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化发展范文

城市化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化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化发展

第1篇:城市化发展范文

尽管江西省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一直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在华东六省一市中也仅比安徽略强,在中部9个省区中仅排在第6位。目前江西省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呈以下特点:

从城市和人口规模来看,江西省设市城市21座,占全国城市总数3.1%,居中部各省之尾;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1个,人口在20到50万的中等城市9个,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11个,大城市、中城市及小城市规模结构之比为0.048:0.429:0.524。

从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来看,早在2001年11个设市区的城市年末实有铺装道路面积3127万平方米,年末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数3328辆,出租汽车8808辆。园林绿地面积14258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263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418公顷。环境治理投资额2.93亿元。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己基本达到小康标准,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江西省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江西省城市化发展很快,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

目前,全国共有城市660个,而江西省受城乡分割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城市化水平较低,规模发展较为缓慢。只有21个城市,城市数量仅占全国的3.2%。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2004年全省城市化率达到35.6%并以每年近2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2004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79.6%,也就是说,全省工业化比例高出同期城市化水平(41.7%)37.9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江西的工业发展没有相应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说明江西经济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中,没有带动社会结构实现同步转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缺乏协调性。大量人口集中在农村,会固化和加剧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从而严重制约江西经济顺利进入新的成长阶段。

城市经济功能不强,辐射带动作用弱

江西城市经济职能普遍不强,加工型城市偏少,农区城市数量较多。农区城市即原属行政公署所在地城市,后改市但仍承担地区行政中心的职能,由于历史、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城市行政色彩较重,经济职能和功能较弱。从城市GDP和人均GDP来看,2004年,江西城市的GDP为1331.59亿元,占同期全省的比重为38.09%,据统计,南昌市的辐射距离为205.86公里,影响力主要在赣中北。而九江、赣州、景德镇、新余、萍乡、上饶等作为次区域中心,自身的经济实力也不很强,辐射带动作用更弱。九江市的辐射距离为34.73公里;景德镇、新余辐射距离分别为14.65和14.21公里;上铙、赣州、鹰潭、抚州、吉安和宜春等城市的辐射距离均在10公里以下,基本上不构成城市辐射力。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随着江西省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已有所缓解。但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基础设施还远不能满足城市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普遍存在交通拥挤、供水不足、居住水平低、文化设施落后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江西省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江西省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着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此有必要采取相应对策,以改善江西省城市化当前的现状。

完善城市规划,明确城市功能目标定位

既重眼前利益更重长远发展,把做大经济总量与完善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明确城市功能目标定位,科学地确定功能分布和建设方向,实现形态规划、功能规划、生态规划的协调统一。

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力和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

城市产业定位要准,产业特色要强且有所区别。要十分注重完善城市产业规划体系,明确各类各级城市的功能定位,明确各自产业结构的特点。在城市化滞后的条件下推动城市化进程,重大项目的空间布局不能只靠市场去调节,政府要抓住对城市功能具有定性作用的重大项目的决定权,克服地方的盲目性。

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

中心城市是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龙头”。地区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演变为城市实力尤其是中心城市实力的竞争。中心城市的现代化是城市化的先导和重点,继而呈集群发展并加速形成城市经济圈,这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

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功能

第2篇:城市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人口城市化;综合城市化;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郑佳(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K9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4-0010-03

关于城市化水平的测度,人们普遍使用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人口城市化这一指标。这一测量指标直观且数据易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的需求。但受城乡户籍的严格管制和城乡就业分离等因素的影响,单一的使用人口城市化这一指标难以完全反映城市化的内涵,甚至可能低估某一区域的城市化的实际水平。为此,许多学者提出以多项指标、从多个方面综合衡量城市化进程,即建立综合指标体系,以多项社会、经济指标替代单一指标,其适用于统计数据口径一致、数据可比的地区间的比较分析。本文分析北京市1978-2008年城市化发展状况时,结合使用人口城市化法及综合指标法,以便全面考察北京市城市化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城市化概念及内涵

对城市化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期。1858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谈及城乡分离和城市发展时就使用了“乡村城市化”一词。1867年,塞尔达在《城市化概论》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城市化(urbanization)”这一术语。

在城市化研究初期,学者们认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即“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比如,赫茨勒(1963)指出,城市化是人口从乡村流入大城市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①;威尔逊(1986)将之理解为一种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②。随着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这些定义显得过于狭隘,忽视了城市化中社会、经济、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变迁,难以包容城市化的全部内涵。有学者指出“人口城市化”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而经济活动的集聚即“经济城市化”才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这种集聚包括要素、生产、交换和消费的集聚。③比如,赫希(1990)认为城市化是以人口稀疏、空间上相当均匀遍布、劳动强度很大且个人分散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为具有基本对立特征的城市经济的变化过程④。还有学者认为城市化同时是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向现代先进的城市(镇)社会转变的“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历史过程。沃思(1989)指出,城市化意味着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过程。这里的生活方式不仅指有别于农村的日常生活习俗等,还包括制度、规划和方法等结构方面的内容。⑤

可见,城市化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内涵包括:(1)人口城市化,即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聚集的过程;(2)空间城市化,即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规模上的扩大、功能和设施上的完善以及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优化;(3)经济城市化,即第一产业人口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增加,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要素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经济总量扩大;(4)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城市化,即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向城市方式的转变。

二、北京市城市化水平分析⑥

(一)人口城市化水平

目前,我国常用的是以人口指标来测度城市化水平,即人口城市化率,主要有两种方法:(1)城市人口比重法,其公式为:Y=U/(U+R)=U/N。其中,Y为城市化水平、U为城市人口、R为农村人口、N为区域总人口。(2)非农业人口比重法,即某一地区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其公式为:Y=V/(V+W)=V/N。其中,Y为城市化水平、V为非农业人口、W为农业人口、N为区域总人口。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乡之间人口流动性增强,特别是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存在大量常住的、从事各种非农产业的人口,但由于户籍等原因,这部分人口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被统计到城市人口总数中,使这些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被低估。非农业人口比重法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笔者发现,尽管北京市在人口结构统计过程中采用了城镇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两种不同的统计口径,但由于两种数据计算的城市化率相差不大,因此本文对非农业人口和城镇人口未加以严格区分。在下文中,笔者将统一使用城镇人口这一统计口径,采用城市人口比重法来衡量北京市的人口城市化水平。按此计算方法,北京市1978-2008年各个时期人口城市化水平如图1所示。

从图1可见,北京市的人口城市化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且增长速度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1978-1988年,人口城市化水平保持在60%左右,呈现缓慢增长趋势;1989-1992年,城市人口增速急剧加快,这一期间各年份的城市化水平与前一阶段相比,高出近15个百分点;1993-2003年,人口城市化增长速度开始稳定下来,并保持在75%-80%的水平;到2008年末,人口城市化总体水平达到84.9%,这说明北京市的城市化进程开始向高度化发展,未来几十年,北京市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将逐步趋缓。

