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居住空间设计范文

居住空间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居住空间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居住空间设计

第1篇:居住空间设计范文

关键词:灰空间;居住空间设计;心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11-01

一、灰空间的概念阐述

“灰空间”的概念出自日本,是由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的,灰空间中的“灰”字则来源于日本茶道创始人敢利休所写文章里的一段话――“日休灰的雨滴滴答答下个不停……”。灰空间是室内与室外空间过渡交融的那一部分空间,它不属于室内空间,也有别于室外空间。我们的理解就是那种半室内、半室外、半封闭、半开敞、半私密、半公共的中介空间。

这种空间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将建筑内外部的分界线模糊掉,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更加连贯,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与不适应感,给人一种自然的过渡,一种有机的整体的感觉。比如建筑的柱廊、檐下,住宅中的玄关、阳台等空间。它有将有限的室内空间无限延伸,又将无限的室外空间有限界定。用黑川纪章的话就是“这种空间已经被看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用来减轻由于现代建筑使城市空间分离成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而造成的感情上的疏远。”

二、灰空间在传统建筑中的体现

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理了灰空间这种概念,如园林建筑中的亭、台、榭、廊、舫、轩等体现灰空间特色的形式。其中亭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以及文化艺术的典型建筑类型,它外型小巧并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柱结构,四周不设任何墙与大自然巧妙的融为一体,更多地强调其四面空灵的内部空间与周围的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

中国古代传统民居院以“院”为中心的布局形式,也属于灰空间设计的一种。中国的古代传统思想中,以“合”为家,这种合院形式在中国老百姓心里就是家的一种体现。“院”又是外界环境和室内环境的一个过渡,是沟通自然景物和人内心感受的中介空间。“院”这种性质的空间为所有老百姓所必需的,人们的心理需求是要求有这种过渡性质空间的存在。

在江南水乡,也有一种灰空间建筑形态,那就是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是为了适应当地多雨的自然环境而建造的。可以让过往的行人免受日晒雨淋之苦。除此之外,临河而建让建筑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形成了江南水乡中一道醉人的景色。

三、灰空间在居住空间中的处理手法及意义

灰空间最早是指建筑空间的某个空间过渡部位,由于这类空间定义比较模糊,给人的空间感受不够强烈,所以长期被人们所忽视。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土地使用面的日益紧缺,人们开始不断挖掘各种空间中的潜在价值,灰空间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重视。

灰空间了表现形式各有所不同,但是其表达的设计目的不尽相同。那就是创造出贴合人们心理感受的丰富空间。由于具体的细部处理手法不同,使灰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与形态。大致分为以下三点。

1.灰空间作为居住空间中的交通体系,联系室内外。这种类型常常表现为玄关、门廊、入户花园、影壁的形式,作为空间交通组织的主要枢纽。例如:入户花园通常与玄关一起设计,让入户门与客厅之间形成过渡,让客厅与外界空间形成一定的阻隔,使客厅不直接与外界联系,形成一定的私密性,同时让空间格局更加丰富。在心理上起到一定的过渡作用。

2.在居住空间的空间规划中,创造出多层次的复合空间。人们在建筑中活动,长时间地处于过于封闭或是过于开敞的空间都会让人产生疲劳或不适感,利用灰空间的穿插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让人们在空间的开敞与封闭的过渡中始终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例如:中庭,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形成建筑内部的“室外空间”,是居住空间设计中营造一种与外界空间既隔离又融合的组成形式。中庭有效地解决建筑固有的一些问题,如自然景观的缺失、自然采光、通风等问题。

3.创造宜人的空间环境,促进人们多与大自然接触。例如:阳台,在居住空间中阳台是将建筑室内空间向外的延伸,使居住者能够足不出户直接接触大自然。我们可以在阳台享受阳光浴、呼吸清晨的新鲜空气、有氧锻炼、休闲纳凉,可以摆放盆栽植物将阳台设计成一个小型花园,有效提升空间视觉效果,同时扩大了人们的空间感受。

四、结语

“灰空间”这个最初出现在建筑中的术语,可以轻而易举地在传统建筑及传统园林中找到它的身影,古代的匠人早已懂得如何利用灰空间创造特殊的空间氛围。现如今在居住空间设计中也能够实现“灰空间”,它除了起到划分空间以外,还能给人们创造一个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空间。在人的心理上也起到了过渡作用,同时还增添了几分情趣。“灰空间”其本身也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在居住空间设计中将生态的理念和相关技术渗入到设计创作中,这将是居住空间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郑时龄,薛密(译).黑川纪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第2篇:居住空间设计范文

