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

第1篇: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工匠精神 中等职业院校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87-02

2016年全国“两会”中,“工匠精神”首次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国务院总理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软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养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旋律,这是一种精益求精的业精神,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确定符合当前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一种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好的工匠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

在世界各国,工匠精神无一不在,奔驰、西门子等德国老牌工业家族享誉世界,这些百年老店的成功有着共同的特质,就是他们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能够做到精益求精,他们重视手工业,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所以当代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认真、敬业的匠人,树匠心,成匠人。

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培养学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认真精神、敬业精神。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

2 中职物流专业引领“工匠精神”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职业教育确定人才培养方向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时要注重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以下简称《意见》),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应定位如下。

(1)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物流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物流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物流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帮助物流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物流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2)坚持明确目标,搭建通道。坚持明确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以物流专业课程为核心,拓宽物流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桥梁。

(3)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推动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加强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实现产、教融合,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4)坚持以赛促教、知行合一。发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指导作用,积极组织、协调中职 物流技能大赛,用大赛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同时,职业教育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

(5)坚持用“工匠精神”为引领。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必须坚持用工匠精神指引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物流职业人要从事物流行业的相关岗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和工匠品质。

3 体制保证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始终

弘扬“工匠精神”不能是一句空话,必须要落实到实处。把“工匠精神”融入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改革,用精神引领,用行动证明,用心去做人才培养工作。

3.1 精神引领,将“工匠精神”融入物流专业建设理念之中

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过程中,要体现“工匠精神”的实质,中等职业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定位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就是物流职业素养的体现,要完整地描述在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3.2 课程建设要融入工匠意识

在以往的课程建设中,我们往往只注重课程,而忽略了课程与素养的联系,职业院校的课程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却依然很多课程未能在情感目标上得以落实。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口号,更是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专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将物流职业人的职业素养融入课程中,融入岗位中,每个物流岗位均有相应的岗位需求和对应的素质要求,以优秀的物流工匠为范本,在课程建设中就要融入人才培养规范,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3 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

第一课堂是职业教育的主战场,第二课堂是最有效的支撑。在第二课堂,要充分组织职业活动,利用有效活动促动学生积极性的提升。教学、实训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还要通过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培养。

3.4 要充分利用早、晚自习

早晚自习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大好时光,要充分安排任务要学生完成。比如,阅读、朗诵、诗歌、练字、写作等等,充分结合工匠要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5 以赛促教,让工匠精神融入大赛

技能比赛是鉴定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部分,技能比赛中融入工匠精神,以工匠为要求评判学生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技能不仅仅比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比素养,让知识、技能、素养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

3.6 加强人文教育、德育教育,涵养工匠精神

将历史文化、哲学伦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交汇融通,让学生涵育健全人格,明了历史环境,树立高远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一流的工匠大国,不仅要培育专注技艺、追求卓越之心,更重要的是涵养赋予产品生命和内涵,在技术中融入巧思和灵魂的能力。人文教育有深刻的内涵,我们用“金斧头”、“寿司之神”等故事感染学生,我们用《大国工匠》等节目激励学生。通过人文教育、德育教育提高学生对工匠的深刻认识。

4 结语

“工匠精神”点燃职业教育的灵魂,这是一种坚定理想信念、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报国成才的方向,是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精神之源。职业教育人应该勇担重任,用工匠精神引领教学,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 秦凤.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同行,2016(9):323.

第2篇: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工匠精神;教育

一、工匠精神的涵义

提到“工匠”二字,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铁匠、木匠、鞋匠、陶匠等古老的职业,他们大多拥有一门安身立命手艺,且一辈子从事这项职业。而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人能做到,如果做到,需要一种什么精神支撑呢?这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核心内涵在于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去完美和极致。“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特别的敬业精神在今天重申,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实则是时代的呼唤、民之所需。

二、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一)时展的迫切需求

缘何说工匠精神是当今时代和人民的迫切呼唤呢?实事求是的讲,是因为我们面临着“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尴尬,我们遇到了牢固基业无法长青的窘境。相比之下,“德日制造”却都在传承者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如何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需要社会、企业以及个人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需要大国工匠们一颗颗热忱的、独特的“匠心”。

(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新动力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未能获得应有的地位,这与技术技能人才得不到社会的重视有极大关系,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外,工匠精神所带来的工作成就感、优势感,也是重要因素。换句话说,如果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拥有精湛的职业技艺,能够做到把工匠精神渗透到自己的工作中去,那么职业教育的育人成果自然会被广泛认可。

(三)树立正确工作观的有效途径

今年,国家人社部将工匠精神教育纳入技工院校学生必修课,以适应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现实需要,为培养新时期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通过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学生正确认知、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通过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引导他们热爱岗位、坚定执着、精益求精,有了这样的职业品质,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他们势必会深入钻研、勤于思考、积极创新。

三、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主要内容

时代需要工匠精神,传承工匠之道是职业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把梦想当做信仰,树立“要做就做最好”的职业志向,保持学习的激情;第二,要培养学生执着专注的品质,对自己选择的事业有着专心致志的投入,对每一项技艺用心学习,心存敬畏,享受学习的过程;第三,要倡导学生淡泊宁静,建立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不受世俗干扰,不为名利所惑,体会学习的乐趣。

四、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教育路径

(一)强化工匠精神教育的顶层设计

技工院校的办学活动始终是围绕培养技能人才这一核心任务开展的。因此,要加强学生工匠精神教育,就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一顶层设计。要从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课程体系、师资力量、课堂组织等方方面面突出工匠精神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密切关系,要在教学内容、培养过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引入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自上而下形成传承工匠精神的统一目标,自下而上形成践行工匠精神的自觉行为。

(二)丰富工匠精神培养的教育载体

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让工匠精神教育回归日常。要充分利于课堂主阵地,将工匠精神教育课作为新生入学的必修课,那个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师作为课程目、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利用好开学典礼、新生军训、主题班会、志愿者服务、就业指导课、创业大讲堂、节日庆典等各类校内外活动,开展工匠精神教育,构建多样化、多种类、强实践的教育体系。

(三)完善技工院校的环境构建

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收到工匠精神潜移默化的熏陶,势必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教育的开展。物质文化层面的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载体,要重视校园整体环境和设计布局,在校园基础设施、生活设施、教学设施、绿化工程、宣传橱窗等处建立工匠精神文化的形象宣传展示,营造符合工匠精神内涵的校园环境。精神文化层面的环境建设,表现为学院多年积累,沉淀所形成的思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将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等方面有机结合,完善校园文化体系、突出技工院校的文化特色、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努力营造卓有成效的校园“工匠文化”。

