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所谓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指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它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可以说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也是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经济与生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十分严峻,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匮乏,参与程度太低,参与人数太少,生态文化还未成为大众性的自觉活动,而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而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则使得人们陷入无法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中。当人们面临这种危机的时候,就有必要重新审视人和自然关系,认识到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人对自然进行保护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而这种义务和责任的形成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全新的文化,即生态文化。因此,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首先,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公众的可持续发展,人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不良状况,实现可待续发展局面,关键是要使广大决策者、管理者和群众从只注重经济效益、物质消费的“经济人”变为“生态人”,只有当人们从文化的层面上来接纳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扎下根来,成为人类共同的信念和价值取向,进而转变为人的自觉行为。鉴于此,从文化的层面上认识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科学技术,弘扬生态文化,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施和健康运行的必然选择。
其次,生态文化建设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了人类文化的纵深发展,催生了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相得益彰,从整体上保证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和效益。同时,生态文化所具有的功能也必然会作用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这种动力产生表现为生态文化对人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和行为,凝聚成精神的力量,作用于人的心灵,教化人,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观念的转变,激发人们自觉地投入到可持续发展活动中去。生态文化既是可持续发展的成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尺度。因此,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成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三,生态文化建设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模式。它对于生态问题蕴涵着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强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的需要的满足:既要满足本地区、本国人民的需要,又不损害其他地区人民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二是通过社会机制和科学技术,对向自然界索取的行为加以限制,以保持对环境和资源的永久利用。三是保持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以及人类系统内部的协调。人是以文化的方式存在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当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历史选择的时候,与之相适应的必定是一种新型的文化——生态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生态文化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可见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将从思想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现。
二、建设生态文化的政策措施
生态文化重在建设,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积极发展生态文化,让生态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引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行动和决策,浸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公众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环保观念和道德,能够自觉地关怀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人”,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突出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质,加大教育宣传力度。生态文化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特别是要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养成,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要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要在人们心目中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要在人们的心目中重新扶起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等等。为此,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化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中,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环境生态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道德观念。同时,还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造福后代,切不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只有通过开展全民的环境教育,真正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人们的生态伦理责任,唤醒人们的生态良心,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义务感,通过自觉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遏制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才能使生态环境朝着有益于人类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2.突出勤俭节约,加大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力度。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要以促进生态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为重点。生态环境既是人类生活的必要前提,也是人类生活的必然结果。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益于生态环境,而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损毁。在传统文化观的作用下,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是物质第一主义和感观享受第一主义,按照这种价值取向,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享受和消费成为时尚,人们以大量占有高档商品和奢侈品为荣耀,以此炫耀自己的金钱、荣誉和地位。为了满足这些远远超出人类合理需要的要求,大量开采资源,耗尽森林、草原和土壤,污染水域和大气,表现出对大自然的贪婪,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摒弃这种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建立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即按照社会生态化的要求,培育支持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能力,创建有利于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生活方式。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提倡正确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态保护的关系,逐步形成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改变挥霍性消费观念和行为,提倡节约型消费、合理享受,反对无理性的过度消费和仅仅为了自己、为了眼前的极度享乐主义消费观。全民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校园安全文化,通过校园安全文化的加强可以有效地提升校园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氛围和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因此高校要重视基于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一、文化生态学
美国的斯图尔德于1955年最早提出文化生态学,随后美国的莱奥波尔德又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是指把生态因素加入现代的文化伦理后,可以催生出和生态和谐共生的文化。如果要对文化的具体产生规律和发展规律进行探讨,就需要对自然、社会、人类等各种交叉力量的作用进行考虑,从而促进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如此。生态性的高校文化是指通过考察校园外部力量的相互作用和校园内部的生态发展,来提升校园的文化层次。①实施育人为本和生态教育的教育理念,通过生态教育的引导加强学生的社会认知,使学生在融入社会的同时强化自身能力,从而发展成综合型的实用人才。②构建生态心理,通过学校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和谐发展,从而把生态理念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甚至是把生态理念和未来的职业相结合。③建设高校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型的育人环境和校园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校园安全文化
根据人类文化的发展来看,人类文化的进步途径是追求文化的先进性。从生态学的层面来看,校园安全文化的生态主体是师生,师生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发展是在时代背景下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文化实践的发展。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价值取向受文化背景的影响,且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引导着行为方式,而高校的校园安全文化是在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平衡发展,这种平衡发展是校园安全文化实现多样性的平衡之一。因为对文化物种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维护是建设文化生态的目的,其可以有效地促进文化生态的整体平衡,因此在高校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要把师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认知、社会安全等全面地贯彻到生态文明中,使高校逐渐形成安全文化的模式,并在校园安全文化的生态系统中形成各要素力量的整合,从而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三、文化生态视野下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态性的校园安全文化把新时代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等集合在校园安全文化的具体活动中,通过对学生素质培养和思想教育的不断强化,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目的。在建设生态性的校园安全文化时,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只有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能力、智力,才能加强学生的协同创新、团结合作、积极竞争意识,才能有效地培养出更多综合型的社会人才。另外,还要在生态性校园安全文化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氛围的潜在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促进学生的人际和谐人际和谐是校园安全文化的另外一个建设课题,高校不仅要营造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和育人氛围,还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使校园的人际和谐和育人氛围有效地发挥作用。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学校要把生态育人作为校园安全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延伸和发展,在校园内倡导协同创新、平等民主、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从而加强学校的竞争力和文化品牌。
