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鉴赏教学范文

鉴赏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鉴赏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鉴赏教学

第1篇:鉴赏教学范文

一、注重通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审美对象

整体感知审美对象是诗歌鉴赏的第一阶段,是学生积累审美经验、获得审美享受的基础。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要让学生对照审美对象,获得审美感受,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全诗。当学生受到审美对象(诗歌)已经固定了的文字符号这一特殊物质媒介的刺激和提示时,我们要重点指导学生展开类比联想,将自己记忆中储存的相应的感觉材料调遣出来,使抽象的语言文字逐步转化为头脑里的单个画面,让审美对象的可感形态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教师在学生感觉审美对象的基础上,还要调动学生的知觉功能,进一步指导学生通读全诗,引导他们将审美意象的部分形式或个别属性在头脑中孤立地、分散地综合起来,整合成审美意象的完整映像。

例如:鉴赏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一诗,学生在通读中感觉所获得的只是“激流”、“小鱼”、“荒林”、“小鸟”、“废墟”等个别的、分散的、孤立的事物表象,而不是完整的统一的艺术境界,教师此时就要引导学生通过知觉,在大脑的分析、综合、抽象等活动的参与下,按照诗歌的结构顺序等特征模式,帮助他们将在通读中感觉到的诸多材料组合起来,形成生动完整的审美意象。此时,学生闭目凝思,一幅幅完整的艺术画面便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展现出来:崎岖的山路下,一条奔流的小河,激流掠过岩石,激起一朵朵浪花,在河流的两岸……飘浮着云朵的广漠的空中,一面灰色的破旗轻轻地、懒懒地飘来荡去。不通读,不感觉,就找不到审美意象,就不能获得完整的审美感受。由此可见,诗歌鉴赏中,少了从感觉到知觉这一步,就像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的:“采着花瓣时,得不到花的美丽。”

二、加强品读,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审美意象

所谓审美意象,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意)同客观事物(象)的融合,是诗人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审美主体认识和把握诗歌的艺术形象,进入艺术境界的桥梁。

在审美感知阶段,我们引导学生所获得的一幅幅审美意象的完整画面,让审美意象在学生头脑中变得“鲜活”,就要借助“品读”的功能,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察和品味审美意象。

鉴赏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反复揣摩全诗的四个意象群的“真味”;从“破旧的老水车”到“古莲的胚芽”,还有“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它们概括出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述说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描绘出了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的形象,饱含着作者立志献身祖国的热切愿望;它们不仅表现了伟大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再到激昂的特殊情感经历的年轻一代的共同呼声。如果我们不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对诗歌意象一个个进行品味,就不能透过表象,领悟诗人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深层次地感受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语言是意象的载体,因此,品读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品读诗歌的语言。如艾青《我爱这片土地》中“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中的“嘶哑”二字,一方面写出了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人民爱的执著,另一方面使人联想到中国传统诗词中“啼血杜鹃”的形象,给人以无尽的回味和想象;“……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中的“腐烂”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诗人献身祖国的赤子之情。

意象既要靠精确形象的语言去表现,又要靠精湛完美的艺术技巧来凸显。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构思可以说是“别出心裁,不落俗套”。诗人避开了传统离别诗的告别对象――人,而转向天空――“西天的云彩”;离别的场景也不是“执手相看泪眼”的悲痛欲绝,而是“轻轻”“悄悄”的寂然无声;告别时没有伤别的沉重,有的只是一种淡淡的飘逸;意象的选择既没有送行的人,又没有都市的繁华与喧闹,赖以寄情的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和“星辉”等景物,这是多么清新自然,多么超凡脱俗。

三、指导美读,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艺术境界

诗歌的艺术境界,即诗的意境,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诉诸笔端的真实情怀,是诗人将内部世界(境的“心灵化”)与外部世界(意的“具象化”)融合而成的充满主观情意的艺术图画,是诗人追求的最高艺术目标。因此,不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的意境,就不能算真正进入诗歌鉴赏教学,当然也不能获得诗歌鉴赏的最高层次的美的享受。

如果说第二阶段是在指导学生品读从而最大限度地接近和解读审美对象的话,那么这一阶段就需要指导学生美读,通过美读进行再造想象,将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和审美需求填入审美对象,进行再创造,而这是学生很难做到的。因此,我们首先要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调动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其次是营造美读氛围。著名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美感是和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声像手段,营造一种浓浓的、动态的、有声有色有像的氛围,让学生的视觉、听觉积极参与审美活动,帮助学生及早入“境”。最后要引导学生在美读中暂时忘记现实自我的社会角色,超越社会的现实环境,驰骋自己的想象,让自己的精神人格在诗歌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扮演各种角色,设身处地,推己及人,达到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的审美共鸣状态。

