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语能力范文

口语能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语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口语能力

第1篇:口语能力范文

关键词: 朗读 英语 口语能力

一、引言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里的“读”就是指“大声朗读”。读古书,学古汉语,全靠朗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而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随着社会、文化及技术的发展,“读”的含义中似乎已剔除了“朗读”,朗读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其作用被忽视了。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注意到学生普遍缺乏朗读的习惯。大学生不再有“早读课”,注重英语朗读的人越来越少,能坚持练习朗读的就更少。而在忽略朗读的同时,很多学生努力尝试各种方法,其中不乏“昂贵”之法,力图提高自己的英语尤其是口语水平。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然而,当前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包括很多在四、六级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其英语运用能力依然存在问题,尤其是口语能力。

为使朗读在外语学习中得到其应有的关注和认可,笔者进行了这项研究。此次研究旨在调查师生们对朗读的看法,探寻朗读对外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影响,进而就朗读对口语语音、语调、流利性、准确性的影响程度进行讨论。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参与此次研究的是南京大学的部分师生。两位英语系教授接受了访谈。20名(英语专业15名,非英语专业5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另有2名学生参加了朗读实验,分别是物理系大四的学生和电子系研一的学生,他们平时在英语上花的时间不多,无朗读习惯,前者在准备出国读研而后者在准备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口语考试,两人都很想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这是笔者选择他们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

2.调查方法

(1)英语朗读与口语练习情况问卷。问卷为笔者自行设计,针对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个人简况、对英语朗读的看法、朗读情况与策略。第一部分以填空形式完成。后两部分均采用五级选项,如1=“我非常不同意这个看法”,5=“我非常同意这个看法”,问卷题目主要来源于有关文献和自身的英语学习体验。

(2)访谈。对教授的访谈围绕朗读的作用、策略、应注意的问题展开。对参加朗读实验的2名学生的访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实验开始之前进行,围绕其英语学习情况展开;第二部分在朗读实验中定期见面时进行,主要就朗读计划进程和朗读对口语的影响谈感受。

(3)实验中的定期会面、指导及朗读材料。实验为笔者自行设计,对参加者在为期16天的实验中每天读什么、读多久、何时读、何时录音、何时会面都作了明确规定。通过故事复述和围绕朗读内容展开对话来检测参加者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的变化。参加者每一次会面时的口头表达都被录音记录。朗读材料由笔者自行选自大学英语精读、口语教程等。

3.数据搜集过程

教授的访谈通过电话和E-mail完成的。问卷在学生宿舍完成,之后根据需要部分学生对自己的选择作了解释。参加朗读实验的两名学生是每四天一次分别与笔者单独见面并交谈的。为避免交流中的语言障碍,对学生的访谈基本都是以中文进行。

三、结果与讨论

1.朗读在外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培养与获得过程中是否起重要作用?

吴克明教授认为朗读在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朗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更深地理解课文内容,并进一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和句型,从而对提高说的能力起到间接作用。练习朗读可以减少学习者口语的语法错误,提高其流利度”。他认为只要坚持朗读,学习者的语音语调毫无疑问都会得到改善。他还提到朗读材料应来源于课文或是与课文内容相关,不一定与听磁带配合进行,但学生必须注意教师对其错误发音的纠正。

丁言仁教授认为,在学习者已经获得一定的英语能力或知识的前提下,朗读的确有助于改善他们的语音、语调、节奏,培养语感。但提高英语,尤其是提高口语能力,唯一真正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使用语言本身,“只有当你把朗读中习得的单词和表达用到交流中去时,朗读才能有助于提高口语能力”。

学生的看法见表1-3。

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朗读对英语学习确实有帮助(唯一一个“非常同意”看法(1)的学生实际上对其它朗读有利于学习的看法都是选了“同意”或“非常同意”)。

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就朗读对英语学习者口语包括语音、语调、准确度、流利度的影响都持肯定态度。

这表明,学习者在朗读过程中所记忆习得的单词、表达、习语及句型甚至是行文方法都确实对其口语能力有积极影响。

当前,很多学生的口语问题往往是不能在交流中有效地表达自己:不少人笔试考得很好,但每当要张嘴“说”英语时,舌头就不听话了。笔者认为,对于这类学习者来说,练习朗读尤为重要,不仅语音语调会越来越好,而且在有声的、口头的朗读练习中所熟知、记忆的单词、习语和句型,能够更加快速、容易地为学习者在其口头表达需要时所再现并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练习朗读,在强化语言输入的同时,也弥补了语言环境的缺乏,从而有助于学习者形成规范、准确、流利的语言输出。学贯中西的著名教授许国璋先生得益于做学生时的朗读,“只觉无心造句,句子自成”(许国璋,P74)。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天才H.修得曼精通许多国家的语言,他常常仅用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就能学会一门外语,而他主要的方法就是朗读,他每天都要大声地、反复地朗读外语文章。