3.促进高校的发展高校只有具有自己的独特特色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生态性的校园安全文化是高校现阶段的发展方向,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高校促进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目前,全国正在提倡建设生态文明,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高校建设生态性的校园安全文化可以对学生进行引领和塑造,从而更好地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目的。实践活动证明,建设生态性的校园文化是高校适应时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高校展现学校特色的表现,是高校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条件。
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开放意识较弱高校是社会生态中的生态单元,高校的不同会导致地域文化的差异和校园文化的差异,尤其是闹市区的高校,其环境周围会衍生出服务区、商业区、社会机构,而这些校外生态环境和高校文化相融合便形成了文化的生态圈。文化生态圈中包含的文化都是对校园安全文化有用的素材,属于高校的财富。有些高校在建设校园安全文化时,认为校外文化属于负面文化,因此会使用多种手段阻碍社区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和谐共生,这种行为会导致高校忽视了社区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积极引导作用。
2.激励和评价的制度缺乏灵活性高校校园安全文化中,师生的价值观和追求是在具体的校园活动和安全制度建设的设过程中逐渐协调统一的,这样可以在建设安全制度的背景下通过安全文化的方式凝聚参与人员的力量,从而全面地提升高校的竞争能力。高校不仅要建设校园的安全制度和提倡校园的安全文化,还要建立灵活性较强的激励和评价制度。目前高校在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过程中,其激励和评价的制度缺乏灵活性,无法有效地延续校园安全文化的深层次内涵,这样不仅会对师生的持续发展造成影响,还会对生态性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造成影响。
3.生态意识较弱目前,各大高校都在逐渐重视校园的安全文化。由于历史原因的局限,社会和高校在解决安全问题时都认为保障安全的方法是不出事,而真正从安全文化的层面实行安全教育的基本没有。高校安全的保卫工作集技能性、体能性、智能性的劳动为一体,是校园文化中的主要组合之一,其对校园安全文化的影响较为显著。如果在安全问题上只使用防卫手段会导致生态意识的缺乏,而生态意识的缺乏难以有效地促进校园安全文化的发展。
五、加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策略
1.通过情感发展来促进生态意识的发展高校的校园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尤其是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其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会发生极大变化,因为文化生态对个体的影响较大。通过群体的生态文化和个体的自我创造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校园文化与学生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由于文化环境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文化条件之和,而情感是文化环境发生变化的展现,且情感的产生原因是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因此文化环境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对学生的熏陶与塑造非常重要。学校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要打造和谐安全的文化环境,要强化师生的生态意识,通过情感发展的方法来促进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生态系统的开放。
2.通过共生互补促进各文化生态元的发展在整体生态环境的带动下和映照下,单个的生态元通过自身进化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斯图尔德认为社会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就是文化生态学,由于文化和环境相互适应,因此高校要引导师生在自己的生态位置上积极地体验校园安全文化的感受。在生态因子的变化范围中,被生态元适应或者利用的部分就是生态位,在高校师生加强文化力的同时,其生态位也会相应地出现变化。文化生态群是指各文化的共生互补和竞争合作,社会多样性不仅是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更是人类精神创造的表达,因此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在文化生态群中的共生互补,通过校园文化的共生互补来促进校园安全文化的持续发展。
3.建立灵活的激励和评价制度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引导者、受益者是师生,师生通过在校园安全文化中有目的和有意识的活动来不断完善自我。从文化生态学的层面而言,校园安全文化受其复杂变量相互演变和相互作用的影响,这种影响作用在相关性、整体性、主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文化传播和文化发展的特点。作为特殊文化的校园安全文化,其有着自己独特的产生特点和发展作用,根据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角度来看,很多高校只会从文化和社会的交互变量中对校园安全文化的作用进行理解,而忽视了在这些变量中作为生态主体的人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中要建立长久的激励和评价制度,通过对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的激励和评价促进校园安全文化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天宋,程,刘海仁.文化生态学视野下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3(20):152-153.
[2]王文鹏.生态视角下高校文化建设探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4):26-27.
[3]何频.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设[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3):131-134.
[4]高海生,王森.论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质量文化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7):15-18.
[5]付卓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邹长城.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建设[J];湖湘论坛,2005年02期
所谓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指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它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可以说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也是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经济与生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十分严峻,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匮乏,参与程度太低,参与人数太少,生态文化还未成为大众性的自觉活动,而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而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则使得人们陷入无法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中。当人们面临这种危机的时候,就有必要重新审视人和自然关系,认识到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人对自然进行保护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而这种义务和责任的形成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全新的文化,即生态文化。因此,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首先,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公众的可持续发展,人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不良状况,实现可待续发展局面,关键是要使广大决策者、管理者和群众从只注重经济效益、物质消费的“经济人”变为“生态人”,只有当人们从文化的层面上来接纳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扎下根来,成为人类共同的信念和价值取向,进而转变为人的自觉行为。鉴于此,从文化的层面上认识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科学技术,弘扬生态文化,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施和健康运行的必然选择。
其次,生态文化建设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了人类文化的纵深发展,催生了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相得益彰,从整体上保证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和效益。同时,生态文化所具有的功能也必然会作用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这种动力产生表现为生态文化对人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和行为,凝聚成精神的力量,作用于人的心灵,教化人,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观念的转变,激发人们自觉地投入到可持续发展活动中去。生态文化既是可持续发展的成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尺度。因此,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成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三,生态文化建设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模式。它对于生态问题蕴涵着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强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的需要的满足:既要满足本地区、本国人民的需要,又不损害其他地区人民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二是通过社会机制和科学技术,对向自然界索取的行为加以限制,以保持对环境和资源的永久利用。三是保持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以及人类系统内部的协调。人是以文化的方式存在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当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历史选择的时候,与之相适应的必定是一种新型的文化——生态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生态文化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可见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将从思想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现。
二、建设生态文化的政策措施
