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经济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传统经济学:差异;研究
1.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定义及两者之间的差别
如果深度挖掘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两者的内容会发现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又是可以相互补充的两门经济学科,从高一层次的角度看待两者,生态经济学主张整体上控制投入和输出,并且在严格控制投入和输出的基础上扣除生态成本,非常重视生态环境问题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如果将重心仅仅放在经济发展上忽略了生态环境,最后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传统经济学忽略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在概念上两者的差异为:怎样来看待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
1.1生态经济学概述
生态经济学是近年来衍生出来的新兴学科,介于生态学和经济学两者之间,它以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待生态学和经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现阶段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采不可再生资源,造成能源损耗严重,开始将发展目标转移到可持续发展方向上,人们往往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忽略了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生态经济学的作用就是呼吁人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懂得保护生态系统,常常通过缩小企业的生产规模,提高工人们的生产效率来达到经济环境共同发展的目的。
1.2传统经济学概述
传统经济学认为在经济发展方向上,资源环境是相对有限的,并且环境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当其遭到破坏后可以自我修复。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期间可以先不用考虑资源问题,传统经济学在一些西方国家比较受欢迎,它主张经济发展不受限制,可以一直发展下去,它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经济,因此一些贫困国家常用这种方法解决燃眉之急,但人们没有意识到经济赠长迅速伴随的是资源消耗加剧,经济发展了承担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又要花费大量资金来治理环境问题,显然这一观点不具有客观性。
2.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之间的具体差别
2.1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愿景差别
2.1.1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定位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和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的关系紧密结合不能离开任何一方,而传统经济学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的整体,人类及其周围环境构成了庞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微不足道,因此传统经济学主张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无限制的发展经济,不用考虑资源问题,即使资源枯竭也可以寻找新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而生态经济认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承受范围,只要不超过这个范围,可以随意发展经济,简而言之,生态经济学认为只有合理利用资源,经济才能无限增长。2.1.2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在生产框架上的差别生态经济学认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资源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资料是生产框架的一部分,传统经济学将重点放在生产上,废弃资料不会产生较大利益不应划分在生产框架内,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包括能源、自然资源以及废弃物处理部分,总之传统经济学侧重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资料会产生多大的经济价值,对于废弃物由于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去处理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生态经济学更加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理上尽可能的转废为宝,循环使用减少生产成本。2.1.3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关于生产配置的矛盾无论是哪一种经济观点,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都需要考虑配置和分配规模之间的矛盾,生态经济学认为资源环境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的索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适度发展,并且要限制企业的生产规模,而传统经济学的观点与其存在较大的差异。它首先考虑的是资源的配置问题,把分配问题放在最后考虑,其次不但不会限制企业的生产规模,还将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的人数,总之生态经济学考虑的问题比较周全,将配置、分配规模全部纳入考虑的范围内,传统经济学在这一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2.2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差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从微观经济学角度还是从宏观经济学角度,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差异都比较大,从微观经济学角度,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最大的差异在于对社会市场的认识,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是预想商品销售情况的最好途径,而传统经济学认为社会市场能发挥出巨大作用只是相对于某些产品而论的并不能代表全部,两者之间观点得差别在于前者过度依赖市场,市场经济具有不确定性,会给经济的增长带来较大的波动。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态经济学作为一种交叉学科对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是生态学和经济学两者交叉产生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观察问题的视角,从高一层次看待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关系,本文阐述了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具体差异,在系统定位、生产框架、愿景上差异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为更多的学者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呼吁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各级政府应当打破传统观念,立法采取具体防控措施。例如,目前一些城镇还没有禁止燃放鞭炮和焚烧垃圾,环境令人担忧。
参考文献:
[1]王森.基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生态经济区划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
[2]沈广起.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差异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Z4:32-33.
