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职业发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择业就业观念;理性择业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6?002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更新速度加快,职业发展的变化情况和它的发展趋势日新月异,职业发展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大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变化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和一般规律,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科学合理地管理个人职业发展,切合实际的选择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发展的内涵
职业发展是指个体逐步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并不断制定和实施新的目标的过程。职业发展又称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从首次参加工作开始的一生中所有的工作活动与工作经历,是由一个人在一生中所担任的一连串工作职务构成的连续过程,与组织关联密切。”[1](31)职业发展的形式主要有职务变动发展和非职务变动发展两种基本类型。
1. 职务变动发展
职务变动发展包括职务晋升与平行调动两种常见形式。晋升是职业成功的标志,也是职业主体劳动效率的动机来源,它能提高劳动者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促使劳动者在其职业活动中创造出更好的工作业绩,尤其是对初涉职场的新人,效果更为明显。平行调动就是职业主体在同一级别的职务上调动,尽管职务没有提升,但是在其职业生涯目标上可以得到发展,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未其将来的晋升做好了准备。[2](159)
2. 非职务变动发展
非职务变动发展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特别是在个人晋升空间较小的情况下,非职务变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个人追求职业生涯成功的需求。尤其是对于那些组织机构扁平化,上层管理机构不断削减的单位和部门而言,非职务变动发展已经成为个人晋升的代名词。换言之,中层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主要是非职务变动发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轮岗和换岗。
二、职业发展的新趋势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分工也随之不断更新和分化,职业的数量、种类、结构、要求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从总体来看,第三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和扩大,职业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职业分工逐步细化,社会对专业化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
1. 全球职业发展趋势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职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发展趋势:
第一,职业更新速度加快。
职业更新速度加快,主要表现在很多传统职业的快速减少、消亡和各种新兴职业的快速增加。从生产领域来看,第三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家政服务、旅游、保健、医疗、室内装修设计等许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职业层出不穷。此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术的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涌现出了诸如基因和转基因工程师、生态农业工程师、园林设计师、生化试验师以及纳米、航空航天技术工程师等新职业。从新老职业对比来看,一些老的职业不断衰退和消亡,一些新的职业不断涌现和兴盛,传统职业在新的条件下不断调整和革新。总的来说,新职业所占比例和绝对数量都在快速上升。
第二,职业分工逐步细化。
从职业分工的发展历史和历程来说,职业分工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粗放到细致明了的发展过程。职业分工从最初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一般分工到不同行业的特殊分工,再到不同职业岗位的个别分工。职业分工可以说是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和具体。例如,初期的农业如今已经分化成了粮食作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优良种培育、饲料加工、化肥生产等等职业。计算机网络出现后,网络工程师、计算机软硬件工程师、网页编辑、网络安全工程师等职业不断涌现。
第三,专业化综合化并举。
职业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职业所要求的业务知识、技术方法和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比如,医生这一职业的职业内容与其所要求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方法已经不在局限于简单地“望、闻、问、切”,还需要从业人员学习和掌握心理学、药物学、人体解剖学、医疗器械的使用等知识和技术。
职业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职业与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重叠以及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发展到今天,一些行业的职业界限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藩篱,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断朝着专业化、综合化发展。同一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可能是身兼数职。如现在的高校教师身集教学、科研、管理等于一身,有的甚至还是经营者和市场开拓者。
2. 我国职业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和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劳动分工的模式或社会职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一些老的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着淘汰或缩减,一些高科技、新能源和绿色环保行业逐渐兴盛繁荣。
第一,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
从当前用工要求和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查情况分析来看,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和职业活动的内容,已经逐步由简单向复杂方面转化。过去单一技能就能胜任的工作,现在往往需要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工作的内容也更加复杂,往往需要的是夸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职业岗位的范围和服务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接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不同职业人员之间的交往和协作大大增加,甚至很多职业还需要走出国门,职业交往的内容、对象和方式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第三,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化。
我国经济结构已经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调整为创新型集约型发展,要求社会成员具有创新意识,逐步淘汰传统的落后工艺和落后产能,提高科技含量,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因此,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对人才的需求已经由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化,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将更受青睐。
三、个人职业规划
个人职业规划就是要对个人职业目标的选择以及如何积累职业目标的资本直至实现职业的过程进行管理。个人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个人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职业目标不尽相同的,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优势、能力、需要、动机、价值观等逐渐的形成职业自我,即职业发展目标。职业发展目标可能同时有多个,也可能不够明确,甚至某些人一生都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只是在他们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不得已才做出选择。总的来说,个人职业规划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理性选择职业目标
能否理性选择职业目标,直接关系到个人职业目标能否直接顺利实现。职业目标定的过高,可能只是空中楼阁。反之过低,则显得毫无意义。理性选择职业目标需要依据客观现实,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扬长避短,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甚至还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切忌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
(二)积累职业发展资本
职业目标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积累职业发展资本、实现职业目标了。这就需要我们围绕职业目标制定一个实施策略,从知识、能力、经验、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不断积累自己的职业发展资本,也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摘要:在各类学科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学学科文化在不断地继承和创新中逐渐形成各自成熟的体系,并因学科知识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学科边界的日趋开放性,和学科文化整体的育人性特征,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职业思维、职业价值取向与职业行为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基于上述认识,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职业生涯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
关键词:学科文化;大学生;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28-02
大学生是大学学科文化的重要主体和关键因素,对学科文化的感知更具体,大学生影响着学科文化,学科文化也影响塑造着大学生。而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大学学科文化的熏陶。在某种程度上说,大学学科文化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学习某一知识本身的影响更大。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科文化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力,使其成为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有力手段。
一、大学学科文化影响学生职业发展的基本特性
1.学科知识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在学科研究不断延展下形成独立特性,表现出独有的研究对象及方式,并随着无数学科建设者的积累、改善、创新,形成独特的学科文化。显然,学科在知识理论、研究方法论等知识体系层面的成熟发展是学科文化的基石,体现为相对的稳定性。且学科发展的时间越长,其学科文化便越稳定,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越丰富和牢固,学科研究方法也会越成熟、可靠。总之,学科文化在其发展中会形成学科特有而稳定的特点,不因外界因素改变而改变。
