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宏观经济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宏观经济 财富结构调整 金融层面 实体层面 分析预测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8)02-04-04
在固定资产投资与国际贸易顺差持续扩展的推动下,2007年GDP增长速度继续攀高,达到本轮经济周期的最高点。虽然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正向缺口进一步扩大,来自实体层面的过热压力进一步加强,但技术进步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大幅度缓和了成本提升和需求加速的冲击,来自产出缺口的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在可控区间内,中国实体经济依然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均衡的健康轨道上运行。
2007年,GDP在上半年逐季加速的基础上没有出现明显回落;CPI在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的支撑下持续走高;“双顺差”的进一步扩大;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进一步加剧了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货币政策组合式的紧缩调控效果并不明显,流动性总量过剩与结构性不足相并存的问题依然严重;在流动性过剩与金融进一步深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的财富结构开始进行快速的调整,并推动了财富总量进一步的加速增长,使资产的财富效应已经显现,宏观经济政策传导机制和资产价格形成机制开始改变,金融资产与不动产的价格自我强化机制初见端倪。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改变“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的调控模式,强化不同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管理,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与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在缓和外部不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内部经济结构,使2008年实际GDP增长速度向潜在GDP增长速度进行缓慢回归,在消除经济过热压力的同时,延缓本轮经济周期的繁荣形态;在有序推动国民财富结构进一步调整的进程中,隔断金融资产与不动产的价格自我强化机制,以缓和财富效应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
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CMAFM模型,分年度预测2007-2008年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形势1,得到以下预测结果:
一、GDP维持高速增长势头的实体基础和必要性
中国宏观经济在2007年虽然延续了2006年增长的持续势头,但其季度波动规律却发生了明显变化,改变以往“二季度扩展、6月紧缩、下半年回落”的季度波动规律,全年各季度增长都超过11%。实际GDP与潜在GDP的正向缺口进一步扩大,从2006年的1.37%增加到2007的2.36%,增加幅度依然处于3%的可控区间,来自实体经济的通货膨胀压力低于1.5 %。这说明,虽然总体经济过热的压力已经出现,但中国宏观经济依然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区间健康运行,11%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具有合理性。
第一、在本经济周期,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主导型的特点更为突出。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本质上是一个资本不断深化的过程。上一时期的投资会在下几个生产时期转变为生产资本。同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提升。这些因素使潜在GDP和供给大幅扩张,宏观经济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同步快速增长的进程中出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景气局面。
第二、从中国宏观经济近10年来增长速度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来看,要解决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结构性问题,高速度增长是必须的。2000年以来,在高速增长过程中,中国产业部门间的联动性和均衡性开始显现,经济增长速度与部门离散系数呈现出较高的负相关关系。另外,在高增长-高投资的过程中,投资的区域结构也出现优化的趋势。投资出现了中部崛起的现象,投资比重持续呈现出“东部地区比重下降、中部地区比重上升、西部地区比重基本不变”的特点。
第三、中国就业的压力要求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中国总体经济增长-就业弹性在1999年以来一直处于下滑趋势, 2007年中国总体经济增长-就业弹性仅为0.053。这意味着,在维持目前的城镇失业率不超过4.5%的前提下要解决每年约0.97%的经济人口增长率,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应当不低于9.5%。
二、固定资产投资的季度波动性降低,增长速度处于合意区间
2007年固定投资增速出现了“名提实降”的局面。2007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速度达到25.4%,实际增长速度为21.1%。从季度波动状况来看,2007年并没有出现以往“上半年提速,下半年紧缩”的波动模式,名义增长速度基本维持在25-25%区间,实际增长出现逐季轻微波动的格局。从增长速度和总量规模来看,2007年固定投资处于较为合意的区间,维持目前的固定投资增长速度对于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中维持高速经济增长是必需的。
第一、固定资产增长速度虽然高于消费增长速度,但是消费与投资的实际增长速度缺口进一步收窄,开始进入比较合意的区间。根据对世界各国在同类发展阶段的相关数据表明,经济在人均2500-6000美元的经济“起飞阶段”,投资-消费增长速度缺口在8-12%发展区间是合理的。否则,无法维持高速增长,达到“起飞”的速度要求。从1978-2007年30年的数据我们也看到,只要投资-消费增长速度差距低于6%,总体经济基本处于萧条状态。因此,在消费开始启动的阶段,较高的投资增长速度依然有保持的必要。
第二、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调整消费、投资与净出口在GDP形成中的比重,不能依靠简单降低投资的方法来实现。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降低投资增长速度的直接结果不是使内需加强,而是外部不均衡进一步扩大,消费、投资与出口的不协调关系进一步恶化。消费调整的渐进性决定了要从根本上改变内需与外需的比重,必须在维持一定的投资增长速度,保证内需与外需均衡增长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以及相对价格的调整才能实现向消费推动型经济增长的转变。
第三、本轮经济周期中的投资效率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宏观效率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同时,微观效率也出现了大幅度提升。在宏观上,1999-2007年增量资本产出比率(ICOR)出现大幅度下降,从1999年的6.82下降到2007年的3.73。在中国目前工业化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该比值的下降则更说明中国投资效率的宏观革命。在微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速度自2001年出现大幅度上升之后,基本维持在30-40%之间高位。
第四、本轮高速的投资增长属性发生了变化。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原材料价格指数以及生产品价格指数的走势可以看到,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没有带来上游产业的短缺,也没有带来全面产能过剩或下游产业供给过多的问题;从投资主体性质和资金来源等方面来看,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主体主要为市场化的企业,投资来源主要集中自筹资金。
三、消费增长速度虽摆脱了“低水平”困境,但实际增长幅度并不显著
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零售名义总额在2006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出现了加速增长的态势,但是由于2007年物价水平持续攀升,全年实际消费增长速度仅为11.7%。2007年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预计为9.5%,与历史最高水平13.5%依然存在着很大差距。
第一、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初次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合理使中国消费大幅度增速缺乏收入支撑。2000-2006年居民总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11.2%,工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6%,但是同期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5.5%。从2001年-2006年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1.5%下滑到40.6%,下降了10.9个百分点,营业盈余及固定资产折旧的占比从34.5上升到44.8%,上升幅度达到10.3个百分点,而生产税净额占比从14.1%上升到14.6%。这种“富政府、富企业、穷居民”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的投资-消费格局的恶化。
第二、住房投资支出极大地挤压了消费支出增长的空间。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中国居民住房投资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从1998年的2.96%一直上升到2006年的11.2%,中国居民投资支出与消费支出的比例从1998年的0.051:1上升到2006年的0.215:1。由于房价加速性的上涨,估计2008-2009年房价的进一步提高将使这两项指标进一步提高,这对于2008年实际消费支出的提升有极大的制约。
第三、大量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费用支出的提高,对于消费提速也起到十分重要的制约作用。2001年到2006年居民消费中,医疗保健支出、教育支出以及居住支出大幅度提升了,且增长速度超过了居民消费的平均增长速度。1998年之后市场化改革使这些服务的支付由居民进行支付。这些服务支出的比重在2000-2006年期间达到32.1%,且逐年提高。这大大挤压了居民对于其他消费的支付。
四、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均衡的实体经济基础上,中国经济近期爆发全面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
从2007年以来,我国CPI处于逐季加速的状态,从1月份的2.2%增长到10月的6.5%,全年预计CPI增幅达到4.5%;零售价格指数(RPI)从1月的1.8%增长到10月的5.1%,而原材料价格指数和生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则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发展模式。
第一、结构性价格上涨在本质上是相对价格的调整,它不仅是要素价格改革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核心要点,结构性价格上涨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必要性。农产品、原材料以及能源的价格上涨,核心原因在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补偿性价格的上涨以及改革导致的价格约束的释放。因此,本轮结构性价格上涨一方面是高速经济增长中经济结构自动调整的产物,也是进一步结构调整的动力,中国经济从根本上需要相当一段时期的相对价格调整。
第二、结构性价格攀升的现象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持续。国内农产品供求的紧张关系将在一定时期难以缓解。由于国际粮食库存处于历史最低点,国内与国际市场价格差异依然较大,食品类价格攀升的国际压力将持续存在。能源价格改革、国际能源价格持续攀升以及国内外能源价格差异等因素决定了能源价格攀升将在一段时期内存在。工资形成机制的改革将使劳动力成本加速提升。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化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攀升等因素决定了土地价格的上升以及居住类价格的变化。节能减排等战略任务的持续推进将大幅度提高能源密集产业和污染型产业的生产成本。
