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营林生产管理范文

营林生产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营林生产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营林生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林业企业;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林业资源不仅具有生态效益,还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森林可以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有利于物种繁衍生息,有利于水循环,有利于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木材来源于森林,林业资源提供了许多薪炭资源。森林植物还可以提炼石油,以解决石油资源的危机。林业资源提供了大量的副产品,例如核桃、橄榄、板栗、花椒、油茶、枣、猴头、木耳、银耳等,从植物中还可以提炼食用淀粉、糖和维生素等。林业资源风景优美,可以为人类提供旅游胜地,陶冶人们的情操。而且,森林是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许多生物会随着森林物种的灭绝而消失,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物种多样性必须加强林业企业营林生产管理

1加强林业企业营林生产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力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加。人类坚持“人定胜天”和“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对林业资源滥砍滥伐,绿色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沙漠化、石漠化面积增加,许多物种灭绝,并造成水土流失的恶果,旱涝灾害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到了21世纪,人们意识到了必须将粗放型经济转换为集约型经济模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保护林业资源,不仅有利于维护物种多样性和保护生态平衡,而且有利于人类的生活。沙漠里的胡杨林常年防风固沙,降低了沙尘暴的危害。行道树吸收二氧化碳,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新鲜空气,并形成地下径流,提供了饮用水。南方的树木终年涵养水源,防止洪水泛滥。东北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的林海资源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供了大量的副产品,像榛子、木耳、松子、蘑菇、人参等。加强林业企业营林生产管理可以保护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也会不断的改善,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

2林业企业营林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林业企业的营林生产管理措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营林生产管理不科学,盲目地追求扩大植树造林面积,没有考虑到树种的生长条件,不了解植物的习性,有的植物喜暖,应该种植在南方或者靠近阳光的地方,有的植物耐冷,可以种植在北方,不考虑植物的生长特点,盲目的植树造林,树木肯定不能健康成长。而且,企业在营林生产管理过程中,很多情况下不考虑土壤条件,盲目植树,如果土壤的水分和养分不能满足树木的生长要求,就会导致植物枯死,营林管理工作必然会失败。

3加强林业企业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

3.1运用科学植树造林

如果林业企业在营林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不仅不能增加森林面积,而且会浪费掉大量的物种资源,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营林生产管理必须科学有效,要尊重植物的生长习性,像木棉、榕树这类喜暖的树种理应种在温暖的南方,桦树、松树、北山杉等这些耐寒的树木可以种植在北方,在华北平原和沙漠地区理应种植能够防风固沙的胡杨林。在植树造林前,企业理应考察当地的土壤条件,需要清除杂草,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肥力以满足树木的生长条件。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地形条件,因为山谷和山顶、背风坡和迎风坡的环境不一样,大部分树木都适合种植在迎风坡,而针叶林之类的植物在山谷和背风坡地区也可以正常生长。营林生产管理一定要全面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需求,需要考察土壤条件和地形条件。有的植物只适合生长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光照条件好的平原地区,有的植物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依然茁壮成长。所以,林业企业要科学种树,做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

3.2改良树种培养生产管理人才

林业企业要做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提高林业面积,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生长条件,还需要加强林业基地建设,改良树种,培养植物顽强的生命力。通过改良树种可以提高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像玉兰花树这类指植物原本只能生长在温暖的南方,进过改良之后也可以种植在北方。要改良树种,离不开林业生产管理人才。目前,在林业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稀少,因此,林业企业必须加大人才的培养,拥有优秀人才,才能完善营林管理工作,不断改善树种,提高树苗适应环境的能力。

3.3提高机械化水平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农作物从播种到收割基本都是机械操作。要做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也需要提高机械化水平,节约劳动成本,促进林业技术的发展,有效维护林木生长,从而提高营林质量。

4结束语

保护森林资源是保护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也是贯穿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和保障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要做好林业工作,加强林业企业的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需要科学的植树造林,全面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土壤条件和地形条件,需要改良树种,提高树木适应生长环境的能力,还需要提高机械化水平,节约劳动资源,从而提高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春明.浅析加强我国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农业与技术,2015(8)

[2]严旭华.加强我国营林生产管理措施的几点思考.农业与技术,2015(11)

[3]方秋芹,蒋灵.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探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0)

第2篇:营林生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营林;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S725文献标识码:A

营林行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及林业工程实现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营林行业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有效科学的营林生产管理能够使森林资源得到保护及培养,使森林质量得到不断增强,进而使整个林区的经济得到发展,自然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1注重幼苗的质量

为了提升森林营林生产数量与质量,需保障幼苗质量,科学选择林木种苗。相关研究表明,在生长环境相同的条件下,使用质量等级较高的树木幼苗所营造林木的成林速度和林木质量均好于普通幼苗。因此,企业若想要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确保营林生产质量,一定要增强幼苗的质量管理和提高种植生产效率。

2优化幼林的培育技术

企业还应通过幼林的科学培育来提升幼林的成活率。这是因为幼林在生长初期其自身的抵抗力相对较低,容易受到环境以及病虫害的威胁,再加上其特性仍处于初步成长阶段,出现死亡情况的概率要远大于成林,所以有必要做好幼林的养护、培育工作。一般可通过优化幼林生长环境,及时除草、防治病虫害和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来促进幼苗的快速生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需要根据幼苗对气候环境的实际需求及其品种特性,分别制定相应的培育手段。

