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就业创业指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曾经令人羡慕的“天子骄子”――大学生们在经历过高考的“独木桥”之后,面临着“未就业已失业”的尴尬局面。曾经令无数人羡慕的“大学生”,已经不再代表荣耀的光环。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名教育教学管理者,针对这种状况,有责任帮助学生做好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为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创造条件。笔者所带3届毕业班班级有学生109人,有11人继续深造,其余学生全部就业,现将一些经验和做法汇报如下: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为了防止部分学生有“混日子、混文凭”的想法,我告诫他们进入大学才是人生的第一步,之前他们所有的辉煌和成绩,已经成为历史。要想在三年后毕业的时候找到理想的工作,必须踏踏实实地度过三年中的每一天,要充分利用好这三年中的每时每分。通过主题班会(“我的理想”、“如何有效地度过大学三年”、“三年后的我”、“十年后的我”等等),让学生认识到三年后毕业时每个人的差异是由这段时间他们自己的利用效率决定的,从思想上给他们敲响警钟,唤醒他们的忧患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在找工作时候落后就被动,养成他们“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意识。
二、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1、加强入学教育,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我们首先聘请中药专业骨干教师和教研室主任为他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和熟悉自己所选择的专业,知晓以后大致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方向;其次,对这个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加以介绍,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的重点;最后,我们利用各种条件,聘请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企业老总和经理,和学生面对面进行深入的对话,为大学新生讲述自己成功的经验教训,通过对话,激发他们对这个专业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2、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帮助学生成为一个“乐职者”,我们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来,自从他们一入学,就向他们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我们运用最科学的脑AT潜能测试,测出了学生个人的兴趣、潜能、人格,让每一个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然后以测评结果为参考,进行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我们提倡学生用更多的精力来塑造他们的职业素质,真正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深受企业欢迎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3、多途径、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1)让学生了解企业。很多学生毕业时感觉很迷茫,对自己将来能做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去做不清楚,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到企业一线去实地感受工作场景,让他们利用寒暑假、节日周末到企业一线参观学习或者顶岗实习,充分了解工作任务熟悉工作环境。
(2)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我们也绞尽脑汁,采用多种途径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如日常班会时让每个学生准备三分钟自我介绍、大二时提前参加企业的招聘会、通过聘请人力资源部门的经理为学生讲解面试过程与技巧等方式。但是比较下来,还是“学生模拟就业面试”的效果比较好。
(3)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我们首先向学生传达了有关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之后,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校内专业团队;最后,大力支持有创业意向的同学参加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在校内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培养他们的创业激情,实现他们心中的梦想。
三、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培养服务地区经济的现代职业人
现代职业人就是置于现代职业空间、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其人格特征表现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结合泰州本地经济和我们学院的优势,我们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向地区医药经济和农林畜牧业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突出以人为本,提高综合素质,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意识,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医药特色的合格的毕业生。
在学生就业工作指导中,我们一贯坚持“先就业后择业,事机成熟再创业”的指导思想。针对目前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不足之处,我们倡导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锻炼自己的就业自信心和承受打击与挫折的能力,更好地为中国医药城和江苏地区医药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就业创业指导信息平台 高职高专院校 校情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4-0168-02
1 引言
