊,与今天所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吗?带着这样的猜疑,趁热打铁,老师把这堂课的标题写在黑板上,这堂课的主题就非常鲜明了,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来,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让学生对即将要上的课程充满了兴趣。
(三)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参与热情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消除学生的单调情绪和枯燥感,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情境教学的关键是情境的设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种适合的语言环境,布置一种情景格局。为使学外语的气氛贯穿课堂始终,我们要把课堂情境化,课堂不应是课堂,而是应教材的需要变成“商店”、“车站”,甚至是“伦敦”、“纽约”,教师要试着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某个具体的生活场所,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激发张口说话的热情。而且,英语作为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机能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完成,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性和参与性。因此,教师要努力通过日常生活实际展示情境、用语言描述情境、用图片再现情境、用实物演示情境等多种途径创设虚拟的或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参与活动,提高参与热情。例如人教版初中二年级lesson51学习过生日的对话,我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过生日的用品,如蛋糕、蜡烛、鲜花、小礼物等,同学们的参与度很高,课前做好了充分地准备。在课堂上,几位小演员模拟过生日的场景进行轮流操练,同学们一边表演一边学到了知识,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而且令每个同学印象深刻。这样的课堂生活情境的创设,的确是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快学生记忆过程,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趣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适当采用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还是以感性思维为主,多媒体教学恰恰能发挥自身优势,丰富学生的感性思维。现代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形象生动,使师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再现了生活实际,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一方面,极大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为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运用英语交际能力,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优化。比如人教版初中三年级教材Lesson10Makeourworldmorebeautiful的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磁带,并配以贝多芬的《TheMoonlightSonata》,呈现各种美丽的画面。在美妙的《TheMoonlightSonata》旋律中,视听结合,大量的信息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积极参与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实践课程的开发可以解释为:解决现有实践课程开发理论所存在的问题以满足实践课程的要求,实践课程开发研究为实践课程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通过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原理以及各种可重用的技术来尝试解决世纪的教育教学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理解教育教学规律,以形成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独特认识的研究取向”。高等教育学校教育目标如果一旦确定,就应该构建、展开、研发一个与教育目标的实践课程相辅相成的体系。既要科学也得合理,最好可以实现教育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是一个非常灵活、非常全面的能够得到很大效益的实践课程方案。必须根据教育目标所界定的规格、层次及其职业岗位职责任务,科学合理地组合实践课程结构、内容及其教学目标,必须要拥有四个理念。
(一)多元化根据企业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需求,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具有跨岗位、跨职业的能力。满足这种需求,就要开发多元化实践课程。
(二)重视实践、实训实现能力教育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是实践教学,因此,设置实践课程既要充分体现岗位资格所需要实践的内容,又要体现交叉复合岗位和职业的实践形式,还要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
(三)前瞻性办教育有教育的规律,培养人才具有理念,这就要求实践课程设置必须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未来人才市场需求作出准确分析和预测。
(四)目的性市场经济以盈利为主要标志,因而势必不断引进新设备、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而办教育很难跟踪这种变化。与其“忙于追赶”,不如加强基础能力训练,增强学生潜在能力,设置基础性实践课程,如在财会专业中,加强会计基础知识教学,强化财会工作的基本核算方法和基本操作规范的训练。
二、CBE模式在我国应用型高等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CBE指的是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BE模式是用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以此出发来确定评估教学效果、设计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的一种实践模式与教学思想。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重点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学生。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薄弱,是我国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而CBE模式的好处,恰在与产业界的合作密切,产业界在开发学校实践课程中的介入程度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强,更符合企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因而,要想深化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应该借鉴和学习CBE模式。