2.朗读如何影响外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

约75%的学生认为朗读使其更好地把握了重音、意群,使其提高了语音语调和口语的流利度与准确度。60%的学生认为朗读助其提高了对所学单词习语句子结构的口头运用能力。(见表4)

这种影响如何产生?笔者把学生对问卷回答的解释归为四个方面。

第一,朗读可以唤起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兴趣。“我的语音语调问题比较多,很灰心……直到有一次我在口语课本上读到了一首小诗,完全为它的语言所吸引。之后我就开始练习朗读……慢慢地我找回了自信,也有了进步。”其实很多学生都有类似的感受:朗读时,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英语语言。这种“感受”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对语言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往往也就对自己的朗读有了要求,希望自己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恰当的重音节奏来朗读。朗读使他们感受语言的美妙进而培养了他们的兴趣,这种兴趣使得朗读成为习惯并在坚持练习中提高了他们的语音语调等,这对学习者口语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直接的基础的作用。

第二,朗读中设定具体目标来改善语音语调。“我常找人给我纠正语音语调,有时自己录音,然后对照纠正。通常我有具体目标,比如,练习朗读‘There is no light at Wheatly University.’这样的句子来区分“l/n”或“v/w”。对于容易读错的词,我都作记录,然后专门练习。这样大概坚持了半个学期,我就能在课堂上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基本不出错。”如果只顾朗读,而不注意语音语调是否准确,有时甚至是以错误的音、调在读,获益就会极少。这一点很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在问卷调查中有的学生并不确定朗读是否能帮他们改善语音。在朗读练习中加入这一环节并不复杂,学习者可以定期地找同学或老师给自己正音,或完全自行解决――定期把自己的朗读录音,与标准版对照,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问题。

正如Hewings(1988:143)所指出,“学生需要语音练习(包括纠正发音在内)。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语音不好可能成为交际功能的障碍”。可见语音语调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口语能力。而非英语专业学生没有语音课,大班制、课时有限的教学体系又使得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挨个帮学生正音。课后练习朗读是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语音语调并进而提高口语能力的有效可行的途径。

第三,朗读提高学习者的口语流利度。“我大四上学期末才开始练习朗读。因为我在一次求职面试中说得不够流利。面试我的是南大的英语教授,他建议我每天练习朗读。我按他说的做了,很有效!我现在读起来流利多了,说起来自然也少了很多破句和不必要的停顿。”定期朗读课文能强化语言输入,提高对词汇、句型、固定表达的记忆效果,增加语言积累,对平时坚持练习朗读的学习者来说,在交流中他们往往可以比没有朗读习惯的学习者更自如地表达自己,更准确而流利地使用外语。“在人们的阅读量与他们的认知词汇量之间,如我们一贯的猜想,有着很大的关联”(Parry,1991)。朗读活动扩大了学习者的口语词汇量,加强了他们对这些词汇的口头应用能力。而且,坚持朗读在改善学习者的语音语调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语感,这些对学习者口语能力的流利度方面都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

第四,朗读提高学习者的口语准确度。“我语音语调没什么问题。但当我张嘴时,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后来有人建议我练习朗读。我从图书馆查阅各种英文书刊、光盘、磁带,特别是那些有很多对话的书。现在我去英语角时,我可以自然地跟人交谈。有意无意地,我常会把朗读中学到的用起来,甚至有学生问我是不是在国外呆过呢!”朗读练习与听录音同步进行,可以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学会如何按英文习惯表达自己,在正确的语音语调基础上,准确顺畅地说出地道的英语。

问卷完成后,在解释自己的选择时几乎所有学生都确认朗读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他们的口语流利度。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朗读练习中学习者更多地接触并学习了套语(formulaic speech)。Weinert(1995)充分肯定了套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学习者利用现成的套语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流利度,有时还能保证准确性。使用套语不仅是外语学习的一种策略,还是言语交际的一种策略。Huang & Naerssen(1987)的调查中发现很多中国学生采用了这种策略,他们背诵和熟记的片语、词组可以使会话继续下去,同时增强他们讲话的信心。笔者认为朗读是实现这一策略的有效途径。

3.为什么学习者练习朗读获益程度不同?

朗读实验结束后,比较参与者甲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的录音,听得出语音语调有了提高,后两次的故事复述和对话录音中他的表达明显更为准确和流利了。参与者乙的语音语调也有了提高,读起来更加准确、流利;但从录音来看,对话和自我表达仍有困难。

参与者甲在定期会面中,常主动要求听英国留学生朗读的相对标准的录音(录音内容为每天的朗读任务中的第一条材料),也要求听自己的录音,了解自己的语音和问题。哪里读音错了,哪里重音不对,哪里语调不当,他都会做笔记。无论是进行朗读任务还是定期会面时,参与者甲都很积极:对自己的问题做笔记,讲的时候不怕说错,遇到问题努力寻求方法解决,非常愿意用英语表达自己并且使用朗读材料里读到过的东西。

