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施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1年8月18日正式公布。这是“十二五”开局之际,针对建筑业制定的发展规划。《规划》明确至“十二五”期末,努力实现的建筑节能目标:“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基本确立;建筑产品施工过程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新建工程的工程设计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达到100%,新建工程的建筑施工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全行业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建设,加速提升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能力、技术整装能力、工程实施能力、运营管理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十二五”期间该规划的总体目标。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我国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及绿色施工,那么什么是绿色施工呢?建设部的《绿色施工导则》定义绿色施工为: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2.绿色施工主要控制方面
2.1编制绿色施工规划大纲绿色建筑技术很多技术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实现。如果没有按要求实施,效果将达不到预期。因此,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在施工开工前按照设计意图编制绿色施工规划大纲,在大纲中主要制订三个方面,包括绿色技术实施关键人员点、技术点、时间点。这三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承的。其中关键人员点是指要查阅图纸清楚此绿色建筑包含哪些绿色建筑技术,需要哪些专业管理人员,他们要达到何种专业水平层次,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调整安排管理人员。关键技术点是指要设计人员在施工开工之前针对绿色建筑技术组织技术交底,对关键技术点要形成书面文件交予施工人员,而施工人员要针对这些关键技术点布置专业责任人,落实到位,对人员布置进行改进补充,完善关键人员点的布置。在对关键技术点的分析布置过程当中,可以得出施工过程影响绿色建筑技术形成的关键时间点,其关键时间点主要是指绿色建筑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的工艺时间参数,时间点的控制精确与否将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编制绿色施工实施规划绿色施工实施规划是指根据上述大纲要求,编制具体实施详案。在此详案中各个环节实施要落实到人,针对技术特点编制符合自身特点的施工组织规划,通过规划工作,重点解决关于使建筑物“绿色化”的技术组织问题,把各方统一到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重、以民族长远使用利益为重的“绿色建筑”目标上来,然后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绿色化”问题,研究绿色施工方法,例如:土方工程施工如何有效组织减少对周围环境影响,桩施工如何减少泥浆及污水排放的方法,混凝土浇筑如何有效养护降低养护用水的方法,钢筋工程如何下料降低其损耗率,砌筑工程如何添加调和剂降低水泥沙子用量,钢结构喷砂除锈或门窗、墙面饰面打磨砂纸如何减少粉尘的方法,砂石、粉料运输如何减少扬尘的方法,焊接等如何减少光污染的方法等。认真分析所选择各施工工艺的特点,明确检查点、见证点、停止点等检查验收的关键部位,尤其是从“绿色”观念出发所需要检测的项目。
2.3绿色施工管理要做到绿色施工需要从施工管理、施工工艺技术和施工机械几方面下手。把信息化技术引入到日常施工管理中,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资源耗费。要准确把握时刻动态变化的工作量,调整施工资源的投入。只有采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根据动态参数,实施定量、动态的施工管理,以最佳的资源投入产出比完成工程建设,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的,才能称之为绿色施工。
2.3.1营造绿色施工环境绿色施工环境的建立不但能达到低耗的目的,还能愉悦生产者的心情,使之全身心投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要合理调配现场“硬化”和现场“绿化”的区域,作好水平方向的场地硬化、绿化等以及竖直方向的围墙、建筑物主体立面等的综合“绿化”、立体美化工作,进一步合理选择材料“绿色化”建筑物实体工程。根据上述大纲及规划所列内容,合理确定临时设施的空间布置,例如半成品加工点、材料存放点、现场作业棚及办公生活设施。其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同时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不低于90%。临时生活和办公用房宜采用占地面积小、经济美观、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动态调整布置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钢骨架水泥活动板房等标准化装配式结构。应分开布置工人生活区与生产区,并设置符合国家规范标准的分隔设施。施工现场围挡宜使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减少建筑垃圾,保护环境。临时设施布置应充分考虑市政工程管线布置,避免由于占用管线道路而在施工后期搬迁场地造成浪费。
2.3.2节约能源消耗施工节能要通过调整能源使用结构,控制施工能耗,根据情况合理组织施工、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宜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例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施工机械设备选用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避免设备额定功率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发生;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也可以添加节能型油料添加剂,降低油耗。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根据情况在施工现场制定各个区域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检查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发现偏差分析原因及时纠正,通过以上措施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有效降低能耗。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3.结语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建筑业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 在当今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和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下,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已经不可回避。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技术便应运而生,并且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是一种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少,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少的建筑,目前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发展潮流。
要发展绿色建筑,首先要明确怎样去界定绿色建筑,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世界各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影响较大的有英国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BREEAM)、美国的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日本的建筑综合环境评价方法(CASBEE)、德国的生态导则(LNB)、澳大利亚的NABERS、挪威的Eco Profile、法国的ESCALE等。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仅可以作为衡量绿色建筑的工具,同时也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因此,开发适合本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于发展绿色建筑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政府在2006年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把绿色建筑作为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国家绿色建筑标识、示范工程推进绿色建筑工作的开展。
