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田径训练范文

田径训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田径训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田径训练

第1篇:田径训练范文

我想信大家都有过第一次吧,第一次弹琴,第一次煮饭,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打篮球,第一次溜冰,第一次……我也有许多第一次,但是,让我记忆最深刻的第一次,还是第一次参加田径训练

那是三年级下学习的一个暑假,我接到学校田径队的一份通知,说是在暑假期间到学校来参加训练,那时的我真是又惊喜又害怕,大家应该都知道,田径队的训练是很苦的,但又是很光荣的,所以我还是去了。

来到学校,看到有许多同学在等候教练员的到来,有的早来的同学已经等的不耐烦了,一起组织起游戏来,我也参加了。直到教练刘老师和陈老师从办公室下来教我们做准备运动,绕臂,扩胸,绕腰,正压腿,侧压腿……在做准备运动的同时,教练还跟我们说:“做准备运动是为了在跑步时不会伤到身体,所以你们要认真地做准备运动。”

做完了准备运动,两位教练让我们做一些基本动作:小步跑,高抬腿,蛙跳,并脚跳,矮人走。每个动作都持续作了好久,弄得我们这些新队员有些支持不住了。我练到后面,头晕晕的,还吐了呢!

这次的训练,都是练基本动作,所以没什么困难,但是,这对于我是一次快乐的体验,这让我懂得了田径训练的痛苦。

第2篇:田径训练范文

关键词:田径;课余训练;运动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校田径课余训练队及全体运动员、教练员。

(2)研究方法。调查法、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

2.现状分析

(1)训练场地器材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我校现有标准400米田径场一块,篮球场13块,沙坑3块,铅球练习区1块,标枪投掷区1块,跳高练习区1块,而且还拥有一个室内训练房,解决了下雨不能在室外训练的问题,训练具有系统性与连续性。器材方面,现有杠铃架2副,卧推架2副,跳板4副,垫子10张,哑铃10副,多功能联合器械1架,跑台3个。可供利用或实用性强的器材不足,一些常规器材因场地的限制,利用率相对较低,严重制约了田径课余训练队的常规训练。

(2)训练队教练的现状分析。我校田径课余训练队教练常年由三位教师担任,其中本科2人,在读研究生1人,均为年轻教师,接受过系统化田径训练的教师仅1人,其余两人均为体育教育专业出身,专项训练的能力和经验有所欠缺。

(3)训练队的训练水平调查分析。运动等级分布为:投掷组三级运动员3人,跨跳组三级运动员2人、三级以下1人,短跳组国家二级运动员1人、三级以下2人,中长跑组国家二级运动员1人、三级运动员3人。

(4)训练队训练经费的现状调查。运动员只有在赛前训练时才享受每人每天5元的津贴,这样使运动员日常训练期间营养跟不上,较低的营养津贴,使平时应有的量与强度上不去,不仅影响了训练,更影响了比赛。

3.影响我校田径课余训练的因素

(1)领导重视、政策保障和制度制约。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政策的保障是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各种制度和政策的倾斜,可解决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后顾之忧,从而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

(2)物质因素。第一,场地器材因素。场地器材是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得以实施的保障,我校场地条件较好,器材有一定程度的老化,使得训练有时候走弯路。

第二,训练经费因素。相应提高运动员训练补贴和赛前训练的营养补贴,均衡良好的营养是确保运动员正常训练的物质基础,津贴按比赛成绩发放,引进竞争机制,可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3)人的因素。第一,运动员的来源。学校在特招运动员时花费了极大的人力财力,按我校常规招生,运动员应有25人。而从二年级开始,便出现运动员流失现象,给学校造成巨大的损失。人才的严重流失,势必给训练队的梯队建设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使训练队的整体水平步入低谷。

第二,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的矛盾调查分析。特招运动员基本上都采取降分特招的形式,这批运动员本来在文化课成绩上与同年级的学生就存在一定差距,再加上课余训练或多或少的影响,使得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的矛盾愈加突出。

第三,教练员队伍。就我校田径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来看,一般情况尚可。教练员必须自修内功,潜心研修本组项目特点,精通该项目训练的一般方法与特殊方法及调控手段,要想提高我校的田径课余训练水平,首先要有一支技术过硬的教练队伍,合理配置项目,增加专业教练人数,方能在各级比赛中百花齐放,取得较好成绩。

