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资本理论范文

社会资本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资本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资本理论

第1篇:社会资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资本 社会资本 社会学 经济学 管理学

社会资本理论是近几十年来社会科学理论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门理论,但由于其内容比较新且发展较快,国内学者在社会资本这一理论的使用上出现不少误区,因此,有必要对该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本文将从资本的发展历程入手,进而详细介绍社会资本理论在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从资本到社会资本

所谓的资本最早指的是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它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体的内涵是以机器、设备等实物形态和以货币形态表现的生产性资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经济学家对资本的理解大都仅指物质资本,古典经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就一直强调财富是物质产品,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是通过增加资本积累和分工,资本积累量的大小是经济增长率高低的关键,他们所说的资本就是指物质资本。使用了同样的资本内涵,并在李嘉图思想的基础上,凯恩斯创造了一个宏大的体系。而在人文社会研究的历史上,使用资本这个概念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马克思了,他(1849)认为,资本是指资本家用于生产以获得利润(或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料。显然,马克思的资本也是物质资本,它的资本理论是有关物质资本的资本理论,后来被林南(Nan Lin,2001)称为古典资本理论。

在研究史上,大部分时间里,资本都是指与土地、劳动并列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它以实物和货币(金融)形态出现,也被叫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统称物质资本。

随着资本研究的逐渐深入,在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CSchulz)、约翰逊(Chalmers Johnson)等发现人力也是种资本,资本可以存在于个体劳动者之中,它不是仅仅以实物和金融的形式出现的。舒尔茨在1960年的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的观点,他认为人力资源应该被视为“一种资本形式,一种产品的生产手段和一种投资产品”(1960)。几乎是同时,约翰逊(1960)也提出,因为获得了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劳动者已经变成了资本家,即持有了不同于物质资本又同属于资本类别的人力资本。贝克尔(1964)则对舒尔茨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个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建立起来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力的能力、技术水平等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社会拥有的受过教育和训练的健康工人决定了传统的古典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而人力资本的投资则大大提高了工人的技能,这就是经济不断保持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贝克尔,1987;舒尔茨,1992)。

以上理论都在后来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充分证明。

人力资本理论的引入在研究上有着巨大的意义,它修正了主流经济学对资本的界定,大大扩展了社会财富创造中的资本概念,揭示了从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化过程中,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在财富创造中的决定作用,肯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巨大潜能以及教育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使得资本的内涵有了很大扩展,资本理论往前垮进了一大步。此后社会科学工作者探索的脚步不断加快,在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20年后的20世纪80年代,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理论兴起了。首先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尔(Bourdieu)正式界定并在社会学领域使用了社会资本概念,把它与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并列,几年之后,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Coleman)把它引入了美国社会学界并用它来解释人的行为。

社会学与社会资本理论

20世纪80年代,著名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尔在《社会学研究》上撰文,首先从社会学的角度界定了社会资本的概念(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之前就有人提出,但和后来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概念差距较大),他认为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同为大家共同熟悉或认可的制度化关系的持久网络占有联系在一起。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和得到大家公认的,并且是一种体制化的关系网络(Bourdieu,1985)。不难看出,在他的定义中,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的集合体,而且这个集合体是和社会关系网络联系在一起的。布迪尔是第一个把社会资本和社会关系网络联系起来的社会学家,他对社会资本的这一界定也把社会资本放到了社会学的框架之下进行研究。在进一步的论述中,布迪尔把资本按照形式划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从社会学的角度,他认为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一样,他们都属于资本的范畴,对其进行投资都是有回报的,同时,社会资本又和经济资本不同,它不是自然禀赋的,是在后天人们的活动中产生的,是看不见的,属于无形资产。

布迪尔的文章发表后三年,在美国,一位叫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的社会学家在《美国社会学学刊》发表了《作为人力资本发展条件的社会资本》(1988)一文,首次在美国社会学领域完整地使用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把社会资本引入了美国学术界,他认为在解释人的行为时, 除已有的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外,还必须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撰写此文的目的在于说明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认为离开了前者,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无从实现。在得出结论之前,科尔曼先对社会资本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界定,把社会资本定义为是“个人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其内容包括社会团体、社会网络和网络摄取。社会中的个体只有通过社会团体的成员资格和社会网络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摄取,才能得到社会资本的回报。Coleman(1988)给出了社会资本的五种表现形式: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有效惩罚;权威关系;多功能社会组织和有意创建的社会组织。他认为,社会资本具有两个性质:不可转让性;对于收益者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在科尔曼提出社会资本理念的同时,林南(Nan Lin)等社会学家也在关注着社会资本的发展,与前者不同的是,林南等学者的社会资本理论是从社会网络出发,视角在于“关注社会资本的使用”。林南在社会网络的研究方面享有广泛的声誉,他(2001)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嵌入在社会结构当中的流动的并且可以通过目的性行动来摄取的资源”,可以看出,在林南看来,社会资本是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社会资本有三个关键性的组成部分:嵌入于一种社会结构中的资源;个人涉取这些社会资源的能力;个人通过有目的的行动运用或动员这些资源。林南从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1985)关于非经常互动和低亲密度的“弱联系”的概念出发,认为弱联系网络与强联系网络相比能提供更多、更丰富和更易获得的社会资源。

科尔曼系统地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而波茨(Portes)则把社会资本引向比较精细的方向,他(1993)认为,社会资本是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资格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短缺资源的能力,并提出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

社会资本的概念首先是在社会学上使用并得到巨大发展的,社会资本理论方面的大多数名家也都是社会学家,但这些社会学家在思考社会资本时又往往采用经济学的方式,同时也用社会资本理论来探讨各种经济学现象和问题,这使得社会资本理论在经济学领域有了很大发展并得到广泛运用。

经济学管理学对社会资本概念的引入与发展

经济学界首先关注社会资本的经济学家是卢里(Loury),他在对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发现,以社区的社会资源所体现的社会资本决定了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群体的收入和就业机会。卢里(1977)在比较了生活区域不利的黑人孩子和其他孩子之后发现,通过实施对种族嗜好的合法禁止和提倡机会均等计划并不能使得这些黑人孩子在长大后能获得其他孩子一样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同等收入与就业机会,原因在于他们所处的社区环境中可获得的社会资源较少。通过这一研究,卢里在经济学领域内引入了社会资本的概念,认为社区中隐含着社会资本。他还认为,经济学中的“完全的利己主义”在生活中并不存在,个人追求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在于,现实中的人不是以个体的方式存在的,而是镶嵌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

卢里的理论给了科尔曼很多启示,他于1988年在美国学术界引入社会资本概念并把他系统化时,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个人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并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系统研究,1990年他又扩大观察对象,增加了社会资本的垂直部分,使得社会资本的内容从水平型联盟扩展到了垂直型集体以及不同实体之间的行为,垂直型联盟的特征是科层关系和成员之间的权利关系,这就涉及到了微观经济学方面的内容。总之,鉴于科尔曼社会资本方面理论的系统性,虽然他是从社会学家的角度提出社会资本的,但他的很多观点成为了经济学进行社会资本研究的基础。

著名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1985)在提出自己的“弱关系力量”假设时,强调人们的经济行为也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的信任结构之中,这种大范围的社会信任结构就为特定的交易提供了具体的规则性期望,有效阻止了违反“互惠性”义务行为的发生,从而大大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

