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苏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苏南模式”;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8/09-0135-04
党的以来,苏南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地区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地区特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率先发展、全面发展,苏、锡、常分别于2004、2005和2006年总体上达到了全面小康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苏南的成功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苏南的实践是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先导,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内涵和美好前景。
一、苏南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
苏南在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下,经过漫长的社会活动形成了“融合古今,汇通中西”的吴文化。苏南不仅传承了精细维美、务实争先、尚文重礼、兼容并蓄的传统地域特色文化内核,而且将社会主义制度与敢于创新、开放进取、以人为本的新时代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尊重、保护一切有利于苏南经济发展的因素,使苏南的发展经过了发展目标不断转换的过程。[1]
1.“苏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苏南人一方面善于利用靠近大中城市的条件和当时商品短缺的机会,因陋就简地办起了集体所有制的社队工业;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务实争先的精神,以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的创业精神,首开发展乡镇企业之先河,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开创了我省第一个发展机遇期。以后,苏南又善于利用“双轨制”中的市场调节机制,一方面,采取与内地进行物资协作的方式解决了社队工业原材料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将上海和本地大中城市的技术和人才吸收到乡镇企业,在短缺经济的背景下迅速在全国打开市场,带动了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创造了领先全国而又久盛不衰的“苏南速度”。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苏南不仅成功地实现了百万农民的非农化转移,而且“以工建农”、“以工建镇”,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大批小城镇迅速崛起,出现了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为特征的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独特景观。为此,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苏南模式”已经形成,促进了农村全面繁荣和农民的共同富裕,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设道路。
“苏南模式”形成后,以其特有的经济活力,促进了苏南经济的发展,成为全国瞩目的发展模式,其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特性,被理论界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然而,随着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苏南模式的原有活力逐渐丧失,乡镇企业逐渐“空壳化”。与此同时,“乡乡冒烟”、“村村点火”的“小、散、乱”的布局弊端,越来越成为苏南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于是,苏南各地的乡镇政府在乡镇企业中推行了“一包三改”(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干部委任制为聘任制、改职工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滚动工资制)和企业内部审计制等多项制度。这些改革都没有触及产权制度,所以,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苏南乡镇企业突破了“集体为主”的所有制框架,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经过改制,乡镇企业的产权主体由原来的乡镇政府和村集体转换为作为产权所有者的职工代表和私营企业主,以多元化产权主体为特征的混合所有制在苏南乡镇企业中得到了普遍的推行。结果,不仅外资和民间资本大量注入乡镇企业,而且还出现了城市企业进入乡镇企业集团、乡镇企业进入城市企业集团的新趋势,城乡企业的界限已明显淡化,原来乡办乡有、村办村有的“社区经济”逐渐被突破,农村工业也在结束了“小、散、乱”的布局和结构状态的同时,与改制和改组后的城市工业一起向园区集中,城乡工业也因此逐渐融合、联动发展,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混合所有制、城乡融合的园区经济建设之路。
2.“新苏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苏南主动与浦东开发、开放相呼应,先后建立起了大批各类开发园区,并迅速将开发园区建成了“外资高地”和“产业高地”。随着开发园区的发育成长,也随着市、县(市)按开发区功能建设和管理的各类工业小区的兴起,苏南出现了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同步提升的新变化。但是,20世纪末,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新一轮国际产业的大分工,出现了以国际产业大转移为特征的世界产业布局的重新调整。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苏南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充分发挥开发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使得苏南成为国际产业资本转移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为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南各市一方面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精心打造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另一方面利用承接国际产业资本大量转移的历史机遇,在经济国际化的背景下,不断强化城市的现代功能,大力加强都市圈建设,将苏南带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互动并进的城乡一体化新时期。在这一时期,苏南全面突破了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并且出现了三个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乡镇企业已经不再具有了原先“苏南模式”中“以集体经济为主”、“以乡办和村办工业为主”、“以县乡干部为主要决策人”的特征;二是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城乡工业的界限已经消除,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也不再有制度,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成为苏南发展的新特征;三是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拉动下,苏南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苏南经济的国际化、信息化水平都得到了迅速提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一体化、开放型的经济建设之路。
苏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推进,经济指标的快速翻番,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快速增加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至2006年,苏锡常已全面达小康,人民群众的需求结构已出现了新的变化,人们关注的重点由物质财富的增加拓展到追求生活品质和精神生活的提高。苏南主动顺应这种历史转变,加快推进这种转变,把发展的理念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把注意力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恢复自然生态环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推动经济优化发展的同时,把建设的重点转向社会,更加注重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加注重兼顾社会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公正和谐,正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之路。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的新苏南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对社会和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作出重要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强调: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2]为此,苏南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社会环境。[3]
(一)完善社会管理机制,保障和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逐步走向完善,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难点集中到了社会事业领域,亟须解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等矛盾。针对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以解放思想、提升理念为基础,把社会建设的突破口放在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上,有效解决了行政部门“管”的一手太软、“办”的一手太硬的弊端,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政府行业指导、依法监管的职能得到了有效加强。