3以经济规律为基础开展营林生产管理

由于营林行业的产品产量、质量主要体现在林木生长量上,林木生长量还能够确切反映出各生产技术手段的全部应用效果,所以营林企业需要将林木生长量作为营林生产核心。由此营林企业应以经济规律为基础开展营林生产管理,及时统计、计算林木的保存率、造林的成活率及林木具体的生长量规律,从而掌握最为真实的营林成效资料,并确定造林面积,使营林技术得到充分的利用。林木生长量需要将不同树种的特点、优势等内容来设计为其指标基数,还可以基于林木产量、生产量、投资情况及造林总面积来确定营林成效的取得。根据这一思路,可针对经济发展规律编订营林生产方面的经济指标。

4确保苗圃运行机制得到良好运行

私人经营和承包经营是我国当前在营林生产管理方面常见的2种形式,其在整个营林管理工作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到了营林行业是否能够实现市场经济化发展。采用多种手段,确保苗圃运行机制得到良好运行。若选择使用承包的方式开展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必须要签订科学、有效的回收合同,并编订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及奖惩制度,从而确保苗木的价格可跟随市场发展而变动,使苗木的质量得到根本保障,防止林木经营者过于追求利润而盲目扩大生产面积,而忽视苗木质量。一般来说营林企业、单位所培育及种植的苗木要满足本单位的需求,多余苗木才能够流入市场中,通过承包开展苗木生产管理工作,能够使苗圃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苗圃空置情况,使多余苗圃可以被应用在经济作物以及各式花卉的种植方面,或者是向环境绿化以及动物养殖等方面提供植物,这样既可以缩小营林企业的生产成本,还能够使营林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进而有能力在营林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我国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5对低产林进行合理改造

我国现存在大范围的低产林,这部分低产林除了会导致我国林业发展受阻之外,还会导致资源浪费,使国家受到一定的损失。所以有必要优化改造多年无效益的低产林。在低产林的改造方面,现常用的措施手段为补植、割灌抚育、垦复以及扩穴施肥、修枝等,为了确保低产林改造质量,营林企业需要组建专业的营林作业队伍,并使用专业化的机械设备,从而提升作业效率,使营林改造逐步转向现代化。

6结语

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来推动营林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攀升,这能够帮助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开展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幼苗质量控制之外,还需要以经济规律为基础开展营林生产管理、采取有效手段确保苗圃运行机制得到良好运行、对低产林进行合理改造,从而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使相关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还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各种先进营林生产管理理念,有针对性管理营林生产,从而在保证营林生态的前提下,使相关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卫国.针对森林营林生产技术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4(07):228.

第3篇:营林生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营林生产;生产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提供木材和多种林产品的生产事业,又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工程。营林是为营造森林和培育管护现有森林资源所进行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恢复森林,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的产量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为了加强营林生产的管理,首先必须对它在实际情况下的问题进行科学地分析,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与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对一些隐患进行合理的分析解决。

一、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

(一)营林中的良木栽种技术不够合理

在苗圃中,不但要有很多种类型的树木,而且要尽量的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待。但是现在很多苗圃中的种植过于简单,栽种的树木过于单调,而且母树林的再一次更换不够合理以及没有按照时间及地形的改变,这都是因为在管理上没有相应的制度来对这些进行规划,使得育苗生产模式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行业,也不能跟进市场上的变化步骤,而市场上的种苗来自苗圃,又需要以能批量生产的商品来流通整个市场。

(二)对植树造林上的安排不够合理

在营林生产中有很多树木的种植,并且也要考虑当地气候对树木的影响和销售时在市场的受欢迎的程度。然而根据以往的树木种植的情况来判断苗圃新一轮的种植树木的情况,很容易导致市场上所需的那些树种的数量不够或者是达不到预定的那种状态,而且有时树苗的种植量远大于一开始计划种植的数量,导致投入资金过多,使得在其他方面的投入变少而产生相应的问题。并且树苗的类型和种植所要求的环境往往没有相适应,树与树之间也会产生相生相克的作用。当然在对树苗进行挑选时,肯定先要选择良木和壮实的树苗,但是很多时候因为理论和实际结合不够,产生了误区。这就是人们在对那些好的树苗上的挑选、引进好的树苗、推广以及利用树苗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方面上都有着了解上的错误和在实际操作上的失误。

(三)虽然有管理的念头,但是没有考虑长远

有些营林生产的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但是眼光方不远,使得这些计划只能在短期的时间内有效。在很多地方,都需要对自己本地的环境、气候、市场等因素进行调查,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来确定方案。但是有一些人不管或者是没有那么长远的心态来为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给营林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弊端。

二、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策略方法

(一)增加对营林的建设

第一,现在先进的种植农业能够有高产量、高质量的成果,主要是因为选择了良种,而营林的生产也是这样的。很多发达的国家早就已经进行树木良种的研究和种植,所以我国也应该要学会向他们学习这种先进的管理种植模式,不但要改良现在不合理的母林构建,以便将母林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而且要利用现在逐渐增加的新树木来替代那些已经老龄化的树木,按照科学发展的目的来制定的计划去培育和增加对某些更具发展的树木的种植。

第二,将苗圃与市场连接起来。苗圃的种植树木的要求不仅要能够绿化,而且最主要是能够和市场需求相结合,适当的将一些苗圃给一些私人或者企业来经营,使得苗圃的竞争能力加大,也可以加大对市场的要求。而且在这种竞争的情况下,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危机感,同时就会将苗圃的树木的优劣进行筛选,增加树苗的数量和质量,并且为了增大利益,也会采取相应的降低成本的方式,可以增加企业经营的方向和增加就业岗位,使得经济发展。