三、实践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实践课程开发的必然要求用人单位本着自己的效益来进行考虑,多数要求面试者掌握一定的经验,给新员工的培训又短又少,等待着毕业的学生刚刚走入工作岗位的时候最大感受是缺少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却因为自身的额实践能力不足与自己梦寐以求的岗位擦肩而过,所以,大学生能够在学校的期间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已成为毕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应用型高等教育实践课程开发的要求。
(二)实训教学大力加强实习资金投入,提升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能力,建设一批实践。实训基地,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实训教学可以解释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种基本的实践课程。就现在情况来看,想要提高实习效果,有很多的实际困难。校外实习成为学生在校学习要历经的一个过成来说,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在“看淡专业、重视基础”的情境下,能够正确的认识应用型高等教育实践课程模式对学生培养使我们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大学生应该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专长,才可能满足社会形形的需求。现实情况既是如此,令人担忧,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对专业的专业术语、专业工作流程、工作范围基本不了解。
四、实践课程最重视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基本的基础教育文化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大的提高学生潜在的发展能力和广泛的适应能力。
(一)实践课程中,每个实践课程模块也设置了核心的实践课程,即把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学生能够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各种实习基地,通过接触来获取直接经验、培养技能、技巧。
关键词:教育外部性;外部性教育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各行各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促进个人全方位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教育正外部性的众多影响之一,然而教育外部性也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使用无法达到帕雷托最优,影响到国家对教育补贴的政策,以及个人对教育的投资。因此理清教育外部性的界定及性质,分析其影响,找出适用于教育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对于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更好地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具有巨大的价值。
一、教育外部性的界定
外部性是任何经济学家无法回避的问题,最初由马歇尔在1890年《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部性的概念,经过庇古、科斯等人的批判补充,外部性理论在1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外延也不断得到扩充,为解释和解决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纵观众多经济学家对外部性概念的界定,无非从两个角度:一是从外部性产生主体的角度来定义;二是从外部性接受主体的角度来定义。前者代表性的定义首当推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定义:“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第二类如兰德尔的定义:“外部性是用来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在对外部性的研究中,大多采用第一种定义。
教育外部性是外部性外延发展的产物,与医学外部性、思想政治外部性、政府行为外部性等一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样影响着人们的教育理念。弗里德曼对教育的外部性作了经典性的阐述:如果大多数公民没有一个最低限度的文化和知识,也不广泛地接受一些共同的价值准则,稳定而民主的社会就不可能存在。而教育对文化知识和价值准则这两个方面,均会做出贡献。儿童受到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自己或者家长,而且社会上其他成员也会从中得到好处。由于无法识别受到利益的具体个人(或家庭),所以不能向他们索取劳务的报酬,因此,存在相当大的“邻近影响”。卢卡斯则从经济学角度论述到:当某一劳动者接受教育后,本人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会提高,同时通过“潜移默化”,周围的人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率会提高,但他并不因此获得额外报酬。同样中国学者对于教育外部性也作了类似的论述:王善迈把教育的产品属性定为教育具有巨大外部效益。一个人接受了教育,不仅受教育者可以获得经济的、非经济的效益,同时社会也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与非经济效益。从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看,教育是不可“排除”的。因此,从整体上说,教育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范先佐认为:教育几乎是完全的“免费午餐”,致使教育部门缺乏自身.的发展动力,收益几乎全部外在化了。袁志刚认为:教育的外部性就是“其社会收益大于个人收益”。袁连生认为:“教育的间接消费效用,是教育的外部产出或外部效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的外部性则具有如下性质:教育的举办和产出除了达到国家和个人的教育目的外,还会给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带来经济、非经济的影响,但教育却不能向受影响社会团体和个人给予直接补偿或不必要补偿。
二、教育外部性的分类
第一,根据教育外部性的影响效果划分为教育正外部性和教育负外部性。关于教育的正外部性显而易见,如一所高校校址的选择会给学校所在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如促进学校周围学习体育用品、饮食、娱乐、服装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不仅仅解决当地居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还可提高所在社区的文化底蕴,提高其居民的素质和精神生活质量。近年来,教育的负外部性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以文凭热引起的假文凭泛滥和社会风气败坏;以大学生就业困难所造成的社会负担,城乡教育差距拉大造成的教育不公平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不公平,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学生的暴力事件,如2002年的马加爵事件,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并引发民众对高等教育的忧虑。