居住空间是人们为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创造的人居环境空间。是人们长时间逗留和休息的场所。如今,人们为营造更加舒适和美好的生活环境,在入住前都要进行一系列的装修和装饰。近年来,关于居住空间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引起越来越多的担忧和重视。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对当地居住空间环境质量参数进行采样研究。发现不管是从物理环境方面还是装修装饰材料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影响人健康的因素。然后就在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相关参数标准。由于官方标准比较完善,居住空间环境治理在国外起步较早。在我国,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化委员会起草了关于室内装饰材料的10项环保标准,该标准从保护人体的健康出发,首次全面规定了室内空气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放射性四类共19个指标的限量值。同年环保部门也对外开展监测服务。对甲醛、苯、二甲苯、氨气、氡、放射性物质、可吸入颗粒物等项目进行监测,每年对外监测500户左右。可是这些措施及效率显然不能够对现实的情况进行改善。在监测研究方面,我国室内环境监测技术设备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较低。大多数监测控制手段都是采用传统的人工现场采样品,然后使用精度不高的实验室仪器进行分析。测得数据的效率太低。人力财力成本也相对较高,不利于居住空间环境控制系统的推广和普及。近年来,雾霾天气成为城市环境问题的新话题,虽然政府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方面投入很大,但是成效并不明显。由于建筑材料的围隔,使得室内空气有别于室外。强调大气污染的控制的同时,也应该将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问题提到足够重要的高度。如果设计师忽视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物理环境,以及装修过程中给业主带来更多非健康的后续问题,将会造成比雾霾天气更大的危害。

2界定居住空间设计中健康标准的重要性

完善和健全居住空间健康标准已经迫在眉睫。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破坏也日趋加剧,健康问题将是21世纪的重要命题之一。居住空间中健康标准的构成应以标准化的考核来界定,不仅可以提供一个完整清晰的科学数据参照,还对居住空间组成因子要求的更加完善。

1)人体健康的要求。

健康是每位家庭成员关心的问题,而居住空间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因子,更是会激化人与居住空间之间的矛盾,随着矛盾的不断增大,人会自动的远离环境或改造成新的环境。不同人群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特殊人群要求会更加严格,例如:患有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肺结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这类人群对空气质量比一般人要求会更高。

2)整体(社会)节能减排需求。

居住空间由不同属性的客观物质构成,有些则是不可再生资源。从长远的规划和科学的利用的角度使用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同时也能节约物质资源,减少和避免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随着社会在不断地向前进步,家庭中不利于健康和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最终将会被拆除丢弃,这一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建筑环境垃圾。若从设计开始就将观念与标准植入其中,就无形中节省了社会的物力、财力和资源。

3)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人们的意识观念在不断地向前推动,对居住空间中的客观物体标准也会更加严格,提前做好健康标准界定,不仅在发展方向领先世界,同时也在资源上做到节约。保留那些暂且不开发物质资源为后代的需求留有余地。

3居住空间中健康环保指标的构成

1)空气质量。

空气在所有空间中扩散流动,是人们密切接触的生活要素。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社会节能减排要求的提出,建筑物密闭程度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面积相对较小,加上空调通过降低通风率来维持原供暖和制冷的做法,会导致室内与室外空气的交换量减少,使居住空间内一些污染物的浓度甚至高于室外。居住空间中的空气污染如今也像外环境污染一样,给人们带来许多健康危害。所以居住空间的空气质量是健康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2)通风量。

通风量即从外界进入空间的总气流量。居住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建筑的围合空间,需要被输送一定量的新风以改善居住空间空气质量。保障通风量是改善居住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所以,将通风量引入居住空间的健康指标是很恰当的。保证居住空间中所需的通风量不仅可以将室内污浊的空气及时的排出,引进新鲜空气,加强空气流动,而且,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期间也有一定新鲜空气的交换和补充。营造更加健康良好的高品质居住空间环境,有益于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3)采光量。

采光量即空间所进入的光通量。居住空间的采光可以分为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白天大多来自自然采光。柔和的光线和充足的采光量使人从视觉和心理上切实地感受到居住空间的和谐与温馨。太阳光可以杀死居住空间空气中的微生物,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如今大量的装修设计随意封闭窗户或者减少开窗面积带走了明媚的阳光,居住空间中的采光并不能得到满足。所以居住空间中的采光量是衡量居住空间健康标准的重要组成元素。

4)装修及装饰材料污染控制值。

装修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居住空间内的空气质量。通常有毒有害的装修材料是居住空间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就当前充斥在中国市场的各个品牌的装修材料来说,很多都不能达到环保标准,污染物含量及物理性能等项目超标问题很普遍。目前市场状况并不乐观。要想真正还原健康的居住空间,就必须细化装修材料的控制标准并将其作为重要指标加入健康标准的界定中。这样不仅能在行业中提供有效的依据,并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材料生产上所忽视的问题。

4在设计中具体的实施要求

1)设计观念的转变。

从居住空间的设计上来说,健康标准的界定不仅仅是对材料和施工方面的具体把控,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在设计开始实施阶段就把健康和环保理念作为出发点和目标运用到设计中去。因为节能、低碳、环保设计已经是现代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势。

