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场结构调整范文

市场结构调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结构调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场结构调整

第1篇:市场结构调整范文

关键词:市场 商业 结构调整

近些年,我国商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宏观来看,市场的变化导致商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市场的变化要求商业要一改过去的“官商作风”和“小”、“散”、“差”状态,在理念、归属、规模、业态、网点、服务等方面做出调整。在这种调整过程中,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并必然导致商业结构的变化。

商业成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

商业的传统形象与地位

人们对商业的认识长期停留在劳动密集和效率较低的行业,突出感觉是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没有什么高技术。近20多年来,尽管中国的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为代表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进展很快,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并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但从总体看,包括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在内的商业仍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发达国家的GDP中,商业的贡献率一般在30%左右,而目前我国还不到10%。“小”、“散”、“差”是商业的典型特征。以商业零售业为例,我国零售企业的经营规模以小型企业经营为主体。普查资料表明,2001年我国零售业100强企业年零售额1903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1%,其中只有一家过百亿的企业――联华超市,销售额141亿元。按商品年销售额分,100万元以下的经营单位数占全部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的76.1%,从业人员占42.4%,销售额占44.1%。美国的零售巨头沃尔玛2002销售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是中国百强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的8倍多。对比美国主要的零售市场前三大家企业的销售总额占整个市场份额的70%以上的情况,分散性明显。

买方市场条件下商业形象与地位的变化

在买方市场结构下,各种产业的位置与卖方市场条件下大不相同,都在进行调整。其中,商业的地位也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变得日益重要,有人甚至称之为“新时代的重商主义”。还有不少迹象都在向人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制造商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流通为王”的时代正在来临。因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成为主导,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离消费者最近,从而也最了解消费者的就是商业,因此,商业从原来卖方市场的末端产业变为现在的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并成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

由于市场条件变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商业逐渐由劳动密集性行业向技术性密集和资金密集性行业转变。其辐射的范围也不再是区域性的,而是通过连锁扩展为全国性甚至是全球性的了。

商业资本的崛起并逐渐支配工业资本

与买方市场相伴的是商业资本的崛起,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工业资本。主要表现在:

商业企业的规模在急剧扩大。2003年4月,上海物资集团总公司、上海一百集团有限公司、华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友谊集团有限公司合并创建一家大型商业零售集团――百联集团。合并后的百联集团拥有中国最大的百货公司、两家中国最大的连锁超市,以及中国最大的零售物流企业。百联集团的总资产规模近280亿元,拥有遍布全国20余省市自治区的4000多家营业网点,能和沃尔玛等外资零售商进行抗衡,是此次四大集团合并整合的最初原因。

商业资本逐渐主导工业资本。现在,很多制造商抱怨,其产品进入商场,尤其是进入连锁企业铺面,均需巨额的进场费、上架费、各种名目的促销费、分摊的广告费、快速通道费等。但制造商同时也明白,要在货架上有自己的位置,必须接受商场的苛刻条件。这是典型的商业资本主导工业资本的情况。不仅如此,大的商业企业还通过向制造商买断产品、定牌生产、后向一体化,挤压制造商的利润。

商业资本整合供应链。当上游的制造商利润空间变小(如从2000年开始,多家家电类上市公司先后亏损),不会让出更多的产品利润,下游客户胃口已吊足,不肯购买高价的商品时,有的流通企业开始整合供应链。实际上就是整合上下游资源,即抓住上游企业和下游客户两端、实现“零环节物流”。流通商凭借对市场信息的掌控,通过让信息在各个环节的顺畅流通提升对物流的管理水平,增强了抓住上游客户、服务下游用户的“流通力”,也就控制了整个供应链。

总之,在当代,商业企业尤其是其中的零售企业,离用户或最终消费者最近,最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与满足客户最新产生与最深层次的需求,在产业链中自然位于中心环节。商业企业的连锁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化,加剧了这一趋势。它们与供应商相比,掌握的信息更丰富、更全面、更准确和更及时,谈判优势自然较强,厂商间博弈时自然便占先机。

商业成为资本投资的重要领域

买方市场条件下商业地位决定了其对资本的吸引力。众所周知,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即资本总是向最能增殖的领域流动。现在,其它行业的不少知名企业向流通领域拓展,说明商业有较大的吸引力,有较好的发展前途,有较理想的投资回报,是资本投资的重要领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商业上市公司利润率提高

2002年度商业零售类上市公司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6.64%,比2001年度主营业务利润率15.94%的平均水平提高了4.4%。2002年度商业零售类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为0.064元。其中连锁巨头华联超市每股收益位居首位,达到0.434元,比2001年提高33%;33.3%的公司每股收益有所提高。

全国新增流通企业数持续增加

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显示,2001年末,我国零售业企业法人达到39.9万个,比1996年增长41.5%。2001年我国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当年新开业的达10.8万个,比1996年增长234.7%,多于1978-1991年开业的总和。限额以上流通企业法人数1999年为30381个,2002年为31626个。

对流通企业的投资不断增加

1998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总资产为182741420万元,而2002年同样的指标为209925514万元,增长了15%。1998年,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的总资产为5783025万元,而2002年同样的指标为8914033万元,增长了54%。可见,商业正成为投资的重要领域。资本向商业投资的主要形式有:

商业企业通过水平一体化在流通业内扩张。如山东三联收购郑百文,上海富尔公司收编上海4000家小卖部等,就是商业企业收购或投资其它商业企业。其目的是在短期内迅速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影响力。

制造商通过前向一体化向流通业发展。这种情况指的是制造商向分销方向扩展或投资,目的可能是获得分销利润或掌控渠道,提高谈判地位。比如,上海复星集团,原本是一家知名的民营现代生物与医药企业,在资本运作的过程中,通过上海友谊(集团)有限公司,进入了商品流通产业。联华超市与复星药业合资成立了上海联华复星药品经营有限公司,为药店进超市提供了条件。

其它行业通过多元化向商业进军。事实求是地说,一般流通领域的利润率目前并不特别高,那么,为什么其它行业的企业还要进入流通领域呢?原因可能是流通业易进入,但更重要的是可带来附加利益。

外国流通企业巨鳄大举进入中国商业。目前,世界大型流通企业大都已登陆中国大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克隆,日本的大荣等。这些企业是看中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增长潜力。

多元化组合成为商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

多元化组合是商业企业发展的方向。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的行为倾向多样化和个性化,为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商业必然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而从单个流通企业来说,通过多元化,不仅可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且还能获得发展机会,提高盈利水平,降低投资风险。商业企业多元化的方式有产品多元化、业态多元化、网点多元化(组织连锁化)、行业多元化等。