第3篇: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

技职教育,产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职业》:请您介绍一下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情况。

谭仰光:20世纪60年代,台湾由农业发展逐步转向工业发展,并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与轻工业以及传统制造业为主,于是积极增设高职学校,推展职业教育;并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也积极设置职业训练中心,推展职业培训工作。

1968年,台湾举办了第一届技能竞赛大会;1971年起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第20届);1993年在台北主办第32届世界技能大赛,台湾夺得18块金牌、10块银牌和4块铜牌。

1970年至2000年这一时段内,台湾高职学校发展迅速,高中与高职之比率转成3:7。部分专科学校升格为技术学院,部分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

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导致经济快速衰退,引发企业界裁员潮,失业率快速攀升。高职学校逐步萎缩;高中与高职之比率再回转成7:3。职训中心逐步减缩训练班次与人数;推出各项辅导失业者再就业训练计划;大量委托大学院校推广中心、职业团体、民间专业团体、补习班等开办短期多样化的进修训练。

《职业》:台湾技职教育和职业培训有什么好的经验?面临哪些挑战?

谭仰光:1990年代起,在产业发展从技术密集型迈向研发型的过程中,部分教育界人士产生了一个观念上的错误导向――把“迈向”误认为是“取代”,一味盲目地在人才培育方面提高层次(学历的层次而非质量的层次),把很多好的高职提升为专科、把专科提升为技术学院、把技术学院提升为科技大学,并纷纷增设研究所硕士班、博士班。结果硕士、博士一大堆,而真正有专业、懂实务的技术员及工程师却找不到。

同时因为没切实弄清楚产业分类与行职业分类的定义,搞不清楚究竟服务业(三产)需要哪些人才,以致餐饮、观光、美容科系一窝蜂开,工科却招不到人,逐渐萎缩。

职业培训机构的数量与规模逐步减缩,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偏向技职院校。

文凭主义与士大夫观念再度抬头,大专院校迅速扩增,高职学校未增反减,且实习课程缩减,学生多以升学为优先。于是一方面企业界的人力短缺,另一方面学校毕业生的学用落差和就业衔接问题严重。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和转型,导致了从工作岗位上下岗的人数增加。于是各职业培训机构的主要职责,已不在高技能人才的建设,而重在如何帮助下岗的劳动者再上岗。

少子化的浪潮来袭,高等教育设施膨胀过头,使很多学校开始出现招生不足的状况。

《职业》:您认为技职教育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谭仰光:专家们呼吁厘清需要高技能人才的产业,因为有人经常混淆了两个观念,其一,要弄清“产业”与“职业”(职能)的关系;其二,要注意“产业链”所牵连到的产业。

专长类别与产业类别间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是一种交叉的矩阵关系。不要直接把产业别当成科别。

加强实施和推动“校企合作”,减低学用落差,加强就业衔接。

探讨推动德国模式――双轨制/二元制(Dual System)职业教育训练模式的可行性。

大学院校的适度减量或合并。

世赛成果,技职教育的最佳课标

《职业》:您认为世界技能大赛的成果如何转化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

谭仰光:有两段话可以很好地答复这个问题:一个是张立新司长的讲话,他说从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后续开展的宣传活动等方面来看,在国内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从而推动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建立起整套系统;另一个是广州工贸技师学院汤院长的讲话,她说世赛的技术规范、技术说明代表了这个项目、行业的最前沿技术,把这些转化到技职教育、职业培训的项目课程上,转化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标准,就能把世赛成果与学校教学连成一条线。

学校这次把世赛评估顾问珍妮・夏克顿女士请来,珍妮女士也讲到世赛每个项目的内涵是按照当前行业、企业的发展每两年更新一次,世界技能竞赛的技术规范代表了行业、企业最新的发展情况,这是技职教育的最佳课程标准。

工匠精神,职业人与职业精神的二重奏

《职业》:当前,“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一个话题,请问您是怎么理解“工匠精神”的呢?

谭仰光:“工匠精神”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人,二是职业精神。

首先,关于世赛金牌的问题,这次比赛回来后,大家都在热议谁拿几块金牌、谁取得了什么项目的金牌等问题。我说大家要记得一点,世界技能竞赛规定单人项目参赛选手的年龄在23岁以下,为什么要规定23岁以下呢?这项比赛40年前创办的时候,名为“国际职业训练比赛”(IVTC,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Training Competition),就是一个职业训练的比赛。这个比赛源起并不是比各国谁的技能最好,而是在比哪国的职业培训办得最好,摘得奖牌数量多的国家就表明此国的职业培训做得比较好。接下来,就是彼此的观摩,你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个项目做得这么好,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个职业培训的竞赛。因此,如同西蒙・巴特利主席所讲,不要把竞赛的核心价值全部摆在比赛上,要从比赛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转化。

第4篇: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

2016年12月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这是人社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制定的中国技工教育的发展{图,是人社部第一个关于技工教育的五年规划,对技工院校办学指导性强,意义重大。

《规划》系统阐述了“十三五”时期技工教育事业发展的4条基本原则、6大发展目标、10项主要指标、若干重点举措。《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办学规模适合市场需求,专业结构适应产业发展,校企融合贯穿办学过程,教学改革实现工学结合,实习实训与工作岗位紧密衔接,技能人才培养层次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匹配,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健全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为更好地全面认真落实国家技工教育“十三五”战略目标,跟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技工院校必须坚定走内涵发展、质量立校之路,向瓶颈问题突破,朝关键方面发力。从以下五个方面夯实好学校发展的基础。

一、完善专业建设,重视学生的技能水平,也要重视技术水平

在重视培养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技术水平。技能是实践,是操作,是行动。技术是方法,是思考,是创新。我们培养的不是一个只会干活儿的“劳动机器”,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要探索人才培养由传统型技工向现代型技工转变,由单一型技工向复合型技工转变,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行业的变化、岗位的变化。要给学生一个专业的头脑,智慧的头脑,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幸福考虑。

要建立以世界技能大赛为龙头,以省级技能竞赛为主体,以企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为基础,省级技能竞赛与世界技能大赛接轨、竞赛标准与人才培养紧密衔接的技能人才竞赛选拔体系,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目的。

要积极探索国家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办学模式,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丰富校企合作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为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打造更加广阔的平台。

