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口调查报告范文

人口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口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口调查报告

第1篇:人口调查报告范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断转变经济发展的观念和方式,进而改善民生。而保定地区要实现科学的发展就必须要掌握地区发展的基本情况,才能为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而该地区的人口状况则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信息[1]。因此对保定地区人口统计调查对于保定地区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保定地区的基本情况

保定市地处于河北省的中西部,冀中平原的西部和太行山的北部东麓。处在东经113°40′-116°20′、北纬38°10′-40°00′之间,它北邻张家口市和北京市,东与沧州市和廊坊市相接,南边与衡水市和石家庄市相连,西边和山西省相邻。保定市的总面积有22190平方公里,有4个区和18个县,其中3个县级市。2015年保定国家对保定市的行政区进行了调整,使得该市有原来的25个县(区、市)变为24个,保定市辖区从原来的3个变成5个[2]。目前保定市共有莲池区、竞秀区、满城区、清苑区、涿州市、定州市、高碑店市、安国市、徐水县、易县、定兴县、涞源县、唐县、顺平县、涞水县、望都县、安新县、高阳县、容城县、雄县、阜平县、曲阳县、蠡县,博野县、除此之外还设有白沟新城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保定地区人口结构特征

通过2015年人口统计数据来看,2015年全市的常住人口有1211.15万人,年龄在0到14岁之间的人口为192.35万人,占到总人数的15.88%;在15和64岁之间的人口833.51万人,占68.82%;而65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有185.29万人,占到14.90%。

(一)性别结构

2015年保定地区出生人口男女的性别比是107.93,相较于2014年108.16的男女性别比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下降了0.23。其中性别比就是指男女的比例,根据相关规定正常的性别比是在103到107之间,2014年达到了108.16,在该地区的县中,最高的达到了117.05,这样的性别比容易造成男性择偶困难,进而影响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3]。而2015年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政府的关爱女孩等相关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年龄结构

从年龄结构来看,老年人的人口为168.29万,占总人口的14.90%。近些年保定地区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不断的增加,下近几年的老年人口比例变化统计,如表一。

通过该表可以看出,相比于2010年,2015年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了1.15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而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三)受教育的程度

通过调查发现,2015年在保定地区的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在大学及以上的人口有112.58万人,高中程度的为251.94万人;初中程度的为564.18万人;小学程度的有272.15万人;文盲人口20万人。为近几年保定地区人口文化程度统计,如表二。

相比与2010年,保定地区文盲人数减少了14.09万,文盲率有原来的2.16%下将到0.85%,下降了1.31个百分点。

第2篇:人口调查报告范文

一、我市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老年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且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速度持续加快,势必对经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老年抚养比上升,加重了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老年人养老金支出总额将不断增大;二是人口老龄化改变了消费人口和生产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而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等的变化,从而引起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催生老龄产业的兴起与蓬勃发展;三是老年阶段慢性病取代了急性病和传染病,成为健康的主要威胁,医疗模式向侧重长期保健和疾病预防方面转变,高龄人口的增加将导致医疗保障资金的迅速增加;四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和高龄老人不断增加,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将引起代际关系在供养方式、居住方式、照料方式、交往和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家庭养老功能部分向社区和社会养老转移已成为必然,导致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加大;五是在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老年人群体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我市老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市委、市政府以及民政、社保等职能部门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制定了一系列的老龄政策,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提高老年人社会福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各项政策不断得到调整、补充和规范,已渐成体系,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得到了较大发展,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总的说来,该体系尚不完善,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形势、老龄事业的总体要求和老年人的期盼与需求还不尽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本养老保险空账运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试行的是现收现付加部分积累的统帐结合制度,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时,政府没有承担相应的转制成本,个人账户中的资金被挪用去发放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十几年来一直处于空帐运行状态,财政承受的现收现付运营方式的压力很大。

二是老年社保总体水平不高。我市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覆盖了城乡全体居民。尽管能够将没有社会养老保障的老年人全部纳入在内,但当前能够实行的只是广覆盖、保基本的低水平保障,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比,与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相比,城乡居民养老金基数太低,仅能起到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

四是老年社会救助能力偏低。当前,严格的城乡低保准入制度,将部分处于贫困线边缘的老年人排除在外,且由于老年医疗保障整体水平较低,少数老年人家庭还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而在社会慈善事业还没有完善的社会捐赠法规、未形成稳定的善款筹集和增值渠道,在老年社会救助方面的能力还偏低。

五是公共服务力度仍需加大。我市实行老年社会优待政策以来,受到了广大老年朋友的普遍欢迎。但由于受当前公共服务能力的制约,再有,由于部分服务场所属于非政府投资主办或控股,在对老年人提供免费、优惠服务方面,还缺少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因此对老年人的优待力度还比较小。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几点建议

据专家分析预测,2020年2050年,我国将进入加速老年化阶段,预计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31%以上。我市老年化进程相对全国来得会更早,来势会更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民生目标,营造关心关爱老人的社会氛围,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老龄事业,促进老有所养制度化、常规化。白潮来势很猛。老龄问题不仅仅是老年人个人、老年人家庭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必须着眼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充分认识解决老龄问题的艰巨性、长远性,在现阶段老龄化形势相对缓和的条件下,未雨绸缪,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以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一是加强政策研究。吃透国家关于养老、医疗保险等相关政策的精神,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普惠政策,逐步完善养老金支撑体系。一方面,建立多层次的基金筹集模式。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鼓励和指导有条件的单位建立企业和职业年金,鼓励个人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增加养老储蓄,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另一方面,加大政府对社会养老事业的投入,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低保准入制度,将部分处在贫困线边缘的老年人纳入到保障范围中。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改革公费医疗制度,提高城镇居民大病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水平,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二是加快设施建设。建议市及各市区政府拿出部分资金,抓紧对现有养老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特别是对一些农村敬老院,要由市民政局制定统一的改造标准,统一进行资金调拨和改造验收,进一步强化养老服务机构承载能力。要有计划地投资兴建一批示范性老年设施,根据实际需要,修建集居住、休闲、文化、康复、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颐养中心、养老院、敬老院等。对一些闲置的场地如空闲的托儿所、小学、培训中心等,可转办成为养老设施。三是加大扶助力度。完善社会敬老优待政策,适当扩展优待项目,适度扩大优待人群,以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便捷、优惠的社会敬老优待服务。制定社会慈善事业发展和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增强社会参与慈善事业的责任感,建立稳定的善款筹集和增值渠道,拓展慈善资金劝募方式,拓宽老年社会救助面。建立贫困老人应急救助制度,对因突发事件陷入特殊困难(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老年人给予应急救助。

