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语文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很多人认为,语文教育的重心在小学和中学,从小一旦没有受到好的语文教育,语文基础知识没有积累,大学阶段再开设语文教育没有什么必要。其实,大学语文并不是中小学语文的延伸。大学语文应以培养大学生使用语言工具的能力为主,还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一直难以定论。工具性、人文性比重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安排上一直无法取舍。在本科院校中,目前语文教育现状是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人文教育比例过大;高职院校则是恰好相反,只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教育。现在很多大学普遍要求语文课能尽快解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问题,这种要求并不符合实际,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想在很短时间内很少课时下大幅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不切实际的。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宜太实用,当然也不宜太脱离现实,不笼统讲人文性,如果脱离了生活,以大而化之的人文教育取代语文课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其所体现的学识、文风、情趣等人格涵养。大学语文定位目标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为其他学科打下基础;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全面创新发展和继续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真正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语文老师用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和科学程序,组织实施严谨的既有线性顺序又有层次梯度的言语表达与理解技艺训练,用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言语经典去浸润感染、陶冶同化我们的莘莘学子,就是“真”教真语文。可是现在的大学语文课堂要么多媒体声光电,要么野外体验考察,要么一味多读多写多练,都不是真正语文教法。首先,大学语文教学首先要强调学生的整体感受,一定不要抛弃学生的感受来单纯讲文章的具体技巧。其实,也就是老师不要把教材的内容都讲出很有道理,而是首先要让学生们自己去体味感受,如果丧失了体味感受这一步,在教学中就没有把文章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所以,第一要让学生们体味到这篇文章是好文章,是美的,然后再讲具体技巧;假如是议论文,就让学生先认同它讲得有道理,被文章的道理折服。反之,学生还没有被折服或产生疑问,你便硬讲它好它有道理,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不合逻辑的。当然选入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数是公认的好文章,但学生并没有认同,我们不能说专家教授承认的好文章,学生就要承认,这是说不通的。其次,语文不是定性的学科,大学语文老师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在语文中,对一个概念思想的理解没有一个固定内涵,也就是它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或者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这个教学思想很重要。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每位大学语文教师应效仿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生活,感悟人性,这些是大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我们的教育观念是调动起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大学语文教材存在问题乱、杂
是现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许多旧的教材中,文章虽然老化,体现的思想虽然僵化,但是教材目标性很明确,说明过去的大学语文教材有它的优点——清楚。现在的这些大学语文教材还在不断摸索前进中,还有一些不足,最突出的就是,教材内容选择有点乱,教学目标过杂,不明确清楚。当然,在教学改革中这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相信经过磨合大学语文教材能使教学目标变得清晰。
三、总结
关键词:语文;衔接性;大学语文
众所周知,大学语文、中学语文、小学语文共同构成了祖国母语教育的骨干部分。大、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中学、小学、大学语文三者打通的“大语文”教育思维逐渐为学界所接受,而探讨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尚未引起语文界的足够关注。事实上,从“大语文”教育角度研究大学语文,有利于明晰大学语文在语文教育链条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利于明晰大学语文教育的自身特点以及学科定位。同时,剖析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不同功用,也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使命,繁荣母语教育研究。
一
顾名思义,大学语文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必然延伸。大学语文教育不能无视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所接受的语文教育,它应当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接轨并有所延续。割断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语文而进行的单纯的大学语文专题研讨,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大学语文的基本问题研讨方面也难以得出一致结论。
从语文科目的设置来看,大学语文是中小学语文的延续性教育。中小学语文在中学、小学阶段所有课程中处于基础与核心的地位。随着专业分工的日趋精密,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虽远不如中小学语文重要,但大学语文所承担的母语教育的性质并没有改变。长期以来,语文界存在一种大学语文是中学语文的“补课”说,以为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过早分科,使得理工科学生语文薄弱,以为大学语文的目的“在于提高理工科学生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为学好专业课服务”;上世纪90时代中期以后,政府强调素质教育,于是大学语文依附于人文素质教育,成为高校人文课程群中的一门,大学语文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人文素质课。“补课说”混同了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区别,“人文说”又过分强调了大学语文与中小学的不同。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不同如同中学语文与小学语文的不同一样,不仅教学对象有着不同的接受群体,在教学内容上也必然有所延续与深化。从大学语文科目设置的历史演变来看,无论是民国时期的“大一国文”还是新时期以后所开设的“大学语文”,都是大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课程。无论是语文知识、能力抑或是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学语文都以服务于大学生为宗旨,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延伸。
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必然促使大学语文思考自身的教改方向。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引发基础语文教育的巨大变化。应当看到,在教育部的组织领导和大力推动下,小学、中学阶段的语文教改已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例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生主体的确认、强调创新、重视培养独立思考与实践能力、加强对课外读物引导、在高中阶段开设研究课程等等,各项标准已逐步制订,并在付诸实施和积累经验之中。尽管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但其作用已渐趋下降。有些中学的高中阶段已经开设专题研讨类课程,“选修课主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为学生发展特长和个性创造学习条件和空间”,这其实与大学语文教学极为类似。“小学阶段语文虽然不可能读大量的文学名著,但很多课文都充满着文学因素……实施文学教育,就是要培养本民族的优秀人才,这里既要讲人的发展,人的完美的共性,也要讲人的特殊性,即发展健全个性。”大学语文与小学语文一样,也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任务。因此,语文课的“人文性”绝不是大学语文的独特之处,它是中小学语文的“人文性”在大学阶段的延伸。
