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茶道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陆羽写下《茶经》之时,日本尚无人饮茶。日本饮茶,至今不过800余年的历史。日本茶道从形成伊始,便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茶叶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日吉社神道秘密记》记载,日本僧人最澄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入唐学习,回国后,于弘仁六年(公元815年)进奉煎茶给嵯峨天皇。此时,传统日本茶道的形式还没有形成,饮茶只是天皇、贵族、高级僧侣等上层社会模仿唐风的一种高雅之事。镰仓幕府时代,日本禅师荣西到中国学佛,同时学习了有关茶树、茶具、点茶方法的知识,回国时带回了茶籽,而且带回了《茶经》手抄本。受中国宋朝的末茶冲饮法影响,日本茶文化的内容丰富起来。在镰仓新佛教的影响下,茶与禅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日本茶道完成了它的草创期。室町时代,日本茶道得到飞速发展。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设计了地面用榻榻米铺就的茶室,形成了茶室的传统。室町时代末期,奈良僧人村田珠光创立了新型的点茶法“茶之汤”。其后,日本茶道经由村田珠光的弟子武野绍鸥的进一步推进而达到“茶中有禅”、“茶禅一体”的意境。通过禅,茶道提升为一种艺术、哲学和宗教。江户时代日本的茶道艺术达到巅峰。村田珠光的第三代弟子千利休创立了“陀茶道”。他将日本的饮茶文化与禅宗、神道等宗教理念相结合,对原有的茶道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对冲茶、献茶等规定了固有的程序。日本茶道有专用茶室,茶室中只有茶具和简单的装饰,茶室中不能高声说话,更不能谈笑喧哗。“茶道中的茶庭,不是供人们欣赏的,而是修行的道场,人们进入茶庭以后就要忘却俗世中的烦恼、私欲,洗清心中的尘埃,露出自由的佛心。”[7](P152)千利休希望通过茶道营造一种礼敬、寂静的环境,使人们随时反省、自律,以期消弭纷争。他提出的“和、敬、清、寂”四字,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四谛。“和”指人与茶事的自然融合,“敬”指敬爱之心,“清”源于禅宗的“六根清净”,“寂”即“本来无一物”。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都是紧密联系的。到了20世纪,日本茶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茶人们的发展,日本茶道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等。同时,茶道在平民中也逐渐普及。
中日茶道文化之异趣
关键词:日本茶道 审美意识 茶具 茶室 和敬清寂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210-01
1 日本茶道的创立及形成
日本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的茶叶及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汲取、融合,形成了独具大和民族特色的茶道。
平安时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种植。茶在刚刚传到日本的时候完全属于奢侈品,只有皇族、贵族和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受。茶道被当作一种高雅的先进文化仅局限在皇室周围。自镰仓时代开始,受《吃茶养生记》的影响,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到了室町时代,畿内的茶农为对茶叶进行评级而举行品茶会,由这种茶集会发展成为许多人品尝茶叶的娱乐活动,并发展了最初的茶道礼仪。
“茶道”这个概念,最早则是由15世纪的和尚村田珠光所创立。村田珠光在参禅中将禅法的领悟融入饮茶之中,从佛偈中领悟出“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由此开创了独特的尊崇自然、尊崇朴素的草庵茶风。
日本历史上真正把茶道提高到艺术水平上的则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千利休。千利休将室内的装饰简化到最小限度,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使得茶道更易于为一般大众所接受。同时,千利休强调体味“本心”,并主张简化茶道的规定动作,抛开外界的形式操纵,以专心体会茶道的趣味。
2 日本茶道中的审美意识
日本现代禅学研究者伊藤古鉴所著的《茶与禅》中,将茶道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茶道技巧、茶事礼法、茶“道”。日本人传统的审美意识即体现在这三者之中。茶道技巧即茶人如何挑选组合茶具、如何摆放插花与饰物、如何调制、如何点茶、如何敬茶饮茶等;茶事礼法即主客之间互敬之礼。主要体现在茶人如何打扫布置、根据季节及茶会目的所做准备中;茶“道”即是茶人与饮茶人一步步领悟人生经验,最终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2.1 茶具与饰物
日本茶道技艺中的茶具、字画、插花等饰物,体现了日本人的“自然美”意识。从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开始,茶人就致力于在寂静与质朴之中,探求淡泊生活中的趣味。村田珠光选择茶具时,反对奢侈华丽之风,提倡清贫简朴。他认为和式黑色陶器色彩幽暗,自有朴素、清寂之美。用这种质朴的茶具,真心实意地待客,既有审美情趣,也利于道德情操的修养。在选用和物的基础上,多选用朽叶色、青色茶具等适应闲寂气氛的茶具。村田珠光认为正是这种以冷峻、恬淡、闲寂为美的审美意识,才能使人体会古朴的生活乐趣,以达到心神上的安逸。
千利休为茶道仪式建立独立的茶室、露地、石灯笼等。茶室虽简陋朴素,茶人却致力于茶具、茶室、庭院的干净清洁。只有环境清洁和谐才能“进入自明之道”,和谐、恬静有禅意的气氛才是茶道的最佳体验。千利休大师对于茶道的审美,也正是日本人传统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2.2 茶室的布置
在茶室布置方面,茶人追求如出世般的虔诚心境,重视事物的自然美。插花是日本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选用时令花木,在整体上注重自然之美,顺其花枝自然之势,不求华丽,只求自然简洁,触动人心,其所呈现的生命之美,要恰如其分地在茶室中与季节、画轴相呼应,真正贴近生命自然的本质。这也是日本人心中始终所贯穿的“与自然的和谐”信念之体现。《茶之书》中也提到“花瓶滴落的清水其实并不需要加以抹去,因为它暗示着露水一般的纯净与清爽”。同样体现了日本茶道美学中的自然美思想,即人当与自然相融合,在茶道布置与技艺中,重自然,轻人事,注重生命最本真的和谐。
3 日本茶道精神
3.1 和敬清寂
16世纪末,千利休用“和敬清寂”四字概括了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和敬”主要指和睦以及敬人与事心之心,切勿虚荣自大;“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闲寂的审美观。
举办茶会之前,茶人须先认真打扫、整理庭院、擦洗茶具,茶叶要碾精细,茶具要擦干净,插花也要根据来宾和季节的不同等进行选择。茶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以此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体现主人真诚的待客之道。同样,客人须穿着与茶室背景颜色协调的衣着,再尊贵的权势进入茶室都须跪爬入室。就坐时必须安静,并先向主人安置于床之间的书画行礼致敬。最后达到人与人交流的“和敬”气氛。
室町时代,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奢华喧嚣。不少人厌弃这种生活,以冷峻、恬淡、闲寂为美,他们渴望过隐居的生活,寻求心神上的安逸。茶道之茶称为“佗茶”,“佗”有“幽寂”、“闲寂”的含义。边品茶边闲谈,不问世事,修身养性,净化心灵。“清寂”之美从此时开始得到广泛的传播。
3.2 禅茶之缘
日本茶道是必须遵照一定规则程序来进行的喝茶活动。茶道的精神,正蕴含在这些看起来繁琐的喝茶程序之中。日本茶道的繁文缛节,并非要把茶客的注意力从茶的本身上引开,而是要茶客专心致志于饮茶的全过程,从而把人从世俗的紧张、烦恼等事务中解脱出来。茶道里禅的内涵,就是通过繁琐的规则来磨练人心,当这些定规不再令饮茶者厌烦,当饮茶人信手而为就符合茶道礼法时,才算领会了茶的真谛。
茶道将精神修养融于生活情趣之中,通过茶会的形式,宾主配合,在幽雅恬静的环境中,以用点茶、鉴赏茶具、谈心等形式陶冶情操,培养朴实无华、自然大方、洁身自好的完美意识和品格。这也就是禅宗里的“勿使染尘埃”和“本来无一物”的两个境界。人只有通过不断地拂拭内心,才能最终令尘埃无可染之处。日本茶道,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融佛教、道教、儒家学说为一体的一种精神文化。
综上所述,日本茶道不只是单纯的趣味、娱乐活动,它使人们在审慎的茶道礼法中养成认真、无条件的服从社会公德的习惯。同时,其实质已上升成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并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参考文献
[1] 村井康彦.茶道思想[J].日本研究,1990(1):79.
[2] 千宗室.茶道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日本的发展[J].日本学,1995(5):273.
[3] 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25-26.
[4] 钱朴.茶道渊源初探[J].农业考古,1995(38):51.
[5] 铃木大掘.禅与日本文化[M].北京:三联出版,1989.
[6] 铃木大拙.禅与艺术[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
[7] 吴平.禅趣人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 赵天相.〈茶禅一味〉寻踪有感[J].农业考古,2000(58):126.
