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劳动力范文

农村劳动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劳动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劳动力

第1篇:农村劳动力范文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现状

吉林省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制定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把劳务输出作为实施开放带动、县域突破,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几年来,通过开展小城镇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劳务输出转移,向非耕地产业转移,向设施农业转移,不断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流动,已逐步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对全省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劳动力资源管理是推动劳动力有效开发和有序流动的基础,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是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形成的档案内容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劳动力资源个人档案。主要包括:

(1)农村劳动力个人自然状况(男满16-60周岁、女满16-55周岁范围内的农村劳动力)。其内容包括:劳动力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学历、政治面貌、婚姻、职务、职称、经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信息材料;

(2)生产经营状况。其主要内容包括:在乡从事种植、养殖及农副业等情况;外出务工地址、单位、时间、从事的行业、工种、业务等级和工资;主要劳动技能和专长等信息材料;

(3)家庭自然状况。其主要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关系;土地承包、生产工具;家庭收入与经济来源等信息材料;

(4)从事社会活动状况。其主要内容包括:参加党派、民间组织、入伍、退役;社会职务;参加国内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考察等信息材料;

(5)其他情况。主要包括:社会诚信、遵纪守法、奖励及鉴定、考核等信息材料;

2、农村劳动力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调查、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情况、就地转移人员情况、劳务输出人员情况、劳动力培训意向、农村劳动力求职意向、农村劳动力合作医疗参加人员各类登记表、汇总表;农村劳动力用工合同、签约;劳动保险证明材料等;

3、公务文书档案。主要包括:建立农村劳动力管理组织机构、乡(镇)、村级保障服务站(所)管理制度、工作职责以及各类人员工作目标责任制;召开农村劳动力工作会议材料;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劳动技能培训、组织输出护送、回访慰问、维权服务等工作环节中形成的材料等。这些档案材料的形成和规范管理,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管理以及劳务输出工作的推进,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调查目前吉林省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处于三种状况:劳动力资源管理建档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领导高度重视。许多县(市、区)乡(镇)都将其纳入议事日程,确定专(兼)职人员管理档案,在本区域内初步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工作要求,对劳动力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进行了及时收集、规范管理,定期归档,使建档工作与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同步发展。调查组来到敦化市,参观了他们的劳动就业服务站。敦化市为了突破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实现劳务输出的良性发展,在全国率先为农村劳动力全部建立档案。同时,还建立了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实行动态管理。全市的300个自然村的10.7万农民,像学生、工人、干部一样,有了自己的档案。目前,敦化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劳动力资源数字清、转移输出渠道畅、跟踪服务及时到位的良好态势。档案在劳动力资源管理和输出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促进农村整体经济发展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调查组也看到各级政府和一些相关部门,对劳动力资源管理建档工作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档案的形成和管理呈自流型,建档工作与劳动力资源管理不同步。如:有的县(市、区),劳动力资源管理和劳务输出档案的形成和管理“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中心。

还有的县(市、区)乡(镇),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建档工作无人问津,此类情况在全省占有一定的比例。

二、制约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主要因素

调查中调查组了解到,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对劳动力资源管理建档工作还缺乏认识,因此对在这项工作中形成档案材料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档案无专人管理,材料不齐全、归档不完整,甚至分散管理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二是广大农民群众档案意识淡漠,不知道什么是档案,也不清楚建立档案对自己有什么作用。外出打工只知道携带劳动工具,不清楚还要随身携带自己的档案。使供需双方无法实现信息对接。三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档案部门对劳动力资源管理建档工作没能及时跟踪研究和探索,劳动力资源建档工作没有可遵循的办法和规范,导致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的形成和管理“顺其自然”。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档案在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作用的发挥,同时也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长效机制

面对吉林省劳动力资源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工作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适时进行规范引导,就可能出现断档情形,给今后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必须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长效机制。

1. 提高认识,纳入日程。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管理、开发等活动形成,反映了劳动力自身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和重要依据。如果只重视劳动力资源管理和劳务输出工作,而忽视其建档工作,势必给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科学决策造成失误。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个层面对劳动力资源管理建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建档工作纳入日程,纳入劳务输出工作程序,在一手抓劳动力输出管理工作的同时,一手抓好建档工作,统筹兼顾,确保这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2.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支持,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工作,同样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分工负责,这项工作就很难启动和发展。因此,应由政府挂帅,主管劳动保障的部门牵头,成立由档案、农业等部门参加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涉农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职能作用,相互配合,切实保证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建档工作任务的落实。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尤其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和优势,及时介入此项工作,积极研究、探索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实际,制定档案管理规范和办法,开展跟踪指导,提供有效服务,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和劳务输出铺路搭桥。

3. 完善基础,规范管理。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档案形成于劳动力资源管理相关部门,其档案材料的内在质量关系到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成败。如果档案材料形成不规范、数据不准确、收集不齐全、整理不科学,都将制约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发挥。因此,劳动力资源管理相关部门应把好档案材料的形成和归档关,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基础工作,确保劳动力资源管理数据准确、归档完整、管理规范、有效利用,为劳动力资源的开发、输出提供保障。

第2篇:农村劳动力范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农村劳动力素质;中国人力资源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产业分布的非对称性也有所扩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自由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区域产业集聚现象越发明显,形成了以广东、山东、浙江、江苏、上海为代表的东部外向型工业带。从1989年起侯鸟式的“民工潮”一直冲荡着中国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能源消费市场,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全国的迁移人口超过1.31亿,其中跨省迁移3392万人。如此大规模的全国范围内的劳动力流动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中也是不多见的。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表现出以下两大特征:

1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规模巨大、距离较远且多分布于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的行业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迫切需要在农业生产之外再获得一部分的非农业收入。而事实上,这种流动与转移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都一直存在,但当时的方式是一种“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转移模式为主,只是由于在竞争的压力下,“乡镇企业资本增加的速度逐渐加快,吸纳劳动力的速度相应减缓。农村劳动力面临着越来越强烈的跨区域转移的压力。在这种情形下,作为流动劳动力主体的内地剩余劳动力,必然向能够提供工作机会较多,均衡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转移。首先由于省际之间基础设施的相对滞后,东部沿海成为加工贸易型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加工贸易以低技术含量的非熟练劳动密集型的环节为主,其创造出的劳动力需求除了给本地农业剩余劳力提供就业机会,还吸引大量内地劳动力;其次沿海地区由于更靠近国外市场,当地的个体私营企业在管制解除之后借助相对较大的市场(国内和国外市场)获得迅速发展,其所创造的劳动力需要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得不从外地补充;再次工业在自身规模经济特征的作用下,所创造出的“后向联系”使得资本要素开始向东部汇集,而这种产业转移也创造出更多的劳动力需求。这就意味着其所能提供的均衡工资水平和就业机会远高于内地工业,并且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非常宽泛,而农民的跨省流动就是追求两个简单的目的:一是工作机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农民工倾向于向工业化程度较高、非国有经济较多,从而工作机会较多的地区迁移。而一旦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这种丰富的机会,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会涌入城市,下表是1999-2003年间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的数据:

表1显示90年代后期随着东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出的速度与距离也明显增强。二是农民工倾向于流入名义工资水平较高的省份,这样即使他们所进入的并非高利润行业,也能获得较之其他地区或是农业生产更高的报酬,下表是2000年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就业的产业分布以及1997、1998年各行业农村劳动力从外地汇寄款统计:

表3显示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产业中的分布主要集中与知识与技能要求不高的行业,农民工更选择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建筑业等行业就业,并且从事的是本地劳动力不愿从事的比较累、脏、危险的工种,由于农民工的职业身份决定了他们不能够进入到城市的正式就业体系中来,而只能在非正规的、与城市居民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机会。同时,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大多保持着原来的消费模式,储蓄倾向很高,通常把工作挣得的钱中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寄回家乡,很少照顾到自己在城市的生活质量。这些条件保证了农民工在现代城市产业体系中能够得到较之农业生产高得多的积累,从而分享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果。2外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不高,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也不明显

由于中国的经济结构呈现着明显的三元化特征:即城市经济、农村工商业经济及农业经济,不同经济的技术水平不同,对人力资本需求的层次和量也有所不同,由之引起的收入差距也会有显著不同。而第一产业较之其他行业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支出与收入的对应水平也低,再加上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产品和要素的市场结构与相对价格等因素综合影响,就造成了农业生产中“低投入、低收益、低效率”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农户的“高投入、低收入、低素质”问题,反映了中国当前的农业发展不仅比较效益低下,而且缺乏获取资源的竞争能力。如下表:

而这种不协调的生产方式对农村居民中文化水平较低的部分压力更大,他们既缺乏农业生产资料,又缺乏理解科技与信息的能力,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中浪费大量的劳动能力与劳动时间。对他们而言,与其在农业生产中付出大量的劳动而获取不到较高的收入,还不如在城市中从事一些危险性大、劳动强度高但收入也较高的工作。而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也提供了许多这样的机会,由于数量化的粗放经济仍然在经济活动中占据优势,所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降低生产成本而不是获取科技垄断优势,而这种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报酬对农民特别是低教育水平的农民仍然有相当的吸引力,这就使农业人口中初中以上学历的部分较多地流在了农村,而小学及文盲半文盲的部分更多地流向了城市。而更明显的是,对于中国这种土地资源有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集体化大生产不发达的国家而言,这种农业人口的流出并不会对数量化的农业生产造成多少效率上的丧失,如下表所示:

这种低素质农业人口的大规模转移会压制城市产业升级的步伐,并在未来的产业发展进程中成为可能被淘汰的对象。所以,如果不配合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计划提升,农民教育与再教育投资的迅速增长,则这些低素质农民工必然会在将来成为社会的弃儿,一方面是城市经济转型与升级的加速将不断限制其获取就业机会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长期脱离农业生产使其所拥有的农业生产资料、农业信息与农业知识更加匮乏,较之于那些留在农村的相对高素质居民,他们在农业生产、土地经营、多样化种植和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都毫无竞争优势可言,其结果只能是造成这些人口既难以在城市立足又很难重新适应农业生产,成为在城市边缘游荡的流民。

参考文献

[1]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

[2]张照新,宋洪远.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Z].中国农村观察,2002,(1).

[3]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9.

[4]蔡昉.劳动力流动、择业与自组织过程中的经济理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7,(4).

[5]侯风云.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

[6]侯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2).

[7]侯风云.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收入与人力资本状况相关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4,(4).

第3篇:农村劳动力范文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现状;调查;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313-01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永寿县地处关中北部、渭北黄土高原南缘,土地面积大,境内沟壑纵横,是国家划定的贫困县之一,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劳动力在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繁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自身也遇到了困境和问题,原有的生产劳动模式逐渐被淘汰,新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不断被引进应用,农村劳动力要生存、要发展,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在全县随机选择4个镇对其劳动力进行了初步调查。

1 调查概况

1.1 调查地点

随机选择永寿县监军镇的永寿村、西寨村、固县村、冯家庄村、干堡村、蒿店村、新勤村;永平镇的前进村、底角沟村;永太镇的车村、宜家塬村、马究村;仪井镇的北曹村、王家咀村、宋家村;共4个镇15个村,271户,480人进行调查。

1.2 调查内容

2011年1—12月,主要对被调查者的年龄结构、性别构成、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年收入、参加经济合作组织及接受技能培训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龄结构