1.提升社会发展理念。首先,在社会发展的动力上有新的认识。苏南处于从全面小康社会向实现基本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在继续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开放的同时,把非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摆上突出位置,激发社会事业发展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和源源不竭的动力。其次,在社会发展的要求上有新的认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建立健全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第三,在社会发展的需求上有新的认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依靠政府“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事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需求。为此,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做到进一步释放社会事业活力,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动员各方社会力量参与。
2.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改革实践,苏南的改革已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领域,已从单一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转向以改革政府自身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手在卫生、教育、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实施“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离”体制改革,同时对事业单位实施“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政府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宏观调控和全社会行业管理上来,主要工作为政策导向、规划布局、业务指导、行业监管和营造发展环境。
3.创新人口管理服务体制。建立健全人口健康发展机制,创新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改革暂住证和人口登记制度,探索建立居住证及与之相配套的新的人口登记制度。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人口管理和服务。优化人口结构,逐步提高城镇人口比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引导人口的有序流动与合理分布。
(二)改善人民生活,体现和谐
改善民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苏南以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为重点,切实做到以民为本,以民为先,惠民为重。
1.统筹城乡就业体系。三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下岗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变单纯的生活保障为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岗位援助并重,通过减免税费、就业补贴、鼓励创业等政策,尽快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用鼓励就业的办法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与此同时,苏南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就业的管理体制,已形成了城乡统筹的就业目标体系、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城乡覆盖的就业培训和服务网络。
2.统筹城乡社保制度。近年来,苏南不断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是不断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力度。通过行政推动、依法推进和舆论引导多管齐下,全市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快速递增,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不断增加,社会保险的影响不断扩大,为健全和完善苏南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二是着力解决城乡部分人群在社会保障方面制度缺失、供给不足的问题。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历次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通过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分别对从事种养业的农民、城镇无保障老人建立了适当的养老保障制度,并推出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苏南已初步建立了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养老保障方面,苏南形成了以“城保、地保、新农保”为主要内容、以城镇老年居民养老补贴为补充的“三层次一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在医疗保障方面,形成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层次、全覆盖”的医疗保障制度。2007年,苏州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的覆盖面均达到98%以上,全市农村劳动力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农村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待遇或补贴的覆盖率达到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6.5%;无锡市综合养老、医疗和失业三大保险的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为98.2%,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9.6%,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9%;常州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征缴率达97.6%,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7.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99.3%。
3.统筹城乡居民增收。实施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行动计划,促进了各类企业劳动合同制度的有效覆盖;在完善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和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以工资集体协商为切入点,帮助企业建立与经济效益相适应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积极发挥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乡镇仲裁办事处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作用,畅通劳动法律救济渠道,把矛盾冲突降低最低限度。
为此,苏南城乡居民增收比全国、全省既快又差距小。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实际增长9.5%,增速均比上年加快。同期,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78元,同比增长1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61元,增长12.9%。2007年,苏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迅速。苏州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7%和11%;无锡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98元,同比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10026元,同比增长12.9%,这已是连续第四年增长10%以上;常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89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9033元,增长12.9%。
(三)提升人口综合素质,推进和谐
提升人口素质是有效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力资源特别是劳动力素质和高素质人才等“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当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受教育的层次和范围逐年提升,居民的素质普遍增强,但与苏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此外,近年来,随着外来人口逐年增多,人口管理难度加大,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加大。为此,把培育优秀人才作为发展的关键,积极采取措施,着眼提升人口素质,加大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力度,突出引进各领域技术带头人,城市的综合实力得到了稳步提升。
1.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以建成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为带动,全方位构建从学前教育到老年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多层次、多元化终身教育体系。着力保持基础教育全省领先地位,进一步完善提升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高中教育优质集约发展。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努力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各类社会文化、学习活动场所向社会开放,积极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郁氛围。
2.提升城市人才竞争力。结合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导向,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开发机制,设立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进程,努力打造人才强区。重点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为重点,以创新、创意、创业载体建设为依托,深化政产学研联盟,完善各项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创业发展。
3.优化人口结构。坚持人口管理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发展水平,推动区域劳动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促进外来从业人员素质结构优化,实现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双向互动、协同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美英.苏南率先发展的文化解读[J].常州: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5):97.
