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藏王菩萨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据说唐代时,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泛舟渡海,来到中国,见九华山峰峦叠起,是修道的好去处,于是在山中择地而居,潜心修行。据说他那时虽已六十岁,但身体异常健壮,“项耸奇骨,躯长七尺,而力倍百夫”(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他选择东崖岩石,终日坐禅诵经,后被山民诸葛节发现,民众大为感动。其事迹传开后,得到本地闵姓山主等人的捐助,于是建寺庙,辟道场。金乔觉去世后,葬于神光岭的真身宝殿,俗称“肉身塔 ”。据《宋高僧传》、《重僧搜神记》等称,金乔觉“趺坐函中,遂没为地藏王”,过了三载,“开函视之,颜色如生,舁之,骨节俱动,若撼金锁焉,随(遂)名金地藏”。
3、因其生前笃信地藏菩萨,而且传说其容貌酷似地藏瑞相,人们便认定他是地藏菩萨转世。九华山也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道场。而对地藏菩萨的信仰,在民间也日益流行。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即传说的地藏菩萨诞辰之日,各地前来九华山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神德寺塔;出土文献;编号;简目
中图分类号:K878.6;G2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一4106(2012)01―0046―06
陕西神德寺塔出土文献是2004年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政府对神德寺塔身进行全面维修改造而意外发现的一批包括佛经文献、彩绘佛画在内的汉语图文佛教古籍。当时负责维修神德寺塔的工匠在修补第四层塔身南边的拱券窗时,由于往下铲除洞内堆积的“尘土”,使得一些散落的经卷舒展披挂在脚手架上,于是被意外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这批文献多年来一直深藏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博物馆而不为外界所知,没有修缮保护,也从未编目整理,研究利用更是无从谈起。在我们去考察、整理研究之前,这批经卷甚至没有完全展开过,仅在2004年文物鉴定的时候打开了两三个而已。2010年5月我们与耀州区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打开了全部经卷,一一编号并拍摄图片,随后我们进行了全文校录、经名拟定、著录解题等工作。
这批文献我们编定为242个人藏号(Y0001一Y0242)。有的卷号由于夹杂了不同经卷的碎片,因此在整理过程中我们将之分离出来并续加新号,目前共计306个卷号。其中手写纸本241个卷号,雕版印刷纸本54个卷号,包含带有版画者10种;此外还有十余种纸本彩绘、绢本彩绘。这批文献除尚未定名的经卷外,已知有四十余种佛经,内容丰富,部分经卷尚存题记、发愿文等。我们还发现两个标有明确纪年的经卷,一个是0032号题记“雍熙二年”,即公元985年,“雍熙”为宋太宗年号;另一个是Y0041号题记“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该年亦为宋太祖驾崩之年。这批文献曾经由陕西省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为“金元时期作品”。然而,经过我们的整理和考证,我们确定为“唐五代宋初时期的经卷、绘画”。
为让学界了解这批出土文献的内容,现将神德寺塔出土文献目录先予公布,以便学者引用(以下文献目录中经卷末未加注者均为“写本”)。
Y0001《金光明经》卷第2
Y000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00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04《佛说随愿往生经》
Y0005《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0006《佛说解百怨家陋罗尼经》
Y0007《金光明经》卷第2《四天王品第6》
Y0008《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0009《妙法莲华经》卷第4
Y0010《妙法莲华经》卷第1
Y0011《金光明经》卷第3
Y0012《金光明经》卷第3
Y0013―1《妙法莲华经》卷第4
Y0013―2《妙法莲华经》卷第5
Y0014―1《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序》(刻本)
Y0014―2《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014―3《写经残片》
Y0015《佛说天地八阳经》
Y0016《妙法莲华经》卷第6《常不轻菩萨品第20》
Y0017《大宝积经》卷第34《出光明会第1l之5》
Y0018―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18―2《妙法莲华经》卷2《譬喻品第3》卷首版画残片(刻本)
Y0018―3《消灾菩萨版画残片》(刻本)
Y0019《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序》(刻本)
Y0020《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9
Y002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22《佛说解百冤家陀罗尼经》
Y0023《妙法莲华经》卷4《提婆达多品第12》
Y0024《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025《写经残片》
神德寺塔的历史概况以及神德寺塔出土文献的发现经过,参见黄征、王雪梅《陕西神德寺塔藏经洞出土文献Y0001卷第二为唐人写经考》,《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2期。
本编号由黄征、王雪梅与耀州区博物馆一起编定,“Y”是“耀州”之“耀”的拼音缩写,“0001―0242”是其流水号。Y0001是全部神德寺塔出土文献的第1号,也是最早全卷打开并曾在耀州区博物馆公开展出其图片的唯一经卷。
如YOOOl即是唐人写经。具体情况参见黄征、王雪梅《陕西神德寺塔藏经洞出土文献Y0001卷第二为唐人写经考》。《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2期。
Y0026《佛说佛名经》卷第7
Y0027《金光明经》卷第2《四天王品第6》
Y0028《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0029《妙法莲华经》卷第6
Y0030《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31《金光明经》卷第4
Y0032《佛说解百冤家经》
Y0033《妙法莲华经》卷4《五百弟子受记品第8》 Y0034-I《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34―2《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0035《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10》
Y0036―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36―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37一l《佛说解百冤家经》
Y0037―2《妙法莲华经》卷第5《如来寿量品第16》
Y0038一l《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38―2《妙法莲华经》卷第4《提婆达多品第12》
Y0038―3《金光明经・忏悔灭罪传》
Y0038―4《妙法莲华经》卷第7《妙庄严王本事品第27》
Y0039一l《妙法莲华经》卷第2(刻本)
Y0039―2《北斗七星护摩法》(刻本)
Y0039―3《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序》(刻本)
Y0039―4《妙法莲华经》卷第5《安乐行品第14》(刻本) Y0040《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嘱累人天品第13》
Y0041《斗七星护摩法》(刻本)
Y0042《妙法莲华经》卷第4《提婆达多品第12》
Y0043《刻经残片》(刻本)
Y0044《写经残片》
Y0045《写经残片》
Y0046《金光明经》卷第2《四天王品第6》
Y0047《佛顶尊胜随罗尼经》
Y0048―1《佛说解百生陷罗尼经》(刻本)
Y0048―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049《妙法莲华经》卷第5《分别功德品第17》
Y0050《金光明经》卷第3
Y0051《佛说解百生冤家陀罗尼经》
Y0052《妙法莲华经》卷第3第6
Y0053《随愿往生经》
Y0054《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善业道品》
Y0055―1《佛说观世音经》
Y0055-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056《佛说解百生随罗尼经》(刻本)
Y0057《版画残片》(刻本)
Y0058《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序》(刻本)
Y0059《佛说无常三启经》(刻本)
Y0060《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61《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1》