以上学者虽然在经济学上使用了社会资本,但他们最终研究中心还是在社会学上的,普特南(Putnam)的出现让社会资本全面进入了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引起了社会科学界乃至整个学界(尤其是经济学界)的重视,他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也使得自己成为了社会资本研究史上继布迪尔和科尔曼之后的第三个标志性人物。

普特南是在研究意大利南北政府绩效时候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的,他所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探索了经济现代化程度与制度绩效之间的关系后发现,仅仅将南北制度绩效上的差异归结为南北方经济现代化程度上的差异是有很大不足的。于是,他们深入到意大利一千年前的历史中寻找根源,运用了大量证据有力地证明,公民生活的差异在解释制度成功方面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此,他引入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定义是“一种组织特点,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像其他资本一样,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它使得实现某种无它就不可能实现的目的成为可能”。意大利最富经济活力的中北部地区赋有公民活动的网络和规范,并由此形成了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纺织品和服装、家具、农业机械、制鞋设备、优质陶瓷和瓷砖等“集群”(cluster)产业,这些网络组织使得小企业在专业化的基础上既能获得规模经济,使得地区经济充满了活力;而南方地区所具有的则是一种垂直的政治结构、零碎而且孤立的社会生活,以及互不信任的社会文化,他们的家族企业之间也一样相互不信任,从而导致了无论在创新性,还是在企业活力和企业竞争力方面都无法与中北部的企业相提并论,使得南方经济普遍比北方落后。

普特南(1993)认为,南方差距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他们的社会资本存在差异,社会资本通过推动和行动提高了社会效率,社会资本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而南方的社会资本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南方经济落后这一现象。

普特南(1996)认为,社会资本逐渐被认为是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他指出,许多有关农村发展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于当地的经济增长来说,由当地基层协会组成的富有生命力的网络同物质投入、适合的技术一样必要。

就社会资本对经济产生影响这个观点来说,普特南得到了绝大多数学者的支持。后来的学者武考克(Woolcock,1998)、简弗泰恩和罗伯特阿特金森(1997)、埃文斯(Evans,1998)和福山(Fukuyama,1995)分别从创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等方面研究社会资本,发现当各方面都以一种信任、合作与承诺的精神来进行经济交往时,就能得到更多的回报,也能提高生产率。

在管理学领域,使得社会资本理论得到最大运用和发展的是美国学者伯特 (Burt),他的“结构洞”理论指出,如果有经济体(企业)能与结构洞两端的个体(组织)都建立起关系进而跨越机构洞,它就可以同时使用两端个体(组织)的资源并因此而获得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最后胜利。

在理论研究进行的同时,有关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也在同时开展,相关实证研究也证明了已有的大部分社会资本理论观点的正确性。这其中莱克和基费(Knack & Keefer,1995)、扎克与莱克(Zak&Knack,2001) 、古依斯等(Guiso,2001 )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社会资本能带来经济增长。在国内研究中,张维迎(2002)、张其仔(1999)的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和信任对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张广利(2004)验证国外有关社会资本理论在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适用程度,并比较中西方社会资本差异。

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争议

由于社会资本理论发展的历史比较短,研究学者在社会资本是否集体所有、群体是否封闭、测量能否量化等方面存在争论。其中争论最激烈的是在社会资本是否集体所有的领域,以科尔曼和普特南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认为社会资本属于公共财产,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的两个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公共性。而以波茨为代表的另一些学者认为,社会资本并非公共物品,原因在于社会资本可能有明显的排他性和对整体社会的消极作用。

在社会资本会促进经济发展这一观点上,也并不是得到所有学者的认同。有学者(Honget等,2001)研究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Miguel等(2001)认为不是社会资本带来了经济繁荣,而应该是相反。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阿罗虽然断言世界上许多经济落后地区,市场经济不发达可由缺乏相互信任来解释,但他却认为这和社会资本无关,甚至认为社会资本根本不能被称为资本。以上争议仍有待于近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第2篇:社会资本理论范文

关键字 社会资本企业社会资本 经济学 社会学

1 经济学与社会学

关于经济学和社会学,最准确划清他们界限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他在他的著作《普通社会学通论》中提出经济学研究理,而社会学研究非理。在此之后,经济学与社会学日益疏远,只有极少数学者还试图保持两者之间的联系,比如熊彼特与韦伯等人,他们的努力丝毫不能阻拦经济学和社会学日益疏远的趋势。

然而近几十年,这两门学科却出现了相互融合的征兆,加里·贝克尔将新古典经济分析方法即理性选择架构运用于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贝克尔认为在有限的范围内,理性选择理论能够解决的问题比迄今为止已经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但他并不知道这个有限的范围到底有多大。以科尔曼为代表的一批社会学家也开始构建理性选择社会学。但是一些非主流的经济学家却发现,理性选择理论存在缺陷,现实中人类的很多决策行为,无法用理性选择理论来解释。于是理性选择理论开始受到怀疑,经济学家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行为本身的重要性,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经济人类学家卡尔·波拉尼、人类学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哲学家卡尔·曼海姆等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类行为的动因问题,他们反对把个人简单地理解为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人,认为个人行为的目的不仅要满足自我的物质需求,还要获得社会的认同,其行为是在历史文化和制度的背景下作出的选择,受到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体系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道格拉斯·诺斯不仅关注正式制度对人的选择行为的影响,而且指出应该分析包括观念、文化、意识形态在内的非正式制度,这实际上暗示着对理性选择范式关于个人假设的修正。再如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信息经济学三剑客之一的阿克洛夫,他不用经济学模型来解释非经济学行为,而是直接将非经济的社会学要素引入经济分析之中。他认为人们偏离理性最优化的现象往往不是随机的,由于社会或心理方面的原因,这种偏离经常是系统的。

对这种情况提供新的分析方法的,是在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范围内发展起来的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是在一些对经济问题感兴趣的社会学家通过引入和运用一种新的社会学方法,即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诸多经验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正如格拉诺福特所说,任何经济行为都是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经济学中流行的技术分析工具不适于讨论社会关系,也不适于解释社会关系如何对经济行为产生影响,这时大家关心的是社会关系网络如何构成有利于行动的资源、如何创造价值、行动者如何在行动中利用与他人的关系和更为广义的社会结构等问题。这时需要一种新的分析工具或视角,而且这种新的分析工具或视角必须具备能够使社会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范式相融合的特点,即在一个行动者身上使理性选择假设与社会结构约束假设相容的功能。于是学术界把注意力投向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概念首先源于社会网络观点,可以从个体选择行为出发进行研究,使社会资本的研究同资源、回报、效益等经济管理问题联系在一起,即个人或企业可以在理性选择的基础上投资或构建社会资本。

关于社会资本的概念,虽然争议很多,但其基本思路是统一的,即社会资本是基于信任、制度、规则、惯例、习俗或投资于社会关系的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网络关系可以为个人和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动力或方便,即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从宏观层面来看,社会资本能够改善法律、法规的执行效率和政府政策的宏观经济绩效;从微观层面来看,社会资本能够减少经济运行中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

