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陶艺范文

生活陶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活陶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活陶艺

第1篇:生活陶艺范文

生活世界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领域,没有任何一个人不是存在于其中,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离开它而存在。同时,它又是一个最富有活力的世界,它集合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所有需要,它展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同时也显示着人类生活中最感性的文化形式。从根本上说,生活陶艺的创造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就是一种走向生活世界的物质化艺术行为。在当代社会,生活艺术化与艺术化生活构建着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作为创造美的生活陶瓷艺术同时也引领着一种新的审美风尚。

一、 融入生活是当代生活陶艺赖以发展的前提

形式、结构、和谐和功能是人们常常用以谈论某种产品的主导性概念,也是生活陶艺作为一种创造性产品的重要物质性和形式性特征。很明显,仅仅从这些客体形式来讨论,有着相当的局限性,它应该有更广泛和多维的语境。而这个语境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来说,就是人类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生活世界。离开了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空间,生活陶艺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生活陶艺是为生活而作,无论它有何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生活世界各方面的物质性和文化性的需要,任何一个生活用具都是一段历史的浓缩。作为一种物质化的艺术,显然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它以物质性的器具这种感性的方式直接切入人们的生活世界中,与使用者的包括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在内的整个生存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整个生活存在,人们总是根据自己对日常生活的看法和态度来选择生活使用品。

二、实用性与个性化审美构建生活陶艺的重要内涵

人们制造物品,都是带着具体的实用目的,所谓“物以致用”“物尽其用”,如果离开了具体的用途,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正如人们为了解决吃喝的需要才有了碗。但事情决不是仅此而已。不然,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陶器时代,人们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证,何必要花费精力在陶器上进行装饰。“虽然陶器的发明源于生活的需要,但到目前为止,考古还未发现纯粹为应用而无审美追求的陶器。”可见,除了实用,还有审美的需要。如图1为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我们知道,盆属于陶器中的饮食器,但原始先民们在接近盆口的内壁,绘三组舞蹈纹饰带,每组五人,皆腰系兽皮,并肩携手,欢快起舞。画面再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生动景象,体现了早期先民无拘无束的精神心态和生活方式。作为造型艺术之一的陶瓷艺术也具有双重性质:既有物质产品的实用性,又具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方面的审美性。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它是在对物质材料进行艺术加工之后产生的工艺与美术互相制约的融合物。生活陶艺的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制作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功能性产品的活动。被制作的物品理应具有功能价值和形式价值,应当把其功能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

我们知道,生活陶艺是为人的生活和生存服务的,倘若它连最基本的使用功能都不具备,那它就根本不能被人的世界所接受。在实用行为中,物质功利的需求作为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需求,具有远比耳目之娱的审美需求更实际、迫切得多的意义。所以不难理解,对于一个饥饿者来说,当他面临“得珠者不能得粟,得粟者不能得珠”的选择时,他理所当然的会毫不犹豫的做出“吾取粟耳”的决断。但是只要主客观条件许可,人们决不会“谨此则止”地满足于实用价值。而总是企求实用、审美二者的兼取并收。“一件实用品的生产并不是局限在实用的范围内,而总是纳入到一定的文化体系之中并在其影响下行成的,因此它的审美价值就不仅是功能完美的展现,而且也是社会审美理想的展现。”同为瓷器,宋瓷的清雅、清瓷的艳丽,是不同时代的实用-审美需求使然;哥窑的开片、钧瓷的窑变,是不同地域的实用-审美使然;官窑的豪华,民窑的简朴,是不同阶层的实用-审美的需求使然。如此看来,当代生活陶艺的发展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又有了新的含义,那就是个性审美风尚的使然。它的灵活多变、个性的张扬正好与当今人们求新求奇的消费现状相吻合。但有一点必须看到,由于现代社会的历史发展,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科学技术的产生与运用,种种现代观念的迅猛增长,使人类的感受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它的实用性及审美性合一,但面对着未来的发展,它正逐渐走上与实用分离的道路,以纯粹的观赏形态,步入当代生活。实际上,从手工生活陶艺中提炼出美的元素与现代工业品的设计相结合,生产出与以往大工业机械制品所不同的符合现代审美的日用生活陶瓷制品,正是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去弥补过去机械化生产所顾及不上的空白,为当代生活陶艺的多元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能性。

三、 艺术化生活更加促进了生活陶艺艺术化的发展

无论是工业文明还是后现代文明,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生活空间越来越朝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艺术形式和美感结构不再是一种远离生活世界和对抗生活世界的精神象征和想象王国。谁都知道生活最基本的就是生存,当生存问题解决以后,人们就要追求美好的生活以及更适合自己个性的生活方式。艺术化的生活无疑是人类最为理想的、一种自由的、艺术的更为符合人本性的生活。作为人类的一种理想,其追求可以说从人类文明诞生时就已经开始萌生了,它的标志是在造物中对美的追求与物化,这通过产品和造物得以体现。艺术化的生活是美的生活,同时又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美统一的生活。不仅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物质产品和环境都是美的和艺术化的,还要求具有物质产品的精神美以及使用者、生活者作为主体所必须的超越物质之美的自由的、艺术化的精神追求。19世纪美国思想家梭罗就曾用自己的生存与事件说明艺术化生活重要的是精神世界之善与美。在当代社会和文化条件下,一方面,艺术越来越取得了生活化的形式,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日益消解,极大地促进了生活世界的艺术化倾向;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生活世界的艺术化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希望生活世界的物质性实用产品具有更丰富的艺术和审美内涵。因此,生活陶艺的创造性活动应更好地利用艺术所具有的精神价值以及艺术所具有的反思判断力以创造出更艺术化的作品,让艺术融于生活。