学科文化有着自身相对清晰的文化范围,一个学科的学科文化不会也无法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核心,自身学科文化也不会因其他学科而发生改变。相互之间有着比较清晰的界限,有着自身无法被同化,甚至是排斥其他学科文化的显著特征。这对于形成本学科的独特性和研究范围的专一性有着重要意义,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之初的职业选择产生了深远而决定性的影响。
2.学科边界的日益开放性。学科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科学研究的问题导向下,学科边界日益呈现出开放性特征。在某些学科的边界,如生物、化学等大学科,研究的拓展会赋予其子学科跳出母学科的趋势,相互之间有共通之处但也有显著区别和各自侧重。学科文化中非核心的部分极易发生改变,这种局部上的突破表现出学科边界的日益开放性。
在学科文化发展过程中,虽然相对各自封闭和独立,但是却绝不可能完全独自发展,并且不同学科的封闭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就反过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开放性。例如,生命科学的研究不可能离开数学和物理等学科,互为研究手段,相互依赖、促进,相互利用对方的研究成果。这对于无边界职业发展背景下,大学生职业适应性能力的培养势必产生重要影响。
3.学科文化的育人性。从学科文化的角度来看,大学学科文化与学科组织成员的学术探究活动紧密相关。能够赋予学生实际的科研能力和文化知识。因此,大学学科文化所带来的学术探究能力是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文化的最根本、最有价值的特性。
在学科文化的影响下,学生对学科知识深入学习,知识体系的构建会逐渐稳固和丰富,而在构建这一个体系的过程中,学生会自觉地认可学科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并且学科体系本身又能成为强有力的工具来形成这种思维方式。因此,学科文化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思S能力及其价值取向。
二、学科文化影响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基本维度
1.学科文化对职业思维的影响。学科知识体系的稳定性决定其独特性,并体现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当中,对其职业思维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理工科的学科文化熏陶下的学生讲究逻辑思维,更敢于创新和推陈出新,而文科学生更注重理论和学术。这种思维模式便将延续性地体现在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对于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理工科学生更倾向于用线性的、创新的思维去解决,而文科学生则更倾向于用重复的、已有的思维去解决。这也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并且更适合于选择本专业对口职业的原因。同时,学科文化的独特性也决定了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学科语言,学科文化影响下的学生自然会用自身的学科语言来表达自我,这种个体的情感表达对自身具有独特性的职业思维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学科的特征还能进一步影响学生的性格形成,而这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种渗透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不可抗性,影响着学生本身与周边的教研活动环境,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性格的塑造还进一步地影响了学生的职业思维,因为一个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拥有什么样的职业思维,外向的个性更倾向于快速干脆地解决问题,而内向的个性一般在职业生涯中处理问题更为慎重平稳。
这种影响就是塑造学生职业思维的巨大力量,由此,决定了不同学科文化下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职业思维模式,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学科文化不仅促使了社会职业分化的形成,也通过塑造出不同的思维模式保证了这种分工的合理和高效。
2.学科文化对职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当中的职业价值取向,对于其自身职业生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个体的职业价值取向是一种人格倾向,而对于整个大学生群体来说这种价值取向则是一种文化倾向,表现为大学生对于学科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并将这种价值取向体现在自身职业生涯当中。例如,数学和物理学科更注重运用严密的逻辑、准确的推理来解决问题,体现出该学科“求真”的价值诉求。这种体现在学科里每一个细节的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形成,并在未来的职业中鲜明地体现出来。大学学科文化影响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过程也是大学学科文化育人性的体现。
3.学科文化对职业行为方式的影响。职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还是个体的职业行为,它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实体部分。学科文化能够引领激励学生、增强学科凝聚力,也能发挥约束和制约的功能。这些正面效果会最终体现在学生将来的职业行为当中,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职业行为中表达自身观点上,理科学生在学科文化的影响下表达观点是更倾向于关注客观现实,而文科学生一般会加入更多的主观态度。二是在职业行为中的做事方式,理工科学生更倾向于独立地解决问题,而文科学生更倾向于与人交流,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同时,学科文化所培养出的实际能力、专业知识是其在职业发展中使用的直接工具,行为中是否充分合理地利用了这一工具是决定职业发展是否顺利的关键。所以,一个良好的学科文化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拓展学科文化,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措施
1.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职业生涯主题活动。要在各类职业生涯活动中广泛地赋予学科文化和学科特色,使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之初能感受到更多的学科文化,并且提高他们实际运用学科文化增强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力。
2.学科教师一对一职业测评与指导。学科教师对于本学科文化的理解更为深入,将其运用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经验也更为丰富。应积极搭建起学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让学生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增强学生在今后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3.搭建“互联网+学科文化”的宣传教育平台。如今处于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建设和宣传学科文化,使其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产生更大影响,使学科文化能更深入细致地渗透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分发挥学科文化育人、导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胥秋.大学学科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1-4.
[2]肖楠,杨连生.大学学科文化及其“生成-演化”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20-23.
[3]陈何芳.大学学术文化与大学学术生产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1-7.
[4]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教育研究,2009,(4):89-93.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价值观 职业生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近年来,90后大学生已悄然成为高校就业大军。90后大学生经历了市场经济转型、改革开放扩大、金融风暴洗礼等社会经济变|,其个性特征上烙上鲜明的时代印记,勇于提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观点,择业以兴趣为先。由于90后大学生具有一系列新的特点和需求,因此深入了解9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与发展,以及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存在哪些问题,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具有积极作用。
2基本概况
调查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职业发展意向问卷”,收集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未来职业发展意向的具体数据。对我院2015届进入毕业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到有效问卷9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其中,城镇生源地学生占26.06%,农村生源地学生占73.94% ;男生占63.83%,女生占36.17%。
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1择业取向
3.1.1地区取向
目前我校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地区选择相对比较集中。有8成多的学生愿意选择留在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其次是内陆地区的省会城市,也有近3成的学生选择;之后是内地的中小型城市。虽然西部地区急需人才,国家对引导高校青年赴祖国西部就业采取了多项措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特别是诸如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三扶一支计划等,但愿意考虑选择到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就业的学生总体而言是偏少的。
3.1.2单位取向
总体上讲,单位性质取向还是比较广泛的,但不同专业和性别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趋向于到国有企业工作;愿意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学生有近4成多,另外愿意选择去民营企业、三资或外资企业的也占了3成多。同时,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同学也占了近4成,且男生明显比女生更愿意考虑自主创业。相对于女生而言,特别青睐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愿意到企业就业的比例明显比男生低。访谈结果亦显示,女生重视家庭的传统角色仍是该群体在择业时的重要考量;同时,机关部门工作比较稳定、体面,有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
3.1.3期望薪资
个人职业发展前景虽然是学生择业高居榜首的考虑因素,但该因素比较综合,缺少明确的衡量指标,比较难以具体考量。而居第二位的将近七成的学生重视的薪酬福利则是一个具体的可量化的择业标准。对不同学生群体期望薪资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同等学历之中,男生的期望薪资明显高于女生。大部分的学生对期望薪酬的最低标准集中在2000-4000元范围中。
3.2择业标准
择业观集中反映在学生对职业选择的价值判断和态度倾向上,不论性别和任何专业,学生在择业时最看重的三个因素都是个人发展前景、薪酬福利和工作生活环境,且选择这三项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因素;个人兴趣爱好位居第四位,有五成的学生看重该因素。其中,个人发展前景和兴趣爱好属于发展因素,薪酬福利和工作生活环境属于保健因素。这说明,在校学生现阶段既注重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又注重职业所带来的物质回报以及工作生活环境,但对父母亲友看法和社会声望与地位这一类的声望地位因素均不重视。另外,男生明显比女生更加看重个人发展前景、薪酬福利和专业对口度,女生则明显比男生更加重视工作生活环境和工作的稳定性。
3.3择业准备
