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保险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保险业是指经营金融保险商品的特殊行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金融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金融保险业与国民经济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健全发达的金融保险体系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金融保险业在经济中的枢纽作用体现在其资金流动作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过程,同时又受各部门波及影响,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形成网状关联。因此一个地方金融保险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续能力,进而影响当地的整体竞争力。在加快海西建设的背景下,对*省金融保险业与经济关系进行详尽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研究金融保险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为了简化和便于比较,以*省*5年42×42部门投入产出表合并生成*省12×12部门投入产出表。同时,为了对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充分反映*省金融保险业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金融保险业发达地区差异。把全国和上海地区作为参照对象,分别代表全国平均水平和金融保险业发达地区水平。
一、*省金融保险业概况
*4年*省金融保险业有5900家单位,从业人员11.56万人。*5年,*省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79.14亿元,占*省生产总值的2.7%。从总投入构成看,金融保险业中间投入131.44亿元,中间投入率42.3%,增加值率57.7%。从总产出分配去向看,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使用的占89.4%,最终使用的占10.6%。
二、金融保险业与所有部门的中间产品消耗关系
(一)金融保险业对所有部门的直接消耗关系
金融保险业对所有部门的依赖关系主要体现在其正常运转中需要各部门所提供的货物和服务。
根据全省12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金融保险业对12个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如下:金融保险业对工业的直接依赖程度最高,为02308,其次是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通信业,生产1万元的服务产品中,分别需要直接消耗这四个部门中间产品数量分别为2308元、663元、552元和526元,这四个部门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共占其中间投入总量的95.69%,这些消耗体现为金融保险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及其它日常开支。金融保险业对其他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较低,特别是对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农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接近0。
就全国水平而言,金融保险业对工业的直接依赖程度仍为最高,其直接消耗系数为0.0847,但远小于*省该系数的水平,而上海仅为0.0659。这说明*省金融保险业对工业的依赖程度偏高,这也是影响*省金融保险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与金融保险业高度发达的上海比,有较大差异,上海地区的金融保险业对自身的直接依赖程度最高,生产1万元的金融产品需要消耗自身提供的1410元的金融产品作为直接消耗,这体现为金融保险业自身的业务交往和联系。因此可以看出*地区发展金融保险业,可以从加强自身联系着手。
(二)所有部门对金融保险业的直接消耗关系
根据全省12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结果显示:各部门对金融保险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连在一起。对金融保险业直接消耗系数最高,达0.1317,说明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依赖金融保险业提供大量服务产品作为中间产品。
就全国水平和上海地区而言,对金融保险业有最高直接消耗的部门是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而这两个部门在*省却是对金融保险业直接消耗最低的部门。从这个侧面上来讲,*省金融保险业对房地产业和自身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三)金融保险业对所有部门的完全消耗关系
全省12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结果显示:金融保险业对12个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表,从表中可以看出,*省金融保险业对工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农业的完全消耗系数较高。生产1万元的服务产品中,分别要完全消耗这五个部门的中间产品5997元、1022元、1004元、751元、572元。与直接消耗系数排位相比,金融保险业对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通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从第四位上升为第二位,这说明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通信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对金融保险业的重要性,相应的房地产业的排名有所下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保险业对农业的直接依赖程度为0,但却有较高的完全依赖程度,达0.0572,这说明在生产环节间接消耗了较多的农产品。
*省金融保险业对其他各部门的完全消耗关系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近。与金融保险业高度发达的上海的差异也没直接消耗关系大;但同上海相比,*省金融保险业对自身的完全消耗还较小,*省生产1万元的金融产品只需完全消耗金融产品165元,上海生产1万元的金融产品则需完全消耗金融产品2087元,正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保险业相互消耗关系促进了金融保险业的发展,金融保险业间相互消耗关系程度高是其发展程度较高的特征之一。
(四)所有部门对金融保险业的完全消耗关系
全省12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结果显示,按照各部门对金融保险业的完全消耗系数的高低,可以将*省所有部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金融保险业较高的完全消耗部门,其完全消耗系数大于0.1,仅包含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第二类是对金融保险业中等完全消耗的部门,其完全消耗系数在0.02-0.1之间,包含工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通信业,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与直接消耗系数排位相比,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对金融保险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排位大幅上升,这说明这两个部门在生产过程中间接消耗了大量的金融保险业提供的服务产品。第三类是对金融保险业低完全消耗的部门,其完全消耗系数小于0.02,包含7个部门:农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教育、文艺和广播电影电视业,房地产业。这些行业对金融保险业的完全依赖程度很小。
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和上海比,对金融保险业完全消耗程度最高的房地产和金融保险业,在*省恰恰也是对金融保险业完全消耗程度最低的部门。从上海地区对金融保险业完全消耗程度最高的两个产业来看,生产1万元的金融保险产品,需要完全消耗自身2087元作为中间产品,而生产1万元的房地产产品,则需要完全消耗金融保险业提供2047元的产品作为中间消耗。这说明了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要发展,需要金融保险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地区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
三、金融保险业的最初投入结构
最初投入系数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产业的各项最初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等)占该产业最初投入总量(增加值)的比重。它反映了某一产业各项最初投入总量(增加值)的比重。它反应了某一产业各项最初投入的结构关系。由于一个产业各项最初投入的总和就是该产业的增加值,因此,最初投入系数实质上反映了某一产业增加值的构成情况。
投入产出表数据显示:*省金融保险业各项最初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分别占金融保险业增加值的6.67%、44.54%、12.38%、36.4%。劳动者报酬占金融保险业增加值比重最大,占44.54%;其次是营业盈余所占的比重,占36.4%;固定资产折旧的比重最小,只有6.67%;生产税净额所占的比重也较小,占12.38%。可以看出*省金融保险业劳动密集度高,投资密集度相对较低。全国和上海地区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盈余都超过50%。特别对于上海地区,其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共占79%,固定资产折旧仅占6%,表现出极强的盈利水平。而*省金融保险业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共占48.8%,同上海地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同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相比,*省金融保险业固定资产折旧所占比重远低于第三产业的该比重的平均水平;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远大于第三产业该比重的平均水平;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所占比重与第三产业相应比重大致相同。这说明在第三产业内部,金融保险业也属于劳动密集度高、投资密集度相对较低的行业。全国和上海的固定资产折旧所占比重也远低于第三产业水平,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远小于第三产业水平,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之和远大于第三产业。这一特征在上海地区尤为显著,可见,金融保险业作为服务产业之一,发展到一定发达程度的标志是劳动密集低,盈利水平高,投资密集度低。