参与者乙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得悲观、被动、机械、怕出错、不愿开口。“我永远都不可能读成那样。”在笔者让他听了英国留学生朗读的相对标准的录音后,他紧张又极不开心地给自己下了定论,而不是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会面时他不愿意用英语交流,因为他找不到适当的词来表达自己,同时又害怕犯错误。每次练习朗读前,他要先看懂材料内容,遇到生词或感到陌生的词都要查词典,这是整个实验过程中他唯一关注的。他觉得实验目的就是改善他的语音语调,注意力都集中在朗读本身。

当学习的重点不在语言本身,而在我们使用语言的目的时,语言的学习最容易(洪,1998)。这与丁言仁教授的观点一致,只有当学习者把朗读中习得的单词和表达用到交流中去时,朗读才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四、总结

本次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

1.师生们都认为朗读在外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培养与获得过程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

2.朗读不仅能增强语感提高兴趣,改善语音语调,而且能强化语言输入,增加语言积累。学习者对朗读中接触到的单词、习语、片语、套语、句型甚至篇章的行文等的深入理解和记忆,为学习者口语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打下基础,能够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3.机械的朗读可以改善语音语调,但对口语能力的有益影响甚微。选择感兴趣的材料,适时听配套录音,如果可能的话定期给自己录音,发现问题并努力克服,把读到的东西积极地用到口语表达中。这些都可以使朗读练习者从朗读中获益更多。

此次研究中笔者发现坚持朗读真的好处多多,但不管是每天读还是定期读,有这个习惯的学生不多,能坚持的更少。访谈中有学生提到她之所以有朗读习惯并坚持下来是得益于她的老师。在本文开头提到的当前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大背景下,如果在英语课上老师能够鼓励学生培养朗读习惯,并适时加以督促和指导,可能更多的学生会练习朗读并慢慢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外语教学不外乎听说读写,朗读作为读的一种形式,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重视。

参考文献:

[1]Hewings,M.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pronunciation improvement.In Brooks,A(eds):Individualization and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ELT Documents 131.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 and The British Council,1988:143.

[2]Huang,Xiaohua,M.V.Naerssen.Learning strategies for oral communication.Applied Linguistics,1987.8.3:287-307.

[3]Parry,K.Building a vocabulary through academic reading.TESOL Quarterly,1991,(25):629-653.

[4]Weinert,R.The role of formulaic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 review.Applied Linguistics,1995,16(2):180-205.

[5]Ken Goodman著.On Reading译.洪月女.谈阅读,1998.

第2篇:口语能力范文

针对这种状况,我坚持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逐步消除畏难情绪,建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注意研究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进行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来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状况,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勤于督促检查,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培养学生用英语会话能力出发,我每节课利用几分钟从师生之间进行英语会话开始,逐步培养学生单独用英语讲一段话,如每日见闻,谈所熟悉的人,爱好、景色等。一般先安排口语较好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做个榜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对于稍差的学生,在课前把任务布置好,帮助他们做好准备,以致能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出色。使学生感到只要努力就可以取得成绩,感到自己正在不断进步,有所收获。学生有了“成就感”逐渐消除了畏难情绪。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样化

外语教学最有害的缺点是讲得太多,练得太少,试图以教代学,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教师利用教学艺术,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把所学的内容用多种练习方式,启发学生思维,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引导学生在大量口语练习中形成能力。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要做到这些,教师要精心设计,把每一课都导演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语言情境,让学生比较轻松、自然地达到训练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

1.把课文编成短剧式对话,由学生们表演。把程度不同的学生组合成一组,对白多的角色由较好的学生扮演,对白少的角色由差生扮演,这样促使同学之间在准备过程中,相互帮助,团结协作,谁也不愿因为自己而影响表演效果,学生们寓语言训练于愉乐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2.复述也是口语训练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可以用不同的人称、时态、语态来表达所学的内容。老师可以按着故事的情节为线索,把重点词句投影到黑板上,或以时间顺序,类别等为线索画成表格,引导学生复述。这样做,学生们在复述时有章可循,不会感到吃力,避免死记硬背。也可以画简笔画,这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它简明、易画、生动,老师可以边画边引导学生叙述,语言和画面结合起来,创造语言环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3篇:口语能力范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口语培养 途径和方法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曾指出“所谓语文,即口出曰语,写出为文”,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高标准的人才需求和低素质的职校生源,使职校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当今社会,随着人才就业竞争的加剧和人们合作的日趋频繁,口头表达在就业中的作用愈加显得重要。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已越来越重视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考察。然而长久以来,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片面强调课文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虽然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开始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中增加了说话能力的训练,但实际上由于口语表达能力考核尚未落实,不少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职校生生源整体素质比以往有所下降,很大一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且不同程度存在自卑心理,在课堂提问中或答非所问,或不知所云,或干脆三缄其口,在课堂外看似“高谈阔论”,但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的碍于表面,有的强词夺理,有的甚至口头禅不断,粗话连篇。如果不重视职校生说话能力的培养,那么当他们两到三年后走上社会时,纵有精湛的技能,也会因为不懂得恰当的交流,使自我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的需求。

