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雪景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甫田之什·车舝》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6、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周南·兔罝》
当下的教学环境不仅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辛苦.过去教师批改作业和课外辅导耗费了大量的精力,错题数据统计速度慢、难度大,使得教师面对大班很难做到个性化教学.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教育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大数据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人们也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许多行业正依托着数据分析做决策,如医院基于大量的临床诊疗数据分析,较好地提升了治疗水平;时代推动教育朝着基于学习数据的精准教学迈进,学校积极探索依托数据分析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纲领性文件指导教育改革,为学校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指明方向,对互联网背景下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提供参考.
二、理解数据的统计功能,关注数据成教育新常态
教学评估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考试,按照传统的方法,对每场考试改卷及成绩细致分析,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若借助大数据对考试进行精准分析,就会让学生的成绩一目了然.数据可以多维度立体化地呈现成绩.从统计角度来说,既能统计每个学生的进退情况,也可统计班级或整年段的考试情况;从分析维度来说,既可横向分析,也可纵向成绩对比跟踪;从数据分析结果来说,既有学生个人的分析结果,也有学生全体的分析结果.借助数据平台每次考试都会生成考试报告,图表展示的分析结果形象地体现了班级之间的差异和变化,个人的成长变化等.教师可根据分析结果发现不足,找到改善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大数据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地看待学生的发展,发现以往考试成绩所反映不了的深层次问题,从而为精准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三、实践闭环式教学,聚焦薄弱点成教学新关注
数据分析下的精准教学通常包含:“数据采集图1———知识点筛选———薄弱点精讲———课堂反馈分析———布置作业反馈———数据采集”的闭环式步骤(如图1),实现教学的良性互动.1.准确的数据采集为精准教学奠定基础数据是无声的现象表达,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或练习都会在数据平台留下“痕迹”,平台会根据学生的考试得分率和平时作业准确率自动生成分析报告.报告能反馈出学生学习的各种数据.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是整合平台内的横向、纵向数据对比,找到有用的考试数据,这是实施精准教学的前提.比如,表1以量化形式分别呈现年段和班级学生在选择题、填空题等题型的答题表现.通过数据比较,教师可以了解到班级平均分与年段平均分的差距;以A老师任教的6班为例,A老师发现6班在各种题型的得分率都高于年段,解答题的表现比同年段的1班好,但在选择题、填空题两种题型的表现都不如1班同学,故A老师应该侧重对6班同学的选择题、填空题进行分析.进一步逐一分析比对可以依次找出6班选择题、填空题和1班同学的差距在哪些题目.如表2,A老师发现造成6班选择题表现不佳的原因是学生在选择题第5题的表现不如1班同学.着重对选择题第5题的题干和选项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结合每个小题中A,B,C,D四个选项,各个选项的选择人数分析了解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如图2).通过数据分析能让教师精准聚焦到对应题型的得分表现,寻找分值差距较大的题型.选择题各小题得分情况,可以清楚地反馈出6班同学在哪些小题需要加强.A老师通过对这几个小题A,B,C,D四个选项的选择人数,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错误的具体原因,使得讲评的针对性更清晰,不必个个选项逐一讲解,可集中花时间突破知识点的不足,这样针对一次考试或作业的数据分析采集和定位就基本完成.2.知识点的筛查是突破薄弱点的关键试卷的分析讲评,不能一题题地走流水线讲评,需要对试题进行整合,梳理出考查的知识点分布,某个知识点的考查角度,这样的试卷讲评才会更加有效率,学生的收效也会更大.分析题目必须能透过试题了解背后考查的知识点,理解命题者的真正考查意图,从整卷的知识点考查得分率入手,可以抛开试题本身去揭示学生在知识层面的掌握情况.如A老师从选择题第5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入手,结合知识点的得分率定位学生的知识缺漏(如表3),高度精准归类分析对焦瞄准“靶心”组织教学.3.发挥数据的诊断功能,让教学精准到“点”经过“数据采集———知识点筛查”环节,A老师备课时能准确定位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备课时便可以重点关注,合理准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时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知识点.从考题的分析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偏差,做好巩固性练习精讲,配套习题的选择要能巩固学生失分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实现问题的精准突破.图3根据试卷反馈出来的失分点,针对性地安排若干典型例题进行“点对点”的精准补缺补漏.同时教师也能发现班级优势和不足,及时反思总结教学不足,教学将更加有方向性和目的性,避免了过去仅凭经验教学的盲目性.例题讲评完毕,A老师会针对性地给出配套的随堂练习,利用平板电脑让学生当堂上传,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知识的巩固情况,对随堂练习反映出来的问题和学生答题的“易错点”再次讲评布置课外作业,上传到数据平台后教师批阅形成作业数据报告,这样就形成教学的完整闭环,实现教学和纠错的无缝对接,数据反馈与精准教学彼此互动,实现薄弱点的精准突破,助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从一次考试的平台综合数据分析,可以从多维度寻找到学生的薄弱点,表1—表3及图2分别从题型得分率、选择题得分率、选择题选项人数和知识点得分率梳理出一次考试的完整分析报告,根据考试报告了解学生的薄弱点,帮助教师在教学时精准对焦学生失分点,把握教学重点补缺补漏,用有限时间高效率聚焦典型错误组织教学.
