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项目式学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概念
探究式项目学习教学是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学生完成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增强问题意识,并以验证为指向的实践活动。有关探究式项目学习教学的含义主要有两种:一是指学生完成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项目,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二是指学生通过项目驱动而进行的自主实践、提高和发展。这两种含义概括的维度不同,但都突出了探究式项目学习教学的本质,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特征
1.课堂教学注重以生为本。在探究过程中,以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为基础,以学生相互启发、兼顾发展为过程,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追求,进行探究学习。这是一种以提高个性发展为目标的实践活动。
探究式项目学习教学除了促使学生高效、快速构建新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怎样主动利用学习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学习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激发潜能。
2.实践活动强调做中学。以实践体验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寓教学于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提高行动的能动性和思维的创新性。每个学生都在学教合一中利用学习材料和信息资源循序渐进地进行探究,充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执行者。比如,教师和学生逐步完成情境导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展示交流、达标检测等相对应的任务。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思考中切实地将学习融入探究,凸显学习体验和过程。
由此可见,我们把“探究项目”有机地融入教学,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和具有独立性,甚至使他们体会到探究不仅是有趣的活动,更是学习的有效途径。
3.实施过程丰富学习体验。“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体验是学生获取亲身经历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动态过程,体验贯穿于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中,探究式项目学习同样离不开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体验能使人在接受知情意中的感悟更为深刻,体会更为深入,验证更为清晰。探究式项目学习的体验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事物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这种体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高水平思维,以此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二、实施策略
(一)以追求创设学习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追求。”在探究式项目学习教学中,我们要信任、尊重、理解和激励学生追求理想,这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三个主要因素,即探索、自主、合作。探索指的是学生在探究中以教材为媒介,以教师为指导,以求知欲为动力,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积极思考、讨论和实践,形成一种积极研究的氛围。自主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做主,发挥创造性思维,独立分析问题。哪怕是毫无头绪的问题,也要进行探究,不轻易依赖别人,不全盘接受别人的观点。只有尝试自己思考、判断、质疑、决定,才有可能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合作是共同完成任务,是学生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参与有明确分工的互学习,使学生在探究并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以达到协同共进的教学目标。
(二)以实践检验探究假设
探究式项目学习教学既要有理论指导,更要倚重实践检验。项目学习教学经常会因为缺乏真实的实践检验而失败。实践检验主要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更灵活地运用理论,以加深对假设的验证。同时,实践检验应与项目学习任务相结合。一般情况下,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为他们分配合理适当的项目学习任务。若学生对项目学习任务难以接受,则教师应该适当调整,以便他们更好地完成检验。
(三)以任务驱动实践活动
在任务驱动理论指导下,设计具体有效的任务成为影响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明确的目标、详细的任务是进行探究式项目学习的基础。安排清晰、具体的任务是一种吸引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教学手段;教师设计的探究任务要求与知识点密切联系、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层次性、可操作性。探究学习需要以任务驱动为基础,通过任务驱动深化教学效果。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是他们获得成就感的基础。他们根据任务自主进行探究,并从中形成自己的学习个性和风格。
三、教学实践
(一)实践阶段
探究式项目学习教学的实践应有层次性,目的是提高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与强化系统管理。一般把其分成项目选择阶段、活犹骄拷锥魏推兰劢涣鹘锥巍
1.项目选择阶段。项目选择阶段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设置教学目标。基于教学要求和实际条件,教师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学习需要、学习风格和能力等因素来预设项目学习任务。在此之前,应充分关注影响学生学习个性发展的各个因素,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不同层次的任务,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提升探究实践能力铺好平台。
2.活动探究阶段。探究式项目学习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由于学生大部分知识的习得和技能的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因此,首先让学生根据项目的难易度、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渐次探究。同时,让学生明确探究的任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接着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对问题进行研究和验证;最后让学生在逐步探究中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案,真正通过探究达到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3.评价交流阶段。评价是促进学生改进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什么教学都需要通过合理科学的评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试卷考评、口头评说、专家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教师要注意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评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特别是在评价角度上,不仅要对结果评价,还应对过程评价,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二)实践案例
探究“写话”
1.探究项目任务。引导学生把探究融入学习任务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能逐渐感受到探究的趣味和学习的成就。增强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锻炼学生运用知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介绍项目背景。写话是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是不能忽视的。写话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写话这一内容可以作为探究式项目学习的选题,让学生在探究中细致观察,找到想写、能写的内容。
3.朋确探究学习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炼主题,比如,生活用品类、自然科学类、自主体验类、语言文字类等,让学生联想所积累的知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对话题内容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表述探究过程,创造个性写话。
(1)生活用品类。认识洗洁精的组成原料,探讨清洁厨具的方法,收集洗洁精清洁厨具的资料,对洗洁精进行分类,分析洗洁精的作用,探究这类写话的规律及表述特点。
(2)自然科学类。观察某些植物、动物的外貌,分析其生活习性,总结其相应的特点。通过联想及观看课件,讨论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探究自然科学类写话的规律及表述特点。
(3)自主体验类。列举跳长绳比赛的规则,说出自己进行这项游戏的心情。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帮家长做家务的成就感,探究自主体验类写话的规律及表述特点。
(4)语言文字类。与大家交流自己喜欢的故事书,讲述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讲明故事的起因、发展、、结局,探究语言文字类写话的规律及表述特点。
4.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对学生的优秀作品给予肯定并展示,让学生对这次探究写话活动的成果进行讲解,促进全班共同交流学习。
设计开放式的项目学习课题是由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特征决定的。一个班约有学生50名,可分成6~8项目学习小组,若对全班学生提出针对某一具体对象的测量要求,不但任务比较单一,而且会出现重复研究和结果相似的情况。设计“测量”驱动的开放式项目学习课题,让学生自主提出他们感兴趣的测量对象,以《测量XXX》为课题展开研究,既激发了学生参与项目学习的热情,又锻炼和考查了学生确定研究对象的能力,还使该项目学习的内容丰富起来,使学生在最后的项目学习成果交流中能够感受到更多的解三角形的方法及其运用,获得更加全面的解三角形知识。
完成这一项目需要涉及如下学科内容:
1.这是一个有关测量的项目学习,需要解三角形工具,项目作品之一是得出测量对象的抽象公式,涉及高中数学学科的有关内容。
2.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方案的不同,还会涉及物理学科(如速度、加速度、光线的性质等),地理学科(如太阳的位置、经度、纬度等)等其他学科。
3.本项目学习的作品之一是完成一份关于《测量XXX》的项目学习报告,并面向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汇报总结,涉及到语文学科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等相关内容。
4学生在完成项目学习任务过程中要接触到计算机和手机等电子工具,还要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因此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二、项目目标
1.通过不可及物体的有关测量问题,使学生了解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解三角形的基本工具及其简单的应用。
2.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
3.在测量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在完成项目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项目实施计划
本项目预计四周时间完成,学生在每周占用两节课时间进行统一学习和交流,其余项目学习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1.驱动问题:
若你对无法接触到的物体的长度、高度或距离感兴趣,该如何测量它?
