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价值观范文

社会价值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价值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价值观

第1篇:社会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孔子社会价值观精神

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影响极为深远。而价值论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那么儒家道德价值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之主导,而孔子的思想却是儒家思想之原典、源头所在。孔子的思想经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董仲舒等弘扬和尊独,宋明理学各派的阐释和复兴。孔子的思想一直被统治者奉为正宗学派,作为统治思想,孔子本人也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的时代,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天下征战自诸侯出”、“八佾舞于庭”(《论语•季氏》)的环境。而孔子又是一个博学多才、畅怀大志的“弘道”之人,面对乱世,他主张道德、经济、政治等价值相结合,以达到复礼的地步。而他在社会价值观上一系列的观点思想影响是深远的,其提出的仁义道德对于治理国家、巩固政权、统治人民的价值功能思想;提出关于仁义道德是维持人类社会的根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以道德作为社会的支撑、以正名作为社会的原则、以“庶、富、教”作为社会的条件、以“修己安人”作为社会的宗旨。这一系统的社会价值观在当时虽没有被统治者所充分利用,但其思想价值却是深远而重大,这一思想也被后世一直继承发展并推崇。其其中的意蕴很值得我们反思。

一道德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支撑

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需要内在的动因和外在的动力的结合并促动支撑的。而其社会的发展无外乎需要四个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军事力量以及精神文化。正是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存在发展的支承点。离开这四个支承点,一个社会很难得以维持和发展。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始终存在的理念就是把道德与政治相结合,以道德来指导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的贯彻。孔子在这点上是这一思想的发创也表现尤为突出。在孔子的思想里,社会存在发展必然需要经济、军事、制度以及的道德的支撑,并认为道德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支承点,也是核心和主导。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在孔子看来,任何人的生存、任何社会的维持、任何国家的存在,是需要先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生活资料的,“足食”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同时作为一个国家尤其是在战乱纷争的时代,要想不被欺凌和侵略还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足兵”是维持最基本的存在;再加上拥有一套完善的社会制度,“使民以时”,在中国这样的以农立国的农业大国,其国家经济就是农业经济,而其发展的条件是必须要具备一个完善的制度来保证“使民以时”的,从而促使人民安定生产而粮食充足。

但在孔子心目中,认为一个社会、国家光具有丰富的经济基础、强大的军事力量、完备的社会制度仍然不够,而最根本最重要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主导是“信”,是“仁”之贯彻,即是仁义道德要在社会生活得以贯彻、得以普遍。只有这个核心之支撑才能让一个社会、国家真正得以生存与发展。

孔子认为只有道德才能够做到“尚贤”,只有统治者具有仁义道德才能表率、感召人民,才能更好的统治,才能“子欲善而民善之”,“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只有道德作为社会的原则才能治国平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只有道德才能使“民信之”,只有道德原则的贯彻,才能够是整个社会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社会才能安定、稳定。

在孔子的社会价值坐标中,仁义道德是高于其他社会支承点的,高于一切价值。道德高于生产、经济、利益、军事、艺术、宗教等等。早整个价值体系里,仁义道德是处于最高的层次,居于最上的地位。

孔子身怀救世之情怀,一方面为社会的存在发展寻求到其支承点的所在,认为社会的存在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基础、军事力量、社会制度以及道德精神之上的,而且在另一方面还同时把道德做为社会的最根本的支承点。这一思想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是以后的统治者当作统治国家的思想发扬广大。

二正名主义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则

孔子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让孔子感到一个社会的存在发展需要有支承点之外,还需要正名定分,认为“政者,正也”。他目睹当时各种制度的崩坏且人伦失常,他认为当时各国之所以出现“子弑父、臣弑君”、“天下征战之诸侯出”的状态,是因为名分不正、人伦不常,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要“正名”,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论语•季氏》中记载“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认为如果“名不正则言不顺”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一个社会的崩溃。所以应该要“克己复礼”以正名。

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应该需要一个明确贯穿于整个社会领域的原则,孔子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是认为这个原则就是“正名”。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只有正名,才能挽救秩序的崩溃,促进周礼的复兴;也只有正名,才能恰当的运用刑罚,制止邪说暴行的产生和流行;只有正名,才能使得一个社会得以正常的发展。

在孔子的理想中,一个美好的社会应该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伦有常的,应该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社会,而贯彻这样的社会的最重要的原则就应该是“正名”。通过正名字、定名分、寓褒贬来使得整个社会处于“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状态,使得每个社会成员能够各司其职、各安其分、各敬其事,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孔子这一思想也是给后世之影响深远且重大,后来被董仲舒等发扬广大,且一直被后世的统治者作为治世的重要原则。另这一思想对于人们的正常人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给人伦的正位提供重要的原则。

三“庶、富、教”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面,一个社会的良好模式莫过于人口众多、生活富裕、道德文化发达。而这把人口众多、人民生活富裕、人们道德高尚三者并重是孔子。

在春秋时代,儒墨道法等都在寻求着一个社会的良好发展模式,而其中大多都认为人口是十分重要的资源,因为在当时,无论是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的主体还是作为军事力量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人口众多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强盛的标志之一。孔子也看到这一点,并认为社会存在和发展、国家兴盛和强大,首先应该要惠政于民以发展人口。而在当时发展人口有两条途径:一是使本国人民安居乐业,生儿育女,从而繁殖人口,另一个就是通过本国的各项惠民政策使得其他地方民众来到自己的邦国以增加力量。而在孔子看来对于发展人口的具体举措就是《论语•子路》中记载: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近者悦是因为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远者来是因为声名远扬,吸引外地人才。朱熹说得好:“被其泽则悦,闻其风则来。然必近者悦,而后远者来也。”(《论语集注)卷七)所以,首先是要为人民谋幸福,增强国力,使“近者悦”。使得本国的人口得以安居乐业。其次就是广开言路,知人善用以“尚贤”,使得外地人才闻风而至。

孔子在看到人口因素的重要性外,还主张应该惠民爱人,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富裕起来,因为在孔子思想里一个社会真正的兴盛不是作为君王和官员的富裕,而应该是百姓人民之富裕。《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鲁哀公所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也即是发挥孔子“政在使民富”(《说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民富在于薄税敛“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同上)。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其可劳而劳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要仁民、富民,主张限制对人民的剥削、压迫,应该使人民在一定程度上富裕起来,这样一个社会才真正谓之发展,一个国家才得以有强大的民众基础。