4.结论与建议

(1)结论。①场地器材可供训练较少,一部分器械老化严重,缺乏现代化先进训练设备;②运动员流失严重, 训练人员减少,运动员得不到保障;③项目不均衡,人员配置不合理,训练经费较少。

(2)建议。①完善田径课余训练队学习与训练管理的调控机制及“一条龙”训练机制;②以学校行政拨款为主,拓宽多元化训练经费来源;③根据比赛成绩,对运动员设定不同程度的奖励机制,提高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第3篇:田径训练范文

一、听力障碍的田径训练

 

1.听力障碍的田径训练主要包括基本功练习和耐力训练两方面。主要有正确跑的姿势、摆臂自然、身体的协调、腿的摆动与奔跑、弹跳练习、灵敏与速度,还有些辅助练习,如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后踢跑、压腿练习、踢腿练习、增强肺活量练习,这些都属于田径的基本功训练。辅助练习就是30米加速跑、蛙跳、连续前滚翻、后滚翻、单脚、双替跳、轻力量练习。

 

2.基于学科的特殊性考虑到特殊儿童的具体特点,我们可以将同一项目分不同阶段完成。如50米快速跑,分起跑、途中跑、冲刺三个阶段。可采用不同的起跑方式:站立、蹲踞式、半蹲、自然开立、前后开立、有力量的脚在前支撑等;起跑要求频率快、步幅小、含胸、摆臂幅度大、节奏快;途中跑要挺胸抬头步、幅大摆臂大、跑直线、大腿带小腿小腿、积极前摆、前脚掌着地,另一只脚自然向后折叠后摆,为前摆积极做充分准备;冲刺用最大速度冲过终点。起跑做加速,那么途中跑速度要均衡,冲刺跑速度要达到最大,用肩或胸冲过终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学生起跑时跑不起来,途中跑就达不到应有的速度,就没有办法冲刺。还可分阶段减少跑的距离,如30米练习10米以内的起跑,先自然站立起跑,快速摆腿摆臂,多练习几遍,尝试不同的起跑方式,看哪种最适合自己,以便于做加速跑。跑的过程中,精神要饱满,跑时要往前冲,不要左顾右看,影响成绩。通过训练培养学生比赛的心理、对抗的心态,还有拼搏的意志与信心。

 

二、脑瘫障碍的田径训练

 

敖云波,他是一位脑瘫田径运动员。开始来的时候,他晃晃悠悠地走。看到他的时候,我问他:“家住哪?”他说:“阿里河。”“家里有谁?”他说:“妈妈、爸爸、姐姐、弟弟。”他在很小的时候腿、脚、手和别人就不一样,说话也不灵活,自理都很困难。我问他喜欢什么,他说喜欢足球,当时我很惊讶,这样一位学生怎么用脚踢足球呢?我试着跟他踢足球。他晃晃悠悠地把足球用左脚踢出去,我当时很震惊。之后每堂课我都给他球,让他自己踢,等其他学生做完了准备活动,再跟他一起踢。同学会有意无意地传球给他,让他踢球,他能跟大家一起活动,感到很高兴。他还试着上间操,大家也不笑他了,且都投给他鼓励的微笑。他也开始站排了,试着做徒手操、广播操,身体的协调性越来越好,从走着踢发展到了跑几步踢。他跟我训练从最基本的动作开始,动作技术一点点的学,他已经努力去做了。以前在家时他从来不会跑,这无疑是生命的进步。练习一段时间后,他学会了蛙跳、兔蹦、单脚跳、连续跳,还可以做障碍跳。这些练习,不仅增强了他身体的协调性,而且也大大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他在训练中也更加刻苦了。脚磨破了,他并没有停下来,仍然在坚持。我也严格要求他,在跑动中指导他的错误动作,静止时指导和改进技术动作。他听力好,但说话不行,右摆臂右摆腿都不协调。在训练中我加大了他的右摆臂,提高了他右摆腿的动作幅度,让他试着改变技术动作,而不是逼迫他改变技术动作。他的进步是惊人的,在比赛中不断取得好成绩。

 

三、特殊教育中障碍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

 

