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散文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唯一的听众》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变化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一、言语的独特美
散文是美文,其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语言的精美与句式的和谐。“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这样的句子虽然偶尔出现在文中,也不强调声音韵律,但是读起来却极富韵味,由表及里的打动心灵,把人带入美感氛围中。而这种环境氛围的描写,也同时在反映作者不同的心境。
试举一例: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师:小令就是小曲。悠悠的小令,听起来让人感到怎样?
生:感觉到是一种慢慢的、舒适的感觉。
生:使人感到有点悠远。
生:我认为应该是使人有一种陶醉感。
生:我认为是让人感觉是抑扬顿挫的美妙音乐。
师:带着体会读这个词。把这个词放到句子中——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声音,犹如悠悠的小令。读一读,再来体会一下。
师: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别吗?
生:它先说林子里是静极了,然后是沙沙的声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感觉有点矛盾。
师:要写静,但课文却写了沙沙的足音,这叫反衬,用沙沙的足音来反衬林子的静。我们说教室里很静,静到怎样?
生:连针掉下的声音都能听到。
师:还有什么特别吗?你看,沙沙的足音,悠悠的小令。
生:这里用了叠词,听起来比较舒服。
师:如果这么写,沙沙沙的足音,就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可以吗?
生:不可以。因为他沙沙沙的声音,说明他人很多,而这里是说林子里静极了。
师:沙沙沙,也可以说是脚步非常快。
师:快速的脚步,能说是悠悠的小令吗?所以说沙沙对悠悠,足音对小令,语言对称之美。
课文中出现的诸如此类的写景的句子,是作者内心情感的体现。读这些描写环境的言语,只要师生用心去品味和体会,进入情景,就能读到作者的心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二、意境的形象美
散文中的形象是在作者话语的渲染下,经读者的阅读、思索、联想形成的文学形象。其形象主要从散文意境描写中深入挖掘。读者依据文本的言语刺激,在脑海中逐渐产生一系列具体表象,由这些具体表象连缀而成丰富的艺术形象。
文章中对老人的描写主要是外貌、语言以及动作神态的描写。显著的一点,即她总是“静静的”,静静地坐着,静静地看着“我”……老人平静的眼神饱含着鼓励与期待,是作者获得自信与勇气所在,也是老人坚持不懈以这种特殊的方式鼓励作者的美好品格的最好见证。老人以诗一般的眼神传达给作者信心。还有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老人的话语句句真诚,善意谎言保护着作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老人的语言是她人格魅力的体现,是她美好心灵、诗一般心灵的体现。细读品味,整体感知,一个和蔼、慈祥、仁爱的老人形象跃然心头。以其中神态描写为例,引领学生阅读下面文字: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平静地望着我。
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阅读后,发问:作者描写这位老人,重点突出了什么?生开始讨论段落中有关老人眼神的描写。
三、个性化的阅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阅读是一种自我、个人化的行为,面对同一文本,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解读,即使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情境中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适应学生心理,促进语文学习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日益成熟,性格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都有着明显的体现,情感也更加丰富和深刻,对人物内心世界有了基本的审美判断,审美需求大大增加,主体意识、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散文审美阅读就是突出作品的主体特征,作者细腻的生活感受、深刻的人生思考、充满哲理的思想,都能让中学生引起共鸣,满足他们对美的渴求。散文蕴含的美能让学生轻松的越过阅读障碍,突破学生阅读难的“瓶颈”,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对知识、对语言、对美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散文审美阅读的教学策略
散文审美阅读具有如此强大的审美教育功能,却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广大语文教育者所忽略。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该一改以往单调乏味的试题训练,要从散文自由、灵活的文本特点出发,注重挖掘散文内在的审美因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使审美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获得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意识
情感体验是学生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而产生的真实感受,是他们开放心灵与作者进行对话的一种心理反应。散文审美阅读
