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主题式教学范文

主题式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主题式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主题式教学

第1篇:主题式教学范文

唐  爽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江苏  南京  211103)

摘  要:“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标准中的核心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的不同发展”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进行充分的显现。在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是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和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开展有意义数学教学的基础。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对真实的问题情境进行创造,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使有效的教学活动得以实现。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教学活动;实验研究

主题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进行学生活动中将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内容等进行结合,设计出一个活动的主题,主要是对学生该怎样学习、教师该怎样教学、教学的内容是什么等进行揭示。教学模式指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桥梁和中介,可以对教学实践进行指导,对教学理论进行丰富。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教育工作者总结出: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思维得到创新。所以,主题教育所具有的多面性、综合性、反思性、情境性等特点,可以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完成学科的目标,使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主题式教学的应用

(一)拓展性学习和整合式教学的关系

初中教学新课程对目前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系列的要求和规范,使学生在课程活动中能够对正确的技能和知识进行学习。整合式教学可以对静态知识进行生命力的赋予,可以将多种学科进行综合运用,从横向和纵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所以,整合式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通过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体现出来,对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行强调,在知识由有限到无限的拓展过程中,使用整合的方法能拓展学生的学习容量。在主题式教学中,依据问题意识,能将拓展性学习与整合式教学贯穿之中。

(二)探究性学习和问题式教学的关系

探究性学习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开展的,和问题式教学是紧密相连的;问题式教学是利用问题对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进行引导的教学方式,使用问题对教学主题进行构建,教师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认知的掌握程度,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的方式,是学生自觉进入问题情境后,以“实践、探索、体验、发展”为中心主动开展的“探索学习”。问题式教学主要是教师对课堂的掌握,对问题的表现方法,对情境建设的灵活使用。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对自主性进行强调,问题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对象性较强。

(三)合作交流式学习和情景式教学的关系

情境建设主要是使用生活情节对问题进行表现,对解决问题的情境进行创造,对学生在问题解决时能够灵活解决问题进行引导,使用生活中的知识对思维进行启发,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得到加强。在情境建设中会使合作交流式学习氛围得到自然的形成,情景式教学是合作交流式学习的先导因素,首先是情景式教学,然后是合作交流式学习。情景式教学对合作交流式学习具有影响作用,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合作游戏等完成知识的学习。利用情景式教学将合作交流式学习进行引发,能够使师生互动得到促进发展,形成教学动力机制。

二、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教学活动设计

(一)在进行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活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师生实践留出生产空间;2、主题内容要具有学科综合性;3、教学目的要具有整体性,对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重视;4、活动要具有问题化、探究性。

(二)活动实施过程

1、对活动的主题进行确定。确定活动主题是进行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重要基础,虽然看起来较为简单,但是主题需要利用一句话、一个词或者是几个字对教学的目的进行提炼,主要有学生能力的培养、活动的效果、方法的体现、内容的选择等;2、教学计划的制定。初中数学教师在对课标要求、学生、教材的理解基础上,对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结合,选择适合教师自身和学生的教学方式,对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处理,达到科学、合理的要求,是一种新的创新体现,可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知识的获取;3、对学生进行认真了解。学生是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验中的实践者,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状况、学生的生活背景、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等进行了解;4、对教学内容进行确定。教学内容是主题式教学的基础,确立教学内容可以使教师在把握新课标的精神方面和教材理解方面具有明确的方向。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数学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数学活动目标,数学活动内容,数学活动条件和数学活动的方式。

主题式教学通过情境体验、问题探究、合作交流等改变传统的单一式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课标》精神。在主题式教学中学习者是核心,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适合初中数学主题式学习的氛围,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意识,实现自主发展。主题式教学具有较强的自由度,虽然没有较为固定的模式,但是具有自身的特定规律,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对适合自身和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才能使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琳琳.有关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3,(06):9.

[2]戚文理.主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探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3,(12):37.

[3]朱从虎.主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2,(10):50.