二、扶持培育老龄产业,促进老有所养市场化、社会化。老年人群是夕阳人群,而老龄产业却是货真价实的朝阳产业。 不断壮大的老年群体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消费大军,无论是对食品、饮品、保健品、医疗药品、保健器械还是娱乐用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消费需求,形成了庞大的消费市场。从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能力,推动老龄产业理性发展着眼,当前应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制定发展规划。把老龄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列入服务业整体发展中综合运筹,在制度规范、政策引导、计划协调、经费支持、宣传教育等方面,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建设用地上早做打算,提前编制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将养老服务项目需要的土地指标落实到空间布局上。各级政府设立的服务业发展扶持资金中,应安排给养老服务业一定份额,主要用于扶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二是鼓励社会投资。启动社会投资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实行谁投资、谁管理,依法进行经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从多方面创造条件,包括给予政策扶持,支持老龄产业发展。如优先审批建设用地、享受减免税政策、优惠贷款、优惠用水用电等,鼓励养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三是发展相关产业。随着老年人需求层次的提高,养老服务形式和内容将逐渐走向社会化、多样化。要顺应老年人物质、文化消费等需求,引导支持各医疗机构开展老年护理、医疗保健、临终关怀等服务,引导支持家政服务业,开展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服务等等,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镇(街道)敬老院、老年公寓要努力扩大服务范围,向居家老人提供日间托养、短期寄养、配送餐等服务,开放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完善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集供养、寄养、社区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转型。

三、着力规范老龄行业,促进老有所养专业化、规范化。当前为老年服务的大市场尚未完全形成,落实各项老龄政策,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需要大力加强老龄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一是制定行业规范。抓好养老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扶持培育行业组织,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的自我管理能力。发挥民间团体的作用,建立居民与行政机关沟通的有效桥梁,将老年人的需要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再针对需要对实行中的政策和规范及时做出调整。充分发挥各级卫生资源作用,加强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降低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和生活活动的失能率。

第3篇:人口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 牙列缺失; 义齿; 全口; 满意度; 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 R78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长春市朝阳区,南关区,宽城区,二道区,经开区,高新区6个区县牙列缺失患者141例。正常挂号患者44例,低保贫困患者97例;女性患者90例,男性患者51例;年龄≥60岁。

1.2 抽样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9月,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抽样设计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抽样的方法[1]。

1.3 调查项目 牙列缺失类型构成情况、戴义齿情况、义齿需修理情况、对义齿咀嚼功能的认知情况、对义齿的满意度情况。

1.4 评判标准 (1)牙列缺失类型构成情况:单纯上牙列缺失、单纯下牙列缺失、全牙列缺失分类。(2)对义齿咀嚼功能的认知情况和满意度情况:采用问卷方法,由问卷调查员询问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回答,由问卷调查员记载结果。

2 结果

2.1 牙列缺失的类型构成情况 在141例牙列缺失患者中,上下颌牙列缺失116例,单纯上颌牙列缺失21例,单纯下颌牙列缺失例数4例,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

2.2 对全口义齿的功能认识情况 牙列缺失患者对义齿恢复咀嚼功能程度的期望值和认知与牙列缺失患者对义齿的满意度情况直接相关,期望值和认知的偏差,势必影响患者对义齿的满意度。本文发现,牙列缺失患者对义齿恢复咀嚼功能程度的期望值和认知存在很大程度的偏差,见表1。

表1无牙颌患者认为义齿应该恢复咀嚼功能程度的情况(例)

2.3 对全口义齿的满意度情况 医生提供质量良好的全口义齿后,最关心患者的使用效果和满意度,即全口义齿满意度(PDS)[2]。影响PDS的因素有义齿质量、患者个性、患者态度等[3-4],而本文发现正常挂号的PDS与低保贫困相比要低(P

表2无牙颌患者对义齿的满意度情况(例)

3 讨论 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标准,可作为长春市今后为提高牙列缺失患者对义齿满意度研究的参考和制定口腔保健规划、目标,合理配置口腔卫生保健资源科学依据的参考。

由表1见,正常挂号和低保贫困老人的牙列缺失患者对义齿恢复咀嚼功能程度的期望值和认知普遍存在偏差,对义齿的咀嚼功能期望值偏高,两者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患者对义齿的知识了解少,常抱有不切实际过高的期望,当结果不符合期望值时,产生不满意的感受[5-7]。势必影响患者对义齿的满意度,给患者本身和口腔医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提示口腔医生在进行治疗前,务必让患者对义齿各项功能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使患者在了解义齿的局限性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配合口腔医生,以达到更高的咀嚼功能和满意度。

由表2见,在三项满意度中总体满意度最低,外观满意度最高。外观满意度高可能与义齿在成形之前,义齿如何排牙已考虑患者的意见相关。正常挂号和低保贫困相比,各项自我满意度均低于低保贫困,可能是由于正常挂号患者家庭条件优越,对全口义齿期望值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心理和情绪,从而影响了患者对义齿的满意度。口腔医生在今后给患者治疗前,务必使患者对义齿的局限性和各项基本功能有了解,降低其过高的期望值。21世纪医学模式已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8-9],为此,口腔医生应该了解心理因素对患者疗效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理论、方法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以满足患者高品位的要求。在今后的口腔卫生规划和目标中,应努力提高对低保贫困家庭的口腔医疗卫生条件的重视,促进全社会医疗卫生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S].2005.

[2] Bolender L,Swoope CC and Smith DE.The Cornell Medical Index as aprognostic aid for complete denture patients[J].J Prosthet Dent,1969,22:20.

[3] Weintraub JA,Burt BA.Oral health status in the U.S.tooth loss and edentulism[J].J Dent Educ,1985,49:368-376.

[4] Iacopino AM,Wathen WF.Geriatric prosthodontics:an overview.Part I Pretreatment considerations[J].Quintessence Int,1993,24(4):259-266.

[5] Baer M Elias SA,keynolds A.The use of psychological measures in predicting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complete dentures[J].Int J Prosthodont,1992,5:221-226.

[6] Sheppard I M,Schwartz L R,Sheppard SM.Survey of the oral status of complete denture patients[J].J Prosthet Dent,1972,28:121-126.

[7] Albino J E.Patient perceptions of dental-facial esthetics: share concerns in orthodontics and prosthodotics[J].J Prosthet Dent,1984,52:9.