在注重人口因素和人民生活的问题上孔子还看到了精神文明和教育的重要性。物质生活的丰富固然能够带来精神文化的进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但同时在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丰富往往也伴随着道德的沦丧,“饱暖思欲”,随着物质财富、享受欲望在不断积累和增加,“者富,多信者显”,贪婪,自私狡诈,阴险毒辣等现象也随着增多。孔子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提出在“富”的基础上发展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对人民的“教之”。在这一点上,孔子可以说极其睿智、眼光长远的,极大地超出了当时各家学派有识之士的思想。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培养出众多之人才,他深深的看到了精神文化的塑造、教育对于人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认为作为统治者应该要加强精神道德的塑造,要进行对人民教育宣传,要使得“民信之”。

而且孔子把“德”与“礼”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认为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要做到以“礼“统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以说孔子是有机地把社会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人口因素、生活水平和精神信仰结合统一起来。他看到了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道德沦丧的现象,这就需要进行道德文化建设。这一思想也值得我们今天所借鉴。

四修己安人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最主要的宗旨

孔子一生中以君子具有“仁“之品德是为“成人”。而“仁”的内容却包含多重,但无论是“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还是“忠恕”之道,映射到社会领域那就是“修己安人”的价值观。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孔子怀着“修己安百姓”的终极情怀,而落实这“修己安人”的社会宗旨。在他看来,通过”修己“而达到“安人”的目的,进而起到改变社会的作用。“安人”是经世之道、治世之道。可以说安人之道体现了孔子的强烈社会历史责任感。

在孔子的思想中,济世救民的社会最高宗旨是子贡所提出的: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博施於民而能济众”是最高的社会宗旨,是达到“仁”的最高境界“圣”了。在孔子肯定“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为圣境的同时并认为其落实到社会生活层面上就是“修己安人”。而“修己安人”这一社会宗旨是通过“为仁由己”从而“能近取譬”般推己及人,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落实的。

孔子认为“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十分重视主体的作用,通过自我修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自律的方法,来大到”仁“的境界。然“为仁”、“修己”的内省、自律截是为“立人”、“达人”进而到“安人”的目的。孔子带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舍生成仁之信念,怀着“博施於民而能济众”的终极情怀,把“修己安人”作为社会存在发展的最主要的宗旨,并认为通过“内省”自律达到“修己”进而“立人”、“达人”、“安人”,实现“老者安之,友者信之,少者怀之”的价值理想。

孔子这一思想后来在《大学》中被进一步发展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思想。也说明了孔子这一社会价值观对后世影响深远并被后世发扬成重要的社会宗旨。

五孔子社会价值观的当代意义

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脉,礼乐文明的重要依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依,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价值。而孔子一生对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其社会价值观为后世治国治世提供了重要标准和规范,也是值得我们现在探索和寻思的。

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必然离不开其系统的社会支承点结构;也离不开社会本身各项条件的存在;另作为人与人所结成的社会必然要有重要的原则和主要的宗旨,而人与人关系的调整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体发展,另一方面又同时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助,而这就需要既要明确人伦,使得各得其位,还要人际关系是互利双赢,从而使得一个社会得以正常健康有序的发展。

而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发展迅速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物质资料得到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另一方面,目前社会问题还比较众多,矛盾还比较突出,金钱至上、信仰缺乏、精神空虚、职责不分、权责不清等等一系列现象尚存在严重,而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健康有序的运行和发展。这也就需要我们既要从现实状况寻找原因,同时还要充分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尤其孔子的社会价值观来匡正人心的迷失、精神的迷乱、信仰的缺失,要充分发扬其中的理念和经验来为我们社会的发展所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参考书目】

1赵馥洁著:《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赵馥洁著:《中华智慧的价值意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赵馥洁著:《价值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张岱年著:《中国伦理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匡亚明著:《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钱穆著:《孔子传》,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

7王恩来著:《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8李中华主编:《中国人学思想史》,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第2篇:社会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后物欲时代;社会价值观;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这一概念由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首次提出,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长期物质匮乏的难题已破解,当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裕后,人们开始觉得空虚无聊。暴力、、沉迷于网络等问题在社会中的泛滥,凸显后物欲时代社会价值观问题的严峻性。在我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人们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曾适用于一切人的生活意义已不复存在了,每个人必须重新为自己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社会的价值。精神的空虚无聊已经压倒社会物质匮乏,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大大超越了对物质欲望的需求。进入后物欲时代,面对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带来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当代大学生如何去寻求生活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如何建构高校社会价值观?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理应担当起时代的责任重托。

一、文献综述

通过文献综述,高校教育者有关社会价值观研究大都把社会价值观既已存在作为理论预设。在此理论预设基础上,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例如陈立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道德教育体系;薄爱敬等人思考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还有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角度,康来云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思考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房正提出了高校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工作思路;崔振成认为价值观的教育直面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的危机,呼吁构建良善适切的现代价值系统。这样的研究兼具时政性、引领性和概括性,缺乏专门针对后物欲时代的空虚和无聊进行的教育研究。本文在吸收、借鉴上述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对后物欲时代高校的社会价值观提出一些设想。

二、后物欲时代高校社会价值观的建构

1.注重道德传承,遵守道德规范

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认可、集体评价以及实现个人与社会自律完善的一种精神力量。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当代大学生应当自觉学习和弘扬我国传统美德,努力成为中华美德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沉迷于网络游戏、逃学、校园暴力与社会广泛存在的无聊空虚有很大的联系。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良传统表现在对传统道德的教化上,将“立德”立于“三不朽”之首,非常重视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古人圣贤提出了诸多修身之道:“内省”“慎独”“重行”等。高校社会价值观的教育一定要汲取中国传统美德精华。

2.呵护心理健康,共筑精神家园后物欲时代

当代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正因为如此,现代大学生吃普遍缺乏对困难生活的体验,心理承受力弱,行为极易走向极端,在无聊空虚时为了寻找刺激,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失范,是否会危及自身和他人的安危,而往往会放纵自己。2015年3月20日,杭州某高中一学生胡某某手持刀械砍伤学校多名同学,而后跑出教学楼时,不慎坠楼。据新闻报道,该事件发生之前,胡某某在校期间几乎没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或者行为异常。近年来,校园暴力伤害事件多发,集中反映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峻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心理学家皮亚杰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认知理论,“游戏是公民从认识兴趣过渡到感情兴趣的一个媒介”。游戏满足了人们对新奇刺激的需求,又具有发展认知的功能。兴趣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外部刺激会影响兴趣程度。当兴趣程度过高,个体就会回避刺激;当个体刺激不够,个体就会寻求刺激来强化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游戏就是强有力的媒介。我们谈论游戏,大家会联想起“丧志”,后物欲时代我们要重新定位游戏,不仅满足新奇刺激的需求,还有人际交往、尊重、自我实现等需求。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平台,呵护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重新定位游戏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3.着力内涵发展,锤炼高尚品格

为远离贫困而奔波,乃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温饱难题已经解决,人们的生活失去目标迷失方向,乃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而社会中最初的一小部分人率先突破温饱难题的是我们历史上的贵族们,他们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和反思。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诗书礼乐,为社会培养有内涵、品格高尚的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诗书礼乐对高校社会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就是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成为一位品德高尚的人。教育面对富足的挑战对策是:寻找生活的意义,让艺术化的生活来应对物质富足带来的空虚无聊。现代教育是以专业为基础,专注于让学生掌握获取物质生产资料的能力,忽视引导学生学会艺术化的生活的能力。在物质丰裕的社会,艺术化的生活可以驯化物欲,锤炼高尚品格。教育面对富足的挑战对策是:寻找生活的意义,让艺术化的生活来应对物质富足带来的空虚无聊。现代职业教育是以学生专业为基础,以现代职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专注于让学生掌握获取物质生产资料的能力,忽视引导学生学会艺术化的生活的能力。在物质丰裕的社会,艺术化的生活可以驯化物欲,锤炼高尚品格,提升生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

[2]陈立中,赵志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高校德育体系[J].社会科学家,2014(11):110-113.

