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教师期末工作范文

小学教师期末工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教师期末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教师期末工作

第1篇:小学教师期末工作范文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去完成每一样工作。注重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体现自己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乐学、善学。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批改及时,并做好复批工作。

在紧张工作之余,时刻觉得自己有一种被淘汰的紧迫感受,要为自己充充电,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的科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懂得要更多一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总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知识还欠缺,教学上时常遇到一些知识上的难点,书到用时方恨少,没办法,只能平时自己多看些杂书了,在头脑中多储备一些知识,这样面对学生的难题时,能够坦然相对。另外,多争取外出听课的机会,以学习外地优秀教师和专家的先进理念,相对而言,这个学期也是外出较多的,自我感觉在教学理念上,也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一套思维,只是经常外出难免影响教学,也给一些教师带来了代课的烦恼。

本学期担任科学组组长,我除精心设计教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外,还积极带领组员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本学期听课、说课、评课、教后反思等方面的教研活动开展正常。本人还在这一学期中,代表科学组,面向全校上了一节科学课《认识消化器官》。除了教学上,还带领科学组教师参加了一些科学竞赛活动,如市级的车模、船模、科学小论文等,并且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

第2篇:小学教师期末工作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人才规格目标区别于普通高校,职业性与行业性是它的重要特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培育出的学生应该具备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等。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仅靠有限的校内课堂教育资源难以胜任,甚至传统的“课堂+实践”的工学交替模式也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只有将课堂直接搬到企业,建立“场中校”,实现职场与课堂的互通,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真正实现校企融合、学做一体、开放办学。所谓“场中校”,是指在合作企业的施工现场设立可移动教室、工艺流程式实践点等教学场所,确保对一个自然班的学生能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并提供满足数量要求的顶岗实习岗位。作为一种新型的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它为工学交替提供了具体的工作任务、真实的学习场景、完备的实践实训设备及辅材,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工学交替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资源匿乏、时空分离、情境不对称等系列难题,为工学交替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物质基础。

工学交替在表现形式上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实训工作交替进行,遵循“知行合一、产教融合”的基本思路,完成理论与实践相互检验、协同旋进的过程。“场中校”的建立确实为工学交替创设了不可多得的设施与条件,有效地提升了工学交替教学的实施平台。但任何事物只有做到软硬兼容、内外兼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价值。这对施工现场的工学交替提出了客观的要求。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工学交替”的研究颇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其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内涵和组织管理方式的论述,而对于在“场中校”模式下如何开展施工现场工学交替教学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尝试借助四维度理论,结合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长期的“场中校”建设与管理实践经验,构建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理论层面构建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个维度

“四维空间”是由通常的三维空间和时间组成的总体,它呈时空流动性,被X,Y,Z和时间T四个维度共同确立。从广义上讲,维度又可以理解为事物“有联系”的抽象概念的数量,四维就是四个有联系的抽象概念的有机组合。“四维度理论”要求我们认识宇宙万物都必须从这四个维度去探索和实践,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教学实践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力、物力、组织、管理等方方面面。从理论层面构建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个维度,对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尸经过前期大量的理论研究和企业、行业的实践调研,提出了施工现场工学交替必备的四个核心维度:教学任务维度、工作项目维度、双配师资维度和教学实施维度。根据四维度理论初步构建得到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维空间模型。

维度一:教学任务维度(代号X)。教学任务是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纲领性文件,以课程的总体目标为依据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教学任务的具体内容建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基础上,它直接决定着工作项目的选择、双配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在教学方式上实现了“现场即课堂”,而课堂的授课内容又完全取决于学期的教学任务安排。因而,选择合适的专业、合适的课程和合适的时期开展工学交替就显得格外重要。

维度二:工作项目维度(代号Y)。工作项目是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平台支撑,通过选择合适的施工项目或项目群,实现与课堂内容、课程体系的无缝对接,将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突出“项目即教材”的特点,以项目的真实资料为教材,实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维度三:双配师资维度(代号Z)。双配师资是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基本保障,通过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1:1的比例配备开展专业课教学,实现校内外教师的合理分工和师资互融。“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施行“工程技术人员即教师”的理念,校内专业教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的授课,企业技术人员包括项目部经理以及施工、监理、造价等相关专业的工程师负责专业课的实际化教学和应用化教学。