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比,*省金融保险业固定资产折旧所占比重远小于第二产业、远大于第一产业;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略高于第二产业,远低于第一产业;生产税净额所占比重小于第二产业,远大于第一产业;营业盈余比重略大于第二产业,远大于第一产业。
四、金融保险业的最终使用结构
国民经济各产业的产出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会分解为各种最终使用,包括消费、投资、出口等。最终使用结构系数是指某一产业单位产品用于各项最终使用(消费、投资、出口)的数量占最终使用总额的比重。
投入产出表数据显示:*省金融保险业的最终使用中,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的比重分别为105.52%、0.37%、-5.89%。可见金融保险业作为最终使用的服务产品最多用于最终消费,属于典型的消费拉动型产业,投资和出口对金融保险业的拉动作用不大,这一特征与全国水平较为相似。但同上海相比,可以明显发现上海金融保险业的最终使用中绝大部分用于出口(包含转出),占73.09%,属于出口拉动型的产业。
同第三产业相比,*省金融保险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一个部门,其最终消费比重与第三产业的最终消费比重的平均水平大致相同;但其资本形成总额比重远小于第三产业平均水平,这一特征也与全国水平较为相似;净出口与第三产业相比都是负值,均属于贸易逆差,*省金融保险业的逆差程度小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而上海地区,金融保险业最终消费所占比重(26.9%)远小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56.19%),资本形成也远小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净出口(包含转出)远大于第三产业平均水平。
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比,*省金融保险业最终消费的比重远大于这两个产业的平均水平,资本形成比重远小于这两个产业的平均水平,净出口也远小于这两个产业的平均水平。
五、金融保险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
(一)金融保险业的中间需求率
金融保险业及三次产业的中间需求率,从表中可以看出,*省三次产业的中间需求率都超过50%。其中最高的是第一产业(70.10%),其次是第二产业(61.77%),第三产业的中间需求率最低(57.24%)。三次产业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的特点比作为消费资料的特点要明显些。金融保险业作为第三产业内部的部门之一,其服务产品的中间需求率(89.38%)远大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57.24%),也大于三次产业中间需求率最高的第一产业(70.10%)。这充分说明了金融保险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大部分参与生产;过高的中间需求率从另一个侧面表明金融保险业在*省比较不发达,服务产品的最终消费的需求不足。
就全国平均水平,金融保险业的中间需求率也达到了86.24%,与*省的水平差不多,远高于三次产业的平均水平。而上海地区金融保险业的中间需求率为71.4%,远小于*省和全国水平,上海金融保险业提供的服务产品更多作为最终需求。
(二)金融保险业的中间投入率
金融保险业及三次产业的中间投入率,从表中可以看出,*省三次产业中,中间投入率最高的是第二产业(72.04%),其次是第一产业(39.75%),第三产业的中间投入率最低(39.07%)。从总体上讲,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属于“高附加值,低带动能力”的产业,第二产业属于“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产业。
*省金融保险业作为第三产业内部的部门之一,其中间投入率42.32%,略大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39.07%)。其对经济的带动能力略大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全国金融保险业中间投入率(36.06%)低于*省,而上海金融保险业中间投入率(39.99%)也略低于*省。
六、金融保险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
(一)、金融保险业的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表示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拉动波及程度。
投入产出模型数据显示:*省金融保险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处于中等水平(0.9556)。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的拉动作用处于第三位,仅次于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社会服务业,但其感应度系数小于1,说明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小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同时也说明了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偏弱。
全国和上海地区的金融保险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小于全
部产业的平均水平,其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8034和0.7319,小于*省的水平(0.9556),均排在所有产业的第11位。
(二)金融保险业的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一个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当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即各部门所受到的感应度的平均值);当感应度系数等于1时,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等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当感应度系数小于1时,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显然,感应度系数越大,该部门所受到的需求压力越大。
投入产出模型数据显示:*省金融保险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感应能力排在所有行业的第五位,排在所有第三产业行业的第三位,但其感应度系数只有0.6666,说明该行业受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同时,可以看到第三产业内部的行业的感应度系数都偏小。
全国和上海地区金融保险业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略大于*省的水平,其感应度系数分别为0.7379和0.8879,分别排在所有行业的第五位和第四位,均位于第三产业的第三位。
七、最终需求金融保险业的诱发作用
(一)最终消费对金融保险业的诱发作用
最终消费对金融保险业的诱发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对服务产品消费量的增加,可以直接诱发第三产业增加服务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其他行业产品消费量的增加,会诱发对这些行业增加生产,再进一步诱发这些行业所需的生产服务的增加,从而间接的诱发金融保险业服务产品的生产。
投入产出模型数据显示:*省最终消费对金融保险业的诱发作用较小,增加1万元的最终消费仅能增加金融保险业498元增长,位于所有部门中(12部门)的第十位;位于第三产业内所有部门(9部门)的第8位。可见,最终消费对金融保险业的诱发作用不足,这可能与目前*省对金融保险业的服务需求层次不高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产业结构不变的条件下,消费增长并不能显著地引起金融保险业产品的扩大生产。
全国平均水平上,增加1万元的最终消费也仅能增加金融保险业730元生产,位于所有部门的第9位。而上海地区,增加1万元的最终消费能诱发1416元金融保险产品生产,位于所有部门的第4位。
(二)资本形成对金融保险业的诱发作用
投资对金融保险业的诱发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投资金融保险业,会直接增加金融保险业服务产品的生产,从而促进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投资其他行业,可以创造新的服务需求,从而拉动金融保险业的发展。
投入产出模型数据显示:*省资本形成对金融保险业生产的诱发作用处于所有行业的中等水平,处于所有部门的第七位,第三产业内所有部门的第四位。从诱发系数值上看,其诱发程度有限,增加1万元的资本形成总额仅能增加金融保险业410元生产。资本形成对金融保险业生产的诱发作用不强的可能原因是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使该部门对其他部门提供的生产性需求不足,因而诱发服务产品的生产量不多。
全国平均水平上,增加1万元的最终消费也仅能增加金融保险业494元生产,也位于所有部门的第7位。而上海地区,增加1万元的最终消费能诱发1216元金融保险产品生产,位于所有部门的第6位。
(三)净出口对金融保险业的诱发作用
出口对金融保险业生产的诱发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服务产品出口的增加,会直接诱发金融保险业服务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其他行业产品的出口的增加会带动服务于这些产品的金融保险业服务产品的生产的增加,从而间接带动金融保险业的发展。
投入产出模型数据显示:在*省,相对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出口对金融保险业生产的诱发作用更明显。增加1万元的净出口能增加金融保险业767元生产,位于所有部门的第五位,位于第三产业内部所有部门的第三位。
全国平均水平上,增加1万元的最终消费只能增加金融保险业80元生产,也位于所有部门的第9位。而上海地区,增加1万元的最终消费能诱发5931元金融保险产品生产,位于所有部门的第3位。
八、金融保险业价格波及效果
(一)金融保险业价格对其他行业的波及效果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相互消耗、相互提品,因此产品价格之间存在极其复杂的关系。当某种产品的价格变动时,必然影响着其他各类产品的成本,从而影响其他各类产品的价格。