2 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

随着社会资本研究的深入,有关学者又提出了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经济行为者;同时,企业也是在各种各样的联系中运行的。提出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就是强调企业不是孤立的行动个体,而是与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发生种种联系的企业网络上的纽节。西方经济学主流观点一贯认为,行动者的行为选择是个体特征与目的的函数,只受价格信号的支配,在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前提下进行选择。但是实际上不管个人还是企业都嵌入在社会网络之中,各种价格信号经常因社会性因素的干扰使个人或企业的理性选择出现偏差,必须辅以内外部的各种关系网络、信任机制来对错综复杂的价格信号进行甄别,个人和企业才能做出正确而且有效率的决策。在实践上,越来越多管理者承认,最重要的工作不再是决策,也不是高瞻远瞩,而是人事管理。人事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管理人,而在于建立人际关系。管理者不应该总是把目光停留在如何提高个人的绩效,而应该关注如何在人与人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

企业社会资本理论可分为企业内社会资本理论和企业外社会资本理论,企业外社会资本指企业从外部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融合社会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企业能否有效融合社会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是企业能否成长壮大的关键,而企业对它们的融合是以社会网络资本为中介的,社会文化资本通过对交往交易中的共识规则的达成和互助行动的预期来影响企业的成长效率。在此基础上,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除了不断融合社会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外,还有社会信息资本,在现实生活中网络传递的信息比市场获得的信息更密集,比等级沟通获得的信息更自由。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指的是企业内员工间和部门间的信任和行为规范,从理论上讲,企业内社会资本可以增强生产要素组合的效率,增加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的回报。企业内社会资本就像机器的剂,有利于加强企业成员的信任与合作,促进企业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所以强大的企业内社会资本可以大大减少企业内的监督成本和信息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 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趋势

不管是社会资本理论还是他的衍生物企业社会资本理论,都还处于他的草创阶段,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规范,在理论体系上还不够完善。但是,他使经济学从高不可攀的神台走向现实世界,所以这种研究方法必将是未来经济管理研究的主流。笔者认为,从企业社会资本的理论体系上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待完善:

(1)企业如何投资构建企业社会资本到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众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已经指出,社会资本可以是有目的的投资产物,例如布迪厄指出:“关系网络是投资策略的产物,这些策略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它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针对某些社会关系的确定或再生产,而这些关系则是在短时期内或很长一段时期内直接用得着的社会关系,即把那些偶然的关系,诸如邻居关系、工作场所的关系、甚至亲属关系,转变成既必须又有选择性的关系,转变成从主观上感到有必要长久维持其存在的关系,转变成在体制上得到保障的关系。” 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称,社会资本可以由个人投资和占有,个人为了从中获益,必须通过社会交换对此投资和维护。现在的问题是企业如何投资购建社会资本。在这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不够深入。

有的学者认为精心设计制度是投资社会资本的重要方式———即用来分配从组织化活动中得来的收益和支付成本责任的一系列规则。也有人认为企业应在增加企业透明度、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各种投入,这样才能在社会中形成稳定的声誉,使企业更易于获取各种稀缺资源;还有稳定的契约、合理的激励约束制度可以增强企业内成员之间、成员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从而减少企业内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提高效率。但是这些行为如何具体化、如何运用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2)既然社会资本可以通过私人有目的的投资购建,那么把它纳入财务体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将是十分必要的。从财务的角度讲,任何投资都应该在事前进行项目评估,预测未来的收益和成本,这样在实际投资时才有据可依、心中有数。企业进行社会资本投资的收益表现为企业效率的提高,张其仔博士运用经验资料证明了企业社会资本量的高低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管理者与工人间的良好关系对企业的盈亏有显著影响;而且企业内社会资本与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呈正相关关系,与企业管理费用呈负相关关系。而成本表现为除了物质投资以外,还包括诸如牺牲短期利益、谋求长远利益这样的非直接性质的投资和看不见摸不着的感情投资、时间投资等。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衡量成本效益,从而作出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的正确决策。

(3)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员工的激励也应由单纯的物质激励转为多种形式的激励,包括以员工之间的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激励。基于信任的激励与其他形式的激励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交易费用,是管理激励的发展趋向。决定一个企业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不再是物质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而是能使人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即企业社会资本。如何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资本及相应的制度的设计,实现激励相容,最大程度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将是企业社会资本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

综上所述,企业社会资本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他融合了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三门学科来解决现实问题,抛开了传统的经济学假设,使我们对经济管理问题的研究更贴近现实,但是,这个理论还非常不成熟,需要各个学科的学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斯威德伯格著,安佳译.经济学与社会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储小平,李怀祖.家族企业成长与社会资本的融合[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6)

3 汪和建.经济生活的新社会学——一个批判性述评[J].与现实. 2000(6)

4 李红霞,席酉民.管理激励的发展趋向——关于信任的激励[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7)

第3篇:社会资本理论范文

农村社会资本在不同的层面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一,村民社会资本、家庭宗族社会资本、功能组织社会资本及社区社会资本。这是从表现形式角度对农村社会资本的划分。家族宗族网络主要表现为因血缘、姻缘或者说亲缘等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农民自身占有的关系网络资源为村民社会资本。当前农村社会结构仍表现为“差序格局”,家庭宗族在传统农村社会中占重要地位。但当代农村中家庭宗族不再以严格意义上的网络形式影响着农村人的生活。功能组织网络主要体现为村民为达到某些团体特殊利益,而自发设立的一些功能性组织所形成的网络,如经济合作组、果蔬协会、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社等。社区社会资本主要指因惯例、习俗、等原因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和一定行政区域内制度规范。宗教在农村某些地区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农村社会的运转。如各种庙会、天主教组织等。一般人际关系网络主要体现为个体之间因地缘、业缘等而形成的个人之间的非正式网络关系。如同乡、同学、同事等等。文秘站:

第二,现代信任型、组织参与型、制度规范型及社会精英型社会资本 这是从客体内容角度对农村社会资本进行的划分。村民可以通过个人诚信程度、拥有组织成员资格、与他人结成私人关系、认同和运作规范制度等形式来实现对社会资本的占有。如果以农村社区为分析对象,它可以通过和普遍信任、协调人际关系、调整社区或社会结构和强化规范制度风俗习惯等形式,实现对社会资本的占有和提升。而社会精英型社会资本则是指掌握了大量社会资本的经济能人乡村精英。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面临经济转型与发展中的种种挑战,传统的以政府与市场为二元因素的分析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资本理论的兴起,为传统政府与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构建政府、市场及社会资本这样一个三位一体模式,使得社会资本角度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析得以实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硬件”部分包括村貌、村容、基础设施等,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形物质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件”部分是指在农村社会关系上建立的无形的互信、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制度规范等,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无形社会基础。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件”即信任、合作、规范等是社会资本的最基本要义。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村社会资本的现实状况为依据,加强村民之间信任、团结、互助、合作等公共精神,增强村民社会责任感,才能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要寻求农村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发展,还要更加注重农民自身的发展,也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不断加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而社会资本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内生力量,侧重于从农民及农村社会关系等主体角度来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不失为一个全新的尝试。

