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判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张秀宏,法学硕士,助教,现任教于河北体育学院。
王蕴哲,法学硕士,助教,现任教于河北体育学院社科部。
边丹丹,助教,现任教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41)
摘 要:
透明度原则是WTO规则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它是实现WTO总体目标,保证国际贸易可预见性的关键。透明度原则必将贯穿于我国司法改革的整个过程中,成为我们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器。本文从WTO的基本要求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现实的国情,对现行的庭审公开制度、判决公开制度以及裁判文书的公开制度作了详尽的剖析,指出其中存在的弊病,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意见。
关键字:庭审公开;判决公开;透明度;外部监督;裁判文书
透明度原则原本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一项基本原则,但透明度原则的影响和要求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贸易领域,在司法审判领域内,透明度原则也有所渗透。出现在庭审程序、判决程序以及判决文书等方面的众多不公开、不透明的做法与行政、司法腐败交织在一起,已经引发了很多纠纷和矛盾。按照透明度原则完善我国的审判制度,是我国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
一、我国现行审判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庭审程序的公开
这里所讲的公开庭审程序主要是针对审判机关而言的,目的是通过对法院的约束,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便利公民对国家审判机关活动的监督。公开庭审程序应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一,形式上的公开。表现在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外,均应公开案情、公开审判人员、公开审理(从立案到辩论结束)等,除休庭评议外,应当把法庭审理的全过程公诸于众,以利于社会监督;其二,实质上的公开。也就是公开法官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过程,将法官的思维过程展示于公众面前。
从我国目前公开庭审程序的执行状况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形式上的庭审公开走过场
有些法院为了体现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新闻媒体将庭审过程向公众作现场直播,此举曾被很多人大加赞赏,视为“透明”化的最佳方案,但笔者却不以为然。公开的目的是为了公正,是为了更好的保障诉讼当事人的权利。而庭审程序的直播却很容易演变成了一种“表演”,无论法官还是当事人,面对媒体都刻意修饰,大有做秀的嫌疑。而且,把庭审过程如此这般的放置于公众眼前,对法官也会产生不应有的压力,分散了法官的注意力,结果常常是变成了“媒体审判”、“舆论审判”,严重破坏了司法的独立性,也不利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
2、缺乏实质性公开
法庭审理过程主要是三个环节,即举证、质证和认证,其中认证环节体现的是法官认定证据,进而对案件事实作出判断的过程。认证的公开是庭审程序公开中的重要内容。认证公开既要求公开认证的结果,又要求公开认证的理由,认证理由的公开是指法官在庭审中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通过分析判断,形成对证据的认识和评价。这种认识和评价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披露,使其有所知悉、认识和理解。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虽进行了举证、质证,但都流于形式,在认证方面,虽然实行的是“一证一质一认”,但法官很少从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客观性等方面来进行判断,更不用说说明认证的理由,致使当事人对审判过程的公正性产生怀疑,对其他程序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果当事人对审判过程的公正性不信任,则其拒不履行法院判决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
3、二审案件公开审判适用较少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2条第1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迳行判决、裁定。”此立法的本意是,只有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才可不开庭审理,开庭审理是原则,不开庭审理是例外。但在司法实践中,上诉案件不开庭已成为普遍现象,透明度极底。许多法院将例外情况作为通常,以该条规定为借口,在二审中大搞书面审理迳行判决。这样审案虽然可以保证诉讼活动的高效,防止案件积压,减少司法资源的投入,但其中更多的是消极或负面的法律后果,使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很难对法院判决信服。
(二)判决程序的公开
庭审程序的公开解决的是“审”的环节公开的问题,判决程序的公开解决的则是“判”的环节公开的问题。目前我国司法判决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当庭宣判率低
当庭宣判要求即审即判,使审与判都公开化,将整个判决过程直接置于当事人的监督之下,使当事人能及时地获悉判决的结果,排除了司法不公在时间上的可能性,有助于实现司法公正。然而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是非曲直,做出最终判决,并非一件易事。我国目前的法官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当庭宣判会增加审判的风险,最终导致各级法院存在较为普遍的当庭宣判率低的情况。
2、审理与判决脱离
在我国,审判委员会是法院的最高权力机构,绝大多数案件要经过审判委员会讨论后才能定案。而审判委员会在决定案件时,常常先由承办人汇报案情,如当事人争议的事实、双方各自的证据和理由、合议庭对证据和事实的认定、适用法律及最终的处理意见等等,然后,由各委员根据汇报的情况各自发表意见,最后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形成决议。也就是说,当事人所能见到的承办法官并不掌握裁决权,而能够决定案件最终结果的法官却不参与审理,即审案的不判案,判案的不审案。而且根据法律规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必须执行,这种“审”与“判”的脱节,导致法院由主管庭长或院长拍板定案的情形屡见不鲜。
(三)判决结果的公开
司法仅能做到判决人有罪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让人心服,而提高令人信服程度的必要做法之一就是提高裁判文书的透明度。裁判文书是司法判决最终结果的载体,而文书的制作和解读分属于不同的人群,前者的主体是审判人员,后者是所有可能接触到该文本的人。当事人正是通过裁判文书的解读来知悉自己胜在哪里败在哪里以及理由是什么。近几年来,我国的各级人民法院越来越重视裁判文书的公开工作,不少法院尝试让判决书上网。但是,我们距离真正的透明和公开还有很大距离,多数法院公开的裁判文书都是经过挑选的“精品”,而非全部,公布出来的精华案例的数量也是寥寥无几。
二、解决方案初探
实现司法公正首先需要建制一套合理而正当的审判制度。这样的制度,应当能够既限制法官的恣意,又保障当事人程序主体的地位;既吸收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不满,又保护法官依法独立审判。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
(一)明确规定公开审判的具体形式,同时加强外部监督
我国应该在诉讼法中明确公开审判的具体形式,规定违反操作程序的法律后果。对于作为裁判根据的证据,不论案件是公开审理还是不公开审理,都应公开于法庭上,否则,应作为非法证据不予采纳。法院向社会公开审理的形式,可以采取报纸通知、门口布告、固定地点张贴等方式预告。社会公众参加旁听,视法庭容纳程度不同,予以不同对待,制止一些法院为了避免民众旁听,特意闲置大法庭而动用小法庭的不当做法。与此同时,还要健全社会对审判工作的监督。在西方发达国家,如果限制法院信息向公众开放,必须要有明确的理由。美国联邦法院有时使用电子设备,让公众从媒体上看到审判的情形。法院不允许庭审中使用录音录像设备,但可以画画。现在,法院采用高科技手段(如太阳能录音笔、录像等)全面记录庭审的情况,并且这些庭审资料免费让公众查阅。笔者认为,案件在公开审理的过程中,所有的证据和事实都应当向公众公开,案卷已没有保密的必要。允许民众查阅,特别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等人员的查阅,有利于加强对司法的民主监督。
(二)明确二审的公开审理程序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贯彻落实公开审判制度的相关规定,接受公开审判是当事人所享有的一项权利,对依法应公开审理而未公开审理的案件,当事人有权在案件作出裁判后要求重审。尽管这一规定主要适用一审,但是,笔者认为这一规定也应该适用于二审。首先,二审法院的法官在没有开庭、没有亲自接触案件证据材料的情况下,是无法判定案件事实是否清楚的。如果完全以一审法院的材料为根据,二审法院对案件证据的认定和法律的适用,势必很难突破一审法院的观点。其次,既然公开审判是当事人的一项诉讼权利,当事人可以用在一审,理所当然的也可以用在二审,即当事人在二审中有权要求法院对案件进行公开审理。法院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当事人的这一权利。
(三)提高当庭宣判率
要从根本上提高当庭宣判率,首先要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和品德高尚的法官队伍。同时赋予法官裁判职责,从制度上确保法官既审又判,并用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来约束,使法官们认识到不搞当庭宣判不行,当庭宣判率低了也不行,搞错了更不行,既可以增强法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又能够促使法官精研法理,钻研审判,促使法官自觉为提高当庭宣判率而不懈努力。其次,要健全职务保障体系,使法官当庭宣判有保障。严厉打击妨碍司法诉讼的行为;完善法警值庭制度,重大案件由法警值庭,保证法官人身安全;同时,可以考虑建立职务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免除法官后顾之忧;最后,有必要健全当庭宣判预案制度,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的案件,应当事先做好预案,防止引发当事人与法官发生冲突。