四、强调审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审美判断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审美判断就是这项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对诗歌进行审美判断,一是要求教师把美读中进入了艺术境界之中与作品产生了共鸣的学生从“物我两忘”的超现实中唤醒,回归本我,回归现实。二是指导学生带着理性的思考对诗歌进行认真的审读,在审读中反复回味和咀嚼美读中所获得的精神满足及审美享受,领悟和把握自己刚刚体验过的审美意象的价值属性和审美意境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升华为理性的顿悟,从而对诗歌的艺术境界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让学生将“情动”发展成“理悟”。三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判断,不能包办代替。另外,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和兴趣喜好的不同,因此,对学生的理性判断结果不要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第2篇:鉴赏教学范文

古诗词鉴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要使古诗词鉴赏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须注意“一离3合”。

1、感性体悟与理性评论的适度分离

鉴赏包括对审美对象的感受、理解和评判,教学应该以前两者为主。笔者认为,急于作出理性的评论是诗词鉴赏的大忌。诗词鉴赏的最终目的不是应考,而是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审美感受。教师应当以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为目的,而非让他们写出漂亮的评论,更非提供现成的结论。假如把古诗词比喻成一棵树,那么诗词鉴赏的任务并不是分辨这棵树属于什么科什么目,也不是估算这棵树是适合做梁还是做椽子,也不是看这棵树哪里长得茂盛,哪里树叶少,各自是什么原因,而仅仅是眼睛看着树,心里想着树,感受他剪春裁秋的气势,为他倾倒,为他喝彩。如果面对古诗词,一上来就想着诗词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语言如何,该如何评价,跳过了审美过程,表面看起来“鉴赏能力”很强,实际上却是一种悲哀。

当然诗词鉴赏也离不开理性评论,这是检验一个人鉴赏水平以及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面向考试的要求。我们不是为了应试而进行语文教学,但也没有必要讳言乃至刻意避开理性评论,避开应试。只是不要急于评论,不能跳过审美过程。诗词鉴赏的理性评论技巧性很强,有一些专门的术语可供使用,有基本固定的思路可循,操作性很强。可以说,只要学生对诗歌的背景以及诗歌本身有着正确的理解,在自己的感性体悟的基础上写出理性的评论并非难事。教师也应该在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最后一环引导学生形成理性评论的文字。但是课程的定位要准确,不能让功利性的目的支配课堂教学。

2、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

教师要清楚地明白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学生是诗词鉴赏的主体。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鉴赏的过程,而非替学生鉴赏。如果一堂古诗词鉴赏课,教师自己讲得投入,学生却无动于衷,乃至教师越俎代庖帮学生总结一下,把最终的理性评论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背熟了应试,这样的课无疑是失败的。

教师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担负着重任。笔者认为,对于古诗词鉴赏,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首先,知识储备要扎实。

教师应提供或指导学生自己了解相关背景,对文本本身的历代主要注疏也要事先了解。西方文论有的流派认为,作品一旦问世就具备了自己独立的生命力,作家的本意并非作品所能表达出的唯一意蕴。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特别强调追寻作者的本意。

其次,教师还必须具备打通诗内诗外各种知识的能力。中国诗歌的题材、主旨、意象往往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比如悲秋,教师必须讲清楚古人对于秋天的特殊情怀,才能让今天的学生真正明白一首表达“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的诗或词。再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在讲“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两句时,笔者补充了《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诗句,《古诗十九首》中“4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的诗句,范仲淹《苏幕遮》“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句子,又联系了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词,让学生体会沉淀在“草”这一意象上的情思,明白“草”由于文学的积淀,这个意象已经不仅仅是植物学意义上的一种存在,而是承载着思乡怀人等感情的文学意义上的一种存在。

最后,教师本身应该进入审美情境,对诗歌有自己的共鸣和体悟。道理很简单,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陶醉于诗中,如何使学生进入审美情境?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被诗词感动,如何奢望学生能被感动?

3、朗读与静思的结合

古诗词的美感一部分来自它的语言形式。虽然由于语言的演变,押韵对仗等形式上的特点产生的美感已经大大削弱,但是直到现在,这种形式美还是我们审美愉悦的重要来源。朗读是体会形式美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朗读,可以选择请同学朗读,也可以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音频乃至视频文件。例如南朝民歌《西洲曲》基本上是4句一换韵,又运用了连珠格的修辞手法,层层联想,环环相扣,从而形成了回环婉转的旋律,摇曳无穷,情致宛然。比如其中的几句:“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2曲,垂手明如玉。”每两句的开头意象即是前一句的结尾意象,在读的时候只要注意,就能读出回环往复之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其中妙趣。

但是仅仅有朗读还不够。古诗词要读进去,读出味道来,还要有比较强的想象力再现诗词中的意象及意境。教师可以用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静心体会。例如晏殊《浣溪沙》这首词使用的意象十分清新,又具体可感,再现的难度比较小。在体会“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请大家现在静下心来,去除杂念。好,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晏殊。请大家心里开始想象在小园中徘徊,小路上铺着落花,路边的花儿只剩残枝,抬头,又看见燕子飞过,忽然觉得似曾相识,去年的春天,不也是这样吗?”告诉学生想象得越细致越好,甚至可以请同学说说各自想象的落花都是什么花。然后让同学们回答自己在这样的情境下心头涌上的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假如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让每个同学写几句现代诗,描述自己的这种感觉。