二、提升教学质量,向课堂教学规范化、现代化要教学效益

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教室和实习场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是教师主要的工作场所,也是学校立足发展的动力来源地。学校的教学质量好,招生、就业才能有底气、有人气。教学质量不好,对社会、对企业就没有话语权。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命脉所在。

目前,有的技工类院校教学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有些学科,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有些课堂,教学秩序不太理想。可能有的教师认为,来到技工院校的学生,本来基础就不好,本来就不爱学习,所以就产生了教学敷衍的心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中考之后,重点高中选走一批,普通高中又选走一批,所以,技工类院校面对的就注定是这样一批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抱怨、放弃都于事无补。只有认真分析研究学情,发挥教育智慧,对症下药,才能化腐朽为神奇。技工院校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数外理化学得不好,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他们一无是处。所谓“人各有志”,每个人大脑活跃的功能区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不同。只有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才能春风化雨。让每位学生都看到人生的希望和生活的未来,教学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进入健康平稳的发展轨道。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对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各个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不能用落后的知识和理念、方法,来教育今天的学生,让他去面对明天的社会。教学改革,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永远需要关注的课题。学校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各个要素和环节,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率、要效益。

三、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构建良好的德育生态环境

“工匠精神”是一个人职业素养的最高体现,也是一个人优良人格的外在表现。“工匠精神”不会凭空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也不会无端化成学生的行动,它需要产生的土壤,需要一个养成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位老师的责任,而是要贯穿于公共课程、专业教学、实习实训、校园文化、生活习惯等学生教育全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职业素养、精神风貌,作为职业院校要对学生进行随时、随地、随人的教育。不管什么时间,不管什么地点,不管教师是否认识学生,只要学生有违反德育的问题,作为教师就有责任去教育他、纠正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孩子的成长有自身的身心成长规律。我们要尊重科学规律,尊重千百年来人们形成的教育的基本原则。技工院校学生刚刚结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大多数人对社会、对职业、对未来还一片迷茫。他们犹如一棵棵刚从温室里移出来的小树,还比较纤弱。学校要为他们构建一个良好的身心成长环境。既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又要给他们成长的舞台。要给他们肥沃的土壤、灿烂的阳光、清凉的泉水,也要及时地为他们修枝、剪叶、除虫。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对常规教学一个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是学生身心全面成长的必然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强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历练拼搏进取、力争上游的精神,树立起自己的理想追求,坚定实现理想的决心。校园文化建设要在科学性、系统性、教育性、先进性方面下工夫,探索引进企业管理元素和企业文化,在学生管理模式和机制中融入企业7S管理,重视对学生进行企业职工行为规范培养,从而形成职教特色鲜明、教育内涵丰富、教育实效显著的德育生态环境。

四、增强紧迫感和担当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双师素质

身处在伟大变革的时代,身处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个世界快速的变化。就职业教育来说,近几年,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不嘤肯帧N颐强吹胶芏嘌校乘势而上,由最初一所普普通通的职业学校,一跃发展成万人大校,发展成全国一流学校,甚至向世界职业教育先进水平看齐。面对如火如荼发展的全国职业教育,我们不能不产生发展的紧迫感,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别人都在争先恐后向前发展,如果有些学校安于现状,势必会随波逐流,被淘汰掉。

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有工作的急迫感,要有与学校共成长、共进步的担当意识。要紧密跟随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脚步,认真研究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锐意进行教学改革,兴利除弊。

教师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清晰的可操作性的规划。学校要承担起指导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职责,帮助教师在学校发展的坐标中清楚地定位自己的位置和成长轨迹。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双师素养,文化基础课老师要多到企业、实习场走一走,专业理论课老师要充分利用企业实践机会多体验多琢磨,实习指导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有教学出彩的机会。我们要培养出大国工匠,要使学生具备工匠精神,教师首先就要具备耐心专注、锲而不舍、身体力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做中国职业教育的“大国工匠”。

五、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既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也为技工教育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技工院校要在稳定学历教育规模的同时,做大做强职业技能培训。要面向农民工、企业职工、转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残疾人等群体,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推行职业培训包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度、劳动预备制培训、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职业培训有大的发展、质的提升。完善创业孵化基地资源,大力开展SYB创业培训。研究设立弹性学制等形式,满足在职人员通过技工教育获得技能提升。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站)开设技师研修班,面向技能人才开展理论进修、知识更新和职业技能提升服务,开展技能大师交流研讨、企业技术攻关。贯彻精准扶贫基本战略,支持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走技能成才之路,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要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就业需求,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菜单式培训服务,努力实现与企业需求和受训对象需求的紧密对接。

第5篇: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 人文情感;会计技术规范;自我教育

会计从来就不曾孤独存在,它是大经济环境下的一门经济学科体系。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1号公报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这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素质,当然也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科技人文素质。《礼记大学》开篇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延续与传承的盛载之道,不仅仅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机构,更不能仅仅成为职业谋生的训练场所,它更应成为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感涵养的摇篮。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前者指外在于人的材料、工具,后者指人文知识渗透于人而外化的个人素养(见《辞海》)。人文情感的培养就是以人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人文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未来,促进身心的和谐与均衡,形成其健全人格个性,最终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当今,在高校教育充分强调专业素质、岗位胜任能力等功利化需求下,纵观会计教育人文情感培养的淡化与遗失,是具有相当普遍性的。我们把教育对象更多地培养成了“核算工匠”或“经济人”,而远非更深远意义上的人格独立、高尚睿智的完整会计人,这令我们不得不忧思当前高校会计教育的现实状况。

一、会计人才人文情感缺失的现状与危害

(一)道德失衡下的会计诚信缺失

在我国,会计诚信的缺失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近年来因会计虚假信息而引起的资本市场恐慌至今仍未阴霾散尽,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和职业诚信缺失难咎其责。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源泉,是品德的决定性因素,而道德情感的培养正是人文情感教育的核心部分。在会计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中,我们忽视了职业责任感、职业价值取向等精神层面的积极引导和教育,忽视了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及意志的磨砺,追根溯源还是在于我们过分关注会计技术层面的传授与跟进,忽视了人文情感教育在会计人才成长中无法替代的深远影响。

(二)缺乏业务精进和责任担当精神

由于会计是融汇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门学科体系,这也就决定了会计涉猎的广泛性。会计不仅与管理、税务、金融、法律等密切相关,还与财政、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等宏观问题相交织,体系相当庞杂。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人才,若没有对业务刻苦钻研的精神,就会浮萍无根般缺乏知识的强力支撑,最终难成大器。