产品多元化

商业企业产品多元化,就是通过增加产品组合,增加花色品种,扩大单店规模,实现消费者“一站式”购物,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如,江苏苏宁电器公司2003年在南京山西路开设18000平方米的专业自营旗舰店。该店堪称亚洲电器单体店之首。这家专卖店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电器商场,销售几乎所有品种的家用电器,经销的商品达到数百个品牌、数千个品种。很明显,产品多元化的趋势必然提高中国商业的市场集中度。

业态多元化

由于消费者的需求不同,商业在满足消费者的方式上也应有差异。商业企业服务消费者的方式就是所谓的业态。业态有多种形式,并有不同的定位,如百货店侧重于时尚,连锁店侧重于低价,专营店侧重于品牌,仓储式商店侧重于一次购齐,便利店侧重于方便,会员店侧重于信念等。商业业态多元化,就是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满足之。如新成立的上海百联集团,就几乎涵盖了所有商业的业态。

网点多元化(组织连锁化)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效率高、规模化、购物环境舒适的连锁超级市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连锁超市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零售业的主流业态。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1年全国零售10强中,连锁企业占了8家,彻底动摇了传统的百货店的龙头地位。到2002年底,我国商业零售业和餐饮业限额以上连锁企业共有1232家,门店数量为34551个,从业人员82.7万人,年销售额2469亿元。2003年上半年前30家连锁企业中,有22家企业以日用品超市为主,包括北京华联和麦德龙等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店。这22家以超市为主的连锁企业总店铺数量已达8013家。

行业多元化

第2篇:市场结构调整范文

物业管理市场容量小,供给关系不顺畅是影响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问题,说供给不足并不是说我们的房屋建筑存量小,而是由于城市规划建设的零散性和一些开发商大而全、小而全的计划体制、观念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物业管理企业数量不断膨胀所带来的。

现实中,与一些管理规模大、管理效果好的大型住宅区、工业区和大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零星分散的物业。以及一些在一定规划区域内分块建设并实行多头管理的物业项目。这类物业原本就缺乏在规划和规模等方面的先天优势,再加上多头管理的高成本,以及相互间的不协调,从而一方面影响了服务质量,降低了服务标准,甚至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使物业管理企业不能形成良性运作和产生有效利润,严重地影响到物业管理市场发育及行业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为:

(一)政府协调

区分不同情况和类型,一方面对于政府统一规划的、由多家开发商分别开发的小区、工业区和特殊功能园区的物业管理最好应由政府出面直接协调或由政府牵头,通过业主的参与进行公开招投标。深圳已有成功的经验,如对深圳市住宅局一个20万平方米规划完整,但由12个开发商建设和12家管理单位管理的小区实行了整合,通过公开招投标在12家管理单位中选出了一家管理能力、服务水准和经济实力都较强的甲级物业公司进行统一管理,接管后该公司在小区内拆除了隔障,进行了环境整冶,统一了区内形象,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标准,理顺收费标准和行为,受到了业主的好评,同时也降低了这家公司在这个小区的管理成本,形成了效益回报。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原本元统一规划、无规则小区环境的老旧小区,政府可在进行区域整治或老区改造的过程中,统一规划定区域的物业管理,进行物业管理的规模整合。另外,还可以结合房管所的转制,本着少设机构,扩大规模,方便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将区房管所的管辖区域按照定的规模或区划进行划分,形成房管所转,制后的高效、低耗、适应市场的良性局面

(二)市场调整

一方面,使开发商尤其是一些小开发商和只有单项开发权的开发商认识到物业管理并不一定能成为开发商项目开发后的利润来源点。严格说,开发商如果没有相应的自有物业留给物业管理公司,而物业管理公司又没有其它的经营项目和能力的话,单凭某一项目的物业管理所收取的管理费是与开发商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按现行规定在管理费中可提取不超过一定比例的佣金,也只是由管理处一级上交给物业管理公司一级。而且当一个项目的管理费总额(由于是政府订价和政府指导价标准)尚不足以完成运作成本所需时,这个佣金实际上是空头的。现在有的开发商不交给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也不成立物业管理公司而成立个管理部,实质是统管物业管理费用,使管理费该用的用不到位,物业管理该维护的维护不到位,而尽量使管理费剩余形成利润,这是严重侵害业主利益的情况。如果开发商能明白这种关系,知晓不能长期侵占业主利益时,很多小型物业管理公司和大量非公司的管理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进入合并和重组行列。另一方面,使业主认识到,有的小区虽然小环境不错,但由于管理规模小,管理成本高,必然要使业主的支出增加,同时也会使管理服务水准下降。那么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促进与周边小区的整合,尤其是在业主大会成立后重新聘请物业管理企业时,要把能否进行区域整合和在周边区域范围内挑选比较好的物业管理企业做为主要内容来考虑,实现完全市场化的整合小区和选择物业管理企业的模式。此外,随着物业管理企业认识的提高,物业管理企业最应明白的就是规模、成本和效益的关系,在目前很多物业管理企业还依附在开发商膝下的时候,要看到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开发商,尤其是小开发商和单项开发商是不会永远给业主补贴的。那么小型物业管理企业的生存前景到底如何,要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尽早向联合、重组或并购的市场化道路上靠拢。

总之,从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角度来看,市场或是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从出现、增长到调整、优化这样一个循环过程。我们再做一个比较,以深圳为例,目前物业管理企业的数量为数近500,形成规模的公司不足100家,最大的公司本地管理面积不足500平方米,而从事物业管理的各类机构达700多家,深圳市的总人口只有400万。相比较、香港物业管理公司总数亦为500家,形成规模的公司也是100家,而管理面积最多的可达1-2千万平方米,香港基本没有什么公司的管理机构,人口将近700。比较之下,深圳的物业管理企业或机构减掉3-5百家是一点都不多的。

二、物业管理规模扩张和专业化细分,是调整物业管理市场份额和重新划分市场的必然。

时下,有一种认识认为,物业管理的市场化就是物业管理企业能否对外承接别人的项目或有否到外地去承接项目为标志。这是由于人们人为的把物业管理市场视为以管理面积为主的意识造成的,认为有了管理面积就有了物业管理市场的一切。同时,又在传统计划体制影响下,坚守大而全,小而全的做法,似乎要把计划体制下的后勤管理改革需要推向社会的内容一古脑地全盘接收,把物业管理的社会化变成了物业管理的小社会。当然,物业管理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全面的综合发展也不能一概否定。比如,在90年代初社会上清洁公司的运作水平和能力不能满足我们有些大物业公司的管理标准。到90年代中期一些物业公司又纷纷把包给专业公司的清洁工作收回来,自已重新成立清洁队,但当清洁行业做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类型市场形成后,其专业化、低成本、高标准的优势一定会在这个市场中立足,现在又有很多物业公司采用了分包方式,有条件和能力的公司亦有组建专业公司的,将清洁工作在自己的具体操作内容中分离出