四、 生活陶艺设计引导了生活艺术化的趋势

我们正处于一个注重设计的年代,生活陶艺的创作是否需要设计,回答是肯定的,不容置否的。生活在新文化语境下的每个人,也都无一不时地处于设计状态中。生活陶艺的设计正是通过把艺术与人的生活世界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的物质文明的现实世界,开创了人类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新的生存空间和文化空间。它虽然是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但在某种意义上,它就是设计的物化形式。尽管它强调个性的张扬,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毫无章法地随心所欲。恰恰相反,从构思、成型到烧成以及到销售、售后等各方面均没有脱离设计的范畴。一件优秀的作品往往是包含了许多巧妙的设计思维。良好的设计能解决许多问题,能够提升和美化人们的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而低劣的设计会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在陶艺的创作过程中,其设计既可能是有意识的从事,也可能是无意识的进行,个人采取的某个行为也许就构成了一种新的生活设计。还有可能的是,他本来是想这样设计偏偏导致了别样的结果。无怪乎,在一套作品中找寻到多个灵感,也不足为奇。只不过,“相比之下设计成分多的作品其理性、严谨、装饰的成分多,作品的内敛倾向和共性的范围相对也广泛一些。反之则表现随意,浪漫的成分多,作品的外张性和个性的范围也相对更大一些。”所谓设计的艺术化和艺术化的设计,就是一种赋予人类的生活世界中的物质形式以审美特征的设计,是一种真正依靠美的规律来塑造世界的物化形式的艺术。要求我们的设计活动赋予我们的生活世界一种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引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活朝着更为艺术化的方向发展。我们不仅可以从文学艺术这样的纯粹审美文化产品中得到艺术的感受和体验,而且也能从饱含设计的作品中感受和体验到一种艺术化和审美化的东西。如图2为江南秀的作品,作者以质朴的蓝印花布为装饰,透露着浓郁的江南气息,把物质性实用产品的创造与非物质性的文化活动联系起来。因此,生活陶艺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行为更加促使了生活世界的艺术化。当然,它设计思维的产生无疑还有赖于陶艺家对生活世界客观存在的认识,有赖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和生活经历中认识和把握客体对象,由此才能创造出更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性产品。

结语

物质化的生活带给我们一个丰富的世界,然而物化的美的却是每个时代人们为之不懈的追求。生活的审美不仅仅是艺术人士的专爱,它以各种媒介的方式融入到生活当中,为人们熟知被人们接受,生活陶艺只是其中的媒介之一而已。

生活的艺术化发展为生活陶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人们又可通过艺术来审视生活,促进两者艺术化的进程。“生命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过程,当现代人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这一过程时,现代生活便和现代艺术融为一体,显示出现代生命的新光辉。”

注释:

[1]吕金泉. 生活陶艺之我见. 中国陶瓷工业. 2002年.

[2]李建盛. 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2年.

[3]丁亚平. 艺术文化学.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6年.

[4]许江. 人文艺术.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年.

[5]李建盛. 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2年.

[6]罗筠筠. 审美应用学.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

[7]白明. 世界现代陶艺概览.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1999年.

[8]张道一. 工艺美术研究.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8年.

第2篇:生活陶艺范文

一、生活陶艺的概念研究 1、生活陶艺的概念

生活陶艺是处于生活劳作状态有感而发的创作或为生活空间增加审美色彩、生活情趣设计制作的陶瓷艺术品。主要体现陶艺制品的实用性、情趣性、独特性、生活性与自然性。生活陶艺设计与创作的自由感与随意性决定了作品的整体面貌是“生活性”的艺术品,不同的创作者都可以进行生活陶瓷制品的劳作,对于工艺精致、思想内涵等要求没有传统陶瓷及现代陶艺严格。根据个人艺术修养及技艺能力的高下,创作出不同价值品味的作品。

2、生活陶艺的主要特征

生活陶艺是现代陶艺的一个重要分支,我们平常看到的生活陶艺作品基本都是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物品。生活陶艺涉及非常广:茶具、镶具、花器、餐具等等。可以看出,实用功能是生活陶艺的重要属性,脱离了其实用价值,生活陶艺便不成立了。

然而,生活陶艺作为实用的器具却与我们生活中一般的生活用具相去甚远。因为它倾注了陶艺创作者大量的情感和设计思维,每一件生活陶艺作品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件作品,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反复考量的。由于生活陶艺都是完全手工制作的作品,有别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产业陶瓷,所以每一件生活陶艺作品都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

二、生活陶艺介入现代家居生活的背景

现代人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是现代家居装饰发展的基本前提。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不再停留于基本的温饱,而会把多余的资金来投入到物质享受中去。所以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环境意识的迅速觉醒,人们开始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开始重新考虑,并由此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人文”的追求使艺术在家居生活中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室内外环境设计更注重环境的特征、气氛、归属感。于是,都市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于更富于情感、更富于艺术化的事物。这就为生活陶艺介入现代家居生活提供了一个契机。

三、生活陶艺在家居生活中的审美特征

1、生活陶艺的艺术化

20世纪初,人类社会处于工业化初步发展的阶段,人们对机器抱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并且十分欣赏那些规整实用的工业制品。一切以实用功能至上,它的价值也体现在物质上,即实用领域。而生产手段上,则完全建立在机械化生产的作业中,同时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又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统一化却使人失去了个性表现的空间。经过后工业时代人们的不断反思和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人们对日用品物质属性的追求开始转变。生活陶艺正是最好的范例,所以生活陶艺的艺术性在人们对物质的选择上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是生活陶艺重要的审美特征。拥有实用功能并且兼具艺术审美价值的生活陶艺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

2、生活陶艺的自然化

人性的回归,最佳方式莫过于艺术,而有个性的陶艺可以不断地增强人类的感性,使人的心灵获得平衡发展。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柏拉图说,“真正的美来自所谓的颜色、美的形式”。现代陶艺的美是一种理念结合。生活陶艺创作者充分体现对生活与人性的关注,以丰富多彩的个性创作为动力,用浓厚的“泥、火”趣味,用新的艺术理念、新的审美意蕴,传达一种精神。以浓缩的形式,与更多艺术门类进行交融。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陶艺作品是人类渴望获得回归自然的感悟。

3、生活陶艺的情趣化

第3篇:生活陶艺范文

生活陶艺作为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形式,从古至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人们提供实用与审美,在装点家居、增加生活情趣的同时,还通过艺术创作表现淳朴、自然、宁静的气息,使人们保持轻松平和心态的同时,享受一种悠闲怡然的生活。

一 生活陶艺的实用与审美特性

生活陶艺顾名思义, 就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陶艺品,它是手工制作的、具有实用功能的陶瓷制品, 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碗、盘、壶等,这些基本的器物满足了人们的日常实用,它的实用性把它和人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而发展到现代,越来越丰富的产品被艺术家和手工艺人们创作出来,通过写实、夸张、变形等手法进行创作,并赋予其设计新意,像茶具、杯子、烛台、花器,还有小型陶塑、陶艺壁饰,甚至女孩子喜欢的陶制发卡、挂件等, 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其色彩的淡雅、柔和、朴素、造型设计的奇特秀美,手工艺极强,都博得了大众的喜爱。