(二)综合城市化水平

借鉴宋红风(2006)、黄小青(2005)等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笔者从经济、产业结构、人口、生活方式、城镇基础设施水平5个方面入手,本着科学性、可行性、层次性、可比性的原则,确定北京市综合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方法,对1978-2008年的数据进行运算,提炼出两个主要因子,它们的方差贡献率累计达到96.844%,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4.402%,第二个因子的贡献率为12.442%,见表2。首先,计算上述各类指标的因子;然后,采用回归法计算各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据此计算出1978-2008年各年份北京市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因子得分F(其中,Fl和F2分别是公因子1和公因子2的得分)。即:F1=(84.402*F1+12.442*F2)/96.844

这样,就形成了北京市综合城市化水平得分时间序列,见表3。

(三)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综合城市化水平比较分析

将北京市历年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和综合城市化水平按照时间序列通过线图方式加以描述,在同一坐标系中表示并进行比较,如图2所示。通过比较两者图形走势的“拟合程度”,可以看出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所承载和要求的城市化水平是否相适应。从图2看,1978-2008年,北京市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和综合城市化水平都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人口城市化明显高于综合城市化水平所要求的程度。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8年),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综合城市化水平上升的速度基本同步,但差距一直处于近40个百分点的高水平;第二阶段(1989-1992年),人口城市化水平上升速度加快,综合城市化水平仍然保持缓慢上升速度,1991年两者的差距达到最大;第三阶段(1993-2005年),综合城市化水平指标上升速度加快,这期间城市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2004年两者的差距达到最小;第四阶段(2006-2008年),人口城市化和综合城市化两者的发展速度相协调,差距逐年减少,北京市的城市化进程逐步趋向合理,体现了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所要求的城市化水平。

三、人口城市化和综合城市化间灰色关联度分析

(一)灰色关联度衡量法

第一,根据采集到的指标计算n(n3)年的城市文明值,这个值可以用主观赋权法计算得出,本文使用的是因子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的综合城市化水平得分值。第二,将得到的两个序列,即城市文明序列和人口城市化水平序列的序列值分别记为x(t)和y(t),其中序列为研究所选取的年份区间。第三,求两序列在同一时刻t的绝对差值,找出最大差值max、最小差值min,并由公式L(t)=计算两序列的关联系数。第四,由公式r=L(t)/n计算两序列的关联度。当关联度r≤0.6时,两系统处于不协调状态;当0.6

(二)北京市城市文明和人口城市化之间的灰色关联度

根据上述方法,将已计算出来的两列数据进行测算,计算得到两序列的关联系数,如表4所示,进而根据灰色关联度计算公式得到北京市城市文明和人口城市化之间的灰色关联度r值为0.672,两者之间处于轻度不协调状态,即人口城市化进程轻微不适度。

四、结 语

当前北京城市化面临的严峻问题是人口城市化过快,人口城市化水平已明显高于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所承载和要求的水平,北京的城市化发展陷入“过度城市化”困境,并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且以机械增长为主。2000年以来,北京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为2.8%。2008年,北京市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27.4%,较2000年上升了13.2个百分点。第二,北京郊区城市化发展滞后。1978年以来,北京市城镇人口增加了960.1万人,其中北京郊区乡村人口只占全市城镇人口增加数的14.23%。这说明北京的高城市化率主要是由外埠进京人口提升的,郊区人口转移所占份额很小,郊区农民城市化转移严重滞后,因此,今后北京城市化的重点应大力推进远郊区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北京城郊一体化建设,不仅会推动远郊区和近郊区的均衡发展,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分担北京市中心流动人口的压力。(责任编辑:云 馨)

注释:

[1] [美]赫茨勒.世界人口的危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 CHRISTOPHER WILSON. The Dictionary of Demography[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1986.

[3] 许成安、戴枫.城市化本质及路径选择[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444-449.

[4] [美]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第3篇:城市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市化;发展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我国政府也正在用发展观念调整城乡关系。基于城乡统筹促进我国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城市化概述

城市化是一种历史进程,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的转变,农村人口不断转化为城市人口同时城市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城市化涉及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事实上,城市化不仅是具体的城市空间,同时代表了城市的文明。城市中的各种因素聚集同时调整优化结构,使得城市的文明不断向农村普及与发展。

城市化的实质是资源配置的城市偏向,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是其外在的表现,但是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的简单叠加,是生产要素以及产业的聚集。城市的自身发展能够增加城市的容纳能力和吸引力,因此,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同时,城市化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先进文明和生产力。一方面,城市化表现为人口和空间的城市化,另一方面,城市化将城市文明普及到农村文明,从而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2我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城市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只有工业化的城市化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没有达到经济发展的相应水平就是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表现为城市化落后于非农化,工业化的水平,城市化的质量较低。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使得农业现代化不易实施,这样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和城市产业的升级都受到了阻碍,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受到影响。

②城市化的城乡关系不协调

我国城市化和城乡的收入差距非常大,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和二元经济结构固化并存,所以城乡收入差距逐渐增大 ,这样也不利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3城乡统筹的内涵

城乡统筹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事实上,城市与乡村的经济空间是城乡,统一筹划即是统筹,因此,统一筹划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就是城乡统筹。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将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统一筹划,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

根据城乡发展失衡的情况提出了城乡统筹,因此,其主体是政府。城乡和谐发展应该构筑兼顾农村和城市,使其能够协调发展的平台;促进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的转变,彻底解决我国存在的“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是城乡统筹的本质,其目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的前提是加快农村的发展,利用城市的资源促进农村的发展,同时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民的创收提供条件。城市的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实现的目标。

4城乡统筹和城市化的发展

4.1城乡统筹中城市化的意义

城市化对城乡统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城市化也在加快发展,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非常重要的表现。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开始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人们收入的继续增加,劳动力则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样在各个产业间的劳动力的分布就呈现出第一产业劳动力在逐渐减少,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在增加,因此,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得在聚集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带动下城市已经成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区域,这样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②城市化能够促进城乡统筹。实际上,城市化的最后客观结果和城乡统筹的发展目的是一致的。解决“三农”问题是城乡统筹的最核心的问题,因此,城乡统筹必须进行城乡结构的调整,促进城乡之间的联系,促进农村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城市化即是人口城市集中过程也是城市的文明不断向农村普及的过程,因此,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增加就业率,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农村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文明促进农村文明的发展,所以,城市化的推进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

4.2城乡统筹对城市化的要求

①对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城乡统筹有着要求。在选择城市化模式时,城乡统筹的发展必须将农村的发展带动起来。城市的空间在地域上划分为城市的中心地带,城市郊区的农村地带以及城市腹地的农村地带。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不断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向城市的郊区地带以及腹地的农村地带进行产业的梯度转移,借助于城市郊区化实现城市郊区农村的发展,而借助于城镇体系,实现城市腹地农村的发展。单一的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不能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因此,选择合理的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才能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