关键词: 茶道文化 日本社会 影响
1.日本茶道的历史
1.1日本茶道的起源和形成
茶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尝百草”的神农氏偶然间发现了茶具有解毒功能,从而把茶用作解毒的药物。780年陆羽的《茶经》问世,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日本遣唐僧侣最澄、空海、永忠把唐朝的茶文化带回日本,形成了以嵯峨天皇、贵族、高级僧侣为主体的“弘仁茶风”。据史料记载,日本高僧最澄把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种在日吉神社,这里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日本后记》弘仁6年(815年)记载了僧侣永忠为嵯峨天皇煎茶献茶。不过此时日本的饮茶法还只是效仿唐代的饼茶煮饮法。
镰仓时代,曾来南宋学习临济宗的僧侣荣西仿照《茶经》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书中主要讲述了茶的药用功效,并把当时宋朝的末茶饮茶法――日本茶道的抹茶饮法传入日本。中国的寺院饮茶茶礼在日本寺院盛行,日本茶道的茶礼就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
镰仓时代末期到室町时代中期,从中国宋朝传入的游戏性的“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室町时代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为中心的东山文化,是日本中世文化的代表,诞生了以鉴赏唐物为主要目的的饮茶活动――书院茶道。
被称为茶道开山祖师的村田珠光将禅的思想引入到了茶道中,开创了朴素自然的草庵茶风。珠光通过禅与茶道的结合,把饮茶由一种饮食娱乐形式升华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武野绍鸥将日本的歌道理论与茶道相结合,补充和完善了珠光的茶道思想,推进了茶道的民族化和规范化。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继承了珠光、绍鸥的茶道思想,进一步完善深化了草庵茶。千利休精减了点茶的程序,不使用端庄华丽的中国茶碗,而使用厚重朴素的高丽茶碗和日本乐窑茶碗。他还特别规定了茶花、怀石料理的法则及作为茶人的资格,创造了茶道中日本特色美的完整的艺术体系。至此草庵茶道,也即日本茶道正式形成。
1.2日本茶道的现状
1592年千利休去世后,他的子孙和弟子们继承了他的茶道,至今大约形成20多个流派。千利休的子孙分为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个流派,现在日本流行的茶道主要指这三个流派。其他还有二十几个流派,主要有:远州流、织部流、三斋流、薮内流、宗遍流、庸轩流等。这些流派虽然有各自的茶道风格,但都以千利休的茶思想为指导思想。茶道的多样化促进了茶道的发展,茶道迅速普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自明治维新以后,女性也加入到茶道活动中来,茶道成为许多女性出嫁前的必修课之一。
如今,茶道已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茶道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象征,已完全融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对其生活乃至整个日本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茶道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2.1茶道倡导了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理念
《南方》中记载了利休的话:草庵茶道最重要的目的是领悟佛法,修行得道。茶道的本意在于禅,倡导人们通过茶事活动修炼身心,升华思想境界。“和敬清寂”是茶道的根本精神,成为400多年来日本茶人的行为准则。
按照久松真一的观点,“和敬清寂”的理念不应只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必须是对“事物人境”而言的。“事物人境”涵盖整个茶道内容,包括茶道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具体说来,“事”指点茶、喝茶、清扫、茶室的布置等诸事情;“物”指茶碗、茶勺、茶罐、茶刷等茶道具;“人”指主人、客人;“境”指茶庭、茶室等环境。只有在茶道中贯彻对“事物人境”的“和敬清寂”,才是真正的茶道。理解了这点,才会体会出复杂茶礼的奥妙,体会到日本人所推崇的审美观。点茶的手法、茶道具摆放的位置、在茶室中行走的路线和步伐、饮茶的步骤等,这些环节是茶人在反复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稳妥、最合理的路径和程式。当人们信手而为就符合茶道礼法时,才能真正领悟茶道“和敬清寂”的精神,最终达到“茶禅一味”的境界。
茶道把待客、吃饭、喝茶等日常的生活行为提炼成极具传统和形式美的艺术高度。正如桑田忠在《茶道的历史》前言中所说,茶道已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文化生活的规范和理想。它完善了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日本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2.2茶道形成了日本传统建筑风格
茶道建筑由茶室和茶庭两大部分组成,茶室和茶庭是供人举行茶事的场所。茶道建筑是日本传统建筑的代表,对后世日本建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日本茶道的茶室因其外形与农家草庵相似,又被称为“草庵茶室”。茶室使用竹、木、草、石等材料建造而成,秸秆屋顶、砂土掺稻秸涂抹的墙壁、不剥树皮的原木做的柱子,尽显其古朴、自然的风格。茶室的标准面积一般为四张半榻榻米。茶室虽小,但每一个细节的设置,每一种材料的选择,茶人们都力求独具匠心。茶室的小入口、壁龛、地炉、小天窗等都是茶道大师们几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利休的茶室、织布的茶室、远州的茶室等各具特色,这些茶室所体现和追求的美感,对江户时代的武士阶层和上层市民阶层的房屋建筑风格有很大影响。人们把这种代表日本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称之为“数寄屋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茶庭,顾名思义是指与茶室相配的庭园。禅宗中把领悟的境地称为“白露地”,受此影响日本茶道中称茶庭为“露地”。茶庭的面积不大,大多在100~200平方米,分为外露地和内露地,内外露地以中门分隔开来。客人先在外露地静心安神,而后经中门进入内露地,也就进入了忘俗的境界。在茶室门口首先要洗手和漱口,就是要人们洗涤心灵,除去杂念的意思。茶庭中设置等待室、厕所(雪隐)、尘穴、石制洗手钵、石灯笼等。茶庭中的小路,大多以脚踏石和碎石铺就。庭中除去一条条迂回曲折的小路,均被常绿树木所覆盖,营造出“山中草庵”的风情。
脚踏石、石制洗手钵、石灯笼已成为现代日本庭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论是日本庭园还是居家院落,都受到了茶庭的影响,历经时间锤炼的茶庭是当代日本庭园建筑的代表。
2.3茶道促进了日本陶艺制造业的繁荣
茶碗是茶道具中品种最多、最重要的用具。在茶道兴起的初期,使用的几乎都是来自中国的茶碗,其中端庄华丽的天目茶碗最受追捧。随着草庵茶的确立,随着草庵茶道的确立,茶风趋向朴拙自然,外形粗糙、色彩朴素的高丽茶碗开始大行其道。为了更好地表现草庵茶道的风格,千利休与陶工长次郎一起设计制造了乐窑茶碗。优雅厚重的乐窑茶碗是草庵茶中规格最高的茶碗,是日本茶陶的代表。
江户时期,茶道的普及使日本陶艺技术迅速发展开来。织布窑、远州七窑、仁清窑、志野窑等,日本的民窑遍地开花,并传承至今。茶碗在品类、造型、釉色、装饰艺术等表现手法上的多元化极大地推进了日本陶艺民族化、本土化风格的发展。
日本茶道不仅是点茶、饮茶的过程,而且是包括吃饭在内的招待客人的整个过程。茶道中用到的道具多达上百种,涉及陶艺、漆艺、木艺、竹艺、纸艺等行业。这些行业里的艺术家们都以创作出符合茶道理念的独特作品为最高追求,可以说茶道的影响渗透到了日本的各个工艺制造业。
2.4茶道丰富了日本人的饮食文化
在茶道形成初期,点茶之前吃的饭一般写作“会席”,在《南方》中开始写作“怀石”(日语中,怀石与会席都读作“kaiseki”)。“怀石”原本指禅僧为了抵御寒冷而塞在怀里的温热石头,喻指简单的饮食。近代以来日本人把茶道中的饭称为“怀石”。
茶怀石的内容最初是由千利休规定的,一般为一汤三菜。菜品简单,但烹饪却极为讲究。选材崇尚应季的天然食材,注重搭配的协调,将茶道精神与饭菜融为一体。考究的器皿,宛如工艺品般的菜肴,每一道菜都给人味觉和视觉上的美好感受。
在江户初期大名和武士的茶道中,茶怀石不再拘泥于简素,变成菜品丰富的豪华料理,成为茶道外也可享用的料理――江户中期,在东京、大阪等地的高级餐馆就出现了“会席料理”(即现在的“怀石料理”)。新鲜的食材、上好的烹饪、精致的器皿、优雅的环境,怀石料理已成为日本传统料理的主流,成为日本高级料理的代表。
3.结语
历经400多年的日本茶道已发展为集宗教、哲学、美学、艺术和建筑设计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不仅影响了日本国民的精神文化、建筑风格、陶艺制造和饮食文化,还在其生活习惯、服饰、书法甚至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茶道,就没有日本文化史。研究茶道,对于我们了解日本文化、认识日本社会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立花山.南方.京都造形芸大学.茶のを学ぶ[Z].京:角川店,1999.
[2]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3]久松真一.茶道の哲学[M].京:社学文813,1987.
关键词: 中国禅宗;日本茶道文化
禅宗和茶道曾在日本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今的日本社会生活中,其深刻的内涵和特征依然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并继续对日本社会文化和生活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不论从内容、形式到社会作用来看,中国禅宗和日本茶道之间有着很深远的历史渊源关系,有着某些相似之处。日本茶道文化研究者武野绍鸥所提出的“茶禅一体”,正是二者关系的精辟阐述。探究和分析中国禅宗思想和日本茶道文化精神的融合,对于进一步了解中国禅宗文化和日本茶道文化的精髓,促进中日两国文化的深入交流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1. 中国禅宗的基本精神
传说南北朝梁武帝时期,印度菩提达摩传法于中国。菩提达摩始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之后宗派林立,枝叶茂盛,盛唐时得以定型。这期间主要由唐代六祖慧能所确立的南宗禅盛行,其宗旨为“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并以其“不离世间,明心见性”的修行理念和庄子哲学思想相互融合,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南宗对禅的修行方法和教义进行了简化,主张“顿悟”的空无观,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主张“相对论”,这种近似道家的阴阳转换思想;认为佛在“心内”,提倡修行不必苦修身心,也不必出家坐禅,只要在日常生活起居中保持一种心灵境界的超凡脱俗,做到无心不动念就是成佛。这种中国化的教义和修行理念很快被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老百姓接纳并盛行起来,慧能的“顿悟成佛”之说也就成为了禅宗正法中的核心思想。到了晚唐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佛坛。唐末五代时期,南宗一系分流,发展为五个流派。临济宗是其较大流派,临济宗在北宋中期又分成杨岐派、黄龙派。南宋以后最为盛行的流派是南宗五派中的临济宗和曹洞宗。
定型于盛唐的禅宗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变异和同化并进而形成的另一种佛教宗派形态。它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接纳和认同外来文化的革新运动,是东方文化的一朵奇葩。因为,从印度传教过来的佛教只有禅而没有禅宗,禅宗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精品。它融合了中国的道家、儒家以及印度的佛教精华,成为最适合中国士大夫另一种口味的宗教形式,是中国化的佛教,是中国哲学思想与印度佛教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道以修心达成真人,儒以诚心修成圣人,佛以明心见性成佛,其思辩性和思想性对于中国乃至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艺术、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约公元1192―1333年,日本镰仓时代,贵族佛教和国家佛教逐渐丧失统治地位,这时注重内心信仰的人们,对禅的钟情和强烈兴趣开始重新唤起。与此同时,荣西明庵(公元1141―1215年)传中国临济禅于日本,道元 (公元1200―1253 年)传中国曹洞禅于日本,并由此形成日本禅宗两大流派。荣西明庵和道元两位禅师成为最先将中国禅宗传入日本的佛教大师。他们将中国禅宗发扬光大,在吸收中国南宗的同时,将其运用到日本生活及茶道、武士道等诸多领域,使其成为日本禅宗文化的思想主流。
2. 日本茶道的文化内涵
纵观日本茶道的发展史,我们知道茶道并不是日本传统文化所固有的,而是由中国传入并演绎发展起来的。中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度。据战国时代《神农本草》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期,中国就已发掘和开始利用野生茶树了;从宋代王象之的《舆地纪胜》可知,人工种植茶树的最早记录是在我国西汉。唐代肃宗乾元元年,陆羽的《茶经》深刻论述了当时中国的种茶、制茶和饮茶理论并初具规模和体系。