[3]薄爱敬.关于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33):53-54.

[4]康来云.从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看社会整合的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12(10):64-67.

[5]房正.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典型引领和底线约束[J].高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4(21):96.

第3篇:社会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 广播新闻;新闻媒体;社会价值体系;表现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64-1

广播新闻是指借助无线电通讯或者是有线通讯进行声音传送的新闻传播方式,其中通过无线电电波进行节目传送的被称之为无线电广播,而通过导线等实物介质进行节目传送的被称之为有线广播。广播新闻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适用对象广泛且影响程度大;显著的缺点则是需要按照工作平台上的播放顺序进行广播新闻的收听,就同一频道无法进行播放顺序的自我选择及调整等。

广播新闻就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及国家的政策法规等的报道与解读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主要是广播新闻的价值观,而传达的也是广播媒介的心声,在广播新闻的影响之下形成对当前社会现象的理智化的认识,从而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社会价值观。在民众的社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广播新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为显著的是引领作用。广播新闻对社会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依据社会价值观标准就社会价值进行评判

就社会生活中随时可能或已经发生的多种矛盾及现象等,广播新闻会最先确立起自身的价值观,随后向人们传递好与坏、优与劣,同时向人们传递进行好坏评定的标准,以及如何去做才是符合各项标准的,这是广播新闻乃至其它的多种传播媒介存在的根本原因及目的,同时也是时代传媒教育功用的表现形式。广播新闻通过模范榜样的树立,并就其模范事迹等进行不断的重复宣扬,可有效地引起民众对该种模范榜样的行为的认同感,以激发起民众的吸收、借鉴甚至模仿心理,以民众不断的完善和改良自身的行为等,对民众社会价值观起到引领性的影响作用。

二、面向全社会构建更为健全的社会价值观

广播新闻对社会价值观所表现出的多种宣传引导作用,其最为根本的目标便是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以便于缩小甚至是消除各个阶层的各种社会成员所存在的社会价值观的差异,以大多数民众之间共识的达成与建立,逐渐地构建起能够被更多的民众所普遍接受的集体性的社会价值观。处于相同环境下的民众时时刻刻都通过广播新闻等传播媒介直接或间接的发生着各种社会关系,而社会各个方面所必须依循的规范主要包括法律、道德及其他更为具体的形式,规范的这多种形式均为社会文明的产物,也是众多的社会成员进行相互之间联系的纽带。在广播新闻对社会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的发挥过程中,较为突出及容易被察觉的现象是,在众多的社会民众中间所开展的各类交往活动、社会规范的建立、道德标准及法律评判标准的建立等与社会价值观相关的内容所开展的各种交流活动,其载体以广播新闻为主,表现形式也多集中为文字及语言。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如若没有广播新闻的存在以及其正常功用的发挥,舆论的导向能力及宣传效果等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足见广播新闻对各种社会舆论的产生及传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提升全社会价值观

广播新闻等传播媒介具有着舆论监督的职能与权力,并在提高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进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披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广播新闻等所表现出的舆论引导能力,对正常的社会秩序下的公共权力的监督及公共舆论的引导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广播新闻对政府的各项决策的制定及执行等起到监督及制约的作用,这使得政府所制定的各项决策措施等能够更加地有利于民众,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逐步地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播新闻为民众开创出更为便捷高效的信息沟通及交流平台,这使得公共团体、公众成员等可采用广播新闻等新闻传播媒介进行自身权利的维护,以便于符合大多数人的社会价值观的相关决策的制定与践行。就社会价值观的评定、个人价值观及社会价值观的构筑等内容,广播新闻基于自身的视角及立场,就社会事件、社会人物及各种榜样模范事迹进行选择性的报道,从而对社会价值观发挥出其他的媒体传播形式所无可替代的引领作用。但就具体的社会现实而言,广播新闻对社会价值观起到引领作用最为关键的手段,而社会价值观的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等仍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仍需广播新闻的舆论引领作用高效配合社会其他方面的共同努力。

广播新闻以文化产品形式存在于社会现实中,就我国的实际状况而言,较大的程度上处于党及民众的舆论喉舌的重要位置上,在广播新闻自身价值的评判标准的确立以及个人、社会价值观的确立等全过程中,广播新闻基于基本的道德及法律标准,对社会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琰.民族志在电视国际传播受众研究中的运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2]李涛.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2010,(03).

[3]任宝旗.新闻传媒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及未来挑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第4篇:社会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社会价值观; 价值观演变; 主导价值观; 共享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6-0060-04

价值观演变是每个时代共同的特征,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演变空前活跃。那些发生在人们精神领域中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变迁,造成了价值观紊乱,诱发和激化了一些社会矛盾,正促成多种社会不和谐因素,引发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当社会进入转型时期,价值观存在的实体背景发生了变化,需要建构新的价值观体系来协调新的社会生活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继承与批判的建构中,我们的上层建筑能在何种程度上进行行之有效的干预?我们的价值观变迁是否是按西方社会的轨迹重蹈覆辙?面对全球背景下的价值观变迁,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应持何种价值观进行改革?对这些问题的科学阐释要求我们首先要对我国当前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表现及特征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因此,厘清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问题,对于科学认识、调节和化解社会矛盾,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表现和成因

我国当代社会变迁促进价值观的变革,是价值观变革的根本动因。我国当代社会分层的精细化促成了社会阶层的多样化,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必然存在差异,从而进一步推动当代社会价值观由一元向多元化的发展,多元的社会关系必然引发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人们的物质生活,为人们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动力;另一方面,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也使得工业主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价值观念和文化领域。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不仅衍生了一套与之相应的新的价值观念体系,还要求人们用新的价值判断、评价标准和手段来进行价值选择和判断,丰富了多元价值观的内涵。现代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成为当前价值观发生演变的最主要的三大背景和来源。我国当前正经历着由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迈进过程,价值观变迁也随之经历了由价值混乱而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健康发展。全球化使得传统的一元政治价值观和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受了挑战,主流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性也受到了削弱。信息化在价值观变迁中的两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信息世界极大地丰富了个体的精神世界和生命体验,并促进了新的价值观的形成;但这种人--机交流的模式却在无形中异化了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接触和心理情感上的交往,从而引发一些价值观的危机。