投入产出模型数据显示:*省其他各行业按照其对金融保险业服务产品价格变动的自身波及程度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受金融保险业价格波及程度强烈的行业,价格变动程度在10%以上。第一类仅包含第三产业中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该部门的生产与金融保险业密切相关。第二类是受金融保险业价格波及程度中等的行业,价格变动程度在3%-10%之间。第二类包含以下行业:工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通信业,建筑业。第三类是受金融保险业价格波及程度较小的行业,其价格波动在3%以下,主要是农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的其他行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农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社会服务业,教育、文艺和广播电影电视业,房地产业。这类行业受金融保险业价格波及程度较小,这有利于实行金融保险业服务价格调整政策的实施。
*省和全国及上海地区的差异较大。全国和和上海地区,受金融保险业价格波及影响最大的部门是房地产业,特别是上海地区,当金融保险业服务产品价格增加100%时,房地产的价格增加16.94%。而在*地区,房地产业是受金融保险价格波及程度最小的部门,这与前面提到的金融保险业对房地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有关。
(二)其他行业产品价格对金融保险业的波及效果
投入产出模型数据显示:*省其他行业其产品价格对金融保险业产品价格的波及程度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对金融保险业服务产品价格波及程度剧烈的行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产品价格受波及程度在10%以上,其只包含一个行业:工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产品价格受这个行业产品价格波及程度分为26%。可看出金融保险业的生产过程中与这个行业密切相关,因此受价格波及程度大。第二类是对金融保险业服务产品价格波及程度中等的行业,价格波及程度在3%-10%之间。包含三个行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通信业、餐饮业,房地产业,农业。第三类对金融保险业服务产品价格波及程度较小的行业,其价格波及在3%以下,包含如下行业:社会服务业,建筑业,教育、文艺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
就全国和上海地区而言,对金融保险业价格波及程度最大的部门仍是工业,但波及程度远小于*省的水平(26%),其受工业波及程度分别为16%和15%。
九、*省金融保险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省金融保险业的发展与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推动*省金融保险业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从产业结构升级着手:
(一)完善金融保险市场,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服务,加大金融保险产品对其他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同金融产业发达的地区(上海)相比,*省金融保险业对其它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特别是对金融保险产业本身和房地产行业。这与目前*省金融保险业不够完善和成熟,所提供金融产品多样化程度不够有关。
(二)加强技术改革和创新,提高盈利水平。金融保险业作为比较新兴的服务产业之一,服务于第一第二产业,同时也服务于第三产业,为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调节的监督的作用。作为新兴产业,应加强改革和技术创新,实现边际成本递减,实现知识经济的规模效应。金融保险业发展到一定发达程度(上海)的标志是实现劳动密集低,盈利水平高,投资密集度低,*省当前金融保险业劳动密集度还较高,加强技术革新是当前发展的重心。
[关键词]个税;避税(节税)措施;薪酬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3-0063-02
1 引 言
目前,金融保险业大部分公司(以下简称企业)实行管理人员或是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职工)年薪制,作为激励企业员工的一种人力资源薪酬体系,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给职工较高的薪资待遇,充分发挥其自身能力和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但是,由于个人所得税的存在,职工的部分收入隐性流失,如果薪酬方案设计不好,在同样的收入下,可能一人要多交上万元(甚至更多)的个税。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薪酬进行合法、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节税筹划设计,以求达到个税税负最小化,税后收入最大化的节税目的。
现将薪酬方案设计的要点(主要在个税节点)介绍如下。
2 从个税税负角度把握薪酬设计方案
2.1 一个好的薪酬方案,应从个税税负角度兼顾成本和所得税角度进行规划设计
设计包含对企业职工的薪酬的支付依据、数额和支付形式;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具体的奖罚政策;应体现对经营者短期和长期经营效益兼顾的激励效应;个人所得税税负测评及规划等内容。并通过薪酬方案设计一系列合理的、可行的、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对经营者的绩效进行评价。节税不是逃税,节税要注意的首要前提就是合法,避税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进行。
2.2 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避税
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具体标准按照各地有关规定执行。在设计薪酬方案时,要尽量将住房公积金比率提高,即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但又不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可享受住房公积金最大幅度的免税待遇。
2.3 加大工资薪金福利化处置
在满足一定消费需求和目的前提下,把企业支付给个人的一部分收入转换采用提供消费福利服务的形式支付给个人,就成为一种较为有效的规避个税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职工实得利益,降低名义工资,包括收入福利化,收入费用化,收入保险化(在税法规定范围内),少缴个税。当然,消费服务应是一种能与企业单位经营活动有联系的服务。否则,可能被税务机关定为企业支付个人的工薪收入。国税函和财税文件针对避税采取了一些反避税措施,例如(财税〔2004〕11号)规定:企业对营销业绩突出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免费旅游活动,应根据所发生的费用全额计入营销人员应税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企业雇员享受的此类奖励,应与当期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对于其他人员享受的此类奖励,应作为当期的劳务收入,按“劳务报酬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采取避税措施时应注意相关个税法规的规定,利用企业进行收入转换的具体做法主要有:
(1)由企业提供低租的住房,而不是支付含有购房费用或房租补贴的高工资。如有可能,可将家具、住宅设施连同房屋一起提供给个人;
(2)由企业提供假期外出学习、培训(但不得通过旅游公司搞免费旅游);
(3)由企业向职工提供福利设施及服务。如企业职工餐厅,提供免费的医疗保障及文化、教育等服务设施。在职工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使生活和消费水准得以较大幅度提高,从而减少缴纳个税的义务;
(4)由企业向符合条件的职工提供交通工具、减少工资中的交通补贴;
(5)企业向职工提供公用设施,如职工宿舍、医务室、手机、电脑等;同时还要注意福利费总额的总额,不得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否则,少交了个税,要多交企业所得税的。
2.4 工资薪金费用化处置
选择无明确标准和限额的管理费用,如办公费、交通费、通信费等,将个人收入的一部分费用化,将以造册发放的方式改为报销单据的方式;未超标准据实报销,超过标准只能按标准报销。
积极利用通信费、交通费、差旅费、住宿费发票进行避税。税法规定:凡是以现金形式发放通信补贴、交通费补贴、误餐补贴的,视为工资薪金所得,计入计税基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凡是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实质,并取得合法发票实报实销的,属于企业正常经营费用,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建议纳税人在报销通信费、交通费、差旅费、住宿费时,应以实际、合法、有效的发票据实列支实报实销,以免误认为补贴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避税的效果。
2.5 全年奖金一次性发放
(1)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2)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本条第(1)项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
第一,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
应纳税额=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第二,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第三,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4)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由上述可知,一次性发放采用的税率较低,但该办法一年只允许采用一次,所以尽可能将年终奖一次性发放,同时要注意下面的无效纳税区间的影响。
2.6 避开年终奖无效纳税区间的节税策略
如果年终奖数额增加到或超过某个临界点时,使得对应的纳税税率提高一档,如从3%提高到10%,随之纳税额也相应地大幅增加,这时会出现一种特别的情况,就是年终奖数额增加“一小步”,纳税额却提高“一大步”、“得不偿税”的情况。