目前无论是国家重点本科大学还是普通高职高专院校都建立起自己的就业创业指导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但在功能、人气、网站安全性上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国家重点、省属重点本科大学的平台功能完备,包含网上招聘、求职信息用户自主,简历网上投递,职业规划网上测评,在线就业咨询,就业指导远程课堂,就业信息检索,档案及毕业去向查询,仿真网上招聘见面会,手机版就业服务网,后台的决策支持系统等等;人气方面,平均日访问量在千次以上,有网站统计系统如吉林大学就业信息网有专门统计各个时刻的访问地址;网站安全性高,有专业团队为其开发平台,多采用JSP、.NET、PHP为开发语言,整个网站安全系数较高,受到攻击少。
而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台多数还是采用新闻即后台信息的方式各种信息,日访问量十几次或更少。网站漏洞较多,易受攻击,很多页面被挂上木马,并留有后门。
如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原有的就业信息网站只有招聘信息后台功能,信息形式单一,并多处被挂上木马。
从功能、访问量以及安全性方面可以看出,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平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虽然有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制约,但没有发掘本校特色,没有发挥平台互动的优势,没有吸引学生和招聘企业关注力的功能和栏目信息才是主要原因。
(2)没有积极的宣传平台,没有像推销产品一样推销毕业生。只是被动的在平台信息,加剧了访问量的下降。
(3)受传统思想制约对网站的重视程度不够,硬件软件配备不齐全,维护不到位,导致安全系数低,平台频频受到攻击。
针对上述原因,为了使平台在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开发具有适当功能的,具有特色栏目的,可以充分调动本校学生和本地区招聘企业积极性的平台,并从思想上重视,充分发挥现有软硬件资源对网站进行维护,提高平台的安全性。下面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平台的设计为例,抛砖引玉。
2 系统设计
2.1 需求分析
平台的服务对象包含三类。第一类,毕业学生。毕业学生主要的需求是在平台上查询就业创业信息、就业创业指南、就业创业政策,质询就业创业方法,完善自我信息,让更多的用人单位查看到自己的资料和求职意向。第二类,招聘企业。招聘企业的主要需求是招聘信息、查看有就业意向的毕业学生信息。第三类,就业办公室人员。该类人员主要是后台添加毕业学生基本资料,推荐已经完善资料的优秀毕业生,审核企业资格,审核企业的招聘信息,或转载就业创业信息,就业创业指南、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去向,回答就业创业质询,日常的系统维护、数据备份等等。
2.2 系统功能模块
根据需求分析,平台可划分为前台就业创业信息显示,前台及后台就业创业信息维护,前台人员信息显示,前台及后台人员信息维护四大功能。
前台就业创业信息显示功能包含具体模块如下:学院介绍,就业办介绍,专业介绍,就业指导,就业政策,就业去向,创业指导,创业政策,创业案例,校内公告简讯,校外招聘信息。
前台及后台就业创业信息维护功能包括具体模块如下:后台学院介绍信息录入和修改,后台就业办介绍信息录入和修改,后台专业介绍信息录入和修改,后台就业指导信息录入和修改及删除,后台就业政策信息录入和修改及删除,后台就业去向信息录入和修改及删除,后台创业指导信息录入和修改及删除,后台创业政策信息录入和修改及删除,后台创业案例信息录入和修改及删除,后台校内公告简讯信息录入和修改及删除,前台校外招聘信息的录入和后台校外招聘信息审核及删除。
前台人员信息显示功能包括具体模块如下:毕业生信息查询显示,优秀毕业生首页推荐显示。
前台及后台人员信息维护功能包括具体模块如下:后台毕业生基本信息的导入,前台毕业生信息的完善,后台优秀毕业生的推荐,前台企业用户的注册,后台企业用户的审核。
此外,系统还附加了QQ在线质询功能。
2.3 系统运作规则及模块间关系
系统运作规则:
(1)学生基本信息不可以在前台注册,只能后台录入或导入数据。学生登陆平台后,可以在前善自己的信息,在前善了信息的学生用户自动进入完整信息学生用户组,就业办公室管理人员可以从完整信息学生用户组中挑选学生进入推荐学生用户组,推荐学生用户组的学生信息会显示在前台优秀毕业生首页推荐模块内。学生用户不可以查询学生信息,不可以招聘信息。
(2)企业用户可以前台注册,前台注册必须填写详细的信息和上传营业执照,企业用户注册后为锁定状态,无法登陆。必须在就业办公室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进入认证的企业用户组,企业用户才可以登陆。企业用户可以在前台招聘信息,待就业办公室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在前台校外招聘信息模块内显示。企业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关键字查询学生信息。
模块间关系如图1。
3 体系结构和运行环境
根据平台特点,整个平台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即客户端浏览器发出请求,WEB服务器根据请求与数据库交互,并处理加工数据再返回结果。浏览器作为客户端的三层体系结果满足了学生用户、企业用户和就业办管理人员在不同地域共享信息和互动交流。
根据学校的现有服务器资源情况,平台采用ASP服务器端脚本编写,ASP环境搭建简单,便于维护,适用于中小型网站,可以满足平台的要求。
4 数据库设计
平台涉及到的数据信息都存储在数据库中,无论前台显示,还是后台管理都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所以数据库是就业指导信息平台的基础和核心,数据库的设计合理与否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数据库设计如下:
学生信息表:学生学号ID,密码,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政治面貌,专业,Email,电话,通讯地址,用户类别组,一寸照片,qq号码,其他情况,是否锁定,注册时间,登陆时间。
招聘企业表:企业ID,密码,成立时间,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电话,企业执照,邮件地址,单位网址,用户类别组,是否锁定,注册时间,登陆时间。
招聘信息表:ID,标题,内容,图片集,类别编号,时间,隐藏,推荐,置顶,点击,更新时间。
介绍类信息表:ID,标题,内容,图片集,时间,隐藏,推荐,置顶,点击,更新时间。
就业信息表: ID,标题,内容,图片集,类别编号,时间,隐藏,推荐,置顶,点击,更新时间。
创业信息表: ID,标题,内容,图片集,类别编号,时间,隐藏,推荐,置顶,点击,更新时间。
为了使数据完整,各表设置了主健和外健,实现了各表的链接。
5 设计总结
本次开发的平台的功能有限,仅适应了当前本校的需求,很多功能没有开发。为了使平台适应未来学校的发展,当需要增加模块可以方便的进行模块扩充,本次开发中采用程序与样式分离,当需要扩充模块时,只需编写程序部分,直接引用已有样式既可以实现模块扩充。增强了平台的扩展性,但也影响了程序对文字及模板样式调用的速度。针对这一问题继续应研究,在读取速度和扩充性中取最佳的折中点,以使就业指导信息平台在读取速度方面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丁颖海.高校就业网站建设与运营初探.《中国西部科技》,2004-5.24.
