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国庆节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趣的国庆节作文范文一国庆节我们并没有出去旅游,有一天天气特别好,我和妈妈在草坪上打起了羽毛球。
打着打着,我以激动,把羽毛球打到树上去了,妈妈想用球拍把球打下来,结果,球没有掉下来反而球拍也被挂在了树上,没有办法,妈妈就用另一个球拍去砸,好不容易才把球拍搞下来。但是球还是高高挂在树上,那个白色的小球好像在说:“怎么样,看你怎么才能把我搞下来。”我对妈妈说:“用我的鞋子砸球吧。”妈妈说:“好啊。”于是我脱下鞋子,使劲扔向那个小球。“球下来了。”妈妈说。“真的吗,太好了,我们继续玩吧?”我高兴的说。
“你的鞋子呢?”“我不知道啊,是不是在树上呢?”我抬头往树上一看,我的那只鞋子果真高高的挂在树上呢。“怎么办?”妈妈:“最好的办法是你自己到树上拿”。“不要,我最怕上树,万一摔下来会很疼的。”“放心吧,妈妈会在树下接着你。”于是我才象蜗牛一样小心翼翼的往上爬,我一边爬,一边瑟瑟发抖,嘴里还不停的喊着“妈妈,我怕!妈妈,我不爬了。”妈妈看我这样,便不停的鼓励我。我便又继续往上爬,看到我的鞋子了,我便使劲的摇那个树枝,最后终于把鞋子摇下去了。我便又小心翼翼的原路返回。脚踏实地才舒服。
这一次惊险的爬树,为我的国庆假期丰富了不少的乐趣!
有趣的国庆节作文范文二终于,盼望已久的国庆节来到了。今年,祖国已经XX岁了,而在这第XX年的国庆节里,我回到了山清水秀的家乡——南尹。
南尹,我最钟爱的还是这里的小动物。
羊
一进村,两只可爱的小绵羊便展现在我的眼前:纯白的羊毛,是那样美丽、夺目;“咩咩”的叫声,使我感到那样亲切、可爱;威武的角,又使我感到敬畏、恐惧。我小心翼翼地朝它走去,生怕它那对威武的角朝我顶来。没想到,在刹那之间,绵羊发现了我,眼里充满着温和。它还在咩咩叫着,似乎在说:“过来和我玩一会儿吧?”可我,最终还是没敢过去。
猫
到了南尹,我们先去了三叔家。一进三叔家的小院,我就听到了“”的声音。循声音一看,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猫!它虽小,但小得小巧玲珑,小得顽皮可爱;一身棕色的毛,夹杂着黑色的斑点,是要与老虎媲美吗?但是,不管怎样,在我眼中,那只小猫都是那样可爱。我忍不住走过去,想要抱抱它。没想到,它却含着恐惧的眼神避开了,真是一个胆小如鼠的“胆小鬼”!
狗
在南尹,最常见的就是狗了。狗吠在我的耳畔回荡,狗屎遍地都是,狗呢?像人一样普见。但我的“爱狗之情”永不被狗的增多而减少。
去南尹,最重要的是要参加婚礼,在酒席之余,有几只流浪狗凑围上来,想讨食一点残渣剩饭。“好心肠”的我看它们可怜,几块肥腻的鱼、肉便成了它们的“美味大餐”。吃完,还不忘给我个感恩的眼神。看来,还是狗“知恩图报”呀!
我在南尹流连忘返,不是贪图美景,也不是贪图清闲。喜欢的只是这生机勃勃的动物。这次回南尹,虽然走了许多路,很累!很累!但我觉得很有意义!我觉得过得快快乐乐,开开心心!
有趣的国庆节作文范文三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到了,所谓国庆,就是庆祝祖国开国以来所经历的风雨,以及风雨过后看到的“彩虹”——祖国顺利办成的一些大事。
不仅祖国高兴,我们也高兴,早早的做完作业便是享受美好的时光了:成都之旅。
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也是个非常休闲的城市,我们在这短暂的三天里,去了四个地方:川剧院、熊猫养殖基地、三星堆博物馆以及武侯祠,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熊猫养殖基地了。
大熊猫是人们常见的品种,他那黑白相间的身躯显得是那么单调,但很自然!
大熊猫的样子憨态可掬,有两只大熊猫更是引人注意:在成年大熊猫别墅,有一只大熊猫趴在“二楼”,头往下垂,正在那儿睡觉呢!