关键词:哲学理论文化建设哲学基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动力,是力量之源,一个民族和国家不能失去文化的支撑。因此,我党十分重注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民族文化,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提高社会主义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在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道路中,我们要在尊重文化建设的规律上,以科学的方法来指导,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哲学基础。
一、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以此作为出发点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区差异也大,不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人文历史条件,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传统和人文风俗都不同。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时,不能强调一律,而应突出差异性。一定要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本地区的特色,建设当地特色的文化。而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时,应注重区分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从客观的实际出发,找到适合自身的建设模式,只有适合自身的才是最好的。
二、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长期性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既系统又复杂,在文化建设中,其中的每个要素、每个环节都是紧密联系的,我们要充分依靠各方的力量,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我们在文化建设时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辟文化建设的多种途径,同时也要探索不同的文化建设形式,要突出主导力量,搞好每个部门的协调工作。我们一定要在整体上把握文化建设的方向,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处理好文化建设。既要考虑当前文化的需要,又要着眼于文化建设的长远利益,以求做到长期受益,要树立好“持久、系统”的思想,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程。
三、要运用矛盾的方法分析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中,必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如政府较大的主导作用与较低的人民积极性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文化的产品服务不能满足需求之间的矛盾等。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诸多的矛盾必然会制约文化建设的发展。然而,在这诸多矛盾中,必然有一种矛盾起主导作用,其他的起从属作用,运用主次矛盾的分析方法,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既要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而在任何一种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起着支配作用,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起着从属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告诉我们,要运用全面的方法分析问题,要运用两分法。因此,在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中,我们要运用这种辩证思维,不能离开矛盾的指导思想,既要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四、在实践中要坚持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
人民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体。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在对经济、政治、社会进行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最主要的是加强人民的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的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或者是说,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广大人民来实现,而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又对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影响,直接关系到它的成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具有决定作用,决定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的主体地位就表现着实践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现着一种主体性的建设,即在建设中,把人和人的思想作为建设的对象。广大人民群众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客体,在文化建设中必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依靠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培养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公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又体现着一种实践性的建设,其对主体的改造是通过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加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得人们的素质有所提高,从而促使社会主义的其他建设的实现。因此,必须要以文化作支撑,加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五、建设先进的文化要坚持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和独立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先进文化具有凝聚力、整合力,是其他社会主义建设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先进的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而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掌握新的情况,以正确的意识为直到,探索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新的力量保证和动力支持。
总之,文化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是灵魂、是血脉。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凝聚力和整合力是其他的社会要素所不能代替的,同时也在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规范人们的行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又复杂的工程,在建设中必然会有许多矛盾,我们要运用矛盾的方面处理,用哲学的思维处理各种矛盾,用发展和辩证的观点来正确对待,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克服各种不好的思想,避免急于求成,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统领全局,把这项重要的工程建设好。
参考文献:
[1]宋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J].学术探索,2008/06
一
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所以,文化强国的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是繁荣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当代中国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进一步繁荣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经之路。建国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同时,中央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提出,充分考虑到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同时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当前,面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以及国际矛盾在文化上的体现与挑战,我们党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这对于我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有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前国际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国家的强弱不仅表现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还要综合考虑其文化实力、民族凝聚力、国家影响力等各个方面。中华文明是以文化立基的。自古以来,尤其是汉唐盛世,中国的世界形象就是文化之国。文化决定软实力,软实力既是对硬实力的补充,更是硬实力的支撑力。历史和传统要求我们重视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急切呼唤文化建设。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新情况下,国际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动、各种信息已经可以通过扁平、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即时传到我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尊重世界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同时,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有效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第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治国施政的重要理论,文化建设亦然如此。