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化管理范文

社会化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化管理

第1篇:社会化管理范文

税收社会化管理就是将部分税收管理职能放开由社会机构或团体来管理,比如由中介、协会来管理。

社会化管理是相对于部门管理、专业化管理而言的。应该说,它是生产社会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内生制度,它的根本属性是开放性。社会化管理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退休职工由所属企业管理改由社区管理,以便取消企业的社会职能,使企业还原为生产组织。这种管理相对于原来由企业管理来说,就是社会化管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社会化管理范文

北欧成人教育社会化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视野格局社会化、组织管理社会化、资源建设社会化和课程组织社会化上。

(一)视野格局社会化:多元理念导引价值定位

北欧成人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更严格地说,是一种以人权宣言为基准,以践行社会化教育理念而存在的特殊的教育形式。凡人们需要的学习内容、时间、形式,成人教育都会尽力为其提供和服务。由此可见,社会化作为北欧成人教育的突出理念,表现为成人教育与社会相互渗透、交融,也表现为成人教育走向民间,向全体民众全面开放。所以,北欧开展成人教育是以实现社会福利为宗旨的,这就决定了它是在人权视角下定位成人的学习权力。在这样的理念下,北欧成人教育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途径,要求以社会化为出发点,同时又将社会化视为成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践中逐步确立成人教育的要求和标准,强调成人教育要面向所有民众,要为他们获得满意的教育权利提供支持和平台。早在启蒙运动时期,以丹麦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就提出国家应该充分保证全体公众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之后《世界人权宣言》同样宣告:“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20世纪90年代在泰国宗迪恩确立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重温了教育是世界男女老少和各个民族的基本权利的精神,指出全民教育的目的是“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满足学习需要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责任。北欧成人教育的理念一定程度上具有世界先进性和引领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北欧成人教育社会化也是保障人人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具体体现,这个权利实现的过程一定要有社会化的成人教育理念与之相伴。这必然决定成人教育的格局和视野是开阔的,也是广泛的、高远的,成人教育与实现社会的文明进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与提升社会的福祉水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二)组织管理社会化:多元主体协同管理

北欧国家的成人教育主要实行自主自治的管理模式,这是其组织管理社会化的重要体现。自主自治是当今世界管理的创新导向,这种导向从理论上讲应该是由政府管理转向公共治理。所谓公共治理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多元主体对公共事务的协同管理过程。换言之,现代城市公共治理并不排斥政府管理,而是强调政府与社会有序合作,由政府统包式的管理模式转为政府与社会合作的伙伴式的管理模式,提高公民参与城市公共治理的水平。北欧国家在强调国家与社会及成人教育机构的合作中,模糊了公私之间的界限和责任,不再坚持国家职能的专属和排他性,而是强调国家与成人教育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强调不断扩大和强化社会参与的作用。成人教育既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又依赖于整个社会,深深扎根于社会之中,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管理领域的社会性和开放性。成人教育的功能和价值逐渐多元化,成人教育管理的社会化倾向逐步凸显,形成“政府统筹领导、地方议会主管、基金会配合、社团积极支持、成人教育组织自主活动、民众广泛参与”的成人教育管理格局。北欧实施民众教育的机构主要是民众学校,从其办学形式和教学方式来看,民众教育的教学管理具有自主化的特点。从办学者来看,主要是由全国性的民间组织主办和管理:在丹麦,民众中学大都为私立或由社区及各协会主办;在瑞典,147所民众中学中的99所由各民众运动组织或协会主办,48所由地方议会或市政当局主办;在挪威,几乎一半民众中学由基督教派的教育组织管理,其余依靠有影响的柯隆威基金会。民众大学作为挪威最大的成人教育机构,除在国家设总部外,还在地区和基层设分部,各分部归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委员会管理。北欧成人教育自主自治的组织管理模式致力于提高成人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在发挥成人教育机构主导功能的同时,更加显示着组织横向间的相互沟通和自下而上的信息汇集作用,即充分调动各类组织、各阶层人员参与成人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资源建设社会化:多元利益导向机制协同运行