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虽数量庞大,但高级人才所占比例却寥寥,整体素质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这本身就反映出会计人员的业务钻研精神还是相当地缺乏。当然,行动是思想情感的外现,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又怎能自觉肩负起会计行业发展的责任与重担呢?而高尚的情怀和使命感正是人文情感教化之果。

(三)漠视人格修养的过度功利追求

人文教育是使一个人形成健康心智的重要途径。人文教育的本质就是完善人的教育,即人格历练与自我完善,也就是精神成人!它使人在功利面前仍清醒地知道:世上还有温良恭俭让,还有仁爱、互助,还有富而好礼、穷且益坚……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为了迎合就业等指标,过分注重技术规范的传授却忽略了对受教者人性的关怀与提升,这种充斥着功利思想的教育必然会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当我们翻阅一宗宗触目惊心的会计违法违规案件时,哪一件能回避开“贪欲”二字呢?身陷其中的会计行家们又有多少不为“功利”而往来的呢?当法律的利剑高悬其头上时,又何谈人的可持续发展!当今,“做人”的教育比“做事”更迫切,在以“信”立天下的会计行业里,更应该恪守“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放眼长远。我们的教育就是要用高尚的人文情操陶冶人,用可持续发展观引导人,追求精神立人。

二、会计人才人文情感的培养

(一)转变会计人才教育观念,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作为人类文明传承与发扬的载体,理应成为社会先进思潮的发起地,成为社会道德伦理的风向标,成为公正与良知的垂范者,成为高尚人文精神的典范。

在当前高校会计专业教育中,许多时候我们都围绕着职称、CPA、研究生考试而展开,这些明显带有功利烙印的专业化教育热潮已被哄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文凭、证书、职称等的过度倚重,必然会挤占、弱化人文情感的熏陶和教育,以致于培养出来的“核算工匠”和“经济人”总是少了那么一股人文气息。

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就是要超越具有浓重功利色彩的工具化、实用化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的目标在于学生的人格培养与自身完善。在传授会计知识的同时,更应关注人文精神的构建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与均衡,最终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会计技术规范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会计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语言,商业语言的价值在于信息的交流,进而促进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推动经济发展,这决定了会计必然是一门技术规范性很高的学科。会计的技术规范强调客观公允、严谨务实、与时俱进,其中客观公允地反映经济事项是会计的灵魂所在。技术规范力图解释事物存在的方式和相互联系,强调是非公允;相对于技术规范而言,人文情感则关注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它更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善恶美丑、责任与良知,其核心是精神立人。在会计领域中,技术规范与人文情感是不能分开的,技术规范本身只是人类的工具,带给社会的究竟是发展还是牵制,关键还在于掌握它的人如何运用,以及为何而用。

在高校会计教学中应加大人文教育的分量。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人文情感的培养是离不开哲学、美学、文学、音乐等这些提升人文素养基础养分的浸润的。在会计专业课程安排中,应设置相当比例的该类课程,如开设《哲学史》、《经济伦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美术》、《音乐鉴赏》、《中国通史》、《公关礼仪》等等,在传授会计技术规范的同时,更应关注人文精神的涵养,因为它能带给人内心以力量,这样才更利于具有完整人格会计人才的涌现。

(三)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修养

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在于其具有的人文精神、批判性思想及包容性之博大。”先哲提醒我们,高校的教师不仅要“研究高深学问”,更要有博大的“人文精神”。在会计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解惑,更要将人文精髓渗透整个教学环节中。高校的教学不能仅仅为迎合学历、职称、考研等功利性需求,更应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意志品质的磨砺以及求真向善的高尚人文情感的熏陶!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也对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自身对人文情感的认知是应先于学生而出发的,广纳谏言、潜心揣摩,既在专业知识上为师,更要在精神上为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人。

(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个人的存在与发展,最终还是通过其自我反省、自我纠正、自我完善才得以实现的。如果没有以自我为主体对自我为客体的不断反思和塑造,人就会缺少持续发展的精神供给。这种能力的形成,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自我教育。可以说,引导和促进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能力,才是真正授之以渔的教育,是教育的更高阶段。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成自身稳定的心理品质,服务社会、贡献社会。

综上所述,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上因忽视人文情感的培养,已使我们的教育偏离了教育的本意,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从学校里出来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专家,而应该首先是一个和谐的人。”当我们将目光都聚焦在会计技术规范传授上时,当会计更多的只是被作为工具来迎合功利追求时,我们培养的会计人才就只能是不完整的“经济人”,只有将技术规范与人文情感教育相融合一体时,才更利于有良好职业道德操守和业务素质完整的会计人才涌现,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放.略论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分化与融合――兼谈人文教育的意义及内容[J].学术交流,2006(6).

[2] 陈志斌.高等院校人文教育的境遇与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8).

第6篇: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高校 实践育人 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149-02

高校实验室是从事教学、科研以及学术活拥闹饕场所,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是实现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支撑。近年来,各高校在实践育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但是在以实验室为依托促进实践育人的环节上稍显薄弱,与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践育人要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出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实验室的建设已然成为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实验室实践育人的作用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主要因素,同时也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实验室大致划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面向全校学生公共基础课的基础实验室;另一类是按专业划分供常规教学科研使用的专业实验室,其包含有专人操作、价格昂贵的大型实验设备仪器。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高校要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适应信息时代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实验室恰恰能够适应新时期、新环境下的发展需求,在高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室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性学习,得到科学素养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激发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

二、高校实验室在实践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高校发展概况来看,实验、实践教学一直是整个教学体系和教学改革中的薄弱环节,高校实验室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中的作用和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客体观念陈旧。一方面高校大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通常会出现实验室的建设与新时期人才培养脱节,往往偏向于实验理论教学,而忽略实验操作教学;另一方面学生作为高校受教育的主体,对实验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积极性不强,实验教学的陈旧观念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

(2)实验资源配置不均。从资源规划来看,实验室在规划中往往会存在粗放式分散建设格局,加之二级学院实验资源信息不能做到充分共享,致使实验资源利用不高,浪费现象严重。从人员分配来看,由于教学和管理的职能区别,性别和年龄的生理区别,高学历和低学历的受教育程度区别,往往会造成缺乏实验资源共享意识、优化配置意识和全局观念等分歧性现象,因此实验平台育人功能亟待优化。