在训练特殊教育中的障碍运动员时,要多与他们沟通、交流,谈想法、谈体会、谈感受、谈难易度,主要通过手语、口语、肢体语言和用情感交流的方式方法,用心灵的幽默感动他们,使他们达到身体的放松,生理、心理的放松以及身体机能的放松,从而为今后的训练做好准备。一名好的运动员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观念、新的思考、新的创举,要想发展就要把旧的东西砍掉,重新捋顺自我,要有耐心,从人品、思品、质品、德品、身品、体品、心品、理品上都要好好思索。我们要设法打开运动员丰富的想象力、观察力、注意力,强调最后的输赢不是目的,要学会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不要选择追求一种理想的结果,要脚踏实地的跑好每一步,增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运动员的平衡协调反应,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心理上要多注意沟通、交流,没有语言就从形体、肢体语言入手,眼睛、表情都能说话,训练他们丰富的表现力,彰显他们的个性,充分了解他们,制定个别化的训练目标,让他们更好的成长,成为适应社会的公民。

第4篇:田径训练范文

摘 要 青少年是田径运动后备人才的重要储备。因此,青少年的田径训练是培养、选拔高水平田径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田径运动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关系为出发点,在结合心理素质和身体机能的基础上,阐述了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特点,并对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提出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 青少年 田径 训练量 训练强度

一、引言

田径是世界上最为普及的体育运动之一,同时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运动项目,正所谓“得田径者得天下”。作为奥林匹克运动最古老的竞赛项目,田径一直以来以其“速度、耐力、高度和远度”的特点,充分践行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青少年是田径运动优秀人才储备的重要载体,青少年的田径训练更是培养、选拔高水平田径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原因,青少年的田径训练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根据青少年身心发育的特点,消除田径训练中的不利因素,探索全新的田径训练方法,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青少年田径运动的发展水平,成为摆在青少年田径训练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关系

田径训练过程中,训练完成的时间和距离决定了训练量,完成的速度和效率决定了训练强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训练量将有效保证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空间范围内,使运动员长期处于田径竞赛的状态中。另一方面,充分且必要的训练强度可以增强运动员身体和心理的紧张感,有效保证运动员田径运动的兴奋点。

然而,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并不是越大越好,简单的增减训练量和训练强度都将直接影响到田径运动的训练效果。过分地强调训练量而忽视训练强度,会使训练无法突破现有状态,从而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难以实现质的飞跃。过多地倚重训练强度而减少训练量,会使运动员难以保持一个平稳的训练状态,加剧运动员身体状态的起伏,失去了量的基础。因此,正确把握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关系对于田径训练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只有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在科学合理的训练模式下共同作用,训练的效果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体现。如跳高运动的最好水平是2米,那么,安排训练时,就应以2米或适当超过2米为标准进行强度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刺激后,其身体机能就会不断适应这个强度水平,并且感觉越来越轻松。此时,再逐渐配以训练量的增加,则青少年的跳高运动水平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特点

青少年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通常情况下,青少年的年龄范围为14-28岁。这个阶段,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运动系统和运动机能还不完善,心理素质和身体机能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因此,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处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达到竞技技能提高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还处在不断调整变化过程中,试图简单地通过增强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方法从而达到竞技机能提高的目的并不可取,甚至是有害的。

事实上,青少年的田径训练必须在结合青少年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严格遵循提高田径竞技技能的运动规律。由于青少年群体的年龄跨度较大,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亦应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对于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应该采取训练量较大、训练强度较小的训练方式。对于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应该采取训练量较小、训练强度较大的训练方式。这样才更符合青少年身体机能的增长,符合田径训练的运动规律。

四、对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思考

提高青少年的田径技能,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是最关键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全部。正确规范的指导思想、因地制宜的训练模式、科学有效的检验方法,配以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有机结合,青少年的训练效果才能够得到扎扎实实的提高。

首先,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训练原则是提高青少年田径技能的前提。青少年的田径训练应坚决杜绝急功近利、盲目追求成绩的错误指导思想,应根据青少年现有基础和水平科学引导,保证田径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保证训练的数量和质量。另外,不能片面地追求运动成绩,从而忽视对运动保护的重视。更不能简单强调青少年的身体训练,从而忽视心理训练。