教学就是要抓住课文情感与学生互动的联系通道,通过美的感受让学生敞开心扉、放飞想象,完成审美观的升华。一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文本本身的情感,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情感体验是每个阅读者的个人心理活动,教师不应该剥夺学生独立体验的情感过程,只有学生主动体会与感受,才能产生深刻的对美的印象;二是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获得具体的形象体验。所谓“入境动情”,为学生创建一个与内容对应的场景,运用立体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音乐等元素,让学生对散文的美感有具体的形象体验。在教《三峡》时,笔者先引入著名地理学家鹂道元对三峡的风光描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然后将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有关三峡景色的片断做成视频文件,使用多媒体进行播放,最后引入正文。这种诗文导入、形象展现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对“美”充满憧憬和期待。
一.揣摩身份矛盾,引学生悟情感表达
就如海德格尔的经典论断告诉我们“语言是存在之家”,“存在”在英语里解释就是人,人的生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就是作者的生命,是他们内在的精神和情感的表达。而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散文中的情感表达体现着作者的个性。作为个体的作者,他的身份的多重性,往往也折射在作品中,直接影响着文本情感的表达。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揣摩,无疑是帮助学生开启了一扇玄妙的大门。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描写了济南暖冬日照下的地形地势、积雪的山、清明的水……课堂中,我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作者矛盾的身份把握文本中积淀的特殊情感。开课之初,我问学生“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这暗示了作者的身份是什么?学生有所悟,他是一个“外来人”“客居者”,所以传达给我们新鲜、独特、丰富的感受。我又出示了老舍的生平简介,在30-37年之间,老舍在济南主要是教书和写作,生活相对来讲比较平静和安稳。很多作品问世,老处于创作高峰时期。所以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济南是他的精神的栖居地,是他的第二故乡。这个身份传达出来的的感受则是对济南山水的更加深沉热爱和赞美之情。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无论是叙事类散文,还是抒情类散文,都外化了作家的内心世界,积淀了个人的所思所感所悟。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作者的身份或者立场的矛盾,我们可以按图索骥,去解读作者身份背后的情感诉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语文课堂上解读作者的身份,就是为了向文本更深处探索。
二.推敲词义矛盾,引学生品语言特色
在散文写作中,作者为了体现语言的内在张力和语义的丰富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也会经常使用运用语义,使用两种不相协调、甚至截然相反的特征来形容一项事物,以产生出强烈的表达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推敲这些语义矛盾,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语言特色,感受语言的个性魅力。
语义上的“矛盾”在鲁迅的作品别典型。鲁迅杂文创作的“刀笔”似成公认,由此延伸到他的散文创作,也是决不会松垮、散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提问“为什么似乎和确凿放在一起”?引导学生细细推敲之后,他们发现作者表达了两种意思:用“似乎”表不肯定语气,因为事情已经隔了七八年,未必还记得清楚;用“确凿”表肯定语气,因为回忆儿时无忧快乐的生活,还历历在目,印象深刻。在这不肯定与肯定的回环中,我们感受到了语言内在的韵味。认真分析,我们不难发鲁迅用与众不同的整严的逻辑性构筑他的话语方式,使他的行文句法缜密,矛盾倍出但是却余味无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词汇的能指与所指层面来看,词汇所能表达的意义空间是无限的。正是在这无限多样的语义中,我们领悟到的文本语言不只是工具,而是因人而异的超越语言的心照不宣的共享。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从语义的矛盾入手,提纲挈领地对文章进行点化,让学生透过这些“矛盾”句领会作品的语言特色,提高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和应用能力。
三.咀嚼细节矛盾,引学生析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一切具体的,形象的描写都可称为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不只是小说所特有的专利,事实上,许多优美的散文篇是同样不乏精致的细节描绘。从散文写作的角度看,细节是作家对生活的直觉观照,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艺术再现。作者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人物的内在与外也会存在一定的矛盾,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些细节矛盾进行咀嚼,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则如水到渠成。
在《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先生就十分擅长利用细节矛盾来塑造人物。文中描写“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课堂中,引导学生分析“踌躇”一词,父亲为什么踌躇?学生可以分析出来:“父亲因为事忙”。但是后文中父亲为什么又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通过多次品读,学生明白了父亲因为更多的担心别人照顾儿子不够细心、妥帖,最终将情感的砝码倾向了儿子这一边。通过这一组矛盾冲突分析,父亲为儿子忘我的一面便一目了然。