我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可表达为:“绿色建筑”=“绿色规划、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绿色拆解”。其核心理念是在建筑寿命周期内,既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和能源,又要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实现建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运用可持续发展原则,推动建筑技术向生态的发展,探寻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方面做出了不少的业绩。例如:德国索贝克公司设计的R129超级未来型节能住宅,建筑外皮采用人工材料,质地极轻且通透,建筑外皮结构的外表面上设置超薄的光伏发电膜,它只遮挡20%的光线进入,但可以提供建筑所需绝大部分能源;香港太古地产总结了一套环保拆卸技术,以减少噪声,实现废物再利用。除了绿色建筑评估技术,绿色建筑还集成了自然通风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配置等高新技术。虽然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逊色于发达国家,但国内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在绿色建筑技术方面也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例如,国内某知名房地产企业开发的某小区采用了多项绿色节能技术措施,如立体绿化、屋面绿化和垂直绿化、垃圾分类处理、指纹门禁、无机房电梯、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水回收利用系统、隔声降噪林、人工湿地、外墙保温体系、外窗节能、自平衡通风系统等。该小区已被评为全国“十一五”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并顺利通过绿色建筑二星级专家评审。
目前,市场上各种以绿色建筑为发展目的的新型、高效的材料和技术的数量越来越多,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这种趋势对绿色建筑的发展非常有利。但绿色建筑的发展不能过分追求技术化和节能效果,还要考虑社会、经济等其他方面的因素,使生态节能技术措施现实可行,从而达到预期效益。例如,南京某住宅项目,使用地源热泵技术,新风系统而使房子保持25。C恒温,但房价也因此高达1.5万元/M2。这样的节能住宅不但普通购房者消费不起,也缺乏人性化。因此,绿色建筑应避免求“新”、求“洋”的误区,而是一种大众化、全面性的满足一定生态效率和舒适度的可持续建筑。可以多采用一些能被动地满足国家建筑能的强制性标准,而不一定非要特意地追求所谓的“节能卖点”;可以多使用当地材料、国产材料,而不一定非要使用进口材料。要使得技术具有合理的经济效益。
二、绿色施工技术
根据住和城乡建设部的《绿色施工导则》,绿色施工定义为: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坏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
以下结合本人参建项目的案例,对绿色施工要点、组织管理、操作细节等方面要点进行简要阐述。
1、节能
1.1基本措施:由工程部统一协调,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减少作业区域的机械数量,区域之间充分共享汽车起重机、发电机等。实施过程监控,考核结果与经济指标挂钩。倡导使用交流电,减少发电机使用;合理分配布置发电机及型号。
1.2机械设备与机具:使用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功率与负载相匹配。及时维修保养,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1.3生产及办公临时设施:现场办公室使用可随时拆卸集装箱,搭设顶棚等,减少日晒;选择南北朝向,保持适当间距,良好的通风、日照及采光。使用百叶窗,减少热传递。合理配置空调数量,仓库等使用风扇,节约用电。
2、节材
土建工程主体使用系统模板,具有成型好、杜绝漏浆、材料可多次循环、安全性好等特点。大量使用升降车等作业,降低脚手架钢管、扣件等损坏,减少搭设作业。项目部作为成本中心,依照施工预算,实行限额领料,严格控制材料的消耗。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各区仓库建立保管制度;对周转材料进行保养维护,延长使用寿命。
3、环境保护
3.1扬尘、空气质量控制:对料场硬化,减少现场土方存放,集中堆放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措施;剔凿作业可采取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定期保养设备,减少废气排放,控制空气污染。
3.2水处理:使用混凝土垄沟,贯穿全程,保障雨水收集、排放。设置集水池,废水经预沉淀后进行絮凝处理进行循环利用。垄沟、排水口等利用密目网、铁网等减少垃圾进入排放区。
3.3防止土壤侵蚀保护:优先选择环保覆盖物,在土方、边坡上覆盖砂石、雨布、草垫或防侵蚀毯等,将土壤与包括雨水在内的流水隔离,避免与地表接触,从而避免土壤侵蚀。
3.4噪声与震动控制:分析噪声源,编制控制方案;划分噪声控制区,限制高噪声作业时间,实施准证申请制度。改进作业技术,采用先进设备,降低噪声;现场噪声机械采取必要的消声、隔振和减振措施;减少夜间运输噪声,车辆严禁鸣笛,减少人为噪声。
3.5建筑垃圾控制:根据垃圾的可回收性,划分为生活垃圾、混凝土渣、钢筋、木料等;分别配备垃圾存储装置。对不具备回收价值的垃圾,按燃烧性能分类。废弃油漆、涂料等交由专业废弃处理公司处理。
4、节水
发挥水处理设施的作用,雨水经净化后,用于洗车、养护、机具冲洗、喷洒路面等。办公区生活用水采用节水器具。针对工程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标段、不同施工区,分别计量用水量。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项目部考核及分包单位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
5、节地
平面布置合理、紧凑,临时办公用房采用经济、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或将集装箱叠放。
三、结语
新形势下,绿色低碳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发展绿色建筑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绿色建筑的开发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指导,需要全体建筑人员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国家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现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同时废止。)
关键词:施工,节约资源,环保
一、绿色施工要求
1、 现场施工牌应包括环境保护内容,施工现场应在醒目的位置设置环境保护标识。
2、 施工项目部在开工前应当贯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项目的绿色施工方案,并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应急预案,且要定期演练。
3、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办公区应分开布置,生活办公区50m范围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质。
(1)施工作业区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施工的人员应佩戴与其相应的防护器具。现场危险源及有毒物品存放处应配置醒目的安全标志,施工应采取有效防毒、防尘、防污、通风等措施,加强人员健康管理。 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及污染物排放应采取隔离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置连续、密闭能有效隔绝各类污染物的围挡。
对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集中堆放的土方及地面应采取遮挡、抑尘等措施。施工现场应建立洒水清扫制度,并应安排专人负责。现场应定时进行喷雾降尘。
(2)施工生活区,施工项目部应安排专人负责生活区环境卫生,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潮湿暗沟地带的定期消毒。现场食堂应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应持有健康证明,个人卫生、操作行为应规范,食堂各类器具应保持清洁。冬夏季施工时,项目管理人员应有相应的消暑和保温措施。对现场工人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管理。
4、现场应设置医务室,医务人员应持证上岗,并建立完善的人员健康档案。
二、扬尘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扬尘控制在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1.5m,不得扩散到场区外。在结构施工、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0.5m。
2、易飞扬的和细颗粒的建筑材料应封闭存放,有密闭防尘措施。
3、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应采取密闭或遮盖措施。施工场地进出口的位置应设置洗车台,以保持进出车辆的清洁。
三、废气、废水排放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不应燃烧废弃物,不应使用煤作为现场生活的燃料。