在物质财富不断丰裕的今天,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在文化生产力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思考。环顾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很多挑战。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我们要抓住时展脉搏,跟上文化发展的脚步,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措施,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一)努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首先,增强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是不可或缺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一盘散沙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国际地位的,一个没有文化凝聚力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文化软实力的,也不会被人尊敬的。所有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使得中华民族以一个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要着重加强我国文化的创造力和吸引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大力推进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切实增强文化创造力和吸引力。在了解世界文化发展特点的同时,充分挖掘我国历史文化宝库,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使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使之产生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新的文化样式展现在当代人面前。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贡献。十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是针对我国发展的历史阶段和当下实际提出的具体目标,符合社会前进方向与民众期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思想体系的基础上,吸收几千年传统文明成果和一切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所形成的社会共识和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理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我们明白,没有共同理想信念和基本道德规范,“文化强国”就根本无从谈起。在当前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人民的信念也在发生转变: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转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人转变;从注重义务向强调权利转变……如何进一步提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建设文化强国的全过程中,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推进文化体制与文化产业的改革与发展,促进文化创新
党的十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内核,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与基本内涵。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重点培养对象,必须坚定不移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构建;高校学生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24个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进行了阐述,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体现了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全民奋斗的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对今后美好社会主义的生动描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倡导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标准。
2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具体内涵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2.1“富强”是指国富民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国民的共同期盼
只有国家昌盛,国民才能安康。高校学生要时刻铭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将实现国家富强作为求学立志的根本目标。“民主”作为国民对美好社会的憧憬和向往,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高校学生要在亲身学习生活中践行民主,在学校班委竞选、社团协会竞选、学生会竞选中充分体现民主。“文明”是评判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高校学生务必要认真学习专业领域知识,用强大的知识武装头脑,只有文化素质水平提高了,国民的整体水平才能够提高,国家才能实现文明发达。“和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追求。高校学生要践行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为即将开始的社会生活做充分准备。
2.2“自由”是指人的思想意志以及言论等的自由
大学生要在相对自由的环境里充分发展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充分提升完善自己的薄弱点。“平等”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大学生彼此之间要平等对待,和睦友爱。“公正”是一个社会最起码的社会秩序。大学生要处事公正,对人公正,只有自己对别人公正,才能同样获得别人的公正礼遇。“法治”是指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学生要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同时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2.3“爱国”是每个国民对自己的国家最庄严同时又最朴素的一种情感的表达
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国家进步的相互关系,自觉做到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并时刻做好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准备。“敬业”是每个国民对待自己行业的最起码态度。大学生在校期间虽未就业,但是仍要踏实学好本职专业,刻苦钻研,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做好一切准备。“诚信”是社会公民交往的一个基本要求,没有了诚信社会将无秩序可言。大学生要诚信做人做事,并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让诚信的标签伴随自己一生。“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要友爱关心,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大学生要富有爱心,多关心公益事业,关心身边的弱者,并以自己的微弱力量感化影响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3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途径
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的特别重视,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更需要大学生的积极践行。首先高校要发挥构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真正做到树德育人。其次教师要做好引导,特别是高校辅导员要经常性的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践行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良好习惯。最后学生个人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真正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当中。
作者:张静 张斌喜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博韬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在十会议我们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词是对我们价值观的高度概括。
对个人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可以分为长期、中期和近期三个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每个公民的长期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浴血奋战,它是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想要实现的“中国梦”。“自由、民主、公正、法制”是我们奋斗的中期目标。当前我们进行全方位改革,必须要以此为价值导向,从而保证人民平等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一个中华儿女追求的近期目标。作为国家繁荣的建设者、社会和谐的参与者、自身利益的实现者,必须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指导,提高精神修养,增强精神力量。
当前世界意识形态领域风起云涌,我们在扩大开放发展经济的同时,多种社会思潮、价值观涌入我国,加上我们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不断变动,此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补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确保我们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得真实具体。
二、从宏观方面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思想,在培育和践行过程中必须要从大局出发:
首先保证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指导地位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经历了革命年代的磨砺、改革年代的冲击、和平年代的考验确立起来的,是历史和人民选择。在的指导下,我们可以理性认识多样的价值观,确立符合我们特色、时代要求的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才能永不褪色,才能体现我们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性质。