去。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肯定物业管理的大而全、小而全或叫综合一体化所起到的历史作用。问题是:很多个原属于物业管理大市场或相关市场的新兴类型市场己经出现,我们如何抓住这样的机遇,在新一轮类型市场划分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思考和实践。

(一)、在物业管理的微观范围寻找市场

目前,一些有一定规模和有某些方面专业能力特长的公司已组建了一些独立核算的如电梯公司、机电公司、绿化公司、清洁公司等,这些公司成立的基础大都是原物业公司自有业务,能满足专业公司的基本运作,再根据其经验特长,向社会承担相关业务。这个途径并不是说让大家都去一哄而上搞专业公司,搞了专业公司不走向市场没有意义,走向市场,竞争不过别人就更没有意义,所以搞不了专业公司的可以请专业公司来替我们打工。向专业公司分包具体操作项目,从理论上讲,管理成本是会降低的。同时由于专业化公司形成了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也可使管理效果大大提升,在物业管理费标准不能轻易变动的情况下,效益应该是明显的。

(二)、在物业管理的中观范围寻找市场

在上述物业管理直接操作的内容上再向探寻一下,不难发现,还有很多商机存在,我们没有很好的介入和开辟新市场领域,比如大型商业物业的经营、会所的经营、幼儿园的经营等,如果说大型商业物业有时受开发商出售和直接出租的影响,我们介入不上,幼儿园也都直接租或交给相关部门去经营的话,会所可是大都交给了物业管理公司经营和管理,可现实是95%-98%以上会所都不能盈利甚至不能很好地开展活动。造成了有效资源的浪费。而包括幼儿园、大型商业物业的经营,如果能在我们物业管理范围内进行有效开发,甚至投资或参股组建专业物业经营公司,并不是削弱了物业管理的实力和缩小了物业管理的范围,而洽洽是扩大了物业管理的领域,开发出了新兴的物业管理类型市场。其实,对物业的经营原本就是物业管理概念和内容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企业最有条件成为这一市场类型细分的主力。

(三)、从物业管理的宏观范围寻找市场

物业管理能不能参与高科技领域,能不能进入城市管理的市政领域,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在深圳,除了早已有了专门为物业管理开发电脑软件的高科技公司,也有物业管理企业开办高科技实物产品--外墙清洗剂的专业化公司,最近更有高科技上市公司参股物业管理公司的事例。如果说物业管理介入高科技领域存在高、难、远的问题的话,那么物业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与城市管理的具体操作内容也仅仅是一墙(围墙)之隔,一线(红线)相连,其很多市政管理如马路清洁、市政设施的维护,市政绿化的管理等,都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介入政府拨款管理的领域,而从市政管理的角度看,通过市场选择管理者也必将成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但是,如果说城管体制改革亦需过程的话。那么,物业管理利用自我优势和物业的便利,介入餐饮、娱乐业领域则早已有了成功的偿试。

当我们看到香港的物业管理只用很少的人,而大部分业务都通过专业分包,把管理责任转移到社会上去,美国的一个20多万平方米的小区只有一名管理人员而惊叹不已的时候,我们所能反应出来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真正的社会化不是把后勤体制的内容转移到物业管理企业;真正的专业化也不是在物业公司内部拥有多少个职称的专业人才;真正的规模化更不是不计成本和效益的元限扩大;而真正的市场化经营是在主营项目不断扩大的同时,使专业项目和辅助配套项目形成新的分工,使市场成为由很多类似"纳米"技术一样的社会最小单位所构成。要知道波音飞机公司的最终产品是由成千上万个独立的"纳米"性质的小公司的产品所构成的。

三、物业管理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物业管理市场调整的需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重大体制改革的课题,也是国有企业必须经历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由于我国物业管理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也同样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物业管理企业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经营机制不活,管理水平落后,服务意识不强,技术创新能力差,亏损经营或上级补贴经营普遍,甚至没有经济上的独立自和决策权,较严重地制约了企业走向市场和在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的直路,也阻碍了物业管理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物业管理市场化的发展进程。所以,物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势在必行,其主要途径有以下3个方面:

(一)建立真正的以资产为纽带的有限责任公司,明晰企业资产结构,明确各股东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弱化上级对下级公司的指挥和支配权,强化物业管理企业在市场上的独立决策和运作的能力,使物业管理企业具备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

第3篇:市场结构调整范文

l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1.1提出的背景不同上世纪80年代的农业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短缺情况下进行的;而现阶段的农业结构调整是在全国农产品相对过剩、布局市场约束增大的条件下孕育而成的,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情况下提出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应从广度、深度上调整与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

1.2经济模式不同以往的调整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进行的,绝大多数农产品的社会生产过程都受计划控制,其调整的成果是“产品”,只要政府认可就达到了目的;而现阶段调整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其调整的成果是“商品”,必需得到市场的认可才算成功。

1.3农村基层的组织模式不同在以往农村基层组织模式中,公社与大队是上下级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而现在的农村基层组织模式中,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而是指导关系。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组织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乡镇政府不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事项。

1.4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不同以往结构调整的生产经营模式是政社合一、高度集中的集体生产模式;而现阶段结构调整的生产经营模式则是,是统分结合的双层模式,在大部分农村由于“统”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因此分散经营的模式占有较大比重。

1.5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以往结构调整依靠的所有制构成为单一公有制、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现阶段结构调整依靠的所有制构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目前农村除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所有权为集体所有,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外,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使用权以及其余的生产资料如农机具、车辆、种子、农药、化肥等所有权及使用权基本上为农户所有。

1.6分配方式不同以往结构调整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物质利益是评工计分、按工分分配,是既单一又集中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其调整的最终成果同生产者的收入联系不是十分紧密;而现阶段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农业劳动者的收入直接同劳动成果挂钩,同时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土地使用权、技术也可入股,并取得相应收入。

1.7承担的主体不同以往结构调整承担的主体主要是集体,劳动者完全处于被支配地位;而现阶段调整承担的主体主要是农村承包经营户,法律规定了他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单位,独立享受法律所规定的责任、权利及义务。

1.8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以往的结构调整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着眼点是丰富“粮袋子”;而现阶段结构调整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和多样化的需求,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收入,其着眼点是丰富“钱袋子”。

1.9运作的手段不同以往的结构调整主要是依靠政治手段、组织手段及行政手段来推进,可用命令、指标、布置、检查等措施来督促下级完成目标任务;而现阶段结构调整是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引导农民整理安排自己的生产经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政府主要应用经济手段以及政策法规来引导、支持、保护结构调整,需要用宣传、示范、交流、服务的手段来推进。

