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美教育范文

审美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美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审美教育

第1篇:审美教育范文

纵观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种种弊端。据调查,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们不得不扪心自问。学生喜欢音乐,这符合青少年发展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但是为什么一到课堂上,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就全无,甚至更严重者变成逆反及厌倦呢?这种结果不得不让人担忧。音乐课程的价值完全丧失了,审美教育无从谈起。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没有很好地把握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正视审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美教育的核心地位没有被确立

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教育,也就是美育。它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美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最早把审美教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他说:“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的教育。”,“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这是他对审美教育目的的精辟概括。审美教育的根本形式是艺术教育,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当中,音乐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小学音乐的审美教育在整个音乐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环节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国新修订的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大纲中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作了明确的阐述:“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以“把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音乐课程的最基本的理念,“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

、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3]这些音乐教育的新理念给新世纪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既符合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也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审美性,即它能带给人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音乐是一种流动的时间艺术,它不象文学、绘画,可以通过视觉去感受,进而获得美感,它完全靠听觉去感知,是一种音响效果。音乐的语言是音响、节奏和旋律,通过这些语言间接地描绘画面、塑造形象、表达感情。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含的内容万千,是其他任何艺术不可代替的,它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音乐艺术自身就是美的化身。这个特征决定了音乐教育者们必须把这种“美”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懂得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及创造美。脱离了

“美”,音乐艺术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再好的教育也只是空谈。

我国现行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审美素质是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方面。培养学

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从美好的音乐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主要表现在没有把音乐这门课程真正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课程。“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

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是音乐课教学的最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无论是唱歌教学、欣赏教学还是音乐知识的教学,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完全无法达到审美教学的要求。比如唱歌课的教学,很多教师就是形式上单一地教会学生唱某个歌曲,片面地认为学生学会唱某首歌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即便是进行了识谱教学,也因绝大部分学生对识谱不感兴趣,导致唱歌教学纯粹变成了教歌的形式。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唱,学生一句一句地跟唱,整堂课就是这种机械动作的反复。试想,教唱的那首歌曲要是学生都喜欢的还好,要是歌曲本身就让学生觉得不够好听,旋律也不特别上口,那有多少学生能够接受,有几个人能够坚持这种机械动作的反复呢?这种教学不仅抹杀了学生原来对音乐的兴趣,而且更谈不上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及综合审美能力。再说音乐欣赏教学,有的教师就是找来许多的音响资料,整堂课放音响,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而这种长时间的被动状态注定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当然也无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及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教学的本质是审美训练,即对审美观、审美能力、审美人格的训练。它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同时又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它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及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培养。再说音乐知识教学,由于其教学内容相对音乐课的其他内容是所谓“最为枯燥”的。对这种枯燥的教学内容,教师更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一味地给学生灌输乐理知识和音乐常识,让他们背音的高低、长短,背“两个八分音符相加等于一个四分音符”等基本乐理知识,学生即使是“被迫”吸收了这些东西,但是一唱起谱来,无节奏、音不准,更不能正确把握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的各种要素。诸如此类的种种弊病最终导致整个音乐教学不可能让学生有情感体验及审美愉悦,与“审美核心”背道而弛。

(二)“专业化”与“非艺术化”倾向使得审美教育的作用难以发挥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任何音乐都有它的感彩。贝多芬说:“音乐尽管它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间的桥梁。它能够确切地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及整个情感世界。”音乐通过人的审美感知,能迅速调节情感,引起共鸣。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情感而起伏变化,这种交融与碰撞是达到审美教育最终目的的必经阶段。审美教育能让学生从形式、气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趣。音乐修养的提高,势必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也可以说,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促进了道德主体育德的养成。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将“乐”置于安邦治国的第二位,提倡“礼、乐、御、射、书、数”六艺教育,他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4]可见,音乐审美教育自古以来就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由于音乐教学的“专业化”和“非艺术化“倾向严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审美教育作用的发挥。使得音乐教育的课程不是一门艺术教育的课程,不是旨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为主的课程,偏离了正确方向。

其一,“专业化”——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中小学音乐教育属于普通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及修养的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5]可见,中小学音乐教育并非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或音乐专家,而是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不能以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非教育的最终目的,本末不能倒置。我们只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一些知识技能的训练,切不可按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实例。一位教师上一堂以训练学生听力为主要目的的音乐课,他首先强调了训练耳朵听力的重要性,接下来整堂课就是进行听写音程的练习,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应很被动。当听课者问及为什么这样上课?这位教师回答说:“大学里老师就是这样给我们上课的。”他还表达了一个非常好的愿望:“把学生的耳朵训练好,为学习音乐打好基础。”显然,这位教师把专业音乐训练中的“视唱练耳”依样搬到普通音乐教育中来,显然是行不通的。“把学生的耳朵训练好”,这对学生音乐听觉感受能力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6]可见音乐听觉能力的重要性。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听觉训练不能是专业的“视唱练耳”,而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只重教师讲授,而轻学生参与;只重知识技能训练,而轻对音乐的表现与鉴赏;只重教学结果,而轻教学过程的种种“专业化”倾向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无法发挥音乐教育“审美”这一功效,音乐课程的价值也就不可能实现。