2)自然元素的还原。

居住空间健康标准的界定还应该强调自然元素的还原。将人们所感受到的自然元素要最大程度地得到还原。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中可以考虑窗户的开启面积,经过不断的采集数据并将这一数据做到科学化、合理化,以保障日照采光及通风换气的基本要求。比如居住空间内的自然采光系数即室内全天光照度与室内距离采光窗中点地面1m高、1m远的采光天然光照度应不小于1%,居住空间的窗地比不应小于1/8等等。

3)装修及装饰材料合理选择及使用。

居住空间在入住前都要进行装修和装饰。而现今大多数人在此方面往往过度装修,只顾追求居住空间的奢华与美观,而很少考虑布局和材料应用的环保性能,致使一些危害人健康的装修材料像隐形杀手一样进入居住空间。不论是像花岗岩这样的自然材质,还是经过加工的合成材料,都有一定的危害性。比如,天然的大理石具有很强的放射性,运用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中会对人的健康有潜在的威胁。另外,在装修中常常被用到的三夹板、人造板等板材,甲醛是作为粘合剂的重要成分隐藏在板材的夹层中。随着室温的上升,甲醛释放到空气中的浓度就会增加。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对身体的损害都是致命的。设计师应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知识。在设计中推广绿色设计。把健康、安全的居住空间环境作为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优先选用有环保标志的绿色环保材料,并进行绿色施工,改革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

4)施工过程中的检测与考核。

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很多是在设计初期和施工前期就可以加以控制的。国外的一些小学在施工和设计中都非常重视过程中的材料考核与检测。在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团队制定一系列的环保健康标准来规范和考核。在居住空间中我们也可以适当合理的采纳这样的模式,依照具体完善的健康指标,将这一合理的数据真正的运用到居住空间的健康环境建设中。

5期待行业标准的出现与未来展望

第3篇:居住空间设计范文

关键词: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环境心理学;影响;原则

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的本质是为人创造安全、舒适、宜人和富有美感的室内环境。随着室内设计学科的不断完善,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并且成为现代室内设计的指导理论。了解人在不同室内环境下的心理和行为,科学而艺术地把握室内环境设计中各要素关系,创造符合需要的室内环境。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与以往相比,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以人的感受作为设计的终极目标。我们研究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目的就在于:了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心理倾向,从而使我们对人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使其及时地反馈到我们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中去,合理的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和光照,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所以,这就要求们对在室内环境中的人的行为、心理进行研究。

在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即“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然而人为什么会在不同的环境,表现出不同的表情不同的情绪呢?那是因为环境在悄悄地影响人的情绪。虽然环境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却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所以家居环境的设计就变得十分重要,室内设计必须以环境心理学为出发点。在研究每个空间的用途所需要的效果时,要考虑到对其中活动者所产生的影响。

室内设计首先应该满足“用”的功能。在室内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无疑是空间的功能,不同种类的空间最大的区别无疑是功能的差别。在功能的前提下对空间进行分析是必要的,因为功能的需求是建立在人的需求基础之上的,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需求不同就应该提供不同的空间来满足这些需求。人的基本需求有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对于室内设计师而言,要理解室内空间的功能要求并不困难,但是要在设计的过程中恰当表现空间的功能性因素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室内空间的功能源于人的需求,因此人类的不同需求就诞生了空间的不同功能。

以住宅空间中的书房设计为例:书房是住宅空间中的学习空间,这种学习空间与公共学习空间相比有相同的功能要求,但也有不同之处,例如私密性、随意性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家庭办公现象也越来越多,书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又兼有办公空间的特点。书房的功能是为了让人们能集中精力,在宁静的氛围中进行学习、阅读、思考以及通过网络进行工作或对外联系。根据以上要求,书房应该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够很好地为人服务:首先,房间里要有良好的自然照明或人工照明设施。

通常情况下用于学习的空间其照度在400~500勒克斯。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理条件,但是设计不当就不仅仅会造成生理的不适而且也会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实践证明,如果光线过暗会很快造成视觉疲劳进而产生心理疲劳,而光线过亮也会引起人的心里烦躁,光线直接影响人们的阅读情绪。从用眼卫生的角度考虑,书房最好选择自然光线比较好的房间。其次,房间要有良好的隔音设施,良好的隔音可以保证专心致志地阅读和思考。另外,家具陈设也应该体现文化氛围,让人们的身心都沉浸其中。

卧室的设计要求就不同于书房了,由于卧室是所有住宅室内空间中私密性最强的空间,是一个完全属于个体的空间,因此卧室应根据使用者的年龄、个性和爱好而展开设计,舒适宜人是卧室设计的基本原则。卧室空间界面的设计和材料的使用要有充分的亲和力;界面装饰材料的肌理和色彩都不能过于强调变化;顶面装饰宜采用简洁的造型和淡雅的色彩,这样顶部就不会有压抑感。灯光的设计应该考虑其照明从亮到暗的层次变化,而且随着光线的变化其室内的氛围也随之发生变化,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处理界面时保持“含蓄”的特点。