维度四:教学实施维度(代号T)。教学实施是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教学过程,通过双配师资的协同合作,分解教学任务,匹配工作项目,按照制定汁划、执行作业、检查控制和考核处理的形式组织教学工作,并注意随时调控教学进度以顺利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秉持“操作即考试”的原则,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岗位能力结合起来,以企业评价为重点,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共同考查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构建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维度教学模式

1.四维度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模型。

(1)模型的构建。

以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维空间模型为基础,结合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在“场中校”工学交替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构建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维度教学模式(参见图之)。

 

(2)模型的内涵。

在四维度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模型中,X,Y,Z和T分别代表工学交替教学实践的四个维度:教学任务维度、工作项目维度、双配师资维度和教学实施维度。教学任务维度x可按计划进度分解为X1··· ···Xn, Xn以课堂教学任务的形式表现;工作项目维度Y对应教学任务维度X的内容而设立,并且细分为Yl··· ···Yn。Yn以项目工作内容的形式表现,它与教学任务维度的Xn一一对应;双配师资维度Z包含了校内专业教师Z1和企业技术人员Z2,两者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协同合作、相互融合。教学实施维度T重在整合对应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工作面,建立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学习模块。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按简单到复杂的逻辑关系,制定教师工作计划和课程实施方案,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融合到“做”上,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螺旋递进式工学交替,使学生学习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不断提升。

2.四维度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场中校”当中的应用实践。

由四维度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模型可知,施工现场工学交替的四大维度各有特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缺一不可。以四维度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为指引,充分把握四个维度的内涵及逻辑关系,对开展“场中校”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工学交替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场中校”的运作为例,阐述工学交替四维度教学模式应用的具体举措。

(1)教学任务的重构与分解。

首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审定。教学任务的具体内容取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在“场中校”模式下的校企双主体合作必然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予以重新审定。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对浙江20多家企业进行系统调研,深人了解企业需求并充分论证,与典型企业合作开展了工程管理岗位结构分析,共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教师及行业企业专家集体制订审核,并且在实施中实时调整,充分体现企业和行业对建筑工程管理人才能力培养的最新需求。

其次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在设计思路上,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的需求展开,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思,最后建立起适合企业、行业及社会需求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根据岗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需要,专业人才的培养分为工程技术应用、工程经济分析、工程项目管理三大学习工作包,每一工作包所包含的具体课程在内容上按照知识点界面设立学习模块。在课程开发上,由校企双方互派企业技术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共同构建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体现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共同开发了多门专业课程,如“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与施工”、“建筑工程计价”等。

最后是教学任务的重构与分解。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重定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的重构。根据教学任务维度的基本内涵,可以把课程的教学任务分为学期教学任务和课堂教学任务。准确有效地把学期教学任务分解为课堂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模块化和衔接化是工学交替教学设计的关键。如“建筑工程计价”课程的教学任务可按照土建工程的基础、主体、屋面、装修等分部工程的形象进度划分单元模块,再对各单元模块按照分项工程的划分标准进行分解,再根据各分项工程的特点和相关性予以聚类组合,最终形成相对独立又前后衔接的课堂教学任务。

(2)工作项目的选择与匹配。

首先,工作项目的选择归根到底是做好合作企业的选择。高职院校需要在综合考虑工学交替所需的项目类型、大小和进度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具备此类条件,同时合作意愿又强,规模、资源、能力和影响力等都属行业一流的品牌企业作为“场中校”的合作对象。,鉴于这样的理念,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选定了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企业,与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了浙江省影视制作中心工地“场中校”,使人才培养有了基地保证、师资保证和实践保证。