其二,“非艺术化”——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上有着艺术教育的特征,而艺术教育是围绕美育展开的,它为达到美育目标服务。因此,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也要始终围绕着审美教育这一核心,走艺术化道路。然而,现今的一些中小学音乐课,并不象一门艺术课、美育课,而更像一门语文课、数学课或者思想道德教育课。把音乐课型尤其是欣赏教学上成语言替代型,这完全是不可取的。音乐与语言虽然都是艺术,但是音乐这种非语义的艺术,是语言永远都无法取代的。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说:“语言作为现象的器官和符号,绝对不能把音乐的至深内容加以披露。当它试图模仿音乐时,它同音乐只能有一种外表的接触,我们仍然不能借任何抒情的口才而向音乐的至深的内容靠近一步。”[7]因此,教师不能只是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和表述音乐所要表述的形象、内容,而应更多地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听,给他们以想象的空间,在音乐流动的音响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鉴赏能力,感受音乐塑造的艺术形象。以语言替代的教学效果充其量只是诗歌、散文、故事即语言给人的感受,这完全不是音乐本身给人的感受,这完全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也无法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更有甚者,有的教师把音乐课上成算术课。笔者在几年前曾接触过一位音乐教师,她在给学生讲授乐理知识时,一堂课从头至尾简直就是在做算术题。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诸如这样一些问题:“四分之一的一半是多少?”“二分之一加上它的一半再加上四分之一等于多少?”(解释

节奏型)。这样提了几次问下来,学生头脑里全是些数字符号,而完全没有了音乐意象,还谈什么音乐教育的艺术化呢?还有的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尤其在教唱某首教育性质很强的歌曲时,有的教师往往花很多时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道德品质的教育,以“说理”代替“审美”,这同样是不可取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在音乐教学中,更要突出音乐的艺术性。我们的教育是审美教育,必须坚持走艺术化的道路。

二、改革初探

(一)从《大纲》出发,贯彻《大纲》精神,摆正审美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了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地位,音乐教育为审美教育服务,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育的最基本理念。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一理念,真正地把音乐这门课程作为一门美育课,把音乐美的种子散播到每个学生的心里,让他们感受音乐美的无穷魅力,从音乐美中陶冶美的情操,养成美的道德,树立美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他们“精神爆发出火花”,从而得到“比一切智慧、哲学更高的启示”(贝多芬)。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力求教学形式及方法的多样化,新颖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审美心理及审美特征出发,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心理还尚未发育成熟,处于稚嫩状态,他们对音乐的感觉只是一种听觉上的感知,这个阶段谈不上理解力。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可以概括为“好玩、好动、好奇”三好,这便决定了我们音乐教学必须“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爱好及向往。使他们感受自然界的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聆听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做出相应情绪或体态反应。如教师播放童谣、舞曲、进行曲等各种不同情绪的音乐时,学生能够随着音乐走步、跑跳等,这是培养音乐感受能力的最初阶段,是对年龄层次低的低年级学生最基本的教学要求。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生“聆听美”。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要求又不一样了。他们的心理还在稚嫩中发展,但由于接受了各种基本知识的初步教育,对音乐也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因此,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感受美”。即对音乐不止是听觉上的反应,而是要培养对音乐美的一种感受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可以以趣味性的内容为主,如《彼得与狼》这部交响童话就是一个非常适合他们的音乐作品。这部作品中,作者运用各种乐器的特殊音色和性格化旋律的对比,成功地塑造出小鸟、小鸭子、大灰狼、老爷爷、彼得等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学生对这样的音乐很容易接受。学生不仅在音乐中感受到各种乐器表现不同艺术形象的特点,又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同时为达到审美教育的目标奠定基础。像这一类音乐还有《动物狂欢节》、《小巫师》、中国民族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等等。中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其要求又提高了。中学生的心理已逐步走向成熟,这个时期也是他们的世界观、审美观、道德观初步形成的基础时期。因此,这个阶段着重在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听一些优秀的中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这些优秀的音乐中学会鉴赏它“美的精华”。不仅要知道贝多芬的《欢乐颂》美,更要知道它美在何处,为何而美。另外,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各种演唱、演奏及综合艺术表演中自信地“表现美”。其次还可以根据音乐的表现引导学生进行二度创作,这种创作可以是综合性的,例如诗歌、散文、绘画,甚至一个自编的小故事或小舞蹈等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二)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

在任何音乐教育中,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的各种要素,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然而,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为了达到音乐教育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而非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它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人。中小学音乐教育更是如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爱好及音乐素养是首要任务。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协同好音乐知识技能训练与审美教育的关系,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合理地适当地进行有关技巧训练,而不能以它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有这么一句话:“技术教学是短暂的,一段时间过后就会生疏甚至遗忘,而艺术教学是终生收益的。”[8]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相关音乐知识的认识当然必不可少,但是这些只是为达到音乐教育目标的辅教学。唱歌教学中,也有技能训练的内容,如吐字、发声、气息训练等,这些追求的目标不是专业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在普通音乐教学中,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歌唱潜力得到一定地发掘,学生在歌唱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美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音乐知识的教学中,不能沿袭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法,要把整个音乐概念同感悟某个音乐对象相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训练相结合,通过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

音乐教育始终都要符合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它是一门艺术的课程,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也在于它的艺术性。对学生进行政治、伦理、道德等教育固然重要,但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始终不能偏离美育的方向。音乐课程有辅德的价值,这是它的外在价值之一,而音乐课程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是审美价值,只有实现了它的内在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外在价值,发挥音乐教育以外的一些功效,这也是对音乐本身的一种超越。从音乐作品中体会高尚的情操,从音乐知识中学习人生的哲理,这些都是以音乐的感悟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了这个基础和前提,也就无法谈及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也是“以美辅德”的含义所在。音乐课的教学重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的相互交流,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能否给学生以审美的愉悦,学生能否在这种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共鸣甚至人格的升华?这是衡量一堂音乐课成败的主要标准。因此,音乐课的教学应是审美教育为主,而德育为辅的教学。教师在给学生分析讲解某首歌曲内容时,不必要长篇大论花上大半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述历史故事、英雄事迹及随之引发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情操等等审美以外的东西,而应把音乐课堂上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引导他们从音乐的音响中感受并逐渐学会领悟其深刻内涵。教师的“说理”远远不及学生听觉的主动参与,音乐教学的审美性、音乐性、艺术性不能忽视。