但是要注意,静思的方法固然好,分寸掌握不好,学生不肯配合,就会变成闹剧,这需要教师有控制课堂氛围的能力。

4、诗歌意境与生活情境的结合

古诗词的魅力和生命力在于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直达我心,触动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叹。不能引起共鸣的诗歌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当生活中出现某个场景,突然间古人的一句诗涌上心头时,学生才会感觉此情此景个中滋味竟已被古人写尽,这时他才会真正明白古诗词的妙处,由此产生对古诗词强烈的兴趣。

第3篇:鉴赏教学范文

1 确立阅读鉴赏学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文训练与生活的密切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注重语文的实用性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是贯穿人一生的基本技能。针对中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阅读鉴赏能力有待提高的现实,在中职语文鉴赏阅读教学中应首先确立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有效教学,才能充分发挥语文阅读鉴赏教学的优越性。

确定需要阅读鉴赏的文章,教师根据文章内容提出阅读方法简要示范并给与具体指导。

提出阅读要求,如勾画、摘抄优美词句或段落,写随笔或者读后感。

通过读后感、书评来检查阅读效率。

定期举行阅读鉴赏课,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感受获得新知识的乐趣,并让学生当众发表见解。也可以在课堂上阅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加深理解。甚至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作。

除此之外,还应当安排学生挑选符合学生实际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阅读书籍进行课外阅读。在教师的循序帮助下,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2 创设阅读鉴赏教学情境

在阅读鉴赏教学中,合适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用教学效果的充分发挥。其中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把自己的见解与收获分享出来。自由讨论时,应该脱离“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讨论中。可采用“圆桌会议”的形式,让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零距离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个性及特长,布置不同的问题和评估标准,做到学生真正的自由。

同时,教师应根据课文所描绘的生动形象或者情境,采用图片和语言,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幻灯片等方式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情感得到熏陶、思维得到启迪、尽情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空间。消除语文学习紧张、艰难的压力。快乐地融入鉴赏阅读教学过程中,受益匪浅。

在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正确理解学习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在感受欣赏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朗诵法、记诵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义和文章意义,共同体味诗歌、散文的形式美、艺术美、语言美等。

3 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鉴赏积极性

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上,阅读鉴赏课的教学目标完成在于教师的引导与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学生是阅读鉴赏的主体,他们通过中职学习渴望学到一技之长,更加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对单纯的文化课的学习热情并不高涨,加之基础薄弱,知识所限,自然对语文的阅读鉴赏兴趣不浓。甚至有时候内心里产生抵触情绪,把语文学习当作可有可无的课程对待。作为教学者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调动他们阅读鉴赏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因此,注重阅读鉴赏课的“实用”性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教学中能使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沟通协作能力都能得到切实有效的锻炼和发展。比如,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课文与专业相联系,在初步感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与主要思想的同时,把语言口头表达训练当作专业训练,在班级同学中挑选积极者担任角色,进行沟通、讲解、介绍。其他同学规定任务,分析对比人物语言,体味人物性格和内心丰富世界语口语表达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通过拓展练习和其他情境模仿,使语文课堂真正为职业生涯服务。

此外,阅读鉴赏的实际效果落在实处的重要举措是写作。写作对于多数中职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但职业生涯中写作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人们信息交流,事务处理,联系工作,洽谈业务等经常使用的一种文字工具。在阅读鉴赏中鼓励引导学生尝试写作,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学习或应用语言本能。

4 语文阅读鉴赏教学的意义

中职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对学生管理起着潜移默化地作用。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和体验,去思考和感悟,自由快乐地参与在这种活动中,获得的启迪和审美体验无形中会给他们的生活、思想产生重要作用。因此,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阅读鉴赏课,综合学生的课外阅读体验,将学生的读书视野扩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乐趣,激励他们认真准备问题、回答问题,认真写作读后感,创造积极奋发向上的阅读环境与学习环境。学生在具体阅读鉴赏过程中声情并茂、激情洋溢的朗诵和发言,增强自信的同时也锻炼了学习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鉴赏课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必要课程,让学生在古今中外绚丽多彩的文明中丰富人生,获得美与知识的熏陶。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为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添香,是我们每一个中职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因此,把语文学习的阅读鉴赏外延进行拓展,延伸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付百花:浅议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教育文摘》,2011年11月下

[2]樊红梅:如何把握中职语文中的小说鉴赏教学:《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3期

第4篇:鉴赏教学范文

关键词:美术鉴赏课教学;概念;重点;直观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8-0072-02

如何上好美术鉴赏选修课,笔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体会:

一、旁征博引清概念

对于一门课程,明确概念,理清思路,是课程建设的首要问题。作为老师,必须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清晰;作为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美术”和“鉴赏”的概念,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知晓“鉴赏”与“史论”、“鉴赏”与“欣赏”的区别,等等。在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中常出现“打体育”、“唱音乐”、“画美术”等类似的语病。这些语病的出现就是因为概念不清造成的。