Y0062《佛说解百生冤家随罗尼经》(刻本)
Y0063《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如来赞叹品第6》
Y0064《写经残片》
Y0065《写经残片》
Y0066《刻经残片》(刻本)
Y0067《佛说随愿往生经》
Y0068《佛说解百生冤业报经》
Y0069《佛说解百生冤家经》
Y0070《佛说北斗七星经》
Y0071《佛说解冤家经》
Y0072《佛顶尊胜随罗尼经・序》
Y0073《妙法莲华经》卷第5《分别功德品第17》
Y007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刻本)
Y0075《佛说解百生冤业报经》
Y0076《佛说阎罗王经》
Y0077《阎罗王经》
Y0078《佛说父母恩重经》
Y0079《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80《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008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刻本)
Y0082《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9
Y0083《妙法莲华经》卷第2《譬喻品第3》(刻本)
Y0084《妙法莲华经》卷第2(刻本)
Y0085《妙法莲华经》卷第4《五百弟子受记品第8》
Y0086《妙法莲华经》卷2《譬喻品第3》《信解品第4》版画残片(刻本)
Y0087《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008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89《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0090《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91《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0092《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刻本)
Y0093《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0094《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095《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96《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1》
Y0097《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009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099《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Ol00―1《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YOl00―2《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序》
YOl00―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OIOI《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0102《妙法莲华经》卷第4《五百弟子受记品第8》
Y0103《天地八阳神咒经》
Y0104―1《妙法莲华经》卷第6《常不轻菩萨品第20》
Y0104―2《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0105《妙法莲华经》卷第4《五百弟子受记品第8》
Y0106《妙法莲华经》卷第4《五百弟子受记品第8》 Y0107《佛说解百生冤家随罗尼经》
Y0108《北斗七星护摩法》(刻本)
Y0109《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OI10《佛说无常经》(刻本)
YOlll《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3《论议品第5》
YOI 12《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OIl3《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Oll4《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Oll5《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OI 16《写经残片》
YOll7《佛说解百生冤家陋罗尼经》(刻本)
YOll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Oll9《佛说解百生冤家随罗尼经》(刻本)
YOl20《版画残片》(刻本)
YOl21《佛说续命经》
Y0122―1《妙法莲华经》卷第4《提婆达多品第电
Y0122―2《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012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24《金光明经》卷第1《忏悔品第3》
Y0125《版画残片》(刻本)
Y012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27《净三业真言》(刻本)
Y0128《佛说解百生宽业报经》
Y0129―1《天地八阳神咒经》
Y0129―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Ol30《写经残片》
YOl31《写经残片》
Y0132《金光明经》卷第1《忏悔品第3》
Y013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34《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35《写经残片》
Y013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37《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刻本)
Y013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139―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39―2《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YOl40《佛说佛名经》
YOl41《版画残片》(刻本)
Y0142《佛说解百生冤家随罗尼经》
Y0143《舍卫国王等听法图版画残片》(刻本)
Y0144―1《佛说解百生陋罗尼经》(刻本)
Y0144―2《佛说解百生冤家随罗尼经》
Y0145《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46―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146―2《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0147一l《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147―2《妙法莲华经》卷4《提婆达多品第12》
Y0148《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0149《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Ol50―1《版画残片》(刻本)
YOl50―2《绢画残片》(手绘)
YOl51《妙法莲华经》卷第3《化城喻品第7》
Y0152《妙法莲华经》卷第4《提婆达多品第12》
Y0153《写经残片》
Y0154《佛说续命经》
Y0155《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156《妙法莲华经》卷第5《如来寿量品第16》
Y0157《写经残片》
Y015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59《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Y0 160《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Ol61《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0162《写经残片》
Y0163《佛说父母恩重经》
Y0164《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0165《金光明经》卷第3《正论品第11》
Y0166《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嘱累人天品第13》
Y0 167《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0168―1《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0168―2《佛说阿弥陀经》
Y0169《妙法莲华经》卷第5《分别功德品第17》
YOl70《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嘱累人天品第13》
YOl71《佛说父母恩重经》
Y0172―1《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Y0172―2《佛说解百生冤家陀罗尼经》