(三)充分利用文化市场中的文化艺术观赏及文化娱乐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音乐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过程是漫长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修养不仅仅在课内,课外的很多形式更加不容忽视。电视、电影、文娱晚会、文娱活动等等与音乐有关的艺术文化形式,这些对中小学生来说,平时接触很多,并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及电影中的音乐就有非常好的音乐,而且很多音乐也非常有价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平时在看电视、电影时多注意其中有显著特色的插曲、背景音乐等,与电视电影画面相结合,感受音乐强烈的表现力。这种视听艺术的融合,更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审美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把一些比较优秀的电影原创音乐带到课堂。学生也许对某部电影很熟,但是对跟电影同样出色的该部电影里面的音乐却几乎很少关注,这样教师就要做很好的引导。对那些获得很多大奖的电影音乐,它很有艺术价值,因此也非常有必要了解它。教师可以把片中的音乐分部分结合故事情节、电影画面给学生讲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音乐的音响中同时获得视觉与听觉的审美愉悦,加深他们对音乐及电影作品的印象和感受,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音乐修养。比较优秀的电影音乐如《狮子王》、《音乐之声》、《紫日》等,这些同时也很适合中小学生的口味,对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另外还有大众的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其次是对流行音乐的看法上。对待流行音乐不能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流行的东西未必全都好,但里面也有很多好的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良莠。像陈美的小提琴、理查德

克莱德曼的情调钢琴、雅尼的音乐、“神秘园”的音乐等等,这些音乐在年轻人当中就非常流行,而且这些都是些不错的音乐。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这些音乐有所接触并适当了解,平时可以多看、多听,耳濡目染中也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从而促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及良好的音乐素养。

总之,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这就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为培养造就适应新时展的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而奋斗!

参考资料:

1、《中等学校音乐教学论》陈曼君、吴跃跃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

2、《音乐美学》王次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3、《音乐词典条目汇辑——音乐教育学》邹爱明、马东风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12月北京第1版

4、《艺术教育学》贺志朴、姜敏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5、《音乐美纵横谈》程民生等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6、《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9月北京第1版

7、期刊《人民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人民音乐出版社

见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见《中国音乐教育》,2000年第9期第8页。

[3]见《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第1期第6页。

[4]见《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12月第2版第81页。

[5]见《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第1期第8页。

[6]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5-126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见《音乐美学》,王次火召主编(引自尼采《悲剧的诞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第100页)。

[8]见《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9月北京第1版第406页。

内容摘要: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然而,我国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这就严重背离了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针对当前现状,笔者对音乐审美教

育的改革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第2篇:审美教育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教育;素质教育

美术教学在古希腊的教育里就被列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学科,美术课的设置在我国也有久远的历史。即使是重理轻文,一度把音体美当成“小三门”的时候,美术课仍然顽强地立于学校课程之林,原因就是它在教育的百花园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通过多种多样具有美感形式的教育手段和途径来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美术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形象的具体性、直观的生动性、感情的愉悦性。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不是为升入专业美术学校,而是经过有成效的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促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智力和非智力诸因素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

展。这是一种审美素质的教育,它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美术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面向全体学生;其二,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现行美术大纲的试行,可以在美术教学中从欣赏、工艺、绘画三大课业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如在德育方面:欣赏一下《江山如此多娇》,那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观景物,那大气包举气象万千的绮丽风光,不正能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吗?欣赏一下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那朴拙雄厚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不正能引起青少年爱国之心的冲动和民族自豪感吗?

欣赏美术作品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因为美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艺术实践才能对美术创作和审美涉及的主体和客体、联想与记忆、直觉与思维、题材与形象、再现与表现、模仿与创造,情感的注入、对比、协调、平衡、呼应联系、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艺术法则、艺术趣味和艺术个性等许多问题有切身的审美体验。学生在艺术实践过程中的这些体验作用于他们的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等多种心理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判断水平。

审美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塑造美、创造美的教育。通过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好的美术作品的审美,同时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也能从中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画家的想法及所要体现的思想感情等等。通过这些对作品以外知识的了解,培养了学生感受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

可以说,审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人们对美的感受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起来的。审美过程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没有情感活动就不可能有审美活动。审美的情感体验集中地表现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中。审美准备和情感体验为审美教育奠定了广阔和牢固的基础,教师在审美教育中应该充分利用祖国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劳模人物及其事迹的社会美,艺术宝库中的艺术美,来调动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其感受美的能力。

在一次听课中,看见一班的同学围住一个水塔画素描。那水塔毫无美感而言,为什么要去画它呢?原来教师只是想教会学生如何画圆柱体,而忘了进行审美教育的任务。还有一次,美术课上制作纸镜框,许多学生制作的作品没有美感,色彩搭配不和谐,与照片、图片不协调,这就达不到审美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提倡学生自由创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但在评价这些多样化的习作时,必须注意审美原则的贯彻,这是最具体、最生动、最有效的美育。学生习作是否成功,要看是否美。对不够美的要加以指导,这就是美育。学生懂了改了,这就是提高。“同学们的作业都很好”之类的评语,不仅扼杀了差异,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美丑不分,审美能力也无从提高。