(3)整体运作机制落后。高校实验室存在运行不畅、发展体制滞后等问题。只是单方面从设备的更新、环境的改善等物质文化的建设上进行投入,而在实践育人的文化精神核心建设上出现缺失;只是在保障课程实验的常规性,而在学生科技创新实验的运作上缺乏整合;只是在专任教师奖励上有机制保障,而在实验人员的科技指导上没有鼓励方案。

三、实验室在实践育人方面的创新举措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将从实验室文化建设、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精神引领等四个方面阐述实验室建设在推动实践育人过程中的创新举措。

(1)以加强文化建设为实践育人的前提。实验室作为开展学术研究、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平台,学生有大量时间在实验室度过,通过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能够充分发挥文化价值内涵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首先,要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理念。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都可作为规范师生行为的准则和依据,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其次,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将实验教学与人生课堂相结合,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实验中的挫折和失败,学会从中发现问题、总结不足,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最后,要增强学生对专业文化的认同感。专业实验室不同于基础实验室的文化建设,专业实验的开设不仅能让学生在实验中系统地认识专业知识,更能从实践中激发学生专业兴趣。

(2)以资源配置优化为实验室育人的保障。实验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一方面,优化实验室人才资源的持续培养。建立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干力量、资深教师为引导的师资队伍,不断加强对实验室教师资源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不但要掌握基本业务知识,还要不断完善自己专业技能,及时了解新事物、新理论,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建立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对实验室的宏观指导和调控由学校负责,包括实验室的全面论证与规划,不同院系实验室学科之间的沟通,全体实验室的检查与督导等。二级院(系)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全局考虑、合理布局,对现有实验室进行整合,逐步建立功能对应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3)以科技创新指导为实验室育人的途径。高校大学生思维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喜欢创新事物,因此高校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通过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客观物质条件。让学生尝试自主选题、自主实验,实验室负责提供所需仪器和相关资料,并配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指导答疑。另一方面,将创新思维进行成果转化,组织以赛促学的科技竞赛。结合实验室自身条件和专业方向,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科技竞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源源不断地为各类型的大学生科技竞赛输送优秀人才,形成“培养人才-创新成果-转化科技”的良性互动循环。

(4)以精神引领强化为实验室育人的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看重的不仅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动手能力的掌握,更是自身所具备的精神品质。高校实验室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引领精神,能够让实践育人的效果不断地强化、扩大。在实验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工匠精神,逐渐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提升其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中的作用,在工作学习中“求真、求实、求细”将成为高校学生内涵精神的外延表现,同时也为其从学校人顺利转化为职业人做好必要准备。

参考文献:

第7篇: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

如何弥合二者之间的鸿沟?产教深度融合,产学协同合作,成为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路径。

但如何做才能落地产生实效?

《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采访多家高校和企业代表,就此展开探究。

顾名思义,“产”即产业界(企业),“学”即学术界(学校)。

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是指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促进教学科研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为重点,目的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架设桥梁。

随着信息产业发展越来越快,人才发生了由供给驱动到需求驱动的变化,特别是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多、要求提高。

在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下,“产”与“学”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对学校来说,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教育界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对于企业而言,产学结合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减轻了企业改革创新的成本。

学校与企业之间如何进一步合作,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实践。

“21世纪什么最重要?是人才!”这句经典的电影台词经久不衰,也说出目前不少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的痛处。

“十二五”以来,软件和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软件产业作为我国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软件产业正在以高速的增长和丰厚的回报领跑整个制造业,也深深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催生出新的产业革命。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在第五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期间曾多次强调,软件产业既要创意设计又要手工制造,是需要大量设计大师、能工巧匠的产业。

因此,人才是软件产业创新发展的根本。

人才短缺的硬伤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到2020年,我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如果就业人员的技能不能够进一步提升,那么我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然而,在全球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发展呈现出许许多多新情况、新特点的同时,对软件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不仅仅是数量、更是质量的要求。

即使现阶段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但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学生就业能力差等情况较为明显。一面是企业“用工荒”,一面是学生“就业难”,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已是不争的事实。

“人才培养类型”与“人才需求类型”之间的断裂,是目前高校和企业均面临的问题――适合的人才短缺是“硬伤”。面对这个问题,谢少锋曾表示,我国软件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一些明显问题,如软件人才供给增速跟不上软件产业发展的需求,创新型领军人才匮乏,重学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未从根本上扭转。如果高校在人才培养路径上不作出改变,不仅仅会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均衡发展,也将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产教深度融合 产学协同合作

既然产学双方发生断裂,产业市场需求旺盛与人才供给不均,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就成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路径。突破产学合作瓶颈,探索协同育人模式,是政a学研用的核心课题和共同使命。以安全可靠体系建设为目标,需产业、教育、企业、学校四方协同,精诚合作,从政策到市场,从战略到细则,进一步强化软件产业尤其是国产软件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和协作策略。

为此,建立在对政策的解读和现状的剖析的基础上,《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采访多家高校和企业代表,就“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下教育模式的创新、产教融合面临的新机遇、困境和教育改革等炙手可热的话题进行探讨。

政策篇 新一轮产学合作育人新模式

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和倡议,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兴信息科技工程人才。尤其是产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否有足够的人才支撑,是产业能否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已经提上日程,成为重要任务。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表示,教育部将布局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主动布局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的新专业。

产学合作 协同育人

据记者了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汇聚企业资源,支持高校专业的综合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自2014年起,教育部高教司设立了教育部产业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该项目由高教司向国内外知名企业征集合作项目,由企业自主立项,提供经费支持高校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等。

该项目旨在为校企双方搭建桥梁,着力培养适应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进一步创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深化高效创新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将社会优质资源转化为培育人才的资源,与此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基础。

2016年5月,经与33家企业协商,教育部公布了2016年校企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联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涉及873个项目,包含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联合基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等六种类型。近日,经与89家企业协商,形成了2017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并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审议通过,动员各省市地区加强组织和宣传,动员高校积极参与该项目。

培育“中国工匠” 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从2016年到2017年,“工匠精神”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年度热词之一,这与我国制造业的转型不无关系,同时也说明,“中国工匠”的诉求已经上升至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在高等教育领域,职业院校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也是培养“匠人”和传承“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尤其是今年两会,“职业教育”成了新的热点。

然而,热词背后,它还是那么光鲜吗?