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年―805年),日本高僧最澄为学习中国的佛法,来到中国浙江的天台山国清寺拜道邃禅师为师,贞元21年,学成回国,将中国的茶树种子携带回了日本,种植在日本的近江(即贺滋县)台麓山上。这是中国茶种最早传向海外的文字记载。日本茶祖荣西禅师(公元1141―1215)两次来中国研究和学习临济佛法,他不仅对中国寺庙的点茶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对禅院里罗汉贡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研究。后来,他将中国不同种类的茶籽和全套的茶具都带回日本,并完成了对日本茶道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的巨著《吃茶养生记》。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日本高僧南浦昭明来到浙江余杭径山寺,拜师于虚堂和尚,学成后,把著名的佛教径山的吃茶、斗茶、茶宴等中国文化茶习俗也带回了日本。
传入日本后的中国茶文化,历经几代日本茶人的潜心研究、不懈努力和改革创新,将日常这种简单的饮茶活动升华到了极具内在美和形式美的艺术高度。这种独具特性和审美价值的日本茶道是中国禅宗日本化后孕育出来的一种高度讲究的文化修养,一种新型的文化式样。它在吸取中国禅宗精华的同时,结合了本民族特色,最终形成了体系完整、独具魅力的文化思想,即日本茶道。提出“茶道”一说的村田珠光和尚在参禅中将禅法融入饮茶之中,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道,而把茶道技艺提升为艺术的高度,是受中国佛教禅宗思想影响的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体味了吃茶的“本心”,使吃茶摆脱了外界物质因素的束缚,进而提出了“和、敬、清、寂”茶道“四谛”思想。
从形式上来讲,以“茶汤”为主要形式的日本茶道实际上是一种仪式化的、供奉客人的饮茶之事,是有关饮茶和沏茶的礼仪,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社交手段,只不过经过几代茶人的创新和发展,演变成了以品茶为主的特殊文化现象了。其本质是通过程式化的形式,体现修身养性之品行,增进情谊之目的,研习礼法之效果,并以善心去济度人世。体现日本艺术结晶和文化象征的茶道,它在反映日本人生活起居和准则的同时,也反映了日本的国民性。时至今日,这种方式都在影响着日本国民的日常起居和文化生活。
3. 中国禅宗主张与日本茶道精神的内在联系
日本茶道随着与本土文化,特别是本土皇道文化、神道文化和武士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殊异于中国茶道,蕴含大量“禅”的元素,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成为宗教性质的禅门茶道文化。这就是日本茶道所体现出的“茶禅一味”思想。这也充分体现了日本的“茶道宗教”理念以及有异于中国茶文化的本质属性。
3.1“和”与禅
茶道“四谛”中的“和”是指在整个茶事进行过程中内心情感的一种和悦、具体形式的一种和谐。这是日本茶道整个过程中重要的支配力量。它包括主与客之间的和睦、客与客相处的和悦以及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和谐。不管是侧重于形式的和谐,还是侧重于内在情感表露的和悦,“和”的精神氛围始终是茶室里的主旋律。从茶事中茶碗的手感、茶室中茶内的熏香以及茶具的摆设看,既要与茶事的目的和氛围相一致,又要与室内的布置相协调,还要与季节的变化相适应。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别和不平等十分鲜明,这就对人的交流相处造成了一定的拘谨和阻碍,只有在茶室中,这种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全都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沟通和交流,赏心的愉悦和自然,这就是中国禅的精神追求和体现。中国禅法提倡地位的人人平等,体现出的是“我心即佛”、“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的真谛,追求的是“和”的境界。这也正与以原始“神道”为根基的日本本土文化相吻合,与日本茶道之“和”相吻合。茶道不仅是禅宗自然观外化的艺术形式,还是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减少纷争,实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剂。
3.2“敬”与禅
“敬”指的是在茶事过程中相互有礼有节、谦卑恭敬、真诚交往。既体现主客之间的相互谦恭和尊敬,又体现客与客之间的恭敬坦诚。
如,为表达恭敬之意,主人将茶碗端出来给客人喝,只能正面对着客人来把茶端出,客人为表谢意,也尽量避免从正面饮茶带来不恭。茶事中原有的“贵人入口”一律取消,不分贵贱,所有的客人都必须从同一出口自由进出,就连武士的佩刀也不准带入茶室,必须放在室外。客人进茶室后得先对茶室内悬挂了体现茶会主题的字画行礼,来表达客人对主人的尊敬和谢意。日本茶道中,“敬”体现的是“心佛平等”的禅意,是平等敬爱之心,实际上与中国禅宗汉传佛教所倡导的“二部四众、平等互重”的主张是一致的,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权贵族,在真如面前,人人都得到尊敬和爱护。禅宗认为人的一切欲望和杂念皆源自“我执”与“自我主心”。要想成佛,就得超越自我,达到无意识的内心自悟。日本茶道它吸取了中国南宗的“心佛平等”主张,融入了“心佛归一”的精神,并加以提炼和升华,促成了“敬”的思想情感的形成。由此可见,在追求人的平和敬爱方面,中国禅宗和日本茶道的主张是一致的。查阅日本茶道文化史,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建立”,指的就是茶事活动中,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共创和谐茶室的理念和氛围。
3.3“清”与禅
“清”指的是茶事活动中茶室茶具的整洁和干净。它既是对茶室内部装饰物品的描述,也是对茶室外部自然环境的表达,同时也是对饮茶者心灵纯净的要求。茶室庭院茶人经常要清扫,保持整洁干净。而茶室内部更要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室外环境鸟语花香、清幽逼人。室内环境娴静幽美、朴素典雅。茶人们心灵恬静,无私心杂念,面对滚烫的茶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茶事表演。由此洗净身外的污浊,实现心灵的纯净和美丽。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既是日本茶道通禅的一种化境,也是禅宗自然观的一种体验,同时也是茶道特有的审美情趣。一代宗师千利休在他的《南方录》中写道:“茶道就是要在茶室中实现清净无垢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千利休所说的“清”,实际上是指人该“拂去浮世俗尘”之意。既要清除人身上的尘埃,还应洗涤心灵的尘埃。日本茶道的“清”体现的是用独特文化式样所表现出来的“物我合一”的禅宗意境。禅宗的“禅”意为“静虑”,可见“清静”是禅宗空无观最明显的特点之一。禅宗认为只有“本心清静”,才能“物我两忘”,只有清除干扰、清心静虑,才能 “梵我一如”。
3.4“寂”与禅
“寂”是日本茶道最高美学境界,也是日本茶道最根本的精神内涵,它要求茶人们摈弃欲望和凝神沉思,达到一种宁静、幽闲和幽雅。它鼓励茶人们将世间欲望和凡尘俗世统统抛开,保持思维的独立和完整,获得更多拓宽想象的空间和新的启迪。在梵语中,“寂”为“静寂”、“和平”、“静稳”之意。在佛典中,“寂”为“死”、“无”、“涅般木”之意,可以理解茶人或禅者在人死后,自然而然地进入无色无声的“皆无之域”之境界。这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甚至无我。“死”是“无”的世界,同时,也是“有”的根本和源头。人世间那种凤凰涅的希望其实它源于佛教的轮回思想。就像坡先生所云:“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寂”是“四谛”中体现出的最高层面的禅宗法则。它倡导人们无论世间如何纷乱都要秉持一种谦虚做人、坦荡无私的心寂。如果心有杂念人生既不会圆满,也不会闲寂。这和中国禅宗的“物我两忘”同出一辙,所表达的情感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禅境。正是基于这种禅境的空寂体悟,茶人们和禅僧才能将有色的大千世界悟至枯淡闲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达到一种清静无我的境界。禅宗和“四谛”是日本茶道统一的精神所在,“禅”的精神境界与“四谛”的精神内涵一脉相通,浸润着禅宗出世思想的茶道文化已成为人们追求精神超脱和心境恬静不可或缺的心灵寄托与媒介。
4.结束语
日本茶道文化从一开始就与中国的佛教禅宗有着不解之缘。中国茶文化和禅宗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日本民族多元文化的相
互交融、演绎、发展,禅宗成为了日本民族的生命哲学,茶道成为了日本民族的生活艺术,正是有了中日禅僧对中国饮茶之风的发现、引进和发展,才有了日本的茶道文化,才使得中国禅宗与日本国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而历久不衰。正因为日本茶道吸取、融汇了中国禅宗的精髓,才形成了日本茶道文化“和、敬、清、寂”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文化,才有了“茶禅一味”的日本茶文化现象,才使日本茶道有了生命的支撑,有了艺术的高度。日本茶道与中国禅宗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李红.和敬清寂 茶禅一味[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2):132―136.
[2]焦毓芳.论日本“茶禅一心”的必然性[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1):89―95.
[3]蔡荷.茶道中的哲学意味[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36―39.
[4]陈文华.人心需静,以茶通禅,由禅悟道[J]. 农业考古,2014(2):235―238.
[关键词]武当道茶;茶文化;道教
中图分类号:K8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6-0028-08
武当山景区寺庙的商店和特产店里所销售的茶被取名为“武当道茶”。茶商们除了强调其保健功效外,更是将当地的茶与道教养生实践的理论相联系。八仙观茶场在他们的宣传资料和网站上均引用了民俗和历史神话,以宣扬武当道茶深厚的地方文化内涵。该公司以这种手法效仿铁观音和大红袍等中国名茶的记忆叙事。
和其他地方一样,中国便捷的交通让人们现在能够去到一些在几十年前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去的地方,并和那里的人们建立联系。当今商品全球化的趋势所造成的后果之一,是包括独特的文化族群在内的地方社群的成员都在寻求为旅游市场创造独特的地方品牌。相关的做法包括在诸如T恤衫、民族服饰之类的产品上印刷当地的地名和图案。一般当地人都觉得游客可能会品尝本地独特的美食,同时也会购买礼物和纪念品。商业公司则一直致力于从这些地方传统中挖掘他们可以转化成商品的东西以提供给更广阔的市场。
茶是一种全球商品,但茶的历史源于亚洲。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大部分人都有喝茶的习惯,南亚地区也有少部分人喜欢喝茶。然而,对于许多中国人而言,喝茶是一种浓缩了中国人身份认同的生活艺术。中国的作家和茶博物馆的负责人常说中国是茶的故乡。按他们的理解,若从传说中的神农大帝那里开始追溯茶的历史,中国人的饮茶史长达五千年。
武当山的茶商可能在寻求借助道教的特色进行茶叶的营销。然而,自唐朝(618-907)开始,饮茶的实践作为斋戒和禅修的辅助手段,早已随着佛教僧人的流动而四处传播。这个r期,从日本来到中国佛教寺院里修道的佛教徒也学习了佛教茶文化,并将茶叶种植技术和饮茶的习惯一起带回了日本。《茶经》的作者,被称为“茶圣”的陆羽(733-804)从小在一座佛寺里长大,从他师父那里学习了佛教茶文化。在《茶经》中,他向大众普及了茶树的栽培、茶叶的制作和饮用的方法。
与混杂了儒释道元素的中国民间宗教类似,中国人认为茶文化同样融合了儒释道的价值观和实践。例如,王玲在其《中国茶文化》一书中指出,“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儒家思想上,而其美学观、技艺和实践精神则主要受道教思想的影响。”他还进一步观察到,茶文化表达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出茶的栽培、冲泡和饮用蕴含着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洞见。他认为道家注重养生,而茶可能被用于宁神和提升悟性。
有技巧地分享一杯茶的社会行为广义上代表着一种中国式的认同,但茶的品种的多样性又与不同的地区、民族文化和宗教认同相互关联。例如,中国大陆很多地区以及台湾都生产乌龙茶,但乌龙茶最著名的品种只在福建省的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山(大红袍)出产。这些茶都有详尽的历史叙事来阐释其如何被发现或被培育,以及被官方认可的历史。例如,对于“大红袍”茶这一名字的起源,人们就是根据几个故事来对其加以阐释的。其中的一个版本,说武夷山天星寺(Tianxing Temple)的和尚曾将这种茶送给一位在进京赶考途中生病的秀才。秀才喝了这茶以后病好了,并且一举高中。为了表达他的感激之情,他特地命人送了一件大红袍到武夷山,盖在曾经产出茶叶治好他病的四株茶树上。安溪铁观音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这个故事说铁观音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曾有一位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进贡了一些铁观音茶给乾隆皇帝品尝。