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480人)18~30岁、31~45岁、46~60岁、61岁以上人数分别为116、109、75、180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4.2%、22.7%、15.6%、37.5%。其中,18~60岁有劳动能力的共300人,占62.5%,是当前农村的主要劳动力,但这部分劳动力以外出打工者居多。61岁以上无劳动能力的180人,占37.5%,故不计入除性别比例外其他调查。

2.2 性别比例

在永寿县所调查的劳动力中,男性共248人、女性共232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51.7%、48.3%,男性劳动力以在外打工者居多。

2.3 文化程度

所调查的劳动力中,文盲83人、小学文化101人、初中文化71人、高中文化45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7.7%、33.7%、23.7%、15.0%,文化程度高的劳动力以在外打工者、办养殖场、当小老板者居多。

2.4 职业结构

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仍然以种植业为主。从事种植业258人、办养殖场21人、当小老板10人、无业11人,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86.0%、7.0%、3.3%、3.7%。农村劳动力以务农种地为主,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多数年龄偏大,只有在农闲时打零工、农忙时回家种地,打工天数最多的288 d,最少的32 d。在外地打工的98人,年龄全部在50岁以下。从事养殖业的以养猪居多,均为小规模、低标准养殖,缺乏市场竞争力。小老板指从事农产品加工、运输、建材加工、民房建筑的包小工头等。办养殖场或当小老板的劳动力年龄在30岁左右,这些人文化程度高,积极参与相关技能培训,对新技术接受快,有闯劲。无业主要是因病、残失去劳动能力的劳动力。

2.5 收入情况

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年收入最低的1 700元,多为年龄大、在县内打零工的人;年收入最高为93 200元,多为在外打工、办养殖场、当小老板的人。在所调查的300人中,他们所在家庭人均年纯收入5 510元,比全县平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 457元)高1%。

2.6 参与合作组织情况

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参与合作组织的有79人,未参与任何组织的有221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6.3%、73.7%。合作组织主要涉及果业生产及销售、养殖、建材加工、手工制作等。

2.7 接受技能培训情况

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接受技能培训的68人、未接受任何培训的232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2.7%、77.3%。其技能培训主要有果业生产技术、养殖技术、手工制作技术等。

3 结论与建议

当前农村劳动力现状主要表现为,18~60岁有劳动能力、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力流出农村,在农村以种植业为主的劳动力以老、弱、妇女居多。这些人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新事物慢,大多思想守旧、满足现状,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种植业为主,收入有限,参与合作组织的仅占26.3%,接受技能培训的仅占22.7%,对学习科技知识培训没兴趣。农村劳动力从事的职业以种植、养殖为主,主要是年龄大的人,年龄小的新一代劳动力,对农业生产技术掌握的很少,外出

打工者居多。

3.1 对农村劳动力加强技能培训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手把手、面对面进行现场培训、集中培训、分类指导、实地观摩交流等方法,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资源,通过开设专栏、安排专题讲座等,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必要的资金保障、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搞好基础设施建没,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使其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1-2]。

3.2 鼓励农民参加合作组织

成立更多切合实际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吸引农村劳动力参与其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断拓宽劳动者收入渠道。

3.3 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

采取抓典型、树样板的方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培养经营规模较大、示范带动能力较强、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特长的生产能手、农村经纪人、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能工巧匠等农村实用型人才,提高其科技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3-4]。

4 参考文献

[1] 乔宏星,马晓娟.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与建议[J].农技服务,2011,28(11):1646,1652.

[2] 焦敏,王红梅.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J].农技服务,2012,29(2):233-235.

第4篇:农村劳动力范文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大省。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就有以无为保姆为代表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被人们誉为“皖军”,与川军、湘军、豫军、赣军等齐名,形成中国的民工潮。千万“皖军”浩浩荡荡,足迹遍布京、津、沪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

那么,这些在外务工的安徽籍农民工到底过得如何?他们为什么外出务工?工作如何?收入如何?生活又如何?他们又面临着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呢?

近日,国家统计局安徽省调查总队就此在安徽33个县(市、区)进行了调查。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60份。调查对象为农村家庭成员中外出从业者与举家外出家庭。

从获得的调查数字信息显示:2007年,相对于安徽省2006年农村外出的1046.1万劳动力,增长了4%,增幅处于相对稳定增长期,而值得注意的是外出劳动力从业现状有喜有忧,且喜大于忧。

4.4%成为私营企业主

2000年,安徽农民劳动力2821.5万人,流动劳动力在外地的时间按超过半年计算,就有513万人,其中安庆、阜阳、六安三地流动劳动力占全省50%以上。如果把短期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计算在内,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有800万以上,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8%。

现在,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已经在1100万以上,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有些地方占50%左右。流向省外的劳动力按流量大小排在前列的省区依次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北京、福建、天津、山东、新疆等,其中前5个省市吸纳了安徽流动劳动力76.3%。这说明过去以“空间距离远近来决定流向”的情况,正在逐步转向“以经济发达和资源丰富程度来决定流向”。

这些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驱动力各异,但是最主要还是追求收入最大化与未来发展。本次调查显示,85.9%举家外出家庭是“为多挣钱,改善生活”,61.1%是“寻找更合适自己发展的地方和职业”,48.6%是“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23.5%是“务农太辛苦,羡慕城市生活”,23.2%是“在家无事可干”,而“没有耕地”、“逃避家庭和社会矛盾”的分别占10.8%和3.5%;

在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女性外出的规模和频率正在得到迅速提高,流动的主动性正在加强,男性占57.4%,女性占42.6%,男女比例为134.6:100。这可以看做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从年龄结果上看,20―34岁人群占外出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4%,40岁以上的人群则呈递减趋势。

