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融资平台建设范文

融资平台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融资平台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融资平台建设

第1篇:融资平台建设范文

为适应中央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新形势,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债券融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债券融资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融资是企业有效利用社会资金、开展直接融资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企业跨跃式发展的良好平台。债券融资的成本低、规模大、期限长、资金使用灵活。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有利于破解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瓶颈制约,有效降低财务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引导更多的社会储蓄转化为长期投资,增强我省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十二五”期间,我省项目建设力度和融资需求明显加大,扩大直接融资的要求十分迫切,企业债券市场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的功能,切实增强债券融资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二、积极培育债券发行主体

(二)做好债券发行后备企业筛选工作。企业是债券发行的主体。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对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掌握当地优质企业的相关情况,建立债券融资后备企业资源库,切实把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营稳定、业绩优良、市场信誉好的企业遴选出来,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债券融资。同时,还要通过企业申报、相关部门推荐等方式,及时充实后备企业资源库。

(三)加强优势行业发债主体培育。围绕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积极推进钢铁、汽车、有色、石化、纺织、装备、船舶、轻工、物流等传统优势行业的发债资源挖掘和整合。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着力推动我省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育种和新能源等行业重点企业的发债融资工作。积极拓展企业债券发行范围,在农业、服务业等领域择优培育一批发债企业。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发动和主体培育,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债券融资,积极搭建债券融资平台,提升企业债券融资能力,借助外力发展壮大自己。

(四)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各地要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的原则,逐步建立程序科学、运作规范、监管严格,责、权、利相统一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有效整合资产、资源、资金、资本,着力构建一批有经济实力、运转高效的投融资平台;建立统筹运营、有效偿债、风险防控、“借、用、还”良性循环的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分工明确、运营规范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增强政府投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放大政府投融资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五)推进上市公司创新发展。各地要引导上市公司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和市场发展需要,更新观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机制和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重视企业信用形象,牢固树立信用意识,切实加强信用管理,为可转债、公司债发行创造有利条件。

三、充分利用债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

(六)积极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大力支持符合发债条件的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暂时达不到发债条件的,要按照行业性质相近,产业链条密切的原则进行整合改组,积极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提高债券融资能力。推进产业类债券发行工作。围绕十大产业调整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着力推动我省传统优势行业和一批重点企业的发债融资工作。积极推进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引导和鼓励各类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行业主管部门搭建平台,按照“统一冠名、统一申报、统一利率、统一担保、统一评级、统一发行、分别负债”的方式,组织申报发行集合债券。通过引导和培育,切实使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能够通过债券市场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七)积极推进可转债、公司债发行。按照《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上市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上市公司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募投项目,支持符合发债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公司债融资,扩大债券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改善我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结构。

(八)积极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充分发挥债券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深对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超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的了解和重视,引导和鼓励企业结合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债券品种,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债券融资。帮助和支持债券发行人按照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管理的各项要求,做好债务融资工具的注册、发行、交易、信息披露和中介服务工作。

四、切实做好债券融资的组织保障工作

(九)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债券融资工作的领导,建立由省政府金融办牵头,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分行、证监局、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地税局等部门参加的省债券融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省债券融资工作联席会议负责研究审定全省推进债券融资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和行动方案,沟通协调债券融资工作的重大问题,综合研判全省债券融资工作形势和动态。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和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扎实推进债券融资工作。

(十)明确部门职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明确分工。政府管理金融的机构负责券商、担保、资信评级、省内金融机构的综合协调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企业债券融资工作的宣传、指导、推介,企业债券发行材料的审核、转报工作;人民银行分行负责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超短期融资券等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宣传、指导、推介工作;证监局负责可转债、公司债的宣传、指导、推介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负责为地方投融资平台资产整合提供相关服务,指导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按要求出具本级政府债务余额及综合财力统计表,研究制定支持债券融资的风险补偿和奖励政策;地税部门负责研究支持债券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国资监管机构负责所监管企业发债的组织和推进工作,协调所监管企业发债的担保事项,协调所属国有综合性担保机构为发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提供担保和再担保;经信部门负责省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协调融资性担保机构为发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和再担保;科技部门负责科技型企业发债的组织和推进工作。

(十一)加强沟通协调。债券发行各主管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做好项目实施的策划和核准、备案等工作,使募投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要求,符合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有关规定。根据拟申报企业的具体情况,积极指导帮助其落实担保方式和担保单位。注重完善抵押、担保、偿债方案,着力提高债券信用等级。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反映我省债券发行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有利于上级部门完善制度设计、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的建议。

(十二)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各地要积极为企业与券商、会计、律师、资产评估、担保等中介机构的合作牵线搭桥。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优势,从融资项目策划、融资方案设计等方面给予企业指导,引导企业少走弯路,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强化中介机构的社会责任,保障债券发行合法合规。积极引进国内外经验丰富、管理规范的债券承销机构及熟悉债券市场运作的高级人才,辅导拟发债企业,为债券融资提供有力保障。

(十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配套措施,切实降低企业债券融资成本。比照规定的企业上市支持政策,减免债券融资后备企业在资产整合重组中办理资产置换、剥离、收购、财产登记过户的交易税费和其他费用,在各类政策性资金安排时予以倾斜支持和优先安排。对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债券融资后备企业投资高新技术项目、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优先推荐享受国家及地方贴息贷款和科技扶持资金。债券融资后备企业在筹备发债过程中的审计、资信评级、担保、公证等中介收费按国家和省规定标准的下限收取。建立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对出现担保损失的担保机构给予适当补偿。建立奖励激励机制,省政府设立债券融资奖励扶持资金,对债券融资企业和中介机构给予适当奖励。具体实施办法由债券融资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研究拟定,报省政府审定后实施。以上奖励和优惠政策从2011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试行。各市、州、县人民政府也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安排奖励扶持资金,推进债券融资工作跨越式发展。

第2篇:融资平台建设范文

一、××市农村信用社融资平台建设的有关概况

为做好金融服务,支持各类中小企业成长发展,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办事处联袂辖内七家县级信用联社隆重推出“心连心”创业循环贷款平台,主要针对生产型实体中小企业、厂商发展生产而发放贷款。主要适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额较大,用于补充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不足而发放的贷款,借款期限最长五年;最高额度1000万元。

二、我县信用社融资平台建设情况

××县农村信用社在上级联社的正确指导下,认真执行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紧扣县委“一三二”的工作思路,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经济、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做实小额农贷、做优个体商贷、做强中小企贷、做大种养殖基地贷款,竭力为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工业企业搭建“资金桥”,唱好“服务戏”。同时根据不同对象需求,我县农村信用社推出了“助您富”小额农贷、“跃农门”助学贷款、“家业兴”商户贷款、“家和顺”公务员小额贷款、“心连心”创业循环贷款等一系列金融产品。至7月底,县联社累放各项贷款39882万元,净增20700万元,余额达到73927万元,增幅38.89%。其中农业贷款累放27381万元,占累放额的68.66%;农业经济组织贷款累放71万元,占累放额的0.2%;农村工商业贷款累放8991万元,占累放额的22.54%;其他贷款累放3439万元,占累放额的8.62%。