一、武当茶文化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湖北省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景点之一,吸引了大批来自中国国内及大中华区的朝圣者和游客。武当山于1982年被中国国务院评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联合国将武当古建筑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地方政府与中国道教协会合作,开发分布在400平方公里内的道观和楼阁,将其打造成为一个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武当山秀丽的景色,丰厚的历史遗产和宗教文化,以及享誉中外的武术都是政府主推的卖点。
2006年,武当道乐和武术分别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当的仪式表演者和武术团体经常到国外演出,武当山的武术学校则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和游客前来学习和观摩武术。虽然武当茶文化的知名度不高,但本地茶商都声称武当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道教特质。
武当山位于秦岭山脉,属于一个包含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大型山脉的一部分。武当山处于亚热带地区,森林茂密,植物种类丰富。南崖宫嵌在悬崖边上,下面是草木丛生的深峡谷:峡谷的另一边,石刻的龙形香炉与金顶遥遥相对。坐落于金顶最高处的古铜殿是每个朝圣者的目的地,在这里可以从各个方向俯瞰群山。
旅游文献都十分强调明王朝(1368-1644)鼎盛时期所修建的道教建筑历史悠久,但这些道院的修建时间,有一些可追溯至唐代、宋代及元代。武当山的守护神是玄武大帝(又称真武大帝),传说是在武当山修炼得道的一位救世神灵。明王朝的第三代皇帝夺取了其侄子的王位,他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玄天大帝的保佑,因此资助修建了这个道观群。位于金顶的小庙原本设计为帝王祭拜专用,直到清代才对公众开放。受民间小说《北游记》的影响,明朝时玄天大帝上升为国家神。
玄天上帝的民间信仰属性,使得武当山吸引了大量香客和游客,他们来自中国各地以及大中华区的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东南亚华人的武当山进香之旅类似于基督徒前往伯利恒等圣经上记载的圣地朝圣之旅。香客和游人们可以选择步行上山,通过三座天门后到达金顶,也可以选择乘坐索道缆车直接上山顶。香客们大多会在紫霄殿祈求姻缘,得子或是增加财运,一些人会还会奉献钱款做仪式或是抽签。
在道观的门口和周边,游客们可以看到一些商店出售各种与武当山有独特关系的商品,如太极剑、道教书籍、道教仪式的音像制品,干的野生菌菇以及草药,而武当茶是游客最常购买的商品之一。和其他野生山珍一样,人们认为武当山产的茶吸收了这片壮阔山区环境中的泥土、水、阳光和空气中的自然能量,因而富有“灵气”。
一些店家声称他们所卖的野生茶是自己采摘,但也有人低声说这些茶是从别处批发来包装成武当茶卖的。尽管这些茶的来源令人生疑,但武当山景区内的确有茶山和一座茶厂,其生产的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在专卖店里有售。坐在茶场茶楼里,对面就是连绵起伏的茶园,游客们可以一边品茶,一边放松休息。
二、武当茶:被“制造”的传统
武当山吸引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游客、香客和武术家。无论人们出于何种兴趣来到武当山,许多人都会寻求购买诸如嫩春笋(封建时代曾是武当的珍贵特产之一)、野菜、野味、走地鸡等土特产以及本地出产的各种茶叶。武当茶的销售点有不少,在本地人开的小店,太子坡(又称“复真观”)的茶室和八仙观茶场面山的休闲茶亭都能买到。
景区的交通车可以载着游客在不同的景点之间穿梭。金顶是大部分游客和香客都会去的景点,一些传统的香客仍然喜欢沿着乌鸦岭的石板路或者只有当地人知道的小路上山。不过大多数游客的行程都比较赶,并且很多是组团前来,这类人一般会选择乘坐缆车直达山顶。开往缆车乘坐点的班车有经过八仙观茶亭和茶叶专卖店,乘客可以要求司机在这个地方停车。
八仙观是建于元朝年间的一座不起眼的小庙,从路边望过来几乎看不见它。它没有被修复,很显然是被遗忘了。如果游客想去庙里看看,需要沿着一条泥路穿过一片茶园和当地村民的院落。因此,很多路过此处的游客都直接前往八仙观茶店和茶亭。这一小片居住区是八仙观村的所在地,建有一些工人宿舍,有几家小旅馆和餐馆,一些在八仙观武术学校习武的学生也住在这里。商业街的主要建筑都被茶叶公司和茶叶专卖店占据了。
太子坡(复真观)里销售的茶并不是自产的;相比之下,八仙观茶则是产自武当山本地的茶场。在茶亭的周围,可以看到漫山的茶树,就像绿毯披在山坡上。
地人采摘和加工这些茶树出产的茶叶,并在茶叶公司的专卖店销售。根据宣传册的介绍,目前茶园的面积有1500亩(约247英亩),每年产茶25000公斤。茶叶公司开发了超过20种的茶产品,其中包括曾获过奖的“武当银剑茶”。另外,“武当有机道茶系列”产品还通过了欧盟的有机产品认证。
武当山茶场是由退休军人王富国在1986年创办的一个现代企业,1987年开始以公司的形式经营。王富国与武当山道长王冠德关系密切。王冠德是一个致力于武当山道教社区重建和国际联系拓展的人物。
虽然企业的创建时间不算特别长,但八仙观茶场对外却一再宣传自己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笔者交谈的公司经理称,武当茶的历史远比福建省要悠久,福建种茶的历史从元代才开始。公司的一则宣传材料上写,“中国是茶叶的起源地,而武当山则是最早发现茶的地方”(“武当道茶”)。然而据历史学家考证,中国西南部的山区和印度东北部均有野生茶树存在,以此来看,武当山不太可能是最早发现野生茶树的地方。被广泛转述的茶的传奇历史,使得湖北省在中国茶叶史上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成书于唐代的《茶经》是传奇历史故事的来源之一,当时饮茶在中国已经十分流行。《茶经》(陆羽,1974)应该是第一部以茶为主题的著作,因此很多人常以此论断中国是茶的故乡。其作者陆羽出生于湖北景陵(今湖北省天门市),这也在事实上印证了八仙观茶场经理关于这一地区“茶文化历史悠久”的说法。今天,陆羽被茶商们奉为“茶圣”,在茶厂和茶博物馆经常能看到他的雕像。
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农业始创者神农在尝百草分辨各种植物药性的过程中发现了茶。“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尝百草曾“日遇七十二毒”,但他后来发现茶有解毒功效,“得荼而解之”。(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唐陆羽作《茶经》,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然而,神农毕竟只是一个传说人物,这点是无可置疑的,并且有关他的文字记载也是在几个世纪之后才出现。
一些人认为神农尝百草的地方位于距西安不远的陕西境内,也有人宣称湖北大巴山才是正确的地点。湖北省的最高峰是在神农之后命名的,而武当山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的神农架山区也不远。“武当道茶”是一个新命名的品牌,然而其销售者们却宣称它与湖北的茶文化有深厚的渊源。
尽管中国茶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都与湖北有联系,湖北省的产茶量也很高,但它并不是中国最著名的茶叶产区。中国十大名茶在不同的名单上虽然有所差异,但是较具代表性的茶产区均包括中国沿海(福建、浙江、江苏)以及中国西南(云南),这些地区出产的十种最高品质的茶叶在国内的茶叶店、超市、机场的商店均有销售,同时也出口到国外。
从经济的角度看,2012年中国的十大品牌茶包括西湖龙井(一种绿茶),其品牌价值为52.6亿元,而安溪铁观音(一种乌龙茶)的品牌价值则为52亿元。虽然湖北的武当道茶没有进入前十名,排在第18位,但其品牌价值的估价也达到了12.7亿元。西湖龙井和安溪铁观音都是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产地而驰名,相比之下,武当道茶仅靠原产地的名气而为人所知。
武当道茶被政府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意味着只有该地区出产的茶才能使用“武当道茶”的品牌。作为一种限制性的法律手段,这种策略被欧盟和其他地区广泛用于保护罗克福尔羊乳干酪(Roquefort)和香槟酒(Champagne)等产品,只有在指定地区生产并符合相关的品质标准的产品才能使用上述品牌标签。
武当道茶可能是湖北最好的品牌,但到目前为止这种茶在国际市场的销路还不是太广。美国科罗拉多州科林斯堡市有一家名为“茶道”的企业有销售产自武当山的有机茶叶。该企业网站上的资料显示,其创始人是一位名叫郑云翔的道士。他在武当山修行了10年,但目前人在科罗拉多。除了进口茶叶之外,郑道长也是个武术教练。他建立了一个介绍武当道教和武术的网站来宣传武当道教文化和武术,并通过一个在线商店销售他自己的书和光碟。他定期组织“启蒙之旅”前往中国。2009年“启蒙之旅”的路线除了参观武当山和他自营的茶场外,也去了以大红袍母树而闻名的武夷山。
在茶店的网站上,郑云翔对其进口武当道茶到美国的缘起做了说明。2000年,他带领一个访问团来到武当山,在去金顶的路上,他们在一处学校附近遇到一个教师和一群学生靠种茶来维持学校的运作。于是他买下了他们出产的茶,后来那所学校搬走了,但是茶园里出产的茶仍然还是出口到美国。
网站描述了这些茶是如何种植的,并且还声明他们的“有机圣山绿茶”的制作流程严格遵循传统方法,采用无机械化加工,并且“茶叶制作完毕后,每一磅茶叶都经过紫霄宫的道士进行了祈祷仪式”。这一古老的仪式目的在于使每一片茶叶都充满健康、安乐和愉悦的福气,并将这种福气传递给购买的消费者。该公司希望把享受高端茶叶和“正宗茶文化”的体验“带给生活在同一星球上的一个扩大化的全球共同体”。
郑道长向美国人推广“圣山绿茶”的行动显得有点孤单。相比之下,中国的八仙观茶场则采取了一种游客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推介武当山以及他们的茶叶。
三、道茶文化的展演
武八仙观茶场创造了一种融合了道教符号、健康诉求、传说、历史以及命名实践的茶文化来打造道教文化品牌茶及其茶艺。
鉴于道茶产品在营销上的成功,1999年,农业部将武当山认定为“中国道茶原产地”(武当有机道茶系列)。尽管道茶的知名度不如武当武术,但毫无疑问道茶已成为武当山的重要旅游吸引物之一。
2009年6月,笔者参加一个在武当山镇举办的会议,会议组织者邀请与会者观看了一场由中国武当功夫(艺术)团表演的节目。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武术表演外,另有两名歌唱者和一位舞蹈演员也登台献艺。其中一个舞蹈展示的正是武当茶文化。女舞者身穿黑白相间的服装,上面印有阴阳八卦图案,旁白说,舞蹈展示的是道教风格的茶礼。
在八仙观茶楼,有年轻未婚的女子为人们奉茶(图3),他们身上穿的紧身旗袍同样绣有阴阳八卦图案。在一个由茶楼经理组织的招待马来西亚华人的休闲聚会上,三位女子以完美娴熟的技艺同步为我们泡茶,同时另有一男一女和一位马来西亚音乐家轮流为我们演奏中国古典音乐。
“茶道”是描述茶的艺术的通俗说法。然而八仙观茶场调换了这两个字的顺序,并将他们对“茶道”(way of tea)的实践转换为“道茶”(Daoist tea)。通过附会各种故事以及对不同种类的茶的命名,他们进一步将这种茶命名为“道茶”,并且将产品的保健功效与道家的养生实践以及茶树栽种地武当道教名山的“灵气”相联系。如同郑云翔道长开在科林斯堡的茶叶店,不断强调产品的有机性以及茶树生长于拥有原始水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山区环境。
2008年,八仙观茶叶公司在好莱坞蒙纳瑞克斯(Monarex Hollvwood Corporation)总裁克里斯蒂・尼夫(Chris D,Neve)的协助下制作了一部宣传片。尼夫近年来制作了多部由“神秘中国”独家授权的纪录片,其中2009年拍摄了两部片子,一部是专门推介武当山的《圣山》,另一部是《功夫道长》,里面有武当武术的脚本。尼夫为八仙观茶叶公司拍摄的片子取名为《中国道茶文化之乡》,里面有年轻女子边唱茶谣边采茶的镜头。
纪录片首先以航拍的形式展现了武当山壮观的景色,接着对一些茶文化专家进行了访谈,这些专家将道茶文化定义为中华文化遗产。影片既追溯和引用了茶文化的经典论述,也提供了饮茶的保健功效的科学论证。镜头中包含了外国人在茶店和茶楼喝茶的场景,每年“三月三”“九月九”时武当道人将最好的茶献给紫霄宫的神灵真武大帝的敬茶仪式片段,以及武当道茶在湖北、香港、日本和马来西亚展销时的获奖照片。
武当道茶的纪录片和宣传文书都从历史角度对“八仙观”这一名称做了解读。传说八仙过海时造访武当山,玉皇大帝和玄天上帝在那里以茶款待八仙。八仙被武当山迷人的风景和香茗所吸引,在那里流连忘返。为了感谢八仙对武当山的喜爱,当地的人们建造了八仙观来供奉他们。
除了附会上述传说之外,八仙观茶厂也通过在茶叶产品的命名中注人道教文化元素的方式来凸显自身的道教背景。该厂生产的道茶系列产品,包括“银剑茶”(因广受游客欢迎的武当剑而得名)、武当针井茶(磨针井是武当山一处著名景点,与真武大帝武当修行的传说有关)、武当太和茶(太和是道的别称,武当山也称太和山)和武当奇峰茶(与武当72峰相关)等。
此外,他们还销售武当道茶王,又名“武当太极功夫养生茶”。据产品手册介绍,制作这种茶需要十八道工序,其中一道据称运用了武当内家36功法之一的太极乾坤球功。纪录片中没有出现茶厂的工人,只展示了三个身穿道袍的人手抱装茶的球体,以太极拳的动作缓缓甩茶的镜头。
武当道茶的价位涵盖了相对便宜(本地人都认为价格很贵)到非常昂贵。一份最新的价格表显示,最便宜的茶(绿茶和武当奇峰茶)也要卖60-70元/500g(约9-10美元/磅)。而最贵的茶(武当银剑和武当针井)都是限量生产,价格为2880元/500g(420美元/磅),比最便宜的茶贵了400多倍。据公司的秘书介绍,这些茶的购买者多为有钱人,政府也会采购最好的茶作为公务接待之用。
茶叶生产者们以所谓的“道茶艺术”表演来推销他们的茶叶。他们一再提醒,“武当道茶表演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融合了道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武术文化、道教方药以及灵山秀水强身健体的理念。”(《武当道茶》)为进一步强调茶叶的道教身份,外包装上还印有太极阴阳八卦图标。店内销售的茶具也是一样,一面印有阴阳八卦图标,另一面则有“武当道茶”字样。他们赋予了旅游宣传册上代表武当山的阴阳图标一种现代的阐释,并将图标作为公司的形象标示。
四、结语