2、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周边应设置排水沟。
3、工程污水和实验室养护用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4、厕所应设化粪池,厨房应设隔油池,化粪池、隔油池应定期清理。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移动环保厕所,并应定期清运,消毒。
5、雨水、污水应分流排放。
6、工程污水宜采取去泥沙、除油污、沉淀过滤等方式,实现达标排放标准。施工中产生的泥浆应设置专门的泥浆池。
四、 建筑垃圾处置应分类处理
1、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
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的特殊性,垃圾既集中有混杂且集中堆放。因此应当定期清运,积极回收可利用的物品;施工现场垃圾宜采用封闭容器,并采取减量化措施,控制建筑垃圾的产量;废电池、废墨盒等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应封闭回收,不应混放;土石方类的垃圾应作为回填材料合理使用;高空垃圾清应采用封闭式管道或垂直运输机械来完成。
2、降低噪音污染
产生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应尽量远离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和周边住宅区。施工噪声音强值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宜昼间不超过70dB(A),夜间不超过55dB(A),各种打桩机不得在夜间施工。应采用先进机械、低噪音设备进行施工,设备、机械应定期保养维护。混凝土输送泵房、电锯房等应设有降噪措施。 现场宜设置噪声监测点,并实施动态监测。
五、 执行节能、环保方案
1、工程施工所用材料的采购,优先选择距施工现场较近且信誉良好的生产厂家,并实施记录。
严格贯彻执行限额领料、废弃物再利用等制度。工程施工应选择绿色、环保材料。所选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污染控制标准;临建设施采用可拆迁、可回收材料;临建设施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周边道路;利用粉煤灰、矿渣等新材料,降低混凝土和砂浆的水泥用量;材料运输应科学合理,降低运输损耗率;模板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模板材料;优化建材下料、接长利用方案。块材镶贴,要做到预先总体排版。现场办公用纸应两面使用,废纸应及时回收。板材、块材等下脚料和撒落混凝土及砂浆应科学利用;现场材料各类包装要分类回收,集中堆放。
2、节水及水源利用
签订劳务分包时,将节水指标纳入合同条款,施工期间做好计量考核记录;优化供、排水系统,管网和用水器具无渗漏,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器具。生活用水和工程用水应分别计量考核。施工中应采用节水施工工艺。混凝土养护采用薄膜覆盖,喷涂养护液等技术手段,杜绝无措施洒水养护; 冲洗现场机具、设备、车辆用水,应设置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应建立水资源再利用的收集处理系统;对地下降水,设备冲刷用水,人员洗簌用水,自然降水进行收集处理,用于喷洒路面、冲厕、冲洗机具。
3、节能与能源利用
对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和主要耗能施工设备应设有节能的控制措施,并做好记录。不使用国家、行业、地方政府明令淘汰的施工设备、机具和产品。临时用电设施应采取节能型设备。临时用电设置应合理,临时用电设备应采用自动控制装置。机械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如采用能源利用高效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并应定期设备维护和保养。使用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应符合国家、行业有关节能、高效、环保的规定。施工临时设施应结合日照和风向等自然条件,合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自然条件。应采用能耗少的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进度,并尽量减少夜间作业和冬期施工时间,办公、生活和施工现场应采用节能灯具。
4、节地和土地资源保护
施工场地布置应合理并应实施动态管理。施工单位应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人文景观保护要求、工程地质情况及基础设施管线分布情况,制定相应保护措施。节约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紧凑,并应尽量减少用地。
(2)应根据现场条件,合理设计场内交通道路。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布置应与原有及永久道路兼顾考虑,并充分利用拟建道路为施工服务。
保护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施工现场多些植被。
(2)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并应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保护用地。
(3)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和保护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宜采用结构可靠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等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结构。
总之,施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施工主体管理人员的分配、施工制度的制定、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材料的选择和利用都做到绿色一条线,是我国建筑业不可阻挡的趋势,也建筑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要实现建筑业绿色施工需要诸多方面制度的完善,但我们应当迎势而上,把施工管理推向更高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建筑消防工程设计》李亚峰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04月
[2]:彭立敏等著《近接建筑物条件下隧道施工安全与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彭立敏等 著,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建筑施工;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环境保护越来越被各方重视,各方也都在采取行动,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工程建设领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以前的基础上于2014年4日15日第408号公告,批准了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为国家标准。如此,要建设绿色建筑,工程建设中就必然涉及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文章简要阐述了绿色施工技术中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等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措施。
一、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
(一)太阳能利用技术
1.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广义上指太阳能的热能利用,其应用分为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太阳能热能利用方式,例如建筑取暖或者热水器烧水等方式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二是对电能的一种利用与收集方式,即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所以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设备包括风机、太阳能集热系统及散热器和泵等。其运行原理是利用高效率的集热装置系统来吸收太阳能,通过风机或者盘管等设备将所收集的热量传输到建筑的内部,用于建筑采暖和水的加热。此外,太阳能利用还要设计蓄热装置,以储存收集到的太阳能。
2.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原理为温室效应:根据建筑的朝向和周围环境对其空间分布、外部形体等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将色彩、关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配件优化组合,进行太阳能采集、储存、辐射分布的设置,来解决建筑冬季采暖等问题。如果夏季采取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要控制阳光和空气,使二者可以在合理时间范围内进入到建筑内部,达到存储与分配热量、隔绝热空气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合理的组织自然条件下的通风、散逸室内多余的热量,达到致凉效果。
(二)风能利用技术