又如,在《背影》一文中,对父亲有这样一句描写“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我问学生“父亲果真是很轻松的么?”细读前文,学生发现了这样的描写:“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那么这前后的两处细节描写的矛盾表现了什么呢?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找到了答案。父亲的轻松是外在的,这是做给儿子看的,让儿子放心;由“蹒跚,慢慢,攀,缩,倾,努力”等词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父亲买橘子是如此的吃力,另外祖母的去世,失业的压力,儿子的北上,家庭的境况,这些都不可能让父亲的心里轻松的。这一看似矛盾的表现是有深意的,从矛盾的品读中,学生也真正体会到了父亲那颗拳拳之心,也感受到了一个平凡却又伟大的父亲形象。
散文的细节描写多为片段性,跳跃性。或片言之语,尽现神采,或寥寥数语,境界全出。散文教学经验证明,课堂中抓住那些精彩独到的矛盾细节,能让学生清楚触摸到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深层品读出人物的精神内涵。
四.研读情理矛盾,引学生明主旨内涵
情感思维和理论思维是人类交流感情,传递信息,认识事物的两大思维方式。情感思维是理论思维的基础,理论思维是情感思维的升华,二者互相依存。但是二者也会出现矛盾,合情的不一定合理,合理的不一定合情,这就是所谓的情理矛盾,其实简单点讲就是情感与道理的矛盾。在解读散文时,抓住情理的矛盾进行研读,能更加轻松地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主旨内涵。
在讲解《老王》时,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老王的“不幸”对理解主旨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对他的生活的艰苦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他“精神的凄苦”体会有难度,所以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悖情理的情节,激疑探究。经过细读,学生找到了这一处“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个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好多年了。”杨绛问他“那里是不是他的家”,按常理应该回答“是”或“不是”。但他却答非所问,说“住那儿好多年了”,很显然这“有悖情理”。我抓住这一点设问激疑,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就不难体会到老王只是把那塌败的小屋当作栖身之所,并没有当成“家”。因为“家”是充满温馨的港湾,而老王在这里有的只是形单影只的孤独和疾病缠身的凄苦,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这是他最大的“不幸”。理解了老王的不幸,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可谓进了一大步。
《老王》一文中,最大的一个有悖情理之处就是如此穷困潦倒,贫病交加的“不幸者”老王,竟然在临死前将“一篮大鸡蛋和一瓶好香油”送给了非亲非故的杨绛。我提问学生老王为什么要去给杨绛送鸡蛋?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他是来感谢她对自己多年的照顾,他把她当做的自己的亲人。而按照人之常情,她应该给她怎样的回馈?是钱么?当然不是,而是同等的关心照顾。但是杨绛没有做到,连起码的请他进屋坐坐也没有,所以她对待将自己当做亲人的老王才有了舍不掉的“愧怍”。
巧用文本中的情理矛盾,进一步挖掘文本深层意蕴,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甚至可以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认知差异、心理差距,在关键点制造疑云,“挑拨”起争鸣的战火,从而促使学生细读课文,寻根究底,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学生间形成真正的智力碰撞。那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矛盾解读中越辩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一、领略意境,感受散文的抒情美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描绘的对象和表现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境界,简单说是“联想空间”,用自己的已知经验、学识能力如身临其境地来联想和补充,感受作者的创作境界,得到阅读散文的至高享受,升华个人审美思想和境界。“意境”两字在许多人心目似乎只属诗歌,其实不然,“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在这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的构图美,明与暗,层次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听觉上的美感。我们在充分领略荷塘月色的美时,心又怎么不能意会到作者此刻面对的幽静和宁滥的那般平和宁静的心境呢?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作者用文字作画、语言富于变化、有精妙的修饰方法等的分析,深谙了散文语言的文字魅力,理解了文中通感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从一个景美的境界带到另外一个心里捉摸不定的美妙境界。从感情进入想象,体味点点滴滴,自然流入境界中。
二、把握内涵,鉴赏散文的情感美
与词赋相比,散文如日常谈话般率直、真诚、随意、自由,但散文抒情的功能,对人心探幽比诗词还胜一筹。因此散文往往成为作者内心情感最自然、最熨贴的寄托。实现散文的审美功能要循其语言表征,寻找直接或含蓄的人物情感。在理解、认同和反复体味中去理解作者情感,提升审美品位。那么散文的这种审美特质在阅读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这正是我们要向学生们传授的知识要点。人们都有从阅读愉悦中享受艺术美感的经验,在阅读中受艺术直感的支配与作者沉默的情感达到一种融合,在兴奋中获得共鸣和。这时虽不求其解而心绪飞动,这是鉴赏时自然形成的“兴奋点”。这正是作品中那或浓郁、或幽淡、或婉曲、或直率的情感的感召效应。教学中教师就是要逐步引导学生渐渐进入这种情景氛围中,从而唤起同学们的审美感知,带领学生们深入文本、发挥想象、换位思考,实现欣赏散文情感美的目的。