第4篇:人口调查报告范文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乐天溪镇社会管理创新调查

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加强宜昌城市管理——关于赴无锡、新乡、洛阳市学习城市管理经验的考察报告

《三峡论坛》“三峡发展论坛”专栏征稿启事

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创新研究

基于移民安稳致富的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研究——以湖北省巴东县为例

三峡工程网络调查问卷文化学分析

历史文化遗迹在建成宜昌国际水电旅游名城中的地位

“且兰”地考论

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困境及路径选择

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路径选择

《土家族大辞典》编纂工作启动仪式暨第一次编委会会议在三峡大学举行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基于恩施州与湖北省的对比分析

依托动漫产业 保护和开发旅游目的地民间传说

对创建宜昌国际水电旅游名城的认识和思考

黄柏权教授申报的《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调查研究》获国家民委批准立项

龙麻布努语语音系统

《宋书》概数词的称数法研究

穆时英:上海都市文学的真正书写者

《洪疫之年》中的女性叙事技巧

世界银行移民政策高级顾问、著名社会学家迈克尔·塞尼(Michael Cernea)教授来访我校

主动融入宜昌都市圈 加快推进宜昌长阳一体化

破解统筹城乡发展难题的宜都经验

湘西自治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略谈唐代中国移民活动的类型

少数民族水库移民生计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演变与调适——基于贵州省紫云自治县、罗甸县的调查

白鹤滩水电站跑马乡移民人口调查报告

西南少数民族水电移民文化保护与发展述论

《三峡论坛》征稿启事

Induced Earthquake Monitoring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试析三峡水库管理的五大特点

屈原与20世纪初小说的叙事伦理——以《老残游记》为例

记南台湾府城奉祀爱国诗人屈原之庙宇

论宜昌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东夷“尊鸟”与荆楚“崇凤”比较研究

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参与国家民委组织的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调研

“第二届湖北青年学者论坛”学术会议综述

略论清代对贵州苗疆“生界”的经营及影响

城市化进程中村落寺庙的复兴——浙中H村将军庙的个案研究

乌江流域阳戏的传承与研究

《三峡通史》编撰工作会议在我校举行

何伟军教授一行赴恩施小茅坡营村进行田野调查

发展品牌经济 建设品牌城市

《三峡论坛》“三峡发展论坛”专栏征稿启事

主持人语

“山寨”的文本解析与当代媒介表意

存在的叙述与叙述的存在——论林白小说叙述的存在性转向

麦克尤恩《水泥花园》中的不可靠叙述

主持人语

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实物指标调查问题探讨

关于三峡库区忠县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

开县移民安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研究

三峡后续工作时期宜昌市三峡移民安稳致富长效机制研究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践与思考——以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

屈原与中国诸文化

宜昌文化名人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屈原和王昭君为例

浅谈湖北省旅游业对自然灾害的应对

旅游者摄影行为及对旅游地形象的表征研究——以凤凰古城旅游者为例

第5篇:人口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民营养老机构 趋势 调查 医疗型养老机构 老人

一、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家庭养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公立养老院毕竟床位有限,并且公立养老院大多数针对孤寡老人,加上就业压力的加大,现在年轻人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大多数年轻人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老人,所以民营养老机构无疑是这些老人的理想归宿。因此,本文对重庆市民营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和入住老人的家属以及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并以此为依据,了解重庆市民营养老机构的基本现状和重庆市老年人的需求,以重庆民营养老机构管理者的角度为重庆市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提出一些策略,并且为有想法自主创业民营养老机构的大学生提供理论支撑。

二、重庆市民营养老机构和养老方式的基本介绍

(一)重庆民营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重庆市15个市辖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万盛区、渝北区、巴南区、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长寿区、大足区 )总共有273家民营养老机构。据市民政局统计,我市每74名有养老需求的老人才有一个床位,不难得出,重庆4.5万老人急需养老服务,因此重庆民营养老机构的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二)重庆民营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基本情况

重庆民营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年龄基本在45岁以上,并且基本素质较低,特别是医疗意识较淡薄,对民营养老机构的老人基本上不能给予良好的照顾,因此重庆民营养老机构需要从自身出发向医疗型养老机构发展。

(三)重庆市老人养老方式:1、居家养老方式2、社会福利养老3、民营机构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养老机构内以65岁以上的年龄层(占73.48%)为主,并且以女性老人(共141人占61.30%)为主,她们大多无配偶(未婚、丧偶),占了78.70%,重庆民营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为退休金(63.91%);绝大部分(85.22%)老年人都是第一次入住养老机构,由于我国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较晚,目前很多基础的设施仍然不够完善,并且大多医疗护理条件差。因此重庆民营养老机构向医疗型养老机构发展必将是今后的趋势。

四、重庆民营养老机构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

(一)重庆市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现状

1.需求量远大于供应量,难以满足强大的养老需求

第六次人口调查结果显示重庆人口数目为2884.62万人,65岁以上人口数目为333.41万。由此可见,重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还是相当大的。但是重庆市民营养老机构的床位设置按照前面调查报告的最大数算才仅仅有35800床位,显然重庆民营养老机构的需求量是远远大于供应量的。

2.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下

重庆民营养老机构的入住率普遍比较低。在面对如此大的养老需求下,民营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却这么低,是因为重庆民营养老机构本身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低,致使护理人员对老人的照顾不周,老人家属就不愿把老人送进这样医疗条件差,并且护理人员缺乏专业护理知识的民营养老机构。

3.资金短缺,影响机构的正常运营

民营养老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相当严重,为了缓解资金问题,很多民营养老机构普遍都采取减少护理人员、让一个护理人员护理多个老人或者增加收费的方式,这样就大大影响了服务质量以及机构的经营。

4.护理人员数量较少,难以满足老人的服务需求

在调查中,很多护理人员需要一个人照顾几个老人,只有16.67%的护理人员是专职照顾一个老人。因此不难想象,重庆民营养老机构内护理人员对老人的服务质量是可以想象的,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重庆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

(二)重庆民营养老机构向医疗型养老机构发展的策略分析

1.政府应该给予重庆民营养老机构相应的帮助

一直以来,昂贵的土地是民营养老机构的一只拦路虎,要想兴办一个一亩的养老机构,土地成本就需要上百万,因此为了降低重庆民营养老机构的土地成本,政府应该适当减免相应的土地出让金和使用税等费用,让重庆民营养老机构能把成本用在医疗服务上。

2.重庆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策略分析

重庆民营养老机构应该从自身出发,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增加软实力,努力和政府、医疗机构合作,让重庆民营养老机构向医疗型养老机构发展。

首先,积极与大型医疗机构合作。民营养老机构不像公立养老机构有政府的直接扶持,所以重庆民营养老机构管理层需要和就近的医疗条件较好的公立医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医院的专业人员定期给入住老人进行检查,解决老人“看病难”的问题,当遇到突发性或者急性疾病时,能确保老人和医院的快速连接,甚至无缝连接。其次,严格控制入职护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护理人员的薪资待遇。同时也应该定期组织对护理人员护理知识以及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让入住老人的生活质量越老越高。

参考文献:

[1]金丽英.宁波市海曙区城市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D].宁波大学,2013.

[2]姜辉.我国养老院经营模式探讨[D].北京交通大学,2012.