(二)增强对营林的管理方式

对于营林生产上的管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营林管理的建设可以大大的改良树木种植的情况。不仅可以给管理以及操作人员很大的实际操作的方便,而且有计划有安排的做事可以减少错误的行为和不恰当的管理方式。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增加树木的成活率和成活年限,并且可以减低成本以及不合理的规划面积,还有就是将相互有影响的树木按恰当的方式种植,减少树木的不合理配置。

第一,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树木的种植以及成长是一个很需要人们的技术的地方,尤其是作为产品的树木的质量。而市场上肯定希望存在的树木都能够达到健康的标准,而且质量的要求也是对树木进行利用时的一个大前提。在保证质量时要对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且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减少员工对树木的管理上的失误和增加树木的可用性。

第二,因为市场上对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要求,而且管理者要安排相应的人在市场上对这些进行调查,以此来确定树木的种类和数量,不能随自己觉得什么树木好种、什么树木市场价比较高等来制定树木的数量,还要与该种树木的生长的情况与市场经济的价值进行比较。根据这些分析来确定可以获得经济收入的最合理的方式,并且可以预测在市场上的买卖程度,以取得更加好的管理模式以及利益。

第三,加大对营林的树林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力度。现在对一些比较大的苗圃可以采取采取集约化的管理方式,来对树木进行大规模的照顾。比如:对刚刚种植的树苗进行定期的洒水、施肥、打药等,而对长势不好的树苗可以进行除去的做法,增加优良树苗的培育。而且在树苗从种植、成长到收获必须采取长期的管理方式来保障树木的茁壮成长,就像农民对作物那样进行不间断的看护

三、小结

林业既是物质性生产的经济事业,又是为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效能的社会性公益事业。在实际中要具体的对营林生产中找到问题并且进行相应的措施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国家政府现在对它加大了重视的程度,因此在建设林业时也必须考虑如何中对这些问题做出合适的解决措施。加强营林生产管,促进林业建设发展,对于繁荣农村和山区经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白煜.浅析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之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36).

第4篇:营林生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营林;生产管理;林业工程;方法研究

人们生活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却逐年下降。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营林造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国家政府开始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政府的引导下,林业工程得到了发展。但是在生产管理中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弥补了不足才能更好的推动林业工程发展。

一、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现状

(一)生产管理落后根据现阶段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现状看,我国一些企业在营林生产管理中方式方法上较为落后,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一味强调眼前的经济效益,没有落实到长远发展中,使得生产管理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作模式相矛盾,落后市场发展模式。(二)缺少专业的林木培养基地、缺少经济支持首先,我国营林生产管理中,受管理技术条件影响,缺少规范的林木培养基地;其次,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林木种植品种单一、得不到及时管理,进而造成我国林业资源在市场发展中处于劣势,不能与市场需求相协调。(三)树苗成本较大在营林造林过程中,需要购买树苗进行栽种,但是由于资金的限制,并且树苗所需成本较大,使得在进行树苗品种配种上缺少规律性。在购买树苗过程中对树苗品种选择、质量选择上缺少全面的了解,并且在栽培过程中管理方式的不恰当,造成树苗在生长过程中没有优质的环境条件,使得营林造林工作效果较低。(四)人才资源匮乏在营林生产管理中,由于没有完善管理制度和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而造成管理人员职能范围模糊、出现一人身兼多职,出现问题无人负责等现象,在生产管理工作效果平平。如下图一所示,我国林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所属水平较低,必须加强营林生产管理。

二、加强营林生产管理推动林业工程发展策略

(一)完善管理机制企业想要长久的发展下去离不开完善的管理机制,同等道理,林业工程想要长久发展,有必要完善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机制,但还需要参考本地区营林工作开展状况,进而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优化分工,详细规范各部门责任范围,防止出现问题无人负责的现象。可以将工作效率与工作绩效相连接,进而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将管理机制有效落实到实处。(二)注重人才的培养人才资源的匮乏造成林业工程的停滞,因此只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才能推动林业工程的发展。具体方法为:对原有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专业化程度,增加林业知识;在人才引进上需要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选择责任意识强、具有高水平的人才。内外同步进行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营林生产管理,推动林业工程发展。(三)建立专业培养基地树苗品种、质量的选择尤为重要;第一,林业相关企业需要建有专业的培养园区,根据地区的气候温度、土质等条件选择适合的树苗品种;第二,扩大母树林生产。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另一方面,新老树交替时节需要做好后续工作,选择树龄较小的树木取缔母树林,有利于母树林生产结构的转变,同时提升生产质量。(四)注重低效林优化第一,补植补播。这种方法较为适合林木结构均匀,郁闭度较小、品种集中的低效林。补植方法可以分为:林冠下补植、块状补植等多种补植方法,在方法选择上,还需要根据本地区林地具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补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成活率高、简便等特点。第二,更替改造。更替改造是利用生长形态较好的树木用以树种的变换,逐批逐次保留,时间约为4-10年;改造力度需要小于蓄积量的30%,切不可进行一次性改造。更替改造过程中可以选择种植混交方法。

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推动林业工程的发展还需要加强营林生产管理,完善管理方式、优化管理方法、与市场经济环境需求下相协调,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才能推动林业工程的发展。本文笔者分别从: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现状、加强营林生产管理推动林业工程发展策略两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林业工程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长富.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