1.10政府、社会化服务组织与生产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同以往的结构调整中,政府直接参与整个过程,社会化服务组织在为结构调整提供服务时由政府指挥进退,甚至由政府直接组织调整所需的生产资料,生产主体接受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时没有选择余地;而现阶段结构调整中,两者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按当地需要自主为生产提供服务,与接受服务的生产主体之间完全按平等、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服务和接受服务,政府则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进行监督管理,而不能直接参与生产资料的流通。

2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难点

2.1劳动者文化素质偏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适应性差农业结构调整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其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仅从种植业角度讲,一种新的作物从种子、肥料、农药、激素等基本生产资料的使用到栽培、管理等一系列基本生产环节均有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技术要求,在生产时间上已打破过去按季节生产的概念,为追求高效益,必须进行反季节生产,需要生产者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而当前农业行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是文化水平最低的人群。据统计,我国农村的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数不足5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者占60%以上,文盲、半文盲占20%,初、高中毕业生大多在外打工,具有专业知识和农业大、中专毕业生在农村从事创业的更是凤毛麟角,许多农业劳动者施肥料不知氮、磷、钾配比,用种子不知品种特性,喷农药不懂稀释倍数。因此,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偏低是影响农业结构调整进程的最大难题。

2,2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困难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与之配套,新的产业对水、电、路等设施的要求逐步提高,国家投资主要用于大江大河、综合开发,而对于综合开发方面的投资则每亩地不足l0元钱。所以,当前农业生产的投资主体是农业生产者,但农业生产者的投资仅限于购买当季利用的种子、肥料、农药、化肥、机械等消耗性生产资料,农户积累的资金多用于建新房、娶新娘、买新衣、过新年等非生产性开支方面,极少投入生产设施,而较差的生产设施不能满足新的生产项目对外界条件的要求,因此使结构调整成功的机率变小。

2,3生产规模小,劳动分散,组织困难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业生产者而不是各级政府,但目前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必然性、紧迫性认识深刻的是各级政府而不是农业生产者。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单位普遍较小,农民人均耕地1~2亩,通常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可支配的土地多在l0亩以下,不利于先进技术的使用,加之农业劳动存在着劳动地点分散、劳动时间分散、劳动者流动性大的特点,组织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形成了政府劲大、农民劲小、政府着急、农民不慌的局面,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

2.4农业生产周期长,限制因素多,农产品结构性剩余,市场变化难以把握粮、棉、油等农作物生产周期一年一次,果树从苗木移植到丰产需3~4年以上。农业生产是露天工厂,在农作物生育过程中,旱、涝、冷、热、风、雹、雪、霜、病、虫、草、鼠等因素均能限制其获得理想产量、质量和效益。另外,生产资料的投人多寡,其配置是否合理,生产者的技术水平等人为因素也影响着农业生产。目前,较大范围内存在着农产品结构过剩,市场变化较大,往往当时看某种农产品价格理想,可等到生产出来后,市场价格一落再落,达不到原有的期望值而使调整失败。

3农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

3.1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农业结构调整的长期性农业结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能通过一、二次会议、一、二年努力就能够实现。同时,农业结构调整又是一项动态工作,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根据市场变化而不断调整的过程,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有急躁情绪。

3.2要把农民的教育培训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实现劳动对象同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使效益最优化。因此,不但要根据生产实际向农民传播先进、实用、增收、减灾、节支的新技术,还要培养农民的市场应变能力,充分利用广播学校、农民协会、成人学校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强化训练,使劳动者的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

3,3要把农业结构调整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农民现阶段,农户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单从农业结构调整来讲,农户既可以享受调整成功的果实,也必须承受因调整失败而造成的损失,这是任何人、任何部门所不能代替的。新的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因此要把调整的自主权交给农民,而不要包办代替。

第4篇:市场结构调整范文

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金融业必须更好地服务这个大局。而中国金融发展的短板恰恰是资本市场,我认为,中国必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要服务于行业结构的调整。

经济结构的调整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为加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奠定基础;

第二,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为消费升级创造社会环境;

第三,调整行业结构,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发展低碳经济,保护人类生产环境创造条件。

我们知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要靠国家收入分配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产业结构要靠国家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的引导;那么,调整行业结构要靠政策引导下的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金融是企业竞争的重要外部环境与工具。资本市场应该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资,投资环境,给有前途的企业和有能力的企业家以整合市场资源的平台。

计划经济的时候谁有了计划指标,谁就可以得到生产资料,得到劳动力,得到技术,就可以组织社会的资源:而市场经济条件下,谁有了资金,就可以购买原材料,购买劳动,购买技术。资金是组织生产要素的重要的龙头,没有个完善的金融体系,我们国家各种生产要素是难以有效组合在一起的。

我认为,在资金组合生产要素过程当中,资本市场是间接融资的基础。在中国,虽然间接金融要比直接金融发展快得多,但是没有直接金融,间接金融的发展是很困难的,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困难、所有的问题都推到信贷上头。如果一个企业要获得信贷的支持,起码要有自己的资本金,那么,最起码的资本金从哪里得到?只能从资本市场得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资本市场是间接金融发展的一个基础。

建立无缝对接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建立无缝对接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股份制企业的制度优势,这是未来提高企业能力和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股份制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伟大的创举,且有着众多的优势。其中第一个优势,正如马克思所说,股份制的产生使得企业的发展能够摆脱对单个资本的积累依赖。如果没有股份制的企业,就没有上个世纪美国公路,铁路和重工业的大力发展。第二个优势在于,股份制的企业可以给投资人以多种选择机会,给企业以更多的生存空间。第三个优势,即可以通过股权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整合。

如果说股份制企业的优势在于其股权的流动,那么给依法成立的股份制企业以股份流转的合法场所,是发挥股份制优势的必要条件。

无缝对接的资本市场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意味着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的有效对接。我国现在有场内市场,场外市场还在继续地恢复之中。

其次,意味着各板市场之间的有效转板,升板、降板。我国各板市场尚不能做到这一点。

当前,我国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点,就是要建立有效的场外市场,改进主板市场的退市制度和再上市制度。

加快场外市场的建设

在电子化交易的今天,区分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不是场所而是交易方式。场内市场是一种自动撮合交易的市场,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交易:场外市场是以询价方式交易。

场外市场是培育企业,整合企业的重要平台。成思危先生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孵化器和收容所。暂时不够上市条件的公司股票在这个市场上流通,就为新创业的企业和成长企业寻求融资流通的合法渠道,培育公开上市的资源;而已上市的大宗交易股票,退市公司股票在场外市场交易,则为企业收购,兼并,整合资源提供渠道,提高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并避免主板市场的震荡。

众所周知,中国有场外市场是在1998年以前,但是1998年之后,随着对资本市场的整顿,关闭了所有的场外市场。于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从此是一个有宝塔塔尖没有塔基的悬空市场。如果想把宝塔的塔尖发育得更好,我们就应该发展塔基,提供一个场外市场。

那么,恢复中国大陆场外市场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呢?