四、关注平台的数据跟踪,实现教学的“点面突破”
一次考试的结果会受到学生心态、学习情况和外部干扰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加精准地收集数据,教师可以从数据库中综合几次考试的数据,形成一周、一个月或一学期的考试数据反馈,并根据学情作个性化针对性教学.表4排查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中筛查出学习缺漏,根据知识点的得分率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对那些得分率较差的知识点作巩固性教学,实现点对点精准教学补缺,让学生实现学有长进,避免反复性的重复无用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数学教师 素养
数学教师是数学教育的实施者、调控者,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与时俱进地培养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精神素质
1.数学教师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个神圣而又严肃的工作,承载着无数人无限的期望,也承载着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各种责任和压力。但同时他们又是普普通通的人,也是父母,也是孩子,也是学生,也是社会一员,也要面对社会变革中所经受的困难和危机,也有各种困扰和压力,因此只有具备了健全稳定的身心状态,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在他们的舞台上发挥最大的潜能。
2.数学教师应拥有崇高的信念。数学教师应拥有终身学习的观念。数学虽然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数学也是随着各门学科的发展而发展的,甚至是超前发展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扎实、全面的数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随着数学这门科学的发展,要想走在前列不落后,那就要时刻关注数学的发展动向,不断进行学习和研究。除了专业数学知识,还要与时俱进地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要把发展教育作为自己值得终身去做的事业,一生为教育服务,专心为教育服务并不断努力提高教育水平,终身学习,努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除了教书育人外,其实也在“育己”,实际上也表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生命价值之所在,是一种为教和为学的统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除此之外,还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
二、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素质
1.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1)关于数与数系的认识。小学数学中,数与数系是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能初步了解数与数系的扩张,理解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的初步理论,了解数系扩张的历史,知道一般意义下的运算,了解运算定律的本质含义。
(2)关于随机现象的数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一些原本看似很“高深”的内容得以在小学教材中出现,比如随机数学的启蒙内容。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是随机的,处理这些现象的数学手段就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最基础的内容已经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了解一些初步概率与统计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3)几何初步知识,包括基本几何概念、公式、定理;基本命题逻辑的知识,包括原命题、逆命题等基础知识;几何变换的基础知识。平移、旋转、对称等内容被加入到了小学数学教材,从几何变换的角度理解这些概念,对搞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4)关于极限、微分、积分等初步知识。如果没有这一部分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静止的、有限的、常量的水平上,而对运动的、无限的、变量的数学没有认识。这样不仅使教师的数学视野过于狭窄,而且导致教师对面积、体积、长度、速度等概念的本质意义不能深入理解,对圆面积、圆周长、圆柱体积这类教学的认识无法深入。
2.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所在。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联系紧密的思想方法主要有转化的思想方法、类比的思想方法、对应的思想方法、不完全归纳的思想方法、极限的思想方法以及函数的思想方法和递推的思想方法等。
3.数学文化与数学哲学。应了解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关的相关史实与数学家,了解数学研究对象的抽象性,了解数学对人类理性精神形成的独特贡献,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数学的价值。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力
运用现代科技力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是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创举,它使得整个教育发生了巨变,是教育教学进入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般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教学多媒体和电脑、互联网等教学资源和手段,来实现教学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有效地发挥这些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使得传统教学过程中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得到很好的处理。例如:信息容量大,节省了板书画图的时间,可更好地空出时间来为学生详细讲解,并且可以画出在普通版面上难以表现、变化的三维图形,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对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只要做好数学教师的岗位培训,夯实教师基础,抓好数学教研工作,为教师提供研究的平台,加强数学教学管理,为教师提供工作动力,就一定能够使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更为广阔的自然背景。因此,在实践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以科学的发展观践行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达到所谓的“天人合一”,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思维给了景观设计以理论的指导。