有人会说,那些概念,很多教科书上已经谈过,老师不必担心学生概念不清的问题。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层面和个体理解能力不同,教科书中涉及到的概念,未必所有学生都能弄清楚。也就是说,要弄清概念,光靠课本还不行,还要求老师去做一些“旁征博引”的工作。

“旁征博引”的工作,要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学生,二是老师,而关键是老师的引导。在备课时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要考虑到课文中有哪些学生不易弄清的概念,对此先有一个预测,尽量多查一些资料,让学生在弄清概念的基础上,学到的知识能更丰富一些。比如关于“美术起源”问题。在美术鉴赏教材中,都是只讲了“美术起源于劳动”,不曾论及其他观点。“美术起源于劳动”只是众多美术起源说之一,即是现代视觉文化中普遍认为的“起源说”。其实在之前西方就已有了“摹仿说”、“巫术说”和“游戏说”。这三种学说,虽然各有一定道理,但它们只是谈到了艺术存在的“后天”因素,而忽略了艺术产生的更根本的原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不仅谈到了艺术与劳动的关系,还涉及到了艺术与人脑机能、艺术活动与人体机能的相互作用及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认识到“美术产生于劳动”是艺术发生学说中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一种学说。

尽管旁征博引有扩大知识面和弄清概念的特点,但旁征博引并不是漫无边际或面面俱到,而是主要针对那些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学生比较关心或老师意欲解决的概念。比如,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主要介绍一下“人文主义”;讲鲁本斯主要介绍一下“罗可可”艺术风格的基本特征及影响;讲宋、元绘画主要介绍一下“文人画”的产生及发展;等等。

二、提纲挈领抓重点

所谓提纲挈领抓重点,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通晓系统的美术理论,以课本知识系统为线索,紧紧抓住课本知识重点这个“重中之重”。

美术一般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在人类美术发展史上,各个时期大都存在这四种美术样式,然而每个时期这四种美术样式的发展则是不平衡的,于是便出现了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个代表性的美术样式。比如,新石器时期以“彩陶”为代表,先秦时期以“青铜器”为代表,唐代以“人物画”为代表,宋、元时期以“山水画”为代表,明清时期以“花鸟写意画”为代表。而每一个代表性的美术样式中又有着核心的美术作品、美术家及美术流派。如青铜艺术的代表作品有《司母戊方鼎》、《立鹤方壶》,秦、汉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品是《秦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雕刻》,唐代的人物画代表作品是闫立本的《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及周的《簪花仕女图》,等等。

如果每一个时期只着重介绍一两个美术样式或作品,势必使前后的内容变得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因此,我们在“抓重点”的同时,必须将其建立在“提纲挈领”的基础上。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提纲挈领”主要表现在每一章的“概述”或每一课程内容前的提示或总论中。凡概述、总论中的内容,老师不仅要逐字逐句地分析、串连和讲述,还要结合实际作品及美术家,使整个章节内容贯穿一气。概述就像一条线,每个内容的重点就像穿在线上的珠子。“提纲挈领抓重点”就是使线穿珠而过,珠不离线,线不离珠。只有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才显得有血有肉,有条不紊,谨“毛”而不失“貌”。在概述中重点讲解内容的联系性,分讲时重点突出它的时代特征及个性。

抓重点并不是孤立抓一点,而是要力求抓一点带一片。比如我们把清代的石涛及其作品作为鉴赏的重点,从而联系到、弘仁、髡残的绘画及其创作思想,以清初“四王”保守派绘画来反衬石涛的大胆革新精神,以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来论及石涛绘画对后世的影响。如此这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既使重点鲜明突出,又避免了单调乏味,而且还给人一种“疏而不漏”的感觉。

三、明史通论重直观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创作不单单是为了摹仿客观形象,而且是无时不在地创造新的视觉形式美。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视觉形式也在不断地翻新,而这种翻新无形中又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所以说,作为一位美术鉴赏者,对美术作品的直观认识是极其重要的。

所谓“直观”,就是人们对美术作品的直接的视觉认识和感受。达・芬奇的作品给人的直观是“理智”;米开朗琪罗的作品给人的直观是“雄强”;拉斐尔的作品给人的直观是“秀雅”。人们对美术作品的直观认识多是来自于作品的构图、笔触、色彩、形象等外在形式,而外在形式的演变往往隐伏着一些规律和内涵。古埃及人把高山、大漠、长河的神圣赋予皇权至上的金字塔,而金字塔那稳定、沉重、简洁的感觉又对人们的灵魂产生一种威慑作用。古埃及神庙的出现,使人们的那种“灵魂威慑”由外表形态转入内部空间。“罗马风”教堂中的“穹顶”蕴涵着人们对天国的所有幻想,对天国的向往又促使教堂建筑的外部形态向上发展,于是便出现了后来的挺拔向上、直刺苍穹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在众多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再现了往日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辉煌。封建统治阶级及教会的豪华、享乐,曾使“罗可可”和“巴罗克”艺术风行一时。德拉克罗瓦的浪漫主义美术雄风打破了过去古典主义美术的宁静,印象派绘画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对绘画本体重新认识……