二 生活陶艺介入现代家居环境的背景

家居环境是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空间, 不但具有实用性,和人们的审美情趣等息息相关, 即在满足居住者的功能需求之外,打造独属于居住者的空间气质,使居住者对家居环境产生归属感。而人是环境的主体和服务对象。人对环境的需求决定着环境设计的方向。而现代人对家居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与人是一种共享的关系,人们在好的环境里精神就会愉悦,反之,生活在里面就会不舒适。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环境意识的迅速觉醒,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开始重新思考,并由此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泥土、水和火构筑而成的陶瓷艺术无疑具有着浓重的令人亲近自然的因素,这正是改造和美化现代人居环境所需要的,而泥土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生活陶艺又是土与火的产物,对现代人的心灵是一种很好的补偿,使人有回归自然之感,是最能体现现代人的情感与心理需求的,生活陶艺以其充满情趣的造型和装饰,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因而颇得大众的青睐,并逐渐走近普通人们的家居生活,成为家居装饰中的“精神产品”。

三 生活陶艺与现代家居环境的和谐性

家居环境中,和谐是美观的首要标准。所谓和谐,包含谐调之意。它是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使各种室内物体的形、色、光、质等组合得到谐调,成为一个非常和谐的统一整体。而和谐化,就是使各个对立因素在发展中求得平衡,并将具有差异性、甚至矛盾性的因素互补融合,建构成一个有机的、谐调的整体。

1、现代家居环境中生活陶艺的风格

风格,是指美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要从艺术作品的整体上呈现出来。“风格”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具体到现代家居环境中,那就要突显居室的文化内涵,强调主人的个人品位,是家庭主人的爱好和情趣的表现。而根据设计师和业主的审美和爱好的不同,室内环境分为很多种,大致有传统风格、现代风格、中式风格、欧式风格、自然风格、复古风格等等多种室内设计风格。所以成功的将陶艺品融入独具风格的现代家居环境中,不仅能彰显主人修养、风格、品位,而且是对主人的修养、兴趣、爱好、审美、阅历,甚至是情感世界的诠释。

陶艺作品中,生活陶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或细含蓄、或粗犷质朴的风格,一定要与现代家居环境相匹配。如图一,圆润、光滑而又质感的紫砂壶,加上壶体本身透露出来的沉稳色调非常适合放在传统风格的家居环境里,产生古朴的感觉,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实用需要, 而且体现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愫。

真正具有独创风格的艺术品能够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成功地实现作品与环境的真正融合。比如现在自然主义风格比较流行,这是因为科技发展,对人类居住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生态问题、城市建设的发展等等一些负面影响,人们感觉越来越向往自然,而现在有一些回归大自然的家居装饰品,就是利用一些树皮、树叶或麻草、石块来装饰的,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怀念。图二这一组茶具《水中荷》保留了手工刻划的痕迹,施釉后产生的水纹如一泓溪水般澈亮。随意性产生的肌理透出泥巴的泥性,很有亲近大自然之感。

2、现代家居环境中生活陶艺的色彩

生活丰翼于色彩的存在。在当今个性化渐盛的时代,人们喜欢或欣赏一套服b、一件装饰品, 完全可以单凭被其色彩的吸引而选择购买、收藏,生活陶艺品也不例外。日新月异中, 生活质量带动了人们审美情趣的提升,千变万色的陶艺制品更是这一时期的“新贵”。一件生活陶艺的色彩完全可以单独充当吸引人视线的主角如(图三)。

如图四的《如意碗》,釉色温涧,色彩淡雅,在现代家居环境中,给环境整体增添一份宁静与雅致,而色彩感觉丰富活泼的生活陶艺小罐,在家居环境中起到点缀的作用。

一件拥有好的色彩感觉的陶艺作品可以迎合大众的口味,美化家居,又可以引导大众进而提升大众的欣赏水平,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这种迎合与引导的互动关系,也反映了装饰品与家居环境的和谐化。

3、现代家居环境中生活陶艺的形体(形体组合)

就陶艺品而言,一旦融入家居环境,那么它的形体所包含的高低、大小对整个空间环境就很重要了。陶艺品的形体和家居环境的关系要力求达到立体与背景统一,错落与布局协调,要从屑室的面积、层高、整体环境来考虑,同时宜精不宜多,还要与居室的装饰风格相一致。如果你拥有一两件精美的生活陶艺品,摆放又得当,会让人感觉到:在家居中品味陶艺,是一种享受,如果是形体组合(图五),更要注意艺术效果。随意的填充和堆砌,会产生没有条理、没有秩序的效果。艺术品的布置有序会有一种节奏感, 就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给人以享受一样,要注意大小、高低、疏密、色彩的搭配。产生一种“秩序感”。成功地把一组作品融入到家居环境中,既可以丰富整体形象, 又可以打破某个局部的单调感,成为“焦点”或趣味中心。

如今,朝向个性化、趣味化、多元化发展的生活陶艺作品已成为家居的亮点,能够体现文化情操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那些集艺术性、装饰性、观赏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生活陶艺作品(如图六),如今已成为许多消费者热衷选购的物件。由此可以看出生活陶艺在我们家居生活中的地位,与我们的现代家居生活相协调。

第4篇:生活陶艺范文

[关键词] 生活陶艺 ;装饰特征; 成型 ;烧制

生活陶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陶瓷器具,是人们为了解决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设计的器具艺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之后,以手工制作形式存在的传统陶艺逐渐发生分野,一部分实用为主的器皿陶瓷逐步走向产业化,转变为批量生产的现代日用陶瓷;另一部分传统陶艺则放弃了实用功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陶艺本体语言的探索和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上,并最终形成一个新的艺术门类——现代陶艺。陶瓷艺术原本是生活的艺术,它曾经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是日用陶瓷的批量化规模化生产使先前传统陶瓷的人性与个性丧失殆尽。而另一方面,走向纯艺术的现代陶艺却远离了人的现实生活而高高端坐于美术馆之中,人与陶艺之间被一层透明的玻璃隔绝了。生活陶艺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它既有现代陶艺的材质语言和手工成型的手段,具有鲜明的手工制作的特性,同时生活陶艺还融合了日用陶瓷的实用功能,因此,生活陶艺是现代陶艺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是陶艺从精神向实用功能、从精英艺术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作为实用器皿,生活陶艺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作为一种情感化的器具艺术,生活陶艺还有鲜明的装饰特征。本文将从生活陶艺的成型与烧成两方面探讨生活陶艺的装饰特征。