其次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在唯物史观中,强调人民群众既是历史任务的主体,也是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就是整个社会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关注群众,更要依靠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最终要落实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同时也是由表及里的过程,最终要全社会形成广泛认同。
最后必须注重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中华民族走过数千年,并创造了丰富的价值观遗产,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核心价值观建设。同时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能保存至今,其延续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随着马克思所预想的世界历史的形成,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自身的个性,同时也体现着整个人类世界的共性。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上,价值观一直是战略重点,因此其拥有多样的方式和成熟的经验。因此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走出去,才能正确认识世界文化,借鉴符合国情的合理成分。
三、从微观方面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终目的是要使其成为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并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一项长久的工程,如何提高社会成员的关注度、参与度,将成为成败的关键。
首先需要对社会成员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目前社会成员获得的价值观是碎片式的,距离科学的核心价值观还相差甚远,列宁在《怎么办》中说“工人本来也不会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②。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须以理论的普遍认知和接受为前提,采用社会成员喜闻乐见的具体形式进行,这样有助于社会成员将其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观,从而转化为社会群体的共识。
其次要善于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传播的一门学问,这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相似之处。根据编码解码理论,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内容进行编码,然后将编码传递给接受者,如果接受者能够正确的解码,那么传播就是成功的,否则就取不到理想效果。而在此过程中,如果接受者对传播者的内容比较抵触,这说明价值尺度不同,如果表示无聊,多是表达价值的词汇、语言不同造成的。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了解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兴趣点,以他们导向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其次根据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接受者在接受信息时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进而学习、内化。因此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践行要根据社会成员所需、所缺选择传播内容,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为更多人所喜爱和接受。
最后以行业和地方特色为准则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不同行业的成员拥有不同的素质和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以及培育方式会有很大差别,据此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以不同行业的具体状况为导向。不同的城市也是这样,北京根据自己的城市特点提出了北京精神,协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践行。这些包含城市或行业特色的精神必将受到社会成员的关注。
除此之外国外价值观培育的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美国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大众传播体系,借助多样的传播手段,不厌其烦的传播他所倡导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了被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为维系“美国精神”提供保障。在实践中以时间、地点、条件为基准,借助网络媒体等新形势,开展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同时注意保持中国特色,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一项首要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并且值得我们为之不懈奋斗。我们必须主动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状况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解: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生态文明内涵的再思考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第一次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国内对有关生态文明研究可谓风生水起、百家争鸣。所谓“生态”,原意是指自然界的生物有机体之间以及生物与周围外部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从这个层次上产生的文明,突出强调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笔者认为,生态文明作为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出现的更先进、更高级的“后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集聚,应包括自然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和人文生态文明三重形态,蕴含自然、社会和精神三重价值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通过将“文明”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学习和效法自然生态规律并用于指导、处理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民生、人文等方面的建设,从而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然选择
(一)我国悠远而深厚的生态智慧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基调
我国是具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国家。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的颗粒。尽管中国古代既没有“生态学”的概念,也没有系统的生态理论知识,但以儒家文化为主,佛教、道教文化为辅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涵摄着丰富的、朴素的生态智慧,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启示发展方向、提供思想源泉、奠定哲学基础。其中关于“天人合一”的哲理思考,关于“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谐理念等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
(二)生态文明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指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特性、历史传统、现实情况和发展程度的作出的正确定位,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面临着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使命,而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自然禀赋先天不足,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凸现,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抛弃西方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理性地选择一条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同时并举、共同发展的中国式道路,在关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应有之义。
生态文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传统社会主义相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鲜明之处就在于她“以人为本”。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坚持科学的、可持续的、协调发展的思路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
在工业文明时代,“当人类向着他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他已写下了一部令人痛心的破坏大自然的记录”。目前,我国国内第一产业的刚性需求与环境承载负荷上限已至极值,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并存。这些方面都使我国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更加独特而复杂。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坚持生产和治理并行,既要向工业文明发展,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设计和选择一条在生态文明理念导向下进行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同时并举的“双赢”道路。
总之,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中国人民理性选择的结果,是深刻的自我反省后作出的生存策略的重大调整,是一种对当下和未来负责任的态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校利.生态文明研究新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10,(3):20-25.