优秀的散文体现着作者恬淡或浓烈的感情,文章不同,抒情方式不同,细节的描写也不同。生动的细节是散文富有感染力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个细节的刻画,往往凝聚着丰富的情感,把握细节的内涵,往往能很快地走进那一片情感世界。
如《背影》一文中,作者看着父亲买橘子,爬月台:“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那一种强烈的情感,累积得太满,在平常行动中不经意就那么控制不住,裸地用眼泪表达出来了。这直接的抒情撞击着我们的心,抓住了这一细节,教学生品评这一细节,谁能不为这一片深情所打动呢?渐渐地,学生们就慢慢体味出曹明海在《语文教育・智慧论》中所说的话了:“对父亲深沉的挚爱和他那颗水晶般透明的赤子心”,“四次流泪着墨不多,情意深长,儿子的一种无可排解、无从宽恕的自责、愧悔之负疚感受,一种不能去怀、无可慰藉的惆怅、失落与感激思念之情,更衬托了父爱的恳挚无私、弥足珍贵和无可报偿”。感情氛围出来了,读者与作者共同体验,就这样,领着学生走进了散文这情与景的情感中去,这样的教学任务已大部分完成了。
三、开拓想象,体味散文的自由美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当代 散文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42-01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我国现当代散文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散文拥有优美精炼的语言,能够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纯朴的风土人情,在字里行间沉淀出厚重的历史故事。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培养高中生的语文素养。现当代散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对母语和国家的热爱。所以,现当代散文应当成为高中语文教师的重点研究对象。
一、中国现当代散文的主要特点
(一)题材丰富多样
和小说、诗歌、戏剧等比起来,散文的题材更加丰富。现当代散文的取材范围十分广阔,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也更耐人寻味。散文的题材及立意,都是以现实为基础,涉及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家国大计、时代变迁、社会动态、生活琐事等,乃至作者的一时之感与心境情绪,都可以随手拈来,诉诸笔墨。散文昭示了宇宙的广阔无垠、世间万物的神秘、空间的无边无际以及时间的悄无声息。此外,散文还能够反映出人类精神世界的广袤幽深,可以借古论今,展望未来,可以“抒愤懑、掳忧患、展玄思、发狂想”。现当代散文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和现实生活十分贴近。
(二)结构灵活自由
散文的结构相对于其他文体而言更为灵活。古代散文不讲求押韵,句法也不追求对偶和排比,整个文章表现出句式不齐的风格。现代散文的情感表述更加自由,不需要有戏剧那样的矛盾冲突,也不需要有小说一般的开头、发展、、结尾,更不需要如诗歌一样讲究平仄和韵律。散文属于具备一定功底的艺术挥洒,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散”,而是“形散神不散”。散文是流动性的,是灵活善变的,不拘泥于格式。只要能够表达出真情实意,且别出心裁,就可称作成功的散文作品。
(三)语言优美精炼
人们经常将散文称为“美文”,就是由于散文的语言十分优美动人。散文艺术也可称作“语言的艺术”,其丰富的内容主要依靠文采飞扬的语句而表达出来。因此,优秀的散文家不但要侧重意义的提炼,还要讲究遣词造句,确保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练。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语言之美重点体现于生动形象这一面,旨在让读者经由散文语言获取美的享受,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散文的语言还必须鲜明、生动,要具备较强的立体美。时而可以浓墨重彩,时而可以细笔淡描。通过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作者能够以最精炼的笔墨描述出客观事物,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散文教学措施
(一)利用朗读的方式进行散文教学
朗读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引起对散文的重视,并大致了解散文所描写的内容,揣测作者的中心思想。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但能学习到散文的表达技巧,还能感受到作者的深切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将散文化为自己的东西。现当代散文语句优美,感情真挚,学生通过朗读这一方式,可以更好地领略到散文的魅力。比如,在学到《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重点朗读。先朗读3到11自然段,并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思考问题,如“作者挑选了哪些景色表达故都之秋的特c?”再指导学生寻找核心词句,如
“秋槐落蕊”、“秋雨话凉”、“秋晨院落”等。在文中的几幅“秋景图”中,作者都描绘了故都的“清”、“静”、“悲凉”等特征,学生通读朗读,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更好地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
(二)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
中国现当代散文具有十分突出的语言特点,因此教师在散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散文语言的品味,避免学生“入宝山空手回”。语言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而散文语言又是艺术化的语言。通过对优美语句的解读,学生能够获得更佳的学习体验,感知到散文之美。例如,学到朱自清《荷塘月色》一课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采用的词句,感受一系列动词、叠词与新颖的比喻所带来的独特审美体验。如“泻”字,生动地描述了月华如水,光照荷塘的景象;“浮”字表述了薄雾弥漫于荷塘之上的朦胧美;“田田”与“亭亭”则表达了荷叶鲜艳碧绿与婀娜多姿的特点。这些看似简单的字词,实则蕴藏了作者深厚的表达功力,学生品味这些语句后,能够进入更深层次的境界,感受到散文的语言之美。