三、目前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㈠民间融资自发性和盲目性很强。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涉及人员相当复杂,一旦发生债务纠纷,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治安事件。而且,高利率民间融资还容易诱发各种经济诈骗行为,将导致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㈡缺乏相应的担保机构。县内部分企业有时出现流动资金短缺,有极大的信贷需求市场,特别是一些初具规模的中小企业,但现行信贷政策的前提是风险可控,即须提供抵押担保,但企业无法提供,企业虽有市场、有经济效益但缺乏相应的抵押物和担保机构,从而不能从农村信用社获取贷款支持,影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

㈢信贷群体与信贷政策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缺乏成规模经营的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差;二是土地流转制度、农户宅基地、林权抵押制度等一些新的办法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没有相关的信贷政策支持,县域相关职能部门对办理抵押登记还未有具体规定;三是个别不守诚信的社会风气直接导致一些信贷人员的惜贷、惧贷心理;四是信贷资料的齐备要求与农户能提供的证照资料等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有关建议和请求

㈠尽快组建担保公司,切实为优质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第3篇:融资平台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业融资平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策

一、引言

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我党新时期的工作主旋律之一。现阶段,农业升级发展依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其中资金短缺现象严重、融资成本高且渠道少等问题是多数涉农经营主体绕不过去的发展难题。在此背景下,以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和缓解农资赊账痛点为初衷的金融组织机构--农业融资平台公司应运而生。但是,农业金融长久以来是国家金融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而且农业融资平台公司起步晚且缺少成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其经营发展本身存在较大难度与风险,难以为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务。因此,分析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不足,并思考改进优化对策,助力农业融资平台公司提升内控水平、实现安全高效运营,实属当务之急。

二、农业融资平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业务流程不清晰,内部控制有待强化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农业融资平台公司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亟待完善的板块之一。现阶段部分农业融资平台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存在业务流程不清晰、不合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水平。一方面,一些公司虽然建立了系统化的业务流程,但存在盲目系统化现象,使某些不需要系统化支撑的业务被刻意嵌套上系统化模式。一些公司在设计会计业务流程过程中未能深度把握核心业务逻辑,一味增加新流程,而忽略了流程的共性,从而导致企业会计系统林立且错综复杂,大大增加了内控建设和系统维护的成本。另一方面,现有会计业务流程并未有效对接融资业务活动,即与资本方和被融资方沟通不畅;且缺少全面预算管理,对资金配置和成本控制缺少有力管控。

(二)内部分工不明确,不利于融资行为规范和业务水平提升人本控制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关键任务,现阶段一些农业融资平台公司由于人本控制不力、内部分工不明确,从而拖延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进度,不利于公司融资行为规范和业务水平提升。投融资公司具有资金流量大、资金来源多样、资金流转速度快等特点,要求相关业务人员需要具备极强的资金管理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但是部分农业融资平台公司相关业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相对不足,非但无法切实胜任岗位工作,反而可能会给公司带来诸多经营风险。同时,一些农司内部分工尚不明确,对岗位权责范围缺少明确、细化的规定,职能岗位之间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制衡约束关系,不利于融资行为规范和资源有效配置。并且存在业务办理程序不清晰、授权审批融为一体的现象,极易滋生舞弊、融资不到位等行为,致使公司业务水平难以提升。

(三)风险控制不到位,不利于农业融资平台公司的安全、高效运营风险控制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实质,现阶段部分农业融资平台公司尚未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控制不到位,既不利于公司安全运营,也不利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一些农司现有的风险管理体系相对笼统,并未针对不同业务制定配套的风险评估与防范制度,风险控制的科学性和控制力度相对不足。同时,农司现行风险管理体系缺少必要的审计和监督环节,控制活动缺少有力的引导和约束,内控执行力低下。且现行风险管理多侧重事中、事后控制与静态控制,风险控制滞后性较明显,很多风险因素错失了最佳的管控时机,从而限制了整体风险控制水平。此外,信息技术支撑不足,即使建立了非常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也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这些都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农业融资平台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梳理业务流程,设计并实施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农业融资平台公司应及时梳理优化会计业务流程,并据此设计与实施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大力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要加强业务流程再造,避免会计业务流程盲目系统化,充分提炼流程共性,取缔重复环节,保证每个环节能充分发挥作用;并将不需要系统化支撑的流程按照最简方式执行,以降低流程的复杂性与运行难度,切实推进会计业务流程精简化。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深入把握公司的核心会计业务逻辑,清晰业务流程的着力点;注重强化业务流程的线性化、数字化表达,从而有效对比、合理判断会计业务流程的趋同性与差异性,推进会计业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从而促进提高内部控制效率。还要强化会计业务流程的延展性,一方面要深入对接公司管理流程,尤其做好会计业务流程与预算管理、战略目标的紧密对接;另一方面要深入公司融资业务活动,实时获取融资信息,支持融资业务决策,规范融资活动,规避财务风险。

(二)完善内部分工制度,促进规范融资行为,提升业务水平农业融资平台公司应通过加强人员教育培训、完善内部组织体系、明确细化岗位责任、优化授权审批程序等措施强化内部分工,加强人本控制,促进规范融资行为,提高平台业务水平。要加强相关业务人员的岗位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之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并帮助工作人员树立端正的职业态度,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主动规避、防范舞弊等不良行为,从而确保公司各项经营活动规范化、合理化、合法化。要梳理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组织体系,强化用人制度,加强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凝聚和提高内部执行力,推动公司经营效率提升。要明确岗位责任,细化职责权限,建立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度,促进部门之间、人员之间形成良性监督制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授权审批程序,确保授权、签发、核准、执行、记录等工作由不同岗位的人员负责,从源头上加强融资监管,消除潜在风险,保证资源配置到位,切实惠及涉农经营主体。

(三)优化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运营风险控制,保证融资效率与质量农业融资平台公司还应通过细化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审计监督机制、强化信息技术支撑等方式优化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公司风险控制,促进公司安全高效运营。要梳理现有业务,分析业务特点,针对不同业务特点设计、制定配套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提炼分析业务活动中的共同风险因素,找出平台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围绕主要风险因素建立风险管理模型,实现风险层次化管控。要在风险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中增设审计与监督环节,促进体系完善,并在体系运作过程中自动发挥监督作用,推动体系自主完善优化,从而螺旋式提高体系的实效性与科学性。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内部信息系统的升级,使其能够切实负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运行,助力平台公司早日搭建完成实时、动态的风险管理系统,切实实现风险管理信息化,最大化提升风险控制水平。

第4篇:融资平台建设范文

关键词:地方政府 融资平台 作用 规范发展 体制改革

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范工作开展以来,对政府融资平台的认识逐渐深化,意见也逐渐统一。欧债和美债危机发生之后,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再次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

一、客观评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

一是准确认识融资平台债务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系。关于融资平台的问题,争论很多,从研究结果来看,仍然认为政府债务不等于平台债务,也不能认为平台债务都需要政府兜底。因为有些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是属于有经营性收入的,不是政府兜底。审计署的报告也说明了这点。

据审计署报告,在整个融资平台的5万亿当中,完全属于公司债务占20.5%,政府有偿还责任的占63.1%,有担保责任的占16.4%。地方政府债务只有不到一半是通过融资平台进行举借的,融资平台只占47%的直接负债,其他为地方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等主体的债务。根据审计署的报告,到2010年底,政府债务总额10.72万亿,融资平台债务5万亿,而地方政府应承担偿债责任的融资平台债务(不含担保债务)为3.1万亿。