[导语]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高、远、长、宽等词来形容物体给我们的印象,如高高的摩天大楼、宽宽的河流、长长的列车、离得很远的两座山峰等。在数学上,用数字精确地刻画出这些物体给我们的空间感觉。就涉及到对相应的长度、高度或距离的测量问题。如果你想知道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在牵引国旗上升的绳子上做一些标记,然后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和同学们一起去爬山,在半山腰的你如何告诉已经在山顶凉亭休息的同学你距离他们有多远呢?类似于这样的情形,请你和你的项目小组成员一起研究:在生活中要解决你所感兴趣但无法接触到的物体的长度、高度或距离的问题需要哪些数学知识?具备哪些基本奈件?
3.评价方案
(1)总体设想:采取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传统评价与创新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以对学生的项目学习阶段作品为评价主线,一周一评。这样的评价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项目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3)评价设计:
设计原则:①简:一目了然好参照;②实:切实可行,贴近学习;③易:容易操作,方便评价;④导:具备引导教育作用。
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评价,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对项目学习过程的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学生填写调查表格,教师根据学生的填写内容对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项目作品的评价,采用由教师或者师生根据预先制订好的评分细则对照进行等级评价的形式。最后一周,对学生项目学习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学生将项目学习作品全部完成之后,教师综合分析出每个学生和小组的评价结果,设定一些奖项,召开一个项目学结表彰会。
四、项目实施过程
本项目学习活动预计四周完成,实际六周完成,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学生期中考试停了一周时间,赶上端午节放假停了一周,而学生正好利用这两周时间完善项目学习的相关项目作品和准备一些活动过程的影像素材。其余四周时间里,项目学习活动基本按照预定的项目学习实施计划完成。具体的实施过程见下面的流程图。
五、项目成果
高中数学项目学习成果要体现出数学从实际生活中来又反作用于实际生活的应用价值,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课程理念之一。
本项目的主要成果为:学生在驱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完成对研究对象的测量,得出了解决不可及物体的有关度量的测量方案,这一成果在学生的项目作品《项目学习报告》中完整呈现。除此之外,在目标对象测量完成之后,学生进一步挖掘该项目学习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和科学应用价值,拓展出每一个项目学习小组针对本组项目学习的自主项目成果。学生的自主项目学习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项目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行回顾与反思,提炼出项目学习的收获和感悟。
2.对项目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抽象概括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3.将项目学习测量的有关数据反馈给现实生活中的社区居民或生产部门,发挥其社会价值;将项目学习成果打包成一个产品,发挥其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六、项目反思
1.项目实施经验。
通过这次项目学习实践,获得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终为始。项目学习并不是给学生一个任务,放手让他们去完成就可以了。无论旧的教学方式还是项目学习,都是在教师熟悉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分析清楚教学重难点以及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关键的基础上,设计出详细的教学实施方案,只不过项目学习的设计范围从原来的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拓展至一周,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由此可见,项目学习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2)课标引领。初次采用项目学习,教师往往会遇到毫无头绪、不知所措的状况。如何确立一个合适的项目?如何制订项目学习目标?如何创设一个能够引领整个项目学习过程的驱动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能在课程标准中找到。认真研读课标,从中寻找适合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部分,倒推拓展成一个可执行的项目任务,是确立项目,制订项目学习目标,设计项目学习驱动问题的捷径。
(3)作品先行。如果一下子爬到山顶比较困难的话,在山腰处设置一个休息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与传统的课堂相比,项目学习的过程要长得多。为了让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解决驱动问题的项目学习任务中,我们要围绕驱动问题设计出项目学习过程中里程碑式的阶段性作品,将学生完成项目学习任务的过程分解成完成A段性项目作品的过程。与此同时,在项目学习结束时,学生只需将已完成的一个个项目学习作品加以整合,就可以形成整个项目学习的最终作品。项目作品的先行设计,可以使项目学习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能够让学生避免做无用功,每一步都踏在实处,始终走在完成项目任务的道路上。
(4)评价推进。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教师希望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学生也渴望自己的学习被关注,于是,评价就有了双向沟通教师与学生的作用。评价可以作为项目学习活动推进的强大动力。与最后阶段才给出所有学习过程的评价相比,对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每一个阶段的作品,教师给出及时的评价,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①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实施项目的情况,便于针对性地对学生给予帮助和指导。
②教师通过评价的积极引导与暗示,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项目学习活动进行调整和监控。
③及时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2.对跨学科、跨课程的思考。
通过实施这个项目,我们对高中数学项目学习的跨学科情况有了初步的体会:
(1)一科为主,其他为辅。高中数学项目学习要以高中数学学科为主进行设计,在完成具有明显数学特征的项目任务过程中,涉及到任何学科的知识,学生都可以请教相应学科的教师或通过图书和网络自主学习。以《测量高空飞行的飞机的高度》为例,这个项目学习的开展以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主。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要开展考察实际生活环境、进行实地测量、组内协同、分工合作、组外交流、展示报告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其中测量本身是物理学科的基本技能。文字、图像、表格的处理为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撰写学习计划、学习报告以及对公式推导讲解,发表自己的感悟与观点等又涉及语文中的写作和语言表达。
(2)从小到大,由易到难。项目任务可大可小,对于初次进行项目学习的教师和学生,要先从小的好做的项目中积累经验,然后再逐渐向更加综合的跨度大的项目学习进行过渡。选择《测量x××》这种在一个月内就能结束的小型项目的优点如下:
①学习任务容易完成,学生更易获得成就感,利于激发学生持续开展项目学习的热情。
②学习周期短,学生易将注意力集中到项目学习中去,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③解决问题时所需资源少,小组成员数量不多,利于锻炼学生协调、分工、合作的团队学习能力。
3.课标之内,课堂之外。
关键词:高职;化学;网络教育资源;项目式学习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023
一、化学网络教育资源的种类
1.化学网络课件、教案、课件。化学网络课程主要是通过网络表现的化学教学内容与实施的教学活动,其特点为交互性与系统性,能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与教学相关的资源。而网络教案是根据现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设计的,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与指导性作用。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者多个知识点进行完整的教学,以便将其用于教学与教育的软件。化学网络教育资源可以为高职院校化学教学提供大量的优秀教学资源,可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2.化学试题库。化学试题库主要指的是根据一定教学测量理论,并在计算机系统中对化学题目进行收集的集合。其包括单元试题、章节检测试题、章节复习题、竞赛试题以及典型成套的试卷等,其主要是用于学生课后练习、自测,以便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对其加以运用。3.化学网络电子图书、期刊。互联网中具有大量的化学学习相关的电子图书,以及相关的期刊等,这些网络教育资源可以为高职化学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与信息,例如,化学史、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能源等相关的内容。可以有效地拓展教师与学生的化学知识领域,对化学进行深层次的了解。4.化学职业教育论坛。化学职业教育论坛主要是化学学习者与研究者以及爱好者的交流平台,由于采用匿名方式,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见解,学生可以以此为媒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其他人交流学习经验、感想体会等。为化学爱好者与学习者等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5.化学网络教育资源网站。互联网中有关高职化学教育教学的信息与资料网站越来越多,例如化学工场网站、教育网站、化学专业网站、科研网站等。