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负责2018-2019第二学期全校17级6个班级的《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工作,回顾一学期的科学教学工作,有得有失。一学期来,我本着全面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原则、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教学方面
1、认真备课
按照学校要求,每周我都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先备课,备学生、备教法,努力做到备课符合学生实际,这就让自己做到了上课胸有成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生动性。
2、了解学生
了解每个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储备,他们的不同的兴趣、需要、方法、学习习性,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3.热爱学生
最大的教育是爱学生,通过教师的爱的激发,学生乐意接受教师本人从而接受课程学习,另一方面,从而减少学生课程开小差的不良形为,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4、进行教学反思
从各位教师和网上学习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针对中职掌生学生学习缺少主动性的情况,主要用案例进行分析上课,分组讨论,大大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学以致用,全面推进
学期初,我就紧抓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就业与创业指导》指导实践性很强,我就结合学生上学期的社会见习情况,引导学生发言,从中了解他们对本课程的需求,有针对性进行教学。
三、教学成绩
本学期期末考查,本课程做为开卷随堂考查,学生只要交卷的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因为期末考查,我针对学生实践毕业所需要个人简历表进行出题,实践指导性很强。学生乐于接受这样形式的题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四、不足之处与今后打算:
1、自身的业务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不断更新。世界瞬息变化,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今后我要多加入一些案例或身边同学经历的事情做为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2、学生的自主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针对中职生自律性差的特点,今后加强学生手机的管理,不充许学生课堂看手机,开小差的行为,另外,学生到课率加强提高
【关键词】农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科学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着其学科内容及其体系,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则通过一定的课程内容更新和课程设置来对这些研究成果加以反映。目前我国高校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主要是形式被动式、应急式和“零敲碎打”式,这些指导形式内容单一、零散,缺乏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必须由过去单纯地针对毕业生转向全体学生,并将就业指导纳入大学教育的常规内容。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构建了立体式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模式
(1)组建一个就业研究平台。为了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研究工作,学校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牵头成立了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毕业生就业研究会。通过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会这个平台,定期举办“就业沙龙”活动,各成员单位之间互通有无,共同研究。
(2)开设一系列就业指导课程。形成了“以就业指导选修课和必修课为主导,以职前教育网络课程为辅助,以专题讲座为补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在全校学生中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两门必修课,每门课2个学分,36个学时。新生入学时就发放学校编写的《生涯启航》手册,引导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分年级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业指导》必修课及《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公共选修课,将就业指导贯穿全程;向大二、大三学生发放学校编印的《职业灯塔》就业指导报,将就业指导延伸到学生宿舍。
(3)举办一系列经典品牌活动。针对毕业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多元需求,着力打造“校园模拟招聘大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对话职场”三个品牌活动。这些活动针对性强,有效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二)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选送20名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就业工作专兼职教师参加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师资专题培训,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了一支由校外各大企业人力资源相关人士和学校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工作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素质明显提高。
(三)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1)尝试教学方法的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通过团体辅导尝试体验式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实效性。
(2)注重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一方面在平时的就业指导课程中有意注入能力素质培养和提升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该方面的知识素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学业之余,结合自己的专业和以后的发展方向多辅修一些必要课程或者考取一些实用的上岗技能证书,以增加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
(3)充分运用现代教学的手段。不断加大就业信息网开发利用力度,不断优化由北森公司开发的CareerSky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平台,免费为全校学生提供生涯测评;引进由时代英杰和清华大学共同开发的40门职前教育网络课程,免费供学生在线学习;在中国职业指导教师网购买10个教师学习端口供教师学习。
(四)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
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和学校就业工作研究课题《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等;发表相关教学论文4篇;出版专著三本。
三、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实践创新
(一)规范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
通过建立社会需求导向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进行模型化、范式化,进一步提高我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水平。将能力素质测评、能力素质模型进行提炼、归纳和应用,以作为就业创业指导的基础和指南,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与服务,引导大学生不断进行能力素质的自我诊断和完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二)创新高校就业指导模式
将单纯的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转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就业指导与职业指导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它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心理测评、职业咨询、求职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等。
(三)教授以学生素质为主的教学内容
除了教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外,并根据农业院校的特点,更强调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探索实践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更强调实践教育和体验式教育。在第一课堂中我们尝试了团队辅导、角色扮演等体验式教学法;在第二课堂中我们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模拟招聘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对话职场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据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应用型大学工科大学生在就职时主要为技术性工作或是以技术辅助的销售类型工作。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会遇到一些问题,主要在以下方面:大学生更看重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工作,但基层车间技术岗位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部分工科大学生的能力、素质能够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但在面试时因为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而导致面试失败,失去很好的就业机会;应用型大学的工科大学生,企业会更看重其专业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但实际上很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依旧有所欠缺,使得用人单位不得不对其进行二次培养,这无疑加大了用人单位的成本,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综上所述,对于应用型大学的工科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而作为应用型大学的大学生就业工作也应针对多种多样的问题,进行综合的考虑和引导。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