“明史通论”就是明晰社会、美术的发展历史和通晓各个时期的美术理论。明史通论是我们准确把握各代美术作品视觉直观印象的最好办法。秦陵兵马俑被国际友人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数以千计的大型陶俑构成一个完整而威武壮观的军阵图。它给人的这一“气势宏大”的直观印象,正是秦王朝生气勃勃、不可一世历史的艺术再现。对唐、宋、元三代的艺术,后人曾做出“唐尚法、宋尚意、元尚趣”的理论总结和评述。唐尚法主要表现在“理法”、“法度”和“技法”三个方面。宋尚意主要表现在“意境”、“理意”和“诗意”上。如果说唐代的绘画多突出在“外功”上,而宋代绘画则多突出在“内功”上。元尚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意趣”、“情趣”和“墨趣”。以山水画而论,吴道子及荆、关、董、巨是“尚法”的代表,文同、苏轼及“南宋四家”是“尚意”的代表,“元四家”是“尚趣”的代表。以上事例说明,明史通论不仅能使人们很快地把握对各代美术的直观认识,而且还能使人们的直观把握更加深刻而准确。

古人在对美术的直观把握上,曾总结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有人从风格上把握不同的直观,如“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有人从衣纹勾勒上显示不同的直观,如“雀爪郭熙,拖技马远”。

四、厚积薄发抒已见

美术鉴赏与美术欣赏的不同之处,在于鉴赏有鉴别和欣赏的意思,欣赏一般不具有鉴别的意思。就是说,“鉴赏”是人们带着一种科学、审慎的态度来对美术作品进行观赏。“欣赏”乃是人们带有一种肯定、赞誉的态度来对美术作品进行观赏。鉴赏与欣赏的区别在于能否对美术作品抒发个人见解上。大学生一般已进入成年人阶段,世界观已经形成,有了一定的知识面和思考能力。对美术作品或史论表示一些个人见解则是大学生“美术鉴赏”选修课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所谓“抒已见”就是让学生谈个人看法,这种看法必须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既能符合历史实际和言之成理,而又不同于他人的观点。

中国素质教育要改变那种“被动式”的教育模式,学生从小学知识,往往不是主动获得,而是被动获得,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一种思想,即凡是课本上的都是正确的,不可改变。这种思想对抒发个人见解极为不利。当我们讲授美术鉴赏选修课时,要尽力扭转学生的这种观念,使他们认识到,书本里的观点和思想只是编著者个人的见解,当然也有可能缺乏正确性或全面性。美术鉴赏又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活动,对同一问题或事物有不同认识也是正常的;只有敢于否定才能敢于肯定。这样一来,学生的思想就会马上活跃起来,他们的个人见解也往往由此而产生了。

“个人见解”不是“妄发议论”,这是让学生们必须理解的第二个问题。当学生提出某一见解时,老师要反问他:你的认识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你为什么要提出这一观点,你准备用什么样的事例和论证让人们同意你的观点?当然这种反问不是泼冷水,而是为促使学生更深入地阅读课文,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去查阅资料和进行深入的思考。要使学生懂得,“厚积”是“薄发”的基础,只有“厚积薄发的见解”才是有意义、有价值和有说服力的。

鉴赏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一个对美术有很高鉴赏力的人,除了要具有深厚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外,还要具有哲学、历史、文学甚至自然科学的广泛修养。我们要对某一美术作品做出全面、公正、科学的评价或认识,就得对作者的思想、身世,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对作品的制作手法及材料,对作品在美术发展史上的地位等都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第5篇:鉴赏教学范文

教学模式;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1—0060—01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其作为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增强艺术素养,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美术鉴赏”成为了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这既为美术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对广大高中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教师该如何更好地开展美术鉴赏教学呢?笔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和业务水平

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要想顺利开展鉴赏教学,应不断地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和业务水平。可通过阅读美术史、美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或学术论文,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并经常参观美术馆、书画院举办的美术作品展览,以从多种渠道获得美术信息;关注当代美术的发展动向,了解当代美术的特点,学会鉴赏,学会评论,并积极思考,应在与他人思维火花的碰撞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加深对美术的理解。此外,还可通过上网查阅各类美术信息,以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讲解、讨论、比较等方式来开展教学;鼓励学生用文字描述、表演、造型等多种形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筛选、分析、整理视觉图像和相关背景资料;利用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调查、考察等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式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落到实处,而且也使教学模式从 “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

三、开展美术鉴赏教学的基本原则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深学生鉴赏理解。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鉴赏某一件美术作品,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机会,加深他们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使学生学会从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美术与政治、美术与经济、美术与宗教、美术与历史等方面认识美术的价值和作用;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运用美术术语及通过造型、表演等多种方式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第6篇:鉴赏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音乐 鉴赏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23-01