二、基于网络教育资源的项目式学习方式
在现代化教育中,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三者缺一不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基于网络教育资源的项目式学习中,要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为基础,并加强实践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信息化环境下,化学教育资源与化学信息资源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与共享作用,可以通过跨越时空进行信息、资料的交换与传播、存储等,可以充分利用快捷方便的手段与途径,让学生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不断强化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项目研究活动。在基于网络教育资料的项目式学习方式中,其主要步骤包括:项目的选择、制定计划、项目探究、项目制作、成果交流、活动评价等几个方面。在高职院校化学课程教学中,采用基于网络教育资料的项目式学习流程如下。1.选择项目。在选择项目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与生活接近且具有探究意义的项目。可以根据大学基础化学课程中化学反应与大气污染章节内容进行分析,主要了解大气污染的类型,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由于酸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我国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酸雨比较常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化学项目式学习中,可以选择酸雨为项目进行学习,对酸雨的形成、防治、危害以及监测方法等进行研究。2.制定计划。酸雨的污染问题涉及较多方面的内容,重点是了解酸雨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相关的防治措施。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5小组,1组人员研究酸雨的定义、成分以及成因;2组人员了解酸雨的分布及因素;3组人员研究酸雨的危害;4组人员研究酸雨的监测方法,5组人员研究酸雨的防治措施。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教育资源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有效的计划。3.项目探究。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课题与问题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查找资料,收集相关资料与信息,之后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与探究,交换意见,并总结。从而深化对酸雨知识的认识,了解自身课题的研究内容。并且根据研究项目的需要,可以适当地开展相关实验验证与探究,对实验步骤、器械、原理、目的等进行总结与归纳。4.项目的制作。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课题收集相关资料,并制定相关的研究报告,最后小组成员将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制作出PPT资料或者网页,或者以动画、话剧等形式展现出来。5.成果交流。各个小组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分享作品的制作流程与体会,并归纳总结,以便提升自身的不足,强化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6.活动评价。学生可以对每个小组的研究活动进行评价,并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评价与总结,之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吸取他人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归纳出基于网络教育资源的项目式学习优点,正确评价项目式学习模式,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得到较好的提升。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基于网络教育资源的项目式学习模式,以便有效地促进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靖.高职化学课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4
[2]黄璃乐.基于Internet的化学学习模式与化学网络资源的利用[J].大学化学,2013.12
基于打破传统,避免简单重复,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自觉地吸收有趣和需要的知识,在复习课中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笔者尝试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开设了一节《物态变化》的复习课。(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一、项目导入:由传统节气引出的物理问题
在新授课时,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露”和“霜”的形成过程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对于两者之间产生条件的差别并不是很清楚,而且由于很多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是脱节的,所以对于这两种自然现象的成因往往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于是笔者在导入这节复习课时说道:“天气逐渐转凉了,今天老师在出门前翻看了一下挂历,看到了即将到来的两个节气,一个是‘寒露’,一个是‘霜降’。老师想问一下大家,你们知道哪个节气在前,哪个节气在后吗?”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一下子愣住了,且不说很多同学本来就没弄清楚“霜”和“露”之间的成因差别,就算是学得比较好的同学也很难一下子将所学的知识与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联系起来。看到大家都流露出了疑惑的表情,笔者又接着说道:“根据目前的天气变化趋势,总体来说那个排在后面的节气所对应时段的温度,应该高一些还是低一些呢?”想了一下之后,不少同学回答道:“那肯定是越往后越冷。”于是笔者继续说道:“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要探究一下‘寒露’和‘霜降’这两个节气,到底哪个代表着天气将更冷了。”
本节课的导入并不是直接指向课程的学习目标,但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用到与本章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个任务的完成,可以加深学生对本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这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之后的有效教学提供了保障。
二、项目实施:将知识复习穿插于任务活动
在引出本节课的任务后,笔者首先让学生根据任务的需要,来尝试着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很容易就想到了,可以模拟“露”和“霜”的形成,然后分别测出两者产生时的温度,再进行对比就可以了。但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模拟“露”的形成还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镇饮料瓶的外壁会“出汗”,但对于如何模拟“霜”的形成就不是很清楚了。于是笔者指着上课前给每组同学准备的两个小烧杯说道:“老师会在你们的两个烧杯里都放一些冰块,然后在其中一个烧杯里再撒一些盐,过一会儿请大家仔细观察两个烧杯的外壁会出现怎样的不同情况。”
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大家瞪大眼睛观察着两个烧杯,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叫道:“化了,化了,杯子里的冰开始融化了。”这时,笔者就以冰块变成水的现象为切入点,和大家一起复习了物质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相互转化的相关知识。在复习完“熔化”和“凝固”的知识点后,让大家继续观察烧杯的外壁。不少同学发现未加盐的烧杯外壁开始出现小水珠了,于是笔者问道:“你们知道这些小水珠是怎么形成的吗?”不少同学马上就说出了答案:“水蒸气降温形成的。”这样再复习物质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相互转化的相关知识就水到渠成。当这部分知识复习完之后,加盐的那个烧杯外壁开始出现了一些小冰粒。可能是平常很少见到霜的原因,大家都很兴奋,于是笔者借着“霜”的形成和大家一起复习了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相互转化的相关知识点。
