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英汉翻译范文

英汉翻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英汉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英汉翻译范文

关键词:英汉翻译 表达方式 忠实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223-01

1 英文对同一事物的表达方式的不同造成的错误

1.1 词性错误

很多同学在英文写作时只注意所选词的词义,而忽视了该词的词性,造成用词错误的发生。

(1)My friend doesn’t afraid of dogs.

(2)His father adviced him not to fight with anybody.

例句1)把形容词误用为动词,而例句2)把名词误用为动词。这是由于基础不牢,对一些常用词不认真考证,导致用词的错误。

1.2 词形错误

在英文写作中经常会出现遗漏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形态,还有关于名词单、复数的错误,这是因为在汉语中,汉语的名词一般不分单、复数,也无可数、不可数之分,主谓间也不存在数的关系,谓语没有第三人称单数的问题,由于中英文用词这明显的区别,在英文写作时会写出这样的句子:

(1)There are many sheeps on the grassland.

(2)She look after 3 children.

例句(1)中,sheep被当作可数名词,其实它不可数名词。例句2)中,look应为第三人称单数looks。

1.3 虚词错误

英语虚词包括冠词、介词和连词,冠词和介词在汉语中根本就不存在,用错的几率很频繁,而唯一在汉语中可以对上号儿的连词显然起到了很是深远的负迁移的作用:

(1)He arrived Beijing yesterday.

(2)I bought the dictionary in 1980s.

(3)Although it is raining, but I go to school all the same.

在例句1)中,arrive是不及物动词,其后一定要用前置词in或at,所以arrive后应加in。例句2)中,英语中“…年代”前必须用定冠词,所以应改为“in the 1980s”。例句3)中,由于受到汉语“虽然…但是…”结构的影响而出错,所不同的是在英语中although…but只能用一个。

1.4 语境不同所选词也应不同,这是又一个易出错的地方

语境不同,用词也应不同,语境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用词,因此在写作时必须要选用适合上下问的词语来选词,如不注意语境对选词的影响,就可能因用词不当而写出前后矛盾、不合逻辑的句子。

May I open the gate?The are in the room is too close.

此句从上下文看,说话者gate指的是房门,应该用door才合理,而gate指的是“院落的大门”,不符合上下文的表达。

2 翻译界在翻译的标准问题上很难达成共识,但有两条标准是大家所公认的忠实、通畅

所谓“忠实”,首先是指译文必须准确如实的传达原文的内容,对原文的意思既不能随意歪曲,也不能任意增减。内容除了指原文中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道理,描写的景物以外,也包括作者在叙述、说明和描写过程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感情。“忠实”还指对原文风格的如实传达。译者者不能随意改动原作的风格面貌,如原作是口语体,就不能译做书面体;原作是粗俗的文体,就不能译成高雅的格调,也就是说,译者不能用自己的风格去代替原文的风格。

2.1 有些译者过分拘泥于原文的字面形式,译文晦涩难懂,不知所云

汉英翻译中,“忠实原著”一向是第一要求,是多少年来翻译理论和实践一直围绕的中心。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呼吁想要告诉大家对翻译的仅仅“忠实”已经满足翻译要求。《外国语》1998年第3期所载《从梦想到现实:对翻译学科的东张西望》一文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文中引勒菲弗尔语曰:“忠实只不过是多种翻译策略里头的一种,是某种意识形态和某种文学观结合之下才导致的产物。把它捧为唯一一种可能的、甚至唯―一种可容许的策略,是不切实际的、徒劳无益的。”文章作者据此及其他一些类似论点得出结论:“忠于原文不是理所当然的、唯一的标准,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绝对正确的标准。”

2.2 译者可否选择百分之三十、五十、七十的忠实

翻译的出现是出于文化交流的需要。在这一点上,完全可以把它比之于向国人介绍西洋绘画、西洋音乐,或者相反,把中国画或者中国的民族音乐介绍到国外去。无论这种介绍活动的其他目的怎样,在一个首要的、根本的目标上它们是一致的:向文化的接受者呈现原作的本来面貌。在这个起点上要求的是绝对忠实,我们并没有“百分之三十、五十、七十”的选择。

这时“忠实”就意味着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完完全全、不多不少的再现。但是我们无法把翻译与介绍绘画、音乐的类比坚持到底,其根本原因在于,两者所使用的媒介不同。钱钟书先生早就指出,“我们该辨清,假使绘画的媒介(medium)是颜色线段,音乐的媒介是音调,那末诗文的媒介不就是文字,是文字和文字的意义;假使我们把文字本身作为文学的媒介,不顾思想意义,那末一首诗从字形上看来。只是不知所云的墨迹,从字音上听来,只是不成腔调的声浪。”

到这时“忠实”就成了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缺乏客观性就缺乏可操作性。

但是,翻译的“忠实”标准并不是如此就能被轻易否定的。在实践中,人们可能牺牲一部分“忠实”,但这往往是为了保证更大部分的“忠实”能够实现,仍然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忠实”。事实上,―旦放弃对于忠实的主观追求,译者就没有理由停止在“百分之三十”,而会走向百分之十、百分之五甚至更少。对忠实的追求是维持原文与译文之间联系的纽带,这根纽带一旦被切断,也就无从被称之为译文,翻译也就随之不复存在。

第2篇:英汉翻译范文

关键词: 语言差异 理解 表达 结构差异 翻译腔

引言

一百多年来,汉语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还没有哪一种语言像它这样成为人们在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进行修葺的对象。翻译一直都是或者说越来越成为人们修葺汉语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其中,通过由外语到汉语的翻译(尤以英译汉为典型代表)而产生的“翻译腔”表达方式对汉语语法规范的冲击尤其显著(潘文国,2008)。

语系的不同使汉语和英语在语言表达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这种差异往往给翻译活动造成很大的障碍,译者无法顺畅流利地将翻译出译文,尤其是长句难句。“翻译腔”是翻译实践当中的常见病,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称之为“translationese”。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把“translationese”翻译成“翻译腔”,并加以解释,说明这是“表达不流畅、不地道的翻译文体”和“佶屈聱牙的翻译语言”,也称之为“翻译体”、“翻译症”,这类译文生硬、难懂,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该避免的。为避免这一问题,译者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从差异当中优化翻译。

一、英汉语言的结构差异

(一)词法差异

英汉语言差异涉及面很广。从词法层面上表现形式比较复杂。这里,本文从词汇形态变化、语势等语言结构方面来说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

1.词汇形态的变化

英语的词汇有形态变化,例如,动词有人称、时态、语态、情态和语气及非谓语的变化(不定式、分词等),名词有格和数的变化,许多词汇还有因为添加前后缀引起的词性和词义的变化等。英语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表示句子丰富多彩的语言关系和逻辑关系。汉语基本没有形态变化,它主要靠词语、词序及暗含的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因此在翻译英语的形态变化时,汉语一般用加词或变换说法的办法来表示,如时态要加“正在”、“已经”等字样,分词有时要译为短语等。汉译英时,应把汉语的时态、语态、情态、语气等用英语的形态变化表达出来。

另一方面,虽然汉语不能用词汇的形态变化来表示时态,但却有几类时态词,如前置的时态副词(过去、刚刚、已经、现在、将要等)、附着的时助词(着、了、起来等)。译者应擅于使用这些时态结构助词来表示原文的时态意义。汉语倾向多用动词,英语则倾向于多用名词和介词,冠词是英语所特有的一种词性。

2.语势

英语多静态语势,而汉语多动态语势。由于英语常用其表达能力很强的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等在谓语动词引导下进行组句,因此英语的静态语势不可避免。而汉语组句主要依靠动词或动词词组来造成动态语势,因此,英译汉时多要把英语的静态语势译为汉语的动态。如:“Water works for weight loss.”此句只有一个动词“work”,而译成汉语则需要用三个动词:“饮水有利于减肥。”

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变化差异不仅包括上述两个方面,两种语言在词语的搭配方面、词语的修辞色彩及词类方面也有诸多不同,译者也应多加注意。

(二)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基本句式结构都会有主语+谓语+宾语,但仔细对比起来,两种语言在句法上有很多不对应现象,语言句式结构仍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语序上的不对应现象