第2篇:主题式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职化学;主题式教学

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主题式教学也被广泛运用于日常教育教学中,它使得学生在化学教学中逐渐充当主角,担当主角作用,同时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因此,教师务必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的创新实践,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动,通过多年的中职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大致有如下几方面的教学反思.

一、何为主题式教学

所谓的主题式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教学主要载体,以教材内容为主题,在这个基础上有效的开展语言教育教学活动就是所谓的主题式教学.当然,进行主题式教学的实施效果的好坏主要在于主题的选择以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的在主题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中心,同样,在对主题的选择中应当有效的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关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效的对中职化学教学课堂进行重新的塑造.

二、中职化学教学现状

1.在教学观念上,中职化学教师并未从传统观念中挣脱出来,教学模式及观念仍然停留在技能教学中,并未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忽视了学生的主导作用.在中职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体育成绩而忽略了对自身能力的完善与发展.

2.从教学模式上,我们发现中职化学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他们接受的教育模式往往是单纯的进行教材讲解以及例题讲解,这样的中职化学教学明显的程序化,让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造成学生思维单纯,想法狭隘,观念顽固,这样的教育是古板无趣的,同时教师也在固有教学模式下失去了创新能力,一味的按照旧有经验进行教育教学,这样只会逐渐会让学生对中职化学课失去信心.

3.从教学评价上看,教师长期以来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不注重学生自身努力,仅仅重视教学结果以及中职化学成绩,以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努力,这样的单一评价体系往往忽视了学生本体,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教学的主体,没有从学生的根本需求出发,而如今也只会让学生对中职化学学习失去兴趣.

三、主题式教学的有效实践

在主题式教学中,教师以及学生都是教育教学中极为重要的能动主体,同样,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进行探究式的教学,而学生则是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这是一个相互探究,共同求知的一个教学过程.

长久以来,中职化学教育教学模式都过多的注重对化学课本上内容的教授,往往忽略了学生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往往只是强调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有效的知识的运用,往往重视传统的教育教学的知识积累,而忽略了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各方面的创新实践能力.当然,针对以上的情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的尝试.

1.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

中职化学中要求应当大力推行信息技术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从而彻底改变旧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进入课堂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有效的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尤其是在中职化学课堂中,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而且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中职化学中物质结构那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微观粒子的运动以及结合对于学生理解而言较为困难,学生大多无法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此时,教师应当合理引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微观粒子的视频,让学生能直观的看到粒子的结合以及运动,从而更良好的掌握中职化学知识.

2.辩证认识“探究学习”以及“接受学习”的关系

中职化学中明确要求,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求中职学生在进行中职化学学习过程中,应当设计相关的科学探究性活动,让学生能全面的得到培训.

因此,新课程中要求加强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探究学习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以及问题性等,在教学内容中,探究学习更加注重教学实践性,同时,探究学习是以探究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严密的设计探究学习的方法以及内容,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应当进行有效的指导,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从而全面的将旧有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当采取主题式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务必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化学,爱学化学,从而有效的提升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水德. 主题式教学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中旬),2013(3):118-119.

[2] 张会江. 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应用意识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第3篇:主题式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应用

新课程改革推动着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发展。《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历史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主结合历史看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历史问题。”因此,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切实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让学生能够积极性、主动的进行历史知识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主题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1、“主题式”历史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的需求。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且忽视了其社会功能。为了能够让历史课堂教学得以科学进步,新课程改革便对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在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被分成了三个组成部分:知识与能力、方式和过程、情感表达和价值观,新课程改革后强调高中历史教学摒弃单纯的背诵历史知识,强化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并运用所学到的历史知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从而将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意义得以最大化发挥。然而,“主题式”教师便符合新课改的需求,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为出发点,积极强化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观建设[1]。2、“主题式”符合当代历史课堂教学的理论要点。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他人之间不断的相互帮助和协作中获得的,唯有人们通过合理的协作研究,将彼此之间的知识相互分享才能够丰富的总体储备量。这一重要思想正式当前我国历史教学的理论要点,即重视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学习以及相互学习经验的共享。“主题式”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能够让学生以最高的效率了解到课本中所表达的核心观点,加之每个学生的价值观存在差异性,便会形成不同的历史认识。此时,“主题式”便能够让学生们通过相互经验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出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意义的实现。