另外,出于对人健康的考虑,通常情况下卧室在建筑设计时都会在建筑的南侧。这主要是考虑到对阳光的充分利用以及保证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对原有建筑通风不良的情况在设计中应适当进行改进;对安装空调的卧室,空调器的送风口出风方向不应该直对着人就寝的床等。

这些都是属于功能性的要求,功能性的要求一般都是比较明确、细致的。而且表面看起来似乎多与人的生理行为有关,但处理不好将带来心理问题。对于设计师来说,要求本身很容易理解,但是通过设计和施工过程实现这些功能时往往会出现偏差,因此设计师应该凭借经验对原建筑空间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很好地贯彻功能性原则。

任何种类的设计其开始都是为了“用”,室内空间的建造亦不例外。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后对美感的追求会随之而来。当然人类在造物的过程中也将许多属于“好用”的功能性因素转化为“好看”的审美性因素。在室内设计领域,环境心理的主题思想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应该说现实生活中凡是需要进行设计的室内空间就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物质的功能性问题。室内空间设计中的精神情感因素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而是开始重视精神与情感层面的要求,追求具有人文色彩与文化内涵的室内空间环境。④①

参考文献:

第4篇:居住空间设计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追求功能的多样化,对于心理需求也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已不是简单的追求表面荣华和使用功能。如何把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表现在设计中,懂得如何设计可以使客户满意和认可,这都属于设计心理学范畴。笔者就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设计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

设计心理学;居住空间;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追求功能的多样化,对于心理需求也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已不是简单的追求表面荣华和使用功能。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人们接触信息的途径和信息量都比较多,现代各种思想和艺术形式都会对不同的群体产生影响,就会使不同的个体对于居住空间的认识和要求不同,而居住空间是具有私属性质的,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不同的,也决定着其设计不能具有模板化设计,要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出符合居住空间使用者需求的、个性化的效果。如何达到符合设计服务对象的要求,就要揣摩和把握服务对象的心理,如何把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表现在设计中,懂得怎样的设计可以使其满意和认可,这都属于设计心理学范畴,所以掌握设计心理学是室内设计师必修的课程,在居住空间环境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是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解决设计艺术领域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设计心理学是艺术设计学

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中的设计主体(设计师)和设计目标(用户)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设计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它包含以实证研究为特点的研究,如感性工学,可用性研究及人机工程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基于客观的,可量化的,可控制的科学实验来获得结论,另一方面,设计艺术作品在满足目的性需要的基础上,还具有审美,鉴赏,象征等更加微妙,主观的功能,对艺术设计活动中的心理现象的研究和分析必须重视主体的主观体验。

二、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作用

当前的社会是消费性社会,消费不能简单的理解就是使用价值,人们的关注点逐步从商品的使用价值转移到商品的文化意味,审美价值,符号属性,关注商品提供给人们的是情感,体验和梦想。作为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的居住空间设计,更需把握客户的设计心理。

1、设计心理学是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依据设计的意义是围绕着人展开的,其目的是服务于人,得到人的认可,成功与否取决与人。与人最为密切相关的居住空间设计,其设计的目的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使用功能需求,还有更高层次的心理、情感、文化品位、审美等等需求,如何做到这些需求的平衡和协调,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就必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付诸到设计实践中去,才能设计出消费者认可和满意的设计方案。所以,居住空间的设计要以设计心理学为依据,研究人与空间、环境、情感等之间的关系,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2、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居住空间环境设计要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生理双重需求,以“人”为出发点,最终达到为人使用的目的。居住空间环境设计是以客户为中心,满足消费者全方位需求的设计活动,所以研究和熟悉消费者心理活动和需求是设计前必做的课题。1)可用性设计可用性设计是设计的基本属性,是提高产品的可用性为核心的设计要求。所以,在设计之初要了解消费者需要的使用功能要求,并以此为依据合理设计功能布局,符合使用者的生理和行为习惯。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的可用性设计是以人为核心,将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工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设计行为上,设计出使用功能完善和贴近消费者需求的设计效果。2)情感化设计情感化设计是设计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是设计人性化体现。设计师要能够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让设计产品在谋合消费者心理上欲望,满足情感上需求。情感是复杂的心理活动,即使面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背景、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同一人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人的情感复杂多变的,情感化设计必须是多元化的,要研究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别,不同消费需求的消费者的心理特征,要遵循人的情感活动规律,使消费者能够找到情感寄托。被赋予情感的设计必须是让消费者找到他能理解的情感语言,当他处于为他专门设计的居住空间环境时会有特别的感受和不一样的情怀。3)个性化设计当前,信息化社会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城市同质化,生活城市化,”整齐划一”现象使人们渐渐失去了求新求变的激情。生活需要激情,设计需要个性。创新和个性是设计追寻的目标,个性化是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的灵魂,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最佳演绎。

居住空间环境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的消费者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层次多方面需求,在设计中更加兼顾、平衡地实现人们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需求,设计更趋向人性化、智能化和生态化。总之,设计心理学在居住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是设计师能够设计出让消费者满意的和充满生活情趣的设计作品的必备知识。

参考文献

[1]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杰佛瑞.费希尔,安德鲁.鲍姆.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胡正凡.设计心理学与环境——行为的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李丽婷.色彩•构成•设计[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9.