二、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人的知识面、心理素质、思维能力和表达技巧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要培养职校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既要抓全面学习,还得抓基础训练。

1.以课本为纲,拓宽学生知识面。语文课本是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语感,具有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但一个人如果仅具有课本知识,显然是不够的,一个人讲话中要做到左右逢源,旁征博引,精彩的话语信手拈来,就离不开平时大量的阅读和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人唠唠叨叨,一天到晚看似说个不停,实则毫无意义,或鹦鹉学舌,或东拉西扯,没有中心,没有内涵。任何一个人,良好的口才首先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还必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直接积累生动的“活”知识,做一个“肚中有货”的人。

2.疏导诱发,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有时也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的情况并不少见,我们知道职校学生很大一部分由于存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从小已经听惯了老师和家长的“教导”,慢慢地就有了一种“你说我不说,你问我不答,你说怎样就怎样”的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心理障碍,从激励学生的说话动因做起,引导他们走出“失败的阳影”,克服自卑心理,逐步使学生树立一种“其实我也行”的自信心。

3.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说话能力。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在提供大量口语素材的基础上,还从理论上进行了指导,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中心,通过典型示范和示例评析,指导学生在反复、严格的训练和实践中,逐步掌握口语表达的技能技巧。

三、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具体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种做法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1.聊天。针对有些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老师可安排一些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意识地接近他们,在平时多交流生活、学习、家庭、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内容,在没有任何思想压力的情况下使学生敞开心怀,直抒胸膛,激发学生畅所欲言,真诚吐露心迹。

2.畅想。以某一事物(或符号、谚语、名言等)为起点,要求学生进行联想。联想的事物互有联系,互成链,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使学生觉得有话好说。

3.复述。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具有较强的情节性,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可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根据原文的主要情况,开展合理想象,也可以在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请学生上台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和有关要点。

4.概括。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篇幅较长的文章,学习后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抓住重点和主要内容,用精练的语言进行概括。也可让学生课外阅读情节较强的文章,要求他们书面进行缩写,再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

5.演讲。演讲是一种比较重要和常用的口才训练方法。演讲的要求可以逐步提高,分为带稿演讲,脱稿演讲,即兴演讲等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演讲活动可以安排在早读和课前三分种进行。

6.话题讨论。学生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后,往往对热点的或有争议性的事件、现象有发表见解的欲望。

7.辩论。在口语表达的诸多形式中,辩论是口才中的精华。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辩驳能力,也可以先做一些一对一简单的问答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

8.情境对话。职校生在校两三年后就要步入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及未来的求职应聘,工作中的谈判、主持、公关等,都与口头表达能力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和创设一些情境,增加语言环境的现场感,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对话训练。

以上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几种常用方式。我们如果把这些方法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就会收到应有的口语训练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西北职教.

第4篇:口语能力范文

1.英语教学中学生存在的口语学习问题

中学英语的学习和其他科目一样都是要用来参加中考的,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只注重纸面上的成绩,为了在中考上提高成绩,每天都进行大量的考试从而忽略了口语的较强,尽管在中考前会考学生的口语能力,但其形式很简单,导致很多学生都能通过,让学生和教师也不再注重,并且口语测试的成绩也不会加入中考成绩的范围,导致口语越来越不受学生和教师们的关注。

2.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

在中学英语的学习中,由于大多数学生对英语都没有太大的兴趣,在加上教师在教学中在说英语的同时也在说着国语,让学生没有进入到英语的学习氛围,导致学生不能体会到英语的语言性,不知道什么时候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英语和我国的国语是一样的性质,只是不同的说法而已,例如平常的问好和日常用语等,只是学生把英语往更难的方面去进行理解,因此需要教师提供一个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使用简单有趣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理解英语的语言和国语的异同,例如在上课时,教师可通过自己营造一个简单的对话场景,比如购物时所说的“多少钱?”“能够再便宜些吗?”,或者更简单的口语交谈“早上好!”“吃早饭了吗?”,待教师示范过后,让学生们组队进行口语的练习。

3.组建英语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英语的口语能力大多数是在课上进行的,而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很多学生在课下不会去经常练习,导致学了又忘,因此没有太大的效果,而课堂上也不只是练习口语,还需要对语法和考试的训练,因此课堂的时间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口语练习需求。而英语在实际应用中很广,因此教师需要提供更多的英语交流平台,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口语的实际练习,让英语口语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教师可举办校内或者校外的英语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可以在教室后排的一角放置一些英语杂志和期刊,让学生可在下课闲暇时间进行翻阅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上课前几分钟让同桌的人进行口语交流,内容范围很多,比如食物、问候语等简单的口语交际,如果有不会的学生可以去询问教师,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口语能力,还可举办班级英语辩论赛或者英语演讲比赛,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若校内有外教,还可让学生去与外教多交流,增强实际表达能力。通过举办更多的英语活动,让学生更加对英语口语有更多的兴趣,达到增强每一个学生的口语能力的目的。

4.结论

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已经越来越重要,而随着各个国家的往来,学好英语在教学中和生活中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我国现状都是普遍英语学习成绩好而口语交际能力特别差,许多学生能在试卷上对答如流而在实际口语交际时说不出来,主要问题是我国的应试教育和教师教学方法上的不足,因此只能在教师的课堂问题进行改变,增强学生的口语能力,而本文便通过对营造英语的学习氛围与增加举办英语活动次数的学习方法进行探讨研究,通过改变学生对英语的看法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让学生在口语方面能够大大的加强,在学生英语成绩好的同时加强了口语的表达,从而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对英语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张丽娜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二中

参考文献

[1]丁延海.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4(29).