生态学是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于1861年首次提出,并于1886年创立了生态学这个学科。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生理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生态学不仅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学科之一,而且与农、林、牧、副、渔、医都有密切关系的应用基础学科之一。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科学的总称。包括理论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生态经济学是从生态学系统来看待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生态变化的经济因素。包括部门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专业生态经济学、地域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
生态学与经济学两个名词同源于希腊字母(Oikos)。分别是指有关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问题与管理。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生态学和经济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与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科。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战略性和实用性特点。在中国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至今只有20多年,在此期间,生态经济学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旨在整合生态与经济系统,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许多有远见卓识的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及时投入这一崭新的学科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中部分内容。在推动建立全民生态意识和用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令人瞻目的成就。
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学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在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价值流循环与转换。生态经济系统划分范围可大可小,从层次上看,有由地球表层的生物圈和经济界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国民经济总体生态经济系统、部门生态经济系统、行业生态经济系统。按地域大小分:有国土生态经济系统、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庭院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组成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四大要素。
“现代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生态经济统体,因而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按照这个理论,中国现代经济不是个封闭系统,而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巨大开放系统,这个开放系统就是生态经济的有机整体”。生态经济学包括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生态经济有机整体理论、生态经济全面要求理论、生态经济生产理论、生态经济价值理论、生态经济循环理论。生态经济学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系统理论的分析方法,从结构、功能、平衡、效益、调控高度揭示生态经济系统这一客观实体的运动发展规律。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周期:半年刊
出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1-4407
国内刊号:53-1193/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关键词:环境;生态设计;城市环境艺术设计
一、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常说和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更是为人类提供各种日常所需的主要手段和控制方法。在当前人们发展的过程中,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成为制约人类发展,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在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条文中明确的将环境定位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体,更是对当前各个成分的总概括,其中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各种古代遗物和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城市乡村概念都输与环境体系中。在这些体系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当前城市体系和乡村体系,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因素和各种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总体。在环境概念中有两层含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二)随着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各个概念和物质需求认识的不断加深,环境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心和重点逐步成为人们建设的前提基础,更是影响当前因素和自然保护的基础前提。
二、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三、环境治理和保护
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郑州市这几年下了很大的工夫。对于母亲河的治理就已经略见成效。以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破坏,黄河两岸的环境一度非常恶化,绿城经常在开春的时节会经受一次又一次沙尘暴的洗礼,而我们的母亲河也在很多河段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优化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
经过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多次探究和研所,就当前社会环境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更是一项基本国策,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是将城市规划路线结合当前环境实际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此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绝非易事。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4.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5.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6.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生态经济在哲学本质上是指和谐经济。生态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保护的和谐,为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成了发展生态经济的前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发展在哲学视域中是指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存在,对立性在于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可提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追求当代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就是要不断认识与实践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发展这一矛盾。人类不能一味追寻经济效益而肆意破坏生态系统,也不能只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放弃经济效益的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是对立的。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经济发展必然会与生态环境之间发生一定的碰撞。