在无效区间内,多发反而少得,例如发放年终奖420000元,个税为103995元,税后316005元,发放年终奖420001元,个税为123245.3元,税后为2967557元,多发1元年终奖,税后少得了192493元,所以选择年终奖筹划时,一方面要避开无效区间,另一方面应尽量选无效区间的起点减去1后的余额作为年终奖最佳金额,如18000元、54000元、108000元等,因为按照这些金额适用税率将较低。
27 用足国家税收政策的节税策略
国家规定的个税税前优惠扣除项目汇集如下:一是独生子女补贴;二是托儿补助费;三是冬季取暖补贴,夏季防暑降温费;四是按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标准缴纳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五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等;六是生育妇女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生育保险办法,取得的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属于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七是个人与用人单位因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相当于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八是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难的地区、贫困地区捐赠的,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捐赠额。
上述优惠政策有很大的节税空间,只要是符合国家和当地财税法规规定的名目和额度范围以内的部分,都可以在税前扣除或采取符合规定的发票报销的方式节税。
28 综合考虑企业整体税负
【关键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金融保险业
内控自评是一种为了保证组织既定目标的更好实现,由企业自上到下、全员参与,依据一定标准,运用风险分析的方法,对本企业所设计的内控合理性以及内控实施的有效性(即内控的效率和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缺陷提出相应改进方案的过程。
一、我国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内控自评报告分析
(一)样本公司的选择
目前,我国上市的保险公司共有四家,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人寿。本文将以四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2011年和2012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分析对象。除新华人寿为2011年上市外,其他三家公司2008至2012年报中均有独立的内控自评报告。
(二)样本公司内控自评报告分析
1.报告的范围、主体和时间
首先,从范围看,样本公司均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要素对本企业内控进行评价,但披露详细程度不同。除新华人寿对每一要素的披露较为详细外。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仅有笼统概括,并没有分类的详细说明。其次,从主体看,样本公司的报告主体均是公司的董事会。最后,时间方面,样本公司在评价报告中都明确说明评价的时间为年度1月1日起至报告期末。
2.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1)董事会内控责任声明
样本公司在评价报告中都做了关于董事会内控的责任声明,如: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本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2)内控自评的依据
样本公司除依据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以及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及《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财会〔2010〕11号),保监会《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保监发〔2010〕69号)等内控相关规定外,还结合自己的具体规定对内控状况开展自评,如《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办法》,《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手册(试行)》以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评估办法》规定的程序。中国人寿还执行了萨班斯法案404条款;而新华人寿在2012年全面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实施工作,正式了统一的内控评价手册,更新了内控实务手册。
(3)内控自评的程序和方法
样本公司基本都遵循了评价依据所规定的程序,包括:制定年度内控评价方案、组织成立各级内控工作评价组、实施现场评价工作、识别认定缺陷、编制年度内控评价报告等。但在评价过程中所用方法不尽相同。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类似,都建立了内控自查和内控稽核独立评价流程。中国平安通过加强项目管理、过程管理、质量复核,固化项目方法和程序,对评价结果分类等,规范工作的开展。通过内控系统完成内控评价的发起、测试、汇总、复核、审批、整改追踪、结果分析等工作,整体工作流程及底稿通过该系统实现。管理层自评工作分计划、主数据更新、自评测试以及整改汇报四个阶段进行。内控稽核独立评价分审阅管理层自评结果、独立测试、整改汇报及报告四个阶段开展。中国太保通过明确评价方式、频率、覆盖面、方法和程序、评价结果分类等内容,对工作的开展进行规范,使内控评价结果更符合企业内控基本规范的要求。自查和评价过程中,采用了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适当方法,广泛收集公司内控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中国人寿在评价过程中,采用访谈、穿行测试、控制测试等方法,采取建立样本库并从中抽样的方式执行内控评估,检验公司内控的有效性。为确保内控评估工作的效率效果,总公司每年初开展内控评估试点工作,选择一家省级分公司,通过研讨修订及实地验证的方式对上年度内控评估模板进行修订,各级公司根据修订后的模板执行本年度内控评估工作。上述模板明确了样本库要求、抽样要求以及评价步骤、关注要点。此外,为确保抽样的准确性,公司建立了统一的抽样平台并下发随机抽样工具。新华人寿综合运用访谈、询问、观察、检查等方法,收集公司内控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的证据,对公司内控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测试,包括穿行和控制测试,填写评价工作底稿,分析、识别内控缺陷,经最终确认得出评价结果。针对发现的内控缺陷制定相应整改计划或方案并推动后续整改工作。
(4)内控缺陷的认定与披露
样本公司均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关于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结合多种因素,研究确定了适用本公司的内控缺陷具体认定标准。中国平安2011年的内控自评报告,披露了与非财务报告相关的内控缺陷情况均为一般缺陷,可能导致的风险均在可控范围内,对公司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并且已认真落实整改;2012年则披露不存在重大缺陷。新华人寿在评价报告中披露公司未发现重大缺陷,指出了一些其他缺陷,并制定详细整改措施;在2012年的评价报告中还包括了对上年度已发现缺陷的改善情况。中国人寿在2012年简单披露公司未发现报告期内存在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并未对详细情况或一般缺陷做出说明。但中国人寿2011年度的报告和中国太保的内控自评报告中并未披露内控是否存在缺陷。
(5)董事会签章
内控报告的责任主体为董事会,其应在经会议通过后的评价报告上签章,表明对内控报告的可靠性负责。样本公司的报告首页均有董事会签章。
3.披露格式
规范的报告格式,有利于信息使用者进行搜集、分析和比较。经过2007年到2012年的发展,四家样本公司披露格式不断完善。新华人寿的内控评价报告最为详细、合理,总共分为八个部分,一总体情况、二评价依据、三评估范围、四评价程序和方法、五基本情况、六缺陷及认定情况、七缺陷整改措施、八内控有效性结论。中国人寿较为详细,分为七部分,一董事会声明、二内控建设工作情况、三总体情况、四评估范围、五程序和方法、六缺陷及认定、七整改情况。中国平安的内控自评各部分为,一整体情况、二评估范围、三评价方法和程序、四缺陷认定标准、五有效性结论,不像新华人寿和中国人寿内容详细、分类具体。而中国太保两年的内控评价报告过于简单,第一部分为总体情况,第二部分为评价程序和方法,其中写到了缺陷认定标准。
(三)样本公司内控自评报告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金融、证券、保险业企业内控信息披露的要求比一般公司更为严格,其内控自评报告理应披露得更为规范、具体。但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当前我国上市保险公司内控自评报告还存在诸多问题。
1.披露主体缺失。使得内控自评报告无法确认责任归属,或无法保证内控按相应规范有效地设计实施。虽然,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明确披露主体为董事会,但缺乏对内控设计及其运行的概括性描述和评价,基本是宣传自身内控建设的成绩,很少指出内控中尚存的缺陷或需改进之处。
2.公司只披露有效的内控措施,对无效的或有缺陷的避重就轻,不披露或者少披露。
3.报告格式不规范,缺乏统一性。内控自评报告多采取“作文式”,报告内容缺乏条理和重点,影响信息使用者的使用。
4.信息量差异较大。如,新华人寿披露的内容较多,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次之,中国太保披露的内容最少。
二、完善的建议
应从内控自评报告的范围、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加以完善。
1.报告范围。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范围是仅限于会计控制,还是应扩展到内控的各个环节。我国证监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中的对此的提法与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提法存在差异,必将导致各企业披露的不统一。建议将披露范围限定在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控方面。
2.报告内容。应至少包括以下四方面:(1)明确董事会和管理当局对内控及出具内控自评报告的责任。(2)企业内控情况的简要描述。(3)对企业的内控制度设计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的说明,其中须包括内控是否有效的结论(下转第23页)(上接第20页)性意见。如企业内控在某些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应进行披露,并专项说明拟采取的纠正措施,同时保证除了已披露的重大缺陷外,不存在其他重大缺陷。(4)对所依据的内控标准或规则框架进行说明。