第5篇:营林生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生产管理;经营模式;营造林

一、当前营林生产管理的状况

1、建设林业工程就要努力做好营林造林工程。近些年来林业资源受到的破坏情况越来越严重,加大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力度,开展营林的生产管理,维护社会的安定及可持续发展,提高林业工程的生产效益,是我国当年营林造林的目标。当前我国的林业工程主要是技术力量薄弱,一直引用传统的技术手段,在对技术的创新及研发上不够积极,对人才力量的投入太少。营林造林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建设,对生产有极高的标准,从对幼苗的选择,种植幼苗,市场监管,产品的投入上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二、营林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幼苗的产出问题

在林业生产中过程中,我国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不断对育苗技术进行发展研究,资金不足及地域和技术能力的局限,使得在生产幼苗的同时提高质量就会降低效率的情况频频发生。这样就会延误生产环节的时间,延误时间就代表将会投入更多的资金与技术。

2、营造林的数量与质量不一致

在营造林工程建设中一些县级企业的相关部门,为了实现绩效,对上级布置的任务急于求成,在建设中不能合理规范的进行施工,不重视造林的质量,只追求数量;在林业建设中,不循规蹈矩的进行科学建设,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大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发生。

3、经营管理方式缺乏规范

对林业生产实行整体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收获更好的效益,投入与产出也会形成正比;对管理模式进行转变,从局部经营到整体经营的模式变革,就要对经济效益进行长远的考虑,加快林业建设工程发展。

4、营造林生产缺乏资金

在对林业工程项目进行实施中,对经济的需求是很大的,不光要求对专业人员的引进,大量的引进资金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生产中投入不够,没有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就无法建设形式多样的投资方式。

5、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营林生产各个环节不能相互衔接,营林生产过程效率低下,营林生产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有效的生产监督管理机制。

三、我国营林生产管理的相关解决措施

1、改变营林生产标准

在我国,对于营林生产的评价标准是营林生产过程中的造林面积,而这种衡量标准并不能够体现营林生产的具体意义和价值,所以,应该以林木的生长存活率和生产量作为营林生产的主要衡量标准。将林木成活率和生产量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能够杜绝林业单位的盲目植树行为,减少相关经济损失,也规范的林业局的生产行为,确保了我国林业生产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加强种苗基地的建设

林木良种是营林工作开展的重点,只有不断选育优秀林木种子,改善综合林木良种的质量水平,才是我国营林生产开展一切工作的关键所在。首先,我们要加强种子园的规模建设,通过研究和选育工作,挑选出能够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良木品种。其次,我们应该加大阔叶树母树林的生产比重,提高现有母树林的生产管理工作,并注意母树林的更替工作,利用较年轻的相近品种取代母树林,这样就能够改善我国母树林的基本生产机构,提高生产质量。

3、培育满足市场需求的林木良种

按照社会需求进行林木良种的培育工作,有利于我国林业工程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培育具有高价值材林以及短周期速生林木,能够创造新更高的市场价值,促进林业工程的发展。

4、加强低产林的改造工作

低产林,影响着我国林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水平。就目前来说,我国所拥有的低产林面积并不在少数,较低的经济水平和经济价值,不仅会带来一定的资源浪费, 还会造成营林种植的相关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低产林改造工作,减少残次林面积,对林木植株进行合理的替换工作。

5、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及培训工作

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工作,加强对现有工作队伍的培养工作,是促进我国林业工程发展的有力途径。目前,我国林业部门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激励制度和管理制度,人才问题一直无法得到相应的缓解。因此,我们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和员工激励制度,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林业工程的快速发展,保证我国营林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营林生产管理,推动林业工程发展

1、按照经济规律完善营林生产管理

必须要重新客需合理的对营林生产管理的模式进行规划,不能够再以造林面积为单一的评价指标。所以,未来必须对林业工程质量进行多元化的评估,是否成林,苗木质量,生产产品质量等,必须要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模式,通过经济规律来构件新型的营林生产管理评价制度,提高生产管理的质量。

2、提高苗木抚育质量

林业生产开发并不是简单地平面开发,并不是一种树种的大规模种植,应把立体开发的原则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培育工作中。根据科学合理的标准进行苗木的培育管理,提高苗木的质量。同时,加强苗木移栽,生产培育的质量,严格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科学合理地构建立体的培育空间,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新性采伐活动,尽可能地开展和实施造林活动。

3、做好林业防护

林业防护工作主要就是病害的防止与防火工作。严格根据科学方法指导管理林业工程的日常工作,加强病害的防治管理能力,制定相关的病害防治方案,确保及时有效地控制病害。同时,做好防火工作。

4、改造低产林

我国如今还存在大量的地产林,地产林实际上是在大量的浪费我国的林业发展资源,往往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有的甚至会导致一些严重的损失。因此,要对效益不好的地产林进行改造,可以通过施肥、垦复、高接换种、补植等一些现代化方法对地产林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现代化生产能力,提升地产林的生产经营效益。

5、加强生产机械化

现如今,要提高营林生产的工作效率必须要增加机械化生产的投入。一方面机械化的普及能够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大量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的稳定性。未来,必须要加强营林生产的现代化建设,逐步普及营林生产的机械产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6、完善营林工作制度,扩展资金渠道