第一个问题:以行政法规的方式明确证券的定义,扩大证券交易的场所

《证券法》第二条,第三十九条只规定了公开发行的股票债券的交易,那么对于还没有公开发行的,但是客观存在这么多股权的股票,债券,到什么地方去流通呢?目前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地方。所以,我们应该用行政法规的方式来明确场外市场的法律地位。

第二个问题:以深交所股份代转让系统为基础建立中国的场外市场(股权登记与资金清算)

我们知道,除了深交所代转以外,许多产权交易所也都在做股权转让工作,但是他们没有合法的身份,他们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有客观需求,因此我们应该对客观需求做一个认真分析,以深交所为股份代转让系统为基础来筹备我们的场外市场。实际上,场外市场当中,股权登记问题和资金切算问题都值得研究。

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产权交易所可以成为场外市场产权登记部门,或者一个资金清算的载体,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的问题。如果从股权登记的容量来说,股份代转让系统完全能够容纳所有的股权托管,但是不是所有还没有公开上市都要到一个地方去托管呢?这个问题还可以进一步的研究。

第三个问题:场外市场的监管问题

我认为,场外市场监管问题,应该建立统一规则指导下的行业自律管理。

一是建立保荐券商或做市商制度,由保荐券商和企业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信息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对没有上市的企业,企业质量怎么样,应该由券商或者做市商保证,券商保荐的时候应该对他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许多人认为券商很难做到这一点,我觉得除了券商之外,更多地需要依靠注册会计师。会计师的责任就是对会计真实性负责,如果一个上市公司都不能雇一个注册会计师的话,我想这个股份公司是不规范的,他的股票去场外交易风险是很大的。因而,能够在场外进行交易的公司,起码要有一个注册会计师对他的信息真实性负责,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二是应该建立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信息披露是可以有所区别的。

三是要建立交易信息的披露制度。尽管是场外市场,但是一旦交易成功以后,就应该尽快把信息发送到深圳股份代转系统当中去,向社会进行公示。我觉得交易信息的披露,对于市场的稳健发展是有好处的。

四是应该由行业协会对券商

的行为进行自律监管与惩戒,同时证券监督机构仍保留对券商行为和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的检查权与处置权。

第四个问题:场外公司挂牌的条件

我想,场外公司挂牌条件不能和场内一样,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要求:

一,最低净资产和税后利润要求。美国在这方面的要求其实是很低的。

二,信息披露要求。

三,至少有一个保荐商或者两个做市商。

四,股东人数低于200人,退市公司除外。

第五个问题:建立场外市场挂牌公司的升板制度

如果场外公司交易到了一定的程度,价格到了一定程度,应该允许其升到主板市场去。当然,这个公司也应该符合主板市场上企业的其他条件。

改进主板市场的退市制度和再上市制度

关于我国现有的退市制度,大家知道,《证券法》里有很多条规定,如果一个公司连续三年都是亏损就必须退市。

市场上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按照规定应该退市的公司,其退市时的股价相当高,但其盈利又不高,因此交易不活跃是必然的结果。如果以其公司净资产,每股价格和持股股东人数为条件退市,就会使一个企业在资产缩水,股价越来越低的时候离开市场,这对于持有人的利益是一个很好的保障。而且,如果说退市的企业是这样一种状况,我们就可以不要壳资源j取消了壳资源制度,市场上就会减少那些诸如某一个退市公司要进行重组,要重新上市等很多题材炒作。实际上,减少这种炒作机会,对广大投资者是一种保护。现在很多的投资者经常会被一些所谓的重组题材误导,然后造成一波波股价的波动,最后对市场造成很大的损害。

所以说,建立以公司净资产,每股股价和持股股东人数为条件的退市和再上市制度,不仅能减少市场恶意炒作的题材,同时能保护股票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第5篇:市场结构调整范文

一、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基于利率发展形式的特殊性,在后续干扰阶段,必须及时对干预形式进行分析,以下将对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改善现有的利率结构

利率结构对整个发展形式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基于现有发展形式的特殊性,在后续控制过程中,必须明确利率市场发展形式的要求,及时对利率渠道形式进行调整,明确结构发展形式,不断提升利率的应用标准。在原有的存款发展过程中,存在利率为零或者倒挂的情况,此类设计形式对货币政策的应用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需要及时对利率市场发展形式进行调整,减少阻碍因素,发挥已有控制形式的作用。此外利率发展水平是由信贷资金决定的,进而为后续发展形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完善金融市场

在货币政策后续控制阶段,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基于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发展机制的特殊性,需要及时对货币形式、资本利用及拆介市场进行有效的分析,发挥现有控制形式的最大化作用,进而体现出经济控制形式的最大化作用。在价格信息整体控制阶段,拆借市场的主体不明确,存在交易规模小的情况,银行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直接对市场发展体系造成严重的影响。完善的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资金调节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必须重视传导形式的应用,体现出后续设计形式的优势。

(三)利率市场化延迟了货币政策的效力时间

基于利率市场化发展的特殊性,在后续控制阶段必须及时对控制形式进行调整,满足现有发展形式的要求,进而体现出后续设计形式的作用。但是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利率市场化的出现对货币正常的效力时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基于不同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如果存在延迟货币政策的情况,则必须及时对应用形式进行调整,体现出后续干扰形式的作用。此外利率市场化后,有关利率决策的环节更多了,因而货币政策的时滞可能加长,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因此也可能降低。

二、利率市场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基于利率市场化发展形式的特殊性,在后续控制过程中,必须明确其影响机制,以固有的设计形式为基准,实现合理化应用。以下将对利率市场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促进经济体制的有序发展

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利率改革是重要应用基础,基于利率发展形式和经济机构体系之间的作用,由于高低变化形式和资金市场的应用存在一定的联系,必须以金融市场发展形式为基准,实现价格形式的合理化控制和发展。利率市场化无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整体干预过程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当前我国尚未形成规范化的市场发展形式,在货币政策应用过程中,利率市场化能及时对发展政策进行调整,明确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其进行调整,进而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二)实现宏观控制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当前利率发展形式对利率管制形式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控制不当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或者上升,在后续控制过程中必须明确宏观经济发展形式的要求,对市场主体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市场利率的平稳进行,进而逐渐降低波动幅度。此外市场属于主体性地位,如果控制不当会出现错位的情况,进而激发各种不稳定因素。在整体利用过程中要实现宏观控制,及时对应用政策进行调整,体现出设计形式的优越性。