英语简单句的语序排列为:主谓+谓语+宾语+方式状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其中时间状语也可放在句首。而汉语简单句的语序排列为:时间状语+主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谓语+宾语。

比较英语与汉语简单句语序的排列,比较大的一个的差异就是方式状语的位置。在英语中方式状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除特殊的表示强调外)置于动词之后,而在汉语中方式状语只能放在动词之前,如,英语句子“He suddenly disappeared.”或“He disappeared suddenly.”都是译成“他突然地失踪了”。另外,在句法功能上起定语作用的短语或从句在汉语中通常前置,而在英语中则后置。某些副词,如频率副词“总是”、“经常”、“通常”在汉语中的语序是固定的,常置于动词的前面,无论是行为动词还是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如:“他经常帮助我们”、“他总是能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在英语中其语序则要取决于动词的类型,频率副词须放在系动词和情态动词及助动词之后,但应放在行为动词之前。如,“He often helps us.”“He can always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

2.叙事推理顺序

英、汉句子叙事、推理顺序大部分情况下是相反的。中国人表达事物多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大到小进行叙述。不仅语言如此,文化艺术、经济活动等方面亦如此,也就是说,中国人擅于具象思维。西方人恰恰相反,他们擅于抽象思维,认为思维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的客观事物,讲究“人物分立”,人能够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因而进行叙事推理时总是先概括后分解、先表态后叙述、先总结后事例、先整体后细分、由果到因、由小到大等,这也是两种语言在主题意识和客体意识方面的差异。英、汉在时间和地名的叙述顺序差异可为例证。

3.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形合”是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而意合是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形合依靠句法结构过细反映西方重形式逻辑、重实证的思维模式,而意合依靠语义贯通反映了汉民族重内省和体悟、表达简约而不重逻辑的思维模式。对于形合和意合的把握有益于英汉互译的操作,译者应仔细揣摩源语和译入语的“形”、“意”差异,对于译文的语言结构和逻辑关系重新调整,符合其本质的差异性。

二、翻译腔现象例析

(一)翻译腔例析

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完全对等的语言成分只有少部分,而且少得可怜,很大部分是有差别的,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注意中文是如何表达某个思想或者概念的。但难就难在这需要译者思考、琢磨,而有些译者通常图省事,所以才有“翻译腔”的问题。

1.翻译腔在“词义对等”方面的表现

在译者进行翻译实践过程当中,运用工具书字典等是必须的,但是也不能全靠字典的解释,而应根据原作的上下文,充分注意到两种语言习惯来进行意义转换。译出的东西,虽然在字面上不是个个对等,但在整体意义上却得以完美表达。进行翻译时,得靠“语感”,要根据语段中所描述的情景,以及上下文的语气和气氛,来斟酌译文的字句。

例1.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如果译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玫瑰与刺”,这样读起来就让人不知所云了,“roses”和“thorns”确是玫瑰和刺的意思,但在此句话中,根据上下文来看,显然指的是生活中的甜与苦、或者幸福的生活与不顺的经历。因此,应译为:人人都有乐与苦。

例2.Jane was forced to smile completely,for a moment;and the smile partly remained as she turned towards him,and said in a conscious,low,yet steady voice,...

此句选自《爱玛》中译本。原译:简再也忍不住了,笑了起来。等转身对他说话时那笑容还挂在嘴边。她以清醒、低微而稳定的声调说:……,从字面上看,conscious,low,steady三个字的确是清醒、低、稳定的意思,但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是说话人心里明白、沉着冷静的意思。译者张经浩在新译中把这句译为:……她心中有数,然而不慌不忙地低声说:……

词典上给出的汉语很少与原文完全等义,许多连原词的某个义项都不能包含,译者在翻译过程当中应加以注意。

2.翻译腔在“句法对等”方面的表现

英文的句子可以很长,有时一个句子就是一个段落,是常有的现象。在翻译中,由于受某一句型结构的限制,中文译文往往显得太长,缺乏汉语特有的韵律,会让读者喘不过气来,读来完全没有汉语中的那种自然流畅。

例1.Rocket research has confirmed a strange fact which had already been suspected there is a“high temperature belt”in the atmosphere with its center roughly thirty miles above the ground.

译文1:用火箭进行研究已证实了人们早就有过怀疑的大气层的一个中心在距地面约30公里高空的“高温带”的这种奇怪的事实。

译文2:人们早就怀疑,大气层中有一个“高温带”,其中心在距地面约30公里的高空。利用火箭进行研究后,这一奇异的事已得到证实。

对比两个译文很容易发现,译文2读起来要比译文1顺畅许多,因为它更符合汉语句子的基本组织规律,即以短句为主,多停顿断句,注重文气节奏。译文1则读来令人有接不上气来的感觉,带有浓重的翻译痕迹,属于典型的翻译腔译文。这是一个典型的英语句子,看起来很长,实际上是个简单句,主谓很清晰,译成汉语时应该译成松散的分句,这样才符合汉语的句式特点。简单来说,英语结构紧凑,汉语结构简练明快;英语句子结构复杂多变主要是由于连接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以及各种短语和从句的存在而造成的。所以在英语长句汉译时要先弄清楚原文的主干后,将英语的树式结构转化成汉语的竹式结构。

(二)消除翻译腔

要消除“翻译腔”,既忠实于原文,又清楚地表达出目的语,并非是件简单之事。消除“翻译腔”涉及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既然“翻译腔”是由理解不到位和表达不当所致,那么,在英汉翻译中,只要努力钻研原作,充分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摆脱其表达形式的束缚,掌握英汉语言及思维的主要差异,并对汉语运用自如,就能使表达符合汉语习惯,消除“翻译腔”。首先,译者必须具备四种基本素质:掌握双语,了解两种文化,熟悉一种或几种专业的基本知识,同时还有必要了解相关翻译理论知识,如翻译标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某一具体文本,译者在理解与表达两方面都得下工夫。一方面,在动手翻译前,译者必须仔细研究原文,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原文的文体特征、原文的读者群等。另一方面,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者要找准自己的译文所针对的群体,了解他们的一般教育水平、语言特征等,尽量用读者的语言来再现原文的精神。同时,还要灵活运用常见的翻译技巧。

三、结语

西学东渐以来,有心之士一直在讨伐洋腔洋调――欧化汉语。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翻译家思果,在《翻译研究》的引言中说:“谁也不能否认,目前的翻译已经成了另一种文字,虽然勉强可以读懂,但绝对不是中文。译者照英文的字眼硬译,久而久之成了一体,已经‘注了册’好像霸占别人的妻子的人,时间一久,反而成了‘本夫’,那个见不到妻子面的可怜的本夫,却无权回家了。”他不但指出了译文“翻译腔”的问题,而且形象地指出了此问题的严重性(徐灵,2002)。

所以要消除英汉翻译中的“翻译腔”,只有努力专研原作,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熟悉和掌握英汉民族思维和语言表达差异,使用符合汉语的习惯表达,才能使译文流畅自如,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

当然,在努力消除“翻译腔”的同时,译者也应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不能不加辨别地一律否定带有异国风味的译词、译句和译文。一些译自外语的词语、句子及修辞手法,生动活泼,明确通顺,新颖有力,可以传神达意,中国读者完全可以接受。比如,“―家”、“―化”、“―度”、“―性”和“反―”、“超―”、“双―”等从英语后缀词和前缀词当中在译成汉语过程中为汉语所吸收的。

参考文献:

[1]蔡慧萍.英汉语言的不对应现象与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J].外语教学,1999,(2).

[2]冯彤.“翻译腔”例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4).

[3]胡晓.英汉语言结构对比与翻译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07,(8).

[4]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1).

[5]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6]肖萌,孙作顶.关于消除“翻译腔”的几点思考[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2).