1装饰与成型的整合——结构即装饰

“装饰”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的解释,作为动词使用的“装饰”被解释为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从这种解释里我们可以体味到装饰的两个关键词:附属性和表面性,即装饰附属于造型主体表面。在先秦时代的论著中,装饰即“饰”,饰如同“伪”,伪又与“文”同。我们所熟知的孔子所谓“文质彬彬”,既强调重质不能轻文,追求文与质的辩证统一。苏珊·朗格说:“装饰不单纯像‘美饰’那样涉及美,也不单纯暗示增添一个独立的饰物。‘装饰’与‘得体’为同源词,它意味着适宜、形式化。” [1](p56)苏珊·朗格强调装饰的适宜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所追求的文与质的和谐统一是一致的,从“适宜”的另一个角度来看,装饰是适宜于它所装饰的东西,装饰仍然是附属性的。

传统意义上的装饰多是附着于物体表面的纹饰,在传统陶艺中装饰的附属性和表面性表现的十分充分。传统陶瓷装饰手法可以绘、刻、堆、釉来概括。“绘”是指彩绘,在坯体和胎体上以描画的形式进行装饰,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青花、粉彩、古彩等。“刻”与“堆”的装饰手法流行于釉下彩和釉上彩兴盛之前,“刻”是指在坯体上以刻划花、剔花、镂空(玲珑)、半刀泥等手法进行的装饰,还包括在已经烧成的胎体上进行刻画——刻瓷。堆是指在坯体上的堆塑装饰。釉是指颜色釉装饰。这四种装饰形式有共同的特点,它必定是以坯体或胎体为装饰载体,以陶瓷装饰材料在载体上刻画一定的装饰内容,从而对造型主体进行锦上添花的修饰。纹样、纹饰是依附于器物表面的附属物,造型是装饰的载体。因此传统陶艺的装饰与造型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在传统陶瓷的发展演变中制陶先民强调造型与装饰的谐调性,而造型与装饰之间却鲜有渗透。传统陶瓷的装饰多是在装饰纹样和形式上的变化,因此传统陶瓷的装饰多是陶瓷造型的附属物,它的变化多存在于陶瓷造型的表层。

从传统陶艺到生活陶艺,实用的本质没变,但其装饰却由表面走向结构。生活陶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陶瓷器具,一般来说生活陶艺具有较强的手工性,这主要是因为生活陶艺吸收了纯审美的现代陶艺的造型、装饰、烧成语言。与传统陶艺的严谨、唯美不同,现代陶艺把陶艺本体语言的造型能力极大地释放出来。陶艺的泥料与釉料自身具有的丰富表情,泥料的可塑性可以记录陶艺家创作的每一个痕迹,泥料的质感,受力所产生的形变、裂隙,泥料与釉料的结合所产生的层次感都成为陶艺最朴实材质美的表现。现代陶艺本体语言的丰富性,使得陶艺艺术魅力的显现并不过于依赖造型形式,陶艺与雕塑的区别也在于此。生活陶艺的设计比较注重对这种材质美的保留与表达。与传统陶艺相比较,生活陶艺的装饰少了对造型的表面修饰,多了对陶艺材质美的显现,装饰多融合于陶艺的成型过程之中,融合于结构之中。

在传统陶艺中,造型与装饰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领域,而在生活陶艺中这两者却走向统一,造型要素可以具有装饰意味,装饰要素也可以是造型结构的一部分,从装饰的角度来看则是装饰的结构化。“筛光”(图1)为一组灯具,这种被称之为“新薄胎”的陶瓷设计,因胎体近似普通白纸的厚度,使它具备极佳的透光性,作品由镶接手法而成,因泥片的重叠造成不同的厚度,在灯光的映衬下呈现有规律的叠影造型,叠影即是其装饰内容。这种材质和手法还被运用于咖啡的设计中(图2),同样的叠影效果隐现于杯体之上,不同的是,在灯具上有规律的叠影造型,在在咖啡杯上,则成为随意,无规律可循的。这两种效果都是坯体成型所造就的艺术效果,灯具的制作使用了相同尺寸的泥片拼接而成,光影有规律可寻,而杯子则是采用了制作灯具的泥片下脚料,因而制做杯子的泥片都是随意的、偶然的造型,这恰恰造就了杯子的叠影效果更加的随意、自然天成。陶艺泥性的一大特点在于它的随意性、随机性,传统生活陶艺的造型是中规中距的,讲究对称、均齐之美。生活陶艺则注重泥性的发挥,但这些因素也具有装饰意义。造型与装饰合而为一,难分彼此。模具成型是一种传统的成型方法,石膏模具成型需要将泥桨注满模具,待石膏吸收了一部分水分,泥桨变干而紧贴于模具内表的时候再将多余的泥桨倒出,完成注浆工序。北欧陶瓷设计师的作品《茶叶筛》(图3)采用石膏模具成型,而在这个作品中,作者并未采用这种传统的注浆工艺,而是利用模具吸收水分的特点,采用甩浆的方式,将泥桨抛洒于模具内,待泥浆具有一定硬度时,将坯体取出,这种泼洒泥桨的成型方式能够创造出一种类似波洛克似的抽象肌理。不难理解,抛洒的泥浆构成的点、线、面结构,既是筛的结构,同时也是筛的装饰,泥桨的泼洒兼有成型和装饰的作用。生活陶艺抛弃传统陶艺的表面装饰把装饰与结构同化,创造了生活陶艺“无装饰的装饰”的新结构,并使装饰更深刻地进入了结构层面,丰富和拓展了生活陶艺装饰的存在方式和意义。

生活陶艺装饰的结构化并非孤立的现象,早在设计的现代主义阶段,设计界曾经有反装饰思潮,今天看来所谓的反装饰设计其实就是装饰的结构化。反装饰运动中最为著名的设计师是奥地利建筑家阿道夫·卢斯。卢斯主张建筑以实用为主,崇尚简洁而抽象的造型。卢斯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甚至认为“装饰是罪恶”[2](p56)。卢斯反对装饰,虽然从表面看来建筑强调实用,外部完全没有装饰,但是他强调了建筑物的比例,强凋墙面和窗子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建筑的窗子、线脚等细节依然是构成整个建筑之美的装饰元素。 “现代建筑、设计等实用艺术对装饰的背离,实质是这一艺术内部的一种变革与调整,是自身整体的一种自我适应、更新与发展。自我的调整与变革,最终不是排除装饰,而是通过否定的方式找到更合理、更具时代性、更具结构意义的装饰与形式。” [3](p173)

2烧成与装饰的融合——烧成即装饰

第5篇:生活陶艺范文

一天,小羊陶陶跟着妈妈去歌厅玩,当时,歌厅里面乱哄哄一片,一点秩序也没有,歌厅里的领班维持了半天秩序,仍然是一片乱糟糟的。小羊陶陶很着急,突然大叫了一声:“Please lend an ear!”歌厅里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大家把视线都转向了小羊陶陶,还七嘴八舌的议论: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is child?”