从中小学语文与大学语文的衔接性教育视角出发,大学语文也具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征。工具性强调的是,大学语文必须提高大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大学语文应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人文性强调的是,大学语文必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健全学生人格。任何类型的大学语文都应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尽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语文的工具性要求不尽相同。
二
将大学语文放入与中小学语文衔接性的视野中考察,不仅可以明晰课程性质,而且对于大学语文建设也有诸多启发。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的简单重复,而必须是延伸,其工具性与人文性也必须与大学阶段相适应。
就人文性而言,大学语文应在中小学语文的基础作进一步提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人文精神、文化素质、深度广度,怎样区分、安排、落实,才能有利于在大中小学三个阶段培养有进步理想,有高尚品德、有想象力、有毅力、有审美力的未来国家栋梁?只有从教学目标、教育任务、教学手段、教学对象、教材选段等方面,深入探讨大、中、小三个阶段语文教育的差异与承接,研究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在大、中、小三个时间段此消彼长的演进过程,才能进一步厘清大学、中学、小学语文的自身特点。大学语文对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较之中学阶段,内容要更加丰富。与中学相比,大学是学生学习和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如果教师单调重复中学的内容,而不能与时俱进,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人文性在三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有所体现。
就工具性而言,大学语文必须提升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基础科目,如果仅仅传播中华文化与人文精神,学生学习结束后却不能从语文课中获取有益知识与能力,大学语文必然为学生所抛弃。有学者说:“中学阶段,母语的基本技能训练已经完成……试图在大学语文阶段在进行普遍的语文技能训练,显然是不必要的。”这忽视了语文教学的阶段性特点,作为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必须提升学生的母语水平。笔者以为,大学语文在语言原理与文学鉴赏能力方面应是在中学语文基础上的普遍提升。事实上,大学语文如果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运用母语的能力,必然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学生误以为大学语文没有用。东南大学大学语文由全校必修课演变为选修课,一定程度上就是忽视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的结果。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知识与能力的提高。片面强调人文性,学生感受不到自身能力的提升。但不问专业,对于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管理专业对于文书格式要求极其严格,中医专业对于文言文要求较高,等等。大学语文不仅要对中学语文作整体的提升,而且针对不同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应具备个性特点。针对不同专业的需要,提
升学生的相应技能。“在很多学生眼里,大学语文只是‘高四语文’,看不到实效,自然不想上。”如果停留在中学阶段,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就失去了意义。由于专业要求不一,使得大学语文工具性的“量化”难以统一,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建立一个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要求类似的标准,在大学语文领域是不难的。同样,大学语文对于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也是可以在中学阶段的基础上作出的“量化”。
因此,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母语教育的终结。从语言到文学,大学语文的教学大纲必须对学生作出明确的要求,在中学的基础上做一个合理的提升。将三阶段语文教学割裂,难以适应母语教学的需要。只有系统研究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的衔接,包括教材、教学、经典选段、工具性与人文性等,尝试构建大、中、小语文教育的一条龙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作为高等教育基础课程的大学语文研究的对象、学科范围等,尝试大学语文作为独立学科建设方有可能。
总之,由于新课标的实行,中学语文、小学语文也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课不仅仅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成了一项重要内容。尽管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目前难以统一要求,但学界对大学语文的认识已经渐趋明朗,一个适用于大学阶段的语文新课标已经呼之欲出。
三
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研讨强调的是“大语文思维”。一方面,从大、中、小学语文教学链条中寻求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寻求大学语文教育的自身特点:另一方面,在与人文素质课程的比较中,探索大学语文的自身特点。在此基础上,尝试建设大学语文独特的学科范围与研究对象。“大语文思维”打破了大学与中学、小学语文教学的隔绝状态,在全面推进语文教育改革的同时,通过多学科的通力合作,以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为中心,探讨大学语文的学科建设成为可能。从方法论上意义上,“大语文思维”的衔接性研究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明确语文教育与大中小三阶段的任务与使命。在探讨语文课程在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的基础上,分阶段地研究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不同作用,以及语文基础性技能由低渐高的具体要求,明确大、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的各自特点与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研讨大学语文与其他大学人文选修课的差异,大学语文与大一国文、大学文学等课程的关系,尝试对大学语文进行学科定位。
其次,从教学任务、教学手段、教学对象、教材内容等方面深入探讨大、中、小三个阶段语文教育的差异与承接。由大量的大、中、小学语文教育衔接的个案研究,寻觅出大、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各自规律,明确大、中、小语文教育的不同任务与使命。叶圣陶先生说过:“当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自此推想,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文谓文学,又不能包括文学之外之文章。”语文教育不外乎语言与文学两个方面,但是,学生在大、中、小三个阶段对于语言文学基本原理的接受是有区别的,小、中、大三个阶段呈现出渐进性趋势。教学手段也必须适应三个阶段的年龄特征。教材选段不能单调重复,而应由浅入深。对于难以体现延续性的选段,则应完全避免重复,如中学语文出现了《宝玉挨打》,大学语文的讲授既然难以跳出中学的框架,则大学语文教材不应再选《宝玉挨打》。雷同的选文使得大学语文模糊了知识的层递性与衔接性,如果教师讲解水平有限,则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与运用母语的能力。这样的授课也极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关键词】微课;医学五年一贯制专科;大学语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移动设备的学习形式已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可并不断发展。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在医学专科学校的公共基础课,如何发挥其传承传统文化、传授语文应用技能,陶冶情操,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优势,对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多元化学习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和实现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微课在医学五年一贯制专科大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思考。
1微课及其教学特点