其次,工作项目内容的分解必须与课堂教学任务相匹配。教学任务是总纲,决定了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工作项目是现场教学任务实施的载体,应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科学分解项目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实现项目实际生产任务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对接,进一步提升工学交替教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浙江省影视制作中心工地属于省重点项目,该项目群包含了多个大型单项工程项目的建设,从根本上满足了现场教学所对应的工作项目内容需求。“场中校”刚建立并开始实施的时候,有三栋大楼正在施工。“建筑工程计价”课程前四周的授课以第三栋大楼基础部分的工作内容为载体,第五至第十一周的授课以第二栋大楼的主体结构和屋面所包含的工作内容为载体,第十二周至期末的授课以第一栋大楼的装饰装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为载体,充分保证了整个课程课堂教学任务的实施都有相应的工作项目内容模块与之一一对应。

最后,把工作项目的真实资料转化为现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材。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每一阶段都会形成相应的技术资料、财务资料和综合资料,由双配师资和学生骨干共同围绕课程教学任务对这些真实资料进行有目的性的整合、编排和设计,使之转化为课堂教学可以参照和使用的辅助教材,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协助企业完成了工程项目资料的特色化管理。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教学团队最终整理形成了《浙江影视制作中心建设全过程综合资料汇编》,其每一章节都包含了项目真实的技术、财务和组织管理方面的资料,有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为以后的案例教学积累了宝贵的原始材料。

(3)双配师资的分工与合作。

首先,做好双配师资人选的确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人”在推动事物发展中起着最积极最主要的作用。“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教学要顺利和有效的实施,除了应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外,关键还在于双配师资人选的确定。作为高职院校,必须选配优秀教师领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企业方,选派的技术人员必须是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且具备一定教育教学能力的人。这里特别强调企业技术人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只有高级职称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在选择人选时应重点考虑这个问题。

其次,对双配师资进行合理化的教学分工。在工学交替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有着明确的分工。一般由校内专业教师负责教学任务的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确立、课程理论部分的授课以及学生的日常管理;企业技术人员负责工作项目的对接、课程实践部分的授课以及过程性的评价。如“建筑材料与施工”课程的教学,由校内专业教师从理论层面讲授材料的名称、特点、力学性能以及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等知识,然后由企业高级工程师带学生了解现场材料的堆放、管理和用途,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体验材料的基本性能,对材料在施工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深人的分析。

最后,实现双配师资教学实践的合作与共赢。虽然校企双配教师有着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秉承分工不分家、精诚合作、开拓创新的基本精神开展各项工作。校内专业教师普遍存在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扶持和帮助下可以获得个人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更好地协助企业人员现场实践教学。而企业技术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技术高但教育教学综合素质不够的问题,采取学校补助、企业奖励等举措调动企业技术人员加强个人学习与进修的积极性,通过校内专业教师授课技巧的传授,着力提高企业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企业拥有高素质的培训师队伍,真正实现校内外双配师资在工学交替教学实践中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4)教学实施的循环与递进。

首先,把理论知识点和实践工作面整合成为学习模块。将模块理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其基本含义是:将一门学科中具有同类功能的知识点或能力项组合成知识模块或能力模块,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模块教学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者、自主建构者和积极行动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引领者。施工现场工学交替教学活动的实施关键在于双配师资能否通力合作把教学任务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工作面整合成为相对独立的学习模块,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需要学习什么,并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

其次,制定教师工作计划和课程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即授课计划,课程实施方案即教学实施的技术路线。工作计划的制定需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及工作项目实际进展情况综合考虑,工作中的各项关键节点和时间节点在计划中应表述清晰、有据可循。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工作计划,如遇到特殊情况需调整,应立即执行变更,并对变更后的影响做深人分析。课程实施方案是对工作计划执行路线的具体反映,它进一步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执行内容、执行人、执行方式和执行效果评价方法等关键内容,为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实施提供了有迹可循的脉络和操作思路。

最后,利用PDCA循环阶梯式提升改进教学质量。PDCA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指的是按照制定计划(P)、执行作业(D>、检查控制(y)和考核处理(A)的形式组织实施教学工作。PDC: A在模块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一个模块可以是一堂课、一个小的学习点,一也可以是一个单元的知识,或者几个单元的组合。通过课堂教学任务螺旋递进的设置和安排,最终实现工学交替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场中校”模式下的工学交替,按照过程评价与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企业技术人员、校内专业教师和学生等多方共同评价,构建了学生技能、职业素质双元评价体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考试方式。