研究当今各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多为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为忽略了当地环境的生态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求,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正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著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任何一个聚居环境中,这五个系统都综合的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的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另一个方面,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也可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五大层次。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从人居环境不同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学科核心和学科体系,就人居环境的物质建设、规划实际来说,则可以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依据我国的情况,当前大规模建设实践需要面向21世纪的建筑发展,宜将这三者融贯综合的进行规划设计与研究。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因此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庞大的系统科学,研究建筑、城市、以至区域等的人居环境科学,也应当被视为一种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目标就是获得整体的协调发展。若能将此系统的设计原则贯彻在景观设计上,也同样将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潜力。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同样是一门兼具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建立在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框架之内,景观设计同样需要贯彻整体的系统思维,以面对21世纪下,对环境的综合发展要求。在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他所谓的地景,即景观设计,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必然趋势,而景观设计也就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转贴于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例如:调查表明,当前居住区的绿地空间,老年人日常使用率最高。老年人的活动特点是以我国特有的各种健身功、舞、拳、剑等群体活动和小范围的交往、谈心等活动为主,为满足这些需求,应有针对性地以山、水、绿篱、树丛或建筑小品进行隔离,形成相对独立且视线干扰小的绿地空间。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1872年美国建立的黄石公园,第一次公开确认原始荒野是文明生活的象征,不能不顾后果的把自然环境仅仅用于经济开发,因为风景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生态资源。被称为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进一步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把人类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强调生物的总体和环境的作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一起构成了一个实体,所有的需要都从这个人居环境取得,因此,不能只着眼于它的各个部分建设,还要达到整体的完满,既达到作为“生物的人”在这个生物圈内存在的条件的满足,又达到作为“社会的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需要的条件的满足。因此,人工建设必然以人居环境的和谐作为前提和目的,园林景观设计实践同样不例外。
新时代的园林景观设计, 赋予新的形式、材料、科技、革新的同时, 传统的民族文化及特征需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的自然文化理念、园
林生态美学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并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
三、结语
21世纪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意识觉醒,并开始进入积极行动的时代。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或如古语所云“天人合一”。因此,现代的景观设计应积极为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外公共空间及私密性空间,以及符合各年龄层居民行为特点的景观环境活动空间,加强居民与绿地的联系,调动居民参与景观环境设计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发挥景观环境、景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保持和发展其地域文化传统,共同营造人居环境的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城市发展研究.1996 (1) 1.
[2] 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1996.1.