第3篇:审美教育范文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处理教材方面,目前全国在“一纲多本”思想的指导下,编写了多种版本的中学美术课本。这些课本保持了各自的地方特色,但又在总体上体现了大纲的精神,注意到了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涉及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这些新编教材的特点,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

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作用。

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但光靠这几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成应该由各门课的教学来共同承担。而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二、三岁至十八、九岁之间。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少年时期,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步入青年时期。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初中学生教育的艰巨性。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我们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有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条文进行剖析,并结合上节所叙中学美育的任务,可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每个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人只分辨红、橙、黄、绿、青、紫、黑、白等简单的色彩,而画家和经过绘画训练的人就能表现出事物的丰富色彩的色彩变化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互相关系。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2.审美情趣的培养。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像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第4篇:审美教育范文

一、挖掘童谣价值意义,丰富幼儿的审美情趣

案例:《灰色童谣在孩子身边响起》

一天清晨,孩子们在玩桌面游戏,我在指导小朋友看童谣的书,并朗诵给小朋友听,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这时张盼儿来了,她和兴奋地说:“老师,我听村上的哥哥姐姐也常念好听的儿歌,我也会念的呢!”我很高兴,当着小朋友的面表扬她,请她念给小朋友听听,于是她摇头晃脑的念了起来:“人在教室心在外,

读书不如谈恋爱。老师怒问为什么,为了子孙下一代。”天啊,她甚至不懂得恋爱和下一代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就这么津津有味的回味。

现在在小学和中学盛行着灰色童谣,虽然幼儿园的孩子还没有编这种童谣的能力,但是灰色童谣有节奏,浅显易记,能够和游戏结合。这种艺术形式的诞生类似原始社会猿猴抬木头发出的“哼哟、哼哟”的声音,这种声音是生命的声音,孩子们极容易模仿,而且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他们很容易淹没在灰色童谣中。我突然感到我们今年的课题研究增加了价值感,这种绿色童谣对孩子的冲击肯定能抵制孩子们对灰色童谣的记忆,唤回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追求。童谣最本质的功能是审美愉悦,因此,教学应该充分发挥这一功能,引导幼儿去感受发现童谣作品中的有趣之处,让幼儿在有趣之处中去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1.在大量接触童谣的过程中增强审美体验

首先我们开展日常生活中的文学活动,使幼儿经常处在有意无意地与作品的相互作用中,如,墙饰布置中有童谣,听觉背景中出现童谣,虽然从未正面注意,却无意识地渗入大脑。其次,我们在区角中投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童谣图书,让幼儿自主地选择观看,教师对幼儿的提问加以适当的指导。再次,预先把要活动的童谣在平时自由活动时间播放,为有组织的活动增加熟悉程度,提高活动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会因为似曾相识而提高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

2.在童谣趣味的情景中净化幼儿的审美感受。

让童谣中的情趣跃然而出,童谣除了以丰富的情感吸引幼儿之外,还因为它具有扣响童年心的情趣。这个“趣”字写尽了儿童的活泼天真,淘气可爱,也写尽了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它紧紧抓住了幼儿的心,使他们一下子就与童谣接近起来,像老朋友一般熟悉,孩子们乐于诵读它,乐于去探究它。因此,我们从觅趣入手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口。如《斗虫虫》来说吧,这首诗中的“趣”是显而易见的,“点点虫,虫会飞,点点鸡,鸡会啼;点点狗,狗会吠,点点鸟,鸟会飞”这首诗描写了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和小动物玩的一种情趣,孩子们通过活动的画面和自己的经验完全可以想象出游戏的状态和情景,是多么的有情有趣呀,使孩子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再如《丫头丫》描写了丫头打蚂蚱的游戏情景,“丫头追,蚂蚱跳,吓了丫头一大跳。”为了让幼儿体验这种情趣,我给幼儿惟妙惟肖的表演,然后让他们尝试表演,体验丫头吓一跳的情趣。情趣是童谣的灵魂,是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写照,是勾勒儿童内心世界的图画,是在充分了解儿童生活的基础上精心寻来的神来之笔,也是儿童诗审美教育的闪光点。因此,我们不能轻易放过,而要引导孩子走到童谣的境界中去,细细品味,轻轻咀嚼,充分领略其中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

二、挖掘童谣的教学手段,丰富幼儿审美感知

1.以境引人,让幼儿感知童谣的美

创设一种真实、富有感染力的情境,可让幼儿更投入地去体验。童谣是与童心的交流与共鸣。童谣描写的是儿童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与儿童的心灵息息相通。教学时,我积极地引导孩子们用心灵去感受诗中的情感,让童谣与童心融汇交合,产生共鸣。创设情境,以境生情。情感具有情境性,情感会随情境的出现而产生,为了让孩子们学习时更发地融入情境,我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做到以境生情。如童谣《小兔乖乖》其实是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我们给孩子们创设了童谣的故事场景,并借助大灰狼、小兔的头饰把童谣的内容重现在表演上,创造了形象的情景,幼儿有了视觉上的审美感知,并且通过童谣知道了简单的自我保护意识,不给陌生人随便开门,遇事要多动脑子。

2.以情感人,在童谣中美化幼儿的心灵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利用各种手段把幼儿引入文学世界中,唤起幼儿内在的审美情感。如童谣《摇啊摇》是一首经典传唱的歌谣,表达了外婆和儿孙之间浓浓的骨肉亲情我们小时候常坐在姥姥的膝头,听姥姥念这首美丽的童谣。如今的孩子可能远离了这朴素的温馨,为了营造这种真实的氛围,我利用多媒体让幼儿感受这种真实的亲情,并让幼儿坐上自己的膝头,充满感情地和幼儿一起朗诵,此情此景,小班幼儿很容易就走进了童谣所要表达的世界,从而感受到童谣所描述的浓浓亲情美。