[4]邹广天.建筑和生活方式,建筑的文化与技术[M].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3.

第5篇:居住空间设计范文

一、基于开放性实训中心下的居住空间设计教学探究

1.重视实训教学,强调理论结合实践,强化学中做;结合开放性实训中心将教学内容细分为“学”与“做”两部分,做到“有学有做”,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在“学中做”,“做”中体验和深化理解理论内容,并通过课程任务的形式再次深化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讲解居住空间设计尺寸和尺度概念时,采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操任务同步进行的手段;在课程前中期,在结合理论知识和相关数据进行概念讲解的情况下,创设课程案例实操训练情境,通过设置不同尺寸、尺度空间的分隔组合,让学生从实践角度感受空间的尺寸和尺度的理论知识,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达到“做”与“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目的。课程后期在总结授课内容的同时课程的课后实训内容,即利用课程所学居住空间设计尺寸和尺度知识进行居住空间户型平面图布置设计,进而深化教学效果和知识深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做好课程衔接,在下次授课前集中检查学生对任务的完成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错和讲解点评。2.强调实训教学,在实现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同时,突出实践实操对理论知识深化和理解的作用,做到理论学习的再次认知,突出“做中学”。实训教学要注重在“做中学”,学生要重视在完整的项目训练过程中掌握实现艺术创意的技术手段,材料性能和运用设备、工具的能力,提高艺术创新能力、艺术表现与鉴赏能力,增强原创意识、环保意识和就业意识。依靠实训中心的仪器设备和环境进行校企联合,促进实战能力培养,将社会研发项目放入实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项目研发的各个环节,贯通所学知识。逐步形成“强化能力、服务地方、实现双赢”的教学模式。将社会实际项目作为课程的最终任务选题,与企业和单位同步设计和制作,以任务制带动教学,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与企业设计师及相关人员紧密联系,学生可以亲临项目现场和校企合作的基地,从而进行实际观摩和测量感受,同时将自身作品与企业作品进行阶段性对比,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学生还应深入项目施工与制作阶段,从中学习常规课程之外的实践技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拓展学习。3.突出教师的辅导性作用,强调引导式学习。基于开放性实训中心框架下,教师的作用不仅是讲授课程内容的主体,更强调在教学环节中的辅和引导性作用。不仅进行实际经验性的引导,同时更应该重视引导学生主动追求知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在课程前段主要通过对知识生动有趣的讲解和多种授课方式及形式的配合,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内容的同时热爱课程,热爱知识,起到知识的普及者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者的作用。在学生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看和查阅大量优秀案例、作品,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专业认知水平,真正起到引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

二、探索中的几点思考和反思

1.注重知识讲授的趣味性、避免授课形式的枯燥与内容的乏味,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建积极的授课环境。如,在居住空间设计概念课程讲解中,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引入视频教学环节,并在视频观看之前预留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通过探索和发现自主在过程中寻找答案。观看后以抢答的形式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从而调动课堂气氛,加强教学效果。2.有针对性地掌握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自身特点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并在理论学习和实操制作的关键节点上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授课任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热情。3.专业知识灌输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大学生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学习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实训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

作者:李吉 单位: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6篇:居住空间设计范文

当前社会发展速度比较快,传统的“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时展的需求,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完善。创新思维开发以及创新思维的引导、培养,是提升“居住空间设计”教学设计质量的关键要素,所以可以从创新课堂设计等角度对教育模式进行调整。目前国内“居住空间设计”设计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许多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下文将对其进行阐述。

1 当前“居住空间设计”课程设计现状

居住空间不同于其余空间形式,私密性比较强,饱含了居住人的特点以及居住人的特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房屋的要求也有了明显提升,所以“居住空间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性布局要求,还要尽量满足住户个性需求,打造最理想的生活环境。“居住空间设计”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强,想要提升“居住空间设计”教学质量,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深入研究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可以将室内设计作为基础课程来看待,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室内设计工作模式,同时还要掌握一些提升方案设计质量的工作方式,打破原有方案设计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设计要素,通过提升基本设计方法等形式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掌握室内装饰材料以及室内施工图纸绘制工作方式,提升室内设计知识点方案设计应用质量。从该情况来看,课堂不仅要包含理论上的教学内容,还要传授一些实践内容。通过方案设计的形式给出户型图,让学生们自主布置房屋空间。如果通过该方式来打造概念性空间,可以让学生更加大胆地去进行一些思维发散,而且设计的个性也逐渐凸显,可以将设计方案反馈到教师处,提升设计方案可行性。学生在设计的时候,可以打破传统空间布局以及传统家具摆放位置,彰显自己的个性,但是这种突破需要以可实现为基础,才能保证“突破”具有实际意义。