(三)帮助学生体会散文的情感
散文能够叙事、写景、状物,但其最主要的功能还是抒情写意。感情是散文的灵魂所在,优秀的现当代散文必须要能抒发出一定的真情实感。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带入散文的精神世界中,让学生细心感受,认真聆听,从中获得深切的情感体会。例如《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与高中学生隔了较远的时代距离,因此学生在理解过程中会遇到一定困难。老师应当结合实际爱国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再对文本展开深层解读,让学生自主找出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并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感受当时的学生为了维护正义而甘愿牺牲的精神。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更好地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
关键词:语文教学;散文;跨艺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一、散文的特点
好的文章可以给人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感其情的感受。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文章的作者就需要借助语言为媒介,将抽象的语言形象化。这就是将无形的有形化,将静止的动态化,将单调的多样化,将繁复的简洁化,化板滞为生动,化平淡为神奇,化平面为立体的过程。
对于散文来说,其表现的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是有很大差别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差别就是散文具有一定的审美特质。从本质上看,散文的文学语言其实就是一种感觉语言和情感语言。也有人说,散文在其字里行间透漏出神秘而鲜明的艺术特征。这主要是因为散文作品的生成、转化以及表述过程属于作家主体的感觉外化的一个过程,是把作家心里的混沌之物进行符号化的一个过程。因此很多学者都认为,文学和艺术是分不开的,因此对文学作品跨艺术的研究比较多。
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实际都是一样的,都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成熟的作家,其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很多作者的生活体验都会从其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都烙上鲜明的艺术特色和跨艺术特点。其散文构思漂亮精美,结构严整缜密,情感真挚委婉,语言朴素清新。
二、语文教学中的散文艺术研究
1.散文的音乐之美
音乐也好,诗歌散文也好,都是需要具备节奏生动、整齐之美的。清人刘大曾经这样说过:“文章最要节奏,譬之管丝繁奏中,必有希声窈渺处。”对于散文来说,“希声”就是乐声中的“至微之声”,这也经常用以比喻文章的节奏。如“疏疏的林,淡淡的月”“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等,都无不表现出了平仄的相同和相对,同时这样手法的应用好像是顺手拈来的,朗朗上口,趣味无穷。
2.散文的画面美
画面的描写,需要将画面突出出来,更要做到情景交融。朱自清很像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文章之中。比如,朱自清在描写梅雨潭的时候,“惊诧”于梅雨潭的绿,写出了对岩石作急剧撞击的充满着强劲生命力的瀑布的陶醉,梅雨潭的绿如同向自己襟怀送进了春天的温暖,激荡了感情的波涛。这囿于一乱死水般生活中的作者,他是多么酷爱着绿色的自然。
三、散文的艺术教学
1. 散文的阅读教学艺术
散文的阅读教学十分重要,而在这个过程中去品味艺术层面的东西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散文的过程中,通过阅读,能够发现散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艺术美。阅读的方式有很多种,有教师的领读、学生的齐读、分段阅读等。通过阅读也能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对重点语句进行理解和分析,对文章思想感情产生整体认知。
2.散文的语句分析艺术
在语文教学中针对重点的语句、词汇进行具体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将这些重点的语句、词汇先批注出来。然后以板书的形式展现,通过对具体的词句进行分析,让学生试图用这些词句去创作相应的语句,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艺术美的能力。
总体来看,语文教学中重点突出散文的艺术特点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将散文的讲授和学习归于一般的课文的阅读理解,要以散文的讲解、阅读为契机,将散文所涵盖的音乐之美、画面之美体现出来,让学生受到艺术熏陶。
参考文献:
[1]曹毅梅.简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J].殷都学刊,2005,(4):96-98.
[2]刘继权.朱自清散文的艺术及文化意蕴[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
[3]蒋德均.散文语言的艺术美[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关键词:散文;教学;初中