有学者认为,“农村社会资本体现在以参与网络为载体的公民间的信任、互惠和合作等维度之上,这是与传统农村社会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结构相联系。”①“现代性意义上的社会资本是建立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权利和义务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传统的血缘、亲缘和地缘共同体基础之上的社会资本。”②

因此如何正确的认识和发掘传统社会资本的积极功效、如何通过改革及制度创新等来有效增加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的存量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需要持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社会资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特定共同体之中存在的的以互惠、信任、合作及规范为主要特征的的关系参与网络。它本身是一种社会结构资源。其中信任、互惠及合作是社会资本的三大基本构成要素。在我国农村社会,农村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因血缘地缘等因素而构成的关系网络。这些关系参与网络承载着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是关系农村社会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所以,将社会资本这一理论解释范式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社会资本这一理论框架可以用来衡量农村社会转型期中农村社区的效率、农村社会活力,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快速发展。社会资本虽然有不同的类型,但社会资本本质上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人们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发挥重要功能。社会资本是市场与政府发挥作用的中介,是“联结之手”。社会资本不仅有助于支撑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限制政府权力的扩张,协调政府与企业和社会发展。占有社会资本可以促进政府和市场携手,节约政府管理成本,从而降低市场交易费。

1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十二五”时期,农业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协调粮食和其他作物种植比例,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源,能够有效地整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力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2整合农村力量,促进有效集体行动的产生

通过对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关系网络的利用和开发,可以有效规范村民行动,不断整合农村力量,从而产生有效的集体行动。在当前农村社会中,村民必须通过采取有效的集体行动,建立一个具有很好权威的组织,可以代表村民的利益来行动,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才能有效保证自身合法利益。在这个组织内,村民们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进行有效的沟通、互动和协调,从而增强彼此的信任及合作,不断提高组织的谈判力和凝聚力。比如一个良好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来规范村民个人的经济行为,使村民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整体的规模优势。村民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可以通过和各种经济组织的其他成员互动及交流,实现生产互助、信息共享,从而增强彼此信任及合作,产生更多的有效的集体行动。

第4篇:社会资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 社会资本理论 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社会资本

大学生就业在今天成为一个社会热门话题,尤其是近年,由于国际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率明显下降,就业难似乎成为一种常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进行了分析。进入新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把研究的着眼点放到了社会资本上,社会资本和我们已经认可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会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增加大学生社会资本的积累,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提高就业能力,降低就业难度。

一、社会资本理论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构成简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组织理论以及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所谓社会资本,一般是指个人在一种组织结构中,利用自己的特殊位置而获取利益的能力,也就是指个人的亲戚、朋友、同学、老乡等关系,一个人能从这些关系中获取的利益越高,那么他的社会资本就越高。

继人力资本之后,社会资本又一次延伸了“资本”的概念,社会资本特别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视。最早提出“社会资本”概念的人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①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是个人和团体有意识投资的产物。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Coleman)提出,所谓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政治学家普特南(Putnam)把社会资本的概念从微观推向宏观研究领域,他把社会资本理解为“社会组织的特征,是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②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定义:就业能力就是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也就是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国内也有学者对就业能力进行定义和描述: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获得能够实习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并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包括保持工作和实现晋升的能力。

关于就业能力体系的分类,学者们的意见虽然不尽统一,但是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四部分内容: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实施能力,根据教育本体论的观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个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得以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学生对自身学习和能力的目标要求,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保证,也是最终内化为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只有拥有良好周密的自我规划,学生的就业能力才可能最终得以提高。

第二,专业素质与工作技能,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不同门类,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需要设置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专业知识与理论的结构,其次是专业素养拓展能力,最后是专业技能应用能力。专业素质和技能,是一个大学生走上社会获得立身之本的关键,也是就业能力的主要内容。

第三,求职技能与途径,职业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分工形成的专门性的工作领域。大学生毕业后所面临的职业环境,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知识性和技能性均较高的特点,所以,在专业技能达到职业要求的基础上,大学生的求职技能上的优劣就成了就业质量的关键,求职技能主要包含四个维度:一是职业道德所彰显的职业忠诚度,二是专业素质转化所形成的职业创造力,三是个人基于礼仪、修养和应变所积累的职业吸引力,四是基于信息搜集、社会关系等所维系的职业信息力。

第四,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也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考核的重要依据。这种承受逆境的能力被称为逆商,著名逆商研究专家保罗・史托兹认为,逆商的高低决定了人面对挫折时的行为效果,逆商高的人,面对困难,处理从容,反而能将困难化作动力。创新就是推陈出新,是民族进步的动力,国家发展的源泉,对一个企业而言,创新更是企业进步的依据,对于大学生而言,创新是其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二、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辨析

根据西方社会学家的理论,社会资本具有三大特性:首先,社会资本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与每个个人若即若离;其次,社会资本是无形的,个人可以真切感受到其存在,但对其进行度量是非常困难的;最后,社会资本的拥有者可以是个人、组织或者某个文化共同体③。

社会资本理论在中国理论学界引起的反响很大,由于中国社会的独特性,先生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传统的乡土社会④,中国社会产生了明显的“差序格局”,处于这个格局中心的人,对社会资本的掌握具有更有利的位置,可以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机会,从而更容易取得成功。尽管在社会公平和就业市场高度发达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资本尤其是社交网络也仍然是多数学生择业的渠道,更别说在传统的中国。

大学生所掌握的社会资本,来源一般有三:个人、家庭和学校。个人和家庭的社会资本包括:父母的社会地位,家庭的收入情况,家庭的人际关系网络水平,以及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规模。学校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则包括:学校的名气和地位,学生专业的社会受欢迎程度,以及学校为学生就业所提供的信息。

随着本科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相对模糊的缺点日益突出,社会资本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在扩大,这是一个在一定时期内尚难扭转的趋势。具体分析起来,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完善与实施。从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来看,拥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大学生,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要明显强过不具备这种优势的学生。一方面,父母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社会经历,可以促进大学生更早找到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了解自身的需求。另一方面,家庭背景好的大学生,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基础和路径也具备明显优势。

第二,努力提高大学生掌握就业信息的能力。信息不对称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难点,用人单位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大学生,大学生也难以掌握及时、准确、有效的就业信息,这种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学生也难以寻找到心仪的工作。良好的家庭社会关系网络或者学校的知名度等因素,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种不足,从而使得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这种信息裂缝获得弥合。

第三,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成本。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更可以在成本方面大量降低,这种降低,除了包括获取机会、把握机会等方面大学生及家庭需要付出的物质成本,更包含由于个人心理和情绪等方面降低的无形成本。

第四,从资金、渠道等方面保证创业的成功。当前,我国多数高校正在积极推进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就业的思路来提升整体的就业质量。拥有优质社会资本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易获得包括资金、技术和供销渠道等在内的创业要素,同时这部分学生在创新方面的动力和起点处于领先位置,所以他们也就比其他学生更易获得创业的成功。

虽然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益处显而易见,但是很多大学生在利用社会资本时却有很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大学生对社会资本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大学生所进行的个人就业能力的提升,如提高学历、增强能力等,都是基于人力资本的提升,而对于连接个体人力资本的社会资本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缺乏合作精神,对信息资源的掌握缺乏条理性和敏感性,部分学生表现为对社会资本的集聚缺乏主动性。另外,在处理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与对学校所提供的社会资本的态度方面,处理手段不均衡。部分家庭所拥有社会资本比较好的学生,存在等靠要的消极情况,对学校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本主动性非常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资本的途径