营林工作应该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必须要通过绩效制度,工作质量评定,营销业绩评定等方式方法来增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奖惩分明,保证营林生产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同时,需要增加林业工程建设投资的渠道,政府投资的比例应该减少,其它方式的投资应该增多。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完善营林工程管理,依法落实工程管理责任,保证营林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提高林业工程生产质量在于对生产管理的方式,增加林业生产的经济利益,提高林业工程建设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着重解决营林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在管理方式上加以改善,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产出效率。将来的营造林建设要朝着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对营林生产过程中实现对信息建设管理的要求指日可待。

第6篇:营林生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林业建设;造林方法;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167-01

众所周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绿色生态的林业作为支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在造林技术和方法上都有了很大提升,加之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也更加重视对林业的保护,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够增强林木成活率,更好体现其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科学的造林方法以及管理策略等方面手段和意识的创新和培养,不断增强林业的生态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林业造林方法的分析

(一)造林地清理和整地方法

造林地清理是苗木种植的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及时清理造林地当中的杂草、灌木及枯木是提升造林质量的有力前提。造林地清理又可以分为全面清理和局部清理两种。整体清理就是对整个林地进行清理,这种清理方式适用于地势平坦的地区,而局部清理就是将林地分割成带状或者块状地,然后对林地内的杂草及枯木树枝进行清理,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山区或者有一定坡度的林地。清理方法割除清理、化学药物清理以及火烧清理三种。割除清理就是通过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对林地内的枯木及杂草进行清理,然后再通过火烧的方式予以处理。

(二)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又被称为直播造林法,这种方法就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地内的一种造林方法。播种造林法的优势在于省去了中间育苗的环节,前期成本投入低,操作简便,在大面积林地的造林过程中较为适用,不足之处在于对造林地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水分充足,并且出苗后管理的要求也较高,后期成本投入大。

(三)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又可称为移栽造林法。是将根系完好的苗木移栽到造林场地内,这种造林方法的特点在于苗木对于不良环境有一定的抵御能力,而且苗木定植后管理妥当便能够快速生长,对于造林场地的要求也不是太高,但对苗木的要求就较为严格,在造林的过程中,苗木根系在起苗、运输再到种植的过程中容易被损伤和失水,从而导致苗木成活率受到影响,因而对于栽植技术有着较高要求。总之,此种方法在当前造林过程中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应用此种方法之前,需要处理好苗木,减少苗木的失水现象,并对根系使用生根粉加以处理。

(四)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就是将树木营养丰富的根部及枝干进行栽种的一种方法,预先挖出一定面积的地穴,然后将树木根部及枝干栽植其中,在栽植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苗木端正,栽种的密度要适中。应用此方法栽植的苗木成活率较高,若苗木母本质量好,那么苗木栽植成活率会更高。此方法操作简便,省时,又能够提早成林,成本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不适用于大面积造林。

二、影响营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营造林的统计上报数据不统一

政府在各个地区不断的进行大面积的I林造林工程,为我国的生态环境的维护提供更加有力的环境。但是在实际的营林造林活动的进行中,有许多的因素制约和影响了我国的营林造林的工作效率,在这样的状况之下,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进行的较为缓慢。营造林的统计数据近年来一直存在错报和复报等现象,并且在部分省份出现串报和虚报,这些数据成了评价其省份营造林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造成这些影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营造林数据核实较为困难,我国林业统计管理办法主要还是以县级等林业主管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与林业统计单位上报的数据为依据,因此对于营造林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还得从基层上报部门的数据核实及监督着手,严惩虚报和瞒报,不得伪造篡改。

(二)营造林技术力量薄弱

基层县级单位和营造林单位对于营造林技术的掌握不足和人才队伍相对紧缺现状,是影响营造林工作正常开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对于部分乡镇进行区域合并,其按农林水利等部门和机构合并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造成了人员变动频繁,业务组合困难,管理较为混乱,直接导致了营造林作业设计相对不规范,图表等基础资料不齐全,自查和自检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了营造林的质量。

(三)林业管理不科学

营造林后应及时对林分进行抚育和管理维护,目前我国仍然存在重视林业营造、轻视林业管护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山区放牧较多,牛羊上山觅食等仍然存在,对林业破坏较大。其次,林业套种粮食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偏远山区,退耕还林项目工程实施的情况仍然较为落后,在林间进行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套种易造成林木死亡。再次,造林后没有进行及时的抚育管理,对缺乏树林未进行补种,导致林木存活率较低,林木生长不符合林业标准。最后,林区建设导致的毁林现象仍然严重。

三、加强营造林管理的措施

(一)科学合理的筹备工作

营造林工作开始之前应该进行总体的筹划。制定计划方针,有步骤的完成各项营造林工作。要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营造林工程的选址应位于地势较高的地带。选择产品附加值高、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价值、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在水土保持上有较高效能的树种。在营造林工程结束后进行科学化管理,对树木的树龄、种植密度、防虫害管理、树木的排水灌溉、防火措施等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升营造林工程的质量。

(二)栽培环节的质量把握

对栽培全过程的管理要设定基层林业管理人员,对这些人员进行技术和职业素养的培训。管理部门要对营造林的管理工作设定具体详细的计划,按照每日每周每月进行任务安排,把好每一步的质量关。还要对营造林作业进行优化设计,关于种苗标准、造林标准和抚育标准进行一一落实。坚持适宜法则。要按照不同的土地质量种植不同的种苗,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树木质量。在栽培和管理过程中若发现质量问题,需要及时纠正,以免造成资源和成本的浪费,降低营造林建设施工质量。