Y0173《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嘱累人天品第13》
Y0174《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0175《金光明经》卷第3《正论品第11》
Y0176《佛说父母恩重经》
Y0177《金光明经》卷第1《忏悔品第3》
Y0178―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78―2《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0179《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180《写经残片》
YOl81《写经残片》
Y0182《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
Y018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84《金刚经般若波罗蜜经》
Y0185《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0186《金光明经》卷第2《四天王品第6》
Y0187《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Y018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 189《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YOl90《写经残片》
YOl91《妙法莲华经》卷第4《提婆达多品第12》
Y0192《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1》
Y0193《妙法莲华经》卷第5《如来寿量品第16》
Y0194《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195《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196《佛说解百生冤家随罗尼经》
Y0197《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0198《木轴残片》
Y0199―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199―2《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Y0199-3《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199-4《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0199-5《写经残片》
Y0200《斗七星护摩法》(刻本)
Y0201―1《妙法莲华经》卷第6《常不轻菩萨品第20》
Y0201-2《佛说阿弥陀经》
Y0202-I《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02-2《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0203《妙法莲华经》卷第7《妙庄严王本事品第27》
Y0204-I《金光明经》卷第1《忏悔品第3》
Y0204―2《金光明经》卷3《正论品第11》
Y0205《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0206《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Y0207《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208《妙法莲华经》卷第6《常不轻菩萨品第20》
Y0209《妙法莲华经》卷第2《譬喻品第3》(刻本)
Y0210《妙法莲华经》卷第5《分别功德品第17》
Y021l《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212《刻经残片》(刻本)
Y0213-I《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13-2《写经残片》
Y0214《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
Y0215《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021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217《佛说解百生冤家随罗尼经》
Y0218《刻经残片》(刻本)
Y0219《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20-I《妙法莲华经》卷第7《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25》
Y0220-2《金光明经》卷第3
Y0220―3《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随罗尼神咒经》卷第1《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大身咒第1》
Y0220―4《写经残片》
Y022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22《写经残片》
Y0223《妙法莲华经》卷第2《譬喻品第3》(刻本) Y0224―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24―2《金光明经》卷第l《忏悔品第3》
Y0224―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25《写经残片》
Y0226―1《妙法莲华经》卷第6《常不轻菩萨品第20》
Y0226―2《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226―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26―4《写经残片》
Y0227―1《金光明经》卷第3《散脂鬼神品第10》
Y0227―2《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Y0227―3《刻经残片》(刻本)
Y0228《阎罗王授记四众逆修十斋经》
Y0229《手绘彩画残片》(手绘)
Y0230―1《金光明经》卷第1《忏悔品第3》
Y0230―2《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嘱累人天品第13》
Y0230―3《妙法莲华经》卷第6《常不轻菩萨品第20》
Y0230―4《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30―5《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0230―6《金光明经・忏悔灭罪传》
Y0230―7《写经残片》
Y0231《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刻本)
Y0232《版画残片》(刻本)
Y023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本)
Y0234―1《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Y0234―2《金光明经》卷第1《忏悔品第3》
Y0234―3《金光明经》卷第4《流水长者子品第16》
Y0234―4《佛经残片》
Y0234―5《彩绘残片》(手绘)
Y0235《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序》(刻本)
Y0236《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8《善业道品第6》
Y0237―1《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1》
Y0237―2《佛说解百生冤家随罗尼经》
Y0237―3《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下
Y0238―1《彩绘绢画菩萨残片》(手绘)
Y0238―2《彩绘绢画人物残片》(手绘)
Y0238―3《彩绘绢画龙残片》(手绘)
Y0238―4《彩绘绢画描金璎珞残片》(手绘)
Y0238―5《彩绘绢画锦裥袈裟残片》(手绘)
Y0239《彩绘残片》(手绘)
Y0240《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Y024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每一种宗教都有独特的信仰对象。一般说来,这些神灵既与基本教义相联系,又长期受到信徒的顶礼膜拜。佛、罗汉和菩萨,构成了中国佛教的信仰体系。在这些信仰对象身上,既有承袭印度佛教的因素,又有中国信众新创造的内容。
佛信仰
对佛的崇拜,经过了从一佛到多佛的演变过程。自释迦牟尼创教到大乘佛教兴起的五六百年间,释迦牟尼始终被认为是唯一现存的佛。这种信仰本质上是与教主崇拜相联系的一佛信仰。
在部派佛教时期,产生了“过去七佛”的信仰。“七佛”是指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之前的6位佛都是古佛,并不是处于同一个时期,彼此相隔的时间非常久远。每一位佛出现于世的时候,人们的寿命都很长,佛弟子都很多,佛法很兴盛。比如,第一位毗婆尸佛是在过去九十一劫(用以表达极长时间的概念)出现的,当时人们的寿命是8万岁,佛一次说法时就有弟子7万人。七佛倡导的教义基本相同。有一个“七佛通戒偈”,表述了佛教最核心的思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由于七佛并不是同时存在,所以“七佛”信仰本质上依然是一佛信仰。