八仙观茶场的武当道茶营销策略综合运用了历史、传说、仪式以及神圣化的地点来使自己的茶叶区别于其他地方生产的绿茶、红茶和乌龙茶。道茶文化的发展与武当山本身作为一个独特的、代表道教及道教武术的历史与当代实践的地点的发展是同步的。
笔者与一些茶叶鉴赏专家交流,他们都毫无疑问地倾向于购买散装茶叶,喜欢通过看成色和闻香味的方式选茶。然而许多像八仙观茶场这样的茶叶公司,采用的是印刷精美的产品手册、吸引眼球的网站、产品宣传片以及精致的外包装等一系列现代营销策略,试图以此打动潜在的消费者。
虽然该公司刚开始对他们的产品进行国际化营销,但他们显然充分享受了武当山作为一个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景区所带来的优势。不过,中国著名的产茶区有多个,如福建的武夷山和浙江的龙井山,这两个地方的茶叶品质都获得了国际认可。
八仙观茶场试图以茶叶生长环境的独特性(类似于一些酒强调其特定的产区)以及茶叶的历史渊源来定价产品,同时使用传说和神话历史对产品进行定位,将他们的茶叶与武当山的道教养生文化及武g传统相关联。然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他们显然很难重塑宏大的茶叶发展史。铁观音和龙井绿茶的广告都宣称自己的茶叶曾是宫廷中达官贵人所享用的贡茶。八仙观茶场则必须附会八仙过海飞临武当山,玉帝与真武大帝赐饮武当茶的传说来达到类似的效果。
在《族性》一书中,约翰(John)和让・可马洛夫(Jean Comaroff)认为,“具体化或再造社会主体(‘人群’,‘国家’,‘社区’)与生俱来的文化认同是商业运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法。”。尤其是他们断定人们会由于“物质化的族群意识”而使用承载身份认同的物品来作为沟通的媒介。他们关注诸如要求索回民族性的商标署名产品等知识产权纠纷的现代话语。
武当茶商运用了能够激发消费者对武当山的历史、地方传统和景观产生想象的故事、包装和茶艺表演来营销其产品。他们甚至声称“道茶融贯了武当山这座圣山的灵气”。然而在现今的国内外茶叶市场上,茶叶制造商复制历史叙事以抬高山茶价格的营销套路已是人尽皆知,而业内人士已更倾向于根据品质和口感来评价茶叶。
虽然中国其他地方生产的绿茶、乌龙茶和红茶都以相似的方式在销售,但武当茶商们仍在强调他们的茶生长在仙山的环境,融贯了武当山的灵气。湖北省的官员也出以高价购买八仙观茶厂出产的高品质茶,然而在国外市场上,武当道茶仍不太为人所知。虽然其销量可观,但即便是在国内,武当道茶的销量排名也远逊于一些知名度较高的茶。随着武当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全球知名度的上升,湖北武当道茶系列或许能够在世界特色茶市场取得一席之地目前。但就目前来看,武当道茶仍只是一个象征着帝王的、民族的、道教的以及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创新品牌。
一、“茶马古道”的定义、主要路线与历史概貌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具体说来,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川藏道则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首先进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再由昌都通向卫藏地区。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言只是茶马古道的主要干线,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茶马古道的一种约定成俗的理解与认识。事实上,除以上主干线外,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如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连通甘南的支线;由川藏道北部支线经原邓柯县(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洮州(临潭)的支线;由昌都向北经类乌齐、丁青通往藏北地区的支线,等等。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的“唐蕃古道”(即今青藏线)也应包括在茶马古道范围内。笔者以为,虽然甘、青藏区同样是由茶马古道向藏区输茶的重要目的地,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确有交叉,但“唐蕃古道”毕竟是另一个特定概念,其内涵与“茶马古道”是有所区别的。而且甘、青藏区历史上并不处于茶马古道的主干线上,它仅是茶叶输藏的目的地之一。“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这两个概念的同时存在,足以说明两者在历史上的功能与作用是不相同的。正如世界上的道路大多是相互贯通和连结的,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混淆它们的功能与作用。当然,有的学者主张茶马古道应包括“唐蕃古道”,主观上是想扩大茶马古道的包融性。这一愿望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危险,即任何一个概念若将其外延无限扩大,则其内涵亦会随之丧失。因此,在对待“茶马古道”这一特定历史概念乃至在开发利用茶马古道过程中,采取一种科学的、客观求实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从有关史籍记载看,茶马古道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与吐蕃交往时期,茶叶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由祖国内地传入吐蕃。藏文史籍《汉藏史集》记载,在赞普赤都松赞(676~704年)在位时吐蕃已出现茶和茶碗,称“高贵的大德尊者全都饮用”,且对不同种类的茶已有所区分和了解,并且还提到一本记载如何鉴别汉地茶叶好坏的书,名为《甘露之海》。(1)唐人李肇所著《国史补》也记载,唐德宗时监察御史常鲁出使吐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处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 湖者。’”(2)这条记载恰好可与《汉藏史集》的记载相印证。常鲁入蕃时间是建中二年(781年),较之赤都松赞执政年代已晚了80~90年。据唐人封演所撰《封氏见闻录》记载,唐时饮茶风气的形成与佛教禅宗的流行密切相关,因禅僧坐禅,“务于不寐,又多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辗转相仿效,遂成风俗。”(3)而唐时汉地佛教对吐蕃影响最大者正是禅宗,吐蕃时佛教所发生的最大僧诤一“渐顿之争”即是汉地禅宗(顿悟派)与印度显宗(渐悟派)之间的纷争。(4)所以,茶之最初传入吐蕃很可能与禅宗向吐蕃的传播有关,也就是说,是禅僧们到吐蕃传法的同时也将饮茶习俗作为一种“坐禅不寐”的技巧传到了吐蕃僧众之中。《汉藏史集》记载:“对于饮茶最为精通的是汉地的和尚”,又记吐蕃“高贵的大德尊者全都饮用”,(5)这段话能说明这一点。但从“高贵的大德尊者全都饮用”的记载看,吐蕃时茶还是一种奢侈品,其饮用者主要为佛教高僧和贵族上层。由于吐蕃与唐朝的交往极为频繁广泛,而且这种频繁的交往持续达200余年,因此,当时唐地的茶开始传入吐蕃并在吐蕃上层中逐渐形成饮茶的习惯是完全可能的。
不过,汉、藏之间茶马贸易与茶马古道的大规模开通与兴起应是在宋代,亦即吐蕃王朝崩溃以后的分裂时期。此时饮茶习俗在藏区已逐渐从上层普及到民间,茶开始成为整个高原藏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用品。为此造成了藏区对茶叶需求量的骤增。这也导致了由宋朝中央政府直接介入的汉、藏之间大规模茶马贸易的兴起。两宋时期,为对抗北方辽、金、西夏等游牧政权的侵扰,需要大量战马。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设立茶马司,并在西北地区设置了众多买马场和卖茶场,每年由官府将川茶大量运往西北地区与吐蕃等部落交换战马,同时也在四川地区用川茶与吐蕃部落交换羁縻马。自此,汉、藏茶马贸易开始兴起。有学者估计,北宋时官府用川茶交换藏区的马匹每年达2万匹以上,南宋达1万匹以上,而两宋时期四川年产茶3000万斤中,每年至少1500万斤以上销往藏区。(6)宋代还“禁南茶勿入陕西,以利蜀货”,(7)从而保证川茶向藏区的销售。但元朝仍重视茶叶向藏区的销售,曾一度设立“西番茶提举司”,由官府统购茶叶,在碉门(今四川天全县)等地互市。因官府加价过高,难以为继。元朝官府不得不放弃经营,改由商人自行购销,按引纳税,听其销往藏区。元代销往藏区的茶开始形成一种新品种,即“西番茶”(即今藏区所称“马茶”),因其味苦涩,适宜制酥油茶而深受藏区民众喜爱。
明代是汉、藏茶马贸易的极盛期。由于明朝的治藏之策是“以其地皆肉食,倚中国茶为命,故设茶课司于天全六番,令以市马,而入贡者又优以茶布。诸番恋贡市之利,且欲保世官,不敢为变”,因此,茶成为明朝廷牵制、笼络藏区僧俗首领和对其优予贡利的主要物品。茶叶也成为明代藏区僧俗首领朝贡的重要目的之一,他们不仅因朝贡而获得大量茶叶,其返回藏区时更是大量“市买私茶等货,以此缘(沿)途多用船车,人力运送,连年累月,络绎道路”,(8)足见当时茶叶输藏之盛。明朝,茶叶不仅成为汉、藏之间一个重要经济纽带,同时也是汉、藏之间一条重要的政治和文化纽带,它对于加强明朝中央与西藏地方乃至汉、藏人民之间的依存关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强化茶叶在汉、藏之间的联系作用,明政府于天顺二年(1485年)规定“今后乌斯藏地方该赏食茶,于碉门(今四川天全)茶马司支给”。(9)成化三年(1467年)又“命进贡番僧自乌斯藏来者皆由四川,不得迳赴洮、岷,著为例。”(10)成化六年(1470年)又明令西藏僧俗官员入贡“由四川路入”。(11)自此,川藏道成为入藏正驿,兼贡道、官道为一体,成为茶叶输藏的主要通道。
清代,茶叶输藏规模及汉、藏茶道的开拓又有长足发展。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虽停止茶马贸易,但却十分重视茶叶输藏,清廷放弃了对藏区茶叶供应的限制,使茶叶大量输入藏区,带动了汉藏贸易的全面发展。清代,除川茶外,滇茶也开始大量输藏。顺治十八年(1661年)五世达赖喇嘛请求在云南胜州开展互市,以马易茶,得清廷许可。(12)云南销往藏区的主要是茶、糖。雍正时规定,云南商贩所贩茶叶每百斤为一引,由户部颁发茶引3千,各茶商向丽江府申领引票,经中甸、阿墩子(今德钦)进藏售茶。(13)因当时普洱茶受到藏区欢迎,今中甸、德钦的藏族商队每年有驮马300~500匹到西双版纳运茶,销往西藏昌都、拉萨等地,称“边销茶”、“蛮装茶”,每年约3000担。(14)茶叶还是清廷馈赠藏族上层的重要物资,如清廷每年赐达赖茶5000斤,班禅2500斤。由于清代茶叶输藏规模扩大,促进了茶马古道沿线市镇迅速兴起和繁荣。雍正时置打箭炉(今康定)厅,“设兵戍守其地,番汉咸集,交相贸易,称为闹市焉。”(15)使边茶市场由雅安碉门深入到藏区,从此打箭炉成为南路边茶总汇。乾隆时,松潘也发展成为川西北、甘青乃至蒙古的西路边茶集散地,“人渐稠密,商贾辐辏,为西陲一大都会”。(16)此外,理塘、巴塘、道孚、炉霍等集镇也都因茶叶集市和转运而迅速兴起和繁荣。特别是察木多(今昌都)因其为川藏茶路与滇藏茶路的交汇处,又是川藏南、北两路入拉萨汇经之地,各地茶商云集,也迅速成为“口外一大都会也”。(17)从明至清,川藏茶道分别形成了由雅州、碉门越马映山(二郎山)至打箭炉的“小路茶道”和由荥经、黎州(汉源)越大相岭、飞越岭至打箭炉的“大路茶道”。再往西,即有由打箭炉经理塘、巴塘、芒康、贡觉、察雅、昌都至拉萨的南路茶道和由打箭炉经乾宁、道孚、炉霍、德格、昌都而至拉萨的北路茶道。但无论是南路,还是北路茶道,其至拉萨的单边行程(借助畜力情况下)一般均需3~5个月。(18)清末由于印茶入藏,使汉、藏经由茶马古道而进行的茶马贸易受到冲击和影响。为抵制印茶,清末在雅安设立边茶公司,改良茶种,整顿茶政,在打箭炉设立分公司,并在理塘、巴塘、昌都设立售茶分号,保证内地茶叶迅速销往各藏区。内地茶叶成为汉藏民族共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倾销印茶的斗争武器。
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战乱和川藏纠纷,虽以国家和政府角色茶叶输藏逐渐淡出,但是汉、藏民间商人之间的茶叶贸易却始终活跃,内地茶叶仍畅行于藏区,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仍成为沟通内地与藏区的重要经济联系,并一直延续至民国末。
二、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特点
今天,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这条自唐宋以来延续达一千多年并在汉、藏之间发挥过重要联系作用的茶马古道虽已丧失了昔日的地位与功能,但它作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作为今天中华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却依然熠熠生辉,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凸显其意义和价值。我想,这恐怕也正是促成今天藏、川、滇三省区联合举行此次大型的茶马古道学术考察活动的一个原因。那么,应当如何看待和认识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与其他文明古道相比有什么特点?同时,我们又应当如何在茶马古道与当前藏区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使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这是今天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笔者认为,对茶马古道的特点及其历史文化内涵,目前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茶马古道是青藏高原上一条异常古老的文明孔道。
