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利灌溉工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对于保证国内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造与改造,利用现代工艺,不断优化工程建造工艺,使水利工程更加符合现代农业的生产要求。我国加大力度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大力发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推进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步伐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还需要投入长期的精力。
1.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缺乏
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保证农业生产对于维持国内和平稳定的社会形势以及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三农”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虽然有着国家的大力支持,但由于我国农业占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绝大部分,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与改造,更是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目前,我国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资金注入还是不够,这就制约了水利灌溉工程的改造,也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也不利于推动农村经济以及农业的发展。
1.2工程设计存在缺漏
在对我国农田灌溉水利工程进行改造时发现,一些水利工程的设计存在着缺漏。一些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欠缺,这就导致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不到位,水利部门对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与管理业不到位,导致水利工程的建造资料以及数据都没能得到很好的保存,水利设计的原始设计资料大多都已丢失,这给水利工程日后的规划设计以及改造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阻碍的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由于工程设计存在的漏洞以及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就导致我国一些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一些水利工程甚至重复建设,在建造过程中还会出现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现象,还有一些水利工程甚至在建造了一半之后就由于种种原因而搁置,最终废弃,这些都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为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埋下了隐患。水利工程是一项相对比较庞大的工程项目,涉及单位比较多,参与人员也比较多,这就给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水利工程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进行的,加上其又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做好农田区域的全面调查工作以及勘察灌排渠系等并记录参数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还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因此要想在一定工期要求内完成施工任务具有很大的难度,我国农田灌溉水利工程中的一些就难以兼顾工程质量与工期,以至于工程建设基础资料缺乏真实性与合理性,这就给以后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以及改造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1.3水利工程配套设施不齐全,设计标准偏高
不同地区的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够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需要有各自相应的配套设施,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水利工程配套设施不齐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田水灌溉,在一些干旱少雨的地区,如果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就会严重降低农业产值,影响当地居民的收入。此外,我国一些水利工程的设计标准偏高,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这就会导致一些地区的水利灌溉工程远远超出当地所需要的灌溉功能,造成事故原料的浪费以及资金的不必要投入。
2.2 解决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改造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加大资金注入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解决农业问题,抓好农业生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以及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资金欠缺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办法来筹措资金,相关单位一方面需要加大自身的资金聚集能力,广泛从社会各界募集资金,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资金的吸纳能力,吸引外来资金,充分发挥群体力量来推动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改造的顺利进行。在进行资金筹措时,相关单位需要强化资金注入,将从社会各界筹措到的资金向农田水利灌溉的方面倾斜,并在推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改造与发展的过程中,吸引更多资金的注入,使其看到农业水利工程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关单位可以从土地转让或者其他的资金中抽取一部分,或者从地方财政以及国家财政收入中抽出一部分资金来支持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改造,并要在现有的水利资金来源的基础上扩大资金来源,充分做好宣传工作,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相关单位要将零散的资金进行汇总,保证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有稳定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进行改造工作。在做好资金筹措的同时,相关单位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并要建立健全金融制度,在充分了解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水利资金的管理工作,便于对所有资金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和利用。国家可以对一些地区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并做出明确的制度规定,使得我国的水利灌溉工程能够更加适应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需求,更加有助于我国农业产值的提高,也有助于使得每一份资金都能够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2 .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程设计
在进行我国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改造工作时,要着重进行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其建设需要有所计划、有所侧重。在进行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时,水利部门要制定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严禁凭借个人主观意愿对设计进行篡改。水利部门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需要有所侧重,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体现当地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特点,使其能够适应当地的农业生产要求。此外,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在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指导下进行,也需要严格有效的管理,并注意对设计资料的保存,监察部门需要及时核实施工资料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并要做好资料的保存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是水利建设的基础,是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保证农业产值提升的一项重要工作。