生态文化重在建设,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积极发展生态文化,让生态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引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行动和决策,浸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公众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环保观念和道德,能够自觉地关怀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人”,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突出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质,加大教育宣传力度。生态文化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特别是要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养成,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要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要在人们心目中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要在人们的心目中重新扶起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等等。为此,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化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中,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环境生态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道德观念。同时,还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造福后代,切不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只有通过开展全民的环境教育,真正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人们的生态伦理责任,唤醒人们的生态良心,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义务感,通过自觉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遏制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才能使生态环境朝着有益于人类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2.突出勤俭节约,加大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力度。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要以促进生态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为重点。生态环境既是人类生活的必要前提,也是人类生活的必然结果。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益于生态环境,而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损毁。在传统文化观的作用下,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是物质第一主义和感观享受第一主义,按照这种价值取向,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享受和消费成为时尚,人们以大量占有高档商品和奢侈品为荣耀,以此炫耀自己的金钱、荣誉和地位。为了满足这些远远超出人类合理需要的要求,大量开采资源,耗尽森林、草原和土壤,污染水域和大气,表现出对大自然的贪婪,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摒弃这种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建立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即按照社会生态化的要求,培育支持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能力,创建有利于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生活方式。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提倡正确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态保护的关系,逐步形成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改变挥霍性消费观念和行为,提倡节约型消费、合理享受,反对无理性的过度消费和仅仅为了自己、为了眼前的极度享乐主义消费观。全民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3.突出制度保证,加大政府行为和制度建设力度。生态文化建设,涉及到诸如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社会公正等与公众息息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完全交给市场,不能指望市场的各个利益主体自发地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当前社会中出现的资源问题、社会公平问题,说到底就是私人利益、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过度“溢出”,就是公共利益、整体利益、长期利益的缺乏保护。目前的社会权力结构中,能够充当公共利益、整体利益、长期利益人角色的主要是政府,因此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政府有着重要的职责。而政府要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决不能为追求政绩搞短期繁荣而牺牲环境和资源,政府要代表公众的利益,通过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的监管,真正维护公众的利益。还要通过法律、制度、宣传、教育等方式,倡导生态文明行为,约束不文明行为。在强化政府行为的同时,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通过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政策,健全管理体制,使生态文明者受保护、受褒奖;使破坏生态者受制裁、受惩罚。只有在政府强有力的监管下,在健全的法律制度的约束下,生态文化建设才有坚强的保证。
4.建立健全有利于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必须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一方面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群众监督举报制度,设立举报接待日、举报热线、举报信箱等,对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及时做出明确处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将生态文化建设的信息通过新闻媒体通报,大力宣传和报道生态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对有悖于生态文明的不良现象予以曝光,使新闻媒体发挥有力的舆论监督作用。同时,将生态建设纳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综合目标考评体系,定期督导和考核,利用行政手段激励各级领导决策层推行环境友好、生态合理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方式,实现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摘要:当代社会,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而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正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而悄然兴起,并日益成为引领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潮流。本文认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必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突出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质,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其二,突出勤俭节约,加大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力度;其三,突出制度保证,加大政府行为和制度建设力度;其
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建设目标。大学的校园文化也是文化中心和培养人才好坏的衡量标准,校园文化也被视为大学的风骨。它包括园林景观、校园建筑、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学风、校风、心理氛围、集体舆论、传统以及校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人员在共同活动中形成和体现出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情操、丰富人文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文化是大学的核心影响力,是大学的血脉,也是大学之根。校园文化建设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高校重视的一个关乎学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兴建绿色、生态大学,推动生态教育的全面开展和符合生态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校生态文明现状及对策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家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国民摆脱经济贫困状态时日不多并深受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接受和理解的环境保护概念较少,因而公民环境知识与水平、环境保护活动参与程度普遍不高,主要环保形式多表现为在政府倡导和引导下广泛的行政动员模式。且环境意识极度缺乏,国民被动的接受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环境保护活动,除大学或职业学校开设的环境专业外,环境保护行动更多是在中小学校的学生居多,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手段有限,效率较低,远远不能提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念出发,以形成生态系统内部动态平衡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高校为目标,以高校为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辐射源,把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的视野转向各种形式的实践行为。通过生态文明校园的建立,在全社会形成良性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体系。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人们对所处学校的校园环境要求也随着不断增长,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在高校建设中占主导地位。生态体现着物种之间物与水、热、光等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是情感教育最好的学习媒体,能够使学生从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106生态德育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引领。要树立学生的生态德育观念,首先要做的就是革新教师的生态观念,即任课教师应该首先树立起足够的环境意识,认清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才能共生的自然真理,在此观念指导下,方能真正自觉引导并和学生共同创建一个健康绿色的生态班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实际上有很多学科都可以做到与生态德育的适当结合,只要老师用心,做到对教材深人挖掘和剖析,应该不难找到生态德育的结合点和渗透点。这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既注意了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其自身也通过学习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开展各项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强化生态意识
德育活动,也是班级生态德育文化建设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举办生态知识竞赛、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热爱大自然的征文比赛等,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积极参加与环保相关的公益活动、充分利用和环境相关的宣传曰在班级内做生态知识普及等等。
三、生态德育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升华