成人教育资源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它们的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成人教育的发展水平。同时,成人教育各方面教育资源的充分挖掘和高效利用决定着成人教育的社会化程度。北欧成人教育资源的社会化首先体现在物力资源的社会化上,它附有福利性质的社会化标签,全体民众不分地位高低均被纳入同一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平等而广泛地享用成人教育资源。北欧各国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机构,各个居民区还配有社区图书馆和便捷舒适的读书场所。各类组织也为其所属团体提供了社会化教育资源,工人拥有自己的教育组织,即工人教育协会。1945年,丹麦自由党建立了自己的教育机构。20世纪以来,北欧地区大量的社区民众组织建立了独立的教育机构,如基督教协会、家庭主妇社团等。组织及场所的诞生除了为民众提供活动基地外,也为成人教育社会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资源保证。北欧成人教育社会化的程度之所以逐步加深,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拓宽师资的配置渠道,实现师资来源的多元化是队伍建设社会化的必要途径。目前,北欧成人教育的师资配置基本上形成以兼职教师为基础,专职与兼职结合,志愿者必要补充的模式。兼职教师队伍数量大,在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高,是其重要的特色。另外就是不可忽视的志愿者队伍,他们来源广泛,是师资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也用实际行动鼓励民众参与成人教育。北欧的志愿者协会和各种教育协会,在组织民众教育活动并积极参与办学的同时,还积极对成人学习者进行宣传教育。“正是由于北欧各国群众团体、组织、协会的广泛参与,使北欧地区的社区成人教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步入世界前列”。北欧成人教育经费保障的社会化主要表现为投资运营主体的多样化。如果从成人教育的运行来看,不难发现北欧成人教育从筹集教育资金再到分配教育资金,构成了成人教育社会化的运行主线。政府掌握着大量的公共服务资金,不但对公立成人教育机构的经费完全负担,而且对私立的各种民间成人教育团体,同样也提供经费上的支持。例如,瑞典读书会的经费都由中央政府负担,民众高等学校的经费由地方政府补助。挪威政府制定了《成人教育法案》、《函授学校法》,明确了各级政府对成人教育的责任,要求给予成人教育大量的经费资助。丹麦政府为了让工人获得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每年用于工人夜校学习的经费预算达10亿克朗。芬兰成人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的9.3%,与此同时,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资助制度。除国家的财政保障外,各国还根据自身的具体发展情况开辟了多渠道的经费保障路径。

1975年,瑞典政府公布的一项法律中规定了雇主必须缴纳一定的成人教育税;1984年,又公布新的立法,规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企业或公司必须从其所得利润中拿出10%用于发展成人教育。由此可见,北欧成人教育资源建设突出开放多元、社会积极参与的特点,强调成人教育资源的规划和协调,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育资源体系和社会合力,使成人教育能够有效运作,为社会及个人的发展提供服务。(四)课程组织社会化:多元系统体系结构动态配置北欧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涉及民众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服务部门设计出了与学习者学习基础、学习条件、兴趣、愿望等相适宜的课程内容。通过丰富的课程保证了北欧成人教育的全方位覆盖面,也保证了受众的广泛性。“根据一项调查,北欧国家50%-60%的成年人一生中至少参与过一项社区教育活动;每年在大约50个社区教学团体中,大约有170万-180万成年人学员。”北欧成人教育的学习者所占人口比例大,民众教育成为不同社会群体相互交流的平台。针对民众生存状态、生活习惯、从业状况等存在显著差异的现状,民众学院、学习圈、民众大学和地方公办正规的社区成人教育机构均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与这种教学方式相匹配的是多样化的课程类型。民众学院实施成人中等普通教育,兼施成人中等职业教育。学习圈作为目前在北欧普遍存在的一种实施民众教育的组织形式,由群众自由组合,课程非常广泛,从语言、公民教育、艺术到个人爱好等无所不包。民众大学实施成人高等教育,同时也兼施成人普通教育。此外,地方公办正规的社区成人教育机构提供相当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成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如瑞典的市立成人学校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学形式灵活,课程类型多样。丹麦的民众大学采用的教学形式有课程班、训练班及长短期讲座,课程类型也是应学习者的需要而设定的。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政府、教育机构和教师的教育实施过程更多地是为学习者搭建学习平台,建立有序系统的体系结构,形成教育合力并产生强有力的教育作用。北欧成人教育教师队伍构成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成人教育表现出全员性和全方位性的特点,课程实施过程表现为社会化态势。成人教育的课程配置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因素组合的动态过程。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教育过程的多维性,这些基本特征充分展现了北欧成人教育课程组织的社会化特点。

二、启示

(一)更新教育理念,实现价值定位社会化

成人教育在北欧的意义已远远超出教育本身的意义,它在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展现着风采,成为社会矛盾的缓冲剂和社会调和的剂,更成为社会福祉的显影剂。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化程度与成人教育社会化的发展目标具有一定差距,还未形成成人教育社会化的深刻理念和模式框架。因此,要借鉴北欧的宝贵经验,使成人教育社会化成为基本的理念和自觉的社会意识应是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化发展的首要目标。只有在上述视野下观照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应有的属性和特质;只有在上述理念下理解成人教育的价值定位和价值诉求,成人教育才能够在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二)改革管理体制,实现组织结构社会化

北欧成人教育组织管理的社会化表现为政府与社会的有序合作,政府宏观调控与组织自主自治管理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全社会参与、全社会关心成人教育的局面。只有组织结构社会化,成人教育的格局才能够更高远;只有组织结构社会化,成人教育的基础才能够更深厚,才能够实现成人教育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才能够避免过分行政化造成的浪费和损失。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已提出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但我国成人教育现阶段的发展事实表明,成人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成人教育呈现出一抓就紧、一放就乱的无序状态。改革成人教育管理体制,完善成人教育的运行机制,提升办学参与者的自主性、规范性、社会性,同时引入相应的公众监督机制是我国成人教育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协调社会资源,实现教育融资社会化