其次,因地制宜的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是提高青少年田径技能的基础。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对田径运动训练负荷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负荷的变化亦应是循序渐进的。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宜采取负荷较小的训练模式,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宜采取负荷较大的训练方法,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最终达成预期的训练目标。

再次,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有机结合是提高青少年田径技能的关键。青少年田径技能提升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田径训练,而田径训练最主要的载体就是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有机结合将在心理上和身体上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和能力,从而达到提高青少年田径技能的最终目的。

最后,科学有效的检验方法是提高青少年田径技能的试金石。田径训练的间接目的是提高身体素质,但直接目的却是参加田径比赛。所以,要以比赛作为检验田径训练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试金石,将训练和比赛结合起来。通过比赛,查找田径训练中的缺点和不足,每次比赛后都能够做到对技术和经验的科学总结,以此作为改进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的标准。

五、结束语

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是青少年田径训练最主要的载体,是提高田径训练效果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训练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田径训练的运动规律,坚持科学有效的训练模式和训练方式,做到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效率,从而提高青少年的田径技能。

参考文献:

[1] 叶向东.浅谈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观念的创新[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2(11):110.

第5篇:田径训练范文

摘 要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以及体育现代化趋势的突显,田径运动训练以及发展逐渐趋于现代化和先进性,并呈现出新特征。田径运动训练逐渐完善并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训练体系,不断吸收融合和应用着新思路和新策略,不断促进现代田径训练的发展和繁荣。本文主要对现代田径训练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促进现代田径训练的新发展。

关键词 现代田径 训练 特征 发展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体育现代化趋势的突显,我国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不断加深。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十分普及。田径运动训练和发展在体育事业现代化的推进下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并且逐渐呈现出新的特征和新的发展趋势。田径运动训练也逐步形成一定的体系,不断融合、吸收和运用现代化田径训练的思路、策略和手段,有效的提高田径训练的质量和效率,促进运动员田径技能的完善和丰富,进而提高现代田径训练的有效性和体育事业的繁荣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对现代田径训练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旨在提高运动员专业素质,促进田径运动长远发展。

一、现代田径训练的特征

(一)强度训练,提高身体机能

由于田径训练需要巨大的运动量和身体负荷,因此田径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要求较高。为了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必须对其进行强度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加大训练量就目前而言已经不适宜,因此加大训练的强度和运动量的强度是现代田径训练的一大特征,以便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更好地适应田径运动的需要。

(二)专项训练,重视关键技术训练

田径运动是一项集合走、跑、跳、投等多种运动形式于一体,以快、高、远的情况决定专项训练的效果运动。所以现代田径训练更多的重视专项训练和关键技术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有针对性和最突出重点的对运动员进行关键技术训练。田径运动最为突出和关键的特征是速度,因此,专项速度训练尤为重要。

(三)素质训练技术化

现代田径运动是是运动员不断挑战身体极限和运动极限的运动,运动员必须具备极高的身体素质。素质训练技术化首先突出的是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训练,在保证运动员身体素质较高能够适应先进技术训练后再对运动员进行技术训练。素质训练是运动员能够有效掌握和运动先进技术的基础和重要前提。而技术能够不断促进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完善和优化。现代田径训练技术主要是完整练习,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实效性。

(四)强化心理训练

现代田径训练将心理训练的比重大大提高,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心理训练主要针对的是运动员的训练中和比赛中的心理状态问题,有效的心理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将自身状态调整到最佳,以便适应田径训练的高要求和田径比赛的环境以及一些突发性情况。传统的田径训练没有将赛前的心理训练作为重点,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不佳。现代田径心理训练逐渐提高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的调整和训练,提高田径运动员的整体状态和实力。

二、现代田径训练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田径训练理论现代化

现代田径训练理论随着田径运动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创新,并且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有效的促进田径训练的繁荣。第一,科学选材。现代田径训练理论在不断研究和分析中发现科学选材是提高现代田径训练水平的关键。具有良好的科学训练材料,才能够对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素质和技术。第二,专项训练。现代田径训练理论研究发现田径训练必须以专项训练为主,运动员才能够真正获得训练的成功,在进行训练手段的选择和完善中也要有效结合专项训练进行。第三,因材施教。现代田径训练理论将因材施教,即根据运动员个体的差异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作为训练理论的一个突破点,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素质。第四,科学技术应用。现代田径训练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要求先进技术的辅助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运动员找到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素质和技术的提高。