还有一只大熊猫更令人担心:只见它抱着树,正睡得如痴如醉;人们不禁担心:这只大熊猫会不会掉下来?但在担心之余,也有几丝惊喜,因为这情景是绝无仅有的便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着令人惊喜的时刻。
相比大熊猫,小熊猫更可爱:它那棕色的身躯,再加上一条长长的尾巴,显得没那么单调了!
小熊猫会打架,打架时,会“嘶嘶”地叫。
相比小熊猫打架,它们吃饭的时候更机灵:饲养员用四川话说:“吃饭喽!”它们便跑到饲养员给它们装食物的盆子那边,先将苹果吃尽,然后再吃别的食物。
在教学上运用实践法,就是在语文作文教学上引领学生在生活中重视自己的生活体验,挖掘自身情感,并在个人与群体的实践性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调查、访谈、关注等方式体会人生百态,获得人生经验,进而把自己所经历的,所见所闻的写入作文中,自然就会有真实的情感流露。
实践法的运用能从根本上入手,改善学生在叙事类作文写作中出现的内容空洞无物、缺乏情感、矫揉造作的状况。
以下是在课堂内外运用实践法的几个方式:
一、观察
学生没有素材可写,不会描写人与物,与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事有直接关系。在作文课上,教师可作出一系列举动,如来回踱步、搔头、皱眉等表现焦急、烦躁的心情,让学生观察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情,而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出来。教师可在学生描述时将其描述写于黑板上,再让其他同学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来替换,或增添词句来丰富描述的句子。这样一来二去,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同义的词语,还能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事件,学生在写作时自然就有词可写,描写也能更细致了。
仅仅是靠在课上对教师言行举止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善于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行观察才是写作素材源源不断的保证。如在生活中观察宠物的生活习性或亲人的言行举止,并养成写下观后感的习惯。
二、调查
有时候观察到的东西大多数都只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具体的内心的东西就很难了解到,这时就可以每周定一个调查主题,如最向往的生活环境、幼年时的梦想等,让学生在课后的时间内对身边朋友、家人或亲戚等人做主题调查,了解对方的世界,对方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学生做出一份调查报告,并在课前向老师、同学作报告,同时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调查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而在课前作报告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的训练从各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三、访谈
访谈,听起来似乎是不容易的一件事,但是如果能在课堂教学时给学生做一个示范,如在作文课上,教师随意地找一个学生做访谈,问问其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聊着聊着,学生就会明白访谈就是一问一答而已,并不困难。而访谈的技巧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访谈的过程中学会总结,学会领悟对方经历过的事情,学会感受其中的感情,进而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最好让学生在每一次访谈后,都要或多或少地写写访谈记录和个人感受,并且选取愿意公之于众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领会他人的故事,一起聊聊各自的感受。
四、关注
以上三种方式都可能会局限于学生的生活圈子里,还应适当拓宽视野,往不同的地方去观察,或者说是关注。每年过春节、国庆节的时候,家长们几乎都会带着孩子回老家,去爷爷奶奶或较远的亲戚家里拜访,又或者去名胜古迹旅游。这时,学生对生活的体会也不应该停下来,而是应抓住这一时间仔细观察,比如家具摆设、灯光设置、家庭关系等,看看他人的生活圈子与自己的有什么不同。又或者可以关注一些社会上的特殊人群,如疾病缠身的人、名人、科学家等人的生活及其励志故事,或是关注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动态,尽量多地了解他人的生活,感受不同群体的情感状态,拓宽视野,让自己写的文章充实起来。
语文作文教学,不能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写作,教师还有义务教会学生如何感悟生活,如何成为一个能理解他人、宽以待人的人。
总而言之,写作素材就应当来源于生活的人生百态,悲欢离合,离开了情感和生活,作文就不是真正的作文,而是一堆了无意义的文字。实践法就是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写作时描写得更细致、更真实,同时让学生体验人生百态,发掘学生心中的情感,使其在写作上充分抒发出真情实感来,这样学生才能改正之前的写作缺点,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牧村;开放式;初中作文
作文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建立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基础上。任何作家和教师都无法直接传导写作能力,只能传导一些写作知识和方法,由学生把他转化为能力。这种转化的过程就是运用知识进行长期反复刻苦的实践练习过程。它作为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极具开放性。
然而,我所授课的八年级学生,都来自农牧区,这些孩子生活面小、单调,不善于观察生活。因而在习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缺乏新意,没有中心,缺乏表达技巧。他们的脑海是一片灰色的世界,没有色彩没有生机,唯独老师、家长是他们的影子,导致在写作时把心灵沟通、感情宣泄的快乐变成词不达意、无处下手的痛苦。“怎样写”“写什么”深深困扰着他们,说大话、空话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提高农牧村初中学生作文水平?我认为作文教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实行开放式,才能做到“育人”与“练文”并举的效果。
一、培养写作兴趣,养成写作习惯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学生天性好动贪玩,教师可让他们做一些游戏,如搞一些“口头作文接龙”“巧对对联”“人物描写大家猜”“吟诗填词”“成语联珠”等游戏。春节,让学生在家写对联;教师节,给老师写信说说心里话;端午节,包粽子;国庆节,组织诗歌比赛;元旦,开展迎新年猜谜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又如写《拥抱春天》时,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旁边的田间地头看播种的农民,让学生观察后再写,就会有感而发。其次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这是激励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我给学生创设了写作交流的园地,成立了奕扬文学社,在校刊和校报上定期发表学生习作,并在每天下午的沙枣花广播站播放学生的美文。此外,我还在班内朗读学生习作,试着将文章投送到县上的牧笛杂志上发表。这样,他们受到很大的鼓舞,有了兴趣,自然对写作充满了信心。