提高大学生社会资本,可以从提高社会资本存量和优化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本两方面进行。

提高社会资本存量,包含学校和学生个人两个方面,就学校层面而言,首先要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扩大学科影响力和知名度,从而打造自己学校的品牌是最重要的工作。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学校的声誉是影响他们选择的第一要素,有了选择,学生素质和用人体验才有可能提高,所以高校不但要有创造品牌的意识,更要有爱惜品牌维护品牌的意识。其次,高校要培育常态化的用人单位合作网络,高校可以利用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增派教师去企业挂职等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培养教师,让更多的教师拥有实践经验,同时还可以加强校企联系。对于学生而言,除了要在学校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之外,还要花精力提升自己的社会资本,在开发利用血缘关系的社会资本的同时,利用一些非血缘的社会资本,如参加各种活动,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用好校友资源,利用校友感情亲切等天然优势,优化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同时积极融入一些对自己就业信息获取和能力提高有关的组织,如学生社团、企业的管培生计划等。

优化利用现有社会资本,首先需要对现有社会资本进行梳理,例如对现有学校提供的各种就业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掌握利用各种先进的通讯和联系方式,如社交网络(SNS),加强交互应用的程度,将过去静止的就业信息融汇成为具有真实存在的就业机会。其次,要扩大社会交往的圈层和层次,加强和社会及企业的接触,增强自身非公共社会资本的优势,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注释:

①让.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1997:202.

②Robert D.Putnam.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1993:193.

③朱国宏.经济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43.

④.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7.

参考文献:

[1]让.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1997.

[2].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朱国宏.经济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陈海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青年研究,2006,11.

[5]郑美群,于卓,刘大维.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东北师大学报,2005,3.

第5篇:社会资本理论范文

论文摘要:社会再生产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到第三卷中逻辑缜密地提出了自己关于社会生产平衡的思想,对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学习有助于认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社会各部门保持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不管生产过程的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他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马克思的这一段话揭示了再生产过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就将在分析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于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协调比例均衡和社会三大产业关系的指导意义。

一﹑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概述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当作个别的过程和再生产过程来分析,即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自身的生产。假定了资本在流通领域内所经过的形态变化,但未进一步考察它们。而这些未考察的内容,正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要研究的。

总之,在前面资本积累理论中考察的是个别资本,生产过程,这里考察的是社会资本,资本运动的全部过程;前面考察的重点是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这里考察的重点是资本简单再生产。社会资本亦称社会总资本,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交错、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单个资本与社会资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或者说是微观和宏观的关系。马克思说:“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的,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二)社会再生产的起点

“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他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所以,再生产为一切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但是,再生产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式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市场经济形态下,再生产的起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起点不是自给自足形态下和计划经济形态下的以多种必须的生产要素以实体形式的直接集中,而首先以资本积累特别是货币资本的形式存在。

《资本论》对货币资本的作用、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有专门的论述。马克思认为,货币的作用有二:第一,资本主义生产的是商品生产为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货币形式的资本,即货币资本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启动力,也是生产过程持续进行的动力,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流动资本上。全部预付资本价值,即资本的一切由商品构成的部分——劳动力、劳动资料和生产材料都必须用货币先去购买。第二,适应着生产资本的一定规模,必须要求有一定数量的与它并存的货币形式的资本存在,以便在商品售出之前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支付工资,这是保证生产连续性和正常周转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货币作用的分析,进而对货币资本重要性的阐述,实际上揭示了市场经济形态下货币资本积累是再生产的起点这个一般规律。因此,鉴于市场经济以商品交换为主要形式,故而也必须是一种货币经济。资本首先表现为货币形式,没有货币资本就没有生产的前提。资本积累不但是再生产起点,而且必须达到一定数量。一方面货币资本的数量必须满足购买所需数量的多种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再生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产,在生产出的商品出售完成之前,还要有足够数量的货币资本为保证生产连续性和正常周转而必须的购买和支付。

(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基础以及实现条件

1.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即社会的总商品资本。第一,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进行研究,既可以考察资本运动中的生产消费,又可以考察个人消费;既可以考察资本流通,又可以考察一般的商品流通。第二,从商品资本出发研究,能够揭示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因为在商品资本的运动形式中,既要说明商品资本的每一组成部分是如何销售出去实现其价值的,同时又要说明生产要素的各个组成部分从什么地方购买到。

从形式上看,社会总产品有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在物质形式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要说明一定时期内已经消耗的资本价值如何补偿;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要说明一定时期内已经在生产和生活中消耗掉的物质资料如何替换。

2﹑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分析社会再生产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理论点:

(1)马克思指出,社会再生产是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统一。宏观经济即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两者的统一,单个资本即微观经济只是生产消费和交换的过程。马克思指出:“这个过程,既包括生产消费(直接的生产过程)和作为其媒介的形式转化(从物质方面考察,就是交换),也包含个人消费和作为其媒介的形式转化成交换。”

(2)马克思指出社会再生产实现核心问题在于实现两个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表现在市场上,就是要求所有生产部门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要卖得出去,把全部产品卖掉,收回价值,实现价值补偿。二是要买得进来,通过购买,把已消耗掉的各种物质资料买回来,实现物质补偿。这个理论点归根到底就是要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的生产要按照比例进行。

(3)马克思分析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时,是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入手的。从实物构成上看马克思把社会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而社会生产部门相应的地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Ⅰ)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Ⅱ),当然两个部类的内部,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更小的生产部门。从价值构成上看,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c,v,m。社会总产品按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和按价值构成分为三个部分,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理论的前提。只要存在商品生产,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就要同时受到社会产品使用值物质形式的制约和社会产品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比例的制约,即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和实物形态都要求在交换时得到补偿和替换。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的系统阐述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成果来看,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包含了许多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规律,也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货币作用

货币资本积累是市场经济再生产的起点这一规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起点是先完成货币资本积累,然后运用这些资本去购买相应的经济资源,使之变成生产要素,进而组织生产。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初期至今,资金问题仍然是全国各个地区以及各个部门发展经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货币资本积累是市场经济形态下再生产的起点这一规律在发挥作用。

另外,完成了货币资本的积累还需要货币资本的大量集中必须运用于购买再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要素,这才会使货币成为再生产的起点。同时,又要合理安排货币资本的结构,否则就是对货币资本积累的浪费。2008年第一季度,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内发生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一些经济问题有所凸显,比如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居民消费价格受灾害等影响上涨较快等。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1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针对这一状况,央行2008年以来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2个百分点,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和信贷结构优化: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6.3%,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长明显放缓,3月末余额同比增长14.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比上年年末低1.3个百分点。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3万亿元,同比少增891亿元。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积累、消费的比例问题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包含了结构均衡和总量均衡的分析,在社会再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中的各个经济部门都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此必须按照比例协调发展。