成人教育融资的社会化主要表现为多渠道筹资。从北欧成人教育经费筹措过程中可以看出,除政府对成人教育的投资外,还采取了多渠道的筹资方式。尤其是在成人生存技能和职业技术培养方面,政府给予政策倾斜并鼓励多方参与资助。融资的背后有权利和义务的均衡实现,也有放权和监督的有效实施,这些都是吸引资金的重要前提,当然,这有赖于社会管理的深层改革。有投资的积极性,必然有办学的自,有办学的自,又必须使它行进在正确和可控的道路上,宏观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这些都考验着执政的水平和能力,需要有更大的智慧解决这些“放开”后出现的问题。在我国,成人教育融资方式少,资金不足,其经济条件难以满足基本的办学需要。“教育资源是成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整合、协调社会资源,实现成人教育融资多元化是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

(四)优化课程设置,实现课程配置社会化

第3篇:社会化管理范文

一、班级社会化管理的含义

班级社会化管理是指借用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来管理班级,它是基于对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这一属性的认识而提出来的。对于班级组织社会属性的分析,经典的观点主要来自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他在《学校班级作为一种社会体系》一文中,从讨论班级的社会功能的角度人手对班级的社会属性做出界定,认为班级具有将成人社会中胜任工作的能力内化于学生,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责任感方面的社会化功能。基于此,帕森斯将班级界定为是一种社会组织。如果说帕森斯对于班级社会属性的分析仅仅从班级社会化功能的角度人手偏于一隅,那么从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组织目标、职权机构、角色分配等角度人手分析进而得出“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具有各类社会组织所共同的特点”,则可以看作是对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理论分析的有益补充。当然,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有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殊性。而从分析这些特殊性人手对班级的社会属性做出分析并进而得出“与社会组织相比较,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将班级作为一种社会初级群体更合适一些”的结论,仍然是将班级看作是一种社会组织,只不过这里的社会初级群体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存在而已。

从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这一视角出发,如何经营和管理班级,则可以采用社会化的管理模式。所谓社会化管理,是指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将班级看作是社会组织,并且按照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来管理班级。具体而言,是指在班级的管理活动中,从班级组织目标的制定、班级组织机构的组建、班级组织成员的分配,以及班级组织机构的运转等方面都需要按照社会组织的运行规则来开展。如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需要组织成员的共同协商与沟通,寻求组织目标的统一性;组织机构的组建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连续性,以保证机构运行的商效性;组织成员的任用则需要体现民主性与竞争性,以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等。当然,由于班级有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殊性,因此,在班级的社会化管理活动中还需要分析班级这一社会组织的特殊性。如班级成员的未成年性会导致这一社会组织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需要对其组织成员加以教育和指导;班级组织的主要目标是教育和学习,因此组织的运转就需要围绕着如何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而提供服务等。总之,班级的社会化管理一方面需要体现班级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同时还需要照顾到班级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组织的特殊性,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班级组织的教育和学习功能。

二、班级社会化管理的意义

班级的社会化管理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他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提高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班级社会化管理是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班级管理的基本追求。虽然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解各有千秋,但是正如杜威在其《民主与教育》一书中指出:“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正像两点之间形成一条直线一般,在教育出发点的儿童和教育归宿点的社会之间,形成了教育历程。”通过教育提高学生民主社会的适应能力,为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是其应有之意。而在教育中培养学生未来民主社会中的生活能力,基本途径之一就是让其在教育的过程中模拟化地参与民主社会生活的各种基本内容和活动,以培养其民主社会的适应能力。班级的社会化管理,就是试图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将各种社会组织的民主生活形式通过教育的改造引进班级,通过在班级中建立各种社会组织的模拟形式,并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自主管理,让学生在班级组织中模拟化地感受民主社会的活动形式和生活方式,以此来发展和提高学生未来民主社会的参与意识和活动能力。将班级看成是一个模拟的社会组织,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对“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这一思想的进一步补充,同时也是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育走向生活”这一基本理念一脉相承的。

2 班级社会化管理是解放班主任的基本路径

解放班主任即是指使班主任工作从繁忙而劳累的状态中走出来,通过高效的工作方法自如地完成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解放班主任的途径有二:一是学校管理部门由外而内地通过对班主任的科学使用与合理评价,为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营造一种轻松而高效的工作环境,从而实现班主任的解放。二是班主任自己由内而外地通过对教育思想的学习以及教育方法的掌握,从而实现班级管理中的自我解放。这里取后面的意思。在班级中实行班级的社会化管理方式,经过教育的改造,用类似于社会的各种民主机构来负责班级日常管理的各方面事务,可以使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到机构负责制与运作的条块化,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如班级卫生工作可以通过引进“班级卫生局”这一组织机构来负责管理;班级的学生纪律工作可以通过引进“班级纪律委员会”这一组织机构来负责管理等。通过这种专门的事情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的方式,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另外,班级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转主要依靠学生来负责。班主任通过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民主机构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管理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对班集体的主人翁精神和作为班级社会成员的责任意识,从而对于优良班集体的形成提供精神的凝聚力。另一方面班主任也可以从这些日常繁杂的班级管理琐事中走出来,改变过往的那种班级大事小情胡子眉毛一把抓的被动管理局面,从而实现自我的解放。