(三)提升营造林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规范林业设计

在提升营造林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方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营造林建设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到此就业,加大工资补贴力度同时给予工作人员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以此提升营造林工作人员在管理、护林和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强化林业建设队伍,加强技术掌握的力度。定制合理的工作责任制,去高校招收更多的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营造林建设,改变传统的单纯劳作现象,用现代知识和信息手段武装工作人员的头脑,提高工作效率。在规范林业设计方面,首先做好林业设计工作,把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部门中。依照以前的林业设计作业对工程设计进行重新规划,同时学会使用林业图标,对工程项目进行细化。向先进林区学习经验,还可以聘请有资质的单位亲临现场对本区营造林建设进行指导,以此优化林业设计工作,促进林业质量的提升。

营造林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无论是为了国家的高速发展,还是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营造林的建设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而保证营造林的质量更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重视力度。

参考文献

第7篇:营林生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营林生产;管理问题;实践环节

0.前言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林业资源利用得到开放和利用,但荏苒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问题,存在着利用效率低、加工技术后、利用数量不足问题,因此,加强林业发展是提高我国林业资源利用的基础,只林业得到发展,才能使林业资源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对林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对林业的投资幅度,是保证林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制度的改革可以对我国林区资源利用产生积极影响,但由于我国林改配套制度不完善,林业资源利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林业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林业生态保护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顺利实现我国林区比较发达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完备林业生态体系构建的目标,需要从制度和政策两方面予以保障。

1.如何解决营林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林业生产管理体质在主体上比较模糊,营林生产管理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成分的多元化进程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营林生产的建设类型单一、营林生产中对林木更替不及时和经营管理水平低等方面。(1)营林生产管理和育苗生产管理在形式跟不上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步伐,种苗急需以产品的角色进入市场。(2)更新造林中存在数量与质量失衡,苗木投入量超过设计作业量,苗木成本在造林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过高;树种的结构比例失调,适地适树不到位;在良种与壮苗的选育、引种、推广及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等方面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上的失误。(3)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失调。人工林缺乏定向培育的长远打算,在造用中结合不紧密,在营林生产中缺乏商业价值的考虑,营林生产的木材原料供应将面临危机。(4)集约营林生产丰产林、小产林及部分常规造林。在营林生产中经营管理措施要防止短期行为,坚决要在营林生产的管理措施中下功夫。近年来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的有力推进,营林生产管理已成为提高林业再生产的主要条件,提高营林生产管理的质量水平,使林木生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是营林生产扩大再生产的客观要求。是营林生产管理的基础,这也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营林生产林地随意挪作它用,每年“蚕食”不少。因此加强营林生产林地的保护和管理,保证营林生产规划的实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2.改革营林生产体制,在实践环节中强化管理职能

营林生产管理机构由原来多家(营林科、基地办、基金站、规划队、林业站)管理改变为营林生产投资公司及分公司分层统一管理体制。使营林生产的投资公司真正成为营林生产资金投入的主体。营林生产的有偿投资、联营合作造林或租赁山场造林,全部由营林生产投资公司代表与产权单位签订协议,林业站为经办单位,造林类型全部为“营林生产工程林基地”。

3.加强营林生产与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在实践环节中强化

加强营林生产对林业资源利用既有现实的意义和历史意义。其重要性主要是从林业资源产权功能上表现出来的。林业资源产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产权主体的激励、约束和对林业资源配置优化方面。由于林业资源产权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林业资源产权的所有者必然要发挥林业资源产权的作用,希望在实现林业资源产权主体物质利益时,可以避免林业资源的浪费。尽管产权未必会使产权主体最优地利用林业资源,但是产权可以激励主体利用林业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有利于林业资源得到高效、合理利用。同时,林业资源产权关系又演变成责任关系,即约束产权主体对自己林业资源产权的保护。一旦界定了林业资源产权,就有了林业资源产权的法律保护,林业资源产权主体就会主动保护林业资源产权不受破坏,从而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物质利益的驱动还会促进营林生产中林业资源产权的流动,林业资源通过市场配置,可以转换到最善于利用林业资源的人手里。由此可见,无论从发挥人们保护和利用林业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上,还是从促进林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利用率上,加强营林生产发展一定会对林业资源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3.1市场经济发展与营林生产的关系

市场经济发展与营林生产的发展不仅包括传统的林木种植业,还包含经济林的培育业等新型产业。发达国家的营林生产体系要达到:森林资源总量的丰富,人均蓄积量达到1.08hm2和62.80m3的世界平均水平,营林生产单位面积产出率高,最低要达到106m3的世界平均水平;采用营林生产经营方式扩大森林资源培育规模,满足国内的工业原料需求;充分利用营林生产中队种植野生植物、养殖野生动物,提高林地的利用率;鼓励任何形式的投资者建立特色的营林生产基地和花卉基地等。营林生产的培育业不仅要为营林生产提供原材料保障,也要为生态建设提供资源基础。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加大造林力度,保障生态公益林的采伐与更新配套,促进营林生产的利用率,使之产生极大的提高。

3.2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保证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这是林业产业结构追求的一种最优状态,这是为了在林区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最优效益的目标下,达到林业各产业和谐发展的状态。林业产业结构优化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下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方面,森林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刚性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在这样的形势下,林业产业应谋求与自然环境平衡,这要求林业部门在利用资源的同时,要保护好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基础,密切关注经济活动造成的负面的生态和环境后果。即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还包含林业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利用林区闲置资源,多层次开发利用营林生产的用地。