第三、本轮价格上涨的结构性和补偿性特征决定了中国短期不会出现全面物价水平的攀升和通货膨胀。如果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次序、速度以及规模没有很好的控制,流动性持续偏高和货币缺口持续扩大很可能导致结构性价格上升向全面通货膨胀转变。因此,在短期内应当利用行业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措施,控制结构性价格调整的力度,并“对冲”结构性价格调整带来的社会冲击。在中期依然应当对货币缺口进行控制,在积极引导总量过剩流动性的基础上,防止过剩的流动性向实体经济过度转移。
五、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战略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宜过度收缩贸易顺差增速
2007年上半年,“双顺差”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在经常项目大幅度增长并创造历史新高的同时,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也出现了巨幅增长,上半年达到902亿美元。估计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值为2174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出口12173.7亿美元,同比增长25.6%;进口9575.5亿美元,增长21.0%;贸易顺差2598.2亿美元,同比增长46.4%;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500亿美元,同比增长幅度15倍。
第一、进出口异样波动,资本与金融项目下的证券投资逆差大幅度下降,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大规模逆转,这些现象说明我国面临的投机资本流入的压力日益加大,加大投机资本的监控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越来越显得重要。
第二、在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中国出口价格指数、出口增加值率以及出口企业利润的大幅度提升说明了中国出口具有强烈的自主性,而不是国内产能过剩的被动产物,在内部不均衡与外部不均衡的互动进程中,中国经济外部不均衡的外生性主导作用日益凸现,以“调内为主,调外为辅”的政策导向日渐式微。
第三、外部不平衡与经济高速增长在较长时期内的共存,要求我们对非均衡发展模式进行重新认识,世界经济失衡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发生飞跃的契机,具有战略性的价值。简单追求发展的均衡、简单出台政策大幅度的削减贸易顺差可能延误中国经济的腾飞。
第四、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在短期内可能会引起中国贸易的小幅回落,而美元的持续走低可能意味着全球经济不平衡的自我均衡调整机制已经开始,中国贸易政策的中期定位应当相机决策。
六、财富的快速增长和财富结构的迅速调整,推动了中国宏观经济在金融层面和实体层面的进一步分离
高速的经济增长意味着快速的财富积累,在外部经济不平衡、流动性过剩以及金融深化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中国的财富结构开始进行快速的调整,财富结构的快速调整进一步推动了资产价格和财富总量的加速增长,资产的财富效应已经显现,并开始改变中国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传导机制和资产价格形成机制,金融资产与不动产的价格自我强化机制初见端倪。中国宏观经济在金融层面与实体层面进一步分离的进程中不仅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也出现了全新的动荡因素。
(一)财富总量和结构快速变化的原因
第一、中国非均衡发展模式所导致的中国国民对外债权的快速积累是财富结构变化的引擎。
在固定汇率和结汇制度的作用下,外汇储备资产的大量积累就意味着,国民通过外币资产转化的本国货币资产没有相应的本国实物资产与它匹配。货币资产出现过剩,即目前面临的流动性过剩。这些过剩的流动性在本质上是国民延迟的消费。因此,在国民的跨期决策中不会自动转化为消费而流向消费品市场,进而引起通常意义的通货膨胀。在实物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供给存在的前提下,这些由外币资产转化而来的货币资产要么向实物资产转化,要么向其他金融资产的转化,从而出现大规模的资产结构的调整。
第二、中国国民财富积累到一定规模要求中国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来分散资产风险,同时提高跨期资源配置的效率,资产结构多元化需求日渐强烈。
过去几年中,我国非银行融资渠道得到全面发展。1)居民在流动性过剩、利率过度低下以及储蓄风险过于集中等因素的推动下,开始大规模重新组合资产。一是将在消费贷款创新的带动下,将银行储蓄资产提前转移到不动产之上;二是在证券市场高收益的驱动下,将银行储蓄转化为股票、基金、保险以及债券等金融资产,出现近期居民储蓄活期化和大搬家的现象。2)企业在融资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驱动下改变传统的融资渠道,开始大量利用直接融资渠道进行融资。3)金融企业为了转移和综合金融风险进一步进行金融创新,使大量衍生金融产品出现。
这些力量直接引起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和实物资产结构的大变动。1)房地产资产比重提高。2)信贷资产相对规模开始下降,“脱媒”现象开始发生。信贷资产占GDP的比重逐步下降。3)股票市值在波动中大幅度上升,股票市值/GDP的比例也呈现出大幅度波动的态势。4)债券和其他金融产品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较大幅度上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占GDP的比例显著上升。
(二)财富结构快速调整的影响
第一、财富形式的金融化导致大量货币资产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推动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化,M2和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呈现加速上涨趋势,货币缺口与CPI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
1991-2006年,中国M2的年均增长速度是GDP年均增长率的2倍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GDP的比例由1991年的110.0%上升到2006年的172.4%。货币增长快于实体经济增长的现象可以称之为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引起这种现象核心原因是金融资产的相互抵押和相互转化,加速了金融资源的流动和货币乘数的巨大变化。这使得货币供应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之间形成的货币缺口并不直接表现为实体领域的通货膨胀,货币流通速度的急剧变化使得传统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失去了操作基础。
第二、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使宏观经济的资金运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进而使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对利率变化将更加敏感,金融机构资产的市场价值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利率风险暴露,实际利率调控在宏观经济中的核心作用日益显示。
金融资产结构的多元化将对金融机构资金运用产生巨大冲击。贷款在资金运用中的比例逐步下降,有价证券和外汇占款的比重不断攀升。金融机构持有的有价证券占资金运用比例的上升主要体现在股票类资产价格的上升以及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价格的变化上,导致金融机构资产的价值变化将更多地取决于有价证券价值和外汇占款价值的变化,而这两种资产的市场价值对利率变化是高度敏感的。这也决定了利率调控在货币政策中的核心地位。
第三、在消费信贷创新的作用下,不动产的加速累计改变了利率与中国固定资产的关系,导致利率调节效果在房地产业和非房地产业发生分化,增加利率调控的难度。
由于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居民房地产信贷规模日益扩大,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明显增强,尤其是房地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对利率变化相当敏感。2001-2006年期间滞后12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对真实利率的变化具有敏感性。中长期信贷利率与住房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弹性系数为-0.796。这一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大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利率弹性,这是因为房地产企业存在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因此,中长期贷款利率的上升将会明显降低城镇住房投资,而对其他产业投资的影响则不明显。利率调整对于房地产行业与非房地产行业的效果将发生明显的分化。
第四、财富结构的快速调整使资产价格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在宏观流动性过剩的推动下,财富的相互转化和相互融合使资本市场和不动产市场的价格自我强化机制开始显现,并进一步推动资产价值的重估、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与财富的加速膨胀。这些变化使居民的经济生活方式和企业的盈利模式发生了基本变化,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革命已经爆发。
首先,财富结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各资产市场之间的“跷跷板关系”,市场与市场在“财富-投资效应”和“相互估值与定价效应”下形成了相互强化的机制。2005年之前,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情况下,股票市场开始出现熊市;在股票市场出现牛市时,房地产市场就会衰退。中房指数上海综指从1995-1999年从922点下滑到692点,而上证指数1996-2001年则从400多点上升到2200点;而在上证指数2001-2005年下跌到998点的同时,上海房地产2000-2004年平均每年上涨14.8%。但是2005年以后股市与房市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房市与股市相互推动。
其次,财富结构变化带动市场主体的行为发生巨大变化。居民在分散风险、投资获利与投机心理的驱动下,改变以往保守的投资行为,开始大规模进入证券和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与此同时,大量的企业进入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使企业投资收益大幅度上升,企业盈利模式全面转向资本运作和资本价值的增值之上。
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开始引领进一步的流动性向房地产和各种金融资产流入,使资金在金融领域与房地产领域快速自我循环。房价和金融资产价格开始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经济泡沫开始出现,宏观经济开始了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不断分离中运行,宏观经济风险和调控的难度也日益加大。。
第五、财富的快速累计使财富效应开始显现,使利率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联加强。
利率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存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中的消费对利率不敏感,原因在于利率对中国消费影响的传统传递途径主要集中在储蓄存款的利息收入变化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但是,我们对近两年以来的城镇居民消费与利率和股票市值变动(财富变化)之间关系得考察发现,股票市场财富变化对城镇居民实际消费的影响有实质性的变化,股票财富的上升开始影响居民的消费。
七、政策建议
(一)随着实际GDP与潜在GDP的正向产出缺口的扩大,来自实体层面的过热压力进一步增加,但由于产出缺口及其带来的通胀压力并没有超过可控范围,宏观经济在总体上应当继续采取中性定位、偏紧操作、组合实施的策略,以推动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中进行自我均衡化的结构调整。
1、重视投资增速对中国宏观经济实施“软着陆”的宏观价值。在不对投资规模和投资增速产生全面紧缩效应的前提下,通过利率政策、要素价格改革、环保政策以及节能指标等途径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2、改变“以再分配调节为主”的政策导向,将初次分配格局调整与再分配结构调整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通过工资、财产收益分红和其他要素价格机制的改革,加速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机制的调整;通过社保体系的加速建设、支农政策的进一步推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提高、公益供给的提高以及新型政府住房补贴等手段,推动居民收入的增长和补偿性消费的提高。