2.3做好配套设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程标准
我国地域跨度广,不同的地理区域有着不同的气候条件,因此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改造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干旱少雨的地区,需要强化对水田的灌溉,还要注意做好储雨与储水工作,在湿润多雨的地区,就可以相对地减少对当地水田的灌溉,这样就可以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也可以合理进行资金分配,确定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分布密度,并结合当地情况,设置不同的灌溉配套设施,在完善的配套设施基础上,促进农田灌溉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做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与改造,有助于农业产值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有助于国家“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国家内部的稳定与经济的平稳发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与改造关系到国计民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在我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需要加大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与改造力度,以利惠农民为基本指导方针,设计出科学合理、高效安全的水利灌溉工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0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设计标准
河流的径流量是随着四季不断变化的,农田种植面积和作物种类等也是不断的在变化的,这就决定了灌溉用水量是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在不同年份来水量和用水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就需要有一个灌溉设计标准为依据,以便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一般来说灌溉设计标准要以灌区水源来水情况、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农业发展要求和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再综合考虑加以合理确定。灌溉设计标准是表示灌溉水源对于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设计标准高,意味着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也高。因此,它直接影响着灌溉工程的规模大小。一般来说,灌溉设计的标准有两种: 一是灌溉设计保证率,二是抗旱天数。
1.1 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的是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期间, 灌溉用水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用符号“P”表示。就表示某工程在100年内有80年能满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要求,其余20年不能完全保证,有缺水现象。P=80%就是这个灌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时,设计方必须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情况,来确定灌溉工程的规模,特别是当地水源状况和作物种类。在水源缺乏地区和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以取50~80%,在水源丰富地区和以水稻为主的地区,可取70~95%。
1.2 抗旱天数
所谓抗旱天数,就是以灌溉设施,如小水库、塘坝等的供水能力为依据,以连续无雨( “连续无雨”,不是指抗旱期内绝对无雨,而是指降雨量很少,一般将日降雨量小于日蒸发量的情况都当作无雨处理) 的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为标准。例如灌溉设施可以满足连续80 天的作物灌溉用水,则该灌溉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为抗旱80 天。抗旱时间应规定为当地主要作物需水要求迫切的灌溉时期。抗旱天数的确定,要按不同地区的情况来确定,在设计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取水方式的设计
取水方式的设计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灌溉水源,决定其取水方式的设计方向。一般来说灌溉的水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流取水灌溉;二是提水取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取水设计要针对这两种类型进行设计。以下主要对自流取水灌溉进行介绍。自流取水灌溉:以河流作为水源时,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无坝取水;二是有坝取水。在设计时, 为了保证自流灌溉的水位高程, 开渠建闸引水的地点要选河流上游水位较高地点, 引水口地点的选择决定了取水方案的设计,包括建设成本的投入。因为引水口的不同决定了需要修建的水干渠长度不同,所要增加的土石方工程量, 以及沿程水头损失和水量损失以及各类建筑物数量也各有不同。
2.1 无坝取水
在设计时无坝取水的渠首,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有建闸和不建闸两类。但是考虑到不建闸的引水口, 那在洪水期间不能控制流量,渠道易被洪水冲毁,农田会被淹没等情况。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建设建闸控制的方案。通过把进水闸的中心线与河道水流方向的夹角(叫引水角),设计为锐角(30°~45°),保证入渠的水流平稳,而且引水量也大,又可以减轻对引水口下唇的冲蚀。
关键词:水利;灌溉工程;设计
Abstract: The irrigation project is related to agriculture, village and farmer. Under the backgroud of the new country construction, th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should be strictly manage the project design, and design the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safe irrigation project according the basic guidelines of developing agriculture, constructing farm, benefiting the farmers. Irrigation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ccording to which selects the appropriate irrigation design standards, accurately decides the irrigation project layout for the design, whi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fully ultilize the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rrigation area.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irrigation projects; design
中图分类号:[TV93]文献标识码:A
一、水田节水灌溉的现状
1、水田节水灌溉经济及环境影响
节水灌溉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输配水系统节水、田间灌溉系统节水、管理节水以及农艺节水等方面。节水灌溉的目的是在不危及作物产量的前提下,通过优化作物的灌水次数、灌水定额的灌水延续时间,减少总的灌溉用水量。即使减少20%~ 70%的灌溉用水,也可能不会引起水稻产量的下降。在节水灌溉对环境影响方面,采用间歇式灌溉,由于田间无水层的时间较长,对稻田环境有较大的改变,须注意并防治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深水条件相比,土壤干湿条件下养份挥发损失加大,宜用多次追肥来降低这种影响。
2、喷微灌对水稻节水灌溉影响
喷微灌有的地方称之为雾灌,与滴灌相似,只是为了克服滴头太易于堵塞的缺点,将滴头改为微喷头,由于微喷头出流孔口大一些,流量大一些,流速慢一些,所以不象滴头那么容易堵塞,但流量加大了,毛管相应也要加粗些。在每棵作物或树下装1— 2个微喷头一般即可满足灌溉的需要。微喷头仍有堵塞问题,因此也要对过滤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每亩造价与固定式滴灌相仿。在国外有逐渐以微喷灌取代滴灌的趋势。但是在温室(或大棚)内使用微喷灌会大大提高室内之空气湿度。而不利于对湿度敏感作物(如黄瓜)的生产,这时只好用滴灌近年来我国微喷灌设备生产逐渐完善。微喷灌面积的发展很快,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节水灌水方法。特别适用于灌溉果园。