②对城市化制度环境城乡统筹有着要求。各种生产经济要素进行集中和分散是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公正,自由,公平的市场环境。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城乡分割制度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对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进行限制,这样阻碍了人口城市化。城市化的集中阶段是人口城市化,而人口城市化的持续进行前提是解决其衣食住行问题,这是我国城市化落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此外,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各个方面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到城市,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因此,加快城市化城乡统筹的发展,必须进行相关制度的创新。

5结束语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城市化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先进文明和生产力。城市化表现为人口和空间的城市化,同时,城市化将城市文明普及到农村文明,从而可以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参考文献

第4篇:城市化发展范文

鲁教版“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节内容编写依据的课程标准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江苏省根据这一课程标准内容,结合教材具体内容,将教学要求解读如下:“理解城市化的内涵”、“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和“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从本节标题看,教材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城市化及其特点”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编者按照时间维度逐步对内容进行阐述,“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是学习“城市化及其特点”的知识基础,“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对“城市化及其特点”内容的进一步延伸。教材首先介绍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并指出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起源与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以及社会组织的出现等密切相关。接着按照时间顺序阐述世界城市发展史的三个阶段,从而自然过渡到城市化及其特点的内容。教材先后介绍城市化的概念和标志并用大量的图片图解当代城市化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以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最后介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尤其突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并在教材中通过知识窗和活动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从课标来看,要求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列举身边的实例来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本课标包含的知识结构如图1。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教材主要介绍了“城市的起源”和“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并指出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起源与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以及社会组织的出现等密切相关。接着按照时间顺序阐述世界城市发展史的三个阶段,工业革命以前、工业革命以后和二战以后,此部分内容较为简单,主要是为城市化及其特点做铺垫,这部分内容的知识构建可以图2呈现。

城市化及其特点。这部分内容是本课标的核心内容,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介绍的城市化及其特点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化的概念和标志、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特点。从概念看,城市化包括乡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的“旧地型城市化”和乡村人口迁移到城市的“生计型城市化”或称之为“集中型城市化”两种类型,但是无论哪种类型的城市化都是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物质形态上的变化,还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随着城市化推进,当代世界城市化表现出许多新特点,教材用5幅图形象地阐释了这一知识点。学生通过阅读图2-1-3了解1950年以来世界城市化的趋势;阅读图2-1-4掌握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进程;阅读图2-1-5体会世界大城市带的分布;阅读图2-1-6理解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阅读图2-1-7了解世界各国和地区城市化水平。这部分内容的知识构建可以图3呈现。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依据课标“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可知这部分内容是本节教材的重点。积极引导和推动合理有序的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是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以及保护耕地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既给居民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文化条件,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城市问题突出表现为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居住问题和社会问题,并对地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知识构建可参照图1。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城市化的起源与发展和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史;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能够结合实例说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地区差异性,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相关资料和图表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数据与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阅读城市化的阶段图,掌握基本读图技巧,并能运用图像分析城市化处于不同阶段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特点的热情;探究家乡城市化的特点并预测家乡城市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重难疑点

1.教学重点分析

研读课程标准可知,“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本节学习的重点。从知识呈现方式看,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主要介绍了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表现、城市化的作用、当代世界城市化表现出的新特点以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概念和主要表现及作用以文字形式呈现,特点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以图像形式呈现,并通过学生阅读图像掌握相关内容。学生对城市并不陌生,但对于用图示来表达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仍比较模糊,读图能力不强,养成学生良好的读图、用图和析图能力是当务之急。对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师要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城市化既能给居民创造优越的物质文化条件,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城市问题突出表现为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居住问题和社会问题,并对地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要积极引导和推动合理有序的城市化,因为城市化既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是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以及保护耕地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如表1)。

2.教学难点剖析

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从世界来看,当今城市化表现出许多新特点:一是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二是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三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

(1)城市化进程急剧加快。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及其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世界城市化进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教材在“知识窗”中以图文形式叙述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并分析了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和主导产业(如表2)。

(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工业化的时间早晚不同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同,所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具体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和城市化速度慢,并且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快,再加上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导致大城市规模膨胀、城市数量剧增等不合理现象(如表3、表4)。

四、教学建议

1.方法参考

读图分析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在地理教材中,地图和图示很多,并且形式多种多样,知识容量很大。本节教材图片多达9幅,学生通过读图,可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是进行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例如,读图2-1-1北京城市用地的变化,让学生分析1949年以来,北京城市用地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该区域产生哪些影响?既可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格比较法。在多年地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恰当而巧妙地运用表格比较法,可以使复杂地理知识变得重点突出、简单明了。学生在接受这些地理知识时,也显得格外轻松。对于较为浅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主整理、总结知识,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的比较(表3),教师可以列出表格要求学生从城市化起步时间、目前城市化的速度、城市化水平、后果等方面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案例分析与问题探究结合法。在讲授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时,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和问题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例如,以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为例(表4),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时间、表现、成因等方面对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进行比较分析,并用图示来表示,既降低问题的难度,又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2.活动指导

关于课标中的活动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本部分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活动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在课前完成,要求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五、思考与练习

1.(2011年江苏地理卷)图4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兴建污水处理厂 B.疏浚河道

C.加强道路建设 D.完善排水系统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④线应为自然状态下的地下径流过程线,①线为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③线为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②线为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第(2)题,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及时排水,提高排水速度。

答案:(1)AC (2)BD

2.(2010年江苏地理卷)图5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a到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___ ______

___ 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该区域城镇间联系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

(3)今后,该城镇发展可能沿________(AB、AC、AD)方向最快。

(4)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第5篇:城市化发展范文

一、传统城市化模式与城市化阶段特征阻碍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是非农产业和人口集中化、集约化、高效化以及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是城市不断集聚人口和产业、城市文明日益发展,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是城市不断辐射和带动乡村、日益扩散城市文明的,当然也包括乡村在城市的促进下不断自我发展。

(一)城市化的前期阶段要求集中型城市化,导致城乡差距扩大

从世界城市化实践来看,城市化进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发现,各国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轨迹,可以概括成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根据城市化进程的“S”型曲线特点,在曲线上必然存在一个拐点(依据学者对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历程研究表明,拐点的具置大致位于城市化率50%-60%左右),之前城市化以递增的速度发展(前期阶段),之后城市化以递减的速度发展(后期阶段)。从表一可以看出,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加速、减速再加速的现象。其中以1959年为界,之前城市化率加速提升,之后便急剧减速,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但自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率又呈现出一路加速增长的态势,1999至2005年城市化速度达到1.37%/年,为建国以来最高。并且截止200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仅达到42.99%,据此可以判断我国城市化仍处于前期阶段。