地方政府债务与融资平台债务关系示意图

2010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中各举债主体债务构成

二是不宜过分夸大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这一点无论从审计署的报告和学者的研究,以及政府有关报告当中,都可以看出来。实际上,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率低于警戒线。至2010年底,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为52.25%,加上或有债务,总债务率为70.45%,低于100%的警戒线。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和可能承担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2010年的逾期债务率分别为2.23%和1.28%。除一般预算收入外,地方政府还有土地出让、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股权资产等收入来源。“十五”时期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19737亿元,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37.1%,“十一五”时期前四年为22862亿元,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22.2%。

同时地方政府性债务集中发生在金融危机时期,高增长但具有暂时性。1998年和2009年债务余额分别比上年增长48.20%和61.92%,2010年的债务余额比上年增长18.86%,增速下降43.06个百分点,这说明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速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很大。从中长期来看,地方经济持续增长、财力不断增强,债务风险可控。1998年以来,除了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以外,政府性债务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率

三是正确认识融资平台的积极作用。一些地方的平台的确存在问题,但不应因此否定其积极作用。目前融资平台的问题是一个前进中和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靠投融资体制深化改革来推动解决。

第一,融资平台在中国目前还会继续存在下去。根据最近国务院(〔2011〕45号)文件和各方面情况来看,保障性住房和水利项目仍然要靠融资平台来推动。融资平台是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个创新,虽然当前存在部分地方政府债务率比较高的问题,但是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它的积极作用仍然很大。它改变了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的缺陷,开辟了地方政府新的融资渠道。

第二,融资平台可以有效抑制地方政府的其他变相负债融资,增加了它的显性负债。地方政府性债务起始于1979年。融资平台未创立前,全国所有省级政府、90.1%的市级政府、86.5%的县级政府通过其他渠道和方式举借债务。1988年投资改革,就相应成立投资公司,即平台的前身。1998年融资平台创立后,以平台为依托筹措资金,其他变通、隐性甚至非法的融资方式得到有效抑制。

第三,有利于推动准公益性和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很多地方平台公司已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如投资控股性公司,并推动相关项目的市场化、企业化规范运作,比政府直接负债运作更有效。

第四,有助于夯实地方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基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70%以上业务用于市政设施、交通、水利、土地开发(收储)和保障性住房等建设,形成大量优质资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促进民生改善。而通过这次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对融资平台本身的健康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通过对我国政府债务与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债务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大不同。一是性质不同,欧美政府债务是消费性债务;而我国政府依托平台形成的债务是建设性、资本性债务。二是作用不同,欧美政府债务是“寅吃卯粮”,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则是为弥补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增加长期资本,增强发展后劲而形成的债务。三是发展阶段不同,欧美是发达国家,处于低增长阶段,高消费、低储蓄,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债务越滚越大;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财政收入增长快,债务率动态下降。四是风险情况不同,2010年,美国国债负担率为91.6%,日本为220.3%,德国、英国分别为80%和77.2%,高于欧盟60%的控制水平;而我国总体公共部门债务负担率50%左右,低于60%预警线,且95%来源于内债,处于总量风险可控的安全区。总之,虽然两者都是政府债务,但是由于国体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以及政府拥有的资源不同,中国政府债务与欧美发达国家债务有非常大的不同。我们的债务总体可控,不像欧洲目前面临着愈演愈烈的债务问题,有可能引起第二次经济探底。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面临信用降级的影响。因此,我们当前做好债务预警体系,防止我国信用被降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直接负债运作更有效。

第四,有助于夯实地方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基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70%以上业务用于市政设施、交通、水利、土地开发(收储)和保障性住房等建设,形成大量优质资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促进民生改善。而通过这次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对融资平台本身的健康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通过对我国政府债务与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债务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大不同。一是性质不同,欧美政府债务是消费性债务;而我国政府依托平台形成的债务是建设性、资本性债务。二是作用不同,欧美政府债务是“寅吃卯粮”,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则是为弥补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增加长期资本,增强发展后劲而形成的债务。三是发展阶段不同,欧美是发达国家,处于低增长阶段,高消费、低储蓄,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债务越滚越大;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财政收入增长快,债务率动态下降。四是风险情况不同,2010年,美国国债负担率为91.6%,日本为220.3%,德国、英国分别为80%和77.2%,高于欧盟60%的控制水平;而我国总体公共部门债务负担率50%左右,低于60%预警线,且95%来源于内债,处于总量风险可控的安全区。总之,虽然两者都是政府债务,但是由于国体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以及政府拥有的资源不同,中国政府债务与欧美发达国家债务有非常大的不同。我们的债务总体可控,不像欧洲目前面临着愈演愈烈的债务问题,有可能引起第二次经济探底。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面临信用降级的影响。因此,我们当前做好债务预警体系,防止我国信用被降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存入我的阅览室

二、融资平台规范发展与投融资体制改革

一是促进融资平台规范发展。第一,明确功能定位。组建平台的目的应是为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资金筹措问题。融资平台规范发展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一脉相承。在这里还是要强调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准公益和经营性项目应该根据发展阶段不同,有不同主体。经营项目应该由市场做,准公益项目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做,纯公益项目由政府财政资金来做。因此,融资平台的作用就是为政府基础设施,特别是准公益项目(现在包括保障性住房)提供资金保障。

第二,完善治理结构。对政府融资平台应该采取合理的治理结构,包括目前的资金的注入以及强化借用管还的配套机制,以及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机制。主要包括:政资、政企、政事分开,建立真正的市场主体,市场化运作,还本付息;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安排项目,不干预平台运营;建立健全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行政性治理向公司制治理转变;弱化政府信用,强化公司信用;构建“借、用、管、还”相匹配,“决策、管理、执行、监督”相分离的投融资管理机制。

第三,增强造血功能。注入优质资产,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和未来良好预期,增强融资能力;推行市场化运作,准市场化考核;对企业运作进行真实考核;建立补偿机制,让项目有收益,提高平台投资建设的积极性。

第四,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资本金、偿还能力等风险指标的监控;跟踪地方政府的负债状况和偿债能力,建立平台贷款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平台授信的审批管理;加强对方政府债务率控制,强调阳光负债。

二是完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通过这次规范,如能建立起债务预警和控制机制,将对于融资平台的发展具有较大的裨益。

第一,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明确政府责任。地方政府融资是其为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而进行的一项经济活动,具有政策性、非盈利性的内在属性。政府直接出资的领域应逐渐减少。

第二,健全财务制度。适当上移部分基本公共服务事务职责,委托市、县政府承办的事务,足额安排专项拨款,不留缺口。省直管县,公共服务领域支出重心向省政府上移。建立地方政府的稳定财源,适度提高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和资源税;逐步扩大不动产税的征收范围;实现藏富于县,不动产税、遗产税等税种收入应主要留给县级政府。

第三,完善信贷融资。建立健全政策性担保服务体系,中央、省级政府从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对地方政策性担保机构担保损失实行补偿。

第四,创新融资模式。在这方面,财政部最近经过国务院批准,正式同意在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试点市政债。这四个试点省市的市政债余额不超过229亿元,定价是按照以最新的国债以及市场定价最后确定。因此,虽然政府对市政债设定了总额,设定了定价,设定了发行地区,但是我觉得能够把市政债的方式推动起来,使现在政府融资阳光操作有一个重要的起点和良好开端。再就是对存量融资平台发行信贷证券资产化,这件事情如果可以逐渐推开的话,对存量的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阳光化以及利用市场手段来操作有很大好处。再就是政府采购法下的BOT、TOT等模式,以及建立信托和产业基金模式。总的来讲,在中国环境下面,还是建议能够推动市政债券和ABS融资方式,这样既可以分散风险,也可以让大家共享改革成果,推动个人财产性政性收入的增长,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补充。