大乘佛教建立了多佛同时并存的新信仰体系。大乘认为,十方世界同时存在的佛数量,比恒河岸边的沙粒还多,根本数不清。同时,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也就是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佛教不同经典和不同教派,所宣扬和供奉的主佛并不一致。中国佛教也崇拜多佛,比较流行的有阿弥陀佛、弥勒佛、药师佛等。
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等,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据《无量寿经》等载,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法藏(即后来阿弥陀佛)的比丘,发下拯救众生的48个愿望,经过历劫修行,于西方建成净土,号“阿弥陀”。西方净土世界与现实世界(秽土)相对立,那里没有任何痛苦,只有“妙乐”。众生只要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死后就可以往生到净土世界,获得最终的解脱。
“弥勒佛”是未来佛。根据《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等记述,弥勒菩萨曾是释迦佛的弟子,释迦佛曾预言他将于大约57亿6千万年后,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说法救度众生。中国的弥勒信仰从三国两晋时期就开始流传,到唐代开始衰落。现在寺院中袒胸露腹、箕踞而坐、笑口大开的弥勒佛形象,并不是唐代以前的形象,而是本自五代契此和尚。传说契此常背一布袋,见人就乞物,装入袋中,人称“布袭和尚”。契此在圆寂时口诵偈言:“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后来人们就把他作为弥勒佛的化身。
药师佛金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大医王佛”、“医王薯逝”等。他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根据相关经典记载,药师佛在本行菩萨道时,曾经发过十二大誓愿,要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和祈求,拯救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轮回达到解脱。据说,凡是没有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如果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都能在临终时得到8位大菩萨指示道路,顺利往生东方净琉璃世界。
在佛教经典中还常见有3位佛相搭配的组合,如“三佛身”、“三世佛”等。
“三佛身”有多种不同说法,比较通行的是指“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法身佛”是指佛法所成的佛身,这是佛法人格化之后产生的崇拜对像。法身的特点是无形无像,永恒存在。由于法身没有能为人们的感官所把握的形像,所以,人们不能直接接触佛的法身。“搬身佛。是指经过修行实践,成就正果而获得的佛果之身,其形像是相好庄严的,有不同于常人的外部特征。。应身佛”是指为救度众生而根据需要随机应化的佛身,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众生需要,应身佛有不同的形像。
“三世佛”,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合称,或三个世界佛的合称。其一,“竖三世佛”,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佛。过去佛有多种说法,在常见的寺院塑像中,过去佛是燃灯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是弥勒佛。其二,“横三世佛”,指三个世界的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罗汉信仰
在大乘佛教兴起之前,佛只有释迦牟尼一位,其他人修行的最高果位是罗汉,全称“阿罗汉”。达到罗汉果位,就超脱了生死轮回。罗汉的职责,就是遵照佛祖的嘱托,常住世间,推动佛法流传,护佑众生。所以,罗汉也成为信众的崇拜对象。
到大乘佛教时期,罗汉崇拜并没有被废除,也比较盛行。在中国佛教中,流行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我国南北各地许多寺院中都有罗汉堂,供奉罗汉的画像或塑像。
关于“十六罗汉”,最初见于玄奘所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记述了十六罗汉的名字和住地。“十八罗汉”是在十六罗汉之外又加上庆友和宾头卢,也有的是加上迦叶和军屠钵叹。元代以后,十八罗汉就基本取代了十六罗汉,成为寺院中塑像的流行式样。
关于“五百罗汉”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指参加第一次佛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和阿难为上首。除了其中的佛十大弟子外,其余的罗汉都没有名字。但是,在中国流传的五百罗汉都有名号。这是宋代及其以后逐渐在民间增补完成的。
菩萨信仰
大乘佛教兴起之后,修行者的主要样板不是罗汉而是菩萨。菩萨全称“菩提萨堙”,也意译为“觉有情”、“大士”等。菩萨的修行,是以自度和度人为特点。在众多大乘经典中,所记载的菩萨也和佛一样,多得数不清。而且,相同名字的菩萨,在不同经典中的记载也颇有差异。一般说来,菩萨也和罗汉一样,是佛的弟子,地位应该在佛之下。但是,也有一些经典把某些大菩萨与佛并列,更有一些经典甚至把某些大菩萨塑造为佛的老师。由此可以发现,大乘佛教中的菩萨崇拜,远远超过此前的罗汉崇拜。
在我国佛教信仰中,菩萨崇拜是非常流行的,主要菩萨有4位,即观音、文殊、普贤、地藏。他们都源自印度佛教经典,又在我国的流传中增加了新的信仰内容。
观音,也称“观世音”,“光世音”、“观自在”等。观音菩萨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根据佛教的说法,菩萨的可视形象本来无所谓男女,人们看到的或男或女的菩萨形象称为“应化身”,是菩萨根据拯救世间众生的需要而显示出来的。观音菩萨的形象在我国也经历了从男相转变为非男非女相,最后定型为庄严、慈祥、美丽的女相的过程。观音菩萨不仅能够在世间众生发声、发意求救时立即前往拯救,而且能够在看见世间众生身受各种痛苦时就前往拯救。观音化身很多,都是为解除芸芸众生所遭遇的多种苦难而应现的。 文殊全称“文殊师利”,是梵文音译词,意译作“妙德”、“妙首”、“妙吉祥”等。记述文殊菩萨的经典非常多,而且普遍给他以很高的地位。《菩萨处胎经》说文殊本来是佛,为了协助释迦牟尼教化芸芸众生,才变现为菩萨。《放钵经》说文殊是众佛之母。《华严经》认为文殊可以代佛立言,可以“宣如来旨”。《悲华经》说文殊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在我国佛教寺院的塑像中,文殊菩萨的形象是骑狮子,手持宝剑。
普贤又意译作“遍吉”等。大乘佛教各类经典多把普贤描述为修行成佛的样板,大乘经典的总护法,与大日如来同体。根据《华严经》的描述,普贤在修行解脱方面,在成就佛果方面,与三世诸佛都没有任何差别。唐代以后,我国寺院中的普贤形象为骑六牙白象。普贤菩萨为护持佛法、从事修行和拯救众生所发的十个愿望,称为“普贤行愿”,在僧俗信徒中都很流行,并且为华严宗、净土宗和密宗所重视。
地藏菩萨曾被释迦牟尼佛封为“幽明教主”,职责是拯救地狱中的众生,让他们都获得解脱,往生极乐世界。地藏菩萨曾在佛面前立下誓愿:要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办法,让地狱中的众生都获得解脱,到那时候自己再成佛。这就是地藏菩萨的大愿。以后随着地藏菩萨信仰的流行,其大愿一般概括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觉悟成佛);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按照中国佛教的传说,地藏菩萨降诞在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于唐玄宗时航海到九华山修道,圆寂后肉身不坏。
在传统佛教的经典中,以上的4位大菩萨并没有成为完整的一组信仰对象。在中国佛教传说中,四大菩萨则相互联系,各有分工:文殊代表大智、普贤代表大行、观音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愿。
四大菩萨信仰也逐渐与四大名山联系起来。其中,山西的五台山是文殊显灵说法的道场,四川的峨眉山是普贤的说法道场,安徽的九华山是地藏成道、说法的道场,浙江的普陀山是观音的道场。四大名山原本都是风景秀丽之地,成为佛教名山和菩萨道场之后,不仅是游客观光的旅游胜地,也逐渐成为信徒朝拜的宗教圣地。
九华山以地藏大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而闻名海内外,此大愿以及大愿与自然群山风光、群寺相结合而产生的浓浓文化氛围形成九华仙境,吸引着国内外信徒和游客。九华山地藏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据佛经介绍,地藏菩萨是在释迦牟尼既灭之后,弥勒未生之前,中间相隔五十七亿六百万年,众生赖以救苦的大悲菩萨。传说释迦牟尼佛在切利天为其母摩耶夫人说法时,嘱地藏长住世间,命他为幽冥教主,救济三恶六道众生之苦。地藏自誓必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立下“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虚空有尽,我愿无穷”的坚誓名言,充分体现了大乘佛教学术思想,化小乘厌离世间为积极人世的精神。