单就音乐而言,其鉴赏可以认为是赏析与鉴别、感受与体验的一种综合性的精神活动,对于高中生来讲,音乐的鉴赏既是一项基本的学习技能,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步,例如学生在上课之前高唱斗志昂扬的歌曲,品鉴歌曲所带有的情感,将之化为自己的内在动力,激励自己前行。此外,还能够通过音乐扩宽学生的知识面,用音乐感受异域风情等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使用最优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下面笔者介绍几种常用的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一、准确解读音乐作品

在音乐的鉴赏中,首要的就是给音乐作品进行定位,并对音乐作品进行精准的解读,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之前“吃透”教材,对音乐座屏进行精准的解读。在音乐教师备课的过程中,认真分析目标教学作品,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还要利用互联网等查阅作品的创作背景,对整个音乐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只有“吃透”作品,把握整体,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解读,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正确的品析。例如,在鉴赏谭盾的《1997天地人交响曲》时,教师就需要查阅谭盾的人生经历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并参照教材去理解谭盾的设计意图,教师将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备课,在课堂上根据这些背景材料进行作品的品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气氛的渲染,例如,在进行抗日音乐作品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音乐作品的背景转变成抗日的图文,渲染气氛。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设定的合理与否也影响到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质量,在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目标的设定时,最先要考虑到的是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其次要考虑的就是音乐作品的深度与鉴赏难度。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包括学生的文化素质,即对作品创作中事件发生背景的理解,还包括学生的音乐技能;音乐作品的深度与鉴赏难度包括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音乐特色和音乐包含的情感,有的音乐作品表达感情直白,直抒胸臆,有的作品借景抒情,有的作品表达委婉,前后存在着较大的起伏,学生不容易把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设定教学的目标,保证目标可行、具体,略微高于学生的能力,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与身心发展的需要。例如,在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中,赏析《1997天地人交响曲》时,因为学生基本了解这段历史,教师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准确的解读,那么,教师就可以将教学的目标设定为:(1)指出作品中使用的乐器;(2)确定作品的感情基调;(3)根据自己的想象描述音乐所描述场景;(4)准确描述整个作品的情感变化。对于较容易的作品,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提升,对于较难的作品,教师要由浅入深,步步引导,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三、使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将音乐鉴赏教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

在音乐作品中,很多作品可以与艺术、文学作品联系起来,高中音乐作品也不例外,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科之间的整合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伏尔加船夫曲》的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歌曲和美术经典《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相结合,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船夫的表情、神态、动作,推测船夫的心理活动。除此之外,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的联系也较为密切,并且中国的古诗词本来就可以配乐进行演唱,例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就可以配乐演唱,教师给予学生特定的旋律,让学生把优美的诗词唱出来,在演唱的过程中体味其中的情感,联想其中的画面。

(二)结合舞蹈进行教学

音乐鉴赏与舞蹈相结合也不是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音乐作品与舞蹈的结合,可以将枯燥的音乐鉴赏理论与枯燥的答题技巧训练转变为生动、形象的舞蹈。音乐鉴赏与舞蹈相结合既可以使学生动脑,又可以使学生动手、动脚,活动起来,在浓郁的气氛中走进音乐世界,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情感。例如在进行《保卫黄河》的音乐作品鉴赏中,教师可以借助《黄河》的舞蹈,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伴随着作品的旋律而动,感觉其中的震撼。

(三)结合想象进行教学

音乐与想象是密不可分的,通过音乐作品,鉴赏者走入到预设的情境中感受环境和情感,对整个作品进行准确的定位。课堂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进行某些音乐作品的鉴赏时,可以引导学生跟着音乐想象相应的画面,将自己置身其中。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一个人一生将要经历的无常的命运;又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双眼跟随《二泉映月》独奏联想画面,定位情感。

第7篇:鉴赏教学范文

一、理性评论与感性领悟的适度分离

鉴赏是指包括了对于审美对象的理解、感受和评判,教学应该以其中的感受和理解为主。我认为诗词鉴赏的大忌是急于给出理性的评论。诗词鉴赏不是以应考为最终目标的,而是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获得审美体会。教师应当以让学生获得愉悦的审美为目标,而不是让他们写出一段出色的评论,更不是去提供一个现成的结论。如果把古代诗词比喻成一棵大树,诗词鉴赏的目的则不是去判断这棵树应该是什么科目,也不估量它适合做什么,也不是分析它哪里生长得旺盛,哪里的叶子稀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是要眼睛盯着树,心里面想着树,感受着它剪秋裁春的气势,为它喝彩,为它倾倒。对于古诗词,一下子就思考它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语言怎么样,应该怎样去评价等,越过了审美的过程,表面上看好像“鉴赏能力”是很强的,实际上却是一种失败。

但是诗词鉴赏也不能离开理性的评论,这的确是考察一个人鉴赏水平以及表述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考试的要求。我们虽然不能为了考试而进行语文的教学,但也不能特意回避理性的评论,去逃避应试。诗词鉴赏时理性的评论技巧是很强的,有一定专业的术语进行使用,有固定的套路去遵循。也就是说,学生只要把诗歌的背景以及诗歌的本身理解正确,在感性的体悟基础上总结出理性的评论并不困难。教师也应在古诗词的鉴赏教学最后一环指导学生写出理性评论。但是课程要准确定位,不能让应试目的支配教学。