(二)现代田径训练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田径训练理论的完善和创新,现代田径训练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训练实际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具体表现在:第一,科学训练。现代田径训练的发展要求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时要以科学化为原则,不仅仅要求训练技术的科学化,还要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控制、管理和辅助。科学训练时现代田径训练的重要发展,也是田径运动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二,训练强度显著增加。现代田径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负荷的要去逐渐增加,因此在训练时对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和训练质量的要求逐渐增加,以便适应田径赛事的发展要求。第三,重视心理训练。现代田径训练将心理训练提上重要的训练日程,因为田径运动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极高,并且为了有效的应对田径赛事的各种环境和一些突发事件,运动员必须具有极强的心理素质。第四,将反兴奋剂运动进行到底。现代田径训练要坚守运动宗旨和运动内涵,反对不正当的运动竞技。

三、总结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现代化的繁荣,田径运动和田径训练也要不断适应和满足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要求,有效的对运动员进行田径训练,重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并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促进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和田径运动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白桂芳,王春华.现代田径运动特征和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体育.2013.17(28):96-97.

第6篇:田径训练范文

关键词:小学;田径短跑;思路

一、重视田径短跑训练中的体能训练

短跑运动的距离较小,用时较短, 比赛十分激烈,经常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运动员的体能是影响竞技类运动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现如今的田径运动项目中,最看重速度与体能的竞技运动是短跑。短跑这个项目的核心与主导都是测试参赛运动员的体能素质,运动员只有拥有高水平的体能,才能获胜。如今的竞技类运动都在不断发展进步,尤其是短跑运动,若是没有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很难提高运动员的短跑速度,有时速度反倒会下降。所以,教师要制订详细、有效的训练计划,训练短跑速度若是只靠训练百米跑步或者加强身体素质锻炼是不够的,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以及负荷量,通过这些提升竞技水平。运动员要加强练习,要有足够的体能去挑战该项目。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只有结合速度、柔韧、协调、力量、耐力的训练才是有效的,才能避免客观因素影响,发挥出体能训练在短跑运动中的关键作用。

二、合理安排训练方式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情况,以一周或一个月为周期,制订出具体的、合理的训练计划。要在平时训练中,多观察学生,记录每个学生的训练情况以及各项素质,同时根据记录内容不断调整与完善训练计划,使每个学生能够进行高效的、能够挖掘自身潜能的训练。

小学生爱玩、好动,在进行田径项目训练时,先要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要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才能让学生积极参加田径训练。开展运动训练的初衷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提高体育水平,其基础是塑造人,教育人,培养人。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我国那些能吃苦、能拼搏,为了国家荣誉不断努力的运动员的例子。也可以举学校里优秀学生的例子。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机会,并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教师在班里可以组织学生比一比各类项目成绩,让每位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引导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为校争取荣誉的思想观念。

教师应该把游戏融入训练中,可以把一些运动量大、活动范围广、能锻炼学生各项体育能力、有趣的游戏当作训练内容。例如,开展足球比赛、“斗鸡”“老鹰抓小鸡”、蛙跳接力训练,这些游戏学生都比较熟悉,很快就能领悟动作要领,在玩耍的过程中就能学到知识,提高自身体育能力。

三、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学生训练强度

在临近比赛前,教师要调整学生的运动计划。训练量要比平时的适当减少。但是同时要提高训练要求,要让学生做到“量少质优”。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参赛项目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在完成基本训练后,学生要练习、巩固自己的项目。教师还要以三天为一个期限对学生训练情况进行检测,若是在这期间学生发挥得没有之前好,也是比较正常的,不要因为学生的测试成绩不如以前,就让学生进行无法承受的训练。

四、重视调整学生的心态

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教师在日常训练中要不定期考查学生的能力,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让学生看淡比赛结果。在进行比赛时,教师要顾及每一个学生的感受,合理分配比赛人员,安置好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开始比赛前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向上,比赛过后,如果参赛学生失败了,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而是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灰心、不气馁,以疏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如果参赛学生取得了胜利,教师应尽可能当着全体学生的面,表扬、鼓励参赛选手,不断调整学生的心态,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运动技能逐渐成为比赛的重点,短跑运动员的胜利只在那短短的几秒,而决定胜败的关键就是学生的日常训练。因此,合理有效的训练方式对小学生的短跑竞赛是至关重要的。运动员的差异在于人的体质和训练方式的差异,只有采取正确有效的训练方式,才能确保学生在赛场上发挥出最好水平。