(三)满足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

根据现有发展形式的要求,如果在整体控制阶段无法及时对干扰情况进行分析,必然会对资源的应用现状造成影响。在基础性控制和应用过程中,必须重视战略形式及产权关系的调整,对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市场发展形式的要求,及时对其进行调整。利率市场的发展形式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引导性意义,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了解资金的应用形式,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式的要求,明确金融资本的控制形式,体现出设计形式的优越性。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利率市场发展形式趋于多样性,在整个控制阶段,要发货货币政策的最大化作用,及时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使其适应结构形式的要求,进而促进结构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第6篇:市场结构调整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模式;趣味性学习;探究性学习

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数学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根据考试要求,增加作业量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无法满足现代数学教育的需求。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开始对数学作业的设计模式进行调整,不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探究性作业设计模式

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模式,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提高了作业的抄袭率。因此,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应改革作业设计模式,使学生从数学课本中解脱出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数学作业布置中的探究性、实验性。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完高一数学中“集合”这一章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巩固集合中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先对身边的事物进行举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再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己试着举不同的例子,培养自己的探究精神。

二、注重学生个体异性

由于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而在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中,教师习惯增加作业量,达到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模式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发展的差异为学生提供多项选择,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次的布置方式,由易到难,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完成作业,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注重作业的趣味性

由于作业是课本知识的延续,具有枯燥性的特点,导致学生容易采取消极的态度完成作业,降低了学习效率。这一学习方式远离了学生的实际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中。教师在对传统作业设计模式进行改革时,必须加强数学作业的可操作性,确

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完成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编题目,进行自测和他测,确立学生在学生中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题目的设计者,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自测和他测,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不断取得进步。由此可见,增强学习中的趣味性,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此可见,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然而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应尝试调整数学作业的设计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卜言春.高中数学作业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教育,2011(5).

[2]周承剑.浅析当前高中数学作业的情况及调整措施[J].新课程:教研版,2012(3).

第7篇:市场结构调整范文

一、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则

为了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学生必须写作业,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还为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发展智力和创造才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并非易事,要让作业发挥最大的效益,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还得讲究一定的方法.

1.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性地留作业原则

每个班的学生层次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程度进行留作业.在作业中要体现高中数学教学单元目标、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还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使之适合学习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根据高中数学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对作业题进行精选.不符合学生实际程度或太难的作业,学生不会做,等于无效,而且他们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使他们产生讨厌这门课的心理.因此,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性地留作业.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依据学生的水平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分类布置作业;或者可以布置一样的作业,后边加入附加题,能做的就做.这种设计作业的方式显然可行,但需要注意,不能因此走入降低教学标准的误区.

2.作业的重现性

学生做完作业了,过段时间同样的习题再次出现,学生居然毫无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设计作业的时候,针对具有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有计划地安排重现性作业,这样做,才可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但要注意重现并不等同于机械的重复,要注意作业数量适当,难易适度,让学生能完成.

3.作业的开放性

作业不能一成不变,对有些题目可以适当增加其开放性,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可设计一些探索性作业,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相互之间合作交流完成研究性作业,这样,他们的数学思维在作业中不断提升,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 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探索

2010年起我校高中数学课题组针对作业进行了相关的摸索.形成了两种有效的高中数学作业新模式,即巩固性作业和研究性作业.

(一) 巩固性作业

1.分层矫正作业

做法:在讲完一个单元知识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一次测验,将学生按照成绩分成 “合格”和“需努力”两个层次.然后教师提供矫正作业,让“需努力”的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后,交由“合格”的学生进行作业批改,并进行点评.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个班学生的程度不同,教师在单元后进行层次的划分,这样做可以知晓学生的学习能力,而矫正作业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教师自编作业,只留三道题

做法:章节结束时教师进行自编作业,自编作业中要体现如下几点要求:

(1) 第一题作业重点体现本章节主要内容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这一块作业的练习,掌握学过的重点知识点.

(2) 第二题作业重点自编涉及前一个单元内容的题目,同时又包含许多本章节的知识点.其中隐含许多学过的内容,教师在后边增加提示信息之类的词语,如函数见课本第25页等,这样学生根据提示会去翻阅课本.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同时学生如果已经忘记,可以去翻阅以前的知识,起到复习的作用.

(3) 第三题作业重点是对下一章的一个预习作用,自编时以本章内容为主,后续的题目中涉及下一章的新内容,并在这道题的结尾,注上提示信息,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既巩固本章内容,又对下一章的新知识起到提前预习的效果.

通过这三道题的练习,首先学生不会觉得作业太多,其次通过这几道题,学生不会不会做,难点的有提示,学生会主动根据提示去翻阅课本,对知识点进行了三次回顾,让即将忘记的内容在脑子里再次重现.同时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因为作业不会有提示,很顺利地就完成了作业,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会再有觉得数学作业真难的想法,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分层矫正作业”“教师自编作业,只留三道题”是对传统作业的改革, 以上两种作业模式均属于巩固性作业,以巩固“双基”为目的.

(二)研究性作业

研究性作业即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研究,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层次,同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同学进行交流、共享,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例如表一中的这个研究性作业:“空间角”.

表一“空间的角”作业要求表

第8篇:市场结构调整范文

记者: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当前山西省经济工作的主线。最近,省人民政府35号文件向全省批转了省物价局关于运用价格管理职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据我所知,这在省直部门是第一家。我们想请您就价格工作如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制定这样一个《意见》的初衷谈一谈。

王正喜:我们都知道,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省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关系山西经济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是振兴山西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出路。省委省政府关于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决策,符合省情,符合民意,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符合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价格管理作为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与结构调整有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应该而且能够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能否为结构调整发挥作用、做出贡献,也是关系新形势下价格工作能否取得新成绩、做出新贡献、再上新台阶的关键环节,是关系物价部门作用、地位和形象的重大问题。正是基于这样两个方面的考虑,我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山西省物价局关于运用价格管理职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由省人民政府批转全省执行,力图通过这个《意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价格工作对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价格的功能与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一致的,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过程,就是引导结构调整的过程。