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中68%在民营企业就业,其中有4.4%已在流入地脱颖而出成为私营企业主,甚至成为拥有资产上亿、上10亿的企业家。其他的自谋职业、从事营销经营、充当自营劳动者占17.7%;大部分则为各类企业和家庭的雇员。即便在从事雇员的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中,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逐步在从低层次转向较高层次,本次调查的数据还显示,他们成为单位负责人或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占到了整个调查人群的7.6%。

也许正是务工层次的提高,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安徽省内的平均水平。从收入来看,独自外出从业者的月人均纯收入,2006年为1324元,是同期安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中的劳均纯收入的3.73倍;2007年为1638元,是同期安徽劳均纯收入的3.89倍。

从消费支出看,独自外出从业者2007年每月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1.5元,是同期安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3.36倍,其中:交通和通讯、衣着、饮食支出是安徽农民平均消费水平的7.21倍、6.08倍和3.41倍。举家外出家庭的生活费支出也明显高于安徽农民的平均水平。2007年他们每月人均生活费支出448元,是安徽农民平均水平的1.95倍,其中:交通和通讯、衣着、食品消费支出最多,分别是安徽平均水平的2.89、2.31和1.91倍。这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同时,随着务工层次的提高,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从业也渐趋稳定,40%举家外出家庭有住房。独自外出从业者从事当前工作的时间人均29.5个月,其中28%的人在2000年之前就开始外出从业,举家外出从业者,30.5%是在2000年之前外出从业。与独自外出从业者相比,举家外出从业者更倾向于自家住房。31.4%的举家外出家庭在城镇购房居住;8.4%的家庭搭建住房;51.4%的家庭租房居住。举家外出从业者虽以租房为主,但2007年在城镇拥有住房者高达39.8%(包括自购住房和自建住房)。购房者主要集中在35至45岁,收入相对稳定,比较适应城镇生活。而独自外出从业的购房者仅占2%,搭建住房的占5.3%,住集体宿舍比重高达44.1%,租房的比例也高达43.9%。这些都是历史性的进步,对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产生了促进作用。

56.4%从未接受技术培训

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面临着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困难。这些问题与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外出途经狭窄,仍然依靠劳动者自我闯市场,寻找就业岗位。在本次调查的受访对象中,73.7%的外出农村劳动力是通过同乡、亲友找到工作;13.3%的受访对象是自由就业;另外还有7.3%的受访对象是通过职业中价机构、劳务市场和招聘会找到工作;3.8%的受访对象是由“包工头、老板直接招募”;而“由家乡政府、社会组织介绍”找到工作的仅占0.5%。

足见,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仍然还是通过亲友介绍,地方政府在劳务经济的服务上仍然十分薄弱。而正是由于外出就业渠道的“陈旧”,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在找工作过程中有14.1%被欺骗过。

其次,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未能有效地帮助找到工作。农民外出从事工作技术含量一般较低。本次调查显示,独自外出从业者,49.8%是建筑、市政环卫等普通工人;12.7%是技术工人;11.4%是各类服务人员和一般职员;12.3%是个体业主或小商小贩及其他人员。而需要有较多经验和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占13.8%。与此相互印证的是,在本次调查中,独自外出从业者中,84.1%的人过去一年中未受过技培训;56.4%的人从未受过技术培训。在已经受过技术培训的人当中,51.4%的人认为技术培训对找工作“有一定帮助”;36.8%的人认为技术培训对找工作“非常有帮助”;也有11.8%的人认为技术培训对找工作“没有帮助”。

三是外出农村劳动力遭遇的教育制度困境一直没有改变。外出从业农民普遍重视子女教育,为让孩子受到良好的城镇教育,他们应支付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在独自外出从业者中,有11%的人把孩子带到从业地上学。这些在外地从业地上学的孩子中,在公办学校上学的占44%,在私立学校上学的占40%,在民工学校上学的占16%。他们都是外出从业者自己或通过亲戚与学校联系,使得孩子能够上学。这些在从业地上学的孩子人均支付学杂费2938元,其中借读费650元,所支付学杂费比当地居民高很多。举家外出家庭更重视孩子教育。他们外出从业的原因中,48.6%的人是“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他们的学龄孩子都在从业地上学,他们中87.4%的人在公办学校,在民工学校的仅占4.1%。平均每个孩子一年的学杂费1936元,其中借读、赞助费228元。

四是外出农村劳动力合同意识不强,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用工合同能够保护劳务供需双方的权益,外出从业应从签定用工合同开始,但很多人未能应用合同保护自己,以规避从业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在独自外出从业者中,70.5%的人未签定用工合同,而在所签定的合同中,无固定期合同和临时合同所占比重高达34.9%,签定固定期合同的,合同期也较短,平均仅14.1个月。非固定期合同和临时合同不规范、不合法,强调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和从业者义务的较多,保证从业者权利的较少。在合同签定过程中,一些用人较多的单位往往不直接

与从业者签合同,而是先与包工头签合同,包工头再与从业者签合同。很多签了合同的从业者,对合同的内容不了解。对合同的内容“比较清楚”的仅占67.2%,“完全不清楚”的占13.8%。

最后,拖欠工资现象仍然严重。在本次调查中,从业者在获取报酬的方式上,“干完领取、按周领取和按月领取”的占56.4%;“按季度领取、按半年领取、按年领取、工程完工后领取”的占20.7%;“支取生活费,以后补发”的占15.3%。按季(半年、年)或在工程完工后发放工资,依法都是变相拖欠工资行为。在独自外出从业者中,20.9%的人“偶尔被克扣”劳动报酬;2.1%的人“经常被克扣”;77.0%的人“未被克扣”。有69.7%的人被克扣的是正常工资;11.2%的人被克扣的是加班报酬;19.1%的人被克扣的是其他补助、津贴和资金。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多数农村外出劳动力是直接找老板,而老板往往找理由拖延或搪塞,从业者无可奈何。有的因农民工为讨工资闹事,影响社会稳定,政府相关部门才出面调处解决问题。

上述这些数字情况表明:当前农民工的处境依然令人揪心!