“What’s wrong with you?”

“...”

大家迷惑不解。陶陶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大声解释起来——“Lend an ear!”这一短语出自莎世比亚的历史剧“Julius Caesar”(《裘力斯·凯撒》)中,这句短语的意思是说“注意,听我说几句”。也可以说成“Lend one’s ears”。

在这部戏剧中,凯撒遭到了谋杀而死,在他的葬礼上,Mark Antony(马克·安东尼)冲着一群拥挤吵杂的罗马人说道:“朋友们、罗马人、同胞们!请听我说。(Dear friends, Roman, Compatriots! Please lend an ear!)” 那群人听到这句语,就立刻安静了下来。所以说,“Lend an ear!”的意思是指“注意,听我说几句”。

陶陶精彩的讲解刚一结束,歌厅里就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不停地夸奖陶陶是个了不起的孩子……

周末,小羊陶陶约了好朋友小羊恰恰一起去玩,在回来的路上,他们觉得有点饿了,就一起走进了一家新开的Pizza店吃东西。

嘿,Pizza店里真是热闹。门口摆放着漂亮的花篮,脚下还有红红的地毯,到处都是漂亮的气球。小羊陶陶和小羊恰恰一边品尝着可口的美味,一边讨论着刚才的趣事。正当他们讲到有趣的时候,只听到老板对一个服务生叫道:“Shake a leg!”两个小伙伴停了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感到非常纳闷。陶陶站起来,礼貌地向身边的服务生询问:“叔叔,打扰您一下,刚才老板说的那句话‘Shake a leg!’是什么意思?”服务生小声对他说:“小点声,老板有点急了,他在催我‘快点’呢。”陶陶答道:“那么说,刚才老板说的那句话,意思就是‘赶快’了,对吗?”服务生点了点头,边干活边向他解释:

“Shake a leg!”其实是一则英语俚语,它有两个意思,一是“跳舞”,二是“赶快”。现在,老板的意思是第二个,他是叫服务生抓紧时间或赶快行动。如:We’d better shake a leg, or we’ll miss the bus.(我们得抓紧点儿,要不就赶不上公共汽车了。)

陶陶谢过叔叔,他对恰恰说:“生活中的知识真多呀!看来不好好学习一番会被落下的。”恰恰直点头。

周末,小羊陶陶的爸爸带他去吃美食。陶陶可高兴了。

陶陶的爸爸开着摩托车来到一家音乐Pizza店。在音乐Pizza店,小羊陶陶一边吃着比萨饼,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这时,爸爸问他:“陶陶,我要考考你。”陶陶边吃边答道:“好,爸爸,您问吧。”爸爸拿出一张纸条给陶陶,陶陶看了一眼,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

爸爸,Colour的意思是“颜色”,不过除此以外,它还有别的意思,colour加上s构成复数后,除了表示“各种颜色”之外,有时还具有和“颜色”毫不相干的意思。在成语show one’s colours中,colours则解释为“本质、本性、真面目”,所以show one’s colours便为是成语“暴露真面目”之意,可译为“原形毕露”。但在运用这个英语成语时,它并不总是用于贬义的,显露出原来不为人知的优良品格时,也可以用成语show one’s colours。如:

When the danger came to, he was brave.(当危险来到时,他是勇敢的。)(褒义)

The fox showed his colours.(狐狸暴露了他的真面目。)(贬义)

第6篇:生活陶艺范文

陶瓷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又伴随人类文明的漫长过程,成为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和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因素。时光飞逝、星移斗转,多少个文明古国由盛而衰,多少个封建王朝灰飞烟灭,但陶瓷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昂首屹立。追述陶瓷艺术的起源与人类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陶瓷艺术的发展也体现了人类的进步。从古代的生活器皿到现代的生活环境陶瓷都融入了人们对生活的认识。本文的目的是论证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与生活具有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陶瓷艺术;生活;创作

在21世纪的今天,陶瓷艺术创作不仅是以具有实用性为其创作目的,而且是更趋向于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艺术家本身情感观念的展示。然而不论现代陶瓷艺术如何发展,其与生活依然是息息相关的,俄国19世纪著名革命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把生活比做金条,把艺术比做钞票。”以此说明艺术是生活的替代品。无论这张纸币以何种形式出现,它也依旧是金条的替代品,那么现代陶瓷艺术也就是生活的一个替代品,其充分诠释了现代陶瓷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一、陶瓷艺术的创作源于生活

黄宾虹曾说:“穷天地之生机,窥自然之和谐,悟万物之生机,饱游沃看,冥思遐想,穷年累月,胸中自有神奇,自动化自为我有。”这样的作品才有生机,说的无非就是取材于生活,领悟于生活。社会生活是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对社会生活的这种依赖关系,首先表现在艺术家往往是从生活实践中获得创作动机和创作灵感,尤其是艺术创作的内容,更是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所以说,无论是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亦或是其它艺术,其创作都离不开生活。亚里士多德就曾强调:“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现实的模仿。”现代陶瓷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形态,它是创造者思想价值观的体现,但其始终立足于生活,有对生活的临摹,也有对生活中某些事物所蕴涵的意义的延伸和体现,之所以涌出如此众多千姿百态的意识作品,正是由于他们凝聚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独到发现和深刻理解,然而却没有远离生活。“作品妙在似与不似间,大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创作原则,强调艺术家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创作营养,并反映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美是生活”,然而对一个艺术家来说。重要的在于发现生活的美,并使其升化为艺术的美,令人真切的感受到生活是美的。

二、陶瓷艺术创作是生活的升华

有很多陶瓷艺术家的作品与生活中具体实物,看似毫无关联,并不是写实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然而其实这只是一种蜕变,一种把生活抽象化的蜕变,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生活中现实的延伸,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外延于表象万千的不同形态,表现独特主题,体现从内核到外延形态之间去解剖事物的智慧,立足于现实生活中实物的基础上,表现其内涵,另一种就是以生活中现实事物为对比,立足于抽象,精炼体现辩证关系,其依然是以生活为事实依据,与生活密切相关,只是在原本事物上加以提升,使其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也就是说“陶瓷艺术创作”既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是生活的升华。