[2]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10-1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23.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6-927.
关键词:农村;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213-01
一、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是乡镇文化的重要阵地
乡镇文化站能否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与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关。优化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做好乡镇文化站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持乡镇文化站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因此,首先,给乡镇文化站配备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专职人员为乡镇文化站的管理提供人才,使乡镇文化站更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其次,是对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再次,是努力改善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保证乡镇文化站工作的正常运转。把乡镇文化站建成一个党面向群众的窗口与农民群众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利用阵地发挥基层文化站的战斗堡垒作用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两个文明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基础平台,在改革开放以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乡镇文化站要承担起以人为本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文化站要把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的结合落实到基层;进一步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乡镇文化站在基层的战斗保垒作用,提高农村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激发他们为建设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创新活动形式是提高综合服务的有效途径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里,在我国经济成分发生多元化变化的同时,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向多元化、复杂化的方向转变。乡镇文化站就是一个最方便群众、最切合实际、最有效的学习和宣传的阵地。因此,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的开展创新活动形式是学习和宣传的最有效途径。
(1)用乡镇文化站的阵地优势,开展内容丰富的农村实用型科技培训。
目前,农村农民群众最盼望的是致富奔小康,因而,对能够直接促进其致富步伐的农村实用科学技术培训最受欢迎。乡镇文化站应紧紧抓住农民群众所求,大力开展各种农村实用科学技术培训,以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进行活动。
(2)利用各种文化活动促进文化服务。
乡镇文化站可以利用图书阅览室吸引广大农民群众进站借书、读报,培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可以利用阅览室举办各种书法、美术、剪纸、雕手工艺品展览,把过去只能在农民朋友个人之间流传的各种工艺作品,进行挖掘加工使之登上“大雅之堂”,进行展览传授,这样既鼓励了创造者本人,又带动了当地群众参与工艺品创作。同时,利用棋球类、拔河及现有的一些设施,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体育娱乐活动。既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3)以乡镇文化站为依托,经常联系上级专业部门和文明单位开展文体下乡驻站活动。还应经常联系有关部门开展驻站培训活动,这实现了乡镇文化站活动的经常化,也提高了乡镇文化站活动的档次和水平,文化“三下乡”,变成“常下乡”,充分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关键词:“90后”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063-02
价值观就是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道德意识层面,高职学生正处于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刻,因为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困惑,导致不良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这对于高职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对我国精神文明和经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肩负着为我国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应该加强对“90后”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这样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保障。
一、“90后”高职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1.理想信念意识淡薄。人的意识会不断随着生活而改变,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信念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很多“90后”高职生原有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变化,一些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消失,取代的是拜金主义。经过数据调查分析,大部分的“90后”高职生在对待信仰问题的时候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很多西方的思想理念也在逐渐地侵蚀我国“90后”高职生的头脑,少数的“90后”高职生表现出迷茫的状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知之甚少。
2.个人价值观混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前大学生最需要的也是这种价值观,但是在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多种多样,有很多的价值观都是不正确的,功利性较为严重。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90后”高职生的利益性价值观严重阻碍了其正常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90后”高职生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网上和生活中接触的一些事物都可能影响其价值观的确立,在如此多元化的价值观面前,“90后”高职生的个人价值观较为混乱,难以做出正确的决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90后”高职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3.自我意识较为严重。在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面前都需要进行抉择,现在的“90后”高职生大多都是家庭中的独子,从小被娇生惯养,这样就很容易形成自我意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面前会选择个人利益,缺少奉献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更加注重个人利益,没有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导致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割离,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二、影响“90后”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
1.学校对“90后”高职生的教育不足。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较为重视,在思想教育方面较为欠缺,学校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减少了思想教育课的时间,没有进行足够的思想教育,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沿用的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缺乏思考。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课程进行分层设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2.个人因素。很多大学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在对待一些事情的时候也是以个人利益为主,这样的思想很难让别人接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也是有着不利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很多东西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过于自我的性格就会导致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丢弃,不利于大学生的正常发展。
3.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已经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这种经济体制为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有很多不利的影响。“90后”高职生中很多都出现了拜金主义思想,对“90后”高职生的价值观也是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90后”高职生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等都逐渐丧失,缺少奋斗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严重影响了“90后”高职生的成长。