班级文化的实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长期的班级学习和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被大家共同接纳的价值体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所有成员相互作用的结果。将生态德育的理念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进一步升华,就是要求我们以一种生态自然法则的方式来处理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最理想生态环境的存在方式就是自然万物相互依存,达到一种和谐共生共荣的状态,保持完美的平衡。对于班级人群关系的模式也可以朝着类似仿生的方向发展,以此来融洽师生感情,同时在学生之间养成一种亲和友爱、互助团结的精神风尚。
关键词:生态移民;社区文化;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175-02
对于“生态移民”(eco-migration)的概念,由于国外、国内移民的方式不尽相同,因而学术界尚没有公认的定义。但各学者曾从目的层面、原因层面等多维视角对这一概念进行阐释,虽然不同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落脚点不同,但其核心内涵是共通的,即生态移民是指由于生态脆弱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将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地区的人口。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一方面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异地开发,进而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
“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宁夏实现生态移民工程的奋斗目标。经过30多年的努力,宁夏地区成功地将数十万贫困人口从南部山区移出,这一工程使得移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其迁出地的生态环境也得以改善。但生态移民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其带来的成效在短时间内很难确切的衡量,在移民期间或在迁入地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要使移民融入新的社区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通过移民社区文化建设来进行调节。
一、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宁夏生态移民工程的进行,移民原有的社区将出现转型、解体,而作为移民迁入地的新社区内会出现重组、组合等现象。因而将产生移民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认同问题,如果移民间相互认同度高,社区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反之亦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移民融入新社区的过程也是其在迁入地再社会化的过程,英国社会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研究认为:“由于个人必须通过社会化过程来获得与其社会生活地位相适应的习惯和智力特征,才能够参与社会活动,因此,如果愿意,我们可以称此为文化适应。”[1]移民在新的社区环境中会受到民族、文化、行为、职业及素质等各种差异的影响,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就是对新的社区文化的重新构建过程。但是在构建过程中将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利益冲突
利益是生态移民过程中产生社区冲突的重要根源。宁夏的移民属于以政府为主导在政府组织和资助下的自愿移民,在实践中生态移民迁移的社区整体性分为:整体迁移与部分迁移。其中整体迁移的主要冲突表现为:在新的社区中各种资源能否在移民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或者移民能否认同制度性资源分配的结果。而部分迁移的冲突主要表现为:移民“插花”式的被分配到新社区,在社区组合的过程中,由于不同来源的移民集结为新的社区,一开始就存在着社区内群体的分化,这种潜在的利益竞争群体极易发展为现实的利益冲突群体。此外,在与周边地区原居民的交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本地人”与“外来人”之分,而移民作为“外来人”享受着一些优惠政策,使得原居民心理产生不平衡。进而出现政策安排上的“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利益差别,形成在资源使用上的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利益冲突极易发生。
(二)文化冲突
由于移民迁出前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使得进入新的移民社区环境中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竞争、对抗的状态,表现为文化冲突。对此,美国著名学者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不再是经济或宗教之间的矛盾,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这一观点虽然存在缺陷及不足,但也从某一侧面说明了文化对人的重要影响。
宁夏的生态移民迁出前的生活环境多是交通落后,生态环境恶劣,在这样一个相对孤立封闭的系统内,居民“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与之相反的是新的移民社区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这里与外界会不断地进行物质、信息及资源的交换。由于迁入地社区的开放性,促使移民的观念发生变革,活动自主性有了极大的提高。随着迁入时间的延长,移民社区成员对利益、权力的竞争意识就与日俱增,而受其自身的知识、技能和勤劳等因素影响所导致的财富上的差距也逐渐扩大。通过在宁夏生态移民过程中部分迁移或整体迁移,随之出现多民族杂居或多的移民社区,社区成员也会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来建构自身的身份认同。
(三)文化建设不足
随着移民搬迁工作的进行,移民新社区也逐渐发展起来,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建设,接之而来的就是移民能否随着搬迁至新社区后而较快转换社会角色的问题了,这也是衡量移民工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要想使移民“稳得住”并且能“住得稳”就不能使其对新的社区产生否定性情感。有学者通过对三峡库区移民的跟踪调查研究后提出:移民会将原居住地或其他地方作为自己的心理社区,对心理社区的成员产生依恋感和“我群”感,返迁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增大。”[2]由此可见,一个社区的建设发展不能缺少特有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与个人及家庭的素质,道德水平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因而需要在新社区建设中加强文化建设,使移民能找到“归属感”并主动融入社区活动中。在新的移民社区中,如果没有建立起符合本地特色的社区文化以及相关体系,将产生多种社会问题。美国学者塞尼研究认为:“由于原来经济组织和传统权威体系的摧毁,就破坏了移民社会的自身动员社会能力,促使产生对社会的淡漠感。”[3]即在社区文化尚未形成的环境中,许多移民缺少了应有的文化滋养和约束,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增加迁入地及周边地区的不安全因素,促使犯罪率不断上升。
宁夏在生态移民的搬迁过程中,政府将重点放在移民社区生产和生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完善上,而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关注度相对迟滞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移民少了文化氛围的熏陶及感染,也就对移民社区新环境少了归属感,从而可能为日后移民能否实现“住得稳”及宁夏的社会稳定留下了隐患。
二、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
“社区是社会化的另一个重要力量,它为其成员准备好了价值、规范和法律,生活在社区中的人必须按规定行事。”[4]由此,为了使移民能尽快融入社区中,就需要加快社区文化的建设进程。重新整合多种要素及资源,形成一种文化重建机制,并吸取迁出地原有社区内部的优良文化传统,这样将在建设新的社区文化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激发社区移民的文化自主性
文化自主性是指移民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我主动性。激发移民的文化自主性,将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元性和维护各种文化接触时的平衡关系。宁夏地区的移民社区既有单一回族的社区,也有回汉混合型社区,为保持社区文化的多样性,发挥社区各种文化之间的制衡作用,社区工作人员应该设计能充分激发社区移民文化自主性的方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建设原则,因地制宜、因村而异的组织和开展各种社区文化活动,促使新移民之间相互了解,增进邻里情感使其达到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认同。维护社区各种文化之间的良好生态关系,同时有利于社区的安定和谐。
(二)完善移民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宁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移民多来自于南部山区,其迁出地普遍存在用水困难、教育、医疗条件落后,学校、医院距离居住地比较偏远,其子女上学及居民看病求医极为不便。完善的公共设施、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环境是保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不返迁”的重要因素。因而政府就要对移民社区的各项公共设施及文化发展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
教育扶贫是宁夏扶贫工作的重点,只有为移民子女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实现“拔穷根”,杜绝代代贫穷的现象。因而政府需要以优惠政策吸引教育专业人才到移民地区的学校,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力量。再设立专项资金,在移民社区学校建立音乐活动室、美术活动室、体育活动室,完善学校的各项教育设备,使移民子女不仅能在学校学习课程知识,而且还能参加音乐、美术、体育等活动来促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进而开阔眼界,紧跟时展。
最后,随着移民社区的经济发展,作为大众传播文化的载体――电视、电脑等必然逐渐进入到移民的家庭生活中,政府应该完善闭路电视、接通网线等相应的基础设施,从而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社区文化
以人为本是生态移民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贯穿在“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生态移民社区的建设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推动移民的生计发展,致力关怀移民的现实困难,最大限度地满足移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完全尊重少数民族移民的风俗习惯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作为极具生命力的文化资源,将产生独特的整合作用,促使移民社区内的居民通过风俗习惯和而凝聚起来,从而形成以风俗习惯和为纽带的社区文化。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对宁夏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对迁出的回族移民也具有重要意义,发挥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的积极功能,对于建设移民社区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政府可以在社区内选取有威信的阿訇,对他们进行培训,进而使他们成为宣传政府工作的桥梁,为社区工作的顺利进行搭台铺路。
最后,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区文化,需要不断加强移民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对移民社区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移民社区的各种文化元素,促使各种文化之间相互均衡发展;建立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工作机制,做到各种利益资源之间的合理分配,较少纷争,为社区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宁夏的生态移民工程任重而道远,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双重使命。事实证明,这一工程在生态恢复与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我们同时也该看到移民迁出后产生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移民的特色产业发展问题、就业问题、移民新区犯罪率提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与社区的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因而,政府在日后的工作中应该增加更多的人文关怀,加强移民社区的文化建设,权衡各种利益得失,组织专业团队积极研究移民搬迁过程中产生的文化适应性、心理变化等问题,使新迁移民能“稳得住”并且“住的稳”,从而促进移民社区及整个宁夏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潘蛟,等译.[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9.