第五,吸引民间资金和国际资本进行运作。有些准公益项目应适时对外开放,包括水务系统、燃气系统。经营性基础设施优先考虑利用民间资本,政府扶持,合理定价。建立基础设施价费机制和投资补偿机制。利用投资补助、贴息、价格、利率、税收等,规范引资行为,防止地方政府“甩包袱”。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制定出合理的价格。健全项目融资的政府保证制度,对政府权利做出必要限制,明确提前收回项目的条件、程序及补偿标准。

第六,实行阳光化融资,提高政府债务透明度,试编政府资产负债表。先立法,后发债,强化债券发行审批、监督约束机制,提高政府债务透明度。公开政府债务、财政状况,将平台投融资活动纳入公共财政资产负债表,定期向上级政府报告借款融资及使用情况。

第七,强化债务监管。主要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债务管理体系。根据东、中、西不同发展阶段建立债务体系;通过立法约束地方政府借债行为避免过度举债,防止债务风险向上级部门和金融机构转移。另外,建立地方政府预算机制,规范投资预算计划、投资来源与投资使用安排等。

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2]12号);

[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研究》(城市建设2011年第6期);

[3]《融资平台整肃升级》(余杭国资2010年第7期);

[4]《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第1期);

[5]《破解融资平台难题》(证券之星2010年第12期);

[6]《治理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瞭望2011年第10期)

二、融资平台规范发展与投融资体制改革

一是促进融资平台规范发展。第一,明确功能定位。组建平台的目的应是为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资金筹措问题。融资平台规范发展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一脉相承。在这里还是要强调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准公益和经营性项目应该根据发展阶段不同,有不同主体。经营项目应该由市场做,准公益项目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做,纯公益项目由政府财政资金来做。因此,融资平台的作用就是为政府基础设施,特别是准公益项目(现在包括保障性住房)提供资金保障。

第二,完善治理结构。对政府融资平台应该采取合理的治理结构,包括目前的资金的注入以及强化借用管还的配套机制,以及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机制。主要包括:政资、政企、政事分开,建立真正的市场主体,市场化运作,还本付息;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安排项目,不干预平台运营;建立健全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行政性治理向公司制治理转变;弱化政府信用,强化公司信用;构建“借、用、管、还”相匹配,“决策、管理、执行、监督”相分离的投融资管理机制。

第三,增强造血功能。注入优质资产,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和未来良好预期,增强融资能力;推行市场化运作,准市场化考核;对企业运作进行真实考核;建立补偿机制,让项目有收益,提高平台投资建设的积极性。

第四,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资本金、偿还能力等风险指标的监控;跟踪地方政府的负债状况和偿债能力,建立平台贷款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平台授信的审批管理;加强对方政府债务率控制,强调阳光负债。

二是完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通过这次规范,如能建立起债务预警和控制机制,将对于融资平台的发展具有较大的裨益。

第一,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明确政府责任。地方政府融资是其为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而进行的一项经济活动,具有政策性、非盈利性的内在属性。政府直接出资的领域应逐渐减少。

第二,健全财务制度。适当上移部分基本公共服务事务职责,委托市、县政府承办的事务,足额安排专项拨款,不留缺口。省直管县,公共服务领域支出重心向省政府上移。建立地方政府的稳定财源,适度提高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和资源税;逐步扩大不动产税的征收范围;实现藏富于县,不动产税、遗产税等税种收入应主要留给县级政府。

第三,完善信贷融资。建立健全政策性担保服务体系,中央、省级政府从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对地方政策性担保机构担保损失实行补偿。

第四,创新融资模式。在这方面,财政部最近经过国务院批准,正式同意在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试点市政债。这四个试点省市的市政债余额不超过229亿元,定价是按照以最新的国债以及市场定价最后确定。因此,虽然政府对市政债设定了总额,设定了定价,设定了发行地区,但是我觉得能够把市政债的方式推动起来,使现在政府融资阳光操作有一个重要的起点和良好开端。再就是对存量融资平台发行信贷证券资产化,这件事情如果可以逐渐推开的话,对存量的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阳光化以及利用市场手段来操作有很大好处。再就是政府采购法下的BOT、TOT等模式,以及建立信托和产业基金模式。总的来讲,在中国环境下面,还是建议能够推动市政债券和ABS融资方式,这样既可以分散风险,也可以让大家共享改革成果,推动个人财产性政性收入的增长,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补充。

第五,吸引民间资金和国际资本进行运作。有些准公益项目应适时对外开放,包括水务系统、燃气系统。经营性基础设施优先考虑利用民间资本,政府扶持,合理定价。建立基础设施价费机制和投资补偿机制。利用投资补助、贴息、价格、利率、税收等,规范引资行为,防止地方政府“甩包袱”。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制定出合理的价格。健全项目融资的政府保证制度,对政府权利做出必要限制,明确提前收回项目的条件、程序及补偿标准。

第六,实行阳光化融资,提高政府债务透明度,试编政府资产负债表。先立法,后发债,强化债券发行审批、监督约束机制,提高政府债务透明度。公开政府债务、财政状况,将平台投融资活动纳入公共财政资产负债表,定期向上级政府报告借款融资及使用情况。

第七,强化债务监管。主要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债务管理体系。根据东、中、西不同发展阶段建立债务体系;通过立法约束地方政府借债行为避免过度举债,防止债务风险向上级部门和金融机构转移。另外,建立地方政府预算机制,规范投资预算计划、投资来源与投资使用安排等。

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2]12号);

[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研究》(城市建设2011年第6期);

[3]《融资平台整肃升级》(余杭国资2010年第7期);

[4]《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第1期);

[5]《破解融资平台难题》(证券之星2010年第12期);

[6]《治理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瞭望2011年第10期)

存入我的阅览室

二、融资平台规范发展与投融资体制改革

一是促进融资平台规范发展。第一,明确功能定位。组建平台的目的应是为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资金筹措问题。融资平台规范发展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一脉相承。在这里还是要强调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准公益和经营性项目应该根据发展阶段不同,有不同主体。经营项目应该由市场做,准公益项目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做,纯公益项目由政府财政资金来做。因此,融资平台的作用就是为政府基础设施,特别是准公益项目(现在包括保障性住房)提供资金保障。

第二,完善治理结构。对政府融资平台应该采取合理的治理结构,包括目前的资金的注入以及强化借用管还的配套机制,以及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机制。主要包括:政资、政企、政事分开,建立真正的市场主体,市场化运作,还本付息;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安排项目,不干预平台运营;建立健全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行政性治理向公司制治理转变;弱化政府信用,强化公司信用;构建“借、用、管、还”相匹配,“决策、管理、执行、监督”相分离的投融资管理机制。

第三,增强造血功能。注入优质资产,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和未来良好预期,增强融资能力;推行市场化运作,准市场化考核;对企业运作进行真实考核;建立补偿机制,让项目有收益,提高平台投资建设的积极性。

第四,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资本金、偿还能力等风险指标的监控;跟踪地方政府的负债状况和偿债能力,建立平台贷款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平台授信的审批管理;加强对方政府债务率控制,强调阳光负债。