4.网络媒体的影响。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地进入我们的生活,现在的“90后”高职生更是离不开互联网,每天都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浏览,与同学、家人之间沟通。在网络上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价值观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90后”高职生的认知意识淡薄,对于很多不良的信息缺乏判断能力,逐渐地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三、培养“90后”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1.确立培养全方位人才的理念。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一些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多学院成立了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小组,通过与二级学院之间的协同合作,对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在一些思想教育课上,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讲解和分析,让社会主义价值观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开设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讨论交流会,不断对“90后”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纠正,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2.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社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培养“90后”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在高职院校,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足,因此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社团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社团的出现对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完整人格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对“90后”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可以利用社团的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到社团活动中,这样的方式相比较课堂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的灌输效果更好,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3.通过社会实践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90后”高职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国家也是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为国家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对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学校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多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高职学生应该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确立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参观纪念馆等活动,对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在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让其在实践服务中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内涵。
4.合理利用新媒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能消除的,互联网的存在给予了“90后”大学生极大的便利,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网络,在学校建立一些积极的网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促进“90后”高职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引领学生的思潮,让校园网成为高职生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吴欢.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梁龙.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
[3]易志军.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J].学苑教育,2014,(18).
[4]王占霞.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路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6).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fter 90s
ZHOU Shu-min
(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 Liaoning tieling 112099)
浙江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新阶段,不仅在发展市场经济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在推动民营经济快速成长的同时国有经济也重新焕发活力,而且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发展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大大加快了社会建设的步伐,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在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浙江经验来看中国发展,我觉得处理好一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至关重要。
一是要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浙江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处于全国的前列,与此同时,浙江的社会事业的发展也走在全国前面。2004年,浙江成为全国各省区中第一个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省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流动人口适龄子女的入学率也达到了96%。浙江从2004年起就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实行教育和补助政策,2006年还在全省城乡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通过推进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启动“农民健康”工程,浙江70%以上的农民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另外,通过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的体制机制,平安浙江建设成效显著。依据国家制定的评价标准,2005年浙江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64%,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浙江的经验告诉我们,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发展对提升人力资本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大意义。
二是要处理好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关系。从全国来看,我国存在着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变化的问题,而浙江的特点是在经济结构快速变化的同时,保证了社会结构的同步发展。从就业结构看,1999年至2005年,浙江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40.6%下降到约20%,大大快于全国的下降速度,全国目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为约45%。从城乡结构看,浙江省城市化率从1999年的36%提高为2005年的56%,同期全国城市化率从35%提高到43%。从阶层结构来看,浙江省农民阶层规模缩小幅度较大,整个结构呈现出社会底层人口显著减少、中间阶层快速扩张的趋势。从2000年到2005年,浙江全省城镇人均收入8000~20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所占比重从52.2%上升到55.4%,而人均收入20000元以上的较高收入家庭比重从3.4%增至30.5%;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4000~8000元的农户比重增至40.3%,人均纯收入8000元以上的农户比重增至31.1%。
三是要处理好增强发展活力和形成相对合理的利益格局的关系。浙江的“老百姓经济”调动起人民群众普遍的积极性,发展活力和创业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现在浙江经济已经从区域内经济发展成省内浙江、省外浙江和海外浙江三个“浙江”。可贵的是,在保持这种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浙江还逐步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利益格局。从城乡差距看,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于全国城乡收入差距同期水平;从区域差距看,浙江省各地市发展相对均衡,全省有106个欠发达乡镇与沿海106个发达乡镇“结对”共谋发展,2004年浙江省最高和最低之间的地区人均GDP差距是3.7倍,不仅小于全国省际之间的差距,也明显小于一些发达省份的内部地区差距。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发达,劳资关系是一种普遍的劳动关系。2002年以前,浙江省每亿元GDP劳资争议案件受理件数一直呈增长趋势,2002年以后开始下降,目前每亿元GDP劳资争议案件受理件数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