三、班级社会化管理的策略

1 选择班级的社会化管理机构

社会的机构纷繁复杂,而开展班级的社会化管理,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需要选择哪些社会机构进入班级为班级管理服务。如果把班级看成是一种广义的社会组织,则社会中的一切机构都可以进入班级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但是正如日本学者片岗德雄所说的那样:“班级是一种学习集体,是以学习为目的的集体。”由于班级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主要是以教育和学习为目标,因此能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就成丁筛选进入班级的社会民主机构的主要标准。就目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所需要处理的具体事务来看,可以将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负责学生的日常学习的学习管理,如班级的学生纪律问题、班级的学生作业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班级里分别设立班级纪律管理

委员会、班级作业审查委员会等机构。另一类是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生活管理,如班级的环境卫生问题、班级的学生纠纷处理问题等。针对这些,在班级里可以分别设立班级环境监察委员会、班级学生纠纷处理委员会等机构。具体机构的设立需要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是在构建班级管理的民主机构时,一方面班主任需要采用民主的形式与全班同学共同商定,征得学生的同意;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到班级作为社会特殊组织的教育特殊性,需要对筛选进入班级的民主机构进行教育化的改造。教育改造的总原则即是使各种民主机构服务于学生的快乐学习,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遴选班级社会机构的管理者

在确定了具体的班级管理机构之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遴选民主机构的组织成员。在选择机构成员的过程中,总的原则是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任用,做到班级人人有所任的局面。通过这种方法来调动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以增强全体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在具体人员的任用过程中,班主任需要遵循如下两个原则:一是民主适应性原则。这是基于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而言的,需要按照民主社会的要求来对班级机构的组成人员做出选择。如具体遴选的方法可以采用学生民主投票和竞争上岗的社会民主方式来开展,遴选的目标争取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民主社会的用人目标。二是教育适应性原则。这是基于班级社会组织的教育特殊性而言的,即在班级民主机构成员选择过程中需要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性以及教育的公平正义性。如为了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需要给那些发展有所欠缺的学生更多的机会来锻炼自己和展示自己,为了体现教育的机智有时可能需要将某个岗位给班级的某些在这方面特别欠缺的学生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发展。“把那些重要的公共管理位置直接给予那些最需要这些位置的人,帮助这些特别需要帮助的同学发展公共服务的意识、精神和能力,尽管在形式上有悖于民主的原则,但是在实质上却正是体现了充分的民主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这是班级作为教育机构区别于社会一般民主机构的特殊性所在。因此在具体的机构成员选择过程中既需要考虑到民主社会的民主适应原则,更需要考虑教育适应原则。如果二者发生了冲突,那么作为教育场所的班级则应该保证教育性原则的优先性,如此才不会失去教育的特色。

3 培养学生参与民主活动的能力

一个人要想过一种民主的社会生活,一方面需要懂得民主生活的基本法则,同时还需要有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对社会成员如此,对处在发展中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还缺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因此,教会学生获得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法则和能力,既是班级社会化管理取向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学生参与班级社会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因此,班主任一方面需要对全体学生开展“岗前培训”,通过班会或者其他的时间教会学生如何参与班级民主机构的管理与运作,如何按照民主的程序来处理班级组织中出现的问题等。另一方面,在学生接手负责班级机构的运作过程中,班主任也需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在实践的参与活动中来学习机构运作的民主方式。学生在这一实践的过程中会渐渐获得参与民主社会生活的基本意识和能力,而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的民主机构参与能力逐渐增强的情况逐渐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班级机构的日常运作,从而最终实现班级机构运作的学生负责化。从这里可以看出,班级社会化管理方式的运行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方面班级的社会化管理需要参与其中的学生有着基本的民主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这种管理模式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很难适用。另一方面这种班级社会化的管理模式对班主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班主任要教会学生参与班级民主机构的管理和运作,自己首先需要懂得民主生活的基本法则与民主机构运行的基本规则,这是班级社会化管理对班主任提出的基本要求。

4 班主任需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

在班级社会化管理的模式中,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职责。班级社会化管理的目标是希望通过让学生参与民主机构的运作来提高其班级管理的参与能力,进而实现班级管理的学生负责化与自动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就可以完全放手班级管理的事务,相反,在班级的社会化管理中班主任需要承担管理和教育的双重责任。一方面,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一些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最终还需要班主任来负责管理并加以解决。同时,学生在班级中对班级的正常管理工作也需要接受班主任的监督与检查。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班级机构的民主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提高班级机构的民主参与能力成了班主任在社会化班级管理模式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因此,与传统的班主任管理者角色相比,班主任虽然从日常的班级管理琐事中解放出来,然而他需要投入另一种更加复杂化的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去。因此在班级的社会化管理模式中,班主任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变传统班级的事务性管理者为社会化管理中的决策性管理者。班主任一方面需要放手让学生去具体负责班级的日常事务性管理,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另一方面班主任还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与决策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正确的决策咨询和教育指导。因此,班级的社会化管理方式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谢维和,班级:社会组织还是初级群体,教育研究,1998(11)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第4篇:社会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文化建设 后勤社会化 医院管理