第3篇:小学教师期末工作范文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认真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能接受我、喜欢我。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我担任三、四、五年级的科学,成为学校专职的科学教师,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们学校也申请了科普学校,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并下决心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我是这样进行教学活动的:

1、课前准备:课前要备好课,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所以,我会提前准备好,如果仪器室没有的材料,但是为了上好课,我就自己找材料或动手制作。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节课的总拿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会在根据每节课堂上的情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因材施教,有效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引导。

3、研究教学方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我教了三个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各年级的科学教学内容及重点培养方向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另外,一个年级的几个班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各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和辅导,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实验操作,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多鼓励,多使用加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使科学课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门有趣、重要的学科。

5、做到热爱学生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课堂表现不好的学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不能一味地批评,要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改变学习态度,学习才能有进步。

6、 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不懂就问,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开展科学活动,全面普及、注重提高。

科普活动是科普教育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我指导学生进行的科学活动如下:

1、指导学生在学校、家庭及社会进行“家庭和学校节能减排调查”和“一次性物品使用情况调查”活动,使学生对科普知识有了些了解,更加深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了解,也懂得了平时如何在自己的身边做好一些节能、节水、节电的方法。

2、让学生制作科普手抄报,使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

第4篇:小学教师期末工作范文

xx年,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热爱本职工作。我以这份“教书育人”的工作为荣。爱身边的孩子,爱这份工作。为孩子们着想。尽一切可能地对孩子们给予理解、宽容、尊重、爱。我更是常常这样想:教师,启迪孩子的心志,是教书育人者,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因此,在思想上就应该高定位,更应本着求实好学的精神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活动,做到人到思想到,认真体会其精神实质,并做好记录,贯彻到实际工作中,遵守考勤纪律等。

尤其要在孩子们面前,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本着总结经验,进行反思,弥补不足的思想,对自己的个人专业发展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提升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的思想,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参加了本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提升了自身能力,并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了自身素质的不断更新;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了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吸取精华,积极参与教科研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更有了相应的提高;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大胆尝试,使自己的教材开发及处理能力再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在与其他教师研讨交流并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和理念。

二、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教研活动,主动学习,积极讨论交流,更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以探求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模式。

本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了,但仍需要继续更进一步的提高,我现在初步计划在下一学年里更加继续深入学习,使自己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得以不断完善。对于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我将不遗余力地积极参加,并且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次培训。同时珍惜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在培训中务实、求真,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从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角度出发,弥补自身不足,更进一步提高自身具有的能力和素养,为教育事业发挥一名教师应有的作用。

第5篇:小学教师期末工作范文

班主任工作方面

一、增强治理意识,使班级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通过上学期的努力,班级治理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学生的行为规范已被纳入正轨,班级情况基本正常,教学秩序井然。这学期主要是强化治理意识,巩固上学期的治理成果,将班级治理提高一个档次。

1、开学初,我就和全体学生一起在班会上改选了班干部,创建了更加完整的班级治理体制,加入了新鲜血液,让更多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开学初,我和全班学生就明确了班级努力和前进的方向。我也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们一起讨论班级该有什么样的人文氛围,给学生一片更加漂亮而又适合展示自己的舞台,营造一个温馨而又布满朝气的班级环境。

2、继续做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宣传和实施工作,黑板报作为宣传的主要阵地加以合理的利用。我经常利用早读课前几分钟,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洪泽外国语中学学生治理制度》的宣传和学生的教育,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表扬和批评,奖惩分明,让他们从小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每一项班级事务,落实措施,巩固成果,使班级治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3、继续配合学校加强学生的自我治理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为了加强班级凝聚力,我还带领他们经常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拉近彼此的距离,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本学期我带领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班级活动:如新闻故事会、我心目中的英雄等各种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集体主义教育。组织了五次主题班会课。在学生处的直接指导下,组织了学生开展“面对国旗,我庄重宣誓”活动。