2016年底,由摩根大通支持和发起,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联合完成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的调研报告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该报告称,当前我国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报告分析,我国正处于向IT服务、软件服务等领域的现代服务业转型,这些行业对高等教育水平的人才需求逐步增加。在产业升级的压力下,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突出问题。由此看来,只是热词还是远远不够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职业教育有两重性,一个是高等性,另一个是职业性。高等性是指学生在学校里完成课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而职业性则体现在学生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工作上。这两方面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校的专业课程建设上。

同时,在对政策解读中,记者发现,有一个热词与职业教育紧密相连――产教融合。党的十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

无疑,产教深度融合是以科技工程为代表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需要有效协同产学研多方力量,确保面向这一市场的优秀人才资源供给。

记者看到,最近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并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产教融合中的“产”可以理解为“生产”或“学做”,是实践教育的重要形态;“教”是教育教学,泛指实践教学活动及内容;“融合”则是对两者交互的要求,是“生产性学习”与“学习性生产”、“生产性教学”与“教学性生产”的有机结合,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根本要求。

对此,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薛茂云则表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们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如果没有行业和企业的参与支持,我们的职业教育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软件产业尤其是国产软件的竞争优势依赖于新知识的连续生产和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软件产业人才开发是保证这一能力的关键。

面对产业市场需求旺盛与优质人才供给不均的矛盾现状,突破产学合作瓶颈,探索协同育人模式,是政产学研用的核心课题和共同使命。

以安全可靠体系建设为目标,需产业、教育、企业、学校四方协同,精诚合作,从政策到市场,从战略到细则,进一步强化软件产业尤其是国产软件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和协作策略。

联盟篇 搭建校企人才培养平_

中国软件产教互动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于2015年在京成立。联盟根据“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对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做出了详细的规划要求。同时还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明确重点、调整优化软件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在共建学院、共建专业以及学生实训的校企合作之路上,将产教联盟发展为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政策研讨和意见汇聚的重要平台,不断推动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相关领导表示,“互联网+”对软件行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适应技术的发展,有效推动企业和高校共同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为了让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国家当前的战略需求,满足企业发展的具体需要,在相关单位和企业共同推动下成立联盟势在必行。

联盟在政府部门制定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的有关战略、规划和政策方面,通过协助并配合来开展技术合作,从而形成行业技术标准,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在政策上加强教产联盟的综合技术水平;在搭建政府、学校、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过程中,有效推动校企在共建实验室、科研联合攻关、国产软件走进高校等多项工作,有效推广校企合作的经验,实现产学研可持续发展,完善学校与企业乃至政府之间的多角度、多方面互动。

在具体推动校企在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方面,一方面企业可选派技术专家到高校授课、指导学校方面的专业建设,同时高校可以派遣教师作为技术顾问到企业挂职,并深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成员企业和成员高校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和授课教材,从而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增强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目标。

产教联盟提出,在资源共享方面将通过积极组织内部成员交流活动,经过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根据会员单位的优势和其所在领域呈现的特点,选择确立一批对联盟成员开放的产学研基地,采用优先、优惠或免费使用的政策,并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产业的不同技术衔接领域和阶段的研发;此外还可采取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和联盟成员自筹等方式,逐步建立盟内高水平的科研基地,提升科技资源共享与创新能力;经过建立联盟网站,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会员单位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在持续发展成熟后可选择面向行业推广。

相关链接 中国软件产教互动联盟

中国软件产教互动联盟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多家软件骨干企业,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贵州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重点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联盟组织。

联盟于2015年7月3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旨在共同探索企业与高校共建学院、共建专业以及学生实训的校企合作之路,组建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政策研讨和意见汇聚的重要平台,推动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合作篇 寻找“产+学”的共赢点

对于“产”与“学”的关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吴中海是这么对《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描述的:“从国家技术驱动来看,其实最缺的是产学融合的技术生态,就是斯坦福和硅谷的关系。”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并且向普及化阶段发展。但是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甚至是一些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思路上脱离了产业的发展需要,其人才培养的结构和模式同实际脱节,同创新实践脱节,这就造成了现在社会上“就业难”“招聘难”并存的怪象。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发文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校转型。目标是转型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工具应用型人才,需要的是技能的熟练程度;应用技术类型的本科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的是技术创新与应用的能力。

对于企业而言,产教融合的目标在于促进人才培养。北京华宇软件公共关系高级经理张妍在谈到产教融合对人才培养起到的作用时表示,一方面,产教融合使人才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性社会化发展和知识传授内容的专业化指向性趋势,让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实现更好的匹配;另一方面,产学合作和产教融合加强了科学研究和现实应用的结合,对IT领域的技术突破、IT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以及社会的进步与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校企合作既是教育走向社会市场的必然选择,同样也是企业走向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南大通用企业规划和战略发展部总监王军告诉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站在微观角度来讲,产教融合旨在为公司培养后备人才,而从国家角度来讲,是推动自主可控。

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惠晓丽认为,高校应当打破教育壁垒,与企业密切互动。“将企业的大咖们请到学校为学生讲课,本身就是教书育人的最好示范典范,无论从学生的学术道德方面来讲,还是直观地对社会的了解,抑或对行业前瞻性的引领,都是一个非常有利且有趣的教学方式的改革。”

如何实现双方共赢却始终是老大难问题,该如何破解?从利益关系来看,产教融合也是利益驱动的行为:“产”方的生存离不开经济效益,而“教”方的教学则视社会效益为根本。二者相融,如何保障双方的效益生态共生共享,才是共赢。

案例篇 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

作为中国软件产教互动联盟理事长挝唬浪潮集团在校企合作当众,一直以实力诠释“产教融合”。近日,东北大学与浪潮集团共同签署了东北大学-浪潮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招聘合作、产学研合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浪潮集团将在东北大学设立浪潮奖励基金50万元,专项用于浪潮奖学金、浪潮助学金和学生能力培养提升等活动。

作为连接高校与企业的桥梁,联盟理事单位东软睿道因其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贡献,特别荣获了教育部“2016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伙伴奖”。东软睿道与岭南师范学院、南昌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燕山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36所院校的43个专业项目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东软睿道将与签约高校共同制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组建教学团队、建立实训基地、实施人才培养。与此同时,东软睿道也与来自中国(南京)软件谷的9家IT企业签订了定向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面向未来,东软睿道表示将协同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政校企共建、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和创新,实现就业和创业的有效通道;为企业提供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第8篇: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