二、主题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1、创设历史情境,把握课堂主题。在课堂教学前期,部分教师可能会对课程主题的设计不够精准,而因此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方向偏离教材的核心。例如,在必修二中《新航路开辟》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以提问题的方式进行引导,例如:“同学们,现在假设你们是欧洲的一个普通家庭,而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会给你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和影响呢?”在学生积极踊跃发言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的思想不过于偏离主题,教师便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的方式来转变学生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新航路开辟》的纪录片,让学生先对故事的发生背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还原”历史。最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分组分层的讨论的方式加深对历史课本主题的领悟,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2]。2、突出课本重点,激发学习积极性。高中历史课本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关联性较强,完全打破了初中历史那种章节的独立性,使得许多学生在背诵学习时感到杂乱无章,并将诸多历史事件和时间混淆。究其原因,鉴于高中历史课本中各个章节的关联性较强,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便难以把握课本知识的主题,尽而导致在学习时缺乏明晰的学习思路。然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主题式教学思想便能够良好的打破这一现象,不仅能够让学生明晰学习思路,掌握各个章节的主题内容,亦能让学生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将历史知识进行明确梳理。例如,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章节教学中,教师可先为学生创设一个主题,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使学生们进行积极讨论并分析中央、地方的演变过程。此外,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布置一些其他的知识点进行讨论,通过这种主题式教学法的推进,学生不仅能够沿着主题方向对历史课本知识进行学习,还能打破传统“背景概括意义”的单一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完善主题关系,强化教学重点。完善主题关系是主题式教学在历史课堂有效融入的重点。首先,教师要明确主题式教学并不是单纯的将各个存在一定历史关系的知识点贯穿在一起,而是将统一知识点进行升华,让学生能够根据某一个知识点延伸学习其相关的知识内容。之后,教师要对教材中讲述的内容以及相对性的任务进行精确划分。最后,为了能够保证学生对内容能够熟练记忆,并了解其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影响,便需将整个事件归类为一个主题,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历史事件。例如,教师在对《的崛起》这一课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其成几个“小主题”,即重大会议、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等。通过将主题进行整体贯穿的形式进行教学,便能够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系统的认识[3]。

“主题式”历史教学法的运用,是当前我国历史教学中一次大胆创新,教育工作者在运用此方法进行历史教学时,要注意发现其中所隐藏的问题,并及时加以修正,进而保证“主题式”历史教学法的意义得以充分实现。值得强调的是,历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其课堂教学与主题式授课模式相结合亦要循序渐进。

作者:张东梅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乔仪晴: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研究和探索[J],学周刊,2012,02(06):45.

第4篇:主题式教学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主题式 教学模式

一、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教学模式即是进行教学工作设计的基本思路框架和技术方法与范式,是长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实验研究的总结和概念化,也是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的技术保障。灵活运用和善于总结教学模式特别是课堂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工作,既是一个教师的成功保障,也是一个教师成熟的体现。长时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在一种近乎整齐划一的模式下运行。类似于“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新知――布置作业”的做法几乎成为习以为常、天经地义的常规。教学模式原本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每一种教学模式总有其特定的产生和形成的背景,总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这个适用范围包括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中,主题式教学模式是确定某一主题,组织指导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教学设计过程,结合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一个既定的教学任务。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活动中,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将会更为自觉地、主动地获取新知。因此我在组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多给学生一点自主思维的空间和活动余地。凡是学生能自主与合作探究得出来的问题,教师不能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提醒暗示,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于难点、疑点问题,充分发挥小组群体优势,通过讨论和争辩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互学、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开展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构建研究性学习氛围