第3篇:英汉翻译范文

历史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每个国家都有着各自的历史制度、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历史语境,翻译不仅需要体现译本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历史定位,联系文本作者的历史性,还需再现其在新文化当中的认可度,将译本确定在一定的历史性地位中,使处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目的语读者能感知同样的阅读及审美效果。例如,英语中有“tomeetones Wa-terloo”这个说法,被译为“受到失败和挫折’,熟悉西方历史的人都知道“Wa-terloo”是拿破仑惨遭失败之地,又如,中国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下,有了“鸿门宴”这个历史典故,如果译者对此不甚了解,仅仅将这一词简单地译为Hongmen Feast,将会误导读者,使之认为这仅仅是一般的宴席,而无法准确理解个中涵义,达不到翻译的良好效果。中西方各自的历史文化多以成语或短语的形式流传下来,例如,汉语的“三顾茅庐”“完璧归赵”“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东施效颦”等,多为动宾式、连谓式、对偶式,英语的“bum ones’s boats”“Achilles’heel”“stickto one’s gun”等,多与人称有关,更注重对个人功绩的宣扬。译者只有准确了解译本所负载出的历史文化及其历史底蕴,掌握各自的表达技巧,例如汉翻英时尽量运用人称指代,英翻汉时注重用主动动词,从而使译本更具内涵性,更为准确。

风俗习惯对翻译的影响

在漫长的人类进程中,不同的民族形成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不同的风俗习惯也影响着语言的运用,中西方时常会运用不同的事物来表达相同的语用意义。例如,汉语文化习惯视虎为百兽之王,有“虎踞龙盘”“龙腾虎跃”等,而英语文化习惯将百兽之王颁给狮子,有诸如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the lion’s share(最大份额)等说法,可见,中西方在风俗习惯上,分别将“虎”和“狮”寓意为百兽之王。又如,汉语将猪视为愚蠢的象征,而英语也有俗语as stupidas agoose,这里的goose是鹅,与汉语的“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由于中西方风俗习惯上的差异,相同的词语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例如,中国习惯赋予“龙”这一动物以超凡的神力和智慧,认为龙是万兽之首,善于变化,能兴风唤雨,利万物,我国古代更是将其视为皇权的象征,帝王自明为龙,皇帝使用以龙作为装饰图样的器物,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可见龙在我国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然而西方文化中,视“龙”为一种凶残的魔鬼,认为龙是一种巨型怪兽,凶猛异常,破坏了很大,象征着邪恶势力,在圣经故事中,魔鬼撤旦被称为the greatdragon,即大龙。英语有俗语“plant dragon teeth”,是挑起战争的意思,源自希腊神话中,国王种下的龙牙长成了许多互相残杀的武士。西方还有不少有关英雄斩杀恶龙的情节,可见龙在西方人看来是非常邪恶的,恨不得诛之而后快。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区分中西方不同的风俗习惯用法上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意味,才能在充分了解文化背景下准确地翻译。例如,上个世纪的经济迅速发展的四个亚洲经济体: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考虑到中西方风俗习惯上的差异,这个词译为英语是“Four Asian Tigers”,即“亚洲四小虎”,而并没有直接译为“FourAsian Dragons”。

第4篇:英汉翻译范文

关键词:英汉翻译 翻译转换 层次转换 范畴转换

一、引言

20世纪以来,西方各国的翻译活动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各种翻译理论研究也逐渐兴起。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兴起,西方翻译界开始对“翻译转换”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背景下,Catford(1965)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作为其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首次在他的翻译代表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翻译转换理论。该书以微观语言学为基础,提出了“翻译等值”这一中心概念,并就翻译的其他各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虽然本书出版于几十年前,但是Catford将语言学成果应用于翻译研究,从新的视角来探讨翻译研究,使得翻译研究更加具有科学性。本文将基于Catford的翻译转换理论,详细探讨翻译过程中的“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结合具体例子,说明翻译转换理论的可操作性,探索英汉翻译的规律。

二、翻译转换理论

基于Halliday的系统语法和语言层次理论,Catford提出了翻译转换理论。他把“转换”定义为“源语进入译语过程中离开形式的对应”,并提出了两种类型的翻译转换,即“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Catford,1965)。层次转换是指“处于一种语言层次上的源语单位,具有处于不同语言层次上的译语翻译等值成分”(Catford,1965)。基于Halliday的理论,Catford认为语言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次:语法、词汇、词形和语音。由于词形和语音这两个层次之间,或两者中任何一个层次与词汇或语法层次之间的翻译是不可能的,因而,Catford认为层次转换只存在于词汇到语法或语法到词汇的翻译过程中。

Catford(1965)认为翻译可以分为等级限制翻译和不受限制翻译。等级限制翻译即有意把源语与译语的对等语限制在特定的等级上,也就是词对词,句对句的翻译,这种翻译容易产生生硬死板的译文。而在实际中,翻译很少能够保持在一个等级上,如果非要这样,则会造成译文表达不当。另外,不受限制翻译相当于意译,其中源语与译语之间的等值关系可以建立在任何恰当的等级上。一般来说,句子之间存在着等值关系,但在一段文本中,等值关系可以在级阶之间上下转换,而且常常建立在比句子低的等级上(Catford,1965)。在翻译实践中,不受限制翻译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适用的翻译方法,范畴转换就是指这种类型的翻译。因而,Catford(1965)将“范畴转换”定义为“翻译过程中形式对应的脱离”。根据Halliday对范畴的定义和归类,Catford从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和内部体系转换四个方面细致地探讨了范畴转换在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操作。下面将结合英汉翻译实例,从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方面来具体分析翻译转换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三、基于层次转换的英汉翻译

汉语与英语具有非常不同的特点,汉语通常利用词汇手段来表达数、时态、体等范畴,而英语则通常利用语法手段,因此,英汉翻译时常常需要利用词汇和语法之间的层次转换。由于汉语和英语都没有特定的手段来表达“性”这一范畴,下面将主要从数、时态和体三方面来论述层次转换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一)数

数主要是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英语中名词有单复数形式,一般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而汉语名词数的变化则需通过一些词汇手段来表示,因此,英译汉时需将这些语法关系用词汇手段表示出来。例如:

(1)Giving ludicrous appellations...(Washington Irving John Bull)

取一些滑稽的别名

上例中,原文复数“appellations”译为汉语的“一些别名”,其中汉语中的“一些”是原文中“appellation”的词尾“s”的对等语。由此可见,英译汉过程中,译者常常需要将英语的语法形式转换为汉语的词汇形式,汉译英则反过来。

(二)时态和体

英语语法中动词具有时态和体的变化。时态一般包括三种: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体一般分为完成时和进行时。英语运用动词时态和体的变化表示不同的时间、状态、方式、动作等。与之相反,汉语没有时态和体的范畴,动词也不会为了表达时态和体的差别而产生形态上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时间可以由不同的副词来表示。请看以下例子:

(2)...has contributed to fix it upon the nation.(Washington Irving John Bull)

久而久之,这一形象便成了英国人的国民性了。

(3)古代即已形成“溪口十景”。(《奉化溪口》)

The beautiful and picturesque scenery here has made up the famous “Ten Scenic Spots of Xikou”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例(2)中,“has contributed”是英语中的现在完成时,转换为汉语时运用词汇手段表达为“久而久之”。例(3)中,“即已”是汉语的词汇表达手段,意为“从过去一直到现在”,转换成英语时直接用现在完成时“has made up”来表示。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汉两种语言无论是在语音、词形,还是在词汇、语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在实际应用中,英汉翻译通常需要在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之间进行转换。英汉翻译时,译者常常会不自觉地运用层次转换理论来达到使语义忠实于原文的效果。

四、基于范畴转换的英汉翻译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翻译时进行各个等级之间的范畴转换是必然的。下面将从“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和内部体系转换”四个方面具体分析范畴转换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一)基于结构转换的英汉翻译

结构转换指将源语译为目标语时,句子的结构发生变化。这是在所有等级里最常发生的范畴转换,适用于各种等级。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内在差异,结构转换在英汉翻译中十分常见。结构转换存在多种形式,包括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之间的转换、物称主语和人称主语之间的转换、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转换等等。

1.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的转换

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形式,它表示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语态有两种: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一般来说,当强调动作的承受者,不必说出动作的执行者或动作的执行者并不明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被动语态。英语是一种被动语态使用频繁的语言。汉语则不然,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才会使用被动语态。因此,英汉翻译时,译者常常需要考虑到这两种语态之间的转换。例如:

(4)At the gates of the forest,the surprised man of the world is forced to leave his city estimates of great and small,wise and foolish.(Ralph Waldo Nature)