微课2009年起源于美国,以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适合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1时间短、内容精。随着互联网进入微时代,学生更关注微课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10min左右。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min或45min的一节课的教学课来说,“微课”越来越吸引更多当代的高职学生。另一方面“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更突显教学内容的精致。1.2情景化、形象化。微课是根据教学实践的要求,将视频作为载体,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重点或教学难点而展开的教与学的过程全程记录下来[1]。由于微课的主体以视频呈现,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学情景中易于接受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1.3移动性、重复性。随着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微课学习的时间、场所更为随意和便捷。草地、咖啡厅、交通工具上都可能成为学习的场所。而且对于难点、重点还可以做到反复、多次学习。拓展了学习时间、空间,提高学习效果。
2微课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2.1激发学习热情。大学语文在医学专科学校只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且学时少,内容多。传统的讲授较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特别适合语文教学特点的配乐诗朗诵、优秀作品欣赏、字词对比辨析、精彩辩论大赛片段等以视频展示的教学手段极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如能增加学生作品的交互更能引起师生的共鸣和互动,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2.2促进自主学习。微课的微视化、碎片化、精致化,加之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学生学习的形式、时间、场所的随意化、便捷化,再辅以有效的学习反馈机制,更促使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将传统课堂学习的被动性转化为主动学习。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激发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2.3丰富第二课堂。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是丰富大学语文教育的必然手段,是对课堂教学在时空、内容的补充。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将优秀文学作品,戏曲、影视片段、演讲作品、辩论赛精彩场次展现于网络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水平。2.4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微课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更有利于教师的能力提升。在微课制作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教师从内容筛选、分解、脚本的设计、动画、后期编辑,基本扮演着编剧、导演和演员等多个角色。同时,还涉及计算机ppt、动画、声像编辑等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快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飞速的发展,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微课在医学五年一贯制专科大学语文教育的运用
3.1诗词作品情景呈现。对于优秀诗词的学习,由于内容相对较少,在微课制作时,将朗读、音乐和适宜的背景视频植入,让学生从声、音、视觉对作品全方位感受和领悟,让学生自然地融入一种真实、形象的意境。再加上教师适宜的重点精讲,往往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2文学作品的精彩片段。对于一些优秀长篇作品的精彩片段,我们也可以通过微课来学习。如《雷雨》可精选戏曲或者影视剧中的某个精彩片段,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对作品的内涵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影视作品的精彩片段加上呈现。3.3作品背景和作者简介。医学专业学生大多来源于是理工类考生,加之专科层次学生文学基础较为薄弱。为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尤为重要,如唐宋时代若干脍炙人口的诗词,与当时盛世时期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那将相关课文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生平利用微课予以呈现,不仅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3.4字词、成语学习。对于字词本义、成语、典故等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但课堂讲授较为枯燥,学生学习效率不高。但利用微课声像、动画加以阐述,就能将枯燥的学习转为生动有趣的影像,如能配以作业或练习的互动游戏,将易于混淆的字词通过娱乐方式反复练习,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3.5语文应用能力。作为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包括各种请示、报告、总结等。可利用微课知识碎片化,专题化特点。对特定文体设定专一主题,从写作要点、格式、要求到范例作品的展示,及常见错误案例的纠正,规范学生的习作。也可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师生互动,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3.6沟通和交流能力培养。沟通和交流是医学生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医学院校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利用微课,可设计人际沟通交流中的规范,用视频展示,设计上可考虑将学生作为剧本的演员,将沟通交流中的正反案例及所产生的不同后果予以表现,让学生既参与其中锻炼了自己,又吸引更多同学关注作品,主动学习。对深化课程改革,提升传统语文教学效果大有好处。总之,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将课堂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相整合,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学习重点,达到教学目的[2]。
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以及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化。微课必将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除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对于教师听评课模式改革,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将是一种考验。同时,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更容易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师生的教学交互。紧跟信息时代,着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我们相信传统语文教学必将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者:李湄红 单位: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通过大学语文教育,高职院校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增加其就业竞争力。大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包括:明确教学目的,根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采用角色扮演、情境设置等多种办法提升教学效果,强化写作训练。
关键词: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
0引言
应用文写作能力是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也是胜任各种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学生的必备技能。
1大学语文教育中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的不明确
大学语文教育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但工具也不容忽视。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的不明确,在教学中偏重于讲解文学作品,弱化应用文写作的地位,少讲或者不讲应用文写作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有些教师未做好学情分析,没有依据学生的专业和就业需要选择授课内容,如经管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合同等经济类文书的写作,但机电类专业学生并无此类需求,“一刀切”安排教学内容将导致学生反感、抗拒学习。
1.2教学模式僵化