为了让学生把学过的内容应用到探究性学习或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以此来提高学生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我的旅行计划》、《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等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学习内容。设计相关的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尝试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完成知识的构建。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充分体现“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学,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创造能力学生的自学活动是他们个性品质发生、发展的基础,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最佳方式。课堂教学中,要多安排“自学”环节,注意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适时变换课堂角色,顺应他们的志趣、爱好,多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多让他们发表各自的意见,多照顾学生的特长,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交互性”和“非线性”,让学生结合各自的实际水平及爱好选择相应的信息随机进入学习,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创造能力在自学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如:在教用FLASH绘画时,当学生对窗口各部分名称有了大概了解之后,在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画时,我就放手让学生对工具箱中的各个工具进行操作,让学生亲自在画图区画一画,去发现它们的用法、作用。这时,学生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热情很高,他们的思维也会活跃起来,也就有了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画完后,利用多媒体教室的交互性,让学生们互评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幅画好在哪,不好在哪,应怎样改进等等,之后,每位学生再次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最后我将部分好的作品打印出来,这样就更激发了全班学生学习的热情。这节课,我将学习新操作技能融人绘制美丽的图画中,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既学习了知识又掌握了技能。不仅发展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必要的激励和自学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要想让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得以发挥,就必须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空间,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级调控的主体,学生是二级调控的主体。学生能否进行自学,要看教师是否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自学条件;学生是否愿意学,要看教师是否调动了他们自学的兴趣及积极性;学生怎样进行自学,则要看教师怎样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指导。因此,这里说的“自学”并非是脱离教师的学生自学,而应该是在教师的激励、指导下学生进行的自学。比如:我教《让我们的文章更有艺术性――艺术字》这一课时,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很多,可以从插入菜单插入艺术字,也可以利用绘图工具栏的快捷键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指导,但决不能扼杀学生富有创新的积极探索,相反的应该鼓励他们积极的探索,用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实现老师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突出“主题”,激发兴趣

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是主要的学习工具。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学生一旦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兴趣,同时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因而有一种想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新知识往往是从其他学科知识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产生一种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

以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主题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的。小组协作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一般小组由3―5人组成,各小组按照学生对探究主题的兴趣进行分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结束语

教师的角色就是和学生共同探究的合作者,是丰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是真实任务的展示者,是学生探究活动的支持者以及学生遇到学习困惑时的帮助者。教师还应以鼓励学生提问、概括,用激励来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确保探究性学习的进展,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充分体现“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1,(2)/总第56期.

第5篇:主题式教学范文

主题式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并在此基础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主题式教学 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对各个阶段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科的自身要求,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以达到产生良好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实践能力的目的。在这样的要求下,对于小学语文而言,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无疑是主题式教学模式。主题式教学模式是这样一种教学,它强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内容为载体,围绕有意义的主题进行教学的情景化、生活化实践,以此达到将产生良好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将具体论述主题式教学模式应如何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并提供具体实例以供参考。

一、 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首先要立足于学习情境

这一点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当堂课的课程内容,立足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其所处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这样才能够达到使得学生在掌握自身需要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更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

立足于学习情境进行主题式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把握教学的内容,并且结合生活实际举出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例子,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深刻的把握语文课文或者是诗句中所要传达的情感与意义,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中的一首古诗《游子吟》,诗中说道“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诗是全文中的两点和为人千古传诵的警句,但现阶段的学生很多学生都难以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所表达的真正情感与含义,按照主题式教学立足于学习情境的要求,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想象“早晨温热的牛奶”“放学门口爸爸妈妈的微笑”“生病时的焦急”等等这些与生活中的经常出现的情境,让学生感受这其中母亲的情感,再将古人的生活环境加以讲解,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清楚的感受到母爱与亲情的存在。