3、对于目前的价格上涨问题,宏观经济政策一方面应当采取财政补贴、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等措施进行分类治理,而不宜采取全面的紧缩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应当在恰当安排各种要素价格改革次序的基础上,降低结构性价格上涨向全面物价上涨转化的风险。
4、中国非均衡增长所具有的战略性意义决定了我国不宜过度收缩贸易顺差增速,在保持出口增速的同时,调整进口政策,促进进口增速的提高,以缓和“双顺差”对实体经济结构和货币供应带来的外生冲击。
5、高度重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密切关注全球经济不平衡的自我均衡调整机制的启动,中国贸易政策的中期定位应当相机决策。
(二)改变以往“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的调控模式,强化不同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管理,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与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为消除经济过热压力、延缓本轮经济周期的繁荣形态创造条件。
1、在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异变的环境中,改变传统的货币供应总量目标导向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确定真实利率目标导向的货币政策定位,通过适当加息与升值的组合消除过热压力,走出“资产收益虚高与升值的不良循环”。
2、改变以往“数量为主,价格为辅”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模式,重视名义利率调整的滞后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根据实际利率的变化,优化利率调整的时机。
3、在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中,本币对内过度贬值的福利成本显然高于人民币对外升值的成本,适度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幅度有利于突破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
4、在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环境中,一方面应对进一步减少财政投资的力度,防止财政的顺周期操作;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大支出结构的调整,利用财政充裕的条件加速社保体系得建设、加大公益的投资、提高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投入力度。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通过特别国债的发行、各种进出口关税和补贴的调整等手段为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实施扩大空间。
5、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入的监控,防止投机资本通过假贸易、假投资以及地下结汇系统进入。
(三)充分重视财富结构快速调整的宏观影响,理清由此导致的中国宏观经济微观基础革命所蕴含的发展契机和整体风险,在有序推动国民财富结构进一步调整的进程中,通过各种方法来隔断金融资产与不动产的价格自我强化机制,以缓和财富效应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负面冲击。
1、财富结构的快速调整改变了货币循环的方式和货币政策中利率工具的效率及其传递机制。国家必须根据财富结构变化的进程,适当调整货币政策的操作模式。
2、在规范投资行为模式、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积极推动股票市场的再融资与扩容,增加收益率适中的新金融资产,提高金融产品的多元化,以减少财富结构调整中供给短缺带来的资产泡沫问题。
3、积极进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在落实前期各项调控政策的基础上,严控土地价格的暴涨与相应的投机行为,严格股权质押、房产抵押以及其他房地产与金融资产相互转化、相互估价、资金自我循环的各种通道,防止资产价格自我强化机制的形成。
(四)有步骤地进行要素价格改革和本币升值是中国中期调控的必然选择。需要对不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次序、力度以及规模进行统筹安排,同时,根据货币政策以及世界形势的需要加大汇率调整的力度。
1、由于工资上涨对于未来结构性物价上涨是否转化为全局性通货膨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劳动工资形成机制不宜再短期全面展开。
2、本币升值不仅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替代的关系,也与关税以及各种补贴存在着替代的关系。人民币应当在实际汇率缓慢升值的前提下,以关税以及各种补贴的调整为辅助,进行名义汇率的调控。短期内贸易政策调控与货币政策调控都不宜过猛。
【关键词】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 违约风险 宏观经济
引言:在信用环境较为宽松的情况下,信用等级较低的人也能通过贷款买房。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一些借款人就无法按时偿还贷款,继而引发债务危机。所以,宏观经济因素显然会对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的违约率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面对国内房地产过热的现象时,相关部门有必要从宏观经济角度对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相关理论阐述
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曾经出现数千家银行因无法收回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而倒闭的现象。所以,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被视作是高风险资产。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发生之后,很多学者针对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对加利福尼亚在1992到1995年期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学者Wilson提出了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的损失函数,并将房价变化当做是影响违约率的主要因素。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利率与房产价值也被Kau等学者证实为影响贷款违约率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讲,就是在利率波动性增大的情况下,住房价格的波动性会随之增加。而这样一来,借款人的逾期率也会随之上升,但借款人的提前偿付概率则会下降[1]。所以,利率的提升,将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的违约风险增加。就拿美国来讲,在1972年到1981年期间,美国住房抵押款贷款利率从7.76%上升到了14.39%。而在这期间,储蓄和贷款协会的贷款违约率却从0.57%上升到了4.48%。此外,除了受到贷款利率的影响,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的违约风险还会受到贷款特征、贷款机制比、贷款规模和区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相较于利率,其他因素的影响显然较小。
二、分析模型的建立
对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将受到市场利率水平、房屋价格水平、经济周期和住房市场供需变化等多个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变量不仅是时间变量,还是借款人无法左右的变量。所以,所有借款人都将受到这些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率也同样会受到影响。为了对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展开宏观经济分析,可以将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率设定为被解释变量,并将对其产生影响的宏观因素设设定解释变量,以便进行分析模型的建立。而根据国内的情况,可以将个人收入增长率、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失业率和国家相关政策当做是解释变量[2]。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房价高低也将对违约率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的情况下,房价从至高点回落的过程中,违约率就会上升。然而,由于房价对违约率的影响相对滞后,而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可以暂时不考虑该因素。
在模型建立完成后,可以根据相关理论进行假设的提出。一方面,在利率增加的情况下,借款人购房成本将提高,每月偿债负担也会增加,所以违约率将增加。因此,可以假设利率的提升将导致违约率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收入的增长,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将增强,违约率则可能下降。而反过来,借款人一旦失业,收入则会大幅降低,继而容易出现违约。因此,可以假设收入增长率越高,违约率就越低。同时,借款人的失业率越高,违约率则越高[3]。此外,在监管机构出台政策进行严格的房贷标准的实行时,信用等级低的借款人则会被拒绝,继而使违约率有所降低。因此,可以假设政府出台严格贷款政策的情况下,违约率将下降。
三、实证结果分析
在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国内4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对2004年到2008年之间的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展开宏观经济分析。首先,利率水平对违约率的影响有着显著的效果。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网站信息可知,近年来国内的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利率得到了增加,违约率则得到了降低,出现了与假设相反的结果。而这是因为,中国人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倾向于在还款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提前还款。其次,近几年来,根据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得知,国内收入增长率和失业率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也难以证实其对违约率的影响。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国内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虽然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普通居民收入增长率没有明显变化[4]。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对失业率的统计口径不同,统计出的失业率无法完全反映出真实情况。再者,在2006年,国家出台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超过30%的政策。而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不良房贷率得到了有效的降低,继而证实了有关政策与违约率关系的假设。因此,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在我国,利率水平提升不会增加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而国家的严格房贷政策的执行,则可以有效降低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的违约率。
结论:总而言之,从宏观经济角度对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宏观因素对违约率的影响,继而为政府出台宏观调控措施提供一定的指导。而从本文的研究来看,想要进行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率的降低,政府首先可以通过提升利率水平来督促借款人提前还款。此外,政府还可以进行严格且可行的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管理政策的出台,以便进行银行放贷行为的规范,继而降低银行的贷款违约风险,并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贺云.浅谈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的防范――以西双版纳为例[J].时代金融,2014,35(01).