译文一:森林入口处,满脸惊讶的世人被迫抛弃了他的世俗愚见。

译文二:通往森林的大门,满脸惊讶的世人无不抛弃了大小贤愚的观念。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译文一严格地采用了原文的被动语态形式,使用了“被”字句,读起来带有翻译腔,不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译文二则打破原文的形式,将原文的被动语态改为主动语态,比较符合汉语的表达法。

2.物称主语与人称主语的转换

句子的主语可以分为物称主语和人称主语两种类型。“人称主语句”显得较为主观,“物称主语句”显得较为客观。英语多使用物称主语句,让事物以客观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少用人称来叙述;而汉语较多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常常使用人称表达法。因此,英汉翻译时,译者常常需要考虑到人称之间的转换。例如:

(5)The recently established chair in the history,literature,and institu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is to be shared among the several universities of Great Brain,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exchange professorship of sometimes unhappy memory.(Harry Morgan Ayres America and the English Tradition)

译文一:最近在美国历史、文化、制度等学科设立的教授职位,这些教授也会派往英国一些大学讲学,与以往那些令人不快的客座教授职位非常不同。

译文二:美国人最近在历史、文化、制度诸多学科设立了教授职位,这些教授今后也会被派往英国几所大学讲学。这与以往不太成功的交换教授的做法不同。

上例中,译文一忠实地保留了原文的主语“教授职位”,这在汉语中显得不太自然,因为汉语中较少使用物称主语;而译文二将“教授职位”提到了宾语的位置,改用“美国人”作为主语,读起来就顺畅得多了。

3.肯定与否定的转换

英语句子常使用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概念,主要是为了加强语气。汉语虽然也有否定形式,但较之于英语相对少见,除非是为了表达否定的意思。因此,英译汉时,译者常常要将英语的否定形式转换为汉语的肯定形式;汉译英时,译者也可以将汉语的肯定形式转换为英语的否定形式,以加强语气。请看下例:

(6)There is no species of humor in which the English more excel,than that which consists in caricaturing and giving ludicrous appellations,or nicknames.(Washington Irving John Bull)

译文一:没有哪一种幽默比得上英国人取名方面的幽默了,他们画漫画讽刺别人,给别人取滑稽的别名或绰号。

译文二:英国人之幽默最见于取名方面,他们用漫画讽刺别人,给人取别名或绰号。

上例中,原文的“no species of humor...more excel than...”这个句型采用否定的形式表达了一种肯定的意思。译文一保留了否定形式,译文二则转换为肯定形式,两种翻译都是可取的。但是相比较而言,译文一对于汉语读者来说较为拗口,而译文二读起来就较通顺,因此,译文二是更好的译文。

英汉翻译中的结构转换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手段。为了使译文通顺流畅,译者常常不得不转变句子的结构。英汉翻译时,译者应该灵活使用结构转换手段,保证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表达方式。

(二)基于类别转换的英汉翻译

类别转换也可以称为词性转换,即通过源语与目标语之间词类的词性转换,以达到符合目标语表达方式的目的。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是最常用的一种翻译策略,可以避免嗦生硬的译文或中式英语。在翻译实践中,词性转换多种多样,比如,名词与动词的相互转换,形容词与副词的相互转换等等。以下仅举例说明词性转换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7)But the excellence of English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methods,the charm of English life,the tremendous power of the Empire for promoting freedom and civilization in the world, these are things which Americans have long recognized and in a way understood.(Harry Morgan Ayres America and the English Tradition)

译文一:但是美国早已认识到英国政治体系和管理手段的优点,英国生活的魅力,大英帝国在全世界提倡文明与自由所发挥的巨大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认可这一点。

译文二:但是我们美国人知道英国具有完美的政治体系和管理手段,优雅的生活方式,大英帝国具有推进世界文明与自由的雄厚实力,这是早已承认也认可的。

原文中的名词“excellence”和“charm”在译文一中仍然使用名词形式“优点”和“魅力”,读来蹩脚生硬,而译文二则将其改译为形容词“完美的”和“优雅的”,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法。

由此可见,英汉翻译实践中,译者应该灵活运用词性转换策略,自由转换词性,使得译文达到不仅忠实,而且通顺流畅的效果。

(三)基于单位转换的英汉翻译

Catford(1965)指出单位转换即指源语中某级上一个单位的翻译等值成分为译语不同等级上的单位这样一种形式等级上的脱离。通俗而言,单位转换指翻译过程中若在目标语中找不到与源语同等级的等值对应,译者可在目标语的其他等级中寻找能与源语最大程度对应的等级,达到符合目标语表达方式的目的。请看以下例子:

(8)Here is the hospitality which for ever indicates heroes.(Walt Whitman Leaves of Grass)

译文一:这里拥有永远象征英雄人物的慷慨气度。

译文二:美国人热情好客,尽显英雄本色。

上例中,原文中的名词“hospitality”在译文一中转换为名词短语“慷慨气度”,译文二将其转换为形容词短语“热情好客”,两个译文都采用了单位转换的策略,使得译文更通顺。但译文二还运用了词性转换策略,更加贴近汉语表达方式。

从上例可以看出,各种转换策略可以同时使用。一个句子或短语的翻译可以使用多种转换方法,译者进行翻译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合适的转换策略,结合多种转换策略,以达到译文通达的目的。

(四)基于内部体系转换的英汉翻译

内部体系转换指源语和译语具有形式上大致对应的结构,但翻译时需要在译语体系里选择一个非对应的术语来指代原文术语。英汉翻译中,内部体系转换常见于英汉语习语或成语的翻译。比如:成语“杀鸡儆猴”可以译为“beat the dog before the lion”,“瓮中之鳖”译为“like a rat in a hole”。第一个成语中,汉语的“鸡”对应的是英语的“dog”,“猴”对应的是“lion”,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并没有一一对应,但是整个成语在形式上是大致对应的结构,而且意思也一样,第二个成语也是如此。这就是内部体系转换。由于内部体系转换在英汉翻译中并不常见,在此就不再详加讨论了。

五、结语

本文基于翻译转换理论,结合英汉翻译的实例分析,说明翻译转换理论的可操作性。英汉翻译不能拘泥于形式对应,译者应该脱离形式,积极采取各种转换策略,力求译文不仅意思忠实于原文,而且表达通顺流畅。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语言结构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翻译转换理论从语言学的角度,使译者在充分了解语言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翻译。英汉翻译实践中,译者常常会应用各种翻译转换策略来达到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表达方式的目的。因而,翻译转换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Cat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Mu Lei,Tran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2]郭磊.试论卡特福德翻译转移理论与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J].科技信息(人文社科),2010,(32).

[3]林茵茵.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英汉、汉英翻译的有效性――以词类转换和单位转换为主的探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刘文华,梁燕.卡特福德翻译等值论中的翻译的转移及对语言教学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3).

[5]汪艳.从等值理论看卡特福德“翻译转换”说[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6]张景瑶.浅析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说文解字),2012,(7).

[7]林茵茵.论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有效性及其局限――以《爱玛》的两个中译本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0.

第5篇:英汉翻译范文

翻译,从表面上看,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但本质上,翻译涉及到的不只是两种语言,至少还包括了相关语言所承载 的文化。语言与文化互相交融、密不可分。不同的语言体现了不同民族的历史变迁、风俗习惯、风土风情、生活方式等,因为语言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政治方向等,这就造成了相关语言在多方面的不对等,使翻译成为一种颇具挑战性的活动,使得翻译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本文将对英汉翻译中的误译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对误译因素进行分析,来找到减少误译的翻译策略。

2 误译的不可避免性

两种不同的语言在词语和表达方式上的完全对等是少之又少的,一词多义现象则普遍存在于每种语言中,与语言密切联系着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不同国家之间的客观现实与精神世界迥异,译者的源语和目标语语言能力及其对相关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不一定达到高质量翻译所需要的标准,译者在进行翻译时的态度等也与翻译的质量密切相关。这些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导致误译,因而误译在所难免。

3误译原因剖析

一般说来,翻译由三个阶段构成,也就是理解原文阶段、用目的语表达阶段和校核译文阶段。前两个阶段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译者在理解原文时就出了差错,就不可能准确地用目标语表达原意、忠实地再现原文。下面笔者从理解、表达两个层面剖析翻译过程中容易导致误译的因素。