文化认同的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价值观面对的首要问题。我国文化认同危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以西方为模本的制度系统和地方性、民族性文化之间的冲突。[1]我国几千年来封闭保守发展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冲突下曾一度迷失了方向,在简单的模仿他人和否定自我中失去了自我,又不得不在迷失中重新向传统回归,当代文化价值观是在传统与现代的不断较量中向前探索发展着。这种矛盾的发展是源于这样的理论事实,那就是:人们在道德价值观或人生价值观的评价通常能够有一定相对客观的标准,许多的道德准则具有相对的“共识性”和“普遍性”,而文化价值观的稳定性相对较弱,评价标准难以统一,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相对较难,文化进步观或退步观常常受到质疑。当代社会发展中文化认同已不仅是一种价值观问题,更是一种政治问题,它关涉的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问题。文化价值观不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所在,还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根源。

政治价值观依然是我国价值观演变中意识形态性的依托和体现。当前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政治价值观相应也从封闭转向开放,从二元对立转向了更加的中和务实,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始终是它最本质的特征。潘维认为价值观变迁的主要动力是社会关系的变迁,并对社会关系的稳定性有反作用。价值观是分层的,不同层次的价值观的变迁的强度是不同的,其中政治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通常可以独立于社会结构和个体生活而存在,它是政治变迁和社会变革的根源,同时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常常首先发生在政治价值观领域。意识形态性是政治价值观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无论社会以何种方式变迁,政治价值观都不可能遵从所谓的“普适”性原则,因此我们无论何时都决不能消解价值观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否则我们就可能从整体上迷失我们的价值方向,重蹈前苏联的覆辙。

农村生活的价值观发生的变化是当代社会价值观变迁最深刻的体现。当代的价值观多元化发展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不同行业和领域中,其中广大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发了最为空前的变化。当代新型农民工阶层的涌现使得传统的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和价值思想观念均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是他们价值观念变化的根本依据。当代农民的价值观由传统转向了现代,但几千年来的传统价值观念依然有较深刻影响,因此,新旧价值观并存是我国当代农民价值观的显著特点。农村的物质生活得到提升后,价值观念的重构向时代提出新的要求。

当代家庭结构的变迁引发了家庭伦理观念的变迁并对个体的道德价值观的生成产生多种影响。随着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空巢家庭及流动人口家庭等新型结构家庭的出现,人们的婚姻价值观、两性价值观、代际价值观均发生了变化,代际价值观的冲突在当代有了新的表现。同时家庭结构变迁还致使价值观传递方式发了变迁,这种变迁对子代价值观形成产生了正负两面的影响,其中负面影响对个体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很多损害,从而引发了一定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危机。

二、我国当前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特征

价值观由一元向多元化展,并在一元与多元的融合互动中向前发展。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过程中我国价值观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一方面价值多元使得价值主体的自我认同与理性追求凸显,这正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与个性发展的理想追求的实现。价值多元还促进不同价值形式间的平等交流与融合,发展了价值结构,成为社会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价值多元也易导致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混乱、冲突与失衡状态,打破整个社会价值结构的平衡、有序及协调。我国当代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不仅是客观的、必然的,而且也是具有正负两面性的。价值观的多元化不仅是当代价值观变迁的特征,各个时代的价值观变迁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多元化的倾向,只是在当前这种多元化发展在深度和速度上都大大超过前代。同时在当代社会民主与自由思潮的主导的时代背景下,个体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能更主动地了关注、更强烈感知、更积极地正视这种多元化倾向。从根本上来看,并不是价值观本身的多元化,而是对价值观的价值评价标准更走趋向了多元化和宽容。因此,价值观多元化现象不只是在当生,而是在当代得到了更广泛的尊重,价值评价也趋向宽容。在多元价值观结构体系中,不同层次价值观的地位在当代社会中有了新的变化,功利价值冲突已不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价值的最主要方面,人们更为重视和需要的是对生命、家庭、自由、权利和幸福等价值追求,幸福成为当前人们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安全感和幸福感在个体价值观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我国当代价值观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急剧变化向平稳发展的过程。当我们论及当代社会价值观演变这一问题时,我们一般会涉及以下几方面:不同层次的社会价值观发生变迁的水平和程度;不同层次社会价值观发生变迁的内部和外部动因,当代社会价值观变迁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影响等。当前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不断加速,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也相对加快,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平稳,人们思想、价值观念上的冲突变化也由最初的快速、急剧变化逐步趋向平稳。社会变迁以较快方式进行时,价值观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冲突或负向的发展,而在社会变革相对平稳时,价值观变革也相应趋于缓和。当前与人们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社会流行和风尚等思想观念变化最为敏感,但它们并不是当代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与社会关系的稳定性关联较小。尽管我国的社会价值受到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但传统的儒家价值观依然在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占有重要地位,在社会和个人的价值观体系中以不同形式自觉或不自觉地延续,并且通过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为主导价值所倡导。我国政治价值观在当代的变迁相对稳定,个人主义思潮在我国的兴起并没有西方那样走向极端,而总是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紧密相联,并且在价值对立中均得到了合理发展。当代社会价值观变迁中的主流价值观和主导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性也相对较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同是也是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不同性质的群体的主导价值观基本趋于一致。

个体在对现代性价值观的追求中又不断呼唤着对传统价值生活的回归。我国现代化发展中伴随着价值观念如下的演变:对理性至上的解构,对认识确定性的终结,对历史目的论和社会进化论的否定。与现代性相关联的是独立、自由、民主、平等、正义、个人本位、主体意识、总体性、认同感、中心主义、崇尚理性、追求真理、征服自然等价值观念。[2]这些现代性价值观已逐步演变为社的主流或者是主导价值观,为大多数社会员所信奉。但是现代性的不确定性中人们常常渴望对传统的回归,现代社会中知识、权威等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迫使人不断遭遇价值选择、自我认同上困境,从而再次回归于对确定性的追求。传统社会中人们在单一与权威控制下的生活中较容易确定自己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权威虽然是对个体行为方式和观念的约束和规范,但对人们信念和价值的确定有引导作用。