很多经济学家都认识到,国民经济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问题是市场经济运行中最为重要的问题。过分地强调积累就会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然而过分强调消费,就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投入生产的货币资本缺乏。2008年度实行从紧货币政策以来,过热的投资需求就有所缓解,居民的存款有所上升。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6万亿元,同比多增6617亿元,金融机构存款稳步增长。所以,应当给积累和消费一个合理的比例,使经济能够又快又好地发展。国家在这一方面可以通过运用宏观的财政政策实现对经济比例的协调,即国家预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例如,纠正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的经济状况时政府可以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当积累率过高而消费不足时, 可以增加政府消费支出和转移性支付支出。政府可为个人、企业或下级政府提供无偿资金援助, 以调节社会分配。而当消费率过高而积累不足时, 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公债、增加政府投资和加强税收征管来予以调整。而各类消费比例的安排要做到合理, 确保在生产规模扩大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过去的经济发展是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就致使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投入基金较大, 而在文教、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方面投入不足, 有大部分社会成员无法负担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十七大强调经济发展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因此, 国家在安排财政资金时, 要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方面的投入,减轻弱势群体的生活负担。同时, 制定合理的税制, 缩小居民贫富差距, 提倡培养中产阶级。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经济结构调整

前文提到,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理论上将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则是按照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来划分和组织生产的。由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其最终产品, 主要是提供消费资料的, 而工业主要是提供生产资料, 因此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基本上反映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要使得经济运行平稳高效就应该协调好三大部类产业结构。

结构性问题也正是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体现在对投资品供给巨大和由此引起的消费品供给的连动扩大。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供给大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由此造成第一部类的内部失衡;而通过投资品供给巨大带动的相关消费品的供给扩大,又使得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大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造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表明,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要实现均衡,投资的结构要进行较大的调整,也就是说,要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来实现。对一些出现过热势头的行业,应压缩投资规模。比如近年来表现在房地产市场的过热投资,投机买房者的炒房行为和房地产商大兴商品房建设不仅刺激了住房需求非理性增长还使得房价由于哄抬而不断飙升,因此,随后中央出台的各项针对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政策以及银行金融体系对于房贷市场的压制政策,都是出于压缩热势,使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化。

第二部类内的结构失衡还表现在消费品结构失衡上。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传统产业的生产能力上是远高于高科技产业。虽然改革后这一现状有所扭转,但仍不容乐观。消费品结构失衡使消费品供给出现扭曲:一方面,传统产品如纺织品、普通家电等大量积压供给过剩;而另一方面,一些高科技产品,多附加值产品如电子信息产品等发展较弱。由此看来,消费资料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与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是息息相关的。传统产业的发展,应当注重在关键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的技术进步, 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改进传统重工业的增长方式、生产方式, 推动产业发展的节能、节材、低污染, 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 在高技术产业中, 要加速自主开发能力的形成, 加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加速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开发、生产能力, 不断提高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 在基础产业中,尤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总之,是要实现以信息产业为带动的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升级。

第6篇:社会资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社会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1-0129-02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大学生在面临环境变化压力时,调动自身各种资源去满足环境的要求或适应环境的能力,具体包括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融入能力、抗挫折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

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全方位衡量学生能否成为社会所需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大学生作为准“社会人”,所具有的社会适应能力应该与生活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大学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完善。

一、社会资本为家庭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提供了新维度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由 Lyda Hanifan 在1916年提出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组成社会单元的基本元素。家庭中的善意和社会交往,是个人与家庭之间构成的重要关系,并具有获得社会资源、满足个人需要的特点。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 (Bourdieu)于1980年将社会资本引入社会学领域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他指出:“社会资本就是实际和虚拟资源的总和,个人或者群体通过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了的相互熟悉和认可关系的优势而逐渐增加这种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前沿和焦点问题。狭义社会资本是指个人可以使用的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以及运用这些关系网络的能力。就其内涵而言,指社会主体(个人或者群体)间紧密联系的状态及其特征,其表现形式有社会网络、规范、行动以及社会道德等,它无形地存在于社会结构中,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其具有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的特点。Nahapiet和Choshal认为,社会资本主要是群体中的人际连带发展出的信任、合作进而为行动者带来的资源,其内涵可分为结构、 认知和关系三个层面。由此分析得出,家庭社会资本是社会资本的构成形式之一,它是以家庭为原点,以信任、责任、制度或规范等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经济地位、社会关系和人际网络,遵循的是一种互惠、信任的协作适应机制,转换为家庭成员与成员间流转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如信息供应、成长关注、资金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依靠等。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的家庭社会资本分析

根据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家庭社会资本理论即以“己”为中心, 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就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地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离中心近的属于“强关系”,离中心远的就属于“弱关系”,而家庭社会资本必然属于“强关系”。首先,家庭社会资本构成维度表现为家庭自然存在的社会地位,如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状况、经济来源、社会交往、朋友多寡、居住环境等,这些因素的差别意味着大学生在资源占有方面也会有差别;其次,家庭社会资本构成维度表现为包括家庭习惯、交往爱好,家庭成员价值观和一定的思想认识,也势必使大学生会因为家庭社会资本存在的差异而受到不同的制约;第三,家庭社会资本构成维度表现为亲友的数量、亲友的关系、亲友的行政级别等。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关系在资源流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关系网络中,网内拥有社会资源丰富的大学生,比起社会资源相对匮乏的大学生,掌控的社会资本更大,调动的资源更充裕,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会更具有优势。

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家庭社会资本,还包括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父母的教育方法、性格特点、文化层次和认知水平等。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养成,对大学生的性格形成、个性塑造和心理素质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家庭会直接影响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适应能力。许多研究发现:在民主式、放任式和权威式三种基本的家庭教养类型中,放任式和权威式的家庭教养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更多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境况同样会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二者呈现一定的逆向关系,经济境况较好的家庭提供给子女的生活费等开支如果过度充裕,使学生在求学期间没有任何的经济压力,则这些学生为了生存而主动寻求勤工俭学或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几乎没有,甚至会产生衣食无忧、养尊处优的思想,不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经济境况不好的家庭给子女提供的学习、生活费用常常捉襟见肘,甚至相当拮据,会逼迫他们为了基本生存而想方设法勤工俭学,这样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大学生成才以及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外在环境之一。家庭环境对每个大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每一个家庭的自身结构都有其特点,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以其不同的文化程度、认知水平、性格特点、社会地位、交往范围等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遇到障碍时,父母如果能够按照合理的社会规范引导他们,能够及时采取科学适当的方法帮助他们,那么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将会产生很大的正向激励;相反,如果家庭成员采取忽视甚或漠视的态度,那么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挫折感,消减其融入社会的热情甚或对社会产生抵触。

三、社会资本视角下家庭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基本策略

第一,家庭要秉持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理念,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调查表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状况与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父母对大学生适度体贴关心和理解,大学生本人的适应状况就良好。反之,父母的过分干涉以及过度保护都不利于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勇于放下家长的架子,创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用平等方式与孩子交流,着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与孩子建立健康的情感联系。同时,家长要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如励志教育、吃苦教育、节约教育、宽容教育等。独生子女家长要注意引导子女加强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学会排解孤独,学会与人相处。