散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等。那么,对于初中散文教学来讲,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是有效的?我们又应该怎样对散文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呢?这些问题对于初中教师来说是极难应对的。以下,笔者将针对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1.初中散文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现状。针对初中散文教学,我们选取的散文通常都是以抒情散文为主,这样的散文一般都是通过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或者感悟。对于这类散文,学生只是在寻找其中的得分点,即是修辞手法和作者情感。但是,通常的学生只能拿到修辞手法的分数。毫无疑问的是,这样的散文肯定十分优美,但是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讲就是相当困难的。虽然初中散文的分析难度较低,但是学生缺乏那样的阅历,也就难以体会出其中的情感。所以,很多学生只是在阅读其中的故事,而不是在体会其中的情感。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初中生的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
(2)教师教学现状。由于初中阶段的应试教育成分相对较高,初中散文教学也是一种应试教学。在升学率、中考的双重压力下,教学目的只是为了尽一切可能提高学生们的卷面分数。所以,在初中散文的教学上,教师也是特地为学生建立了相应的解题步骤。首先分析文段中的修辞,没有修辞就分析语言特色。例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术语。其次就是把握文段中的情感色彩,喜悦、悲哀等情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散文赏析的能力就仅仅只是停留在得分的阶段。如此以往,对于初中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极为不利的。
2.明确散文分类,把握教学的切入点。
现代散文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回答“散文教什么”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初中散文的分类及其特点是什么,根据散文的文体特点和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再确定教学方式,这是散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下面,我说说初中散文的分类和切入点。
(1)记叙性散文。记叙性的散文对人与事的描写都是真实的。正如作家吴伯箫所说:“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实情,这仿佛是散文传统。古代散文是这样,现代散文也是这样。”这类散文最显著的特征来抒发作者的内心真实感受。写人与叙事都是为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服务的。所以,叙事性散文教学的切入点可以是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及其生活场景,挖掘作者寄托在文本中的主观感情。如教学《散步》时,我们可以抓“我们”“田野”“散步”这几个关键词为切入点,通过简要的分析人物来更好地体会“我”要表现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悟。
(2)抒情性散文。抒情性散文主要以抒发作者主观的真实情感态度、生活激情等为主。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所以,抒情性散文教学的切入点可以是: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抒情方式;追寻作者的情绪变化与情感线索;品味关键语句深入体会抒发的感情。
(3)议论性散文。初中教材里的这类散文所占比重较小。就不阐述了。
3.散文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知识层面。
散文教学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因为他对学生的审美观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通过课堂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的想象力延伸。新的历史环境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不再是我们传统地理解的那种“满堂灌”的方式能够适应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改进。这种改进的本质是不能脱离文本的知识为基础的,因为学生的知识体系还是建立在课本上的,散文在他们理解下,并不具有特定的属性,因此就需要在散文的特性上下足工夫,以引导学生的想象力拓展。
4.理解散文所呈现的特点。
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抓住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散文所具有的这一共同特点,在散中寻求文章的住线,集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写作方式,根据文章的特点创设情景模式,在生动形象的课堂传授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机激发。
5.思考文章思路汲取所需的线索知识。
散文虽然看上去很随意,但是不管其结构多么松散,最终都是被一条主线牵引的,因此,在阅读散文之前一定要了解散文的相关线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注重阅读的培养,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散文的线索,在线索的散文线索的指引下,体会文章的脉络,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拓展学生有限的想象空间。
6.通过作者创作背景,理解文章含义。
在初中散文教学中,了解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了解到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之后,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时代来判断作者写作的意境,有助于更深入的体会散文的含义。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一些相关的知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非常重要价值。
7.注重细节赏析,以小见大。
一、在理解品味文句中感受情感美