当然,当庭宣判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当庭宣判最终追求的是公正与效率的统一。因此,法官在审判实践中还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才能依法当庭宣判。
(四)裁判文书的公开
裁判文书不公布,透明度就难以彰显。这是一个最低限度的司法公开要求,同时也是一项惠而不费的并具有实质意义的司法改革举措。因此,笔者建议,应当尽早将全国各级法院的所有判决书文本(当然,法律明确规定不能公开者除外)全文及时和不加修饰地在网络上,或其它公众可以方便查询到的地方。另外出于减少司法专横、改善审判作风以及分清法官的责任的目的,笔者认为,对评议时的不同意见也应公开。同时详细载明多数派的意见为什么成立,少数派的意见为什么不成立,要有一个说理的过程,为今后社会价值观变化后,少数派的观点成为主流埋下了伏笔,体现对司法判决相对合理性的尊重。
[参考文献]
[1]周春明,《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战略选择》,我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2]主编,《WTO与我国的司法审判》,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陶凯元著,《国际服务贸易法律的多边化与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法律》,法律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4]刘俊武,《与时俱进的法治进行时――2001年我国法治进程的回顾与前瞻》,我国青年报,2001年12月31日版
[5]国荣,《WTO规则与我国法制建设――以透明度原则和司法审查制度为视角》,《长白学刊》,2002年第5期
[6]韩立余,《WTO规则的适用与我国国内立法》,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4》,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一、被害人应得的赔偿实际上难以保障
(一)精神损害方面的赔偿难以保障
我国《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刑事诉讼法将附带提起民事诉讼的范围局限在了物质损失的范围内,并且对于精神方面的损失明确不予保障,产生了这种制度与民事赔偿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法律冲突。可能会出现民事侵权行为中遭受相对较轻的侵害可以获取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而刑事案件,如,猥亵妇女儿童等案件中,遭受重大精神损害的被害人却无法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尴尬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尊严,人权的呼声日益高涨,法律在惩治犯罪,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同时却不能恰当的维护公民个人的利益势必会成为法律的一种悲哀。
(二)与损害相适应的的赔偿难以实现
刑事附带民事审判制度是一种先刑后民的审判制度,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刑事审判达到惩罚犯罪,预防犯罪的目的,在其过程中附带性的提起民事诉讼。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这里民事诉讼的附属地位。这种情况下在附带的民事诉讼中得到与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害相适应的的物质损害赔偿是很困难的,司法实践经常出现只是象征性的赔偿的现象,以犯罪为中心被害人被排除出局成为旁观者的诉讼结构无法得到根本上的改观。[1]另一方面,司法实践中刑事审判结束,被告人被依法判处刑罚的情况下,即使附带的民事审判做出了适当的损害赔偿的判决,判决实际上也是难以执行的。
(三)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规定不完善导致赔偿难以保障
1.并非被害人的法定人、近亲属,而为被害人支付了丧葬费、医疗费、护理费或着尽到了主要赡养或抚养义务的人,是否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这个问题上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法及最高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并没有对其做相关的规定,造成了司法实践中的法律漏洞,例如甲领养了一位未成年孤儿但是并没有办理合法的领养手续,某日孤儿在一起交通肇事中丧生,那么在检察院在提起交通肇事罪的公诉时,甲是否有权利向肇事者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直以来这都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如果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归属于孤儿名义上的法定人或者近亲属,对于孤儿实际上的抚养者甲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2.善意取得人在被追赃之后,能否作为第三人参与到附带民事诉讼中向被告人提出赔偿?
《物权法》第106条规定了第三善意取得人对于善意取得物的所有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9条也指出: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然而,我国司法实践中赃物,遗失物往往不是用善意取得的,赃物,遗失物的善意取得人往往不具有对该物的所用权。《物权法》第243条规定所有权人在请求善意第三人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善意第三人必要的维护费用。但是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在刑事诉讼中难以实现,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诉讼当事人界定并不包括第三人,因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审判程序中,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被忽视,难以得到保障。
3.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死亡时,被害人应向谁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中,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付有赔偿责任的人的规定指出死刑犯的遗产继承人可以作为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但是并未指出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在诉讼过程中死亡时,被害人应向谁要求损害赔偿。
二、不符合民事审判中要求的公平精神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在理论界存在不同争议,有的人认为它是一种刑事诉讼模式,有的人认为是一种民事诉讼模式,而有的人则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混合的诉讼模式。无论它被怎样定性,民法中的公平公正原则是不能被忽视的。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但是,刑事诉讼是一种存在明显力量对比的审判模式,审判中,公诉方代表的是国家,社会利益,有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被告方与之相比显然处于弱势,而这就非常容易导致在附带的民事诉讼过程中,诉讼双方不平衡现象的出现。司法实践中甚至可能发生诉讼过程当中,法官站在原告的一方,借用刑罚的威慑力,甚至用加重刑罚威胁民事被告,要求其对原告承担损失赔偿的畸形局面。
(1) 当事人对陪审审判程序的选择权。
美国陪审审判制度与我国陪审审判制度的一个最核心的、最有实质意义的差异在于,陪审审判是一种由宪法保障的权利-权利可以放弃。象有权选择由陪审团参加的审判一样,当事人也有权选择没有陪审团参加而仅由法官进行的审判(在刑事审判中他还有权选择供认犯罪而完全免予审判,即诉辩交易)。程序选择权赋予当事人根据自己的程序利益和实际需要作出自主判断的机会,当事人可以选择对他而言最为有利的程序,从而使不同审判程序制度的不可避免的内在缺陷在这种选择中得到过滤。比如,由陪审团参加的审判可能使审判的公正性有更多的保障,却比仅由法官进行的审判要复杂得多,当事人为此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成倍于法官审判。如果当事人认为陪审团的非理性的同情心并非总是帮助好人,或者当事人认为不值得为案件付出昂贵的成本或付不起如此昂贵的代价,他可以放弃陪审审判的权利。
相比之下,我国的陪审审判程序是由法律作出原则性规定而由法院作出自由裁量的制度设置,在实践中,是否由正式法官组成合议庭常常是法院根据在册法官是否够用而决定的。对于是否接受由陪审员参加的审判,当事人没有程序选择权。换言之,陪审审判是强加于当事人的程序,而被迫行使某种“权利”实质上构成了一种义务。即使当事人认为由专业法官组成的合议庭审判比由法律外行参与审判的混合法庭更能保障审判结果的正确性,他也只能接受法院为他安排的陪审审判程序,反之亦然。
(2)陪审员的产生方式及以此为基础的相对独立性。
美国陪审团成员的相对独立性首先是由陪审员的遴选程序保障的。陪审团候选人是法院辖区的选民,法官从选民民单中摇奖式的随机选择组成具体案件陪审团,全过程均由双方律师参与,如果律师有正当理由认为某公民不宜担任本案陪审员,比如他事先熟悉案情,则可以提出申请,经过双方辩论后排除;各方当事人还有一定名额的“无条件异议”权。陪审员选择的随机性使陪审员没有职业法官那样屈从于腐败或滥用权力的动机,因为他们既不依赖于司法当局而生存,也不会因为追求职业升迁而屈从于政治干预;与此同时,自案件审判开始审判员与世隔绝的制度性安排使审判员也独立于社会舆论;当事人双方律师对选择陪审员过程的参与承担了与回避制度同样的使命,使陪审员独立于某种社会角色或人身关系。
我国的陪审员是由法院聘任的,其身份与美国法院中的司法辅助人员差别不大。他们在法院辖区有某种身份,比如法学专家,或某种有代表性的模范、先进人物,或曾经有过正规、非正规司法经历的退休人员,经法官“选拔”、聘任之后,即作为法院常设的编外法官并接受法院支付的定期或定额报酬。参与具体案件审判,也是由法院临时指定的,不过没有随机产生程序。这些陪审员之所以能够作为案件的裁判者,往往是基于他们对当地情况的熟悉或在当地的威望。如果经过人大常委会以正式程序任命的法官且不能作为人民的“公仆”而免于受任何政治势力和社会利益集团的操纵,那么,这些把陪审员身份作为一种荣誉、奖赏或把参加陪审作为第二职业机会的人,这些没有任何哪怕只是掩人耳目的遴选程序保障的普通人,在熟人社会中行使与法官同样的权力,并且不承担任何职业责任,按照正常的人性推论,他们滥用权力的危险性岂不比法官大得多?