参考文献:

第7篇:田径训练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田径训练 、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某些运动损伤与运动训练有密切关系,带有运动专业和技术动作特征,运动损伤的发生给运动员的学习、训练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的会造成终身祸患。在强调“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今天,对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有利于防止运动员运动损伤,使运动损伤减少到最小机率;有助于教练员按时、按量完成训练计划、训练任务,提高青少年业余田径训练水平。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2009—2011年田径运动员84名,年龄12—18岁,运动损伤人数31名。2.2研究方法由教练员按照统一设计的表格内容向校医及损伤运动员了解情况进行填写,并进行统计处理。

12-15岁年龄段运动损伤率比16-18岁年龄段高,说明初中比高中损伤率高。原因:一、初中生自我保护意识差,对有关运动损伤知识的了解不多,思想麻痹,随意性强;二、初中业余田径运动员处在学习专项技术动作初期,极易对技术动作把握不好,易引起损伤;三、初中生的骨膜、骨质比较脆弱,易受伤。说明损伤的原因有对运动损伤思想不重视、随意、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规范、场地器材不觌范、运动量过大、过度疲劳。在这些原因中,来自运动员自身的占35.48%:由于教练员训练安排考虑不周的占29.03%;还有22.58%是由于训练条件差造成的。看出运动损伤部位中下肢部分占74.19%;腰部占12.9%;肩部和其他也部位占12.9%。田径运动员以跑、跳为主,所以肩部和其他部位损伤较少,但是,田径训练中由于项目的特殊性,还是应加强腿部力量和柔韧性的训练,尽量减少下肢部位的运动损伤。发观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以挫伤和骨膜炎为主,占48.39%。原因是由于田径以下肢活动为主:另外近两年来,因为场地改建,观有场地不规范,也是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看出学生在训练之外,受伤人数虽然比平时训练时少,但也占19.35%,这说明学生在训练之外不注意自我保护,造成运动损伤,从而对训练带来不便:参加比赛期间损伤率为12.9%,这个数子对于中学生业余田径运动员采说,参加赛次较少,但比赛所发生的运动损伤机率相对而言也是较高的;其中的原因,一是由于运动员紧张,压力大;二是比赛中运动强度过大,这与平时教练员的训练也不无关系。另外在易恢复的损伤性质里,擦伤最易恢复,扭伤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易恢复。急性是关节韧带扭伤,慢性为髌骨劳损。田径运动员多半是急性扭伤。

4.预防措施和建议

运动员损伤是教练员、体育教师及运动员都不愿意看到的事实。在运动实践中,积极预防运动员的伤病是教练员、体育教师和运动员共同要做的事情。

4.1要经常对运动员进行安全教育4.1.1要教育运动员注重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单单是提高肌肉的温度,它的作用还在于克服人体的惰性,保证人体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加强体内新陈代谢的过程,减少肌肉活动的粘滞性,提高肌内的力量和弹性,促进关节囊内滑液的分泌,使关节的活动范围加大,因此训练和比赛前的准备活动非常重要。要让运动员认识到做好准备活动对于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明确准备活动的内容、活动的范围、活动的强度和运动量,发挥做好准备活动的真正意义。

4.1.2要教育运动员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兴奋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7.1%的运动员是因为控制不了自己而受伤的,这些运动员又全部是19岁以下的青少年运动员。因此,教练员要经常对运动员进行教育,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兴奋性,以减少无谓的伤害。

4.2要注意对运动员进行身体训练身体训练是基础训练,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适宜的身体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为更好地掌握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打好基础,同时还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如果发生损伤也可以降低损伤的严重性,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再损伤。