当代价值观的变化是以交迭变迁的方式逐渐演变的。现代社会的变迁有方向之分,既包括前进、进步的正向发展,也包括退步、衰落的负向发展。[3]价值观的正负向发展是交织在一个社会当中的,它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的进程并不总是相一致。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有所不同,价值观念的变革既有发展的、重构的和新生的,也会有回归传统的,与过去重复的、交叠的,价值观念的变革不可能以线性的方式出现。我国当代社会变革中价值观的变迁也存在着正向和负向之分,在现代化发展的初期阶段,新旧两种价值体系的交锋中曾出现了较多的负向发展,但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代价值观的变迁总体是朝着正向健康方向发展的。

三、我国当代价值观演变应对策略

应对不同层次价值观演变的策略应体现差异性。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念其变化的强度与速度有所不同,通常处在于价值观核心位置的那些最基本的要素,也有学者称之为“朴素价值观”,它们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对于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和民族的文化传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它们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如果一个社会在变迁的过程中流失了这些最核心的价值观念,那么这个民族的命运必定如同解体的前苏联一样;如果这些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总是处于“昨是今非”的徘徊不定中,那么社会的和谐和安定也将在不断的摇摆中。相对于这些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朴素价值观”,另一类则是变化性较活泼的价值观构成要素,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风尚”,它们总是紧跟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区分这两种不同形态的价值观变迁方式,首先可以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同时在价值观教育中能针对性地对待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变迁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当前建设我国主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从根本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价值观。价值多元是关于价值观念的问题,核心价值观则是认同何种价值观念的问题。[4]无论社会中非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及“社会风尚”等经历着怎样的瞬息万变,价值观始终是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引领整个社会价值观体系的变迁,并在不断建设和创新发展中力图与其他价值观和诣共生。现代性应成为我国现代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从物质生产决定理论来看,现代化依然是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导因素,从阶段主导因素来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在社会生活中仍有深刻影响,因此现代性应成为当代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在在实践中我们要注重个体现代精神的培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础上建构中国的现代性,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与西方社会价值体系所维系的现代性有本质的区别。

同一时空背景下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应具有相对的统一性。价值观本身是一种价值的判断,是观念意识的体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价值观是随社会生产的变化而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价值观变迁客观上是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反映。尽管变迁是价值观的本质特征之一,但在不同体制和时代背景下,价值观在变迁的速度、方式、领域和影响上会存在差异。对价值观变迁的评价既要依据伦理与价值的标准,也应考虑时空标准。价值观既要客观的现实标准,也应有相对统一的价值标准,至少在同一时代中的价值观应具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价值观的社会历史性要求我们应该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谈论价值问题和价值标准。在某一时空背景下符合当时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观通常是可以确定和统一的。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这是社会价值观念多样性表现,而不能定论为价值观是多元的。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选择和实现往往不只一种途径,面对各种具体价值情境时,某一价值实现会有不同的方式,这也是尊重多元价值观存在的依据之一。但从价值理论上来看,只有一种价值观是最具历史合理性和持久性。这就是价值理论与价值实践之间存在的差异。在不同情境的变迁中我们始终应把握的是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主流价值观与主导价值观的矛盾发展,洞察价值观变迁中的正向展与负向发展的对立统一。

主导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应与价值观结构的核心部分相一致。不同时代与社会体制现下会衍生出与其社会文化习俗相一致的价值体系,并随着社会变迁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呈现。但在不断变化之中总有一些相对稳定、为不同时代与人群所共同认可遵从的价值观、伦理规范等,这些是整个人类社会在任何时代所必须崇尚和倡导的。因此,无论当代价值观会在内容、形式、范围及程度等方面发生怎样的变迁,它的内部结构中总有一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而这些相对稳定的构成应当成为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构成要素。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是由多种价值组合构成的价值观体系,社会体制和现实的社会状况决定价值体系中何种价值观上升为主导价值观。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通常并不能自发形成,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政治手段植入其中,需要意识形态上的控制和干预,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性。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决定其主导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主导价值观的科学性与凝聚力对于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个体价值观在形成方式也有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即是说虽然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价值观的形成规律是客观的,因此我们会越来越注重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心理研究,而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已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

共享价值理念应成为当代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现代社会中人口频繁流动与迁移,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处于变化之中,人们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具有共同的身份或共同的目的,分享一个比较固定的共同体中的文化和价值观念。[5]人们很难形成或维系一个较为固定的生活共同体,但这是从某种相对意义上而言的,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是以共同生活或劳动为基本因素的,当代社会中随着这种传统共同体的消亡,又会形成许多新形式的共同体,比如网络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等,人们总是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生存语境。同时,当代的共同体的范围有不断扩展的倾向,比如有人提出的全球利益共同体的出现。当代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应站在这些不同共同体的立场才能让其成员更大程度地共享其中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文化。共享价值观理念在当代社会中体现了一种积极的所有关系,它的主要意义体现于对观点的多元性和多样性的宽容和接受。对价值观及其解释,人们不可能有普遍一致的看法,但最重要的是评价的过程应当是共享的,基本的问题应当尽可能地得到重视和澄清。[6]即使是人们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但在不同的制度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其具体内容的侧重点和理解是不同的,但最重要的是评价过程是共享的。这种共享的价值观念还有利于消解传统社会中“主客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念,确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诣共生的价值观念,而这是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相一致的。

在社会持续的变革中,我们要坚持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考察价值观变迁的发端、诱因和主控因素,明析价值观中的“变因”和“常态”,把握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旨变迁和价值观改革的历史脉动与逻辑发展顺序,使得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能够立足于现实的社会基础和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维,廉思.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

[2]俞吾金.现代性现象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02.

[3]田启波.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4]朱小蔓,金生.2007道德教育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12.

第5篇:社会价值观范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来阐述了其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人们美好的价值向往,同时也是人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而人的最终追求与目的不过是谋求和实现更好的生活。马克思强调人的最终价值的实现,强调人对更好生活的追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正好作出了具体的阐释,当代中国价值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与马克思也是契合的。从人的价值及实现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从以下几点来作分析的。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什么是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不仅仅是道德价值,“人的价值是价值世界的中心”[1],人的存在、发展对于人自身的满足和对他人、社会的影响都是人的价值。人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正是因为人具有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人能够创造价值,富强也只能是在人的不断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而得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都需要人发挥其价值作用,在不断的探索和追求中才能实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认识和实现自己的价值,按照人的价值的发展规律去创造价值,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其次,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我们都知道,它是分为五个层次的,从低到高依次是: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几个层次基本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实现,同时也体现了精神财富的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即为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产生依赖于前面四个层次需要的实现。需要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为了能够生后,满足人的衣、食、住、行及其它的要求,就需要物质生产劳动,而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人便开始寻求新的满足,比如安全感、爱,以及他人给予的尊重。这些需求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我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有一个和谐、公正、友爱的社会作为保障的。综合来说,人的需要和利益是人的价值追求的动力,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动力。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思想内化为人的精神养分之后,不仅满足了人自身的精神需要,并外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以此指导实践活动,这是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途径。