3.报告形式。证监会应对内控自评报告的形式做出规定,以便信息使用者进行搜集、分析和比较。
4.披露形式。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在强制性披露发挥监管的同时,也应对自愿性披露给出指南,以引导上市公司披露。并不断完善市场环境,给上市公司进行自愿披露提供动力。这样既可提高内控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也可以引导企业将内控作为自律要求。
5.明确法律后果。在相关规范中明确违反规则将导致的法律后果,为处罚提供法律依据。
6.建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据此对上市公司的内控自评报告评分,每年对外公布一次评价结果。以帮助投资者解读内控自评报告,促使上市公司不断提高报告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爱玲.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体系的构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
一、金融保险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调研不细,学生分配岗位不明
从保险技术角度讲,由于多数院校没有过硬的专业基础,在毕业生面对所有的财产险公司和所有的寿险公司情况下,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我国保险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有下列特点:其一是人才数量相对不足,其二是人员素质总体偏低,其三是人员结构亟待优化。随着外资金融保险机构的进入和民族保险机构的境外拓展,保险市场急需大量金融保险专业技能型专门人才。市场需求强烈的四类人才包括:保险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保险专业技术人员、保险销售骨干和评估人。保险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既要懂得理论又要了解具体的实务,作为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刚参加工作不可能就能得到这个职位。如果想从事其它三类人员的工作,具体的岗位是什么,需要承担哪些工作?具体来说,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公司都要涉及展业、承保、核保、查勘定损、核赔、风险管理咨询、职业培训、客户服务、保全服务等相关业务岗位,那么这些岗位的具体职责是什么,了解不细,致使专业课程设置不系统、不科学,教师引导学生的就业方向不明朗,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具体,学生在离校时,对保险行业的认识就比较模糊。
(二)培养目标、学生考核缺乏专业特色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既懂专业理论又能具体操作的实用型人才,具体到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素质全面,适应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具备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实务经营能力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对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的培养,应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有的高职院校没有把培养目标具体到金融保险专业上来,对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如何培养认识不到位,对金融保险专业缺乏细致的专业培养规划,专业课难以与保险行业要求的从业人员的从业能力相对应,学生考核只注重保险行业的一般知识,忽视保险行业的专业技能,难以适应保险行业对学生的专业要求。
(三)专业教师团队人数不够,努力方向不明确
金融保险专业,有它自身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来完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金融保险专业的教师团队。金融保险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是这个专业的标志,这些课程应该由研究这一问题的专业教师来承担。但现实问题是:有专业,有学科,缺少专业或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的教师团队,缺乏统一的理念、统一的口径、统一的专业方向,没有针对如何提升金融保险专业的教学水平而同心协力。有的院校原来有从事这一学科的专业教师,但迫于这一学科的学时太少,不得不同时担任其它学科的教学任务,主要研究方向上受到了影响;有的院校缺少这一学科的教师,引进教师迫于提升学历、职称的压力,无暇顾及这一学科的具体应用以及这一学科的发展动态,研究方向显现出盲目性。
(四)学生实习欠缺,不能客观了解保险业的业务实际
金融保险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实践性教学环节要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一定比例。目前,有的高职院校并没有把学生实习作为教学的必备环节,即使安排了学生实习的时间,也没有精心地去组织,放任自流,由学生自己支配实习的内容,因而主动到保险行业实习的学生大约只能占金融保险专业全部毕业生的四分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只顾及如何完成自己计划好的教学内容,没有把讲授的知识与保险的从业情景结合起来。学生在校三年,没有与保险从业人员接触的机会,没有保险爱心与责任场景的再现,再加上媒体对保险纠纷的报道,致使学生不全面地认为:保险从业人员都是那样为被保险人服务的!那么这些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站到保险圈外人一边,不会选择保险行业来就业。因此,在现在这个保险圈外人对保险评价不高的大环境下,不注重实习,也就等于学生在选择保险行业就业的渠道上设了一堵墙,自然达不到高职院校拓展就业渠道的目的。
二、提升金融保险专业就业对口率的建议
为了把金融保险专业办成学生和家长满意,以及用人单位认可的专业,以提升就业对口率,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1.教师团队成员培养。金融保险专业既需要专业带头人又需要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必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学科带头人应对本专业主干课程有深入研究,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经历要丰富,教育改革与质量意识要强,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有较全面地把握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普通高校,有高学历与高职称,但没有在第一线工作的实践经历,势必会影响到专业教学。因此,院校应与保险公司搞好协作,选派教师到保险公司顶岗实习,要求学生认知保险行业,应从金融保险专业的专业教师开始。
2.教师团队成员专业思想的统一。金融保险专业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精神,将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岗位挂钩。教师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从学生就业去向上明确保险业每个岗位的职责所在以及对从事这些岗位人员的要求,明确自己所承担的专业课对相关岗位的价值及作用,因材施教,以团队的协助精神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任务。
(二)主干课程的设置
在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不多的情况下,应该抓基本,从上述最关键的岗位上进行突破,设置好专业课程。具体来说,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公司的岗位就是一个最关键的岗位之一,因为展业是保险业发展的瓶颈,保险市场需求强烈的人才中就包括保险销售人才。如何培养销售人才?因具体的业务不同,销售人员所具备的知识也不同,就销售财产保险而言,因财产保险业务相对比较集中但风险因素比较复杂,所以从主干课程的设置来讲,应把《企业风险管理》与《财产保险》这两门课对应起来;就销售人寿保险而言,因人身保险业务相对比较分散但风险比较有规律,所以从课程的设置来说,应把《保险营销》与《人身保险》这两门课联系在一起。有的院校设置了《金融企业风险管理》而没有设置《企业风险管理》,这说明课程的设置只注意了保险的金融属性和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管理,而忽视了保险的服务属性———为客户的风险管理服务,致使学生在保险展业能力的培养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企业风险管理》《财产保险》《保险营销》与《人身保险》这四门课,不仅体现了保险专业的特色,适应保险销售岗位,而且对于保险公司的其它岗位的知识能力迁移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上述四门课的开设将直接影响着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后续发展。#p#分页标题#e#
(三)把专业思想贯穿到教学全过程
金融保险专业教师通过顶岗实习,深入了解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工资待遇、行业发展,变成一个保险圈内人,将会使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产生老师是保险圈内人的感觉,有助于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再将保险人员的从业能力分解成知识、技能、素质,并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开发设计各门课程。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的特点来授课,不同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启发式、引导探究式、情景模拟式等富有启迪、创新作用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提出的对保险行业评价的问题,客观、公正地分析,让学生对保险从业人员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评价,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让学生得到与金融保险专业对应的某一目标岗位应具备的从业能力,既显示了金融保险专业的特色,又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还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思想,何愁学生和家长对金融保险专业不满意,用人单位不认可呢?