其实这一时段的授课并没有加入什么新的知识点,可是因为有了任务的引领,所以这段时间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枯燥,而且在“冰变水”“露的形成”“霜的形成”三个现象的中间插入相关知识点的复习(教师要在课前多斟酌,把时间安排好),既形象直观,又不会让学生觉得冗长无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项目评价:从交流思辨到操作细节
大部分同学看到加盐的那个烧杯外壁出现霜后,笔者让他们分别测一测两个烧杯内固液态混合物的温度,以此来比较“露”和“霜”的形成在温度条件上的区别。几组学生在交流自己得到的数据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有的组测得的没有加盐的那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零下1.5℃左右,而有的组测得温度则为0℃左右;另一个问题是学校所提供的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零下2℃,而加了盐的那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学生所用温度计量程的下限,没有办法精确测量。针对这两个问题,笔者启发学生思考:“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呢?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一会儿就得出了答案:换一个量程大一些的温度计就可以了。而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在经过了重新测量和讨论之后找到了原因:测量时温度计玻璃泡的大部分区域碰到的是冰块,所以导致测量结果偏低。接着这两个问题,笔者引导学生复习了温度和温度计使用的相关知识点。
复习完相关知识点之后笔者又抛出一个问题:“现在你们知道‘寒露’和‘霜降’哪一个节气之后的天气将更冷了吗?”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之后给出了答案:应该是“霜降”,因为虽然我们没有测出加盐的那杯(外壁出现霜)冰水混合物的确切温度,但它的温度是低于零下2℃的,肯定比没加盐的那杯(外壁出现露)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也就是“霜”的形成比“露”的形成需要更低的
温度。
四、项目拓展:把物理学习延伸至生活社会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协同进行;教育改革
0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六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国家提出的“科技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强国战略”等等一系列政策方针密不可分,科技文化创新是我国处于强国之列的必然动力。而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最为紧密[1],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任。近十多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但研究生培养中如何更加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为提高国家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坚强保证[2]等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教学普遍存在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严重脱节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将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协同进行的培养方法。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同步进行课程学习,学习积极性更高且更有针对性,能快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工程经验,成为能同时应用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1 传统培养方式的问题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3],第一阶段为课程学习阶段,这个阶段一般要延续一年,主要学习包括英语、思想政治、专业基础课程等,虽说较大学期间的课程更有理论深度,老师在教学上也更加灵活,但由于没有具体的课题项目作为背景,学生对未来具体研究的内容尚无清晰的认识或知之甚少,使得课程学习的意义黯然失色且无法把握知识重点。
研究生的扩招,使得原本是精英教育的高校研究生教育,变得大众化了[4],如本科教育一样,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也一定程度复制了中小学应试教育的模式[5],研究生主要以从事科学研究为主,所设置的课程除能够为其后续的科研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外,还需要涉及到较为专业的专业课程。通过调研发现,研究生的多数课程为必修课,其涉及的面泛而不精。
第二个阶段为课题研究阶段,学生和导师在交流后确定研究方向,学生通过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对课题的基本情况、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方法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课题的研究主线,随后对课题进行具体研究,最后完成相应任务并获得学位。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前期理论学习的盲目性,使学生在解决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时,出现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准备时间仓促等问题。这时,再进行针对性的理论补充就将课题研究的时间周期大大拉长,甚至造成因时间急促而使得论文质量大打折扣的现象。
2 课程学习与项目式培养协同进行的模式
针对上述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课程学习与项目式培养协同进行的模式,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科研的同时,同步进行课程的自由选择及学习,充分利用两者的相互促进作用,在科研中促进理论的深化,在理论中需找科研难点的理论支撑,两者相得益彰。
任何培养模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6],所以推进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必须寻找新途径、新方法,真正实现从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世界研究生教育强国。该模式是将传统的一分为二的学、研模式变为真正的合二为一的学研模式。
第一步,研究生复试后,学校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学前教育,例如专业介绍会,导师见面会等等,让学生提前了解本学校本专业的导师构成、研究方向以及该研究方向所需的知识储备、研究方向的前景、导师对学生的要求等。新生在入学前就能根据自身情况与导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代替通过询问学长或者与导师发邮件等效果比较差的交流途径,使沟通方式更加及时、顺畅。学生在入学前就能够与导师充分交流、沟通,可以使研究生利用入学前的空档时间对相应知识进行学习,从而为进入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可以有效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第二步,学生入学后,应该快速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中来,从最基本的如查阅资料等做起。同时,学校需提供更加灵活的选课机制,要求导师就本课题组研究所需的理论知识上报三门以上的课程需求,然后根据每位导师上报情况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当然,考虑到导师研究的方向相差甚远而导致不同导师的理论系统也相差甚远的问题,学校在研究生导师课题这方面,应该突出本学校的特色,使导师的研究方向更加集中,避免泛而不精,也可以使导师间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此外,学校可取消研究生选择课程时的年级限制,学生可根据项目研究的内容和进度对课程进行自由选择,进行分散学习,避免了传统集中在第一个学年而效果较差的状况。
第三步,由于学生的培养有了更大的自由度,需要导师充分发挥把关和引导的作用。学生需按照项目时间节点要求向导师报告研究进展,导师对研究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难点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解答。通过导师引导、学生主动的互动模式,既促进项目的顺利开展,又使学生能最终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3 总结
在入学前就完成对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基本了解,通过与导师交流确立双向选择关系;在入学后,采取课程学习与项目式培养协同进行的培养方式。研究生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灵活的课程学习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理论补充。在导师统揽全局、把握方向和引导的作用下,学生能快速掌握课题实施方法,并顺利完成任务,其自身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自学能力也得到相应发展。此种培养方式可以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一种参考,对培养出具有创新性、实践性、能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优秀研究生有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柯敏.当前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1-5.