摘要:“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传统中高职职业教育的壁垒,将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相融合,推进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化培养,切合中国制造2025的人才需求。本文以面向中国制造2025人才特征为视角,从人才培养标准、能力素质结构、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导向等方面,分析“3+4”模式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并结合“3+4”衔接人才培养过程中积累的成果和经验,归纳“3+4”模式重构的原则,探析新形势下“3+4”模式改革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3+4”衔接人才培养;职业教育;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中国制造202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27-04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经济与科技形势的发展,以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和3D打印制造等高端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变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悄然兴起[1],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再兴战略”等[2]。与此同时,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围绕“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的主线,积极推进制造产业的提质增效、人工智能和创新发展,与国际“再工业化”战略形势接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特别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策应新工业革命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成为我国乃至国际高等教育所共同关注、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3]。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成功突破了以知识学术为最终目的的洪堡教育思想,着力培养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尤其注重学生入学前在相应专业领域内的实践过程和经验。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为典型代表的欧美工科院校创建并积极推行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系统培养面向工程应用的技术技能人才,并获得了企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印发的通知》促使我国必须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扩大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与规模[5]。

2012年,江苏率先推行了“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补充、完善和促进了现行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融合,切合现代职业教育层次高移的发展需要,在面向先进制造业的现代科学职业教育模式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6]。2014年,我国进一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并组织六部委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引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加强传统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相互沟通和协调发展。“3+4”模式中职教育阶段,突出面向实际工程应用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注重核心专业理论课程的强化,提高理论知识基础与专业素养,从而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相衔接;本科教育阶段融入创新素质、专业设计与应用能力,着重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总而言之,“3+4”模式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度符合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人才的发展需求。

二、“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中国制造2025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根本的目标定位

中国制造2025所倡导的“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都是以人才为核心展开的,创新的实质在于人才,提质的主体在于人才,绿色发展和结构优化的基础在于人才。现阶段,中高职院校传统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制造一线的单一技能型人才,缺乏科学技术基础、创新能力和不同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现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虽然在面向实际应用的工程教育方面进行了强化和改革,但职业导向依然薄弱,两者在解决中国制造2025对高技术、高专业层次职业人才迫切需求的问题方面,依然乏力。“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导向特征鲜明,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根本的目标定位,致力于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技术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优良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弥补了传统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与新时期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协调。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进一步推行,“3+4”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越来越受到国内高校与社会的认可和重视。

(二)密切关注制造行业发展,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同步

“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的中职教育源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与社会企I生产制造一线接触密切,长期关注技术技能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为职业导向打下基础;第二阶段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实际工程应用,与行业企业存在广泛且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工程教育、技术研究与行业发展需求同步。该模式综合了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紧跟行业发展步伐的双重优势,主动关注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和人才基本能力需求变化,不断深化改革技术技能人才衔接培养模式,积极争取社会企业、行业等参与人才培养,培养方案由合作学校、牵头学校和参与企业共同谋划设计,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缓解了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匮乏的状况。

(三)立足地方产业特色,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工业化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15%的构成比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5%,尤其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严重匮乏,使得我国企业素质不高,产品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则充分融合传统中高职高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本科层次技术型、工程型人才的双重特点,培养实用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特点鲜明的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特色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符合中国制造2025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规划要求。

三、面向中国制造2025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对“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一)推进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注重多样化能力协调发展,培养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国际制造业发展热潮的进一步深入,促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的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新时期技术技能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理论结构和能力素质特征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单一学科知识、单一职业技能的职业教育,已远不能获得新时期职业工作中所需的全部知识和工作技能,推进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注重多样化能力协调发展,培养具备完整产业链相关知识、掌握核心技术操作技能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是要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不仅要掌握传统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围绕信息化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为核心,深入学习智能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学科知识,融汇智能生产模式、技术创新等先进制造业理念;二是要求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重点突出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现多元化能力的协调发展;三是要求掌握终身学习系统方法,不断提升自我,以满足不同阶段工作对新技能、新技术的要求。

(二)注重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紧跟国际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步伐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革命引领的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打破了传统制造业的内涵与外延,创新创业精神是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局发展的强劲动力,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在掌握先进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兼具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综合传统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的优势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特点,更要结合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可以创新制造业发展路径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借助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创新生产制造过程中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创新新工艺、新方法的引进、应用和优化,帮助现代制造业实现设计创新、加工创新、产品创新,从“制造”向“质造”、“智造”逐级蜕变,创造出具有高品质、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技术与产品,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坚守职业导向优势,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移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发展,新兴的信息化、智能化工作岗位不断涌现,未来制造业一线人员不仅要活跃在生产制造一线岗位,更有可能参与产品设计、工艺开发、营销售后等多线式岗位工作。人力资本的转型和人才能力素质的综合提升,成为制造业能否快速、高效转型升级的关键。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担负着我国制造业主力军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重任,“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典范,要注重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素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工匠精神”熏陶,将“工匠精神”贯穿于中职和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职业精神。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制订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社会企业、行业领域实际生产制造各阶段环节的了解,知道企业缺什么样的人才,懂得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坚守职业导向优势。通过“3+4”切实将普通本科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协同,促进职业教育在普通本科教育阶段的延伸,使得职业人才在职业教育范围内接受可持续性再教育,加快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进程,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整体提升。

四、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的原则

(一)“3+4”模式职业导向特色与支撑区域制造业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相统一的原则

紧扣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下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需求,细分基础能力、必备能力和拓展能力“三层次能力”,以技术技能人才必备能力和拓展能力为主线,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工程性的职业导向特色,使得“专业驱动”培养的传统职业教育理念向“需求拉动”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转变,进一步推进面向制造行业、企业开放的多元化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重构,从而促进地方中职与本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彰显人才培养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和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二)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知识体系构建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统一的原则

以“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重构为抓手,按照技术技能人才必备的能力、素质要求,构建能力结构培养层次与方案,模块化n程体系,重组原有的基于专业体系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将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要素融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坚守科学教育服务职业实践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解决职业教育过程中专业知识体系与实践能力素质脱节的问题。

(三)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相统一的原则

围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多元能力的培养,按照制造业转型升级生产制造一线工程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结合学生不同的就业面向和个性发展,采取相应的人才培养路径与措施,既体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普遍性规律,又反映了地方“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的统一。

五、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策略

(一)多学科知识、多样化能力,优化调整“3+4”衔接模式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系统梳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变革对“3+4”衔接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紧密结合区域制造业发展规划,将智能制造技术、智能生产模式、技术创新能力细分到人才培养知识构成和能力特征中,推进“3+4”衔接模式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多学科知识、多样化能力的优化调整与发展,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变革、行业需求的适应性。