第5篇:农村劳动力范文

兰洋镇是海南旅游重镇,这里的温泉特别是冷热泉闻名遐迩。同时,兰洋镇又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多,旱地面积大,土壤熟化程度不高,单位面积产量低,而制约兰洋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的问题。因此,如何迅速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就摆到了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的面前。

有着十多年农村工作经历的镇党委书记陈海洁认为: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一方面必须要让农民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尽快掌握科技知识,提高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必须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把专家教授请进来,让人家把科研成果拿来试验,这样不仅增强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信心,也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尽快转化,使农村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的方向转变。陈海洁率领镇党委一班人,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作为振兴兰洋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与海南大学和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推进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为全镇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陈海洁介绍,目前,该镇在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大力支持下,“百名村官上大学”科普工程已经正式实施,这是该镇实施“农科教”一体化的重要标志。参加此次学习的对象是镇干部和各村(居)委会的书记、主任,共60多人,学时为一年;通过学习,学员熟练掌握橡胶栽培学、土壤肥料学、热带农业气象学、公共写作、木薯栽培学、甘蔗栽培学、龙眼和荔枝栽培学、农药使用技术、水稻栽培学、农业经济管理学、养猪和养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学员完成规定学习内容后,经考试合格的,由校方颁发结业证书;参加成人高考录取的,免修该课程内容,其他课程考试合格后,发给大专毕业证书。在此之前,该镇已和其他大专院校进行了有益的合作,为农民成功举办了13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

第6篇:农村劳动力范文

关键词:转移;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问题与对策

转移农村劳动力既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一般说来,一个地区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尤其是就地转移率越高。2007年江苏省苏、锡、常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就业转移率达77.1%,其中就地转移率约占95%左右。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有利于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而且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协调城乡发展、缩减区域差距。因此,研究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将对广大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概况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率逐年提高、态势良好。概述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地域上以就地就近为主。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总体上以就地转移为主。据统计,至“十五”期末,无锡市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人数为116.4万,占农村总就业人数的96.1%,而跨省、市就业的仅为4.7万,占农村总就业人数的3.9%[1]。另据常州市的调查显示,2004年已就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76.6%,向乡外、县内转移的占10%,向县外、市内转移的占5.4%,真正到常州市之外务工的仅占8%[2]。随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速、农村经济增长带的出现和工业园区的兴起,农村劳动力向市(县)、区及中心镇集中转移的趋势日渐加速。

2.在择业上以二三产业为主。当前,苏南地区农民的择业结构已由一二三产业转向二三一的产业顺序。据统计,无锡市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人员分别占农村就业总数的11.8%、、61.2%和27%[1]。常州市从事第二产业的农业劳动力占39.7%,从事第三产业的占32.3%[2]。但在第二三产业中,又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具有极强的同质性。

3.在操作上城乡统一管理服务。目前,苏南地区已基本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制度。无锡市已将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管理服务体系、职业介绍和培训网络、社会保障等政策制度,实现了由城市向农村的覆盖和延伸。目前,全市36个街道、54个镇都已建立起劳动保障所,社区和村设有劳动保障工作站;到2007年全市青壮年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覆盖率已达79.8%、农村各类社会保障综合覆盖率已达87.5%[3]。

4.在身份上以亦工亦农为主。当前,苏南地区已转移就业的农民,多以兼业为主,其身份大多未发生根本变化。他们大多保留着土地承包权,平时在工厂做工,或从事非农产业;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属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亦工亦农型农民。

二、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尽管苏南地区快速发展的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但是,要进一步实现农民的有效转移,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制约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传统生活水平和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的影响,苏南地区的农民大多不愿到外地就业,满足于小富即安。据调查,在苏州市需要转移的50万农村劳动力中,愿意到外地就业的仅0.05万人[4]。同时,仍有部分远离城镇的农民习惯于以土地作为终生依赖,从而制约着农民非农化转移和向外转移。

农民偏低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当前,苏南地区一些领域出现大量紧缺性技术岗位与过剩性劳动力供给无法有效对接的结构性矛盾。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低下。据调查,无锡市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就有109.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84.6%,在岗技能型人才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例尚不足8%,农村技能型人才所占比例不足4%[5];苏州市拥有职业技能的农民,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0.52%,其中具有技能等级的占职业技能人员的58.86%和农村总劳动力总的6.19%[4]。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快了对传统农民的淘汰速度,而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需求则日趋强烈。三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的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四是第三产业的用人要求,已由单纯体力型、简单操作型转向智力型、技能型。显然,若不提升农民文化技能,“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结构性矛盾将更为突出[1]。

激烈的就业竞争挤压了农民的转移空间。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苏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深受挤压、难度加剧。其一,逐渐增多的失地农民加大转移难度。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苏南地区失地农民大幅增加。据统计,自1990年到2005年,苏州市共有56万农民失地,其中因失地而失业的农民10.72万,占农民总数的19.1%[6]。其二,外来务工人员挤压了本地农民的就业空间。由于外来劳动力一般能吃苦耐劳,对工资福利要求低,因而成为一些企业的首选对象。其三,每年扩增的高校、技校毕业生,也相对加剧了农民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