[2]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01.
[关键词] 大学文化 教育生态学 精气神文化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人类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基地。从欧洲中世纪现代大学产生之日起,大学就负有传承文化、研究文化、融合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和使命。大学之大,不但在于大楼和大师,更在于一种无形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知识之基、发展之根、力量之源。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作为一个文化组织,既是社会选择、传承文化的专门场所,又是创新、辐射文化的重要基地。大学之大,关键在于其文化之大。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种亚文化,它具有文化的共性,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又体现出对社会文化的价值认同。
大学文化从文化形态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一是包括学校教学、科研所需的物质设施和物理环境在内的物质文化;二是学校各种规范性、系统性的规章制度在内的制度文化;三是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心理状态、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在内的精神文化,也就是我们所关注的大学精神。这三个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互为影响,共同作用于大学的方方面面。对外形成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力,对内则影响学校成员形成共同的信念、和谐的氛围,产生凝聚力。[1]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大学的文化意识和大学精神与世界先进的大学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首先,受大学扩招和外延式发展的影响,大学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较多,建新校区、盖大楼、购买仪器设备、添置图书资料等等,相对忽视了大学校园文化、大学观念以及大学精神的建设与培育。其次,在大学的管理环境上,注重制度管理,多了一些社会行政机构的共性,缺乏文化管理的理念,相对少一点文化自觉、文化蕴涵。第三,我们对大学精神文化的研究和建设不够。一方面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凝练、研讨重视不足,导致不能科学凝练学校特有的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另一方面对学校现有的精神文化宣传不到位,导致社会认同感差,在师生和社会中没有引起广泛的共识。新时期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存发展、办出特色和获得声誉的根本,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强校本特色的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教育生态学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教育生态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劳伦斯・克雷明最早提出的,指教育应该按照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生态位与生态圈等原理与机制,应用到教育领域,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2]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大学文化也是一个生态系统,有其特定的文化载体(群落)和环境条件。根据教育生态学的核心理念,即教育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原理,大学文化建设应当实现和保持大学文化系统的生态平衡,其基本内容和要求应包括:
1、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失衡。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衡量大学文化生态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必须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结构的平衡;二是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功能的平衡;三是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平衡。倘若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就会导致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失衡。
2、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在大学文化生态系统内部或在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层次结构或同一层次的不同院校间,都存在着竞争。竞争的结果会导致教育资源流向办学理念先进、知识创新能力强、办学质量和效益好的院系或学校,在体现教育投资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优胜劣汰、协同进化的现象。
3、生态位与生态圈。某一物种在生物群落中占据的位置,我们将其称为生态位。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赖于建立高等教育生态圈的人才流、能量流、物质流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精气神”文化建设
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这一概念,是学校在新世纪之初提出来的,其时是基于对校情的摸查与认识、基于对现实困难与挑战的分析、基于对未来发展的筹划与愿景而举起的一面精神旗帜。简言之,就是“师院人应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总结赣南师院的历史、又应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去开创赣南师院的未来”而作出的深度思考。从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到精气神文化,是学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发展与创新。如果说把精气神文化看成是我校的大学文化,那么,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就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大学精神,它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而精气神文化不仅应包括精神文化,还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因此,二者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和延续。精气神文化是经过几代师院人立足赣南老区,根植客家摇篮,传承弘扬苏区精神和客家精神,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特有的大学文化。师院“九五”以来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她的生命力所在。同时,她在广大师生和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随着生态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研究和建设的重点,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主流。因此,为进一步加强精气神文化建设,提高其适应力和时代精神,我们应该用教育生态化的观念和思维来理解和指导精气神文化建设,从而赋予其更深的内涵,使大学校园受到良好的“文化生态气候的湿润”。
1、用教育生态理念分析精气神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提高文化的认同感和号召力。
