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路工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土木工程;任务及指导书
一“、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在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的意义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是对道路工程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通过设计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道路工程课程的核心知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受力情况、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有更深的认识。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要求学生每天到设计教室,一天点名2次。具体要求如下:1)安排设计任务,在设计任务过程中,老师会时刻在教师里面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根据设计指导书及老师的现场答疑指导进行各部分的设计计算。2)根据设计题目,学生可利用各种途径查阅专业资料,如设计规范、手册和教材等;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给定的交通条件,合理拟定路面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路面结构厚度的计算和验算。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绘制相关图纸。3)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内容。内容上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完整,尽量采用简图和表格形式,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符合我国现阶段路面设计规范的要求。外观上要求字体工整,纸张和封面统一。
二“、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不能单独完成设计
在道路工程的课堂教学上,作为代课教师,我发现部分学生听课不认真,知识掌握的肤浅,在课程设计中,若每个人的设计题目相同,自然会出现这些学生相互抄袭的现象,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所以,如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转变学习风气,从根本上解决课程设计中的抄袭现象,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程设计选题存在局限性
在内容上面,由于教师参与的实际工程较少,理论性较强,因此工程资料有限,所以在给学生选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题目的相似程度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达不到理想的课程设计效果。因此,从教师角度出发,应当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多方向的设计选题,尤其是选题要结合工程实际。
(三)学生设计思路不清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偏重于理论教学,尤其是对于“道路工程”这门课程来说,实践性较强。但是我们在学习这门学科时,并没有真正的去参与到实际工程中,对于实际工程了解不到位,而且理论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内容多且课程时限等因素,使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也未能很好的消化,最终致使学生的设计思路不清晰。
(四)成绩评定不科学
在成绩评定方面,我们虽说是要根据平时的表现和最终的分数等综合情况进行打分,但是我们大部分教师存在的通病就是通过设计图纸质量、计算及说明书等书面材料来进行判断。往往忽略了平时的表现。这样会出现最终成绩不公平或不合理现象,所以应该考虑由提交的成果情况和平时表现共同构成最终的成绩。
三“、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的编制与应用
(一)任务书及指导书的编制目的
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让学生迅速进入设计状态,完成沥青路面设计和水泥路面设计两部分内容,熟悉路面设计流程,掌握路面设计方法,较准确地、完整地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及相关图纸的绘制。
(二)任务书及指导书的编制内容
本任务及指导书分三章,第一章是课程设计任务,第二章为课程设计指导,第三章为课程设计实例。1)在课程设计任务中,给出设计题目,每人要求完成两个设计题目,即沥青路面设计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为了避免抄袭现象发生,尽量做到每人一题,在设计资料中将道路交通量数据根据情况进行一定的改动,不允许雷同。2)第二章为课程设计指导,本章将沥青路面设计中轴载换算方法、沥青路面结构及厚度组合、各层材料的相关参数,体系换算图及所用到的换算公式等均进行了总结归纳,目的是减少学生查阅资料的时间和麻烦,提高设计的效率。3)课程设计实例一章中,列出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工程资料、不同路面结构初拟、各层材料参数拟定、验算弯沉和各结构层底拉应力等详细过程,学生可以从中掌握两种路面设计的步骤。
(三)任务书及指导书的应用情况
目前为止,此任务及指导书已使用3年,从这3年来学生的使用过程看,效果理想。在这几年中,每年都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设计指导书进行一定的修改和完善。以前,在没有课程设计指导书时,学生在给出课程设计任务后,不知道从何下手,一两天进入不了设计状态,大大的浪费时间,导致进度缓慢,时间安排不合理。有了指导书之后,学生免去了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时间,很快了解设计过程和方法。成绩的评定主要根据提交的路面设计说明书和路面结构图纸,以参考这一周的课程设计中表现情况给出最终成绩。评定标准也比较明确,我们一般会在任务书中清楚的列出来,同时,带课程设计的老师也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疑难解答。
参考文献:
[1]徐文娟.课程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8):59.
一、加强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也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工程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这项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道路用原材、构配件、成品、半成品及工程整体质量进行检测,判断该工程原材、构配件、成品及半成品及整体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相应技术规范的要求,以此来判断该工程的质量,因此,试验检测是道路工程检验批、分部分项工程及整体质量控制验收的一个重要环节。由此,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评定必须依靠试验检测这种手段得以实现。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便于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通过试验检测,可以对工程所在地现有的地方材料如砂石、石灰等进行检测,确定其质量及特性是否符合工程设计及相关的施工规范要求,确定是否可用于工程建设,因此便于就地取材,节省了外购材料的费用,降低了工程造价。通过能充分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便于就地取材。2.有利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每一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因为没有相应配套及现有的方法来对其进行鉴定是否可进行应用,而试验检测作为可靠的评定手段可用来对其进行鉴定其效果是否满足工程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故而鉴别其可行性、适用性、有效性、先进性,对于推动施工技术进步,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进一步进行环保施工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作为评定工程原材及整体质量的可靠手段,控制并科学的评价施工质量。通过试验检测,从工程原材料、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等各个环节来控制工程整体质量,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相应的规范要求。 二、加强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几项建议 1.进一步提高道路工程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
随着目前我市机动车辆保有量的爆炸式增长及当前存在的车辆超载行驶的顽疾,工程质量就是生命。因此,对于每一个从事道路工程建设的人,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意识是必须的。