现如今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但目前国内的就业指导主要表现为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视为谋取职业的指导。指导方式在程序化的模式下也就自然而然地采取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的方式。从工科大学生的求职能力要求上可以看出,重点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综合能力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把利刃。单纯地指导大学生如何写好履历表和求职信,教给大学生如何自荐、面试等求职技巧只能暂时解决大学生的工作,而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在硬件上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对大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也已经贯穿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如对每一级的大学生开设大学生涯规划课程,帮助他们在各个阶段总结自己的成绩、提出新的目标。但对于未面临毕业的大学生而言,理论上的引导收效甚微,并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真正达到就业指导的目的。
三、将创业教育融入就业指导活动的意义
(1)创业教育活动对就业能力的提升。现今,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正展现出发展的势头,但依旧存在自发组织、管理涣散、资金紧缺、保障不力、成果形式化等问题,将创业教育活动融入就业指导中,不但能够鼓励大学生创业,也能够切实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与自身专业技术相关的创业活动,以便最大化地利用自身资源,从而获得最大化的利益。而专业技术能力也是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谋生的“一技之长”。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无论是技术岗还是与专业相关的销售岗等,都需要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习的专业技能。参与相关创业活动,能够有针对性地督促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
2)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将自身的价值通过劳动转化为社会价值的过程,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通过创新运用到实践中,是一种跳出长期形成的思维框架和思维路径的能力。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是成功开展创业活动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应用型大学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重要砝码。
3)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毕业生求职和参与工作都有巨大的影响。在应聘、求职这样的社交活动中,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印象,是一种暂时的“第一印象”,此时展示给面试官一种极好的形象,能够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切实关系着是否可以获得工作机会。此外,在职场上注重与人相处时的尊重、真诚、宽容、理解、平等、信用等原则,会帮助毕业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4)提升组织协作能力。组织协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的精神,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与才智,使团队协作产生一股强大而持久的力量。大部分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状态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从而缺乏互助协作的能力;通过创业指导、参与创业活动,大学生能够得到一定的协作、分配、组织能力的锻炼,在面对工作任务时能够较从容地面对。
5)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今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大部分同学能够平稳地适应大学生活、慢慢过渡步入社会。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毕业时是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最大的阶段,他们必须要完成阶段转换,会逐渐意识到要担负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在这段时间,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是最大的。紧张的职场节奏和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所要面对的挑战,都是对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巨大考验。所以,在求职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素质也是企业所考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合理的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创业,可以让大学生更早与社会接触。同时,创业过程中所经历的经济压力、突发事件等也在一定程度上磨炼了创业大学生的意志。
(2)创业教育活动与就业指导相辅相成。诚然,鼓励大学生创业也就是鼓励毕业生自主就业,确实也在形式上解决了应届生的就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创业教育活动在本源上是与就业指导相辅相成的: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延续。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从社会的角度看待自我,找准社会需求,从而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完成自我启发和成长等。同时,从社会的角度让大学生思考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学习经营理念和组织发展战略等,让他们能够为自己的大学生涯做出合理的规划。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参与创业活动不是单纯的一门专业的学习,而是要整合产品设计技术、质量管理、销售、资金筹措、人际关系、等方面资源,更要熟读商业法规事业管理及政府的有关法律章程等政策条文。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让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就是将这一切理论体系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创业教育是指导大学生将知识产业化的前提。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要利用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产业化。一方面要运用各种方法永远追求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当然,这也是创业教育最倡导的创业形式。
四、就业指导下的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以就业指导为宗旨进行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竞赛引导。“竞赛引导”是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各种组织所构建的竞赛平台,解决创业实践的指向性问题。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创业大赛,如“女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一方面,能激起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规范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水平;另一方面,竞赛要走出校门,加强优秀成果转化力度,吸引投资,创业竞赛的项目经费、奖金等收入作为社会融资流入社团的运行过程。
(2)团体运作。“团体运作”是指以大学生自主形成的团体模式运作,解决创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和受益面问题。在学院内组织成立创业小组,为同学们指引创业方向、制订计划、举办培训活动。同时,以参加创业竞赛为动力,以创新中心为指导,以实践基地为平台。
(3)学院支持。“学院支持”是指依托学院提供指导,由学院对创业小组进行有序的组织及科学的管理;协调、整合校内和社会资源,统一筹划、资源共享。同时,要充分发挥其对外职能,为大学生争取创业机会与资金,成为在校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4)社会融资。“社会融资”是指在项目运行期间,可吸收社会资金和各种竞赛奖金作为补充,提供资金支持。由学校、学院争取企业奖学金作为大学生创业的保障基金。
五、结束语
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已全面普及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将就业指导课列为公共必修课或必选课,列入教学计划。有的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的其中一部分内容,有的学校以讲座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多数学校还未达到教育部的课时要求,只有少数学校对学生进行全程化指导。在课程的组织形式上,多为课堂授课和讲座方式,有部分学校还有实训、实践课;在教学方式上,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还有案例分析教学,实训、实践教学,课堂活动教学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在就业创业课程实施上多是合班上课,普遍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和实训教学,教学的实效性差;多数学校利用专业的测评软件进行指导,有的学校还配有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软件,但工具比较单一。