[2]李云.角色表演在中学生口语能力培养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刘晓华.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J].成功(教育版),2013(02).

第5篇:口语能力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 口语教学

“哑巴”英语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标志,随着时展,这种以考试为主,以分数为标尺的英语教学已经显现出其局限性。在英语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方式方法一定要灵活多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

一、注重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

兴趣是开口说英语的前提,很大高中生都已经习惯了用笔来写英语而不善于开口说英语,这一方面是不好意思的心理在作祟,另一方面则是在说英语的过程中缺乏兴趣。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激发兴趣的方法较多。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由唱而说,即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英语歌曲。英语歌曲比单纯的联系口语表达效果较好,同时因在练、唱过程中学生摆脱了语言环境的束缚,高度自由的心理支撑下的表达变得更加自然。但需要注意,在对歌曲的选择时,要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切勿任意为之。如在Module Three“Music”的教学中,教师在导入中使用《命运》(贝多芬)、《小夜曲》(海顿)、《睡美人》(莫扎特)来进行语言描述情境,同时配以乐曲,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进入情境。再如在Good friends”教学中,以友谊天长地久来引导学生说,在“Sports”一课中,用汉城奥运会主题曲“手拉手”(Hand in hand)来引导学生在练唱歌曲中打开话匣子。

其次,教师可在教学中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在开展课前三分钟的演讲口语训练时需要注意,一是在阶段形式安排上可在高一阶段采用自由演讲,高二阶段采用命题演讲,高三阶段采用即兴演讲的方式进行。二是学生在演讲前教师要注意导语的设置。如在Europe模版中,有的学生选择了和Wales 、Northern Ireland相关的地理位置来作为演讲内容,教师导语可为“Where do you come from ?(Britian).Which part?(All of me).”接着再引导学生进行演讲。三则要以学生为主体,演讲内容要求学生尽量生活化。

二、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大胆说英语

要学生能流利地用英语进行表达,语言环境尤为重要。在传统的英语口语表达训练中,大多是在课堂上,在方式方法上主要以师生间的问答,对话、阅读、看图说话、课文复述等为主,而且,以往的英语口语表达基本限制于课堂之内,在课堂外很少间学生用英语来进行表达。创设语言环境,就是要让学生从室内走向室外,从沉默走向呐喊。

在创设语言环境中,首先是要让学生形成角色转换。很大学生不敢开口说,就是因为在说英语的时候将自己看作说英语的工具,而不是情境中说英语的那个人,因此,在口语表达训练中,教师就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来实现学生角色的转换,当然,模拟情境也有较好作用。如在“Technology”模版中,教师可将学生模拟为一个手机设计师,先用图画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所想设计的手机,然后以手机的颜色、大小、形状、材料、功能和价格为介绍重点,以模拟招标的形式来让学生尽力去描述自己的手机。其次,要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组织讨论和辩论。在学生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矛盾的事,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些矛盾,让学生在讨论和辩论中来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是不错的办法。如网络的利弊,高中生该不该谈恋爱等就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放下负担,走出阴影

英语是外语,我们在说英语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感觉有些别扭,这不仅有文化背景的因素,也有心理的担忧。但要想说好英语,就必须放下所有的负担,能大胆地去模仿,去说。在英语口语表达教学中,教师可多组织学生观看英语电影,在观看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模仿主人公的动作、语气、语调等。在平素生活中,可采用一对一口语训练组的方式进行,即两个同学为一组,就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问题用英语来进行表达。如最常见的上学、购物、交友、聊天、学习等问题,在说的过程中不要太拘泥于我每一句话是否都是正确的,而要从我能否流利地进行表达,我是否可以大胆地说层面进行,在遇到问题时,可多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如果出现不能找到同伴,或同伴不在的情况下,可自我练习。

当然,要让学生能鼓起说英语的风帆,教师的鼓励和指导是不可缺少的,教学中,教师要多采用诸如You did a good job!、I am proud of you! I am delighted to hear that!一类的鼓励语,同时,当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如果遇到困难或错误,教师要即使给予纠正并引导。

说英语不难,难就难在不愿意说。在高中阶段,英语口语表达应该被当作重点内容,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解脱出来,更好从日常教学中去落实每一个环节,如此,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才有可能。

参考文献:

[1]、詹敏建:谈谈高中口语表达能力训练[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年第11期.