(四)精心组织学生实习
高职院校应以“协议合作、互惠互利”为原则,利用保险公司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根据学生可能的分配去向,与各地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需要。这不仅能让学生的书本知识与现实结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来选择保险行业就业的一种策略,真正体现了双向选择。保险行业到底是好还是坏,为什么保险圈内人评价保险行业好,只有让学生亲临其境,与保险圈内人交流,融入保险公司的氛围,让他们耳闻目染,学生才会理解保险从业人员为什么对保险行业评价好,对自己的工作心气足,从而坚定自己的专业思想;同时学生在实习当中,还能结合保险公司的业务实践和保险公司运营管理的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完成毕业论文。保险公司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经考核确定学生的工作岗位,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挑选自己中意的学生作为后备人才来培养。所以,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的实习环节,与保险公司签订学生实习协议,按生源规划实习基地,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实习。这不仅能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而且也体现了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向选择,提高就业的对口率,实现高职院校扩大就业的目的。
【关键词】产业关联度 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系数
一、引言
金融保险业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与相互推动,而具体到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上更是错综复杂。一方面,金融保险业联结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成为各部门之前的桥梁;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又是提升金融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与地位的重要支撑。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险业在量与质上的双向提升,各种新兴的事物如互联网金融等的出现,保险与各产业之间的渗透与交融更为深入。在经济“新常态”与保险发展新时期的背景下,对我国金融保险业与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是以我国金融保险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是对其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以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主要是对我国投入与产出表的数据进行处理。而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局官方网站的数据统计栏,主要数据包括了2002年、2007年、2010年42行业的投入产出的相关数据。
三、产业关联度衡量指标
本文根据目前主要衡量指标,选取了四个常用的产业关联度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的指标说明如下文。
(一)完全消耗系数
(二)完全分配系数
(三)影响力系数以及感应度系数指标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这两个指标主要是用来表示某一产业部门在一国民经济体系中地位的衡量指标。某产业部门的这两个指标都较大时,就证明了这一产业部门在这一国民经济体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也证明了其在国民经济中无与伦比的地位。
五、产业关联度实证分析
通过产业关联度相应的衡量指标以及方法对我国2002年、2007年和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我国金融保险业相应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相关指标值以及相关指标的排名,并通过此计算出了我国金融保险业的产业地位、前后紧密联系的产业,具体的实证结果如下可得。
(一)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分析
通过对2002年、2007年以及2010年这三年相关指标比较分析可得,我国金融保险业影响力系数较低,但感应度系数较高。影响力系数从2002年的0.732590,到2007年的0.612711,到2010年0.616969,小于1,而其排名分别为37,39,38,综合比较可知在我国41个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在近十年时间的影响力系数排名均很低。上述实证结果说明了我国金融保险业在整体上对其他产业部门的拉动作用较小,并且处于停滞状态,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与提升;而我国金融保险业的感应度系数从2002年的1.9909993,到2007年1.129557,到2010年的1.166794,大于1。在整个行业的感应度系数的排名中,我国金融保险业排名分别为10,14,12,在所有的41个被研究对象中金融保险业的排名相对靠前,这说明我国金融保险业总的来说对其他各产业部门的支撑与推动作用还是比较大的,但这一状态在近十年的时间中依然徘徊不前,没有进步。
(二)产业关联度分析
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是通过对2010年完全消耗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的计算来说明具体哪些行业与我国金融保险业前向、后向关联最紧密。
通过上述图1、图2,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与我国金融保险业前向联系最紧密的主要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与金融保险业前向关联度最高的是社会福利业,其次是文化体育业,再者是化学工业,其次是信息、计算机行业。有上述结果可知,排名前四有两个是服务业,两个是第二产业。
第二,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后向联系最紧密的最为主要的是第二产业。其中,除去排名第一的金融业与自身的联系外,水的生产与供应、计算机通信行业、电力行业等都属于我国垄断竞争行业。
综上,我国保险金融业的影响力并不大,我国金融保险业对其他行业的拉动力不大;但是我国保险金融业的感应度比较大,说明了我国这也就说明我国金融保险业在整体上对其他产业部门的支撑作用较大;而通过上述的保险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分析可知,我国金融保险业与其他任何部门的前后关联度都很低,与其他产业的前后关联度比较均衡,带动效应不突出。
参考文献
[1]张文君.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江西金融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研究[J].江西科技示范学院学报,2008,(6).
[2]魏明.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浙江金融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企业经济,2013,(3).
[3]何德旭,姚战琪.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金融研究,2006,(5).
[4]郑珍远,郑颖,陈晓玲.中国金融保险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金融论坛,2013,(3).
关键词: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嫁接
2005年,中国的保险行业逐渐放开,主体迅速增加导致对人才需求陡增,人才已成为市场主体站稳脚跟、快速扩张的关键。到2008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比2002年增加68家,保险业管理人员达到7.6万人,保险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7万人,保险营销员从2002年11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01万人。调查数据表明,保险业的人才储备非常匮乏,各个岗位的人才供需严重失衡,供和需之间的比例约1:4。高素质、复合型的保险人才,尤其是投资、精算、理赔等人才极为短缺,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
一、保险行业目前的人才现状及其成因
保险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需求越来越高。随着业务的发展,保险业内涌现了大量技术含量颇高的产品,需要多层次、各方面的人才。市场主体在人才培养上缺乏战略眼光,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长期采用拿来主义的选人政策,没有培养出众多懂管理、善经营、具有敬业精神的专业人才,如今面临着人才短缺和从业人员专业技能退化的窘境。目前保险市场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全国各类高校培养出的学生;二是从其他行业转向保险业的人员;三是原来保险行业的存续人员。这三部分人员在数量构成上呈橄榄球状,即学生和原有存续人员较少,其他转行人员较多。
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由于保险人才培养体系滞后。全国仅有不到50家高校开设保险专业,每年保险专业毕业生仅在2000人左右,成人高等教育保险专业几乎空白。各院校保险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有关金融、投资、税法等与资金管理相关的课程很少。保险教育守成有余而创新不足,难以满足我国保险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其二,学界与业界的联系和沟通不足。目前中国保险教育存在两难:一方面,保险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工作难觅;另一方面,保险企业人才难求。原因在于学界和业界相互脱节,保险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保险教育与保险业发展和保险经营规律不吻合。其三,保险教育的面太窄,国民保险知识普及程度较低。目前我国保险教育出现了一些偏差,表现在:重学历教育轻继续教育;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轻基层业务人员素质教育。中小学生保险教育基本上是空白,保险教育缺乏广泛的基础。相当多的保险从业者缺乏专业知识,要么跑街乱敲房门,要么扫楼闯办公室,要么托人找关系,有损保险业形象。另外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保险企业需要的所有人才并不是保险专业的学生都能胜任,一些理赔查勘、计算机、财务等专业性强的岗位往往需要其他相应专业的人才,而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保险专业以外的学生很少开设保险课程,这就导致了这些人到保险企业工作以后,难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保险企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加大了保险企业自身的培训压力。最后,缺乏统一的培训制度,培训市场混乱。蓬勃发展的保险业对保险继续教育、业务培训的需求日益增大,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和培训产品纷纷涌入市场,由于出发点和水平的限制,很多机构只能提供保险营销、组织和管理等边缘性的保险教育培训,核心业务的培训很难涉及。参加保险培训的人员水平不一、基础不齐,难以设计和安排课程。
二、高职院校的金融保险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由“工业经济”逐步迈向“知识经济”,可见,高新技术在各个经济领域广泛运用,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只有统一思想,加强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提高金融保险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把个人教育和培养生存能力真正落到实处。因此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积极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改善技能型人才结构,促进劳动者就业,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的教育体系。