4.结语

加强营林生产的发展,要在实践环节中得以落实,这是我国不同林业生产业发展的重点。要在营林生产的集中林区优先发展第二产业,尤其要重视营林生产在发展木、造纸及纸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和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业。由于林业制品业涉及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的约束,我国在营林生产、发展林区造纸产业时,还应朝着高效率、高质量、低排放、低消耗的目标发展,力求循环发展、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的原则发展。在发展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业时,还应重点推进产业企业的兼并重组,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同时,在发展营林生产过程中还应坚持,用企业化的方式、市场化的运作,开发各种各样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力争使营林生产的资源做到更好的为人类提供最大的效益。 [科]

【参考文献】

第8篇:营林生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营林生产;有效管理;育种

【引言】:在新常态下,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营林场工作也需要不断追赶时代潮流,符合时展的需要。对于我国营林生产工作,不能只是简单的造林和进行简单的林业管理,除此之外,还要更新管理模式,实现大规模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从体制上进行根本改变。同时,也要剔除旧的管理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才能使营林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建设出现代化的林业。

1、营林中生产管理的重大意义

1.1营林生产管理是营林发展中的一大重要环节,是我国营林发展的关键,是在林业生产中必须要坚持贯彻执行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林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只有林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还能够促进我国林业更好的发展,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追赶时代潮流,有利于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水平也有着显著的意义。

1.2营林的生产管理对林业的发展具有可控性的作用。营林的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我们要重视林业生产中的管理这一环节。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管理力度,成为林业生产发展中重大问题。只有生产管理这一环节顺利进行,才有利于我国林业高质量的发展,才有利于我国林业向现代化发展,才有利于更快地提高我国森林的覆盖率,才有利于提高我国木材的质量,才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2、营林生产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

2.1目前,我国在营林生产中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就是:树种单一。我国树种并不多样化,树种并不丰富。造成物种单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管理人员在选种育苗方面,引进的树种比较单一。没有做到科学正确育苗。二是由于多样化的树种的引进和栽培,需要引进大量资金。而我国政府对林业资金投入较少,造成林业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进行多样化的栽培。三是我国科技水平较低,在对树种的栽培上,技术有缺陷,药物科技、种植技术都比较落后。因此这也成为树种单一的一大重要原因。第四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关于栽培人员自身的问题,种植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认知能力有限,也导致我国林业树种的种植比较单一。

2.2陶不严,管理水平不到位。我国林业管理部门对林业的关注度不够,一是有关部门对我国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资金的缺乏不利于林业的发展。另外一个是对限额砍伐的管理,我国乱砍乱伐的现象非常严重,我国不能没有从根本上节制这种错误的做法。林业是我国一大重要的资源,如果乱砍乱伐现象不受到节制,就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准则制定政策,来提高管理能力。

2.3目前在我国林业生产中,仍然沿用旧的经营模式―粗放型经营。这种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在单位面积内调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产出却很少,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相关部门只注重短期内的收益,不注重长期的收益,考虑不周到。这种经营模式,没有跟上市场变化的需要,已经阻碍了林业的现代化发展。另外,现在的林业管理模式也比落后,管理方式老套,没有适时的革新,也不利于我国林业的发展。

3、解决林业问题的相关对策

3.1确立明确的责任制度。责任到人这是解决林业中出现相关问题的一大重要措出现施。为了将林业的效益最大化,根据相关规定,可以对各部门和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避免后期问题的扯皮现象。林业发展的各项目标、计划都要考虑在内,做到方方面面都要责任明确。此外,要明确责任到合个部门,各个人员,相关人员要履行好自己的义务与责任,不要超过自己职责的范围,要对林业发展过程中的事宜要仔细对待。另外,不能只工作人员责任到个人,领导阶层更应该以身作则,为工作人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控制整个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领导阶层要按照相关规定,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做好交接工作。

3.2上面问题中提到,影响我国林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因此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将提出以下对策:在工作人员上岗之前,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检测,要设置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在工作人员入职之后,要设置上岗前的专业培训和正常工作后的不定期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在出现紧急状况时才不至于措手不及。同时还要引进专业人才,引进先进的科技知识,同时还要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壮大我国专业人才的队伍,才能有利于国家林业经济的更好的发展。

3.3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一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二是通过科学有效的分配制度。三是科学有效的评估制度,奖赏分明,公平对待。

3.4制定合理的制度。合理的制度在林业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要想一个产业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有合理的制度来维持这一个产业的运行和发展。

结语:

在新常态下,我国林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树种单一、科技水平落后、经营管理方式落后。这些问题都是阻碍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我国林业部门,要积极明确自己的责任,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并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来规范工作人员的栽培种植。林业发展对我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大林业的发展,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森林覆盖率的增加,有利于减轻我国雾霾这一重大棘手问题,有利于走出一条健康、绿色的林业生产道路。

【参考文献】:

[1]杜长清.浅析加强我国营林生产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

[2]马景财.关于如何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1(12)

第9篇:营林生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挑战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65

长期以来,我国的煤炭行业都是经济建设的主要行业之一,同时为其他行业及领域的发展提供着动力。而且,煤炭本身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是现代人生活生产必不可缺的能源之一。因而,在时代的督促下,煤矿企业不断进行着完善和发展。但是,现阶段的煤矿企业在进行井工生产时,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预防和监管,很容易产生直接的危害。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实现经济与安全的双重保障,煤矿企业必须着重关注现阶段的煤矿开采及生产管理环节的安全问题,针对煤矿企业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使得企业员工的安全受到保障,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效益。