尤其是工业文明后,从人类对经济利益的疯狂追求中不难发现,每一次经济的发展都会要人类为此付出惨重的生态代价。当人类发现这一问题转身关注生态问题的时候却发现,工业文明下的多数产业已经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当人类开始着手解决工业文明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势必会影响到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还不能足以让多数的工业企业摆脱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这无疑会对当代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制约。为此,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很难实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是统一的。从本质上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可以共同发展的。经济价值是生态价值的一种物质体现,人类发展经济,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态价值是经济价值的最终归宿,人类努力保护生态环境,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能在自然界中更好的生存发展。发展经济,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也需要凭借发达的科学技术逐步解决生态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目的和解决途径是相通的,两者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
二、生态经济的制度逻辑
经济发展轨迹取决于人类的实践观念和方式,人类的实践观念与方式则取决于制度及制度安排。马克思曾指出,人类不恰当的社会实践方式是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进一步说,为什么人类会有这类不恰当的实践方式?经过多年的研究,经济学家给出原因,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失效。建国初期,我国为快速发展经济,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们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观念和生态经济制度上的缺失是生态经济难以全面实行的主要原因。生态经济制度上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经济制度的不均衡。之前我国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就是传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方法。这种的统计方法忽略了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方面,是一种不全面考虑生态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致使人们单纯的考虑经济的增长,忽视了对自然资源能源的利用限度和对环境的保护,最终造成生态危机。
2.尚未建立生态化市场体制。生态化的市场体制需要人们用生态理性考虑人与自然关系并做出相关经济行为,利用价格来引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把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消耗算进生态费用中,这有利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容易建设生态文明。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从价格上来看,还没能真正反映出人类对生态资源的需求。由于对自然资源的定价偏低,企业对资源产生了严重依赖,很多企业尚未把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算进预算成本,这没能对企业的生产决策起到引导作用。
3.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进行的生态补偿机制实践,但是,由于生态补偿机制的不健全,很多生态保护者的权益与经济效益依然无法得到保障。国家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的标准主要以政府的支付能力为准则,生态补偿的行动很难落实到个人,等等。由于没有一个健全的补偿机制,生态经济的实践在实际生活中很难被人们普遍接受。
4.道德文化制度薄弱。在我国,对生态保护的监督主要还是事后监督,这必然有诸多弊端,很多产业对生态的破坏是不可修复的,生态一旦破坏,事后监督也于事无补了。正式制度下的法律法规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约束的作用,但是能不能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已经是否在实践中考虑到后代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都掺杂着人们自己主观意识,这类主观意识是以人类的道德标准为外在表现的。多数人在进行行为选择的时候,通常习惯选择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损害后代人利益的行为。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习惯性认为自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微不足道的,而且总将生态治理与保护看作由政府包揽的,在日常生活中还未形成全面的道德规范,生态道德文化制度相对薄弱。
三、生态经济的制度路径
如何在我国发展生态经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反思,不再以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目标,而是要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制度建设在生态经济的实现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党的十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随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环境。
1.完善法律制度。当前,我国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已有一定数量,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完善现行的生态、经济法律法规对于我们发展生态经济来说是一项必须执行的任务。首先,要着手新的立法。为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平衡,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凸显人类发展经济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证明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其次,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我国现行法律中,对损害生态环境有明确规定,但是由于制裁的力度不够,还不能引起人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重视。并且,环保部门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利,为此,需要法律赋予环保部门强制执行能力,有权执行依法限期治理,查封,冻结,关停企业等措施。加大处罚力度,增加处罚额度,赋予环保部门强制执行能力,用强有力的法律措施强制违法者不敢越雷池一步。最后,加强司法制度。党的十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其审判权和检察权”。根据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加强司法的公正性,切实保障好生态损坏的受害者和受损人的权益,推进司法的公开和公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知识性 生态课堂 基本核心竞争力 DOET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Ecological Classroom: Basic School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SHEN Lijun[1], HE Yu[2]
([1] Guangxi Banking School, Nanning, Guangxi 530007;
[2]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The core competence of school has more intellectual characteristic, but it is not static. The key is the formation of knowledge. We think that the class is the master domain of knowledge formation and the core competence of school. Moreover, the diversity, symbiosis, integrality and openness of life are more in favour of the formation of knowledge. We can build the ecological class via borrowing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and applying DOET technology. Thus we can acquire the core competence of school.