二、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而积累写作素材
大千世界,有写不完的人、事、物、景、情,然而学生的作文往往空洞无物,是因为他们对身边事物的漠然,没有留心观察生活。农牧区学生平时感知的生活表象其实是极丰富的,但是他们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地观察、体验、感悟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他们才有可能用自己的笔描绘出这色彩绚丽的世界。
三、抓好听说训练,练好口头作文
作文是吸收和倾吐的循环过程,积累是吸收,写作是内化后的倾吐。如何让 学生写得流畅?应让学生多说。口头作文是作文训练的基本功,对于训练语感,语言组织能力大有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法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使学生有东西可说。学校是一个大集体,在这个大集体中,好人好事不断涌现,这些人事就是很好的听说材料。此外,校园中的景物也是学生很好的听说材料。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家乡的人、事、景物练听说(如婚丧婚娶、田间耕作等),还可以利用各种庆典活动、偶发事件、手工制作、劳动操作、科学实验等活动训练说话(如对炒菜、摘棉花、喂羊喂鸡等自己熟练的劳动进行说话)。
四、以教材为范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中学课本入选的文章大多是浅显易懂、文质兼美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范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借鉴其写作方法,并灵活运用于作文教学。农牧区学校受条件限制,图书馆中的书是很有限的,于是我为班级订了《中学生少年报》《中学生阅读》等报刊,还让学生把零花钱攒下来买课外书,建立班级图书角,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或课外时间互相传阅、互相交流。除了看外,还让学生注意积累词语,做读书笔记,摘抄好词佳句,以巩固阅读效果。同时,农村孩子在平时的生活劳动中与左邻右舍广泛接触,从中可以学到许多课外词语,这些鲜活的口头语朴实生动,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写入作文中,可以使人耳目一新,产生独特的审美愉悦感。
一、激活情感,诱发学生写作热情
多媒体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在渲染气氛、创设环境、再现情景等方面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它的内容都源于学生们的亲身经历和平时的耳闻目睹,或展现优美的丽面,或展示感人的瞬间,或展现活动的过程,这样擞易唤醒学生的情感,打开记忆的阀门,产生不吐不快的表达需要。如:写“爱心”话题,我结合学校开展的“献给老师的爱”,“我为妈妈过生日”等活动,利用搜集、摄制的照片、录音、录像资料,制作合成多媒体课件,再现父母、老师关爱的场面,以及同学们活动的镜头。真实的场景唤醒_,学生的情感,个个跃跃欲试,而此时我让学生静心思考:你看了以上片段有什么感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自由选题,自主写作,《妈妈,我爱你》、《老师,我对你说》、《我为妈妈过生日》等等,学生有感而发,习作多彩纷呈。作文和育心有机结合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而借助多媒体在作前激活学生的情感,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优化观察、丰富学生心智表象
观察是学生获取事物信息的重要渠道。多媒体辅助习作教学以其生动的画面、逼真的声音和自由检索的功能,给学生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使事物的表象更清晰,表达更具体,这对学生观察事物是十分有利的。
1.有利于整体观察。小学生的观察不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不善于从整体上把樨事物的特点,常常出现以偏概仝的现象。如:写《参观灵山大佛》、《国庆节见闻》等题材的作文,学生往住是见人不见物或者是见物不见人。电视、录像等视频资料无一不是以最佳视角真实的再现生活的场景,我们用这些多媒体课件,运用快放、慢放、定格播放的功能,指导学生全面、整体观察十分有效。
2.有利于局部观察。小学生观察中的最大问题是粗枝大叶,抓不住重点和特点。如果用多媒体课件从不同角度对观察对象加以展示,有利于学生养成定向观察的习惯,发现事物的特征和细节。如:描写《荷花池》,学生通过现场观察获得了许多感性的认识,但是比较凌乱,琐碎。我们用媒体播放,按荷塘仝景――荷花――荷叶――蜻蜓、青蛙、蜜蜂的顺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一遍,特别是对荷花、荷叶等荷塘局部景物,用定格、放大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已有的感知体验变得更加清晰,描写荷花就更细致、具体,达到“有骨有肉”的境界。
3.有利于过程观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小学生写记事、活动类文章的特点。我们运用多媒体制成精彩片段回放,让学生同顾活动、游戏或者生活的精彩片段,记住重点内容;再进行快速回放,把握事情的主线,同时产生一些平时观察中不易获得的理性的思考。这样训练,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和思辩能力,帮助他们挖掘生活中视而不见的内容。从而发展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的能力。
三、再现场景,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写作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充实、更生动感人。想象义是以已有表象为基础的。多媒体强大的情景创设功能、动态演绎功能,这在帮助学生积累表象、发展想象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利用单幅图片,扩展想象。采用“留白”的形式,可以为头、尾、中间分别提供相应的场景或图片,通过生动的丽面,优美的音乐来有效的烘托气氛,创设环境,学生边听边看边想,引发联想,开拓作文思路,一步一步深人想象事物的来龙去脉、人物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最后写作就水到渠成了。如改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提供画面黄鹤楼上李白把酒向盂浩然,话外音《送别》看着丽面,受着音乐的感染,学生的联想展开了:为什么送别?怎样送别?李白怎么想、怎么说?孟浩然怎么想、说、做的?卉诗意境就容易写出来了。
2.利用多幅图片或场景,组合想象。先提供完整的几幅丽面或者故事的几个场景,然后由学生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以及故事发展的经过。这种练习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图片,不同的组合也就构成了不同的故事情节。如提供四幅图:一位先生、一群在街上散步的人、一朵云、一所房子,让学生自由组合图片,想象故事的情节,然后进行动画演示使故事的情节更加清晰、具体。
3.练习写解说词,促使想象。利用活动、游戏或者短剧的录像资料,抹去解说词、对白、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描述活动经过、练写解说词。因为丽面主体形象突出,活动过程清晰,为知识迁移架设_,桥梁,学生想象起来也比较容易。