高校大学生最重视的求职准备亦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的择业观。调查结果表明,在求职过程中不论性别和学历,82.98%的学生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个人的工作或实习经验,82.45%的学生认为是工作能力,还有73.94%的学生认为需要依靠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还有不到2成的学生认为学校名气和相貌衣着在求职中起作用。作为初入职场的社会人,我院学生凭着积极主动、听从指挥、踏实完成本职工作的态度和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上司、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努力地适应当前工作。
3.4择业质量
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又新设置了不少专业,学生规模在不断扩大,致使就业压力激增,学生就业竞争和难度加大,大部分毕业生不得不降低就业标准和预期目标,有将近7成的毕业生表示因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会考虑先就业再择业。
4对策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目前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扭转这种局面。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个系统问题,个人、学校、政府和社会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完成,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这项复杂的任务。
4.1树立先进的职业生涯教育理念
目前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普遍只关注毕业生的求职及面试的技巧,却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犯了“重就业率,轻就业质量”的错误。因此,高校应该首先认识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准确定位并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而且对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对用人单位满意度的提高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高校应该根据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开展不同类型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4.2完善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
4.2.1职业潜能分析辅导
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必需包括职业潜能的辅导,自我职业发展潜力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自我的身体素质、自我的职业兴趣、自我的职业人格、以及知识、技能和能力倾向等。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对自我职业发展潜力,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确定自己的学习、实践计划以及各方面的职前准备,以实现毕业以后的顺利就业。
4.2.2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及技能的培养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的重点,一方面在于引导学生准确、全面、客观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策略;另一方面在于调动大学生进行自我生涯规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形成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制订方案、做出决策等的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等等,促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而不是在学校的严厉督促下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4.2.3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意识教育是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引导:
(1)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业。创业不是个人行为,是合作和表率;创业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意识,更是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因此,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内涵有助于获得创业的成功。
(2)引导学生增强创业意识。高校应注意营造创业的良好氛围。例如,我校一年一度的金点子创业大赛,通过大赛选拔出优秀的创业项目进驻到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并给予更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和勇气,使更多的大学生脱颖而出。
(3)引导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将创业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参观知名企业,与有着成功创业经验的人士进行面对面的经验交流会等,这些都是培养大学生交流能力、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4)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是全新的就业模式,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就是要适应这种经济体制多元化决定的就业配置市场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状态流动化的趋势,合理引导大学生就业。
(5)规范学生创业意识教育。将创业教育列入到就业指导中,要将创业课程、讲座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规范的创业教育网络。
4.3构建完备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4.3.1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
高校应逐步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构职能化、专业化,成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服务机构,认真落实教育部文件的精神,充分认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尽快成立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机构,创新教育手段,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对于大学生而言,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建立在对自身准确的评估上,大学生对自身的科学评估就需要在专业组织的帮助之下,在先进的测评系统的测试之下来完成,这就需要有科学、完善的测评手段,由专业的机构来进行测评,以给予测评对象科学、公正、客观的测评结果和解释。
4.3.2加快调整职业生涯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载体,只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建设,才能做好其他方面的相关工作,高校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课程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只有结合各年级大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帮助大学生规划好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
5总结
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任何力量都无法单独来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学生、高校、政府、社会等多方面共同的努力才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从学生方面来说,应意识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增强认识自我的能力,以职业生涯的总体规划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从高校方面来说,应认识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对高校以及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增加相关课程,提高生涯规划指导老师的专业素养等等;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加强相关立法,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只有这样,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大学生才能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自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精神以及〔2007〕26号文件关于“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全国高等学校均已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时至今日,已有近8年的历史了。值得充分肯定的是,全国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为我国大学生近几年成功的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我们应当看到,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离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以及大学生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技能诉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反差。
一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高等学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以下简称该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培养其职业胜任能力,促使大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道路。但纵观目前我国开设该课的情况,还存在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材编制及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与大学生的诉求脱节等问题。
1.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第一,教师指导就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齐。该课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内容的综合应用型学科,它的最大教学特点就在于体验式教学。而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体验式学习的流程式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但从目前高校讲授该课教师的专业结构来看,“半路出家”或“临时出家”者占到约80%的比例,甚至有不少高校把该课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待,启用大量的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和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人员兼职授课。不难想象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怎能获得大学生的认同。
因此,高等学校教师指导就业的专业化程度存在“不齐”现象,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学习该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违背了教育部对开设这门课“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技能”的初衷。