[关键词] 点到直线 距离 教学尝试 惊喜
一、引言
“想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钥匙,培养学生的“想法”,进而增强其思维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在学习中有没有“想法”,这与他会不会思考、会不会运用已知条件、有没有学会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密切相关。
一直以来,我们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教学总是淡化公式证明,偏重于公式运用。在新一轮的教学中,我们改变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在教学目标、作业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制订
组织学生分析探究“公式”推导的几种常见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推导方法都是由怎样的“想法”形成的;通过探究推导证明“公式”,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预习作业布置
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产生“推导证明的公式”的几种常见思想是有困难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创设探索的情境,扫清学生的思维障碍,为此我们在前一天布置了三道预习作业。
四、教学片断剖析
五、课后作业设计
本堂课没有讲解公式的运用,课本习题无法布置,为此我们经过认真思考给学生布置了三个层次的作业,由学生选择完成。第一层次是为大部分学习态度较好成绩一般的学生准备的;第二层次是为一少部分思维活跃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准备的;第三层次仅仅要求尝试写出推证过程,目的是重在参与和积极思考。
六、作业反馈分析
大部分同学都做的是第1题。另外,共有5个四人小组选择做第2、3题,其想法和思路完全出乎我们设计作业时的预料,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个系列的开头都是这句话,但下面的内容一直在变化)
之前,干货君已奉上两批高频句式(后台回复“句式”查看) ,今天再奉上第三批,以飨读者。
01
句式:
为做好......工作打下/打牢坚实(思想)基础/根基。
(常作为收尾句)
举例:
要深入学习贯彻全省环保工作会议精神,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打牢坚实思想根基。
02
句式:
着力构建“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局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常作为收尾句)
03
句式:
注重发挥......在......上的(突出/关键/重要)作用。
举例:
要注重发挥微循环公交在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04
句式:
在看到进展和成绩(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
(常作为从成绩到问题的过渡句)
举例:
在看到进展和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作中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群众期待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
05
句式:
是指导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纲领性文件。
(常作为对党代会报告的评价)
06
句式:
为......作出应有贡献(新的更大贡献)。
(常作为领导讲话结尾)
07
句式:
只有......,才能......
(常用于强调某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举例:
只有把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搞上去,才能吸引更多客商投资兴业。
只有坚持和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将改革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08
句式:
推动……成为常态。
(常作为收尾句)
举例:
推动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09
句式:
……越深入,越要……
举例:
改革越深入,越要敢于担当。
10
句式:
要突出......
(常作为起始句,表示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举例:
关键词:金融抑制;经济发展;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8-0075-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8.21
县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节点,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但大部分县域经济规模较小,缺乏区位优势,第二产业实力不强,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外流突出,相当部分的县域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于我国发展总水平。其重要原因在于在集中的商业银行体制下,资金持续从县域经济流出的趋势难以逆转,县域经济缺乏足够的资金完成资本积累,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规模化发展。海南省文昌市作为一个拥有53万人口的县级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基于文昌市的有关数据,分析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原因,及应对策略。
一、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海南省文昌市作为海南省东部沿海城市,近几年经济快速增长,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114.5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现在的42.1:22.8:35.1。截至2010年末,辖区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5.4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6.19亿元。文昌市经济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目前县域经济面临的共性问题。