四、直观评改,提高学生评改能力
【关键词】浅谈 德育 初中 语文 渗透 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言传身教是德育一个重要手段
在教育中的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就是所谓的“言教莫如身教”。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爱可以改变一切,我们教育花园里的姹紫嫣红皆因有爱。教师每天一进入教室,自己的思想和举止就会呈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产生着直接的、广泛的和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完善自身的人格体系,让诚实守信、友善谦和、言行一致、坚韧勤劳等美德自然流露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自然流露在举手投足之间,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审美作用,进而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其间所蕴含的道德修养会悄悄地渗透到灵魂深处,慢慢感化学生的心灵,激励他们去求真、求善、求美,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二、在课堂中让德育融入语文教学
古往今来,我们初中语文教材的作品大多是名篇佳作,文学性与思想性俱佳,每篇课文都可以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语文课文带有人文性和思想性,但是,思想不是靠讲解传递的,它是在感觉中、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切入点,巧作引导,设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美好情感世界中,让他们在其中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朱自清的纪实散文《背影》,许多年来被选入语文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它之所以能打动学生,在于它充满了亲子之爱。这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然是经久不衰的。还有,可通过介绍课文作者和时代背景启发学生感悟。一些课文的内容尽管没有直接表现德育内涵,但其作者自身的品质、人格及其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特有的精神为世人称颂,老师在介绍时要加以点拨。如我在介绍朱自清时,就特别介绍了朱自清1948年生活非常困苦的情况下曾签名拒绝领取“美援”面粉,临死还嘱托家人不吃美国救济粮的史实。介绍后我告诫学生:我们每一位中华民族的儿女都要有骨气,决不做恬不知耻、不讲人格甚至有损国格的事。
三、选取具有人文关怀的作文话题,在作文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作文就是做人,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积极乐、与时俱进的思想,对他们的一生发展都有很大帮助。语文教学包括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别容易忽略又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它的人文性。语文知识包罗万象,有赏心悦目的美丽风景,有回味无穷的精神世界,有动人心魄的豪迈情怀,有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作文创作激情四射、奥妙无穷。学生们徜徉其间,以情悟情,将心比心。在浩瀚的作文创作空间里,生动活泼的文字跳跃;自由而富有个性的感性和理性表白;激情澎湃的情感宣泄;温婉动人的情节铺张;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这就是作文、这就是创作,这就是雄厚的情感积淀和释放。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使孩子们的内心创作情感自然流淌。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思想修养、审美情趣、意志品质的引导,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体现正确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感受生活和发现生活的能力。平时我们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感受生活,要求他们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人和事,鼓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生活,有了感受,学生才有素材和情感上的积累。通过写作,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作文教学命题时,应注意要契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唤醒其心理感受,写出发自肺腑的好文章。
四、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成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 的平台
可是,当前社会人们道德却出现了一些畸形或缺失,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受宠而又孤独。他们衣食无忧,缺乏忧患意识;交往的狭窄,使他们显现出一种不健康自我与自闭;父母望子成龙的严厉管束,使他们脆弱而逆反;不良的文化侵袭,使他们好奇而迷失;少数学生面对良好的学习环境、优越的学习条件,面对父母的辛苦养育和教师的辛勤培育,不仅不能做出感恩之举,反而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因父母不能满足其某些要求、教师对其略微严格就产生仇视父母或教师的心理。作为授业解惑的教师,育人树人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感到责任之重大,心情之焦急。因此,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尤为必要。
语文是百科之母,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材蕴涵了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因此,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其独到的优势。
一、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捕捉感恩教育