一些古代散文千古流传的原因,就是它与今天人们的思想感情有“相通”之处,无论何时读来都感觉历久弥新。在古代散文教学中,尤其是抒情类散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仔细的推敲,感受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
如《陈情表》一文,叙述了作者的不幸遭遇和祖母抚育自己的苦情,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恩情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情感真挚动人,言辞恳切婉转,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前人称此文是“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因此,我们需要仔细分析,认真推敲里面的字词。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几句话,要读出作者遭遇的不幸之情,就应该分析、推敲其中的关键词,如“夙”“六月”“四岁”“九岁”“不行”“零丁”“孤苦”“既无”“终鲜”“外无”“内无”等,在时间名词和形容词上把握作者遭遇的不幸。作品本身具有情感美的特性,必然会引起读者的情感审美。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推敲分析语句,不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那么相契合的“共振”效应将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中产生,学生将能形成主动的审美创造、深沉的审美领悟、深刻的审美体验。
二、在分析研讨思路中领悟说理美
古代说理类散文的写作,不是简单理性的或者数学式的逻辑推导,而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巧妙融合,它们常常是间接说理,比如借物说理、借事说理,这符合汉语含蓄的语言表达方式。哲思道理要成功阐述清楚往往是比较难的,因此,作者在阐述某一哲思的时候,往往会运用形象思维,或比喻说理,或举例说理,或用典说理,说理中有形象,抒情中有升华,使说理更为含蓄委婉,易于接受。
以《游褒禅山记》为例,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简单叙述了自己游览褒禅山的情况,阐述自己的观点,做事要“有志”,要“尽吾志”,要“深思而慎取”,最后结论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作者借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后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作者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说明“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作者“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不能得“非常之观”,所以要立志。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要取得成功,还必须要“有志”“有力”“不随以怠”和“有物以相之”,才能“至险远之地,得非常之观”。最后,作者还是转回了前文,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仆碑上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何可胜道也哉”,从个别到一般,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
作者的说理层层相扣,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在论述“志”“力”“物”的关系上表现出作者缜密全面的思维逻辑,仔细体会一番,便能解读到作者行文思路的深邃,自然能够感受到作品表现出来的理性美。
三、在研究赏析语句中体会修辞美
修辞艺术的美是古代散文美的重要体现,不同修辞艺术的运用能使文章语句、段落呈现不同的美。古代散文常常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有对比、用典、比喻、排比、夸张等。不拘泥于单一的修辞艺术,使得文章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教材中的古代散文运用到的修辞艺术手法很多,下面只谈谈对比论证。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新课的导入,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情境中。
有人说开讲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定调”,更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特别对那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教师宜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肺腑之言,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如朱自清的《绿》可以这样开讲:“春天,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与蓬勃的活力;秋天,也会以它特有的魅力使人们感受到永不衰竭的生机。朱自清先生在1924年秋天写就的散文小品《绿》,则是把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满蕴在对一潭秋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描绘中。今天,就让这篇优美的散文‘带领’我们去领略浙江仙岩山中梅雨潭那神奇的景色,‘那醉人的绿’吧!”