后勤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水平的对医疗服务质量的优劣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进行了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要使后勤部门切实为医院诊疗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发挥后勤改革对医院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这就要求必须克服后勤社会化管理中的文化冲突,建立具有特色的、良好的后勤文化来支撑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1.医院文化在后勤社会化管理中的新内涵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医院的成员所共有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和行为规范[1]。医院后勤社会化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将医院后勤服务体系从医院行政建制中剥离,通过改革将医院原来而面俱全而不精、自我封闭的后勤部门,逐步改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与医院脱钩,纳入社会的综合服务体系[2]。后勤服务工作在经过一系列社会化改革后,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

医院后勤文化的新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基本上贯穿了医院后勤管理的全部领域。

1.1从被动到主动的新内涵

第一层面是医院后勤文化的核心层。是指后 勤服务的所有职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等。包括文化精神、最高目标、经营服务哲学、职业道德和服务宗旨等五个方面。通过不断完善构建文化建设,引导服务人员从过去被动服从转变为主动为临床一线服务的良好风气。

1.2从监督到自觉的新内涵

第二层面是医院后勤文化的制度层。主要是指后勤服务的职工在经营服务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动准则及制度规章,实际上是对后勤服务职工本身产生规范性和约束性影响的部分。通过对医院后勤文化的强化和培育,达到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为主,监督为辅的管理规范。

1.3从规范到形象的新内涵

第三层面是医院后勤文化的形象层,即医院后勤文化的表层部分,也是精神的载体,往往能折射出“以病人为中心”、“临床一线为中心”、“以医疗服务为中心” 等后勤服务思想。通过从可感观的行为文化建设人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与临床一线同步、一致的专业服务形象。

2.文化建设在后勤社会化管理中的意义

2.1有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

医院文化的精髓就是医院精神。一个医院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是医院文化系统中的中心要素, 医院文化的根基就是让员工认同, 只有这样才能为医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医院独有的价值观念同所拥有的各项资源整合下表现出的整体行为竞争力。

医院的发展更依赖于先进的医院文化及其整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现代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医院文化越来越成为竞争的利器。只有建立和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并将其作为导向,医院才能实现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超越的总体目标。随着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放开医院后勤服务市场,另一方面,如果逐步将后勤服务推向社会市场,参与社会服务市场竞争,就将面临优胜劣汰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依赖性、竞争意识不强以及狭隘的自我保护意识,正是后勤社会化的三个致命弱点。如果在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市场的调查研究,不构建具有特色的医院文化,提高竞争力,就会逐渐丧失医院服务市场的立足之地,所以,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中必须建立具有后勤特色的医院文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赢得广大患者的认同和支持,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2有助于规范后勤管理

服务重在细节,能将服务理念分解成一件件具体的工作,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做好细节工作,其整合能量将十分强大[3]。后勤工作不仅具有为医疗活动提供条件和保障的一面,而且还有为病人和医院职工提供生活服务的一面。按照医院的工作规律和现状,后勤工作运作及人员结构有如下特点:一是工作复杂,涉及面广,部门散,技术工种分类多,有纯简单劳动的(如清洁),有相对高技术要求的(如设备),对整体的运作要求高,需多个部门维修人员或辅助人员共同参与,密切配合。二是医院后勤每天24小时的连续运行,全天候配合医疗工作,由于医疗工作是救死扶伤,使后勤机电设备和供给等支持系统不仅运作强度大,而且不能断裂,对后勤保障工作造成强大压力和提出了高要求。三是后勤的一切工作是以医疗为中心,服务于第一线,要为就医者、医务工作者营造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和优美、健康的就医及工作环境。四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体现出人员管理的难度,要求我们要加强管理,建立企业文化,谋求统一的价值观。医院文化所构成的文化氛围,在经过医院悉心培育后,会使后勤员工自觉地意识到,应顺应医院文化导向的要求,去扮演恰当的角色,从而使后勤员工把医院的文化理念变成一种自觉行为和精神支柱。因此,一个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一旦形成,完备的规章制度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后勤实体及其员工的行为起到限制和约束的作用,从而规范医院后勤管理。

2.3有助于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医院文化的构建能帮助员工特别是后勤员工克服自卑感,激发爱岗敬业精神。在医院后勤部门,长期以来都有部分员工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原因是心理上存在自卑感。不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队伍无法稳定,而且后勤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也难以提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既要提高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要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后勤工作在整个医院工作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明确后勤工作在医院各项工作及员工生活中所处位置和作用及后勤职工的定位和作用。明确后勤工作也是一门科学,虽然谁都可以干,但并不等于谁都干得好。后勤工作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而且还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其中也有很深的学问,只有从心理上克服自卑感,增强责任感和自豪感,才能把自身的发展与本职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以干好本职工作为荣,从思想上真正爱岗敬业。