2.健全法制,完善质检机构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对于法规制度,我国已有《道路法》及有关行业标准。我省也相继出台了一批管理制度、方法、暂行规定等。这对推动我省的道路建设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现有的法规制度已不能适应道路建设的高速发展需要。因此对于上述法规制度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发展,以便使道路建设单位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对于试验检测机构,虽然在我省已初具规模,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管理,严格管理,制定一套可行的管理措施。使质检机构逐渐规范化、专业化。例如,可提供仲裁数据的试验检测机构,必须同时具备有计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和建设部及交通部道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等条件。对于一般施工企业作为自检的试验检测机构,也要具备一定的资质。这就要求交通主管部门对这些质检机构要严格把关。坚持做到严格考核,严格审批,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对于不合理质检单位坚决整顿或取缔,决不手软。
3.进一步提高试验检测从业人员素质及业务水平。
试验检测从业人员的素质及业务水平对于检测工作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而目前,我市的试验检测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业务水平技术水平不一,参差不齐,甚至学非所用,缺乏一支业务素质较高的试验检测人员队伍,因此,要提高当前道路工程质量,需进一步提高试验检测从业人员素质及业务水平。4.进一步建立完善道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我市目前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各级质量管理部门应各司其责,按质量第一的方针和全面质量管理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实行质量自检,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逐步建立完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
5.工程建设过程中,切实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5.1路用材料质量的控制。对于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材料(如填料、砂、石、水泥、钢筋、预制构件等),均应按有关试验检测规程,技术规定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另外,对各种原材料除了要进行常规试验以外,有时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非常规试验,以确定该材料是否真正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完整提供所使用材料的试验报告、出厂证明或质量证明书、合格证等资料。再之,对于新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也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先进行试验检测,经试验可行后方可推广使用,禁止盲目施工。 5.2施工控制参数的确定。施工控制参数,通常是指一些能够指导施工,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数据。譬如填土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这两个参数是路基填土中指导施工,控制压实质量的关键参数。这些参数确定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路基工程的质量。所以在借助试验检测这种手段进行参数确定时,应认真对待,严格遵照试验检测规程,并力求消除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精度,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5.3现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政府监督等环节。首先,对于施工方,要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试验检测制度,建立工地实验室,并配备相关试验检测人员,专人负责,专职质检,坚持“自检”制度。对于监理方,要真正落实“事前”“事中”“事后”三层监理,特别是“事前”监理,要防范于未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监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监理中心实验室的有关试验设备,以试验检测作为一种有效手段,严把质量关,从而起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对于监督方,要真正发挥作为政府监督职能的作用,及时抽检,及时验收评定。发现问题,及时化解。抓典型,树典范,维护政府对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的严肃性、权威性、公正性。 5.4保证检测频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的频率对工程各个环节进行检测,控制好工程质量。
三、结束语 随着我市道路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笔者认为作为检验工程质量的可靠、有效手段――试验检测,不容忽视。因此,如何做好试验检测工作,进一步提高道路工程质量值得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道路工程;建设技术;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相对于其他工程,道路工程很多不同的特点,例如道路工程建设中,施工环境、施工材料、地质条件等都会给施工带来影响,施工中还要注意保护地下设施和周围管线,让道路工程施工愈加困难,容易产生一些技术问题,造成道路耐久性降低,寿命减少,也会影响人们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1、道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施工环境、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
1.1施工材料选择问题
不仅是道路工程,对于其他工程来说,施工材料都是决定工程质量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素。不论施工人员技术多高、设计方案多么完善,没有好的施工材料,那么工程质量显然就是一纸空谈。在施工材料的选择方面,必须依照工程需求选择,同时材料质量、规格必须满足国家标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但是,大部分施工单位是以经济效益作为最终目标的,造成选购施工材料不够规范,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可能无法按照施工标准使用施工材料;再者,材料选购缺乏监督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采购人员“吃回扣”而选择质量低下的施工材料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施工质量不高,也会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2铺设混凝土路面的问题
较为常见的混凝土路面铺设问题就是胀缝破损和板块开裂,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水分蒸发造成混凝土变形,进而造成裂缝问题,大大缩短了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根本原因是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缺乏合理的养护。
1.3铺设沥青混合料路面的问题
目前,道路工程使用最普遍的材料就是沥青混合料,在铺设沥青混合料路面过程中,铺设不平整或者没有恰当的处理路面接缝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如果路面材质不同,沥青混合料会有不同的粘着性,如果路面粘着性较差,就会产生壅包,造成路面不平整;路面日常使用中,各种车辆对路面造成的压力也有差异,长时间会形成坑槽,造成路面不平整的问题;再者就是没有恰当的处理结合缝,造成沥青混合料路面寿命减少。
1.4水泥混凝土搅拌问题
水泥混凝土是目前道路工程使用最普遍的材料,高质量的水泥混凝土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质量,而影响水泥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就是搅拌。如果搅拌不充分或者搅拌不均匀,就会造成水泥混凝土质量降低。一般情况下是由于施工人员技术因素造成的,还有可能是搅拌机质量问题,如果材料配比存在缺陷,就会造成混凝土离析,严重影响道路工程施工质量。
1.5施工管理问题
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那么道路工程施工就如同一盘散沙,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设置施工管理部门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大多数施工单位因为资金问题或者其他因素,没有设置施工管理部门,在施工现场发生顺手牵羊、偷工减料的现象非常多见,管理混乱,给施工单位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丢失了重要的施工材料或者机械设备,施工单位需要重新采购,阻碍了施工的正常进行,造成工程造价增加,如果工程质量因此产生问题,就会给施工单位的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2、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
2.1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简介
将水泥稳定碎石技术运用在道路工程建设中,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这种技术具有特别强的整体性和比较高的承载力,使用的施工材料也较为常见,因此施工难度也不大,便于使用机械设备操作,水稳性和刚度都较好,也具有较强的抗冻能力。但是也存在若干缺点,例如路面容易出现裂缝、强度太低等。
2.2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在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运用