Key words intellectual; the ecological class; core competence; DOET technology
核心竞争力一词源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英国学者哈默尔(Hamel)于1990年提出,并于2000年开始出现在我国的学校发展研究中,至今为止,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仅有短短的13年时间,然而,对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各种类型的学校,甚至是学校的各个领域,获得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可。
现在学者们普遍认为能力、知识、专长、资源和创新水平等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学校文化发展、教师团队建设和课程改革是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在本研究中,我们坚持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知识性特征,哪里最能体现知识性,哪里就是核心竞争力,但是,核心竞争力不是静态的,要获得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是教师和学生知识的生成,而知识生成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因此,我们要利用生态的方法构建一个利于知识生成的课堂,即生态课堂。
1 课堂:学校基本核心竞争力
1.1 知识性是核心竞争力的初衷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一词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英国学者哈默尔(Hamel)于1990年在权威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 )一文提出的,这一概念提出后,得到了管理界和经济界人士的普遍认可,在过去的20多年间,众多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有了很多新的解读,但迄今为止最公认的概念还是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提出的。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就是“企业内部的积累性学习(collectivelearning),尤其涉及如何协调(coordinate)多种生产技能(productionskills)和整合(integrate)多种技术流(streams of technologies)的问题”。①在作者看来,积累性学习是核心竞争力,这是最经典的解释,由此,知识性是核心竞争力的初衷。
1.2 学校比企业更有知识性
众所周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知识传授和生产的地方。相对于以产品生产为目的的企业而言,不仅课程、教学等学校的传统内容体现了学校的知识性,就连办学经验、学校文化等也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知识性,正如“学校核心竞争力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积累性学识及可以为学校赢得相对优势的一系列能力的整合”。②所言,学校核心竞争力更有知识性,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知识,但知识本身不是静态的,因此,归根到底是知识的生成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1.3 课堂是知识生成的主域
在学校,知识的生成有多重方式,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各自的功效都不一样,但课堂是学校教学组织的主要方式,相比其它途径而言,更具目的性、组织性和计划性,是知识传播和生成的主场所,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的质量决定着知识的价值体现,因此,课堂是学校基本核心竞争力。
2 生态课堂:生态视角下学校基本核心竞争力
我们认为,生态课堂以生命为原点,尊重生命多样性,以及其整体性、开放性和共生性等特征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能够构成学校发展的基本核心竞争力。生态课堂源于1932年美国教育学家沃勒提出的课堂生态学,是指“用生态学的原理去审视课堂,以生态的眼光、态度和方法去思考、分析和解释复杂的课堂教学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③我们将从生态课堂的生命多样性、共生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四个特征分析其对知识生成的意义。
2.1 生态课堂的生命多样性更利于知识的生成
生态课堂坚持“教育活动的展开当以生命为原点,任何偏离原点的教育,都不是真正的教育或是对教育的异化”的原则,以生命为课堂的原点,体现个体生命并为个体生命发展服务。生态课堂重视“人本性”的问题,不存在背离人性的超权力,其对人性和人的差异性的尊重,激发了个体的求知欲。生态课堂重视教学资源、教育手段和教学评价的多样性,符合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规律,由此,这种尊重生命多样性、丰富多彩的课堂必能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
2.2 生态课堂的共生性更利于知识的生成
在课堂生态系统中,每一主体都有自己的生态位,为了保持或扩张自己的生态位,他们之间就会产生共生或竞争的捕食关系,生活于同一课堂生态中的教师和学生在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共生态,即一方的存在状态以另一方的存在状态为条件和依托,一方存在状况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对另一方的存在状况产生影响。这种共生关系有两种形式:互利共生和偏利共生。在生态课堂中,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的,在这种关系中,课堂主体与环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都得到了关注,环境的滋养功能更加凸显,主体间关系更加民主平等,在这种自然的环境下进行的课堂知识更容易生成。
2.3 生态课堂的整体性更利于知识的生成
生态课堂中没有独立存在的事物,课堂中各个要素都是互相联系的,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共生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知识的生成,从生态意义上来讲,共生和竞争的捕食关系是实现生物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动力机制的驱动下知识的生成是自然的。
2.4 生态课堂的开放性更利于知识的生成
开放就是生命,生态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与外部环境保持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同时课堂内各主体、主体与其它生态因子间都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得知识的生成自然有序,课堂中生态主体与环境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构建了知识生成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形成一个生命,抱成一团,合心抵御外来侵犯,加速了知识的转化和生成。
3 DOET理论:生态课堂构建技术