记者:那么,价格工作和结构调整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王正喜:引导社会资源配置,是价格的基本功能之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其目的正是在于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价格的功能与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一致的,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过程,就是引导结构调整的过程。因此,价格管理工作对结构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五条途径来实现:第一,企业是结构调整的主体,而企业要很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就必须具备与其主体地位相匹配的价格决策和价格竞争能力。价格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深化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体制,促进企业价格竞争能力的提高。第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行为主要由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和供求状况决定。对于价格无法或不适宜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仍然实行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政府可以按照确定的产业政策,通过对不同产业、不同产品实行不同的价格政策自觉地引导企业经济行为,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第三,准确的市场价格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采集、公布国家产业、价格政策以及国内外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和供求信息,帮助企业和农民克服在价格信息广泛性、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引导企业和农民合理调整生产经营行为和产品结构。第四,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一个价格基本稳定的市场价格运行环境,价格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发挥价格调控监管这一基本职能,维护市场价格稳定,为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市场价格运行环境。第五,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市场机制的动力所在,只有在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市场机制才能正常发挥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结构调整才能顺利进行。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价格主管部门发挥价格监督管理职能,规范市场价格竞争行为,是价格管理工作影响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按照结构调整的要求制定、调整价格政策,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结构调整的调节作用。

记者:具体来讲,价格工作准备采取什么手段去促进结构调整,也就是说,《意见》制定采取了那些促进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王正喜:《山西省物价局关于运用价格管理职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见》的内容十分广泛,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电力、煤炭、焦炭、冶金等支柱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发展,以及促进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制定了一系列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同时,在发挥价格信息引导作用和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良好价格环境方面,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具体讲,就是要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按照结构调整的要求制定调整价格政策,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结构调整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采取三项政策: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和产业,实行支持性价格政策;对技术落后、市场饱和、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和行业,实行限制性价格政策;对资源型产品,实行保护性价格政策。第二,建立价格信息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价格信息对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主要是建立两个机制:建立价格法规政策机制,提高价格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建立市场价格信息采集机制,发挥价格信息的社会服务功能。第三,加强价格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价格监管职能对结构调整的保障作用。主要是创造三个环境: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为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价格体制环境;维护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为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市场价格运行环境;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为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市场价格竞争环境。

为了保证制定的政策措施能够符合结构调整的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扶优扶强与限制落后之间的关系。既注重对优势产品和产业进行扶持,也注重对落后产品和产业进行限制,从两个方面制定价格政策,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二是处理好促进生产与扩大需求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在制定价格政策时,兼顾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既考虑扩大生产的要求,也考虑扩大市场需求的需要;既注重对生产环节价格行为进行规范,也注重减少消费环节价费负担,优化消费环境,扩大市场需求。三是处理好促进调整与维护稳定之间的关系。在制定价格政策时,既考虑结构调整的要求,也充分考虑消费者、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做到既有利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维护经济社会稳定。

各级物价部门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把有利于结构调整作为价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9篇:市场结构调整范文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优化过程。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也经常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但那时主要是供给短缺,调整的目的是增加农产品供给,保障人民生活的稳定,因此,相对而言风险较小。而现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结构性过剩,调整的目的则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发展,与此相对应,这次农业结构调整的风险类型增加了,风险程度加大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结构调整的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农业生产经营者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否顺利地卖出去或个别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从而能否获利的不确定性。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结构调整的首要的最大的风险。在农业市场化进程中,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就是市场信息,包括市场的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一般而言,农业生产经营者都会受市场信息的诱导,简单地遵循“什么供不应求,什么价高利大,就种什么或养什么”的原则进行结构调整。市场虽然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但也存在着“陷阱”。因为,一方面,市场反映出的信息是即时信息,而且这种信息只反映市场的性质,不能反映市场量的规定性,即市场上供求缺口有多大,未来市场上将会供应多少,则无法反映出来,以致于供不应求时,生产者一哄而上,供过于求时,生产者又一哄而下。另一方面,市场对于生产周期较长的农产品的调节具有特殊性,根据“蛛网理论”,农产品需求是现期价格的函数,而农产品供给则是上期价格的函数,即现期供不应求引起的高价格诱导下期的多供给量,多供给量导致价格下降,供过于求引起的低价格又诱导再下期的少供给量,少供给量又导致价格上升,一直不断地循环下去。这样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决策总是根据上期价格信息作出的,最终形成农产品周期性“卖难”。分散的成千上万的市场主体由于受市场价格和利益的诱导,相互间又缺乏信息联系,因竞争而排斥或缺乏合作,终究落入市场“陷阱”,结果“惊险跳跃”未能成功,既摔坏了商品,又摔坏摔怕了生产者本身。其现实表现是结构趋同,资源浪费,农民受损。面对极具诱惑力又隐藏巨大风险的市场,作为风险承受能力极弱的农业生产者,极想调整结构,但又显得无能为力,经常处于一种两难境地。

(二)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由于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因为农业是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生物、土壤、气候等自然力作用进行生产的物质生产部门,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产业,寄托于自然,受控于大自然。由于农业是以有生命的生物作为生产经营对象,因而产品的易毁性强,再加上农业中的种植业具有广袤的空间分布性,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约束较大,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冰雹、霜冻、阴雨、低温、病虫害等都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轻则减产减收,重则劳而无获,从而形成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自然风险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一个地区农作物耕作制度与品种结构都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资源条件而形成的,而且具有相对稳定性,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必然会引进新的作物品种,实行新的耕作制度,使原来较稳定的耕作制度和品种结构被打破。如某地区原来是“稻—稻—油”三熟制,现在调整为“瓜—稻—菜”三熟制。根据该地区以往的气象资料和气候条件,新的结构是可行的,但现实情况是,在西瓜的成熟与上市期遇到了历史上少见的连阴雨低温天气,导致西瓜产量低,品质差,销售难。或者是冬天遇到了严重的寒冻天气,蔬菜被冻坏,产量下降,农民因此而收入低或亏损。在经过自然灾害的打击之后,该地区的农业结构又可能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三)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由于某些技术因素,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农业结构调整中引进的新作物、新品种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但有时由于研究者缺乏全面系统的考虑,或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在其推广、应用过程中同时存在着风险。一是某些技术可能存在着不完善性,如有些作物由于自身的因素容易引发病虫害。二是某些技术可能存在着不稳定性,如有些品种在栽种过程中,有时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优质高产,但有时又由于变异的作用而出现高产不优质或优质不高产或既不优质又不高产的现象。三是某些技术可能存在着不适应性。如有些品种在某些地区具有明显的高产优质优势,但在其他地区由于光、热、气温、水分、土壤等条件的差异,而不能正常生长。这几种情况,在研究者进行研究、试制、中试甚至小面积试验阶段没有发生,只是在大面积推广、应用后才有可能出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一旦发生其中的任何一种情况,都会给农业生产者带来损失。

(四)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是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农业生产经营者因决策失误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就是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的问题,也就是决策问题。在目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可能会因为信息的不完全或误导,也可能因为生产经营者缺乏科学决策的知识与能力而导致决策的失误。还有可能因为很多地方的结构调整是由政府行政手段推进的,乡(镇)政府或村组织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决策者,而政府有时为了急于求成,为了突出政绩,缺乏系统深入地市场调查,没有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没有仔细分析产品的市场前景,脱离当地实际,违背农民意愿,而乐于搞一些“千亩工程”或“万亩工程”,结果使农业结构调整受挫。