(二)构建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同步的“3+4”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合理设置“3+4”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突出职业性导向、实践性导向鲜明的人才培养特点,课程内容侧重于与实践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根据行业领域实际应用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积极开展校际教学教研协作,以课程内容衔接的层次性、连续性和一体化为中心,中职阶段课程设置紧抓技术技能实训和核心专业课建设,强化文化基础课程,本科阶段课程设置注重工程实践与应用创新,有效加深和拓宽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设置的综合性和个性化,注重多学科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衔接课程体系。

(三)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蛹嬷敖淌ψ试垂蚕

加强教师校外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培养,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企业、校外培训中心和校内专门机构,建立建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聘请行业专家和资深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有效发挥兼职教师管理体系优势,确保教师队伍自身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职业实践能力与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同步发展。对于“3+4”衔接人才培养,高校还应加强中职与本科教师的学习和交流,在教师资源和合作企业资源方面开展共享共建,培养一个兼具丰富实践能力与较高学科理论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团队,从根本上保证“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深化产学研合作教学,完善政府、企业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分工合作制度与模式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企业实际生产制造环境。现代职业教育不能局限于高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必须进一步加强面向区域社会开放办学的力度,将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社会资源充分融入“3+4”衔接人才培养构成,共商专业设置,共制人才培养计划,形成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现代职业教育格局。以与地方支柱制造业企事业单位全方位深度合作人才培养为重点突破,将技术技能人才最新发展需求实时反馈到“3+4”人才培养教学中,按照产品设计制造、工业生产管理等先进制造全流程建设实践教学资源,构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周期”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

(五)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驱动”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在现今制造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实践创新能力是核心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基本动力。“3+4”衔接人才培养过程要注重区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工程人才培养之间的创新创业能力递进关系,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的职业创新、实用创新、技术和技能创新等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专业课程设置、学科竞赛等环节,探究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性创新设计,推进“3+4”衔接人才创新知识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人格理念的构建,从而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多元评价,以用为主,建立与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反馈体系

从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人才能力素质结构层次高移的前瞻入手,构建能够衡量“多学科知识、多样化能力”、强化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研合作的多维度的专业评价与反馈机制。完善社会、企业和院校三方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凸显以职业实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评价为重点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建立与完善“3+4”衔接人才培养评价与反馈体系。

六、结束语

“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有效地推进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定位深度切合中国制造2025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促进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但“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在与中国制造2025人才理念相匹配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衔接过程有待进一步优化。各高校、企事业单位之间仍须继续加深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合作与交流,加快中职与本科人才培养的融贯发展,实现“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敬石开.“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1):5-9.

[2]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7-23.

[3]孙爱东.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3+4”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15,9(6):41-45.

[4]胡斌武,陈朝阳,吴杰.“中国制造2025”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3):91-96.

[5]张代宇,戴淑娇.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中本“3+4”分段培养模式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4):158-159.

[6]黄小璜,杨燕,柳铭.“3+4”模式与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对比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3):101-103.

收稿日期:2016-11-30

第9篇: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

多年来,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医学高等院校学生的文化价值观、人才培养观、教育理念等诸多因素,也随改革的变迁而悉数改变。

(一)过于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医学院校把办学精力主要集中在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各种功利化思想冲击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因此学生也同样重视医学专业知识学习、轻视人文课程学习,将自身的努力学习,与就业相挂钩,认为掌握了医学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就能敲开医院等机构的大门,便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人文学科的学习、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培养并不能直接影响今后的就业。

(二)过于重视专业技能,忽视思想道德教育

医学教育的本质不是把人塑造成知识的载体和工具,而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品质。只懂专业技术而缺乏哲学思维和艺术气息的人,只能成为“工匠”而难以成为“大师”。当今社会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需求日益广泛,医疗技术不断创新,医学生必须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理解医学,认识医学的本质,才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为人类提供高质量的医学服务。一个合格的高水平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有究医学的热情。对校园内的人文景观如道路、广场、亭台楼阁等进行规划、命名,请名家撰、刻匾额楹联,设立校史展览馆、医学标本陈列馆、名医事迹展、增强师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

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德术兼备的医学人才为己任。在医疗实践中,医德与医疗技能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整个医疗卫生的防治诊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时所有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古今中外,医德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与人文素质的目标和内容也是一致的。这种现实的要求就道德医学教育从开始就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打好职业道德的基础。

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各异,流派纷呈,蕴含着无尽的人文关怀和思索。因此,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还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不能简单照搬照抄,需要创新,要古为今用,吸取精华部分,同时更要把传统文化创新、发扬和升华的人文精神不断引入医学教育中去,用充足的和富有时代特色的人文精神去实践新的医学教育模式,使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成为现代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医学生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自身,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对人的爱和关怀;医学不仅要始终盯住病魔,更要正视在痛苦中的人。医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在医疗实践中,先进的技术和精密的仪器只能满足查出伤病员的病状,并不是全部的需要,因此,差准病因固然重要,但人文精神,对伤病员的关爱,人性化的服务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病人心里的疑惑,病人的恐惧等要靠人文关怀去解除。树立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的现代医学理念,尊重理解病人,关怀病人,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对医疗战线的期望和要求,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21世纪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提倡通识教育,文理渗透,医文相融。为此,我们既要加强自然科学教学力度,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又要更新课程体系和教改内容,在适当增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程的同时,辅之以精彩生动的人文讲座和论坛等以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多学些科学的心理知识、思维方法和生活哲理,可以走出狭隘,苦中求乐,以苦为乐。让学生明白:文学底蕴深厚,表达、表现自己的能力就强;学好辩证法,在实际生活中就会不固执、不死板,在工作中就会多几分聪慧。形成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为公共基础,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保健医学为主干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同时改进课堂教育,在专业课程的教授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内容,可通过实力潜藏着的科学方法,及科学家一路走来的足迹,是学生感受到蕴藏在科学知识背后,能打动人心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人生的态度和为人类服务的意识,把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作为生命价值的体现。医学是终身学习和自我教育的学科,不能苛求学生在校阶段就解决知识、技能、素质的全部问题,而应以储备必要知识、增强适应能力、塑造整体素质为基本出发点,使他们今后能自我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具备自我充电、自我设计、自我发展。

(二)组织具有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

通过组织具有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从进学校起就具备一颗仁爱之心。参加义诊活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及农村卫生情况考察。鼓励学生参加有益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关心艾滋病的红丝带爱心活动,义务献血活动等,加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思考,增加对病人和生命的尊重、敬畏和关爱,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在修养。要提高各项活动的质量,增加其中的思想性、科学性,让大学生受到相应的人文教育。大学应该具有比较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比较高的文化品位,满足学生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