第二,授课教师社会经历和阅历“不齐”。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存在承担该课的教师年轻化现象,据调查该课有近65%的教师是年轻的辅导员或班主任。他们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较广,但他们社会经历和阅历普遍偏少,大部分是分配或留校的研究生,或是从高校到高校,对社会招聘和用人单位录用大学生的程序了解不多,对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和指导大学生如何应对用人单位招聘的技能更是知之甚少,“由于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专职教师数量少,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便成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兼职教师”①。在这样的师资构成背景下,对该课的实用性指导显然是不够的。
第三,高职称教师与就业指导理论水平不齐。当前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结构除了“年轻化”外,另一现象则是高职称的兼职教师。而这部分教师尽管在
其专业领域可谓高水平,但兼职教该课的理论水平却不强。根据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008~2009年间联合12所高校随机抽样调查的5000名大学生对该课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有41.8%的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系列课程教师的评价“十分满意”和“满意”,有27.4%的毕业生给予“一般”的评价,有30.8%的毕业生给出了“勉强及格”和“不满意”的评价。②可见目前还有部分大学生对高校开设该课的反映是比较消极的。
2.教材编制及课程设置不科学
由于该课教材无全国统编教材,各省市、各行业高校也无统编教材,导致各高校按各自所需而制定教材。
第一,教材实用性不高。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或由各省市、自治区统一的该课教材,因此,大多数高校是自编教材。但纵观各高校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一种独特现象:绝大多数是统领或管制学生工作的人员编写,教材给大学生带来真正实用的价值受到质疑。
第二,教材章节设置不科学。纵观各高校所编写的该课教材,以重庆市10所高等学校教材为例,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各高校在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不统一;第二,就业理论部分普遍偏重;第三,在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技能章节部分,可操作性较差;第四,案例教学部分有的过时,同时,部分章节讲授与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脱节,甚至与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需求有背道而驰的现象等。
第三,授课学时分布不合理。第一,部分高等学校把该课贯穿在整个大四学期,但作为大四毕业生为了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提早进入社会,多数已在社会用人单位实习,身心已不在课堂,因此,在大四开设该课并不现实。第二,部分高校把该课课时犹如蜻蜓点水般地平均分布在大学前三年的每一个学期。以重庆某财经高校为例,在总共36学时中,从大一到大三每学期分配6学时,而大四不开设。但大学生在大四上学期正处于就业面试的“黄金期”,而所学的就业技能早已忘记。
3.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与大学生的诉求脱节
讲授该课的教师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不得法,学生不愿接受,即闭门指导现象较为普遍,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第一,学院派气息较为严重。该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目前高等学校承担该课的教师绝大多数的是“生在高校,长在高校的”专家,老师自身就没有社会实践和找工作的经历,因此,所授就业指导课只是“照着一本教材念念”了事,实际指导意义缺失。“我国部分高校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只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③因此,大学生上该课乏味或跷课现象就成为必然,更不用说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有所提高了。
第二,教学方法不恰当。纵观目前高等学校所开该门课程的教学来看,往往习惯沿袭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方式,采用“干瘪”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照本宣科式的讲解职业发展和就业过程中要注意的那些事项等,由此带来的教学效果就是师生没法互动,大学生就业的能力缺乏等。由于教师讲授的手段陈旧、教学方法简单,因此,缺乏针对大学生个性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其结果是“在与10所学校共60名学生的座谈中,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对课堂教学效果不满意,56.70%的学生对就业形势不了解,21.51%的学生未做过职业生涯规划,逃课率约在30%左右”④。
第三,重理论轻实践。目前高等学校开设该课普遍存在“理论色彩过浓、内容枯燥空洞、实际用处不大,因而也被许多大学生戏称为‘太空课’”。因此,该课不被大学生所接受,很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这样上该课的学生出勤率低,学生逃课现象增多。
二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实践探索
1.专业化教师队伍构建
根据教高厅〔2007〕7号文件精神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提高该课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第一,师资授课有“门槛”。应该以“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书作为高等学校讲授该课教师的准入门槛,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对该课教师的职业培训,并须取得职业化的资格证书才能上讲台。
第二,建立合作培训机制。高等学校应与当地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和中介培训机构建立培训合作机制。(1)教师介入大型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的培训,直观了解企业对新员工应具备的技能要求。(2)大型企业职业指导师为高等学校教师进行培训,使高校教师吸取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培训的技能技巧。(3)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就近原则聘请当地人才市场指导专家、知名企业负责人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依靠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大学生开设就业专题课。同时,要求把企业内部员工上岗的基础培训放到学校来做,一方面方便企业提前吸引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大学毕业生真正了解企业。(4)教师到企业人力资源部挂职锻炼1~2个月,这样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授课水平。
第三,教师自我学习提高机制。教师授课水平除了外在培训提高外,自我的学习和提高讲授该课教学水平就尤其显得重要了。因此,授课教师必须加强实践锻炼,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
2.教材统一及课程设置科学布局
第一,统编教材方案建议。(1)由于目前还没有该课的全国统编教材,建议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编写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统编的教材。(2)各省市、自治区统编教材。在教育部还无法组织全国统编教材的前提下,建议由各省市、自治区教委组织专家根据地域、行业、专业等特性统一编写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材。
第二,课程设置科学布局。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在大学开设就业指导课,按“不得少于38学时”计算,同时,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专业等特性,以及作者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建议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课时布局应按“弃四、重三、轻二、点一”的原则:(1)大一是大学生心理适应和调整期,就业指导重在专业教育、专业目标、学业规划、综合就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储备指导上,因此课时安排要“点”,即点到为止即可(上下学期各安排2学时)。(2)大二是大学生生理、心理逐渐适应和成熟期,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学习任务繁重,为加强大学生对该课学习吸收的有效性,应该侧重在职业生涯设计、认识自我等方面指导。因此,课时安排应“轻”(上下学期安排各4学时)。(3)大三是大学生进入专业核心课和实验实践课的重要阶段,即进入准社会阶段,重在讲授大学生求职择业和自主创业的程序、途径、方法以及求职面试技巧、职业礼仪、职业适应等内容。因此,课时安排应“重”(上学期12学时,下学期14学时)。(4)大四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用人单位实习、见习阶段,加之大学生这阶段难以集中学习,因此,在此期间开始该课已失去指导的实际意义,建议“弃”之。
3.创新组合开放式教学方法及效果
该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讲授该课时须采用新型组合开放式教学方式和方法。
第一,创新组合开放式教学方法。(1)引入式教学法。所谓引入式教学法即指开放课堂教学空间,引入社会人力资源进课堂,对高等学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如在“招聘面试技巧”“企业对人才需求”等章节中引入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部指导专家进课堂现身说法,并在“职业适应与发展”等章节中引入社会发展成功的本校学长进课堂讲授成功经历。(2)互动式教学法。所谓互动式教学法即在该课程相关章节中,老师通过营造参与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如在“自我认识与职业生涯设计”“面试礼仪”等章节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激发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3)视频分段式教学法。所谓视频分段式教学法即将所授教学内容相关的章节的课程选用一段相关的视频(央视网下载),分成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播放不超过10分钟即暂停,由教师设问,随机抽学生上讲台分析解答,由授课教师点评解析。接着再继续播放视频,再随机抽学生上台分析解答,时间控制在2学时,以期达到强化大学生的就业面试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效果。此种教学方法既是对就业指导课的一种丰富、完善和改革,又较好地让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职业的角色体验,该教学法教学符合当代大学生普遍需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4)场景模拟式教法。所谓场景模拟式教学法即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指导下,要求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或是在教师所设计的某一种场景中,进行就业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职场招聘环节,学生既扮演招聘者同时又扮演被招聘者,这样的模拟方式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场景模拟教学的意义在于创设一种和谐的、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拓宽教学渠道,增强教学的逼真性,构架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学相长。同时,场景模拟式教学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实战技能。