应用文写作重在“应用”。但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应用文写作教学多采用“文体讲解———格式讲解———注意事项———例文分析”的模式编写,偏重强调文体理论知识。大多数高职大学语文的授课教师由于学科专业所限,不具备行业企业从业经历,在教学中习惯强调写作理论,压缩学生练习实践时间,导致原本专业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应用文写作变成纸上谈兵,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在实际运用中仍有严重的文不对题、格式错误等问题。
1.3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本身较为枯燥。学生由于自身素质和学习兴趣所限,对抽象性较强的理论知识易产生抗拒心理。另外,应用文涉及机关及商业事务,多为计划、总结、合同等类,其例文多为政府公文或企业文书。对于学生而言,这些例文内容距离其生活较远,较难理解,学起来也兴趣索然。
2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
2.1明确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的
首先,教师必须明确应用文写作教学目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归属于高职教育,其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应用文写作能力正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能力,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并不矛盾。其次,还应明确应用文写作与大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学者毛正天在全国应用写作年会上提出“应用文写作应该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学生要明确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需求。教师可在授课过程中,以实际事例向学生阐明应用文写作对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引起学生重视,帮助他们树立学好应用文写作的信心。
2.2针对学生需求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必须做好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可采用“专业需求+基础文书”的组合安排教学内容:“专业需求”是根据学生专业和未来就业岗位需求学习的应用文,如经管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合同、招标书等财经类文书的写作,工程类专业学生可增加调查报告等文种的学习;“常见文书”指的是条据、通知、会议纪要等常用应用文,可满足各行业的工作需求。
2.3情景设置,教学内容化零为整
现有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偏重理论知识教学,学生学习只能靠死记硬背,难以学以致用。对此,教学中可采用情境设置的办法,虚拟学生熟悉的校园事件,以此为线索将分散的教学内容整体统筹进行教学。例如,要进行通知、计划、总结等常用文书的教学,教师可拟设校运会等活动情境:在“策划协商”阶段安排工作计划和会议纪要的教学,“公布消息”环节安排通知的学习,“采购”过程可引入条据教学,“活动完成”后开展总结文种的学习。通过情境设置,教学模式化零为整,分散的文种串联成完整的事件,强化学生记忆,使应用文教学内容的衔接更加紧密。
2.4设置任务,激发学生主动性
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输出者变成课堂情景的设计者,通过任务设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前,教师可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行收集数篇相关的应用文例文,初步分析文体格式及文种特点,并在课堂上展示分析结果。结合情境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入事件。如学习求职信时,由学生分别扮演求职者和招聘人员,结合文体知识分析求职信是否符合要求,教师再进行引导总结,梳理文种知识。
2.5重视练习的巩固作用
应用文写作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课堂及课后的写作训练进行巩固。对此,课堂上必须安排练习环节。教师应及时进行点评,以巩固所学内容。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可将通知、借条等较简单的应用文写作练习安排在课堂上进行;教师以抽查方式对学生作业做分析点评,对共性问题进行纠正。计划、总结等相对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书,可在课堂上安排纠错练习,教师提供错误例文,学生勘误修改后教师再进行点评纠错,将写作训练安排在课后进行。
3结语
应用文写作是学生必备的就业技能,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明确教学目的,依据学情来安排教学内容,采用整体统筹、情景设置、角色扮演、任务设置等多种教学策略,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凤英.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再探讨[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7-90.
关键词: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育 创新型外语人才
引言
大学语文教育对于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来说,主要从两个方面起作用:一方面大学语文教育作为所有专业学生的母语训练课程,其对包括外语专业在内的所有专业学生都存在基础性的培养作用,主要包括母语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作为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这两方面素质的提高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育和外语教育两者同样作为语言教育存在的共性,大学语文教育能够对外语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对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也能起到相应的作用。[1]
一、大学语文教育对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具体作用
大学语文教育因为其对母语能力的训练以及人文素养的基础培养作用,对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作用
对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前提是使外语专业的学生具有相应的创新精神。缺乏创新精神而奢谈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无异于缘木求鱼。但是,无数的事实不停地告诉人们,作为前人没有或者很少涉足的创新事业,因为缺乏足够的经验可资借鉴,其面临的风险可想而知。因此,对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第一步,是要培养外语专业学生敢于而且能够想前人之所未想,做前人之所未做的创新精神。从本质上来讲,外语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属于高校教育中的人文素质培养的范畴,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正好是大学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大学语文教学依托于精选的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文学家所创作的经典作品,这些文学家往往也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通过娴熟的语言技巧将相应的思想传递给人们,而这些思想之所以能在长时间内得到广泛的流传,往往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表达。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实际上也是对外语专业学生进行某种意义上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对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的培养作用
要进行某种程度的创新,不仅需要相应的创新精神,想前人之所未想,做前人之所未做,更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将这些创新的想法和做法坚持下去。正是因为创新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缺乏前人经验的借鉴,因此必然意味着其存在很大的不成熟或者失败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仅意味着在创新的途中可能前功尽弃,更意味着有很大可能产生根本不会有任何回报的投入。在高昂的成本以及失败的风险的双重压力下,要想将创新进行到底,就必须具有相应的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同样属于大学语文教学擅长培养的人文精神的范畴,在大学语文的文学素材中关于坚忍不拔直至成才的作品不胜枚举,其中最典型的是著名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报任安书》,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为了解释自己之所以能在遭受非人的腐刑之后还能坚持完成《史记》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创新,是依靠了坚忍不拔的精神,他还在文中罗列了众多依靠坚忍不拔的毅力完成自己事业的伟大人物。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自然能使外语专业的学生逐渐养成创新性人才必备的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三)对外语表达能力的促进作用