“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20公里,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与山西五台、四川峨眉、浙江普陀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崛起于长江之东,方圆一百多公里内,群峰罗列,九座主峰高耸入云,如莲花削成。山势峻奇高险,苍翠峥嵘,变幻万千,素有“灵山仙境”、“奇秀甲江南”之美称。唐朝诗人刘禹锡《九华山歌》中说九华山“自是造化一尤物”。“尤物”缘于:九十九峰之秀,怪石林立,峰峦叠嶂;僧众云聚,梵宫佛殿掩映山林之奇,王守仁诗赞曰“何人不道九华奇,奇中之奇人未知”;缘于灵气,肉身不腐和地藏大愿给人神秘之灵。在地藏大愿的笼罩下,九华山的丛林建筑选址,包含着从观念到实体建筑的佛家仙境原理。第一,利于修道。佛教认为,修行的第一要素即割断尘缘,与世无染。释迦修道之初,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在野鹿苑说法;达摩一苇渡江,见高山秀丽,遂居而悟禅;慧理至杭,见飞来峰颇似印度灵鹫峰,乃筑室而居。可见佛徒皆效法佛祖,丛林建筑多选佳丽之地,于是代代相传,遂成定制。第二,利于广召信徒。游人人寺观光,信徒入寺降香,佛殿肃穆庄严,钟磬贯耳。当人们置身于丛林所掩映的梵宫佛寺中时,与宗教净化意识并生的是身清气洁的审美感受。幽深的丛林与净土世界似乎更有环境、氛围的暗合之处。
在“风水宝地”九华山共存寺庙九十九座,可谓“灵山仙境,丛林深深”。九华山从寺院规模来说,则以祗园、万年、东岩、甘露四寺居先,号称九华四大丛林。九华山的寺庙中最有特色最出名的,当推神光岭的全国重点寺院肉身宝殿。这里为安葬金乔觉的塔院。殿宇高大雄伟,殿门上高悬着“东南第一山”。1917年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黎元洪书赠地藏大愿匾额“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正是如此大愿,使九华丛林如莲花竞放。除肉身宝殿外,九华山的全国重点寺院还有:化城寺,乃九华山总丛林的著名开山寺,位于化城峰上。相传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于此筑室为庵。后金地藏金乔觉在此东崖峰上“闭目石室,其旁折足鼎中,唯白土少米烹而食之”([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建中初年(780年),池州太守张岩崇仰金地藏高风,奏请朝廷移檀公旧额“化城”置于新寺,寺曰“化城”。祗园禅寺位于金山总水口迎仙桥东,创建于明代,原属化城寺东寮。百岁宫,位于东崖之巅,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传明无瑕和尚一百一十岁上示寂,人称百岁公,因称庵为百岁宫。甘露寺踞于化城山腰定心石下,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因曾经满山树顶尽挂白露,故名甘露。寺内现设有“九华山佛学院”。天台寺,又称“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天台峰顶的青龙背上,故寺以山名,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出寺外上至岗头,可见岩石上有一巨大脚印,传说为地藏菩萨留下的足迹。旃檀林又称“旃檀禅林”,位于化城寺西南,背倚一琵琶形山峰。慧居寺座落在天台山西麓,始建于清代,原名“慧庆庵”。1938年由当时的主持僧普明募化扩建,初具丛林规模,易名为“慧居禅寺”。上禅堂位于地藏塔下,原名景德堂,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六年(1667)由玉琳国师弟子宗衍和尚重新扩建,改用今名。
二、性灵抒发:文人诗情勃发的胜地
诗禅的生命本体同一,诗歌语言与禅不可言而欲言的境况,恰恰有许多契合点。以诗的语言表达九华佛教的仙境具有独特的优势。魏晋以来,佛教兴盛。魏晋文人寄情畅神于自然山水。唐以后的禅宗,更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关系。禅师们常常沉浸在青山白云、流水清泉中,领悟生命的真谛。在题材方面,佛寺以及佛教文化是诗歌所青睐和描写的重要对象。历代文人墨客、高僧大德纷纷慕名九华山而至,吟诗作赋,挥毫泼墨,诵经著述,潜心清修……留下数千篇珍贵的诗文书画。
九华山因李白、刘禹锡等诗作而名闻天下,,形成名胜古迹。李白在《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中留下“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和“青荧玉树色,缥缈羽人家”的诗句。他在《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中说,“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矜此卧云松”。“九华山”这一名称从此逐渐传开。
诗与禅之所以能互相融通,主要因其有相似的特质,即“将经验之世界转化而为心灵之世界”。关于二者皆“含蓄不露”的特质古人早有论述,如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严羽说“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等。佛教大兴以后,参禅、谈禅、“以禅入诗”成为中土诗人的风尚。金地藏初来九华时曾作诗《酬惠米》表达对老乡的感激之情,“弃却金銮纳布衣,浮海修身来华西。……而今飨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他还作诗《送童子下山》给与他一道修持的童僧,“空门寂寞尔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惯于金地聚金沙。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以示关切之情。
晚唐诗人罗隐多次登临九华山,写《九华山费征君所居》诗,在颂扬费冠卿的高行之后,抒发作者“尽夕为君思曩日,野泉呜咽路莓苔”的不尽怀想;在《忆九华》诗中,他深情地写道,“九华f翠荫柴扉,长忆前时此息机。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
借山喻人,物我相融,禅景合一,既尽情地赞美九华山,又抒发自己的愤慨之情。唐代杜牧的《郡楼望九华》,写的是在池州府城楼上遥望九华山,诗中写道“凌空瘦骨寒如削,照水清光翠且重”,正因为选取的视角是“遥望”,所以进入诗人眼中的是壮阔雄伟的全景式轮廓。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眼中的九华山,如他在诗前小引中说的那样,他之所以写《九华山歌》,是赞叹九华山“九峰竞秀,神采奇异”,为九华山“地偏且远,不为世所称”而惋惜和不平,从而写诗“歌而大之”。“九华山,九华山,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诗人为九华山的美而不显抱不平,确信天生丽质的九华山终能誉满人间。他借山 喻人,物我相融,既赞美九华仙境,又抒发自己的性情。明代诗人江道昆的《望九华》有“九华秋色媚江滨,片片芙蓉照水新”等。他们都把握住了九华山美的特点,从不同方面进行审美观照和表现。
晚唐诗人杜荀鹤,九华山下石台人,自号“九华山人”,他用质朴的白话写明道言志的诗作。他曾在《自叙》诗中写道:“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在落泊和隐居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杜荀鹤体”诗歌。南宋著名禅僧宗杲《游天台》诗有“踏遍天台不作声,钟声一杵万山鸣”之语,质朴地道出了天台的圣景。
三、禅外有“禅”,诗外有“诗”
唐宋以来,赞赏九华山的诗文数千首,现存古代书堂、书院、书屋10余处,名人题刻60多处,文物2000多件,人们可从中充分领略九华山佛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诗人们除了自己留下大量歌咏佛理的诗歌为后人学习外,他们本身的丰富阅历和寻访足迹也为人敬仰。
自唐宋以来,当地人为了纪念李白、王阳明等文人在九华山留下的足迹而建立的“太白洗砚池”、阳明书院等也成了后人瞻仰的“诗”。诗人将刹那间的感触升腾为深邃的思想,以简单的文字抒写了蕴涵哲理的人生性情。诗外禅味,凭主体的感悟而得,中国诗歌也因此增添了许多神秘而空灵的色彩。李白为欣赏九华山的景色和寻仙访道,留下了很多遗迹、逸闻和诗篇。著名的李白书堂,就在九华街化城寺与龙女泉之间。李白曾在这里建草堂隐居,附近有“太白井”、“太白洗砚池”。无相寺墙壁上一块碑刻中有《唐李白宿无相寺五言古风》诗。李白当年游九华山时,曾在这座无相寺住过,这首佚诗记载了诗仙游山时的体验,今天的广大读者也在“体验”着诗人的“体验”。
王阳明遍览九华之胜,他写道,“春宵卧无相,月照五溪花。掬水洗双眼,披云看九华。岩头金佛国,树梢谪仙家。仿佛闻笙鹤,青天落绛霞”。诗歌描绘了精深的佛理想像与自然景物带来的天籁般美妙意境,并将二者融合为一,堪称佳品。后人在九华街建了一座阳明学院,以表示对这位大师的仰慕之情。禅外之禅,诗外之诗,构成了九华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费冠卿――刘禹锡――晚唐九华山诗人们已完成了九华山诗歌古迹化。诗人们是来欣赏九华圣境的,今天他们的诗歌古迹成为我们欣赏的对象。
明清时期是九华山佛教的“黄金时期”。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赐金修缮化城寺。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还给在九华山活了100多岁的无暇和尚赠款建万年寺(即百岁宫),赐封他为“应身菩萨”。康熙在位期问,曾三次派朝廷官员到九华山朝山进香,赐予重金,赐御书“九华圣境”四个大字。乾隆一生致力于刻经、译经事业,在南京御书“芬陀普教”四个字,赐予九华山化城寺。现在,九华山珍藏着珍贵文物有1300多件,主要有明代皇帝圣旨,明版《大藏经》,明代无瑕和尚《血经》、古印度《贝叶经》、释迦牟尼铜佛像,铜铸“谛听”及“地藏金印”等。民国时期,黎元洪、段祺瑞、林森、、于右任等也先后为九华山寺院题词、赐额或进香,都在此留下或诗或禅的感慨。今天的游客,却在诗外禅外品咏着品咏者的诗禅之情。