第二,创新组合开放式教学方法效果。多年的实践证明,该课程采用组合开放式教学法贴近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同时也符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特点,有利于教学相长,优化教学效果,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综合能力有显著的效果,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1)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信息时代为大学生广泛吸收新知识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只要他们需要学习新知识,点击网络就会有收获,他们的思想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都比较强烈。因此,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门实战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单凭老师在课堂上的理论灌输是得不到学生的认可的。然而,自“采用组合开放式教学法”以来,通过多层面、多形式、多感官、多成员、多视觉的教学,使大学生置身社会职场空间,以主人公的角色体验到生存的危机感和现实感,不仅大大加强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大学生主动积极地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实力的欲望,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听课欲望强烈。(2)符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特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实用性和开放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学生抗拒,另一方面会“误人子弟”。因此,整个教学过程要根据大学生个性需求并能使每个大学生满足个性需求而又有所收获,如“模拟招聘”“职场礼仪”示范等环节,以学生作为模拟对象,老师点评、示范,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的实体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收效显著。(3)符合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求职要求。当代大学生接收新知识快,但实际社会见识少,他们普遍需要较为实际和可操作性强的社会知识和就业技能。因此,该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使课堂上多数的学生得到表现的机会,又接近社会(如引入式教学法),普遍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同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成功率证明大学生通过该教学法的学习,竞争高质量就业职位普遍成功率较高,就业竞争能力明显得到增强。
注 释
①王培莲.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成摆设[N].中国青年报,2011.5.16
②郑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5)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的领导。他们的信任,支持和我们协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没有他们,也就没有职业发展协会的今天。当然,在此期间里,我们协会成员为了协会的发展与进步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本协会的未来打下深厚的基础。
本学期,我们协会在学院领导的帮助下,成功办了“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发展设计书”的策划大赛,使得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成为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影响力的社团之一。
二 开拓进取,面对现实
我们协会会员达到一百人左右,并且各成员都具备自身优势,这些是优势可以把我们协会发展的更好。我思考着,究竟我们社团的魅力在哪呢?经过一个学期的发展与进步,最终我能感觉到协会里面的成员,每一位都是学生职业规划设计书的未来实践者,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就业形势,理解就业市场状况,提高了就业及创业能力,增强了我们对就业的信心。
三 服务同学,踏实前途
我们协会服务于同学,并从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到今为止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协会,它在社团各个方面的建设当中还具有不少问题,我们不能放松,我们还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把社团的建设与发展作为己任,把社团运行到一个理想的轨道上去,使得社团能健康向上高速地运作。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指导 改革 我见
自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精神以及〔2007〕26号文件关于“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全国高校均已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时至今日,已有5年的历史了。值得充分肯定的是,全国高校所开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为我国大学生近几年成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起到了正能量的作用。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指出:“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无疑为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我们应当看到,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所开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离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以及大学生的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开设所需得到的实际技能的诉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问题成因
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一下简称“该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培养其职业胜任能力,促使大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道路。但纵观目前我国开设该课的情况来看还存在师资队伍“心律不齐”,教材编制及课程设置“随心所欲”,教学形式与方法“自乐自娱”等问题。
(一)师资队伍“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源自医学术语,指的是心跳或快或慢,超过了一般范围。这里所指“心律不齐”是指高校传授该课的师资队伍不够专业化,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1、教师指导就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齐”
该课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内容的综合应用型学科,它的最大教学特点就在于“体验式教学”。而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体验式学习的流程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但从目前高校讲授该课的教师的专业结构来看,“半路出家”或“临时出家”者占到约80%比例,甚至有不少高校把该课形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待,启用大量的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教师和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人员兼职授课。不难想象一支这样的教师队伍很难得到大学生的欢迎。
因此,高校教师指导就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齐”,一方面严重影响大学生学习该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违背了教育部对开设这门课“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技能”的初衷。
2、授课教师社会经阅历“不齐”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存在承担该课的教师年轻化现象,据调查有近65%的教师是年轻的辅导员或班主任担任该课的教学。他们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可谓无所不包,但他们社会经历和阅历普遍少,大部分是分配或留校的研究生,是从高校到高校,对社会招聘和用人单位录用大学生程序了解不多,对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和指导大学生如何应对用人单位技能更是知之甚少,“由于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专职教师数量少,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便成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兼职教师。”[1]在这样的师资构成背景下,对该课的“实用性”指导显然是不对路的。
3、高职称教师与就业指导理论水平“不齐”
当前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结构组成除了“年轻化”外,另一现象则是高职称的兼职教师了。而这部分教师尽管在所在专业领域可谓高水品,但兼职教该课的理论水平却不敢恭维。根据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008-2009年间联合12所高校随即抽样调查的5000名大学生对该课进行的调查显示:“有44%的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系列课程教师的评价“十分满意”和“满意”,有27.4的毕业生给予“一般”的评价,有30%的毕业生给出了“勉强及格”和“不满意”的评价。”[2]可见目前高校57.4%大学生对高校开设的该课反映是比较消极的。
(二)教材编制及课程设置“随心所欲”
所谓“随心所欲”是指目前高校所采用的该课教材在无全国统编教材的前提下,各省市、各行业高校也无统编教材,导致各高校按各自所需而制定的教材。
1、教材垄断“口味”重
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或由各省市、自治区统一的该课教材,因此,大多数高校是自编教材。但纵观各高校教材,研究比较一下主编和编写人员,我们不难发现一独特现象,绝大多数是统领、管制学生工作的人员编写,教材的质量与给大学生带来正真实用价值受到质疑。
2、教材章节设置不科学
纵观各高校所编写的该课教材来看,以重庆市10所高校教材为例,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各高校在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不统一;第二,就业理论部分普遍偏重;第三,在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技能章节部分,可“操作性”较差;第四,案例教学部分有的过时,同时,部分章节讲授与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脱节,甚至与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需求有“背道而驰”现象等。
3、授课学时分布不合理
第一,部分高校把该课课时贯穿在大学四年授课,但作为大四毕业生为了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提早进入社会,多数已在社会用人单位实习,身心已不再课堂,因此,在大四开设该课实则不现实之举。第二,部分高校把该课课时平均地分布在大学的前三年的每一个学期。以重庆某财金高校为例,在总课时36学时中,从大一到大三被均匀的每学期分配6学时,但大学生在大四上学期正直就业面试的“黄金期”,而所学的就业技能课早已忘记。
(三)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自乐自娱”
自乐自娱本意是指自我找乐子,自己想办法让自己开心。在此所指的“自乐自娱”是指讲授该课的教师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不得法,学生不愿接受,实际指闭门指导现象较为普遍,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1、学院派气息较为严重
该课是一门实践性特强的课程,由于目前高校承担该课的教师绝大多数的是“生在高校,长在高校的”专家,老师自身就没有社会实践和找工作的经历,因此,所授就业指导课“照着一本教材念念”了事,实际指导意义缺失。“我国部分高校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只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3]因此,大学生上该课乏味就是必然的了,更不用说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有什么提高了。