按照一定比例将碎石、水泥、水和石屑等材料混合并搅拌,通过碾压、摊铺操作,形成一个半刚性结构层,这种结构层的优点就是承载能力较强。原理是在水的作用下,这些材料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硬化作用,增强了水泥基层的强度,并进一步提升了水泥稳定碎石的承载力。水泥是这种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情况下,选用的都是缓凝硅酸盐水泥,而不是早强水泥或者快硬水泥;再者,水泥强度应符合要求,较为坚硬,碎石粒径要符合施工需求,如果碎石粒径较小,基层强度无法保证,如果碎石粒径较大,就会造成结构松散。水可以选择饮用水。
在施工中,施工人员要控制好水泥含水量和水泥用量。如果水泥含水量较大,水泥强度不够,成型后会有很明显的干缩裂缝产生,如果水泥含水量太小,碾压极易出现起皮现象,成型困难,表面松散,压实度无法满足施工需求。对于水泥用量,过高的水泥用量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增加施工成本,水泥用量太小会造成分布不均匀,道路完工后强度不符合标准,容易损坏。搅拌材料尽量不要在施工现场进行,而应该选择集中厂拌,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的质量,搅拌时间、力度都应由电脑精确控制。对于材料运输,应使用篷布、草垫覆盖材料,减慢水分的挥发速度,选择平坦的运输道路,防止发生混合料离析现象。
3、相关问题的技术预防措施
3.1回填土沉陷
在施工前,和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回填土虚铺厚度满足工程需求。填筑回填土可以采用水平分层的方法,如果路基地面纵坡、横坡倾斜度大于0.2时,应做成台阶。
3.2混凝土起砂、开裂
控制好混凝土水灰比和抹压光时间,在施工现场存储一定量的水泥,施工模板应保持清洁,真按照规定程序浇筑混凝土,振捣充分均匀,防止发生漏振或者过振的问题。控制好水泥用量,砂率和水灰比都应在施工要求的范围内。尽量不要在气温较高的时间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也可以选用收缩性不大或者水化热比较小的水泥。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及时用草垫覆盖,也可以洒水以保持混凝土湿润,防止干缩产生裂缝。
结束语
综上,首先分析了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然后详细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最后针对道路工程施工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通过加强施工管理、运用水泥碎石稳定技术、控制混凝土的搅拌以及配合比等措施,最大化的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明.试论道路工程建设中石灰土基层的施工技术[J].大科技.2013,(13):147.
关键词:道路;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
1、全方位控制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周期长、波及范围大,需要多阶段和多方面的良好管理,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不偏离原定计划和目标。所以,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必须加强全方位管理,从工程项目的决策(立项估算)、设计阶段(概算)、施工阶段(工程预算)实行全面控制,对工程中的每个环节加强监督,设定合理的浮动范围,一旦某环节超出范围,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达到成本有效控制。
2、动态控制原则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的,对于造价控制也就应该要体现动态的理念或者原则。主要是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再与目标值进行对比,如果发生偏差时,就应该找出原因,再采取措施解决。
3、价值工程原理原则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中,不是说最佳的施工方案、最佳的施工原料、最先进的施工技术等就能达到最佳经济的效果,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能够达到基本要求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选定适合的方案、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最终目的是实现高性价比目标,产生经济效益。
4、工程造价的节约原则
节约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然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也必须坚持这一美德,坚决减少不必要的工程支出,降低资金成本。例如目前城市道路建设投资项目缺乏系统的、长远的规划,没有从综合的、战略的角度考虑,经常出现刚刚新修的道路,二次破路甚至多次破路,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时有发生,市政道路应建立建全整个宏观道路规划系统(包括地下管网合理布设、五年内城市道路规划方向),全面进行项目比选,科学论证可行方案,才能避免二次修复带来的投资资金浪费。
二、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有效控制措施
1、以设计为重点进行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项目的决策和设计阶, 而一旦投资决策后, 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目前, 项目的前期阶段尚未实行监理制度, 故设计成果的造价也因经验、水平或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差别较大。另一方面设计思想的保守, 又使工程造价居高不下。盲目追求高标准高品质又是导致造价高的另一因素。因此, 要有效地控制造价, 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实行设计阶段的监理制度
通过设计监理的监督, 使设计趋于合理, 造价控制在限额范围内。也促使设计单位改善管理, 优化结构, 提高水平, 真正做到 量体裁衣。通过监理作用, 使得设计成果更为经济而实用。
(2)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制度
这是控制设计阶段造价的另一有效途径。按结构的部位或功能的不同, 将资金错分为若干单元, 设计人员根据限制的额度进行设计。通过这种“限额设计”, 能有效地控制整个项目的投资及造价, 同时还可以确保重点项目的重点分项的资金投入, 避免设计成果能用而不经济。
2、 加强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目前,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招标基本上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模式,这种计价规范模式与传统的现行定额计价模式的不同点在于,它在适用范围、工程量确定、计价方法、风险分担、评标办法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模式更大程度地发挥了施工企业自,提高了施工企业市场竞争的积极性,更明确地划分了甲乙双方的风险承担责任,更有利于业主对建设项目投资的控制。但是,在多年工作实践中,常常会出现若干违规、违法现象。要杜绝这些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建设单位内部要有一定的防范措施,以规范个别主管人员的行为。委托优秀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全程参加此过程的工程造价监护和程序鉴定,不失为一个主要防范措施。对于同时负责招标又兼任工程造价咨询的单位来说尤为重要,能够公平、公正、公开地代表建设单位完成这一阶段的工作,可以说对项目的整个实施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严格执行招投标的法律法规,在规定范围之内的项目须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打破行业保护。有计划、快速地组织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尽量缩短招标时间,恰当合理地设定建设工期。工程过度分散招标,会降低工程管理、材料调拨及机械的使用效率。适当地扩大招标合同金额,可使材料的调拨大型化、机械的使用及工程的管理效率化,达到进一步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的效果。
3、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1)加强项目成本控制
要想对市政道路施工阶段造价进行有效控制,首先就要加强对项目成本的控制。控制项目成本即是说,在市政道路施工开工之前,就应按预算要求制定一个详细周密且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做好施工前的充分准备,在确保施工过程中有足够资金周转的同时,也要尽最大可能的减少资金积压,充分发挥资金的效力。在有详细计划的同时,还应对项目工程的性质和规模加以分析,并安排好人工数量、机械装备和材料供应等方面。为了避免造成严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严重浪费,施工时应按建设程序,合理编制施工计划,均衡安排施工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各分项工程施工周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提高作业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建设效益。
(2)有效控制材料价格
由于材料设备费约占工程建安造价的70%, 所以有效控制工程材料成本应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广泛进行市场调研,建立价格信息网络,及时准确了解市场上最新的材料设备价格信息,根据项目定位,适时调整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项目主要材料和设备采用甲方供应或暂定单价的方式,掌握主动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地考察沥青、井盖、管材、行道砖、路灯灯具等市政工程主材,通过取样、检测科学选用材料,确保材料质量。也通过直接与厂商沟通,掌握一手的出厂价格,从而定准清单综合单价,使招标控制价更为合理,节约了投资成本。