4、此外,本学期我班围绕环境保护的主题以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了“大地,生命的摇篮”、“环境与地球”等一系列的活动,倡导学生从小讲卫生,爱护环境,使学生受到的深刻的教育,形成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改善了班风。在学校环境治理工作中,我也尽了自己的努力,配合学校做好工作,带领全班学生积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走泥土路,为整治学校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本学期,在学校的常规检查量化积分中,我班一直位于前三名,每个月都拿到班级治理流动红旗。此外,诸如清洁卫生习惯、待人接物、社会公德,等等方面,我处处注重言传身教,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为人师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我用一颗赤诚的爱心去点亮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明灯,努力诠释什么是宽容,什么是爱。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班级学习氛围较浓。

1、治理好课堂纪律,要求学生养成课前做好预备工作,上课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及时掌控课堂秩序。让学生在书上学习记一些简单的笔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课后能及时与任课教师联系,了解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情况,针对个体制定措施,帮助其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第6篇:小学教师期末工作范文

1 本学期我担负的精读课固然不是新课,但我并没有因此马虎。课前认真备课,钻研课本,教授教化中能总结客岁的经验,依据学生具体环境和需求力争在教授教化内容和措施上有所改进和突破。97(1)班学生颠末3+x考试,词汇和阅读根基较好,但听说才能差,语音也存在许多问题。这学期,讲堂上我除了增强学生的词汇、造句、翻译等方面的基础功训练,还采纳课文复述,观图说话,讲故事,角色表演等形式强化学生的白话程度。课外则通过每周的听力训练和看观教授教化录象带进步听力程度。每周按期抽查学生的语音作业,实时指出问题,攻破难点。这些措施取得了必然的后果。

2 为了了解学生的的英语程度和学习要求,开学初在97(2)(3)(4)班进行查询访问,收集了学生看法。针对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特点在教授教化中主要采纳对话表演,观图说话,以及针对课文设计的话题讨论。这些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泼了讲堂氛围,一些男生也开始喜欢说英语。除了白话表达,还注重抓学生笔头的基础功,通过短语、句子翻译和其他大量演习巩固进步词汇语法根基。颠末一学撇第档练,学生的句子翻译程度有明显提高。

3 在两门课中依据课本内容适被选取"走向将来"、"跟我学"等教授教化录象片帮助教授教化。为学生提供了活跃的语言情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泼了讲堂氛围,收到了优越的教授教化后果。

4 教授教化中尽力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授教化模式。运用视听媒体,采纳听说法、讨论法、表演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注重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增强学法指导。例如:如何记单词,课文朗读技术,对话、叙述原则等。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了进步。

二、在语言教授教化中注意文化知识的渗透。依据教授教化内容介绍了英美国家的历史地舆、风情习俗和有关文学常识。

三、认真使用电子课堂,探索盘算机帮助教授教化模式

1、 本学期我任教的四个班中有三个班使用电子课堂。我课前认真备课,花了大量光阴设计制作幻灯片。每堂课严格依照学校的要求进行。电子课堂的使用加大了讲堂教授教化容量和密度,进步了教授教化效率。英语精读课尤为明显。教师可以在短光阴内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高密度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获得了进步。

2、依据课题适当使用电脑网络帮助教授教化。例如:精读课中关于美国诗人艾伦坡和俄国文学大师托而斯泰的生平及作品介绍;公共英语课学习关于伦敦、哥伦布和大西洋等课文时,则率领学生在网上游览。富厚的图片和翰墨材料扩张了教授教化容量,富厚了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使教授教化加倍活跃生动。但由于题材限制,网络帮助教授教化使用面不敷广。

第7篇:小学教师期末工作范文

我国有很多艺术设计类专业已经开展了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普通工作室一般是职业院校从企业引进了很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或者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形成“双师”师资队伍,通过在校内建立工作室的方式,来实现专业教学的“工学结合”。一般的操作形式是,由老师将项目引入课堂,将学生组织起来,模拟企业的运作模式,分工合作,来完成教学目标,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校企一体”工作室,不仅具有一般工作室的功能,同时是工学结合、校企深入合作的实践,工作室的建设和管理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完成,企业工程师直接参与工作室的各项事宜,其主要特点是: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内工作室”和“校内工作室”两种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由企业项目与教学项目有机结合的产教结合工作室教学体系;同时通过项目合作的形式,充分发挥企业的软硬件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构建数字媒体“校企一体”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2.1数字媒体“校企一体”工作室应具备的条件