3.1 一词多义现象引起误译

语言普遍存在着一词多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英语逾百万词语中,多义词占大多数。翻译者可能只掌握到某词语的几个意义中常见的意思,翻译过程中如果对上下文研究又不彻底,难免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的错误,从而出现错译。常常有人把senior citizens(老年公民)误译成“高级公民”,就是一个因一词多义现象引起误译的例子。再如,story是个多义词,其义之一“故事”最为人们熟知,但在“This war is becoming the most important story of this generation” 这个句子里,story 相当于 event,整个句子宜译为“这场战争将成为这一代人经历的最重大的事件”。

3.2 错误理解句法结构导致误译

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得弄清楚源语的句子结构,尤其是遇到复杂句子结构时,要反复斟酌,以此确保能正确理解原文。例如:

(1)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误译:所有发光的都不是金子。

该句中的“all…not…”是部分否定结构,不能按照字面进行逐字翻译。这句的正确译法是“发光的不全是金子”。

(2)A man can never have too many ties. 误译:不管怎么说男人都不能有太多的领带。

这个句子中can never…too…(有时以cannot…too…的形式出现) 是一个固定结构,意思是““无论…都不过分”,该句应译为“男人有再多的领带也都不过分”。

3.3忽略习语语义整体性造成误译

语言文字会给译者正确翻译造成障碍。英语里有很多习语,它们其中可能有极小部分可以从字面去理解它们的意义,但习语主要具有比喻意义,得从整体把握。因而就意义而言,习语具有误导性,译者难免忽略习语的深层意义,犯按字面意思翻译的错误。例如:

(1) During the depression, he got the sack. 经济不景气时,他被解雇了。

译者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get the sack”,将其翻译成“得到一个包”。get the sack是个习语,意思是“被解雇”,这样理解才能与 during the depression 相映衬,构成句义的统一性。

(2) When this disagreeable difference has been removed, the friendly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Republics will leave nothing to be desired. 如果消除这一闹心的分歧,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就可谓尽善尽美了。

意义不透明是英语习语的特点之一。如果译者没意识到leave nothing to be desired是个习语,他就会从字面上去理解这几个词,逐字将其硬译为“没留下什么需要渴望的东西”,翻译就出了问题。leave nothing to be desired 是个习语,得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了解其所表示的意思。

上述例子中的习语若按字面意思理解,似乎也很符合逻辑,而它们的深层意义在上下文中也没有很明显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如果不熟悉习语的深层意义就很容易按照字面意义而导致误译。所以翻译中一定要留意习语的深层意义,以免误译。

3.4 违背目的语词语的习惯搭配而造成的误译

搭配是词语的一个重要特性,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搭配方面有很大的差异。翻译过程中,译者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还慎重对待目的语的措辞,在再现源语内容时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例如: as strong as a horse,不能误译为“强壮如马”,而宜译为“健壮如牛”;把strong wind, strong tea, strong desire, strong influence, strong support 分别译为大风/强风、浓茶、强烈的欲望、很大的影响、有力的支持。同是strong,在目的语中有不同的译法,翻译时选词的原则是:不拘字面,整体翻译,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

3.5 不重视语境造成误译

从文本角度看,语境有宏观上语境和宏观语境之分。宏观语境指超出句子范围的语言环境,包括相邻的句子、该句子所在的段落、章节乃至整部作品。微观语境指句内语境,即在一个句子范围内,某语言单位周围的一些语言单位。一个词语通常都有自己的特定搭配,在句子中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同时语篇内部的诸多因素可以限制、甚至决定个别词语的意义。翻译者如果不重视语境的作用,就会将错误理解某些词语的意思,从而引起误译。例如: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 该句中的father 所处的语境决定了它不能译为“父亲”,全句可直译为“孩子是成人的原型”,或意译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囿于本文篇幅,宏观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不再举例说明。

3.6文化差异导致误译

和语言文字差异一样,文化差异,尤其是译者没有意识到这些差异时,会带来交流中的失误。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转换的同时,译者还必须关注文化方面的潜在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畅通达。因而,译者既要精通源语,也要熟练掌握目标语,还要谙熟这两种语言相关的文化,并善于处理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可能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否则只能从字面去理解源语文字,曲解信息,结果导致误译。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在封建中国,只有皇帝才能穿龙袍,文武百官、平民百姓若穿着绣着龙的图案的衣服,便会招致杀身之祸。但平民百姓却可心怀“望子成龙”之心愿,希冀自己的子女有大出息。通常,“龙”的英语对等词是 dragon。但在英语国家的人们所熟知的dragon是一种长着双翅,面目可狰、能口喷火焰的恶魔。显然,dragon 与 “龙”只是字面上的对等,在英汉民族的人民心中的形象大相径庭。如果把“望子成龙”直译为 to long for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目标语读者会茫然不知所措的。如果将其译为to long for one's son to be successful in life,则能表达了源语的基本意思。

在口语方面,文化差异同样也会而导致误译。“勤劳”、“ 勇敢”以外,中华民族的另一个显著重点就是谦虚。对别人的褒奖,哪怕是实事求是的表扬,国人往往是一番自我贬抑。如果译者将这些贬抑之词照字面直译要译成英语,英语民族的读者又会坠入云里雾里,因为他们在受到他人的赞美时,习惯上总是坦然接受、对赞美者表示感谢。因此,国人的自我贬抑之辞译成英语时,只要用“Thank you!”就行了。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尊重英美表达习惯,多采取归化翻译策略。

4 避免误译的翻译对策

误译之处犹如宝玉上的瑕疵,可能严重影响译文的品质,因此,在翻译时要力求避免误译。从造成误译的原因来看,笔者认为,要减少误译,译者应至少作出三方面的努力:1) 不断提升英、汉语言水平。译者的源语和目的语方面的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决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各个方面的认知质量和用目的语再现原文的水平,因而在翻译中起着最主要的作用;2)充分认识语境对词义的决定作用,强化依境择义意识,提高对相关语境辨识力、洞察力;3)不断加深对英、汉文化的了解、理解,锻炼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的能力,在忠实于原作与尊重目的语表达习惯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5 总结

翻译不是机械性的不同语言问字对字转换,。在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中,译者要反复研读待译的原文,结合语境,重视不同语言相关的文化间的差异,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水平和智慧,恰当地处理可能会影响译作质量的诸多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译,力求译作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 彼得・纽马克. 翻译问题探讨[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 郝芬菊. 英汉翻译中误译因素分析及翻译策略[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9(1)

[3] 张丹. 浅谈误译现象.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12)

[4] 余高峰. 语境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上海翻译》,2011(2)

[5] 白立平. 文化误读与误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

第6篇:英汉翻译范文

关键词:英汉翻译;词汇;语义;词汇语义;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198-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50

1 . 引言

语言对比是探究翻译理论和提高翻译技巧的基础之一,而快速理解和准确掌握词汇语义对比更是英语学习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有的语言表达法涉及一些惟妙惟肖的含义以及特殊的文化意蕴、民族习俗等,其中大部分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的表达方法,翻译时往往需要许多艰辛的创造性劳动(宋天锡、吴文梅,2011:114)。英、汉两种语言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许多情况下,英汉互译的极大障碍正是由于这两种语言之间所存在的诸多差异。障碍之一是如何巧妙处理两种语言使用时的差异,障碍之二是如何寻觅译文的近似值表达。因此,英语学习者若想驾轻就熟地掌握英汉词汇语义对比和翻译策略,那么就必须通过对它们的异同进行彻底的分析、比较以及需要大量繁杂的创造性劳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翻译技巧,也才能把原文的语言风格、文体风格、作品中人物的语言特点等鲜活地再现出来(ibid., 2011:9)。

一般来说,一个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都会受到其母语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当母语和第二语言的特点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时,母语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会起促进作用。英语和汉语无论是词类划分、句子要素或是基本句型,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这样,在不少情况下就有可能实现近似对立的互译。研究分析这些共相,对提高译技是大有裨益的(ibid., 2011:111)。

2 . 词汇结构分析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 n d o-E u r o p e a n Family),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英语文字具有一定的形态发生机制,形态变化本身可以承载语法信息。而汉语词汇不具备形态发生机制,因为汉字不是可以发生形态变化的拼音文字,而是方块字。汉字只能附加与黏合,也就是“简单对接”(刘宓庆,2006:438)。

汉语词类的划分主要依据词义,即词义的实与虚、动与静、具体与抽象等;英语的词类划分依据是语法,词类与句子成分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词义倒在其次(张威、董娜,2011:11)。

简而言之,在汉语句子的组织中,汉语的一个词往往无需转换词类即可充当句中的多种成分。例如:

节俭:(形容词或名词)

[例1] 应提倡节俭地生活每一天。(状语)

[例2] 有关节俭的格言应大力宣传。(定语)

[例3] 节俭是安邦定国的法宝。(主语)

[例4] 事业成功人士的生活大都很节俭。(谓语)

[例5] 那老人一生在生活上都非常注重节俭。(宾语)

恰恰相反,由于英语一个词可以充当的句子成分较少,因此要表明句子不同成分时,往往要转换词类。例如:

fright:

[例6] The cobra picked up its head and stuck out its tongue which gave everyone a fright.