(五)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农业结构调整中农产品购销合同不能履约而给农民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为了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农民在生产之初就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运销企业签订销售合同,根据合同组织生产。一般情况下,购销合同能够兑现,农民收入能有保障,但有时也会因为不了解加工企业或运销公司的信用程度与生产、销售能力而草率地签订合同,加工企业或运销公司以合同条款不规范、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或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等种种借口而不履行合同,进而给农民带来严重的损失。

(六)素质风险

素质风险是指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因自身素质不高而导致生产经营受损的可能性。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知识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偏低是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之一。一方面,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新项目和新品种科技含量高,技术要求高,而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因为看不懂和不能掌握与运用相关技术,没有按技术要求进行操作或操作不当,最后效果不佳,甚至造成损失。另一方面,农业结构调整要求农业生产者善经营,懂管理,会闯市场,但由于他们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市场竞争能力低下,就有可能面对市场而不知所措或无法驾驭市场,最终成为市场的牺牲者。

二、农业结构调险的化解与防范

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但不能因为风险的存在而不调或不敢调,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化解与防范风险的灵活机制,选择、采取化解和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农业保险机制

农业是高风险产业,而且农业风险具有更大的不可控性和更强的毁灭性,由此决定了农业保险不同于商业性保险,而主要属于政策性保险,农业保险的主体是各级政府。为了健全和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要建立农业保险机构,专门开展农业保险工作。(2)政府要在经济上、法律上、行政上扶持农业保险工作。经济上扶持农业保险,一是实行“以农补农”的方针,免征农业保险的税赋,即将农业保险的业务范围规定为乡和乡以下的农林保险业务,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村家财、农机具和乡镇企业财产等保险的业务,免征这些保险业务的营业税、所得税和其他各种税金,以弥补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的一部分亏损。二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某些种植业(如水稻、小麦、棉花等)、养殖业(如生猪等)保险的业务实行适度补贴。三是政府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法律上扶持农业保险,主要是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制订《农业保险法》等有关法律,保护、扶持和规范农业保险工作,使得农业保险工作有法可依。行政上扶持农业保险,要求政府加强对农业保险机构的领导与管理工作,在各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从而保证农业保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风险保障基金

为了保证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推进,建立专项农业结构调险保障基金是非常必要的。农业结构调险保障基金可以由各级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组成,基金规模可由各地结构调整的力度来定。基金建立起来以后应该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如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和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和运作。农业结构调险保障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1)筹集结构调险保障基金;(2)制订有关基金管理的条例;(3)对农业结构调整主体因结构调险而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然后按基金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补偿;(4)对基金进行预算、核算和审计。风险保障基金的建立,将为农业结构调整解除后顾之忧,农民就可以大胆地调,放心地调。

(三)搞好政府服务

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不能硬性要求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其主要的职责是为农民提供周到的、满意的服务,只有政府服务到位,才会尽可能减少、避免和防范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风险。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提供的服务包括:

(1)信息服务。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依据市场信息而进行的,因而信息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和决定作用。但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且分散、偏僻,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媒体不丰富,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信息机构及信息收集、传递与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因而导致信息不畅,信息不畅又会引发信息失效、失真,加大结构调整的风险。因此,为了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有可靠的依据,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服务,及时收集国内国际市场农产品的供求信息、价格信息,然后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再不断地把有价值、实用的信息传递、给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进行有效地引导和指导。

(2)资金与物资服务。农业结构调整中新项目的建设和新品种的引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应通过财政拨款和银行信贷等途径给予资金扶持,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对资金的需求。同时为了保证农业结构调整落到实处,还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向农民提供优质、廉价的种子、种苗、农药、化肥、农机具等农资产品,以避免假冒伪劣农资品给农业结构调整带来风险和损失。

(3)技术服务。政府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让农民全面、准确地掌握新项目、新品种的技术要领和技术要求,以减少、避免和防范结构调整中的技术风险。

(4)运销服务。要实现结构调整增收的目标,关键在于运销,因此,强化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运销服务显得更为重要。第一,政府要加强运销环节的硬件建设。包括专业运销队伍的建设;零售、批发、期货市场的建设;与运销有关的基础设施及电脑网络的建设等等。第二,政府要加强运销环节的软件建设。包括专业运销人才的培训;市场交易法律和法规的制订;市场交易秩序的维持;产销信息的沟通,等等。通过周到的运销服务,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疏通流通渠道,降低运销成本,才会尽可能减少、避免和防范结构调整中的市场风险。

(5)法律服务。农民是法律关系中的弱势群体,在一些经济纠纷中其合法利益容易受到侵害。因此,政府应组织法律工作者为农民在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合同纠纷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农民的合理合法利益。

(6)气象与灾害预报服务。政府要督促气象预报部门运用先进的技术与手段,对农业气象和农业灾害进行及时地、科学地、准确地预报,以便农民在结构调整中根据相关的预报信息合理安排生产和防治各种自然灾害,以避免和防范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自然风险。

(四)增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分散、规模狭

小的个体农户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抵御风险的能力极弱,只有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才能形成一种与外力抗衡的合力与机制,才能提高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因此,要化解和防范农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风险,就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1)象工人组织工会一样,在全国自下而上建立农民组织如农民协会,从整体上代表和维护农民的利益。(2)建立社区性、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如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等。(3)建立各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如棉花协会、西瓜协会、养猪协会等。通过各种组织的建立,形成完善的农民组织网络系统,切实起到防范风险、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结构调整要降低风险增加收入,就必须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其本质和核心在于农工商、产加销、经科教一体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种一体化经营方式在分散、化解和防范农业结构调整的风险方面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分散风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承担风险的主体只有一个即农业生产者,而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由农工商或产加销三个不同的主体共同来承担。

(2)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化解风险。基地农户与龙头企业在生产之前就签订产销合同,农户按合同要求进行生产,最后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销售给龙头企业,农户与龙头企业相互依存,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供销关系,从而可以化解市场风险,解决初级农产品的“卖难”问题。同时,经过加工的农产品,弹性加大,价值提高,其抗御风险的能力也就可以得到相应地增强。

(3)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防范风险。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相对于单个农户来说,经济实力雄厚,管理水平较高,获得的信息全面而丰富,有助于防范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和决策风险。龙头企业自身技术力量强,能够对基地农户在生产上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有利于防范技术风险。农工商、产加销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尤其是紧密型的产业化经营实体,能够防范和消除信用风险。总之,只有将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将农业结构调险降到最低限度。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