主题式教学利于于学习情境进行教学是教师进行主题式教学的最根本要求,这一教学方式既能够与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相有机结合,又能够使得学生把握生活实际中的一些情感与细节,是较好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这一点要求教师立足于学习情境的基础上再注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主的探讨与学习,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调动学生的思维以及学习兴趣,产生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自由讨论环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观点与意见的发表,并在课堂上大胆的展示出来。仍然以《游子吟》这首古诗为例,教师在进行晚情景设置,并且让学生感受过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的讨论,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母亲有哪些让我们感动的事情,并且可以让学生试着设想,在自己离开家的前一天母亲会叮嘱我们哪些话语。基于这两点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与事件,但事实上达到的教学效果都是一样的,学生不但会更加深刻的把握这首古诗所表达的真正情感,还会对自己的母亲有更加深刻的感激之情。这就是主题式教学的真正魅力与意义所在。

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样也是新课程标准的需求,主题式这一教学模式正好具备这一教学办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倡导与要求,具有较为现实的教学效果与意义。

三、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主题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既是学习情境的组织者,又是学习情境的共同创造者,总之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这一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关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与疑点,教师既是问题的回答者也是问题的交流者。语文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语言类学科,除了要教会学生认识文章掌握生字以外,更要在此基础上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能够有活跃的想象力和自主的文学意识。针对这些,主题式教学模式中的互动环节就有了其属于自己的用武之地,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主体设置不同的互动方式,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例如在学习课文《负荆请罪》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对于廉颇与蔺相如的看法。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人会喜欢真性情的廉颇,有的人会喜欢宽容大度的蔺相如,这样的各抒己见与对教师观点的挑战,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刺激出一定的灵感。一方面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会优化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主题式教学的关键环节,既能够激发学生关于语文的更多灵感,又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良好的熏陶,为未来的语文学习做好铺垫。

这就是主题式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并在此基础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课堂,喜欢教师,使语文教学成为一个让学生长足喜欢的教学模式。

【结 语】

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提供了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更多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带来教学上的灵感,在掌握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衍生出新的教学模式,使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有更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最终以达到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6篇:主题式教学范文

关键词:主题式;高中化学;课堂应用

近几年,科技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很多领域的研究都离不开化学的贡献,古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见化学在学习中的重要程度。随着网络和媒体对于高考状元等的报道,很多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更加重视。当代,为了让学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高中化学的教学仍然存在应试教育、单一化教学、题海战术等一系列不好的现象。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多教育方面专家提出利用主题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化学方面的教学。本文就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应用探析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1当代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

1.1课堂教学目的过于功利化:在当代教学环境中,虽然素质教育很重要,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家长和老师只在乎学生的期末期中的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以及课堂质量的提高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其认为成绩才是硬道理,能考上好的大学才是对学生有用的教育。这就导致老师只顾着学生的成绩,一直采用单一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重视。很多教师只是看重课堂上大量的知识传输,而不是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下布置大量的作业,对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进行巩固练习,采用题海战术,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形成。为了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就要对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对主题式教学模式不予重视:很多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的过程中对化学主题式教学不加重视,很多教师只是上课的时候按时间上课,在课堂上讲解一些课本上的学应用题解题策略,很少应用主题式情景进行教学,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化学应用相关题目的时候缺乏兴趣,对该部分内容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摆正心态,不要对化学主题式情景教学不加重视,现在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实力,学会对化学问题进行探究对其以后各个方面的发展都用很大的作用。主题式教学不仅仅可以锻炼学生大脑的抽象思维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在日程生活中解决问题,面对困难时的思维运算能力,进而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具体应用方式