语文教材所选的内容不仅是为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所设计,而且从阅读识字、口语交际到写作,从现代文到文言文,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习技能的同时,要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各种文体中所包含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是大自然的恩赐。因此,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懂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遵循自然规律。如《大自然的语言》、《看云识天气》告诉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现实中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都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祖国是每一个人的家,没有祖国的繁荣强大,便没有每个人的一切。法国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因国家沦亡,即将失去自由,失去读书的机会,他对祖国、对自由产生了难以割舍的留恋与向往,“祖国”二字在他心中的位置何等重要。教师可通过赞美描写中国文化、建筑艺术和大好河山的篇章,向学生渗透爱国思想,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努力学习,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这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从小学到初中的语文教材中都有歌颂赞美母爱、尊敬师长的课文。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朱自清的《我的老师》,充满了对恩师的怀念和高尚人格的赞美之情;的《我的母亲》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母亲的敬仰;朱自清的《背影》充满了对父亲的深沉的爱。教师要抓住这些内容教育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知恩图报。
二、在探究学习实践中深化感恩教育
课文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思想教育的载体,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有所感悟、体验,学生才能引起思想上的共识。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学习内容选择和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和启迪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气候变化,搜集农业谚语,然后写观察记录、编辑小报等,从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的《我的母亲》后,可布置这样的问题:“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你在哪些方面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有意识、有目的的思维训练,能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培养。
三、在作文教学中升华感恩教育
如何开发农村习作题材资源,让学生在“实实在在” 的环境下捕捉习作题材,让农村孩子的作文多点乡野风味,这是笔者近几年一直在探索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七个方面去选材:
1写写农村风光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物美、农家新居美等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题材。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到熟悉的家乡寻美。写写乡村之美,表表心中之情。
(1)田野风光,美不胜收。农村田野风光是美丽可爱的。这是学生观察,写景极好的题材资源。水稻、油菜、小麦、桑麻、菜地……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具特点,随着农时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闹春图、插秧图、丰收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小作者对家乡热爱之情。同时,也可以避免舍近就远、浪费资源、避免猎奇心理。锻炼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2)乡村景观,取之不尽。对于农村人来说,乡村自然景观,是值得欣赏、值得自豪的。山坡、草地、小河、湖泊……有水波不兴,也有潺潺之声。岸边的古树,水上的渔舟,小桥流水人家……这些都是小作者笔下的好材料。由不同的组合,不同的时节,又有它独特的画面。学生从感知美到表达美的过程,也是内心情感起伏发展的过程。
(3)农家新居,美轮美奂。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了无限生机。家乡富了、变了。漂亮别致的农家新居,宽敞清洁的乡村道路,功能齐全的健身场所,新型环保的卫生设施――正是新农村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观察农民家园,描绘农家新貌,激发热爱家乡之情,习作中更能表达真情实感。
2写写农村往事
在农村,几乎千家万户都曾经历过辛酸的往日:一幕幕苦难历史,一个个凄惨故事,催人泪下。富裕了的农民以及他们的后代怎不为此感慨。记住过去,珍惜今天,笔端自然会流露出深厚的情思来。像《听奶奶讲过去的事情》、《我和爷爷、爸爸比学校》、《我眼中的农村》等等选材都比较成功,写得很感人。
3做农活写农活
让学生向父母或家人拜师学艺,身体力行,领悟劳动的艰辛,丰富学生生活。
(1)尝尝劳动的辛苦,感受劳动的乐趣。现在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年轻的父母常常不让孩子到田里地头东跑西摸。因此,许多学生写劳动,往往只言片语,写不实在,写不具体,写不生动。通过让学生与农民一起干农活,种菜、翻地、浇水、施肥、种田、割稻,出力流汗,得到的劳动果实,才会感到香甜、感到宝贵。像种黄瓜、蕃茄、山芋、油菜等等,学生会天天盼,天天看,期望亲手种下的作物早日开花、结果。真真干一干,让他们亲身体察劳动的辛苦,真正感悟到“粒粒皆辛苦”。从而,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学习农民勤劳纯朴的好品质,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2)学学农民的经验,收获农民的智慧。农民有着无穷的智慧,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农家文明,创造了特艺特产,创出了自己独特的劳动方式、致富门路。像种桑栽麻采茶,喂鱼养蟹捕虾,放牛牧羊插秧,等等这些农活,都有着一套宝贵经验,凝聚着农民的智慧。让学生边学边做,边想边记,从亲身感受中,表达赞赏之意。
4写写淳朴民风
农家自有农家乐。农村有的是情浓、趣浓的题材。农家人纯朴、勤劳、善良,与邻里和睦相处的故事比比皆是:像赶农时、互帮抢农活、乡邻间的茶会、修桥筑路、出资出力等等。让学生在观察、采访中收集这些题材,并通过班内、校内信息交流,比较出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大同小异,感受农家人的纯情美。小学生通过采集、整理而得的材料,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为他们写出具有“特性”的习作打下基础。
5写写乡村民俗
千百年的农村文化,农家风情,有它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农家人自娱自乐,表现出农民祖祖辈辈的纯真品格。如婚俗寿礼,小孩满月抓周,造屋乔迁庆贺,开业造桥的规矩等等农家庆贺节日,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节俭了一世的农民杀鸡宰鸭、捕鱼捞虾,走乡邻、访亲友,喝上两盅,常常乐得开怀大笑。农家的节日,不仅有“五一”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还有更具农村特色的清明节插柳枝、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还有吃乌饭、包饺子、送灶、接财神、跳龙灯、贴春联、等等。在不同的时节,农民用的是不同的庆贺方法。再如二月二,家家户户做撑腰糕,据说吃了撑腰糕,种田不腰酸。帮助学生弄清其来历,使学生了解民俗、感受民俗、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习作。