第二,家庭要对学生提供适度的经济支持,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调查表明,家境宽裕的家庭供给大学生的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等开支如果充足过度,使其在大学学习生活期间无任何经济压力问题,那么他们为了生存而主动寻求勤工俭学或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几乎没有,甚至会产生衣食无忧、养尊处优的思想,不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相反,家境较差的家庭给子女提供的学习、生活费用等有限甚至极其有限,则会促使学生为了基本的学习生活需求而进行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活动,则其社会适应能力、抗挫抗压能力就会相应提高。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性呈现一定的逆向关系,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要特别引导子女进行正确消费、增强抗挫折的能力;经济条件差的家庭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因此,作为家长要转变经济支持观念,可以提供给大学生必要的生活费、学习资料费等,但不能没有标准和节制,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第三,要形成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同样会影响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放任式、权威式和民主式三种基本的家庭教养类型中,放任式和权威式等两种教养类型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更多的社会适应问题。在家长对学生教育上的严厉刻板和生活上的娇宠放纵并行的教养方式影响下,孩子的学业可能很出色,而一旦离开父母,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等偏执型心理便暴露无遗。在放任型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常常自我意识过强,规则意识过弱,在情绪和信心的稳定性、亲合力、独立性、社会责任感等非智力因素上处于劣势。从年龄上分析,大学生绝大多数已经成人;从学识上分析,大学生绝大多数已经接近甚至超过父母的水平;从接受新事物能力上分析,大学生绝大多数超过父母。因此,作为学生家长,应该客观分析孩子和自己的差异,认真总结和反省教育方式,虚心学习,充分认识到孩子在大学阶段学习和基础教育阶段的根本区别,发挥家长自身优势,教会学生足够的社会经验,鼓励孩子要勇于和敢于参与各种健康的社会活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家庭要积极和学校联动,形成强大的家校教育合力。学校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常常会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来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以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包括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学生家长,必须要主动和学校联系,要了解学校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要积极支持学校开展各种有益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活动,包括学业帮助、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见习实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同时,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目的,对自己的未来多进行理性思考,引导和激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第五,家长要积极了解国家有关政策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构建良性的家庭舆论保障。大学生来自于家庭,成长于学校,归宿于社会。社会是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的大环境。随着社会日新月异地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国家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也在不断调整高等教育各种政策。作为家长,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介质和路径了解国家有关政策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化盲目为自觉,才能使大学生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家庭舆论保障,才能引导孩子主动寻求社会机会,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佳,李四林. 社会资本视阈下大学生就业的培养途径[J]. 理论探索,2012(4).

[2]陈立生,庄雯培. 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 思想政治 教育研究,2007(3).

第7篇:社会资本理论范文

马克思从根本上回答了商品怎样、为什么和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的等问题,提示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全面地论证了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从而制定了科学的货币理论。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

关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05页指出:“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商品交换是个人过程和社会过程的对立统一运动,只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运动达到统一,交换才能实现。正如马克思在104页指出:“同一过程不可能对于一切商品所有者只是个人的过程,同时又只是一般社会的过程。”这样,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分离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成了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某种商品上,货币便产生了。在历史上,贝壳等都曾做过货币材料,但相比于贵金属,它们的属性优势相对较小。于是,货币形式就日益转到那些最适合的贵金属身上。金银终于成了执行货币职能特殊商品而成了货币。所以,货币是固定起一般作用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本质表现在它的职能上,而货币的职能体现在它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贮藏、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个方面。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05页指出:“金的第一个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或者说,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这就明确了价值尺度的功能是怎样产生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就是实现价格,通过实现价格,把商品所有权转让给买方,转让给提供交换手段的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二个基本职能,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正是这两个基本职能的统一。货币贮藏的对象的金银或者金银饰品,货币贮藏职能在货币流通中自发地起着一种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支付手段职能是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上产生的,它包括了二个方面:一是现金交易,一是赊账交易。最后,当商品流通领域越过国家的界限产生了世界贸易时,货币就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它直接就是人类劳动的化身,是价值的绝对存在,是财富的绝对体现。

二、货币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是作为资本家的剥削工具,作为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手段而存在的,货币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的存在形态。但是,货币属于商品经济范畴,是商品价值的一般表现形式。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112页指出:“因为一切商品作为价值都是物化的人类劳动,它们本身就可以通约,所以它们能共同用一个特殊的商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这样,这个特殊的商品就成为它们共同的价值尺度或货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所以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在一切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生产方式中都是适用的,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也不例外。

在社会主义生产和流通领域中流通的货币是人民币,是社会主义资金。资金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中财富的代表,资金量的增长速度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金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根本利益一致的经济关系。货币转化为资金,因而是货币更高阶段的实现,是货币体现亲的经济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所在。

三、运用货币理论发挥人民币的作用

我国现行流通的货币是人民币,运用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要从我国现存的商品货币关系出发,具体研究人民币的作用。纸币是从货币流通手段职能产生的,它是实现价值的手段。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指出:“当作为金银的货币是流通手段或交换手段的时候,可以由表现一定量的货币单位的任何其它符号来代替,从而象征性的货币可以代替实在的货币,国为作为单纯交换手段的物质货币本身也是象征性的。”

运用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要从我国现存的商品货币关系出发,具体研究人民币的作用。首先,人民币是信用货币,它的流通量必须和商品流通相适应,才能促使生产的发展和流通的顺畅。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我国,商品价值表现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当人民币的流通量适应商品流通需要时,市场物价平稳,币值也稳定。如果人民币的投放量超过市场商品流通的需要量,物价就会上涨。因此,保持物价总水平和币值的稳定,固然要控制人民币的流通量。这是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给我国控制人民币投放量的基本启发。

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具体形式是货币管理。依据和运用货币理论中的价值规律,首先就是运用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计量社会劳动总量,并以货币指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分配。在我国,货币价值尺度职能是由人民币象征性地执行的。人民币既是反映价值关系的经济范畴,又是计量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计量价值的符号。无论是全国性还是地方性的资金,最终都要表现为用人民币计算的货币资金。只要以人民币表现的社会资金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平衡的,那么财政信贷在总体上也会是平衡的,社会资金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根本标志,也是宏观经济控制好的根本标志。

参考文献:

第8篇:社会资本理论范文

 

一、前言

 

作为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伦理学家,马克斯·韦伯一生致力于经济伦理价值的研究,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马克斯·韦伯深入分析了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动力,并介绍了其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联。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建设中,必须在相应的伦理价值支撑下进行,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全面解决经济林伦理失范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现象,鉴于此,下面结合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深入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构建的影响。

 

二、马克思·韦伯的经济伦理观解读

 

(一)经济伦理观的精神实质。社会政治组织、宗教思想和经济基础为促使资本主义兴起的主要因素,这点在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得到明确的说明,且认为经济因素受非经济因素决定、理性经济活动被非理性因素决定以及新教伦理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因素等。除此之外,马克思韦伯认为经济模式背后包含一定的精神力量,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也就是决定经济模式成败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同时,也就是这种无形力量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向前发展。资本主义精神对近代资本主义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属于理性的资本主义形式,受新教伦理影响。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资本主义精神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节制有度、勤奋节俭、精明强干、讲究信用,将全部身心投身到事业中去,并意犹未尽。第二,劳动为人们的天职,不管一个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负责一定的义务和职责;第三,获利为人们生活的最终目的,但不是人们幸福生活的手段。

 