[2]谢芳.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10.
关键词:跨国公司 国际法主体地位 可行性
一、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趋缓,有效需求增长放缓
受制于内生经济增长动力缺乏,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发达国家债务危机和财政压力等不利因素影响,201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GDP增速较上年放缓,显示出复苏乏力的迹象和信号。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未完全消除,世界经济难以进入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依然较为突出。美国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依旧低迷,银行放贷能力尚未复苏,以消费为主导的美国经济尚未有实质性好转。欧洲债务危机时有爆发,对本来疲弱的经济复苏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财政重建和刺激经济的“二难选择”中,欧洲经济很难较快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日本经济在对美国和中国的双重依赖中有所恢复,但其受外部影响较大,未来仍有不确定性。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尽管回升势头较好,但在发达经济体整体增长疲软的情况下,高增长能否持续存在较大变数。总体而言,2011年世界经济将由前期超常规政策刺激下的恢复性反弹转向平稳甚至低速增长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较紧。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动力,但在外需乏力。货币政策收紧和经济活动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拉动社会总需求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
就投资需求而言,2011年既有促进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总体上投资增长将小幅放缓。有利因素主要包括:各地区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投资热情高涨;“新非公36条”等政策促进民间投资。不利因素主要是2009年为应对危机出台的刺激性政策逐步淡出;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效应逐年衰减;房地产调控政策趋于严厉;财政支出重在结构调整,政策向保障民生领域转向。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2010年回落的基础上继续小幅下降,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减弱。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将企稳,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呈现高增长趋势。1-11月全国出口名义增长33.3%,进口增长40.3%,而去年同期则分别是同比下降18.9%和15.7%,2010年出口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有:意识世界经济复苏,外部环境好于去年;二是2009年出口增长为负19%,出现低基数效应;三是稳定出口政策继续显效。
2011年,美国、欧洲、日本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需求增长缓慢,发达经济体贸易保护注意趋势严重,人民币升值预期、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使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降低,我国对外贸易条件有所恶化,同时受上半年基数太高等因素影响,预计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比2010年将有所放缓,贸易顺差也将减少,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所削弱。
北非中东局势不稳,日本地震危害影响短期难以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提升,贸易摩擦增加,国内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这些因素导致出口增速放缓。生产商宁愿更多向本土市场供货,而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出口明显减少。许多国家采购商都认为今后中国工人工资将会大幅上涨,产能势必将会被压缩。从去年末开始已经有生产厂家出现供货推迟现象。相对于出口大幅下滑,对美欧的进口增速基本稳定,机电产品进口占比最大的日本呈现下降趋势,资源类进口稳步增长。总体来看,2季度外贸增速回落已成定局,贸易顺差仍将继续下滑。
三、物价水平居高不下,通胀压力明显上升
2010年全国消费物价水平不断走高,CPI由1月份的1.5%逐月回升到11月份的5.1%,达到28个月以来最高。预计2011年物价总水平(CPI)增长呈小幅回落的态势,且前高后低。总体看,导致物价下行的因素增多增强,导致物价上行的因素减少减弱,预计全年CPI增长2.5%左右。推动2011年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很大,一方面来自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来自于国际粮价震荡和上涨在国内的传导。二是要素价格上升,成本推动型通胀成为主要形式,特别是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已成定势。三是人民币升值预期推动国际资本流入增加。与此同时,2011年经济增速将比2010年有所放缓,产出缺口缩窄,有利于坚强通胀的压力。趋紧的货币政策将逐步回收过剩的流动性,货币供应增长逐步回归常态,对通胀压力也有减缓的作用。
受经济运行惯性影响,2011年上半年CPI涨幅仍处于高位,5月份CPI同比上涨5.5%,创34个月新高。随着各项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下半年CPI涨幅将出现回落,全年通胀走势前高后低,呈现见此回落的态势。
四、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整体维持上涨局面
2010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延续着2009年以来的上升势头,但速度明显放缓,波动性加大,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回到了2008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水平。2011年恶劣的气候表现将导致北美、欧洲、南美等主要农业产区普遍歉收,使农产品供给减少。主要金属及矿产则受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的影响,需求将进一步走高。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不断地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送资金动力。随着经济复苏和通胀蔓延,2011年主要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维持上扬趋势,但全球经济的总体复苏态势尚不足以支撑持续大幅上涨,其间可能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占据了主导地位,主要国家也加大对市场投机的打击力度,在多重复合因素作用下,大宗商品短期价格走势判断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五、 经济政策以紧为主,由宽松型向稳健型转变
货币政策取向在上半年以紧为主,2季度往后,政策调控的频度将有所下降,以寻求抑制通胀和维护增长之间的平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是抑泡沫、控投资、调结构、强民生。央行去年10月以来实施了包括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等一系列紧缩性措施,以回收过分充裕的银行体系流动性,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中长期来看,由于阿拉伯世界政治动荡,日本地震后重建需求的支撑,中国仍然持续面临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王小广《2011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时事报告中心组学子专刊2011年04月
[2] 《2011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及政策:通胀形势主导预期变化》平安证券,2011年2月
[关键词]形象设计;新经济学;个人形象设计产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1-0033-03
一、个人形象设计的宏观经济学属性
个人形象是在一定的文化平面上人对文化模式的介入。经济学从人本身出发,发现文化载体本身也可以产生叙述的功能。我们知道,企业的基础是社会沟通,人们的经济生活正是社会沟通本身,且都具有服务性。当个人接受了自身的形象设计,其自身也就获得一种经济学的价值。因此,企业通过服务扩大来改变人们的沟通经验,使得个人愿意分享他从企业中所感受到的东西,这样,消费者的态度也就会或多或少愿意接受企业介入。在个人形象设计活动中,比如美发、美容、美甲、瘦身等,这些行为只有通过社会沟通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才能显示价值,使人们达到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个体的独立人格和个性才能得以确证、生成和发展。
今天,个人形象设计涉及企业文化领域的拓展,在企业已经成为了一种沟通与媒体的双重平台的背景下,一个地区的个人形象设计的叙述会改变其传统形象设计叙述的含义,并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影响——比如日本(哈日)、韩国(哈韩)的形象行业,这些形象产业赋予了人群消费逐渐朝着人群设计转型的趋势,使得产业人群与消费人群对个人形象需求逐渐体现其经济学的主流属性。因此,“形象产业”与“个人形象叙述”的“哈”(哈日、哈韩等),其本质更加说明个人形象设计的机理已经成为了今天时代的“人群经济学”模式的命题依据。
二、个人形象设计与人群经济宏观策略
个人形象符号如何转化为新的人群经济模式呢?