城乡二元结构阻滞了农民非农化转移的进程。当前,已实现非农化转移的农民,无论是福利待遇上,还是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上,尚比不上彻底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7]。究其根源,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及其严重影响。其一,在思想认识上,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地认为农民离村进城纯属市场自发行为,政府没有必要加以组织或干预,由此造成进城农民得不到对称、有效的转移信息和完善的服务平台。其二,在制度安排上,广大农民在就业培训、市场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长期得不到国家就业总体规划、政策法规的指导和扶持,进城就业无法与城镇劳动力公平竞争、同工同酬,成为徘徊在城乡之间的“边缘人”。其三,在身份地位上,仅限于农民就业方式、内容和地点的变化,而非生活状态和文化心理上的根本转变。其四,畸形发展的城市化,使得城市基础设施、人文环境等方面对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不堪重负[8],从而阻滞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进程。三、加快苏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下,从统筹城乡和区域就业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等方面,合理、有序、有力地推动这一进程。

统筹城乡和区域就业体制,为农民转移提供同等机会和有效保障。长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劳动力在享受就业服务方面,存在较大悬殊,严重制约着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亟须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打破就业壁垒,实现就业“数据集中、服务下延、城乡联网、信息共享”,形成城乡劳动者“一站式”就业服务网络管理体系。其二取消限制性就业政策和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实行劳务信息共享,为农民跨地区转移提供同等机会和条件。其三,将城乡之间、不同省市之间的社保体系联网,实现农民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等个人账户跨省、跨地区兑现,解除其异地就业的后顾之忧[9]。其四,逐步实现工资工时、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等政策法规与国际通行规则的有效接轨。

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载体。将农民转移到农产品加工、销售和服务等行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的重要形式。一要依托城市在经济、科技、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整合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形成具有江南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二要给予规模经营大户在土地流转、经营等方面更多的政策支持。三要积极吸引工商企业或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农业,发展各类为农村和农民服务的二、三产业。

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小城镇发展水平的高低。加快建设小城镇,不仅可以带动农村建筑、运输、生产和生活资料市场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转移空间,而且可以向农村传播城市文化、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

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为农民转移提供素质支撑。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比物的投资回报率要高得多,所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素质。一要逐步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二要实现总量就业向素质就业的转变。对有就业愿望、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进行重点培训、分层培训和定向培训,使其掌握几门专业技能,熟悉务工经商的政策法规。三要结合产业升级之机,引导农民树立人力资源观念、增强自我开发意识、加大对自身素质的投资力度。

此外,还可鼓励农民携带资本到外省市(县)或外国创业,为农民转移就业增辟新的空间、寻求无限机遇,形成“百万农民创业,带动千万农民就业”的富集效应,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缩减区域差距、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我市农村适龄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现状、目标和对策研究[R],2006-11-06.

[2]常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DB/OL].常州统计信息网2007-05-24.

[3]魏多.无锡市统筹城乡就业试点情况[EB/OL].中国劳动力市场网,/index/index.htm,2007-12-12.

[4]苏州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2006年度苏州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报告[R],2006.

[5]无锡市“十一五”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R].2007-02-16.

[6]苏州统计年鉴编委会.2005苏州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7]毛广雄.新形势下太湖流域城市化发展的反思与战略思考:第35卷[J].安徽农业科学,2007,(7):19.

第7篇:农村劳动力范文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现状问题;对策

0 引言

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逐渐对我国产生深层次影响,部分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相应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造成了一定冲击。2009下半年,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同比有所增长,但增幅比去年同期却有所下降。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果找不到工作,那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和农民能否奔小康的中重要问题。

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尽管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但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人为滞留,使得中国大批劳动力被长期禁固在农业而处于隐性剩余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两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7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1480万人,比上年的10973万人增加了507万人,增长4.62%。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外出就业总量增幅下降 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4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1994~1997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997~1999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1999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9~2006年年均转移400万人,年均增长约4%左右,2006~2008年增幅更是达到500万人左右。而到2008年的下半年开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到了2009年的下半年虽然有所增长,但增幅却只在3%。

1.2 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2009年,外出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福建省47.0%、江西省42.5%、安徽省35.6%、重庆市32.2%、河南省31.8%、四川省31.2%、湖北省30.1%。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3%,四川11.2%,安徽9.8%,江西8.6%,江苏6.9%,湖南6.7%,湖北6.6%,山东6.1%,重庆4.6%。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3.8%。

1.3 省内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 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和内陆的大中型城市相对工资收入比较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这些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调查显示,2007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有42.3%的人在自己的省内打工,而其中到省城打工的占20.7%。此外,分别有20.9%、11.6%和11.9%的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打工。与2006年相比,到环渤海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上升了5.7个百分点,到长三角地区、闽东南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分别下降了1.8和1.1个百分点。

1.4 就业方向劳动密集型产业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自身技术和知识的缺陷,主要工作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要求低,对学历要求低,但是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2008年进城务工人员所在行业的比例是:建筑施工业17.3%、电子电器业12.5%、制衣制鞋业12.7%、住宿餐饮业9.8%,这四个行业就占了全部农民工所在行业的一半以上。除了这些行业,还有些行业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务服务业6.1%、机械制造业5.8%商、食品制造业4.9%、居民服务业4.5%、交通运输业4.3%等。

1.5 外出农村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相对较高的年轻人 2006年,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65.5%和14.6%,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2008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67.7%和15.8%,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2006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5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28.6岁、26.1岁。2008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28.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8.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7.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0.4岁。

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 在土地、资本、技术乃至相关制度安排为既定的条件下,农业产出可看成是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函数,这种供给结构主要表现为农业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一般而言,在其他各方面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恰当的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所带来的产出肯定高于其他供给结构的产出。

2.2 农村内部产业结构失衡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内部的产业结构状况虽有明显改善,但由于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总体上主要表现为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法律、科技等咨询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且缺乏后劲等等。