2 “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课程设置当中的实践教学一般情况下都是安排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后的,通过分断集中教学的模式来传授相关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弊端比较明显,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是没有时间给学生解答问题,都会导致学生似懂非懂,长时间不能解决相关问题,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在之后一段时间的实践环节中,虽然理论知识学习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是理论和实践却很难结合到一起。所以可以将实践教学工作模式融入理论教学当中,让教师自由化渡支配时间,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点,吸收知识。大部分学生都是比较缺乏动手实践能力的,并且这部分学生在面对项目的时候,经常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居住空间设计”知识点日后的应用。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良好的动手能力是从事室内设计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根据不同规格空间,对空间进行重组,获得更加符合当前发展状况的新空间,利用这些形式来体验设计过程中空间布置的重要性。在该过程中,学生对资料的认识都是比较少的,也缺少工艺制作工作技能,知识让作品有表象,但是缺少灵感。

3 “居住空间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质量,就必须要从实践性的层面来进行优化。将项目作为依托,结合理论知识点,将项目教学模式引入当前课堂教学过程中。在面对项目工程的时候,要将问题作为主要的课堂授课先导来看待,不断地引入一些全新的设计任务,让学生跟着设计任务的内容去学习。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教授知识点的模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形式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勾起学生在该方面的求知欲望以及对位置知识点的探索欲望,提升学生事件设计能力。不能将设计方案集中在形式功能上,还要让学生可以拿出较为完整的方案,才能保证后期“居住空间设计”教学的正常开展。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还需要从事“居住空间设计”教学的教职员工在日后不断探索。

4 将反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入“居住空间设计”教学设计中

反转课堂教学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并且经过多年来的不断使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升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按照教学计划章节或者不同的教学项目内容来录制一些视频,将反转课堂理念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因为建筑装饰设计课程专业特点比较明显,所以经常会受到来自于各个方面条件的约束,所以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必须要加以完善,才能保证“居住空间设计”教学质量。首先可以从云平台以及云网络建设的层面上出发,为课堂教学提供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需要的教学环节来学习。其次,教师还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录制,并将录制的资料录入云平台中,实现课堂教学信息资源共享。还可以定期在线教授课程,教师和学生通过在线互动的形式来学习知识,让学习课堂无处不在。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批阅一些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批改,而学生则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困惑或者是自己的看法。从整体上来看,要根据课堂教学要求来安排课程,尽量减少负面条件的约束,提升“居住空间设计”教学设计质量。

第7篇:居住空间设计范文

空间设计是地中海风格设计的元素要领,其空间要着重表现出地中海风格所蕴涵的“自由精神”和“浪漫情怀”。要做一种风格的设计,首先要了解设计元素不能简单拼凑,必须有贯穿其中的风格灵魂,要搞清楚这种风格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内涵。对于居住在新时代都市的人士来说,钢筋水泥的住宅虽能保障我们的安全和私密,却毫无生气和灵性,无法为我们提供一片精神的栖息地。因此,许多人开始在空间设计上花更多的心思,只要投资者的经济条件和消费允许,设计师便可以根据居住者的家庭人员结构、生活需求状况,结合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布局,为其营造一种蔚蓝色的浪漫情怀,海天一色、艳阳高照的纯美自然的类似地中海式的海洋风情生活体验空间。通过生活空间的变化使客户身心得以舒缓,给人感觉格外返璞归真、与众不同,这与地中海风格本身代表的极其休闲的生活方式是一致的。空间面积大,顶面较高的建筑主体比较适合做地中海风格,一般别墅、跃层、或者是100平以上空间可以考虑装修成该风格。由于设计难度相对较高,所以一般不推荐小户型公寓装修该风格,其次是要求空间开放通透性较好,多以框架剪力墙及砖混结构为宜;再次是要求房间注重采光、采暖合理运用,低密度小区为居住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生理环境;最后是要求带回廊、过道、露台、天台、更佳适合做相应的地中海室外景观设计。想要了解地中海风格设计要素所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要在空间的开放性和通透性这两个基础上下功夫。现今多数家庭以塑钢包裹自己的家的露台从这一点上是有悖于地中海风格装修的自由精神的。试想一下,大量杉木的运用成为装修的主脉络。开放式厨房、主卧半开放式衣柜,开放式书房等等,不同功能之间的区域只用特殊的形式过渡,因为没有“门”的界限,空间显得通透而生动。如果同时把阳台或露台装饰成海边的栈桥或海景岩石,树几根木桩,绕几道麻绳,把窗观海,那将是何等的意境。