[2]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EB/OL]..http:///xwyyjsjyxx/shggtq/277660.shtml.2013-03-22.
[3]王锋,范江玮,刘美全.研究生项目式培养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269-270.
[4]赵万里,陈建.谈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31-32.
一、项目确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二学段、第三学段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能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为保障“感恩母校”这一项目能有效达成这些目标,在项目实施之前,我们作了全面调研和分析。
1.问卷调查。通过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反馈孩子们对微电影的研究兴趣浓厚。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微”元素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微信”还是“微电影”,已经是交流学习和记录生活的惯用手段。
2.日常观察。在班级微信群中,常会看到孩子们用长镜头拍摄一些小视频,记录校园生活和自己的观察思考。这种记录和呈现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语文学习,在拍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辅助。如何将这些碎片知识完整化,通过某一学科将其有效整合,“微电影”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DI项目的奠基。笔者学校开展DI创新思维教育项目已经有四年的时间,DI课程的三个重要元素是创意思维、问题解决、团队合作,这三要素已经融入学生的学习常态中,而DI课程和微电影的项目学习有许多契合之处。这为完成“感恩母校”的项目学习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设施保障。在“感恩母校”的项目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微电影的研究和成果展示,亲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乐趣,感悟师生情谊。这种学习方式完全改变了以往教师单纯灌输的旧习,并且更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笔者学校先进的多媒体网络平台,正为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决定用“制作微电影”作为项目驱动任务,直观生动地表现“感恩母校”的主题,以终为始,推动项目的进行。
二、项目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建构整体性、层次性、阶段性的三维目标,为我们的项目学习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感恩母校”的项目学习目标设计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在知识能力方面,基于语文学科的写作、观察、表达等学科特点,将语文与数学、音乐、美术、信息等学科有机整合,通过剧本创作、表演、拍摄、剪辑等项目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积极探究。在过程方法方面,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努力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亲近身边人物、感恩社会的良好习惯。
三、项目实施
项目学习从确定研究主题到完成,经历了两个月的时间,实施主要集中在5月。确定主题后,项目组制订了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保障措施,并进行了合理分工。实施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主学习,了解微电影。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1.课题组推荐适合学生观看的微电影,初步了解微电影的结构及特点。
2.聘请课题组专家进行微电影相关知识的讲座。
3.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发现,选取独特的视角,或用文字生动地描绘校园生活,或用相机真实地记录课间活动,初步建立微电影概念。
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专家讲座,了解了微电影的基本知识,为后期微电影的制作打下基础。项目学习做到有的放矢,主题突出。
【第二阶段】创作拍摄,完成微电影。
这一阶段分三步有序推进:
1.成立小组,明确分工。共成立三个小组:剧本创作组、摄影摄像组、后期剪辑组。每个组制订了详细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剧本创作组搜集整理校园生活的素材,学习如何进行剧本创作以及分镜头编写。摄影摄像组学习摄像的基本技巧以及如何运用镜头语言表现剧本。后期剪辑组对摄影组前期拍摄的素材进行初步剪辑。
2.合作交流,拍摄微电影。电影剧本创作及修改历
时3周,学生共创作了6个剧本,经项目组研究,从中选择了剧本《我心飞扬》(见附件1)为定稿。拍摄前的分工设置及前机位、演员排演用了3天时间,正式拍摄用了3天时间,共拍摄镜头460个,有效镜头比达到六分之一。后期剪辑微电影时长23分钟。
3.二次创作,完善微电影。在初片成形后,三个组的同学、项目指导教师又进行了二次创作,添加了背景音乐和画外音,使得剧情更加饱满。
【第三阶段】展示总结,分享微电影。
项目组将研究成果在全校展示,微电影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进行播放。之后,项目组进行活动总结,修改完善研究成果,并将过程性资料集结整理成项目研究报告。
这一阶段的活动突出体现了项目学习成果的价值。
四、项目成果
1.项目学习研究报告。
2.《我心飞扬》微电影剧本和分镜头脚本。
3.一部反映校园生活的微电影《我心飞扬》。
4.项目组学生参与项目学习的感悟集。
这四项成果是显性的,更重要的是通过项目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这是隐性的成果。具体表现在:增强了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培养了有效规划、有序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激发了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热情。而成果中涉及的这些因素,既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又渗透了项目学习的核心要素。
五、项目评价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注重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引领学生明确目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项目伊始,学生首先明确和了解项目学习的评价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评价标准及要求
六、项目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确定具体、明确的内容,让学生清楚自己的角色和分工,需要运用哪些方法、掌握哪些技能,需要如何自主完成,等等。
1.资源管理。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组确定了资源给予和管理的办法。(见下表)
2.过程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生成大于预设。因此,我们对过程进行了科学的管理。
(1)教师跟踪,适时指导。教师密切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包括教师的观察、学生的总结。
(2)项目学习分组。在规划项目的过程中,使用分组策略,确保项目研究活动的有序进行。(见下表)
(3)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4)优化环境。创建不同的项目学习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参与项目的热情。学生除了在学校和家里进行项目学习外,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电视台及其他媒介进行学习。(见下表)
(5)激发潜能。在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中,注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等方面的能力。
3.工作制度。为切实保障“感恩母校”项目学习的顺利开展,规范项目学习行为,特制订以下工作制度:
(1)项目学习是一项严谨求实,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举措,项目组教师必须准确领会项目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2)各项目组人员必须服从学校总项目组的领导,认真完成项目组规定的分解学习任务。
(3)项目组成员按时参加集体学习及分组学习,并认真做好记录。每周五下午3点在思源楼三层会议室进行课题进度汇报和交流。
(4)项目学习过程中注意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包括文字、图片及影像资料。
(5)各项目小组明确参与学生的信息,确定各自的活动地点,并认真填写活动记录登记表。
(6)项目学习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有丝毫虚假和编造的成分。
该项目历时两个月,学生和教师获益匪浅。具体表现为:对学生而言,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培养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增强了丰富自己见闻、积累创作素材的意识。学生能够集中明确、文从字顺地表现生活,发表感悟,初步具备了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如微电影剧本和分镜头脚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提高了审美情趣,有效地促进了各种素养的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一项目前置了学生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让他们深刻感受到语文学科实践性强和感染力强的独特魅力。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始终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给足他们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时空,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引导和深远的影响。对教师而言,该项目学习充分体现了师生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使教师的引导更加灵活和高效,促进了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有效沟通,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自信。总之,“感恩母校”的项目学习让师生体验了语文学习的别样景致,感受了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深刻领会了语文学科的温度和厚度。
附一:剧本节选
第四部分 磁铁的功劳
镜头1:放学后,林荫道,雷天扬和刘天阳背着书包走在林荫道上,边走边谈。
刘天阳:哎,雷天扬,你听说没有,这几天学校附近的那家小卖店有转盘抽奖活动呢!