第二,根据教育外部性的时空划分为教育代内外部性和教育代际外部性。通常的外部性是一种时间概念,主要是静态层面上考虑资源是否合理配置,即指代内外部性问题;而代际外部性问题从动态层面上解决人类代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这种分类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的代内外部性主要关注教育外部性影响的范围,指对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而教育代际外部性则主要指教育的长远影响,即指教育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的长远影响。在空间纬度上,教育的外部性可分为:农村教育外部性、城市(镇)教育外部性;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外部性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外部性;中国东部的教育外部性、中国西部的教育外部性等等。
第三,根据教育外部性的主客体划分为作为生产者和作为消费者的教育外部性。从教育整体上讲,作为教育成果的合格毕业生是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的教育产品,作为生产领域的教育,它就是作为生产者的教育外部性。从消费者角度也可划分不同类型、层次、属性教育的外部性,即包括基础教育外部性、职业教育外部性、成人教育外部性;义务教育外部性和非义务教育外部性;初等教育外部性、中等教育外部性、高等教育外部性;个人外部性和政府外部性。个人消费教育所带来的外部性影响范围涉及到个人发展对整个社会的作用,对社会其他人生活的影响。另外教育外部性影响的客体既可以是生产者,如毕业生所在工厂、公司等,也可以是消费者,如受教育者所引发的消费潮流,对其他消费者的影响。
第四,根据教育外部性产生的前提和根源可划分为竞争和垄断下的教育外部性、制度教育外部性和技术教育外部性。根据教育外部性产生的前提,可以划分为竞争条件下的外部性和垄断条件下的外部性。在教育领域,这种划分首先要考虑教育在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大环境下的产品属性问题。教育产品是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或者属于准公共产品,需要根据教育产品提供的方式来判断。如果教育产品由政府提供且个人消费不需要购买,如基础教育中的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国防教育等,这时的教育产品就是公共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教育产品是在垄断的条件下产生的,其教育的外部性产生的条件也是垄断。作为补充的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以及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如果不是被免费提供,个人像购买私人物品一样负担教育费用,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私人产品,而不管其提供主体是政府还是市场,这时的教育产品具有竞争性,其产生的外部性的前提条件是竞争。但这种划分不是完全的,教育产品的属性整体来说为准公共产品,其外部性产生的条件也是复杂多样的。
根据教育外部性产生的根源,可以分为制度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教育举办的本身要依靠教育制度来维持,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一种制度的存在,会影响到其他制度的运行;另外制度的改革,即教育制度的改革,会引发一系列社会变动,这种影响显而易见,不需赘述。而技术性的教育外部性,更多体现在教育产品上,也就是毕业生个人素质提高带来的外部效应,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高校产学研的结合,其研究成果的外部性就是技术外部性。第五,根据教育外部性的状态划分为教育单向外部性和教育交互外部性。教育外部性根据影响传递的方向可分为,教育单向的外部性和教育交互的外部性。单向的教育外部性指教育对其他团体及个人的外部影响,如一所大学对所在社区的外部性影响,而交互的教育外部性正如一所以城市名命名的大学和所在的城市之间的交互影响,两者有共同的利益关系那样,影响力是交互的。如一个城市经济发达则成为学生选择这所城市大学的潜在影响因素(从就业前景上看),同时如城市大学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也将会成为城市的象征。另外,根据教育外部性的影响状态,分为稳定的教育外部性和不稳定的教育外部性。稳定的教育外部性是人们通常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外部性最主要的方面。而不稳定的教育外部性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教育过程中的偶然事件,二是教育研究成果中所带来的技术性教育外部性,这在高等教育领域里尤为明显。
三、教育外部性的特性
教育外部性除了具备外部性的一般特性,如传递不通过价格机制、引起他人成本的减少或效用的降低、外部效应与个人收益的不可分割性外,它还具有本身特有的性质。
第一,教育外部性具有正向性。教育同时具备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但是总体来说其正外部性的作用和影响大于其负外部性,这与教育本身的性质和功能相关。教育(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国家举办教育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素质,促进个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促进国家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教育事业对于受教育者个人以及整个国家来说是一项积极的、意义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事业。教育外部性的实质是教育功能的体现,从教育的性质和功能上讲,教育的正外部性是人们和国家期望的,也是应有的主流。从另一方面讲,教育负外部性的体现大多与教育发展本身的不足相关,解决教育本身发展中的不足,就能较好地减少其负外部性的影响,如教育从文凭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假文凭就会失去市场;合理调整高等教育发展结构和提高其教育质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会得到缓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公平,会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随着教育的完善发展,教育的负外部性被限定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其负外部性的影响也就会被统筹在正外部性之下。
第二,教育外部性具有多样性。教育的外部性因教育在级别、类型、性质、区域等方面上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别,体现其内部多样性。如在教育级别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外部性依次减弱。在教育类型上,教育产业涵盖不同层次,它们有着不同的外部性特征。一般来说,教育产业的外部性小,如教育核心产业中的职业教育外部性相对较小。在教育区域上,一个地区投资教育,因为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其他地区也能受益,这就是教育投资的外部性。一般而言,在同一地区,城市级别越低,教育投资的外部性就越大,也即乡镇教育投资的正外部性一般要大于县城的,县城的要大于省辖市的,省辖市的要大于省会城市的,这是因为,贫困农村和乡镇的教育投资越多,教育质量越高,受教育的人向城市级别高的地方流动的可能性越大,而城市级别高的人员向城市级别低,特别是乡镇或农村流动的可能性很小。同样道理,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教育的外部性大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