(3) 设备费用控制
有效控制机械设备费用也是施工造价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控制以下两方面:台班数量和台班价格。控制主要措施有:①必须合理的安排施工生产,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设备闲置和浪费。②加强设备的调度工作,尽量避免停工,提高现场设备利用率;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因不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停置;做好机上人员和辅助人员的协作与配合,提高施工机械台班的生产效率。③计划好机械易损易耗件,以备急用,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
(4)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避免浪费
加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现场管理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管理:一是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管理,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安排。如果安排不妥当,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比如:构件、材料放置不当,造成二次搬运,导致人力浪费,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二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施工人员、设备的安全,避免人员、设备发生重大的事故导致造价成本急剧上升,因此有必要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规程安全方面的培训。设备方面的安全,要定期进行维修、检修一方面尽可能消除安全方面的隐患,第二个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使用时间,降低设备的折旧,间接的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期紧、任务重,成本控制程序的可借鉴性强,平时应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教训。在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中心可以去粗取精,通过一项或多项工程的实践,使成本控制在本企业内做到有章可循,这样一定可以为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金娟. 城市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浅议[J]. 科技资讯, 2008,(26)
[2] 常金茹. 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J]. 科技资讯, 2011,(08)
市政道路的工程造价估算工作,作为施工之前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其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目的与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第一,科学的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估算,能够提升城市道路建设工程的施工可行性。城市道路建设工程施工的可行性是按照工程的施工难度、投资额度等觉得的,通过准确的工程造价估算,能够帮助确定工程造价水平的高低,从而获得市政道路施工的可行性依据。第二,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投资的效益,实现投资费用的有效使用。通过估算能够对城市道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花费提供相应的预估,保证施工的时候按照工程估算来支出费用,提高了资金使用的计划性。第三,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估算工作的开展,为工程招标标底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估算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2.1常见的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估算方法
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估算的方法随着估算工作的开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提升。当前,主要的市政道路估算方法有下面几种:第一种是数理统计学估算法、第二种是模糊数学估算法、第三种是人工神经元估算法、第四种是灰色关联分析法、第五种是案例推理估算法。在开展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熟练的掌握并使用这些方法,同时要按照市政道路施工的实践、环境等特征来灵活的选择这些方法,进而提升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估算的有效性。
2.2数理统计估算法在工程造价估算中的应用
在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估算的时候,数理统计法的使用,是借助函数关系的分析,实施的工程造价估算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函数关系的确定是按照以往的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建设的资料,在分析统计以后发现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的。数理统计方法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各个因素取值的有效确定,并按照函数公式来对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进行计算。数理统计估算法其最为明显的优势是借助计算了解不同因素对过程造价的影响,因为计算的快捷性,更加的容易操作,造价估算的时间消耗较短,使用的时候非常便利。而其不足是在使用这一方法之前,要做好市政道路施工历史资料数据的积累,以较大的样本量来反应工程数据的可预测性。当工程资料数据不足,或者不准确的时候,将会对估算的有效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投资的效益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数理统计估算方法的使用要求造价估算人员具备数据回归处理的能力与方法,这就对估算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模糊数学估算法在工程造价估算中的应用
在模糊数学估算的过程中,其理论基础是模糊数学估算理论,而以之前的造价估算工程为案例,对本次城市道路建设工程的数据等进行搜集,并就这一工程的造价估算的数据作出整理与计算,借助一些有效的评估方法,结合数学估算等理论实施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的估算工作。在使用模糊数学估算方法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估算的时候,估算对象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将工程之间的相似度进行量化,获得估算效果的提升。模糊数学估算方法在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估算的使用,也有其缺点,表现在这一估算方法很难准确的反映出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实际的变化,其模糊性与浮动特征突出。因此,在实施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估算的时候,如果市场的物价相对平稳则可以使用,而当施工材料价格等出现较大变化的时候,则不宜使用这一方法。
2.4人工神经元估算法在工程造价估算中的应用
人工神经元估算法在市政道路造价估算中的应用,相对来讲是一种新颖的方式。在使用这一方法的时候,其特点是能够顺应估算的需要,并实现相互的协同,估算数值的存储表现出一定的分散特点。人工神经元估算法与线性动力学系统有差异,是将工程的相关信息看成神经元网络的分支输入内容,将其造价作为这一网络的输出内容,进而构成一个系统的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的估算系统。这一方法的使用与形成,要求在科学确定系统中不同模型的权重基础上确定的。因此,准确的进行权重的分配与计量,是人工神经元估算方法有效使用的基础,而每个权重的确定是按照工程案例的相关数据分析获得的。人工神经元估算法在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估算中的应用其优势表现在:估算的准确性较高、造价估算的速度相对更快,而且对不同时期的市场材料价格差异导致的误差估算有一定的规避能力。但是,在使用人工神经元估算的过程中,其缺点也较为明显,表现在对工程造价估算者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高,这是因为人工神经元的估算其系统性强,要求对已有工程案例的特征、不同样本之间的联系等问题进行科学的控制,而这些要求只有依靠丰富的工程经验才可以解决,所以人工神经元估算方法的使用,不适合工程经验不足的估算人员。
2.5灰色关联估算法在工程造价估算中的应用
在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估算的过程中,使用灰色关联的估算方法的时候,更为重视对影响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各种因素的分析,而关键的部分是对影响城市道路建设工程造价各种因素重要性的排序,将重要性较高的某个影响因素进行重点的计算与控制,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估算结果的准确提升与实施。在工程造价估算的过程中,灰色关联分析法由于其可信度高、误差控制效果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2.6案例推理估算法在工程造价估算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作为投资决策阶段开展的内容之一,因为这一阶段工程资料等因素的制约,使得道路工程信息仅仅是粗略的掌握,使用一般的道路工程造价估算方法往往行不通。而案例推理估算法的使用,则是在以往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当前道路工程造价进行估算,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所以称为常用的道路工程造价估算的方法。同样,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大部分是借鉴已有的工程经验来开展的,与案例推理估算法有着相同的思路。