[3]沈晶.民办公助养老院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3.

[4]李兴密,郭立.浅谈我国民营养老机构的运营模式[J].价值工程,2015,10.

[5]杜菁汝,梁宵. 我国养老院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外资,2013,06.

第6篇:人口调查报告范文

1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具体问题

1.1 城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态度

对城市流动人口实行管理与教育的主体是城市政府,城市政府的政策取向、现实困难等无疑是影响和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的最主要因素。

(1)在一部分城市,一直把流动人口看作到城市来做几年就会回到乡下去的过渡人群,而绝不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状态就决定了这些城市在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包括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态度消极被动。但实际上这种态度是有问题的,很多城市的流动人口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在城市长期生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的流动人口在城市里生活时间是十几甚至二十多年了。“流动人口”的说法过于强调其不稳定性,本身容易给城市管理者一种误导。

(2)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缺失,《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义务教育事业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即当地政府所要解决的仅是向适龄儿童普及义务教育以及按照户籍学生人口数量把教育经费预算由当地区下拨到学校。而流入人口没有当地户籍,所以当地政府也就没有用于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教育专项资金。从法律上看,流入地政府也就不对流入人口子女入学担负主要责任。对那些举家迁移进城务工人口及子女,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相应的政策举措来应对,准备不充分,城镇学校数量优先,师资资源也不充足。

(3)我们国家所提供和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生依据其户籍就近入学,不允许选择其他学校,而儿童的户籍一般都是以其父母居住地为主要依据来进行登记,这样看来,流动人口子女既没有城市户口,也没有学区户口,并且大部分人员在流入地频繁更换居所,通常的做法是将流动人口子女全部认定为择校生。

1.2 “第二代移民”问题

所谓“第二代移民”,即打工者的“第二代”,是指出生在城市或者很小就在城市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没有经历父辈经历过的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他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基本完全按照迁入地的标准。与父辈的期望不同,他们强烈地要求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第二代移民对于其面临的不平等缺乏忍耐性,这与目前流动人口犯罪频发的问题有着直接关系,如果不进行正规有效的教育,难免会使其进一步产生仇视社会的心理,这是非常危险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进行的“改善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中一项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对北京态度的调查,在回答“你羡慕北京的孩子吗?为什么?”这个问题时,有42.1%的流动人口子女回答“羡慕”,另57.9%回答“不羡慕”。“羡慕”的原因主要是羡慕北京孩子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羡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城里孩子优越感和歧视态度的一种抵触。

1.3 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问题

(1)智力发展。根据有关调查,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智力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环境变更、家庭结构动荡、家庭教育缺乏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伤。家庭的流动、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最为显著。根据许多报告中老师的反映,大部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在迁徙之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成绩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加速下降,从而难以转化。原因主要是其家乡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知识基础差,到城市后又不能顺利入学,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

(2)社会适应。流动儿童的父母往往工作繁忙,本身无暇过问孩子的成长,他们只是将子女交给学校,而与学校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沟通。这其中很多是子女跟随父母一方(主要是父亲)进城,他们不但缺少父母的引导和关爱,而且长年累月地处在家庭温暖的缺失状态,在陌生的环境中找不到人格的归属、心灵的依靠。学习上缺乏家长的指导,遇到难题自己解决;生活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独(下转第5页)(上接第3页)立自主性强。流动人口子女由于家长素质大部分较低,学前教育基本空白,所以行为习惯基础较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出现不听讲、不完成作业等问题。

2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不足

第一,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公平性、参与者角色和政策等方面。第二,研究重心是教育公平,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教育权利和机会均等,对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公平的研究较少;对制度的不公平分析多,对文化分隔和歧视的现实关注少。第三,关注焦点集中在城市,对农村的留守儿童关注不足。第四,研究对象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对民工幼儿教育方面的关注很少。第五,研究的偏向性特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将其以未来升学就业相结合研究,而不应仅仅只从其目前入学状况来研究,从而保证流动人口子女所受教育的实用性。第六,教育管理制度缺失。采用电子学籍管理制度,实现对流动人口子女学籍的动态管理,流入地政府也应将其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中。

3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策略

第一,国家教育政策必须纠正“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优先改善农村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统筹规划,优化学校城乡布局,鼓励农村投资兴建学校,引进师资力量,使农村子女能就近上学。第二,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切实改善流动人口子女的地位,研究提出义务教育体制革新,出台与实际相结合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政策法规。第三,更进一步明晰各级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的权责范围,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费用的拨付权责。第四,政府用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专项资金要落实到位,同时鼓励并接受社会的赞助和捐赠。第五,各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严格规范公办学校收费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公办学校的闲置教育资源,政府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从多方面拓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渠道,发展寄宿学校,提高教师师资力量建设,重培养,重发展,重鼓励,尽可能让农村儿童本地就学。第六,邀请教育和儿童心理方面的专家适时举办各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相关讲座、现场咨询和调查,帮助流动人口家庭子女解决实际困难和障碍。第七,多方面深层次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进行报道和宣传,让城市人口深入了解这个群体。

4 总结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是一个关系重大、十分急迫的问题,能否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将对我国持续发展、长治久安产生重大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给流动人口子女一个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保证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陈玉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综述.教育探索,2004(2).

[2]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3]吴绮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07(6).

第7篇:人口调查报告范文

20、30人员成高失业率人群

福建省统计局的城镇失业人口调查报告显示,青壮年已成为失业率最高的群体,而高学历失业人口比例正呈上升趋势。在失业人口中,因本人原因(如主动辞职)失去原工作而失业的占30.5%,这部分失业人员以青年群体比重最大;因单位原因(如单位倒闭裁员)失去原工作的占27.8%,这部分失业人员中中年群体比重最大;毕业后未工作的也达到了失业人口的18.2%。

在2009年《社会蓝皮书》会上,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室李炜博士称,调查显示,城镇的经济活动人口失业率大概是9.4%。据社会学研究所所做的失业率调查,在一段时间没有工作,同时又有工作意愿,又找过工作,但是仍然没有就业的比例在中部和西部的一些大城市都超过10%,其中的85%大概是18~49的青壮年人口,年纪不是很大。依然想工作的人口,基本还是青壮年人口。而且他们其中有一半左右是失业了一年左右,另外还有一半是失业三年以上。而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青年失业率也有较大攀升。

有关专家认为,20、30人员的失业,和目前的大学生失业问题关联度很大。首先目前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安排和市场相脱节,造成毕业生无法被消化。另外年轻人的心态也是一个原因,不少人的抗挫折能力差,一旦在工作和求职中遭遇困难就容易出现放弃和懈怠,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缺乏职业思考,缺乏理性的择业标准,对想做的与适合做的事分不清,就业面窄,这也导致了很多年轻人的失业。“事实上,20多岁这个年龄段最容易产生辞职和跳槽的情况,这种情况这两年有加剧的趋势,这也是导致目前青年人处于失业状态的原因之一。”翁坤海表示。此外,就业期望过高,不愿就业和就业能力差等主观因素,也扩大了高学历人员的失业队伍。