2、教学方法不对路
纵观目前高校得该门课程的教学来看,往往习惯沿袭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方式,采用“干瘪”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照本宣科式的讲解职业发展和就业过程中要注意的哪些事项等,由此带来的教学效果就是师生没法互动,对大学生就业的实践和实训能力缺位等问题。由于教师讲授的手段陈旧、教学方法简单,因此,缺乏对大学生个性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其结果是“在与10所学校共60名学生的座谈中,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对课堂教学效果不满意,56.70%的学生对就业形势不了解,21.51%的学生未做过职业生涯规划,逃课率约在30%左右。”[4]
3、重理论轻实用
目前高校开设该课普遍存在“理论色彩过浓、内容枯燥空洞、实际用处不大,因而也被许多大学生戏称为‘太空课’。” [5]因此,所上的该课不被大学生接受较为普遍,很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这样上该课的学生出勤率低,学生逃课现象可谓司空见惯。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改革探索
(一)专业化教师队伍构建
根据教高厅〔2007〕7号文件精神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提高该课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就业综合就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1、师资授课“有门槛”
应该以“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 从业资格证书作为高校讲授该课教师准入门槛,高校必须加强对该课教师的职业培训,并须取得“职业化”的资格证书才能上讲台。
2、建立合作培训机制
高校应与当地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和中介培训机构建立培训合作机制。
(1)高校教师介入大型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的培训,直观了解企业对新员工应具备应聘技能。
(2)大型企业职业指导师为高校教师培训,使高校教师吸取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培训的技能技巧。
(3)各高校应根据就近原则聘请当地人才市场指导专家、知名企业负责人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依靠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高校大学生开设就业专题课。同时,要求把企业内部员工上岗的基础培训放到学校来做,一方面方便企业提前吸引大学生毕业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学生真正了解企业。
(4)教师到企业人力资源部挂职锻炼1-2个月。这样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授课水平。
3、教师自我学习提高机制。教师除了外在培训提高外,自我的学习和提高讲授该课教学水平就尤其显得主要了。因此,授课教师必须加强实践锻炼,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
(二)教材统一及课程设置科学布局
1、统编教材方案建议
(1)由于目前还没有该课的全国统编教材,建议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编写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统一的教材。
(2)各省市、自治区统编教材。在教育部还无法组织全国统编教材的前提下,建议由各省市、自治区教委组织专家根据地域、行业、专业等特性统一编写《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材。
2、课程设置科学布局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在大学开设就业指导课,按“不得少于38学时”计算,同时,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专业等特性,以及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建议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课时布局应按“弃四、重三、轻二、点一”的原则:
(1)大一是进入大学心理适应和调整期,就业指导重在专业教育,专业目标,学业规划、综合就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储备的指导上,因此课时安排要“点”,即点到为止即可(上下学期各安排2学时)。
(2)大二是大学生生理、心理逐渐适应和成熟,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学习任务繁重,为加强大学生对该课学习吸收的有效性,应该侧重在职业生涯设计、认识自我等指导。因此,课时安排应“轻”(上下学期安排各4学时)。
(3)大三是大学生进入专业核心课和实验实践课重要阶段,也即进入准社会阶段,重在大学生求职择业和自主创业的程序、途径、方法以及求职面试技巧,职业礼仪、职业适应等指导。因此,课时安排应“重”(上学期12学时,下学期14学时)。
(4)大四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用人单位实习,见习阶段,“人在朝营心在汉”,加之大学生这阶段难以集中,因此,在此期间开始该课已失去指导的实际意义,建议“弃”之。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该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讲授该课时须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1、引入式教学法
所谓“引入式教学法”即指开放课堂教学空间,引入社会人力资源进课堂,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如在“招聘面试技巧”、“企业对人才需求”等章节引入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部指导专家进课堂现身说法,并在“职业适应与发展”等章节引入社会发展成功的本校学长进课堂讲授成功经历的一种教学模式。
2、互动式教学法
所谓“互动式教学法”即在该课程相关章节中,老师通过营造与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如在“自我认识与职业生涯设计”、“面试礼仪”等章节采用互动式教学,激发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3、视频分段式教学法
所谓“视频分段式教学法”即将所授教学内容相关的章节的课程选用一段相关的视频(央视网下载),分成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播放不超过10分钟即暂停,由教师设问,抽学生上讲台分析解答,由授课教师评点解析。接着再继续播放视频,再抽学生上台分析解答,时间控制在2学时,以期达到强化大学生的就业面试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效果。此种教学方法既是对就业指导课的一种丰富、完善和改革,又较好的让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职业的角色体验,该教学法教学符合当代大学生普遍需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4、场景模拟式教法
所谓“场景模拟式教学法”即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指导下,要求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或是在教师所设计的某一种场景中,进行就业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职场招聘”环节,学生即扮演招聘者同时又扮演被招聘者,这样的模拟方式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场景模拟教学的意义在于创设一种和谐的、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拓宽教学渠道,增强教学的“逼真”性,构架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学相长。同时,场景模拟式教学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实战技能。
注释:
[1]王培莲《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成摆设》,[N]《中国青年报》2011年5月16日。
[2]郑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年15期。
[3]樊文皓,郝刚《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与提升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第02期。
[4]李群如,《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33期。
[5]罗娟,《高校就业指导课应摆脱“太空”尴尬》,[N]《工人日报》2009年10月14日。
参考书目:
[1]付勇,孔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创新的思考 》,[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2]何瑞华《浅议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思路》,[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2期。
[3]宋双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创新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年2期。
[4]徐兵,孔洁《高职就业指导课模块式课程体系创新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第20期。
[5]袁淑清,《普通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16期。
[关键词]高校 文化建设 职业发展 大学生
[作者简介]刘彦(1981- ),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南京工程学院校级科研基金立项项目“校园生态建设与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计划编号:QKJA20120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037-02
一、高校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教育
(一)高校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由全体师生一起创造的宝贵财富,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学校不断发展的保障。高校文化建设是指从多个角度对高校文化展开系统的规划和兴建。高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复杂工程,不仅关系到校风建设,也关系到校园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还关系到学校相关设备、设施的完善。总之,高校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彰显其教育功能,另一方面要发挥其情感功能。
(二)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教育
如今,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在此背景下,重视并落实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的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又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理。总之,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己所选专业,认真规划未来职业发展,并促进大学生不断提升自我,这不仅有利于今后大学生的择业就业,也有利于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高校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