3. 在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中加强文化建设的策略

3.1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医院后勤员工整体素质为基准

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中,人的因素往往起到最后的决定性作用。后勤工作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的竞争,而服务和管理的主体是人,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最终取决于人的因素。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对人的需求的满足,是现代医院的立身之本。在医院文化的建设中,无不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把人放在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在医院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了医院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医院后勤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把关心员工、尊重员工、提高员工素质作为其基本方针,重视员工参与决策,培育和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利用职工业余时间组织文化培训,开展各类文娱、体育活动,使职工通过各种活动,增进彼此了解,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使医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后勤服务队伍,为医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3.2以塑造独具特色的医院后勤服务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核心价值观在整个医院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文化建设能否对医院经营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与落实也是医院文化塑造的核心内容,它决定医院文化建设的个性和走向,关系到医院文化塑造的成败,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矛盾,无论是服务质量与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还是人的传统思想观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究其根本,都是医院后勤发展环境的改变使得传统后勤文化与之不匹配而导致核心价值观体系失衡的必然结果。因此,医院后勤文化建设必须以核心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为核心,把重塑核心价值观作为培养医院后勤文化竞争力最根本、最基础的内容。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中,一定要以其自身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到自身所处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因素,即考虑到自己的价值观能否满足患者及社会的需要,与社会价值观、道德观念能否协调,与行业环境、区域环境及人文环境能否共生,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属性,引领后勤职工培养和重塑正确的价值观,为其确立有医院后勤的特色并能促进医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3.3抓住时代特点,以树立良好的医院后勤企业形象为重点

医院的后勤服务形象是患者及其家属对后勤综合认识后形成的最终印象和总体评价。良好的形象与信誉,是医院最珍贵的资产与财富。随着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院后勤的福利型管理体系被逐渐打破,后勤原有的服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无法满足患者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对整体形象和员工个人形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后勤员工有信誉、讲效率、责任感强、服务行为规范;服务态度好、服务水平高、服务内容全面等等。可以说,良好的形象是后勤管理工作生存与发展的无形资本,是重要而有效的竞争手段和发展的“助力器”, 后勤形象的优劣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促使患者主动地接受后勤服务;让患者了解后勤、理解后勤、支持后勤,得到他们的认同和赞赏,可以激励员工士气,增强后勤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宋炜,许苹,张鹭鹭,等.构建医院文化培育医院核心竞争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8-9.

[2]刘勇.我国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讨[J].学理论,2011,14:79-80.

[3]李顺丽,梁万年.以人为本建设医院文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6):375-377.

第5篇:社会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社会化”路径;对策

一、高校社团管理社会化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优化完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单一化教育管理形式已无法有效满足时展的客观要求,各方面出现的问题不断显现,急需要实行“社会化”管理,有效提高人才培育水平。在社会化教育管理中,社团管理社会化便是其中之一。在日常管理中,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是各专业学生不断“展示、锻炼”自我的关键性手段,利于专业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将知识学“活”,在实践中培养他们多方面技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在学生社团社会化管理方面,高校要采用多样化形式,比如,网络、媒体,大力宣传学生社团,促使领导乃至学生全方位正确认识社团,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所开展的各项社团活动中,要适当增加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优化完善社团相关设备设施,确保多样化的学生社团活动顺利开展,充分展现其多样化作用。同时,高校要根据学生社团各方面情况,加强学生社团社会化管理,充分发挥社团多样化优势,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在无形中不断影响、感染专业学生,使其逐渐树立正确的“三观”,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高校网络管理社会化

在教育管理方面,网络管理社会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新形势下,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和高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相连。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使用网络情况,多层次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网络思想教育,促使各专业学生全面、客观认识网络,科学使用网络,逐渐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学会正确辨别网络中各类不良思潮,正确看待各类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高校要结合自身各方面情况,大力建设校园网站,向学生传播各类“积极、向上”的网络思想内容,要多层次引导他们正确筛选网络中海量的信息,加以优化利用。对于这方面来说,高校要大力监控信息网络,借助先进的技术,动态监督校园网站,避免其中出现各类不良思想,动态监督学生使用校园网情况,避免出现网络暴力,违规操作校园网等行为。此外,高校要根据专业学生思想素质,定期开展多样化的网络思想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化教育,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高校实践活动管理社会化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实践活动管理社会化,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全方位正确认识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各专业发展方向、教学情况、人才培养目标等,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支教活动、社会调查,为各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在亲身实践过程中全方位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优缺点,随时了解社会不同行业以及领域动态变化,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此过程中,高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实践活动开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并将社会实践活动巧妙融入到所构建的教学体系中,根据各专业教学情况,科学设置学分,促使各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其尽早更好地融入到社会这个大集体中,不断促进他们学习动力,认真学好专业知识以及技能,为日后顺利毕业或者深造学习提供有利的保障。此外,在实践活动社会化管理方面,高校要注重对各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结合当下出台的创业政策等,对专业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创业辅导,促使学生毕业后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展现自身各方面价值。高校要多鼓励学生毕业之后到西部、基层工作,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顺利就业,充分展现自身多样化价值。

四、高校公寓管理社会化

在管理社会化过程中,高校要重视公寓管理的社会化,要对各院系公寓管理者提出针对性要求,定期实地调查负责区域各方面情况,详细、准确记录学生公寓各方面情况,汇总、整理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化的学生公寓管理计划。高校要制定可行的责任制,明确各院系公寓管理者的权力、职责,将教育管理内容巧妙融入到学生公寓管理中,全方位科学管理学生公寓,要采用公选形式,让专业优秀学生参与到公寓管理中,充分挖掘他们各方面潜能。同时,高校要优化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学生公寓管理平台,学生可以在其中提出自己的需求、公寓管理要求等,确保公寓管理者深入了解各专业学生需求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调整公寓管理内容,科学开展公寓管理工作。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高校要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全方位正确认识教育管理“社会化”,从不同角度入手加强学生社团、公寓、实践活动等多方面社会化管理。以此,最大化提高教育管理整体质量,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促使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魏华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胡宝琴.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01:4-6.