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相融合的内涵
2.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广义上对“创业创新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其基本特征是创新性、创造性和实践性。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适应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高端技能人才,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培养学生首创精神和冒险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等最具竞争力的职业综合能力,这也正是现代企业需要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培育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顺利实现岗位就业、岗位立业,能够开拓新的工作岗位,创办新企业,开拓事业。
2.2 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相融合的内涵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旨在帮助学生能够利用生涯发展理论对学业、对人生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并为人生目标采取有效行动,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岗位群各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根据企业需求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树立积极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引导学生与社会、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相适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创新和冒险精神、创业意识、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独立工作能力和决策能力等创业者具有的能力素质融入到就业指导各个教学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就业指导全过程。
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认识上存在偏差
一直以来,人们对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认识上偏差:一种观点是创办企业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创办企业。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针对少数几个想创业的人的教育,对不想创业的学生没有必要浪费人力和物力。另一种观点是创业实践活动论,认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利用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创业实践演练,通过开展创业设计大赛、企业家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这两种观点势必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将只对少数部分人的行为有影响,对全体学生影响面小,示范效应不明显。
3.2 教学形式单一,创业实践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多以理论课为主,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等方法,许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举办几场创业讲座,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训练,有的学校使用创业软件模拟企业运营,却疏于各环节的有效指导,创业实践只停留在表面现象。学校举办创业设计大赛、创业实践等活动只是几个少数有兴趣的学生参与,或者仅仅安排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到创业实践活动中。
3.3 缺乏专业师资团队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多为各系书记、辅导员、各部门行政人员、公共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组成,兼职从事就业创业指导,由于自身的工作负担过重,很难挤出时间从事就业创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多数教师从学校进入学校,没有企业经营和管理经验,缺乏创业实践经历,给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只是纸上谈兵,这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影响巨大。
4 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合的具体策略研究
4.1 树立“大创业”教育理念
鼓励高职毕业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动因。就业指导作为高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学生增强职业竞争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合格的职业人,以满足现代企业需要的具有“创新、创造、创业”为核心的高素质学生。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就业指导教育之中,将创业者素质和能力培养融入就业指导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大创业”的理念――创业是另一种就业形式,就业也是开创自己的事业,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优秀品格,把“创新、创业”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在未来的职业世界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自身价值。
4.2 结合专业特点优化课程内容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择业准备、创业准备、职场适应和就业政策等内容,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分通过优秀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典型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目标意识和规划意识;在自我认知教学中引导学生约纳自我,挖掘自身潜能,澄清自身职业价值观并予以纠正,学会正确地评价他人;在职业认知部分关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给本行业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对商机的敏锐度,关注行业领域中各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专业岗位群各职业不同特点,引导学生用企业思维经营自己的学业。在择业准备部分学生通过体验企业经理招聘和模拟求职过程了解企业文化理念、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的需求、企业各岗位职责和职业标准,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学会信息采集、处理和甄别的能力,学会整合资源,广泛开拓就业渠道的能力。创业准备部分通过企业运营模拟,使学生初步掌握市场调查方法,了解企业经营程序,了解融投资、企业计划、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需要关注的问题,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养成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学生计划、统筹、决策、组织、协调、管理和执行等能力。
4.3 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导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高职学生喜欢亲自尝试,乐于亲身体验,对冗长的说教不感兴趣,所以对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改革,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导,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兴趣、特点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把“听、看、做”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反思,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达成新知构建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使用创业模拟软件,让学生亲身体验创业过程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形式。创业模拟软件从企业创立到运营,以全仿真的形式使学生亲身体验企业创立、市场调查、员工招聘、计划、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过程,学生根据市场分析做出企业经营计划,对各区域员工、原材料和生产数量进行合理调配,锻炼了学生统筹规划、市场分析和决策等能力,对学生每一次经营业绩进行比较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经营企业的欲望。
4.4 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业品质
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场访谈、模拟面试大赛、创业设计大赛、创业市场调查、实习实践等活动,锻炼学生创业品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澄清自己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的进取精神,职场访谈能够帮助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成功人士,从他们身上学习创业者的可贵品质,也能够让学生尽早地了解企业和职业岗位,创业设计大赛从组建团队、市场调查、确定项目、撰写创业策划书等锻炼学生组织协调、团队合作和首创精神。学生通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在沟通能力、语言能力、团队合作、抗挫折能力、计划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些能力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4.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做好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