我认为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在于两者适当的分离。在鉴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去体会诗词的优美,不要时时刻刻地想着去做作出评论。理性的评论应该放在感性的领悟之后,可以安排在最后,或者利用特定时间进行应试强化训练。

二、学生与教师的紧密配合

教师要清楚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其中学生是诗词鉴赏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鉴赏是教师的任务,而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去鉴赏。如果在一堂古诗词鉴赏课上,教师自己讲得非常投入,而学生们却不接受,甚至教师代替学生总结,把最后的评论交代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掌握住去应付考试,这样的课堂肯定是不成功的。

教师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我认为,对于古诗词鉴赏,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首先,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教师要指导学生去了解诗词的相关背景,自己对诗词的各代重要注疏也要提前了解。西方学者认为,作品问世后就具备了它自己独立的生命力,作者的本来意思并不是诗词所表现出的唯一蕴意。但是中国古代文学评论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特别追寻作家的原意。《孟子・万章下》中,“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提出的理论是“知人论世”,这是我国古代文学评论的重要观点,直到现在也仍然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主要原则。

我认为,中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是要增强他们的感悟理解能力。对于古诗词,先不要着急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解,而应该先掌握已经成为定论的那些解释,或是几样被学术界已经通任的解释。教师对古诗词中心思想、字、句意思的解释要有依据,不能单凭自己的理解和任意想象。这种依据,应该来自于历代著名注疏。一名没有读过诗词的相关注疏就上讲台的教师,恐怕是没有太大自信心的吧。

其次,教师还要有能够沟通诗词内外相关知识的水平。我国古诗歌的意象、题材与主旨经常都会有很深刻的文化底蕴。例如悲秋,教师必须说讲明白古代人对秋天那种特有的情怀,才能使学生们真正理解“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的诗词。再如在讲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时,我联系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和《楚辞》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还有范仲淹《苏幕遮》里面的“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然后又联想到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让学生去体会在“草”上所赋予的情思,明白这里的“草”已经不只是一种植物的存在,而是赋予着“思乡”“怀人”等情感的文学意义上的存在。

最后,教师自身应该能进入到审美的情境中,对诗歌产生自己的共鸣和感悟。道理虽然很浅显,但是如果教师自己都不能沉醉于诗词中,如何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去?如果教师都没被诗词所感动,如何能希望学生们被感动呢?

另外,教师指导鉴赏时的话语必须要有感染能力。面无表情的脸孔、抽象的理论,这都是学生们不愿看到和听到的。

三、静思与朗读相结合

古诗词中的美感其中一部分来自它的语言表达形式。虽然因为言语的变化,对仗押韵等形式特点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已大大减弱,但是直到如今,这形式美还是人们审美愉悦的主要来源。体会其美感的重要方法就是朗读。教师可以自己朗读,也可以请学生朗读,还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或音频文件。

但是只有朗读还是不够的。古诗词不但要读,读出其韵味来,还应有非常强的想象能力去再现古诗词中的意境。教师这时可以使用引导的语言,使学生静心去体会。

四、生活意境与诗歌情景相结合

古诗词的魅力与生命力就在于能够穿越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直击我心,触动人们的灵魂,不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诗词是没有生命活力的。只有当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某个场景,忽然间某个古人的一句诗词浮上心头时,学生们才会真正体会到此时情景中的滋味竟然已经被古人写到了,这时他们才真正明白了古诗词的精妙之处,从而产生对古诗词的强烈兴趣。

第8篇:鉴赏教学范文

一、注重以审美为核心

在音乐鉴赏审美教学过程中情感体验是第一位。我认为音乐情感的体验应从三方面来入手:第一,对音乐的感知;第二,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联想和想象;第三,对音乐的理性分析。这样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并非仅指人对音乐作出感官上的反应,也不同于一般的感性认识,而是指人对于音乐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调性、音区、音色、和声等音乐要素在听觉上能作出正确的心理反应。换言之,音乐感知能力是指人对于“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这是鉴赏教学的基础,如果学生不具备这种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让他们熟悉、掌握“音乐语言”的一般规律。

2.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在音乐作品中,往往只是某种精神面貌,感情状态的表现,其中包含着内在的生命、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但并没有具体的指向。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审美经验,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想象,作出不同的理解,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和想象,使情感体验得到拓展和深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3.结合音乐作品欣赏给学生讲述必要的音乐知识。在音乐欣赏中,特别是在欣赏较大的器乐作品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应该给学生传授与欣赏作品有关的音乐知识,如音乐常识、声乐、器乐基础知识、常见声乐、器乐作品的体裁、曲式结构等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在传授音乐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不要讲得太深和专业化。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要使学生学会分清流行音乐中的良莠,主动学习并热爱高雅音乐,必须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因此我们教学中应做到:

1.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从审美的角度和生理的角度,让他们知道流行音乐中什么是好的、是适合他们的;什么是不好的,是不适合他们的,是有害他们身心健康的。