从茶马古道的路线看,我们不难发现,昌都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枢纽,它不仅是滇藏道和川藏道两条道路的必经之地,而且也是这两条道路的一个交汇点。事实上,茶马古道并非只是在唐宋时代汉、藏茶马贸易兴起以后才被开通和利用的,早在唐宋以前,这条起自卫藏,经林芝、昌都并以昌都为枢纽而分别通往今川、滇地区的道路就已经存在和繁荣,并成为连接和沟通今川、滇、藏三地古代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它不仅是卫藏与今川滇地区之间古代先民们迁移流动的一条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今川、滇、藏三地间古代文明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孔道。从考古文化遗迹看,远在4~5千年以前,昌都就出现了像卡若遗址这样大型且时间延续极长的古人类聚落遗址。(19)这说明至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昌都一带以卡若文化为代表的古文化已相当繁荣。昌都之所以能如此早的时代就产生如此发达的古代文化,其原因正在于昌都是位于今川、滇、藏三地之间古代文明交流与传播的一个重要孔道上。从卡若文化中,我们既可见到川西、滇西北地区原始文化的因素与特点,也可见到黄河上游地区马家窑等原始文化的某些影响,同时亦能发现其自身的特点,(20)说明卡若文化具有浓厚的复合文化特点,它并不是一个孤立发展的原始文化,而是与周邻地区诸原始文化之间存在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卡若文化的这一特点,正好说明当时的昌都一带不仅是卫藏与今川、滇西部地区原始文化发生交流联系的一个通道,同时也是各种原始文化因素传播和汇萃的一个重要枢纽地区。
此外,在今川西高原的甘孜、阿坝自治州境内和滇西北横断山区一带,发现了大量的石棺墓葬,俗称“石棺葬”。这种石棺葬在岷江上游地区、雅砻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地区均有较为密集的分布。川、滇西部地区的石棺葬虽存在某些地方性差异,但其主要特征和文化面貌在总体上趋于一致,其时代则是从商周一直延续到东汉。值得注意的是,石棺葬不但在昌都地区的芒康、贡觉、昌都有发现,(21)而且在林芝都普,山南隆子、错那、乃东乃至喀则地区的仁布、萨迦等地也均有发现。(22)学者们从石棺葬形制和出土器物上明显发现西藏石棺葬同川、滇西部地区石棺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特别是昌都和林芝一带的石棺葬,基本上与川滇西部地区的石棺葬属同一个文化系统。(23)从分布上看,则更能说明问题。川滇西部是石棺葬最流行、最集中和发现数量最多的地区,而目前西藏所发现的石棺葬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由川滇西部高原进入西藏的主要通道的沿线范围。我们知道,从川滇西部高原越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经昌都一林芝一山南一日喀则,这是古往今来由川滇西部进入卫藏的一个主要通道,也是最便捷、最易行走和最重要的路线。一般说来,古人选择道路主要是沿河道而行。这条路线的绝大部分路段恰恰是河流所形成的天然通道。茶马古道(亦即今滇藏公路和川藏公路沿线)就正好是沿着这一通道行进的。所以,由石棺葬可以证明,以昌都为枢纽的茶马古道路线很早以来就是一条今藏、川、滇三地原始居民进行沟通往来的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开通的历史,从考古发现看,至少可上溯到距今约4~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或更早。
第二,茶马古道是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的高原文明古道。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被称作“世界屋脊”或“地球第三极”。所以,说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文明古道,是没有问题的。正因为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道路并且几乎横穿了整个青藏高原,所以其通行难度之大在世界上的各文明古道中当是首屈一指。说茶马古道是世界上通行难度最大的文明古道,主要表现在:其一,茶马古道所穿越的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地区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和最独特的高山峡谷地区,故其崎岖险峻和通行之艰难亦为世所罕见。茶马古道沿途皆高峰耸云、大河排空、崇山峻岭、河流湍急。正如任乃强先生在《康藏史地大纲》中所言:“康藏高原,兀立亚洲中部,宛如砥石在地,四围悬绝。除正西之印度河流域,东北之黄河流域倾斜较缓外,其余六方,皆作峻壁陡落之状。尤以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相结之部,峻坂之外,复以邃流绝峡窜乱其间,随处皆成断崖促壁,鸟道湍流。各项新式交通工具,在此概难展施。”(24)据有人统计,经川藏茶道至拉萨,“全长约四千七百华里,所过驿站五十有六,渡主凡五十一次,渡绳桥十五,渡铁桥十,越山七十八处,越海拔九千尺以上之高山十一,越五千尺以上之高山二十又七,全程非三、四个月的时间不能到达。”(25)清人对茶马古道之险峻崎岖有生动的描述,焦应旂的《藏程纪略》记:“坚冰滑雪,万仞崇岗,如银光一片。俯首下视,神昏心悸,毛骨悚然,令人欲死……是诚有生未历之境,未尝之苦也。”(26)张其勤的《炉藏道里最新考》记,由打箭炉去拉萨,凡阅五月,“行路之艰苦,实为生平所未经。”(27)杜昌丁等的《藏行纪程》记滇藏茶路说,“十二阑干为中甸要道,路止尺许,连折十二层而上,两骑相遇,则于山腰脊先避,俟过方行。高插天,俯视山,深沟万丈……绝险为生平未历。”(28)茶道通行之艰难,可见一斑。其二,茶马古道沿线高寒地冻,氧气稀薄,气候变幻莫测。清人所记沿途“有瘴气”、“令人欲死”之现象,实乃严重缺氧所致之高山反应,古人因不明究竟而误为“瘴气”。茶马古道沿途气候更是所谓“一日有四季”,一日之中可同时经历大雪、冰雹、烈日和大风等,气温变化幅度极大。一年中气候变化则更为剧烈,民谚曰:“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腊,学狗爬。”其行路之艰难可想而知。千百年来,茶叶正是在这样人背畜驮历尽千辛万苦而运往藏区各地。藏区民众中有一种说法,称茶叶翻过的山越多就越珍贵,此说生动地反映藏区得茶之不易。《明史·食货志》载:“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斯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如此漫长艰险的高原之路,使茶马古道堪称世界上通行难度最大的道路。
转贴于 第三,茶马古道是汉、藏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纽带。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中国的历史很大程度上也是多民族逐渐聚合在一起的历史。茶马古道所见证的,正是汉、藏乃至西南其他民族怎样逐渐聚合的历史过程。我们知道,汉族文明的特点是农业和儒教;藏族文明的特点则是高原地域和藏传佛教,两者都有深厚的底蕴,但也有一些差异。那么,是什么因素使两者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藏族是一个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民族,藏族之所以成为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虽然由多种原因所促成,但可以肯定,这条连接汉、藏之间的茶马古道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汉、藏之间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和相互依存,是使其共同成为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茶马古道的意义显然并不仅止于历史上的茶、马交换,事实上它既是历史上汉、藏两大文明发生交流融合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促成汉、藏两个民族进行沟通联系并在情感、心理上彼此亲近和靠拢的主要纽带。恰如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所言:“汉地的货物运到博(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29)这是藏族民众对茶马古道和茶马贸易之本质的最透彻、最直白的理解。所以,无论从历史与现实看,茶马古道都是汉、藏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象征与纽带。
第四,茶马古道是迄今我国西部文化原生形态保留最好、最多姿多彩的一条民族文化走廊。
茶马古道所穿越的川滇西部及藏东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横断山脉地区,也是南亚板块与东亚板块挤压所形成的极典型的地球皱褶地区。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六条大江分别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地从这里穿过,形成了世界上最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由于高山深谷的阻隔和对外交往的不便,使该地区的民族文化呈现了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文化的多元性特点异常突出。沿着茶马古道旅行,任何人都可深刻地感受到一个现象,即随着汽车的前行,沿途的民居样式、衣着服饰、民情风俗、所说语言乃至房前屋后宗教信仰标志始终像走马灯一样变化着,让你应接不暇。对这种现象,当地谚语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叫“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这种多元文化特点,使茶马古道成为一条极富魅力且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廊。第二,积淀和保留着丰富的原生形态的民族文化。茶马古道所途经的河谷地区大多是古代民族迁移流动的通道,许多古代先民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踪迹,许多原生形态的古代文化因素至今仍积淀和保留在当地的文化、语言、宗教和习俗中,同时也有许多历史之谜和解开这些历史之谜的线索蕴藏其中。千百年来,不仅是汉、藏之间,藏族与西南其他少数民族乃至藏族内部各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均在这里默默地、不间断地进行着,这里既有民族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也有各民族文化之间积极的互动、融合与同化。事实上,正是这条东西横跨数千里,穿越青藏高原众多不同民族(或不同族群面貌)、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地区的茶马古道,犹如一条彩带将他们有机地串连起来,使他们既保持自己的特点,又彼此沟通和联系并协同发展。所以,茶马古道既是民族多元文化荟萃的走廊,又是各种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互动并各自保留其固有特点的一个极具魅力的地区。诚如先生所言,该地区“沉积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与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贝园地”。(30)
三、开发茶马古道的意义
由以上四点所体现的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及特点,我们不难看到,茶马古道是一个极具文化底蕴和开发价值的珍贵文化遗产。它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不但不逊于世界上任何一条文明古道,而且也完全可与北方的丝绸之路相媲美。显然,茶马古道自身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但为其开发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广阔前景。
笔者认为,当前对茶马古道的开发至少有以下三个意义:
一、茶马古道可成为发展藏区旅游的一个黄金品牌和黄金路线。
当前藏区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非常迫切。这种迫切的发展愿望,正是促成此次藏、川、滇三个藏区联合举行茶马古道学术考察活动的主要动因。且从藏区的实际来看,旅游业可能是藏区最具前景,最能使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旅游对于藏区社会至少有两个最直接的好处:一可促进开放,开放可促成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二可促进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电力等)建设和对人文及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两点乃是任何一个社会发展所必需之前提。但在藏区发展旅游面临一个很大问题,即藏区的范围太大,地域辽阔,藏区各地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又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各地都仅仅强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就势必造成分散和分化局面,难以发挥藏区在旅游上的整体优势,也很难使藏区的旅游资源对外形成强大影响和辐射。因此,我认为,从“茶马古道”这一有丰富内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思路上切入,让“茶马古道”成为藏、川、滇藏区实现旅游发展的一个整体战略思路和共同品牌,对于有效发挥藏区各地的优势和特点,构建藏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并对外形成强大的影响和辐射力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藏区各地各具特点的人文与自然等旅游资源是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那么,“茶马古道”就是一根线,它可以把所有的珍珠串连起来,将一颗颗单一、分散的珍珠变成一串美丽的项链,从而构建起藏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品牌并对外形成强大的影响力。茶马古道独具特点的旅游资源已显示出其旅游开发前景无限广阔。事实上,今天已经成为旅游热点并仍在急剧升温的云南香格里拉和四川康定两地,都只是茶马古道分别在云南藏区和四川藏区的两个起点而已,它们率先成为旅游热地绝非因为其旅游景观在茶马古道上最突出,主要原因是因其靠近内地并得交通之便利。所以,就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前景来说,今天的云南香格里拉与四川康定不过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之一角。