第6篇:口语能力范文

口语课的基本要求是以听带说,听说结合。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训练形式。

句型教学经常采用的方法如下:

一、先听后读

听熟和熟读。先让学生合书静听,挺熟后在边看句型边跟录音机体朗读,模仿若干遍。这样即使人人都开口的机会,又可使学生消除紧张、怕羞的情绪。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进行模仿。最后再叫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个别模仿朗读。代表性学生是指分别代表好的与差的。这样才能找出不足,以便随后进行重点纠正。这一方法的目的是为后面的交际打基础。它的优势在于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没有负担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发音和语调上;教师教做的仅是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但切忌纠错应把握好时机。应在学生模仿训练告一段落后再进行重点纠正。不能在进行的过程中随时终止练习进行纠正,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且容易使其产生紧张情绪,结果会适得其反。

二、交际使用

学生听熟和读熟句型例句后,就可设计一定的说话情景和示范说话,是他们产生说的动机并进行操练,方式如下。

1、利用简笔画绘出一些图景让学生进行练习。

如七年级下册Unit3,画一幅Mary、Kate、Dave等同学的上学的画面,让学生进行自由问答。

S1:How does Mary/Kate/Dave go to school?

S2:She/He goes to school by bus/bike.

2、让口语能力强的同学与老师进行示范练习。

T: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 I take the subway.

T: What about your friend/Dave?

S: She/He goes by bike/on foot .

3、学生参照以上的会话形式,以组进行自由问答教师进行巡视并给与个别指导。

下面谈课文教学中常采用的口语教学的方法。

课文教学的目的也是为训练学生说的能力而编排的,在学生熟悉了词汇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口语练习。练习的方法以提问为主。重点要把握提问的技巧。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又达到了口语训练的目的。

要掌握提问的技巧,就的熟练使用二个基本疑问句。他们是:

一是引出肯定句或否定回答的一般疑问句。

二是作出具体回答或简短回答的特殊疑问句。

教师先示范性提问学生应答。如:An Intreesting Job一文中,针对主题句“Joe Brown has a very interesting job”进行提问。

T:Does Joe Brown have a very interesting job?

S: Yes,he does.

T: Is Joe Brown a policeman?

S: No,he isn’t .

T: What’s his job?

S: He is a police artist .

T: Who often asks Joe Brown for help?

S: A policman .

学生在熟悉了这一问答形式后。让他们以小组形式进行问答。如针对“Many people don’t always see things the same way.” 进行交谈。

S1: Do many people always see things the same way?

S2 : No,they don’t .

S1: Do many people describle the same person differently?

S2: Yes,they do.

S!: What do many people describle differently?

S2: They describle the same thing differently .

S1: Who describle the same person differently?

S2:Many people

学生之间提问时,一个人可连续地提问,另一个可连续地答。也可几个学生互换进行问答。

以上的问答形式仅限于记忆性问答。在学生达到运用自如之后,在逐渐引导他们针对课文进行理解性问答和创造性问答。下面逐一介绍。

1、理解性问答(答案在课文中,但不是现成的)。

如:Why does Joe Brown often have many difficulties in his job?

What does a police artist usually do?

2、创造性问答(独立思考,发挥创造性)如:

Do you often describle things correctly? Why ?

Do you think your teacher often do the right thing? Why do you think so ?

仅靠课堂上的句型操练和针对课文进行问答,这样的形式进行口语教学是不够的。除此之外,我们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时间还可进行情境说话练习。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进行交际,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通常形式有以下两种。

1、情境设计

利用图画进行看图说话训练。一张图表示一个情景。学生看图后讨论,教师将一些关键词写在黑板上,以供学生会话使用。图的复杂程度随学生的水平变化而逐步加深。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假定情景让学生练习,如“打电话、问路、看医生”等情景。让学生先分组准备,然后再按组练习,最后以组表演,教师随后给予评价。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即兴交际的能力。成功与否主要看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学生参与的热情。

2、情景利用

教室的空间有限,但交际的空间是无限的。教学中完全可利用现成的情景进行训练。如:谈学校、谈家庭、谈老师、谈交通、谈一切学生熟悉且想谈的内容。

进行这样的练习,教师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供给学生必要的词汇和语言形式,以使对话能顺利进行下去。

第7篇:口语能力范文

一、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分析

1.语言环境方面

英语口语的语言环境对英语口语交际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影响。而事实上我国中学生的英语口语环境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其他使用口语的环境极少。我国的教师和学生很少有机会与来自说英语国家的人士交谈,而说英语的能力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听英语的实践基础之上。学生练习英语的机会少,胆子也比较小,对英语口语也就敬而远之了。

2.重视程度方面

目前考试仍是中学教学的有力指挥棒,考试笔试成绩被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口语测试只是个别学校、个别专业录取的参考。因此,很多教师不重视口语教学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就学生而言,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已根深蒂固,以致大多数学生仍未重视口语学习,尤其是中职学生。现时教与学两方面不重视口语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极低。