3结束语
关键词: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检测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的建设规模在不断增加,这也就给相关的质检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质检部门要具备科学严谨的态度,对自己的工作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试验数据说话。其次,就是国家要建立健全的公路质量检查的大体系,引进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仪器,组建成高层次的技术试验检测队伍。还要配置与之相对应水平的检测仪器,逐步提高试验检测机构的试验检测能力和权威性。
一、 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意义
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意义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 降低道路工程造价
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可以保证所检测材料的实用性,降低工程的造价。若在建筑工地可以找到适用的工程材料,在对其进行试验检测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比如在建筑工程附近有砂、石、水泥等工程材料。如若通过专业性的试验检测,符合工程的技术标准,即可就地取材,降低道路施工的成本。
2. 合理的利用新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发明也是层出不穷。有些新材料不仅可以取代原有材料,甚至会产生更好的使用效果,大大的降低了施工的成本,延长了工程的寿命。在道路工程建设中也不例外,很多新技术、新材料被合理利用的事例也是时有发生。但是在选择新材料的时候并不能盲目的利用,为了减少后期不必要的麻烦,需要对其进行试验检测。只有在保证其符合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才能够对其加以利用。要在施工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以推进新材料合理有效的利用。
二、 影响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几项因素
因为道路工程施工是在野外进行,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因此,材料在存放的过程中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道路工程材料的其他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受施工环境的限制,道路工程材料的供应缺少计划性,在材料的存放管理过程中也缺少合理的规范,从而导致钢筋、水泥等工程材料生锈、受潮。不仅损害了原材料的质量,有些甚至改变了材料的性质,而且也致使其使用寿命的缩短,进而影响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
2. 检测不及时或者检测失误造成的影响
不及时检测工程材料或者漏检、错检等现象,导致不符合技术标准的道路工程材料被应用到工程当中,给工程施工造成了质量隐患。
3. 前期调查不足造成的影响
道路工程在施工之前,应提前勘探道路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了解当地的岩层及水文情况,避免与修正地质的特殊问题。同时还应对道路工程的施工图纸及施工进程进行规划与管理,保证未来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有条不紊。但现在的道路建设,未能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全面调查,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造成了安全隐患。
三、加强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检验工作的重要措施
1.提高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检验人员素质以及技术水平
每个施工队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是不一样的,人员素质有好有坏、参差不齐,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检验工作最缺乏的是一支高素质的检验队伍,对于当前的情况,强化检验队伍势在必行,必须提升队伍整体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选派合适人员到相关院校进行专业培训。
2.建立完善的道路工程质量保障体系,提高道路工程质量意识
每个级别的质量监管部门应该负起责任,做好道路工程材料检测管理,必须要有效的实施措施,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为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加强质量自检、监督和质量管理,另外还要加大各方面的质量意识教育,把明确分工,公正划分责任,真正落实在质量岗位上。
3.完善道路工程材料检测机构和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我国的《公路法》以及相关行业标准有利于推进我国道路工程建设的发展,但是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这样还不足以满足现阶段道路工程建设发展的需求,所以对于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虽然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检验机构已经有了初步的规模,但是还有待于规划和完善,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这样才可以使道路工程材料的质检机构更加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材料试验检验机构应具备交通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和计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等相关的标准依据,企业自检也要资格,这就需要道路工程材料质检机构工作的严肃性,要严格进行考察、考核、审批等工作,对于一些不规范的材料质检机构要依法废除。
4.引进先进的材料测试设备,使用先进的测试方法
道路建设正在快速发展,就一定需要先进的材料测试设备和方法以及新的手段,新的设备和方法可以提升材料测试的准确性,对于提高道路工程质量帮助很大。
5.利用材料试验检验手段严格把关
(1)各项道路工程材料质量的控制
道路工程材料的使用有相关的规定以及实际情况的制约,所以必须按照规范合理科学的试验检验工程材料,这样才能够保障道路工程的质量。对于各项施工材料做好相应检查,包括非常规的材料测试,确保符合现有的实际技术。在施工前,施工方应当向监理单位出示完整的关于施工材料的说明、合格证、试验报告、各种证明。为了避免盲目施工,对于新材料等的使用必须按照材料试验检测后的结果实行,只有检验过的才可以使用。
(2)确定施工控制各项参数
道路工程材料各项参数的控制都会影响道路工程的质量,施工控制参数是指一些能够控制施工质量、指导施工的关键数据。因此必须要靠材料试验检测的手段对施工中的每项参数进行确定,严肃认真,按照规程来测,尽量减少误差,从而提高材料试验准确度保证参数的准确和可靠,进而使道路施工顺利进行。
(3)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在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道路工程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政府监督、监理抽检、施工单位自检等环节。施工方,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制度,建立工地实验室,并配备相关材料试验检验人员,有专人负责质检,坚持“自检”制度。监理方,要落实“事前”、“事中”、“事后”三层监理,特别是“事前”。监理方要防患未然,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在监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相关工程材料试验设备,把材料的试验检验作为一种有效手段,严格把好质量这一关,从而起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监督方,要发挥政府监督职能的作用,应及时抽检和验收评定。
(4)进行分部分项工程道路工程质量验收
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道路工程质量验收,对于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检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验收过程中的结果能够反应部份工程道路工程质量的好坏,还能体现道路工程材料质量上存在的问题,这是分项工程效果的直接体现。所以,在监管道路工程材料质量的时候,能够加强对分项工程材料的质量监管和验收,不合格的必须返工,并进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
四、结束语
总之,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试验检测对于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开拓管理思想,使公路工程检测试验走上一条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侯长江.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11, (5): 26-27.