2006年8月3号我们出发了。带上各式各样的大包小包,踏上了前往安徽青阳的“快客”车,因为青阳离九华山最近。五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今天就在这里过夜!”我们的权威——爸爸说。
第二天,我们精神抖擞的往九华山出发了。坐上大巴,不一会,便到了佛教胜地——“九华山”的山脚下,抬头望去,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盘山公路像一条歪歪扭扭的蛇,在云雾中飘飘悠悠,若隐若现,仿佛风一吹就要断掉似的。山坡上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树叶把树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灼人的骄阳。微风吹过,树叶轻轻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好像在对我说:“快来我这儿吧,我会给你带来清凉。”
一下车,已是半山腰,只见人山人海,人比蚂蚁多。有游客、有工作人员、有僧人、有导游……
我们开始爬山了,首先来到了放生池。里面密密麻麻的游着可爱的小金鱼,池中间的竹筏上爬满了乌龟。周围的店家把各种各样的水生物放着卖,我就跑过去买了一只大乌龟。我小心翼翼的把大乌龟捧到池边,轻轻地放进水里,大乌龟哧溜一下钻到了水里不见了,过了很长时间,才浮上水面,向我点点头,仿佛是向我表示感谢,然后游向湖心。
一回头,就到了“九华山佛教博物馆”,相传这是九华山最早的寺庙,也是地藏王的道场。里面存放着地藏王穿过的鞋子、戴过的帽子和吃的食物。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地藏王的鞋子,特别的大,像一只小船。
终于可以坐我最喜欢的缆车了,好棒啊。这是一辆轨道车,又像火车,又像过山车,缆车开动后,两边的树林在不停的向后退,前方的树不断的“向两边分开”为我们让路。回头望,山下的建筑物都变成了火柴盒。再回头,已经到了山顶。
青阳县位于安徽省南部,池州市境东南部。处于长江中游南岸,南倚黄山,北枕长江。地处皖南山区东北部,九华山脉绵亘中南部。境内的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地藏王菩萨的道场。
九华山的佛教历史悠久,号称地藏菩萨道场。佛教自传入后便在唐代盛极一时。唐开元年间,新罗国高僧金乔觉渡海来到此修行,称地藏菩萨转世。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
“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相传唐代着名大诗人李白曾到九华山游玩,赞叹其九峰秀如莲花,游九华山后作《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一诗。诗中有“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一句。又因九华山享有“莲花佛国”之美誉,有“灵山开九华”之吟,故得名“九华”。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以其风光旖旎独领,素以“香火甲天下”和“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名扬天下。
不知是何等荣幸,我竟诞生在这“佛教仙境”。从小便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此。
生在这里的我自然会说本地方言——青阳腔。
青阳腔又名为池州调,早年间就形成于青阳,以此地作为了它的了名字。早前的南戏加上之后有名的四大出名的声腔都在这里传唱流行过,跟当地原来的一些民间小调艺术结合起来,渐渐地形成这有名的青阳腔。
大约在明清时期吧,跟徽州腔可是很有盛誉,成为非常不错的新调,有徽池雅调的美誉呢。青阳腔腔调通俗易懂,戏中有一般是七个行当再加两个脚色,内容有意思极了,会加上一些武艺表演,而且在戏中还会有各样的面具,还蛮有特色的。
就在明时,青阳腔红遍全国,因为也对于其它一些着名的戏曲多少带来了些影响,而因为也与其它地方的一些戏曲之类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这么说,就连国粹京剧也是因它而来,另外对于什么黄梅戏、川剧、徽剧等剧种都跟其有关,或多或少来讲都吸取了其间的一些唱腔,亦或者说是将其的唱法借鉴了过来,鼻祖之称看来并非是浪得虚名。
早时期的戏曲加上之后一直传唱的名人传记,都成为青阳腔的内容,剧目非常之多,只是如今受到其它文化的一些冲击,这青阳腔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青阳地区的特产非常丰富,当地的森林植被非常的茂盛,因此有很多的物种、药材、矿产等,储存量也是非常的大。其中就有历史名茶——九华毛峰。
九华毛峰来自九华山,而九华山是着名的佛地,所以又名为九华佛茶,采摘出的叶子翠绿欲滴,几乎没有杂质,按照采摘跟新嫩的程序进行摆放,经过多道工序之后便可以制作出有名的九华毛峰了。
成品的九华毛峰每片叶子都紧而且匀整,非常浓香,冲泡之后颜色为黄绿,明亮透澈,杯子里的茶叶就像花开一般的美丽,回味香而甘甜。
这就是美丽的青阳,我们可爱的家乡!我们每个青阳儿女都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将来有朝一日能够用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竭尽所能建设美丽的家乡。“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水,清晨太阳照,莲花水中睡,金珠银珠一串串哎,月儿向湖坠……”伴随着这银铃般轻快地歌声,让我们一起说出四个字:
乘坐公交车,到达禹陵路口下车,仰望山上,可以望见峰顶上的思远塔及观音殿等建筑群。云蒸霞蔚,渺茫只能见个大概。
穿过大门口,我们一路逛将。从这里到香炉山有一段距离,一路上花香翠树,倒也神闲自得。本有上山的观览车,但我们最终都决定走路上去。
大约过得半个过小时,到得距香炉峰脚下的炉峰禅寺建筑群不远,可见左边有一簇古建筑,更有一座在江南各处名山都极少见的宽大广阔的八面高塔,于是我开始怂恿哥们去那边看看。后来发现这也许是一个不雅的选择。
过得几分钟,终于到得上山的大门口,在进得炉峰禅寺的大门前,有一段距离,两边都是卖物品的商店及小食馆,更能闻得一股臭豆腐的味道。
在大路左边有一停车场,本来这里是没有通往左边那些建筑群的路的,但也许就是以前像我一样稀奇的游客为我们开了一个方便,我们从一被踏出小路的草丛过去。到得近处一看,才发现这是会稽山天福园。但并不知因果,走了进去。
走近一看,四处一片凄清,只有几个花圈靠在墙脚。所以,扬立刻叫喊这是一座陵园,但已经来了就不好再踏出。只好往正中的路走去,到得大殿,抬头一看,写道“地藏殿”,往里一探,殿中祭奉的正是地藏王菩萨,而看起来装束反倒颇似唐僧。两侧门联写道“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还有一副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我们进殿心诚祷拜,方出殿来。往回廊左边走,大概是想去看下塔,但却见到塔的右侧是一片墓林,兴味索然,桦到得塔周转了一转,而我与扬在回廊上等。
不久,我们一起出去,在门口见到又有无知不知情的游客闯将进来,本想制止,但转眼一想,就当他们是前来拜见地藏王菩萨的了也无不可。
出得园外,又往草丛上踏出的路上来,而园门是直将出来的,地势类低,通往大路右侧,这是有原因的。我也是到下山才了解的,而通往炉峰禅寺的大门口的大路会与从天福园出来的路交叉,但大路在上,交叉处是一座桥,名号忘矣。
到得炉峰禅寺大门,从左边进去。大门有两处,左右各一边。中间是一座较宽广极高的九龙壁。九龙壁上书“越中佛国”,进门,左门上写“七宝琳地”,右门上写“净胜妙处”。我们从放生池右侧绕过,见得池中金鱼游来游去,瞻仰片刻,心生羡慕,都说鱼儿反得自由,而人一生中却是忙忙碌碌而不得片刻之休息暇余。走上台阶,看到炉峰禅寺的一个殿阁,恰逢寺中修工,不便进得,故只在门口敬慕一番,从殿左绕过。炉峰禅寺是一片庞大宽阔的建筑群,至今虽得游历,但已不能记得一清二楚。印象最深的是大雄宝殿,观音殿等。特别是大雄宝殿的释迦摩尼佛像,高足十几米,气势磅礴,令人敬仰,两侧是普贤与文殊两位菩萨,其余壁上画的大概是各诸罗汉。
出得宝殿,两侧是各式各样的佛庙,大约有天王殿,三圣殿等的,已然不大记得。
我们顺得左边的路上山而去,也许从这才真算得是登山。山路陡峭,两旁翠木葱郁,风光不错。山据说是354米,然而蜿蜒而上,又增得不少距离,而石阶好像是1508级,所以要一鼓作气攀登起来也不大容易。因此一路三歇五停的,也不知到得几点才算是攀至山顶。经过思远塔,南天竺牌匾,“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摩崖等,又过去数步就是峰的最高点的建筑群了,大约是观音殿和三圣宫等的。短暂休息,过得响午,在山顶素面馆吃了一碗福寿面,就下得山来。
一路,比得上山来可谓轻松多了。说说笑笑,转眼不久,到达山脚。又经过炉峰禅寺,往右边望,见满山是一片墓林。只因每座墓前种的一棵小树,故初始竟是被忽悠过去了,但也知道为何天福园门口不经大路,而从桥下通过右边通往上山的路的妙处。
为什么叫“观音”或“观世音”?主要是依据《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所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这里所说的“观其音声”即是观其娑婆世界(现世)的一切音声、方便和求度众生,所以称为“观音”或“观世音”。
为什么又称为“观自在”?据唐代玄奘的高足窥基《般若心经幽赞》中所说:“观”即观照了达空有的智慧,然后证得十种自在的胜果(寿自在、心自在、财自在、业自在、生自在、胜解自在、愿自在、神力自在、智自在、法自在),也就是于理事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称“观自在。”
由于佛教以慈悲脱众生为本愿,因此,佛教信众又把观音别称为求世菩萨、莲花手菩萨、大悲菩萨、金锁骨菩萨、圆通大士、施无畏圣者等。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超初仅限于上层社会的狭小圈子内,尚未在民间广泛流布。由于当时的社会思潮使然,加之权贵和文人士大夫们并未真正弄懂这种外来宗教的义理,因而把佛教混同于“黄老道术”,即所谓“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即佛陀)之仁祠”。这说明佛教在当时被视为是“黄老道术”和“神仙方术”的一种补充而已。