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是精气神文化的核心。深刻理解和把握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的内涵是全体教职员工自觉践行和维护精气神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内涵已提炼为:多谋思变、同心创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于开拓、追求卓越。这24个字内涵丰富,同时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其中创业、奋斗、卓越是三个关键词。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精气神”的文化内涵高度体现了生态文化平衡的观点,遵循着“平衡―不平衡―平衡”的生态发展动态平衡的规律。首先,“多谋思变”体现了在面对学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时,主动积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与措施的理念。其次,“创业、奋斗、不息、开拓”一方面体现了大学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相互碰撞、相互竞争、相互发展的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同心”体现和谐,“艰苦”体现风格,“自强”体现目标,“开拓”体现发展。第三,“追求卓越”体现学校事业在竞争、碰撞以及优胜劣汰后达到新的发展阶段与起点。因此,精气神文化是一种不断提高自我、不断追求卓越、不断发展提升的大学文化。在精气神文化的感召下,全校师生人人能各展其能、人人能提升自我、人人能成长发展。这样,大家对精气神文化的认同感会不断增强,就会自觉带头和践行精气神文化,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坚强的社会支持。
2、用教育生态原理指引精气神文化“源”和“流”建设,进一步促使文化系统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精气神文化建设有两个极点,也是两个关键点,即精气神文化的“源”和“流”。“源”是指精气神文化来自何方,源头在哪里。“流”是指精气神文化流向何处,成效在哪些方面体现。在教育生态学中,“源”和“流”称之为生态圈的起点和终点(新的起点)。首先,精气神文化源自生活、源自实践、源自全体师生,是几代师院人立足赣南老区,根植客家摇篮,传承弘扬苏区精神和客家精神,边奋斗边总结,边总结边实践,边实践边提高形成的具有师院特色的文化。因此,在精气神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把它与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结合起来,与师院人创业、奋斗、自我实现结合起来,与当地地域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内涵、新的思想、新的理念,让源头常有活水来,从而保持精气神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其次,精气神文化流向生活、流向社会、流向师生,在学校的老师、学生、管理者、校友身上打下精气神文化的烙印,这也是大学文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在老师中多倡导“精气神”,在学生中多学习“精气神”,在校友中多弘扬“精气神”,在社会上多宣传“精气神”,使精气神文化成为学校、当地和社会文化建设的引领者,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和“流”两者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促使精气神文化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精气神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保持其旺盛的活力,真正做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还要做许多具体的工作:精气神文化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精气神文化研究要进一步深入,精气神文化宣传要进一步拓宽,精气神文化经验要进一步总结;精气神文化进教材、进寝室、进头脑要扎实推进,精气神文化出校园、出成果、见成效要持之以恒。
3、用教育生态理论抓好精气神文化三个层面建设,进一步提高文化的执行力和实效性。
前面提到,大学文化从文化形态角度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精气神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关键,但也离不开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因为,物质文化是精气神文化的载体,制度文化是精气神文化的体现,精神文化是精气神文化的实质。因此,要统筹协调三种文化形态的建设,提高其执行力和实效性。其中,建设生态化校园、推行人性化管理、建设精神家园是抓好精气神文化三个层面建设的重点。
一要着力建设好生态化校园。生态校园能润物细无声地陶冶师生情操,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能很好地传播生态文化。生态校园的建设要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要体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首先,校园绿化要实行校园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加强校园各绿化区域之间的连通性,根据校园区域的功能特点尽量实行乔、灌、草立体配置,丰富物种多样性。尽量避免树种单一,层次简单,景观单调的状况,发挥校园森林群落的最大生态效益。其次,有条件的学校校园内实现污水处理循环使用,这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文化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另外,校园建筑物环保材料的使用以及建筑物的科学采光,垃圾分类和无公害处理,充分利用太阳能等都是生态校园建设中很重要的内容。[3]
二要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学校育人,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办学,以教师为主体。大力推进人性化管理,做好文化管理、知识管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精气神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大学凝聚力、向心力的体现。因此,在制度建设上,要以构建和谐校园、激励团队精神为目标,建立与大学相匹配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做到考虑学生多一点、照顾教师多一点、方便群众多一点;在管理过程中,要以教师、学生为中心,做到管理以他们为中心,服务以他们为重点,多一份关爱,多一点宽容;在具体操作中,对师生要办的事情,要做到现场能办的立即办,稍后能办的提前办,不能办的做好解释工作。
三要重点建设好文化家园。办大学实质上就是办文化氛围,或办文化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建设好文化家园。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曾提出一种“泡菜”理论:“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水的味道。同理,大学的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大学的全部工作就是调整好这个泡菜水,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构建良好的学术、学习、教学、科研生态,建设好文化家园,让师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创新,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文化家园的环境和氛围对师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一个群体中他们是互相影响,可以导致同化的力量。一个人长期置身于一个群体,耳濡目染、日久天长,就会熏陶成共同的风尚和气质。
参考文献:
[1]周济.大学发展与科学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7,(5).