[2]赵春莉.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方法的探讨[J].科学之友,2011, (11): 122-123.
关键词:道路工程;造价控制;影响因素;概预算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道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是项目设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确定准确工程造价的必要手段。提高概预算编制能力,有利于合理实施工程造价控制,确保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一、道路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
(一)施工方案
根据道路施工的具体情况,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制定项目施工设计方案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所在。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能直接反映出施工的整体技术水平,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案能够有效的控制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在项目施工初期,对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进行统计与配置能够大大的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表现为发挥施工机械的使用效率、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发挥人力资源的主体作用等。同时,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能够提高施工队伍的联合作业系数,减少用工数量,并在充分利用作业面所限制的空间和时间条件,在不加大后期资金投入的同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工作。
(二)施工工期
我国现阶段道路工程项目施工密集的加大以及行业内部竞争力的提高,各施工企业都期望在能控制的最短时间内完成施工项目,以求得在一定时期内完成更多的施工项目,获取更多的利润,这对提供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十分必要。因此,道路工程项目在造价控制与管理需要与施工工期的控制做好相互协调。同时,缩减施工工期可使先进的施工设备提前投入生产,也降低了长期施工所产生的设备维修与养护费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工企业的实际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道路工程施工项目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缩短施工周期不仅有助于施工企业尽早还清贷款,加速资金回笼,还可以极大地减少巨额贷款所产生的应还利息,这对降低工程造价十分必要。
(三)工程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源头,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可达到80%~90%。显而易见,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工程设计则是关键因素。建设投资关系到国家的重要资源的分配和资金的流向,较大地影响着国计民生,所以国家对建设规模,结构进行宏观调控是非常必要的。拟建项目决策确定后,工程设计就成了工程建设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四)工程设计
目前我国勘察设计是分阶段进行,在不同勘察设计阶段对路线所经区域的地质、水文情况调查深度有所不同,并且随着设计阶段深度的推进,勘察工作的加强,设计考虑的因素更为全面深入。设计经过专家评审,在综合考虑水务、环保等部门针对其各自管理领域提出的相关项目功能和标准的要求后,设计单位需按规范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完善。
二、道路工程建设造价的动态管理
项目投资者最终是以经济利益为第一要务,而投资也伴随着市场多元化不断地由分散化向着集中化转变,因此道路工程建设造价动态管理的难度和挑战性也不断增大。从投资-收益比来看,无论道路工程建设的初衷是什么,即对公共利益的道路建设或者投资者的利益建设,投资者都愿意付出最少的经济投入,同时获得最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的最大利用率,当然这是贯穿于道路工程建设始终的很有难度的一件事。需要注意的还有,整个道路建设工程从开始的决策,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过程,竣工阶段中的每一阶段都要占用很长的工作时间周期,与此同时,材料价格,人工费用,技术手段难免发生变化,而且同时期国家的计划调整和政策调整等也会带来难以预测的改变或波动。任何一种调整改变都可能具有双面影响,对道路工程本身来说,人工费用和材料价格下降、有利的政策调整,能使整个道路过程的建设成本下降,这对投资者节约成本是有益的,而施工单位也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反之则会给整个建设工程带来严重的不利作用,加大了投资者的道路过程建设成本投入,降低了施工单位的利润,严重的可能导致施工单位亏损,所以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影响道路工程造价的调整变化,业主和施工单位要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使工程的建设成本在可控的范围内变化,或者尽量减少损失,也就是需要及时对道路造价进行相应的调整,随时了解掌握道路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对道路工程建设实行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道路工程建设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好所有环节流程中资金流向透明度的问题,这也是对社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体现。贯穿于整个道路工程建设时期,监督机构都必须对各项资金流向动态监管,实行数据监控措施,不藏不掖,完全透明化。还要时时接受政府的监控和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事无巨细,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的每一阶段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要严格统计数据并核算成本造价,并实时动态通报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方式,做到完全透明毫不遮掩,这样才是对政府和社会负责,让政府作为业主可以随时掌握道路工程的建设投资使用情况,才能使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放心。
三、道路工程造价及概预算
(一)应建立有效的工程造价质量约束机制
建立有效的工程造价质量约束机制主要从加大对项目法人责任制管理、完善招标制度、提高工程监理质量水平以及加强合同管理监督机制几个方面着手。实践措施主要有:第一、提高道路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熟悉道路工程施工基本知识和进行造价控制管理的独立工作资质和业务能力。无论是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或者国家审计机构等部门,要坚决杜绝无资质、无独立工作能力的造价控制人员进行造价控制咨询和审核等工作行为;第二、对从事道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单位进行强化管理和监督,同时要防止中介性质的公司为了牟取利润而进行的恶意竞争行为;第三、应发挥政府审计机构的职能性,对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的造价控制与管理行为进行强化管理与监督。政府审计机构要充实中、高层的工程造价人员,实现高层次的管理与监督。
(二)造价管理控制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最首要的一点是全过程造价控制原则。这种全过程具体体现在投资决策、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等阶段。投资决策阶段,就工程项目投资和效益做出合理的经济评价,可促使社会资源更加合理分配。在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对设计进行主动控制,不仅要反复设计,计算工程造价,更要能影响设计,优化设计,促进合理使用建设资金。项目实施阶段,对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对设计变更的控制,竣工结算价的审核等都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对控制工程造价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做好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加强结算管理,把好审核关。建设项目竣工结算的审核工作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对竣工结算的审核与管理,使结算价款不仅能符合合同的约定,而且能较客观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实现投资的事后控制。①审核人员应坚持按合同办事,严格控制预算外的费用;②坚持项目全过程审计制度,强化建设单位的管理意识。(3)对涉及金额较大的项目,还可以由代建、施工、监理、审计等相关部门共同编制补充定额,确保每项定额合理合法。