生态课堂是指“由教师、学生、课堂自然环境、课堂人文环境四个要素组成的动态平衡、开放有序的微观生态系统”,因此,从知识生成的角度看,如何构建课堂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根据美国社会学家邓肯(Otis Dudley Duncan)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生态联合体”理论,我们把课堂生态系统的构建分为人口、组织、环境和技术四个部分,即课堂生态的DOET理论,课堂生态的这四个因素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互动,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和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将使课堂产生变化,带来知识的生成。
3.1 D—人口因素
生态课堂的人口因素包括学生与教师,生态课堂的人口因素是主体因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者,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则无法构成生态课堂系统,课堂中其他生态因素能否发生作用,都依赖于学生和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在生态课堂中,学生与教师是共生的关系,二者互为前提,共荣共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沟通生成知识,同时,学生知识的生成,也丰富和完善教师的知识。
3.2 O—组织结构
生态课堂总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的,组织结构是生态系统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所谓的组织结构是指课堂生态系统内主体与环境之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因教与学的活动而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就生命多样性和主体差异性而言,课堂生态系统应有多样的组织形式,这样才能保证各个生态因子都能享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此保证知识生成的普遍性和效益性。
3.3 E—环境因素
任何生物都处在环境的滋养中,环境是生态课堂物质、信息和能量的来源,是知识生成的根本。在生态课堂中,环境包括物质因素、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三者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保证知识的生成。物质因素是指生态课堂的物质来源,影响生态课堂的自然因素、时间因素和教学设施等因素;制度因素包括影响生态课堂的相关制度,有学校的也有社会的,制度具有社会化的功能,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使得知识的生成更具社会性;文化因素指影响生态课堂的价值、文化和信仰等因素。
3.4 T—技术因素
课堂生态系统除了依靠自我运行外,还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所谓技术是指保证生物与环境、师生和生生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机制。在生态课堂中,主体与环境之间、师生与生生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至关重要,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知识的生成,然而作为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各生态因子之间不可能主动产生关系,不可能主动产生契合,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促使关系的生成,这些技术涉及教和学的方方面面。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基于生态学的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1C0280)
注释
① C.K. Prahalad and G.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Harvo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79-91.
关键词:生态环境 公共品 政府 公平 效率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生态环境是一个公共品,很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即不承担生产、治理环境的成本,却享受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如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区分污染者与受益者,有关政策如何发挥作用、如何达到目标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急待解决的。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的公共品特性出发,通过分析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制订生态环境政策的公平与效率的目标选择,从而实现政府为主、市场为辅,公平为主、效率为辅的生态环境发展思想构架。
生态环境的公共品特性
公共品是指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生态环境具有公共品的特性,现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一)公共需要
说生态环境具有公共品的特性,是由于生态环境具有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具有这种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生态环境,如优质的空气、良好的自然环境等。
(二)外部性
生态环境具有公共品的另一个特征是外部性,成本和效益对等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但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使得成本与效益无法对等,如上游植被造林、净化水质给下游居民带来效益,这是正的外部性,当出现正的外部性时,上游保护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而钢厂对河流造成污染,则是负的外部性,当出现负的外部性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
外部性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即代际之间的外部性,即期对生态环境的消费会对后代的人有负的外部性,使其无法享受到与这一代人等质等量的生态环境。
(三)公有产权
较多的生态产品以公有产权的形式出现,产权无法得到合适的界定而产生外部性。“公共地悲剧”表明,只要多人共同使用稀缺性的资源,环境就会恶化。企业在开采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过程中,因为生产外部性给社会福利带来损失,使经济体系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要使社会福利损失最小化,需要适度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制定合理的税率、改进计税方法和明确资源产权标准,引入市场机制等方法来解决。
生态环境同其他公共品一样具有层次性,即按受益范围的大小,有全国性公共品、跨区域性公共品和地方性公共品。清洁的空气属于全国性(甚至是全球性)公共品,跨几个省份或辖区间的河流则属于跨区域性公共品,而某一地区的自然资源则属于地方性公共品。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生态环境都如空气一样是纯公共品,更多的生态环境产品则是准公共品,提供方式也就有所差别。
生态环境的提供方式:政府与市场