雷天扬:转盘抽奖?
刘天阳:你只要花两块钱就能玩3次转盘,如果你幸运的话,还能抽到最爆款的悠悠球呢!要知道那款悠悠球如果卖的话,可要120块呢!我早就想要了,可我爸不给我买。要不咱们去试试手气吧。
雷天扬:那咱们去看看吧。
镜头2:校外,小卖店,一群学生正围着转盘,喊着:“悠悠球!悠悠球!悠悠球!”
学生甲:(沮丧地)唉,又是泡泡糖。
学生乙:(信心十足地)我来试试!(交了两元钱,挽起袖子,拨动转盘)
周围学生,盯着转盘,齐声喊着:“悠悠球!悠悠球!悠悠球!”
学生乙:停、停、停!(眼看着转盘)啊!什么?继续努力?还有两次,还有两次!
雷天扬和刘天阳挤了进来。刘天阳兴奋地盯着那个悠悠球。雷天扬好奇地看着眼前的大转盘。
转盘再次转动,指针指向橡皮停了下来。
学生乙:哎呀,转个魔方也行啊,怎么运气这么不好!
小贩:还有一次机会呢!
转盘再次转动,小贩的手放在了转盘下方。雷天扬留意到了这个小动作。若有所思地看了看转盘。注意力转向小贩的脸。小贩眼睛盯着转盘,目光落在了泡泡糖上。转盘在泡泡糖那里停了下来。
学生乙:唉,今天诸事不宜呀!(沮丧地接过了小贩递过来的泡泡糖)
刘天阳:我也来试试!(说着掏出两元钱,正要递给小贩)
雷天扬:(拽回刘天阳的手)今天别抽了,明天再抽。
刘天阳:(不甘心)为什么?万一今天悠悠球被别人抽走了呢?
雷天扬:(一边拽着刘天阳挤出人群,一边说)走走走,抽不走!明天,我肯定让你抽到悠悠球!(胸有成竹地)
刘天阳:(半信半疑)你?你凭什么这么肯定?
雷天扬:不信,你明天等着瞧!
刘天阳:到底什么办法?你告我一声呗。
雷天扬:(神秘地)保密!
镜头3:第二天,教室里,放学后。雷天扬从书包里拿出一块磁铁,用塑料袋裹起来,装进了书包。
刘天阳:(满脸急切)走,快走,你昨天答应我的,让我抽到悠悠球!
雷天扬:走,包在我身上!
两人背上书包肩并肩走出教室。
镜头4:办公室,欧阳老师正在批改作业。
王亚楠:报告!
欧阳老师:进来!
王亚楠:欧阳老师,这几天咱们班好多同学一放学就去小卖店了,说是玩什么抽奖游戏。我昨天就看见“两天扬”去了,今天他们又去了。
欧阳老师:是吗?走,带我去看看。(起身,和王亚楠走出办公室)
镜头5:小卖店门口,雷天扬、刘天阳挤进转盘前面。
刘天阳:(迫不及待地)给你两元,我试试!我今天一定要抽到悠悠球!
小贩:(笑了笑收起钱)祝你好运!
转盘开始转动。雷天扬把准备好的塑料袋包着的磁铁悄悄拿了出来。伸手放在转盘下面。
围观同学:“悠悠球!悠悠球!悠悠球!”
刘天阳:(眼睛盯着转盘指针)悠悠球!停、停、停!
转盘真的在悠悠球那里停了下来。
小贩慌乱地在转盘下做着小动作。
雷天扬自信地看着小贩,向小贩示威。
小贩看了雷天扬一眼,皱起了眉头,不知怎么回事。
刘天阳:(兴奋地跳起来)悠悠球,我的悠悠球!叔叔,快给我拿悠悠球!
小贩:明天……明天给你……现在……没有货!(支支吾吾,想赖账)
雷天扬:叔叔,不能说话不算话吧!没有货你写在这里干什么!
刘天阳:就是,快去拿,快去拿!
小贩:说了明天给你!就明天!
(争执起来)
镜头6:小卖店门口,欧阳老师和王亚楠走过来。
欧阳老师:雷天扬、刘天阳,干什么呢?
刘天阳:老师,我抽住了悠悠球,他想抵赖!
欧阳老师:(看了看转盘)你是怎么抽到悠悠球的?
刘天阳:这……得……得问雷天扬。
雷天扬:(犹豫了一下,交出了磁铁,低下了头)老师,我……我错了!
小贩:(得意起来)哦,怪不得呢!原来,你耍花招啊!你是老师,这学生可得好好教育一下!
雷天扬:(愤愤地看着小贩)我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小贩:(心慌、底虚)你……你什么意思?(下意识地收了收手里的用食品袋包着的磁铁)
雷天扬:(一把夺过食品袋,打开来,一块磁铁露出来)老师,你看!
围观的同学议论纷纷,都指责起小贩来。
刘天阳:(气愤地)原来,你天天骗我们的钱啊!