从传统的灌溉模式变为节水灌溉, 虽然节水量不多(7%),但是可以大大提高农业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将滴灌与传统的灌溉方式加以比较,得出:与传统的地面灌溉相比,滴灌可以节约65%的灌溉用水;另外,滴灌与合理施肥结合可以加大水田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对水稻采用喷灌用水率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相对于传统的浇灌水稻喷灌可以增加18%产量,节约35%的用水量。
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优势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推广水利工程建设新技术从根本上讲,农田水利建设首要解决的就是农田的灌溉问题。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水利建设应与时俱进,立足创新,为发展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农田水利系统要安全、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就要依靠新技术。目前得到认可的“湿地”节水灌溉的优势有:
(1)高效节水
能够合理地取到适合的水量,保证粮食的持续高产,是广泛节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一种经济体系。有利于保护地下水。该体系能够保护环境,特别是能减轻由于灌区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农药失效的后果,能够全面地保持对农业水源的改善,保持了地下水位的动态平衡,改善水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深受国家和人民的重视。节水体系能够为当地提供安全的、标准生活用水。
(2)洁净环保
以往的湿地农田灌溉系统主要在中国南方平原和浅丘陵地区进行建设,因为其间分布着洼地、塘堰和荒沟等。湿地农田灌溉节水体系主要是利用这些天然的塘、坑、洼地等,将其改造成“人工小型湿地”,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植物的生长作用。将排水沟略加扩宽,种植对降污作用强的植物,形成沟渠湿地。将这些小型湿地、生态沟与原有沟渠相连,形成“排灌沟渠—人工湿地”的综合系统。这样一来,从农田排出多余的灌溉或雨水,可进入下游邻近的小型人工湿地或生态沟。经过湿地净化后,水从另一端排入生态小沟,排入下游小型水库或湖泊等。这种技术主要是依据了国外的成功经验,能够保持农田排水中氮、磷含量的湿地面积为其承接排水农田面积的5% ~ 7%,而且水已经过排灌沟渠和小型湿地综合系统的净化后会更加洁净环保,其水质符合灌溉标准。这种水循环的科学技术是探索节水的新路,是对农田灌溉的一次有效创新。
三、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的取水方式
1、取水方式的设计
取水方式的设计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灌溉水源,决定其取水方式的设计方向。一般来说灌溉的水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流取水灌溉;二是提水取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取水设计要针对这两种类型进行设计。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部分。通过灌溉工程的规划,我们来对灌溉的标准进行制定,对灌溉的布局进行合理的选择,进而来对灌溉工程进行设计,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对设计的标准进行合理地规划
我国的河流径流量随着季节的更迭发生不断的变化,所以,农业灌溉的用水量也是不确定的,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不确定因素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加大了对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我国目前的水利灌溉工程规模根据实际需求大小不同,因此,在兴建之前需要有一个灌溉设计标准作为施工的依据,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一般情况下,灌溉工程的设计标准要根据该地区的水源来水情况、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农业发展要求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来进行,同时还要综合各种因素来合理的确定。
(一)灌溉设计标准的制定
1、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在灌溉工程的有效期内,灌溉用水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一般用“P”来表示。例如P=70%,就表示某个水利灌溉工程在100年内有70年能满足该区农业灌溉用水要求,而其余的30年里就不能够满足全区的灌溉用水。那么70%就是该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所以,在设计农业灌溉工程时,设计人员必须对该区做出详细的调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灌溉工程的规模,尤其是对当地的水源特点和农作物种类要有详细的了解。在严重缺乏水源的地区和旱田耕作区,灌溉设计的保证率可以取50%~80%;在水源丰富的地区和水田耕作区,灌溉设计的保证率要在70%到95%之间。
2、抗旱的天数
什么是抗旱天数呢?抗旱天数是指:以小水库、塘坝等的供水能力为依据,在连续无雨(一般是指降水量很少,一般情况下将日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情况,而不是绝对无雨)的状态下,能满足农作物用水需求的天数。比如,某灌溉设施可以满足农作物70天的持续性用水,那么该灌溉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就是抗旱70天。抗旱时间的规定应该以该区的主要农作物的迫切用水时间为标准。对于抗旱天气的确定,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情况,具体确定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
(二)获取灌溉水的设计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于灌溉水获取方式的设计,也是目前水利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取水方式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灌溉水源情况来进行对取水方式的设计。一般情况下,灌溉的水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自流取水灌溉和提水取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取水设计一般都是针对这两种类型进行选择设计。以下我们就针对自流取水灌溉来进行分析。
自流取水方式灌溉以河流作为灌溉水源时,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无坝取水和有坝取水。在设计时,为了能保证自流灌溉水位很高,对开渠引水地点的选择上要慎重,应该选择在河流上游水位比较高的地点,对引水口地点的的选择决定了取水方案的设计,还影响到了建设成本的投入。
1、无坝取水方式
对无坝取水渠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有建闸和不建闸两种。但是由于不建闸的引水口在洪水期间不能控制流量,进而导致农田会被大水淹没。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建设建闸控制的方案。通过把进水闸的中心线与河道水流方向的夹角角度设定在30度到45度之间,来保证流入到水渠的水流平稳,不仅引水量大,而且有效地减轻对引水口下唇的冲蚀。
2、有坝取水方式
如果水利灌溉工程所在地的河流水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达到自流灌溉引水的要求。这种情形下,在进行工程的设计时就应该采用各种办法,比如,在河道上修建堑水建筑物,把水位提高上来,进而保证引水自流灌溉的实现。
溢流坝的设计可以起到横栏河道和抬高水位的作用,同时还能排除河道内多余的水和洪汛期产生的多余的水量。
进水闸的设计被应用在引水灌溉,能有效的控制入水渠的水流量。它的平面布置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正面取水和侧面取水。考虑到侧面取水不能保证在引水口位置形成横向入流,这样会造成大量的泥沙流入渠道中,进而导致泥沙淤泥河道,影响水流的速度,所以工程的设计人员在进行方案的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工程处的水源情况,如果工程是在多沙河流地段,应该选用正面的取水方案。这种方法是农田有坝取水中最有效的也是最常用的。
三、灌溉渠系的设计原则
(一)灌溉渠系规划布置的原则
在进行灌溉渠系的规划时,要综合各个要素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整体的把握,具体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本着充分考虑地形的原则,应该把灌溉渠道布置在高处,相应的把排水沟道布置在低处,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流灌溉和排水,建成各自独立的灌排两套系统,对于局部的高地或者是洼地,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小片的灌排措施来进行处理。
2、安全原则也是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在对渠道的设计时应该尽可能的避免深挖方、高填方等难工险段。如果遇到地形条件恶劣的工程段,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对待。比如,在山区就应该考虑到是否要避开河流,防止被山洪冲毁等。
3、综合利用的原则也是在灌溉工程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充分的利用河流的落差,综合考虑水电、水力等元素,充分利用水资源。此外,还应该考虑采用塘、库渠共同使用,以增加灌溉的效果。
(二)干、支渠布置的设计原则