2.1采用主题式互动教学的教学方式: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自己在三寸讲台上讲个没完,还要顾及学生的想法和看法,在讲课的间隙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利用主题式教学将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融为一体,更多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看法。教师可以采用主题式游戏情景的教学模式,然后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融合到游戏中去,利用游戏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使课本上枯燥的化学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既学到相应的化学知识,又能够对化学解题方法产生新的想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进行相应的提高。例如:在高中的课堂上,教给学生酸碱验证实验时,鼓励高中生参与其中,积极表达自我观点,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让高中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策略做出相应的表达,每个人对这个检验方式,以及检验物质的认识想法都是不同,在交流的过程中每种想法进行碰撞和重组,进而帮助学生产生新的更加有效的对于酸碱识别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高效的解题方法,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积极表达自己的疑问和与其他同学不同的观点,进而对高中要学习的化学知识进行有效引导,培养其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2.2开展一些化学知识相关的活动:课下或者周末不要让学生一直呆在家里面,他们在家无非就是玩电脑,打游戏。课余时间老师联系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社团,举办关于化学知识相关的课外活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外活动对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加一些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把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练习和回顾,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高中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化学学习能力。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关于化学知识的活动,比如说有关化学结构的撕名牌游戏。规则是在两个人身上,分别贴上这个有机物的化学式,另一个人身上贴结构式,其中一个人率先把另一个撕掉则获得胜利。这种游戏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学过的东西进行回顾和复习,加深这部分知识的印象,进而提升化学成绩。

3总结

高中化学课堂应以发展其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应建造活跃的课堂,利用主题式的教学,增加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方式和技巧,培养其主动学习化学的好习惯。以学生为主体利用主题式教学,端正教师的教学方法,鼓励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利用游戏等多媒体设施为学生的学习课堂增加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新时代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作者:周璐璐 单位:长春希望高中

参考文献:

[1]赖丽萍,吴伟丽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期刊论文]-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6(4)

第7篇:主题式教学范文

一、确立教学主题,突出演绎和归纳

正确选择合适、科学的教学主题是整个主题式教学活动中最基础的环节。众所周知,选择正确的教学主题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相反,就会出现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脱节的情况,不能有效体现主题教学整合、开放、情境化的基本属性。

对教学主题的选择,基本原则是源于课程内容,但又要高于课程内容。方法是:“教师以既定的课程内容为原型,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进行课程再开发。”这样的主题选择方法是静态的,也是师源性的,即教师从若干文本蕴含的关键词句出发,再结合自己对主题教学的理解,确定教学主题。这样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演绎过程,教学主题是教师基于自己对主题教学理论及文本主题的理解进行演绎的结果。

在讲授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时,笔者根据教材中的篇目,对教学内容更新整合,将课本中的类似诗歌进行重新归类,形成主题。如从初唐到晚唐的31首诗中,选出与登高怀远相关的诗歌: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王勃的《滕王阁序》、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李商隐的《安定城楼》和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等。其中,王勃的《滕王阁序》在必修模块中学习过,学生比较熟悉,以此作为主题教学的导入环节,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主题通过演绎法由教师演绎出来,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常采用归纳法,即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出发,归纳出教学主题。这种方法是动态的,突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采取归纳法生成教学主题是有理论依据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自主建构的过程,建构的本质是认知结构的形成或改变。其中,认知结构是指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编码系统。主题学习突出了一类知识按照同一主题进行整合、类化,让学生所学知识在脑中更具条理性,实现知识体系化,并让学生获得知识迁移能力。

归纳教学主题:一是由学生在与文本、同伴、教师的对话协商中,生成若干教学主题;二是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设想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出发,归纳、提炼或选择教学主题。比如,高中语文必修模块四中有《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与《鸿门宴》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都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有许多交集,也容易生成若干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在自己预学的基础上,提出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由此设置教学主题。有的学生将教学主题设置为“历史人物形象”,有的学生设置为“《史记》的语言特点分析”等。师生共同协商,最终生成“人物性格特征的表现方式”教学主题。

二、选择教学模式,突出创生与建构

在解决了用什么样的主题进行教学这个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认真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主题教学。这就涉及到教学流程或者模式。窦桂梅老师在主题式教学中形成了基本的操作框架,即“话题切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链接生活―升华自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采取“主题式教学”,应从教学主题内涵出发,结合教学资源,灵活选择教学模式,突出过程的创生与重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形成了四种教学方式。