首先,个人形象设计的经济属性中,处处体现了人的情感,意志和关怀(或生命关怀),在个人形象设计的平面空间中经济学价值的回归有许多种形式,包括连锁经营(家庭美容院)、直销公司介入美容市场、美容院经营电脑网络化、导人心理美容(美的观念)、整合、美容与保健、美容造型整体流行化、美容专业化、个人化、提供美容环境及资讯的高附加值等。经济学展示了日常生活的构景,有强烈的产业连续性,而个人形象设计呈现了经济学全方位的“组合”,通过设计理解去认识形象,全方位看待“个人形象产品”,这就是个人形象设计经济学所确定的设计法则(观念)。
其次,以中国的文化和经济为背景进行人群形象设计,用中国人熟悉的故事案例、文化元素、叙述方式,生动准确地演示形象经济学。众所周知,美容机构一个短短的广告往往就耗资几十万元,而且美容行业的网站多是原创文章或者是科普文章,具有极强的导购潜力,很容易使个人形象设计美容转型为电子商务模式,实现清晰的商业盈利模式,也可以成功地将广告盈利模式转化为实业盈利模式。个人形象设计经济学体现了人的象征,使那些形象叙述能够让顾客驰骋幻想。新经济时代的经济学具有双重意义,它首先是用庄严、崇高的形象来歌颂经济的神圣。同时,形象设计也是克服经济的巨大膨胀,人通过这种形象设计活动得出形式场所,赞美超尘绝俗的产业精神,颂扬飞黄腾达的幸运者。可以说,形象设计是经济学的新的所在,是产业人群的归宿,它有着极强烈的经济学内蕴。经济学似乎受到一种更高级力量——人的形象的影响而运动,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意志活动的,这是经济学所依存的精神寄托,它使经济学有了原则和意义。
再次,个人形象设计对现代消费行为的影响。经济学本身不是用“准确”或者“精确”而构建起来的产业模式,而是通过“形象”来描述整个人的世界。经济学,只能用“心理的”图式去解读,因此,个人形象设计就好比“经济学图式”,按其心理图式接受修正经济学的模式。我们很多经济学家试图用“强大的、来自主体的(心灵的、情感的)设计”来改变经济学的属性,试图建立经济学主动的操作模式,不管产业或者经济,“世界的意义是由人命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学之于他们包含了时间和空间,即形象与产业合一。形象设计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人生观也就是经济观。现代行为设计在这方面上走到了极端,设计只是行动(存在)的痕迹而已。因此,形象设计必然采取延伸拓展,形象设计为个人提供了全新的生活的世界图景。
三、个人形象设计宏观经济学路径
在讨论产业族群叙述的人群策略导向上,经济学宏观上逐步分化出人群、消费、策略。但是,目前关于个人形象设计的宏观经济分析却存在某些不适应,个人形象设计只是隶属于文化、体育、娱乐业。也就是说,宏观策略的一、二、三产业人群消费与生产、盈利这个分析模式关注的是就业比重与收入情况,而不是以拉动内需的模式认识到人群经济学策略。从个人形象设计看,人群消费不可以简单地进行产业分层,而要具体分析人群本身的对“经济结构”或者“产业模式”的影响,而是采用人群经济的分析方法讨论人群评价,这样就可以研究个人形象设计与产业人群相关度。
(一)符号设计路径
产业人群分化在现代工业化以来,最大的形象产业经济现象就是电影时代的符号化设计。传统形象设计满足了人的内在制度——道德的需要。古代社会,经典设计表达了内化的文化机制,人们通过礼仪形式来构建社会体系。现代产业呈现了人群能力以及外部需求的自我特征——符号。人群本身呈现了一种回忆和向往。而电影形象设计表达了这种行为,银幕打破了一维空间的限制,个人形象设计开始介入人群视觉空间,赋予人群记忆新的符号。因此,经济学的人的力量滋生了勒·柯布希埃“朗香教堂”、悉尼歌剧院的“归帆”,也滋生了现代都市形象的产业化工作体系。诚然,影视叙述传达就“人”的意志世界与视觉形象的隐喻,重新界定了个人形象和身体表述,在这个形成新的人群产业关系,身体活动和时间存在问题成为了新的人群定义——人群需要一种自我叙述与人群分化之间的产业策略。这时,影视形象就成为了最好的产业导向。人群作为产业族群集聚具有产业的族群背景和经济区域的使命。个人形象时尚设计就是解决人性平面与经济平面的相互转化问题,成为产业平面上获得的自我介入,因此,产业平面与形象符号就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影视形象或者说影视人物的衣着体态,因此就成为是一部关于“个人的殿堂”,凝聚着一种“自我发现”、“身体操控”和“时间意象”,因此,“影视设计充满了人——关于存在、关于爱、激情、关于在世与彼岸的祈求诗意。由此,形象史成了一部人性的历史,成了人逃避存在痛苦、寻找意义的历史。教育正是基于人存在在这个世界空洞的时间中是可以赖以存在的,是可以触摸的,是可以丈量自己尺度的,是活着的环境。”电影形象设计体现了一种人群经济学价值,正是人们关于寻找形象存在的具体形式。我们说的影剧院、画展、住宅,意味着产业人群的“经济学精神”。个人形象的任何活动都不再强化社会人的身份,个人形象设计开始将关注投射给经济的平面。影视构建成为了一种形象关注,涉及空间与时间,更涉及产业人群的情境形象——潮流、时尚、流行。
(二)实体设计路径
研究个人形象设计宏观问题,在于产业人群具有最大的人群影响力。形象设计的色彩测试、风格测试、发型设计、优雅妆面、陪同导购,反映了所有的人群空间中的人群风格导向。宏观经济学时刻将人群视为主体。个人形象设计首先是美容行业逐渐成熟的过程,目前,美容整形观念走进中层收入家庭构成了设计产业化的基础,拉动行业相关产业的消费:美容院,整形医院,化妆品,美容整形广告,网络网站等,整个形象产业推进形象设计,人们将自我形象设计作为回归自我的确认,开始寻求经济平面的一种形象展示,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平面,因此,个人形象设计开始在多元化发展中形成了一种新趋势。
个人形象设计最后体现为多重的艺术境界。这个时候,经济学赋予了形象设计以全新的象征性意义。形象艺术用象征寓意的方法,体现了经济学神秘的象征性,这时,是人类借助经济学催生文化复兴的历史时期。历史上,美术、音乐、文学都曾经作为一种产业模式达到很高的成就,因此,经济学在概念范围上有了大大的拓展。经济学的价值在于实现了人的象征化,经济保证了概念或思想转化为一种形象,同时,在混乱的商品属性中,经济学正像将产业与舞蹈音乐,生活行为融汇一体。“达达”(Dada)主义到迪尚的实物展厅,象征存在于各种实体、光电音色、速度机械、视觉质材等,因此,这就将商业化、广告化、招贴化走向了世俗社会,形成人群欢愉的、轻松的系列活动,这就是象征——经济学所给予我们的人的形象表述方式。因此,形象成为一种经济学方法,凝聚成以绘画、诗歌、建筑、仪式等为背景的产业精神以及分类,依据现代产业、人群、交流,形成宏观经济视野。
[参考文献]
[1]牛军宜,冯平.基于Markov状态切换的水质时序自回归预测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2010,40(3):657-664.
[2]谭赟.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构建与MATLAB实现[J].科技资讯,2009,30(26):253-254.
[3]尹国均.帝国符号[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关键词:DSGE模型;宏观经济波动;劳动市场
DSGE对于宏观经济分析很有帮助。可以分析RBC理论中经济的波动[1],也可用于开放经济[2]和市场经济[3]的研究。近年来对DSGE模式的应用也有所增加[4]。本文将利用新凯恩斯DSGE模型来研究我国的经济波动中受劳动市场的影响形式。
一、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构建
本文建立的凯恩斯模型包括三个部门:家庭、企业和政府。其中各部门都是理性的:家庭选择效用最大化,企业选择利润最大化。模型的政府部门只考虑銀行。政府采取的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增长率的方法来影响实际经济。
(一)消费
我们的家庭考虑所有的劳动剩余,这样可以防止免费搭车现象。家庭成员们通过选择消费束和一期无风险债券来达到期望效用最大化的效果。效用函数如下:
(二)生产和收益
假设企业生产函数是,其中表示整个经济中的劳动生产力,表示被企业雇佣的工人的工作时间。企业面临的需求,而且以价格出售他的商品,它在时期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它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和出售产品获得的价格收入:
(三)劳动市场
在时期,公开职位空缺的价值如下式表示:
(四)货币政策
本文选择泰勒型的利率规则。货币政策制定者通过改变一期无风险利率,来实现货币政策效果。本文选择的货币政策规则的线性化形式如下:
这里,而且是服从白噪声序列的随机干扰项。
二、模型估计及分析
本文选取1992年-2019年中国季度数据,首先对数据取对数然后进行HP滤波处理,然后除以基期数据,用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一)贝叶斯估计方法
对于选择贝叶斯估计方法估计DSGE模型,设是一个不可观测的参数,的联合后验密度,可以通过的后验分布密度乘以可观察变量的联合分布得出。通过公式表达出:
(二)极大似然函数
使用状态空间模型,可以简化模型推导,所以在对模型求解之后,可以把模型的解写成以下状态空间的形式:
第一个模型是状态空间模型,第二个模型是观测方程。其中St表示状态变量,Wt代表外生冲击变量,Yt表示观测变量,代表结构参数。在条件下,可以给出,在条件下,可给出,进而在和基础上,给出,最终得到。由此可以看出选择状态空间模型的优势,它使得推导变得简单易懂。
再利用马尔科夫性把写成如下形式:
得出和之后,就可以估计似然函数。
(三)劳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利用上面给出的似然函数和结构方程,在MATLAB的Dynare软件包中可以实现参数的估计通过变换劳动市场参数,观察宏观经济变量变化情况,以此研究劳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情况。随着科技及体制的改革劳动市场中工人匹配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所以首先研究劳动市场工人匹配能力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只研究此项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就要保持其他变量稳定,也就是只改变的大小。对此参数的不同取值进行模拟给出相应脉冲响应函数图,就可分析对应变化情况。下图就是对应的脉冲响应函数图。
图中红色曲线代表值相对变大,得出的脉冲响应函数图;蓝线代表值相对变小,得出的相应脉冲图;绿线代表值没有变化的基准值下的脉冲响应函数图。
结论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结束,会议宣布在2010年政府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此次经济会议召开的前后,很多分析都含有比较强的乐观气氛。我们的分析希望提供一些不同的角度。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较快的经济发展,较多的就业机会和相对稳定的物价水平。而达到较快经济发展来自四个主要的推动力。首先是居民的消费,第二是企业的投资,第三是外部的需求(以净出口为代表,净出口等于出口减进口),第四是政府的消费和投资。
长期的观察和理论分析都认为,居民消费是一个稳定增长的经济变量,它主要决定于收入的增长。一些分析认为,中国的消费和储蓄、投资之间比例失调,存在结构问题。其实目前这种结构形成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因为这种结构是居民决策的结果,不是政府的力量可以改变的。政府可以通过减少税收来增加居民的收入,从而提高消费,但这在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都不容易做到。
企业投资是波动较大的变量,利用投资的高速增长,可以达到较高的增长。但是中国目前面对的问题是投资过多,生产能力过剩,企业投资减少。由此2009年实施了财政刺激政策,加大对“铁公基”领域的投资,以前10个月的数据为例,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2.6%,铁路运输业增长87.5%,道路运输业增长50.7%,可以看出这三项的增速都高于整体增速(33.4%),因此其他部分的增速必然低于整体增速,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7.7%。
除社会效益外,这些投资也会产生间接的经济效益,但投资回报较低。虽然有一些银行的资金配套,但目前还看不到建立在投资回报基础上的政府之外的投资大规模展开。财政刺激政策的本意是通过本身的投资将经济推出低迷,最终带动企业的商业投资恢复正常,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目前看来这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010年的外部需求从净出口的角度分析,可能会比2009年好。2009年的净出口比2008年的净出口下降,对于经济增长是拖后腿的作用。但在2009年净出口大幅度下降的基础上,2010年可望有所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样问题的关键即在于2010年投资的增长是否会比2009年低,如果能够维持2009年的增长速度(30%左右),而净出口产生带动经济的作用,则2010年经济增长可能要高于2009年。如果2010年投资增长的速度减缓,而净出口带动经济的作用能够抵消上述投资的减缓,则经济的增长会和2009年持平。但如果不能抵消投资的减缓,则2010年的经济增长则是一个悬疑。
投资方面存在一些制约快速增长的因素,首先是财政投资的力度,一般而言,财政刺激政策到执行的后期都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最近,哈佛大学教授罗果夫和马里兰大学教授莱因哈特完成了一本书(This Time Is Different: Eight Centuries of Financial Folly),对过去800年来全球几乎所有地区的66个国家的主要金融危机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果。该书发现,以二次大战后的历史为例,危机后,政府债务平均增加幅度是86%。政府债务激增主要是由于经济衰退的持续导致了税收的减少,同时亦 由于刺激经济的巨幅财政支出。
1、经济信息
经济信息的定义包括广义的经济信息和狭义的经济信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经济信息是指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所有信息,这些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变化;从狭义的角度看,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直接反映出来的各种信息就是经济信息。因此,对于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的人类来说,经济活动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信息,经济活动的发展也会带动经济信息的发展。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对经济信息活动的利用水平也不同,只有充分利用经济信息才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在分类方面,宏观经济信息主要包括为经济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如投资信息、货币信息、分配信息、政策法规信息、战略信息等;微观经济信息是指经济活动的具体变化方面的信息,如技术开发信息、加工信息等。
2、宏观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管理是指,政府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对经济运行的决策、计划等进行调节。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包括调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有效平衡;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弥补市场的缺陷,调节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保证国民经济结构和总量的平衡;能有效地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各个主体的公平竞争;能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提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责任;能维护社会稳定,有效地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公平。
二、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1、经济信息的作用