风能利用技术是利用自然界的风吹动风叶,形成风能并将风能通过设备转换成电能输送到其他用电单位。风能既方便又环保,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天然能源。利用建筑环境的风能发电并直接用于建筑本身,则可降低所产生的电能在输送上的投资和损耗。风能利用和太阳能利用,两者各有千秋,可以弥补相互间的不足。如遇阴雨天气,则可利用风能,晴天则可利用太阳能,如此能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不间断地进行。
(三)地源热泵节能技术
地源热泵是利用地能与水进行冷热交换,是水源热泵具备冷热源:冬季时,地源热泵从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将热量“取”出来,供给建筑室内采暖,此时地能相当于“热源”;夏季时,地源热泵则将建筑室内的热量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能相当于“冷源”。与传统空调和供热系统相比,地源热泵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节约水资源、可再生利用以及有利环保等特点。
(四)门窗节能施工技术
一般情况下,门窗的保温效果在建筑围护结构最为薄弱,其传热系数为3.0W/(m2・k)左右,而建筑物外墙的传热系数只有0.6W/(m2・k)左右,门窗,二者相差数倍,窗墙之比越大,建筑物能耗则越高。因此,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外窗的面积不宜过大,窗墙比要合理,尽可能降低能耗。节能型建筑材料选择是门窗节能施工技术的重要方面,型材宜选择塑钢节能门窗,玻璃宜选择中空玻璃。
(五)屋面建筑节能技术
屋面建筑节能技术主要有“隔离太阳辐射”和“冷屋顶”两大技术。其中“隔离太阳辐射”技术包括屋面绿化、浅色坡屋面和架空屋面技术。屋面是太阳辐射最直接、最强烈也是时间最长的部分,要降低建筑物的整体能耗,就需要有效地隔绝部分太阳辐射热量。“冷屋顶”是一种反射率高的屋顶节能技术,是通过涂抹高反射率涂料来减少对太阳光的吸收,调节室内昼夜温度。
二、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技术
(一)场地布置。工程施工阶段节地的主要措施在于对临时设施如何处置和施工道路如何设置。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合理规划工地临建、施工便道及硬地坪,并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管线、道路等为施工服务;还应根据施工人员的数量、现场条件、施工规模以及材料和设备需用计划等确定施工用地面积;施工现场所需仓库、材料堆场、作业棚、加工厂等布置应靠近既有交通线路,以便于缩短运输距离;材料宜采取分批进现的方式,以利于减少材料堆放占地量;砂浆搅拌站宜布置在施工道路与在建建筑之间。
(二)施工技术方面。临建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土方开挖施工应根据工程需要采取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一)节水龙头。据有关数据,节水龙头与普通的传统水龙头相比,每分钟水龙头出水量可降低约80%。现在节水龙头采用的节水技术有加气、限流、提高器具密闭性、抗结垢性能等,通过控制水龙头的过流断面降、低水龙头的出流量来控制水流的大小,进而达到节水的目的。随着建设进步,现在还有采用感应龙头、延时龙头、定时关闭水龙头、节水型多功能淋浴喷头等特种龙头,来达到节水的目的。
(二)节水便器、节水淋浴器。节水便器是在保证卫生要求、使用功能和排水管道输送能力条件下,一次冲洗水量不大于6L水的便器。节水便器有很多种类,其中虹吸式便器较为适用,它是将负压的原理应用于冲洗水头和排便管道,利用负压将粪便等吸出排放。虹吸式便器经过结构优化,其水封、卫生及密封性能都比较好,冲洗用水量一次只有3~6L(即大便用6L,小便用3L)。节水淋浴器节水原理与水龙头相似,通过在淋浴器内增加增压设施或者采用加气装置,从而减少水的过流量,达到节约用水效果。
(三)水输送过程的节水技术
1.水压控制。为了让水供应到高层的住户,都会安装一个高压泵之类的设备,如此会使底层住户的水压过高,容易造成水的浪费。一方面合理限定配水点的水压,在设定合理的配水水压时,必须要依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要详细调研,对整个区域、整栋楼层都做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得出合理的水压值。另一方面采取减压措施,为了使水压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可以尝试在底层采用一些减压的设备,如减压阀、减压孔板、节流塞等,这样在流出端就能够减少超压带来的水资源浪费。
2.减少热水系统无效冷水量。建筑热水供应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例如,居民在需要热水时,首先必须放掉水管里面的冷水,这一部分冷水往往就直接浪费了。可以通过选用支管或立管循环方式,降低调节温度的过程中水的流失,减少调温时间,样就直接减少了调温带来的浪费。另外,热水箱的选用上也必须特别注意,要选择那些水温稳定的热水设备,否则一会热一会冷会造成水更多的浪费。
(四)中水循环利用技术。中水是指城市中的生活污水如洗菜、洗碗等水,经过相应的处理,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最终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建筑中水回用系统中的水源取自本建筑系统内的杂排水,该排水经集流处理后可为建筑内冲洗便器、建筑外清洗车、绿化等提供水源。中水处理设施可根据该建筑的条件差异设置在其内部或相临近的外部。
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中,材料成本占工程总成本的70%以上。在施工中材料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故而,降低材料消耗、材料回收利用是绿色施工的内在要求。
(一)提高废料的利用率。施工单位要制定严谨的材料存、领、用方面的管理制度,实行定额、限额领料,防止多领、超用,控制材料的消耗。废料回收利用方面,编制可回收再利用废料清单,并在施工现场设立回收场所,将清单中的废料进行集中存放,以利于下次再用,进而提高废料的利用率。
(二)合理采购。采购是节约材料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要根据材料周转时间、材料库存情况以及施工进度等情况,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避免采购过多而造成积压或者浪费。同时,对所采购的材料要按照材料存放要求和施工现场平面进行合理布置,以免现场存放条件不合理或二次搬运过程中导致的浪费。
(三)深化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案可行与否不仅影响工期也影响材料消耗,为此,实体材料方面,要对钢筋、混凝土等主要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在钢筋加工、绑扎等环节中降低钢筋损耗,混凝土收料要严格,避免超耗;非实体材料方面,要对脚手架、模板等专项方案进行优化,施工工期要优化合理安排,以提高脚手架、模板等材料的周转频率,降低和减少非实体材料的投入和消耗。
五、环保措施
(一)噪声的控制。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对周围居民影响比较大,应设置隔音设施和噪声监测装置,如发现噪声超标,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夜间施工时,噪声指标要符合国家规范相关规定,施工机械和设备要尽量选择先进的低噪声的,同时要做好维护和保养。
(二)固体废弃物控制。工程施工都会有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大多被直接运送到城市周边的垃圾场,不利于保护城市环境。施工中应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后,分类集中堆放,有条件施工单位可将建筑垃圾粉碎回填;对于所开挖的土石方,不能利用的应尽量回填,保护水土。
(三)控制施工污水排放。施工中的污水主要源自有生活、施工等用水。其中施工用水主要是搅拌砂浆的余水,基础开挖时抽取基坑的水,洗车水,这些水一般都混合较多的泥砂,可通过沉淀处理,然后再排入市政管道。施工中的卫生、食堂等用后的生活污水,要经过化粪池处理才能外排。雨水则可于建筑物的四周、道路的两边设置集水、排水沟,将雨水统一收集到沉淀池,经过过滤处理后再外排。
(三)扬尘的控制。施工现场有无扬尘,是检验施工环境的指标之一。对施工现场的扬尘可采取几种措施加以控制:一是施工现场洒水、清扫,来保持施工场地整洁,洒水可使用施工中经过沉淀处理的污水,不要使用市政自来水,以达到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再利用。二是土方处理,对堆放的土方,可对其进行覆盖;的土地面很容易产生扬尘,则可通过覆盖或者种植易生长的草和植物来控制;运送渣土、土方等车辆也易产生扬尘,必须进行遮盖或封闭;如果施工现场位于市区内,可在进口和出口处设置吸湿垫及冲洗池,以保持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清洁。
(四)控制光污染。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大型照明灯具,要严格控制照射角度和照射方向,防止强光外射,造成光污染。一般采取定式的弧光防护罩对大型照明设备进行防护。夜间进行焊接时,应采取遮光措施或者设置遮光棚。
结束语
绿色施工技术还有许多种类,本文只是对其中的一部分做了简要阐述。在具体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根据地域特征、气候地质状况以及建筑特点等,合理选择绿色施工技术。随着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绿色建筑将越来越普及,绿色施工技术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绿色施工导则[S]. 建质[2007]223号.
[2]DB11/513―2008 绿色施工管理规程[S].2008.
关键词:绿色施工;推行
【分类号】:TU41