1.经济快速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业。2010年,文昌市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11.90亿元,同比增长45.3%,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70亿元,同比增长4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02亿元,增长69.4%,超出全国水平46个百分点左右;在城镇以上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0.37亿元,增长169.5%。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的背后体现出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不容忽视:一是GDP依赖。根据估算,文昌市房地产业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达29.8%。二是财政税收依赖。2010年地方税收中房地产业税收收入为3.02亿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达到2.7亿元,两者之和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约为54.1%。三是产业链依赖。2010年,房地产市场走热带动了建筑业产值增长45.1%。房地产业成为文昌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产业集群发展滞后。2010年,文昌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5.67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7.78亿元,同比增长23.6%;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17.87亿元,同比增长12.2%;文昌市工业完成增加值10.42亿元,同比增长19.4%,略高于文昌市GDP增长速度,但仅占GDP份额的10%左右。从产业结构与企业发展情况看,文昌市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成为制约经济稳健发展的瓶颈。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文昌市有潜力发展成为产业集群的产业就是椰子等农产品加工产业、旅游房地产服务业,但这些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文昌市的产业多是以资源或传统主导产业为主,如水产加工业和椰子加工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和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分工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本积累速度慢,自我发展能力弱。二是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差。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大多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抗风险能力较差。三是产业发展缺乏协同发展能力。文昌市有较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适合发展旅游房地产业,但总体而言,缺乏协同发展能力,规划滞后,难以推动旅游房地产业向产业集群发展。文昌市的多数企业集群只是简单的产业集中、行业堆积或叠加,产业集群处于萌芽阶段,产业链不够完整,配套能力不足,虽然较多企业在同一区域、同一产业领域,但是没有形成彼此关联的专业化供应商、服务机构及相关产业的地理集聚。
3.中小企业产业链延伸衔接不够。截至2010年,文昌市非公经济17228户,其中中小企业1415户、其他为个体工商户15813户,提供的80%以上就业机会,是文昌经济的命脉所在。据统计,文昌市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椰子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零售业、旅游服务业等行业。从整体上看,这些中小企业规模过小,分布散乱,同质化严重,难以从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上形成区域市场协作、布局完整的产业链,制约了文昌市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例如文昌市的椰子加工产业企业多为初加工产业,特点是生产工艺简单,附价值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销路单一,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处于产业链的中下端,缺乏有实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组合与合作,使产业链得以延伸。
4.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潜在风险加大。文昌市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展开,一些大项目相继开工,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较快增长,融资平台债务压力不容忽视。目前,文昌市有两家融资平台公司,为文昌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文昌市旅游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从财务数据看,两家公司负债率都相当高,且主要为长期负债,财务费用支出与偿债压力巨大,为文昌市经济金融稳定运行带来较大威胁。虽然2010年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但近70%的税收收入来源于房地产业,在国家持续调控房地产业的背景下,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态势可能被逆转,将造成融资平台偿债风险,影响地区金融的稳定。
5.财政收入结构不够均衡,收入来源单一。随着经济的较快增长,财政收入也实现了增收目标,且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10年,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105391万元,同比增长57.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8126万元,同比增长65.3%。从财政收入结构看,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在: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提供税收收入4.40亿元,占比73.5%,第二产业提供税收收入1.56亿元,仅贡献26.0%,而第二产业应是税收收入最稳定的来源,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业容易受到政府调控的影响。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供税超过70%,而其他如金融服务业、旅游服务业贡献有限。国有资本、资产管理水平不高,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较少,难以提供稳定的收入。税收增收过于依赖房地产业,其中房地产业税收收入3.02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44.4%,占税收收入的50.4%,不利于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财政收入结构不均衡、税收收入来源单一的问题将制约文昌市税收收入可持续稳定增长。
二、影响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急需金融支持,但由于金融政策等限制,实际上导致金融抑制。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1973)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集中研究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1]。国内一些学者沿着相同的思路对中国农村金融抑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农村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供给型金融抑制;二是需求型金融抑制;三是供需结构型金融抑制。在以上三种类型的金融抑制中,供给型金融抑制起着主导作用,其它两种形式的金融抑制处于从属地位[2]。
1.金融机构资金外流严重。金融机构资金流向严重失衡,造成了县域金融信贷服务严重“失血”,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文昌市金融机构资金外流现象相当严重。一是体制性的资金外流。如邮储系统的资金上流。二是政策性资金外流。由于国有商业性银行,信贷审批权上收,资金上存剧增,只投放小额质押贷款、消费和少量的农户联保贷款,大量资金通过上存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三是逐利性资金外流。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农村信用社热衷于发放社团贷款,部分社团贷款通过大企业流向外地。