大学语文教学虽然较中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偏重于上述的各种人文精神的培养,但对语言运用能力和技巧的训练仍然是其的基本任务。大学语文所训练的对象汉语与其他外语同样属于人类用来交流的语言工具,因此两者之间毫无疑问存在共性。正是因为这种共性的广泛存在,尽管很多人认为大学语文训练的母语思维会对外语的学习造成相应的干扰,但是其同样对外语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般来说,不同的语言在表达的技巧上有着很大的相通之处,这也是由某种语言形成的伟大文学作品往往能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们通过不同的语言进行学习和欣赏的主要原因。而大学语文教学对外语专业的学生在母语运用技巧方面的训练,某种程度上也能促进外语专业学生外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为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
(四)有助于培养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的能力
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所学习的外语知识几乎不可能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的某种比较纯粹的外语环境中使用,其最大的作用是作为汉语环境和某种外语环境之间进行沟通的工具。而创新型的外语人才的培养也必然会侧重于对其在汉语环境和外语环境之间进行沟通的能力的培养。而要想在汉语和外语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语言中自由转换,对汉语的精通是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因此,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和技巧进行训练的大学语文教育,对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的能力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大学语文教育促进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大学语文教育虽然对创新型外语人才有着上述的培养作用,但这些作用的实现还需通过高校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加大对大学语文教育的投入
大学语文教育对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必须通过具体的大学语文课程加以实现。要想使大学语文教育的这一促进作用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加大对大学语文教育的投入。这些投入具体包括将大学语文规定为外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适当增加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以及相应的学分,适当扩大大学语文师资队伍的规模并提高大学语文师资队伍的素质,以及增加相应的大学语文教学设施的投入等。[2]加大对大学语文教育的投入,使外语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扎实提高其作为创新型外语人才必备的创新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等人文素质,以及外语表达能力和两种语言之间转换的能力等语言方面的专业能力,为大学语文教育促进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对外语专业学生加大大学语文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
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语文教育方面比较欠缺,没有意识到大学语文教育对于其成为创新型外语人才的重要意义,是影响其不能成为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根本原因之一。很多外语专业的学生认为其成为创新型外语人才最重要的是学好本专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创新就可以了,因此成为创新型外语人才最关键的还是对自己的外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再加上敢想敢干。但正如之前所述,大学语文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外语专业学生在外语专业上的语言能力,而且能够鼓励并使其坚持创新所必需的敢想敢干的精神。因此,大学语文教育与其所认为的学好外语专业知识以及敢想敢干的精神的养成不仅没有任何矛盾,反而有着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必须对外语专业学生加大大学语文教育对其成为创新型外语人才重要性的教育,只有外语专业学生对大学语文教育真正重视,大学语文教育的促进作用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三)选取能促进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
大学语文教育发挥其对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归根结底还必须依托于其所选取的文学作品,而这些文学作品一般来说作为大学语文的教材内容而存在于大学语文课本之中。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教育对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作用,还必须注意选取能在这方面起到相应作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比如应当尽量选取如上述司马迁所写的《报任安书》这类既能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技巧,又能培养其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的作品,而尽量少选取那些虽然在语言技巧上有较高成就,但在创新精神培养方面作用不大甚至有负面作用的文学作品,如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其“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美则美矣,但是对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在是乏善可陈,因此应尽量压缩其在大学语文课本中的比例,只需有一两篇代表作即可。[3]
(四)教学过程中重视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内容
对以外语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的大学语文课程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重视与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相关的内容。因为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对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经常习惯性地将其讲成纯粹的文学鉴赏课。虽然这种对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也能通过提高外语专业学生通用的语言技能而对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大学语文教育对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更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其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在以外语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授课内容上适当进行倾斜,以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教育的这一促进作用。
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对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其对外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其对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以及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转换能力的培养。要保证这些作用的实现,必须加大对大学语文教育的投入,对外语专业学生加大大学语文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选取能促进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重视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内容等措施对大学语文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彦辉.外语院校大学语文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06).
[2]高磊.创新教育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21).