首先,要有稳定的合作企业。在数字媒体专业中应用“校企一体”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需要由充分并且真实的企事业单位项目作为基本前提,通过对真实项目的设计与分析,参与和跟踪,才能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工作情景,提高工作能力,这需要有稳定的数字媒体企业来提供项目来源。我院数字媒体专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于2010年开始有稳定的合作单位,并且由他们来提供充分的项目。

其次,“校企一体”工作室要具备承载工作室的基地。工作室的载体是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既要在企业和学校两地建立和挂牌工作室,真正实现“校中企”“企中校”。因此,跟学校合作的企业,必须有能力并且同意在企业建立或者挂牌校企合作工作室,才能有资格跟学校合作。同时,学校和企业工作室的功能上尽可能有区别,在软件和硬件设施上尽可能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一般来说,建设资金由本部自行解决。

第三,要有一支“双导师”的师资队伍。“校企一体”工作室项目教学,由校企双方共同协作完成,企业需要派出有实力的工程师或者设计师到学校,跟学校的教师一起来完成项目教学的讲授和辅导工作。同时,学校方面的教师,必须具备“双师”资格,即具备教师和设计师的双重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工作室的导师,由学校的“双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担任。

第四,要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为了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多年来我院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合理的改革。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主要实行专业基础课和文化课程学习,实行“宽专业、厚基础、重修养”;大二开始分工作室培养,进入工作室完成第二年和第三学年全部课程的学习。第一年的教学,通过学校专业老师在教室讲授,学生实训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第二学年开始,学生进入工作室教学环节以后,由工作室自行组织专业教学,包括课程的内容、开设时间、授课形式等[2]。由企业和学校协商进行项目遴选,把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企业把项目传递给工作室以后,学校公布各个工作室的课题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进行双向选择。目前,项目工作室主要分为:网站开发工作室、Flash综合开发工作室、3D动画制作工作室和数字视频工作室,学生进入工作室后,由工作室导师来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以及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2.2数字媒体“校企一体”工作室制的运行方式

众所周知,德国职业教育走在世界的前列,项目教学法是其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德国的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将授课内容寓于项目中,辅助和引导学生实施和完成项目,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学生完成这一项目,教师也完成了教学内容[3]。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推行的“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以此实现企业项目任务与课程教学任务的对接,具体流程包括:项目承接、项目传递、项目运作、项目实施、项目完成、项目成果回馈。

1.工作室项目承接

项目的承接工作,完全由企业方负责,企业方要负责整个项目的市场调研、前期策划、方案设计、资金投入与资源配备、生产与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市场营销及利润支配等。在项目的承接过程中,完全不需要学院方参与。

2.工作室项目的传递

项目的传递过程,是通过企业与学院共同来完成。通常是企业项目经理根据企业自身的生存利益,项目的难易程度,挑选一部分合适的项目跟学校合作,企业和学校双方共同签署项目合作协议,企业方项目经理负责解读项目指标、要求及质量的监督管理、资金管理等,而学校需要确保能够完成该项目。项目的传递过程就是将项目从企业导入到学校的过程。

3.工作室项目的运行

学校主体在承接项目以后,需要拟定教学方案、教学计划与过程管理,同时要做好校内和校外教学资源的使用和合理分配。同时每一个真实项目,都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利益。一般由于学生受到知识水平,工作经验等限制,不可能独立完成一个项目,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将项目进行合理的分解,由专业教师和设计师负责完成项目的核心内容,剩下非核心部分作为学校的项目教学中的学习项目,由学生来完成。“校企一体”工作室项目的运行模式见图1。

4.工作室项目的实施

在工作室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借助校企“双导师”的师资队伍。只要是工作室的项目,就要由校企双方派出专业教师和设计师主持项目教学的教授和辅导。同时,企业派出的一定是有工作经验,具有独立管理项目能力的设计师,而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资格。