一是经济信息能够使经济决策科学化。经济信息反映了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决策者提供了预见性的决策方案。二是经济信息能够有效地指导经济计划的编制。经济计划的制定以统计资料、经济信息和经济情报为依据,但在编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效地收集经济信息能够避免不确定性因素,使经济计划与经济实际相适应。三是经济信息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管理者主要通过对人力、财力、物力、生产、销售等进行有机地组织,进而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而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济信息的支持。
2、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
宏观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总体,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组织结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发展周期等。因此,必须认识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即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作用。从目标来说,宏观经济管理主要从经济规律出发,克服市场自身的缺陷,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从任务来说,宏观经济管理按过程来说主要有决策、调节、监督等重任;按管理方式来说,有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
3、经济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体现
一是经济信息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经济信息是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同时也能够监督经济活动,联系各个经济部门。二是经济信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经济信息也是一种资源,且投资少、见效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能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三是经济信息能够提高人类的智力。信息就是知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接收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融合和再生就产生了新的知识,借助电脑之类的外部存储设备能够解放人的大脑,让人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此外,人们能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与自身的信息融合,从而提高了管理水平。
三、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1、在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中的应用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为宏观经济管理指明了方向,有了目标,宏观经济管理的措施才能够有针对性。经济信息为宏观目标管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它显示了市场的供需情况,如人口增长数量、居民购买力的变化等,只有依据这些信息才能够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目标更加科学可行,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企业自主经营的基础上,政府正确使用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的要求。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宏观效益和生活水平。经济稳定目标包括经济总量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表现和人均占有量所要达到的新水平;宏观效益目标是指国民经济发展中社会总投入与总产出的比例;生活水平目标是指在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和宏观效益的影响下,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反映了总体经济在运行速度、效益等方面的关系,而在实际情况中,它很难达到完美的程度。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目标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主次分明。宏观经济的运行充满了矛盾,这些矛盾的交织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如当需求过多时,有可能存在供给不足;当总量平衡时,有可能结构失衡。因此,必须主次分明,抓主要矛盾,有的放矢,提高目标的科学性。二是有所取舍。宏观经济目标不可能全面覆盖,总要有所取舍。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大方向,做到利大于弊。三是量度适中。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各项指标要达到精准十分困难,应该有一定的弹性,也就是要量度适中,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这样才能有实现的可能。为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制定战略。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精密部署。另外,还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根据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实施战略转移。同时,在实现步骤上,要充分考虑现阶段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分阶段实现。二是落实责任。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要落实责任,以提高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各级政府,在给予他们宏观调控权利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三是组织实施。第一,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目标的内容、意义、实施步骤等信息,统一认识,调动积极性。第二,要制定好政策、协调好工作,以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目标的实现速度。第三,要做好信息收集和评价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按预定目标进行。
2、在宏观经济计划管理中的应用
计划管理需要有经济信息的支持,离开经济信息的支持,宏观经济计划管理就成了无本之木。宏观经济计划是一种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因此宏观经济计划的编制过程也十分复杂,其中必须重视经济信息的导向作用。为了促进计划的实现,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引导企业和市场,必须做好宏观经济和市场的检测工作,积极收集信息,特别是投资、消费等方面的信息,并将其加工和传递。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制度。
3、在宏观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宏观经济决策是指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地方经济或部门经济的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实施方案。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与否关系到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能否提高,如果宏观经济决策违规经济规律,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随意性,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经济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宏观经济决策的基本程序有:一是确定目标。目标要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确定,在确定目标前必须深入研究经济信息,发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原因。二是制定方案。方案的制定必须以全面的、准确的经济信息为依据,同时还要拟定多个备选方案,提高决策的优化程度。三是评价方案。评价方案是指依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指标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的一个。四是反馈信息。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并跟踪验证,在主客观条件变化或决策有误时要及时调整。
四、有效应用经济信息的对策
1、全面收集信息
信息收集是保证经济信息有效应用的基础。在收集信息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计划性原则,即要根据国家、地区和行业的经济信息资料确定一个科学的目标,此目标要切合实际,突出重点。二是时效性原则,即要提高反应速度,确保信息的时效性。三是针对性原则,即所收集的信息必须切合实际,紧密结合服务对象的需要。四是连贯性原则,即要保持信息的连贯,不断积累,丰富信息。在收集程序方面,一要分析服务对象的需求,了解他们对信息需求的内容。二要保证信息源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以便选择最优的经济信息资源。三要采用多样化的信息收集方法,如文献法、内部资料法、参观访问法等。
2、有效整理信息
在收集到信息后,要做好信息的筛选、分类、编码、存储和更新工作,同时还要建立对应的索引,以方便查阅。经济信息的整理能够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并使其条理化,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3、建设信息网络
信息资源的储量是无限的,并且在开发利用中其还能够得到丰富,因此,必须建设高效的信息网络,使经济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一是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成立管理机构,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其中。二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动力,同时还要引导用户参与到信息网络的建设中。三是联合共建。经济信息网络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除国家投资外,还要积极吸引多方资金,建立共享网络,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信息的收集效率和使用效率。四是开发信息市场。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宣传经济信息的作用,拓宽经济信息的覆盖范围。五是培养信息人才。要制定人才培养战略,不仅要重视现有人才的培养,还要利用高等教育培养后备信息人才。
?2005年,我国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态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具体地说,有下述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国民经济总量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一是国民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长的速度。据统计,2005年前三季度中国的 GDP总量达到106275亿元,比2004年增长9.4%,全年可望达到9.2%。规模以上工业的增加值50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固定资产投资为57061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建筑业企业的总产值200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7% 。二是就业不断扩大。据统计,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的新增就业达到了810万人,完成了全年计划目标的90%,城市下岗人员的再就业达到了390万人。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为1.11亿人,比去年增加158.4万人。三是居民收入和消费有了较快的增长。据统计,2005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02元,增长9.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450元,增长11.5%。消费增长较快,同期消费增长13%,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达到了42.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80.6亿元,增长13%。2005年1-10月城乡市场零售额分别增长13.6%和11.2%。
(二)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改善
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提高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是财政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据统计,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将达到3万亿元,前三季度的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6.7%以上,支出增长16.4%。二是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看好。据统计,2005年1-10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9.4%。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1117亿元。产销衔接保持较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86%。 三是物价比较稳定,据统计,2005年1-10月份全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9%,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预计为2%左右,低于年初确定的物价上涨4%的指标。
(三)经济结构调整进展顺利