关键词:大学语文 动漫专业学生 人文素养
引言
动漫人才是动漫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而动漫专业学生是动漫人才后备军的主体,由此看来,对动漫专业学生的培养关乎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就目前国内动漫专业学生的培养状况来看,尽管很多高校开设了动漫专业,动漫专业学生的规模在逐年扩大,但是人才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学生人文素养不高这个方面,亟待改善。
一、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
在动漫发展的过程中,技术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光有技术必将行而不远,只有承载着人文关怀的技术形态才能让动漫产业获得长足的发展。人文是与技术并重的一个要素,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在人文关怀中关注技术的发展,在技术发展中深化人文关怀,动漫才能得以充分发展。
随着90年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动漫日益呈现出产业化的竞争态势,现实中动漫人才紧缺的局面导致我国动漫人才培养规模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扩张,“技能型人才”成为动漫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当前国内高校对动漫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是:以技术为重,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1]然而,人才的技能只是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是全部,这是因为动漫产业的发展链条包括动漫编剧、动漫制作、动漫营销推广等在内的诸多环节,实际上,技术大多在动漫制作这个环节上发挥作用,对于其他环节的影响则相对较弱。承载人文精神的大学语文在不少高校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缺席,或者只是作为一门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这直接导致目前我国多数院校的动漫专业学生对中国哲学宗教、历史民俗、文学经典等知之甚少。一方面,在动漫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不高;另一方面,在开设了大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语文学科的复杂性和特殊规律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在重工具理性观念的科学主义背景下,教学目标主导着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课堂,老师对语文教科书中文学作品的讲解完全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依附于教学大纲,对学生仅仅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语言训练,这就导致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完全被视作德育教化的载体,作品的人文精髓随之流失。这种方式的实质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化、机械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通常只考虑课程知识的获取和教学效果的呈现,容易忽视对学生自主性的激发以及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学生欠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转化能力。
二、大学语文教育是提升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突破口
(一)大学语文教材应成为动漫创意的源泉
近年来,国产动漫在利好的政策形势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作品,我国成为世界上动漫制作量大的国家。尽管国内动漫作品层出不穷,但是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作品和角色形象却屈指可数。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指出,“表面看,动画空间只是一个文化的产业空间,但是,现代的人性在这里得到孕育,并悄然成型。动画空间里,有人文与技术的生态关系的综合呈现”。[2]的确,往纵深方向来审视,一部动漫作品实则包含了多个层面:从浅层来看,动漫作品运用媒介技术手段架构了一定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关系;进一步,从中层来看,这样一些故事展现了一个民族或地区特有的人文风情和价值观念;更进一步,从深层来看,这些民俗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当今对人性进行思考和演绎的视角。由此看来,一部动漫作品在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结构体系中应该占据一席之地,在进行动漫作品创作时其定位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我国所创作的动漫作品之所以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创新性,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本应在动漫作品中呈现的文化力在创作时被忽视了。而动漫作品文化力的不足,最明显地表现在动漫作品内容不够丰富上。
其实,大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及文学作品,这些故事作品是经过精挑细选才进入课本的,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展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大学语文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文化传承作用,应该成为动漫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这就要求在动漫专业培养体系中,既开设大学语文的必修课,又开设一系列与语文内容具体应用相关的人文选修课,把语文拓展活动纳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轨道,优化大学语文学习环境,增强学生们对大学语文重要性的认知。在日常教学中,慢慢纠正从老师到学生重技能轻人文的片面倾向,重建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的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在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现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同时,增强语用能力、文化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只有在文化创意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夯实文化基础,把握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特征,学会从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中挖掘和开发动漫题材,既忠实于教材,又不拘泥于课本,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动画表现形式演绎课本内容,动漫产业才能获得迅速发展的强劲动力。盛世龙吟数码有限公司中国区经理李长川曾对中国动漫的发展思路做过总结,指出“在与国外动漫发行商沟通的过程中,我不断听到来自他们的建议:希望看到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作品。这,将是我们的发展方向”。[4]
(二)用大学语文情怀重塑动漫产业的思维
为什么像如今被定位为艺术片的《大闹天宫》和《小蝌蚪找妈妈》等动画作品,虽然口碑很好,但是市场销售力不足?既然它们被定位为艺术片,就说明它们在表现技法上必然有很高的造诣,其实,市场力不足的关键就在于这些动漫作品没有被系统地进行商业包装和衍生品开发。动漫作品的文化属性固然重要,动漫创作要尊重文化精神,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但是另一方面,动漫作品中的经济属性也不容忽视,其中,版权有偿转化便是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那么在对动漫专业学生的教育方面,应该如何培养他们这种转化思维和能力呢?这是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
事实上,学生转化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学语文教学课堂是重要一环。我国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认为“语文学科就是思维学科”,他指出“语文教学要适应三个面向,最基本的问题是进行思维训练,发展智力”。[5]这就要求大学语文课堂教学逐渐从灌输式的讲授传统中走出来,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积极投入到讨论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中,在课堂交流过程中不断强化他们的发散思维,让他们在相互之间的观点碰撞中深化和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以使学生养成自觉思考的学习习惯。转变教学方式,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简单否定,正如有学者在研究中所强调的,当前的教学方式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是,指导学习不能被自主学习完全取代,个体学习不能被合作学习彻底摈斥,接受学习不能被探究学习全然否定。教师在大学语文讲堂中应该扮演穿针引线的角色,根据动漫专业学生的特点,启发学生对语文课本内容进行有方向性的思考,让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对内容作拓展性解读,并对学生的探讨进行总结和升华,毕竟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层次是有限的。这里举个例子,比如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学习《西游记》中个别文本篇目时,可以将电视剧版的《西游记》和动画片版的《西游记》同时引入教学课堂,启发学生在观摩欣赏中思考原著塑造的角色形象和影视剧演绎的角色形象之间的联系和差异。经过学生的一番讨论和交流之后,老师应该做出总结,比如,角色形象的塑造应该符合不同媒介平台的传播特性,个中角色(包括身型、神态、动作等)的设计要根据内容主题和媒介环境做出适当的夸大式或压缩式的表现。最后布置学生在课后选择《西游记》中自认为精彩的情节,让他们为该故事情节设计出符合传播平台特性的角色形象。
只有动漫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提升了,才能促使他们自觉运用文化意识和人文情怀去深度理解动漫作品,并将之抽象为有意义的民族文化符号,将其延伸到包括版权、图书音像和休闲旅游等产业形态在内的动漫产业链上,从而在动漫原创和产业开发这两个环节之间形成互相推动、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关系。
结语
如果不注重提高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符号的理解和转化能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将始终停留在粗放的浅发展层面。以动漫产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仅有助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而且有助于全民整体素质的提升。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学的使命就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大学语文教学为核心,落实与实践人文精神,是提升动漫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必然趋势。由于受众的需求是动漫作品制作和推广的出发点,因此在大学语文这一本土文化载体中,我们应该积极寻找传统民族文化与当代文化精神之间的内在关联点,去满足当代受众的需求,激起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心理共鸣。
参考文献
[1]郝春生主编.人文素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江南.中国动漫缺什么[J].玩具论坛,2005(07).