(二)经济伦理观的现实意义。马克斯·韦伯从新教伦理方面解释了勤奋、俭省、守信和节欲等精神为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指引人们从道德和伦理两个方面很好的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包含一般市场经济的属性,同时,还包含市场经济的特性。相比于新教伦理,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观念具有大量的封建意识,缺乏理性潜能,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社会生产能力,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上,伦理道德和法律这两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的体系发展较慢,使得市场经济中的某些部分丧失道德规范,出现卖假、作假和失信等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的发展,因此,价值体系建设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构建的影响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态势,不管是国民经济水平,还是人民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更加明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拜金主义、道德沦丧、奢侈腐败等现象也越来越多,从而引起各种社会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资本主义市场进行分析,结合其成功经验,构建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资本主义的兴起在于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组织、宗教思想,西方资本主义是在三者的交互影响下出现的,马克思·韦伯认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新教伦理的作用,马克斯·韦伯提出不管是哪种经济模式,其背后都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资本主义中,其发展的精神力量就是资本主义精神。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有很大的差别,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极大的差别,它一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同属性,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市场经济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经济类型,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时,必然会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初期,由于市场本身的不完善及弱点,使得各方面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政治主张、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引起了一些见利忘义、国家意识减弱、道德失范的现象,西方资本主义精神对社会主义精神伦理价值体系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限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时,需要遵守自由、平等的原则,所谓的自由是指人们的一种基本需求,同时,也是人们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在公有制基础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发展,这也是人们自由实现的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精神因素。所谓的平等是指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价值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人们的自我意识。在给予人们经济领域自由和平等权力的同时,应遵循相应的伦理道德原则,为平等自愿感形成的社会条件。

 

(二)构建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坚持继承与创新,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时,应该先对一般的市场经济伦理价值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借鉴一般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的养分,指导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建设。此外,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开拓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评判经济行为的伦理标准,从而全面调动劳动者的了伦理道德观念。第二,注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而这些伦理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如传统文化中的勤劳、敬业、节俭、诚信等优秀美德,对于经济伦理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时,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五、总结

 

在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对资本主义及其精神有深入的介绍,通过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能全面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价值体系构建的影响,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第9篇:社会资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社会资本;信任;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F0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29-02

1 引言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是西方经济社会学领域最近30年的重要研究内容。社会资本才成为了包括经济学和社会学在内的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随着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研究人员在就业、企业、教育、经济发展及经济体制等领域对社会资本的分析和研究越来越深入。

2 理论溯源和基本观点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是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他在1980年出版的《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个概念。他把社会资本定义为“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这些资源是同某种持久性的网络占有分不开的,这一网络是大家熟悉并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个体所占有的资本数量依赖于他所占有的网络规模和数量,依赖于和他有联系的所有行动者以自己的权力所占有的资源数量社会资本不完全独立于经济和文化资本”。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对社会资本的研究有几种方向,一种方向是从社会资源或社会网络的角度研究,并将这种理论应用到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代表人物科尔曼(Coleman)、林南(Lin Nan)、普特南(Robert Putnam)等人。同时,福山(Fukuyama)从文化、信任的角度对社会资本展开了综合研究。

科尔曼(Coleman)在其所著的《社会理论基础》一书中,对社会资本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科尔曼从结构和功能主义角度出发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人们在一个集体和组织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而在一起工作的能力,它是在两个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的实体,这些构成了社会结构的许多方面;在这种结构框架中,它们促进了行为主体(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的某些行动”。

普特南(Robert Putnam)开创性地把社会资本这一范式应用到更大规模的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有助于参与者更加有效地共同行动以追求共同的目标,提高社会的效率,能够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是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普特南的定义目前被各方面基本认同和普遍接受。

福山 (Fukuyama 1999)则认为社会资本是 “……群体成员之间共享的非正式的价值观念、规范,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如果全体的成员与其他人将会采取可靠和诚实的行动,那么他们就会逐渐相互信任。信任就像是剂,可以使人和群体或组织更高效的运作……” 福山的社会资本理论把社会资本结构纳入到文化的范畴,在突出文化传统对经济与社会发展重要性的同时,忽略了经济、政治和其他制度因素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3 国内对社会资本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已有近20年的历史,国内则刚刚起步。有关研究基本上集中于以下5个方面:

3.1 企业的社会资本研究

国内的学者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最为热衷。国内的学者从多个角度界定了企业社会资本。边燕杰、丘海雄认为企业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徐延辉则讲企业社会资本界定为基于企业家和员工个人品行(信任)而产生的,动员社会稀缺资源的能力。周小虎、陈传明认为,那些能够被企业所控制的,有利于企业实现其目标和实现目标活动的,嵌入与企业网络结构中显在和潜在的资源集合即为企业社会资本。从中文学术期刊网中的有关社会资本的论文可以看出,研究企业社会资本的论文最多。

3.2 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

社会资本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张其仔对社会资本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具体研究,并发现其对资源的配置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网络可以直接对资源进行配置;二是它的存在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为市场提供辅作用。同时,社会资本的合作与信任的特征是科技创新的一个关键因子。在“关系本位”的中国社会,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当然,由于社会资本自身的局限性,它对经济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如排斥外人、对团体成员要求过多、限制个人自由等。同时,社会资本当代中国农村农村经济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具有巨大作用。

3.3 教育领域中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教育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因而这一问题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目前学者对社会资本的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它对教育成就或教育机会的影响上。社会资本是否对学生的社会情感、伦理道德等非认知领域方面的发展产生影响以及社会资本产生教育功能的作用机制尚有待研究。与此同时,众多学者对社会资本与学校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者就大学生的个人社会资本和公共社会资本在求职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可以弥补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的不对称;有助于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机会;对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而言,他们拥有的社会资本起到了保证资金供给的作用。

4 评价与展望

4.1 概念的界定

虽然国内外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由于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涉及众多学科领域,所以到目前为止,各个学者对社会资本的实质看法不一。社会资本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这导致了在整个研究工作中缺乏系统性和不同学科之间缺少相互的沟通和互补。不过,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主要有:网络、资源、规范、信任与合作。

4.2 社会资本的测量问题

社会资本法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和标准来衡量,这就排除了社会资本的可比性与量化能力,增加了社会资本概念在微观与宏观层次上的运用的难度。不同形式的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目前广泛使用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某一社会中对群体和群体成员进行普查;另一种是利用有关信任和公民参与的社会调查资料。这两种方法在资料的收集和变量的选择上存在缺陷。福山补充了第三种――纵向比较法。这种方法克服了前两种方法的弊端,但适用性非常有限,如果扩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社群就难以奏效。

4.3 研究的局限性

社会资本不仅有积极效应,也有消极影响。在澄清社会资本的概念与涵义的基础上,中国社会资本研究的范围应进一步扩大,我们不能仅仅用社会资本来研究和解释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还应该注意研究社会资本对社会稳定与社会整合及民主政治的繁荣的作用。我们不仅要研究社会资本对国家与社会的作用,还应该注意把社会资本的应用性研究与建构本土化的社会资本理论相结合,把社会资本的研究与公民社会理论的研究结合起来,以期能为这些研究提供工具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晓明.社会资本理论发展演化的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6(05):11.

[2]张方华.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8,9.

[3]Lin Nan,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