“黑领”析辩

不应以体面、温文的“领”来冠之

从白领到蓝领、灰领,再到陆续演化出的“金领”、“粉领”……近年来人们习惯于以“领”色来划分职业人群。当然,白领通常泛指那些在办公室里工作,在写字楼内从事文秘或其他文职业务的人员;蓝领主要指工人,包括具有专业技术的一线工人;灰领指的是既掌握较多的现代科学知识,又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金领”、“粉领”则分别指高收入职业和女性集中的行业人群。这几大“领”的职业概念都较直观,亦好理解,但现在“领群”中又冒出个“黑领”。

“黑领”是什么?百度词条上说:黑领阶层主要是指下岗人员、待业人员、无业游民、农村中的困难户。可网上盛传的一位经济学家的解释却完全颠覆了先前的“黑领”之说:他们(黑领)开着“自己的”大排量名牌汽车,出入高档酒楼、高级夜总会,乘坐头等舱或软卧,住星级宾馆,拥有黄金位置的几处豪宅,购全套红木家具,在位置最好、景观最佳、装修最豪华、质量最安全的办公楼上班,他们有独立办公室,不打卡,喝茅台五粮液,品天价普洱,抽极品中华……收藏古玩字画珠宝黄金,出入高级会所,戴劳力士,挎路易威登,玩高尔夫,公派出国,免费疗养,带薪假……他们就是在全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城市遍地开花,全面崛起的新兴黑领阶层。相对于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白领,他们的衣服是黑色的,汽车是黑色的,脸色是黑色的。他们的收入是隐蔽的,生活是隐蔽的,工作是隐蔽的……所谓隐蔽,就是像站在黑夜里的黑衣人,你知道他在,他也知道他在,但你不知道他什么样,在做什么……

上述林林总总对“黑领”的描绘,颇有前些年坊间“大盖帽”传说的遗风。不可否认,现实中确有这种借助权力过着腐败生活的“黑”人,也常现倚仗垄断而行不正之风的现象,但用“领”将其划分为一个职业人群,笔者认为并不恰当。对这些人可以用“黑”来形容,不过不应当以体面、温文的“领”来冠之,用“渣”更为合适。“黑渣”为大众所唾弃,“黑渣”现象应当引起社会重视,“黑渣”不应当成为一个阶层,更不能永远存在。

幸福管理

新时代管理的矫枉过正

TCL总裁李东升曾有言:20年前不看西方的管理学著作,那是无知,20年后的今天如果只看西方的管理学,那是另一种无知。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有人说今天的企业,不管是以通用为代表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还是以TCL为代表的中国大型企业,还是一些普通的私企,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管理综合症”。

“管理综合症”的病理即:职场对抗太多,职场压抑太重,职场痛苦指数太高,职场幸福感太低。而矫正“管理综合症”的妙药就是幸福管理。幸福管理的要义是管理以人为本,人以生命为本,生命以心灵为本,心灵以幸福为本,幸福以和谐为本,和谐以责任为本,责任以付出为本,付出以仁爱为本,仁爱以天道为本。所谓的幸福管理,直接的体现是实施“员工幸福计划”――营造幸福的职场文化和职场氛围。

专业人士认为,员工幸福计划反映的是中国式人力资源创新管理的六个转变趋势:文化管理从边缘走向中心文化就是组织的心灵;人力资源部门从传统的控制式管理到以服务为中心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人力资源激励从“多劳多得”的薪酬独木桥转向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而以精神激励为主导因素和内趋力;从全盘西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向中西结合、以中(国学)为魂、以西为用的中国式人力资源管理;中国特色的传统组织人事工作的优点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人力资源服务从以公司为边界扩大到家庭和社会范畴――责任心从家庭开始――员工福利向家庭延伸――工作与家庭、生活的链接。

新规通气

上下班途中受机动车伤害不算工伤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将《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工伤认定范围进行了调整,删去了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认定为工伤的规定。据介绍,征求意见稿删去了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关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考虑:一是2006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实施后,上下班途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职工可以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得到补偿,同时还可以通过民事赔偿的途径解决。二是将机动车事故伤害纳入工伤保险范围而未将非机动车事故纳入范围的现行规定,导致了政策上的不平衡,各地方、各部门和职工强烈反映这一规定有失公平,要求修改。三是从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目的看,工伤保险主要为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受到伤害的情形提供保障,上下班途中虽然可以视为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的延伸,但并不等于就是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此,将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形从工伤认定范围中删除,并不会影响对工伤保险核心情形的保障,符合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原理。四是实践中,由于住房商品化和人员流动性的提高,对如何确定上下班途中争议繁多、操作难度大,如果再将受到非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情形纳入工伤认定范围,则操作难度更大、引发的争议更多。五是从国外情况看,许多国家未将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情形纳入工伤认定范围;有的国家虽然将其纳入,但对“上下班途中”、“机动车”等概念作了严格限定,如仅限于单位提供的班车。不将机动车事故伤害纳入工伤认定范围的做法不仅更为简便、可行,而且妥善处理了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关系。

工伤保险条例修改的几大亮点

第8篇:人口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培训;工资获得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1-0081-10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1.008

收稿日期:2014-09-06;修订日期:2014-12-08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民工择业行为的代际转变研究”(11SHC025);中国人民大学985经费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宋月萍,人口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张涵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硕士研究生。

How to Teach a Man to Fish?:Vocational Training and Wages of Migrants

SONG Yueping1, ZHANG Hanai2

(1. Population Development Studies Center,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2.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vocational training situ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and analyzes the wage effects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training. This paper, uses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 method to control the endogeneity bia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raining particip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igrant wages, and skilled training has the most obvious effect. More times for training and longer duration for single training bring material impact on wage growth. Based on the above, skilled training should be focused, continuous training should be repeatedly provided so as to construct efficient vocational training system.The migrant workers’ employment ability and wages can be effectively promoted in this way.

Keywords:migrant workers; vocational training; wage attainment

一、引言

我国乡城间、产业间劳动力转移已经持续了30余年,农业转移劳动力成为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但不可否认的是,农业转移劳动力人力资本储量较低、生产效率也偏低,与目前我国经济向技术密集型、集约型发展不相匹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群体在向非农产业转移时职业培训缺失,阻碍了人力资本的非农转移速度和质量。

人口流动往往伴随着就业产业的转移,相应的需要有非农就业知识和技能储备。为农民工提供职业培训不仅有利于弥补非农生产的人力资本不足,也有利于农民工提升就业质量、实现充分就业、快速融入城市。但我国非农转移人口职业培训少、培训质量差的现象广泛存在,不利于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充分就业。

《人口与经济》2015年第1期

宋月萍,等:应授人以何渔?