一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受到高度的重视。首先表现为落后生产能力的逐步淘汰,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炼焦、铁合金和小水泥项目被依法关闭和取缔。从2005年5月起,取缔关闭的排污企业达到2682个。其次表现为产品结构优化。比如焦炭生产机焦比重由32%提高到80%以上;又比如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全部水泥产量的1/3以上;还比如电解铝行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的步伐加快,2005年基本上淘汰了自焙槽生产。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煤、电、运等供不应求的状况有所缓解。2005年前3季度,我国原油产量达到13565万吨,同比增长4.2%,汽油产量增长3.9%,柴油增长9.6%;发电量为177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原煤产量达到13.04亿吨,同比增长10.2%。到2005年9月末,全社会煤炭库存比年初增加30%,煤电油等重要物资供求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
三是产业结构在增长中趋向协调。2005年前3季度,我国重工业增长16.9%,轻工业增长14.9%。在增加的GDP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510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60440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32325亿元,增长8.1%。三大产业增长的比例比较协调。同时,农业继续向优质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以农田水利、生态建设和节水灌溉等为重点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四是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出现新态势。2005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总体上快于沿海地区;而在沿海地区中,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总体上快于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区。1―8月,中西部地区江西、山西、安徽、河南、湖南、广西、四川、青海的工业增速都在20%以上。北部沿海的山东、河北、天津的工业与投资增速也大都高于南部沿海的广东、浙江等地区。
五是企业重组进展顺利。表现为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加大,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2005年中央企业已经由原来的196家减少至169家,国资委提出了要培育和发展80―100家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企业发展战略。在亚太地区,中国日益成为企业并购最活跃的国家,跨国并购也增长很快。2005年的第二季度来看,中国内地发生跨国并购项目804个,金额118亿美元;超过了香港地区,仅次于南韩。
(四)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一是出口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05年1-9月出口增长同比速度是31.3%,进出口总额为10245亿美元,增23.7%,进口比去年增长16%,贸易顺差达到了683亿美元。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会超过1.4万亿美元,对外贸易顺差会达到900亿美元。同时,外贸出口质量也在提高。服装鞋帽等具有明显优势的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进出口对新增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35%。
二是利用外资持续增长。2005年1-10月,我国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达3.5万家,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合同外资金额1450.7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4.1亿美元,同比下降2.1%。外资实际投资增长趋缓对减轻宏观调控压力产生了积极影响,因为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投资增长过快所带来的压力。
三是外资企业继续成为全国出口增长和结构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量。2005年1-月,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同比增长了32.3%。出口规模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经上升到57.3%。出口快速增长有助于缓解国内工业产品产能过剩压力,带动出口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从结构上看,外资企业的机电产品,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全国出口增长的拉动效果继续上升。2005年1-9月,占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四成以上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期增长了33.6%;在全国同类产品出口中的比重占87.8%。
二、2005年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必须在2006年的宏观调控中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是:
(一)经济增长的粗放性问题依然严重。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的表现:一是高增长对高消耗的依赖,我国重要资源的产出效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2003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但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石油为7.4%、原煤为31%、钢铁为27%、氧化铝为25%、水泥为40%。
(二)投资规模偏大潜伏着经济过热的危险
2005年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57061亿元,同比增长26.1%,投资增幅过大。而且经济生活中引发投资增加的因素依然存在,如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持续明显高于下游产品,对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长较快,今年头8个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8.4%。另外,投资的质量不高,一些高耗能、低效益、高污染的行业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对外贸易不平衡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突出
一是国际贸易不平衡。2005年1-9月,我国进出口总额10245亿美元,其中出口增加31.3%,进口增长16.0%。进出口增长明显不平衡,使外贸顺差急速扩大。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4万亿美元,贸易顺差将达到900-1000亿美元。贸易高度增长,一方面拉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外汇储备在2005年底会突破8000亿美元。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极易引发国际贸易摩擦。
二是外资企业结售汇顺差增长加剧了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压力。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资料,2005年上半年外资企业结售汇顺差同比增长了50.3%,其中贸易项下顺差增长75.2%。这一顺差占全国同期外汇储备增加值的57.1%。外商投资企业结售汇的长期顺差虽然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对外支付能力,但在储备资产增长过快、货币政策空间受到挤压的背景下,成为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风险因素之一。
(四)部分生产能力过剩和经济效益下滑问题严重
钢铁行业目前生产能力已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拟建能力8000万吨。电解铝行业目前产能已经高达1030万吨,闲置能力就有260万吨。铁合金行业现有生产能力2213万吨,企业开工率仅有40%左右。电石行业现有生产能力1600万吨,有一半能力放空。焦炭行业产能超出需求1亿吨,目前还有在建和拟建能力各3000万吨。汽车行业目前产能已经过剩200万辆,在建能力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上能力达800万辆。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潜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五)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中国的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为2.57倍,到2004年已经扩大到3.23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实际收入差距大约是5倍。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主要指标,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逼近0.47。经济学认为这一指标超过0.4,即进入警戒状态了。另一个收入分配常用的指标是收入最高的20%的人群的平均收入,和收入最低的20%的人群的平均收入。
?(六)国际高油价的冲击。国际油价将从过去的10―40美元/桶上涨到40―80美元/桶,未来的长期均价会在50―60美元/桶之间。我国对成品油实行政府定价,国内油价大大低于国际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国际高油价向国内经济体系传导。而根据入世承诺,2006年底我国将全面放开成品油市场。国际油价的上涨和高位运行将使我国企业的产品成本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副作用。
三、2006年宏观经济展望与政策导向
2005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良性运行,2006年的宏观经济运行将持续今年的增长趋势,经济增长会在略有回落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据经济学界大多数学者专家的预测,明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大约在8%-9%之间,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基本不变,但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继续实施稳健的宏观政策和货币政策
过去的几年中,通过实施积极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收到了很好的调控效果,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稳定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低了不行,但是速度过高也会存在诸多问题难以解决。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既可以使经济增长保持较高的速度,也能够克服过高增长速度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为较好地解决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提供条件。
(二)继续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农村的需求
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消费关系,重要的是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相对于城市消费需求增长,农村消费由于受收入影响,增长速度偏慢。因此,增加农民消费将成为下一阶段宏观经济调控重点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建设和道路、供水、农田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明年国家投资的重点。另外,扩大内需必须较大程度地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因为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高,增加他们的收入可以极大的增加有效需求,实现由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三)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首先是要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因为我们现在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还在26%左右,有些产业的投资这个增收还比较高。其次是要针对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通过推进企业的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最后是要巩固房地产等领域的宏观调控成果。
(四)继续深化各项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其症结在于经济体制。因此,根本上解决我国上述经济问题的途径是深化改革。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2006年的体制改革要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改革将要有突破性的进展。首先是推进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要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点,继续推进企业经营者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对企业管理者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次是结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再次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尤其是强化内控机制的改革。最后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改革。这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产业技术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同时辅之以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方面的改革措施。
三是金融体制改革将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国际接轨。其次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在去年已经启动,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也正积极准备在2006年上市。最后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将会有突破性进展,改革方向主要包括扩大浮动范围、开放投资市场等。