4.3适宜的场地和设备对跳远运动员来说,鞋的适宜程度意味着损伤危险的高低。不适宜的鞋将引起脚的应力损伤或结构变形,不适宜的鞋还能导致力学关系的紊乱和姿势不正确,产生肌肉、关节功能障碍。因此,要降低运动员所穿的鞋大小合适,鞋的缓冲性能和控制脚的性能良好。另外,训练场地的硬度、弹性要适应;跳远的起跳区域坚实而平整;落地区(沙坑)的沙子要松软并无杂物;力量训练(特别是大力量训练)要有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

4.4要加强对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培养运动员需要对训练和比赛进行必要的心理准备,以降低损伤的危险。首先,心理教育要以预防为主,教育运动员对新、难动作在思想上要有足够的重视,对比较危险的动作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完成,对相对简单的动作或练习也要保持一定的警觉性。其次,对已经受到伤病的运动员也要进行心理教育。因为,伤病不仅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伤害,而且也会对运动员的心理造成伤害。受伤的运动员经历着沮丧、恼怒,挫折和疼痛,伤病越严重,恢复期越长,情绪不安的可能性就会加重。

4.5训练方法要科学,运动量的安排要合理,确保必要的休息和恢复运动训练的实验证明:运动量安排得不合理,不但不能迅速提高运动成绩,而且还会造成运动损伤。过大过激的运动量超过了人体运动器官和组织器官的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训练容易引起运动员的身心疲劳(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因为疲劳与神经中枢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如果得不到较好的休息,其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将会明显下降。表现为训练时注意力不集中,警觉性减退、防御反应迟钝,从而成为运动员产生运动损伤的诱因。因此,运动量的安排要合理,运动量的大小与增减,既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又要因人而宜,因时而宜。要给运动员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以进行必要的恢复。4.6加强运动员对运动损伤思想重视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运动损伤对身体的危害,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能够避免的运动损伤。4.7加大体育设施投入,进一步规范场地器材,经常性地整修场地器材,减少由于场地器材不规范所造成的运动损伤。4.8中学业余田径教练应加强对运动损伤的认识,合理安排训练。教练员应适宜安排运动量、加强业余田径运动员易伤部位的训练(加强力量和柔韧性)、调整好他们的比赛状态、正确指导运动员参加比赛。对于每一次训练和比赛,都应让运动员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对于初中业余田径运动员不宜过早、过多进行专项训练,专项训练必须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进行。

第8篇:田径训练范文

1.“全面化”运动训练理论。以“体能”为基础、以“超量恢复”为手段的“大运动量”、“二元论”运动训练理论,对我国传统运动训练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运动训练的系统性来看,“二元论”训练目的在于发展其“功能素质”,之后再与专项技术结合,构建“训练大周期”,从而达到提高运动(能力)成绩的目的。这就是“全面化”的训练理念。

2. “专项化”、“一元”训练理论的提出。该理论认为:在本质上体能和技术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因而,“元因素”只有一个,并非两个。“一元论”认为运动能力(在竞技体育运动中,运动能力直接表现为竞技能力)取决于有机体的结构状态,是人体的整体功能。一切围绕专项,根据专项(技术)的需要来发展身体(体能),最终实现以提高专项成绩为目的,这就是“专项化”的训练理念。

3. “全面化”和“专项化”训练理念的比较。“全面化”的训练理念把“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训练”大体上对半分开,在“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专项成绩必然会出现大幅退步,这首先就经历了一个“人为”的成绩倒退阶段。

“专项化”的训练理念反映了机体生命有序状态,促使人体有序状态向着所期望的目标方向发展。所以促进“专项化”进展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是“专项化”训练理念的关键所在。孙海平教练把“专项化”的训练理念分为:专项训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和一般身体训练,并使之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特别是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都与专项训练紧密结合,专项需要什么就练什么,专项不需要的就不去浪费时间和体力。再加上专项素质强度的不断提高,所以刘翔用五年的时间在雅典实现了突破,并且能够把运动状态始终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二、年度大周期向按月、按周的小周期转变