(3) 陪审员的审判权力。
沈德咏副院长在座谈会第一天作了题为“加强审判工作,推进审判改革,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审判监督新机制”的重要讲话。他开宗明义地指出,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按照“三个代表”,全面总结开展审判监督工作的基本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审判监督工作,推进审判监督改革的各项任务,为了开创审判监督工作新局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监督机制上迈出新步伐。围绕着会议的主题,他着重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审判监督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沈德咏副院长首先肯定了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广大审判监督法官的工作成绩,从1996年到2000年,全国各级法院共办理申诉复查案件130余万件,审理再审案件44万多件,为维护生效裁判既判力,纠正错误判决,做好审判善后工作,确保司法公正做出了贡献。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他指出,目前审判监督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审判监督工作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是目前仍有少数法院没有实行立审分立,审监分立,改革进程相对落后;三是审判监督机制滞后。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向了审监工作的正常开展,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为此,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监督工作方面要突出抓好的工作主要如下:(一)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对审判监督工作的领导。1.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审监工作的理论指南和最高标准。即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依法保障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人民法院审监工作的根本任务,把弘扬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审监工作的基本职责。2.要明确人民法院审监工作的性质,增强三个意识。即在坚持依法审判的前提下,增强政治意识,从讲政治的高度妥善处理好每一起申诉再审案件,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增强大局意识,善于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增强政治敏感性,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办案指导思想;增强责任意识,开展审判监督工作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发生错判的原因及时总结,及时向其他部门反馈,同时配合纪检部门,使违法审判行为得到应有追究。3.要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切实加强对审监工作的领导。目前开展审监工作,推进审监改革已经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各级人民法院领导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推进审监工作向深层次发展。(二)正确发挥审判监督职能,切实纠正错误裁判,确保司法公正。最高人民法院成立审判监督庭的目的是加强和统一审监工作,真正实现司法的公正和正义,因此纠正错误裁判,确保司法公正是审监庭第一位的职能。对于那些确有错误的案件,一定要纠正;同时要注意防止片面性和极端化,案件不是改的越多越好,而在于改的是否有理,绝不允许再审案件又被纠正的情况,否则审监工作就无权威可言。(三)加强组织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审判监督法官队伍。肖扬院长曾经指出,审监庭的法官“实际是监督法官的法官,是监督办案的法官。因此,水平应该最高,自律性应当最强。”所以独特人品、独特人格是审判监督法官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具体表现是政治素质应当最高,业务能力应当最高,自律意识应当最强。各级法院审判工作应体现“精审监”原则。
第二,在谈到新时期如何做好审判监督工作时,沈德咏强调了应注意把握的六大关系:(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纠正错误裁判和维护生效裁判稳定性、权威性的关系。法院的生效判决不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就不能树立法律的权威,但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与裁判的公正性是紧密联系的,应该说裁判的公正性是生效裁判稳定和权威的基石,所以,一方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应当尽量维持其稳定性;另一方面,如果生效裁判确有严重错误,并且损害了国家、集体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却不准推翻,就从根本上违反了通过司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实现社会正义的诉讼根本目的。因此应当在强调确保公正的前提下,维护生效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两者不可偏废。(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审判监督工作中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主题,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司法公正包括效率,也包括效益。公正是建立在讲究效率,追求效益基础上的最高目标;效率应体现以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本质并符合效益原则的要求,效益则是司法公正与效率结合的最佳状态。通过审监程序提起再审是对原审错误裁判的一种纠正和补救,因此对再审裁决在公正与效率方面应有更高要求。(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审判监督工作中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关系。实践证明,单纯追求实体公正,忽视程序公正,会损害当事人的正当权利,导致对司法公正的错误理解;相反,片面追求程序公正,就会使司法公正形同虚设。因此通过合法程序保障审判监督活动依法进行,保证再审裁判的公正,意义重大。具体到审判实践中要把握好两点:一是要重视和强化适用程序法的监督;二是对实体法的监督重点要放在案件主要证据的证明效力上。(四)正确认识和处理审判监督工作中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关系。要把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审判监督工作第一位的任务,既不能机械司法,不注重社会效果,又不能片面强调社会效果,而不依法公正裁判。(五)正确认识和处理接受外部监督和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关系。要做到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依法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认真听取来自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见。(六)正确认识和处理上级法院监督和下级法院审判独立的关系。上级人民法院要加强对下级法院审判监督工作的监督指导,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避免监督不力和监督不当倾向,下级法院必须接受上级法院的监督指导。
第三,关于推进和深化审判监督改革的问题。沈德咏指出,现行审监工作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审判制度要求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申诉的主体、时间、审级、次数及申诉和再审理由五个方面的无限制性,由此带来的弊端是:不利于维护正常的诉讼秩序,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动摇了终审裁判的既判力,影响了对司法公正的正确评价,最终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和权威。克服上述弊端的唯一出路就是改革。为此,要抓观念更新,树立新的审判监督理念;抓好理论创建,形成新的审判监督理论体系;抓制度创新,建立新的审判监督机制。最后,沈副院长就改革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明确意见。
会上,与会代表还进行了交流,有四个法院作了大会发言。他们发言的题目分别是: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切实加强审判监督庭的建设,充分发挥审判监督的职能作用”;广西高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改革方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刑事再审开庭的问题与对策”和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论民事再审判决书的论证改革”。可以说,这四个发言很具有代表性,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在实践中地方人民法院对审判监督工作的认识、对策和为改革所作出的努力。
座谈会上代表们分组讨论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规定(试行)》和《全国审判监督工作座谈,会关于当前审判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纪要》征求意见稿,对两‘个文件的修改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
会议最后一天,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监督庭庭长纪敏作总结讲话。他说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对全国法院审监系统理清思路、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推进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谈到如何学习和贯彻会议精神,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创审判监督工作新局面,他着重强调:
首先,作为从事审判监督工作的法官,要不负众望,不负重托,把审判工作搞好。肖扬院长对审监庭和审监法官寄予殷切的希望。他强调要调查研究,强调在现阶段审判监督工作完全有必要加强,勉励全国的审判监督法官要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办好再审案件。由此,审监庭的法官要廉洁自律,各地法院要结合最高法院审监庭的《廉政自律若干规定》,制定出自己的规定,并按肖扬院长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工作。鉴于纠错案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办铁案、出精晶就成为审监庭立于不败之地的生命线。办铁案的关键是要有办铁案的人才,审监庭审结的案件要办成铁案,决不允许再审案件又被改判的情况发生。
我国《民事诉讼法》设立的审判监督程序,是为了纠正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错误而设立的一个特殊的审判救济程序,目的是通过再审,使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调 解书得到纠正,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审判监督作为法院内部对其审判结果进行 的事后检查、验核、监督与纠正,是人民法院对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法实行再审查和再审理,以确保司法公正不受损害的一种司法救济手段与措施,也是国家为了防止冤 假错案,纠正因一时的证据,时限不足及诉讼当事人、审判人员的不当行为所导致的错误判 决、裁定而设立的一种纠错与制约机制。从我国设立的审判监督制度来讲,这一监督机制 对于法院内部纠正那些错案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现在的审判监督 制度之不足,具体表现为:①规定由各级人民法院院长来确认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错误并有权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虽然提高了审判监督的权威与力度,但院长个人的精 力与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出现申请再审的案件较多,院长本人如何应付过来?另外,院长个人又如何来确认某一再审案件是否错误?这些问题在审判实践过程中都没有具体的规范 程序与作法;②法院如何另行组成合议庭来审理再审案件,法律没有严格的规定与要求,致使某些法院临时任意地从其它业务庭抽调审判人员来另行组成合议庭,使再审案件的质量得 不到保证。③审判监督按其内容来讲是包括业务监督和法纪监督。业务监督(即审判监督庭 的监督)包括确认案件认定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是否不当,审理过程中是否违反法定程序等;法纪监督包括确认审判人员是否存在贪污受贿、、枉法裁判 等。这两方面的监督如何有机地结合与运用,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规定,造成审判 实践中产生脱节的现象。④如果错案得以确定以后,如何追究办理错案人员的法律责任,法 律也没有明文规定。⑤审理再审案件,既是监督也是责任,因此如何防止、监督参加再审的 合议庭成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法律也未明确。⑥审判监督其次数如何,法律也没有明文规定,致使在司法实践中,一个案件因当事人的败诉多次向法院提出申诉,各级法院因此多次审理,既浪费各级人民法院的人力和财力,又有损司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当前,在司法腐败日盛,要求错案追究制的呼声日渐高涨之际,针对目前我国审判监督制度的不完善性,如何加强与完善审判监督制度显得更加必要与紧迫。笔者认为改革与完善审 判监督制度。具体的改革与完善意见、建议如下:?