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二、品析词语,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词以一字为工”。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赏析“月下荷塘”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羞涩”、“袅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在赏析“塘上月色”这一精彩段落时, 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洗”、“笼”, 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以动态的词描写静态的景)、 “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现在学生阅读易犯的毛病是不求甚解、浏览情节,对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总是一掠而过,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 通过联系具体语境对语言进行分析比较, 使学生对作者选词造句的深意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样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塘上月色”这一段落,为加深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微和妙处,教师可以找出其它同义和近义的动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把“泻”换成“淌”或“照”,把“浮”换成“升”,把“笼”换成“包”, 表达效果又有何不同?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在思索中让学生领悟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只有创设具体的语境,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揣摩、领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吸收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转贴于
三、配乐朗读,提升审美情操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读一些经典散文作品,光靠品析语言还不够,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特别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散文,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操。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曾多次尝试以音乐作为媒体进行散文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情景交融、境与情合、人景合一的 完美境界,我预先剪辑了三段经典民乐(一为《二泉映月》、一为《春江花月夜》、一为《梁祝》)作为披文入情的触发点,在概括完文段的景物特点后,用录音机播放出来,要求学生用心去听,把握音乐旋律的感情基调,选择一段旋律作为课文文段的配乐朗读的音乐。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节奏、旋律、音响等听觉表现进行分解和综合等心智加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但是,这种审美感受和体验毕竟是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学生不一定都能上升到这一审美层次,有些同学有这种审美体验,但也是瞬间的,怎么样来保持和强化这种审美活动呢?因此,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就从“配乐美读,提升情操”入手。配乐朗诵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了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调动其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我利用乐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课文朗读的背景,要求学生主动起来进行配乐朗诵的表演,使学生广泛参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的实践活动,通过审美对象诱发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用艺术美的力量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向美好方面转化,进而表现和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欣赏抒情散文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入情入境地朗读散文的能力,同时,音乐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四、音乐作文,审美创新能力的再迁移训练。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其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大天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又最能拨动青年学生的心弦,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在散文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抓住这个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的契机,教师进行一些听音乐作想象作文的训练课,利用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让艺术和文学语言沟通起来,让美的因素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和高度发达的个性。如高一册散文《荷塘月色》教学结束后,笔者以经典民乐《二泉映月》为音乐材料,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听完音乐后,当堂想象作文,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实践证明,这样的情境作文比一般的命题作文更适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更易于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