表一:中国城市化进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中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在城乡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对空间相互作用,即集聚与扩散。在城市化前期阶段,以集聚效应为动力的区域经济集聚趋势十分显著,集聚与规模经济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由于开始受资源稀缺性的限制,以城市为基础的国民经济工业化过程通常会在少数具有优势的经济中心,或者交通枢纽、矿产资源富集地等开始起步。随后,受规模收益递增的影响,进入集聚增长的累积循环过程,先行工业地区不断吸引其周边影响范围内的各种资源,并供给商品和服务,发挥政治和经济的领导组织功能,逐渐成长为核心区,其它地区成为受其支配的区域。在此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力向核心区流动,在空间上表现为中心城市迅速发展,并在该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城市化前期阶段,集聚机制内在地推动集中型城市化的形成,并使之成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集中型城市化与大城市的超先增长,必然导致大城市腹地的广大农村地区的各种生产要素流出,“极化效应”导致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

(二)传统的城市化模式导致城乡分割加剧

基于西方城市发展观和增长极理论的影响,在我国传统的城市化模式选择中出现了“大城市化”和“农村城市化”。“大城市化”把城市化简单地等同于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强调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建设的现代化,于是大肆圈地,大搞“造城运动”,忙于城市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结果,许多城市不顾条件,贪大求洋,小城市要变中,中等城市要变大,大城市要特大,特大城市要国际化;盲目追求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追求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一些地方政府不能深入理解城市化的内涵,抓不住城市化这一变革农业生产方式的牛鼻子,撇开“三农”问题的解决,孤立地发展城市。“农村城市化”则提出以小城镇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城市化战略。其结果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地发展乡镇工业,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撒“胡椒面”似的小城镇建设导致“村村像镇、镇镇似村”,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家家务工、人人姓农”地生活就业,农村人口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城市化。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直至90年代前半期,浙江走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道路,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由此产生的“乡镇病”比“城市病”更为难以根治。

城市化作为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改变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涵盖城市和乡村两大地域空间的转型过程,在我国仍然沿袭城乡二元体制的背景下,城市化还肩负体制改革层面上突破城乡二元分割、协调城乡发展的历史使命。然而城市化进程中的这两种片面倾向,都在原有的体制框架下,忽视了城乡有机联系,孤立地进行城市和乡村建设,其结果必然导致城乡分割的进一步加剧。

二、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推动新型城市化

传统城市化条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是“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摆脱传统城市化的约束,走新型城市化之路。传统城市化是与传统工业化相适应的城市化,强调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化,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新型城市化是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城市化战略,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和从城市社会向信息化、知识化城乡的转型。它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的全新的城市化战略。其核心是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促进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传统城市化不一样,“新型城市化”不仅强调经济增长指标,更强调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求实现人口的转化,还要实现结构的转型。

走新型城市化有利于消除传统的城乡社会经济利益矛盾,突破传统城市化的生产要素约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型城市化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各地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基础,确定和发展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支柱产业。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促进特色经济带或经济圈的形成,避免和其他经济区域的同构竞争。在区域内部,也不能同时均衡地发展同样的产业,也应各有侧重,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从而增加城市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形成城乡共融的产业体系;二是新型城市化能够减轻城市化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也突破了城市化发展的土地约束,有利于减轻城市化对土地的争夺,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体系;三是新型城市化更重视城市效率,着眼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建立消耗低、能耗低、排放少、效益高、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城市;四是新型城市化坚持城乡统筹的理念,统筹城乡规划,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总之,新型城市化依靠新型工业化提业支持,有利于从产业和地域空间两个方面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形成城乡统一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促进城乡社会经济融合与协调,达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三、我国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不仅事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但当前,统筹城乡发展还存在着种种困难,有着许多不利因素,尤其是各类制度更是突出。一是城乡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城乡统筹发展,有赖于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在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城乡社区更加开放的态势下,市场在城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强化,城乡资源流速加快,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由于我国农业是个弱质产业,风险大、比较效益差,资金回报率低,因此城市资源要素缺乏向农村流动的内在动力,农村资源要素受市场利益机制的驱动,争向外流,向城市集聚,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二是政府垄断土地市场导致城乡差距扩大。政府在土地一级市场上的垄断性征用,导致城乡土地市场价格差和城乡土地市场分割,导致大量无地失业农业人口的出现,严重损害了农民、农村和农业利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资料显示,改革开放20余年以来,政府向农业征用土地所产生的城乡土地价格差累计达到2000亿元,这些资金又全部投到了城镇。在某些地区,由政府垄断性征用所导致的土地市场价格差甚至成了政府推进城市化、维持政府运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三是城乡经济融合度不高。城市与农村经济联而不合、合而不一,城乡功能双向辐射力度不足,城乡诸要素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尚不畅通,缺少相互间紧密的配合和支持。城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低,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1,而我国仅为0.5∶1;加工食品占饮食消费的比重发达国家为90%,我国仅占25%。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经济各产业之间关联度太低,农业产业链条短,这种情形既影响了城乡的商品交换,更使城市和农村形成了彼此孤立的经济体系。四是城乡社会保障差别明显。当前,在城市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才刚起步,城乡差别较大。在城市,大多数居民可以享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好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较高。相比之下,农村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保障能力弱是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与城镇的医疗保障相比,农村人口享有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的比例只有10%左右,87%的农民的医疗费用由农民自己承担。虽然目前一些地区正在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总的来看不能满足整个农村社会的需要,相当多的农民被排斥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四、推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发展不平衡问题,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从本质上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首先,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所谓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就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城市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空间联系的加深,城乡资源配置和分工体系不断优化,从而导致城乡之间产业结构的联动调整,不断提升城市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层次,增强城市产业对区域的辐射力,拉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其次,实现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在不改变城乡空间存在的前提下,优化城乡布局的空间关系,拓展城乡经济的空间联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空间影响作用,提升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空间结构城市化转型并不只是追求城市规模,而是强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形成城市圈或城市经济圈的空间结构,城乡分割的二元空间结构逐步演变为城乡融合的一体化空间结构。

(二)加快城乡制度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我国以往在城乡制度设计上,形成“城乡分治”的格局,且带有向城市倾斜对农村歧视的城乡不同制度。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行城乡经济的良性运行,就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城乡的制度创新上。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打破城乡户籍壁垒。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制定并沿用至今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已失去了其存在的客观前提,虽然近几年各大城市都在户籍管制上有所松动,但改革的步伐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探讨按就业地登记户籍的原则,剔除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制度差别,让农村劳动力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二是统筹城乡土地征用制度。严格限制土地的征占,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在征地制度安排中真正保护农民利益,有效解决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权力过大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防止农业利润外流,农民利益受损,防止城乡用地成本不均衡的现象发生。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我国城乡差距的出现和扩大,二元结构矛盾的加剧,其中一个症结是我国人多地少,带来农村人口资源的极大浪费和闲置。要统筹城乡发展,出路在于转移农民,让我国大部分农民进城就业。这就要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性做法,积极出台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管理方法,设立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中介机构。政府应本着尽量为农民工进行免费就业指导、培训的原则,为其创造良好的宽松环境。把实现农民充分就业作为整个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纳入到政府宏观调控与管理的基本目标体系。在就业问题上给农民以市民待遇,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这不仅有利于加快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此外,还会加大我国劳动力的流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之间的竞争和发展。