“汉魏法微,晋代始盛”(《弘明集后序》)。汉魏时期佛教未能兴盛,是与佛教传播缺乏深度和广度有关。由于当时对佛教经籍译介欠发达,因此缺乏广泛传播的可能性。晋代特别是东晋以来至南北朝,随着中西交通的发达,使佛经的译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加之本土有关佛教论著的增多,不仅为后来隋唐时期佛教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而且进一步促进佛教及其佛、菩萨的信仰广播于民间。所以,在中国民间才会出现“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信仰局面。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芸芸众生对于各种天灾人祸(自然灾害、社会矛盾所带来的各种苦难)的解决,往往看不到希望和寻求不到切实可行的出路,寄望于“好皇帝”和仙佛、菩萨等神灵的佑助,以便从苦难渡向幸福。道教以“长生久视”作为生命永恒的终极关怀,虽然契合了人们贪生求生的心态,但对他们如何摆脱现实苦难仍感茫然。佛教竭力宣扬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法力无边、救苦救难、有求必应,无疑对芸芸众生具有更大的诱惑力,他们相信只有借助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观音菩萨,才能把他们从现实的苦难中拯救出来,并接引到极乐世界中去。即便是未能实现这样的理想,也多少给他们心灵上带来了抚慰。
观音信仰的缘起及其传播
观音菩萨是印度佛教吸纳婆罗门教中的善神“双马童神”演变而来的。印度婆罗门教的正式创建大维在公元前7世纪,以《吠陀》(包括颂诗《利俱吠陀》、歌曲《婆摩吠陀》、经文《耶柔吠陀》和巫术咒《阿闼婆吠陀》为主要经典,信仰多神,基本教义是“业力轮回”和“梵我合一”。在婆罗门教所信仰的诸神中,有一对挛生的马驹被称为“双马童神”,且具有威力无边的神遇,可令瞎子复明、不育妇女怀胎生子,还可让朽木开花、公牛产乳……具有如此巨大功德法力的善神,不仅广为罗门教信众崇拜,而且就连在公元前6世纪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新思潮”中所崛起的佛教,也十分乐于接纳这样的善神,并将“双马童神”人格化为“马头观音”(观音的自性身)。随着印度佛教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公元1世纪以后大乘佛教的兴起,以成佛济世、建立佛国净土为追求的最高目标。大乘佛教为了修持和传教的需要,不仅编著了宣说大乘思想和实践的大量经籍,而且囿有大乘的“多佛”和“菩萨道”思想,极力神化佛和菩萨,并构建成庞大的佛教神系。其中最受苦难大众欢迎的便是观音菩萨,加之集大乘思想大成的《法华经》竭力鼓吹观音菩萨济世救苦的各种功德和法力,使观音信仰愈加深入人心,并成为苦难大众的“救世主”。
随着观音信仰在民间的流传,在一些大乘经典中还编造出观音的身世、住地(道场)以及观音未来成佛的故事。如《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中说:无数劫(天地的形成和毁灭为一劫,无数劫即形容时间极其久远)以前,其世界为“散提岚”,劫名“善持”。当时的人可活到80000年。有一转轮王名叫“无诤念”(又称“无量净”),他有一千个儿子,长子名不(即观音),第二子名尼摩(即大势至)。时有“宝藏如来”佛出世,经宝藏如来佛的教化,国王无诤念成了西方安乐世界的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进而宝藏如来佛预言(授记):再经无数劫,无量寿佛涅后,观音将成为“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佛”(后来的《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又称“正法明如来”或“正法光明如来”)。又据《观世音得大势受记经》说:从前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国,其国王名叫“威德”,有一天他在园中入定,忽见两朵莲花从地中涌出,化生为二童子分别侍立于威德王左右,左者为宝意(即观音),右者为宝尚(即大势至)。这便是西方净土崇拜及其造像中的所谓“西方三圣”,即主尊为阿弥陀佛,左胁侍菩萨为观音,右胁侍菩萨为大势至。另据《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说:南印度海上有一座岛屿名叫“补陀洛迦山”(在古代南印度秣罗矩吒国秣剌耶山之东),是观音菩萨的住处(道场)。“补陀洛迦”,梵文potalaka,音为小花树、海岛、光明等。这是大乘佛教杜撰的“观音故里”或最早的“观音道场”。
观音信仰是随着印度佛经传至中国后,特别是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对观音信仰经典的译介,才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国)吴五凤二年(255)由支疆染接翻译的《法华三昧经》(六卷)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观音信仰经典之一,惜早已亡佚。两晋南北朝时期翻译的有关观音的经典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秦弘治八年(406)由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可以说这部“观音经”一直是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的最重要的宝典。
唐代道宣在《释迦方志》卷下说:“自晋、宋、梁、陈、魏、燕、秦、赵,国分十六,时经四百,观音、地藏、弥勒、弥陀、称名念诵,获其将救者,不可胜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在民间盛行阿弥陀佛、弥勒佛、地藏菩萨、观音菩萨信仰,至于说是否有无数的民众因称名念诵这些佛和菩萨而获期解救,无疑只是一种心理的自我安慰,客观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近400年的时间,除西晋有过短暂的社会安定外,均处于社会大动荡、大分裂和南北对峙的局面,战乱不息,民不聊生。面对现实的苦难,广大民众却无力摆脱,只好仰望苍天,祈求神灵的佑助。恰好佛教宣扬的阿弥陀净土、弥勒净土以及地藏、观音菩萨的济世救苦功德和法力,迎合了苦难大众急于摆脱现实苦难的心理。因此,对佛和菩萨的信仰很快在民间蔓延开来。尽管大乘佛教鼓吹“众生皆可成佛”,并为众生勾画出理想的“西方极乐世界”蓝图,众生也希冀于此,但毕竟是难以企及的。相对说来,苦难大众更期盼“救世主”能把他们从现实的危难、苦痛中解救出苦海。寻来觅去,最终还是认定只有观音菩萨才能充当“救世主”的角色。所以,在中国民间的观音信仰超越了对其他佛和菩萨的信仰,而且历代不衰。
在佛教日渐中国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不少由国人自己撰述的观音信仰经典,这些经典被称为“疑伪经”。如《高王观世音经》、《观世音十大愿经》、《观世音生经》,《观民音菩萨经往生净土本缘经》、《观世音忏悔除罪经》、《观世音菩萨救苦经》、《观世音所说行法经》、《以世音三昧经》等。同时,一批好事者还编造出有关观音菩萨“灵验”、“感应”的传说故事,并结集刊行,在民间广为流传。如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的《宣验记》、王琰的《冥祥记》、陆杲的《光观世音应验记》等。为了使人们相信观音“灵验”、每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采用真实人物,把“应验”事迹描述得栩栩如生。这样一来,便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观世音信仰奠定了基础。
观音信仰的传播有两种方式,一是借助有关经典宣传义理,即文本传播方式;二是利用艺术形象让人膜拜,即图像传播方式。虽说两种传播方式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对不同层面的受众来说,其中作用却不尽相同。前者重理性,后者重感性。历史地看,中国人向来不是一个善于抽象思维的民族,即便是许多文人士大夫热衷佛教义理,也并非具有很强的思辨能力,大都以中国的思维模式去理解抽象的经义,即感悟和跳跃的解释方式。而普通民众对抽象教义多半是望而却步,难以理解,甚至连什么宗教,什么流派均不加区分,逢庙便烧香,见神就叩拜。因此,直观的图像是更大众化、通俗化的传播方式,也易于为普通民众所接受。自北魏以来的佛教石窟雕塑和壁画,特别是由观音信仰所生发出来的各种观音图像,受到普通民众的顶礼膜拜。
佛教为了改变普通民众不易理解抽象经义的状况,自南北朝以来,开始采用“转读”(唱经)、“梵呗”(歌赞)、“唱导”(宣唱开导)等通俗宣传佛教义理的方法,受到了普通民众的喜爱。发展至唐代,佛教寺院又出现了通俗讲唱经文的形式,即所谓“俗讲”,也就是以佛经为依据,融入大量的佛教故事,讲唱结合、生动有趣,很是吸引听众。其底本称为“讲经文”,如《法华经讲经文》中就讲述了观音菩萨济世救苦的故事。唐代流行的说唱体通俗文学“变文”,形式多为韵文与散文相结合,说唱时,一边向听众展示“佛经变相”(图绘的佛经故事),一边说唱佛经故事内容,既生动又形象,更是广为信众所喜闻乐见。到了宋代,这种说唱体通俗文学又演变为“宝卷”,形式以7字句、10字句的韵文为主,辅以散文;题材内容也多取自佛经故事。北宋崇宁二年(1103)由普明禅师所作的《香山宝卷》,即是讲述观音菩萨修道度世的故事,对民间观音信仰影响很大。其他还有《鱼篮观音宝卷》、《妙英宝卷》、《销释白衣观音菩萨送婴儿下生宝卷》等。这些宝卷对明代白莲教、罗教、弘阳教、闻香教等民间秘密守教也有较大影响,多奉之为经典,信仰和崇拜观音。