1 现阶段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分析

煤矿企业本身就是以井工开采作为主要的作业项目,这种项目十分危险,进行作业的区域,往往伴S着地势较偏、环境较差的状况,因而在进行作业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危险,而且不容易进行切实的预防。同时,下井开矿需要职工下到一定程度的地下,而地下环境较为潮湿阴暗,工人在进行工作时,不免会受到瓦斯、煤尘、火等直接的威胁。因而所需要的安全措施质量也必须做到最好,但是现如今的很多煤矿企业盲目地看重煤炭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但所选择的开矿地点过于危险,而且也没有较好的作业设施设备,许多仪器的选用还十分陈旧,导致工人在进行下井作业时,经常会收到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整体的安全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当前,煤矿企业各种伤亡事故频繁出现,每一次都深切地敲响了社会的警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很大程度上与煤矿的开采设施及所选地域的安全性不无关系,同时也受到了企业生产水平的影响,生产水平较高,实现一体规模化生产的煤矿企业,所拥有的技术相对较高,不容易出现各种意外状况。而相对地,生产力十分低的企业,技术水平也相对较低,出现各种意外状况的可能性十分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加大了对煤矿企业的审核力度,在近些年,迅速关停了许多违法作业的煤矿,勒令企业迅速进行整改。经过政府与群众的不断努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状况终于得到了改善,但是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受到同行及相关行业的各种挑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才能获得更加有效的发展。

2 现有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2.1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十分薄弱

良好的煤矿企业,本身也应该有着较强的安全观念,但是,现阶段的煤矿企业,严重地缺乏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各方面的制度与措施也起不到实际性的约束,对于职工的安全没有起到切实的作用。一些煤矿企业的领导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认识很不到位,过于看重经济效益盲目地扩大采矿范围,进行多方面的煤矿加工生产,而对于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则少之又少。同时,许多煤矿企业当前所采用的安全管理机制依旧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已然与时代的发展相冲突,实际的安全效益并不高。根据安全管理机制所形成的安全责任制,也长期没有得到确切的落实,仅仅停留在了部分企业人员的思想观念里。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应该包括工程管理、工程监测、现场勘察以及设备的优化等,但是同样的,企业对于这些安全内容也没有形成较高的关注度,仅仅做好了表面的安全工作,实际的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切实的监测和排除,出现危险状况的概率依旧十分大。此外,对于井工开采作业而言,由于本身较为复杂,工程量比较大,因而所需要的设备也需要做到一定的严谨,企业必须在开工之前对设备仪器进行细致地检查,防止因为设备器材的损坏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但是,很大一部分煤矿企业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只是简单地检查了设备和仪器,对于一些过于陈旧甚至生锈的设备,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依然投入使用,使得安全事故层出不穷。

2.2 部分企业盲目扩大生产,安全投入十分少

为了扩大煤炭资源带来的经济利益,许多企业盲目地进行了煤矿的扩大生产,在企业的最初规划中,安全设施仅仅覆盖到了本区域,但是区域外并没有较好的安全体系。此外,很多的煤矿企业由于煤炭经济发展的低迷,出现了欠债较多的状况,无法对安全生产管理投入较多的资金,仅仅用以前的安全措施维持现有的安全管理秩序,其效用显而易见。更有地方煤矿,对于安全方面几乎没有投入任何的资金,整体的开采所采用的设备也极其落后,安全问题十分严重。

2.3 煤矿企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安全素质不高

煤矿企业的施工作业的安全性,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有着较强的联系。由于现如今的煤矿领域发展很不景气,同时污染十分严重,现如今的大学生不愿意进入煤矿企业进行工作,导致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企业整体的安全意识十分低下。这也是当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严重阻碍了企业各项作业实现安全操作的可能性。

3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应对策略

3.1 改善企业整体的安全观念,做好基础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为了切实面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所面临的各项挑战,煤矿企业必须整体改变安全防护意识,建立实时的预警机制,做好各项安全工作。对于现场的施工开矿,企业必须做好严格的安全控制,确保各项机制安全有效地营运,同时要设计相应的安全监管岗位,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检查现场的仪器设备,一旦发现损坏陈旧立马进行更换维修。此外,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对于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以保障企业实现高度的安全生产作业流程。

3.2 设立安全监管机制,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对于煤矿事故而言,很多事故在发生后,都找不到切实的责任负责人,给企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之所以发生这样的状况,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设立切实的安全监管机制,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找不到实际的责任承担者。为此,企业应该逐步健全现阶段的安全监管机制,确保施工作业的每一份安全责任落实到位,从而最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3 提高企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培育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

在现阶段的煤矿企业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往往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基础,很多时候都是由文化水平较低的工头担任,这样的状况无形中加大了安全隐患的产生。煤矿企业应该加大对安全管理人才的素质培育力度,积极地鼓励他们进行多方面的发展,进行多方面的技能培训,开展安全思想教育课程,不再仅仅注重于劳动作业。同时,可以提高薪资,向外引流,吸引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积极地进入到企业中来,确保煤矿企业的整天员工都有着明确的安全意识,能够及时地发现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地排除,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亟待进行迅速而确切地完善。煤矿企业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对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加强基础的安全设施建设,确保企业整体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得到切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冬红.煤矿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

[2]裴印昌.东辰公司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3]李亚南.东滩煤矿安全管理的创新性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8.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