一、绿色施工的目的与意义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无霾天气的增加,人们不得不关注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建筑行业是资源消耗巨大的行业,也是污染严重行业,对其做出规范与要求,推行绿色施工,对于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施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施工并不仅仅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封闭施工,没有尘土飞扬,没有噪声扰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种草,实施定时洒水等这些内容,它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等内容。绿色施工减少资源消耗、有助于产生清净、清洁的环境,提高环境品质。
(二)绿色施工有利于建筑类企业实现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中国很多建筑商不太采取绿色施工技术,国家通过推广绿色施工技术,施工单位必然从思想意识上重视绿色施工,积极主动地运用适当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以系统的思维模式、规范的操作方式从事绿色施工,实施绿色施工,必须要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建筑类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三)绿色施工是有助于建筑类企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企业效益。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绿色施工的引入,有助于企业加快转变发展观念、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绿色施工推行存在的问题
实施绿色施工是国家实施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中国建筑类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但是绿色施工在推行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以下主要探讨一下绿色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绿色施工还没有形成文化。绿色施工是绿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文化的深入,才会形成相对应的基础设施、技术、制度,通过教育、培训、再教育、再培训,重视塑造施工单位的绿色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生态价值观,自动自觉地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和措施,大力投入研发资金,研究绿色施工企业的技术保障。
(二)绿色施工的技术难题企业还不能很好地克服。绿色施工应该使用绿色施工技术,对于很多建筑企业,尤其是规模不大、经济效益不显著的来说,没有专项资金研发技术,引入技术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很多企业为寻短期利益,不引入相关技术,也就没有办法实行绿色施工。
(三)相关支持政策和监督措施不够到位。中国很多的建筑企业还存在大量的不良现象:建筑工程承发不规范,建筑类企业不通过改进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来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筑工程项目盲目压价,利润空间下调。而政府有的不作为,有的想作为但是缺乏系统科学的制度体系,没有可以执行的统一标准。我国建设管理部门主要还是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于绿色施工还没有明确、系统、科学的评价机制、执行政策、监督机制。
(四)企业管理水平转型成本太高。中国经济发展快和热,使得建筑类企业产生数量多,普遍存在人员素质遍低,管理粗旷化,施工比较随意,技术不成熟,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没有实现,推行绿色施工,必然需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培养绿色施工的人力资源,必然导致成本上升,那么建筑类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下降,从而会不愿意推广绿色施工。
三、绿色施工推行的对策
鉴于绿色施工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加强公众对绿色施工的认知、加强招投标阶段的控制、政府设置绿色推动机制等,建筑类企业应该从绿色管理、采用新施工技术、实现清洁生产、使用绿色建材、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去推行绿色施工方案。
(一)政府设置绿色施工推动机制,加强绿色施工的推广和宣传。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的法规标准和制度。我国的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建设部出台《绿色施工导则》仅仅是一个开端,还属于导向性要求。相关绿色施工法规和标准都还没有跟上,尤其量化方面的指标,比如能耗指标。一方面要在推进绿色施工的实践中,及时总结地区和企业经验,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可依。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绿色施工责任制及社会承诺保证制度,促进各方主体在绿色施工中自觉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政府应该以绿色施工为切入点,通过资金补贴、激励措施,鼓励建筑类企业实现绿色施工。
(二)建筑类企业重视绿色施工管理和人才培养。促进绿色施工推行,政府应该导向,关键还在于建筑业企业。建筑类企业要依靠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各方企业,加强绿色施工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把绿色施工理念真正贯穿到施工全过程。例如绿色施工方案的合理优化,绿色施工的评价管理以及各项技术控制措施等等,都需要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和丰富,积累技术和经验。建筑业企业要着力于积极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提高企业发展质量,研发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全面提高自主创新实力。在施工过程中,封闭空间、减少沙尘和噪音,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减少对于外界的干扰和环境的污染,科学设计、合理科学施工。绿色施工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建筑类企业应该通过培训、再教育:加强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建筑工人分类培训,使广大工程建设者尽早熟悉掌握绿色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工程建设实践,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切实做到“四节一保”。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实施绿色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绿色施工既满足了当代人的需求,也放远未来,造福后代,节能、节材、节水、减噪,减少垃圾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应该强力推进绿色施工,制定绿色施工的政策与措施,引导建筑类企业主动推行绿色施工,全面推进绿色施工的管理、技术,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和绿色水平提高,从而促进城市环境秩序良好发展,推动城市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史为玉.浅谈绿色施工理念[J].价值工程.2012(31)
关键词:绿色施工;绿色建筑;保护环境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建筑与工业、交通并列为三个“耗能大户”。 绿色建筑倡导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近年来,我国绿色理念的不断提出,绿色建筑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逐渐增多,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也从公共建筑、住宅建筑扩展到了各类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领域。
在此背景下施工企业如何做好绿色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一、绿色施工的一般规定
施工企业应定期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项目部也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自有员工、工程承包单位的领导及所有施工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及有关规定、标准、文件和其他要求的培训并进行考核,特别注重对环境影响大(如产生强噪声、产生扬尘、产生污水、固体废弃物等)的岗位操作人员的培训,以保证这些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环保意识和工作能力。