(一)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大学生在高校课堂内接受专业知识的显性教育,而对职业的认知和职业规划能力的提升则更多受益于校园文化的潜在的隐性影响,特别是校风、教风、学风和学生社团文化的影响。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可以在多个方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和职业规划能力: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和生活的目标,增强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促进大学生认清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增强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使其在课程的选择上目标性更强,从而减少盲从行为,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打好基础;通过在校园“小社会”的磨炼,提高大学生自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对职场中人际关系的了解;同时,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社团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认知职业的现实基础和实践平台,通过在学生社团活动中与社会的“尝试性接触”,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的感性认知水平,增强大学生专业和技能学习的针对性,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参与社会的竞争力。
(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精神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企业招聘的门槛越来越高,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对大学生提出了更为严格、多样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大学生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求大学生有过硬的综合素质。作为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职业岗位的要求,找准自身的职业定位。一般情况下,职业能力可通过短期的强化培训予以提升,而职业精神是无法在短期予以强化的。为实现对大学生职业精神的有效强化,大学生应该接受有针对性的系统的锻炼。大学生个人通常很难独立完成此类锻炼,此时校园文化便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校园文化可以凭借强大的感染力来实现对大学生职业精神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规范大学生的职业行为
如今,大学生自我意识普遍较强,比较崇尚自由,加上他们对当今社会缺乏了解,没有认识到全局意识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大学生都无视学校的行为规范,缺乏服从意识。而现在企业在招聘管理人才的过程中,一般要求求职者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大学生在校期间如果任意放松自己,不重视规范自己的行为,可能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无法科学有效地规范自身的职业行为。由此可见,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开展一系列的规范教育尤为重要。高校文化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方法灵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积极影响,正确的思想意识会指导大学生正确的行为。
(四)塑造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环境
在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进行规划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要进行有目的、有方法的心理训练,二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欠缺,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就不会真正得到落实。通过高校文化建设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坚韧品格的培养,还有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环境的形成,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提高高校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影响的途径
(一)协调统筹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大学生的职业观
1.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夯实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是校园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与大学生休戚相关的是校风、学风、教风、学生社团文化等校园精神文化。加强校风建设,可以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观念的形成;加强学风建设,让大学生能系统地、有计划地对专业、社会、职业等进行分析与认知,并通过专业课程的选修进行职业素质、技能的拓展;通过加强教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大学生以民主的方式和教师积极进行讨论与交流,并通过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鼓励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为其快速融入未来职业群体打好基础。
2.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引导大学生的职业观。制度文化是良好校园文化形成的基础,能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的、良好的价值观、职业观。在制度文化建设时,首先,需要健全制度,在健全制度的过程中要注重制度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强化其引导、激励作用;其次,需要根据大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有目的、有意识地对相关制度的意义、内容等进行舆论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最后,需要通过正面引导促进大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观念,并在学习中围绕职业目标不断调整自己,并在获得学校褒奖过程中树立自信,成为制度的执行者与传播者,形成良性循环。
(二)发挥校园各方力量,完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
现阶段,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流于表面,没有实际的效果。形式上的高校文化建设并不是当今大学生所需要的,对大学生的成长无法提供有益帮助。要想实现职业规划教育的专业化,需要将高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应针对入学新生做好相应的专业介绍工作,不仅要介绍该专业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更要介绍该专业的大学生可能从事的职业现状以及走势,并针对大学生可能用到职业技能展开细致阐述。但专业介绍属于一种短期指导,不会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长期的帮助。因此,在建设高校文化时,应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和实际工作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让他们找出自身职业规划的不完善之处,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在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专业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大学生制定更为合理的职业规划。
1.让网络、图书馆、高校文化三者之间形成有效互动。在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校园网,还是图书馆,均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应充分发挥校园网和图书馆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在举办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适当穿插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正确引导和有效指导,从而帮助大学生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例如,在校园网中增设一大专栏,专门介绍职业规划的有关内容;在图书馆中划出一个阅览区,专门提供职业规划方面的书籍,从而丰富大学生对于该方面的知识。如此一来,网络、图书馆、高校文化三者之间便形成了良性互动,这将有力促进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加强师生一对一交流,让职业规划教育更具个性化。进行高校文化建设时,应该结合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使高校文化更具个性化,进而让职业规划教育更具个性化。首先,可以举办相关主题活动,对大学生提出的一些常见问题、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和解答;其次,以班级为基本单位,为班级中的每一位大学生建立对应的个人职业规划档案,记录下他们在校期间的点滴成长;最后,为保证该项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应定期开展上述活动,并将它们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3.让校园文化始终陪伴学生。对于大一新生而言,由于刚接触大学生活,往往会显得无所适从。因此,对大一新生做好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此阶段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学生有客观的自我认知,并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所以,此阶段的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工作应结合大一新生的身心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对自身有一个综合、正确的评价,最终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准确定位。以大一新生为主要对象的高校文化活动,应强调“发现自我”这一理念,并对其职业规划意识进行积极引导;以大二和大三学生为主要对象的高校文化活动,应强调“培养自我”,不仅要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大四学生为主要对象的高校文化活动,应强调“转变自我”,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职前培训,不断深化他们的角色意识,帮助他们更快地完成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文化建设应紧紧抓住高校文化强渗透性这一优势,让其有机融入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一方面,实现对学生休闲方式的科学引导,实现对学生休闲时间的高效管理;另一方面,实现对学生休闲行为的严密监管,从而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休闲文化,以实现对大学生身心的最大限度的调动,让他们对自身、对人生、对社会展开深入的剖析和思考,对个人价值展开客观评估,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
总而言之,针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问题展开相应的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仅涉及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而且涉及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另外,职业规划教育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应将其当作一项持续、积极的职业教育工作来抓。仅凭高校开展短期的职业规划教育是没有办法实现上述目标的,它的实现应建立在高校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只有在大学校园中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并对大学生形成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才能使职业规划教育得到落实,最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0(16).
[2]王鸣柳,廖克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索[J].学园:教育科研,2012(1).