3.家园互动,丰富幼儿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力不是生活感知力,它的形成不是单纯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而是从具体审美对象出发,通过生动的直观由单一到丰富的过程。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和感知有局限性,我们需要为他们营造丰富多元的感知美的心理和物

质环境,童谣教育不仅要在幼儿园全面展开,同时家庭教育也成了我们全面铺开的一个点,幼儿只有在统一协调的环境中才能更好更全面地走进童谣。课题实施一开始,我们就把童谣教育的重要性、童谣教育的可行性、童谣教育的目的性以及我们这学期童谣教育的内容和家长有了切磋,让家长全面了解我们的课题,并知道自己在班级课题实施中也担负着一定的责任。我们的细心认真引得了家长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他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童谣书和童谣VCD,给孩子们接触优秀的童谣作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利用谈话、展示活动、写交流心得等形式定期和家长交流幼儿学习童谣的情况,把感受童谣的语言美,意境美,行为美、思想美作为引导孩子的重点,培养孩子初步的审美感知力。如:《我是这样学童谣的》是每个孩子和家长在学童谣过程中的心得小故事汇编,每个阶段我们都定期交流,把童谣中美的体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也是孩子学习童谣的成长档案。

实践证明,在以审美情感为核心的童谣教育活动中,能使幼儿动情、快乐,能充分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情感力。能让幼儿在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的过程中与童谣进行心灵沟通、情感交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

第5篇:审美教育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25-01

音乐,神奇而美妙,如诗如画,它将大自然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气都融在了变化无穷的音律中,有人依据审美教育学的观点,施教者的劳动形态应当具有审美性。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一个美好的音乐教师形象,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增强音乐学习的动力,而且还会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影响和熏陶。音乐美主要表现在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复调美,还表现为以情为主,情景交融,以描绘性为衬托着力抒发人在客观世界具体情境中的心理感受。音乐的美无处不在,作为音乐教师,要善于挖掘美育素材,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将美传递给每个学生。

现在,国家教育部制定的相关教学课程标准已经很明确地把审美教育列入教育方针,明确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而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学应以美感的发生为基本目标和内容,“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音乐教学过程是一个审美感知、发现的过程,音乐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帮助学生发现美感。

那么,音乐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呢?

首先,培养学生审美兴趣。

兴趣是人们学习的最好的老师。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审美兴趣,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音乐欣赏教学。

爱美是人之天性。音乐作品,不管是声乐曲也好、器乐曲也好,里面存在很多美的因素。只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就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审美兴趣。当个人的情感与音乐共声息、同忧乐,从中领悟人生、完善人格时,音乐欣赏就达到了最高境地。当你静静欣赏音乐的时候,你会忘记生活中的种种得失,尽情沉静在美妙的音符之中,会感觉心灵受到洗礼,焕发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音乐家,他们在儿童和少年时期的音乐学习兴趣及动机出发点,大多是从音乐的兴趣、乐趣到志趣这种音乐心理过程中得以巩固发展、脱颖而出的。比如,冼星海的音乐兴趣是从听洞箫而姗姗起步的;巴赫是从父亲的管风琴演奏中萌发出对音乐的神往;贝多芬是从教会合唱团的歌声中而登上世界音乐艺术的壮丽巅峰……当然,他们的成功还有许多复杂的其他因素,但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兴趣,所以说,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个台阶。

其次,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学科特点,将美育充分贯穿其中,将审美体验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从而为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奠定基础

音乐审美意识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与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音乐的审美意识,首先是以对象的存在为前提,只是在有了音乐艺术美的存在,才可能有音乐的审美意识。同时,又只有当审美主体作为一个社会的实践着的人,在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观念中产生了音乐审美感受时,音乐的美对他来说才能成为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他才能真正具有音乐的审美意识。”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聆听,参与演唱、演奏或表演等实践活动,去感受音乐,同时在教师对乐曲的作者,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乐曲的曲式结构等有关知识的介绍了解下。去体验流淌在音乐美妙旋律下更深层次的美感,教师要给学生感受音乐的空间,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解读音乐的魅力,因为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的见解。音乐是无形的,只能去感知,同时音乐赋予人的想象空间是丰富多彩的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解读音乐密码的同时,师生共同感受和理解美妙音乐的带来的无穷乐趣。相信只要教师坚持对学生长期培养和陶冶,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会不断提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在早期的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为将来走上音乐专业之路奠定初步基础。

第6篇:审美教育范文

关键词: 中学美术 审美教育 形式美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教育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健全人格、有教养、有文化的人,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与人的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当然,这种发展不仅包含认知、道德的发展,而且包含审美的发展。

中学是学生完成独立思考,审美世界观形成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学美术是学生理解艺术的初级阶段,美术是直接接触学生精神的教育手段,其丰富的审美体验和鲜活的感情基础、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的感情世界。教师必须打破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生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用美把知识武装起来,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学,真正实现教学的审美化。美术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其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更能促成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中学美术的审美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形式美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形象是审美的起点,学生的审美感受都产生于形象,不仅如此,学生接受知识也往往从具体形象开始,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山势的高大、花卉的娇艳美丽等。学生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需要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如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形式美的培养最直观的就是构图。构图作为画面基本结构,它的创造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掌握一定的构图规律,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大有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通过多做练习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教师可以请学生上黑板或在纸上根据自己所提供的静物或人物进行组合联系,让学生通过已掌握的构图美学知识自觉地在画面中寻找并协调对利因素。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得失,教师要及时加以评讲,指出优点和缺点,也可以当面帮助学生修改失误之处,让学生目睹美的转换过程。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构图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艺术。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摹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艺术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二、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培养,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作用