相较于学校教育,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应是着眼于提升其就业能力的一个多元化终身学习的制度体系。而构建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首先应明确的问题是什么类型的培训是农民工真正需要的。因此,分析不同类型职业培训对农民工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才能把握农民工对职业培训的确切需求,为我国构建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的方向提供数据支持。

有鉴于此,本文将描述农民工职业培训现状,探讨不同培训内容、不同频率以及不同时长的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率的影响。考虑到在评估职业培训效应时,在横截面数据限制下不可避免会产生内生性问题,为提高模型分析的稳健性,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检验。

二、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个多元的累积过程,明瑟(Mincer)将劳动者所接受的学校教育以及在工作中工作经验的积累统称为人力资本的投资,而人力资本投资才是个人收入的增长和收入分配差异的根本原因[1]。在其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中,他借鉴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计算方法,把人力资本积累明确划分为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两部分[2],在其建立的工资决定模型中,引入了教育边际收益率[3],为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回报的度量提供参照。

在我国,关于人力资本回报的研究聚焦在学校正规教育对工资增长的作用上。对中国农村居民教育收益率的计算结果基本在3%-5%之间[4]。农村居民的教育回报率要明显低于城镇居民[5],而高等教育回报率要远大于中低等教育[6]。农民工往往在非农产业就业,其教育收益率应高于农村居民,教育回报率的计算结果基本在2%-8%之间。

职业培训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另一来源,国外学者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便已展开讨论,有研究测算出培训回报率在5%左右[7]。若加以细化,则发现女性较男性更容易获得工资提升[8-10];培训时长与培训效果相关[11];培训内容的技术性越高,效果越显著[12-13]。但国外研究的对象多是普通雇员,缺乏针对移民群体的研究。

反观国内,利用实证方法研究职业培训回报的文献较少,但都认同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会获得更高工资,换言之,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缺失将导致其收入降低、就业发展受阻[14-16]。叶静怡,周晔馨利用OLS与稳健WLS两种方法对农民工培训回报率予以计算,其结果稳定在9%-11%之间[17]。

将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与学校教育进行比较,侯风云认为参与职业培训对工资获得的影响大于正规学校教育,从而肯定职业培训的重要性[18]。赵海则认为学校教育的作用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其更愿意且有更多机会接受职业培训;他指出教育是基础性、先导性因素,职业培训则是决定工资水平的关键因素[19]。

在农民工职业培训对工资获得的影响上,大量国内研究将农民工职业培训视为同质,忽略研究不同类型的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只有极少数学者将职业培训予以细化,并对培训模式展开分析。陈卫等人发现培训过两次及以上的人的工资获得会有显著提升,而仅培训过一次的人则无显著影响;该研究还发现培训天数对流动劳动力的工资获得基本没有影响[20],但其所用数据的调查对象局限于北京市的流动人口。张世伟、王广慧采用2006年吉林省调查数据,分析认为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会使农民工月收入分别增加21%和5%,并得到两类培训均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民工工资增长,而且职前培训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的结论[21],但文章对此并未予以进一步的分析和阐释。

目前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供需不匹配严重,许多实证研究也采用不同数据印证了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缺失[22-25]。但是目前中国2.69亿农民工中70%的人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70%的人没有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的《201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农民工技能缺乏的现状显然不能满足进一步提升其就业质量的需求。构建非农就业转移人口职业培训体系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前提,只有生产效率高的就业人口才能实现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的转变。本文力图回答如何向农业转移人口提供职业培训、提供何种培训、职业培训对促进就业和收入将起到何种作用的问题,为职业培训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

尽管职业培训对工资获得的积极作用不断被印证,但却缺乏对职业培训异质性的关注。因此,本文将在论证职业培训回报的基础上,重点对比不同职业培训的工资效应。另外,在分析过程中,进一步创新分析方法,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以提高模型分析稳健性,并立足可靠的全国性数据,以使本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三、概念、数据与模型

1. 概念界定

本文所指农民工是跨县流动的非农就业人口。同时,本文从培训内容、培训频率以及培训时长三方面度量职业培训的类型。其中,按照职业培训内容的技术性,将其分为普及型培训、技术型培训和技能型培训。普及型培训是指没有区分行业与职业类型而开展的基础性就业培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农民工尽快适应就业环境和知悉权益保护等事宜,主要包括文化补习以及最基本就业知识的普及性教育等。而技术型和技能型培训则是针对具体就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而开展的职业培训。其中,技术型培训主要面对操作人员进行,是以帮助其掌握操作技能为目的;技能型培训的层次更高,不仅涉及机械化操作,更强调方法和原理的掌握。因此,从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以及技术性来看,技能型培训要高于技术型培训。

2. 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中的农民工样本。该调查由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于2010年12月按照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的方法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了1955个基层社区(村/居委会)组织。为了弥补抽样调查容易遗漏流动人口的缺陷,该调查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8个流动人口比例较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农民工补充抽样调查。本文采用了全国调查和附加流动人口调查中的农民工样本数据。农民工包括本人曾经或目前正在户籍所在区县以外的城镇务工经商且外出半年以上的农村户籍人口。本文重点关注目前正在流动的农民工(以下如没有特别说明时,“农民工”均指正在流动的农民工),经过筛选,最终得到的样本量为2683个。

3. 模型设定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对其工资率的影响,通过建立工资决定方程,以探讨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工资收益率。

Ln(Y)=α+βS+γZ+u(1)

其中,Y为农民工小时工资;S为职业培训;Z为所纳入的会影响工资水平的其他控制变量向量,包括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工作年限、工作年限的平方、婚姻状况、职业类型、所在省份等;β、γ为对应的回归系数;μ为误差。

进一步考虑不同类型的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率的影响,在式(1)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不同类型的职业培训:

Ln(Y)=α+βijSij+γZ+u(2)

其中,Sij表示不同维度j下第i类职业培训。

文章从培训内容、培训频率、最近一次培训时长三个维度来度量职业培训的不同类型。其中,培训内容分为普及型、技术型以及技能型三类;培训频率则分为最近三年内接受过的职业培训次数为1次、2次、3次及以上;最近一次培训时长则分为一周以内、一周及以上两大类。