另外,还可以把民间传统特色的游戏引进课堂,如在体育课上让孩子们放风筝、转陀螺、踢毽子、丢沙包、滚铁箍、抖空竹、跳皮筋,既丰富了学生课外活动,又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还有了习作的活水源头。
6写写民间工艺
带领学生到民间去调查、收集资料,深入了解本地民间艺术的文化历史背景、传说故事等。鼓励他们去发现本乡、本土的文化气息和美的艺术,把他们作为习作的素材。笔者曾经常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土法造纸,观看跑马灯,拍摄三清茶的制作过程,跟老婆婆学剪纸等等。然后把学生自己收集到的民间美术带进课堂与大家一起欣赏、学习,将那些散发着泥土味的传统手工绣花、雕刻、剪纸、竹编、草编,还有用家中旧布缝制充满儿童趣味的布娃娃等工艺品汇集到一起。学生们在体验、模仿、制作、叙述、描写的过程中增添了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激发出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在活动中,他们也逐渐形成了基本的美术素养和美术学习能力,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力。这样的教学既传承了民间艺术又发挥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7写写农村新时尚
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本册教材课后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写字、词句理解与运用等语文练习外,还编排了词句积累与扩展的练习;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5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吸引力。全册课文不再有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八组课文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全册认识的字45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除了“识字”和课文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三、教学策略:
(一)识字、写字教学:
1.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记认字形。
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要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
2.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3.复习、巩固识字要提倡在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中进行。
如;做组词、组字游戏,一起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互相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及成果。
4.在识字要求上,不要“一刀切”,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允许个别学生发展得一些。
(二)阅读教学
1.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出来的,有了语感读出来的。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如:分组读、集体读、男女生对读、配乐美读、分角色表演读,等等。
2.进行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要给学生比较充分的读书、交流阅读够受的时间。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拘泥于教学用书中的提示,只要学生的感受合情合理,就应该予以肯定。
3.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
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
教材中的八个口语交际,内容与本组专题有密切联系,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
1.教学时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交流。
2.学生交际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倾听,发现语病,要以适当方式予以纠正,规范口头语言。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自由、愉快的参与口语交际,使口语交际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目的、有层次的口语交流的过程。
3.除专设的口语交际课,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要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四、学生情况
二年级大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赶上大部队。
家长为职工的很少,多数经商,物质生活一般,少数家庭特别的富裕。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安静的学习氛围。学生的习惯和意识单凭校园的要求收效甚微,需要去的家长的支持、协作。
本学期要加强家访,加强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的管理,加强家长和班级的联系,加强对学生即时成长研究。
经过上一学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及记字的能力,初步懂得和掌握了一定的识记生字的办法,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并且经过一年级时,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之间已经形成了互助合作、团结协作的意识,因此在学习时能够互通有无,掌握起知识来较为容易,多数同学应该能够很好的理解及进行运用。但是在学习中,也暴露出一些存在的不足,如形近字易混,个别易出错的生字,虽然教师在课上进行了强调,但是作业中仍然有出错的现象,说明学生不够认真,另外在写话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标点符号,学生掌握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格外注意。而写话时,如何将语言化为文字,也需要我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各种办法使学生能够比较好的掌握。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1
识字1、课文1—3课
13
课文20—21课、语文园地五
2
课文4、语文园地一
14
识字6、课文22—23课
3
识字2、课文5—6课
15
课文24—25课、语文园地六
4
课文7—8课、语文园地二
16
识字7、课文26—27课
5
国庆节放假
17
课文28—29课、语文园地七
6
识字3、课文9—10课
18