二是完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通过这次规范,如能建立起债务预警和控制机制,将对于融资平台的发展具有较大的裨益。

第一,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明确政府责任。地方政府融资是其为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而进行的一项经济活动,具有政策性、非盈利性的内在属性。政府直接出资的领域应逐渐减少。

第二,健全财务制度。适当上移部分基本公共服务事务职责,委托市、县政府承办的事务,足额安排专项拨款,不留缺口。省直管县,公共服务领域支出重心向省政府上移。建立地方政府的稳定财源,适度提高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和资源税;逐步扩大不动产税的征收范围;实现藏富于县,不动产税、遗产税等税种收入应主要留给县级政府。

第三,完善信贷融资。建立健全政策性担保服务体系,中央、省级政府从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对地方政策性担保机构担保损失实行补偿。

第四,创新融资模式。在这方面,财政部最近经过国务院批准,正式同意在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试点市政债。这四个试点省市的市政债余额不超过229亿元,定价是按照以最新的国债以及市场定价最后确定。因此,虽然政府对市政债设定了总额,设定了定价,设定了发行地区,但是我觉得能够把市政债的方式推动起来,使现在政府融资阳光操作有一个重要的起点和良好开端。再就是对存量融资平台发行信贷证券资产化,这件事情如果可以逐渐推开的话,对存量的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阳光化以及利用市场手段来操作有很大好处。再就是政府采购法下的BOT、TOT等模式,以及建立信托和产业基金模式。总的来讲,在中国环境下面,还是建议能够推动市政债券和ABS融资方式,这样既可以分散风险,也可以让大家共享改革成果,推动个人财产性政性收入的增长,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补充。

第五,吸引民间资金和国际资本进行运作。有些准公益项目应适时对外开放,包括水务系统、燃气系统。经营性基础设施优先考虑利用民间资本,政府扶持,合理定价。建立基础设施价费机制和投资补偿机制。利用投资补助、贴息、价格、利率、税收等,规范引资行为,防止地方政府“甩包袱”。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制定出合理的价格。健全项目融资的政府保证制度,对政府权利做出必要限制,明确提前收回项目的条件、程序及补偿标准。

第六,实行阳光化融资,提高政府债务透明度,试编政府资产负债表。先立法,后发债,强化债券发行审批、监督约束机制,提高政府债务透明度。公开政府债务、财政状况,将平台投融资活动纳入公共财政资产负债表,定期向上级政府报告借款融资及使用情况。

第七,强化债务监管。主要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债务管理体系。根据东、中、西不同发展阶段建立债务体系;通过立法约束地方政府借债行为避免过度举债,防止债务风险向上级部门和金融机构转移。另外,建立地方政府预算机制,规范投资预算计划、投资来源与投资使用安排等。

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2]12号);

[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研究》(城市建设2011年第6期);

[3]《融资平台整肃升级》(余杭国资2010年第7期);

[4]《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第1期);

[5]《破解融资平台难题》(证券之星2010年第12期);

[6]《治理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瞭望2011年第10期) 蟆⒄路挚⒄嬲氖谐≈魈澹谐俗鳎贡靖断ⅲ徽男谐鲎嗜酥霸鸢才畔钅浚桓稍て教ㄔ擞唤⒔∪诓糠ㄈ酥卫斫峁梗迪中姓灾卫硐蚬局浦卫碜洌蝗趸庞茫炕拘庞茫还菇ā敖琛⒂谩⒐堋⒒埂毕嗥ヅ洌熬霾摺⒐芾怼⒅葱小⒓喽健毕喾掷氲耐度谧使芾砘啤br>

第三,增强造血功能。注入优质资产,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和未来良好预期,增强融资能力;推行市场化运作,准市场化考核;对企业运作进行真实考核;建立补偿机制,让项目有收益,提高平台投资建设的积极性。

第四,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资本金、偿还能力等风险指标的监控;跟踪地方政府的负债状况和偿债能力,建立平台贷款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平台授信的审批管理;加强对方政府债务率控制,强调阳光负债。

二是完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通过这次规范,如能建立起债务预警和控制机制,将对于融资平台的发展具有较大的裨益。

第一,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明确政府责任。地方政府融资是其为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而进行的一项经济活动,具有政策性、非盈利性的内在属性。政府直接出资的领域应逐渐减少。

第二,健全财务制度。适当上移部分基本公共服务事务职责,委托市、县政府承办的事务,足额安排专项拨款,不留缺口。省直管县,公共服务领域支出重心向省政府上移。建立地方政府的稳定财源,适度提高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和资源税;逐步扩大不动产税的征收范围;实现藏富于县,不动产税、遗产税等税种收入应主要留给县级政府。

第三,完善信贷融资。建立健全政策性担保服务体系,中央、省级政府从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对地方政策性担保机构担保损失实行补偿。

第四,创新融资模式。在这方面,财政部最近经过国务院批准,正式同意在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试点市政债。这四个试点省市的市政债余额不超过229亿元,定价是按照以最新的国债以及市场定价最后确定。因此,虽然政府对市政债设定了总额,设定了定价,设定了发行地区,但是我觉得能够把市政债的方式推动起来,使现在政府融资阳光操作有一个重要的起点和良好开端。再就是对存量融资平台发行信贷证券资产化,这件事情如果可以逐渐推开的话,对存量的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阳光化以及利用市场手段来操作有很大好处。再就是政府采购法下的BOT、TOT等模式,以及建立信托和产业基金模式。总的来讲,在中国环境下面,还是建议能够推动市政债券和ABS融资方式,这样既可以分散风险,也可以让大家共享改革成果,推动个人财产性政性收入的增长,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补充。

第五,吸引民间资金和国际资本进行运作。有些准公益项目应适时对外开放,包括水务系统、燃气系统。经营性基础设施优先考虑利用民间资本,政府扶持,合理定价。建立基础设施价费机制和投资补偿机制。利用投资补助、贴息、价格、利率、税收等,规范引资行为,防止地方政府“甩包袱”。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制定出合理的价格。健全项目融资的政府保证制度,对政府权利做出必要限制,明确提前收回项目的条件、程序及补偿标准。

第六,实行阳光化融资,提高政府债务透明度,试编政府资产负债表。先立法,后发债,强化债券发行审批、监督约束机制,提高政府债务透明度。公开政府债务、财政状况,将平台投融资活动纳入公共财政资产负债表,定期向上级政府报告借款融资及使用情况。

第七,强化债务监管。主要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债务管理体系。根据东、中、西不同发展阶段建立债务体系;通过立法约束地方政府借债行为避免过度举债,防止债务风险向上级部门和金融机构转移。另外,建立地方政府预算机制,规范投资预算计划、投资来源与投资使用安排等。

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2]12号);

[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研究》(城市建设2011年第6期);

[3]《融资平台整肃升级》(余杭国资2010年第7期);

[4]《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第1期);

[5]《破解融资平台难题》(证券之星2010年第12期);

第5篇:融资平台建设范文

关键词:应收账款 融资服务平台 问题及对策

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依托互联网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快捷、高效和低成本的应收账款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已一年有余,为全面了解玉溪市应收账款融Y业务发展现状以及平台建设应用情况,通过实地走访银行、召集银行和企业座谈会等形式深入调研。调研发现,银行办理应收账款融资业务谨慎性较高,债权企业参与应收账款融资积极性高但普遍认为手续繁杂,银行与企业对平台建设意义总体了解不够,参与注册使用意愿不强。