2.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学习高雅音乐,引导他们体会高雅音乐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可以先让学生欣赏高雅音乐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音乐的兴趣,然后给他们听一些管弦乐,室内乐作品,如《动物狂欢节》、《春之声圆舞曲》,先分段欣赏,再逐步过渡到欣赏完整的作品,以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审美经验。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音乐审美教学中,不仅仅是艺术美和形式美,还包含着社会美和自然美,美的这四种形态是糅合在一起的,可以说,没有脱离社会现实而单独存在的艺术美。可见,每个人的审美观是与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联系的。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他们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三、对音乐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的了解

1.模仿性。

让学生明白音乐中的模仿一般指用音乐中的声音模仿现实或自然界中的其他声音,即通过声音模仿声音,模仿在作品中很常见,尤其是对鸟叫的模仿等;作曲家也经常通过节奏、速度等声音中的某些要素对其他事物进行模仿。

2.象征性。

象征性也是音乐的声音所具有的表现特性。音乐的声音可以通过象征性的手段去表现某种客观现象和物质对象。比如,用小号的音色象征光明,用铜管乐象征英雄凯旋等,音乐中的声音还往往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象征某些事物和现象等。

3.暗示性、表情性。

第9篇:鉴赏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专美术;鉴赏比较;探讨分析

美术这门课程中,鉴赏比较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和感受,进而通过观赏者个人的经验、感知和记忆进行综合评析美术作品,通过这样的鉴赏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美学知识。在中专美术鉴赏比较教学中,老师应该思考如何才能够使学生进行作品赏析,进而通过美术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美术鉴赏活动,进而在不断地课内外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观,进而促进自身的综合发展,不断完善自己。本文就美术鉴赏比较教学的模式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在中专美术鉴赏比较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我国人们的思维方式、思考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中国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审美观等方面越来越具有时代的特色,但是,中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仍然会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专美术教学中,可以在鉴赏比较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在中专美术鉴赏比较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具体有:①在中专美术鉴赏比较教学中进行文化情景模拟,可以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逐渐加强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中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和精神的鉴赏能力,进而使学生掌握美术作品鉴赏能力。比如说,在进行中国画的作品鉴赏时,可以使学生首先掌握必要的传统鉴赏语言,进而使学生在欣赏中国画的时候,利用这些基本语言组织描绘绘画中所体现的情感、格调、个性、功力以及其与中国传统的书法作品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从传统的审美观念出发,赏析作品中所传达的意境,进而欣赏传统中国画中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②利用鉴赏原作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对美术教学产生兴趣,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传统的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不断地扩大学生学习美术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美术资源进行分享和鉴赏,比如说去博物馆、美术馆,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等模式,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方面受到刺激,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传统美术信息,进而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二、在中专美术鉴赏比较教学中引入网络文化教学

时代的发展带动着网络文化的发展,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在中专美术教学中也开始进行网络式的教学模式。在中专美术鉴赏比较教学中引入网络文化教学,能够使学生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进行信息搜索和信息交流,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教学模式,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实际的美术教学中,进而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在电脑网络文化中进行高层次的互动和学习。

在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中引入网络文化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创设网络教室,使学生能够通过鼠标、键盘等设备进行美术作品的选择和细节放大,进而能够使学生更加仔细地进行美术作品欣赏,然后在网络这个大平台中,与老师和学生进行鉴赏体验交流大会,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使美术教学具有更加卓越的效果。

三、在中专美术鉴赏比较教学中参考“百家讲坛”

众所周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中专美术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际的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地去学习美术作品的多元化价值,拓宽自己的美术视野,进而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审美观。因此,在中专美术鉴赏比较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参考“百家讲坛”,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真实的体验,使学生通过“百家讲坛”,获取自己的情感取向。比如说,在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美术作品时,大家讨论的重点就是其神秘的微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其微笑比较神秘,给人一种心事重重的感觉,而有的人却认为其微笑娴雅、端庄;有的人从那永远的微笑中体会到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有的人从那微笑中感觉到悲伤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交流,各抒己见。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设置“百家讲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学生当中产生“百家争鸣”的格局,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表达各自的想法和意见,并能够踊跃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在不断地学习和发表意见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加强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在中专美术教学中进行鉴赏比较教学

在中专美术鉴赏比较教学中,比较常用的鉴赏方法有比较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或者是同类或异类之间的比较,使学生能够对美术作品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进而对作品进行赏析。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尤其是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探寻作品的产生时代背景以及该时代下的作品共同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同类作品比较或者是同时代作品比较,亦或是不同时代的作品比较,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找到不同作品之间的差别,进而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审美体验,进而加强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五、总结

在中专美术教学中,进行相关的鉴赏比较教学模式,引入传统文化、网络文化、“百家讲坛”、比较鉴赏法等模式,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赏析的兴趣,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在教学过程中参与进来,然后,在不断的美术作品赏析过程中,体会不同的艺术氛围,进而能够在这种艺术熏陶中,享受艺术所带来的乐趣,进而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易万春.中专美术鉴赏教学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