四是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将会有突破性进展。改革将涉及成品油、水资源、能源、矿产等资源等的定价机制问题,以便于用价格机制遏制滥用资源、低价出口倾向,解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问题。
五是财税体制改革将会有突破性进展。首先是为配合建立节约型社会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税收体制将会侧重鼓励节约。其次,为了体现公平和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税制改革的重点将会在增值税转型和统一各类企业税收等方面实现突破。
(五)着力解决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一是要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上取得进展,在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前提下,要努力调整出口结构。通过完善出口退税政策,鼓励扩大一般贸易,特别是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二是继续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三是通过扩大开放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经济效益。
(六)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诸多社会问题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一)投资总体规模中国自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以后,从2005年至2014年13年的时间里直接对外投资总量平均年增长45.12%,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状态,如表1所示。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4.4%,位居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排名的第6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投资范围广、投资幅度增长快、投资数额不断提升等特征。虽然投资总规模有明显涨幅,但是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差异,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为美国的9.4%,英国的30.9%,并且投资率与发达国家也有一定差距。(二)投资区位分布投资区位极不平衡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另一个特点,中国对外投资区位主要集中于亚洲及拉丁美洲。这两大区域成为中国直接对外投资主要区域,其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个是地理位置关系,亚洲是中国所在的大洲,无论是从地缘关系,还是从地域文化都有极强的相似度;第二,受优惠待遇的影响。中国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都会投向有经济优惠条件、政策优惠条件的区域,以使投资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第三,受税收政策影响,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税制不同,投资者会巧妙的躲避较高税制以降低投资风险。在这些原因的影响下,近些年,中国在南美、非洲的投资持续上升。(三)投资行业分布从投资行业的视角进行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其中,商务服务业在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达到了1422.6亿美元,金融业与采矿业也分别达到673.9亿美元与670亿美元,如表2所示。单纯的从投资金额来判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是有失偏颇的,更应该从境外投资企业所在的行业来进行分析。从投资企业所在的行业视角进行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则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以及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很明显,这三个行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是利用了低劳动力成本这一优势。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宏观经济效应机理分析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结构调整效应通常来讲,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越扩大,越会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正向推动作用,这是由于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可以促进原材料、投入品以及机械设备的出口。同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一定是希望可以获取投资地的优良资源,例如先进的管理经验、生产技术等,而这些都是企业发展所急需的战略性资产,这样就会可以促使形成产业内关联效应,促进母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但是,近些年中国持续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却没有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这是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初期,对外贸易经验不足,技术进步缓慢,并且就业结构也相对落后,传导机制不完善、不通畅,这就说明中国直接对外投资整体水平还是相对落后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落后直接限制了母国的产业升级。(二)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中国大体可以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三个地区的人均收入以及就业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三个地区的就业影响又呈现出显著的不同。中国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金融业成为主导产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金融企业大都来自于中国的东部地区,因此,这个地区的金融业人才就业情况受对外直接投资的推动,形势一片大好。与东部相比,中国的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促进中西部经济快速增长是提升就业率,改善就业现状的必经之路,促进中西部经济快速增长,就要进一步的实现对外开放。中西部仍然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大型企业数量较少,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虽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持续增长,但是就中西部地区的就业影响而言是相对较弱的。(三)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技术进步效应当前,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效应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投资动机不够成熟,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大多数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都将投资目标定位于赚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并没有将技术引进与提升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目标之一,同时,受投资规模所限,对先进技术的吸引力明显不足。第二,吸收能力不强。促进技术进步,需要具备可以将他人的技术拿来为自己所用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涉及技术的吸取、改良与创新,中国研发能力落后制约了先进技术的学习与吸收。第三,对外直接投资行业与区域分布不够合理。中国对外投资行业偏向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这些行业的技术要求低,对技术创新没有外部推动作用。同时,对外投资的目的地主要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落后地区为主,这些地区尚且希望可以从投资方获取先进的技术,自身根本没有能力给投资方提供技术。(四)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增长效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正向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用效果却不明显。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014%,而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数额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042%,由此可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产生的拉动作用远没有外商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效果明显。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其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远小于外商对华投资规模,因此,对经济产生的促进作用与其相比相差甚远。其二,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的影响是间接实现的,周期长,传导机制复杂,并且具有较强的滞后性。因此,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对外直接投资无法与外商对内投资相提并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体系构建
(一)统一管理机构并完善法律体系中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需要多个行政部门的审批,这些行政部门存在着严重的职责不清、功能重叠的现象,这也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处于无序管理的状态,并给很多有对外投资意向的企业制造了过多的障碍。对此,国家应该进一步整顿与改革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系,确定这项事务的主导部门,形成一个部门为主导,多个部门辅助协调的格局,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审核效率,简化审批程度,提升审核透明度,完善审核制度,促进企业参与对外投资。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法律,就应该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创建一套保障境外投资战略可以顺利实施的法律法规,形成以《境外直接投资法》为核心,相关配套法规为辅助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二)加强对外投资金融支持加强对外投资金融支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继续扩大贷款规模,提供针对对外投资企业的借贷与担保基金。国家财政应该给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有力的政策支持,适当的放宽贷款条件,将优惠贷款的范围扩大到更多的行业与领域。第二,适当放宽境外融资渠道,使对外投资企业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相对于国内融资相比,国际融资渠道更为广阔,中国应该支持具有实力的企业境外申请上市,或者是可以从境外融资机构那里获取可以促进生产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于企业对外投资目标的实现。第三,出台更多对外投资财税政策。为了减轻企业对外投资压力,保持竞争优势,应该出台更多税务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融资以及经营成本,这对于企业对外投资初期是十分有利的。(三)健全投资信息咨询和技术援助在信息时代,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前必须要搜集到足够的信息数据,才能实施对外投资战略。为了提升企业决策的正确度,降低企业搜集信息的成本,国家应该成立向企业提供对外投资咨询的服务机构,定期进行对外投资信息数据的整理与,给企业实施对外投资提供有益的参考。还应该为企业提供其他服务项目,例如介绍对外投资融资制度,帮助企业拟定投资合同等。对企业进行技术援助则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数据库来实现。利用数据库平台将国内外大型企业聚集到一起,实现最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增强国内外企业的互动,国内外企业可以实时了解国内国际经济形式变化。平台还是重要的信息渠道,国内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查询到相关的国际招商信息。(四)完善投资保险及知识产权保障机制健全对外投资保险制度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进行境外投资的风险,因此,中国应该尽快出台《境外投资保险法》,使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完善投资保险还需要国内大型保险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主动为对外投资企业提供保险服务,依据《境外投资保险法》为投资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要求中国首先要加入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协定,要求投资企业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同时,自身也要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五)加强对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建设力度中国对外投资还处于初始阶段,未来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投资方式不合理、投资区域不科学等问题。随着国际投资局势的风云变幻,采用单一的投资方式已经不适合对外投资水平的全方面提升。进一步引导企业要选择恰当的、多元的投资模式,要学会立足自身优势,再博取他人之长,实现强强联手,才能促使投资成功。在投资区域的选择上,也要随时注意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式与投资现状,紧紧抓住投资契机,拓展中东、俄罗斯等投资市场,形成均衡、合理的投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