4. 内生性及倾向得分匹配方法

在考察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以及参与不同类型的职业培训的工资收益时,简单估计会存在因遗漏重要变量而带来估计的内生性偏误[26-27]。参与职业培训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农民工个人对就业及回报期望的影响,那些渴望找到更高收入工作的农民工将更倾向于寻找职业培训机会,投资于职业技能培训;而这种职业发展的偏好同时也会绕过职业培训,直接影响农民工的工资回报。个人对职业发展的偏好往往是无法直接观测的,我们无法通过调查数据直接控制农民工个人的职业发展偏好,但如果在度量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获得的影响时忽视了这种偏好的影响,就将会错误地估计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率的作用,错误的程度就是内生性偏误。为能控制这种内生性偏误,在面板数据中,往往可以通过差分的方法来消除这种职业发展偏好所带来的估计偏误。但在横截面数据中,只能通过寻找工具变量或者进行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来控制这种内生性,本研究正是通过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来控制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获得影响的内生性偏误。

倾向得分分析(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是一种基于观测数据(Observational Data)分析变量间因果关系并且能够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差的数据处理方法。在本文中,倾向得分可以理解为,在给定一系列可能的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农民工选择职业培训以及某种类型的职业培训的条件概率。

本文想要探究的是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率的影响,最理想的办法是获得每一名农民工分别在没有参加职业培训以及参加了职业培训时的工资率,这两个工资率之间的差值就是职业培训的工资效应。然而,现实中只能观测到每个农民工在没有参加职业培训或参加过职业培训后的其中一个工资率,简单地用一名培训者和未培训者之间的工资差异来衡量职业培训的工资效应,将会带来较大的误差。这是因为两类群体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就业经历等诸多因素上都可能存在很大差别,这些差异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他们参与职业培训的选择。只有在控制了这些差异后,样本中存在的选择偏差才有望被控制住。倾向得分分析法将这些因素转化为接受干预(treatment)的条件概率

本文中,接受干预的条件概率表示一位农民工选择参加职业培训的条件概率。,依据这个倾向得分,该方法在整体样本中为每一个参加职业培训的样本匹配一个与之相似

这里的相似是指二者拥有大致相同的可能性去选择职业培训,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随机假设。的未参加职业培训的样本作为对照,这就使本文通过测量二者之间的收入差异来估计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工资效应成为可能。通过回归得到每一个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倾向得分,这样可以将参加培训和未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在解释变量上的差异通过一个倾向得分展现出来,而后将每一名参加培训者和与其倾向得分最接近的那些没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进行对比,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样本中存在的选择偏差。

在选择匹配方法时,多种方法各有所长,应根据数据特征予以选择。其中,较为常用的有最近邻匹配(Nearest Neighbor Matching)、半径匹配(Radius Matching)、核匹配(Kernel Matching)、局部线性回归匹配(Local Linear Matching)等,其核心区别在于权重的计算方法以及匹配样本筛选[28]。其中,最近邻匹配和半径匹配是依据计算的倾向的分值重新筛选样本,存在样本删失问题;而核匹配以及局部线性回归匹配则是将倾向得分值作为权重,重新对干预效应进行调整。范(Fan)论证了相较于传统的核匹配方法,局部线性回归匹配更为有效[29],据此,本文采取局部线性回归法进行匹配。

四、数据描述

该调查中,全体农民工年龄平均为35岁,性别比例较为均衡,已经结婚的农民工占比达到77%。与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相比,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年龄更小,相应的,已婚者比例更低。农民工职业分布则以商业服务业人员和操作人员为主。就人力资本相关变量来看,全体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17年,平均工作了5.73年,其中,已接受培训者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即平均接受了高中/技校教育,比没有接受培训者要高出3年多。可见,年轻的、高学历的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要高于那些年纪稍大、学历更低的农民工。详见表1。

总体来看,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状况不容乐观。农民工中接受过培训的比例仅为20%。在参加职业培训的农民工中,技术型和技能型培训占据了大部分,分别为44%和50%。农民工参与培训的次数较少,在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中,45%的农民工只培训过一次,参加过两次培训者占21%。在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中,最近一次培训为短期培训(一周以内)者比例达到38%,这主要是指工厂企业上岗前培训的情况(见表2)。

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农民工人力资本的两大组成部分,考虑到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一种理想的状况是职业培训能补充农民工学校教育的不足,也即学历越低、职业培训经历应越丰富。可

现实是农民工学历越高,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也越高,而那些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甚至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农民工也往往没有任何职业培训的经历。数据显示,在学历最高的一批人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过半数参加过培训。而低学历

者接受培训的比例分别为:初中学历者为15.94 %,小

学学历者为10.55%,未上学者仅为3.65%,存在着培训严重不足的情况(见图1)。不仅如此,低学历者培训层次相对更低。拥有小学学历、初中学历的人所接受

的技术型培训最多,比例分别为68.18%与55.72%,同时他们所受的技能型培训最少,比例为31.82%与41.29%。相反的,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接受技能型培训的比例最高,为62.04%。

五、农民工职业培训对工资获得的影响

1. 模型结果与解释

表3展示的是参加职业培训以及不同类型的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率影响的回归结果。在控制了其他解释变量后,分析发现,参与培训会使农民工工资获得显著提升(详见表3模型1)。参加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的工资将提高9.8%,这初步论证了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获得的正向影响。

而细分培训内容(详见模型2)来看,普及型培训并不能对农民工起到提高工资的作用,而技能型培训对工资的正向影响最为明显。与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相比,参加技术型培训可使工资提高7.5%,而技能型培训可显著提高工资13.4%。这充分说明加强农民工技能型人才培训,不仅注重操作程序指导,而且加强操作原理培训,能更有效地提升农民工工作效率,增加就业收入。

从职业培训的频率上来看,参与培训次数越多,对工资的提升作用就越大(详见模型3)。与没参加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相比,培训过1次的农民工工资率将提高7.4%,培训过2次者提高10.8%,而培训过3次及以上者将高出13.5%。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积累也应该是个持续的过程,农民工职业素养和技能的问题不是进城后一次性培训就可以解决的。随着技术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农民工终身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才能有效改善农民工的就业质量。

分析同时发现,单次职业培训的时间越长,将会对工资增长带来实质性的影响(模型4)。如果单次培训时间不满一周,事实上不会显著提高农民工工资,而如果单次职业培训时长超过一周,则将显著提升农民工工资(14.4%)。职业培训持续时间短,往往说明职业培训内容不丰富,培训质量不高,容易流于形式。延长职业培训时间,能更全面深刻地阐释就业知识、传授就业技能,也利于受训者更深入地理解培训内容。

除此之外,受教育水平对农民工工资获得有显著正向影响,教育的工资收益率在3.3%-3.4%之间,与现有研究中2%-8%的估计区间相符[4]。相比而言,参加职业培训可提高工资率约9.77%,其收益率远大于多接受一年学校教育,这再次印证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重要作用。