宋、元、明、清时代,观音信仰的世俗化愈加浓烈,并深入到民俗文化中。把原本属于印度佛教的观音――改为中国本土的观音,编造出妙庄王之第三女妙善公主为观音化身的传说故事,树碑立传。如北宋绍圣三年(1100),由蒋之奇编著的《汝州香山大悲成道传碑》、元大德十年(1306)管道践编著的《观世音菩萨传略》以及明清编著的演义小说《南海观音全传》、《观世音鱼篮记》、《香山记》、《海潮音》等,亦多以鱼篮观音、妙善公主成道事迹为主题,宣扬观音信仰。
唐宋以后,民间口口相传的各种观音故事遍及中国城乡,依据不同的地域和不同民族的习俗及民众的愿望,观音菩萨显灵及化现、救助有所不同。或化现鱼篮观音,或化现马郎妇,或化现妙善(又称妙音、妙英等),或化现梵僧,泗州大圣等。清代《历代神仙通载》中又将佛教观音菩萨吸纳为道教的“慈航真人”。其中在民间影响最广的还是妙善公主的传说。
随着观音信仰的广泛传播,各地建的观音庙、观音殿、观音阁,以及以观音命名的山、洞、土、树、米、茶等也数不胜数。同时,民间又依据中国化的观音菩萨传记(特别是妙善公主事迹),衍化出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为观音菩萨诞辰日,六月十九为观音菩萨成道日,九月十九为观音菩萨涅日(又有称作“出家日”),并成为民俗活动中纪念观音菩萨的节日,一直延续至今。其隆重和热闹,远非一般民俗节庆可比拟。
观音道场略述
所谓“道场”,源自于印度佛教之“菩提道场”(Bodhi-manda)。原指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菩提树下成道时所坐的金刚座处。《法华经・六如来神力品》又引申为:修行佛道所在的地方,不管该处有无庙宇,均称为“道场”。《维摩诘经・菩萨品》又引申为:真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菩提心是道场,布施是道场,三明是道场,于一念间知一切法是道场。密宗修瑜伽行时,以先结界后建立本尊为道场,后来所谓的“道场”,即泛指修习佛法的寺院以及“慈悲道场”、“水陆道场”等法会。
观音道场,即是指传说中的观音菩萨修行成道的场所,或指观音菩萨显灵化现之处(如化现妙善公主或某寺高僧等)。最早的观音道场,在今印度南海东岸的巴波那桑山,古代印度称为“补陀洛迦山”(意为小花树山、海岛山、光明山等)。佛教传说为观音菩萨的住处,据新译《华严经》卷68页载:此山由众宝所形成,遍山花果树林,泉流池沼,极为清净。又据唐代玄奘、辩机合著的《大唐西域记》卷第十“秣罗矩吒国”说:“秣剌耶山东有布怛落迦山(即‘补陀落迦山’――引者注),山径危险,岩谷欹倾。山顶有池,其水澄镜,派出大河,周流绕山二十匝,入南海。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其有愿见菩萨者,不顾身命,厉水登山,忘其艰险,能达之者,盖亦寡矣。而山下居人,祈心请见,或作自在天形,或为涂灰外道,慰喻其人,果遂其愿。”
随着观音信仰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唐宋以来开始出现中国式的观音道场。
中国最著名的观音道场首推浙江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之南的海岛上,其名源于梵文Potala(补陀洛)。相传唐代大中年间(847-860)有一印度僧人来此,自焚10指,发菩提心,亲睹观音菩萨现身说法,并授以七色宝石,遂传此山为观音菩萨应化圣地。后又传说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日本僧人慧锷曾于山西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菩萨像,欲护持圣像乘船返国供养,当船行至舟山群岛时,忽遇飓风骇浪,船止于普陀潮洞而不能前行。于是,只好在该地建寺供养,取名为“不肯去观音院”。自此以后,山上寺院渐增,香客如织。南宋嘉定七年(1214),朝廷又规定此山主供观音菩萨,遂成为观音道场。因普陀山东南海面上有一小岛叫“洛迦山”,故合称为“普陀洛迦山”。此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近代僧人印光(1861-1940)在《印光法师文抄》中说: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普为法界众生恃怙,由兹举国人民,各皆信仰,故有家家观世音之常谈。其应化道场,固非一处,如陕西南五台、大香山、浙江天竺山等。”的确,除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外,在汉地和藏区还有不少观音道场,只不过名气不如普陀山而已。
距陕西西安市30公里处的南五台(因有清凉、文殊、舍身、灵应、观音五峰而得名),其寺建于隋代仁寿年间(601-604)。传说农历六月十九在五台峰顶建寺后,观音菩萨显形化去,留下了观音道场。创建于唐代的河南汝州香山寺(在今河南宝丰县城东约15公里的大小龙山之间),相传为大悲观音菩萨得道处。寺内存有北宋蔡京撰书的《大悲观音菩萨得道证果史话碑》,记述了大悲观音化现妙善公主在香山修道证果的事迹。北宋熙宁元年(1068)重建有大悲观音塔,据说妙善公主的舍利葬于塔下。位于陕西耀县城西北约15公里处的香山,寺院始建于前秦(350-394)。北宋敕建奇峰洞,建圣果院白雀寺。传说的妙善公主事迹多在白雀寺,因而香山也算是观音道场之一。山东长清泰山西北麓方山之阳有创建于北魏的灵岩寺,寺内有宋代镌刻的“观音道场”四个大字。福建厦门市五老峰下的南普陀寺,始建于唐代,初名“普照寺”,五代时释清浩改建为“泗洲院”(因供春运同音菩萨化身泗洲大圣,故名),宋代重建复称“普照寺”。清代靖海将军重建时,因主供观音像(如大雄宝殿的千手观音像、大悲阁中的观音坐像等),又位于浙江普陀山之南,故改称为“南普陀寺”。云南昆明市区内的圆通寺,始建于唐代,初名“补陀罗寺”,元代重建,改名“圆通寺”。两个寺名均与观音信仰有关,加之南诏和大理国佛(称为“阿叱力教”)特别崇奉观音(南诏和大理国时称“阿嵯耶观音”),并在民间广泛流传有观音化现梵僧服罗刹和授记细奴逻建南诏国的故事。至今在云南大理地区每逢农历三月三的“观音节”,热闹非凡。在昆明市滇池西岸的观音山建于明代的观音寺,殿内供有铜质观音像一尊,也是观音道场之一。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藏族民众也极为崇拜观音,民间流传的藏族起源故事就是猴与岩观音结合而成为藏族初民。藏传佛教中有关观音的传说故事及其各种观音造像甚多。
藏区的观音道场最著名的是拉萨市西北马布日山(红山)上的布达拉宫,藏文“布达拉”po-ta-la源于梵文potalaak或pltalaka,因此,布达拉宫又称“补怛洛迦宫”、“补陀洛迦宫”、“布怛罗庙”、“普陀宫”等。该宫始建于7世纪,由吐蕃赞普(国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首建宫室,后世屡经培修扩建。此后便成为各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和坐床处,也是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布达拉宫内供有佛、菩萨(包括观音)像数以万计(壁画、唐卡、雕塑等),往来参拜者以观音菩萨为最神圣之本尊,也把达赖喇嘛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
我们在青阳县呆了两天。我们是第一天下午3点多到的九华山,当天我们并没有上山而是在山脚下找到一个宾馆以防不备只需,放下行囊后出去看看玩玩准备一下明天爬山的东西,找了买票和坐车的地方,然后就回宾馆吃饭睡觉了。
第二天我们5:30就起床了,因为有很多的路要赶。排队买了门票和车票,凭票乘车,一路上蜿蜒的盘山公路像过山车一样,很是刺激,而且一路目睹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潺潺的溪流,耳边还听到啾啾的鸟鸣,感觉像是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进入了世外桃源。我想那些得道的高僧们一定被这里的宁静和谐的自然所感化才选择隐居在此吧。车子在“九华圣境”的牌前停了下来,我们下了车越过九华街直接前往第一个景点----百岁宫。艰难的跋涉正式开始了,听说到百岁宫要过99级台阶,而且山路陡峭,石阶狭窄,我认为这些对于长期锻炼的我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刚上了没一会,腿就开始疼了,抬不起来,一抬头看见前方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头的石阶,好几次都想不爬了,但一看一些民工肩上挑着百来斤的重物履步为艰的样子,我不禁惭愧了起来,咬了咬牙继续往上爬。路上多是前来拜佛的香客。在快看到百岁宫的一角时,大家都有点兴奋,加紧了步伐,互相鼓励着前进。好不容易到达了百岁宫的门口,门前已是人山人海,香客络绎不绝,这是我们长途跋涉的第一站,无论如何都要进去。进去以后只见寺内香火袅袅,佛像巍然屹立供人拜,我们也深受感染,行叩拜礼,许下美好的愿望。起身时正逢寺内和尚念经祷告之时,只见他们缓缓起身,排成两行,披上袈裟,敲着寺内乐器,嘴里喃喃诵经。让我们一行人大开眼界。再进去就是无暇和尚的肉身,浑身镀金,经幡上写着:有求必应。已经500多年了,据说很灵验,每年都有很多的人来还愿,我们虔诚地拜过之后,一人求了一张黄符。再进去是五百罗汉堂,里面供奉了五百尊罗汉的佛像,在这里面可以求签,我抵制不住好奇心就求了一支,拿到签解一看上写:千年古木靠根深,百年人物靠真心。挚诚待人如待己,换得人间暖似春。不太看懂,正好在快出门时碰到一位上了年纪的师父,就请他帮我看看。然后我问我这到底是好还是坏,他缓缓说了声“阿弥陀佛”,接着告诉我们,无论抽到好签还是坏签,全在个人心境,若好不思进取,坏则自暴自弃,那么则无用。大师不愧为大师,一番话说的我心服口服。
出了百岁宫,就直奔天台因为当地流传着一句话:不到天台,等于没来。光凭这一句话就能知道天台景的重要了,但通往天台的路是最艰难的一段。因此为了更好的爬天台我们一人买了一根拐杖,然后吃了午饭。就满怀信心的向天台进军了,在经过很长时间的跋涉后,我们的两条腿已经是举若千斤,酸痛难忍了,山路越往上越陡,几乎成九十度了,但是我们为了上天台开始背水一战了∶吃完和丢下了所有没用的东西。又过了半个小时我们终于站在了九华山的最高景点:天台。欣喜之情难以形容。最高层就是地藏王菩萨的寺庙,而整个九华山就是地藏王菩萨的栖身所在地,顺理成章设在整个景区的最高点,以示其至高无上,前来膜拜的人都得经过最艰苦的考验才能一睹其尊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