一、实行业务监督与纪检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上面已提到,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审判监督应该包括业务监督和法纪监督两方面的 内容。其中:业务监督范围主要是指本院院长提出监督的案件、上级法院交办的指令再审案 件或提再审案件、人大监督的案件,以及当事人提出申诉的案件,这些案件均由本院审判监督庭对其原判是否正确进行复查。但当前,审判监督程序却没有象审理民事、经济案件那样 有最高人民法院明文规定的具体办案规则及办案程序。为了进一步完善审判监督机制,必须 对审判监督程序中的登记、调卷复查、决定是否立案,以及如何另行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 评议并交由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提起再审等问题做出具体的规定,使审判监督工作 有章可循,也防止审判监督部门,给当事人及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而法纪监督即纪检监察监督的范围主要是按照最高法院明文规定的“八不准”及中央政法委的“三条禁令 ”以及办案人员是否存在贪污受贿、、枉法裁判等问题实行监察与监督。但目前各 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和纪检监察方面的监督都是分离的,这种情况不仅造成法院内部机构 重叠,而且削弱了审判监督的力量并不利于监管力量的优化与集合。同时,业务监督、纪检 监察监管因为各自行使其职能,相互之间沟通与交换信息不够致使错案被认定了,但对审判 人员违法审判责任的错案追究制却未落实及认真执行。这些情况都不利于监督机制的完善及 发挥其有效的职能作用。笔者认为,作为法院的监督机制不应该分离分设,而必须合并成为 一个综合性的监督部门,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有利于提高审判监督的地位与作用。由于 大多数法院纪检监察负责人都是院党组成员,因此,法院内部的审判监督庭的庭长可建议由 纪检监察负责人兼任,这样,业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合并,就能够提高审判监督组织的地 位与作用,有利于开展各方面的监督工作,也加大审判监督的力度;第二,有利于法院机构 精简和人员优化。法院内部存在两种不同的监督机构不仅造成机构雍肿与重叠,而且造成 监督力量的分散,不利于监督人员的优化组合。第三,有利于法院本身与外部监督主体理顺 好关系。长期以来,法院自身并未处理好与外部监督主体的关系,如人大对法院的监督,法 院应以何种机构与之联系、沟通与反馈?由于与外部监督主体的关系处理不顺,当外部监督 主体对法院的审判、执行等司法活动进行进步时,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形:一是监督得不到落 实,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照样盛行;二是监督的错位,致使司法放弃独立与公正,听从外行 的意见或舆论与感情的左右。这两种情形,在人大、政党、舆论等监督过程中都存在与出现 过。笔者认为理顺这种与外部监督主体的关系,其科学与有效的作法就是使法院内部的监管机制统 一并与外部监督主体相对应,互相沟通与联系,使内部监督机制成为外部监督机制的桥梁与渠道,并反馈出监督、监察意见、建议及要求,这样就可以在维护司法独立的前提下,认真 听取各方的意见与呼声,便于发现问题和了解存在的弊端,并就此提出本院的意见与看法, 这既可以发现与查处问题,又不至于使外部监督落空或因其监督不当而干扰法院的独立审判 ,从而达到内外监督力量准确、到位的良好的效果。第四,有利于贯彻执行错案追究制度, 使法纪监察、监督有据可依,并相互行使各自的监督职责,可以有效地制止司法不公、司法 腐败的现象。?
二、实行再审案件独立审判的原则?
按照《民事诉讼法》第184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依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由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出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第二审程序审理,上级人民法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案件也按照第二 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均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并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再 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目前,各级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的通行作法是:本院院长 或主管审判监督业务的副院长建议提交某案件给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再审;如果决定再 审,则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并由合议庭向审判委员会汇报,然后由审判委员讨论决定原判决 、裁定的意见是否正确,并做出维持原判决、原裁定或改判的处理意见。笔者认为,这种作 法是有违法律规定精神的。理由是,确认再审案件的前提条件是原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确有 错误,其复查程序虽然是由本院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但案件进入再审程序后,是 否在实体或程序上确实存在错误,或者错误的情形、性质如何都应该是由另行组成的合议庭 成员在开庭审理过程中才能查明与认定的,其判决、裁定的处理意见也应该由合议庭评议确 定之后作出,不需经审判委员会讨论,这样才能体现出合议庭独立审判的原则。因为再审案 件进入审理程序后是按照普通程序和普通案件来对待的,故必须尊重合议庭在审理中所认定 的事实及审理意见;而如果其判决、裁定的处理意见是必须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作出的,容易造成合议庭成员对案件的审理责任心不强,也容易产生把案件的质量交由审判委员会来 把关的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再审合议庭不仅成为一个虚设组织,而且再审的开庭审理也成为 “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徒有形式。此外,许多再审案件是过去的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如果经过再审审理后是必须改判的,现又必须再经原审判委员会的人员讨论决定,则对案件 的科学与公正来讲都是不昨的。因此,再审案件审理后所作出判决、裁定应该由另行组成的 合议庭独立自主地依法作出,这既有利于法院和法官正确地贯彻独立审判的原则,也有利于 加强与完善合议庭的责任制,更有利于审判监督的有效开展与科学推行。?
三、实行再审案件应当组成优质合议庭进行审理的原则?
案件的立案、审理、执行、监督是人民法院全面行使审判权限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与环节。其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审判权的行使都是不完整的(当事人自愿调解和自觉履行的 也属于范围之内)。审判监督作为审判权限行使的最后也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它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监督是一道案件质量与正义的把关口,凡是有违于司法公正的判决、裁定及相关的行为都必须接受监督、检验、查核与纠正。但长期以来包括审判机关在内的国家机关及人员,其监督与被监督的意识都是十分淡薄和脆弱的,但相对来讲,一般都愿意接受外部的监督, 而对于内部的自我监督包括业务与法纪监督,却采取马虎应付、掩盖抵触甚至讨厌拒绝的心理与态度,总是认为内部监察、监督是拆自家的台,与自家人过不去的作法等等。从未意识 到,内部监督不仅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律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良医治初病,是 最有条件和机会根治其疾病的方法,拒绝或抵制内在监督只会助长其疾的顽固和恶化。由于 对内部监督机制的轻视,因此法院内部监督机构之设置不仅是不健全的,而且其人员配备也 是没有严格的要求与较高之水准,以致出现了把那些业务、纪律较差、年纪较大的人安排 在审判监督庭工作的现象,造成审判监督的水准不高,案件的监督力度不够,案件的监督质 量得不到保证之后果。就监督、监察的实质意义来讲,监督(察)就是查处问题,辨别真假、 判决是非的专业性权力行使。显然,法院的审判监督只能是专业性的监督,这就要求参与监督的人员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精通和较为全面与综合性的专业知识水平。?
既然审判监督是司法救济的一个程序,也是把握案件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它必然是一种高品位高水准的检验、督查、复核及认定案件事实及适用法律是否正确的行为,这就决 定了组成审理再审案件的合议庭人员其素质必须高于各业务庭的审判人员,其组合必须是优 化的,其审理也必须是优质的。因为不这样就不足于发现与查处问题,不足于提高监督的权 威与监督效力。同时,审判监督对法院内部而言,又是一项十分严肃与认真的事情,它不仅 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案件的性质,涉及到原参与审理案件的法官的能力, 行为性质及个人威信等,这些都需要再审案件的合议庭组成人员必须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办案能力水平高的审判人员把好质量关。?