1、在山地和丘陵地带,因为地形起伏比较大,加上坡度比较陡,耕地多数是坡地和梯田。所以在修建的时候要综合各种要素进行考虑,力求“水不低头”,做到最大限度的自流控制灌溉区。
2、对于平原地区来讲,地形比较宽阔,会有大面积的耕地,在设计时,要把这种地理环境和洪、涝等灾害联系起来,进行干、支渠的布置。
3、一般情况下,冲积平原型的灌溉工程设计,如果在地下水比较丰富、排水条件好的地区,那么就要把灌溉和排水分开。然后在灌溉渠道进行灌溉和冲洗压盐,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等现象的发生。
结语: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所以相关水利部门必须加大力度来建设我国的水利灌溉工程,进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促进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成凤,辛朝,曲泽军.搞好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
关键词:防冻管理;防冻技术;灌溉工程
中图分类号:S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疆塔里木流域气候属寒冷地区。其境内的盆地一年中最冷月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0℃——-15℃,塔里木盆地1月份平均气温为-7℃——-11℃。由于气候寒冷,兴建的防渗渠道极易受到冻胀的的破坏。预制砼板护面防渗渠和现浇砼板护面防渗渠最易受到冻胀的破坏,浆砌石护面防渗渠和干砌石护面防不渗渠次之。无论是几十个流量的大渠道,还是1个流量的小渠道,都会受到冻胀的危害。有些冻胀危害发生在建成后运行初期的1~2年内,而有些却发生在工程建成末运行之时。冻胀破坏在巴州的2个盆地内均有发生,对渠道的危害也最大。因此进一步研究渠道冻胀破坏的机理,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它,对保证各级防渗渠道的正常运行,减少维修养护的费用意义重大。
通过分析研究,渠道的冻胀破坏是由土壤中的水、土体颗粒物理性质和负温所致。渠道防冻胀处理可通过改变渠道结构形式、改变渠基土体的基本结构、使用新型建筑材料等方法来实现。对渠道防冻胀处理方式的选择,关系到渠道的造价和施工的难易,应在今后的渠道设计与施工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新型材料的防冻理论和总结实际运用经验,为新型防冻材料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条件。
1.灌溉系统防冻胀机理
渠道冻胀破坏是由于渠基土受冻体积膨胀顶托衬砌而形成,渠基土受冻体积膨胀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⑴ 寒冷气候区持续的负温条件;
⑵ 土壤中自由水和毛细水的存在,并且有通畅的水分补给通道;
⑶ 土壤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土的颗粒组成,矿物质成份等。
在以上三个条件中,土壤中自由水和毛细水的存在是冻胀发生的先决条件,也是必备条件。在整个胀破坏过程中,水是最活跃的因素。如果地下水埋深浅,土壤颗粒细,土体中自由水和毛细水的补给十分充足。一旦气温下降至零度以下,土体中的自由水和毛细水的体积受冻膨胀,引起土体膨胀,顶托衬砌,破坏渠道。冻胀破坏不但发生在挖方渠道中,在半挖半填渠道中也普遍存在。由此可以看出,毛细水的冻胀性也不容忽视。
造成北方防渗渠道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冻涨,这种状况与北方灌区普遍进行冬灌、秋浇等有直接关系。冬灌、秋浇一般定额较大,抬高了地下水位,特别是骨干渠道沿线的地下水位有时甚至高于渠底,致使冻涨量过大。国内外渠道防冻涨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不少,技术上似乎没有大的障碍,问题在于防冻涨措施的有效性往往和建设费用、运行费用成正比,对于发展中国家尚难以承受。北方灌区渠道防冻涨问题不宜单纯依靠防冻涨措施解决,应提倡针对渠段实际情况采用综合措施解决。例如,骨干渠道两侧地下水补给条件好,水质也较好,可以沿渠布设机井(或埋设水平排水管),将地下水提入渠中,一方面增加了可供水量,另一方面也可有效降低骨干渠道两侧的地下水位,减轻冻涨威胁,比单纯排水的经济性好。
综上所述,冻胀破坏是寒冷地区渠道建设中的一大难题,由土壤中的水、土体颗粒物理性质和负温所致。
2.灌溉系统防冻胀处理形式
渠道防冻胀处理可通过改变渠道结构形式来实现,即用“U”形或矩形断面来代替梯形断面。但这种处理形式只适用于小渠道,流量小于1m3/s的渠道。对于大渠道来说,若采用这种处理方式,难免造成造价和施工难度的加大,加大的幅度还较大。
从上述导致土体冻胀的的三个基本因素中,只有三个因素同时具备,才发生冻胀破坏。只要消除其中一个因素,就能防止和减轻冻胀危害。从目前新疆地区的气候条件来看,外部温度不达负温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采取保温措施达到内部不负温。切断冻土地基在冻结前、后的水分补给是过去防冻胀处理常用的法,此外改变渠基土体的基本结构也是保证土体非冻胀性的一种方法。
要切断冻土地基在冻结前后的水分补给,通常是采用高填或排水措施来减少水分的补给。但是由于土体颗粒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决定,毛细水的作用不可忽视。毛细水往往上升至地下水面以上2~3m的平面上,同样会对渠产生冻胀破坏。例如库尔勒市哈拉苏农场的一个小渠道,流量1.5m3/s,旁边平行有一条深1.5~2m的排水沟,渠道为半挖半填渠道,在施工中就发生了冻胀破坏。因此对于细颗粒土体,要完全切断水分的补给是不现实的,毛细水的冻胀破坏不容忽视。
改变基土的基本结构的办法是进行渠基土的换填,就是用大颗粒的土体填入渠基,将原来的细颗粒土体挖走。这种换填工程量较大,换填厚度一般要大于等于冻土深度。如果在冻土深小的地区使用尚可,若在冻土深较大的地区使用,往往工程量是巨大的。
从目前情况看,任何工程要根本回避和解决冻胀三因素之一,从考虑经济和投资省的情况下,都是非常困难和把握不住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将几种工程措施结合起来使用。即以回避一种因素为主,辅之以回避另一种因素的综合措施进行防冻胀处理。如在汇要两面三刀侧开挖排水沟降供销水分补给的同时,对基土进行一定厚度的换填。用砂或戈壁层加塑膜进行保温,以减少冻胀破坏。
近来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问世,苯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渠道的防冻胀处理。苯板防冻胀的主要机理是它具有保温的功效,保证了渠基土不受负温的影响,同上述砂或戈壁层加塑膜保温的原理是一样的。根据现有对苯板的搞冻试验资料,10cm厚的苯板可起到100cm厚砂或戈壁层的保温效果。远大于相当于5~10cm厚戈壁、砂的塑膜的保温效果。
3.灌溉系统设备防冻胀措施
灌溉系统的防冻保护,实际上是在冷冻出现以前,把管道、阀门、喷头里的水排出,以防冻害对灌溉系统造成破坏。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灌溉系统的防冻措施不一样,但一般不外乎以下措施:
3.1采用手动泄水措施
使用这种办法,必须确信灌溉系统设计合理、能满足排水要求。手动泄水阀应安装在主管路最低洼的地方,假若系统有多处低洼地,都应该设置手动泄水阀,一般采用球阀、闸阀或带有堵头的一段管子,而且应保证施工过程中有一定的坡度条件,方便管道内的水汇集到泄水井。若泄水井安装在室外,应保证泄水井的干燥(可以采用井底放置砾石);若在室内应确保排泄的水量不致于溢出水井。方法是:关闭系统主阀,切断水源,依次打开各轮灌区的控制阀(如电磁阀),减少管路系统水压力,然后慢慢手动开启泄水阀。
注意:对于主阀门或各分区阀门(如电磁阀、闸阀)里的积水就需要采用压缩空气的办法吹出或采用包裹防冻材料的办法处理。对于有些园林喷头(如雨鸟T-Bird、1800系列)有侧面和底部进水两种,当采用侧面进水时,可在底侧设置自动泄水阀,以防止外壳冻裂;对于齿轮驱动的旋转喷头(如雨鸟3500、5004、7005等系列喷头),里面的积水需要人工排(提起升降体、轻微的晃动或拆除喷头来解决)或采用压缩空气的办法。
3.2采用自动泄水措施
在灌溉系统主管路最好安装手动泄水阀,而不要去采用自动装置。自动泄水装置一般安装在支管路或与喷头安装在一起(如采用侧面进水的埋藏喷头)。原理是:每次系统关闭后,自动泄水阀就会泄走喷头或管路里的水(如雨鸟16A-FDV自动泄水阀,开阀压力2m、关阀压力4m)。自动泄水阀若安装在主管路系统会造成灌溉水的大量浪费。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国内农田项目大多是上个世纪建造的,为山区丘陵地区的社会经济前进、农田灌溉以及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不过,因为当时的很多技术以及设备都不成熟,所以建造的项目不先进、渠道体系不适宜、渠道没有内衬等,并且使用了很长时间,渠道塌陷、堵塞、渗透等情况都很严重,导致渠道系统的使用率很低,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能够灌溉的面积长时间以来都不符合策划规范,灌溉率不高,特别是末端灌溉区能够得到的水量很少,每到春季灌溉高峰期,或者干旱季节,不能保证水资源全部灌溉到田间,田间的地域面积不能每一块都获得水资源。严重妨碍、限制项目收益的开展以及水源的循环使用。
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基本要求及加强水利灌溉管理的意义
为了实现农田水利灌溉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农田水利灌溉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倡节约用水,使水资源充分得到应用,从而提高水的利用率、农业的生产率;第二,农田灌溉规划区域之间需相互协调,如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农业区等规划区域;第三,合理分配灌溉的水资源,从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第四,根据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确定灌溉的设备设施、建设方向及建设措施,从而用较少的投资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生产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大农业的生产,实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应向规模化及集约化经营的模式发展。实现水利灌溉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经济得到保障。但由于近几年水资源短缺,用户争水矛盾日益激烈。因此,加强水利灌溉的管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1、基础薄弱,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无法发挥