一、科学的定位与培养目标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基础。准确定位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是河北省较早开办金融保险专业的高职学院之一。我院金融保险专业自2006年创建以来,我们一直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原则,按照复合型和应用性人才要求,以河北省金融保险业为依托,以石家庄及周边地区金融保险行业为辐射区域,培养和输送中高级金融保险人才。按照这一定位,我们确定了金融保险人才培养目标,这就是培养适应我国保险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要求,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养,掌握金融保险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外语和计算机技能全面,具有市场营销、理财规划能力和业务办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在各类金融、保险企业从事金融保险业务“社会需要、行业认可、企业能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加快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保障。专业培养计划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实施专业教育、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性指导文件,也是组织专业教学的基本依据。为了办好金融保险专业,几年来,我们贴近现代金融保险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托我院财会优势,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规格上积极探索,根据“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实践、培养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在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从2006年第一个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来,先后六次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修订。为了使专业培养计划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大胆摸索和改进制定培养方案的方式,改变“闭门造车”的固有思路,即在制定本专业培养计划时,不仅借鉴兄弟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先进的教育经验,同时对河北省尤其是石家庄地区的金融企业进行多轮深入的调研,还邀请金融保险业的专家及高管人员参与我院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研讨会,广泛听取他们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尤其是对金融保险业的人才规格要求和最新人才需求的信息,进一步完善本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另外,根据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完善教学方法,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强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教学内容,从而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加贴近金融保险行业发展和保险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专业实践平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金融保险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金融保险业务时间训练平台。首先,将社会调查、专业认知、金融保险专业业务流程、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立体交叉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训练,确保了培养质量。其次,构筑三个实践平台:一是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系与河北天宇通信有限公司在我院内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实地得学习保险业务技能和了解金融保险行业提供了稳定性平台,同时通过组建专业实验室,购置金融投资、保险业务教学软件,构筑本专业业务模拟实验平台。二是在现有的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新的实习、实训基地即与石家庄市多家保险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校企互动交流平台。三是努力搭建学生与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交流的平台,即定期邀请实践基地技术人员或行业专家到学院为学生学期授课或作专题报告,使学生能与行业专家或技术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组织学生参与金融机构的一些真实工作场景、业务流程,对于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对本专业的认知度从而提高其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以及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三个实践平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满足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锻炼的需要。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关键环节。课程落后,源于师资的匮乏。目前我院金融保险专业的师资大多来自于本科或研究生刚刚毕业,理论知识丰厚,虽然大部分教师已到企业进行过实践,但是在实践技能操作上还是略差一些,即“不熟悉保险公司、证券、银行的基本业务,怎能培养出适合该行业需求的人才?”所以,我们需制定相应的师资培养政策和计划,加大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的力度,以增强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另外,还要寻找并创造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或技术人员的交流的机会,搭建教师为企业提供服务和解决难题的平台,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长期的工作来落实。同时,建立企业教师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系统方案,以保证企业教师到高校参与教学的数量和质量。当然这就需要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
综上所述,金融保险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以培养学生就有独立创新、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成为深受行业、企业和社会欢迎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刘守义,阮艺华.高职院校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思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110-103;
关键词:保险人;综合金融;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综合金融不仅仅是保险、证券、银行三块业务的拼凑和堆积,而是保险人营销方式的一种综合转变,将保险人以保险产品为主的销售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客户需求的综合金融营销模式上来[1]。在保险人从事综合金融业务的培训体系和内容设计上,可以结合胜任力模型的表达沟通,知识整合,愿景心态以及团队精神入手,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对保险人从事综合金融业务进行全面的培训,在保险人职业生涯规划上,可以结合胜任力模型的成就导向、敏锐力和拓宽视野入手,引导保险人以从事综合金融业务为契机,逐步促进自身超综合金融理财顾问和理财规划师转变。
一、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综合金融业务意愿启动与选拔系统
从事综合金融业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保险人来讲,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综合金融业务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从事综合金融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基于胜任力模型,可以首先应用于综合金融意愿的启动和选拔系统中。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访谈法和问卷法等研究方法,经过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验证了保保险人从事综合金融业务的胜任力模型的可行性及预测性,在实施基于胜任力模型意愿启动和选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客户管理指标
设计一套系统的客户管理流程和工作内容,在保险人日常管理过程中,不断强化其按照这样一套客户管理的流程来工作,逐步养成客户管理的工作习惯,促使保险人认真了解和掌握客户的金融需求,以需求引导保险人产品销售的转变,以需求来启动保险人从事综合金融的意愿。
(二)基于胜任力模型实施保险人从事综合金融业务的选拔系统
将保险人从事综合金融业务的12个胜任力素质设计成一系列的选拔考试题库,文中12个胜任力项目,其需要通过问题来对应试者进行了解,设计问题主要可以结合综合金融业务的特点,其专业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工作的实际绩效来了解,而对于保险人个人意愿和敏锐力等方面的隐形素质的考察,我们可以通过胜任力模型,设计建立面试问题库,举例如下:
1.描述一次你的在寿险展业过程中,客户对保险不感兴趣,而对其他金融服务感兴趣,你是如何处理的?当顾客怀疑你的专业知识是,你是怎样消除顾客的疑虑的?(可考察保险人表达沟通能力,专业知识迁移等)
2.你通常是如何管理你的客户的?详细描述一个你的基本情况,以及他潜在的金融需求。(可考察保险人的客户管理,快速反应等能力)
3.讲述自己遭遇客户拒绝的真实经历,这些经历对你的启发和你真是的感受?(可考察保险人的愿景心态,沟通能力,专业知识技能等)
(三)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督导和面谈评价机制
对于有意愿从事综合金融业务的保险人,保险企业要指派专业的督导,对保险人进行针对性的面谈,面谈的督导除具有相当的技能之外,他必须能够非常有效地利用胜任力模型建立的问题库,探求具体细节,而不仅是泛泛而谈,并要求根据胜任能力来分析保险人的回答,面谈者不仅要发现保险人的优势以及判断他是否有恰当的综合金融背景知识,而且要发现有可能要阻碍他们从事综合金融业务的因素。对保险人从事综合金融业务,保险企业要逐步建立起跟踪记录档案,使保险企业能够真实的掌握保险人在不同时期的能力和素质水平,以便挑选不同素质和能力水平的保险人,参加公司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并对保险人素质结构变化进行跟踪反馈。
二、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一)基于胜任力模型过程考评引导体系
建立在胜任力模型基础上的绩效评价,更多的将公司的督导和考核,前置到保险人从事综合金融业务的过程中,分析优秀的保险人在从事综合金融业务过程中的所体现的胜任力特征,把这些特征梳理出来,建立系统的工作流程和体系,在日常的管理和考评中,要注重对这些关键的工作流程和重点进行跟踪和督促。这样,注重过程的考评引导体系,不仅仅可以造就水到渠成的业绩成果,还可以满足保险人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断地督促引导,促进保险的人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有利于保险人从事综合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2]。
(二)以“客户管理”为例的过程考评体系示范