围观的同学议论纷纷,都指责起小贩来。
小贩:(手忙脚乱地收拾起东西来,语无伦次地狡辩着)什么……叫骗……我这是做……做生意……我……我又没从你们手里抢钱。
欧阳老师:(对着小贩,严肃地)如果我再发现你在这里欺骗学生,我就立刻报警!
关键词:统计学;实践式项目教学;三维依托;四项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14502
统计学作为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的核心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经管类本科教育追求教学的“实用型”,老师不仅要教,学生不但要学,关键最终教学目的还是要会做。本文根据经管类本科统计学的教学经验,在总结传统统计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尝试引进实践式项目教学,将真实项目引入到教学学习中,并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统计项目,实现“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目的,培养出实践应用型的本科人才。
1实践式项目教学的引入
1.1引入的必要性——数学焦虑现象的存在
无论在经济类还是管理类课程中,统计学的教学都是挑战和困难最大的课程之一,形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数学焦虑现象的存在。与其他的课程相比,统计学的逻辑性和抽象度要高出很多,课程信息量大,公式多,模型难,计算复杂。因此,每当面对数学类计算的时候,学生就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形成焦虑情绪,致使工作记忆下降,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教师教学质量降低的教学现状。
在这种现状之下,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早已不适用于课程教学,学生光听不做只能继续加剧数学焦虑现象,对统计学最终拒之千里。将实践式项目引入到教学当中,把学生从课堂带到课外,通过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统计项目中,形象的掌握教材知识和统计软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使统计学的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效。
1.2实践式项目教学理念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际的任务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讲授其涵盖的理论知识,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强调的统计学项目教学,是“实践”与“项目”的有效结合,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项目学习。在分解项目、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分步骤的投入到真实项目中,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软件应用,将项目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即实践式项目教学。
2实践式项目教学模式构建
2.1实践式项目教学模式概述
本文提出的实践式项目教学强调“三维依托、四项能力”,将应用型教材和统计软件融入到实践式项目中,形成三维依托,并以实践式项目为核心,在具体的实践项目中按前后逻辑关系分别锻炼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撰写报告的四项能力,从而形成实践式项目教学模式(图1)。
“三维依托”是整个实践式项目教学模式的基础,以此为依托展开教学。在“三维依托”中,应用型教材是前提,统计软件是保障,实践式项目是核心。作为前提的教材,应努力贯彻“少而精”和“学而致用”的原则,既反映学科先进水平,又简明易懂,便于教学。我校统计学教改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就是编写了适合三本学生的应用型教材,充分结合现实案例和统计软件的应用,为实践式项目教学做好铺垫。统计软件则贯穿项目始终,为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保障的作用。传统教学经常存在理论方法和统计软件“两张皮”的现象,将教材与常用统计软件结合起来,共同融入到实践式项目教学中,通过上机操作,弱化传统的数理逻辑的推证过程,强化统计方法的适用性和分析实际数据的能力,结合社会经济的热点和校园生活的焦点,积极开展统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了前提和保障,从而展开以实践式项目教学为核心的统计学教学改革。
2.2实践式项目教学具体步骤
2.2.1项目设计
遵循学生设计,教师指导的原则,让学生选择贴近自身生活,体现自身兴趣的真实调查项目,让学生既能便于收集资料,又能系统练习知识,通过有步骤的实践,分别锻炼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撰写报告的四项能力,通过一个大项目完整的掌握知识体系,操作统计软件。
2.2.2子项目细化
根据四项能力,将大项目细化为具体的子项目,环环相扣,将教材知识从头至尾分配到各个子项目中,并明确各子项目的相关目标,为日后的实践效果评价做好铺垫。
2.2.3链接知识讲授
根据分解的子项目及相关目标,让学生结合教材,自己梳理各子项目分别要求掌握的知识章节,教师就此进行知识讲授,明确要完成具体的子项目所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点,并如何通过统计软件操作出来。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活学活用到自身的项目当中。
2.2.4子项目实践
结合教材的知识体系,按照四项能力的顺序,每讲授完一项子项目的链接知识,就布置学生进行课下实践。结合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组,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教师指导,完成对应的实践任务,并通过软件操作,形成各组的子项目成果。
2.2.5项目成果评价
项目成果包括子项目成果和项目总成果两部分。每阶段子项目完成之后,采取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方式展示成果,改进不足,以利于下阶段子项目的进行。项目完成后,综合每项子项目的成果,整理成完整的项目调研报告,基本涵盖课程主要内容,并在实践调研中锻炼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撰写报告的四项能力,最终形成项目总成果,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
3实践式项目教学实例及效果评价
3.1实践式项目教学实例
本文在实际的教改过程中,以会计2010级为教学对象,实行了实践式项目教学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将实践式项目教学与教材知识和统计软件相结合,形成三维依托,通过子项目分解,锻炼四项能力,让学生在实践项目中掌握统计原理与统计软件,实现应用型本科统计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下表以《会计专业就业与学习成绩关系》项目为例,具体介绍了项目分解及实施的过程(表1)。
3.2实践式项目教学效果评价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期末成绩两种途径,对实践式项目教学改革效果进行了评价。
问卷调查针对2010级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抽样,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1份,回收率97%。问卷内容涉及对实践式项目教学的态度、学习难度、学习效果、能力培养四大方面。结果表明,98%的学生对实践式项目教学持支持态度;91%的学生表示统计学比预期的学习难度小,数学焦虑现象减少;90%的学生表示实践式项目教学能轻松的掌握相关知识点,增强了求知欲、成就感和自学能力;92%的学生表示实践式项目教学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同能力。综上可知,实践式项目教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在问卷调查的同时,本文也对期末成绩进行了分析,将2010级教改后与2009级教改前的学生成绩进行了比对:2010级教改平均成绩为80.56分,标准差6.72分,及格率98%,优良率达到55%;而2009级未教改平均成绩为70.81分,标准差8.69分,及格率85%,优良率15%。由此表明,实践式项目教学效果良好。
综上,实践式项目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应用型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教学效果,代表未来统计学教学的探索方向。
参考文献
[1]张靖.案例引导式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统计,2010,(5).
[2]曾五一,肖红叶.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研究,2010,(2).