二、地中海风格中经典的拱形在现代家居中的运用

传统意义上地中海风格的建筑一般会将海洋元素应用到家居设计中,给人自然浪漫的感觉。在造型上,有许多拱门与半拱门以及马蹄状的门窗,圆形拱门及回廊通常采用数个连接或以垂直交接的方式,广泛运用拱门与半拱门,让人在行走观赏中,体会延伸般的透视感。若想在现代住宅中打造地中海式的拱形门,家中的墙面处(只要不是承重墙),均可运用半穿凿或者全穿凿的方式来塑造室内的景中窗,这是地中海家居的一个情趣之处。在材料的运用的,对于室内外的拱形门在材质上必须有所区别,可以通过纯净的白粉刷砖墙,这样在户外阳光的照耀下分外明朗。而室内增加的墙体则可以采用瓷砖、天然石材或是壁纸与居室环境相融合。地中海风格装修还通过以海洋的蔚蓝色为基色调的颜色搭配方案,自然光线的巧妙运用,富有流线及梦幻色彩的线条等软装特点来表述其浪漫情怀;地中海风格装修在家具设计上大量采用宽松、舒适的家具来体现地中海风格装修的休闲体验。因此,自由、自然、浪漫、休闲是地中海风格装修的精髓。

三、纯美的色彩适合地中海风格的软装饰品

第8篇:居住空间设计范文

一、色彩在居住空间中应用的意义

室内色彩也有心理调节的作用,色彩的功能也得到科学家的实验认证: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自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的范畴,心理学家注重实验所验证的色彩心理的效果。因此在装饰时,包括色彩、造型、灯光等方面,色彩能够在装饰中更好的烘托氛围、造气氛。遵循色彩在居住空间中运用的规律,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把色彩的功能充分运用在居住空间中,这样能给人们以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法则

首先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上,成功的色彩设计能够唤醒人们的审美意识,例如,在同一空间配色不得超过三种,黑白两色不算;金银色可以与任何颜色相称,金色不包括黄色,银色不包括灰白色;遵照墙浅、地中、家具深的配色原则绝不会错,摒弃用深绿色地砖进行大面积铺贴,坚决杜绝把材质不同但色系相近的材料放在一起;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和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空间过高时,可用近感色,减弱空旷感,提高亲切感,墙面过大时,宜采用收缩色,柱子过细时,宜用浅色,柱子过粗时,宜用深色,减弱笨粗之感。这样色彩搭配和谐才能营造更好的居住空间。其次就是色彩的空间感,色彩虽然是一种比空间形象更抽象的一种感觉,但是这种感觉总是依附在某种空间形式上,色彩不能单独存在,空间的形式却可以,色彩感觉与空间形式是不可分割的。在居住空间上的色彩设计,色彩装饰要建立在色彩空间上,人们通过对空间的划分,以及存在空间的限定,来确定色彩设计上的需求,然后需要不同的背景颜色衬托这些功能性空间的存在。并用色彩的和谐将这些空间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存在,使得室内的空间布局相得益彰。然后色彩的运用可以“活”起来,建筑外部的整体颜色我们决定不了,但是室内的布局,我们可以根据色彩的特点,让颜色变得更加完美。比如说家具和针织物的组合,家具、灯光的色彩设计,可以进行统一细分,达到丰富而不拥塞、变化而不杂乱的、清晰的色彩搭配效果,单色的祝贺通过不同的透明度,达到室内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种色彩设计组合方案更适合卧室、书房。

三、色彩设计在居住空间中的应用策略

在居住室内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那就是色彩所表达的含义。首先,就是同一类色彩的设计,同类色既红颜色中有紫红、深红、玫瑰红、大红、朱红、橘红等种类;黄颜色中又有深黄、土黄、中黄、橘黄、淡黄、柠檬黄等区别。这类颜色的又到达室内整体协调统一的效果,色彩单一简单而不杂乱,适合书房卧室的设计。其次是相近色的设计,相近色中比如有朱红与橘黄,朱红以红为主,里面略带少量黄色;橘黄以黄为主,里面有少量红色。它们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视觉上看非常的相似。在设计中运用这种颜色的,可以使室内空间到达一种统一感,又有了色彩上的对比,使得设计生动且显活泼,适合在客厅使用。最后需要时互补色的应用,间色与三原色之间的关系,在色彩学上被称为互补关系,意思是指某一间色和另一原色之间互相补足三原色成分。例如,绿色是由黄色加蓝色而成,红色则是绿色的互补色,橙色是由红色加黄色而成,蓝色则补足了三原色;紫色是由红色加蓝色而成,黄色则是紫色的互补色。互补色在一起可以起到对比十分鲜明,让人看到特别的醒目。就像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是三对最基本的互补色,它们的搭配表现出来最为强烈,表现出朝气蓬勃的内涵,如果在儿童房使用这种设计,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第9篇:居住空间设计范文

关键词:学生公寓;居住空间;行为;心理;情感化

大学生的起居生活在都在学生公寓进行的,当然不止起居,它还是学生之间情感交流、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依附场所。所以基于学生公寓的空间设计相对于其他会有不同的特殊的情感需求,空间功能布局更趋于人性化。