关键词:校园文化;外来务工人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自信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73-02
一、问题的提出
“民工潮”已成为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便成为流动大军涌入城市后日益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上海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上海已逐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比例,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共享上海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敞开校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接受平等良好教育的机会,利国利民,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更要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关注作为社会特殊群体之一的他们的身心共同健康成长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而且也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可见,儿童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整个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
目前在我国,通常沿用西方心理健康的医学模式,把咨询和辅导作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途径。研究者认为,这不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最合适的途径,因为这类方式不能成为学生的日常生活,不能伴随儿童成长,为他们发展搭台,因此难以有力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从短期看,可以提高外来务工子女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在学业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更加主动、全力以赴地完成,体验到自我价值。这种愉快的情绪迁移到生活和学业学习中,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儿童可以自己主动参与主持活动,不断地训练自我激励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从长期看对其将来的发展也能提供积极引导作用。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特点分析
研究初期,研究者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特征进行了抽样预测,结果不甚理想。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目前关于心理健康量表只有测不健康的,没有测试健康状态的。此外,对于儿童的自我意识的抽样结果测试显示,鉴于低中年级学生对自己的状态没有清晰的认识,初测问卷高端评价比较多,调查结果造成天花板效应。因此,研究方案进行调整,以深度访谈和考察个体学习生活生存状态为主要形式,访谈主要对象为班主任、城市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围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的学习习惯、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情绪调节、生活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展开。对上述材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特点。
1.心态较平和但集体归属感不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虽然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与本地城市儿童相比总体相对较差,但他们却表现得更知足快乐。但不容忽视的是,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感到自己因为是“外地人”而被本地人看不起,觉得本地人嫌弃他们,因此在心理上他们的归属感并不强,表现得比较孤独敏感自卑和易受伤害。
2.懂事明理但行为习惯不良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父母工作相对艰辛,与城市儿童相比更吃苦耐劳,也更懂事明理。但在行为习惯上表现出来的问题较多。教师反映的学生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文明礼貌差;喜欢攀比,家庭经济条件影响自信和交往能力;个别学生有偷窃钱物,撒谎行为;卫生意识很差,乱吃零食乱扔东西;父母无力管教;态度随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草草完成;离异家庭多,与此有关的是各个班级都有孤僻内向的学生。此外,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行为问题表现不同:
(1)低年级多见的文明习惯问题是:说脏话,卫生习惯差,不梳头、不洗脸、不剪指甲,不尊重老师、不尊重老人;
(2)低中年级出现的学习问题是:不自觉,主动预习复习的不到10%,大部分同学需要逼着学,而且不服家长管教;
(3)中高年级出现的不良行为是:炫富、贬低教师,喜欢奇装异服,逆反。
3.有亲情观念但沟通能力较差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交往范围主要集中在家里,与家庭成员的交往集中在个别对象上,以母亲居多。这可能与母亲在家中主要承担照顾子女的家庭分工有关,而父亲更多承担家庭的经济重任。但子女与母亲的交流也并不充分,缺乏亲子关系中的张力和活力,内容主要集中在学习方面,父母和子女双方都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时间。
4.喜欢集体生活但人际适应上有困难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多对于学校的硬件设施比较满意,对于集体生活也有一定认同度,但在与同学交往方面往往存在一定问题。大多学生有与同学的交往意识,但缺乏交往技巧和沟通策略,交往关系并不牢固,交往往往停留在校内时间,即主要是在日常上学时的“仪式”交往上,在平时和休假期间很少交流和沟通,交往质量并不高。此外,外来务工人员的交往范围比较狭窄,常常固定在与自己临近的区域之内,心理活动的空间也相对被固定化、封闭化。
5.敬畏教师但缺乏交流技巧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老师有内在的敬畏,渴望教师的关注与认可,但缺乏与教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与教师沟通的内容往往都无关学习,而更多是同学关系困扰请教师解决。此外,师生矛盾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上也偶有发生,一方面与学生自身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与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较大,针对这一群体的特别关注,某种程度上是难以顾及也有关。
三、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信心的模式探讨
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特点分析基础上,研究对自信心的培养应该从基本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着手,而游戏和活动是儿童最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因此自信心的培养模式创新要从儿童内在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入手,即让他们在建设学校文化的活动中培养学习能力,体验学习的内在乐趣,从而内化文明礼貌的价值,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儿童主动健康发展。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研究摸索改进自信心培养模式,从而形成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一)小学不同年级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引导目标分析
教育不仅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去觉察学生成长的需求,而且必须超出问题的视野,去预设、策划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活动,构建起促进学生潜能发展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1.针对小学1~2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目标
1~2年级的学生主要引导目标是让学生形成文明规范的意识和行为,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2.针对小学3~4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目标
3~4年级的学生可更多采用竞赛的形式,结合学科知识中的内容,以及平时同伴交往中的一些情况,激发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兴趣,提高与同学交往的能力。
3.针对小学5~6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目标
5~6年级的学生更为成熟,情感体验也更为细腻,即将面临离校的他们,可以在班会中增加更多感动或温暖的环节。
(二)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信心培养模式的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具体措施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三种主体性需要构成了学生的内在动机。一是探究需要,每个人生来就乐于探究新异,这是求知欲的来源,内在动机的基础。二是自尊需要,即维护自尊的本能需要。满足学生自尊需要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让学生在同伴的肯定中获得自信,获得进步的力量。三是自主需要,即自己为自己做主。当学生在学习、校园活动中的自主需要得到满足,其学习积极性便会提高;反之,学生的内在动机反而会被削弱。
1.以全校性活动为载体,促进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以全校性活动为载体,如元旦联欢会活动、运动会等,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积极活跃的气氛,使之对全校师生体验文化活动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以元旦晚会为例,与原先的联欢活动不同的是,不是只让少数几个擅长文艺的学生表演,而是要求班主任把学生组织起来,以小组为单位,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一个小组当中,让每一个学生都上台演出。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上台表演,演出的主题和形式必须多样化,与日常的学科学习结合起来,数学口诀和语文朗读都可以成为表演的一个内容。
2.以亲子活动为主题的班会为途径,提升亲子间的交流互动能力
利用我国传统的节日,创造节日主题的亲子班会活动,挖掘其中的教育意义,以主题班会为载体,邀请家长参与。在活动中,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家长为自己的付出;通过家长的情感体验,让家长真情流露。在情意浓浓的亲子氛围中,使学生和家长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建立起温馨的亲子关系,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3.以班会活动日常化将文化建设常态化,激发学生的内在自主性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所应关注的不只是问题学生的干预矫治,更需要致力于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催化内在的力量,引导他们主动健康发展。流动儿童因其生活的不稳定性,更需要有健康和积极的心态与较强的适应能力来灵活应对环境中的频繁变化。因此,班会文化建设活动的目标有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能力和规范品性;在文化活动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规范语言表达,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文化活动中学习文明智慧的交往,培养交往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4.以开放学校教育活动引领家长教育理念,改善亲子关系与沟通水平
邀请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家长开放日”、“家庭教育主题讲座”、“亲子主题活动”等,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了解老师,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让家长与学校一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在活动中外来务工家长渐渐地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能力,这也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促进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翠莲等,教育发展不可遗忘的一块——上海民工子弟学校调查报告(摘要)[R].上海高教研究,1998,(5).