虽然生态环境具有公共品的特性,但并不一定就说明市场机制在其中就不能发挥作用,生态环境就应由政府供给。虽然面对公共品,市场机制会存在着失灵的情况,但政府机制在起作用时,也会存在政府失灵的情况。因此,在生态环境供给上,应对比分析市场与政府在该类生态环境产品上作用的效果。
对于具有不可分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生态环境产品,如优质的空气、良好的自然环境等,为维持生态产品的生态功能,需要一定的成本进行弥补,但由于生态产品的特性使得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等价交换显得尤其困难,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故通过政府征税筹集资金是必要的。但是,由于这类公共品的不可分割性,如何精确地计量某一个消费者愿意消费的生态环境的数量和愿意承受的税收大小是困难的。虽然林达尔均衡尝试找出税收负担与公共品供给量的均衡条件,但仍不免受限于偏好信息的充分表达与否。在生态环境方面典型的税收是庇古税或污染税(环境税),但如何估计边际损害函数是困难的,导致如何找出一个准确的税率也是困难的。当然,问题不在于庇古税是否是处理这类生态环境产品的十全十美的办法,而在于它是否优于其他办法。
解决生态环境的外部性,科斯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但这一条件是交易费用为零,如前所述,无论是上游保护者与下游受益者之间的谈判,还是钢厂与周围居民或下游居民的谈判,都存在着一定的交易费用,有时这种交易费用还是巨大的,市场机制无法很好地起作用,这时也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因此,政府通过征税、收费、补贴等方式筹集资金,弥补保护者或对受损者进行补偿是必要的。
生态环境的产权问题的解决手段有两种,一是私人产权,如科斯指出,清洁空气、安静的权利或产生有害的活动是一种产权,与其他财产所有权(如耕种土地或砍伐树木)完全类似,这类权利一样可以给予或出售给另外一方。但这种交易的前提是交易费用为零,并能明确界定完全的产权。因此,政府在这方面的作为就是界定这些生态产品的产权,如水权、林权等,如果私有产权一旦确立,政府就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进行干预的必要;但当交易费用大于零,公共产权可能是较佳的选择。显然,由于空气污染涉及到无数人(包括污染者和被污染者),他们之间的讨价还价很难没有交易费用,无法将空气的产权清晰地进行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取第二种手段,即管制。虽然无法对空气污染进行谈判,但限制对大气的排放物或排放量却是可能的,如不允许随意向空中排放某些化学物质,即实行进入限制,或每个污染者被限定应把污染降低到一定数量,否则就会受到法律制裁。这种是典型的法律管制,如何有效找到每一个污染者并对每个污染者规定具体的污染标准是一个难点。另一种管制则是通过拍卖污染许可证得以实现,拍卖污染许可证与庇古税一样也存在一定问题,如何掌握谁在污染,污染程度如何,如何明确知道厂商的私人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曲线是困难的。
生态环境中有一大类是公共资源,如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就会导致对这种资源的过度消费,如自由放牧的草地。政府只有将其收归国有,对使用者征收资源税或收取类似的费用,才能避免出现“公共地悲剧”。对资源征收资源税或资源使用费,其重点是如何设计一个恰当的税率,能够实现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防止资源的无效损耗。在资源税费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当代人使用资源的需求,还应考虑代际之间的公平问题,使得下一代或几代人也能够享受到相同或相似的资源收益。
通过以上分析知道,政府在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市场机制也有着不可替代性,在某些情况下,则是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
生态环境政策目标: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历来是经济活动的目标,生态环境政策目标如何?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成本最小,政府是否有决策需要的充分的信息?执行与监督的力度有多大?公正性如何(谁多承受成本,谁少承受成本;谁多享受好处,谁少享受好处)?这些都是在生态环境政策制订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归纳起来,其实也脱离不开公平与效率两大目标。
公平关注点有三个方面:起点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由于起点的追溯较难,起点公平的衡量更不容易,因而这里不再加以论述;规则公平则是要求在有关生态环境活动中的规则对于任何人、任何集团都是一致的,而不是区别对待。这一点就如生态环境活动中规定的“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只有这个原则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得以实现,才能真正体现出最后的结果公平,使得生态环境通过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使用者付费的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然,正如前面所述,公平不仅要考虑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还应考虑到代际之间的公平,故而为达到代际之间的公平,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时应当考虑代际间的外部影响。
效率是指投入-产出或成本-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一定的成本下的收益的多少或一定的收益下成本的大小。但对于生态环境而言,如何对投入-产出或成本-收益进行计量是较难的。投入相对容易衡量,可以用人力、物力、时间的投入加以计量,当然由于生态环境产品的公共品特性,不易分割性、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其单位成本的核算、边际成本的核算等也是不易获得的;生态环境的产出或收益更难以衡量,如何将空气质量、水源质量、人们的舒适感等用价格单位来计量是困难的。当然,部分产出或收益也是能衡量的,如提供了多少树木、开采了多少矿产。于是,多数生态环境的产出或收益就只能进行合理的转化,如人的寿命提高了多少岁,某一类疾病发生率降低了多少等。
正是由于生态环境中效率难以衡量,因而在多数人的目标衡量时,认为将资源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不值的,是低效或是无效的,因为其看重的是有形的、直接的、可用价格衡量的产出或收益,而对于生态环境提供的无形的、不可用价格衡量的产出或收益则缺乏恰当的判断,故出现低估生态环境产出或收益,出现低估生态环境投入-产出或成本-收益的比例,从而出现不重视甚至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
当然,在公平与效率这两个目标上,是公平为主还是效率为主,两者是相互替代还是相互转换的,为了公平是否会损失效率等问题仍是困扰经济活动的目标抉择,生态环境政策目标也会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作为在生态环境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政府机制,能够对公平状况做出主动调整,如采取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使得下游受益地区对上游保护地区进行生态补偿。当然,这一调整也会引发效率方面的某些变化,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效率就有所提高,而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投入则会加大等。