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可以优化人的直觉、想象、灵感和悟性等形象思维素质和能力,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要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感情因素,并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艺术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体验、领悟这种美,使之转化为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摹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面展开。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都受审美理想的制约。中学生由于受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性,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他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寓教于乐的作用,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在课堂上,教师选择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格调高雅的作品中感受美术的情趣和崇高境界;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以及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神秘的微笑而举世闻名,许多人第一次见到这幅画时,都被他的笑容所征服,从中受到爱和美情操的感染;徐悲鸿的《奔马》描绘马的四蹄奋起,昂首奔腾象征了中国人民活跃、自强的生命力,表现了画家在黑暗中对光明的追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加强指导,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学生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慢慢形成的想象力为前提,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手段。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学生运用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可以充分地调动和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平时用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还有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象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第7篇:审美教育范文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审美教育 审美培养

美术教育作为培养美术人才的摇篮要把握好时代赋予的新的意义,明确教育的目的和方向,正视教育的目的,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社会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美术系自身的发展规律。面向新世纪,美术的基础教育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美术教育的特殊性是审美和传授技艺,是精神与实用相结合,应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发掘出更丰富的内涵,服务社会,培育人才。美术教育要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就要以美术教育促进学生道德修养、审美能力、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美术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的整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把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排斥学生个性发展。美术教育必须从片面的、陈旧的、模仿型的教学模式,转移到以开发审美智力,培养主观表现的创作方法和创作能力为重心的教学途径上来。教师不仅要解决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创造能力,以实现培养人的目标。

审美教育与美术教育的关系是审美教育,是以美为对象,通过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以形成人正确的审美观;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认为“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

一、审美想象

美是客现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美的享受。但是,人们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即审美。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识别水平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和谐发展,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追求真、善、美相结合的人生境界;通过线条、色彩、构图、造型来再现现实,反映生活,具体表现出学生的审美情趣。

人的审美能力存在于人的意志和情感之中,是感情和精神的产物,是不断在训练和生活中得到美的提炼的能力。它不但是对审美个体的表现能力,而且是一种高层次的感受能力,能陶冶情操,使人在认识、道德等各方面的潜在素质得到发展。教师应让学生发现美,想象美,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

二、美来自生活美来自自然

大自然呈现给人以绚烂的美丽景色,这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是极为有益的,而且自然美主要是侧重于形式方面,总是在色彩、音响、材质和线条方面给人的眼和耳等感官以愉悦,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人的感味,让人实实在在地感觉到美就在身边,触手可及。“经过对大自然中无数崇高、细腻、变化的运动模式和秩序的陶冶和熏陶,通过外物与内心之间的无数次相互作用,种种生命的运动模式与种种复杂的人类内在情感体验之间的一一对应便会在感知中变得稳定、持久和巩固”。

大自然把一切美好的景象都展示给了人们:冬天皑皑的白雪、秋天飘飘的红叶、夏天碧海黄沙、春天草绿花红、青山绿水、旭日斜阳、蓝天白云、椰林树影……自然界绚丽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的人和事都是我们获取表象的丰富源泉,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观赏大自然,接触那些最天然的美。接触自然,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让学生懂得自然界的美、艺术上的美都来源于现实,源于那份真。让我们放飞思想,把美术教育搬到室外去,然后再把课外直接获取的表象知识带回课堂内,让斑斓的景色在课堂中释放光彩。让他们用眼睛看到美,感受美,发现美,进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找寻到自己的一片美丽净土。

三、经典艺术作品在培养审美中的作用

经典艺术作品能让人更好地提高审美情趣。教师让学生从小就接触艺术品,发掘他们的审美意识,并有意识地指导他们从中感受生命力的种种模式,是审美教育的另一个有效的办法。我们应该仔细地引导他们注意艺术品的形态中那处处可见的生命力和情感活动的痕迹。

歌德曾经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因此,教师应首先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本民族或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作品,从小提高他们的鉴赏作品的能力。其次,还应该选择那些他们易于理解的艺术作品作为欣赏的内容,让他们读懂作品,从而汲取作品的精华,提高审美情趣。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审美情趣,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表现自己眼中的美,让他们知道每个人眼中的美是不一样的,只要是美的就是被认可的,而美的方式千千万万,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发掘,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这一年龄特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极富童趣的属于自己的作品。不能把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强加在学生身上,而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而应该让他们沿着自己的发展方向更好更快地长足发展。

美术教育旨在育人,重在促进人格的发展,美术教育不是职业教育,不是专门传授绘画技艺的教育。美术教育作为培养美术人才的摇篮要把握好时代赋予的新的意义,明确教育的方向和方式,在教育目的,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社会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美术系自身的发展规律。面向新世纪,美术的基础教育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美术教育因其特殊性是审美和传授技艺,是精神与实用相结合,所以应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发掘出更丰富的内涵,服务社会,培育出更多的人才。美术教育要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就要以美术教育促进学生道德修养、审美能力、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的提高,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应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进而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线条、色彩、构图、造型来再现现实反映生活,表达学生自己对美的认知。要知道人的审美能力存在于人的意志和情感之中,是感情和精神的产物,是可以不断地训练的,是一种在生活中得到美的提炼的能力。让每个人都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用心去记录看到的美,进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美。

参考文献:

[1]河南教育.河南教育报刊社出版,2002.

[2]黄梅.德国美术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6.

[3]许卓娅,孔起英.幼儿园课程指导.艺术[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程明太.美术教育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3.