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志,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分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总包与进人施工现场的各工程承包方签订《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责任书》。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除按绿色施工导则组织和进行绿色施工外,还应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公司的相关文件等。
二、控制扬尘,保护环境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一般采用C20 混凝土硬化1Ocm 厚。非主要道路可采取其他硬化措施(铺砖、铺焦渣、铺碎石等)。的场地可采用绿化、铺碎石或固化。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进行平整硬化,堆土区全部用密目网覆盖。
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现场出人口处设置冲洗车辆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应密闭存放。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规划市区范围内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量超过10Om3 以上的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应采用预拌砂浆。对工程剩余的预拌混凝土要进行妥善再利用,严禁随意丢弃。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依据现场场地情况适量配置洒水车。
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办公区、生活区垃圾箱:施工现场可统一购买垃圾桶,也可自制垃圾箱。垃圾箱每三个为一组。施工现场办公区设置一组,生活区200人以下设置一组,200人至500人设置两组,500人以上设置三组。在食堂、饮水区、洗碗处放置塑料桶存剩饭菜及液体垃圾。垃圾箱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天清运。
三、防止水土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保护地球
施工现场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当设置沉淀池。废水不得直接排人市政污水管网,可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食堂应设隔油池,池上设盖板。盖板要方便开启,便于隔油池的清淘。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厕所化粪池应做抗渗处理。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并应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畅通。所有用油设备下方设置接油盘,油品回收再利用,防止油品污染土地。
固体废弃物应分类堆放,并有明显的标志(如有毒有害、可回收、不可回收等)。危险固体废弃物必须分类收集,封闭存放,积攒一定数量后由各单位委托当地有资质的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并留存委托书。对油漆、稀料、胶、脱模剂、油等包装物可由厂家回收的尽量由厂家收回。 对打印机墨盒、复印机墨盒、硒鼓、色带、电池、涂改液等办公用品应实现以旧换新,以便于废弃物的回收,并尽可能由厂家回收处理。应建立保持回收处置记录。
可回收再用的一般废弃物须分类收集,并交给废品回收单位。如能重复使用的尽量重复使用(如双面使用废旧纸张、钢筋头再利用等)。对钻头、刀片、焊条头等一些五金工具应实现以旧换新,同时保留回收记录。
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对于碎石、土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不得露天存放。应及时收集、清理,采用袋装、灰斗或其他容器集中后进行运输,严禁从建筑物生向地面直接抛撒垃圾。生活垃圾应及时清理。垃圾清运过程中,易产生扬尘的垃圾,应先适量洒水后再清运。
固体废弃物清运单位必须有准运证,并让其提供废弃物收购、接纳单位资质证明和经营许可证,与其签订《 固体废弃物清运协议》。复印准运证、资质证明、经营许可证与《固体废弃物消纳登记表》一并存档。
四、控制噪声、控制光污染,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提倡文明施工,加强人为噪声的管理,进行进场培训,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生产人员防噪扰民的自觉意识。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尽量选用环保型低噪声振捣器,振捣器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与保养。振捣混凝土时禁止接触模板与钢筋,并做到快插慢拔,应配备相应人员控制电源线的开关,防止振捣器空转。清理维修模板时禁止猛烈敲打。脚手架支拆、搬运、修理等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减少人为噪声。
合理安排施工生产时间,使产生噪声大的工序尽量在白天进行。施工时间应安排在6:00 一22 :00 进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施工或特殊需要夜间施工的,必须在施工前到工程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环保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施工。项目部要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周边居民工作。夜间施工时尽量采用隔音布、低噪声振捣棒等方法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材料运输车辆进人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必须轻拿轻放。
每年高考、中考期间,严格控制施工时间,不得夜间施工。
夜间施工,要合理布置现场照明,应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照明灯必须有定型灯罩,能有效控制灯光方向和范围,并尽量选用节能型灯具。在保证施工现场施工作业面有足够光照的条件下,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发展前景;施工管理
前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大众对于生活品质与物质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不加节制地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使得社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环境负担。作为一个高能耗的行业,建筑行业的发展给环境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要满足和谐社会的建设需求,就必须使自然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达到平衡的状态,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进行绿色化的发展,才能够满足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建筑施工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建筑行业绿色化发展。笔者选择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前景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1、绿色建筑与施工的特点分析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就是对有限的自然能源与社会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减少单位施工量中的能耗,减少建筑施工对周围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大众生活影响。在最低的能源消耗基础之上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一般来讲,绿色建筑与施工具有以下几点特点:
第一,传统的建筑结构较为封闭,在设计理论方案希望与自然环境进行完全的隔离,这就使得传统的建筑环境对于居住者的健康产生不利用影响。而绿色建筑将建筑物的施工与自然的发展进行联系,将建筑物的内部与外部进行联通,使建筑物室内的环境可以进行自然调节。
第二,传统的建筑物是一种商品,建筑物的形式会根据社会大众的想法进行设计。在施工过程当中也不会注意到环境资源的破坏与利用效率,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进行过度地指化生产。但是,绿色建筑与施工则是一种资源,在最小的能源消耗的基础之上进行生态利用,在许多领域获得综合性利益。
第三,传统的建筑会出现建筑设计与生产的标准化,建筑形式过于单一,虽然南北建筑风格有较大差别,但这也就是全国的建筑形式基本样本。而绿色建筑与施工加强对本地建筑材料的利用,建筑的形式与当地的气候与自然资源有很大关系,建筑物的形式会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第四,传统的建筑物只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建筑物当地的环境负责,这与绿色建筑与施工有着本质性的差异。绿色建筑与施工,在建筑的合理使用年限之内,为居住者提供健康的环境,保证居住者可以高效使用建筑空间。在最后,绿色建筑会与自然共生,减少建筑物对于资源的需求,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五,传统的建筑物的能耗较大,建筑物的建设很有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但环保型建筑物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能量损耗,更有一些环保型建筑物能够自己产生可利用的再生资源。