我国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建造于上世纪50-70年代,很多工程在今天已经显现出年久失修、老化磨损的状态,再加上我国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比较多,很多农田水利在建设时标准低、配套差,造成使用时间长久之后质量病害严重。这样的问题导致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使用时无法发挥出工程基本的防水、抗旱、排涝作用,极大降低了水利工程的实用价值。尽管相关部门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改造措施对老化、失修工程做了整修,但整修、改造工作并未得到全面开展,一些中小型泵站的改造任务还未正式开始,规划中的贫困山区水源工程建设未得到真正落实,甚至于没有监理系统的防洪抗旱排涝体系,种种不足无不反映着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难题,反映着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中的重点、难点。
2、水资源配置体系不完善,农业用水效率较为低下
在自然水方面,我国不仅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而且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还不均匀,与我国农业发展布局有着严重的错位,这为农业水资源利用埋下了巨大隐患。再加上我国化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大量污染,江河、湖泊的泥水含沙量比较高,并不能引入农田灌溉,所以导致我国农业用水矛盾更加突出。尽管我国在近年来提出了南水北调这一治水政策,并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四横三纵”水资源配置格局,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业水资源配置仍然存在问题,初步建立起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并不能充分满足水资源利用需求,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仍然比较低下。
3、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农田水利管护工作滞后
国内农田水利管护体制一直存在不完善问题,这对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养护等工作极其不利。体制不完善的主要表现为:管护主体不明确、产权不清楚、水费收取不合理、管护人才缺乏、水利科技力量落后、水利专业服务组织建设滞后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服务、管理能力偏低,阻碍了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4、水利管理体制不顺
管理体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由于农田水利设施与管护涉及点多、面广、战线长,情况复杂,加剧了管理难度。其中管理体制不顺又是其重要因素之一。从农田水利管理体制上分析,过去大中型水库、干、支渠桥涵等设施由国家直接投入,但其施工大部分由当时公社组织灌区劳力无偿或是极少量补助完成,其日常维护与管理由水利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硬件维护费用一般由政府财政补助或是集体经济筹集,渠道清淤所发生的人工费用一般由村组集体承担,主要管理形式是通过组织灌区受益农户出义务工完成。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作为水利部门在乡镇的办事机构――水利站,同其他“七站八所”全部改制为“以钱养事”机制后,乡镇水利事业发展受到严重挑战。
三、解决农田灌溉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1、加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
由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运转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设施及渠道故障等问题。进行农田灌溉设施、渠道的维护和保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灌溉工程维护资金主要是由中央、各级地方政府等财政部门投入的。由于财政支出的资金受到限制,而且财政支出的大部分资金需要利用在其他水利设施项目建设上,导致了灌溉工程维护的资金严重不足。因此,应加大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间的相互协调,加大水利灌溉工程的投入资金比例。另外,采取银行贷款的方式,从而有效解决农田水利灌溉设施资金不足的问题。
2、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
主要是中央政府部门加大对水利专项资金的补助力度,地方政府部门同样要扩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实际资金投入,从而引导农民自愿加入到水利建设的队伍当中。这样明确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由政府承担,农民的加入是基于自愿原则。政府要实行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树立对种粮的信心,在政府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多劳多补的原则,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农民对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
3、重视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
农田水利设备的建设,能够处理现存水利设备的老化、损坏问题,是替换老旧设备最快最有效的方式。要有计划的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要的大规模的粮食生产基地要先建设。增加对重点灾害区的整治,创建合理有效的灌溉系统,争取做到在干旱以及洪涝季节能够得到丰收的标准。
4、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展
有效灌溉面积的增加是提升国内农业生产量的根本方法,不过不能盲从的为了追求生产量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执行过程中要结合地区水源状况,不能先开采再整治修理。要按照国家收集的相关产量报告执行,在水土以及水源方面都比较充足优异的地方开拓新的灌溉区。
5、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
节水灌溉手段是在我国水源不足的实际情况下,提升对水资源的使用率。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以及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综合在一起,增加对节水设施的补贴,促进节水设备的普遍使用,把喷灌滴灌这些节水手段贯彻到每个区域,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基地,最大程度的增加农民以及国家的利润收入。
6、采用农田水利灌溉的科学管理模式
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方法,从而提高灌溉工程的管理效益。通过加大乡政府及群众的农业生产科学灌溉意识,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如何科学的构建农田灌溉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农业生产发展阶段的企业,应构建不同的科学管理模式。如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企业,采用“以人为本”的灌溉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灌溉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而对于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企业,采用过程式的管理模式,从而加强灌溉管理的制度建设。
结束语
对于现在水利设备的状况,一定要在新形式下掌握好水利设备建设的关键点,把水利设施建设当做我国基础设备建设的关键部分对待,将农田水利建设当做农村根本设备建设的关键工作,严格按照水资源管理机制,全力开展民生水利,促进国内农田水利灌溉行业走循环前进的道路,努力的开拓出一条适合中国农田水利灌溉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田金燕,赵红.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07).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
前 言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推动。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重视起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理清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加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以切实改善农村经济状况为发展目标,从实际出发,针对限制农田水利工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这样才会真正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当前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现状分析