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现有机会的拥有者,而且要成为机会的创造者。”在新形势下,我们应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待大学生创业问题。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绝不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通过鼓励和支持创业,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与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激发大学生积极创造、不断进取的志向与激情,增强他们敢于面对挑战的信心和勇气,这对于进一步推动国家社会进步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艺术类大学生以其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个性、自我表现欲较强等特点,拥有自主创业的先天优势。作为自由职业者他们多选择留在发达的大中城市,专业的灵活性决定了他们选择工作方式的多样性,或设立个人工作室、走穴、办考前培训班、出售书画作品等。但往往由于其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完善,缺乏与创业密切关联的营销、管理等知识,让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业举步维艰。因此,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更显得尤为必要。而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进行持续性改进与完善,就是要使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趋于丰富化、系统化,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最终达到增强学生个人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目的。构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初步探索如下:
一 锻造一支队伍
加大培训力度,深化理论研究,锻造就业创业服务的师资队伍。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缺乏相应素质的教师队伍,创业教育也将无从谈起。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创新,关键在于构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目前在开展创业教育的各高校里,从事创业教育教学的教师大多缺乏创业经历,难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学校应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学校培养与校外聘请相结合的方式,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或亲身体验创业过程的教师或企业人员担任创业教育的教师,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教研组,或者为教师创造挂职锻炼的机会,以不断满足创业教育师资的需求。为满足毕业生不断增长的创业教育需求,广西艺术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由富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牵头,外聘企业家协同指导,系统地开展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校也每年定期选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就业创业培训,聘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担任我院创业教育客座教授和创业指导师,指导我院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
二 活化一门课程
强化创业教育,重视实践教育,活化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课程设置中去。要实施创业教育,具体表现在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开设创业教育讲座,增加市场营销和行政管理等相关课程,以必修课、选修课或实施学分制的形式来改变当前创业教育方式单一、内容陈旧的现象,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管理等相关能力。在活化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置方面,广西艺术学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将创业的有关知识作为授课的重点之一,依托教学实践基地开展案例教学、实践教育,结合艺术类的不同专业“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就业创业指导。同时,我院深入实施广西教育厅提出的“高校三对创新行动计划”,积极开展以艺术服务地方、企业、行业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科学研究与艺术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探索如何进行教学教务体系改革,充分发挥专业教学团队的独特优势,大力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另外,结合市场需求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推广活动,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应用艺术教育的培养能力,从而提升艺术类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三 构筑三个平台
构筑三个平台:咨询服务平台、校园活动平台、社会实践平台。
1.整合信息资源,构筑就业创业信息的咨询服务平台
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进一步打造就业创业服务的校园网络平台,多重并举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如,利用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传媒,开展市场、资金、人才、项目等信息查询、信息、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服务;开展人才中介服务,引导青年学生正确择业,帮助青年学生就业创业;开展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等,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设立创业咨询室和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实践基地,开展创业能力测评、创业项目模拟等,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广西艺术学院充分利用学院就业网、精诚网、广艺社区等网络平台开设创业信息服务栏目,打造功能日渐完善的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广泛收集创业信息,包括创业项目、资金扶持、政策优惠等方面信息,及时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对有创业要求的学生,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服务。
2.整合校园活动,凸显创业特色,构筑就业创业服务的校园活动平台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构筑就业创业服务的校园活动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与能力。举办结合艺术类学生特点的校园招聘会、创业大赛、就业创业作品展、艺术类大学生自主创业主题栏目和专题网站等多种途径,特别是引导青年学生组建营销实践创业模拟公司参加创业大赛,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职业技能、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引导青年学生自主创业。继2009年广西艺术学院成功举办首届“非常你+1”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来,学院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两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邀请企业家担任大赛评委,进行现场点评与总结。赛后,多位企业家还表示将对部分优秀的创业参赛项目进行投资,积极支持广西艺术学院大学生的创业与成长。此外,我院的大赛活动还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广西电视台等媒体对我院大赛的相关活动进行了多次的报道,充分体现出活动的丰富性和社会影响力。同时我院也举办大赛系列活动如“暑期实习招聘会”、“暑期创业实习项目推荐会”、企业项目考察活动、开设“创业大讲堂”。此外,我院还邀请南宁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南宁市总工会到校开展SIYB大学生创业的培训,对毕业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计划等相关理论知识培训,400多名毕业生踊跃报名,进一步提升了我院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
3.创建实践基地,构筑就业创业服务的社会实践平台
创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创业实践基地则是大学生创业不可缺少的物质载体。学校应积极整合资源,与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创建青年学生见习、勤工俭学、创业体验等服务的实践基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不断增强就业创业本领;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教育培训,配备创业导师,并在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他们成功创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智力保障。为了给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实践平台,广西艺术学院与南宁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共建了创业实践基地,聘请女企业家作为我院的创业指导师,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实践平台。