实行再审案件优质审理的原则,就必须改革与完善法律所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 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这一制度,首先必须建立健全审判监督机构,可由最高人民法院 做出司法解释,明文规定凡是再审案件都必须由审判监督庭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复查审理等;其次是充实和加强审判监督的人员,把素质高、业务好、文化知识结构优化人员配备在审判监督庭,把好案件质量关;再次是每审理一件再审案件都应该从优中选尖,这样就能够 保证审判监督高质量高水平地履行职责,从而有力地维护与推动司法公正。?
四、实行审判监督只能给予当事人一次性的司法救济的原则?
审判监督虽然重要,但审判监督也不是没有限制而任意滥用的。作为一种监督制度,它必须有其运用的范围、界限与体系。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7条规定:即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 原判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外,当事人对生效的判决、裁定及调解书到底有多少次申 诉的权利,目前法律及司法解释都没有明文规定,造成在审判监督过程中,当事人多次滥用 申诉权利,检察机关不当地多次抗诉和上级法院随意提审或指令再审的现象经常出现。如某 当事人申诉一宗案件,二审法院依审判监督程序作出了改判的生效的判决,但该当事人仍是 不服,继续向上一级法院申诉,上一级法院即高级法院不仅立案审理,而且也作出与二审法 院许多不同的判决,结果这一案件实际上就经历了三级法院(基层、中级、高级法院)、四次审理(一审、二审、二审再审、高级法院再审),根本体现不出《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两审终 审制度的原则。我们姑且不必去讨论究竟那一次判决的正确,但即这一案件的多次反复审理,都会使诉讼参与的当事人无所适从,并由此对国家法律和司法程序产生怀疑与不信任,也损害了判决及裁定书的权威性,这是其一;其二是该案件确定的法律关系长期得不到承认、实 现与稳定,不利于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实现与履行,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其三是无休 止的诉讼拖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诉讼成本不断增加,不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对于审判监督现有的法律仅规定当事人提起再审期限为两年 ,而不明确规定当事人对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申诉的次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经过再审后所作出新的判决、裁定,即使是发生法律效力的终审判决、裁定,如当事人对此新的发 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判定不服仍可以申诉;检察机关或上级法院也因法律未明确规定而应当 事人的请求也可以提起抗诉或提审等等,这些情况是目前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滥用审判监督行为,其结果只能是弊大于利,故法律必须明确规定审判监督的次数。因此,为了提高审判监督的质量,以免造成诉累。应规定,审判监督只能给当事人一次性的司法救济机会。这样规定的好处有:第一、有利于提高审判监督的效率与效力,增强审判监督 组织及人员的责任与使命感。审判监督作为司法救济的手段与其他权利一样它是有条件的,无限制的滥用该权利,只会损害这种权利的意义与作用。若有法律明确或最高人民法院用司法解释形式规定提起申请再审的机会只有一次,则作为审判监督组织及其人员就会感到自己 的责任重大,并努力做好申诉案件的复查工作;当事人在经过复查再审之后也明白法律的规 定与意义,可以息讼服判,并努力按照司法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与义务来履行。第二,有利于司法权威的树立和司法裁判的确定性、稳定性。任何权威都有它的一维性、确定性、长久性 ,这样,人们才能对其形成信念、认可与服从;我变的权威不仅动摇诉讼当事人对打官司的 信心而且会对其价值产生怀疑。司法文书(主要指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的权威性因为它是依 法定程序作出的,且以大量的事实证据来作为结论的前提,并有国家的法律作为处理标准;同时,经过复查的案件或再审的案件大多都已经历过了一、二审,因此第三次审理也就是复 查再审应该说是比较可靠的,维持这种科学与可靠的司法裁判权就显得很有必要。第三,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减少当事人的累诉和国家不必要的支出。市场经济讲究效益,作为市场 经济的保障机制-司法审判当然 也应该讲究效益和质量,不限制的诉讼纠缠-有的当事人往往是出于不知或不懂而为了所谓的出气来打这些不息官司的,更多的当事人还是为了维护自身不当利益而故意拖延时间来 多次提起所谓的申诉的。因此,在法律上明确限制当事人申诉次数,就可以减少与消除这些 当事人的各种不当打算与行为,为国家和当事人节省宝贵的时间、精力与财富。第四,有利于提高法院与法官的威信。当某种权威受到怀疑时,行使这种权威的机关与人员其素质、能力及信用都是受到质疑的,尤其是审判机关外的监督机关由于法律规定不明确而多次不当提 出抗诉或监督意见,都会使人们产生某种错觉,即审判机关及审判人员的办案能力、业务水平究竟高不高?否则一个官司何以多次纠缠不清、不断?故对于再审这种司法救济的手段与措 施是不能随便滥用的,滥用再审手段不仅会损害司法的权威性,而且不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 ,更不利于公民对法律和司法尊严的信心与服从。因此,笔者建议,对于司法救济(即审判监督)应该在法律或司法解释方面明确规定:“不论是当事人请求再审、检察机关提出 抗诉或上级人民法院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或提审的案件只能给予一次性司法救济的机会, 再审以后所作出的判决、裁定,上级法院或上级检察院不得再依审判监督程序再次进行再审、提审或抗诉。”?
在我国,公诉权作为检察权的内容之一,具有法律监督的性质,笔者认为不应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独立出来超然于诉讼职能之外或之上,理由如下:
(一)从检察制度的诞生和历程考察可知,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活动的监督职能从其诞生开始,就与公诉职能同生共存。
从西方检察制度的起源看,早在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普四世将国王人改称为检察官,从而诞生了意义上的检察制度。当时的检察官就被赋予两项基本职权:一是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对犯罪进行侦查,批准对被告人的起诉,参与法院的审讯;二是代表国王对地方行政当局进行监督,成为国王在地方的耳目。从我国古代与现代检察制度有着相似功能的御史监察制度看,作为古代检察官的御史,其职能是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对违反朝纲政纪的官吏进行弹劾,参与监督中央司法机关对重大案件的审判,在全国范围内或在特定地区对地方司法进行监督和检察,同时具有监督和控告功能。由此可见,不论中外,从检察制度最初产生的时候起,就具有两项功能:一是承担法律监督职能,二是从事追究犯罪、控诉犯罪的职能。与之相比,稍晚产生的英美法系国家的检察制度与此稍有不同,作为国王(或国家)法律顾问的检察官一直是刑事案件的起诉人之一,没有提起刑事公诉的专属权,但对行政法律的实施及政府行为的法律监督职能却很全面,包括运用衡平法救济督察纠正地方政府机构的违法侵权、督促政府各部门及地方政府履行法律、为政府各部门提供法律协助、代表政府对所有的法律提案给予解释、回答、质询等等。在近现代的发展中,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检察职能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在法国,检察官行使法律监督权的职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完善,检察官可以指挥司法警察、监督预审法官,在审判中的地位大大高于辩护人,并不受法官指挥权的限制。检察机关的地位也发展到了与法院等量齐观的程度。在日本《检察厅法》明确规定,检察官有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的权限,也有请求法院正当运用法律的权限,监督审判执行的权限。而在英国,《犯罪起诉法》对检察机关公诉权的确定,使检察机关追诉犯罪的职能得到强化,其法律监督职能则未得到相同程度的发展。同时,在英美国家发展起来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更加强调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要以平等的身份与被告方展开对抗,相对弱化了其监督职能。尽管发展趋势不同,但总的来看,监督职能都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之一,与对刑事犯罪的公诉权并存。只不过在西方国家,比如法国,即使检察官的监督权利很大,但法律并没有赋予其独立的法律监督者地位。而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主义国家在宪法及基本法律中,明确赋予检察机关独立的法律监督地位,并赋予其进行监督的一系列职权,是对世界检察制度的极大创新,并通过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及司法实践得到空前的发展。我国在检察制度上借鉴了前苏联的做法及列宁的法律监督理论,也是对我国上御史监察制度的基本精神在现代法律制度中的传承,并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前苏联的中国特色。可见,我国检察制度中检察机关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二)从法律规定上看,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是我国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原则