(三)加快城乡产业融合,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之间的产业关联度太低,阻碍了城乡商品交换,难以形成城乡一体的市场运行体系。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应根据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质要求和发展优势,合理分工,互促共进。合理解决城乡之间产业关联度过低的问题,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的经济技术联系。一方面,从分工角度来看,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发展极,重点应发展金融、贸易、信息、服务、文化和教育等现代化的第三产业;中小城镇以生产为主,充当中心城市向农村扩散经济技术能量的中介和农村向城市集聚各种要素的节点;农村以规模化、联片种植的农业生产支撑大中小城市对资源和要素的需求,获取农业经营的规模效益和城市化发展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从产业联系角度,推进产业垂直一体化。推动城市自上而下延伸其服务体系;农业通过产业化的途径延伸其加工销售环节,将加工和销售环节进入城镇。最终促进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广泛融合,并破除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增强城乡市场的联系,促使城乡间关联性与协调性不断提高。

(四)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第6篇:城市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道路绿化;城市化;景观;乡镇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71-2

道路绿化是城乡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城乡环境空间的重要景观因素。道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生态作用,给人们的出行创造出愉悦、舒适、卫生的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和观念发生了改变。当前社会越来越重视环境空间的质量,主张打造绿色生态的生活空间。道路作为环境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受到关注,道路绿化成为焦点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各个城市都将道路景观绿化作为提高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道路绿化发展起来,就是在乡镇,道路绿化也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道路绿化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具有着特殊的意义。

1 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现状

城市道路绿化起着美化市容市貌,减轻环境污染,为城市居民创造优美的工作、生活空间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我国城市绿化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出现了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层密植、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当下,全国大多城市的道路绿化都有了很大改观。社会的进步,促进城市的发展,物质的充足,促进观念的改变,景观绿化得到了推广,全国各个城市都将道路绿化作为提高城市形象,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手段。道路绿化是城市的窗口,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提高对道路绿化的重视,人们将会得到高质量的生活环境,高质量的出行环境。与城市规划发展一样,乡镇规划也有了初步的发展,与之相应的乡镇道路绿化也有了初步发展,并且朝着城市化方向发展。

2 乡镇道路绿化现状及其城市化改造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乡镇发展也很见成效,道路绿化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受到了重视。乡镇是城市之外人口集散较多的地方,也是商业和文化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乡镇规划尤为重要,道路绿化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同样得到重视和发展。然而现在大多乡镇道路绿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存在的是脏、乱、差、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下面就从天津静海县大邱庄黄山路整治改造说起,来分析一下当前乡镇道路绿化向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2.1.1 黄山路现状条件分析 黄山路位于静海县大邱庄镇,全长1.4km,是大邱庄地区的商业文化集中的交通要道。自西向东分别相交于静王路、津团西路、香港路和长江道4条主要道路。目前的黄山路绿地率仅为27%。

2.1.2 黄山路现状景观存在的问题 绿化率低;硬质景观破损,需要更新改造;市政设施破旧(电线杆、灯杆、电话亭、变压器等);广告杂乱;建筑立面破损脏乱;存在部分违章建筑;绿化风格不一,缺乏整体性,缺乏层次性,植物品种单一,造型简单;缺少景观节点。

2.1.3 黄山路景观绿化的城市化改造 大邱庄位于天津静海县东部,团泊新城南区,全镇总面积40.5km2。大邱庄镇的主体产业是工业,工业占全镇经济总量的90%。大邱庄没有传统的田园风光,这里有的是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规划整齐的多层楼房、风格多样的花园别墅和高楼大厦,大邱庄是中国改变最早的村庄,它所走过的道路,不是每个村庄可以效仿的,但是大邱庄的发展毕竟指出了新农村的发展方向,它所走的正是一条农村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黄山路是大邱庄的商业集中地,是交通要道,代表着大邱庄的形象,是大邱庄城市化发展的缩影。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新的规划整治方案着重从景观绿化、建筑界面、硬质景观、市政设施等六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力求将黄山路打造成大邱庄的新城市客厅,提高商业、生活环境质量。

2.2 下面对黄山路的绿化设计来做重要的说明

此次绿化整治总体要求新增绿地6204m2,占总绿地的40%,需要提质的绿地9516m2,占总绿地的60%,适当增加街头绿地,对街头小公园进行改造,部分企业拆迁退绿,增加景观节点,合理配置植物,打造生态自然、错落有致、品种丰富,四季分明的景观效果。

2.2.1 道路功能 充分考虑交通分流和道路美观,分别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以及机动车道中央位置设计了绿化带和隔离护栏。沿线绿化带内、桥梁及沿线绿地的苗木配置、造型和整体线性都进行了认真的斟酌,达到了良好的美化效果。

2.2.2 绿化原则 遵循了整体化原则,统一考虑与之相关的绿植、建筑物、街道设施等,风格一致,整齐美观,避免简单的罗列和拼凑;因地制宜原则,适地适树,选择合适的树种,科学配置。生态原则,树种选择要适应生态环境,抗污染性强,无臭味、无飞絮、花叶优美的品种,美化环境,增加色彩,减少污染。

2.2.3 植物配置 道路绿化设计要结合当地特点选择适宜的园林植物。因树形、叶形、花色不同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道路绿化的植物选择直接关系到绿化的成败、绿化效果的快慢、绿化质量的高低、以及绿化效应的发挥和道路景观特色的形成。在遵循坚持功能与景观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下,通常考虑选择易成活、生长快、寿命长、根系深、适应性强、管理粗放、抗污染、耐干旱、抗风和抗病虫害的树种,其中以乡土树种为首选树种。行道树种应选择树干直、健壮、分枝点较高(一般在2.5m以上)、冠大荫浓的树种,以满通运输、形成绿荫效果等功能作用。根据景观功能要求,要是实现绿化四季长青,三季有花,需要多品种配合与多形式栽植,国槐、白蜡、泡桐、金银木、紫叶李、木槿、合欢、月季矮牵牛等二十多种植物在本方案中应用。乔木、灌木、花草、地被植物相配合,注意植物栽植的高低、疏密、比例、形状、色彩搭配,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自然氛围,显现出春、夏、秋、冬均有的相宜景色。

2.2.4 改造效果 此次道路绿化可弥补建筑在色彩、质感上的不足,通过绿色植物可协调、统一千变万化建筑物的色彩;装点道路空间,满足景观需求;通过道路绿化,如绿化隔离带、行道树、绿篱、花池等,组织交通,达到人车分流;街道中的行道树可以遮荫降温,道路绿化的植物还可降低噪音、遮挡灰尘、防风防火、增加空气湿度、防污染,起到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道路通过绿化,能够形成绿色的景观走廊。