1.学法助学

高中语文课本的编排,有其固有的编排逻辑、编排原则和编排体系。我们一般以教材编排的自然顺序及体系展开教学。我们秉持“教是为了学”,“会学比学会更重要”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学法前置”式的主题教学法。如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将《念奴娇・赤壁怀古》《六国论》和《阿房宫赋》等文章组成一类,形成“文言文学法指导”教学主题,通过学习并运用文言文学习的技巧与方法帮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效果。

2.导学展评

突出主题统摄是主题学习的关键所在。为了发挥主题的统摄功能,我们采取了“导学展评”式的教学方式。在主题教学中,抓住学生学习的两个环节:一是“导学”,主要是揭示主题,明确目标,认清任务;二是“展评”,即学生根据主题、目标和任务,在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在小组或班级中进行展示,师生共评。

如在上文所举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两篇文章的教学中,我们归纳提炼出“人物性格特征的表现方式”的教学主题后,要求学生展示交流两篇文章的异同点。在教学展评阶段,学生基本上懂得两篇文章的共同点是突出了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同点则是《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对话彰显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鸿门宴》则通过故事情节塑造人物的形象。“导学展评”式教学突出主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展评反馈。

3.分类比较

主题式教学的本质是将一些课文、资料根据主题内涵、知识特征、表现手法甚至学习方法等归并于某一主题之下。这种归并其实就是分类,分类是为了寻找共同点,以便于知识学习的类化;但分类不是目的,目的是分析比较,寻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寻找不同点的目的是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因此,有人称“主题式教学”,其实就是一种“求同”“存异”的教学。

比如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我们以“登高怀远”为主题进行教学,将31首诗歌划分在这一类主题教学范畴。其中,选择了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为精学篇目,从内容、情感、手段三个维度展开学习。在后续的教学中,不管是精讲还是略讲篇目,我们都将以此为参照,通过同类比较进行教学,充分体现出主题式教学的优势。

4.专题讨论

主题式教学需要聚焦主题,并围绕主题渐次展开。在主题式教学中,我通常采取主题讨论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先进行预习,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同时,也为自己的观点寻找相关论据。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主题讨论的氛围,让学生在讨论中实现思想分享和交流,并在借鉴他人思想、观点分析的同时,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对自我的学习能力进行强化。

三、开发教学资源:突出重组与拓展

主题式教学分为跨学科主题教学和单一学科主题教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实现课程知识和学科内容的整合”。高中语文主题式教学是单一学科,强调的是学科内知识的重组与拓展。

1.重组教材结构

所谓重组,即打破原有教材知识结构体系,依据教学主题内容重新组建新的教学结构与教学体系。以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为例,教材编排本身就突出了主题教学的思想。如该教材选取了古典诗歌发展的七个重要时段,按照文学史的顺序,选编了八个单元。同时,该教材大胆地选取了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的诗作专题研究。教材编写突出了主题和时间结合、点与面结合的模式,在为学生介绍唐宋各主要时期诗歌发展脉络的同时,又对唐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四位诗人做了重点研究。

采取主题式教学时,我们固然可以采取教材编排思维,或以七个重要时段为主题进行主题式教学,或以李白等著名诗词作者为主题进行教学。还可以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或从教师自身的研究专长出发,或以“题材”(如送别诗、闺怨诗、田园诗、边塞诗、山水诗、咏物诗、咏史诗、哲理诗)、“风格”(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婉约与豪放等)或其他方式进行主题教学的划分,这就必然导致了我们从教学主题出发,对教学结构与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与梳理。

2.重组教材拓展

所谓拓展,是指在教材重组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补充,以进一步突出主题内涵。笔者在设计“文明对话”章节的教学内容时,提前准备了一些优秀的中外文学家作品,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或在课堂上作为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此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围绕一个主题搜索、收集相关文学材料,从不同维度建构全新的教学资源,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第8篇:主题式教学范文