2、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前景分析
环保型建筑物的工程发展是构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绿色建筑的关键。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已经被更多的人接受。开展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是许多建筑工程企业的研究重点。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在当代社会具有大好的发展前景,下面,我们就来对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
2.1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者思想观念的科学化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会将绿色建筑作为自己的建设目标,将绿色施工作为自己的实践任务。企业最高管理者在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过程当中,会不断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对绿色建筑与施工的发展进行理论基础的奠基。更多的绿色发展战略会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发展指导文件。在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过程当中,建筑施工企业要引导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一场“绿色革命”。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者会直接参与到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改革工作当中,建立起明确的绿色施工管理与指导部门,监督与管理绿色施工工作。专职的绿色施工人员会成为一种新兴职位,促进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
2.2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升级优化
在《绿色施工导则》当中,对于绿色施工的施工管理工作具有明确的规定。在开展绿色工程的施工之时,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包括许多内容。比如说组织管理工作,规划管理工作以及实施管理与诱人管理等等。在施工管理的过程当中,施工工程的管理者会成为关键,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基础。施工企业应当以施工管理人员为核心,对各个部门与相关人员进行调动,明确绿色施工的管理体系,制定出符合施工实际情况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是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只有建立了明确的管理体系,才能使管理制度得提到,管理方案的合理程度提高。动态管理是绿色施工管理的重要方法,从施工的整体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基中包括对施工设计、施工准备工作、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等等。另外,绿色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还要从工程的特点出发,对绿色施工进行大力宣传,使每一位建筑施工的参与者都能了解绿色施工的含义。在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中,绿色建筑与施工的知识培训活动也会越发丰富,宣传力度的提高会使每一位建筑工程的工作人员具有绿色意识,施工氛围得以绿色化。
2.3能源利用绿色化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的支持。对能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是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发展的必然。一般来讲,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会用到天然气、煤与电、汽油与柴油等多种能源。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管理人员需要对能源结构进行工,保证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绿色建筑与施工现场的能源浪费问题十分重要。
在电能使用绿色化发现,建筑施工的用电量会得到控制,施工现场的办公室以及机械设备的电源需要及时进行切断。在施工现场与建筑物当中要尽可能安装低能与节能的电器设备。施工管理者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使电能得到度地指。其次,在设备的应用方面。要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使设备长期保持在正规的运行状态,加强设备的使用效率,促进建筑施工效率的加强。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发展的绿色化已经在为必然。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不仅是建筑行业自身的需求,更是社会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希望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士认识到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重要性,从实际出发,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绿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牧.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分析[J].中外建筑.2010(09):63-65
[2]. 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2008(09):75-77
关键词:绿色节能环境保护节能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绿色施工技术概况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在工程建设中,应确保质量及安全等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2实施绿色施工的技术要点
2.1环境保护技术要点
(1)扬尘控制
土方工程是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工程,对于运输土方的车辆,必须采取密闭措施,保证车辆的清洁,在施工现场出口处设置洗车槽对进出口车辆进行清洗,对于土方施工段,通过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使作业区扬尘的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施工区域外。
(2)水污染控制
在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污水处理措施,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施工污水不能随意排放,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后决定是否进行排放,加强对地下水环境保护。基础采用明沟排水措施,尽量减少对地下水的抽取;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3)土壤保护
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为防止施工造成水土流失及侵蚀,应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
(4)有效控制施工噪声:严格按照规定分时段施工,施工低噪声、低振动设备和机具,设置隔音棚等等
2.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
(1) 结构材料
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可以有效的节约材料;通过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结构工程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进而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以便节省结构材料。
(2)围护材料
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新型砌体技术技术――“自保温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体系”更能噶偶降低35-50%的钢筋使用量、不需要建筑模板。
(3)装饰装修材料
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各类油漆及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幕墙及各类预留预埋应与结构施工同步进行;木制品及木装饰用料、玻璃等各类板材等宜在工厂采购或定制。