识字8、课文30—31课
7
课文11—12课
20
课文32—34课
8
语文园地三、识字4
21
语文园地八、自读课文
9
课文13—15课
22
期末复习
10
课文16—17、语文园地四
23
期末复习
11
期中复习、期中测试
24
期末检测
12
识字5、课文18—19课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学生45人,男生29人,女生16人。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另外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逐步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的书写习惯差,纪律意识不强,对学习不在意,经常忘写作业,上课做小动作等。尤其是班级里的几个特殊学生,由于先天智力存在不足导致学习和习惯培养上的障碍。这部分学生仍需要不断地加强习惯教育和智力启蒙,尽可能地在学习上达到合格要求。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教育任务还是十分艰巨,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书写习惯要花时间纠正、培养,学写一手端正、美观的铅笔字。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中华古诗文,养成每日阅读书籍的习惯,注重课外识字的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本册教材仍然坚持“多编少搬”的原则,所编选的课文,仍然体现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特点。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50个生字,会写35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好、问好和感叹号。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2、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3、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五、教学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
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6、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3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识字”、“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课文”安排了8个单元,每单元4~5课,共34课。每单元安排1个综合练习,共8个。
本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450个,其中要求写的为350个。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34篇,其中韵文8篇。大体上按内容分为8个单元:1~4课为“秋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秋天的物候有关;5~8课为“生活篇”,意在反映儿童的生活乐趣;9~12课为“祖国篇”,意在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13~17课为“人生篇”,意在让学生认识社会,明辨是非,学会在故事中感悟生活;18~21课为“团结篇”目的是引导学生与人要友好相处,团结合作;22~25课为“情感篇”意在让学生学习用真情获得真情,培养爱心;26~29课为“环保篇”,主要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30~34课为“科学篇”,意在让学生关注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
本册教材仍然坚持“多编少搬”的原则,所编选的课文,仍然体现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特点。
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二、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人数51人。年龄大多是7岁左右。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但由于教材变动较大,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很多,课文篇幅很长而且全部脱拼音了,对于刚上二年级学生来说真的很难。而且我班学生男女比例悬殊,男生比女生多,男生比较好动,上课注意力较难集中,学生年纪较小还是容易受他人影响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大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赶上大部队。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50个生字。会默写出35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作文
(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好、问好和感叹好。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阅读课,注重读写结合。
2、充分利用各种电教媒体,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3、习作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
4、加强课外阅读,开拓学生习作视野,丰富学生阅历,积累词语。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4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吸引力。全册课文不再有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八组课文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全册认识的字45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除了“识字”和课文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三、教学策略:
(一)识字、写字教学:
1.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记认字形。
2.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3.复习、巩固识字要提倡在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中进行。
4.在识字要求上,不要“一刀切”,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阅读教学
1.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2.进行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
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教材中的八个口语交际,内容与本组专题有密切联系,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四、学生情况