2.3 现行土地制度的双重功能与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存在着矛盾

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具有经济和保障的双重功能。虽然最近我国的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还有一些农村农民对农业生产不抱有信心,产生了懈怠的心理,但是土地经济功能的削弱并没有让农民失去对土地的依赖。我国的土地保障影响着我国土地的经济性和规模经营,从而制约了土地的经济功能的发挥。这样造成了一种矛盾,既想去外出打工,又不想放弃农村户口。一方面,由于土地的经营模式造成的效率较低,这就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外出打工;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外出的打工者仍然对土地存在着依赖,因此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权。 2.4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几乎每一个外出打工人员都会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户籍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打工人员是不能够得到身份的转变的。因此出现了另一个矛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拥有了自主择业的权利,但是在户籍方面仍然难以得到身份上的转变。这种户籍制度导致大量的农村打工者在城市长期工作却难以得到城市户口,不能有和城市人同等的待遇,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旧的户籍制度与新的经济体制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3 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当前,我国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应该有这几种政策取向。

3.1 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挖掘农业的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业的内部就业机会,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进程,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3.2 依托工业化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工业化的进程推动着国家的服务业,交通业,建筑业等等其他各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能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种工业化的目的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使得城乡工业一体化,并达到城乡劳动力的一体化,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并注重行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前景的预测。

3.3 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 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在城镇化的进重中更多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产业结构上看,要大力发展农业的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从地区布局上看,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要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的发展乡镇企业,并增强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另外,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改变其布局分散,外部不经济和规模效益低下的状况,通过关联企业的乘数效应使现有乡镇企业的小城镇就业容量扩大。

3.4 调整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和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土地的规模经济,增强土地的经济功能,并实现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与跨越。政府要积极地、渐进式地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法地、自由地迁入到城市和城镇中,这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应该逐渐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另外,应该规范政府行为,禁止和取消政府机关对外地劳工的一切收费,在子女入学、税收、购买住房方面给予其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3.5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教育政策,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全面启动以传授应用技术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的职前、职后教育。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强化培训。

参考文献

[1]徐健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现代经济,2008,(6).

[2]林郁.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消费导论,2008,(9).

第8篇:农村劳动力范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非农业就业 影响因素

引言:

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就业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剩余也越来越多,非农业作为农村劳动生产力转化的第一步,对于提高农村经济收入与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农村劳动生产力的转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在这其间会受到许多的影响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其内部的影响因素,并且对农村非农就业做出长期规划,改善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就业前景,推动就业结构向非农化方向的转变。

1.非农业就业的影响因素

1.1家庭特征

家庭规模的大小是影响非农业就业的关键因素,家庭规模越大,经济压力就越大,家庭中的成员外出就业的可能性就越大,以此来缓解家庭压力。农村家庭中非农业就业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中有小孩上学或老人需要照顾,这对于劳动力的外出产生一定的阻力,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学习,有些人会选择留下来,另一方面就是大工地的借读费用太高,普通家庭难以支付。

第二:对于家庭中老人身体好的,可以代替青壮年照顾小孩,减轻了青壮年外出劳动的后顾之忧,大大提高了劳动力转化的几率,也给家庭的生活条件带来了转变。

第三:人均耕地面积越大的家庭,所需要的劳动力就越多,由于最近几年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民的种地补贴较多,有些人认为土地的收益会更多,对于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少的家庭,家庭劳动力外出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1.2个人特征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在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尤为严重,通常男性外出工作的可能性要比女性大,女性大多留在家庭照顾老人和孩子,这些因素限制了女性外出打工。

1.2.1年龄的限制

年龄的大小也是个人特征的限制因素,年轻人普遍喜欢外出工作,一方面是由于其思维活跃,适应能力比较强,想要过一种更好的生活,喜欢接受挑战,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就是年轻人对于家庭责任承担的比较少,受家庭限制较小,外出工作付出的成本相比那些成家的要小,因此,年轻人在外出工作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1.2.2文化程度的限制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外出打工是成正比例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于当前社会情况了解的越清楚,竞争力就越强,其就业机会就越大,所承担的就业风险就越小,收益也会越高。研究表明,文化程度高的劳动力越容易找到工作,更容易实现劳动力的转化。

1.2.3婚姻情况

已婚的人所背负的家庭责任相比未婚的人来说是比较大的,为了更好的家庭生活,他们选择出去工作,提高家庭收入,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结婚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的外出,家庭中的人需要照顾,远在外地的农民对于家庭中的一些突发事件不能及时的处理,因袭,婚姻对于限制劳动力的外出是一个不确定因素,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判断。

1.3社会人际关系

对于非农业就业的人员来说,如果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网络家庭或人家朋友关系,其获得就业的机会就会更大。当前,随着机械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劳动力的供应大于需求,并且人工费也在逐年增加,许多企业都在选择裁剪人员。因此,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前提下,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资源将在市场竞争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对于家庭中已有外出打工的成员,可以给我们提供大量的工作信息与工作经验,,降低我们外出工作的风险,减少我们外出打工的成本。

1.4务工的预期收入

农民的决策行为可以理解为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做出选择,不管选择哪一种行业,都是在把两者所能带来的收益进行比较,如果对于务工的预期收入高于当前务农收入,农民将会选择从事外出打工,反之,选择留在农村进行务农。但是,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民对于外出打工的愿望是比较强烈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生活水平。

2.建议

根据上述非农业就业的影响情况,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地方政府应该扶持当地的龙头企业,增加人们的就业机会,;减少外出打工的成本,同时应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二: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自己当家作主,设立机构,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提高就业几率。

第三: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政府要对农民就行积极的宣传与引导,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些非农业就业的信息与机会。

3.结语

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还是相当大的,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我们要制定一定的政策,创造更多的非农业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就业率,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严善平1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的收入决定与就业选择)))对6省7县634户微观数据的计量分析1管理世界, 2005(1)

[2]王志刚1耕地、收入和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1农业技术经济, 2003(5): 10-13