现代陶瓷艺术创作,在审美观念方向追求的美是多种形式的,它既不排斥生活本身所存在的美,又要表现创作者本身的独特性。它来源于生活中的原型,加以创作者的思想、内涵、以独特的手法表现出来,就是遵守了陶瓷艺术的创作原则。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另一方面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两方面通过陶瓷艺术工作者在创作中相互渗透、彼此融合,并物化为具体艺术形象的陶瓷艺术形象。因此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与现实生活的产物,其加入了作者的主观因素,然而其固然离不开客观现实。现实生活是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但陶瓷艺术创作同样不能离开主观创作,只有当创作者调动他强烈而丰富的想象来从事创作时,才能塑造出一个个完美的杰作。从这种意义上讲,现代陶瓷艺术创作必然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结合,是生活的再现、生活的升华。在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中,有着写实与抽象两种风格。抽象意义上的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毫无疑问是取材于生活,体现作者思考的物质再现,它已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摹本,是一种精神的寄存。

三、陶瓷艺术创作必须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20世纪中期法国哲学家萨特和美学家让•杜维纳等也认为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决定了艺术的不同功能,杜维纳认为:社会环境对艺术的干预,是在现实生活的层面上实现的。他们都看重当代现实世界中的社会性主题,看重艺术的社会功能。

如今人们喜爱陶瓷艺术的目地是为了抒发感情,是为了表现情感,是为了生活得更有情趣,是希望通过“用心用手的工艺”来洗刷机械文明的冷漠,给人以纯朴和宁静及回归自然的心理感受。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当人们摆脱了物质生活条件束缚后,很自然地会开始对赖以生存的环境重新考虑,从一开始对奢华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的追求到后来对这种方式产生厌倦和排斥感,最终向往大自然的单纯、安详。于是人们开始渴望回归自然,希望创造出符合人类意志的人工环境。但当人们逐渐发现人工塑造的环境还远远不是他们希望的理想生活空间时,有必要重新以人为本,对“人―空间―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化、艺术化的设计协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艺术设计”。 现代陶瓷艺术进入建筑和环境领域,是现代艺术领域的新拓展。现代陶瓷艺术和建筑,环境的融合,打破了现代陶瓷艺术加纯艺术的结构形式,拓宽了其艺术语言的表现力,也有别于以往陶瓷材料在建筑和环境中的应用,而更注重人文文化和艺术表现,因而,现代陶瓷艺术不只是纯欣赏的造型艺术,同时也是具有实用价值的设计艺术,是环境设计、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陶瓷艺术这一艺术语言,是现代环境设计的一门新课题。

我们可以将陶瓷艺术看作是现代人生活中的调味品,如果你的家居装置得精细典雅,适宜的摆放些精美别致的瓷器,使室内的空间不著痕迹地延伸出主人的品味,而在田园风味的居室环境中陈设一套粗陶器皿做点缀,会使房间的主题产生变奏,看到简朴后面的那份温馨。试想现代家居中,一件小小的陶瓷艺术器型其所占的位置,虽说与那些豪华的家具和高档的家用电器相比微不足道,但它对人视觉上的感受却不容低估,挂于墙壁或置于台桌上的陶制灯罩,其形态各异,长方体形、三角体形或半圆体形,以及不规则状,透过器体面上雕刻的各种随意的几何纹样,带出了一份温情与纯真,虽见不到华丽的包装,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浓烈的人情味。例如,以茶壶造型为底座的陶器的台灯,外型相当别致,带来了视觉上的新鲜的感觉;细长的陶制玄关桌面,配以线条简洁的桌脚,表现出一份悠然自在的生活环境,陶版壁画的特殊触感,则令人觉得亲切有味;利用厚实的陶器加以简洁的线条制成各种家饰,展现出干净利落的风格,使古朴陶瓷艺术能轻轻松松地融入日常家居生活之中。厚实的陶质艺术品,于纤丽中散发出典雅芬芳,它产生的艺术效果是“致广大”,它可以是“尽精微”,也可以是华丽、淡雅、凝宜质朴。更可以晶莹璀璨。因而,它在现代艺术的创造中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其实如今的陶瓷艺术不仅仅是制陶者本身的孤芳自赏,它已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并成为一种时尚被推广开来,当衣食不再成为问题,人们则开始对精神生活重视起来,亲和自然,深具浓厚文化艺术气息的陶瓷艺术走入普通人的家,营造着高品味的生活环境。

陶瓷自其原始时期出现至今一直是为满足人们生活而存在和发展的,它因社会环境和各时期人们审美情趣的不同而改变、发展,是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时期的生活剪影,因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陶瓷文化史。陶瓷的创作意念来自于生活,是对自然界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对自我精神生活的感悟。它广泛的反映了社会文化、社会习俗、社会观念以及社会哲学。总之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无论题材如何,风格如何,都是一个个来自于生活的音符,在跳动着,在弹奏着,合成陶瓷文化的旋律。生活造就了陶瓷艺术,陶瓷艺术反映了生活。

参考文献

[1]宋建林.现代艺术社会学导论[M].知识出版社.2003.9.

[2]{英}罗森.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

[3]雷体沛.存在与超越-生命美学导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8.

[4]陈进海.世界陶瓷艺术发展史[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5.4.

[5]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

第7篇:生活陶艺范文

饮酒,有很多种情况:单位应酬、朋友聚餐、酒吧消遣等等,大部分人将喝酒当成了一种社交方式,酒精的助兴作用被放到了首位;而品酒,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酒与心的交流。

品酒,尤其是葡萄酒,一个“品”字道出了它的真谛,先看后闻再喝,小酌一杯,再搭配一点奶酪、坚果,慢慢体味这其中的奥妙所在。杯中酒,心中事,在酒入喉的那一刻,相互交融。沁人的芳香,让思绪暂时离开喧嚣的尘世,自由地去翱翔……

葡萄酒品饮,品位至上

葡萄酒,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有一种气质、一份高雅、一股艺术气息。这个有着鲜艳色泽、醇厚果香的酒精饮品,已经上升为一种高品位文化。从种植葡萄、酿造过程到储存方法、品酒步骤,葡萄酒的一点一滴都是那么讲究,它的独特性也成就了人们对于“品位生活”的追求。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人罕有闲暇时光,对于喜爱葡萄酒的人士,难得的品酒时间就显得格外珍贵,如何选购到称心又放心的葡萄酒产品成为首要问题。歌琳宝红酒汇——一家专心致力于国外优秀葡萄酒中国内地推广及葡萄酒消费文化传播的国际机构,是西班牙威歌特罗萨(Vega Tolosa)、阿根廷领地等多家海外家族酒庄在中国大陆的独家销售机构,同时与世界几乎所有葡萄酒著名产区建立了长达12年的不间断联系,产品涉及各国名庄酒,突出的“独特性、价值感”深得业内权威人士的赞誉及广大国内分销商的认可。