2.存贷比长期在低位徘徊。文昌市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贷比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2006―2009年均低于30%,最高为2010年的30.4%,远低于2010年全国银行业机构的60.4%。比较突出的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文昌的支行存贷比都严重偏低,2010年四大商业银行支行存款余额占文昌市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60.7%,贷款余额仅占全市贷款余额的29.15%。
3.农村信用社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信用社作为县域经济放贷的主力军,2006―2010年其存贷比基本在50%左右,但其存款仅占全市存款余额的22.3%,而且其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影响了其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步伐,制约了其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4.政银信息沟通交流机制尚未形成。地方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目前还没建立有效畅通的政银信息沟通机制,对金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向金融机构地区发展、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组织协调银企项目推介、金融产品宣传和产融政策变化信息交流,有效帮助金融机构协调解决好在服务社会经济发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对地方招商引资听取银行授信管理、风险管控等政策建议相对较少,没有很好引导银行提前介入,方便银行跟进项目、提供信贷营销服务。未能有效培育和加快推动会计、评估、公证、征信、保险和担保等社会中介体系建设,鼓励民间、社会资本进入担保市场,扩大担保实力,有效缓解地方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三、主要对策
1.有效增加县域信贷供给。第一,增强农信社服务“三农”功能,充分发挥其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对农村信用社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其自生发展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改善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供给机制。一是加快邮储改革步伐,扩大邮储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明确规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留在县域使用。二是对四大国有银行县级支行开征特别准备金,以此准备金为基础成立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项基金,增加县域信贷的供给。第三,创新金融服务,有效增加信贷供给。要创新贷款品种和服务方式,扩大贷款投放规模,降低贷款门槛,简化担保手续,增加单户贷款授信额度,开办扶贫贴息贷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新品种,满足县域经济发展。
2.构建信贷投放的正向激励机制。目前,城乡资金呈现双向流动特征且流出资金远高于流入资金,并呈现出持续流出县域的现象。从资金流出渠道看,主要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抓大放小”经营政策,金融机构大量存款上存其上级机构等方式。相对来说,由于县域经济规模有限,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比较少,县域贷款交易成本高、风险大。解决县域资金外流问题,主要靠改善县域信用环境,扩大县域信贷的有效需求,为金融机构在县域提供有效金融服务支持商业可持续的激励机制。在具体的激励机制上,以资金扶持为主的再贷款、存款准备金、利率、税收、财政注资、财政贴息等正向激励机制是推动县域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要推动政府介入小额信贷市场,适当分散小额信贷市场的风险,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担保服务。
3.解决中小企业,“三农”等长期存在的贷款难问题。中小企业、“三农”等领域贷款难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务方面的关注。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金融机构经营机制不够合理的原因,也与这些领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较高、经营风险大等问题有关。解决这些问题要地方政府、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大力配合。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支持中小企业政策扶持的力度,出台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奖励办法,同时加大力度引导中小企业产品创新。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新产品科技含量。金融部门要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创新金融新产品,破解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难题,提高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主动性。
4.建立适合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目前小额信贷公司、村镇银行发展很快,但我国过于集权的监管不利于自下而上的金融创新,不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成本太高的现状,应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实行分类监管、功能监管、分权监管、审慎和非审慎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方式,有效降低监管成本[4]。
参考文献:
[1]麦金农.麦金农经济学文集(第一卷: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刘丹,林松,沈晖.关于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文献综述[J].金融经济,2010(10).
关键词:大数据;高中历史;兴趣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育领域。这种技术的极大进步,不仅直接改变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而且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大致
如下:
一、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黑板、粉笔是最主要的教学工具,教师的口头讲解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这种黑板、粉笔加老师的教学手段较为原始单一。整个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居于绝对主动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学手段的单一加之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尽管许多老师都在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自从信息技术普及之后,教学手段得到了极大改善,学生的兴趣问题也有了很大改观。