3 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3.1 规划设计不合理

许多道路在完成绿化后,反复的重建;有的道路缺乏整体性,一条路上有多种种植方式,杂乱无章;有的人流和车流多的地方,停车位短缺,人行便道过窄,结果造成绿化人为的破坏;有的市政设施和绿植混杂一起,例如公交站台建在绿化带之后,不仅行走不便,对绿化的破坏也很大,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3.2 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不合理

绿化设计首先必须认真调研,充分考虑地理条件和地理位置。有些地方为追求景观风格,忽视本地土壤、气候等条件,盲目引进外来品种,造成树种不能存活,绿化带重复施工,浪费人力、物力。有些立交桥的绿化设计中没有考虑植物的喜阴性,结果植物不能成活,绿化效果差。另外乡镇道路远离城市,常穿过农田、山村,不具有城区内较密集的建筑物和复杂的各种管网,它的绿化有着自己的特点,在绿化中无需采用过多的名贵花木与鲜花,虽然说乡镇道路有向城市化发展的趋向,但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规划。

3.3 道路绿化完成后养护管理不足

这是目前道路绿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乡镇道路绿化中表现更加突出。一方面是因为资金不足导致施工后养护不足,甚至停止养护。另外就是养护队伍知识不足,专业程度低,不了解植物习性,使用方法不当,造成资金、植物和人员的浪费。

综上,尽管目前道路景观绿化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整体上环境是越来越好。尤其是乡镇道路绿化也正在进行着城市化改造。创建好的道路绿化、营造优美的出行环境是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也是扩大改革开放的需要。道路绿化是一门艺术,不仅可以创造美感,还可以展现城乡空间的文化,现实实践中要综合考虑城乡环境特点,地理条件,植物形态等多个方面,合理规划,精心配置,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性和观赏性,创造丰富多彩、生动活力的城乡道路绿化景观。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等.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 郭峥春.道路绿化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初探[J].山西建筑,2007,(34).

第7篇:城市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逆城市化;发展;城市化进程

【 abstract 】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rbanization in the counter urbanization phenomenon law of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to provide some beneficial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basis. The urbanization level is the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of a kind of expression,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urbanization process, we must to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law have a clear idea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and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urbanization proces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 key words 】 urbanization; The counter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process

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下,近现代城市迅速发展,使各国城市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快速的前进,城市化水平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工业革命开始,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带动着城市化的不断迈步前进,世界各国都无一例外。而二战后,在欧美国家出现了,人口从城市大批量流出的现象,由大城市向小城市或者农村回流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逆城市化。中国目前就处于一个城市化高度发展的阶段,而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一些城市通病就不断的暴露出来,在这种城市病问题日益锐化的前提下,使逆城市化这一理论研究热情日趋高涨。

一、逆城市化理论背景与意义

(一)逆城市化理论背景

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促进了大都市的发展。而到了70年代中期,美国大城市开始出现发展趋缓的现象。非大都市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大都市地区的人口增长率。甚至在1970年3月到1974年4月期间,大都市的人口减少了180万。恰在此时,其它西方发达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大城市发展放缓现象,美国经济地理学家布赖恩•J•L•贝里据此认为,70年代的美国正在经历一个转折点。贝里认为“逆城市化进程的本质就是规模的下降、密度的下降和异质性的下降”,声称这一趋势是使得人口分布“从一种比较集中的状态到一种不太集中的状态的运动”。以其观点来看,“逆城市化”、“非都市化”使得美国城市面临解体,人口分布模式由城市化转为逆城市化,甚至是乡村化。

(二)逆城市化的意义

“逆城市化”意义主要有:利用“逆城市化”的力量来解决相应的“城市病”,促使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利用“逆城市化”的力量发展村镇,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小城镇的消费的能力,能够吸引中心城市的人流、物流和产业流,促进村镇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由此可见,借助“逆城市化”的力量发展村镇,是促使村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和最佳选择。从而使“逆城市化”成为乡村发展的重大力量,并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和“大城市病”问题。“逆城市化”必然成有效解决“城市病”,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二、逆城市化现象的理论基础

以一些发达的国家城市发展为例,世界上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分为城市化、城郊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这样的四个阶段。(如表1)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注: +表示人口增加,++ 表示人口大幅度增加,— 表示人口减少, — — 表示人口大幅度减少

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比例达到75 % 的时候,城市化发展速度将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此时发展型城市化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城市化进人集中趋势与扩散趋势并存、以扩散趋势为主的发展时期(核心城区进人衰退阶段) 。

三、逆城市化现象的实证分析

(一)从各国城市化进程经验上对比分析

城市化水平在各国表现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在上个世纪后十年已经进入后城市化时期,这些国家,从城市化的中后期开始都有“逆城市化”现象产生,“逆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各国“逆城市化”的特点不尽相同。

1.美国。城市郊区化发生在20 世纪50~70 年代,主要表现是城市人口向郊区转移,大城市分散布卫星城镇,根本原因在于城市人口、服务业及相关产业向郊区迁移的一种离心分散化。美国从18 世纪末城市化的初始阶段始到20 世纪末“逆城市化”出现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时间。19 世纪后期,在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的影响下,首先一批富有阶层搬入郊区,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里,家庭汽车的大量使用和公共交通设施快速发展极大地加速了城市郊区化进程。城市内的大量中产阶级开始涌向新的郊外开发区居住,城市空间结构形态随之发生变化,城市发展在空间上表现为卫星放射状。

2.德国。城市化进程中,非常鲜明的特点,中小城镇是城市化的主体、城乡一体化程度高。德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只有柏林、汉堡和慕尼黑,小城市(人口在2万~20 万)在所有城市中占了76 %。在城乡一体化中法兰克福经济区非常能够说明问题,它是德国的交通枢纽,对整个欧洲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进入20 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法兰克福的经济地位在增强,但市区人口呈现负增长趋势。这说明大城市的人口在逐步向郊区和中小城市流动。德国每年有20 万人向郊区和小城市流动,城市空心化、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加强。

(二)从数据上对比分析

从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看,中国现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其城市化进程正处于第一和第二阶段,也就是城市化和城郊化阶段。目前来看,城市化是主流,可是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工矿企业及住宅区向郊外迁移的浪潮也已经开始。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国家, 截止2009年止, 城镇人口比重为46.59%,都远远低于上面提到的75% 的水平。然而在我国发展型城市化阶段还没有基本完成的情况下,近几年的城市化速度逐步减缓并有下降趋势。

资料来源: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

图12000-2009中国城市人口相对增长速度

究其原因:

第8篇:城市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 发展 道路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一、导言