二年级大部分同学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他们聪明好学。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映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后进生的学习,使他们逐步赶上大部队。上期末的平均分92,及格率99%,优生率50%.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5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现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28人,-27人。学生全部来自农村,而且其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的比例。但大部分学生聪明伶俐,接受能力也较强。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本册教材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很多,课文篇幅很长而且全部脱拼音了,对于刚上二年级学生来说真的很难。我班学生较多,男生比较好动,上课注意力较难集中,学生年纪较小还是容易受他人影响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5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除了“识字”和课文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四、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写350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2、认识450个常用字,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难点:
1、提高识字能力,巩固识字,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3、培养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写日记。
六、教学措施
(一)教学内容方面。
1.要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
这册教科书采取了以专题整合内容的编排方法。因而,教师备课时,要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如第一组,《秋天的图画》之后,学习伙伴说:“我想画秋天的果园。”“我想捡几片落叶做书签。”“把咱们的作品带来,办个展览吧!”实际这是在为“语文园地”的展示内容作准备。学到这里,就要布置学生画秋天,收集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用落叶做书签、贺卡等,为举办作品展览做准备。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黄山奇石》课后,学习伙伴建议大家收集黄山奇石的图片,“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就可以补加展示这一内容。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教材,随时利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总之,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
2.识字和写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本册教材仍遵循识、写分步,多认少写的原则。这样既有利于提早阅读,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记认字形。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复习、巩固识字,提倡在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进行。如,做组字、组词游戏,一起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互相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及成果。
在识字的要求上,不要“一刀切”,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识字首要的是认识。因为,识了字就能阅读,所以,要求认识的字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就可以了。但还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识一些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不必要求每课生字人人过关后再学下一课,要允许个别学生发展得慢一些。
3.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靠单纯的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得到的,而是在学生入境入情、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出来的,有了语感读出来的。朗读的方式要多样,如,分组读、集体读、男-对读、配乐美读、分角色表演读,等等。
进行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要给学生比较充分的读书、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拘泥于教学用书中的提示,只要学生的感受合情合理,就应该予以肯定。
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要尽量减少提问的数量,改变简单的“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教材中的八个口语交际,内容与本组专题有密切联系,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有些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提前做好准备。教学时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交流。学生交际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发现语病,要以适当的方式予以纠正,规范口头语言。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自由、愉快地参与口语交际,使口语交际课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目的、有层次的口语交流的过程。
除专设的口语交际课,教师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要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6.关于生字的注音问题。
本册教材中的生字一律注本音。有些字与其他字组成词语时,要读轻声或变调(如,庄稼的“稼”应读轻声;黄澄澄、红彤彤的后两个字,应变读为一声),教师用书中都作了提示,请老师们在教学中予以注意,即教生字时按本音读,在课文中按轻声或变调来读。
(二)学习习惯方法指导
1、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思维。
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2、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