我国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和职权,是由《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所赋予和确认的。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也在总则中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使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活动进行监督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作为基本原则,其意义就在于检察机关不是在诉讼活动的某个阶段或某个局部行使某些具体的监督权力,而是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贯穿刑事诉讼过程的始终,包括对刑事诉讼各个阶段、参与到刑事诉讼中的各方主体的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所以,对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是这一基本诉讼原则的必然要求。同时,这种监督又不是任意的、脱离于诉讼程序之外的,而是通过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在各个诉讼阶段可以行使权力,及行使该权力应遵循的法定程序的规定来实现的。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发现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提出纠正意见的权力,以及发现法院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有权提出抗诉的权力。因此,其一,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活动包括审判活动是有权进行法律监督的;其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又是通过具体的诉讼权力实现的。在行使诉讼权力的过程中,检察机关的作用又从两方面得到实现:一方面,检察机关通过行使立案侦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等诉讼权力,实现惩罚犯罪分子或者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作用;另一方面,检察机关通过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执行监督等监督权力,实现其保障国家刑事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的作用。这两个方面统一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之中,统一在具体的诉讼权力之上,实施起来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是《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在诉讼活动中的诉讼权力,为检察机关顺利地进行法律监督提供了基本条件,检察机关必须通过这些权力参与到诉讼活动中,才能对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正确执行国家权力的行为进行法律监督;也正是这些诉讼权力,使检察机关在各个诉讼环节上具有一定的程序决定权,保障了法律监督的实现。与此同时,检察机关行使具有法律监督性质的权力,也使刑事诉讼中的违法行为能够得到纠正,从而保证了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依法、顺利进行。这些方面就构成了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原则的实际内容,也是检察机关行使审判监督权的法律渊源。
论文关键词:分居 婚姻 离婚
在现实生活中,夫妻结婚后因为一定的原因分居而离婚已是不少见的现象,也存在双方分居而不离婚的情况,因此分居产生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如何很好地解决因分居产生的问题是法律不得不面临的课题。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四项规定“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从立法上将“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又调解无效的”的情形作为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依据。但是,在审判实践中虽然有当事人以此为由提出离婚诉讼,法官因为分居含义不明确和当事人举证困难等原因在判决中无法以该条文作为判决离婚的依据,使该条文只停留在法律文字层面,无法发挥其应具有的作用。究其原因,是立法所作规定抽象、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立法上只认可了现实生活中夫妻没有解除婚姻关系而分居的客观事实存在,即法律中只有分居名词,而没有完善的分居制度,实践中法官和当事人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适用法律,导致如何认定分居、分居引起的法律后果等实体问题和如何实现分居等程序性问题无法解决。分居制度的确立在完善婚姻立法、协调分居期间的财产关系、为离婚案件的审理奠定客观标准和基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法律有必要明确规定分居的含义、分居原因、分居实现的方式和法律后果等问题,以便在审判实践中做到有法可依。
一、分居含义
明确分居的含义是确认分居存在的最基本的前提。分居从字面上看就是分开居住,分居的定义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直接规定。有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分居定义。分居是指“夫妻间不再共同生活,不再互相履行夫妻义务,包括停止性生活,经济上不再合作,生活上不再互相关心,互相扶助等”,分居“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是对应于同居而言。其基本语义为:夫妻间Separation of bed and board,直译为夫妻分开寝床和分开食桌。它形象的表述了夫妻间终止了共同的经济生活、性生活和相互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等同居义务的状态”,这些定义明确地指出了分居的客观表现,但没有全面反映明确分居的构成要件。
分居可以定义为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为感情不和基于双方或者一方的意愿没有共同生活和相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事实状态。从概念上明确分居的构成要素必须满足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客观上没有共同生活和相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事实,主观上具有分居的要求。分居是夫妻在不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的一种生活状态,分居制度不应该只是为离婚而设计的制度,分居也为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为种种原因感情不和不愿意共同生活但又不离婚或考虑是否离婚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方式的选择可以是双方都愿意,也可以是单方愿意。
二、分居原因
分居的原因必须是能够引起夫妻双方感情不和的原因,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不是因为工作、学习等客观原因引起的,只要存在对双方共同生活有严重影响的事实和双方或一方不愿意继续共同生活即可。如意大利民法典第151条规定:“无论配偶一方或双方的意愿如何,有事实表明配偶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了不能再继续共同生活的程度或者可能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严重损害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分居申请”。
具体而言可以参照离婚的原因而确定,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可以明确下列情形是导致分居的原因:(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4)一方与他人通奸;(5)一方隐瞒自己患有传染病、性病而仍坚持与配偶发生性关系;(6)一方有严重生理缺陷或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7)其他引起双方感情不和的原因。
三、分居实现的方式
分居的实现方式是指要进行分居的双方或者一方通过何种方式达到分居的目的,通过何种方式明确分居的状态。分居是双方或者一方内心的真实意思表示,如何将这一内心的想法付诸实施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实现,从而表明主观上有分居的要求,即如在美国“分床分食还不足以构成分居离婚,至少有一方必须在主观上有解除婚姻关系的愿望,并且明确表示这一愿望”④。由于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明确实现分居的相关规定,所以当事人要将分居这种生活状态存在一定期限作为离婚或分居期间子女抚养、财产纠纷等问题争议的证据,确定分居实现的方式显得特别重要。
(一)登记分居
登记分居是指双方当事人因感情不和并对分居的相关问题已经达成一致意见,通过订立书面分居协议并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确定双方分居的方式。分居协议的必须是夫妻双方当事人都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主观上都完全达成一致意见时才能订立,分居协议对子女抚养和财产等问题的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不存在双方或者一方规避法律如损害债权人利益或者子女利益等情形,经登记机关登记后就应该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双方离婚,法院应该将分居协议作为双方感情不和而分居的事实存在的证据加以采信。
我国婚姻登记机关在受理离婚登记时不问离婚原因,只对离婚的请求进行形式审查,避免了夫妻双方对离婚原因问题上可能存在的相互指责。法律可以赋予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分居的职责,因为登记分居是必须要双方一致同意分居的情况下才能采取的方式,也不必须要求双方阐明分居的原因。协议分居体现了婚姻自由原则,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志,缓和双方的矛盾,避免了当事人的讼累,也节约司法成本。
(二)诉讼分居
意大利民法典第150条规定:“分居可以诉讼或协议的方式进行,提出诉讼分居或请求协议分居的权利仅属于配偶”。菲律宾共和国家庭法规定分居诉讼可以是简易诉讼。诉讼分居是在夫妻双方感情不和但又不能就分居相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形下,一方向法院起诉要求分居的方式。作为配偶一方的当事人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起诉条件向法院提起分居诉讼,法院受理后,可以采用简易程序进行调解和审理,对分居的原因进行实质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裁判双方分居。