(一)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存在不足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需要结合以往的资料和经验进行勘察,但是众多工作人员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在工程现场勘察过程中过分依赖以往的资料,忽视了最新信息的采集,最终导致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出现许多漏洞。比如工作人员对节水灌溉工程项目中作物种植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所以对工程区域内的土壤无法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对节水灌溉工程中水资源的水质也没有进行调查和了解,进而影响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工作。此外,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参与设计的工作人员更多的是依靠以往的经验,没有经过现场勘查,对实际情况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就进行设计,这样的情况一定会导致工程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的设计工作者一定要立足实际,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勘察,以获得准确的资料,才能够进行精准的设计,使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保日后的投入使用中正常发挥作用[1]。
(二)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区域内的种植结构存在不足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是为了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收入,但是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传统的种植观念的思维方式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转变,目前很多节水灌溉工程区域内的作物种植结构依然是小麦玉米,尽管已经有一部分土地正在进行高效的生产种植,但是这种种植结构的面积并不大,依然无法实现节水灌溉工程区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更无从谈起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范围内,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发挥带头作用,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刷新广大农民群众的传统思维,积极引导思想观念的转变,致力于农田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改变,通过这种传播方式,才能够在节水灌溉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下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忽视了管理工作
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阶段,对于节水灌溉工程的工艺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在众多需要使用灌溉工程工艺的阶段,都会引起上级领导和工程施工人员的重视。然而随着节水灌溉工程施工完毕,开始投入使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工程中的缺乏使用管理的现象,甚至有的节水灌溉工程在投入使用的当天全部人员就全部撤离,从此无人问津,更无从工程的维护,最终无法正常使用节水灌溉工程,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最初的节水灌溉工程的产权不够明确,不仅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也没有切实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这种“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的出现。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有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工程的使用管理工作,明晰产权,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适当投入资金,节水灌溉工程作用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2]。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分析
(一)水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农业发展相结合
由于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的设计人员一定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把水资源设置的优化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的过程中,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农田水利的发展得以持续发展,以此为工程建设的基本路线,生产生活和水资源的使用加以统筹发展,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评估和监测工作都要加大力度,在分配水资源的问题上要对水量进行良好的控制,分配上也要做好管理工作,不同的灌溉区域有不同的用水量,所以要在高效用水的基础上进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3]。
(二)引进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的重要前提就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引进和使用对实现节水灌溉有着重要作用。在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在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引进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加以利用,同时随时关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更新情况。最新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建立在智能技术上的灌溉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机械自动化、生物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全程监控农作物的成长情况[4]。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在示范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从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与节水灌溉地区的特点相结合,严格按照工程项目中的各种标准,在示范工程区域集中起来,对建设的地区进行严格选择,以确保节水灌溉示范工程作用的发挥。
(三)加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的管理工作
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而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实现最终效益为目的,所以为了已经完工的高效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得以正常稳定的运行,首先就要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有足够的重视,以确保工程的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建立并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同时明确承包工程中各方的责任,制度由人建立,就要由人亲自执行,这样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5]。
结 论
综上所述,文章围绕着当前农田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日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农田节水灌溉工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节水灌溉工程正常投入使用,并发挥良好的作用,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就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加强日常工程的管理质量,使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玉娟,吴欢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12(09):36-37.