以“客户管理”这一指标举例说明,我们可以在日常的内勤管理督导过程中加入客户管理的工作流程和重点内容检查,建立如下考评体系
说明:每项指标中,每一个客户分值为1分,每天累计分数。每天0-7分是不合格、7分以上是合格的,7-10分是良好、10分以上是优秀。
(三)以过程考核规范保险人展业行为
从考核项目我们可以看出,在保险人从事综合金融的过程中,加强对于过程的引导,每天按照这样的工作流程,逐步建立起保险人优良的工作习惯。这就改变了销售行业长期以成果论英雄的局面,改变了保险人营销非现场管理的弱点。通过建立系统的工作流程,保险人每天统计和汇报自己的得分情况,让自己清楚了解自己的工作状态。这有利于促进保险人营销过程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三、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的系统
(一)基于胜任力特征现状建立不同层级的制式培训课程
基于胜任力模型建立保险人从事综合金融业务的培训体系,就是要根据胜任力特征,结合综合金融营销的需求和保险人不同群体的素质现状,建立不同层级的制式培训课程,突出培训的重点。首先,将保险人从事综合金融业务的胜任力模型进行指标的细化和具象化,即把主观描述性的胜任力特征,转化为可以用具体数据或者行为测量的行为范式[4]。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主题对应的各类课程,寻找在这些指标特征上做得非常优秀的保险人讲师来进行实战的讲授,让保险人能够对照胜任力模型和具体的优秀代表,深入的查找自身的缺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课程,提高培训的实战性和有效性[3]。
(二)以“客户管理”为例的培训课程开发示范
以“客户管理”这一胜任力指标为例,可开发如下的培训内容:
从表中可以看出,课程仅仅围绕客户管理的指标进行模块化的培训课程设计,课程与课程之间有先后的逻辑关系,是一个标准化的销售流程。
(三)基于胜任力模型检验和评价培训效果
我们还可以关注到,根据胜任力模型建立的培训课程,更多注重保险人内隐性的特质培育,这些区别于外显性特质的能力,具备可迁移性,保证了保险人通过培训,能力保持持续成长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在营销培训实践中,应该将胜任力模型的各个指标项,打造为一个逻辑紧密的培训链条,不应将培训当作一个短期的、孤立的行为,要将其打造成一种长效机制。要持续跟踪保险人在参加系统培训后的掌握与实践运用情况,根据对工作流程的监督和业绩指标的完成情况,运用保险人从事综合金融业务胜任力模型进行检验和评价,充分反馈,及时调整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四、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体系
(一)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素质发展目标
从保险人自身发展来看,综合金融业务背景下的保险人发展方向,应该根据保险人从事综合金融业务的胜任力模型来逐步引导保险人认清自身的现状,努力的方向和未来发展的定位。保险企业可以首先在企业内部根据胜任力模型对保险人进行分级,满足不同胜任力指标的保险人划分为普通保险人、绩优保险人、综合金融个人客户经理、综合金融理财顾问、理财规划师等,保险人在不同层级的素质发展目标的引导下,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发展。
(二)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保险人综合金融认证标准
从保险行业宏观发展来看,可以建立起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保险人综合金融业务认证标准。这样,保险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学习,在工作中加以实践,通过一定的资格考试,获得综合金融行销专家资格。因此,对于有发展潜力的保险人,胜任力模型可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建议,企业可以参照胜任力模型对比保险人的状况,查漏补缺,找到制约保险人发展的短板,根据内容的难度和保险人的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开发规划,定出合理的时间表,促进保险人的成长。
总的来讲,胜任力模型在保险人综合金融业务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从传统意义上讲,保险人综合金融业务营销技能因为个人特质的差异而变得难以传承,因此,在保险人营销技能传承中,基本上采取师徒制,通过成体系的、可测量的胜任力模型,可以简化保险人综合金融业务的展业过程,将优秀的保险人综合金融业务技能能够得以传承和规范,并且通过制式的培训和系统的引导考核体系,将零散而又多样的营销技能系统化、规范化得以传承。从行业整体发展来讲,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保险人综合金融业务能力认证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行业形象和保险人服务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葛声波.浅论我国保险人行为制度的缺陷和完善[J].大众商务,2009,10.
[2]黄英君,傅黎瑶.保险人流失现象探究[J].中国保险,2012,8.
[3]巩天风.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影响和对策[J].商业经济,2010,1.
[4]苏洁.金融理财顾问或成未来人发展方向[J].中国保险,2012,07.
[5]靳芹芹.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保险人激励机制有效性评价――以中国人寿石河子分公司为例[J].市场研究,2013,03.
[关键词]金融危机 企业 现金管理
前言
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是财务,而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现金。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国内一连串的民营企业倒闭事件,被视为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标志。进一步考察其倒闭原因发现,不健康的现金流管理模式拖垮了企业的现金链。因此,金融危机下,稳定充足的现金是企业应对危机、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强化企业现金管理意识,高度重视企业现金管理,才能防范资金风险,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裂。因此,文章探讨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加强现金管理的必要性,并对当前现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一、金融危机中企业加强现金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企业经营的需要。企业对现金的需要是企业自身发展所必须的。其日常经营所需的原材料、工资、缴税、经营费用等方面都需要现金进行结算。当下的金融危机环境中,假如一个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能力,纵有再多的非现金资本,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解决不好现金管理的问题,企业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市场行为,其生存压力将是巨大的。
二是防范风险的需要。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且按一定的规律在运动,有平稳当然也有起伏,而且经济环境因素不确定性强。这些外在原因常常暗藏危机,使企业面临重大的挑战和承担沉重的风险。当市场平稳时,企业承受的外在风险相对小些;但是当市场有较大的波动时,企业就会受到冲击,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短缺的风险。
二、金融风暴环境下企业加强现金管理的办法
金融风暴环境中,现金管理工作一方面就是要合理控制好现金持有规模,确定最佳现金的持有量,使现金管理的总成本最低,以获取最大的长期利益:另一方面做好现金收支管理,合理利用现金资源,加速现金流转速度,提高现金利用率;此外,还应当加强企业的存货管理,健全和落实企业内部现金管理责任制等。
(一)更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培养管理层的现金管理意识
首先,要确立“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现金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其次,企业领导层具备良好的现金管理意识是现金管理的基本前提,这个意识来自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创新,代表着最新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二)确定合理的现金持有量
金融危机中,企业既不能保留过多的货币资金,也不能没有货币资金。持有的现金过多,会降低现金提供的流动边际效益;持有的现金过少,又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各种开支的需要。现金的最佳持有量是金融危机中企业现金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通常都应该根据自身特点确定一个合理的现金余额目标,使现金持有量达到最佳状态。
(三)做好现金收支管理
做好现金收支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力争现金流量同步。尽量使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发生的时问趋于一致,使收支处于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尽可能的让现金的进出相对应,不至于出现入不敷出,或者只进不出的局面。二是合理使用现金浮游量。即从企业开出支票至银行将款项划出企业账户,中间需要一段时间。现金在这段时间的占用称为现金浮游量。在这段时问里,尽管企业已开出支票,但资金尚在企业账户上,企业可以控制好这段时间差,合理使用现金浮游量。三是加速回收货款。在不影响销售的情况下,制定妥善的收账策略,既利用赊销策略吸引顾客,又缩短货款回收时间,加快现金的流转速度,提高现金的利用率。
(四)加速企业的存货流转
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企业必然会减少对外投资活动,因此存货是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主要营业活动与获利来源,营业利润占税前利润的主要部分。存货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并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储存存货需要占用资金和成本的支出。一方面,存货的流量和存量特征将会直接影响到现金的流量和存量(或逆差或顺差),进而影响暂时闲置现金的管理和投资;另一方面,企业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它的存量和流量与生产、销售等业务活动紧密相关。金融危机中,企业普遍受到资本限制,自由现金流量极少,而一个企业核心的发展能力恰恰来自现金流,一旦资金周转不灵往往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五)用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现金管理
科学发展观是用科学方法指导企业财务工作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金融危机中推行企业财务改革的重要指导原则。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企业财务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企业财务工作的各个方面,才能使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现金管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企业财务改革,加强企业现金管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结论
危机时期,企业要做好现金管理的工作,要充分认识现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现金管理放在应对危机的首要工作;同时要考虑市场经济情况、行业经营情况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做好现金持有规模的测算和管理;另外要做好现金收支管理,提高现金使用效率。只有通过各方面工作的协调配合,才能充分发挥现金的功能作用,才能保证企业资金正常供给,保证企业安全度过难关。
参考文献:
[1]李玉树.加强现金流量管理之我见.会计之友,2007;1
[2]张辉.现金流量管理及分析.财会研究,2007;11
[3]思丽妮,陈英葵.树立财务管理新观念提高中小企业理财能力.商场现代化,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