第9篇:农村劳动力范文

关键词:川东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30-02

资料显示,尽管多年来川东地区在培训农村劳动力方面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做出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传统的培训方式已逐渐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而随着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农业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却因农业属于弱势产业而不断弱化、边缘化。川东地区农业中等学校逐年递减,而且仅仅靠现有农业职业院校根本满足不了农村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农业学校的毕业生也不可能成为新型农民,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条件下已有的农村人才也迅速“非农化”,农村专业人才枯竭必将成为严峻的现实。因此,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规划,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农村人才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培训理念和制度制订缺乏社会化就业理论指导

从目前实施的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实践来看,传统的培训理念仍然左右着当前的培训工作。所谓传统的培训理念是指人类进入工业化以来,为适应机器生产的要求,将工人培养成驯服听话的“工具”,是人适应机器需要的理念。我国进入工业化以来在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时自然也深受这种理念的影响。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工业化水平、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就必须转换观念,坚持以人文本的培训理念,以人、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采取满足人、社会需求的培训模式,并切实深入贯彻到培训工作中。但是,我们在对川东地区42所中职学校的培训科目及措施统计时发现,到目前为止各中职学校还是以把自己的学员培训为听话的“工具”为目的,即让学员能够熟练地操作机器。这种以适应机器操作的培训仍然是这些培训单位的办学目标。培训理念决定培训制度的制定,在目前制定的各项农村劳动力培训制度中无不充斥着这种培训理念,各项政策将农村劳动力看作是“剩余”的,言外之意他们是多余的人,而不是以人为本的,以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以就业为出发点。从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和经济水平提高的历程,我们就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是不是多余的!

二、培训机构设置与资金投入不符合社会化要求

目前全国各地都存在着培训机构重叠、设置不合理现象。川东地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省级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机构中就有教育、农业、劳动、建设、科技等部门共同参与。当然,如果能够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来说自然是好事,但现状是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各种资源难以有效整合。一是国家层面的培训机构经费不足,而民间培训机构办学设施简陋;二是各种培训机构、培训设施、培训队伍低水平的重复设置,造成培训资源和经费的严重浪费。具体到川东地区来说,部分地方政府对农民培训工作不够重视,尚未把农民培训纳入到公共服务范畴,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不够,对广大农村的需求来说远远不够,大部分的经费还需要农民自己解决。

三、培训的内容和手段与社会化就业相脱离

川东地区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目的有两个――就业和个人发展,为此他们都希望接受正规的培训,而传统的培训机构和培训单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课程标准,当前各培训机构还仍然缺乏服务意识,与就业社会化的大趋势明显不协调。由于没有一个可以参照依据的标准,川东地区各地在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时,培训内容千差万别、执行标准参差不齐。广安、达州、巴中地区在培训时所选教材各异,教学内容也迥然不同。我们在几所学校进行调查时发现,几乎是一所学校一种教材,教学内容各异,而在课程的设置上又显得过于单一,计算机、美发、厨师、缝纫等占去了课程设置的一大半,对于提升农业技术的课程却是很少,有的学校根本没有,而这些却都是不愿外出农村劳动力最需要的(如下表)。课程设置的导向明显是面向低端的、临时的工种。

在培训手段上,目前还是采用传统方法的居多,而把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应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还不是很多。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川东地区对农民教育最行之有效的远程教育手段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对农民影响最大、接受最多的广播、电视媒体培训资源严重不足。所调查的地区电台和电视台都没有专门的农业教育培训栏目,这样的媒体传播状况也严重制约着川东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发展。同样在培训单位存在的问题是:(1)专任教师数量少,教师水平低,自己就根本没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2)学员起点低,自身难以接受先进的教育技术;(3)学校办学经费少,难以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4)受短期利益驱使,培训单位只追求招生数量,不注重培训质量。

四、农村劳动力自身不能适应就业社会化

1.在社会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个人因素对其参与培训意愿的影响主要有六个因素,即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培训经历、当前的收入水平、预期的收入水平。我们调查中发现:男性因为面临着较大的维持家庭生计的压力,所以男性比女性有更强烈的参与提高自身素质培训的意愿;在年龄方面,我们发现,年龄越小的劳动力越愿意通过培训提升自己;文化程度高的农村劳动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强,他们的视野也更开阔,所以受教育年限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越倾向于参与提高自身素质培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更积极参与培训,学习培训的意愿更强烈;当前的收入与参与培训积极性成反比,收入低的农村劳动力有更强烈的改变现状的要求,他们会倾向于参加素质培训;对未来预期收入越高,越会做出提高自身素质的努力,预期收入与参与培训积极性成正比。

2.社会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家庭因素对其参与培训意愿的主要影响主要有四个因素,即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的收入来源、家庭人均收入水平。调查中发现,家庭人口越多,经济负担越重,家庭中劳动力参与培训的压力越大,但培训意愿较强;当家庭中劳动力人数很多时,该家庭中的劳动力面临的寻找工作的压力越大,培训愿望也越强烈;以非务农收入为主的家庭成员,视野开阔,对知识的价值和技能的重要性有更多的了解,并且对专业技能有更多的需求,所以更愿意参加培训;家庭当前人均收入与参与培训意愿成反比,如果整个家庭的人均收入比较高,农民对改变目前的职业状况的意愿就不会很强烈,反之,家庭人均收入低的农民倾向于参加素质培训。

农村劳动力社会化就业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它是推进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但是,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却是制约社会化就业的瓶颈,而作为提升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的培训却仍然滞后于就业社会化的发展。我们通过对川东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情况的调查分析,认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必须摒弃过时的培训模式,重新建构适应社会化就业的培训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农村劳动力培训与社会化就业不相适应,政府出钱出力却得不到应有效果的困境。也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障碍,促进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011年在达县、宣汉、万源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Z].

[2]2011年4月在达州市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等地调查时与一些村支书和村民聊天时记录[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