 

第三,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来讨论。理解“以人为本”要坚持从具体的人出发来探讨。“所谓‘以人为本’,就应该是以人的解放为本,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本。”[2]所有的价值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代表的也是人的根本利益,为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有的成果,最终也是由人所共享的。康德说人是目的,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也要尊重每个人的目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它所体现的就是为人们实现自己的价值、充分合法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可以说,人的价值也就是衡量其它事物价值的一把标尺,“以人为本”,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合理的实现自己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为了实现以人为本,让每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

 

第四,从人的终极价值关怀和现实价值关怀来考虑。人的终极价值关怀是人所追求的终极目的和终极理想,这是对人的本质的追求,从人的本性出发,自由、真、善、美的实现就成为了人的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从长远意义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人的终极价值的追求和实现,所以它能够为大众所接受,保持了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一致性。而人的现实价值,体现了人的现实关怀,现实价值关怀的重点就是对人的利益的满足,国家富强无疑也是对人们利益的一种保障。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不仅需要国家的引导,更需要个人的努力。诚信、友善作为一种基本的德性,如果每个人都能秉有,社会将会呈现一派和谐之象,这样,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人的价值都得以满足。事实上,人的终极价值关怀和现实价值关怀虽然有所区别,但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人是既有既定性又具有超越性的,因此,人的价值追求也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在一定的时期,人们追求的价值、形成的价值观都是既定的,也是合理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不断成熟和完善的,根据现阶段的发展状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反映了人们在国内外局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的一种价值追求,为了寻求人的价值实现,必须将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从这一方面来看,人的价值追求也就是具有超越性的,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超越以满足现时的需要。

 

最后,从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即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价值首先包括生存价值和创造价值,只有通过劳动,通过创造活动才能实现。其次,自我价值还包括享乐价值。“人的行动是自由的,人可以而且应当追求和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3]最后,自我价值还包括发展价值,人存在于社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要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来获得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条件,它所要构建的不过就是一个适合人生存、发展、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使人享受幸福、乐于生活的这样一个社会,这样的社会使人充分的解放个性,自觉地实现自我,最终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另一方面是社会价值。社会价值体现的是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甚至是对人类的价值,当人真正的意识到人的社会价值的重要性,才能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人的社会价值所倡导的是一种共生共存、互助共赢、和平和谐的意识,只有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人在社会中才能发展,社会和国家才会稳定。人的价值就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不仅相互包含、相互转化,而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总的来说,从人的价值及实现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从人的价值以及人的价值追求与实现方面来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原因和现实意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不仅体现了人的价值,也极大的促进了人的价值的实现,同时,它也依赖于人的价值和实践活动才得以完成。

第6篇:社会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十报告以12个词、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全体中国人的价值目标,更是青年学生的价值导引。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当代中职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技术劳动的主力,他们的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准确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职学生价值观现状及特点

1.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讲求实际,重视个人价值,忽略社会价值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少中职学生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主张个人权利,不能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个人权利的内涵。凡是自己不能获得利益或者不能满足自己利益需求的事,就不愿意干,凡事都先主张权利,却极力回避责任义务,不愿承担责任或者是推卸责任。

2.理想、道德价值取向弱化,以物质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占上风

不少中职学生理想价值取向基本趋近于无,真正为社会利益、职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淡泊。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物质利益,找工作的标准“不是是否适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不是“是否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主要看薪酬的高低、工作的轻松与否,这往往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道德价值取向也逐步弱化,对自己有利的事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对别人有危害的事往往也去做,而不是判断这件事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3.价值观念盲从、模糊

价值认知摇摆不定,今天了解日本的价值文化,认为要学日本,明天认识了美国的价值文化,又认定要学习美国,社会上流行韩国思潮就一窝蜂地认定韩国的价值观念是最好的。没有稳定的价值追求,明确的价值目标,价值观需要引导和培育。

二、加强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1.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对学生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他们极易受到外来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而且还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认为外来的就是好的,不允许他们做的,他们一定要去尝试,引导宣传他们做的,反而不信任。所以,对中职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十分紧迫和必要。

2.中等职业学校需要良好的校风、学风,正确的价值观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基础,也是培育良好思想道德基础且有力牵引,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学校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价值观和道德相互联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价值观,是人类社会所倡导的,而和道德相背离的价值观,为人类所不容许,要受到人类社会的谴责和限制。纵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建立在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基础上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将有力推动学生思想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促使学校健康发展。

3.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应对西方价值观念冲击的迫切需要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借助于科技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优势地位,利用网络上的种种便利倾销其文化产品,宣扬西方的文化价值观。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对青年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不可否认,西方价值观中好的东西我们要学习,但西方价值观念中有许多不符合中国国情,甚至是糟粕的东西,这些误导着广大青年学生成长。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的正确引领下,才能抵御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各项事业朝着符合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前进。

三、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1.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德育课堂始终是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德育课堂教学中,做到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材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不露痕迹,不生搬硬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知、可信、可接受,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入学生内心。

2.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

职中学生理论学习能力不强,要开展多样化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将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学生个人内心信念,体现职业教育“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3.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

任何价值观念最终都将表现为人的活动行为,将价值观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紧密结合,从小事着手,树立明确的价值标准,长此以往,养成良好习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根植于学生头脑中,实现知行统一。

4.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营造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当前全社会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好局面下,与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的作用,要求家长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展现积极向上的言行给学生,发挥表率示范作用;与社区、政府配合,积极参加社区、政府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5.创先争优,树立榜样,激励青年学生健康向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创设人人争先的氛围,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人物树为典型,这样的榜样来自学生身边,有积极的示范作用,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染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向明,李清泉,李景治.十精神解读,2012(11).

第7篇:社会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社会;

0引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与创造性实践相统一的渐进的历史过程,也是贯穿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过程。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怎样的关系?它的完善是否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呢?

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先要明确什么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核心价值对社会、个人都起着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决定着文化的总体性质、方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十七大报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坚持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这个价值体系中,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最高层次,决定了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性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处于中间层次,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处于最低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内容和底线。这三个层次从高到低、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严密体系,这个体系是相对稳定、长期起作用的,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定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二者高度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反映出我党按照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兼顾了“大社会”和“小社会”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导向和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支撑,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助推器。

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再来看看我们所处的全球化环境,不难看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的影响力,淡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弱化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模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御全球化等因素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开拓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统领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增强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增强社会主义精神力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增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和教化力。坚持不懈地确立主旋律意识与阵地意识,增强社会主义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和掌控力。

在成文的过程中,笔者反复阅读了大量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章,发现两者有共通的地方,都是把以人为本放在首要位置的。以人为本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理论前提和牢牢把握的前进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双重命题。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利,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在当前的历史机遇下,我们必须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在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协调发展,健全核心价值体系,使我国公民素质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郝伟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经济师.2008,(6).