(四)完善概预算编制,熟悉原材料市场
概预算作为整个建筑企业成本预算的中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严格其数据计算标准和预算依据。同时,由于其重要的影响力,在完善其工作时就必须更加细致和合理,而建筑所必需的施工材料无疑是概预算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一个环节。由于市场具有不固定属性,尤其是材料市场波动频繁,必须熟悉和掌握材料市场的动向和规律,在结合其他环节因素后,计算出最具可行性的数据方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找出影响道路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并理清其中的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加强前期工程规划,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加强施工阶段的监管,对工程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对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海鹏. 浅析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的方法[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210.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
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水平不断上升,道路交通已经成为了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且道路的使用率更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此情况下,道路所承受的载荷量在不断增加,加之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导致了道路路基路面发生病害情况。虽然我国道路交通建设能够获得一定经济支持,并且建造的速度在不断提升,但是对于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病害并未予以高度重视,导致道路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安全事故发生率亦在增加。为此,本文对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及其治理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促使我国道路工程建设以及交通事业均能够稳步进行。
1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存在的主要病害
1.1路面裂缝问题
路面裂缝主要针对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为我国道路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材料,该种路面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在于:(1)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选购的碎石、水泥、砂砾等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不能够符合该施工路段的需求,使得整体的施工路面质量并不能够达到标准,因而产生裂缝;(2)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技术人员不科学的运用施工工艺或者出现技术操作失误导致路面施工质量不过关。道路路面若出现裂缝问题,其不仅会严重影响道路的美观性,更会改变该段道路的整体结构特性与承载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2路基变形问题
路基变形问题基板会发生在道路竣工且通车以后,路基往往会出现部分路段部分地点不规则下沉变形的现象。路基变形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1)道路工程施工单位所选择的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包括原材料过期失效、质量不达标、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粘性土质等;(2)道路工程施工中施工的措施存在问题,包括含水量控制不当、密实度控制不当、分层太厚等;(3)可能存在部分施工单位或者施工个人为了谋取私利而蓄意破坏道路路基或路面的现象,包括擅自超重、超载驾驶等,对路面与路基的负荷产生损坏[1]。
1.3路面麻面与蜂窝现象
道路工程施工中出现路面麻面或者蜂窝现象,主要受到施工技术的影响,一旦施工技术出现问题,该种现行必定会发生。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沥青等材料的调配,一旦沥青配合比的调制出现了错误,或者在填充料水分添加时出现差错,亦或者未采用正确的路面振捣方式等,均可能导致路面出现麻面或者蜂窝现象[2]。此外,道路工程施工路面需要进行养护,若养护的周期比较短或者养护并不到位,则亦可能造成路面麻面或者蜂窝现象。该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会严重影响道路的承载力并缩短该段道路的使用寿命。
1.4边坡塌陷问题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比较严重的一项病害便应该为边坡塌陷,其主要有滑坡和塌方两种形式。滑坡与塌方问题的出现基本上均由于道路施工的土壤并未进行紧密的压实,从而导致土质疏松而造成。但是究其根本原因可以发现,塌方问题的产生主要时因为在道路施工的环节中出现了问题,或者因水量对路基产生破坏而产生,滑坡则主要因为施工路段的地质条件过差。从该点可以发现,若在土壤地质比较疏松,常见雨水较多的地方进行道路施工,则该路段比较容易发生滑坡或者塌方等病害。
2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措施
2.1路面裂缝的治理措施
针对道路路面裂缝问题的治理,首先需要通过道路路面养护对存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情况进行明确,而后要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对该路段的局部裂缝展开细致的清理工作,将裂缝当中的残留物逐一擦除。在此基础上,治理人员需要对在整个清理工作完成后对该路段的局部裂缝进行灌缝修正,灌注的材料主要为乳化沥青,且灌注时要反复进行。待裂缝灌注材料的表面已经十分均匀后,要恰当的覆盖薄层干燥米石,最后方能够应用压路机或者橡胶锤等对该治理的裂缝进行碾压[3]。
2.2路基变形的治理措施
道路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路基质量的保障,路基质量的控制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对路基变形产生不良影响。鉴于此,道路工程施工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路基变形病害的发生,其必须要重视在建设的过程中严格控制路基质量。在此方面,首先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整体的道路路基进行良好的压实,并且要严格按照该路段道路设计的要求进行路基施工,以此保证路基建设能够符合该路段土质、水质等多方面的标准要求。其次,对路基进行填料时应该尽量选择可塑性比较强、稳定性比较高、含水量恰当的原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坚决不能够选用[4]。除此之外,在道路路基的建设中亦需要对排水施工的工序予以确定和监督,保证其符合标准要求,避免出现雨水积存等影响路基稳定性的问题发生。
2.3路面麻面与蜂窝现象治理措施
为了良好的解决路面麻面与蜂窝现象,首先道路工程施工便需要选择稳定性比较良好、耐磨性比较强的原材料。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施工工艺的确定,尤其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铺设时,更要重视准确的掌握沥青配合比,保证沥青等材料的调配能够符合道路路面施工的标准与需求。其次,在施工中进行填充料水分的添加时务必要进行添加量的反复确定,且要采取正确的添加方法技术,避免出现水分添加过多或者添加过少的秦光发生。此外,路面施工中需要重视采用正确的路面振捣方式,只有振捣恰当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路面的平整、光滑,方能够予以道路承载力一定支持,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2.4边坡塌陷治理措施
对于道路工程边坡塌陷这一问题进行治理,首先应该进行工程加固,该方面可以采用石防护、墙防护等工程材料,重点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公路与路基及其路旁的坡土进行加固处理。其次,可以采用植物加固的方式,用植物作为加固的材料,有效抑制周围水的流速与冲刷力度,改善长年雨水较多地区的水土流失地质情况。对于路基塌陷这一病害进行治理时,若其塌陷的深度在10米以内则可以科学的应用粉喷桩法进行改善,但是需要明确材料的含水量、固化剂的应用量以及粉喷桩期龄等[5]。除此以外,面对不规范材料的路基塌陷时,可以采用复填的方式解决该问题。若路基塌陷的休整时间与条件等相对比较急迫则可以采用原材料增加固化剂的方式进行治理。