那条眼镜蛇突然昂起头,吐出芯子,每个人都吓了一跳。(宾语,名词)

[例7] The Egyptian policemen fired into the air, hoping that the noise would frighten the demonstrators off.

埃及警察向空中开枪,希望枪声能把那些游行示威者吓走。(谓语,动词)

[例8] The Rwandan Civil War in Africa began with the frightful genocide on April 6, 1994.

非洲卢旺达内战始于1994年4月6日那次令人惧怕的种族大屠杀。(定语,形容词)

[例9] In the still night her rapping sounded frightfully loud to Mike.

在这静静的夜里,她的敲门声在迈克听来响得可怕。(状语,副词)

[例10] The horrors of nuclear war is frightening to most people.

核战争的恐怖状况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可怕的。(表语,形容词)

3 . 词汇语义分析

一般说来,英语词义比较灵活,词的含义范围比较宽,比较丰富多变,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大。汉语词义比较严谨,词的含义范围比较窄,比较精确固定,词义的收缩性和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小(刘宓庆,2006:439)。整体上讲,英汉词汇的语义关系主要表现在词义相符、词义交叉、词义空缺、词义引申、词义虚假对应和词汇意义与语境等六个方面。

3 . 1 词义相符(Semantic Correspondence)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源语中某个词汇的语义范畴在译语中有着基本相符的解释。

[例11] 查尔斯的机敏和狡猾是人所共知的。他简直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

Charles is known for his cleverness and cunning. He is simply an old fox.

(在中西方文化和语言中,狐狸〔fox〕有着基本一致的引申含义和概念意义,一般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狡诈而多疑性格的人。)

[例12] I can say without exaggeration that Miss Alma is an angel among the girls.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艾玛小姐在那帮女孩中可爱得就像一个天使。

(西方文化中“angel”一词源自于希腊语angelos,即“上帝的使者”,其语义范畴和汉语文化中的“天使”有着基本一致的解释。两者均代表“善良或纯洁”,一般指具有“内心和善、 天真可爱的人”。)

3 . 2 词义交叉(Semantic Intersection)

汉英部分词汇语义并非完全一致,在各种意义层次上也存在着相互交叉、大小不一的情况且往往存在各种意义的层次之中。如汉语中的“事”(或事情、事件、事物)可以对应为英语的thing、matter、event、affair、incident、instance等多种表达,相互间的语义也存在细微差异(张威、董娜,2011:13)。再如汉语中“意思”在不同语境中的选词:

[例13]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我们往往不好意思谈论自己的才干和技能。

In our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e tend to be bashful about our talents and skills.

[例14] 夜色中这场景是绝对正确的,它使每个瞬间都有点意思。

Under the night the scene is infallible, to make every moment come alive.

[例15] 约翰好像对爱丽丝小姐有意思了。

John seems to behave amorously to Miss Alice.

[例16] 你还好意思向你年迈的父母借钱?

Do you have the nerve to borrow money from your aged parents?

[例17] 这点礼物是我们的一点小意思。

This is our little gift as a token of our gratitude.

再如,英语中“poor”一词的语义范围较广。英译汉时,要密切分析其在汉语中的相应表达,这样才能进一步确定语义和传达信息。

[例18] So far, the outlook for detente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is poor over the short time.

到目前为止,朝鲜半岛在短期内实现缓和的希望渺茫。

[例19] There are unconfirmed reports that Europeans take melons for a preventive against being a poor sailor.

据报道欧洲人有以吃瓜来预防晕船,但尚未得到证实。

[例20]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was reluctant to bring poor cases into court.

司法部不愿意将毫无胜算的案子拿到法庭上。

[例21] For one of the top ten releases in rock history, the record sold in a poor state.

作为摇滚音乐史上的十大唱片之一,它的销量却差强人意。

3 . 3 词义空缺(Semantic Gap)

语言变化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使得源语词汇的某些意义在译语中难以表达。这主要是英语中的一些新词,包括专用名词、术语以及一些能够反映英美社会特殊风气及事物的词(张培基,2008:20)。

[例22] Every time I switch on the TV, there’re advertisements. It’s overkill.

我每次打开电视都是广告节目,真是受不了。

(“overkill”一词原指“过度的杀伤威力”,现可用来表示宣传活动等方面不必要的过度行为。)

[例23] I haven’t seen him for ages, but he is still a flat-earther.

多年不见,可他依然还是个老顽固。

(“flat-earther”一词原指“地球扁评论者”,现可用来表示思想守旧之人。)

[例24] The United State’s Secret Service had planted its plumbers and informers in some key positions in its industry of that country.

美国联邦特勤局已将特工和密探安插在那个国家工业部门的某些重要工作岗位上。

(“plumber”一词原指“管子工、水暖工”,现可用来表示调查政府雇员泄密事件的特工。)

3 . 4 词义引申(Semantic Extension)

英译汉时,有时会遇到某些词在英语词典上找不到适当的词义,如任意硬套或逐词死译,会使译文生硬晦涩,不能确切表达原意,甚至造成误解(张培基,2008:38)。此时,应从该词的基本含义入手,根据其在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加以引申,选择较为恰当的汉语词汇进行表达,这样的译文才能自然、流畅。

[例25] There used to be a mixture of the ape and the tiger in the character of that guy.

过去,那家伙生性既狡猾又残暴。

(此句中的“ape”和“tiger”分别指代有具体形象的“猿”和“虎”。译文中将其译为“狡猾”和“残暴”是由两个具体形象的属性引申而来。)

[例26] The invention of machinery had brought the world into a new era―the Industrial Age. Money had become King.

机器的发明使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即工业时代。金钱变成了主宰一切的权威。

(此句中的“King”在英文中其含义虽然清楚,但译成汉语时还需做具体化的引申,否则句子意思就不够清楚。)

3 . 5 词义虚假对应(False Correspondence)

英汉互译时要杜绝出现指称意义相似而实际意义背离的现象。参看以下例词(左面括号内是纯粹只顾字面意义的错误译文,右面括号内是参考译文):

早恋(early love)(puppy love)

酸奶(sour milk)(yoghurt)

horseplay(马戏)(嬉戏、胡闹)

dry law(干法律)(禁酒令)

3 . 6 词汇意义与语境(Lexical Meaning and Context)

词汇意义的表达和判断与词汇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息息相关。在英汉互译时,要充分考虑其上下文、文化背景和前后搭配等多种因素。

[例27] 他们这所谓的委员会只不过是一块空招牌。

This so-called committee is nothing more than a figure-head.

(此句中的“招牌”是指“挂名的首脑或傀儡”,不能想当然地译作“sign”或“notice”等词。)

[例28] That guy represents himself to be the president, but his company is just a Mickey Mouse Taobao online shop which he runs near his neighborhood.