3.教学实践方面

(1)绝大多数中职班级容量大,班级人数过多就难以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中职英语教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内容多,课时少,讲授知识点时教师占主导地位,口语教学只是流于形式。因此这样的现状使得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少,口语的交际能力自然难以提升。

(2)现在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很少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一方面,由于教学环境及学生的局限性,使得教师无法创设“逼真”的交际语境,另一方面,多数教师的口语水平较低,平时又没有养成口语组织教学和交流的习惯,也导致了口语教学中的“淡漠”态度。这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3)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薄弱,也抑制了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奠定比较坚实的知识基础,到了职业学校后,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无法顺利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口语能力低,怕犯错误,总担心说错被老师指责和同学嘲笑,这种自卑和虚荣的心理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怕开口,少开口,甚至不开口,久而久之产生强烈厌学情绪。

二、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针对现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抓好英语基础知识

任何事物要想成功都要从最基础的做起。英语学习是如此,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更是如此。而口语最为基础的就是语音语调。只有将语音语调练习好了,才能谈得了单词,短语,句子,段落到文章,这样就能水到渠成,一气呵成。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的发音部位和语音规则,在学生确实掌握了正确的语音以后,再有目的的进行连读、重读、弱读、同化、失爆等的训练。教师也要注重语调传授。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模仿。学生可以通过看电影或听磁带反复模仿对话发音,我推荐学生多模仿动画片中的对话,因为动画片中的发音较清晰,语调变化多,学生对其内容也比较感兴趣。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有目的地练习,既纠正了发音,又形成正确的语调。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要学生多练习掌握语音的变化规律和模式,使之形成一种感知变成理解。

2.把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的以老师为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禁锢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是课堂,一堂课只有45分钟,教师讲得多,学生必然就“讲”得少。对于学生而言,英语课堂是他们尝试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要场所,只有把课堂留给学生,他们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不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3.以课堂为主阵地

课堂活动的总体结构就是将是将英语口语教学的各种方法融于一体。首先,在课堂上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活动。学生成对对话或小组操练,这一方法可以创造交际情景教学。其次,在课堂,教师是信息的传递者,而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这就是要求教师对信息载体精心选择,对教学方法科学设计,还要帮助学生消除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知识和情景等各种障碍。另外,课前安排5分钟free

talk,让学生登台各抒己见,这种方式新颖,兴趣盎然,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过渡进入正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4.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口语课上教师绝对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消极旁观者。失去教师作用的口语课实际上就成了自发的英语角。但教师的作用已从传道、授业、解惑扩展到组织、启发、鼓励、提示、评判、归纳。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安排课堂活动,交代清其目的、要求、方法。随时调整活动内容,促进活动开展,并不失时机地传授语言知识。但凡学生能做的事情,教师决不越俎代庖。

5.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第8篇:口语能力范文

初中英语强调口语,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应该加强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笔者从操练和对话两个方面来具体说明一些训练方法。

一、操练

操练的目的是保证学生正确而迅速地读说使用语言。全班或小组的学生齐声跟着录音带说会增强学生的信心,人人都能开口说。操练的操作方法用以下几个步骤:

1.1开始时让学生齐声跟读,以便增强信心,鼓励人人开口。

1.2先让半个班一起重复说,然后让另半个班重复说。凡是操练问答时,可以让半个班问,另半个班答。然后对换一下。

1.3让排,行或小组重复。当少数的人说时,教师能比较容易地听清他们说得如何。

1.4最后,叫个别学生单独说。因为事先他们已有了很多练习,再让他们自己试着单独说就不会感到紧张。请注意:尽量多表扬,少纠缠小错。只要学生说的句子基本正确就要表扬他们。

1.5波浪式的操练。让一个小组说一个句子,接着这个组与另一个组一起说一个句子,然后这两个小组与第三个小组一起说一个句子,以此类推逐渐扩展,以增强口头练习的人数。

1.6从后往前连锁操练。若操练一个长的单词或一个句子里的一个词组时,如果学生跟着说有困难,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教师把完整的句子说几遍以后,让学生跟着说一个词,接着两个词,然后三个词……例如:

教师:matter 全班:matter

教师:doesn’t matter 全班:doesn’t matter

教师:It doesn’t matter. 全班:It doesn’t matter.

以上操练方法简单可行,但每种方法不能简单照搬,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每课选择几种方法即可。通过课堂操练,学生能熟悉英语基本句型,对一些基本句型达到脱口而出。经过大量的操练,巩固了英语基本知识,为以后创造性地说英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话

教科书里的许多口语练习都是采用对话形式,以便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活动,能比较自然地使用英语口语语音。至于对话,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

2.1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一问一答的简单对话。例如:

A: Where do you live?

B: I live in Nanchang.

2.2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多次问答以训练学生进行较长的对话:例如:

A: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fish or meat?

B: I like fish better than meat.

A: Which do you like best, carrots, pears or

tomatoes?

B: I like tomatoes best of all.