随着国家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日益重视,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也成为建立长效机制的目标之一。而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学和实践的检验中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新时期开展创新型社会是开展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力助推器,只有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艺术类创新创业人才,高校与社会应为之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石瑾.关于培养大学生创业理念的几点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7(5)
[2]王锦花.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现状初探[J].湘潮,2008(5)
[3]李云先.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
[4]史璇、董桂刚.新形势下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0(11)
关键词: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就业指导课程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容
在目前的大学中,创业教育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创业”已经超越了“创办企业”的狭义概念,而更具有广义上的开创事业,开拓事业,开拓业绩等含义,其内涵体现了开办和首创的困难与艰辛,体现了过程的开拓性和创新性。而在此概念基础上的“创业教育”,则从具体的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的狭义教育,在向以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广义教育过渡。从这个角度而言,创业教育无疑为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了新的视角和载体:创业的概念不仅仅局限在自主创业上,更意指了创业精神、创新性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而这些对于从事各个领域和岗位的人都是重要的。
“创业教育,是指开发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未来企业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1)创业意识教育。创业意识教育,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所谓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和创业世界观等。” (2)创业知识教育。所谓创业知识,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综合性的知识。(3)创业能力教育。创业能力教育,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所谓创业能力,是指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主体心理条件。(4)创业心理教育。创业心理教育,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条件。所谓创业心理,是指在创业实践的活动过程中对创业者的心理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的个性意识特征,即情感和意志,以及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二、创业教育视角下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不足
(一)对于创业教育思想上存在误区。在就业指导的过程
中,大部分老师并没有涉及到创业教育方面的启发或者教学,一些老师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首先要把专业知识学好,无需进行创业教育或者认为创业教育是对少数创新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教育,没有普及性,还有认为创业教育是领导的工作,与自己无关等等。而在学生层面,大部分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即使是有意识创业的大学生,尚未树立风险意识,比较盲目和冲动。
(二)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我院从事就业指导教学的人员主要来自就业创业教研室老师。兼职的多、专职的少,且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对于创业教育了解比较少,对创业教育的设置、研究不够,难以开展课程的建设和体系构建,对于创业教育的深入也就无从谈起。
(三)缺乏配套的辅导、成长机制。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对学科发展历史,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分支及研究规律不够深入,事实上当学生有了创业意识后,如何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是促成创业成功的重要条件,这之中包括必要的创业形势分析,工商法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政策支持等等。而现在的创业教育主要停留在组织创业竞赛、报告的层面上,拘泥于表面,而对于提供模拟演习基地、实习基地等实用性的帮助却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很少有企业愿意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习实际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另一方面是高校在这个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很少主动走出校门积极联系。
三、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强化创业教育的策略
(一)明确创业教育目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实施创业教育来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择业理念,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形成一定的创业能力,完善大学生成才模式。
(二)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单独开设创业教育这一门课程在高职院校并不具备成熟的条件,因而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强化创业教育是其必然的趋势。重点培训有选择地在一些专业中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在课程形式上,可采用选修课和必修课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应专业教育的课程。
(三)提高任课教师的创业理论和实践水平。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决定着创业教育对教师的创新素质、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缺乏创业体验,在教学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这需要教师不断地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创业理论水平,通过深入社会实践加深经验。另一方面,还需要聘请社会人士充实创业师资队伍。
(四)拓展创业教育渠道,提升教学效果。目前的创业教育模式比较单一,效果并不理想,可以通过模拟应聘、课外实习、组织创业竞赛等方式,加深学生的体验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模拟应聘就是通过校外专家进行模拟面试,创造一个完全的面试的仿真环境,这种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很好地启发学生悟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个人形象设计、面试技能、创业教育等内容。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学生创业竞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五)加大创业教育宣传。加大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宣传力
度,是培育大学生创业观念必不可少的手段。创业教育既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思想意识。只有思想意识得到了提高,才能促使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头上的光环已经不再那么灿烂夺目,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宣传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高校要把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宣传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联系起来,使大学毕业生把就业选择与人生选择或自身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统一起来。因此,一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报、广播以及网站等,加强对大学生创业事迹的宣传力度,突出和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人文环境,营造大学生创业的舆论氛围,形成提倡大学生创业的价值观念;二要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突出与强化创新、创造能力的教育,营造创造性教学的风气,形成“在学习中创业、创业中学习”的良性循环,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三要在高校的制度建设上鼓励师生创新、创造、创业,尤其要广泛宣传成功创业者的创业事迹、创业方法和奋斗经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理念,形成尊敬创业者的浓厚氛围。