一、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开展及平台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不对称导致应收账款交易背景真实性确认难

调查显示,银行普遍认为制约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应收账款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和账款实际价值确认难。在实际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中,若没有其他有效抵押物的情况下,应收账款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债务人身份的真实性、债务企业经营生产情况以及还款履约能力对银行来说尤其重要。但由于现实中三方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影响因素,使得银行在进行账款信息真实性确认时困难较大。

(二)部分银行业机构对拓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较为谨慎性

目前,玉溪市全辖有22家银行业机构,而有应收账款融资余额的只有12家,主要原因一是近年来行业信贷准入政策调整将使相关应收账款融资达成交易客户数量和融资量萎缩。二是由于银行对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风险把控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部分银行在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是将应收账款作为一种担保辅助手段,真正倚重的仍是不动产抵押、保证人的实力背景。三是银行在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时,一般要求融资需求方在本行开立回款专户,债务人按规定应将应收账款支付至回款专户。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债务人将资金回款至发票上标注的企业一般账户或选择用银行承兑汇票来支付,银行不仅难以掌控回款资金,而且也面临业务违规风险。

(三)平台配套服务不健全影响平台使用效率

调查显示,已申请注册的银行和企业普遍反映平台的配套服务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平台的有效使用。一是平台客服人员配备不足,影响注册用户的咨询沟通。银行和企业在调研中普遍反映平台的客服电话很难打通,且即使电话接通客服人员因对业务熟悉情况的差异性,也不能完全回答客户的问题,影响客户注册办理时效。二是上传应收账款信息较多,增加企业工作量。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一笔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对应多张小金额应收账款单据。在平台上传应收账款信息时,要面临大量的信息录入工作,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企业对平台应用积极性。

(四)核心大企业参与平台应用积极性不高

目前,玉溪市市共有25家企业成功注册平台,但核心大企业(一般为债务人)注册比例不到1%。在现场调研中债权人和银行机构也普遍反映核心大企业参与平台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一是在交易中核心大企业处于强势地位,不愿主动为上游企业提供服务,二是在实际交易中账款归还周期不确定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如果加入平台,债务人需要对账款进行确认,平台会将信息公示,这对核心大企业还款日期和履约情况进行了监督。因此核心大企业参与平台注册意愿不强,从而造成账款确认难。

二、对推进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及优化平台使用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提高平台服务水平完善相关操作功能

一是建议中征公司增加客服人员并加强对客服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平台对外服务的效率,为银行和企业注册使用平台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二是增加企业定向推送融资应收账款融资需求的功能,让部分不愿意在网上公开应收账款信息的企业取消顾虑,更好地配合银行授信流程,加快融资需求处理效率;三是目前质押物信息为客户自行填写,数据质量层次不齐,建议对质押物类型规范化分类,推送到相对应的资金提供方界面。

(二)加大平台宣传推广构建良好的应收账款融资信用环境

一是目前平台的社会认知度较低,建议人民银行总行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部门组织共同开展平台宣传推广,拍摄专题宣传片在央视黄金时段进行展播,增加平台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建议将平台使用结合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增加平台使用者的信用成本,例如把债务人是否按时还款、债权人是否虚假债务信息等行为纳入企业征信系统中,在参加外部评级时也可把平台参与者的行为作为一项评分项目。

(三)健全完善平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平台使用者的监管

一是建议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所有有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的企业必须加入平台,所有的应收账款信息必须在平台上登记,对应的债务企业必须积极配合账款的确认,同时经过确认的信息即有法律效力,因而保证账款的真实性减少银行调查成本,提高平台使用效率。二是建议细化应收账款交易各方的权责关系,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对操作风险、违约失信等行为进行监管,建立平台使用方失信惩戒退出机制,构建良好的平台使用环境。

第6篇:融资平台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数据库,容灾

项目来源: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村镇新农村建设数字化综合服务系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课题编号CSTC2011AC1077)。

容灾系统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如火灾、地震等)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容灾技术是系统的高可用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容灾系统更加强调处理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特别是灾难性事件对整个IT节点的影响,提供节点级别的系统恢复功能。

村镇新农村建设数字化综合服务系统平台是为了构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乡镇与行政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和应用模式,为基层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发展与应用推广提供帮助。平台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基层(包括村民、村民小组、行政村、农业产业化项目等)的信息采集分类与代码标准、资源共享技术标准与规则,建立一批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信息资源专题数据库,该类数据库能够实现异构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和整合。通过村镇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数字化综合服务系统平台建设,能够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可靠便捷的信息服务,从而节约基层政府的行政成本,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根据IT内控建立异地备份系统的要求,结合村镇新农村建设数字化综合服务系统平台各业务系统的实际需求,特建立一个独立的远端业务中心作为系统平台内部的主要冗灾中心。该中心将设置相应的存储系统,通信线路保障,主机服务器以及应用服务器,当主业务系统发生灾难时,远端的容灾系统将自动或人工启用,在极短的时间内接管整个主业务系统的业务应用,做到各业务单元的平滑切换,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业务的连续性。并且在保持备份中心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快速恢复主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

对于平台内部的各类IT支撑系统,团队根据各系统故障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的重要性,确定了本次方案先完成重要的前端系统(包括村民基本数据系统、村镇基层组织数据系统、村镇管理系统)的异地容灾备份。经分析,村民基本数据系统、村镇基层组织数据系统、村镇管理系统三个系统的数据总量约是3T左右。

Oracle Data Guard 是ORACLE数据库提供的一个基于归档日志远程复制的灾备方案,其原理是在远程灾备服务器上安装和配置一套与生产系统完全一致的ORACLE数据库热备份系统。在生产服务器工作时,将产生的数据库归档日志远程传递到备份系统,并在备份系统上重演日志中的操作,使两边的数据保持同步。当生产数据库损毁时,备份系统上的数据库可以接替工作。

本方案采用Oracle Data Guard方式,要求主服务器和备用服务器上的Oracle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的版本相同。因此,我们在灾备机房配置一台IBM主机和一个存储,其可用硬盘容量大于primary site数据库存储总合。其中IBM小型机,安装操作系统为AIX5.3,并安装三个Oracle数据库,版本为 8.1.7.4(10000号数据库不用进行数据同步)。生产系统和灾备系统间的数据库通过Oracle Data Guard技术来实现数据同步。方案实施后的网络拓扑图1所示:

实现本方案需要的设备和环境搭建如下:

容灾机房配置一台IBM小型机,型号为IBM P5-550Q,做为村民基本数据系统、村镇基层组织数据系统、村镇管理系统的备用数据库服务器。安装操作系统为AIX5.3,同时在这台服务器上安装两个Oracle数据库,版本都为 8.1.7.4。

容灾机房配置一台IBM存储设备,型号为IBM DS4800,裸容量为6T左右,采用Raid5+1hotspare的方式进行数据容余。

容灾机房配置至少1台16口SAN光纤交换机,型号为IBM 2026-416,为提高可靠性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置2台。

两机房的光纤交换机分别连接一台Fiber Channel转IP的路由器,从而可以通过远程IP网络连接进行数据复制。

在主系统正常工作的同时将主系统产生归档日志文件(Archived Log)不断的传送到后备数据库系统,并且利用这些日志文件在后备数据库系统上连续进行恢复(Recover)操作,以保持后备系统与运行系统的一致。当主系统发生故障时,使用备份的数据库日志文件在后备数据库上恢复主数据库内的数据。