这样可以包括问候和其他内容的会话。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对话里应该提供真实的信息,而不是背课文里的句子。这会促使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实际的意义。

2.3连珠炮似的提问。教师快速地任意口头提问,以要求学生迅速反应,这也是训练口语能力的极好方法。例如: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How does he come to school? What about him?

Do you come by bus ? Does he come on foot ?etc

这种方法可培养学生在没有预先准备地情况下口头运用英语的能力。

2.4带填空或替换词的对话。可以事先利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写上对话,对话里留有空白,让学生口头填入他们自己认为适合的词。有时,可用他们自己的词或从提供的词中选择的词来替换对话里的词。

2.5 “扮演角色”的对话。在这类英语口头表达中,学生装扮各样的人,或者想象自己处在教室外面各种各样的场合里。这类活动的目的是有趣地使用语言。

2.6自由会话。围绕课文内叙述的主题,并利用已学句型进行对话,例如利用who, what, why, which, where等疑问词提出问句,加上一般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提出大量问题进行语言情景的会话。

2.7看图说话。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大张挂图以及黑板上的简图,进行一些真实的对话,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

通过课堂操练和对话,学生的口语能力可以上一个台阶,他们不但能显示对英语学习的极大兴趣,自信心也可以得到增强,而且渐渐地养成说英语的习惯。

在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教学中,有个问题值得注意。我们学英语应当学得地道一些,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个外国人学英语,在语音,语调以及语法等方面出些错误却又是难免的,这个问题,只能通过长期实践才能解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问题不必操之过急,也不能遇错必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正确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不能去批评学生,只能以表扬,鼓励为主。进行英语口头交际是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之一,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利用操练和会话两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同时,必须正确对待学生的口语错误和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加强学生的口语实践。

[1] 虞苏美. 国外外语教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第9篇:口语能力范文

【关键词】英语 口语 培养

美国学者Krashe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Krashen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只要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真正摆脱母语的“羁绊”,自由地运用第二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方法局限于语法翻译法,偏重于知识的传授,片面地追求卷面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们可以把学习和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加大语言信息刺激量,创设良好的语境,在搞好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口语能力的培养,在交际中学英语。

“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中,仍然存在忽视教学大纲要求,采用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忽略口语训练,因而不能充分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初中英语教学目的。

一、阻碍口语训练的不利因素

1.轻视英语口语的思想

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就是为了应付中学会考和高考,然而目前在这“两考”中分值还没达到一定的比重,因此他们认为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是浪费时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口语训练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新教材教学中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学的重点还停留在讲解语言点上,而新教材中安排的大量的口语活动却因舍不得花时间而被师生置之不理了,结果造成“哑巴”英语现象,只会读,不会讲。

2.“恐讲心理”的影响

不少学生对开口讲英语总有一种惧怕心理。怕出错,怕受老师责备,怕被同学耻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缺乏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同时又过多考虑所说的词句是否符合语法规则。“恐讲”心理阻碍了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

3.英语语境的缺乏

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欧莱特(All-wright)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语境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做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但我们的学生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局限,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习得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而大部分英语课堂还是那种教师一支笔、一本书、一言堂的形式,口语练习也往往是教师控制的、机械的操练,缺乏师生和学生间思想上、信息上、情感上有意义的交流 。

二、“听说领先法”的理解和认识

1.听说领先法是实现教学大纲的保证

自60年代以来,我国外语教学引进听说领先法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经过几十年教学改革的实践,到目前为止听说领先法已成为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主导方法。“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英语教学要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培养。”“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听说入手,听说训练的比重要大些。”因此,实行听说领先法教学是实现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听说教学要求的保证。

2.根据英语语言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听说领先

英语文字形、音、义并无有机的结合,是拼音文字,这对中国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差异。此外,英语中还有一些只能意会的不能用语法规则讲清的习惯用法,句型也存在一些汉、英思维上的差异,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拼音文字,如果不能听懂,也就不会读说,文字的形义也就不能牢记。中国学生必须多听,多读,多说,才能记住英语的形义,时间稍久,不听不说就很容易忘记。因此:学习英语在初中起始阶段的听说比重要大些,在以后的各个学习阶段,仍然要重视听说训练,仍然要把听说训练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要把听说领先法贯穿于整个学习外语的过程中。

三、如何培养英语口语能力

1.坚持课前三分钟的Free Talk

Free Talk(自由谈)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在这项训练中,学生有充分的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课前由一名学生讲三分钟英语,学生自拟话题,可谈及校园生活,英语学习,个人轶事,班级活动,地区气候和小故事等。

2.建立课内外活动小组,加强语言实践。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可建立课内外活动小组。课内活动小组,每四人一组,由前后两张课桌组成,在课堂上进行问答,对话和表演。课外活动小组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在课后组织讲故事,朗诵,猜谜语,学唱英语歌,英语文艺演出,办英语墙报,英文打字,举办英语知识竞赛等等。这些活动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可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

3.坚持口语测试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