从生态环境来看,公平目标是前提、是大的原则框架,只有确定了公平的目标,效率目标才能在公平的框架下得以实现,缺乏公平指导下的效率将会是无效的考量。
结论
由于生态环境具有满足公共需要、外部性的公共品特性,且较多以公有产权的形式出现,从而决定了其供给主要由政府进行提供,或者说在生态环境的供给上应由政府作为主导地位,其他方式作为补充。而判断究竟由政府还是市场提供的标准,应考核对比分析市场与政府在该类生态环境产品上作用的效果,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更多考虑生态环境的社会效益。
同样,生态环境的公共品特性也决定了政府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应将公平作为优先考虑的政策目标。而规则公平是制定生态环境政策时尤为关注的,只有确保规则公平,才能真正确保生态环境活动中的“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这一原则。只有这个原则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得以实现,才能真正体现出最后的结果公平。使得生态环境通过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使用者付费的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反之,如果听任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则必然会导致开发者由于得不到资金支持而缺乏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破坏者出于利益考虑而不愿意修复环境,使用者付费的可能性也会受到影响。在确保公平的前提下,应采取恰当的方式评估生态环境的成本和收益,提高生态环境政策的实施效率。
参考文献:
1.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高小萍.我国生态补偿的财政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李齐云等.基于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研究.地方财政研究,2008(12)
匙,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能使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就进入良好的学习境界。
导入的作用:一是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以积极的精神状态进入学习中。二是导入的内容要以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基础,使本课的重、难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三是导入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我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导入新课。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多媒体课件导入
在教学中正确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可用以下手段:音乐欣赏、画面导入、利用有关电视栏目。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新闻调查”等节目中涉及的有关事件导入。精彩的片断、优美的动画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借助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把多媒体课件引进课堂,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有效地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二、谜语导入
学生年龄尚小,活泼好动,他们对猜谜语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以谜语导入新课既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还
可以使学生愉悦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
果。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为了找到正确的答案,探求知识的欲望被激起,自然就使他们以最佳的思维状态进入到学习中来。
三、故事导入
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老师搜集、编写有针对性的故事,使学生初步领会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引人入胜。可以帮助学生扩展思维,丰富联想,也起到了用实例证明要学内容的作用。再让学生感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顺理成章地进入课堂教学。
四、提问导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设疑能吸引学生注意,诱发其求知欲。学科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前后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提问导入法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知识,能把被分割的知识再次整合,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科学。
五、时政导入
时事政治是中学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时政热点导入,既可体现政治课的时效性,又可通过对热点剖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将最新动态告知学生,让学生感受时代脉搏,又可帮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
六、演讲导入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热点而展开。课前演讲,要求学生和老师平时关心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做好文摘,观看电视新闻等,把摘录内容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前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交流。对于演讲者,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认真写好演讲稿,演讲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激情。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点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生态学;城市居住区
在我国的城市建筑中,绝大部分都是居住区,城市住房的经济效益在房地产行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下,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不断地扩大,其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行业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提高自己的优势,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有着增强企业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1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