2. 倾向得分匹配估计

如前所述,在对农民工职业培训与工资获得进行研究时,由于遗漏变量问题的存在会使模型估计产生偏误。为进一步论证参与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获得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类型职业培训的工资效应,文章将以从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为基准组,对是否参加职业培训,参加不同内容的培训(普及型、技术型、技能型培训)分别进行四次倾向得分匹配。

通过将参加职业培训与未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进行匹配,可得到控制内生性后的培训工资效应。在分析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结果之前,应先对匹配质量进行评估。若将收入决定方程中所用到的控制变量全部纳入倾向得分估计,并比较匹配前及匹配后的倾向得分密度分布图,可发现其拟合程度较好。

表4展示的是匹配前后主要变量的误差消减情况,其反映出所有控制变量的处理组、控制组间的标准偏误都有大幅度消减。同时t检验的结果也证实处理组与控制组的样本均值更加接近,这也意味着处理组与控制组的个性特征得到了有效控制,它们的差异得到了消除。图2左上部分展示了匹配前后的倾向得分密度,同样证明该匹配较为可靠。

为了进一步关注不同职业培训内容对农民工工资获得的影响,以精确评估培训模式,文章同样采取局部线性回归匹配方法将参加普及型、技术型、技能型培训的农民工与未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分别进行匹配。分析结果发现,技术型培训、技能型培训的匹配质量较高,都可利用图2左下和右下部分所展示的倾向得分密度分布图予以佐证;而普及型培训的匹配质量一般(图2右上部分),其原因在于参与普及型培训的样本规模过小,匹配可用的数据严重不足,从而降低了匹配效果。

利用局部线性匹配的方法可得到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以及参加不同类型的职业培训对工资的效应(详见表5)。总体上来看,参加培训对工资的提升效应为10.73%,即说明参加培训对农民工工资获得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培训内容来看,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的结果与多元回归模型结果完全一致。普及型培训对工资获得的作用不显著,提高的幅度最低。技术型培训的效应为8.37%,小于技能型培训的工资效应(13.38%)。可见,技术型培训或技能型培训都对农民工工资获得产生显著积极作用,但相比之下,技能型职业培训的作用最大,应予以特别关注。

六、结论及讨论

职业培训是农民工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工工资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的实证分析也发现,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能提升工资10个百分点;而参加技能型职业培训,农民工工资将显著提升13.4个百分点;参加3次及以上培训,工资将上升约13.5个百分点;参加的职业培训时间超过1周,其小时工资将上升14个百分点。即使控制了内生性偏误,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对工资的显著影响作用依然存在。

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无论是规模还是比例都已经开始下降,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成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转移人口(农民工)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基础,向农民工提供有效的职业培训,将对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人口红利消减、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构建提高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的职业培训体系至关重要。

而在致力于普及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同时,需要从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和实体产业技能要求的角度来考虑适宜的职业培训类型和方式。本文的实证结论表明,构建职业培训体系时应对异质性予以考虑,如果仅为农民工提供基础、普及性的职业培训,或仅提供单次、短时培训,对其工资增长几乎起不到显著作用。这也说明,随着技术更新加快和技能要求的提高,农民工职业培训内容应以专业化实际操作和技术原理并重,而且一个行之有效的农民工职业培训应是一个终身持续的教育体系。

也正是考虑到职业培训对农民工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专门制定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着力推动政府投入资金补贴职业技能培训,并强化企业开展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的责任,以实现“每年培训1000万人次,以基本消除新成长劳动力无技能从业现象”的目标。而本文的研究则表明,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开展对职业培训效果的科学评估尤为重要,通过正确评估培训效果,可以甄别不同类型职业培训的作用,不断改进培训供给模式、更新培训内容、提升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 MINCER J.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8,66(4):281-302.

[2] MINCER J.Onthejob training: costs, returns, and some implications[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2,70(5):50-79.

[3] MINCER J.Schooling, experience, and earnings[M]. 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74:64-83.

[4] 张车伟.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 经济研究, 2006, 52(12): 120-135.

[5] 李春玲.文化水平如何影响人们的经济收入――对目前教育的经济收益率的考查[J]. 社会学研究, 2003,18(3):64-76.

[6] DE BRAUW A, ROZELLE S.Reconciling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offfarm wage employment in rural China[J].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8,12(1):57-71.

[7] BLUNDELL R, DEARDEN L, MEGHIR C, SIANESI B.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he returns from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the individual, the firm and the economy[J]. Fiscal Studies, 1999,20(1):1-23.

[8] BASSI L J.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training programs with nonrandom selection[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4,66(1):36-43.

[9] GREENHALGH C, STEWART M.The effects and determinants of training[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7,49(2):171-190.

[10] BOOTH A L.Jobrelated formal training: who receives it and what is it worth?[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1,53(3):281-294.

[11] GREEN F, HOSKINS M, MONTGOMERY S.The effects of company training, further education and the youth training scheme on the earnings of young employees[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6,58(3): 469-488.

[12] LILLARD L A, TAN H W.Private sector training: who gets it and what are its effects?[M]. Santa Monica: The Rand Corporation, 1986:27-38.

[13] BARTEL A P.Training, wage growth and job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a company database[J].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995,13(3):401.

[14] 周逸先, 崔玉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01,17(4): 60-67.

[15] 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188-248.

[16] 严于龙, 李小云.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初步分析[J]. 宏观经济管理, 2006,22(12): 54-56.

[17] 叶静怡, 周晔馨.社会资本转换与农民工收入――来自北京农民工调查的证据[J]. 管理世界,2010,26(10):34-46.

[18] 侯风云.农村外出劳动力收益与人力资本状况相关性研究[J]. 财经研究, 2004,30(4): 88-100.

[19] 赵海.教育和培训哪个更重要――对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2013,32(1): 40-45.

[20] 陈卫, 郭琳, 车士义.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影响――北京微观数据的考察[J]. 学海, 2010,21(1): 112-117.

[21] 张世伟, 王广慧.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J]. 人口与经济, 2010,31(1): 34-38.

[22] 杨晓军.农民就业培训的需求分析[J]. 北方经济, 2009,17(1): 12-13.

[23] 韩丽, 王文华, 杨鹏.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与政府责任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 23(11): 137-138.

[24] 陈浩, 杨晓军. 农民工就业培训调查分析[J]. 人口学刊, 2009,29(2): 27-32.

[25] 郭明顺, 王玉.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现状与对策――基于辽宁省的调查[J]. 高等农业教育, 2012,29(5): 7-11.

[26] 陈玉萍, 吴海涛, 陶大云.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农业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滇西南农户改良陆稻技术采用为例[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43(17): 3667-3676.

[27] 胡宏伟, 张小燕, 赵英丽.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反事实估计[J]. 中国人口科学, 2012,26(2): 57-6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