那小伙自称为公司总裁,但他的公司只不过是在自己小区附近经营的一家微不足道的淘宝网店。

(此句中的“Mickey Mouse”即“米老鼠”,它是世界各地家喻户晓的卡通人物形象,此处是指微小、不足挂齿、无足轻重的意思。)

4 . 结语

英汉互译的一切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两种语言的对比上,因此对于翻译实践来说,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是相异之处,从而掌握它们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张培基,2008:19)。英汉互译时,译者不仅要把一种文字转变为另一种文字,还需特别关注原文中那些独具民族和地方色彩的历史文化信息。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民族文化的迅猛发展无不在词汇中得到迅速和直接的反映。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社会历史、思维方式等因素会直接影响着两种语言词汇的产生、语用意义及存在情况。词汇和语义能够充分、生动地反映出不同民族生活的各个侧面。正确辨析英汉两种语言词汇的语义差异,从跨文化角度去特殊处理那些 “貌似神离” 的词汇语义,尽量揭示其内涵所赋予的文化意义,对我们从事英语学习以及跨文化交际等都有一定的积极指导意义。译者只有充分了解英汉词汇的语义差异,才能使翻译实践活动更形象、更生动,也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438-439.

宋天锡、吴文梅.英汉翻译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9,111,114.

第7篇:英汉翻译范文

[关键词]文化 差异 英汉翻译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而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形式,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心的丰富思想,进行相互间的思想感情交流。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事实上语言并不是一种隔离的现象孤立地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整体的部分。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可以体现在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历史典故等多方面。这些差异可以在各自的语言上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来,并且对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理解和传达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所以在英汉翻译活动中,必须要考虑到中西文化差异的问题,从各自文化的角度充分理解原文的涵义,并采取适当的语义表达方式,精确地译出原文。在本文中,将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分别探讨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这些文化差异都会体现在语言中,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在英汉翻译中要充分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再如,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所以人们见面爱谈论天气。“Lovely day, isn’t it? ”(天气多好啊)。而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则会说,“去哪儿啊?”,“吃饭了吗?”。

与地理环境一样,中西文化的历史背景也会反映在语言中。在英语中,与Dutch有关的词语往往带有贬义。如Dutch act(自杀),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I got mad and I talk like a Dutch uncle.(我勃然大怒,于是就严厉地训人),If it is the fact, I’m a Dutchman(如果这是事实,我就不是人)。因为在1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曾经激烈交战二十多年,使英国大伤元气,所以英国普通民众对荷兰人恨之入骨。这一历史背景,使英语带有了民族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英文的真正含义了。

二、社会风俗习惯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在社会风俗习惯方面,欧美人和中国人也存在很多差异,这对翻译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大相径庭。比如,龙是古代汉族人崇拜的图腾形象,象征着吉祥、尊贵、权势和奋发向上。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意思是一个伟大而杰出的民族。龙是比喻皇帝,凤是比喻皇后。在汉语中,有关龙和凤的词语大都是褒义的,如藏龙卧虎、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龙凤呈祥等。但是在英语中,dragon却含有不好的意思。这是因为在《圣经》中记载,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 dragon在西方被看作是邪恶的象征,在现代英语中,dragon用以指“凶暴的人”或“严厉透顶的人”。例如说She is a bit of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她是一个专横跋扈的人)。凤在中国被视为是百鸟之王,还被比作出类拨萃的人,如“山窝里飞出了金凤凰”。而在西方传说中,phoenix是一种鸟,在沙漠生活了五、六百年后将自己烧成灰烬,又从中诞生出一只新的phoenix,所以在英语中phoenix有再生、复活、浴火重生的意思。

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还体现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的日常问候中。我们在翻译中也要适当地把握好。如会见西方客人时,中方代表可能会说:“你们上哪儿去啦?可把你们盼来了。”这句话如果照直翻译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反感。于是按照西方人问候的习惯翻译成It’s a lovely day, isn’t it? And it’s a great pleasure to see you again. 这样就使对方感到既自然又亲切,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气氛而又不失体统。了解了西方人见面的主要问候习惯,我们在涉外交往和翻译中就不至于有冒失和失礼的表现。

三、宗教文化差异、谚语、典故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中西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不同,典故的来源不同,也会对英汉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国人大多信仰佛教,佛教文化和儒家伦理文化是汉文化的主流。而英美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圣经》文化以及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比较深刻久远。如中国人说“菩萨保佑”,西方人则说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中国人说“天知道”,西方人则说God knows(上帝才知道)。还有不少典故、谚语,如中国的成语典故中有“叶公好龙”、“空城计”、“东施效颦”等,多来自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而西方人会讲He’s a Shylock.(他是个守财奴),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That’s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这些西方谚语、典故,都源于莎士比亚作品和希腊罗马神话。在翻译这类词语时,要在了解中西宗教文化背景前提下,知道其出处,充分理解其深层文化内涵,再用恰当文字精确翻译出来。

综上所述,英汉文化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在英汉翻译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背景及差异,在深刻理解原文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翻译技巧,精确地译出原文。

参考文献:

[1]邹照兰.论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中南林学院报,2004年6月.

第8篇:英汉翻译范文

关键词:英汉翻译 形合 意合 转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097-03

基于英汉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应用,目前来说已经有了许多相关的介绍和指导,但是在从事英汉翻译技巧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本文总结了对学生认识和提高英汉翻译能力比较重要的一个技巧,即从形合到意合的转变技巧。

一、英汉翻译的时代背景

在实际工作中,随着多国多语种的贸易往来的不断加强,不同语种之间的翻译成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关系着交易双方的切身利益,不同语种之间的翻译也涉及到不同人种的日常交流,具体而言,英汉翻译就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代表。

二、英汉翻译在文化层面的分析及其作用

在英汉翻译的教学中,对学生起到最大作用的不仅仅是词汇的掌握,还有的就是对翻译深刻的文化层面理解,在拥有适度的词汇量之后,这种从文化层面上的理解有助于将学生的英汉翻译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档次,对这些掌握个中精妙的学生来说,英语会对他们的英语学习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旦他们脱离了逐词逐句的对照翻译,形成了从形式的理解到内在意义的理解,再到表意的实现这个过程,那么他将不再觉得英汉翻译是那么枯燥无味,而是在窥测英语表达者内心的想法,理解它真正的意思,从而将它的意思以符合汉语语言特色的方式呈现在转化受者的面前,其中的过程无非包括对英语的表达特点进行分析,对语言内在意思的体会,对汉语表达特色的地道运用,其中还不乏对转化语言双方的语言习俗的适当了解,这有助于提高高级汉英翻译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代表,世界各国有着各色各样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各自鲜明的语言特色,语言也是历史的积淀,世界上的各种语言无不渗透着其跌宕起伏的历史。在地方人种的广泛使用中,语言必然是融入了当地人种的习俗,表达习惯,各种地方含义,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地方语言。这种地方语言就变成了深刻的文化交流,当然在这里不谈过于复杂的地方语言,我们需要的是从这里面找到语言的共同之处,即语言都是有各自表达习惯的。笔者相信在掌握这个精髓之后,学生们将会受用不尽,在学习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将会在不经意间体会到英语这门语言的独特之处,从而映射到对西方人的理解;翻译的过程不再是进行一场生死煎熬的战斗,而是进行一次文化之旅,学生在接受英汉翻译的教学过程中会得到更多的兴趣与乐趣。笔者认为这对学生学习英汉翻译是大有好处的,不仅仅是学习英汉翻译,即使以后学习其他的语言都是一样会用到这个思想。

三、英语的语言特点——形合

我们先从英汉翻译的对象—英语讲起,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语言,有着其悠久的历史,原属日耳曼语族,通过英国的殖民统治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英语在与诸多语言的融合交流过程当中,不断变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特点,英语注重语法,英语语法基于日耳曼语源,英语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不同于其他的印欧语系。英语更加注重词语间的固定顺序格式,保留了所有格、动词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动词过去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动名词、名词的复数、形容词的比较级和形容词的最高级。我们大致可以讲英语中的所有词语划分为十大类,每一类都在英语的句子表达中占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名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动词、冠词、介词、连词,以及感叹词。从以上对英语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得出,英语是在结构上十分严谨的,说话的时候结构十分清晰,语法的限制使得形式结构在英语表达方面十分的突出,因此我们对于英语的表达的意思理解上的突破口就是从结构上分析,比如从时态,主谓关系,语态方面。