1.1 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性
随着当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对低碳生活的追求,人们在选购居住房的时候对居住区周围的环境也有非常重要的考量。因此,在建筑过程中,除了对建筑物本身的设计要求外,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设计也要非常重视。在居住区景观的设计中,要好好把握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保持与自然的协调性,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为人们带来最自然、最环保、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同时还要突出生态理念。
1.2 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城市居住环境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居住区景观系统也是相对于生态系统而存在的,较生态系统有极大的开发性。但是,在对居住区景观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重视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居住区的建设和环境开发的过程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对周围的绿色植物与生物等都会造成破坏。一旦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结构出现问题,其自身的修复活动无法还原,整个区域的生物结构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整个系统中的各项功能都能够正常工作,就必须要保证这个系统之内的组成部分保持正常,所以在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就要保证整个景观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平衡,保证生态系统的正常。
1.3 景观系统的丰富性
当下我国的居住区景观系统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景观设计的机构太过单一,生活在此环境中的人们无法享受到景观设计带来的真正利益。也就是说,景观设计的真正功能无法实现。影响我国当下景观设计结构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就是设计面积使景观的结构无法复杂、深入,对景观设计造成一定的制约;其二就是在当下城市居住区中,大多数的土地面积都被建筑物所覆盖,房地产企业为了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来建筑住房,所以居住区中的景观基本上都是以建筑为主,也就造成了景观结构的单一性;其三就是当下居住区的环境多数被建筑与公路覆盖,景观设计受到一定的制约。
2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原则
2.1 整体性原则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整体的景观要与整个城市的空间布局以及文化背景相协调、相融合,使城市居住区的景观系统具有充分的适用性、文化传承性以及可欣赏性。
2.2 保持一定的生态效应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保持生态平衡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整个大的生态系统中,只有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2.3 群落的多样性原则
人是群居动物,其自身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再加上土地资源的相对紧张,就需要实现土地资源使用的最大化。在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保持群落功能的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
3.1 居住区景观的布局
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地改善居住周围的环境。在城市中,有许许多多的居住区,它们分布在城市中的各个角落、各个区域,这些居住区就构成大大小小的板块,共同组成一个大的板块――城市。因此,在对居住区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对这些板块进行划分,根据不同的板块合理地布局,使整个板块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对板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某一个系统的板块要具备绿地、河流以及生态花园,运用设计手段将这些连接起来,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同时,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对绿地以及建筑用地进行准确的考量,对设计规模进行严格的把控,使景观系统有可实施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还要在居住区中的道路之间增加公共绿地,使之成为整个景观的核心。绿地系统也要有丰富的层次,对景观设计进行创新,突出景观的新颖性。
3.2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
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事情就是景观的构成要素,清楚了构成要素之后才能对景观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满足景观设计的需求。山川、河流、草地、森林等是最基本的自然要素,这些自然要素在景观系统中也是主要的构成。在对居住区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自然要素来改善和映衬居住环境,也需要配合人工要素。
3.3 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可以让人们有很好的视觉享受
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景观内的构成要素进行合理、充分的设计。在对建筑物的边缘进行设计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边缘区,适当地增加边缘的长度。在选择栽种植物时,也要注意空间层次的表达,提高视觉效果。同时,居住区的水源设计也对整个景观系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要对整个景观系统的格局进行合理的设计,将处理过的水源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
4 结语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以及现实经验相对来说还是非常丰富的,因此在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都非常多。这对居住区的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效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则和理念,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态效益,还能够为人们带来一定的视觉享受,实现景观设计功能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吕亚琴.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