歌琳宝红酒汇董事总经理宋欣宇先生,是一位懂葡萄酒、深得品饮之道,又有相当独到品位的葡萄酒人。歌琳宝红酒汇的主要产品,不盲目追求顶级名庄酒,而是由宋欣宇依照自己的兴趣以及性价比高低选择葡萄酒,把自己对于葡萄酒的品位与理解融入自己的事业之中。

葡萄酒品饮,

是知识更是艺术

葡萄酒有别于其他酒类,品饮过程十分讲究,只有方法得当,才能真正品出其中的奥妙。歌琳宝红酒汇董事总经理宋欣宇先生,精心为葡萄酒消费者们总结了几点品饮葡萄酒的知识:

首先,葡萄酒的饮用温度有讲究。18℃~21℃为最佳,刚从酒窖中拿出的陈年葡萄酒,要在室温的条件下放置半小时以上才可饮用。温度越低,酒中的丹宁特性会愈发明显,口感越涩。

其次,醒酒。品葡萄酒最重要的环节——醒酒,就是让沉睡了多年的美酒在开瓶后“唤醒”它的过程。因为葡萄酒中有独特的物质丹宁。刚开瓶就饮葡萄酒,口感会很涩且有怪味。而让葡萄酒在醒酒器中待上一段时间,丹宁便会发生氧化,不仅口感和味道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更会给你营造出一个酒香四溢的饮酒空间。醒酒时间一般为1小时左右,但也要根据葡萄酒的种类来区分。分两杯品葡萄酒,一杯刚开瓶饮用,一杯经过充分醒酒后饮用,你就会知道醒酒的奥妙了。

再次,观酒。中国人喝酒,喜欢满杯,尤其是亲朋好友间,不满杯似乎不礼貌。但葡萄酒却恰恰相反,尤其是品酒时,葡萄酒最适宜的量是倒入杯子的1/3。如何把握呢?斟酒的时候将酒杯横置,不溢出即可。葡萄酒的诱人色泽可谓是酒品中最有魅力的,观酒完全是一个享受的过程。细看葡萄酒边缘处,如层次分明,则是新酒,颜色均匀的有一定年份,而略发棕色的则是上了年纪的陈年佳酿。品饮葡萄酒的艺术魅力,就存在于这看似简单的过程中。

第四步,闻酒。葡萄酒的芳香究竟来源于什么呢?除了有酿造原料的葡萄香气外,更有泥土的清香、葡萄庄园内种植的其他作物,如花香、草香等,甚至还混有用来储存葡萄酒的橡木桶的香气。轻轻地晃动酒杯,深深地嗅一下,如何形容这种香气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第8篇:生活陶艺范文

一、生活实践是艺术构思的源泉

艺术构思是离不开丰富的生活实践的,无论偏重于再现的艺术,还是偏重于表现的艺术,在根本上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没有深切的生活感受,没有对现实深刻的心灵震颤,便没有艺术创造的基础,艺术构思便成为无本之木、无米之炊。因此,对于艺术创作而言,作品的深刻性和感染力直接取决于对于生活实践的感悟。(一)生活实践中对素材的有意无意的积累。

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积累了大量的生活实践经验。如童年所受的创伤和苦难经历、成长的烦恼,甚至对吵架这种事的细心体验和观察,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日后创作的素材。巴金在回忆小说《春天里的秋天》的创作过程时说过,他的这篇小说,起因于他有一次去看望一位少女,但他与这位少女只谈了不到十句话。由此可见,大到社会环境和政治历史背景,小到个人的独特生活经历和体验,都为创作提供了现实生活基础。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就是以鲁迅的一位远房叔叔为原型的,而《祝福》中的祥林嫂则是以鲁迅遇到的一个看坟女人为原型的。我在故园系列油画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就是以我童年的生活经历和感触为灵对现实生活的这种积累是自然而然的、有意无意的。起初,艺术家在生活中直接实践着,广泛地观察着,可能没有目的性,只是在他们印象的仓库里积满了生活素材,并在记忆中提炼着、升华着,是一个有意无意的积累过程。直到遇上一个偶然的契机,使它与一定的观念相联系,产生了灵感,有了创作意愿,升华了主题思想,也就开始孕育艺术形象了。

(二)积累是灵感的源泉。丰富的生活实践是艺术

家灵感的源泉。就拿《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来说,他的家世和他个人特殊的经历,加之他对生活变故的悉心体验、对人情世故的细致观察,以及自身细腻的情感、周密的思维,为他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也为他提炼、塑造典型艺术形象提供了源泉。《红楼梦》的创作正是以作者的亲身经验为基础,贾宝玉的形象也是以作者自身为原型而创造的。由于艺术家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所以在艺术构思时才有取之不竭的源泉;正是艺术家亲身的深刻体验,才能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保罗高更的一系列以原始风貌呈现的油画作品就充分体现了生活积累对于艺术灵感的重要性。

(三)生活实践为艺术典型的真实性提供现实基础。

只有来自现实生活的艺术形象才会真实感人,只有艺术家经历了深刻的情感体验才能塑造出动人的艺术典型形象。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她从未得到过父母亲的关怀,却从祖父那里得到爱的温暖,萧红终生怀念他的祖父。因此,在她的回忆性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中塑造了一个真实动人、可触可觉的温和慈祥的祖父形象。再如被誉为真理的画家的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委拉斯贵支,在其著名的油画肖像作品《教皇英诺森特十世肖像》中,刻画了一个虚伪狡诈、色厉内荏的掌管大权的教皇形象,其艺术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虽然画面色彩经过了高超的艺术处理,但是却给人极其真实的感受。这正是源于画家对创作对象的细致观察和宗教权威虚伪性的真实感受。当这幅画呈现给教皇时,他也不得不承认:画得太像了!