四、分居的法律后果
分居事实的存在表明夫妻双方只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分居状态的性质“既不能完全归于婚姻存续期间的性质,也不能完全和离婚后的性质相同”,在法律后果方面,分居也应该与正常情况下夫妻共同生活有所区别,否则,分居制度的设计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在夫妻人身方面,分居期间虽然没有解除婚姻关系,但是免除了夫妻之间相互扶养的义务,双方没有再婚的权利,夫妻之间仍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在分居期间的子女抚养方面,分居期间夫妻双方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依然存在,不因父母感情不和而免除。分居期间子女随一方共同生活,另一方有义务支付抚养费,同时享有对子女的探望权。在分居期间的财产方面,继续实行夫妻共同财产制已不公平,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应该当然实行分别财产制。在分居期间双方各自的收入归各自所有,各自的债务也应该由各自承担。
关键词:审判组织建设 分类管理制度 法官员额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F817 文献标识码:A
根据司法体制改革整体规划,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将被划分为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三类。从当前的改革实践来看,各地在实行人员分类管理的改革中,将关注焦点集中在法官员额制改革方面,关注的是法官个人,即有哪些现有法官能够入额,但对法官员额制改革如何与审判组织建设相衔接,关注度不高。对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如何细化,研究不多。
一、加强审判组织建设应是法官员额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司法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法院人事制度改革,而人事制度改革又以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为核心。在人员分类管理改革中,法官和审判辅助人员如何管理则是重中之重、核心中的核心。但无论如何改革,加强审判组织管理与建设都是必须直面的问题。
审判组织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内部组织形式,也是案件审理的基本制度保障。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两种:独任制与合议制。其中,对于独任制审判组织而言,主要适用于案件事实清楚、案情简单的案件以及其他使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除此之外的其他案件,在审判实践中多采用合议制形式审理。合议庭是合议制审判组织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合议庭的组成上,由审判员或审判员与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
独任法官或者合议庭是行使审判权的主体,员额法官是审判组织的组成部分。审判组织是相对稳定的、固定的,员额法官则应当是流动的,需要不断更新、保持活力。审判组织不是一个虚化的概念,而应当是一个实体的存在,应当是员额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的制度载体。法官员额制改革不是目的,而应是手段,在于如何以其为基础,提高审判组织建设水平;加强审判组织建设,提高审判组织审判能力才是法官员额制改革的最终归宿。
对于员额制改革来说,选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是第一步,也是基础性工作。选拔任用法官,应当对法官个人的审判经验、业务素养、工作能力乃至学历、业绩等因素进行全面考察,优中选优。第二步,除独任审判或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审理案件外,以入额法官为基础,组建相对稳定的、高素质合议制审判组织(即合议庭),围绕合议庭的工作需要,配备审判辅助人员,最大限度地提升审判质量,提升审判效率。
如果我们仅重视员额法官的选用而忽视审判组织建设,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改革的积极作用。从当前部分试点地区的改革实践看,首先进行入额法官选拔,其次围绕入额法官配备法官助理等辅助人员,组建以法官个人为核心的审判团队,开展审判活动。这种模式如适用于基层法院审理简单诉讼案件或者特殊程序案件,案件审判权更加集中,只需要主审法官个人对案件进行判断,即可形成案件审判结果,辅助人员配置到位又将极大地减轻法官负担,极大地提高案件审判效率,对于基层法院独任制审判而言,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以员额法官为核心的审判团队在需要采取合议制、审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时,会面临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合议庭的组成。如果采用“主审法官+人民陪审员”的模式,由于人民陪审员随机抽取,陪审员在法律素养、审判经验方面存在差异,案件审理及合议质量就不能完全保障。在司法实践中,名为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实为审判长个人说了算的情况并不少见。在二审案件中,需要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如果采用由各主审法官组成合议庭的模式,在合议庭中,每名法官都有各自承办的案件,主审法官之外的其他合议庭成员只是陪审作用。在实际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主审法官对其承办的案件提出处理意见,其他合议庭成员简单附议的情形,审判不充分,合议不充分,案件审理质量同样堪忧。这种情况下,在由优秀的员额法官组成的合议庭中,往往会出现1+1+1
实现法院人员分类,目的是将具有审判资格的人员从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优秀的审判资源集中在审判岗位上。但是优秀的审判资源,即这些入额的优秀法官必须依靠审判组织才能在审判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与我国合议制审判职能制度不可分割。法官员额制改革必须与审判组织建设同步进行方能发挥最大效能。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如果采用“主审法官+辅助团队”的管理模式,在司法实践中容易产生偏差,极易混淆辅审判工作和审判辅助工作的区别。所谓辅审判工作,是相对于核心性审判工作而言的,两种工作从性质上看,都属于审判工作,都应由具有审判职权的法官来承担。核心性审判工作是指组织庭审、主持调解、签发文书等审判核心工作;辅审判工作是指参与协助调解等相对于核心工作而言,属于配合性、辅的审判工作。所谓审判辅助工作,是相对于审判工作整体而言的,属于保障审判工作,处于辅助地位的工作,如庭审记录、文书送达、卷宗整理等。这类工作可以由不具有审判权的司法辅助人员承担。
目前,一些地方的司法改革中,出现了由审判辅助人员调解案件的情况,这实际上是模糊了辅审判工作与审判辅助工作之间的区别。如果不能对两种工作性质进行清晰的区分和定位,在今后的司法审判实践中,有可能会出现审判辅助人员权力扩张,甚至出现审判辅助人员代行部分审判职权的情况,这样的结果违背了司法改革中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的初衷。
二、实现员额法官分类管理制度是加强审判组织建设的制度基础
在入额法官组成的合议庭中,对合议庭成员应采取分类管理模式,即建立主审法官和陪审法官双重管理制度,两者均具有法官身份,共同对案件质量负责,但在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上有所区别。在采取合议制的审判组织中,应确定审判长,审判长即案件的主审法官,主审法官即案件唯一承办人,负责组织、主持庭审、主持案件合议,负责向审委会汇报案件以及签发法律文书等。合议庭其他成员为陪审法官,审判中参与案件庭审、案件调解、调查核实证据、案件合议等审判性工作,向主审法官报告工作,对合议庭负责。
在人员管理上,对主审法官和陪审法官应采取不同的管理考核模式。对于主审法官而言,重点应当从案件的整体质量和审理效率层面进行考核,具体如庭审质量、合议质量、文书质量、案件办理周期、当事人服判息诉情况等方面。对陪审法官而言,考核管理应当从完成主审法官所分配任务情况、任务完成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入手。对两类法官的管理应当有所区别、各有侧重。
在合议制审判组织中,建立陪审法官制度具有下列优点:一是陪审法官具有法官身份,能充分调动合议庭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陪审法官的工作主动性;二是审判组织稳定,陪审法官工作职能更为单一,有助于增强合议庭成员之间的工作默契,提高审判工作效率;三是职责明确,主审法官与陪审法官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对各自的工作向合议庭负责,共同对案件质量负责;四是有利于合理划分审判人员与辅助人员的工作职能,对组织庭审、案件调解等对案件实际处理结果将产生实质影响的审判性工作,一律由员额法官承担,对草拟文书、起草报告等事务性工作,由审判辅助人员承担。
以法官员额制改革为基础的法官分类管理制度,将成为加强审判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高素质的审判组织,才能确保案件审理质量,确保办案效果最佳化。
三、建立陪审法官选拔机制是确保审判组织活力的长远保障
关键词: 人工岩壁攀登; 运动价值; 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79-02
攀岩运动是一种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时尚休闲运动,被誉为“岩壁上的芭蕾”。人工岩壁攀登是从传统攀岩 (Traditional Climbing) 演变出来的一种运动,它讲究平衡技巧和肌肉的运用,不靠死力且人工石墙可随意调整难度,是一项以人的自身能力在人工制造的攀岩墙壁上攀登的有氧运动项目。该运动惊险、刺激、安全、优美,集健身、娱乐、竞争和挑战于一体,具有安全性高、精确性和操作性强的优点,能够拓宽人们的视野,增进其身心健康,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对塑造人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群体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陶冶情操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故老幼皆宜。正是由于人工攀岩项目这一独特的运动价值和其所蕴含的体育文化,该项运动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并得以快步发展。
一、攀岩运动的起源、发展以及人工岩壁攀登