[2]霍秀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探析[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

[3]张书霞.和谐社会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以人为本思想解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龚志宏.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河南社会科学,2008,(7).

第8篇:社会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国家治理视域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应对社会风气浮躁性、法律制度不健全性以及核心价值观落实自觉性不够等问题的核心手段。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改革视角出发,反观我国现阶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方式及观念,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所需的自觉性、法律机制、社会机制、文化机制以及联动机制等方面的现实情况来看,对照价值观培养的预期要求还有所欠缺。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价值观培养落实方面的主客体自觉性不足,在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下,各层面的落实方式多走表面化,法律制度尚未完善已经成为影响核心价值观应用的主要障碍,但是考虑到此问题在现阶段的彻底解决力度不强,因此,笔者建议从国家治理视域出发,尝试调整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观念和渠道,充分发挥民众的主体作用和推动作用,由内而外、由上而下对培养渠道进行优化及调整。

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障碍及原因

法律机制空缺与核心价值观急需的矛盾性。尽管目前国家治理机制以“法治”为基本取向,但是缺乏健全的制度、法律的前提下,各类社会问题仍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治理。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需要国家法制制度作为规范民众行为的辅助。然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战略发展的逐步深入,在引发利益格局和利益矛盾不断变化的同时,无法保障遏制个人利益观念的复苏,在价值观和价值主体意识日趋呈现多元化的当前,法律领域存在的执法不严、立法脱离实际、违法追究力度不强等问题,同样导致社会各类丑陋现象的无法遏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和谐文明,在此种状态下很容易造成社会价值观念的混乱性,比如“尊老爱幼传统美德”与“老人碰瓷讹诈”之间的矛盾。相比较道德对人行为和心态的约束,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会明晰社会价值取向,为传统道德趋向下依靠自觉性约束的国人行为和思想,带来具象化的行为准则,也正因为如此,急需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保驾护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法律缺位而导致相关理念无法深入人心,并外化为人类行动的规范。

落实积极性不足引发制度机制合力难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以公共利益、市场原则及统一的认同挂念等为基础,作为上下互动的运作过程,需要以社会主义转型阶段的意识形态变化为参考,因此并非某个人、某个部门的执行过程及成果,而是需要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参与。然而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落实的主体尚未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及价值,作为思想观念领域的精神启迪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能自发构建或传递,落实自觉性的不足、法律保障缺位、培训机制在落小和落细等方面的不到位,均会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无法保持其应有的活力和高效性。就本质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根本的、全局的、长远的机制,因此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一旦在落实中主客体均缺乏积极主动性、细致耐心性,则无法保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工程,逐一构建起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等层面的舆论引导机制、社会教育机制、实践养成机制、道德建设机制、法律规范机制、体制保障机制、监督评价机制以及心理认同机制等。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需要的机制和培养制度相对零散,如现有机制和制度只能满足其所在领域或部门的需要,尚未适应核心价值观所需要的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系统要求。基于此,核心价值观培养机制和制度无法形成合力并发挥应有优势。

现阶段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基础

凝练核心价值内外延的理论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思想文化及意识形态的综合体,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道德、社会理念、国家精神的抽象概括,对其进行培养需要从内在信念层面出发,逐步向现实行为的规范化方向过渡,此过程以理论认知作为推动的动力支撑。理论认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什么需要提炼?二是如何提炼?三是结果如何?为什么需要提炼是核心价值观价值和功能的凝练方式,如何提炼是核心价值观培养思路和方法的辅助,而效果判断方面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度和信度的应对结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心思想的培养基础,在理论认知的辅助下,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表象、功能和架构等多个方面的关系都可以清晰界定。

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指针与灵魂,面对当前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文化、全球化运作的经济等所带来的各类价值观冲突,可作为全体成员统一价值认同、弱化各类思想差异和具体利益矛盾等的重要筹码,对整合并引领复杂纷繁的社会思想意识,避免因社会分化导致的思想混乱及对立,以及构建国家良好形象,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态势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在理论认知构建和应用时,需要重视核心价值观的现有内在逻辑、发展历史等,并按照核心价值观的多层次性、多向度、开放性等特征,以及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和精神旗帜指向,来重新梳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

结合时代和国情特色的认同机制。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单纯的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还需要解决价值观是否被信任的问题。如此就涉及到对核心价值观认同观念的梳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并不能使用强制手段来落实,培养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借助理论强化实践、教化道德、激化精神、点化理论等,以最终完成价值固化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主要指社会实践中价值主体借助互动、对话、交往等,不断强调和调试主体价值结构,以遵循、接受、适应社会主义价值观规范。此过程代表着国人能否在社会实践中,以共同的社会价值和目标作为行为、思想等的标准,从内化自身价值观入手,逐渐实现行为的自觉规范。当前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模式界定为诱导认同、盲目认同、自觉认同和强制认同四种。其中强制认同是发达国家依靠自身强大的文化、军事、经济、政治等优势,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强行纳入到自身的价值体系中,进而推行发达国家文化价值观念的一种做法。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此种强制认同模式很容易影响或者左右民众思想乃至价值取向。从民众思维和心态形成的过程来看,民众价值观的构建很容易偏向自发性和盲目性,随着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不断发展,诱导认同在盲目认同和自觉认同的辅助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民的价值取向。在全球文化和全球化形成的过程中,各国、民族都在尝试弘扬本国和本民族文化,以增加本国的凝聚力,从此角度而言,国内各社会成员借助交往互动、生产生活等,逐步调整自身价值结构所形成的共同意识、共性和个性、个体选择等,势必会受到影响。而这些均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更新及可持续发展无法忽视的重点问题。由此,以时展的要求为辅助,以我国当前基本国情为基础,建立健全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机制、强化机制、灌输引导机制等,可引导和灌输模式的双向辅助下,借助隐性化、柔性化的互动交流方式,充分应用现代媒介及信息技术,可完成价值认同模式、机制、传递方式等的现代化转型。

作为内在保障及时展性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合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各项基本内容如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作为我国公民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国民道德建设为基础,进行合格公民的培训,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及公民个体素质和道德水平等的提升,同样存在重要的影响。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需要最终落实到公民个体上,只有其主动吸收或内化,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深刻的认知,并积极的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进行实践。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公民思想道德素质需要与价值观培养的要求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强化两者基本建设并提升道德规范的基本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下,公民品德建设现有内容中需要纳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项,强化个人品德就需要重视自律慎独和德性养成的需要,在遵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更新及传播。道德规范机制的健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根本保证和内在灵魂,需要预先健全评价导向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利益导向机制以及弹性调控机制。为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调控融合的时效性、可行性,并以道德规范的时代变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久弥新的运作基础,则需要教育者正视和重视现实生活中的多样化和差异性,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融合的必要性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社会风气和现实为基础,遵从两者运作规律,并在培养的过程中保持对两者调控的张力和弹性。