一、主题教学的应用方法

1.明确语文教学的主题

采用主题教学的方法后,教师可以不按照课本要求的目录编排课程,在不偏离教学内容,不改变教学目的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对整个课程顺序进行重新编排,把课程中一些知识点分开来讲,这样的方法,对教师来说加大了备课的难度,但对学生来说,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将文言文和诗歌排列在一起进行讲解,在课程的初期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学习文言文中的重点语句,对这些重点语句及有注释的词语进行了解后,再让学生自行解决一些较为容易的篇幅,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信,还让学生对修改后的教学方法产生了学习兴趣,这种主题的设定很好地帮助学生强化了知识结构。

2.找到贴近主题设定的材料

在采用主题教学模式后,教师只有寻找大量的教学材料,准备比较充分的教学资源,才能让学生对主题的设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也只有对教学内容不断地充实,才能使学生更加满足于这种教学方式。

二、主题教学的实施

1.运用主题式教学带动课堂气氛

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这是主题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师在教授较难懂或者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时,可以通过导入式,在课堂中引入全新的内容或者独特的教学情境,这样就可以慢慢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过来,由于课堂枯燥造成学生精神低迷,在使用这种方式后可以把学生的吸引力带回课堂中,新颖的教学内容调动起课堂的气氛,热烈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喜欢上此种教学方式。

2.主题式教学互动学习法

互动学习法是主题式教学的一种方法,在课堂的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是非常关键的,对于课堂中的知识,只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探讨,才能使学生真正对课堂中的新知识完全吸收,并且在探讨过程中拓宽一些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或者教师直接对问题进行讲解,会显得课堂气氛非常死板,而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进行解答,或者师生探讨此问题,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更全面地带动课堂的气氛。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及时对问题进行解答,这可以让学生及时地纠正自己的答案,还让学生向更全面的答案靠拢,这加速了学生学习进步的步伐。

3.主题式教学小组学习法

第9篇:主题式教学范文

装饰艺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当前社会中行业的发展形势和具体需求,在结合相关需求的基础上,对于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创新设计理念,让课堂教学紧跟社会需求的发展。针对现阶段一些过于陈旧的教学内容,要进行选择性的处理,并重新设计。与时俱进的发展是保证装饰艺术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上,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合理调整课程的重点,对于一些重要性不足的课程,可以采取缩减的方式,突出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总而言之,教学过程如果脱离了市场和社会,那么教学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内在意义,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打造应用型复合人才的理念也就成了一纸空谈。另外,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理念,让学生了解装饰艺术行业,并且认识到这个行业的基本职业特点,逐渐提髙学生的职业学习兴趣,坚定学生的职业发展信念。

二、教学过程要划分层次,引入合理竞争

层次性的教学理念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提高装饰艺术课程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教师本身要积极扭转观念,将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做好自身角色上的转换。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一些具体的竞争理念,让学生在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竞争,从而达到激励学生自主进步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层级,并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增加理论和基础教学内容,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对一些基础可以,但学习积极性不足的学生,教师则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多加入一些实践性内容,并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项目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提前感受到装饰艺术行业的具体岗位情况。层次化教学理念是近年来教学水平发展中的新方向和新思路,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工作的一个有效思路。

三、合理协调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

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是装饰艺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两个重要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设想的过程中,要对于二者进行合理的协调与搭配,这也是对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一项考验。在进行教学设计与设想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整个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时,要关注对学生基础艺术理论知识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艺术设计原理、图形设计构成、艺术观察方法、美学理念等多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可以运用艺术、理性的眼光来进行设计,提高学生的整体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技能培养上则关注学生造型能力、设计软件应用能力、工艺制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进行理论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引导,采取适合课堂教学需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工作。教师可以积极引入一些实战教学,结合当堂课堂教学内容,把学生带领到实际设计现场,让学生熟悉现场的具体情况。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