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1)提高用水效率
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2)非传统水源利用
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3)用水安全: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4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要点
(1) 节能措施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2)机械设备与机具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制定用能管理办法,设定每平方米建筑施工能耗目标值,竣工时提供能耗监测记录及每平方米实际能耗值。主要监测并记录施工过程中工作区、设备区和生活区的能耗;施工中主要材料、设备从工厂到施工现场运输的能耗以及施工废弃物从现场到废弃物处理中心运输的能耗。
2.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
(1)临时用地指标
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2)临时用地保护
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3)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2.6推广使用创新施工技术,提高效率,减少消耗:
施工全过程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管理,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
建筑结构、装修、安装等施工过程采用虚拟仿真技术,使得我们可以提前对其视觉效果和使用效率进行评估和预演,有效降低设计和施工风险,极大提高设计和施工效率;
结构的装配式施工方式占结构施工总量的70%。------可以稍微展开论述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程施工中全面应用的体现,绿色施工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等,通过加强发展节能减排的战略, 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杰.建筑工程施工绿色化探讨.福建建材,节能与环保 2010
关键词:绿色施工;含义;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施工含义及其特点
绿色施工是在保证质量、安全等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施工活动,可以归纳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系统化
施工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场地、机具、材料、后勤设施等准备),施工运行、设备维修和竣工后施工场地的生态复原等等。绿色施工要求从施工组织设计开始的施工全过程(全系统)都要贯彻绿色施工的原则。
(二)信息化
绿色施工采取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信息化施工,这是一种依靠动态参数(作业机械和施工现场信息)实施定量、动态(实时)施工管理的绿色施工方式。它运用硬件(传感器、电视摄像机、GPS系统、遥控装置、微机……等)和计算软件进行施工运行管理、机械管理、劳务管理等,从而可以优选最适宜的匹配机种、机台数量并能实时调配,以最少的机种和机台数量高效完成工程任务,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标。
(三)一体化
一体化施工指使用单台工程机械可以连续地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机种和数量,消除工序衔接的停闲时间,减少施工人员,从而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二、绿色施工的措施
(一)节能与能源利用
1、机械设备与机具
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2、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其外墙窗设遮阳设施。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生活区内的淋浴室可采用空气源热水泵,这种加热方式既能够满足员工及工人的淋浴需求,又降低了用水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3、施工用电及照明
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二)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
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与周边环境的特点相结合,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基础施工阶段、主体阶段、装饰装修阶段与机电安装阶段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做到场地规划利用减少占有土地的原则。施工中挖出的弃土,在堆放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施工现场物料堆放紧凑,施工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减少土地占用。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必须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如冲洗池、卫生间采用节水型水龙头,低水量冲洗便器等,施工现场使用环保型移动厕所。废水重复利用,现场清洗车轮、洒水压尘一律使用经沉淀后的中水,节约水资源。
在可能的场所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重新利用雨水或施工废水等措施来减少施工期间的用水量。
在施工出入口设置自动洗车装置系统,自动洗车装置系统的原理是收集雨水及回收施工用水汇集到三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的水通过过滤进入蓄水池内,再采用水泵抽送将其输送到自动洗车冲洗设备。然后进入下一步循环,如右图所示。
在雨水充沛的地区可以采用“地下室顶板雨水有组织收集系统”,在地下室顶板上分区钻孔设置雨水地漏收集口,采用PVC管道将雨水自行汇集到蓄水池,然后用于混凝土养护、喷雾降尘、自动洗车等。
(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建筑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原材料的使用和建造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采用定型大钢模作为筒体和剪力墙的模板,保证了平整度和垂直度可省去砂浆抹灰层,柱子采用定尺镜面板作模板,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阳角方正,可省去砂浆抹灰层,短木枋采用木枋对接机械进行接长,以便二次使用。
利用施工废弃物管理计划等措施。设定填埋转移的目标,采用施工废弃物管理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考虑回收场地清理碎片、硬纸板、金属、砖石、混凝土、塑料、干净的木料、玻璃、石膏墙板、地毯和保温层。在建筑场地规划一块特定区域用于回收和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回收工作。明确运输者和回收者负责处理这些材料。注:再利用包括将材料捐献给慈善机构,如人道主义提供住所的机构。
对于混凝土的余料利用:可制作为过梁、临时道路硬化;落地灰的再利用、加气块的粉碎技术再利用。某项目对于商品砼将确保利用预算准确,并在每次浇筑砼前安排好余料使用计划,比如少量多余砼用于场地硬化或作为砌块导墙使用。
(五)环境保护
1、选择低挥发性材料
在施工文件中规定使用低VOC材料。明确表明黏合剂和密封剂的VOC限制标准。建筑内(定义为建筑防水系统内部和场地内部)所使用的油漆和涂料应符合以下标准。在施工文件中规定使用低VOC的油漆和涂料。明确表明油漆和涂料的VOC限制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追踪所有室内油漆和涂料的VOC含量。
2、粉尘污染控制
在施工现场四周隔挡高度位置设立符合规范的粉尘污染监测点,对各个监测点的施工阶段粉尘污染值进行实测,要求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3。土方作业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结构施工、安装装饰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3、噪音污染控制
项目定期使用噪声测试仪对现场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机械要尽量选用噪声小的机器设备。装修及机电工程施工尽量做到先封闭后施工。设立石材加工间,并设降噪封闭措施。调整施工噪声分部时间,根据环保噪声标准日夜要求的不同,合理协调安排施工分项的时间,将容易产生噪声污染的分项如混凝土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
4、生态污染的控制措施
生态污染的控制措施主要是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土地现场的清理和复耕工作;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通过沉淀池先对泥浆进行沉淀,再通过密封性良好的运输车将沉渣运至废弃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