[5]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6]深圳特区报.2006-8-2.

[7]威德著.刘恒新译.卡尔・威特的教育[M].京华出版社,2001.6.

[8]李勇.美术教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8.

第8篇:审美教育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语言魅力

1. 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内涵之所在

审美教育的概念是德国诗人和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末首先提出的。在他看来,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美育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体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以保持人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相通,进而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2]。其内涵可概括为: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活动。

2. 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培养的辨证关系

我国的语言大师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进行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并强调学生有了审美本领,“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乐趣,并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达到美感的享受,“使自己能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自觉地投身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生活的伟大事业,”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3],有助于深化语文教育的改革。

3. 初中语文中文法审美的培养

3.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逐字逐词的鉴赏文章的美

在初中课文中,凝练的词语有着深层的内涵、丰富的蕴意。欣赏记叙文、小说、散文作品的语言美,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并理解作者对形容词、动词的锤炼。如朱自清的《春》,小草是“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钻”出来,三个形容词一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生命力顽强的特点;《芦花荡》开头一段“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中的“浸”、“低落”形象地写出夜黑得浓重,敌人紧张的心理。

说明文中词语的赏析首先是抓住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这些词语创造的不是形象美,而是说明文语言的科学准确美,如《中国石拱桥》中“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中的“完全”强调了桥的设计合乎原理的程度。议论文的语言则体现一种凝练美、力度美,他没有更多修饰的词语,却能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

3.2 教导学生灵活准确的应用修辞,品位语言美的魅力

修辞方法是语言美的源泉:如《背影》中“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太聪明了!”其中,“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一个反问强调了自己认为能料理自己,进而体现出“我”此刻才明白父亲当时的苦心、爱心,自责之情油然而生;《春》的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反复的运用,突出了盼春的迫切心情;“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个个对偶句,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读起来琅琅上口,美味自在其中[6]。

在阅读教学中,鉴赏美的语言绝对离不开美的修辞。修辞方法的运用会使平淡的语言变得有情有味,会使枯燥的语言变得有声有色,会使晦涩的语言变得无限华丽。

3.3 人物描写审美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名篇佳作,不论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记叙文,文中都少不了人物;并且,既然选入教材,人物形象必定个性鲜明、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如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孙犁笔下的英雄老头子;都得笔下的韩麦尔先生等等,毫无疑问人物描写的成功可以奠定文章美的基石。鉴赏文章中的人物美,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又一重点。鉴赏人物美,掌握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是关键。因此,帮助学生掌握各种人物描写的精彩独到之处尤为重要。

4、树立初中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的大方向

第9篇:审美教育范文

摘 要:《纲要》中指出,我们应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德国美学家席勒也认为,审美教育能使人得到和谐和自我实现。正是认识到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在幼儿园的各科教育活动中教育者都有意识的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但是,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教育儿童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只有两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对进行审美教育成为我们探索的目标。

 

关键词:家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挖掘家庭审美教育契机 家庭审美教育与道德品质相结合。

陈鹤琴在《我们的主张》一文中提出:凡是儿童能够学的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该教他。这里的教者并不仅指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包括我们每个幼儿的家庭在内,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一、家庭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语生活中,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当我们在欣赏和比较各国文艺影视作品时,我们常会发现,因为审美能力的不同而出现的差异,法国人的浪漫、美国人的热情、俄罗斯人的坚忍、日本人和韩国人的精致、德国人的优雅沉稳、,常让我们获得各种美的感受。对这些,人们常常把它归结成是因为经济的差距造成了素质的差异,但反过来想,他们的经济强势难道不是受益于良好的教育吗?很显然,这与他们从小接受的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这些国家基本都有很好的审美教育传统,从行为、观念、精神等各方面对孩子实行美的渗透和灌输,让他们从小就懂得认知美、鉴赏美、感受美、长大后才有细腻的情感、优雅的举止、善良的心灵和对生活的热情。具有审美能力的民族,人格道德也会获得某种净化,其国家的国民的精神情趣必然高雅,公德规则意识必然完善。我们的孩子从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家庭成员的审美习惯,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说,家庭中的审美教育尤为重要。

 

二、 挖掘家庭审美教育契机

那么家庭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呢?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以及符合我们农村实际情况,与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家庭环境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人们都说,幼儿园优美的环境像美丽的童话世界,这是因为每个教育者都知道环境是幼儿生活和受教育的场所,为幼儿创设美的环境,可以对幼儿熏陶和感染,所以大家会用心去布置环境,利用环境去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的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其实,我们每个家庭在装修房屋时,大到房屋的装修风格,小到桌布颜色的选择,也就是自己审美能力的体现,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熟悉的生活环境来进行审美教育。如在主题活动《我家和我家附近的》中,我们就生成了活动《说说自己美丽的家》,活动前我们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将自己家的环境拍成照片或拍摄成录像,然后共同来欣赏,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家美不美,美在哪里。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运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幼儿对美的感受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然后再画画自己美丽的家,在感受美的同时又激发了他们创作美的激情。在各种节日到来之际,我们还开展各种亲子制作,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彩灯或手工制品,一起布置自己的家,让家庭环境更加美。

 

除了家庭环境,对于我们农村家庭来说,大自然的环境也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好地方,孩子对什么都好奇,小到一只昆虫,大到自然现象产生的奇异景象。更别说春天黄灿灿的菜花田、夏天绿油油的稻田,秋天红彤彤的果林,冬天白装素裹的村庄……从观看个别具体的自然物体开始,再扩大到观赏一定范围内的自然景物,随着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视野的扩大,逐步提高了孩子领略自然美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事实证明,家庭环境对孩子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帮助的。