就以《孔子与老子》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孔子、老子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在孔子、老子生活的时期,世界各国还诞生了哪些思想家,有的学生说:亚里士多德;有的学生说:柏拉图;有的学生说:释迦牟尼。通过这样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这个时代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制作多媒体的时候,教师要将孔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进行对比,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不同之处,又方便了学生的记忆。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变得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历史课的学习效率。
二、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由于多媒体可以展示大量的信息,基本上取代了教师的板书,也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教师的讲授,从而使教师节省下大量的时间。这样,教师就有机会从一个单纯的讲授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指导者,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由此,便可以实现师生地位的转变,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就成为课堂的主体。
同时,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使用更多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比如,以《新航路的开辟》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动态演示法、表格归纳法使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通过利用多媒体,可以将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这种新的教学环境下,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思想开始涌现出来,如,合作学习法、探索式学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涌现,都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大数据。
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历史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科书,而是要以教科书内容为基础,适当引进一些教科书之外的内容。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此前对于教材的拓展和补充并不多。现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查找提炼相关的教学内容,将这些新的教学内容引入到教学课件中,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
以《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阿房宫等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引入本节的新课。教师也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的相关图文介绍,在讲解完教科书的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看一看在这一时期世界其他各国的发展形势。如此,既可以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能对相关历史时期的世界大势有一个宏观把握。
目前,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相应的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地创新教学手段,全面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艾音红.高中新课程教学中历史素养的培养[A].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中[C],2014.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环境心理学;城市规划设计;和谐人居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1-0106-02
1、人居环境科学概述
“人居环境科学”的首次提出是在1 993年的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大会上,由吴良镛院士及其合作者所倡议,针对中国城乡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尝试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的新的学科群。此后,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得以迅速的发展壮大并应用到广大领域中。
顾名思义,人居环境简而言之即是人类所居住的地方,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核心是“人”;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媒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互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人在人居环境中结成社会.进行社会活动.努力创造宜人的居住地;人创造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人居环境科学是以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满足人类居住需求为目的,围绕人居环境建设在地区开发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在内的多学科研究的科学群体,以其科学的知识理论指导人居环境建设,其最终目标是创造和谐宜人的人居环境。
2、人居环境科学指导f城市规划设计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使建设符合我国外部条件和内在需要的和谐人居环境,因此,人居环境的研究不能只限于对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更要使其能够指导人居环境的建设。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主导专业是建筑、地景与城市规划,三者处在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核心位置上。
城市规划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主导专业及应用对象,需要丰富的理论指导,适合我国人居环境建设的规划设计论的理论指导是:要在整体和整体性科学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融合规划设计原理,以协调控制的理论为指导,发展对规划设计的控制和引导,提高规划设计理念,更好地驾驭一般的规划设计原则。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对区域、城市、社会、建筑等不同层次的空间发展予以协调控制。