[3]肖颖.论高校语文阅读功能与教学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5(02).
[4]何雪苗.中国动漫发展壮大的瓶颈及突破对策的探析[J].电影评介,2006(13).
论文摘 要:文学经典寓德于文,融情入文。因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利用这一特点对医学生进行充分的德育与情感渗透,使学生在求知的同时,得到品德的锻造与情感的熏陶,从而对医学生的人格品质进行正面的干预引导。
当今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教育过分强调功利性,导致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欠缺。所谓人文精神,其核心包括对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的尊重、以人为本、对价值理想的执著追求等。当代大学生往往价值观念自我化,缺少奉献精神;价值取向功利化,缺少理想热情;道德观念淡薄,缺少社会责任感;情感反应冷漠,缺少同情与关爱。屡见诸报端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如清华学子刘海洋的“伤熊”事件等,正是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格不够健全、缺乏对生命的关爱而导致的悲剧。
医乃仁术,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医学在强调“技术”的同时,更应强调对人的关怀。为医者除具备精湛的医术外,还应具备高尚医德与大爱之心。因而对于医学生来说,优秀品德的锻铸,仁爱之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语文萃取文学经典,不仅集萃了丰富的知识,而且负载了可贵的道德品质,蕴含了丰沛的情感。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将品德和情感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
一、体味作者的人生态度与追求境界,完善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一方面,历代文化名人高尚的情操与人格,具有无可比拟的感人魅力。屈原遭谗放逐,宁可以身殉国,终不改爱国之志;司马迁忍宫刑之辱,发愤著书,终完成史家绝唱之《史记》;文天祥逢国破家亡,誓不降元,丹心一片光耀汗青;布衣杜甫,“位卑未敢忘忧国”,穷亦兼济天下;鲁迅先生,冷笔热心,“俯首甘为孺子牛”。文化名人们身体力行所展现的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精神境界,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民族危难境遇中所表现的信仰坚守等,会给大学生以巨大的心灵震撼,涤荡他们的精神世界,明确他们的人生追求。
另一方面,经典美文极其生动地诠释了作家的人生追求和德行操守。优秀的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展示了他们的精神气度、道德取向,揭示了其人生态度、理想追求。如“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是孟子的处世原则;“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的人生抱负;“不惧吾庐独破受冻,而愿大庇天下寒士”是杜甫的大爱胸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的奉献精神;“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的爱国情怀;“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是孙思邈的医者之心……这些优美的文字无不是陶情冶性的春风雨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活自身的使命感、责任感,在对先贤认同、崇敬的过程中,逐渐将他们的德行操守内化为个体生命的自觉。
二、品味作品中丰富的人生情感,健全医学生的人格品质
对生命的态度是人格品质中最重要的内涵之一,它主要指对自我生命的肯定珍视,对生命意义的自觉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世界上生命的同情与关怀。影视作品中的血腥场面,现实世界中的暴力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不少大学生对生命漠视和践踏的心理。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态度,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对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至关重要,而人自身及其心灵的价值正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名诗美文蕴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未来不懈的思考和探索,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陶冶人性灵的最好素材。
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亲情的深度;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传达了友情的广度;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诠释了爱情的纯度;巴金的《小狗包弟》饱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悲悯;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展现了寄情自然,物我两忘的和谐愉悦。通过赏读作品,让学生更深刻地去关注自身,关注生命,铸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培育为医者的大爱之心。
三、情感体验——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
德情教育效果的实现以精神自觉为前提,单纯的道德说教、乏味的理论讲解是很难奏效的。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启发主体对人生深入思考,正是实施心灵教育的关键手段。
情感体验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作品中展现的精神境界、人格品质、生命态度等感同身受,在潜移默化中被熏陶、被感染,从而引发他们对人生问题进行自觉的思考,由个体被动的遵从、选择内化为自身的德行操守。因此教师在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发挥以下积极作用:
首先,以情感人。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曾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1]同理,教师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语言都不能打动人心。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教师不仅要挖掘蕴含在作品里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自己的语言力量、体态表情,用自己的真情、深情与激情,去感染、激发学生,让学生进人良好的阅读状态。“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2],学生在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在领略作家人格魅力,作品情致韵味的同时,明辨是非曲直,从而按照美的规律去规划自己的人生。
其次,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情感效能。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语文教学只能靠教师语言表述,缺少直观感受的不足,视听元素的加入极大地强化了情感体验的效果。如以往讲授戏曲缺少直观性,情感体验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今教师可以在授课中穿插入对白、唱段、配乐,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品味作者的情味和旨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受到心灵启迪和教育。此外,如角色表演法、分析讨论法、探究学习法等都是激活学生情感,加深心灵体验较好的教学方式。
大学教育不仅是传授新知的过程,而且是培养合格社会人的过程。知识终有更新换代的一天,而良好的德行品质、人格修养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对于医学院校的语文教师来说,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德情教育在积极、活泼的情境中得以无声地滋润、涵化、展延、厚重,培养起学生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对他人生命、对自己生命的珍爱,为他们在将来的工作生涯中成为精诚、仁爱的医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论文关键词:母语教育;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目前,在母语教育必要性的讨论中,普遍谈及的有两个原因:一是母语水平降低影响了大学生的基本技能评价甚至是就业前景,其严重程度日益显现;二是语言的竞争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最重要的一部分,汉语教育是强国战略之所需。这样的认识自然是正确且尖锐的,而如果我们将母语教育的目标设定得更久远些,从更广阔的时空视野来考量,则将开辟另外的角度,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仅关乎受教育者语文技能的加强,更关乎一代代人生命质素的全面提升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但是民族、国家强盛的需要,更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存亡的关键。而这些,正是由语言的基本性质和母语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是我们重视母语高等教育的根本因由。但是,就在很多人要保存自身的本土文化、发扬自己传统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母语危机。母语危机是目前语文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重要课题。