2l世纪是全球城市化和城市全球化的时代: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全球城市化水平在持续提高,人类首次将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全球正在快速迈向城市化的社会,全球城市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交通通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的扩展,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的自然壁垒和制度壁垒减少,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这不仅带来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布局,而且对世界各个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产生深剡的影响,促使城市体系内各个城市重新定位、重新组合,全球城市体累正在形成,城市全球化的时代也将到来。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上其具有在较短的时间内加速推进城市化的后发优势。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诸多结构性矛盾的关节点。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是从一个低起点开始的,虽然现在发展速度较快,但不可否认中国城市化仍然严重滞后,这不仅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梗阻。21世纪中国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流动与城市劳动力就业,城市公共财政和建设资金的筹措,城市反贫困与社会融合,城市交通和环境保护,城市化与耕地、水资源和能源的约束及城市全球化与城市竞争。①在新世纪,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在理论界存在着争论,实践中仍然在不断地摸索。

二、研究回顾

过去对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探讨一直停留在城市合理规模问题上。对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主张:小城市重点论、中等城市重点论、大城市重点论和大、中、小城市多元发展论等。

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不存在统一的能普遍被接受的最佳城市规模,城市体系永远是大中小城市组成的。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城市网络化趋势明显,城市的发展潜力已经不取决于它的规模,而取决于它在城市网络中所处的节点位置。原有的规模控制的城市化发展方针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桎梏。

三、城市化的内涵界定

从学理上讲,“城市化”这个概念本身并不复杂,迄今为止,它在城市社会学中一直被定义为一种人口现象――城市居民百分比的增长过程。但由于这个过程不仅直接涉及到一个国家与民族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现代性变迁,同时也对每一当代个体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文化身份、生命理想乃至于审美情怀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可以说,城市化进程已构成当代人类生存最重要与最直接的“生活世界背景”或“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对城市及其文化模式的研究与探讨在当代正在成为一门新的显学。

纵观各种不同的城市化界定,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一是从城市化的表现形式界定其内涵。二是从城市化的内容来界定。三是从城市化的目的来界定城市化。

城市化的内涵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城市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发生、发展、发达,而是特指近代以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出现、发展、壮大,人口聚落发生的快速集聚现象。第二,从表现形态看,它是人口结构的分化,从事非农业的人口增多,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和乡村人口逐步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进而促使原有城市不断扩大,又使新城市不断出现和陆续形成。第三,从经济内涵看,它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逐步转移的过程.亦即国民经济的结构演进和升级的过程。第四,从连续的动态过程看,它既是城市内部功能完善,城市文明向周边推进和普及,城乡一体化和共同进步的过程;又是大众传媒的普及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人们的衣、食、住、行和休闲生活向城市方式转变的过程。第五,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它是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逐渐被现代文明的城市社会所替代的过程。

而一个成功的、新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必须实现以下几个发展目标:首先,城市化战略要有利于减缓城乡不平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其次,要改善城市体系和城市规模结构;第三,要建立良好的城市治理模式;第四,要有利于促进社会融合;第五,要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四、我国城市化的现状

中国的城市化进度在各地方的情况不一,无论是按人口和地区分组的城市数量,还是按城市非农业人口和地区分布的城市构成来看,东部地区都要快于中西部地区。理想的城市化模式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进,二者协调发展,双向促进。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城市化水平与 工业化水平的偏差系数一般为正值。而我国的情况却与其背道而驰,直至近几年负值的情况才有所改变。反过来讲,与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与工业化水平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整体上是偏低或滞后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任重道远。

五、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对策

城市化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针对我国现状,客观地分析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工作实践,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实事求是地研究圉情和各地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推进措施,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本文认为,我国城市化发展要在适当建设大城市圈的基础上,发展新兴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首先,正确理解政策,做好规划,稳妥地推进城市化。不能忽视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影响力,正确理解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实行科学决策和分类指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形成的城市应该首先成为城市化的重点,同时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在政策的主导下做好城市规划,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充分考虑城市的布局和环境。

其次,实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哉略,积极地推进城市化。中国经济区域差异明显.市化发展方针应该体现区域差异性,城市发展道路体现多元化。从城市聚集效应的发挥来看,发展大城市的效果更好,大城市的集约化程度更高,我国的城市化要靠大城市圈的带动。一个具有较高首位度的中心城市是大城市圈形成的必要条件。同时要在中心城市的周围逐步建立起分担型的中小城市,完善城市间的功能分担,实现城市发展一体化。另外,要建设新兴城市,挖掘城市潜力,提高城市质量,丰富城市内涵。无论在小城市建设,还是在大中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要依据市场规律,以内在的社会经济联系为基础,以便利交通、通讯条件为支撑,以行政的协调领导为保障,坚持走“集约化城市经营”的道路。

同时,我们要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小约翰・柯布说,如果中国的城市化继续沿着今天的模式前进,那么不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将会看得很清楚,实际上它已经显现出来了。生态可持续发展性并不是单纯的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这里还包含诸如政治、社会、经济等和自然相关联的因素。大多数的农村人口过剩,将会带来也应该带来持续的城市化进程。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城市包括它周围的农村地区如果能相对的自给自足将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它将有能力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城市化与经济的玎持续性发展,与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合理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周一星.论中国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管理世界,2012(6)

[3]杨学成,汪冬梅.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效率和经济成长力的实证究,管理世界,2011(3)

第9篇:城市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郊区青年 上海市 青浦区 城市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161-02

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也是上海寻找新经济增长点,拓展城市空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点工作。本文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对城市化进程中郊区青年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随机发放问卷1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67份,回收率为91.1%。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工作压力较大,希望单位了解自身需求,渴望得到职业发展。调查表明,当前郊区青年的工作压力较大。以“0”分表示一点不大,“10”分表示非常大,青浦在职青年工作压力平均分值为6.36分。青年中33.5%的人认为“现在的工作强度与收入相符合”,认为不符合的占31.2%,说不清楚的占35.3%。青年希望“单位要更多地了解青年需要”的占32.7%,“单位要制定青年职业发展规划”的占18.8%,“单位应该给予青年更多培训”的占18.3%,“单位的管理措施要与青年特点匹配”的占15.4%,“单位要帮助青年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的占10.4%,“单位要让青年负责更多项目”的占4.4%。反映出青年在工作及职业发展中最希望得到的是单位个性化的服务和人性化的管理。

青年普遍渴望获得职业发展,最倾向于获得的职业发展机会是“加薪”,所占比例达54.3%,其余依次为“晋升管理岗位”(占21.4%),“进修”(占13.9%),“晋升专业职称”(占8.8%),“其他”(占1.6%)。与此相应,在改进工作环境方面,青年希望“提高薪金待遇”的占58.6%,“获得更多培训和提升能力机会”的占20.1%,“有更大的工作挑战”的占7.6%,“改善办公条件”的占6.6%,选择“其他”的占7%。以“0”分表示一点也不好,“10”分表示非常好,青年对自己在青浦工作的发展前景评分均值为5.96分,表明他们对在郊区工作的发展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2.生活态度总体乐观积极,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余暇生活不够丰富。以“0”分表示一点不大,“10”分表示非常大,青浦青年平均经济压力分值为6.67分,人际交往压力分值为4.82分,婚恋压力分值为4.32分。以“0”分表示一点也不快乐,“10”分表示非常快乐,青年对自己生活快乐程度的评分均值为6.44分。可见,除经济压力较大外,青年日常生活体验以愉快为基调。