一、项目学习法实施过程
项目学习法过程一般分为五个步骤;确定项目内容;设计项目计划;实施项目计划;展示项目成果;评价项目成果。具体实施过程是:教师下达某项任务,同学们分成小组集体制定完成该项目的计划和实施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由教师指点解决,但不包办代替解决。项目完成后,学生自己作出总结,教师对小组成绩予以评价。面对一个学习任务,学生们独立地确定目标要求、制定具体计划、逐步实施并且检查和评价整个过程。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不仅要从认知上探求和理解,而且还要从情感上形成价值判断和责任意识。
二、项目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语文项目学习法,就是将五、六年级语文教材的拓展内容设计成若干项目,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按计划完成自选学习项目,一般由五部分组成,即任务、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评价。以苏教版五、六年级的课外拓展为例,把拓展内容设计成适当的项目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并合作完成。
第一步:确定项目内容。根据语文教材的拓展内容和要求,在学生学习文本的基础上布置合作学习项目。第二步:设计项目计划。参照美国哈佛大学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方法,把小学高年级学生分好小组,每组都有项目负责人负责设计项目计划,包括怎样查阅资料、怎样调研,等等。第三步:实施项目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实施项目活动的计划,包括任务分配以及各项内容需要的时间,等等。第四步:展示项目成果。各组把自己的项目成果展示出来。第五步:评价项目成果。在检查评估阶段,小组间互评与师评相结合,对重要知识点。思维方法进行梳理与强调。由于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存在个体差异,因而最后得出的结论及呈现成果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别。
三、项目学习法的实施效果及意义
项目学习法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及锻炼了团队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项目学习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放在第一位,教师仅作主导。在项目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亲自制订计划、设置操作步骤、方案落实。项目评估等,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2.较强的针对性。一般情况下,项目学习法中下达给学生的项目均与所学课程的相关资料紧密相关,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通过实践,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项目内容中,从中若发现问题,学生就会自主地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发散思维,这就比被动地接受知识要好得多。
3.综合能力的提高。项目学习法以任务为依托,旨在提高小学生包括语文基础能力在内的多方面综合素养,让学生主动找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以课本为主,适当地拓宽知识面,寻找并查询相关资料;通过任务分工、团队合作等方式,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有效锻炼及提高。
4.深化了语文教学改革。在目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创新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当今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大势所趋。项目学习法正是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学习项目的设计和完成为主要教学过程,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小学语文的发展趋势。有力地深化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四、项目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尝试过程中的反思
项目学习法的实施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改革工程,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对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和学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在教学过程中面临更多新的问题与挑战。
1.项目的选取上要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挖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现状,注重的是完成项目的过程,以能力为本。
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自主性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教学的评价要体现学习的过程,项目完成过程中的阶段成果应该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实验计划;项目学习;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144-03
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通过开展实施计划,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苏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2007年全国首批入选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60所高校之一,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学校高度重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工作,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保障。本文以我校2004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及园艺专业的学生小组的项目为出发点,结合项目学习的基本思想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项目学习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考。
二、项目学习
IST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国际教育技术协会)的专家将项目学习定义为: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协作探究完成开放性任务的过程。其要素有:①任务:现实生活和真实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复杂的、非预测性的、多学科知识交叉的问题。②活动:执行项目的步骤和执行项目过程中一些具体安排。③情境:支持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环境。④结果: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制作的产品或解决的问题。⑤步骤:明确任务,项目导入;制定计划,项目设计;执行任务,项目实施;达成目标,项目展示。
三、案例呈现
《一种草坪自动浇灌控制装置》
1. 明确任务,项目导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日益增高,城市绿化建设因此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有限的水资源严重制约着绿化的实施。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节水型绿化显得尤为重要。在此之前也有一些节水浇灌系统的专利发表,但是其湿度采集点固定,在使用时缺乏一定的灵活性,还由于草坪草正常生长所需水分会随草种与季节的不同而改变,因此本项目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性广、使用灵活的草坪自动浇灌控制装置。
2. 制定计划,项目设计
本项目预计是一个基于ADSP-BF537的节水型绿化自动浇灌系统。系统主要由两大模块组成:土壤湿度采集控制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其中土壤湿度采集控制模块主要包括TDR型土壤水分传感器,无线收发设备nRF905,水阀控制设备,下位机AT89C51RD2。中央控制模块则由ADSP-BF537和无线收发设备nRF905构成。
系统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采集土壤湿度信息,信息经AD转换后交由AT89C51RD2保存。当下位机收到中央控制模块ADSP-BF537的查询信息后,将湿度数据送出。BF537对收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决定是否需要开启或关闭浇灌设备,并发相应命令给AT89C51RD2实施控制。系统中上、下位机之间采用射频收发器nRF905进行数据通信。
在绿地浇灌系统中,不仅要考虑土壤的湿度,还应该考虑浇灌的时间点是否合适。若土壤缺水,但此时正值温度较高的正午时分,则不能实施浇灌。因此中央控制模块在发送浇灌命令前,还必须核查系统的实时时钟。
由于相邻湿度采集模块的采集值同时低于湿度下限值的可能性极大,这容易造成无线传输中的冲突以及竞争问题,因此为使算法简单,易于实现,系统中中央控制模块对各点湿度信息的采集采用查询方式。
3. 执行任务,项目实施
(1)组织实施: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同时加强分工协作。认真做实验记录,查阅论文资料,加强对实验结果理解,每周汇报与工作讨论,撰写论文、申报专利、进行学术交流。
(2)过程管理:实施主持人负责制。课题组定期进行进展汇报、存在问题讨论以及学术流。
(3)教师指导:在实践创新过程中,指导教师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仪器的原理与使用、性能测试与优化工艺、论文撰写等方面提供全面指导。
(4)对项目进行子项目划分:
子项目一,单片机对土壤湿度信息的采集与保存;子项目二,实现下位机与上位机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子项目三,调试、完成单个采样点与中央模块间的数据传送,水阀控制等所有功能;子项目四,实现中央控制模块对单个区域中多个采样点的综合处理控制功能;子项目五,实现中央控制模块对单个区域中多个采样点的综合处理控制功能;子项目六,设计中央控制算法,实现中央控制模块对多区域浇灌的控制;子项目七,进一步优化算法,完善系统功能。
下面具体以子项目一为例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