[2]杨丽媛.高校教育管理的问题解读与对策探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06:107-110.

第6篇:社会化管理范文

一、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的必然性

(一)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

由于档案管理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很多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导致档案管理部门形同虚设。而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也就是将档案管理工作委托给管理机构,这样即可降低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这也是档案管理外包的重要原因。同时,专业管理机构的主要经营业务就是档案管理工作,因此能够保证档案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专业性,提供高质量的管理服务。

(二)优化资源配置

档案管理社会化可以加强档案管理中的分工与细化,通过外界人员和专业管理技术提供高质量服务,同时推动中介管理企业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社会共同进步。再者,通过专业的档案管理机构可以有效的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并且可以融入社会资源,打造一个宏观平台,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见,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不仅是企业、组织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的表现

(一)集中统一管理

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档案集中管理。企业档案管理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相比企业档案管理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在过去的档案管理中,档案通常是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根据档案级别、内容重要性、种类进行划分,如果管理不当就会造成档案信息混乱问题。而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能够实现企业档案集中化管理。由于档案管理机构具备专门的设备、人才队伍技术强,因此在管理中也更加科学,并且能够避免出现档案管理混乱问题。

(二)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

由于企业档案信息包括企业知识资产、信息资源等信息,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经济活动所积累的信息结晶。所以企业档案信息与企业资产有着很大联系,这就需要保障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统一性、精准性、安全性。企业档案管理通常是采用一台计算机和管理软件实现管理工作,信息管理模式较为表面,无法适应当今网络发展要求。管理手法滞后性强,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在加上企业日常经营核心是经济效益,难免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无法指定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而档案管理社会化能够改善着一系列问题,管理机构为了能够提高更高质量的服务,全程实现网络化、数字化管理模式,从而大大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并且,企业档案管理社会化可以为企业各个部门提供更加便捷的档案管理服务,如果企业需要寻找档案信息,只需要将需求反馈给档案管理部门,即可在几分钟内将电子档案传输到指定邮箱中,非常方便,大大简化了档案信息查询流程。

(三)避免自带档案现象

此类问题主要是针对人事档案。自带档案就是工作人员将档案带离档案室,从而造成档案流失,并且会对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由于很多企业在录用职工时不注重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留存在工作人员手中。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在保险业务、社会福利办理,还是在职位晋升中都非常重要,如果出现档案丢失问题,后果非常严重。而档案管理社会化由于是统一、集中管理模式,档案存在档案管理机构中而不是企业档案管理部门,从而可以避免出现自带档案等问题,如果需要调取档案内容,需要经过第三方管理机构,并对所带出的档案进行记录,限定时间要求带回。

第7篇:社会化管理范文

一、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概念

简单来说,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就是将医院后勤部门从医院剥离出去,成立公司,自负盈亏、自谋出路、优胜劣汰或是外包给社会企业管理。然而从深层次上说,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是指医院后勤通过内化社会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方法、价值态度等,来认识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并着手开展变革,使其逐步达到甚至超越社会同行业水平的自我完善过程。

二、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形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深入、医疗服务成本越来越高,我国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发展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医院独立或与企业一起成立后勤服务集团;二是将医院后勤部分外包,并向社会开放的部分外包后勤管理形式;三是由社会力量为医院提供后勤保障,将医院后勤全盘托付给其他组织的完全外包形式。

(一)医院独立或与企业合作成立后勤服务集团。通过组建后勤服务集团,医院后勤管理由内部负责向社会负责转变,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或者由医院之间的后勤联合,或医院后勤和社会后勤服务联合,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通过合并、重组促进资源整合,发挥更加专业化、高质量的后勤服务作用,也为医院后勤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其效率。

(二)将医院后勤部分外包。医院后勤服务部门向社会开

放,在保证医院需要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服务提高后勤资源的使用效率。这种模式适合于那些不能间断或间断时间指允许在短时间内的部门,如水电供应,其方法是把医院后勤部门归属于一个医院后勤服务公司,相对自主经营,跟医院签订有偿服务合同。

(三)将医院后勤完全外包。由社会专门组织为医院提供后勤保障服务,这种方式适合与那些应急性但不是非常强的服务部门,这样有助于减轻医院负担,并且能提高后勤服务的工作质量。当然这种方式不能盲目进行,而是在一套完整的分析、评估、遴选和监管体系的约束之下有序进行的。

三、促进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对医院后勤系统整体规划。可以将医院后勤分为三大块,部分班组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部分班组组成相应的服务公司或中心,医疗区实行物业管理。首先,对与医疗直接相关的水电气服务部门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对其经济指标进行量化定额管理,并根据完成情况实施奖惩;其次,对一些相对独立于医疗而又能创收的后勤部门,如饮食服务中心等,成立服务公司,并从医院剥离出去,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自负盈亏,面向医院和社会服务;最后,将保洁、维修、绿化等服务项目交给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公司。