二、艺术构思是生活实践基础上的情感想象艺术构思需要艺术家对生活实践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善于洞幽烛微,抓住最典型的现象、细节。艺术构思中的感受是生活中感受的继续,但又不同于生活中的感受;艺术构思要在生活实践基础上,通过情感体验和艺术想象来完成。

(一)艺术构思是情感想象的过程。

艺术构思的过程,主题、形象形成的过程,也是各种心理能力、心理形式统一、和谐的自由活动的过程,特别是情感体验和艺术想象的过程。、感知是基础,想象中的感知,更是五官感觉的统一活动(统觉),它贯穿着想象活动的全过程。感知的精细性、鲜明性,保证着艺术形象的生动性、具体性。、想象是手段,形象的形成,主题的孕育主要靠艺术想象来完成。、情感是生命,它给艺术想象以动力,给艺术形象以生命。、思索是灵魂,想象的翅膀需要情感的推动,更需要理性的控制、规范、指引。例如当托尔斯泰看到牛蒡花而想起生命的意义时,他是这样记载他的这次体验的:昨天,我穿过一片刚刚犁过的黑土田地。一眼望去,除了黑土以外,什么也没有,连一根绿草也看不到。可是在尘土飞扬的灰秃秃的路旁,却长着一棵鞑靼花(牛蒡花),这棵花有三条幼枝,一条已经断了,断枝上挂着一朵沾了泥的小白花;另一条也折断了,上面沾满了污泥,黑色的绿枝显得垂头丧气,十分肮脏;第三条幼枝向旁边直伸出去,虽然也因为蒙上了灰尘而变黑了,但还活着,中间部分还是红的。这使我想起了哈泽穆拉特(注:系托尔斯泰当时正在构思的小说中的主人公)。我真想把这一切都写出来。这一片田野上,只有它把生命坚持到最后,不管怎样总算坚持下来了。托尔斯泰对典型形象哈泽穆拉特的艺术构思,正是通过他的情感想象使他发现了花与生命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托尔斯泰是从情感体验和想象出发,并以新的情感体验和想象的生成作为结束的。

(二)对艺术典型的情感想象过程要以生活实践为基础。

第9篇:生活陶艺范文

文/马亚伟

你的生活有趣味吗?每天除了工作,你会感到无聊乏味吗?

当年梁思成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因所学建筑专业比较枯燥,父亲梁启超写信建议他选一两样娱乐的学问,比如音乐、文学、美术等。这样,生活不至于单调乏味。梁启超自己是一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他希望孩子也学会他的“趣味主义”。

过有趣味的生活,人才能够获得丰富的滋养,拥有鲜活的生命状态。“趣味主义”人生,生活内容丰富,人才会永远不厌倦,充满活力,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

我认识一个人,是个十足的工作狂,工作是她的全部生活内容。除此之外,她没有任何爱好。作为女人,她不喜欢逛街,也不喜欢美容,更不喜欢音乐。到了年龄,她退休了,可她已经习惯了当工作机器。不工作了,机器停转,她整个人都像生了锈一样:目光呆滞,神情萎靡,没有一点生气。后来,她在儿子的劝说下去学跳舞。一段时间以后,她感觉自己像又活了一次,从来没发现过,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有趣味。

现在,我看到有的父母眉飞色舞地说着孩子的钢琴过了几级,舞蹈比赛拿了几个大奖,我总是很真诚地对他们说,最好把这些当成业余爱好,成名成家的毕竟是少数,让孩子得到艺术熏陶、丰富生活比什么都重要。千万不能把这些原本健康的兴趣当成枷锁,最好当成生活的点缀。这样,他们的生活才会丰富而充满趣味。

记得席慕容说过:绘画对我而言是专业,所以会感到有来自专业上的压力。写诗就完全没有压力了,写诗是一种享受和解放。她的诗自然本真,富有灵性。正是这样的爱好,让她的人生丰厚而趣味横生。

一个好演员会画一手好画,一个杰出的政治家能弹一手好钢琴……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人生有了趣味,生活多开了一扇明丽的窗。一个人有了生活趣味,简直就像被赐予了生命的阳光一样。

我庆幸自己爱上了文字,令平凡的工作之外,有了新鲜的活力。生活是自己的,不必去争什么,过一种有趣味的生活,你会拥有丰盈而满足的人生。

除了工作,爱上一点什么吧!音乐、文学、收藏、绘画等,有了爱好,人生就会多一个亲密而浪漫的伴侣,陪伴你走过一个个缤纷的四季。爱好还能让你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你的生活圈子与视野。到了暮年,工作暂停,爱好会是你枕边最贴心的依靠,不离不弃,让你的内心永远愉悦而满足。

逃离 未尝不是一种爱

文/郭茗儿

朋友搬离父母家,另立门户,原因仅仅是老爸总催她洗澡。每天晚饭刚过,父亲就开始督促。她要出门,老爸说,别出去了,洗澡;她打开电脑,老爸说,别又三更半夜洗澡,闹得四邻不安;就连偶尔发一下呆,老爸也不放过,干什么呢,快洗澡去!搬走那天,朋友酣畅淋漓:知道吗?现在我想啥时洗就啥时洗,想洗几次就洗几次!

表妹考研,铁了心要去外省,原因也是为了逃离父母。这对可爱的父母,闲来无事就去学校给女儿“闹惊喜”,方式是随时可能出没在宿舍楼下、食堂门口、教室走廊里。有一次,表妹约会被父母撞上,男友赶紧假装去洗手间,老爸也逗,居然跟去了,说是刺探敌情。

现实中的父母,总是习惯以爱的名义释放自己的亲情,这种释放温度很高,但他们没有察觉,他们还在不断加温,直到孩子受不了了,想要逃离,他们却不明所以,我哪儿错了,孩子这么对我?孩子呢,也很无辜,很多好意他们不需要也不想要,但事实是,他们必须接受,搞不好还要背上“不孝”的黑锅。

亲情总是很容易走在两条单向道上。孩子小的时候,全家人基本还在一条道上走,就算有逆反的孩子,多半也被父母扯着走在一条父母设定的家庭大道上。孩子大了,开始有自己的路,双方都在努着劲儿往前走,可惜的是,这两条都是独立的单向道,谁也碰不着谁。

亲情还总是容易搅在一起,分不清理想中的温度。面对别人,你很清楚距离和界限,可是到了亲人,你还真犯迷糊。父母喜欢说“为你好”,可是你知道这个理由很无力;你喜欢说“别管我”,可是父母不可能不管你。两代人之间就这样纠结着,有的时候,一直到老。

实际上,子女不是不知道父母的爱,他们很清楚,他们也很感激。但朝夕相处的亲情,往往很脆弱,你收拾不了的情绪,你控制不住的怒火,往往在一个眼神一句口角间,突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