[2]翁爱民.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0(09):179-180.
[3]朱雷鸣.浅析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农业与技术,2014,06(03):55.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分析
节水是整个农业节水灌溉的核心,也是未来节水灌溉农业研究和发展的方向。针对水资源在运送过程中和田间灌溉工程中的损耗,借助一些工程设施减少水资源的蒸发和下渗,让更多的水资源灌溉到田间地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下文将对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现状
农业水利体系的建设是作为我国农业水利整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内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并直接体现着农业对于老百姓的受益程度。国外比如美国、日本、荷兰以及以色列等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比较早,其投入的资金以及精力也相对较多,所以节水灌溉技术在这些国家有着很好、很先进的应用,且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对于节水技术的研究起步晚,资金投入也较少,所以该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就相对的发展较为迟缓。同时,我国也是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水资源只占世界总水资源的百分之六,所以日益膨胀的人口和紧缺的水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明显,水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灌溉方式的不合理、不科学使得我国本来就较为缺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更加低下,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因此,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以及相关的农业技术已经至关重要了,这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使传统农业向高效率、高产出和高品质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分析
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不能完全脱离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应该要结合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目前,已经推广和研究的相关节水灌溉技术大概有十几种,每种技术都有使用条件和使用优缺点。下文将对四种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论述。
1.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
该项技术主要应用于大面积的农田灌溉,借助喷灌机,实现节水灌溉。该项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喷灌机运行时的压力,带动卷盘,促使水资源可以通过软管,实现正常灌溉,在喷灌机上安装喷头,保障农田水利可以大面积接受喷灌水分,农田灌溉的路线可以自行设计,自由移动喷灌机即可,随着喷灌机的移动,实现农田水利各个方向及方位的灌溉。该技术的优点是,能够适用在不同的农田地形中,操作上比较方便,不需要复杂的管理方式,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技术控制,灌溉效率非常高。技术缺点:耗损相对较大,占据农田面积较大,必须借助设备通道才可实现喷灌,所以在农田内需建设专用通道,浪费农田面积。
2.微灌式节水灌溉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大棚种植,尤其是蔬菜类的作物,在大棚室内完成灌溉。 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根据作物的需水要求和灌溉周期,利用滴灌或微喷的方式,在农田灌溉区域,构建通水管道,在管路周围安装灌水器,还可在灌水的同时,融入作物所需要的养料、肥料,直接将管路放置在作物的根部,促使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顺利流入农田内,达到灌溉的效果。该技术的优点是,节水效果较好,既可以防止水分外泄,也可防止水分过度蒸发,而且技术所需要的组合设备比较简单,基本是由管路、滴头、滴灌等组成,不需要规模较大的机械设备,有效做好水资源节约的工作。
3.井灌式节水灌溉技术
此技术主要是防止过度使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地下水位过低,利用科学的生态搭配,达到节水灌溉的效果。围绕农田的生态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划分,例如:将井灌高峰期安排在农田急需水分的时期,除此时期以外,尽量降低农田的灌水量和灌水周期,以农田的总产为生产目的。可以将井灌设置到农田的中心位置,利用干管与直管,形成移动式的井灌系统,安装两套井灌系统,达到井灌的最佳状态,井灌式的节水灌溉技术,既可以有效分配地下水源,避免水资源的无理开采,又可以达到节水高产的状态。
4.防渗式节水灌溉技术
此技术主要用于水库灌溉的农田水利,因为水库蓄水本身含量较少,不可实现循环或再生效果,所以需以水库含量为主,实行农田节水灌溉。该项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农田中加入防渗薄膜,避免灌溉时,水资源渗漏到无需灌溉区域,造成水资源浪费,一般农田在实行防渗技术时,基本会建立专有的通水渠道,如混凝土、石块等,着实提高防渗效果。该技术的优势是,技术设备稳定性较高,而且可以长期使用,既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外部贮存,还可以避免水资源的蒸发及渗透。
三、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
农田的水土条件不同与农作物的类型不同,所选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也是不相同的。节水灌溉技术的选用要因地制宜,符合农作物的特点以及农田的水土条件。在应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对于产出效益不高的大田粮食作物,应该采用以地面灌溉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并且还要加强对于膜垄沟灌技术等投资较小的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条件比较好的状况下,农田水利工程中可以选择喷灌技术或是滴灌技术等需要较高投资的节水灌溉技术。
2.要依据农作物的种植结构的调整确定节水灌溉技术的选用和变化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就是扩大林草的种植面积压缩耕地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粮食的种植面积,以及扩大耗水较低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耗水高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以此来选择和确定节水灌溉的技术,保证单位用水量的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和产出。
3.加强对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加强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是提高灌溉工程使用效率的一种有效措施。当前我国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前期各部门的重视程度都很高,并且会亲临现场实施指导工作,但是在工程建成后相关部门就疏忽了对工程的管理。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提高认识,转变工作态度,根据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的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安排专人定期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工程项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安排专人进行检修,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村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时,不仅需要建立相应的水利工程,同时还需要对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综合性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考察,只有这样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效用,充分的解决当前水资源与农业灌溉之间的尖锐矛盾。
参考文献:
[1] 程云伟.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2).