 

2.穿着打扮中的审美教育

中国儒家学说有句著名的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说要天下太平首先必须从自身的修养开始,更有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 ,还有人说:“衣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我不知道这些话的含金量有多高,但是服饰对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如今的孩子都是宝贝,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花心思为孩子买服饰打扮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在打扮之中,也蕴含着审美教育的契机。

 

幼儿故事:圆圆今天又迟到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早晨在家里挑衣服的,这件也不行,那件也不穿,尽管天气还比较冷,非要学着妈妈一样穿裙子,让妈妈很是头疼。

其实这种情况在幼儿当中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随着信息的多元化,资讯手段的先进,使我们的孩子见识的东西多了,审美能力和自我意识都较以前的孩子更成熟。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的辨别能力还未跟得上,正确的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我们通过各种交流方式让家长从以下几点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能力:

 

(1) 利用服装的色彩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因为人的审美感官,主要是视觉,通过视觉可以看到各种色彩、各种美的事物。幼儿期的儿童好奇心强,喜欢鲜艳、艳丽的色彩,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欣赏水平,引起幼儿愉快的体验,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审美素质。既然孩子喜欢挑衣服,我们不妨就来玩一玩挑衣服的游戏,因为孩子看什么美不美,主要看她有没有兴趣,我们可以将孩子的衣服都放在床上,一起来欣赏欣赏自己的衣服,感受色彩的魅力,哪件衣服和哪条裤子配在一起颜色比较好看。换过来配配看又是什么效果呢?哪套衣服什么天气穿比较适宜?在游戏中孩子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游戏最后选一套第二天穿的衣服放在床头,因为是自己挑选的衣服,所以孩子第二天醒来一定是非常愉快地穿上准备好的衣服,愉悦的心情从早晨就开始了……从家长的反馈中,我们发现这样既培养了孩子良好的习惯,又提高了孩子鉴赏美的审美能力。

(2)家长发挥榜样作用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十分强的,不管好的坏的,孩子的眼睛是最天真无邪的,她看着好看、好玩的都要模仿,特别是低年龄段的孩子,还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细微变化,以身作则。

 

有一个家长,生孩子之前的穿着打扮都是走在时代的前沿,生下女儿后,为了不伤害孩子幼嫩的皮肤,和孩子亲近玩耍时总是换上棉质的汗衫,结果在一次谈话中,发现女儿认为妈妈最漂亮的衣服不是那些套装,不是五颜六色的裙子,而是普通的棉汗衫。因为只有妈妈穿上棉汗衫的时候才是和孩子亲近的时候。因为女儿

的话,这位妈妈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悄悄改变了自己的服饰,总是穿着孩子喜欢的,可以和孩子亲近的服饰,让孩子感觉她既是妈妈,也是孩子的玩伴,永远陪她一起玩,一起快乐,一起成长。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因为穿着打扮能体现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家长在穿戴上的态度对孩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培养孩子正确审美的角度讲,家长穿着适宜、打扮得体,经常以整洁、大方、美观的服饰出现在孩子面前,那孩子也会受到形象、具体同时又是美的影响与教育。

 

(3)利用服饰提高幼儿独立的审美意识

许多家长发现带孩子买衣服时,大人选的孩子并一定喜欢,这就说明了他们有了独立的审美意识,但是毕竟他们年龄小,所以在挑选服装的时候会出现片面性。比如他选的衣服,喜欢的原因只是上面有喜欢的图案,有的可能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装饰……他仅仅是从一个片面来喜欢这件衣服,而家长选择一件衣服就会从全面去考虑了。所以我们在尊重孩子独立审美能力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帮助他们去提高。当孩子选择的衣服并不适合孩子穿着的时候,家长可以询问他喜欢的原因,先给予肯定,然后再诱导孩子去发现衣服的不足,并将他的兴趣引申到另外一件衣服上去,让孩子对另外的衣服产生兴趣,孩子的心情是愉快地,肯定会很乐意接受大人的建议,长此以往,孩子对服装的审美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全面完整,从而获得更完美更丰富的审美感受。

 

三、 审美教育与道德品质相结合

幼儿故事:小林的妈妈从国外寄来一条裙子,小丫头穿在身上就像个小公主,大家都说真美,可是小林第二天还要穿,怎么也不肯换下来清洗……首先我们应肯定她对美得追求,但是从这件事我们同样又可以看出孩子对美的感受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培养人的时候,不要忽视,人的所有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共源。所以我们与家长在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同时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也可以通俗的说要让美和真,和善相结合。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孩子将来成为真善美相互统一的人,因为美它能引善,美它能启真。而在这其中,习惯养成教育和家长的配合更是不可分割,就像专家关鸿羽说过,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

 

家长经常反映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就像两个人,在幼儿园十分听话,到家就变得任性,追其原由,只是因为在幼儿园有各种规则,洗手有洗手的规则,游戏有游戏的规则,做每件事情都是有章可循,而到了家庭,孩子无法可依,就自然会任性,甚至霸道等,所以我们与家长共同商定,将幼儿园里的规则也运用到家庭中,比如吃饭、睡觉、讲究卫生等等都必须遵守规则,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开始有的孩子不习惯,但是几次尝试后,孩子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同了,因为这些规则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就像《纲要》中提到的: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 孩子有了良好的习惯后,他们的审美能力自然就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我们坚信:德育的本质追求是超越,在超越的过程中将得到提升。而这个提升的过程也同样体现在孩子对审美的提升过程中。

 

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实践证明,“家长是最好的老师”,争取和善用家长资源,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审美经验。

 

主要参考资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