第7篇:融资平台建设范文

(一)投融资体制状况

包括投资与建设主体,平台管理方式,投资平台职责分工等。

(二)资金来源渠道状况

包括财政资金的注入方式、规模和可以提高平台贷款承载能力、增加资本金和现金流的项目、资产、资金等具体情况。

二、投融资平台建设与运作状况

(一)平台建设情况

(二)平台运作情况

1、融资模式

①银行贷款

包括引导银行贷款的政策、措施

②企业融资

组建的投资公司详细情况,包括:

公司概述(成立的背景、定位、职能、发展方向等)

公司治理结构:组织形式、人员结构等

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规模等)

③项目融资

包括BOT(建设-经营-转让)、BOO(建设-经营-拥有)、BT(建设-转让)、BOOT(建设-经营-拥有-转让)、BLT(建设-租赁-转让)、BTO(建设-转让-经营)、TOT(移交-经营-移交)、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等模式。

④融资模式创新

包括利用保险、信托、资产证券化、产权交易、融资租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引进战略投资等方式。

2、融资能力状况

从融资任务完成情况客观评估融资能力;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综合对比资金需求、融资任务,分析评估未来融资能力与融资任务的匹配情况。

三、债务情况

(一)债务现状

主要包括债务主体、主要还款来源与规模、还贷方式、债务按期偿还情况。

(二)债务成因分析

从政府财力、投资需求以及债务管理等方面综合分析形成原因。

(三)债务风险评估

针对目前的债务规模和债务偿还方式、偿债来源及规模情况,分析当前还款能力和债务风险水平。

四、平台管理政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五、做法与面临困难

(一)投融资平台建设和债务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做法

包括财政土地等资本金注入、政策扶持、金融机构合作等;

(二)在当前宏观形势和政策环境下,政府、部门及融资平台在融资、债务处置等方面面临的困难。

六、对投融资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1、资本金注入方面

2、政策需求方面

3、融资渠道方面

4、银行信贷方面

5、制度建设方面

第8篇:融资平台建设范文

[关键词] 投融资平台;投融资公司;债务风险

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为此,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依托原有城司,打造出新形势下统一的新型投融资平台。

近年来秦皇岛市投融资体系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市政府通过采取成立城司、建立“政、银、企”沟通对接机制、建设完善融资服务体系以及整合全市担保资源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缓解了秦皇岛市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所出现的资金“瓶颈”问题,在为秦皇岛市重大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但目前的投融资机制与秦皇岛市整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仍还存在直接融资比例低,投融资平台小、渠道窄,政府财政资金杠杆放大作用不明显,已有资源、资金、资产开发利用不够等问题。

一、秦皇岛市投融资总体概况

(一)秦皇岛市投融资体制

2009年11月秦皇岛成立“秦皇岛市投融资管理领导小组”,对全市投融资工作进行统一领导,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成员为市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城乡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环境保护局、城市管理局、交通运输局、监察局、审计局、金融办等部门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财政局,市财政局长任办公室主任。秦皇岛市投融资管理领导小组管理各投融资平台,财政部门负责财务监督,审计部门负责审计监督,监察部门负责责任监督。

(二)秦皇岛市投融资平台

目前秦皇岛共有4家投融资公司:一是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该公司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为主,由城乡建设局牵头组建,市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二是建设投资公司,该公司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投融资为主,重点是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和国家立项的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由市发改委牵头组建,市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通过国债资金和财政资金注入资本金,获取的经营和资产收益作为资本金再投入,代表政府出资,参与重大建设项目出资入股;三是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该公司以财政投资的公益性项目投融资为主,重点是行政机关和文化、教育、广播、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基本建设项目,由财政局牵头组建,将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教育、卫生系统除外)划拨过户该公司,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四是土地储备中心,土地储备中心以土地收购储备和一级开发为主,同时为其他投融资平台提供土地资源,实现资源转化,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组建,以政府投入作为资本金,集中使用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加强土地前期开发和储备管理,确保土地有效增值。还有3家投融资公司正在建设中:一是旅游开发建设公司,由旅游局牵头,整合旅游资源和资产,搭建旅游设施建设及产业开发项目投融资平台;二是北戴河新区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由北戴河新区管委会牵头建立;三是六合公司,由城乡建设局牵头,规范其运行管理。同时《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规范投融资管理的实施意见》还指出,可根据发展需要,组建新的投融资平台。

二、秦皇岛市投融资平台问题分析

(一)投融资公司规模小,经营效益普遍较差

目前成立的4个投融资平台资产规模都很小,注册资金少,政府基本上以资产注入,资金投入很少,运作主体分散,难以承接大型项目的投资建造,所发挥的投融资能力和经营实力都有限。从目前的经营管理情况看,现有的投融资公司资产运营能力低,经营效益普遍较差。

(二)条块分割严重

目前现有的4家投融资公司及正在建设中的3家投融资公司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投资项目按所属部门的管辖范围进行条块分割。从秦皇岛市投融资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组成亦可以看出,投融资平台涉及不同部门利益,投资公司在选项目、做决策时很容易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争项目、争利益的现象,造成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和存量资产闲置。

(三)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风险大

各投融资公司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了70%,这种高资产负债率一方面使企业承担了较高的财务费用,另一方面投融资平台绝大部分项目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额大,回收期长,投资收益率低,当投资收益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投融资平台不得不采取借新债还旧债的办法,导致风险进一步扩大,一旦地方财政出现偿还困难时,将有可能导致财务危机。

(四)融资渠道单一,后续融资压力大

秦皇岛4家投融资公司建设资金融资主要来源于国内银行贷款、上级投资补助等,在发行债券、包装上市、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面仍是空白,虽然政府近年来也开始关注并着力支持该类融资途径,但受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和资本市场等方面的约束,该类融资比重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有较大提高。

未来秦皇岛市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规模基础建设引致巨大的资金需求,远远超过了政府的承受能力,融资压力可想而知。对秦皇岛市来说,如果在投融资机制上未能有所突破和创新,要完成如此巨大的融资任务难度很大。

三、构建高效的秦皇岛投融资平台

(一)借鉴成功经验,搭建投融资大平台

根据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具体情况,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实力雄厚的投融资运作平台。如河南省整合政府资源,搭建投融资大平台,成立河南省投资集团,该集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经营省政府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是省政府的投融资主体,公司注册资本120亿元,集团本部总资产220亿元,合并报表总资产504亿元,集团作为大型投融资平台和有实力的市场主体,有效壮大了政府的投融资能力和对经济的影响力。

秦皇岛应整合现有4家和正在建设的3家投融资公司,成立秦皇岛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具体组建方式可采取控股合并,保持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资产、债权债务不变,以各平台公司全部资产组建成立秦皇岛投资集团,原平台公司成为集团子公司,投融资职能作适当调整,避免处理债权债务的繁杂手续和由于利益重新分割带来的改革阻力。集团负责开展城市、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隶属市政府直接管理,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关系,实行专业化、市场化管理,解决资源分散、条块分割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降低融资成本。