在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要建立发展、动态的规划设计时间观,汇时间、空间、人间为一体;在规划设计的整体思考上,重视各个要素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也就是要注意承上启下、兼顾左有,以及个性表达与整体和谐的统一。
3、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直以来,人类都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上溯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大地上立下第一根木桩,彼此便再也无法割裂,我们不断地对环境进行思考,解释、利用以及改造,维持并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并引发了业内广大关注与探索,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规避,经过多年的研究,环境心理学已拥有丰富的理论体系,从中可以了解到人对环境的心理需要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对人的影响,这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的“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设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3.1 格式塔知觉理论一“图与底”的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有这么一段话:“假使有一种现象,它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而且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即因为它与其他部分具有关系”,换而言之,格式塔并非孤立不变的的现象,而是通体相关的完整现象。在格式塔知觉理论中,认为所有的现象都是“有组织的整体”,具有格式塔性质。
图形与背景是格式塔组织原则之一,其中还包括群化原则(即指多个刺激被感知为统一整体的控制规律)与简化原则(即人们在组织视觉刺激时会采取减少或简化的方式使之更加有序和易于理解)。人们总是有选择的感知一定对象,而非所有对象,图形(ngure)即凸显出来的部分,背景(grand)即退居衬托的部分,这就是图底之分。
在环境设计中,感知对象如果暧昧难分,视知觉便会忽略不顾,事实上,应接不暇极易产生视疲劳。所以在环境设计中强调图底之分,比如强调某些景观或建筑,使人们第一眼便可轻松发现,形成积极的视觉效果。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图底关系可以指导我们更好的对城市的肌理与空间形态进行整体把握,自然生长的城市肌理形态遵循的是潜在的生长机制规律,而人为规划的城市肌理
形态遵循的是几何格网的组织规律(图2)。城市肌理的清晰可以通过街区的整合度未表示,即:街区的整合度高,获得的城市肌理形态就清晰,反之,城市肌理形态模糊。
3.2 城市意象――认知地图
1960年,凯文林奇出版《城市意象》一书,在书中,他对在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市市民进行了调查,请他们画出从家到工作地点的行走路线,对某些路径的细节进行描述,列出最独特的给人印象最深的途径,以及对某一城市的空间表征――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可以使一个抽象的概念,也可以表现在画画中。认知地图就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凯文林奇通过研究调查得出城市认知地图的五要素:
路径人们在环境中使用的行进通道,如步行道、大街、公路、铁路等;
标志具有明显特征并且充分可见的参照物,引人注意的目标和醒目的图形;
节点行为较为集中的点,它连接主要的路径,或者是几条路径的终点,或者是路径在此处中断,如交叉路口、车站广场、交通枢纽等;
区域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的空间范围,具有相对性,如大学里的宿舍区,城市中的大学城;
边界不同区域的边界线,包括河岸、围墙等不可逾越障碍,也包括树篱、台阶等示意性可穿越界线。
认知地图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空间问题,例如指引寻路可通过绘画来解决;建立接受新环境信息的基础;以及促进公共活动与社会交往,城市公共意向,这就要求我们的环境具有可识别性。每个人的认知地图代表了他对其所在环境的理解(图4)。物理环境的某些特征可能使人的知觉觉得更为重要或更加突出,于是也就更可能在记忆中储存。设计中应当注重城市的结构层次清晰分明;节点位置塑造标志物;加强区域共性,比如统一色彩、风格,添加符号等使其与其他区域区分;保留城市中有价值有意义的历史片段。
3.3 环境与行为的关系――刺激与场所
我们知道,环境知觉是环境刺激下的直接产物,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我们的行为,关于环境刺激对人行为的影响可以简单总结为以下三点:
1)环境刺激可以提高人的唤醒水平,唤醒在生理上表现为自主活动的提高,行为上表现为情绪的变化和体力活动的增加。环境刺激会影响到人的情绪、情感偏好甚至工作绩效;
2)令人不愉快的刺激会引起人的应激反应,应激物包括灾变事件、个人应激物以及背景应激物;
3)个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限,过多的刺激会导致信息超载,令人难以负荷,失去控制。
因此,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应当提供有利合理的刺激;减少不必要的环境应激,简化环境信息,提高人们对环境刺激的有效选择与控制。
以上所述为环境与个体行为的关系,在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还提出了行为场景论,非个体行为,我们将场所与人的行为共同构成行为场景。建筑现象学认为:好的场所存在着丰富的场所精神,这种精神来自于地景、建筑及人的塑造,同时也将反过来影响人的行为。
城市是为人而建设的,场所的建立即是关注城市空间的整体结构和联系,有效引导人们的行为,达成人与空间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出充满人文关怀、具有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活力空间(图5)。场所的建立要求其具有相似的物理特性(材质相近、造型和谐、功能呼应)和文化特征(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具备相应的价值观或伦理功能)。
3.4 不良刺激――噪声、拥挤、空气污染
在城市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背景应激物,背景应激物即指持续重复的干扰,在城市中,噪声、拥挤、空气污染是普遍存在的背景应激物,人长时间在这种条件下生存,极容易引发生理乃至心理上的问题。在设计中,我们应当给以注意,使用恰当的方法规避。
噪声,简单的说就是人们不爱听的声音,不断地噪声会使人失去控制感,心烦意乱,降低绩效,甚至减少人与人的交往,危害到身心健康。在城市中必须通过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限制施工产生的噪声、治理避开商业噪声是人们远离噪声带来的危害。
拥挤,在当今的中国最普遍也最使人头痛的便是拥挤问题,交通拥堵、排队困难、车厢拥挤等等(图6),拥挤会使人感到个人领域受到侵犯,行为受到约束,因此,设计中必须考虑一设计的手法减少拥挤,合理的布置城市路网综合考虑缓解交通拥堵、在人口集聚的地方应当设置足够的疏散空间(集散广场等)等候或休息的座位、一定的分隔阻挡等。
空气污染,“蓝蓝的天空白云飘”在许多城市都已成了过眼云烟,空气污染的问题是复杂的,不是个人可以简单控制的,城市应该远离空气污染源,将污染隔绝在城市之外或者避开。
4、结语
我们知道,进行城市建设时,应该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基础,加强对城市文脉延续的考虑,加强对地区生态系统的认识和重组;在对城市建设环境进行进一步的改造的同时,也必须考虑与其相关的经济、历史、生态等诸多因素;忽略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毁灭性的自由创作,最终会使城市发展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