3结论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道路工程建设的重点关注内容,更是我国道路工程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病害主要受施工原材料、施工设计、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比较常见的、主要的病害包括路面裂缝、路基变形、路面麻面与蜂窝,以及边坡塌陷等。针对此,我国的道路工程施工必须要高度重视,要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与手段进行该类病害的治理,促使我国道路工程建设良好发展,推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光振,李树峰.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主要病害与治理措施[J].四川水泥,2015,08(03):323.
[2]秦文奎.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探析[J].四川水泥,2015,09(08):324.
[3]杨立勤.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01(02):151-152.
[4]何明辉.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6,01(10):16-17.
关键词: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1 公路施工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施工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是整个公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控制目标之一。依据《招标文件》和《修订规范》制订了施工材料路面操作细则,明确各施工工序、各项技术指标的允许误差、检测频率和方法。制定了工序间的交接验收办法和奖惩措施。对其段落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处理,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与检测。所有原材料进场前一律经过取样检验,进料过程中随时抽检。加强对施工工艺操作过程的控制与检测。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提高施工质量水准。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加强工程质量的检测。施工工程质量控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直接影响公路项目的施工进度成本核算,同时不仅影响工程交工后的使用,更影响公路施工企业的社会信誉。然而,公路施工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公路从业人员流动大,露天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多,同时生产周期较长的特点决定了在施工过程中不稳定因素众多,从而使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难度陡然增大。而公路施工质量控制又是整个公路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最关键阶段,因此,公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2 公路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搞好质量管理,要从组织、人员、制度三个方面抓起,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质量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全部控制过程的重要阶段。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以控制和保证公路施工为目的,应该从施工准备施工生产到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在全体人员的参与下建立一套严密、协调、高效的全方位的管理体系。
2.1思想保证体系。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使全体人员真正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
2.2组织保证体系。公路工程质量是各项管理的综合反映,也是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主管人员和参与施工人员;建立质量信息系统。
2.3工作保证体系。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阶段进行: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为了加强对公路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可把施工项目质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事前质量控制,在正式公路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作好施工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事中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全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事后质量控制,在公路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工作内容有: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竣工验收。
3 施工质量与成本、进度的控制
3.1要正确认识公路工程质量与项目成本间的关系,就必须运用质量成本管理的方法走出这个误区。
公路工程建设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投入人工、材料、机械,再加上直接和间接的管理费用,并最终形成的建筑产品使用价值的高低,即是透过质量成本而得以确定。从质量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要使公路工程建设企业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工程的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一般说来,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因质量不足引起的内、外故障成本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只有在三者的交叉作用下,才能达成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所以,公路施工工程产品的质量无论是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长期以来,许多公路工程建设企业对质量与成本二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一直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公路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经济陷入困境。另一类是片面追求利润,公路工程建设企业多而任务不饱满。
3.2有效地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实现质量成本控制,除了要在宏观上遵循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成本责任制原则,理顺管理思路,从制度上对管理责任加以落实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必须签订好合同。形成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对于切实做好质量成本的预测、预控以及过程控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3公路施工工程质量与进度协调控制公路施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进度应按最佳工期施工,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使工程建设企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公路施工工程投资按计划工期交付使用,在预定的期限内尽早的收回投资。质量好可以减少工程施工返工,减少建设单位的经常性维修,减少施工单位成本投入,延长建设工程的使用年限,保证公路施工工程的稳定长效运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维护成本。因此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是公路工程建设产生经济效益,满足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工程项目管理就是要解决好二者的矛盾,既要进度快,又要质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