生态文化是重庆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生态建设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生态文化对重庆生态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云阳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重庆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重要高地,最近10年来,生态文化在库区生态建设中有着显著地位并取得很好的示范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江河绿色生态长廊基本形成围绕“一江四河”水系绘制蓝图,大力推进沿江、沿河绿化建设,精心实施沿江“布绿工程”、依河造林、围桥造景、设景建园等绿化美化工程,聘请国家西北林业规划设计院等科研院所的林业专家,对长江两岸的绿化工程,进行高起点科学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突出打造库岸防护景观林带、生态经济林带、生态防护林带“三带”。形成了独具云阳特色的生态长廊、风景长廊、文化长廊,为三峡库区生态建设作出一定示范作用。
1.2森林建设提升了城市宜居环境坚持“城市、近郊、远郊”三位一体和“公园、果园、田园”三园共生的创建理念,不断发掘和丰富森林城市文化内涵,为广大群众搭建起休闲娱乐,感受生态文化的广阔平台。初步形成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生态人文格局,同时结合云阳的人文历史,深度挖掘巴渝文化,把历史文化融入到森林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中来。新建森林屏障2万亩,建成了龙缸、四十八槽、栖霞宫、歧耀山、龙脊岭等4处森林公园,建立完善滨江、云顶、生态植物园等3处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和民德广场1处历史教育基地,滨江大道、移民大道、云江大道等城区主次干道的绿化用地面积均达到40%以上。积极开展绿化单位,绿化小区,绿化市街创建活动,涌现出了滨江花园、云阳中学、外滩小区、财政局宿舍小区、城乡建委等一大批绿量足、绿化景观效果好的居住区绿地和单位绿地。
1.3构筑了道路、水系、农田绿色林网坚持以城乡道路、水系和农田为框架支撑,精心打造了覆盖城乡的绿色林网,全县基本形成了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城乡生态网络,有效控制和改善了城市热岛效应,维护了城乡生态安全。(1)打造道路林网。坚持沿路建林,将60km的城市大道打造成高低错落、色彩丰富、四季常绿、鲜花常开、视觉美感强的绿色景观工程。重点打造渝杭高速公路云阳段80km景观林带,在高速公路两侧宽30~300m的红线范围内,集中连片造林6万亩,形成了一条壮观的景观林带。以适地适树、优化配置的原则,全面推进省县道路林荫化、生态化、景观化,在有条件的地段实行双排或多排造林,完成了云利路、云开路省道绿化和盘九路、双塔路、沙上路、凤外路等16条县乡道绿化1200km。(2)水系森林工程按照“水系园林化、塘库花果化、水保规范化、功能多样化”、“水边有林、岸边有果、四季有花、常年有绿”的“四化”、“四有”目标,重点抓好饮用水源水库周边和江河两岸绿化,打造江河库岸新景观。完成梅峰、白蜡槽、九道、复兴、七一、工农、中心等33座水库以及南溪河小流域的绿化。(3)打造农田防护林网。坚持因害设防,经济效益和防护效能并重的原则,大力实施森林工程建设。全县在农村通过营造速丰林、经济林,生态林等,在各乡镇街近郊形成了林网交错的农田林网,在广大农村营造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农田林网建设景观。
1.4森林生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1)建设近郊生态林园,在云阳新县城近郊的黄石、人和、巴阳、双江、青龙、水口、盘龙、凤鸣等乡镇街建成5万亩优质柑桔、枇杷、桃李、葡萄等休闲采摘生态果园示范区,促进了森林生态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建设远郊绿色田园,在农村建成并推出了一批集种植、养殖、休闲、观赏为一体的绿色田园观光区,如双土镇的“大可生态梨园”、农坝镇的“生态药园”、江口镇的“生态板栗园”、养鹿乡的“生态佛手园”、人和镇刘家坝的“花卉林木生态基地”等。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创收致富的好平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1.5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通过加强的抚育管护和提高林地保存率,提高森林覆盖率10%,减少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0km2,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显著改善。农村造林坚持以城镇周边、沿河、沿路及成片荒山造林为重点,疏林地补植补造和低效林改造同时建设,保持了水土,绿化了荒山,水系、河流、塘库等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减少了洪涝、泥石流、干旱、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特别是长江两岸绿化,有效防治了三峡库区的水土流失,加强植被的恢复,增强防水保水能力,减少了对水库、河流的污染。同时对保障航运安全、美化库区景观环境也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通过实施“一池三改”等农村基础配套工程,有效改善了库区群众的居住环境,形成了库区农村整洁文明、健康向上的新风尚。
2库区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民的共同参与,因此,在库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一是公众对生态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和参与不够,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文化建设,但是目前公众在参与生态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生态意识和保护生态的行为不规范。二是库区生态文化开发建设产品单一、短缺,生态文化建设产品应是十分丰富,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开发建设的产品却是非常单一,与人们的文化需求还有差距。三是库区生态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库区主要区域处在山区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生态文化建设中科普基地、场馆及宣传科普的标识、标牌、解说牌等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对策与建议
3.1提升生态文化建设地位从各方面加以扶持和帮助生态文化建设,切实加大对生态文化建设的投入加强各类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现有生态文化设施的配套设施逐渐建立规范的解说系统,不断强化各类生态文化的生态教育、科普宣传功能。
3.2加强生态教育,提升全民生态意识制定生态文化建设宣传教育中长期计划,明确宣传的目标、任务和内容,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以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增强保护意识为目标的生态环境教育。尤其要抓好青少年生态知识教育,组织市民开展以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教育活动,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业法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干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培训,提升生态文化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也可向社会招募一些志愿者作为公园的生态知识宣传员,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到自然、生态知识的教育普及,广泛增强公众的生态责任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