二、茶马古道开发对弘扬藏族文化、提升昌都和川滇藏区知名度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个旅游品牌,更是一个文化品牌。茶马古道上的斑斑印痕不仅记录了千百年来藏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孜孜不息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抗争的民族精神,也记录着藏族人民的开放意识,记录着汉、藏人民源远流长的情谊与历史关系。所以,茶马古道本身即是藏族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藏民族昨天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足迹,也是中华民族宝库中一份珍贵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和宣传茶马古道这个品牌,既是宣传藏民族的历史,展示藏民族的多姿多彩的文化和民族精神,也是展示藏族与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紧密关系与逐渐聚合的历史过程。此外,茶马古道沿线本身即是一条展现藏族文化的走廊,是藏族文化之多样性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动的一个极为典型的地区。所以,茶马古道的开发对于展示藏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点,宣传和弘扬藏族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长期以来,拉萨以享誉世界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景观而驰名中外;日喀则以历代班禅主寺扎什伦布寺而吸引八方游客。甘、青则因是入藏的主要交通干道并拥有塔尔寺。青海湖和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而为外界所知。相比之下,西藏昌都和川滇藏区则因地处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地区,交通相对不便,其知名度在藏区中一直偏低,其经济发展程度在藏区中也相对滞后。不少对藏族情况较陌生的一般民众甚至只知藏族居住于西藏,而不知四川、云南也有藏区。与川、滇藏区相接的昌都地区则因地处西藏之最东部、又远离中心城市而知名度较低,其经济发展条件也相对不利。在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地区发展之前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开放之程度。而开放的程度又显然与该地区的知名度即是否对外界具有吸引力息息相关。由于茶马古道所穿行的核心地区正是处于横断山脉地带景色壮丽的昌都和川滇藏区,所以,茶马古道的开发对于提升昌都和川滇藏区的知名度,加快这一相对滞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茶马古道的宣传及开发利用有利于增进汉、藏民族团结和维护藏区稳定。
茶马古道是汉、藏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纽带。千百年来,茶马古道犹如一条强有力的经济文化纽带,将藏民族同祖国大家庭紧紧地拴在了一起。所以,宣传和开发利用茶马古道,在今天对于密切汉、藏关系,增进汉、藏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团结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随着航空、火车、公路等现代交通手段的开辟,茶马古道的作用已不如从前,昔日人背畜驮、“连年累月,络绎道路”的繁忙景象也一去不复了。但是,今天历史又重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遇:这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开发茶马古道来发展旅游,通过旅游来沟通藏区与内地、藏区与世界来促进藏区的开放与发展,也促进汉、藏民族之间的进一步联系与沟通,从而让茶马古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焕发其加强汉、藏联系与汉、藏团结的纽带作用。因此,开发茶马古道其意义远不止于旅游一项,它对藏区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将会更为广泛和持久。
鉴于茶马古道开发在当前对促进藏区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笔者以为,“茶马古道”应该是一个大思路、大手笔,需要有一个高起点的定位。也就是说,要把茶马古道开发提高到加快藏区发展的总体战略高度来考虑和认识,而不能单单将它定位在旅游开发的层面(虽然不能否认旅游层面的操作将是茶马古道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实上,茶马古道作为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独特的文化品牌,作为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它的涵盖及其对藏区发展所具有的现实和潜在意义与作用要远远超过了旅游开发层面。因此,从更高的目标着眼,如果我们能通过对茶马古道的开发与利用,让茶马古道成为一条与“丝绸之路”齐名的享誉世界的文明古道之品牌,其对于藏区的发展和弘扬藏族优秀文化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对茶马古道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不仅将使之成为我国西部一条绚丽多姿且极富魅力的民族文化走廊,更重要的是,也会给至今尚不富裕且亟待发展的茶马古道沿途的各族人民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注释:
(1)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4~106页。
(2)李肇:《国史补》下卷。
(3)封演:《封氏见闻录》卷二。
(4)参见[法]戴密微:《吐蕃僧诤记》,耿升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见注(1),第143~145页。
(6)贾大泉:《川茶输藏的历史作用》,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四川藏学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7)《宋史·黄廉传》。
(8)(9)《明英宗实录》卷177、291。
(10)《续文献通考》卷29。
(11)《明宪宗实录》卷78。
(12)《清圣祖实录》卷四。
(13)参见成崇德、张世明:《清代西藏开发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第75页。(14)参见杨毓才:《云南各民族经济发展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00页。
(15)王世睿:《进藏纪程》;见吴丰培辑《川藏游踪汇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
(16)民国《松潘县志》。
(17)林隽:《西藏归程记》;见吴丰培辑《川藏游踪汇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页。
(18)贾大泉:《川茶输藏的历史作用》,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四川藏学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
(19)(20)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所编《昌都卡若》,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153页。
(21)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西藏贡觉县香贝石棺墓葬清理简报》,载《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6期;西藏文管会普查队:《西藏贡觉县发现的石板墓》,载《文博》1992年第6期;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西藏小恩达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载《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1期。
(22)扎丹:《林芝都普古遗址首次发掘石棺葬》,载《西藏研究》1990年第4期;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错那、隆子、加查、曲松县文物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乃东县文物志》,铅印本;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西藏仁布县让君村古墓群试掘简报》,载《南方民族考古》第4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萨迦、谢通门县文物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3)罗开玉:《川滇西部及藏东石棺墓研究》,载《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
(24)任乃强:《康藏史地大纲》,西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25)《康藏交通与抗战建国》,载《边政公论》卷五。
(26)(27)(28)吴丰培辑《川藏游踪汇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87、41页。
我在问茶,还是茶在问我。茶在这里。
我在看茶,茶也在看我。我们都在这里。
我品茶,茶品我。
山间仙品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古往今来,蒙山就以其五峰状若莲花,视为祥瑞之地。山间古木苍翠,山泉淙淙,景色幽雅,因而成为天下名山。蒙山最著名的首推仙茶。
两千年来,蒙山云雾缭绕,山顶受纯阳之气照耀,茶树之叶厚实饱满,孕育成为醍醐灌顶的甘露。
好山好水方出好茶。当年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不仅是人间珍饮,更被古人看作是治病的灵丹妙药,除病祛疾,益寿延年,返老还童,有羽化登仙之效。
蒙顶山茶汲取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乃是神物护持的仙茶”,成为仙家修炼的必须品。
皇家贡物
不仅如此,蒙山仙茶成为帝王青睐的贡品,早在周武王伐纣成功后,巴蜀每岁进献以茶,蒙顶山从西汉时始,茶祖吴理真就“行归落井灵光灿,手执仙茶瑞叶芬。”他被封为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所制茶叶进贡朝廷。
到了唐代,蒙山贡茶声名远播,成为天下第一茶。白居易《琴茶》诗云:“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每到清明前,唐德宗总在长安翘首期待蒙顶山茶的到来。“积雪犹对蒙顶树,惊雷未发见溪春。”“中州地暖萌芽早,入贡宜先百物新。”
蒙顶山茶一直是皇帝祭祀和饮用的专用茶,所以稀缺罕有,每年蒙山正贡茶由特制银瓶装入盛以木箱,用黄绢丹印封之,卜吉日护送至京城,其声势浩大,与杨玉环吃进贡荔枝的场面堪有一比。
非常功夫
如果有人说茶仅仅是解渴的饮品,未免显得过于浅薄,茶中滋味其实非常了得。
茶是有生命和悟性的,它是为了那些知其滋味的知音而存在于天地间,就像古桐做成的琴是为了遇到伯牙这样的琴师,两者合奏而鸣,方能还原出世间最美的旋律。
好茶同样需要好的茶师用心对待它。茶师用灵巧的双手,更是用细致的心灵来善待茶叶,从采摘、杀青到烘干、焙火,举手投足间,都是顺其自然,合乎天道的方法,把茶叶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细致入微到极致,仔细严谨到极致,千锤百炼到极致,这才是茶之舍利。
茶本无贵贱,贵在求真,当你喝道蒙山仙茶时,那是茶的功德,更是制茶人的功德,也是饮茶者的缘分。
一口茶汤入口,你眼前仿佛会看到蒙山那郁郁葱葱的山林和茶田。那样你会读懂制茶师的那颗质朴求真的心。
你为那片茶叶,她会苏醒过来,她会轻声地歌唱:那白雪压枝的寒冬,冰雪消融的初春,云雾弥漫的清晨,云霞满天的黄昏。她的记忆里有山泉在流淌,百鸟在林间欢笑,这一切美好的记忆会如数带给品茗者。
我们感谢茶的真挚和制茶人的用心,哪怕是一小片绿叶,也能使一壶水成甘露。也只有茶之甘露,才能彻底荡涤我们的心灵,找到真正的自我。
我们端起一盏清茶时,不禁有些恍惚如梦,世间的功名、功德如同山间的幽兰一样,散发出的清香转瞬而过!我们在喝上一口仙茶时,自己幻化成一叶香茗,在茶汤中沉浮。又仿佛是一片香叶在看着品茶人。
我是茶,还是茶是我?我在那里。
我在问茶,还是茶在问我。茶在这里。
中国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这些生活必需品中,茶素来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闲适,也有着“静试恰如湖上雪,对尝兼亿剡中人”的优雅情怀。绿茶的“香”、红茶的“醇”、青茶的“柔”,这些都是茶客舌尖熟悉的滋味。