根据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要求,笔者所在的学校自2008年起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该课程贯穿高职学生三年的培养过程,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开好这门课程需要强有力的师资作为支撑,因此如何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成了课程建设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师资的现状
(一)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相继设立,但与课程教学的管理部门脱节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能认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一般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也开设了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但是,绝大多数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机构和开展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和管理的部门是不同的,致使从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人员与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往往出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与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削弱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效果。
(二)任课教师来源单一、专业结构不合理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包括了职业发展规划、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发展、创业教育等内容的教学,需要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熟练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律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多种文化背景和知识。目前,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对从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没有设置严格的任职标准,一般都是由各院系从事学生工作的书记、辅导员担任课程教学,很多人从来没接触过课程教学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任课教师实践性不强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自身也要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与实战经验。但由于当前担任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来源于学生辅导员,基本上都是近几年毕业的年轻教师,即使部分有着多年教学经历的教师,也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有经历过自身的职业发展与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尤其是创业的实战经验。很难想象没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能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发展与就业的训练与指导。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的构建
目前我国高校少有设置专门培养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师资的专业,要想从高校毕业生中直接招聘到专业对口的课程教师,是不现实的,笔者所在的学校,尝试从构建课程教学团队的角度解决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师资的问题。
美国学者乔恩·卡曾巴赫认为,团队是指有一定的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那么,课程教学团队应该是指由某门课程的知识、技能互补的,并愿意为了实现该门课程教学目标而相互协作的教师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一)在全校范围内遴选教师,组建课程教学团队
由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很难找到完全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可以考虑把课程分为若干个模块,制定相关模块的教师任职条件,在全校范围内公开招聘专、兼职教师,经过遴选,确定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团队内的每个教师不一定具备整个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但他们可以互补,同时确定每个课程模块的负责人,以及整个课程团队的负责人(课程主任),课程团队内可以分成若干个模块教学小团队,在总体教学目标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自主设计教学方案,以保证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整个课程团队在课程主任的带领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课程的整体教学任务。
(二)校外专家全程参与,构建“内外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师除了具备多学科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熟知用人单位和人才需求标准,拥有就业的实践经验。在课程教学团队的构建中,除了在校内招聘具有着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外,可以通过聘请校外专家,如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本校优秀毕业生等全程参与课程教学,组建校外就业指导专家团,构建“内外结合”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从而使课程教学团队成为一支“双师结构”的队伍。
三、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的管理
(一)理顺关系,归口管理
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下,课程的建设和管理一般是由系部负责,可以尝试变革性地把该课程交由从来不负责课程教学的学校就业服务部门管理,课程教学团队也归属学校就业服务部门建设和管理,使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与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紧密结合。
(二)关注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校内招聘组建的课程教学团队,基本上解决了教师的工作兴趣问题,队伍相对稳定。但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目标的达成往往是通过职称的晋升来实现的,由于在高校教师职称系列中没有专门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职称系列,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看不到职称晋升的希望,或者是职称晋升机会较少,这导致了从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方向,工作中认同感和成就感低,长期以往,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应关注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考虑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纳入教育学或者管理学系列等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师职称系列,或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设置“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系列的初、中、高级别的职称,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发展与就业课程教师的职业定位问题。
(三)主动为课程团队教师提供优质服务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专业及职业的归属感不强,感觉自己从事的是教学的边缘工作。学校各部门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也是学校的专职教师,对他们要一视同仁,努力为他们营造和谐、舒适的教学环境,使他们能享受教师同等的待遇,激发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力。真正地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纳入学校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中。
(四)加强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的培训
课程教学团队的构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个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学队伍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培训。学习培训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课程教学团队应建立集体备课的制度,每学期开课前由课程模块负责人解读课程内容,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案例的选取进行分析,统一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课程团队的每个教师按照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锻炼的要求,到相关企业去实践锻炼,特别是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了解、熟悉企业选人、用人的流程、对毕业生的要求;组织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参加各类招聘会、毕业生就业洽谈会,观摩企业招聘员工的流程,了解学生在招聘中的表现;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到校指导讲学;在高校间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经验交流,促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分期分批选派课程团队教师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培训班、心理咨询师培训班、KAB创业教育培训班的学习,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团队成员要通过自我实施通识教育,提高综合素养。特别是建议相关高校设置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专业,培养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专业师资。
(五)严格监控和考核,确保课程团队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课程教学的质量是检验课程教学团队优劣的重要指标。为了确保课程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学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应该按照学校教学管理的各项要求,对课程团队教师的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在进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考核时,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专业结构和知识水平,可构建全面、合理的评价系统,综合评价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也要把学生就业的质量纳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考核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 壮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一期.
[2] [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M].郑晓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丽基于“胜任特征”的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构想教育探索 2010年第6期(总第228期) .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实践教学;改革
课题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德育专项课题,课题编号:DGW1516ACX024,课题负责人:张敏。
【分类号】G717.38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如何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的有用性成为高职院校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1 新疆高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实践教学偏离实际需要
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这其中,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实践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而现阶段,新疆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偏离实际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指导偏离实际。首先,没有对学生特点、特长进行系统的分析,导致不能以最科学合理的角度引导学生择业,违背了课程教学的初衷。学生无法清除的了解自身的长处,导致逐渐失去自信,给自身的定位不准确,影响今后的就业状态。(2)没有结合真实的市场岗位从业需求来进行培训,实践教学内容也和真实情况不吻合。如岗位技能培训,培训的技能根本不适用于岗位需要。(3)职业规划指导过去理想化,没有站在现实职场之上,并且实用性较差,制定的许多阶段目标难以实现[1]。
1.2教学方式方法落后
多数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方式方法落后,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1)实践活动单一,并缺乏有用性。如市场营销专业,开展实践活动就是模拟营销场景。但模拟出来的营销场景和真实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在模拟场景下,锻炼不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对突发状况的把控能力。(2)缺乏和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许多新疆高职院校没有好的渠道来分配学生实习岗位。如商务英语专业,院校把实习生安排在四、五星级酒店,虽然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被进入行政、管理等部门,但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没有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2]。
1.3教学模式有待转变
在新疆多数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课堂的主导位置,这就造成学生是属于被动的接受知识、技能。具体教学模式有待转变的地方有以下几点:(1)学生缺乏自主性的学习。实践教学难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过于消极。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学生主导地位的缺失。(2)实践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一些教师甚至不去问学生到底懂没懂、理解没理解所较内容,没有建立起师生平等的、友好的关系,必然造成学生对老师的抵触心理,学生在实践中出现问题或不懂之处甚至不去询问教师。这种教学模式下,难以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2 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2.1教学内容结合实际需要
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开展首先需要结合实际需要。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1)积极开展各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让学生对本专业未来就业岗位、发展进步空间等各类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2)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充分了解学生内心需求和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特点、特长,为学生做出正确指引,帮助学生选择最合适自身的就业岗位。(3)组织学生深度走入企业,了解岗位各方面素质需求,如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各类专业技能等,在此过程中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在今后的实践课程中不断完善[3]。
2.2优化实践教学方式方法
优化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可从以下几点出发:(1)建设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并不断提高实践活动的有用性。如市场营销专业,开展实践活动形式很多。如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千元经费,比赛哪个小组一天之中赚回来的钱最多。这种实践活动开展只是一种思路,不能把实践局限于学校、教室下的模拟环境,只有走出学校,走入社会,真实体验实践过程,才能发挥实践的作用。(2)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扩展毕业生实习分配渠道,提高毕业生实习质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3强调实践教学中学生主导地位
以学生为主导的实践教学,必将提高实践效果。应该不断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应该摒弃过去形势下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去做、去想,对于学生不懂得问题在进行解答。其次,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课堂和实践活动过程中良好的互动氛围。在沟通交流及互动中,不断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
3总结
过去形势下,新疆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存在偏离实际需要、教学方法落后以及教学模式不适用等问题。想要改革实践教学,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了解学生、岗位和市场的需要,并且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实践的有用性,才能积极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继平.专家观点: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J].中国教育报,2010-04-03(3).
[2]黎良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创新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