(二)建立完善的后勤管理规章制度。在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从托管到逐步剥离,再到完全社会化的过程中,医院后勤管理制度也应逐步完善。制度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后勤服务的发展,也体现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作为医院,特别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其后勤涉及部门众多,制度也应细化到每个部门,每种模式,把每一项制度的执行职责都落实到科室、个人,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对脱离实际和难以实现的制度要及时调整修改,对不全面的要补充,以适应医院后勤逐步社会化的过程。

第8篇:社会化管理范文

一、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各地城市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

众所周知,经济是决定一个区域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必定强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生活在一个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社区内,必然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上会得到较高水平的服务;如果生活在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的社区内,配套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就会下降,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求并不一定会得到满足。之所以提供社会化管理是为了让更多退休的人员能安享晚年,但是如果各地社区建设水平差异太大,就无法从根本上保证退休人员的利益。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社会化管理模式仍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二) 社区管理不规范,缺乏高素质社会工作者

社区管理的质量直接决定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因此,为了保障每一个退休人员的利益,社区必须严格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条例,从细节出发,认真服务每一位老人,使他们度过一个开心的晚年。但是,目前很多社区并不能够做到这一点,不少社区工作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忙于评比和达标,只是做表面功夫,没有投入更多的心思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而且部分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不高,没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就直接上岗,工作方式方法简单,并不能满足退休人员尤其是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老人。对于社区管理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必须做到细心、耐心,并且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真正体恤老人,最大限度满足老人的需求,而不是忙于评比而应付交差。

(三) 社会管理水平低,保障能力弱

由于我国对于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起步较晚,这就造成社会管理水平不高。此外,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条块分割、区域分割现象严重,不同的省市县都有不同的社会化管理办法,而且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统一,部分社区的社会保险费用都是自定,这就造成政府统一管理难度大,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

第9篇:社会化管理范文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应采取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分散核算、各自为政的财务管理模式

各中心实体均设置独立的财务机构和人员,建立一套财务管理办法。此办法适用于经济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和财务基础规范的中心实体,对刚起步推进后勤社会化的高校来说弊多利少。主要是:①分散核算,各中心拥有一定财务自,运作相对独立不利于后勤公司对各中心实施有效的、全方位的监控。②分散核算,使整个后勤公司的所属资金调动和财力集中。③分散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容易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④分散核算不利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推广。⑤分散核算不利于会计报表的汇总。⑥分散核算使后勤公司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也造成一定困难。

(二)部分集中、部分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部分中心实体的财务核算在后勤公司财务部进行,另一部分财务在中心实体内部进行,但要接受后勤公司财务部的监督。这种模式对改革进行得比较早,会计基础工作较规范,人员素质相对较好,且财务人员能对各中心经营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公司较为适应,对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刚刚起步后勤公司,倾向于将财务集中到后勤公司财务部,由后勤公司财务部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三)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

从已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且做得比较成功的学校看,统一管理、集中核算渐成趋势。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初期,这种模式有其他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有①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与企业拥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与财权并不矛盾。相反,后勤公司财务部可以为各中心提供更为详尽的专业服务,这样还可以使后勤对各中心经营全貌有更深人的了解和全方位的监控。②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使后勤公司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资金和财力集中可以更好地为制定、贯彻与执行公司的统一财务制度打下基础,可以集中使用有限的资源办大事,克服分散核算、各自为政的弊端。③集中核算提供财务信息更加方便快捷。财务人员不仅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信息,还可以为管理决策者尽快提供有用的信息。④统一管理、集中核算还可以使财务人员数量大为减少。由于会计核算业务均集中到后勤公司财务部进行,岗的办法。将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与后勤各项经位分工明确,职责权限清晰,工作量比较饱满,济指标的制定、控制、分析、考核、经营管理的工作效率也较高。⑤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可以全过程。发挥提供信息、进行调控和参与管理使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环节集中在后勤公司决策的作用,向管理要效益。

二、社会化过程中后勤财务面临解决的资产计提折旧,留归企业使用,以利于公司设问题备的更新改造。在核算过程中要坚持收支配比

(一)改变财务管理观念,提高财务管原则,正确计算服务项目的盈亏,正确区分直理水平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传统的高校后勤财务是从学校争取拨款,本性支出。除了核算还有资金管理、资产管分配到各职能部门使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理、成本管理、利润管理,因此必需建立切实财务的职能主要是核算和监督,按照各项资金可行的财务管理会计制度,包括各项服务收费预算的用途对资金进行核算。实行后勤社会化标准、资产管理条例、资金管理办法及内部审后,要逐步从拨款使用制过渡为完全的服务收计、审批等内部控制制度,使大家有章可依,费制,后勤公司无固定的拨款,而是根据服务按章办事,保证后勤财务工作规范化、制度质和量收取相应的费用。制定收费的价格体化,以适应后勤社会化后各种对财务的要求。系,这是关系到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步。

(二)建立一套适合后勤社会化的财务量的用于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硬件、软件投资。会计制度和内部监控制度由上述,统一管理、集中核算是一种较为后勤实现服务收费制,会计核算方法由事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