作为六大茶类之一的黑茶,却不太为人所熟知,但在中国边远地区,黑茶却是少数游牧民族同胞每日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他们的奶茶、酥油茶的原料就是黑茶,所谓“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就是西北地区边疆生活的最好写照。
中国是茶文化古国,按照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中国茶叶可以分为“绿、黄、白、青、红、黑”六大茶类,其中黑茶又分为云南普洱(熟普)、安化黑茶、广西六堡、湖北青砖、藏茶等。
安化黑茶起源于唐朝,从茶马古道上伴随着阵阵驼铃走来。它盛于宋朝,明朝定位官控茶,用于推行“以茶安民”、“以茶治边”等政策。近代,普洱曾向它学艺而大红大紫,五十年代后安化黑茶却又几乎绝迹。2010年,上海世博会它席卷而来,甫一亮相,就极受追捧,成为“中国100元素”之一,荣获“中国十大名茶”殊荣,“永泰福”千两茶作为0433号藏品也被世博馆永久收藏。
安化黑茶属全发酵茶,是采用安化境内云台山大叶群体品种鲜叶为原料,经独特工艺加工制成。按照制作工艺分为“三尖、三砖、一花卷”,尤以砖茶中的茯砖与花卷中的千两茶、百两茶最受广大茶友欢迎。所谓千两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得名,而按现在的产品规格为36.25公斤,百两茶则为3.625公斤,千两茶被尊称为“世界茶王”。其制作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泰福第七代传人李胜夫和李立夫则为“非遗”技艺传承人。
安化黑茶的养生功效
在中国素来有“以茶治病”的说法,安化黑茶因其明显的“降三高、养肠胃、消食解腻”养生功效被广大茶友所接受,又因为坚持饮用对身体带来的良好变化而离不开黑茶,所以很多茶友会主动向周边的家人和好友推荐黑茶。
在黑茶加工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茯砖生产工艺中,在适当的温度、温度和松紧度条件下,会产生一种名叫“金花”的特殊物质,它的学名“冠突散囊菌”,是黑茶发酵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益生菌体。概括起来,黑茶的功效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清脂肪,减肥胖:
安化黑茶被称为“瘦身茶”、“美容茶”、“消食茶”。黑茶中的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脂类物质排出;还可活化蛋白质激酶,加速脂肪分解,降低体内脂肪的含量。
清肠胃,助消化:
黑茶富含膳食纤维,具有调理肠胃的功能,清肠胃;且有益生菌参与,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助消化。我国民间有利用老黑茶治疗腹胀、痢疾、消化不良的传统,黑茶对老年性便秘有特殊的功效。
清血管,降三高:
黑茶中富含茶黄素,能软化血管,有效清除血管壁内的粥样物质,被称为“心血管的清道夫”;茶氨酸有效抑制血压升高,类黄酮物质能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降低血压;茶多糖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糖含量;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血管内脂类物质排出,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藏民天天食用牛羊肉,极少有蔬菜水果,却罕见“三高”,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清毒素,护肝肾 :
黑茶中独特的益生菌的功能因子和多酚类氧化物、儿茶素等多种化合物成分,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对人体内脏具有特殊的净化功能,吸附体内的有毒物质(酒精、重金属、体内垃圾)排出体外,能深层排毒;又对病菌有抑制作用,保护肝肾。
安化黑茶的饮用
初次饮用黑茶的茶友也许会认为,黑茶加工过于粗放,口感难以接受,但当你饮用一段时间后,你会感觉安化黑茶有着其它茶类所无法比拟的“先涩、后甘、再醇”的口感,汤色橙黄,色如琥珀,香气纯正,面对这样的好茶,实在是人生一大享受。
要喝一壶好的黑茶,泡茶工艺也是十分讲究的。黑茶泡茶用水一般以泉水、矿泉水、纯净水为佳,黑茶讲究滚水冲泡,一般用100度沸水,讲究的茶友可以用老铁壶冲泡,以便充分泡出百两、千两茶的内含物。与普洱一样,黑茶的第一泡用水冲洗弃用,从第二泡开始就可以用心品茶,第四到十泡是最佳状态,一般情况下,一泡茶可以泡十五泡左右(当然看泡茶量)。也可用沸水润茶后,再用冷水煮沸其滋味更佳,煮出来的尾水甘甜无比。
作为日常饮茶,大部分茶友也许无法过于讲究泡法,推荐大家用一种简易方便的泡茶工具,无论在家里或是办公场所,只需一只飘逸杯,每次取茶8~10克,用开水冲泡,就可以轻松享受一天的好茶。
安化黑茶的投资与收藏
微生物学家王志伟曾经说过:“黑茶在存放的过程中,由于微生物作用、湿热作用、自动氧化作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茶品的内含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使黑茶品质风味和保健功效得以提高。”因此黑茶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其存放时间越长,茶味越醇,更能将保健功能发挥。
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黑茶价格一路攀升。以千两茶为例,50年代产的“千两茶”,其初始售价不到200元/支。2009年安化茶博会上,一支1953年制作的“千两茶”以680万元出售,创下当时茶叶销售价格最高纪录。如今,黑茶价格每年稳步上涨,涨幅空间在20%-30%之间。
但是投资安化黑茶也不能盲目,并不是所有黑茶都具有收藏价值,像一些砖茶比较适合家庭饮用,价格也一直比较平稳,而好的百两茶、千两茶和一些优质砖茶的收藏价值相对高一些。
那么如何挑选好的安化黑茶作为收藏品呢?
首先,应有好的叶料。在挑选安化黑茶时,一定注意要选择正宗的安化境内所生产的本地茶,古时称“道地茶”。用“道地茶”加工制作的黑茶,才是正宗的安化黑茶。安化之外所产之茶称“外路茶”。安化境内所生产的“道地茶”尤以“芙蓉山、香崖溪、高马二溪、五龙山”等区域所产的茶叶品质为佳,其中“芙蓉山”为国家黑茶中准样生产地。
其次,好的安化黑茶就遵循传统工艺生产。安化黑茶的加工工艺十分复杂,好的千两茶制作时,要经过初制和精制工艺,初制分为杀青、揉捻、渥堆、七星灶干燥,精制再分为风选、筛分、分级、去杂等23道工序,再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日晒夜露(不能淋雨,最长晾晒时间长达180~200天),在自然条件催化下,自行发酵、干燥,然后进入长期陈放期。
再次,作为长期收藏的黑茶存放也很有讲究。总结起来有几点:1、宜阴凉忌日晒,日晒会使茶品极速氧化。2、宜通风忌密闭,通风有助于茶品的自然氧化。可用棉纸、紫砂罐等通透性能较好的包装物进行包装储存,切忌使用塑料袋密封。3、宜开阔忌异味,茶叶具有极强的吸异性,宜置放在开阔而通风透气的环境中。
民族文化助力创意
动漫报:悠久独特的本土文化对文化创意产业来说是一项不可比拟的资源,在民族文化与动漫创意融合方面,如何才能找好结合点,做出新意?
张茂虎:山西有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如何将民族文化与动漫创意相结合,确实是一个创新,我公司也是根据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实际道路,将地方戏与现代动画表现手法相结合,在寻找动漫企业发展的新路子。假如找到一个合适、有效的载体,比如动漫电影,民族文化就会吸引更多人关注,有吸引力就会激发创作热情,就会有更多人从事此项工作。民族文化传承问题解决了,动漫电影的市场也就丰富了。以《孟母三迁》为例,2013年5月在央视热播,随后,省台、市台相继播出。借助传统文化这张牌,汇众在差异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成功的一步,我也相信接下来的差异化道路,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通畅。
动漫报:你公司的秧歌剧动画电影《孟母三迁》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由此创作了衍生品小孟子点读笔,目前市场营销这方面跟传统的营销方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张茂虎:《孟母三迁》以动漫的形式,寓教于乐,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祁太秧歌,从侧面反映了山西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作为秧歌剧动画电影《孟母三迁》的衍生品,小孟子点读笔目前还处在刚刚面世阶段。点读笔造型可爱,颜色鲜艳,深受小朋友喜欢,小朋友可以用点读笔在书本上玩游戏、听口令、辨声音等,在体验、探索中开启快乐的学习之旅。营销方面我们秉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路子。线上我们开通了互联网、手机网、微信对产品进行全方位地展示;线下开通连锁店、直销队伍和自创专卖店等方式进行。
打破无序 精品引导方向
动漫报:随着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对动漫的扶持也逐渐从追求数量到扶持精品转变,面对这种转向,从动漫企业来讲该如何响应和应对?
张茂虎:我很希望政府能尽快规范动漫行业,改变无序杂乱的竞争。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最终要落在精品上,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引领的作用。与此同时,企业要认清形势,及时进行调整,走差异化发展的路子,走出自己的特色,否则便可选择退出。
动漫报:动漫产业发达的地区集中在沿海及一些南方城市,那么汇众选择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动漫又有哪些优势呢?
张茂虎:山西的动漫行业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不论是在创意、技术、品牌形象,还是在市场推广和营销上,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我们很有自己的特色:首先,公司手机动画已出品500多部,成为山西唯一一家中国移动合作的供应商,很有代表性;其次,地方戏与动画结合拍成电影在全国也是首创;再次,动画衍生品小孟子点读笔及有声图书在山西仅此一家,虽然刚刚起步但前途可观。总之,我们将致力做出更多、更好的动漫产业文化产品,助力山西动漫产业蓬勃发展。通过将动漫与本土文化结合,激发出更多更好的创意。
文化担当 技术升华
动漫报:在很多企业看来,只要动画作品在央视播出就意味着这个动画项目成功了一半,对此,以汇众的经验,你如何看待?
张茂虎:动画作品在央视播出确实是一件好事,说明动画片符合大频道播出标准,证明了企业的经济实力、创作实力,塑造了产品的形象,但是不能仅仅认为在央视播出就说明成功了,在我看来,这只是成功了一半,在央视播出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要想后续发展提高知名度,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制作衍生产品经济效益,才能逐步实现成功。有业内人士评价,《孟母三迁》开创了中国“新式动漫电影”时代,它不只是娱乐,更是一种文化从业者责任的担当。汇众在挖掘、升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有力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动漫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文化产业。
动漫报:手机及移动终端现在已成为一个很好的内容承载平台,传统型的动漫制作公司如何更好地向这个平台上转型,汇众有哪些经验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张茂虎:借助手机及移动终端发展动漫,这确实是当下发展的一种趋势,当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工作压力比较大,用手机可以随时随地看动漫,愉悦身心。目前我们已开通手机移动互联的多个平台并联接彼此,手机网、微信、APP地址、12114平台等互动将为产品进入市场,用户与企业产品互动等起到一个非常好的宣传、互动、促销活动平台,手机互联是企业必备的首选通道。
孩童视界 或形式重于内容
动漫报:汇众作为曾经的山西动漫节承办方,对于国内目前这种动漫节展遍地开花、项目雷同的现象,就动漫节展如何做出新意、做出文化底蕴方面,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
张茂虎:动漫节的目的是展示原创动漫,挖掘动漫新秀,鼓励创新精神,并以发展动漫产业为宗旨,力争打造集专业性、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动漫艺术盛会。这也是动漫企业及爱好者一个交流展示的极好机会,但同时这是一个政府职能极强的行为,单靠一个企业的力量想举办这样一个地方专业展会难度很大,不仅仅是宣传渠道,在企业参与度还有举办活动力度等方面都力所不能及。
动漫报:你如何看待动漫在儿童教育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这其中动漫企业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定位?
张茂虎:动漫与儿童有天然的渊源,不论什么样的动漫形式都会得到孩子们的喜爱,但是如果简单将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堆砌,则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孩子们更多的热爱是动漫的表现形式而不在于其文化内容,所以,我认为如何将丰富的文化内容与动漫的艺术形式有创意地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定位。