总体而言,创业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亮点。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实践,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大学生自主创业 就业指导工作 平台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问题愈来愈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各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机制还不够十分完善,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各项指导也相对比较缺乏,因此,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是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补充,是顺应社会新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是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举措。
1 新的就业形势要求大学生思考自主创业之路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1)企业要求高,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2)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够多样化。(3)企业环境和就业待遇与大学生自身期望有较大落差。而大学生自主创业,将会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组合,创业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重整与共享,可以推动产业、行业精细化,促进新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加速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是拥有全新知识结构的群体,是这个社会最有创造力的群体,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社会各方面都获得了巨大发展,大学生创业队伍在社会创业队伍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因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实现社会人才结构的最优化,推动社会人才结构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就业道路的重要开拓。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推动了大学生人才群体向高端人才群体发展与过渡,大学生利用自身各方面优势主动出击,填补了教育与生产、社会脱节的某种空白,实现了社会人才资源的最优化,推动了大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实现了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端人才的真正价值。大学生自主创业,是需要大学生对自我更严格要求,要求大学生更加踏实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全面了解社会各方面信息,了解国家社会发展的各种动态。因此,大学生选择创业之路,是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下知难而上、剑走险峰,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具有非凡勇气,也需要社会、高校等外部条件的多方面协助,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大学生就业中还只是非常微小的部分,高校创业指导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及时性和全面性,才能确保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对自我就业的全新定位和选择,是大学生结合自身各方面综合优势,由被动面对就业环境变为主动出击,能够更大程度实现大学生的社会价值,高校辅导员指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规划将会是一项长期的和极具现实意义的工作。但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创业指导仍然是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一项缺失,其难点在于:(1)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淡薄。(2)高校创业指导工作机制还未完善。(3)社会未形成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还需要很长时间来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和完善。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的年轻部分,具有思维敏锐、掌握最新知识和技术、创造性强等特点,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多大学生并未意识到自身的巨大优势,很多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就业意识淡薄,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面临就业时显得仓促被动,不能全面了解社会就业情况,因此不能准确定位自己,更不能坚持所长、有所突破,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当代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时,结合自身特点,另辟蹊径,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做合理准确的引导,而倡导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更是一个沙中淘金的漫长过程。
高校就业工作的紧迫性和严峻性使辅导员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就业指导老师需要准确掌握人才需求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意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高校创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则需要在此基础之上,首先对创业指导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创业指导老师需要更加全面了解社会创业大环境及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做好及时传达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传输带作用,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各种创业项目,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尝试;其次需要构建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平台,如加强校企合作,创造更多的大学生实习平台,拓宽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鼓励大学生正视就业压力,面对压力寻找机遇,等等。
大学生自主创业除了面临上述的一些问题,总体来说,社会也未形成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仅靠大学三、四年的职业规划指导,很难应对自主创业的高要求。高校创业指导工作机制也不够完善,大部分高校还缺少一支高素质、掌握科学手段与现代化方式的专业化创业指导工作团队,不能对大学生创业做及时全面的协助和指导。
3 如何开展高校创业指导工作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开展高校创业指导工作,将会是一项长期而极具挑战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首先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高校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其次需要加大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宣传,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平台。
目前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师资队伍人员流动性大,影响了高质量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2)从业人员的专业度不够高,不能高效完成就业指导工作。因此需要加大对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师资培训,培养出一批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极大的工作热情,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对工作职责和目标非常明确,熟悉和创新就业指导工作内容,能够高效率的完成各项业指导工作指标。当前国内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主要侧重于就业信息传递、毕业手续办理等为主,缺乏对学生连续性、针对性的指导和规划,导致了大学生对专业发展和职业需求认识不清晰,加之学校教育和企片需求的脱节,导致了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名而无实”,不能将就业指导工作做在实处。因此需要稳定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培训,培养出优秀专业的创业指导师资队伍是做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根本所在。
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淡薄的问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之外,也要加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宣传,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平台。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成效如何也很难预料,但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一种就业选择,其顺应社会发展要求而产生,也有其自身的历史因素,高校就业指导老师除了鼓励大学生勇敢尝试自主创业,也应当积极构建平台,如鼓励同学多参加创业项目,如IT项目实施、尝试各种创业小项目、参与大型项目活动过程等等,使学生真实的接触创业,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巧芳.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5(1).
[2] 王军,刘慧.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具体途径[J].黑河学刊,2006(5).
[3] 项世红,范润宽,徐鲁晋.论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