同时,在项目的教学中,根据项目进展的需要,学生一般在项目的初期,在校内工作室完成一些子项目,随着项目的进展,到项目的最后合成阶段,学校的实训场地往往不能满足项目的需求,需要借助校外工作室。一般,校内工作室的产地和实训设备,软硬件设施,由学校主导提供,校外的工作室由企业主导提供,同时在校外工作室期间的教学工作,由企业指导老师负责,学校专业教师在次期间负责学生的联系和管理。这样,学校和企业的老师,彼此呼应、互为依托,各尽其职,以此保证工作室项目的运行和开展。

5.工作室项目的完成

工作室项目完成以后,由企业项目经理负责项目验收工作,项目的验收完全根据数字媒体行业的标准,对项目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检验。项目通过验收后,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在于突出以企业的考核标准来考核工作室任务完成的质量,突出工作室教师参在考核评价中的重要地位、以设计团队的理念让组员进行工作态度上的互评、从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方面进行小组互评,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

6.工作室项目成果的反馈

工作室项目在验收以后,投入正式使用,企业需要安排人员进行项目跟踪。通过从企业客户使用过程中了解的信息,对项目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详细记录,同时由企业项目经理将问题反馈给学校教师。学校教师根据实际反馈情况,安排相对应的责任学生进行修改,比较难得地方由学校老师自己完成。同时,学校老师将项目做成下一次模拟项目,提供下一年级学生学习和训练。

三、结束语

第8篇:小学教师期末工作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交替 原则 模式 措施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笔者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开展校企合作,是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校企合作原则

(一)服务原则

为企业服务是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决定着校企合作的成败。学校应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技术需求状况,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活动。

(二)互利原则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根据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选择,学生也有权选择企业。

(三)统一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向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四)互动原则

学校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聘请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来学校开办讲座。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了理论知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五)院长负责原则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有: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3.建立校企合作的相关机制;4.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持续提高。

二、校企合作任务

每个专业方向至少要建立两至三家有实质性合作、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校外合作基地。校外合作基地应是该行业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在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的地位。校企合作基地的基本任务为:1.接受学生参观、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2.接受教师参观、调研、双师型教师的培养;3.实现资源共享,互派专业人员讲学,培训;4.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5.优先满足合作基地的人才需求;6.新技术、新工艺科研合作。

三、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在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可以灵活多样,检验的标准是是否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双方是否满意。

(一)订单模式

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学校录取学生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企业录用学生时与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任务在学校完成,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

(二)工学交替模式

工学交替是指企业因用工需求,向学校发出用人订单,并与学校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的职业教育。其方式为学生在学校上理论课,在合作企业接受职业、工作技能训练,每学期实施轮换。

(三)顶岗实习模式(“2+1”“3+1”“4+1”模式)

“+1”模式是指在校专业学习2年、3年、4年,最后一年顶岗实习,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建立标准化的流程(教学―实习―就业),它的实质是:一是注重实用技术;二是毕业可拿双证(毕业证和资格证);三是保障就业。

(四)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

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四、校企合作质量保障措施

(一)合作企业实行挂牌,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为企业提供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提供设备、场地及人员的支持,为学生安排实训任务。对已签订合作协议书的单位,建立定期联系,了解校企合作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二)全面推行劳动就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三)学校制定相关制度来规范校企合作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将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情况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工作。

五、领导组织机构

为使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得到实效,从而为学校增添发展后劲,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校企合作领导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若干 成员:若干

办公室主要职责包括:一是组织实施校企合作方案及建章立制工作;二是选择合作企业,明确合作目标、内容、方式等;三是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工作;四是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保证持续提高。

六、校企合作目标

(一)以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等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二)实现合作模式的多元化,以坚持服务行业为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联合培养。

(三)坚持培训后备高技能人才与加强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培训并重。

(四)力争建成企业职工高技能培训基地。

第9篇:小学教师期末工作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 校内实训基地 教学改革

目前,国内职业教育关于校企合作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于如何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如何结合企业要求建立适合企业生产的课程体系,为企业实行订单培养,而对如何建立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探讨较少。国内对中职学校建立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的研究相对较弱,原因一是中职学校一贯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轻视实际操作能力;二是由于场地、经费等方面的原因,难以建立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立基于“教学工厂”的校企合作模式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利用学校的设备、师资等闲散资源来扩大生产规模;而学校则利用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与实战经验促进教学;两者各自管理,利益分流。另外,对于学生而已,可使其在校内学习期间即可感受企业的实际生产氛围,随时见习所学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知识;理论实践可交错进行,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为进行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借于此,就机械专业为例谈谈建立这样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如下:

1.组建校企合作办学联合体,实现其资源的共享

以校中厂为核心,组建校企合作办学联合体,以公司化经营实体并以此为核心打造校企合作联合体,如下图所示。

校企合作联合体按“一个核心、三种资源”的模式组建,通过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本专业与企业共同建设具有相对独立权限运行的公司化经营实体,通过公司化经营实体具体负责建设和管理校办工厂、校外实训基地。通过联合体的运作,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企业专家三者之间的交流,校内、校外、企业三者资源的共享。

项目建成后,校企合作联合体将在本专业建设中将发挥重要,对学校机械类专业群的产、学、研方面将起良好的促进作用。本专业将以此为突破口,将之打造成为校企深层次合作的范例企业的生产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接轨。

2.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校与企业需求接轨。

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广西区域行业企业生产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推进“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采取校企合作方式,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建设具有“理实一体化”特征的专业核心课程,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针对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变化,开发相应的教辅资料。

3.校企实行签约式合作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途径来改革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由企业参与设计教学计划、进行课程设计,并制作课件;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培训与学习,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进行产学交流与互动。

学校积极推行行为引导教学法的试点,体现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分层教学、分专业方向教学和分阶段教育。对实行校企合作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4.以“校企共建、专兼结合、分类培养、重点突出”的原则,打造双师型、创新型教师队伍

根据“校企共建、专兼结合、分类培养、重点突出”的原则,采取“送出去、引进来、带起来”等多种措施,加大专业师资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专业教师在每年的暑假期间到企业进行实习,除管理实习生的日常事务外,教师能够真正地进入到企业进行学习。企业可以考虑让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实习或者担任线长、工程师、厂长助理等这样一个形式参与公司的日常事务之中。同样,学校定期引入企业专家授课,使学生感觉与学校不一样的企业文化。

5.以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考核和评价理念,进一步推行综合性考核。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岗位技能和学习过程的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

过程考核评价包括:操作熟练程度、操作规范、团队协作、学习态度、完成情况。而在评分过程中由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组成,三者平均得分的综合才是个人得分,只有这样的评价方式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分值分配如下表所示:

考核要求 分值 自评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得分 总分

操作熟练程度 25

操作规范 25

团队协作 10

学习态度 10

完成情况 30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场地环境建设问题

要建设好生产性实训基地,关键是要解决场地布置的问题。这个场地又不能是按原先一般性的实训场所那样来布置和选择,而必须与企业环境相接轨,这对于学校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难度的。

(2)设备问题

学校现有设备有些过于陈旧,新的设备有些又精度不高,虽然企业也有扶持设备,大都是陈旧不堪,甚至接近报废,所以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的。

(3)生产技术问题

我们知道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便到从事教育工作,缺少企业的锻炼与实际生产的相关技术,这对于指导生产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上述问题本人有几点设想:

(1)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办工厂

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比如场地的环境的布置,设备的布局,日常生产的管理,学生及员工的培训等,尽量做到双方利益最大化,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2)校企股份制形式办学。

学校以校园、师资等形式入股,企业以资金、设备和技术等形式入股,风险共担,利益共赢,把企业和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这需要国家出台有力政策,在资金、税收等给予扶持。

(3)引入企业技术骨干做兼职教师

为了让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的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学校应该引入企业技术骨干做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作为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传授企业文化,讲述企业员工动态,现场生产操作规程及企业相关制度等。

综上所述建立基于“教学工厂”的校企合作模式下校内实训基地是非常必要的。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索校企深度合作新路,这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石。“校企合作”模式的提出,把“企业工厂的需求”和“学校的教学”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使学校能较好的解决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程.《试论职业能力培养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薛建荣,王靖,王俊.关于构建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评估体系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