母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而大学语文教育应当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母语教育,它承载着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这是背景,是审视大学语文的角度。母语教育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对语言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二是审美功用的发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文化素养;三是注重民族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风骨。
大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在这一层面上,它的性质就是基础性和普及性的,注重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它的内容要能够针对大学生在语言和文字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但如果把大学语文仅仅局限在实际应用上,那也不科学。大学语文里面所有选出的文章都是典范的,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都是优美的所以大学语文还有一个审美的功能。要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壮美,感悟人世间的人性美。在审美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和谐的心态与健全的品格。大学语文如果沿着更深层次走下去的话,它还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特性的重任,它能够明确在当代文化中民族文化具有的独特价值内涵。
所以,大学语文有责任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建筑一个精神家园,加强民族文化的认同,塑造民族成员百折不屈的精神风骨。真正的中国人能够抛弃地域空间的局限而建筑共同的民族精神家园,将这种精神扎根于心,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淡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也不会忘记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如果大学语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留下了“根”的文化记忆,帮助他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形成一种民族认同感,那就是很大的收获。一个无法完美使用母语的人,永远无法达到语言间的和谐沟通,无法达到自如的境地;一个不能自由使用母语的民族其人文涵养是空白的,是无法独立于世界的。母语还对其他学科有支撑作用,对大学生成才有支撑作用。
1.大学语文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学习课程相对比较自主,一定程度上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很多学生注重技能学习,讲究实用性,有利于为毕业后的就业打好基础。由于大学语文是非中文专业学生学习的,相对而言比较放松,没有急迫性和针对性。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局限于技术水平的提高,更要注重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大学语文教育有实施和落实的必要性。
2.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2.1引导性较差
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个性,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和途径。在大学,语文教学不再是教你读书写字,而是不断与各学科交叉融合,发挥其人文性,实现对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合理教学。但在真实教学情况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度却不高,很多人对大学语文教学存在认识偏差,容易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而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2.2教学评价体系不全面
在大学中,教学评价直接与教师的教学考评挂钩,而大学语文课程不受重视,必然导致其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甚至是流于表面,教师都不愿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而学生缺乏对人文素质的理解,难以把握教师讲解的内容中是否包含人文素质。教学评价体系不全面,严重阻碍了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应用。
2.3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内容的枯燥乏味使得学生丧失了学学语文的积极性,加上教师不愿意花心思去钻研,去教学,不会主动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学生产生懒散和抵触心理,从而无法真正获取大学语文课程的精髓,无法真正体会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3.大学语文课程中落实人文教育的途径
3.1落实到实际课堂之中
3.1.1以历史人文为榜样进行教学
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在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渗透于所要讲述的历史人物之中,使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汲取经验。例如,在讲述现当代小说中鲁迅先生所写的《在酒楼上》时,一方面需要对这篇小说所描述的内容和情景进行讲解,另一方面需要根据作者鲁迅先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及自身的经历讲课,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为救国就民族所作出的贡献和努力,激发学生的崇拜之情,同时令其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3.1.2以文学作品为载体进行教学
精神都需要物质载体进行体现,人文精神也是一样,需要人文知识,也就是文学作品作为载体。所以,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是可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不同情景设置不同的教学主体,始终贯彻人文素质教育这一主线,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例如在讲述屈原《湘夫人》时,可以联系整个《楚辞九歌》这一文学作品进行讲述,通过作品中的相关联系及不同情景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在学习《湘夫人》的同时理解屈原这一人物及其相关文学著作,从而将人文教育贯彻其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
3.2以教师为直接参照对象进行教学
学生学习都具有向师性,所以,教师为人师表,必须做好榜样,起到示范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无形的手推动其人文素质的提高。教师人文素质的体现不仅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而且表现在其教学活动中,所以,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教学方式方法,主动关心学生,主动关爱学生,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为学生做好表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所具备的和所展现出的人格会慢慢感染学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3以课外活动为主要辅助方式进行教学
人文教育的开展和落实离不开良好校园文化的配合,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也需要课外学习活动来辅助,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开展:第一,在选修课中新增和文学相关的人文教育选修课,在人文教育选修课程下设立多门小课程,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第二,开展内容多样化的人文知识讲座,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三,以班级或学院为单位,开展多样化的以“人文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活动,例如电影欣赏、人文著作知识竞赛、类似百家讲坛的演讲比赛,等等。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和接受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质。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