1.年度大周期理论的不适应性。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是由前苏联的马特维耶夫于上世纪提出的,上世纪50-60年代前苏联的全年分期训练理论与大运动量分期调整强度的训练方法传入我国,从田径到其他体能类、技术类项目影响深远。这种训练把一年分成三个时期,准备期训练强度从40%左右往上走,准备期中期训练量达到最高,开始减量,这个过程中训练强度慢慢加强,进入比赛期,训练量会减到很少而强度达到比赛强度,赛后训练强度和训练量都全面降下来,进入调整过渡期。这个理论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对世界竞技体育训练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训练理念的创新和现代竞技体育赛事的增多,这个分期理论已经不适应现代竞技体育训练比赛的发展了。据统计世界男女前10名运动员全年的比赛次数,有的一年要参加十几场高水平比赛,有的高达二十场左右,并且要求运动员要在全年保持一个高平台的竞技状态。很显然全年任何时候都要拿出良好而稳定的成绩,依靠传统的训练理念和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的。

2. 年度大周期向按月、按周的小周期转变。面对现代竞技体育多赛事现状,全年单周期这种训练理论,已是一种少、慢、差、费的理论,效率太低。现在德国专家创造出板块理论,即以几周为一个小板块的训练,集中解决几个问题。多周期的安排,小周期的安排,实践证明效果很好,效率很高。重新划分训练周期从目前情况和国外一些优秀运动员来看,全年都可以安排比赛,高水平运动员全年比赛可以达到几十次,把这个比赛作为训练的一个部分,或是一种延伸,融入整个训练过程中。

三、 大运动量、低强度模式向高强度负荷模式转变

第9篇:田径训练范文

基于学科的特殊性考虑到特殊儿童的具体特点,我们可以将同一项目分不同阶段完成。如50米快速跑,分起跑、途中跑、冲刺三个阶段。可采用不同的起跑方式:站立、蹲踞式、半蹲、自然开立、前后开立、有力量的脚在前支撑等;起跑要求频率快、步幅小、含胸、摆臂幅度大、节奏快;途中跑要挺胸抬头步、幅大摆臂大、跑直线、大腿带小腿小腿、积极前摆、前脚掌着地,另一只脚自然向后折叠后摆,为前摆积极做充分准备;冲刺用最大速度冲过终点。起跑做加速,那么途中跑速度要均衡,冲刺跑速度要达到最大,用肩或胸冲过终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学生起跑时跑不起来,途中跑就达不到应有的速度,就没有办法冲刺。还可分阶段减少跑的距离,如30米练习10米以内的起跑,先自然站立起跑,快速摆腿摆臂,多练习几遍,尝试不同的起跑方式,看哪种最适合自己,以便于做加速跑。跑的过程中,精神要饱满,跑时要往前冲,不要左顾右看,影响成绩。通过训练培养学生比赛的心理、对抗的心态,还有拼搏的意志与信心。

二、脑瘫障碍的田径训练

敖云波,他是一位脑瘫田径训练运动员。开始来的时候,他晃晃悠悠地走。看到他的时候,我问他:“家住哪?”他说:“阿里河。”“家里有谁?”他说:“妈妈、爸爸、姐姐、弟弟。”他在很小的时候腿、脚、手和别人就不一样,说话也不灵活,自理都很困难。我问他喜欢什么,他说喜欢足球,当时我很惊讶,这样一位学生怎么用脚踢足球呢?我试着跟他踢足球。他晃晃悠悠地把足球用左脚踢出去,我当时很震惊。之后每堂课我都给他球,让他自己踢,等其他学生做完了准备活动,再跟他一起踢。同学会有意无意地传球给他,让他踢球,他能跟大家一起活动,感到很高兴。他还试着上间操,大家也不笑他了,且都投给他鼓励的微笑。他也开始站排了,试着做徒手操、广播操,身体的协调性越来越好,从走着踢发展到了跑几步踢。他跟我训练从最基本的动作开始,动作技术一点点的学,他已经努力去做了。以前在家时他从来不会跑,这无疑是生命的进步。练习一段时间后,他学会了蛙跳、兔蹦、单脚跳、连续跳,还可以做障碍跳。这些练习,不仅增强了他身体的协调性,而且也大大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他在训练中也更加刻苦了。脚磨破了,他并没有停下来,仍然在坚持。我也严格要求他,在跑动中指导他的错误动作,静止时指导和改进技术动作。他听力好,但说话不行,右摆臂右摆腿都不协调。在训练中我加大了他的右摆臂,提高了他右摆腿的动作幅度,让他试着改变技术动作,而不是逼迫他改变技术动作。他的进步是惊人的,在比赛中不断取得好成绩。

三、特殊教育中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