青年的消费支出排序,第一是住房(还贷、租房等),第二是饮食,第三是服装,其他依次是日常出行、娱乐(上网、健身、旅游等)、学习、通讯。受高房价影响,青年消费支出中住房消费支出所占比重最大,成为导致青年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对于生活成本压力的感受,青年选择“太高了,承受不了”的占37.9%,“偏高,但还能承受”的占49%,“正常”的占12.1%,“偏低”的占1.1%。与户籍情况交叉分析发现,总体上非上海户籍青年对生活成本压力大的感受要高于上海户籍青年,其中持上海居住证的青年感受到的压力最大,他们中有71.8%的人认为生活成本“太高了,承受不了”。

青年余暇时间选择的娱乐方式依次为:“上网”占64.4%、“看电视”占63.5%、“看电影”占44.6%、“看书”占35.8%、“喝茶、喝酒,与人聊天”占33.8%、“打牌、打麻将”占10.9%、“待着,什么也不干”占7.6%、“去迪厅、录像厅”占3.4%、“其他”占2.4%。总体看来,由于公共娱乐设施等的相对匮乏,青年的娱乐方式以室内休闲为主。青年业余参加的社团类型,按照选择比例排序依次为:“健身、旅游等娱乐休闲类”占35.2%,“教育学习类”占25.7%,“公益类”占14.4%,“文学、收藏鉴赏等社会文化类”占10.8%,“电脑、网络、音响、相机、车船等发烧爱好类”占10.6%,“情感交流联谊类”占6.45%,“花鸟园艺、动植物等环境自然类”占5.5%。值得注意的是,有43.8%的青年选择“没有参加任何社团组织”。

3.有较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素养需进一步加强。调查显示,青年有着较为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示完全赞同的占59.4%,有点赞同的占31.5%,不太赞同的占5.2%,完全不赞同的占4.0%。对“宁可自己受点委屈,也不让集体声誉受损”选择完全赞同的占52.7%,有点赞同的占36.8%,不太赞同的占7.5%,完全不赞同的占2.9%。完全赞同“努力工作是我的分内事”的占73.3%,有点赞同的占20.1%,不太赞同的占3.2%,完全不赞同的占3.4%。“只要有机会,我就在社会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此表示完全赞同的占56%,有点赞同的占35.1%,不太赞同的占6%,完全不赞同的占2.8%。此外,青年普遍表示如果条件允许,自己愿意参加志愿者活动。在扶贫帮困、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大型活动、应急救援、海外服务、助残扶弱、支边支教、文明监督等各项志愿活动中,青年最愿意从事的志愿活动依次是“扶贫帮困”、“社区服务”、“环境保护”。

目前,社会转型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腐败、分配不公、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公德水平下降以及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等,上述问题中被青年列为前三项的依次是“腐败”、“分配不公”和“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在被问及“您觉得政府的某项政策、制度或做法不妥,您通常会怎样做”时,回答“与身边的人说”的占47.3%,“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放在心里”的占35%,“在论坛里与网友交流”的占28.5%,“在政府相关部门网站上留言”的占16.7%,“写信或打电话给相关政府部门”的占13.9%,“将情况反馈给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占9.5%,“将情况告诉媒体”的占4.4%,“其他”的占2.3%。可见,在遇到政府的决策失误或者举措失当时,青年的应对态度与方式总体上消极被动,以背后议论或旁观躲避为主,反映出郊区青年的国家政治主人翁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以及民主法治观念等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4.个人理想理性务实,希望郊区有更大发展,愿意为郊区建设贡献力量。调查中青年选择的个人理想:第一是自己和家人健康平安,第二是工作事业得到发展,第三是婚恋美满幸福。实现理想、获得成功需要各种条件和因素,青年对此的选择依次为“时代机遇”(占63.8%)、“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占48%)、“良好的家庭背景”(占43.4%)、“良师益友的帮助”(占42.9%)、“社会综合环境”(占32.8%)、“命运的偶然性”(占25.4%)、“其他”(占2.4%)。显示出青年的个人理想选择比较务实,对于个人成功主客观因素的分析也较为理性客观。

调查发现,青年对“我真的希望青浦发展得更好”表示完全赞同的占75.5%,表示有点赞同的占19.6%,不太赞同和完全不赞同的分别占1.7%和3.2%。对于“我愿意为青浦发展付出自己努力”,表示完全符合的占56.2%,有点符合的占35.9%,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分别占4.5%和3.5%。表明大多数青年希望郊区有更大发展,愿意为郊区的发展贡献力量。需要引起关注的是,持上海居住证的青年对“我愿意为青浦发展付出自己努力”选择“不符合”的比例达19.6%,大大高于青年总体选择“不符合”8%的比例。

二、主要结论及相关思考

总的来看,上海青浦郊区青年的生存发展状况良好,他们具有较为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愿意为郊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生活态度乐观积极,个人发展目标理性务实。但与此同时,他们在生存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困难和问题。

工作与职业发展方面,青年所在单位对青年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了解得不够深入具体,给予青年职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不多。调查表明,目前青浦青年的工资待遇等相对偏低。2010年上海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 896元,上海青年平均月消费开支是3 447.46元[1],而六成多被调查青年的月收入低于3 000元,收入与付出的不对等导致部分青年尤其高学历青年考虑离开郊区到市区发展(研究生学历层次青年中有26%的人做此选择),出现了青年人才外流的趋势。日常生活与消费方面,青年普遍感到生活成本高,生活负担重。长期居高不下的房价造成青年沉重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已成为影响青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首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为郊区建设努力工作、贡献力量的积极性。

为使青年在郊区城市化建设中成长成才,发挥更大作用,笔者认为,首先,政府部门应切实解决好郊区青年生存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抱负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近些年来,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在公共交通、医疗、教育卫生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进展相对滞后。为此,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遵循公平公正原则,着力改善医疗卫生、交通出行以及教育等民生问题方面的不良状况,优化青年的生存发展环境,努力为青年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更多机会、创造更好条件。其次,作为青年权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共青团组织要服务青年需求、促进青年发展,切实维护青年优先发展权利,积极引导青年健康全面地发展。要注意倾听与回应不同类别郊区青年的诉求与期望,特别关注弱势青年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建立起面向青年的个性化、人性化、开放互动的服务体系,服务与满足郊区青年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要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努力提高青年公民意识与素养,积极鼓励青年投身郊区城镇化建设、城市化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推动、促进青年发展与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齐步共进。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上海市委.民生为本与当代青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