(二)拓宽投融资来源渠道和方式,实现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

鉴于目前秦皇岛市各投融资公司存在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笔者建议秦皇岛市建立初期投融资平台时,可以利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入股,即采用一种ppp(政府—私人—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地方政府掌控的大量公共资源基础,与市场力量有效结合的一种方式。现有的bt(建设—转让)、bot(建设—运营—转让)、tot (转让—运营—转让)、blt(建设—租赁—移交)模式应继续发扬光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待投融资平台做大做强之后,再通过上市进行直接融资,从而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的可持续性。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进行融资。目前北京国管中心已经成功发行150亿元企业债券和两期共200亿元中期票据,融资期限分为3年、5年、7年和10年不等,融资成本低于同期银行贷款2个百分点左右,为后续北京市各区的投融资平台有效融资探索出良好的途径。

      (三) 完善出资人制度,明确产权关系

目前各投融资公司还没有完全脱离政府部门,条块分割严重,难以形成完整的出资人制度,难以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因此,在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过程中,完善出资人制度,明确产权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通过完善出资人制度,出资人代表行使所有者职能,按出资额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使得资本层面摆脱条块分割,真正实现行政与资本分离。

(四)完善投融资风险管理机制,防范债务风险

从全国情况来看,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融资状况不透明,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多个融资平台从多家银行获得贷款,债务管理也分布于不同的部门,造成地方政府不清楚不同层次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负债和担保状况,极易形成政府债务风险。秦皇岛市亦是如此,各投融资公司归属于不同的部门,债务游离于财政预算系统之外,且各投融资公司负债比例很高,债务风险不言而喻。政府应出台相关措施,完善投融资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政府应建立一套风险控制模型。根据秦皇岛市经济增长目标、可支配财力,按照负债率和债务率风险区间测算政府可承担的融资额度,对本市政府债务实行预警机制,在加大融资力度的同时,根据政府债务余额的多少,实行动态管理,保证政府债务总额控制在可承受风险以内。

其次,建立投融资偿债保障机制。为强化投融资主体的偿债责任,确保债务的到期归还,应建立投融资偿债保障机制。各投融资公司将财政资金、土地出让收益、资产转让收益和其他经营开发性收益的一定比例上交财政作为偿债基金,财政及相关部门做好监管,专款专用,确保借得来、还得起,促使投融资公司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在全国投融资平台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秦皇岛市政府应抓住机遇,严控风险,理顺投融资管理体制,为秦皇岛市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创造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俊成.港区建设的投融资平台问题研究——以广西钦州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09(3).

[2]唐真龙,陈羽.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凸显商业银行严控“政策性”贷款[n].上海证券报,2009-12-02.

[3]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开行湖北分行联合调研组.河南省搭建投融资大平台的做法与启示[j].今日财富:金融版,2008(8).

第9篇:融资平台建设范文

关键词:投融资体制 市场机制 经济发展

一、西安投融资体制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西安市投融资体制建设取得很大成效,各级政府已先后成立城建类投融资平台26个。其中,市级4个(主要包括西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市城市改造建设有限公司和西安市投资公司),区县级平台14个、“四区两基地一港”8个。在市级投融资平台的基础上,西安市各区县及“四区两基地一港”共组建成立政府融资平台22个,并已陆续为本区县城建、环境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等开展融资工作。截止2009年6月,西安市各融资平台与开发银行签订涉及城市基础设施、环境综合治理、中小企业贷款、社区小额贷款等领域的贷款合同78项,合同总金额395.91亿元,到位资金187.46亿元。

西安市各政府融资平台以政府信用为依托,为城市建设、公共交通发展、以及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筹集了大量建设资金,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使西安市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西安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财政收入规模较小,财政投入不足

西安市财政收入总量偏小,且增长速度远低于城市发展的投资增速,特别是在前些年国家稳健的财政政策取向和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上级财政专项拨款和国债等预算投资所占投资资金比重不断下降,导致西安财政资金供给相对于投资需求而言面临较大缺口。目前,西安市财政收入大抵只能保证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无力向城市建设发展投入大量资金,是典型的吃饭财政。2008年,西安市财政收入145.61亿元,财政支出226.99亿元。理论上讲,是入不敷出。这种情况下,财政基本上是无力对城市建设进行大量投资。

2.融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银行投资

从目前各个投融资平台的运作情况看,多数平台公司仅仅实现了银行贷款的承接功能,而且多是只承接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贷款,而与国家开发银行以外的其他银行机构的合作不够多、联系不紧密,限制了融资平台公司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因此,在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背景下,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平均21%的比例直接来源自银行贷款,在企业自筹资金中,间接来源于银行贷款的比例达70-80%.总的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中直接或间接来源于银行贷款的比例超过60%。

3.融资平台规模小,融资能力较弱

西安市融资平台数量较多,但是规模普遍较小,融资能力较弱,因此融资能力较弱。

4.融资平台以“融资”为主,“投资”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目前,西安市融资平台一般主要依托于政府信用,贷款的还款责任主要由各级政府来负担,未来还贷压力较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

二、加快西安投融资体制建设的建议

当前,西安市的投融资状况还处于初级阶段。其特征是靠银行贷款,靠土地盘活,用这种方式转化资产,变成投入。这是一个“输血”的过程,本身很难实现自我平衡。因此,借鉴建议由以下方面加快西安投融资体制建设。

1.整合资源,加快专业性集团融资平台建设

从目前全国城市投融资平台的运作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依靠银行贷款和土地运作搞城市建设,缺乏持续的资本注入机制和动态平衡的债务偿还机制,被称为只有输血功能的平台,这是最低层次的平台。二是建立具有引血和输血功能的两个机制和平台,实现项目平衡操作,这是属于第二个层次。三是建立像北京、上海那样的城投体制和机制,介入资产经营、资本运作和上市、并购操作,这个平台不仅输血功能,而且还具有引血和造血功能,是具有血液循环功能的平台,可成为西安投融资平台学习和借鉴的样本。

为此,以外地投融资平台建设的经验,对西安市各类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政府注资、划拨资产、增值收益返还等增信方式,推动现有的四个市级投融资平台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现金流建设和信用建设,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集团性融资平台。要将现有的投融资平台,打造成为强有力的龙头企业,使之成为按照市场机制经营资产、运作资本、筹集资金的平台,成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投资融资和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平台。并且要通过平台作用的发挥,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城市的实力、活力、竞争力。

2.创新机制,实现投融资平台的“造血”功能

首先,要将城市基础设施“无偿使用”转变为有区别的“有偿使用”,将城市资产由政府“独家管理”转变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其次,要将城市建设“筹钱开发”转变为“借力开发”,实现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产业化、监管法制化。

再次,要改变财政投入方式,积极推行财政资金的拨改投。坚持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搭建平台、盘活存量、创造环境,积极将原来直接投入项目转向为投融资平台注入资本金,即拨改投。

3.不断探索,切实提高融资工作成效

一方面积极推行融资顾问行、中介顾问制度,引导各金融机构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投融资平台包装项目、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一方面把握好贷款时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要积极推进多元化融资。融资渠道单一是影响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在充分利用好银行信贷资金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项目通过试借壳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以及商业信用、留存收益再投资、租赁融资、信托融资、结汇、出口退税、风险投资、产业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筹集资金,以实现产权换资产、以市场换资金、以资金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以政策换投入的市场机制,加快资源、资产、资金、资本的循环速度,增强地方经济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邹晓云.“农地”如何入市[J].财经, 2010,(1):93-93.

[2]汪涛.调控频出为什么[J].财经, 2010,(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