首先就其中的主谓关系我们可以简单举一例:比如我们在表达一起出去购物的时候,中文表达很简单,“我们出去购物”,但是英语中的表达为“we go shopping”,但是中文一旦要表达“他出去购物”的时候,英文则变为“He goes shopping”,不难看出,简单一对比就可以看明白,在主谓关系上,汉语的谓语动词形式不随主语数量而变化,而英语则因为主语人称数量的变化而有诸多讲究,但是我们不能说这就是英语的弊端,反而这个就是英语的关键之处之一,一旦看到英语谓语动词的形式,你就可以在不知道时间的情况下,对时态一般来说有了初步的了解,比如是过去式,还是进行时,还是将来时,但是相比之下,汉语则在这方面相对来说比较不明显了,很难从一句简单的话中了解到时态之类的信息。在时态方面英语则可以是以时间状语来表示,也就是英语一般的会把有关时间的时间状语放在一起作为句子的一部分,类似的有关地点的地点状语也作为一部分放在句子的各个位置,具置的要看具体情境,那么汉语则是类似的也在句子的各个部位放置这个时间,但也有讲究,比如“I am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 tomorrow”,汉语翻译可以有多种的放置位置,比如说“明天我去打篮球”,或者“我明天出去打篮球”,实则对于英语的这个意思的表达也是可以把时间状语提前的,“tomorrow I am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区别在于我们不能说“I am tomorrow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这就是英语的结构的要求。在英汉翻译的时候我们要把形式放在心中,从形式上分析理解句子的意思,就像是解剖一头牛一样,我们可以以一个固定的结构框架来分析之,主动的在结构上找对应的关系,逐个解剖句段,然后就可以全面的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而不至于漏掉,或者面对长句的时候无从下手。

四、翻译输出语汉语意合与英语形合的对比

抓住英语在形式上的与所表达意思的相符合是关键,相比英语,汉语则更侧重意思的贴合,这一点和中国人的文化历史都是有关联的,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很注重意境,也就是在文化上注重那些少量的话语营造出来的浓郁的难以言喻的感情氛围,也就是说,这也就折射出中国人说话的一个现实的特点,那就是中国人说话很多都是赋予在情境中的意会,也就是具体到句段之间,几乎会把大量的连接词给省去,也就是连接词的隐性化。这点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一个例子来说明:我很饿,去买点吃的吧。我们用英语表达这个意思的时候会是“I want to buy some food because I am hungry”。其实在汉语“我很饿,去买点吃的吧”中的因果关系是没有直接显示出来的,而是暗藏在说话人的意思当中的,我们把逻辑连接词补全也就是“因为我很饿,所以我要去买点吃的”,这在汉英翻译中将逻辑连接词显性化,那么在我们的英汉翻译中我们则是主动的将逻辑连接词尽量省去,即将逻辑连接词隐性化,以达到汉语说话的简练和地道,这样翻译起来比较流畅。相信对于我们中国学生对于意合的理解应该是很到位的,意合简而言之就是意思的简练切合,抓住英语的所表达的意思,完整的留在脑海中,不漏掉细节的将它用汉语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英汉翻译。

五、其他翻译技巧与形合到意合的转变技巧的关联

在英汉翻译中,不只是这个技巧在单独起作用,它必须和其他的各种技巧以及一些必须的积累共同作用来较好的实现英汉翻译,即我们在学习这个形合到意合的转变技巧的同时,首先得拥有足够的词汇量,足够的词汇量是读懂句子意思的基础,各个关键性的名词、动词之类的就是理解所翻译的英语的意思的关键点,再结合语法对句子就有了充分的完整的正确理解。在英汉翻译中还需要对英语文化有适当的了解,在翻译较为难的英语的句子的时候,有必要了解其背景,从而了解典故例子的实际意义,而非简单的逐字逐句翻译,其次还需要适当的逻辑分析能力,对于英语翻译停留在脑海中的意思进行一定的细节逻辑分析,才能得出更为合理的汉语意思,而不会被英语表面意思所迷惑,那么高级点的翻译也就不那么难了。最后汉语的输出就要看学生的汉语功底了,尽量保持地道的汉语表达,不要过于生硬,语言流畅,就可以达到英汉翻译的要求了。

六、结论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了解其文化是很有必要的,语言的表达特点是我们作为翻译者必须关注的,也是得考虑到的,这样对于我们掌握英汉翻译大有好处,因此基于文化层面的分析,笔者总结了从英语语言的形合特点到汉语的意合特点的转化技巧,相信这会给学生学习英汉翻译提供很大的指导性帮助,同时学习起来效率变高,兴趣会更加浓厚。

参考文献:

1.李芳,索凯峰.试论英汉翻译中习语的文化语境及其差异.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7)

2.陈劲节.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影响的比较分析.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2)

3.温洪瑞.论英汉翻译中的逻辑推理.山东外语教学,2003(5)

第9篇:英汉翻译范文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英汉翻译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维果茨基的影响下,反对过分强调语言社会层面的价值,而是把语言看作思考和自我表达的工具,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从而形成交际翻译的观点。在乔姆斯基的影响下,纽马克形成了语义翻译这一概念。在研究英汉翻译的过程中,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定义

语义翻译的目的是“在目的语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纽马克认为目标文本应在目标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源文本的语境意义。在语义翻译中,译者首先必须忠于原作者,服从源语文化,只在源文本的内涵意义构成理解障碍时才加以解释。因此,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相比会显得比较复杂、笨拙。

在交际翻译中,纽马克认为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源文本。由于重效果而不重内容,所以交际翻译首先要忠实于目标语和目标文本读者,要求源语服从目标语和文化,不给读者留下任何疑点和晦涩难懂之处。因此,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相比会比较通顺、简朴,译文通常会比较长。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运用

1.语义翻译的运用

语义翻译通常适用于文学、科技文献和其他视原文语言与内容同等重要的语篇题材。例如:

原文:The mantle of your high office has been placed on your shoulder at a time when the world at large and this organization are going through an exceptionally critical phase.

译文:正当全世界和本组织处于一个异常危急的时期中,这个崇高职务的重担落到了你的肩上。

在这一例句中,译者不仅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也保留了原文上下句的鲜明对比,从各个方面忠于原文,是语义翻译的一个成功典范。但语义翻译视原文中的一词一句为神圣,因此会产生前后矛盾、语义含糊甚至是错误的译文。例如:

原文:The main shrink,he hates Jews too,some of us were positive of that,and he’s got a bigger nose than I do,a real beak.

此例中“a bigger nose”若按字面意思翻译成“大鼻子”,读者肯定会觉得不知所云。在翻译过程中应避免这样的死译,而应充分考虑中西文化差异,采用“胳膊拧不过大腿”这样更容易理解的表达方法,便涉及了交际翻译。

2.交际翻译的运用

相对而言,交际翻译形式较为自由,译者忠实译文信息传递的功能,侧重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为了消除文化差异,或纠正原文显著错误,译者有时还会采用创造性的译法,例如诗歌、剧本等问题的翻译。例如,莎士比亚剧作的翻译,以下为《哈姆雷特》的节选。

原文:Speak the speech,I pray you,as I pronounced it to you,trippingly on the tongue;but if you mouth it as many of your players do,I had as life the town-crier spoke my lines.

译文:念这段台词,我请你们,要念得像我念给你们听的那样,轻溜溜的,从舌尖上吐出来。要是你们把他们从喉咙里吼出来,像许多演戏的惯常做的那样呢,我倒宁愿叫宣布告示的公差来念我的词句了。

此例中,译者卞之琳将“tripling on the tongue”形象地译为“轻溜溜的,从舌尖上吐出来”,“mouth it”具体形象地译为“从喉咙里吼出来”。此译法通过直白的文字将两个动作传神地展现给作者,充分体现了交际翻译的灵活性和在实际翻译中的必要性。

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结合运用

无论是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这两种方法本身都有缺陷:语义翻译会导致译文过于拘泥原文的形式,加大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难度;交际翻译在体现原文的语义与内涵方面具有欠缺性,目的语读者较难产生源语言读者所具有的感觉。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不可只采用交际翻译或者语义翻译,所有的翻译都或多或少兼用这两种翻译方法。如,将著名的香皂商标“Safeguard”已成“舒肤佳”,该译文既符合原文的语音形式,又能译出产品的特性,达到广告的效果。

正如纽马克所说:“在某种程度上说,所有的翻译都必须是语义的、交际的、社会的、个人的。”因此,译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翻译方法,使译文更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同时又能为读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Newmark,Peter.A Text Book of Translation.New York: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1988.

[2]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Prentice,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