一、大学生公寓居住空间设计的现状

1.建筑形式及内部功能布局单一:着眼全国高校公寓建筑,基本都是一种模式复制下来,其内部各类使用空间功能不完善,进而大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储存、个人空间也不完善,嘈杂拥挤的居住空间环境很难满足当代各专业学生多方面的情感需求。

2.整体空间布局不适用:上下布局,即学生全部在上铺休息,生活设施等都放置在下铺,下面的书桌、书柜、衣柜等功能设置能够满足的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上铺由于距离墙顶较近,学生在铺设被褥等极为不便,所以怎样人性化的考虑这种使用关系我么应当考虑的。空间纵向布局,动静皆宜,空间较为开敞,学生休息学习互不干扰;缺点是学生缺乏私密性的领域,集体共占整个公共休息空间。如果横向布局,优点是学习区域不仅光线好,剩余的空间还可作为研讨、相互交流和娱乐等集体性活动的地方;不足之处是两个床铺之间的空间较紧密,储藏空间严重缺乏,学生生活起居等行为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国内大学生对公寓居住空间设计的情感需求

1.大学生特殊的生活方式

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融入集体独立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在进行大学生公寓空间设计的时候考虑到结合他们的情感,进而有方向、有指示的完善他们目前的居住环境。“如果没有另外一些兴奋点让他们从这些个人忧虑当中排解出来,仅靠心理辅导是作用不大的。这个公共生活的欠缺如果继续存在的话,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当代大学生的课下生活应该是丰富的、多彩的,充满一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青春精神”。从客观上看,大学生活中,学生需要按照学校的相关条例去进行时间上的安排,上课学习与休息、娱乐的时间也具有一定的规律;从主观上看,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时间是由自己支配和把握的,从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社会交流与人建立沟通的能力等。所以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按行为科学来分析,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1)规律性与多样性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学生公寓是重要的课余生活区域。学习、休息、集体活动等均在生活区内进行。大学生的生活有其规律性,学习与起居的时间学校是有明确规定的。同时,大学生活也是丰富而多姿多彩的。所以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导致行为的多样化。然而这就要求提供多种设施与这些行为活动相适应,为丰富多彩的活动创造可能。(2)集体性与私密性大学生不仅在指定的教室进行集体学习及研讨,在日常生活中,集体的生活对学生全方位兴趣的培养起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发现,今天的社会非常注重团队精神,不要说公司,就是在大学你搞研究,都是形成各种各样的团队。有些人很有天分,但是他不善于与别人交流,也就不善于与别人合作,这就无法担当大任。”因此,学生公寓的设计要创造多种层次的集体交往空间,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集体需求。虽然大学生活中应注重集体协作精神,但是大部分时间是靠个人支配的,需要有私密的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及钻研。我们比较常见的在学生公寓中学生安装布帘的现象映衬了私密空间设置的必要性。

2.大学生在公寓空间中的心理特点分析

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要与心理发展的理论,“需要的层次越高就越涉及他人与社会。”大学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自我意识逐步成熟:“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随着自身身心的发展,他们不愿因循守旧,勇于变革创新。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建构自身知识体系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旺盛的精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为他们学习新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注重社会交往: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18-25岁是容易接受别人亲密关系的时期。所以这一阶段是大学生进行周边关系交往的最佳时期。

三、大学生公寓情感化设计体现

1.适宜大学生生活交流的空间布局以及功能分区

大学生在居住空间内进行的多样化的基本活动也就体现了着他们居住空间布局的灵活性以及多样化,需要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从大的方面来说要具有较开放的集体公共空间和较为私密的个人空间,创造出动静皆宜的空间。从使用的频率基本上来说包括休息空间、集体学习空间、娱乐空间、个人生活空间(储藏空间等)和生活辅助空间(包括阳台和通道等)。为了更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它们当中可以有重叠和穿插。

2.情感化空间设计考虑婚姻情况

2004年教育部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校大学生只要符合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即可结婚。因此,学校应考虑已婚在校大学生在使用学生公寓空间功能布局上和其他学生的不同,适当为已婚学生公寓进行人性化设计,例如增添一些必要的生活空间以及必要的生活设施,例如厨房等空间以方便已婚学生生活的需要。“已婚和未婚的学生分开居住,便于校方后勤管理,也是人性化制度的体现。”

3.情感化空间设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情感化的居住空间设计,理工科专业和艺术专业的性格各异,这就要求我们挖掘他们各专业的兴趣点,在居住空间设计的色彩以及功能布局、家具配备上都体现他们之间的差异,能够满足他们对自己起居空间的基本需求。可以适当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住宿分配上能够科学的分配一起,例如,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和视觉传达的学生如果能在一起生活学习、一起交流,便于这种多学科进行交叉性学习,更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总结通过对大学生公寓环境,生理和心理,行为不同方面的影响,考虑大学生的行为模式特性,讲究多样性和创新性,以及人性化进行方案的设计。

作者:秦方 郜四勤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曲毅,我国高校学生公寓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分析[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