(一)攀岩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攀岩运动源于欧洲,是由登山运动派生而来的新兴项目,上世纪 50年代兴起于前苏联。1974年被列入世界比赛项目,同年9月前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登山组织率先在前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举办了首届“国际攀岩锦标赛”。后由前苏联提议,经国际登山联合会决定每两年举行一次国际攀岩锦标赛,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 1992年被列为奥运会表演项目。中国是一个拥有很多高山的国家,地理条件极为优越,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便坐落在我国青藏高原与尼泊尔的交界处。鉴于登山运动对地质勘探、测量和地貌、气象、生物等科学研究工作的贡献等,1958年6月中国登山协会正式成立,中国于1987年在北京怀柔登山基地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攀岩邀请赛,参加比赛的有国家登山队、新疆、、青海、成都地质学院、地质教育中心、地矿部体协、火车头体协、中软公司、武汉地质学院、以及特邀的日本长野山岳协会和香港攀岩队等12个代表队40名男女运动员,此后每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许多次全国性的攀岩赛事。
(二)人工岩壁攀登
人工岩壁攀登是随着人造岩壁墙的出现而产生的一项运动,是在人工制造的攀岩墙上进行攀登,包括室内攀岩馆和室外人工岩壁。相对于自然岩壁攀登它具有对初学者安全性高、攀爬方便、省时省力、不可预见因素少,可以进行大众性健身,也可以进行定期训练或进行专项训练,参加人员集中便于交流切磋,可以对攀登路线进行保密性设置等等许多优点。因此,人工岩壁攀登已成为大众健身活动以及进行攀岩比赛的主要形式,近年来该运动正逐渐走进青年人的生活空间,成为一项都市化、大众化的时尚休闲运动。
二、人工岩壁攀登的分类
(一)按攀登形式分类
按攀登形式分可分为自由攀登(free climbing)、器械攀登(aid climbing)、顶绳攀登(top rope)以及先锋攀登(sport)四种形式。自由攀登就是不借助保护器械(主绳,快挂,铁锁等)的力量,只靠自身力量攀爬,该种攀登形式在我国占主导地位,较符合体育的涵义范畴,主要考验人体的潜能。器械攀登就是借助器械的力量攀登,对于难度超过攀登者能力范围的路线可以借助器械予以通过,其意义存在于攀登者的项目目标和活动历程中,而不在于攻克难度动作。顶绳攀登就是在岩壁上端预先设置好保护点,主绳通过保护点进行保护,攀登者在攀登过程中不需进行器械操作,安全,脱落时无冲坠力,适合初学者使用。先锋攀登就是在路线上预先打上数个膨胀钉栓和挂片,攀登过程中将快挂扣进挂片成为保护点并扣入主绳来保护自己,攀登者需要边攀登边操作,它比传统攀登安全性高,可以降低心理恐惧(fear factor)对攀爬的影响,从而全力以赴突破生理极限,挑战最高难度。
(二)按比赛形式分类
按比赛形式分可分为难度赛、速度赛、抱石赛三种形式。难度赛是以攀岩路线的难度来区分选手成绩的优劣,难度攀岩的比赛结果是以在规定时间里选手到达的岩壁高度来判定的。速度攀岩如同田径比赛里的百米比赛,充满韵律感和跃动感,按照指定的路线,以攀爬所消耗的时间区分优劣。抱石比赛线路设置较为短小,但难度较大,需要有较好的爆发力和柔韧性,比赛设置结束点和得分点,抓住得分点并做出一个有效动作便视为得分,双手抱住结束点3秒算作得分。
三、从运动价值角度审视人工岩壁攀登的文化内涵
(一)人工岩壁攀登能够促进身心健康
人工岩壁攀登对人的身体要求很高且很全面,攀爬者在攀登过程中,一些很少参与运动的小肌群、小关节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这对身体的各部分素质的发展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人工岩壁攀登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惊险刺激的运动,它不仅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更需要顽强的拼搏和知难而上的进取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说人工岩壁攀登是人类在征服岩壁,不如说人类在挑战和战胜自我。当你一步一步爬到岩壁的上沿时,成功的喜悦便会油然而生,在攀爬中你会体会到任何事情都可以在坚持和努力中达到成功。其实岩壁的每一个难点就像人生的每一个“坎”,攀爬岩壁就是在经历挫折和考验意志。当今的人们特别是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大多就像是温室中的花,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一遇到挫折就会萎靡不振,精神失常甚至会去自杀。攀岩运动在帮助我们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可培养我们的心理,使我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特别是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促使其以新的精神和面貌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二)人工岩壁攀登的娱乐性
人工岩壁的出现,使攀岩已发展到既是一项运动又是一项娱乐,目前在国内外,各种攀岩俱乐部到处可见,不同层次的大型、小型、室内、室外、成年、青少年、男子、女子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攀岩比赛和娱乐活动不时举办。另外在一些学校、公园、体育中心、军警训练基地以及一些特种部队等也开展了这种训练和娱乐活动。
(三)人工岩壁攀登的观赏性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人工岩壁攀登以其独有的登临高处的征服感吸引了无数爱好者,惊险刺激、安全性高是人工攀岩运动最根本的特点,并能充分满足人们要求回归自然、寻求刺激、从中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欲望,这也是它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源。由于攀登者在岩壁上稳如壁虎又矫似雄鹰,被誉为“岩壁芭蕾”极具美感和刺激,故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四)人工岩壁攀登的竞争性
人工岩壁攀登不仅仅用来满足大众化的健身,也有相当激烈的比赛,按其比赛的三种形式即难度赛、速度赛以及抱石赛,国内外不同层次的人工攀岩比赛较多,并非所有的比赛都进行每一个项目的比赛,一般来讲比赛中设置难度赛和速度赛的居多。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它也有其规定的评分标准,它的评分就像田径比赛有竞速项目又有尺度丈量项目,如速度赛就属于竞速项目,难度赛属于尺度丈量项目,但同时也存在诸如这样的一种情况,当两名运动员攀爬高度及攀爬境况相同时,此时就要以二者的攀爬时间长短进行评判。人工攀岩比赛的竞争性不逊于足球和比赛,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它有着一定的观赏价值,同时也不乏激烈和精彩。
(五)能够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工岩壁攀登不是简单、机械的身体活动,在纵横交错的岩点之间蕴藏着无数条通向胜利彼岸的路线,如何选择与取舍,取决于攀爬者的想象和创造。攀岩就像是一门艺术充满着想象和创造,这也是它被誉为“岩壁上的芭蕾”的魅力和原因所在。人工岩壁攀登极具挑战性,是一项考验人的胆量、意志和毅力的运动,一条路线通常会被设置很多难点,主要是考察攀爬者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够培养和教育一个人独立思考、灵活应变、善于观察和分析以及勇往直前最终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品质,经常练习攀岩不仅能启发攀爬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且能够提高攀爬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能够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和群体协作意识
人工岩壁攀登是一项协作运动,有攀爬就会有保护,攀爬者之所以敢于在岩壁上“翩翩起舞”,就在于对保护者的绝对信任,而保护者透过这种信任更能体会到自己对攀爬者的责任,这对培养人们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工岩壁攀登活动,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交往,能够增强人与社会的联系,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关心他人和尊重他人,同时还可有效的培养当今的人们在竞争中善于与人协作共事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人工岩壁攀登项目对其它运动项目的促进性
随着人工岩壁攀登活动项目的日益推广和快速发展,它不仅是锻炼身体、促进心理的手段,同时发展人工岩壁攀登项目对其它体育项目运动技术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人工岩壁攀登特别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岩壁攀爬,攀爬者在行进中根据路线及岩壁支点踩点的需要,不时会运用到悬垂引体、用力收腹、下肢开阔度的踩点等动作,这就要求攀爬者要有强有力的手臂力量、腰腹力量及良好的肢体柔韧。体操运动项目中男子六项、女子四项几乎每一个单项运动技能都需要有良好的上臂力量、腰腹肌肉力量及良好的柔韧,如男子吊环、高单杠、女子高低杠动作中大量的悬垂、屈伸上动作;男子鞍马、男女自由体操及女子平衡木项目中除了需要有强有力的手臂力量、腰腹肌外,还需要有良好的肢体柔韧。鉴于二者在运动过程中某些运动技能的相似性和共同特点,人工岩壁攀登能够作为体操项目的辅助练习方式,对促进体操项目运动技能的提高有着很好的娱乐性启示和导向作用。
结束语
人工岩壁攀登不仅仅是一项休闲、娱乐活动,它除了教给人们基本生存、休闲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全面提升人的生活态度和品味。知识和技能是相对有限的,而精神和意志则是无限的,面对困难挫折你会如何应对?你能承受多久?如何与他人沟通并获得他人的帮助等等,这就是人工岩壁攀登所能帮助我们解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岩壁攀登这一体育运动项目全面提炼和补充了传统运动的内涵和外延,凸显出攀岩运动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雷.极限运动(中华好少年强身健体丛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69-74.
[2] 王海英.从教育价值角度阐释高校开设人工攀岩课程的功用[J].新西部(下半月),2010(4):173、178.
[3] 解文杰.全国第三届体育大会攀岩大赛评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