[2] 柴敬礼.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4).
[关键词]农田 水利 节水灌溉技术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198-01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我国各级政府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此同时,也积极的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随着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和节水灌溉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因此,研究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探讨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对策,成为了当下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关键,也成为了广大农民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则从当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基本情况入手,探讨了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基本概况
(一)喷灌技术
喷灌机水是我国发展最早,相对较为完善,农民较为欢迎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喷灌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压的方式,通过输水管道,利用喷头的方式把水均匀喷射到农田之中的技术。喷灌技术的优点则是能够保证农田灌溉的面积均匀。相较于传统大水漫灌的方式,水资源的利用率能提高百分之六十以上,节水率能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此外,喷灌技术还有节省劳动力、节省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等优点[1]。但是,喷灌技术的缺点较为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尤其是受大风影响较为明显,而且设备投资较大,在应用喷灌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也较为复杂。
(二)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改良喷灌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可分为滴灌、微喷灌、渗灌、小管涌流管等方式。微灌技术相较于喷灌技术来说,设备更为复杂,包括水资源工程、输水管道网、首部枢纽和灌水器等四部分[2]。但是,从节水效果、灌溉效果来看,微灌技术要比喷灌技术的效果更好,而且,对农作物的准确输水更能适合农作物的对水分的吸收,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产量更高。然而,微灌技术也有着比较明显的缺点,如喷头易堵,对水质要求较高、不能调节小气候、在使用微灌技术设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农作物的经济价值等。
(三)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是以农用机械和电力资源基础,与灌溉设备相配套的移动式灌溉技术。目前,移动式灌溉技术比较受到农民的欢迎,从设备制造成本来看,步行式灌溉技术较为节省资金和劳动力,由于适应性强、移动式灌溉,能够适应众多地区、各种地形,而且机动性强,能够对急需灌溉的农作物进行灌溉。但是,相对于喷灌技术、微灌技术大规模灌溉,步行式灌溉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不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整体灌溉。而且在使用步行式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对农作物的类型也有要求,只适合一些小型农作物,对中高型的农作物在应用步行式灌溉技术的过程中会伤害农作物。
(四)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相较于以上三种农田水利灌溉技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具有更大的局限性,对干旱、半干旱或者季节性干旱地区较为适应。同时,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优点也较为明显,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3]。但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造价也较高,不仅需要建设储水设施,同时还需要建设集水渠道和输水管道,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实施难度也较大,对建设地点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是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民利用水资源的情况来看,又较为适合这些地区农民的使用。
二、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应注意因地制宜
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多样,纬度跨度较大,导致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一,农作物种植类型也较为丰富,因此,在发展农田水利工程时,尤其是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过程中,不可能采用大规模推广和一刀切的形式,而是应该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特点、农作物种植类型进行合理应用,并且要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适宜发展。如在东北平原地区,由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地形、气候的差异,可以适宜的在黑龙江采取喷灌技术或者微灌技术、在吉林可以发展喷灌机水或者步行式灌溉技术、在辽宁则可以发展微灌技术或者步行式灌溉技术[4]。同时,也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农作物种植类型,在进一步选择适合发展的节水灌溉技术。因此,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地的地形、种植农作物特点,因地制宜。
(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应注意性价比
目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发展的较为完善,但是,从农田水利工程造价来看,几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价格差距较大,价格最高的是微灌技术设备,价格较低的步行式灌溉技术。但是,从灌溉效果来看,价格最高的微灌技术工程也是灌溉效果最好的节水技术,而价格较低的步行式灌溉技术在节水效果上相较于其他几种较为不理想。然而,从农民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来看,步行式灌溉技术又是最受欢迎的节水灌溉方式,不仅造价低廉,而且能够进行集中灌溉[5]。因此,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研发性价比较高的节水灌溉设备。同时,农民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节水灌溉技术应的性价比。
(三)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应注意设备维护
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时,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则是必须对节水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这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延长节水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省农民使用节水设备的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证农田水利工程节水设备能够最大程度的节水。节水灌溉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渠道渗水、管道漏水等情况,造成农田灌溉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渠道渗水、管道漏水很容易造成渗水、漏水地方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因此,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必须是定时的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进行维修保养,从而最大程度上起到节水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较为完善的有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和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四种,这四种节水灌溉技术从整体上来说,由于不同节水设备工程的造价不同,农民的接受度也不同,所起到的节水灌溉效果也不同,因此,使得不同的节水灌溉工程在各地发展的情况也不同。但是,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因地制宜、注意性价比、注意设备维护,其中,因地制宜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当地政府需要注意的问题,性价比是农民选择不同节水灌溉需要注意的问题。更为关键的一点是,随着农业的发展,我国也必然会走向集约化生产的道路,因而发展农田水利工程节水技术也必须考虑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适应性与长期性,以免造成生产资料的浪费。
参考文献:
[1]牛.简析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的应用及发展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1(1):46-47.
[2]马英.新时期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分析[J].北京农业,2015,4(3):166-166.
[3]李方领,董春叶.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7(19):3932-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