国家治理视域下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路径

与思政教育糅合,强化教育者言行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属于精神范畴,其特有的无法自觉发挥性需要必须使用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对其进行培养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是否能收到实际成效,不仅需要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需要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前理论是否科学,能否真正发挥其凝聚人心优势,是否具有强大的说服能力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推广需要依靠教育者来执行,因此教育者本身的语言表达清晰度、人格魅力、言行的一致性同样需要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关键点。正如从意识层面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融合对民众道德、素质、思想意识、行为等具有无法预估的规范化和指导性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之前,需要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糅合本身是否符合实际,能否切实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及事物本质。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在培养中,均要求教育主、客体必须言行一致、行知合一,即主客体必须积极主动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宣传,并使之成为自身实际生活的践行标准。只有按照此种方式落实,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的群众基础。

逐步完善法治环境,层层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义。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包括对个体的道德性内在约束,也包括对个体的外在法律强制。从本质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法律和道德两者的结合体。其中道德重视唤醒个体自律精神,法治环境则注重规范个体行为。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需要的法治环境,即在立法、司法、执法、守法过程中以及执行的每个细节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的促进及保障作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国情,进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可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中各类无法可依的问题,而提升立法民主性本身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过程,可培养国人的文明、自由、民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国家治理视角来看,目前我国依法治国的着力点和关键落实在依法行政方面,即执法文明、公正,不可出现关系执法、态度执法或者人情执法等。此项要求代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严格执法过程中需要落实和培养执行者及被执行者的和谐、敬业、公正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司法层面在当前历史时期,主要从注重个案和总体的公正统一、结果和结果执行过程的公正统一、实质和实质体现的公证统一等范畴入手,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度,而司法工作人员在司法过程中通过构建和谐、伸张正义,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公众情绪和思维,而两者相互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也变相地培养了民众友善、敬业、公正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律的生成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并非人类生来就会遵从法律条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培养人人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捍卫者、遵守者、崇尚者,使全民守法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下的社会常态。当然仅依靠法律,并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正直、诚实等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培养全民守法的过程,却能不断培养民众和谐、诚信、平等、自由、公正等思想观念。

引入全民培养机制,拓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糅合及应用,均可以小学、中学、大学所联合构建的教育网络为主要运作平台。尤其是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阶段的青少年,其具有差异性的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更需要学校结合思政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要求,因需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为未成年人制定以形象教育为主的思品教育,并针对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状况,构建适合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德育教材体系及课程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类学校不同学习阶段中的贯穿,可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培养方法和内容的对应性构建、调整及分配。

此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学习阶段贯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政治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从教材选编到课堂设计的过程中,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专业课程及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注重青少年同辈群体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的发挥,结合校园文化的改革契机,运用内化理论、系统化理论、实践理论、传播理论等,强化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三者的有机融合,可辅助学生自觉接受、全面理解、彻底践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不同学科学习之间的深入融合,进一步构建业务精湛、师德高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水平、生理和心理波动等的掌握能力,使之肩负起自身的职业道德,真正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指导者,以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路人。

在理论角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和培养,需要重新按照宣传的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主渠道的拓展,比如在理论范畴以形象、生动、简明的语言阐述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和内容,界定“三个倡导”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在政治范畴引导新闻媒体肩负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捍卫责任等。打破传统媒体单向传播、可控性及信息滞后性、受众被动性等局势,真正实现零时间传播、零距离传播以及超时空化传播等,不断调整传播手段和观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能无处不在。

第9篇:社会价值观范文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成绩决定一切的传统评判标准,积极推行人文社科教育,让广大青年熟悉国家和地区现状、历史沿革、文化特点、民族传统、宗教伦理等知识,从而激发青年学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斗志,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和养分,将民族气节和传统发扬光大。切实培养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时代精神,教育青年学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走在时代前列;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的精髓,倡导诚信守法、自立自强、知耻尚礼等价值观念和思想;适当削减当今社会中“假恶丑”等负面事件的宣传,通过挖掘歌颂普通人的事迹,用真实生动的榜样力量来激发和动员民众,宣传“真善美”,传递正能量。通过树立典型代表和突出具体事例进行形象教育,以优秀的典范去影响青年学生,引导青年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富有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的人;建立健全社会人文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加强社会居民道德测、评估和预警,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咨询等人文手段,完善社会道德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化解社会情绪积累,疏导伦理道德阻塞,潜移默化地对社会公众实施教育引导。

二、积极构建社会养成教育体系。

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知行合一的社会养成教育体系,引导社会公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修身立德、规范言行、工作建业。学校继续推行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机制,在青年学生的培育过程中,不再单纯地以传统知识传授为首要任务。各级党政部门要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鼓励和支持青年学生服务奉献于社会,综合运用精神鼓励、物质奖励和价值尊重等激励机制,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树立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乐观上进、拼搏进取、诚信法制、宽容博爱、知耻尚礼等意识,注重社会公平,严厉打击腐败,积极彰显正义,合理引导青年提高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并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践行这一基本行为准则,切实降低青少年犯罪,减少社会异质、异类价值观念和思想潮流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家庭要负起在青年学生价值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启蒙和监管责任,重视青年学生的成长,适时给予帮助和给养。只有社会有影响,学校有措施,家庭有监督,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紧密结合为一体,形成良性沟通互动,才能构建科学的社会教育体系,培养出优秀人才。

三、注重文化产业发展与培育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思想观念、价值评判、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文化范畴。构建主流价值观念,营造浓厚的主流社会氛围,提高核心社会价值认同,需要大力发展针对青年学生的社会文化产业,一切针对青年学生的文化产品、文化载体、文化服务、文化活动、文化领域,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思想性和娱乐性相统一、艺术性和观赏性相一致的优秀作品向公众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文化“软实力”向国民和外界不断输送极具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的价值观念和主流思潮,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要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使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采取电影、书籍、新闻等多元化文化传媒手段,积极渲染和烘托主流价值观念,逐步强化对价值伦理的引导和评判功能,形成巨大的社会合力和精神动力,实现对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的积淀、提炼和助推。

四、积极倡导社会实践教育。

实践既是培养青年学生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活动,也是提升他们改革主观世界能力的活动,既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内化转化、体现外化、外化推动内化和巩固内化的过程。要支持和鼓励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价值观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中,让青年学生真正接触到基层地区各个阶层的人,体验现实生活,从而提高动手能力和锻炼品格意志,努力克服过去理论说教的缺点,用更加务实的目标体系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理想与现实完美结合的价值观。努力培养青年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指导的能力,身体力行,积极实践,从容应对和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实际,理性分析和处理各类社会问题。

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